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的下饭剧,古装轻喜剧的定位不错,很放松。但我觉得挺可惜的,有些剧情和人设再稍稍打磨一下明明可以更好的。
1.男主的人设太废了,女主稍微好点,但总体上男女主的能力都不太够。说严重点,这个剧可以改名叫《废物夫妇和他们的神仙朋友》,一到关键时刻,一定是朋友站出来解决问题。
其实带点腹黑的狐狸书生,这种人设还是很不错的,只是剧情没有跟上,这种人设男主显得整个人就很废物,真
合格的下饭剧,古装轻喜剧的定位不错,很放松。但我觉得挺可惜的,有些剧情和人设再稍稍打磨一下明明可以更好的。
1.男主的人设太废了,女主稍微好点,但总体上男女主的能力都不太够。说严重点,这个剧可以改名叫《废物夫妇和他们的神仙朋友》,一到关键时刻,一定是朋友站出来解决问题。
其实带点腹黑的狐狸书生,这种人设还是很不错的,只是剧情没有跟上,这种人设男主显得整个人就很废物,真有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感觉。比如,女主的药材卖不出去的时候,男主完全想不出办法,是女主的朋友想出运走卖出的办法。既然男主是一个榜眼,那基本的统筹和组织能力应该也是有的吧,结果完全看不出;再比如,男女主回到云莱做生意,男主基本上就是一个没啥用的状态,哪怕就是开个学堂,当个教书先生也可以啊……
所以这个剧就感觉不断的在强调男主是个榜眼,其他人在说男主有多厉害。但剧情上并不怎么看得出他的厉害。
2.为了做成群像剧,把许多主要角色的高光都做分散了,人物形象不太吸引人。
群像得是每个人有明确的定位和担当才好。比如:男主可以是是领导筹划担当,那他就应该在问题发生和解决时有明确的步骤和规划;女主可以是执行担当,就更突出女主的勇气和执行力;高正是武力担当,玉娘财务担当兼智慧担当等等,在这种明确的定位下加上搞笑元素就会很生动。而这个剧看起来整体的人物定位有点混乱,有的时候为了突出一段时期的一个人物,使其他人物强行降智或者忽略其存在感。
3.有的剧情太小儿科了,略显幼稚,有的地方又还挺精彩,整体步调不一致。
4.作为轻喜剧,有些地方的笑点有点尬。想要抓住的元素太多,反而显得很冗杂,没有重点。比如到底是想做成一个喜剧的样式,还是突出男主的理想主义,又或是体现一个团队的力量?必须在一方面有侧重,否则就感觉像是熬了一锅大乱炖的粥,能看能吃,但是总觉得有点过于冗杂。讲实话,这个剧整体上剧情还是不错的,打副本的剧情展开方式也很好,如果能再打磨一下,突出重点详略会更好。①男女主结婚后才剧情才走上正轨,但前期感觉耗费了太多的时间;②上庸的剧情拖得太长③最后打败大boss的剧情反而简单了起来,等等。看起来就觉得有的地方太拖延,有的地方又太赶。
我还是挺喜欢这种古装新喜剧的定位的,只是有那种明明可以更好的那种惋惜感。
《Lost Daughter》是一部一个人安安静静看的电影,手持镜头大量人物特写拍摄,跟着镜头一起进入主人公的思绪。类似大量主人公意识流小说改编的电影还有《Call me by your name》,在适合大众观看的处理上,CMBYN更友好,不过也折损了主人公细腻的思绪。
《Lost Daughter》里主人
《Lost Daughter》是一部一个人安安静静看的电影,手持镜头大量人物特写拍摄,跟着镜头一起进入主人公的思绪。类似大量主人公意识流小说改编的电影还有《Call me by your name》,在适合大众观看的处理上,CMBYN更友好,不过也折损了主人公细腻的思绪。
《Lost Daughter》里主人公的生活如度假的海滨小城一样光鲜。“居住在剑桥,Leda,大学教授”昭示社会上流的身份。就是40岁独自旅行的中年女人,如同被大家族打扰的沙滩时光、年轻人恐吓及从天而降的松果一样突兀。无理由偷偷藏起的娃娃及略显“变态”“神经质”的处理,也看出女人内心d无处安放的波澜。
困扰折磨是什么呢?按照原著里的表达,年轻的时候因为事业离开了女儿三年,即便功成名就,后来回到了女儿们身边,也难以消解当时的遗憾。——这是一个母亲内心的自我检讨,没有设置外部的批判与压力。
电影在Bianka与Martha的处理上更加暧昧隐晦,我们知道的事情只有Bianka 26岁,丰满,招男孩子喜欢;Martha 23岁,对自己的胸部感到自卑。鉴于Leda在娃娃店惊慌失措的表现,观众甚至有理由质疑:除了年龄之外,Bianka,Martha的其他信息是否是真实的?这位母亲是否真的回到了女儿身边。
个人理解电影这样的处理增加了可看性与剧情的悬疑效果,吸引观众跟着镜头继续去搞明白主人公的人生里发生了什么——毕竟谁要看一个抛弃小孩、出轨中年女人的海边度假忏悔录呢?
但原著的设定或许更能凸显出主题——即便一个女人功成名就,多年以后已经与小孩和解过着幸福的生活,仍然会因为追求自己的人生而离开了女儿3年而感到忏悔,仍然会因为女儿小时候粗暴扔掉了女儿的娃娃而内心不安,哪怕也许那个时候她自己也还年轻。
刻在骨子里的“母职惩罚”
做母亲就像开了一家无限责任公司。首先要保障小孩长大,然后是健康成长,要求再高一些德智体美劳,不要做一个坏人;然后是上名校,在社会的高起点。如果小孩还有残疾,那么可能剩下的人生,都是为了小孩而活着了。
在电影里,远足的父亲可以把三个小孩留在家里自己潇洒毫无愧疚。在现实生活中,甚至会有把小孩从楼上扔下的父亲。父亲在小孩成长中缺失的案例不胜枚举,甚至可以说,一直存在在小孩成长中的父亲,甚至能够成为社会的一种标志物。反过来对母亲的要求上,如刘学州母亲的抛弃行为几乎是道德底线,更普遍的是,让每个女性必须学会“家庭与工作”的平衡。
近年来的实践可以看出,“母职”事实上是一个与主流职业、职场并不兼容的职位。在家庭内部,不管是谁(大多数情况为女性),选择“母职”就意味着放弃了主流叙事下的个人成长、事业之类的人生命题。谁从事“母职”谁牺牲。日本是最早推出男性育儿假的国家之一,但日本公会的调查显示,尽管超过半数的男性愿意休育儿假,男性育儿假的休假率仅为13.4%。原因不仅有收入减少、职位被顶替的担忧,也担心难以重新适应工作环境,被公司冷处理。
写到这里,我真的会很感激我母亲的勇敢,当年愿意把我生下来。换做是我,到今天也没有勇气说能有勇气担起这么大的责任。
而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这些责任不仅是社会与家庭因素的影响,更多的是自己加在自己头上的紧箍咒。即便今天我健康成长到了30岁,不错的学校毕业,工作稳定,不是一个坏人。我的母亲也依然会因为没能给我买房、小时候没有特别陪我而愧疚。在电影中,让Leda久久难忘的是对Bianka的愧疚,由于是从Leda的角度出发,回忆中我们看到的Bianka的画面也是最多的。
这种外部要求与母性本能的双重责任交加,共同构成了女性头上的责任与压力。也给母亲构成了实际上的“二选一”难题。在过往的叙事与故事中,我们总能看到勇敢承担养育责任、忍辱负重的母亲,并给予艺术化的拔高表达。而如果有人选择了另一条路,其实也无可厚非。但从实际情况下,选择走了另一条路的人,也难以逃脱Leda的命运。
不仅是选择“不走寻常路”的母亲,整个社会的主旋律叙事下,违背主流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承担同样的压力,并把压力转化为对自我的折磨。近一点的刘学州,LGBTQ人群,抑郁症患者,又有哪一个不是这样呢?
被遗弃的那个“我”
人在每个阶段多少都会想过一个问题:如果我当时选择了另外一条路,现在过的是怎样的人生?课本里弗罗斯特的作品《未选择的路》就有过这个沉思。诗人的答案大抵是对自己人生满意的,“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因此走出了这迥异的旅途。”
正如Leda不会知道如果当年没有离开女儿们,如今的她在哪是什么样子;你我也不会知道,在人生的一些岔路口,如果走了另一条路,是会更开心,还是更沮丧。
还有一种说法是,人的一生,看似有很多选择,但其实最终选择的结果就是注定的。Leda不走寻常路的迹象在电影缓慢的叙述中一一铺陈,孩子哭闹时坚持做自己的翻译,zw,背自己的单词。到最后丈夫不举后出轨。即便丈夫没有这一遭,整体是个合格的老公,以Leda的个性来说,也不会有太大的意外。只不过这样处理,电影就少了戏剧性。
不过不管是如何做的选择,选择的同时,也意味着放下了其他的可能性。这些可能性相加,就叫做选择的代价。人很少去算选择的代价,过于沉重,不敢细算。
电影中,Leda放不下的是“失去的那三年”;对应到观影人的经历中,又有多少是放得下的,多少是放不下的?世界的残酷在于,放下是需要机缘的。最近热播的《开端》里,王兴德夫妇炸了二十多次桥,不就是放不下吗?
