《风暴》也是一部精彩的港片。注重对人性的剖析和人文关怀的展现。因为是刘德华参与投资并主演,看到一半时,我以为能猜到结局。因为我知道刘德华接戏对善人恶人的结局有个底线,具体就是“如果演坏人,就一定要死。”知道了这一点,看他的戏就没意思了?怎么可能。近些年,他接的戏除了那个富春山居图之外,都是非常厉害的剧本。譬如《无间道》和《风暴》的设计都十分新颖而且出乎意料。人物的心思总是在变化,好人也会想要
《风暴》也是一部精彩的港片。注重对人性的剖析和人文关怀的展现。因为是刘德华参与投资并主演,看到一半时,我以为能猜到结局。因为我知道刘德华接戏对善人恶人的结局有个底线,具体就是“如果演坏人,就一定要死。”知道了这一点,看他的戏就没意思了?怎么可能。近些年,他接的戏除了那个富春山居图之外,都是非常厉害的剧本。譬如《无间道》和《风暴》的设计都十分新颖而且出乎意料。人物的心思总是在变化,好人也会想要作恶;恶人也会想要变好。思想的复杂性,导致了剧情的变幻莫测,让人越发想要看到最后。 “神马?这节奏是要翻盘么?哎呀,又转回来啦!结局居然是这样…”这大概是每个人看戏的心路了。影片结束后,细想情节,发现在道义上它又挺合情理。意外之余也并没有逾越刘德华的底线。所以,更让人佩服编剧的脑回路。另外,“刘德华真有钱,炸了整个中环。”这是网上的评价,也是我看完电影后非常直观的感受。暴力太盛的电影有时会有用力过猛的嫌疑,而这个电影的品质还是Hold住了。因为剧情比较丰满,演员表演也没有拖后腿的,十分难得。 黄秋生说过,拍电影不但要看诚意,更要看创意。尽管都是警匪片,《扫毒》、《毒战》和《风暴》都展现了香港编剧强大的创作能力,绝无雷同,引人入胜!只希望这样的编剧能再多一些。
《风暴》有如其片名,疯狂、劲爆,过火的打斗,连环的爆破,不断升级的大场面,把同是安乐出品的《寒战》等影片甩在了背后,类型特征鲜明,看点足、卖点准确。电影里的恶人胆大包天,胡军饰演的悍匪只为刺激好玩,吕良伟饰演的大佬纯粹是想发泄一把、报复社会,正是如此匪夷所思的犯罪动机,他们把香港搞了个天翻地覆,这只能叫做“疯狂”。至于劲爆,刘德华把自己当成龙来用,楼梯大战的动作设计和镜头抖动看得人心惊胆战。
《风暴》有如其片名,疯狂、劲爆,过火的打斗,连环的爆破,不断升级的大场面,把同是安乐出品的《寒战》等影片甩在了背后,类型特征鲜明,看点足、卖点准确。电影里的恶人胆大包天,胡军饰演的悍匪只为刺激好玩,吕良伟饰演的大佬纯粹是想发泄一把、报复社会,正是如此匪夷所思的犯罪动机,他们把香港搞了个天翻地覆,这只能叫做“疯狂”。至于劲爆,刘德华把自己当成龙来用,楼梯大战的动作设计和镜头抖动看得人心惊胆战。怎么撞、怎么摔、怎么枪林弹雨都打不死,反派主角的林家栋也毫不逊色,激战之后还能做茶点,实在不是正常人。所以,《风暴》是一部很硬的电影,该硬的地方很硬。不该硬的地方,它也硬着。片中有突如其来的硬煽情,比如小朋友的必然意外。林家栋与姚晨的感情戏也非常生硬,我理解编导想借助情感线来深化反派形象,然而,两个完全不像情侣也毫不来电的人物在那里扯什么“他爸爸在哪”、“我们结婚吧”之类,实在是要命的累赘,反而损伤了主线。甚至于前面说的疯与爆,有些人恐怕也觉得太硬:凭什么胡军突然没了,吕良伟突然跑将出来然后又戏剧地挂了。