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85293
  • 希希的溪溪嘻嘻
    2012/8/8 13:19:52
    2002—2012,《重案六组》的十年。
    2002~2012,岁月是把杀猪刀。重温《重案六组》,特别喜欢这种冷冰冰的警察职业剧、破案剧中加入警察个人暖暖亲情元素的路线,温情,有感染力。情节交错复杂,给观众错误的暗示最终揭示赤裸裸的真相,刺激有吸引力。另外融入了很多高科技时尚元素,手机扫描条形码、无线路由同IP等时尚元素,与时俱进。
    看着曾经年轻貌美的警花青春不再,敏键的伸手不复存在,被如今富态圆润的屁股所取代,不免有些难过,十年,世
    2002~2012,岁月是把杀猪刀。重温《重案六组》,特别喜欢这种冷冰冰的警察职业剧、破案剧中加入警察个人暖暖亲情元素的路线,温情,有感染力。情节交错复杂,给观众错误的暗示最终揭示赤裸裸的真相,刺激有吸引力。另外融入了很多高科技时尚元素,手机扫描条形码、无线路由同IP等时尚元素,与时俱进。
    看着曾经年轻貌美的警花青春不再,敏键的伸手不复存在,被如今富态圆润的屁股所取代,不免有些难过,十年,世事变迁,唯有影像可以很好地保存记录这一切。这世界赋予我们生命,又不遗余力地改变我们,催我们垂垂老去,周而复始,见证生命的始终与轮回。生命无限好,且行且珍惜。
    【详细】
    5537278
  • 皮皮巫
    2014/1/6 19:50:20
    当美男变成了“牛郎” 真心感觉不会再爱了
    韩剧喜欢无底线地挑战剧迷们的底线,比如最近这部新鲜出炉的《漂亮男人》。明明演员阵容好得惊人,有红遍亚洲的张根硕,有当下韩国最火的女歌手IU(李智恩),还有整容整得像妲己般美艳的韩彩英,但是剧情却比芒果台的山寨剧还天雷滚滚。
      张根硕自《是美男啊》开始大红大紫,而后这兄弟走火入魔,越来越像《白雪公主》里头那个皇后,有剧迷开玩笑张根硕估计天天被自己帅醒,而后对着镜子不停呢喃“我是这世上最帅最漂
    韩剧喜欢无底线地挑战剧迷们的底线,比如最近这部新鲜出炉的《漂亮男人》。明明演员阵容好得惊人,有红遍亚洲的张根硕,有当下韩国最火的女歌手IU(李智恩),还有整容整得像妲己般美艳的韩彩英,但是剧情却比芒果台的山寨剧还天雷滚滚。
      张根硕自《是美男啊》开始大红大紫,而后这兄弟走火入魔,越来越像《白雪公主》里头那个皇后,有剧迷开玩笑张根硕估计天天被自己帅醒,而后对着镜子不停呢喃“我是这世上最帅最漂亮的对不对!”—因为自《是美男啊》之后,张根硕接的角色基本上都只有一个类型:要么帅到没有朋友,要么帅到闪瞎女主角!
      来到这部《漂亮男人》,张根硕演的自然就是传说中的“漂亮男人”—一个眼神就能秒杀全韩国女人的独狐马特!这个名字奇葩的男人,生活更加奇葩!他本来有一个花痴般爱着他的邻居姑娘金普通(IU饰),但自觉帅得惊为天人的马特兄弟,怎能忍受只被一个土气又普通的姑娘爱恋,于是马特把金普通当成一个备胎,同时流连于各种有钱女人的周围—文雅一点讲,这是各取所需的爱情,但通俗直白地讲,独狐马特他其实就是一个小白脸,再“真相”一点讲,马特同学就是上流社会的高级“牛郎”呀!
      但是,编剧一边让马特兄弟当“牛郎”,一边还要为他立贞节牌坊。为了让马特同学可以肆无忌惮地傍富婆,编剧给这个角色装上了“复仇”的翅膀—马特是上流社会老板的私生子,他通过傍富婆逐渐成为完美男人,成功地“复仇”遗弃他的会长爸爸,以及不知道他就是自己亲生儿子的富婆老妈。可问题是,“翅膀”再华丽也只是掩饰,当马特像个宠物男一般窝在某个老女人的怀里,媚笑着讨好只为获得“情报”或金钱时,估计大部分姑娘都会全身鸡皮疙瘩横生—额滴神呀,这可不仅仅是毁三观啊,当美男变成卖笑“牛郎”时,简直就是传说中的累并感觉不会再爱啊!
      目前该剧已经更新至第四集,在韩国遭遇收视冷潮,在豆瓣上的打分则呈两极化—大部分张根硕的忠实粉丝恨不得多注册几个账号帮偶像刷分,而大部分的普通剧迷则毫不留情地为剧集打上“一星”。鉴于奇葩剧是为大伙的欢乐吐槽而存在,推荐有兴趣的剧迷可以翻出来看看—在生活压力巨大的当下,这种奇葩剧可是吐槽减压的神器啊!