成年人需要学会接受的一件事是:接受有些问题没有解。
反射式故事讲述
从剧本的设置上,沙滩上带小孩的一家人、出轨的Nina成为剧本推进的触发点。主人公观察、撞见海滩上失踪的女孩、偷情勾起自己的回忆。总体来说工整顺畅,但说不上高明。
个人觉得有意思的地方是,编剧在Leda的人物塑造上,把她像一颗石头,狠狠地扔到海面,溅观众一脸水花。用强烈的事件冲突,来体现这个女人的性格。老年版的Leda,从一开始的不让座,到找女儿,再到电影院与年轻人的冲突。年轻版的Leda,则是以令人窒息的育儿场景、餐厅楼梯上的性爱、流淌在唇齿间的诗句、Bianka对珍视的娃娃乱涂乱画完成。
电影中的Leda,就像她摔碎的那个娃娃一样,被扒得体无完肤,身上被画下乱七八糟的笔画,最后摔得粉身碎骨,让你看个通透。所谓的治愈之旅,或许理应如她藏起来的那个娃娃一样,从藏在柜子里,再到被挤出肮脏的海水与吓人的蜈蚣,最后被清洗干净,暴晒后换上新衣服焕然一新。
不过成年人的世界哪有完美与圆满,第二个娃娃与诚实交付后是一根刺与“变态”。
这就是生活啊。
br 黄疏杨/文
br 黄疏杨/文
我的评分:8.5
影评:
一个6岁的小孩父母双亡,被苏军部队给救治了,跟在部队一
我的评分:8.5
影评:
一个6岁的小孩父母双亡,被苏军部队给救治了,跟在部队一同生活、作战,发生很多趣事,他也立了很大的功劳。战争是残酷的,人民是英勇的。很感人的一个故事,值得一看。
想想我的孩子在蜜罐里,一点点挫折都受不了。不受学习的苦,将来就受社会的苦。方法得当的挫折教育,还是很需要的。
刚开始看的时候案情感觉还行,但是剧情太生硬,演员也比较硬,很做做,特别是两个男主角,感觉就是在耍酷。一个弱的不行,一个感觉就是神仙,而且可能由于太追求快节奏,很多细节都被略过,少了一些过程,没有什么追剧的想法。
也不知道怎么就看下去了,最后实在是不想看,只要出现的人物,大概就能知道结果,要说喜剧,这根本没有任何搞笑的成分,太多语言当时好像也没有,太穿越。对中国的网剧和演员真是没信
刚开始看的时候案情感觉还行,但是剧情太生硬,演员也比较硬,很做做,特别是两个男主角,感觉就是在耍酷。一个弱的不行,一个感觉就是神仙,而且可能由于太追求快节奏,很多细节都被略过,少了一些过程,没有什么追剧的想法。
也不知道怎么就看下去了,最后实在是不想看,只要出现的人物,大概就能知道结果,要说喜剧,这根本没有任何搞笑的成分,太多语言当时好像也没有,太穿越。对中国的网剧和演员真是没信心。浪费了我太多时间。总体还是比较失望吧。
一星汉化版哈姆雷特。男主好可怜,有一个导演都懒得介绍的童年。男主好可怜,我还没弄清楚谁是他叔叔谁是他爸爸的时候,他爸爸就带了。男主好可怜,女主刚出现5分钟,以致兴致勃勃的观众还没欣赏完女主的奶子,他们就走散了。男主好可怜,叔叔没解释清楚他日没日自己的侄媳,就把自己的叔叔攮死了。男主好可怜,孩子还不会说“我不是隔壁老王的孩子”就被摔死了。男主好可怜,还没来得及听女主解释“隔壁老王没日我”女主就
一星汉化版哈姆雷特。男主好可怜,有一个导演都懒得介绍的童年。男主好可怜,我还没弄清楚谁是他叔叔谁是他爸爸的时候,他爸爸就带了。男主好可怜,女主刚出现5分钟,以致兴致勃勃的观众还没欣赏完女主的奶子,他们就走散了。男主好可怜,叔叔没解释清楚他日没日自己的侄媳,就把自己的叔叔攮死了。男主好可怜,孩子还不会说“我不是隔壁老王的孩子”就被摔死了。男主好可怜,还没来得及听女主解释“隔壁老王没日我”女主就攮死了自己。男主好可怜,叔叔居然背包,自己是隔壁老王。男主好可怜,孩子居然没死,被迫跟男主撸一生。观众好可怜,心心念念盼望着女主和她的奶子,最后女主居然宁可去死也不愿把刀插在自己的奶子上。
但是电影依就留给观众两个深深地悬念
1.女主到底什么罩杯。
2.老子家是58吋的液晶电视,为了看一眼女主的奶子,活生生干靠了俩小时(包括不露奶子的各种广告),请问,电费是多少。
昨天端午节气温达到了惊人的37摄氏度,除了躺在空调房里什么都不能干。就搜索了这部很久以前就想看的电影用pad看了。
非洲人民的生活状态被拍的特别真实,洪水,干旱,贫穷,愚昧,饥荒,选举……雨季雾蒙蒙的森林,旱季干涸的土地,为争夺救济粮打架的村民,一个男孩注视着自己家乡的双眼……没有上帝和救世主来拯救受苦受难的人民群众,只有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只能拼命
昨天端午节气温达到了惊人的37摄氏度,除了躺在空调房里什么都不能干。就搜索了这部很久以前就想看的电影用pad看了。
非洲人民的生活状态被拍的特别真实,洪水,干旱,贫穷,愚昧,饥荒,选举……雨季雾蒙蒙的森林,旱季干涸的土地,为争夺救济粮打架的村民,一个男孩注视着自己家乡的双眼……没有上帝和救世主来拯救受苦受难的人民群众,只有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只能拼命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
到这时候就觉得先辈的智慧和不易。不太会写,只能归为一句还是社会主义制度好哇!
曾经的记忆永远不会消失不见,只是可能会暂时想不起来而已,而凭着美食的慰藉,篝火的温暖,大家的友谊很快重新建立,但只有比丘兽,对素娜怀着多一层的忐忑,太一与阿和的关心并非无济于事,只是真正的破冰,还是要由比丘兽来完成
无限龙兽的重现令众人大吃一惊,几发无限大炮将
曾经的记忆永远不会消失不见,只是可能会暂时想不起来而已,而凭着美食的慰藉,篝火的温暖,大家的友谊很快重新建立,但只有比丘兽,对素娜怀着多一层的忐忑,太一与阿和的关心并非无济于事,只是真正的破冰,还是要由比丘兽来完成
无限龙兽的重现令众人大吃一惊,几发无限大炮将所有人打的七零八落,沙漠,铁轨,深林,楼堡,创始村,但每一支的分散小队,都在闲聊里将曾经拍档的形象拼凑的越来越真
亚古兽依然怀着与太一相差无几的耿直,对他与阿和关系的好奇,被阿和一句:“我对他期待过高了吧”,简单又实在的盖过
加布兽习惯叫阿和为君的羞涩,甲虫兽莫名佩服的光子郎先生,比丘兽再一次体会了素娜的爱心,巴鲁兽与美美心有灵犀的融洽,哥玛兽难以忘怀阿助的好学与认真,巴达兽与阿武轻车熟路的再相识,小狗兽忘掉一切,贪心的享受着嘉儿的怀抱
暴龙改造者是假象,玄内也不是真的,但无限龙兽的大炮,无比强烈的振动着所有人的脚下土地,浮出水面的钢铁海龙兽,则令他们恍惚回到了巨鲸兽消失的那一天,曾经被黑暗四天王支配的恐惧,悄然再临,而小狗兽凭怒吼喝退无限龙兽只能当作玩笑来看,加布兽以火焰弹击倒钢铁海龙兽也显得不够真实
阿和:“已经不想再失去你了,不是为了什么其他人,而是为了见到你,才来到这个世界的,非你不可”
--落入湖中的太一与阿和,似乎已经快要来到极限,此时与亚古兽和加布兽之间,那股心连心的默契被再次激发,随之跃出湖面的是战斗暴龙兽与钢铁加鲁鲁,而对面的钢铁海龙兽,不过是曾经的手下败将,一发冰冻炸弹,加一阵战斗龙卷风,曾经的胜利,无非是再复刻一遍
而另一块冰川战场,在无限龙兽的强势逼冲之下,重新建立了战斗友谊的素娜与比丘兽,完成了第六次究极进化,凤凰兽展翅而来,与此同时,第七只究极体,究极天使兽,以及力神比多兽,也加入了战场,星光爆破,千兆冲击,七重天堂,在这样一波豪华究极战团的合击下,区区无限龙兽,二次化为齑粉
凤凰得到涅槃重生,天使完成究极进化,四圣兽与四天王的鏖战已是历史,大家的回忆正在一步步被找回,而玄内幻象的动静,缅因猫兽的站位,世界树与恒常性的博弈,依然左右着数码界与人类界,决定二者能否共生
有剧透
第一季活到最后的人中,有人依旧没有死
故事应该可以继续拍到下一季,对头的白发科学家应该有更新的计划
用一天时间看完了第一季和第二季,不一样的叙事手法,较第一季而言,第二季更加清晰也更加疯狂,没有草率的结尾,而是把悬念持续到了最终片尾曲响起
有剧透
第一季活到最后的人中,有人依旧没有死
故事应该可以继续拍到下一季,对头的白发科学家应该有更新的计划
用一天时间看完了第一季和第二季,不一样的叙事手法,较第一季而言,第二季更加清晰也更加疯狂,没有草率的结尾,而是把悬念持续到了最终片尾曲响起的时刻
第一季没有成为八人杀人犯的那个人,第二季打开了杀戮的开端
只是这一切都超过了一个人所能控制的范围,随机性和复杂性更胜一筹的货船,存在于科学家和水手之间那道知识睥睨的鸿沟,当有人把情绪不稳定、发育不完全、随时可以变成杀人犯但对这艘船的毁灭方式了如指掌的人带上船上,他也死于这枚持续爆发的定时炸弹之下
Charlie虽然犯下的命案不少,但是在编剧手中,他是那个用来制造混乱、斩除非科研中心圈的人,从而达到最终这艘船上只有一人生还的结果。他毫无理性可言,身高体型和对这艘船的了解程度相结合,使得他在船上没有对手,最终死于警察的枪林弹雨之下。为了维持这艘船的运行,所需人数之多是第一季不可比拟的,无法否认凶手变多了,而其中Charlie从船员偏袒的对象到谈虎色变的莽兽,是他被编剧工具化的结果,他需要碾断与科研人员没有密切关系的人,对此没有更多逻辑可以进行解释
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Arthur对于他的成就的阐述,他眼中的成功是绝对意义的成功,在第一场谋杀案发生时,他佯装不相信任何人,而将查看资料的最高权限都交由自己的女儿,当场要求解雇其他研究员,继而从头到尾铲除任何一个阻碍他研究的人,无论是得出toxic结果的人,还是被他怀疑要窃取科研成果的人,对他来说,这些人的天才之处是有限的“limited”,而可笑之处在于,从第一季到第二季都可以看出,为了挤进他的队伍,科学家们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去争取。分明都是最优秀的人,在Arthur的眼中不过是工具,而铲除这些障碍,在Arthur眼中是“必要的牺牲”
天才和疯子之间只有一线之隔
“我要像保护眼睛一样地去保护你!”