一边交战、不忘交心的善恶之争,《风暴》显然受到了《盗火线》的影响。无论好人还是恶人,他们都被当做正常人来表现,有另外一层身份,而不是常见的脸谱化处理,厚此薄彼。至于活用卧底、线人等香港警匪片的金牌元素,观众显然非常熟悉。《盗火线》里,帕西诺跟德尼罗斗个半天,一个把所有人生时间都用在了打击罪犯上,一个本可远走高飞却注定要走上穷途末路,最后两个人都输了。《风暴》隐约想复制这一点,然后又更进了一步。刘德华与林家栋的角色,他们本是同学,无奈一个当了好人,一个当了恶人——有如当年章国明的《点指兵兵》。结果,围绕身份的“交易互换”,包括前后呼应的车祸意外,《风暴》仿佛在说:我就是你,你就是我。当一个警察不顾一切、无可抑制地要置罪犯于死地,他离罪恶的黑洞恐怕只有一步之遥。善恶的一线之隔,成为了《风暴》的最大看点。就像有人形容的,中环的爆炸有如人性的腐化,正义的坍陷,道德灰飞烟灭。《风暴》制造了这样一个香港,街上布满摄像探头,有如天网。然而即便如此,法治社会和暴力机器的存在依然遭到挑衅。肆无忌惮的悍匪形象,完全是脱自上世纪90年代的张子强叶继欢。至于法治规章,如同《寒战》被人诟病的,实际上,电影并不相信这些。或许,《风暴》的结局还可以再放开一些,否则,刘德华的结局多少会让人想到《毒战》古天乐的注射死刑。本来已被模糊的善恶好坏,突然又被摆了一道。看完电影,从胡军、吕良伟到林家栋,我一直在纠结一个问题:《风暴》里的恶人为何要这样。我发现,我无法理解他们的想法跟心情,大概真的是天生恶人难自弃吧。但事实上,恶人的心情,我们又怎么会理解呢?至于电影的3D,我理解片方的用意,毕竟它是当下电影制作的潮流,同时在警匪片领域也没人尝试。然而,不是每一种类型片都需要做成3D。尤其是按照分析一路下来,《风暴》显然是要剖内心、挖深度的。这么开搞3D,反而暴露了技术短板,令人出戏。因此,也可以这么说,《风暴》在剧本的大方向上是对的,比《寒战》要强。但在制作的大方向上,包括CASTING的选择,它又是错误的,不比《寒战》的华丽包装。【南方都市报】
我們所熟識的港產警匪類型電影,多數不過是因襲自80年代而來的一些印象。當然,香港警隊歷史不過170多年。更經歷過六七十年代的貪腐風波,到70年代末慢慢本地化,轉為服務型隊伍。伴隨着這樣的歷史,才會出現警察在類型電影中所代表的正面力量——因為正邪對峙,向來是類型電影的一個重要母題。伴隨警察身份的變化,類型電影中更慢慢衍生出忠奸難辨,在黑色地帶中掙扎求存的邊緣
我們所熟識的港產警匪類型電影,多數不過是因襲自80年代而來的一些印象。當然,香港警隊歷史不過170多年。更經歷過六七十年代的貪腐風波,到70年代末慢慢本地化,轉為服務型隊伍。伴隨着這樣的歷史,才會出現警察在類型電影中所代表的正面力量——因為正邪對峙,向來是類型電影的一個重要母題。伴隨警察身份的變化,類型電影中更慢慢衍生出忠奸難辨,在黑色地帶中掙扎求存的邊緣人形象,已是後話。之所以說這些,是想證明香港類型電影(好似“警匪電影”“黑幫電影”)雖然多數有着商業化包裝的虛擬背景,或過火的場面,但歸根到底,是源自於現實,是有它的時代背景的。回顧80年代經典的幾部警匪或黑幫電影,時代性都非常的鮮明。