无论是谁,在少年清朗的大声宣告下,都很难不被动容吧。
“我要像保护眼睛一样地去保护你!”
无论是谁,在少年清朗的大声宣告下,都很难不被动容吧。
也是无意中看到新版,勾起了老阿姨的少女心,毕竟《泡沫之夏》这本书在少女时代的影响力巨大,当初看书的时候,就果断站欧辰和夏沫cp,无法拒绝欧辰这种专情大佬的人设。小说中,开始的情节就很玛丽苏,欧辰的“少爷”称呼,巨有钱背景,在新剧里面改编的很好,没有浮夸的表现欧辰的高高在上,而是贴合现实,让这个人物更接地气,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富二代人设,有能力、有背景、有颜值,人设最重要的是人物接地气。现在的年
也是无意中看到新版,勾起了老阿姨的少女心,毕竟《泡沫之夏》这本书在少女时代的影响力巨大,当初看书的时候,就果断站欧辰和夏沫cp,无法拒绝欧辰这种专情大佬的人设。小说中,开始的情节就很玛丽苏,欧辰的“少爷”称呼,巨有钱背景,在新剧里面改编的很好,没有浮夸的表现欧辰的高高在上,而是贴合现实,让这个人物更接地气,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富二代人设,有能力、有背景、有颜值,人设最重要的是人物接地气。现在的年轻人应该不会再欣赏当时的“冷傲气质”、夸张的人物渲染,欧辰是当下的青年才俊,可以崇拜,无需仰望的人。这才是翻拍的意义啊,不是照搬小说情节、模仿之前的剧情,而是将经典和当下的时代特点结合,就凭编剧的合理改编,我会继续追下去的。而且年轻演员的颜值真的不容质疑,张雪迎和秦俊杰的cp感太强烈了,所以编剧应该也是站欧辰和夏沫cp的,这样很好!!!雪迎妹妹不愧是老戏骨,人物的状态表现的很好,灵动少女简直本色出演,当初大S 那版,讲真,演员的年纪根本不适合演清楚偶像剧。。。。可能海藻般的头发是选角的要素吧,还有晓明的杀马特忧郁气质,何润东的欧辰真的爱不起来,可能身高比较像欧辰吧。总之,我觉得这一版翻拍的效果还是很好的啊,槽点不是很多,虽然一些情节跟原著有差别,但是完全能接受,当下的时代背景就需要这样的变动,如果完全按照小说的情节表现才是最大的弊端,更何况改编的情节并不突兀,合理的顺应剧情发展,为编剧打call!
其实电影整体感觉还是可以的,但是看下来就是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之前看过的《我脑中的橡皮擦》和《丈夫得了抑郁症》都有类似的感觉。
剧情还是不一 一讲,这次是真真切切地讲述退休老人得了老年痴呆症,电影主调不是讲述老人如何跟家里人告别,主要还是讲家里人如何应对。其实也是无啥好办法,毕竟是个不可逆之症,只能更加用心照顾,比如像电
其实电影整体感觉还是可以的,但是看下来就是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之前看过的《我脑中的橡皮擦》和《丈夫得了抑郁症》都有类似的感觉。
剧情还是不一 一讲,这次是真真切切地讲述退休老人得了老年痴呆症,电影主调不是讲述老人如何跟家里人告别,主要还是讲家里人如何应对。其实也是无啥好办法,毕竟是个不可逆之症,只能更加用心照顾,比如像电影中的二女儿那样,甚至是牺牲自己的工作时间来照顾父亲。
当然,父亲得病后所表现出的乐观和“童真”,偶然也会对他们的迷茫的人生有所启发。说得就是大女儿的婚姻和二女儿的感情和职业等。
不过有点看不懂的,就是大女儿的儿子,也就是那个“杀马特”少年。虽然说父母的原因导致他变成不良少年。但是按常规来讲,以为外公的去世,会给他带来有所启示然后从良,结果电影最后,估计他还是会继续他的不良之路,毕竟他对老师的回答,给我的意思就是,外公给他带来的是某些启示,但是他变成不良少年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不关外公甚至其他人的事情,反正就是我还是我行我素。
整体感觉还行。推荐~
在最初流传版本的白蛇传说中,小青本就是一只雄蛇,在与白蛇斗法失败后,才甘心化作侍女服侍白蛇。方成培的《雷峰塔》传奇第五出里,青青的扮演者是丑角,被白云仙姑收服以后成为贴角。即便是在赵雅芝版本的《新白娘子传奇》中,也体现了这个细节,陈美琪一出场就是个风流倜傥的小少爷。
在最初流传版本的白蛇传说中,小青本就是一只雄蛇,在与白蛇斗法失败后,才甘心化作侍女服侍白蛇。方成培的《雷峰塔》传奇第五出里,青青的扮演者是丑角,被白云仙姑收服以后成为贴角。即便是在赵雅芝版本的《新白娘子传奇》中,也体现了这个细节,陈美琪一出场就是个风流倜傥的小少爷。
当代对白蛇传说改变的小说之中,最闻名的是两部作品。一部是李碧华的《青蛇》,李碧华最擅长挖掘人性中的嫉妒、善变这种丑恶,青蛇嫉妒白蛇,在末了她也明白,不论是软弱的许仙,还是道貌岸然的法海,都不抵与她白蛇的感情。小说后被徐克改编成电影,《白蛇:青蛇劫起》明显向它致敬。此外就是严歌苓的《白蛇》,这是21世纪后中国最好的中篇小说之一。严歌苓巧妙地运用了白蛇传说之中青蛇性别可以转化的细节,塑造了中国大地文化大革命期间一段美好的、女人之间相互拯救的故事。
是的,白蛇传说之中,本来就存在着“同性情结”的母题。
严歌苓的《白蛇》中,徐群珊以雌雄莫辨的身份拯救了孙丽坤,帮助她重新找到自己的被剥夺的尊严。但在那个时代,她们之间的感情是不为世人所容的,即便包括她们自己。徐群珊在日记中说:“要是她不变成个女的呢……那不就没有许仙这个笨蛋什么事了?我真讨厌许仙!没有他,白蛇也不会受那么多磨难。没这个可恶的许仙,白蛇和青蛇肯定过得特好。”
《青蛇劫起》延续了这个设定,完全舍弃了许仙这个角色,挖掘了文本中青蛇对待白蛇忠贞感情的元素。电影全篇都在刻画小青一心想着拯救小白,直到末尾告诉观众,原来小白早已投胎转世成男人,一心想要找到小青。
不管是严歌苓的《白蛇》,还是电影《青蛇劫起》,都将白蛇、青蛇之间的感情刻画得很模糊,似乎是姐妹之情,但又远高于它,以至于成为了执念。其实以我看来,用爱情去定义是非常狭隘的,它是人类之间需要彼此相濡以沫,以度过世界的劫难。在小说中,劫难是文化大革命,它使白蛇孙丽坤面目全非;在电影中,它是设定类似于《弥留之国的爱丽丝》的修罗城,是风火水气的四劫。文革小将们,就是那一群绿幽幽的蝙蝠。
《青蛇劫起》致敬严歌苓《白蛇》的一点就是小青初入修罗城时,那个帮她快速了解世界设定的孙姑娘。很碰巧,她也姓孙,是个女人。在被牛头人杀死之后,小青怒火万分,回思之后,如若这个孙姓不是巧合的话,那么编剧就已然在告诉你:这个电影,已经远不止姐妹之情那么简单了。
孙姐不仅教给小青车技,还有留在这个世界的生存道理。她就像小白的一个分身,完成了拯救小青的第一步。
无脸男是小白魂魄的一部分,而非全部。他的骨笛本是小白玉簪破碎的一小部分,小白灵魂中对于小青的感情附身在那一小片玉簪碎片之上。而这碎片侥幸没有被镇压在雷峰塔下。这一小部分灵魂投胎转世成一个小女孩,不断地寻觅;后又投胎成一个男孩,在寻觅的过程中被卡车撞死,横死进入修罗城时遭遇火劫,脸被烧得面目全非。正因为他带着前世的执念,且又不全是小白的魂魄,故而他并不知道自己的执念所在。
将小白的后世设定成男性并不奇怪,因为性别转换本就存在于白蛇传说的母本之中。只不过编剧别出心裁地将白蛇设置成男性,成为小青认为可以帮助她、甚至在最后不惜牺牲自己也要帮助小青逃离修罗城的柔弱男孩。这绝对是编剧熟悉白蛇传说之后的设定,而不是心血来潮。当小青将那一小块骨笛放入破碎的玉簪中时,玉簪重新合为一体,小白终于变成了完整小白,出现在千年之后小青的面前。
姐妹情也好,爱情也罢,它们都是我们生而为人,不得不彼此依靠取暖的感情。它不再使我们成为孤单的个体,而是能在劫数面前共同抵抗它。这是《青蛇劫起》想要表达的原始感情,也是所有伟大文学作品让我们一遍遍动容的原因。
除此以外,这种大刀阔斧地改编经典,也是一直以来的让原始作品焕发生命力的重要方式。将传统食材做成更符合当下人的口味,才能一遍遍让我们感受到它的伟大。即便是《金瓶梅》,也是取材自《水浒》,“魔改”西门庆的故事。至于中国的古典小说,一遍遍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去增添自己的素材,才能不断扩大它的容量。水浒、三国、西游,皆是如此。
这就是我很喜欢《青蛇劫起》的原因,因为它的改动,不止是生硬地改动。当我们了解白蛇故事的源头之后,我们或许就能明白,小白转世为男性的原因所在。
此外还有一点,不论是《白蛇:缘起》还是《青蛇劫起》,末尾全都致敬了《新白娘子传奇》,使用耳熟能详的主题曲,也统统结尾在西湖的断桥之上,那是中国人心中为白蛇传说这段神话故事所留的柔软地方,也将永垂中国古典文学史中。
看完很激动,也很难受。
其实想给四星,因为有好几处非常非常精彩的点,但同时也有让我个人难以忍受的硬伤,权衡之下,四星是可以的。
但看了一些影评,有些话不吐不快,所以干脆打个五星,说说自己觉得精彩的地方吧。
看的过程中,有很多困惑,随着这着困惑得到
看完很激动,也很难受。
其实想给四星,因为有好几处非常非常精彩的点,但同时也有让我个人难以忍受的硬伤,权衡之下,四星是可以的。
但看了一些影评,有些话不吐不快,所以干脆打个五星,说说自己觉得精彩的地方吧。
看的过程中,有很多困惑,随着这着困惑得到解答,电影的主线也在我心里愈发清楚了。
所以这篇东西,我试着用问答对话的方式来写。
.
没有,当年纯粹是意外。
证据在电影里有两份。
一份证据是侧面的。
陈建斌演的马福礼,跟周迅演的金财铃,组成了一个小家庭,而马实际上是「喜当爹」——金多多并不是马的女儿,而是不知道哪个睡了金财铃的渣男留下的种。
试想,如果当年马曾经因为自己老婆赵凤霞出轨拖拉机手李建设,就能直接用拖拉机把这对「狗男女」都轧死,并且直接向警方承认最后坐牢 15 年,那么他又怎么会突然愿意跟一个带着「野种」的不明不白的女人好好过日子,并且在生活中对这个女人言听计从呢?如果马当年真是杀人犯,那么这个角色的性格就完全立不住了,除非是精神分裂……
另一份证据是正面的,在影片最后给出。
公演时,马坐在拖拉机上,并不知道拖拉机已经变成了道具,轮子下面的轨道都已经和舞台机械安装好了,不管他怎么操作,都一定会「溜车」并且「杀人」,所以他当时的反应是真实的。马发现车在溜,一时忘了是在演戏,也忘了拖拉机下面的人是两个演员而不是自己的老婆赵凤霞,于是就像当年一样开始疯狂地踩刹车。但车怎么都停不住,怎么都停不住,一直往下溜,把自己老婆活活轧死了。
镜头一转,马躺在床上做梦——不知道这种无力的恐惧,会在多少个噩梦里折磨他。
.
马自己也给了答案,「为了面子」。
不管怎么说,有两个事实当时已经无法改变了:一是拖拉机轧死了两个人,二是当时这两个人没穿裤子正在干那事。
不同人有不同看法,比如有人觉得马是故意轧死人的,有人觉得马是无意的,还有人觉得马是下车先把人杀了再假装用拖拉机轧死的,而裤子也是他事后布置现场的时候弄的障眼法。但马自己是非常清楚的——一是自己和两个人的死脱不了干系,二是自己老婆被人睡了。
在那个年代,这两个事哪个更严重?当然是后者……老婆被人睡了,怒而杀人,还算是条汉子。但反过来,明明老婆被人睡了,但却不敢承认自己捉奸杀人,那不仅绿帽子扣实了,还背上一个窝囊废的标签,连警察都不会看得起他的……
这可以算是「时代眼泪」的第一层,后面还有第二层和第三层,稍后说。
所以开片马跑到剧场,跟演员们说自己没杀人,但向警方承认杀人完全是出于面子时,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新一代的人并不能认同这种做法,但却又隐隐理解上一代的人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时代在这里并没有割裂,只是彼此都意识到了对方的不同。这为未来下一步的时代联系,时空错乱,奠定了基础。
这个开头,我个人觉得,是神设定。
同时,我过度解读一下,这也是马福礼名字的来历——我的瞎猜,不一定对,是谐音「马虎」和「糊里糊涂」,连起来「马虎里」。因为这个人物一直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过了大半辈子,对自己的人生完全没有掌控感。也因此,他虽然看似是主角,实际上不是最核心的人物。谁是最核心的人物,先往下看。
.
一共三个原因。
一是王学兵演的白律师忽悠他,让他去找自己作为人的尊严。律师问他,你明白了吗。他说我明白了。律师问他,明白什么了。他说就按你说得办。看,马仍然不明白如何掌控自己的生活,所以尊严也并不是根本原因。
二是金多多的意外怀孕。这是一条完全的支线,我个人对这条支线不太喜欢,因为它冲淡了一明一暗、一旧一新、一真一假两条时空主线互相缠绕并融为一体的艺术美感。假如我不要脸一点提出一些剪辑意见的话,我会把金多多这条支线完全删除,窦的这个角色就不需要存在了。为什么多多怀孕,会导致老马必须给自己翻案,是支线剧情,可以跳到「马为什么要给自己办死亡证明?」那一部分,这里为结构完整,不展开。
三是真正的原因,也是整部片的主题——时代变了。
在拖拉机杀人案的当年,对马而言,面子比真相重要,或者说他宁可被人当成杀人犯,也不愿被人笑话是戴了绿帽子,这是马的行事方式——我该做什么,取决于别人怎么看。
到了现在,人们已经生活在了「笑贫不笑娼」的新时代。春夏演的贾梅怡,一个漂亮的年轻小姑娘,已经可以为了所谓的艺术和爱情而公然勾引有妇之夫了。大鹏演的胡昆汀,一个已婚的前途大好的剧组导演,已经可以公然在同事面前对小姑娘勾三搭四了。「搞破鞋」已经从一种禁忌变成了风尚,被人戴绿帽子似乎也无所谓了。什么有所谓呢?是不是杀人犯,有所谓。
再一次,马觉得面子比真相重要,所以跑去了剧组,讲述真相。注意,他是跑到了剧组,让剧组别按案情演,因为案情里不是真相,是当年的面子。他在意的是真相吗?不是,如果在意真相,他应该直接找法院,或者直接找律师,翻案,对吧。但他找的是剧组,只是希望剧组不要把案情广而告之,因为那样会驳他的面子。所以,马在乎的一直是面子,从来不是真相。他在剧组面前说出真相,并不是为了传播真相,而只是想用真相打动剧组,让他们改戏,以维护自己的面子。
最后,马放弃了自己的面子,因为他为了多多的孩子小马,选择了伪造自己的死亡证明——这一步,让他的角色觉醒了,人性升华了,多多因此接受了他,他也因此在剧中开始掌控自己的人生。这或许是片子字幕全出完之后,那一幕彩蛋的意思。啊?还有彩蛋?什么意思?可以跳到「电影片尾彩蛋什么意思?」
.