好似《省港旗兵》中大圈幫打劫銀樓,便是源自於當時的真實案例和社會現況,片中有一段描述大圈團伙在討論港元兌換人民幣的匯率,今天一看必定失笑(因港片和人民幣的匯率已經互換),但80年代大陸人因改革開放對於金錢、城市的渴望,及97前香港社會的動盪,卻被這部電影紀錄了下來;另外好似吳宇森拍攝《喋血街頭》,其實是還原60年代,三個好朋友成長於石硤尾的徙置貧民區(到《古惑仔》時幾個主要人物也是相似成長背景),到後來遠走越南後遭遇的越共動亂事件,皆強調當時的時代背景,今天重看仍然印記鮮明。回頭看近幾年香港電影中的警匪類型電影,尤其這部《風暴》,其實其中所有東西都是虛假的。97之後已不可能有劫持解款車的事情發生;在大陸城市化和財富急速發展之後,也不可能存在胡軍這樣的大陸悍匪;警察的形象在《無間道》之後其實已經不用再去討論什麼忠奸的含義,因為今時今日,警察在香港市民心中是否還代表着“正義”的形象?最誇張的是這部電影在結尾對中環狂轟濫炸,你在其中能看到有一堆車,但並沒有多少人(因為片子是清晨搶拍加上綠幕後製合二為一,固然也請不到那麼多臨演),但中環的特色從來是人群洶涌,而並非車水馬龍。創作人給出的理由是炸中環並不為劇情,只為“炸出港片新格局“。這種論調雖然可笑,但卻暴露了他們的目標,他們不在乎城市背景的虛假,實質上他們只需要”中環“這樣的一個地標,一個符號,去消費一種奇觀,而至於香港背景本來是什麼樣的,有否發生這樣事情的可能,他們是不予考慮的。所以他們所拍攝的其實不是一套香港警匪片,而只是面對觀眾(尤其是合拍片所指向的大陸觀眾)消費一種他們印象裡所謂的香港特色(另外一部《掃毒》更甚),你看到《風暴》中的人物幾乎全是樣板化的,符合我們過往所看到的港產電影中的印象:包括有道德困境的警探劉德華,有嗜酒有離婚的警隊隊友,有愛好書法的反派胡軍……這些設計乍一看好像立體,其實在戲劇裡全部都是功能化的,根本沒有推動戲劇,而只是一種假扮出來的”人性“層次,因為這部戲的所有目標不過是”打“”爆炸“,他們不需要一個真正的城市,也不需要人性,他們轟炸中環,其實和好萊塢轟炸紐約是一樣的,他們已經是在製作一種“全球”電影,而這些blockbuster只在乎奇觀,轟炸紐約和轟炸悉尼,改變的只是一種景象而已。這方面作為陳木勝編劇的袁錦麟當然是因襲了陳木勝的習慣。其實90年代開始陳木勝已經對奇觀樂此不疲,但過往他電影中的人物其實都算得上頗為豐滿,《怒火街頭》中幾個配角張達明,李綺紅,林尚義各個性格背景不同,但卻用不少戲劇篇幅寫得豐滿有味,而不似《風暴》或《掃毒》這類電影,完全沒有戲份去交待人物之間的關係,而只是一味打、爆炸,當要闡明人物之間關係時,已經寫不出什麼戲,只能讓演員哭,或是做一些做作的自我闡述,以此強調彼此的聯繫,幾乎比電視劇手法還要低端。雖然我不願意做這種判斷,但我覺得他們其實都已經墮落了,或許連他們也不知道,只是因為市場的利誘和創作上的懈怠,他們不期然把妥協當成了一種習慣。他們已經只在乎那個”結果“,而忽略了”過程“,比如他們要拍“兄弟情”,他們只能去消費,想像,堆砌一些元素,其實他們心中已經沒有了”兄弟情“;正如他們說要拍一部純正血統的港產片,他們也不過是消費,堆砌港產片的元素,其實他們心中早已經沒有了”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