马给自己翻案,在片中,最大的阻力反倒不是公检法,而是死者之一李建设还活着的弟弟,屁哥。
屁哥基本上只出现在那辆豪华加长车里,一会儿布置成佛堂,一会儿布置成教堂,一会儿又全是彩球。我一开始还以为,他是经营一家豪华车出租业务的公司老板,这是根据不同客人的需求搞主题氛围……
后来屁哥自己说了,我才明白——这是屁哥在尽孝。屁哥家里兄弟二人,李建设就是当年拖拉机轧死的两人之一,哥哥死了,那养老送终的重担就落在屁哥这个做弟弟的身上。他先是求佛,又后求上帝,但终究搀不回病危父亲的生命,所以最后信了科学。佛有佛珠,主有圣母,科学有什么?只有一张死亡证明,「还是复印的」。
这里其实是可以解读一下镜头语言的,比如说一切幻想最后都要破灭,只有客观真相无法忽视,之类的。但我觉得没必要展开,完全可以就把这些元素当成是一种娱乐元素,提升影片的可看度而已。
屁哥出场的最重要意义,在于他带来了拖拉机杀人案的第三个版本——李建设才是受害者,赵凤霞是不要脸勾引男人的荡妇。
.
那这个案子,共有几个版本呢?按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我罗列一下。
1. 法院判决版本:李男与赵女,在拖拉机后面搞破鞋,马在前面踩着刹车,发觉了奸情,松刹车,狗男女死亡,马被判 15 年。
2. 马给的版本:自己踩着刹车,等李男与老婆在后面修拖拉机,但刹车失灵,两人被轧死。自己下车查看,才发现两人都没穿裤子,才知道奸情。但为了不被人笑话,他对警方撒谎,说自己是捉奸杀人,牛逼得很。
3. 屁哥给的版本:自己的哥哥李建设是好小伙,但马的老婆赵凤霞是个贱货,她下了拖拉机,也不顾自己老公还在前面,就往李建设怀里钻。这一幕被马看到,马一怒之下松开刹车将两人轧死,之后马又下车脱掉了两人的裤子,败坏自己哥哥李建设的名声。
4. 老领导给的版本:本案铁证如山,人证物证俱在,容不得你们随意篡改,要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真相就是李建设是个二流子,四处调戏妇女。当天李趁修拖拉机时,欲图强暴赵凤霞,赵女害怕丢人所以没吭声让李得逞。此事被马发现,马一怒之下松刹车杀人,被判 15 年。
5. 贾梅怡带回来的版本,也是赵凤霞的表姐给的版本,也是有拖拉机作为证据的版本,也是真正的真相:
李男赵女二人本来就自由恋爱,但时代所限却没法在一起,所以想私奔。这事被赵家人知道,便抢先把赵凤霞下嫁给一无所知的也没啥文化的马福礼,生米煮成熟饭。
李建设得知,悲痛欲绝,在拖拉机下面躺了三天,别人不知道是为什么,后来镜头揭密——拖拉机下面的铁板上,刻他俩的结婚证……泪目。
马家所在的乡镇需要租用李建设所在队里的拖拉机,而李就是拖拉机手,所以李借机一定要见赵凤霞一面,托知情人赵凤霞的表姐传话。赵被迫见面,又怕自己情难自已,真的私奔,所以带上了自己老公马福礼。半路修车,李将赵带到车下,看到了拖拉机上他刻好的结婚证,两人情到深处,光天化日开始圆房。
本来赵想着,这事完了两人也就断了。但天公不作美,拖拉机刹车突然失灵,两人裤子还没穿上就被拖拉机轧死了。而马下车才发现奸情,于是主动承认是自己杀人,以挽回面子,被判 15 年。表姐当年没作证的原因,是没人问过她。而拖拉机的刹车到现在都是坏的,警方当初也没注意。
这是旧时代眼泪的两个侧面——一是恋爱不自由,人性被压抑。二是办案非常糊弄,有了口供就不去排除合理怀疑,也不充分摸查社会关系,简直草菅人命。
值得玩味的是,旧时代的眼泪一直淌到了现在:
一是恋爱仍然不自由,贾梅怡和胡昆汀想要在一起,却不行,金多多也不知道怀的是哪个已婚男的孩子。这种新的不自由的性质已经变了,因为我们会觉得自由恋爱是合理的,出轨是不合理的,但其中不变的性质是——这个不自由,仍然是不被当前时代所接受的不自由。我们现在接受自由恋爱了,所以才觉得过去的不自由是真的不自由。那么假如未来我们的社会里婚姻消亡了,很可能我们也会觉得现在的禁止出轨,也是一种不合理的不自由。
二是公权力的错误仍然无法被纠正。当年确实是人力不足,水平不足,经验不足,办出的「铁案」居然也是「冤案」。可是这样的案子,能翻吗?老领导说了,不能,意识形态很危险,是历史虚无主义,大帽子一扣,所有人慌了。错,并不是故意的,但不让改,又怎么说呢?改,会不会危及更大的范围,成为推墙带路的助力,是不是超出了当事人的控制和意愿?这又由谁来判断呢?
时代仍在滚滚向前,这些问题只有后人,才有能力回答。
.
或者说,春夏演的贾梅怡,不过是一个没有经验、没有后台、没有权力的小演员而已,心智也不太成熟,被渣男哄着睡了,可就是这么一个小姑娘,单枪匹马就把三十年前的「铁案」给翻了,一下就找到了决定性的证人和证物。
我们一边感慨当年办案也太扯了的同时,也一边不由得纳闷——为什么其他人就没能翻案?为什么其他人就不知道两个死者是青梅竹马?为什么居然所有人都不知道表姐这个人的存在?为什么三十年前的拖拉机明明就在那里,刹车明明就是坏的,这么久却无人问津?
答案很简单——因为除了春夏演的贾梅怡之外,根本没人在乎真相。
所有人在乎的,都是在当前这个时代下,我如何生活,如何牟利,如何如何,仿佛过去的那个时代被割裂出去了,和现在没关系了,闭眼不看、塞耳不听、合嘴不言,一切就如常了。只有贾梅怡在乎,她一定要知道真相,所以她去查了,她也查到了。
.
如上所述。再稍展开的话:
因为她的角色贾梅怡是话剧《刹车杀人》的女主角,她所扮演的是上一个时代里的女性当事人赵凤霞。凤霞已经被拖拉机轧死了,无法为自己辩解了。但事后我们从真相中也能知道,凤霞活着的时候在那个时代也是「失声」的。
而贾梅怡在演话剧时有点戏痴,她不断地追问「我该如何演赵凤霞,我都不认识她」,她是想知道凤霞的真实声音的。相比之下,其他所有人,似乎都不太关心。包括后来贾梅怡和大鹏饰演的胡昆汀,在剧场舞台上「搞破鞋」之前,胡昆汀只是想赶紧干她,但她却仍然在替观众追问导演,「在那个保守的时代,凤霞作为一个农村妇女,到底为什么要在光天化日之下,在她老公就在拖拉机前面的驾驶室里的时候,跟另一个男人在拖拉机后面干那种事」。
贾梅怡的这种不断追寻剧中人物真实想法的冲动,一开始是受剧情推动而带动,最后反过来带动了剧情走向高潮。她不仅在话剧中,由于对艺术的追求而贯通了时代,还在话剧外,由于对真相的追求而「穿越」了时代。非要强行拔高,那么可能是这么一句话:纯真的少女象征着对艺术和真理的追求,她将贯穿所有时代,融合所有时代,引导所有时代。
说得文艺一点,一开始编剧给了贾梅怡一个人物设定,但后来这个人物自己活了,主导了故事的走向,使得整部电影变成了她自己的现实故事(而不再是排一部前人的话剧)。之前时代的故事,在现在的她身上留下了痕迹,而她也延续了这个时代的选择,两个穿越时空的故事嵌套在一起,走向第四面墙之外的观众,非常耐人寻味。
.
我觉得是。
根本原因,就在于春夏的角色贾梅怡,才是电影的内核。她的一步步心路历程和态度转变,决定了故事的节奏和结局。
《第十一回》每一回分别是什么,如何对应春夏的角色贾梅怡,有些繁琐。但可以说,每一回,都是和春夏/贾梅怡对世界真相的认知有关系的,认知的变化,导致了态度的变化,导致了后续走向的变化。
具体如何一步步走,「表」是拖拉机杀人案,「里」是剧场婚外恋。我们对着「拖拉机杀人案共有几个版本?」一个一个说。
1. 大家信的是法院判决版本,即李男与赵女搞破鞋,被马捉奸后杀死。这时贾梅怡对剧情完全没有感觉,像木偶一样在演戏,而胡昆汀也只是装腔作势,拍那些不接地气的舞台戏。
2. 大家信的是马给的版本,即刹车意外失灵,马没有责任,马也是事后才知道偷情。这时贾仍然呈现对自己的无知状态,她一边和胡调情,一边好奇剧情的走向。
3. 大家信的是屁哥给的版本,即李建设是无辜受害,赵凤霞是个骚货主动勾引男人,马捉奸杀人。这时贾已经开始越来越困惑,赵为什么要那么做?但她仍然一边困惑,一边和公然在舞台上跟胡「搞破鞋」亲嘴儿。
4. 大家信的是老领导给的版本,即李建设是流氓,在强暴赵凤霞,被马误解是通奸,于是杀了二人。这时,我觉得贾是不相信这个版本的,因为在这个版本里,赵凤霞成了一个纯粹的工具人。她先是变成了李发泄欲望的工具,又成了马维护男人尊严的工具,并且是双重受害者。一个已经死了的人,不仅活着时没有留下声音,死了还被人随意修改身份,已经由于对真相的追求而开始觉醒的贾梅怡,不能接受这种来自老领导(威权)的随意解释。这时她的反抗,表现在她作为一个坚定的小三,去对抗宋佳扮演的原配。
宋的出场极有气势,却被扮猪吃老虎的贾揪着头发瞬间化解,实在是让人惊讶。接着,贾关上房门把胡给睡了,想要主导自己的生活,不妨看作是她在为案子里被人随意摆布身份的赵凤霞鼓劲。结果,胡真是渣男,当众「抄袭」屁哥给的版本 3,公开说自己是被迫的无辜的,是贾主动勾引自己。贾瞬间幻灭,在现实中失败,更加只能向故事中去要真相。所以贾被逼着出逃,去找赵凤霞当年没能得到的清白。
5. 大家信的是贾梅怡带回来的版本,也是真正的真相,即李赵二人青梅竹马,被时代无情拆开,在拖拉机下激情圆房,又被命运捉弄惨死,而马自始至终都是无辜的,马才是真正的工具人(所以我觉得马福礼不可能是本片的核心角色)。贾回来了,带回了真相,也带回了她对自己现实生活的掌控权。
女巫问圆桌骑士高文,你是希望我白天人前做美女,晚上陪睡变巫婆,还是反过来?高文回答,你不是说女人最想要的就是掌握自己的命运么,那你自己来决定吧。女巫泪流满面,我决定,我白天晚上都做你美美的妻子。童话结束。
童话没能超越其时代,而贾在剧中超越了童话。女巫问贾,咱们是白天偷偷摸摸做小三,晚上和真爱做亲密恋人,还是反过来,接纳这个净身出户的渣男,坦坦荡荡过日子?贾回答女巫,咱们都不要,咱们走一条自己的路,拿走自己想要的,却不做任何人的附庸。深吻上去,恩爱两决。吻,是纪念当初被蒙骗时自己付出的真。决,是坚定拒绝过去的假而追求未来的真。
.
大鹏的角色胡昆汀导演,显然就是模仿昆汀·塔伦蒂诺。
春夏的角色贾梅怡,则是借了梅丽尔·斯特里普在中文互联网里的爱称「梅姨」。
但一个前面加了「胡说八道」的胡,一个加了「假模假式」的谐音贾,构成了双重反讽。
第一重,是片子一开始看到的——导演没个导演样,成天想着用各种名人名言睡小姑娘;主演没个主演样,团里新来的没经验,而且还跟已婚男人暧昧不清。
第二重,是片子推进过程中,引申出来的。
于谦的角色剧组团长,在跟贾冰饰演的屁哥解释「什么叫艺术」时,用了一个类比:真实中的马福礼,是马福礼A,而舞台上的是经过加工的马福礼B,B 比 A 更有艺术性,演员是为了让观众相信 B 才是真的,但 B 永远不是 A。
有了这一层解释,再回头看大鹏和春夏的角色,就多了一层含义。
胡昆汀一开始是胡闹的,就是为了睡小姑娘。但慢慢地,他被形式逼迫,也认清了自己的内心,所以和老婆离婚净身出户,想要跟自己真正爱着的贾梅怡在一起。这时,他不再是胡闹了,他成了某种意义上真正的追求艺术的导演。然而,贾梅怡决定离开他。
贾梅怡一开始是很假的,对角色没有真正的认知,只是盲目崇拜一个中年油腻渣男。但慢慢地,她被内心冲动逼迫,找到了当年角色的真相,重新认识了感情,重新定义了自己的追求。她变成真的自我了,不再是被任何人「那啥」的自我了。这时,她明白了胡昆汀的假,远不及当年为情而死的李建设的真,于是她离开了胡昆汀。
.
排练时,反复出现红布,一男一女就在红布后面扭动。
恋爱时,也在红布,贾和胡裹着红布,用脚示爱缠绵。
公演时,角色们举着手电,也是揭开舞台上一层层的红布。
彩蛋里,马也揭开红布,布下空无一人,马有点茫然若失。
我的理解,红布是本片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有两层含义。
一是欲望。
排练时的红布,显然就是赵李两人偷情的爱欲的实体化展现方式。贾胡恋爱时躺在红布上,则更明显。
二是迷雾。
排练时的红布,一开始观众以为就是欲望,但随着案情的多个版本层出不穷,当年在拖拉机后面到底发生了什么,成了谜。而红布隔在观众与后景之间,就是一层迷雾。
公演时,胡和贾都从观众席上走出来,拿着手电不停地扫向观众席上显然是上了年纪的属于拖拉机杀人案那个年代的观众们,同时手电也扫向真的坐在银幕前看这部电影的观众们,扫穿了话剧的第四面墙(所以很多人说这部电影话剧味太浓,因为大量使用了这种演员直接打破第四面墙跟台下观众现场互动的桥段)。
这个设定其实是用镜头语言,在传递一正一反两个信息:一是过去时代的人,现在已经成了观众;二是现在的观众们,也曾经历过那个时代。这话听着是废话,一个意思说两遍,但真的不是同一个意思,你可以试着感受一下。有点像卡尔唯诺在《看不见的城市》里那段:
在梦中的城市里,他正值青春,而到达伊西多拉城时,他已年老。广场上有一堵墙,老人们倚坐在那里看着过往的年轻人;他和这些老人并坐在一起。只是欲望,已成回忆。
只是欲望,已成回忆。我觉得自己还没老去,但每次读到这句话,都悲从中来。
胡和贾作为演员,提着手电,带着电影里的观众,带着电影外的观众,一层层穿越历史的红布迷雾,走回当年的案情真相现场。
彩蛋里,马掀来拖拉机后面像一滩血一样的迷雾,发现空无一人,真相已经消散了,仿佛已经不重要了。他再看向台下,也是空无一人,原来真相已经无人关注了,迷雾已经走进了所有人心里。
再回到恋爱时,弥漫在胡和贾这一对新时代年轻人心头的欲望,又何尝不是蒙在他俩生活上面的一层迷雾呢——为着这终将消逝的激情,他俩扭曲着身体和姿势,丑态百出地追求所谓的幸福,却对生活真正的意义一无所知。
这是时代留给所有人的迷雾,也是所有想要揭开迷雾的人,在任何一个时代里的欲望。
.
是因为台词在审核时被改了。
看口型,很明显,原本的台词大致应该是:
「你不仅是个杀人犯,你还是个强奸犯!」
「你强奸了我的自我!强奸了我的灵魂!」
「他凭什么不配强奸她?难道你就配强奸我了?」
被改成了:
「你不仅是个杀人犯,你还是个王八蛋!」
「你那啥了我的自我!那啥了我的那啥!」
「他凭什么不配那啥她?难道你就配那啥我了?」
只能说,这真是审核部门的神助攻——在一段控诉时代对个人意志和命运的压迫的台词里,强行插入一段实体化的时代对个人意志和命运的压迫,哈哈哈,神来之笔。
虽然被迫改了,但居然比原版还传神,还贴切。
.
同样的一锅豆花,有人说太咸了,有人说完全没盐味。
同样的一次冤枉,有人说你应该争取自己的尊严,有人说你要放下。
同样的一个选择,有人勇敢地在拖拉机的铁板上刻下真爱,有人睡完了提上裤子公开表示是她勾引的我。
同样的一个境遇,有人连续两次喜当爹,有人连续两次不露面。
罗生门,我们看到的真实,只是我们想看到的那一面。
.
说回剧情,故事安排金多多意外怀孕,渣男一直没露面,只是让她打胎。金多多不愿意打,所以小马要出生,出生了不能没有爸爸,周迅演的金财铃不会同意——为什么?
因为金财铃走的就是这条路,如果她没遇到老马,她就一辈子是个单身妈妈,是别人眼里的破鞋,她知道这个有多苦,不忍女儿再这样。这里,新旧时代再次出现了联系,命运在过去和现在两代人身上,有影像重叠。
因为小马必须得有个爸爸,那么老马就得来扮演小马的假爸爸,同时金财铃也绑上枕头装怀孕。而金多多不乐意,她看不起老马顶着杀人犯的身份,并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小马变成杀人犯的孩子。后来,老马为了不让金多多为难,不知从哪里搞来了自己的一份死亡证明(应该是受了屁哥的启发)。
这样,老马的杀人犯身份就死了,他就可以有一个新的「干净」的身份来扮演小马的父亲了。
正因为这样,金多多意识到,老马是真正的好人,把自己和小马看得比他自己要重,所以重新接纳了老马。
.
正因为上面说的,多多接纳了老马,而老马在意小马。她虽然为了自己而打了胎,但一时没想好如何面对老马,于是学亲妈绑枕头,先欺骗老马,回头再看怎么办。
同理,金财铃半夜偷听老马在窗边对多多的喊话,也明白了老马这人有多好,也不忍伤害他。所以她在吃饭时故意掉筷子,摸多多的肚子,知道多多已经打胎了,也仍然不愿意把事实告诉老马。两人在摩的后厢里,仍然在讨论未来有小马的生活,是一种善意的欺骗。
.
故事已经结束了,字幕都出完了,漫长的 2 小时话剧落幕了,陈建斌饰演的马福礼又站在舞台上,拿着红布淋雨,那个彩蛋什么意思?
可能很多人没看到这个彩蛋,因为在字幕之后才有,要等挺久……
简单描述:
就是马一个人站在舞台上,他从不停「溜车」的拖拉机后面,捡起一块似乎覆盖着什么人的红布,但布下空无一人。他抬头看向台下,观众席也空无一人。舞台上开始下雨,红色的雨,像是红布的颜料,又像是被雨冲淡的血。马全身淋透,通体发红,站在台上,若有所思。结束。
我对这一幕的理解,是马这个人物的自我觉醒,和时代的前后融合。
先说人物觉醒。
在「马为什么又要给自己翻案?」那部分已经说了,马给自己翻案,一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在后面「马为什么要给自己办死亡证明?」那部分又说了,马伪造自己的死亡证明,是为了保护多多和小马,让他们安心生活。包括片子最后,马在摩的后厢里跟金财铃说,「我们现在不就是为了他们活着吗?我们自己还有什么可活的。」他把自己完全放下了,「杀掉」了,纯粹为别人而活了。
实际上,马这辈子也没为自己活过,他只为自己的面子活过。明明没杀人,承认杀了人,是因为被戴绿帽子更没面子,不如当个相对有面子的杀人犯。明明受了冤,却窝窝囊囊不敢翻案,是因为胆小怕事不愿意丢面子,只能一次次喝酒麻烦苟也武。终于,他把自己的面子放下了,直接把身份丢掉了,为别人而活,表里如一了。
他从三十年前的拖拉机下面掀开那块血染的红布,空无一人。他看向那个似乎一直有人盯着自己的表演的观众席,空无一人。他环顾自己空演一生将要谢幕的人生舞台,只有自己。人在年轻时容易中二,中二的一个典型特殊就是「表演性」,总觉得全世界的人都看着聚光灯下的自己,特别可笑。现在马觉醒了,没人看自己,自己还是要为自己爱的人活,才有意义。
此为彩蛋意义其一。
再说时代前后融合。
拖拉机下面刻着一堆小字,是李建设得知自己深爱着的赵凤霞被迫下嫁给一无所知的马福礼之后,痛不欲生躺在拖拉机下面整整三天,一笔一划刻出来的:
李建设、赵凤霞,自愿结婚,永结同心。
还滴着水,像新刻出来的,像有生命。
这里的水,有两层含义:
一是春水,也就是人欲,既是当年李建设和赵凤霞爱而不得,一时爆发在光天化日之下的人欲,也是如今贾梅怡看懂了李建设的真之后,再无法忍受胡昆汀过去的假,却为了告别自己曾经的一付真心,用力吻上这个渣男的人作为诀别的人欲。
二是生命,水是一切生命之源。生命是流动的,时间也是。时代在人的生活中流淌,人在时代的洪流中飘浮。李赵当年,有当年时代的局限,贾胡如今,也有如今时代的羁绊。谁能无比勇敢,谁能一往无前,谁能让生命再来,谁能穿越层层迷雾。只有时间,只有时代,它永远自顾自前行,以万物为刍狗。
时代流过了当初,流经了现在,也会流向未来。生命里有当初的人,也有剧中拍戏的人,还有幕前观影的人。就这样,水冲破了第四面墙,把时代的疑问,抛给了每一个观众。
此为彩蛋意义其二。
.
因为我觉得这是一场电影的实验,非常勇敢地尝试了一些新的念头和手法。
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故事里的人在追寻另一个故事的真相,却慢慢认清了自己生活的真相,并把这种真相通过故事的形式,传递了看故事的我们——一个曼妙的套娃,马李赵的事,改变了贾胡的生活,而贾胡马的事,又将改变我们对生活的看法。
因为有几个镜头语言,真的戳到了我:彩蛋肯定是相当漂亮的,但我当时并没有理解含义。拖拉机下面的字,是我真的没有想到的,我甚至觉得,如果故事就在那一刻结束,留给观众的震撼将是多么刺耳和残酷。红布的反复出现,以及在排练、恋爱、公演、彩蛋中的穿插以及寓意的流变,让我有点爽,同一个不变的东西却自然地象征着变化了的含义,非常有趣。
所以,虽然有挺多我个人并不喜欢的地方——比如我觉得窦这个角色应该完全删掉,她的支线虽然也是一个有趣的母女套娃,但毕竟离主线有点远,其怀孕撒泼引起领导重视的工具意义完全可以用其他桥段来实现;比如我觉得片长太长了,很多地方慢得毫无必要,并不是在等观众反应,而纯粹为了慢而慢,干脆就是导演拍出来了舍不得剪,像是一个写小说的新手(比如我)写完了一段话发现虽然跑题但很漂亮于是硬塞在作品里,得罪读书——但仍然,我觉得可以打个五星试试。
以期待更多作品。
.
哦,对,还有这个问题。
答案可能很勉强,但我觉得也蛮合适。
前十回,是故事里的人做选择。
第十一回,该你了,你将如何生活。
Action!
.
看了两集下来,就已经感觉到这部剧做得很用心,很细节。首先剧情放在老人赡养、关注老年人生活、老年人与年轻人之间的“碰撞”,很具有社会气息、现实意义。年轻人与老年人能够相互接纳、感染,使得每个人能够更加积极、有态度的生活。期待从剧中深切体会到人与人之间淳厚而真挚的情感。(想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了,呜呜呜)其次能看到许多老演员和年轻演员的合作,很有趣,大家都好可爱(/ω\)。欢乐喜
看了两集下来,就已经感觉到这部剧做得很用心,很细节。首先剧情放在老人赡养、关注老年人生活、老年人与年轻人之间的“碰撞”,很具有社会气息、现实意义。年轻人与老年人能够相互接纳、感染,使得每个人能够更加积极、有态度的生活。期待从剧中深切体会到人与人之间淳厚而真挚的情感。(想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了,呜呜呜)其次能看到许多老演员和年轻演员的合作,很有趣,大家都好可爱(/ω\)。欢乐喜剧感中带有温暖催泪亲情的抒发,很饱满。一部非常有意义、有内容的国产电视剧。??《八零九零》,值得一看。最后,期待演员白敬亭。??
昨晚半夜忍不住追了这么剧前五集,这次江疏影演绎的是怀揣着把fancy这个服装品牌推广到全球的一个坚强而又倔强的服装设计师,其实我是觉得她太过坚持太过倔强了,一定要做到最好导致与乔布斯的合作没法进行下去,也许就是太过自我了,累得又是自己,又真的拼命,有点心疼。还有就是方思与前男友李唐的剧情,李唐在秀场上当着前女友方思的面(其实是为了气前女友)向现任求婚,当时江疏影的演技真绝了,当
昨晚半夜忍不住追了这么剧前五集,这次江疏影演绎的是怀揣着把fancy这个服装品牌推广到全球的一个坚强而又倔强的服装设计师,其实我是觉得她太过坚持太过倔强了,一定要做到最好导致与乔布斯的合作没法进行下去,也许就是太过自我了,累得又是自己,又真的拼命,有点心疼。还有就是方思与前男友李唐的剧情,李唐在秀场上当着前女友方思的面(其实是为了气前女友)向现任求婚,当时江疏影的演技真绝了,当时的脸都表露着难过,让人心疼,明明是两个彼此相爱的人反而互相伤害杀,还有一幕就是李唐得知傅方思遇到困难了,他立马奔到她的服装设计公司,明明就是担心,而说得话就是伤人,我觉得这真的是相爱相杀了。在方思回忆六年前与李唐分手的场景,因为李唐自作主张把工作室卖了,李唐在她家门下等了一天,但是方思所以怎么样都不肯回头,但是通过她妈妈的话她有些动摇,犹豫着……就看后续的发展了……(2018.2.23)
今天看了《最佳前男友》的6—12集,因为是跳着看,大概只看了李唐和方思的剧情,过去六年真的好甜啊,她们的演技真的是没得说呢,看他们打闹的戏份瞬间就想立马找个男朋友谈恋爱啊啊啊!这几集也是双方无不体现着明明在意对方,却也死要面子,在方思时隔六年去到李唐家,没想到李唐这么多年都没有改变曾经与方思在一起的习惯,触景伤情的一幕~(2018.2.24)
《最佳前男友》继续追到32集,不过也都是跳着看的。感触的有几点:1.只有失去了才会知道后悔知道珍惜,既然明明都那么在意对方,还死要面子活受罪,这也真是不值得,好在最后李唐又回来了,最后的表白真的挺感人的,爱一个人就是无论他身上有多少缺点,还是会想着他的好,最后也解开了6年前的误会。这还真的是电视剧中演演的,现实生活中我想不可能经过6年也会破镜重圆吧,除非真的是爱到骨子里的那种了吧。2.如此坚强,无论在外人看来是对她很大打击的事情都不会流泪的方思,却在李唐莫名消失之后流泪,我想这真的就是害怕失去他吧,内心真的承受不住了,才会泪奔,也许就是李唐也是她的软肋了,毕竟爱一个人,就有了铠甲当然也就有了软肋,哭的时候真的很心疼。3.回忆很美很甜这就是情侣该有的模样嘛,所以也就不断幻想有这么一个可以跟我吵吵闹闹的男朋友,哈哈哈。4.其实男二也挺好的,女一更适合跟男二一起,但是我觉得女一很男一在一起更开心,这就是虽然男二很好,但也始终没法走进女一的内心吧。如果是我,嗯,还是跟着自己的心走吧。(2018.2.25)
既然忘不掉,那就在一起吧。
很开心最后李唐和方思的十年爱情长跑
虽然过程有不开心
终于修成正果
希望现实中也是如此
兜兜转转辗转几回
最终还是你。
(2018.2.28)
夏天的时候,朋友的公司准备引进《偷心女盗》在国内上映,我当时和她说肯定不行,因为以我的推测,本片最后肯定是罪犯逍遥法外去了,完全不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她们审片后证实了我的说法,放弃了引进计划。然而我当时只以为这部以诈骗为主题的电影,就像《十一罗汉》那种偷盗片一样,是一种潇洒有趣的犯罪片,却没想到是部大烂片。
安妮·海瑟薇和蕾蓓尔·威尔森分别饰演两个骗子乔和佩妮,前者走高端路线,后
夏天的时候,朋友的公司准备引进《偷心女盗》在国内上映,我当时和她说肯定不行,因为以我的推测,本片最后肯定是罪犯逍遥法外去了,完全不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她们审片后证实了我的说法,放弃了引进计划。然而我当时只以为这部以诈骗为主题的电影,就像《十一罗汉》那种偷盗片一样,是一种潇洒有趣的犯罪片,却没想到是部大烂片。
安妮·海瑟薇和蕾蓓尔·威尔森分别饰演两个骗子乔和佩妮,前者走高端路线,后者走低端路线。但手法近似,都是利用男人对女性的欲望榨取钱财,前者骗大钱,后者骗小钱。这对同行在法国的一个小镇狭路相逢。影片开场的三十分钟,一方面分别交代两位主角的诈骗手法,一方面铺排两人的同行相轻和互相使绊儿,看起来还是挺有趣味性的,而且我很期待不打不相识之后的组队。
但是,自从第二幕两人联手开始,故事就走向了低劣无聊的方向。影片先是用了一段蒙太奇展示乔和佩妮的联合诈骗,基本上就是乔负责扮落魄贵族美女让男人就范,然后佩妮扮夸张丑角捣乱,让男人自己主动离开。以丑角来搞笑,已经是幽默方式中最低端的一种了。
接下来的剧情是赚了钱后俩人就翻脸了。乔不给佩妮分赃,佩妮打击报复,乔迎战,两人开了一个「骗科技宅男」的赌局,看谁先从傻小子身上骗到钱。我期待的是你俩一高一矮、一胖一瘦组起队来一起征服天下啊,一起潇洒享受啊,一起带着我们观众爽啊!结果剧情居然是两人互相较劲,还越来越低级,喂马桶水啦、撞墙啦之类的,我一度以为自己在看王晶的电影……
本片唯一阳光、让人看到人性希望的地方,就是被骗的那个宅男的善良。然而后面证实他是一个技高一筹的骗子。然后,因为两位主角都被骗了,所以她们就和解变好姐妹了;然后,骗子男回来找她们联手,于是结尾三人就幸福的组队到处诈骗了。我看完的感受就是:「什么鬼?!」
我知道对于有些影片来说,看的时候需要把黑白分明的价值观放到一边。例如黑社会电影或偷盗片,因为在这类电影中,虽然展现的是破坏社会规则的「不法之徒」,但至少在他们的电影宇宙里,展示了情义,或者策略,或者是对既有资本主义霸权和不公的挑战。然而这部《偷心女盗》只能用瞎胡闹来形容了,我戴着粉丝滤镜都找不出能夸的地方……或许片头动画很好看?
总之,写这篇文章就是想跟各位讲,即使你想不动脑子的放松一下,也不要选择这部电影看。
【完。】
文 | 天加季
本文原载于「添糖电影院」(微信号:BrilliantFilms)公众号,热切地欢迎关注。
《刺》是继《隐秘的角落》后又一部良心剧,剧情聚焦“校园欺凌”,从“警察调查一起失踪案”出发,将校园,职场和现在三条线交织在一起讲述。三条线的衔接清晰不混乱,镜头和场景的转换很巧妙,演员的演技很到位,让人很有带入感。其中不乏让人惊喜的老演员的加入和我喜欢的“小爱”。
虽然是“校园欺凌”剧,但其中的悬疑的营造无疑
《刺》是继《隐秘的角落》后又一部良心剧,剧情聚焦“校园欺凌”,从“警察调查一起失踪案”出发,将校园,职场和现在三条线交织在一起讲述。三条线的衔接清晰不混乱,镜头和场景的转换很巧妙,演员的演技很到位,让人很有带入感。其中不乏让人惊喜的老演员的加入和我喜欢的“小爱”。
虽然是“校园欺凌”剧,但其中的悬疑的营造无疑是很成功的,看到第10集了,我还不禁在想第一集最开头抛出的那个问题:韩晓婷到底去哪了?无论是“青春校园”还是“职场”还是“悬疑”,这部剧都很到位很成功。
剧名《刺》也相当棒。校园欺凌就是一根刺,长在每一个身在其中的人的心头,即使拔去也会留下伤痕累累。被欺凌的人,曾经被刺得遍体鳞伤,但到头来却只有刺才会给他们安全感,自己浑身树起刺,才能对抗外界的恶,保护好自己。欺凌人的人,曾经发生的过往,造成的严重后果,也是扎在心头的刺,他们终将一直承担这样隐隐的痛,就像剧中的“张蓓蕾”一直受到小混混的要挟,就像他们再次遇到“韩晓婷”而无法忘记过去自己的罪恶。但恶人,终究是恶人,我们不需要替他们开脱,他们终将吞下自己的恶果。
对于剧情的最终走向,我是很期待的,因为片头也好,剧中心理医生养的仙人掌开出小花也好,无疑在暗示我们,再长满刺的植物,终有一天会开出属于自己的花。
说到这里,似乎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校园欺凌加悬疑剧,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为什么说它好,为什么我希望大家都去看?因为它还讲到了“旁观者”。整部剧的主人公,除了欺凌的受害者“韩晓婷”,还有她原来最好的朋友“刘涛”。“韩晓婷”一直是一位勇敢者,她因为帮助“刘涛”挺身而出而备受欺凌,而她最好的朋友“刘涛”,在好友备受欺凌的时候,却一再选择了沉默,她的懦弱,沉默甚至后面的合作,让她成为了欺凌者的帮凶。受欺凌不要紧,我们可以斗智斗勇,可以奋起反抗,但最好朋友面对欺凌的沉默,妥协和顺从,甚至冷眼旁观到合作,才是最令人心痛的那一根刺。而这根刺同样深深地扎在“旁观者”的心上。她的胆小和懦弱,以及她事事旁观的态度,让她从校园到职场,都不会顺风顺水,懦弱的人继续懦弱,欺凌继续存在。
这部剧还有一个必须推荐的理由是,它让我们思考和直面这样一个社会问题:面对欺凌,到底是奋起反抗,还是选择忍受?奋起反抗,欺凌者只会更加猖狂,而选择忍受,欺凌者也未必会心存善良。但无论如何,两个人的反抗总好过一个人的孤立无援。而且如果教师足够公允,管理足够到位,法制足够完善,我们就不必再思考这样的问题,也无须再惧怕校园里的欺凌者。
面对校园欺凌,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我很少写评论,这次一定要来写,因为我看到这部剧的热度实在是太低,远远低于一些轻松搞笑的恋爱网剧。原因我也大致在评论和弹幕里了解到,无非是太沉重了,话题太敏感了,看不懂,三条线交叉到现在人还没找到太烦了,不愿意看这么沉重又费脑子的剧,看得人压抑……想看什么看什么,这是每个人的自由。但我真的希望,这样的好剧本,好题材,好故事,好讲述,好演技,不要被埋没。而我也衷心希望更多的人来看一看,才会带来更多的对于“校园欺凌”的正视和思考,才会让“校园欺凌”越来越少,让我们的校园更加纯粹,让“校园”真正成为孩子们好好学习,健康成长的“乐园”。
有很多人,他们曾经遭受过不同程度的“校园欺凌”,但他们大多选择了沉默,带着这份伤痛和心中的刺继续活下去。少部分选择了反抗,或收获了平静,或成为了施暴者的一员,用自己曾经遭受过的刺,继续刺向他人。
无论是哪种,心中的刺都永远无法拔出,伤害一直存在,且不断扩大,甚至影响到对孩子的教育……这真的是可怕的事。
这部剧还带给我其他一些思考:“欺凌”的范围如何界定?就像剧中那个欺软怕硬,带有色眼镜的老班主任说的:“欺凌这个词太大。”很多人恐怕都是这么想的,包括被欺凌孩子的家长,他们没有第一时间重视欺凌,觉得不严重,“闹着玩”,觉得忍一忍就过去了……这样的态度,无疑让欺凌者更加肆无忌惮,他们也是欺凌者的帮凶。
“校园欺凌”有家庭教育,有学校管理,有社会认知,有法律空白等等各方面的原因。我真心希望所有人都来看一看这部剧,职场中的你,身为父母的你,作为学生的你……而作为一名老师,这部剧更让我敲响了警钟。
“校园欺凌”,很敏感,很压抑的词汇,但它应该受到重视,重视才能迎来解决。
面对“校园欺凌”,我们真的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这部剧,无疑是我们开始正视和反思的最好开端,为何不抽空来看一看呢?不要让好剧,因为它的沉重和压抑,就埋没。生活需要阳光,但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也应该走进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