    【详细】
    6496901
  • 海绵丨爷爷
    2018/4/27 8:38:52
    无力又有力的·吐槽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1.全程的配音让人听起来很不舒服,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看的国外盗版译制片,每当角色一说话,所有背景音都关掉,然后配以奇怪的腔调:“哦,你们这群愚蠢的土拨鼠!”而且中文配中文,口型也对不上。 2.台词太啰嗦,张南的痞里痞气和对游泳比赛的抗拒可以用很多手法表现,可全程剧...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1.全程的配音让人听起来很不舒服,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看的国外盗版译制片,每当角色一说话,所有背景音都关掉,然后配以奇怪的腔调:“哦,你们这群愚蠢的土拨鼠!”而且中文配中文,口型也对不上。 2.台词太啰嗦,张南的痞里痞气和对游泳比赛的抗拒可以用很多手法表现,可全程剧...  (展开)
    【详细】
    9320255
  • 金钊溟
    2009/7/25 15:25:16
    经典对白
    L:Everyone thinks I'm a lesbian?
    J:Yes. But Maybe that's not such a bad thing. You know, think of how grateful they will be when they see that Dana has a penis. A big glorious black penis...
    L:Everyone thinks I'm a lesbian?
    J:Yes. But Maybe that's not such a bad thing. You know, think of how grateful they will be when they see that Dana has a penis. A big glorious black penis...
    【详细】
    2165193
  • 艾晨
    2013/8/13 15:55:04
    你若安好,那还得了——《小时代2:青木时代》观后
            有一天,某人在看《金瓶梅》时,心中忽然有些困惑:“根据《水浒传》中记载,武大郎身高不足五尺,宋朝的尺寸,一尺等于31.68cm,算起来武大郎1.5米左右吧。1.5也没有很矮的啊,都可以写好几本《小时代》了!”
        这是迄今为止我见过最棒的高端黑,而且完全
            有一天,某人在看《金瓶梅》时,心中忽然有些困惑:“根据《水浒传》中记载,武大郎身高不足五尺,宋朝的尺寸,一尺等于31.68cm,算起来武大郎1.5米左右吧。1.5也没有很矮的啊,都可以写好几本《小时代》了!”
        这是迄今为止我见过最棒的高端黑,而且完全是无心之举。对于这类看《金瓶梅》不忘学习和深究的好同志,我们一定要向他们学习。
    话说回来,在“专注黑《小时代》三十年”群体中,别人既然给你贴了这样的标签,你说你其实真的很客观去看待那样一部电影那样一个人,他们也不会信。在他们的定义里,说四娘和《小时代》好话,至少不给差评,那才叫客观。于是冷笑三声之后,索性放开来说。
            昨天一个只看了这篇文章最后一段的群友,给出了三个结论:“评的真刻薄,一个根本无法接近郭敬明的人写出了一篇自以为很了解郭敬明的东西”、“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一个劲地骂人家,然后看着人家怎么成功”、“你这样的人,这辈子应该也没法给自己创建一个维基百科了”。我不知道四娘的粉丝是不是也都会有类似的心理,理解、成功、名望,大抵也就是他们觉得可以宽容一切的缘由,他们觉得一切恶评《小时代》和郭小四的人都是出于嫉妒,对于这一类逻辑,我直接冠之以“脑残”之名,这就是我的“傲慢与偏见”。
        用某个朋友的话来讲,《小时代2》就是“比1还2”。所有吐槽《小时代》的东西,我在第一篇影评里已经写的够清楚了,广大网友的各种神来之语也比我骂得更有力,所以这篇文章里我不准备再细述《青木时代》是如何“比1还2”。这么无聊的事情做一次就够了,烂片本来就是“彼之蜜糖,吾之砒霜”,而脑残粉是你看着他吃翔,好心想提醒他一下,他还以为你要抢他翔的那些人,无药可救。 所以,既然这是你们所认为的成长的一个阶段,那就姑且让你们成长,等以后你们想起往事就一阵恶心的那天;既然你们觉得这部电影的最大价值是“那是我们的青春”,那我就来和你们聊聊,什么叫做他妈的青春。
        时间应该是2003年左右,我读高三。《萌芽》和《科幻世界》属于每个月基本会买的杂志。有一次逛书店,看到了新书推荐那里摆着一本《幻城》,站着翻阅了一会,被故事情节吸引住了。后来不知不觉就看了半本多,回学校上课去,心里还惦记着结局,终于找了个时间再次跑到书店,买下了《幻城》。那时候我每周的全部生活费是60元,《幻城》的定价是18元。
        那段时间,我好巧不巧地正好看了《圣传》,所以虽然对两本书里都有“你自由地……”这个表达心里有些疑窦,但还是被郭小四那些虚幻精致的文字所诱惑,被故事情节所打动,所以也不觉得白花了那些钱。后来知道成书的《幻城》其实是在之前的短篇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而那期发表短篇《幻城》的《萌芽》我又正好没买到,更是觉得物有所值。
        那时的《幻城》,郭小四的简介还非常矫情和青春,头像还是那张瘦得神似周星驰的照片,没有现在这般白嫩精致。那时候的春风文艺出版社正火,青春书籍正火,80后作家正火。
        及至后来,我一本接一本地买郭小四的书,《爱与痛的边缘》,《左手倒影右手年华》都还在家里的书架放着。那时候韩寒的《三重门》是我所不屑的烂书,《零下一度》是我看不上的耍嘴皮和小聪明,而郭敬明的《一梦三四年》以及《幻城》里的后记《回忆中的城市》是我最喜欢的两篇文章,是那种还要特意打印出来随时翻阅的待遇。同样的事情,我只复印过《南方周末》纪念张国荣的几个版面。
    那时候,郭小四的身高是一件最大的谜案,网络上随时可以看到“第四维”、“梨落”等ID。但是在《左手倒影右手年华》时,我开始觉得郭小四好像没那么用心去讲述他的那些真实的生活了,——不,他其实更用心了,只是都用在了雕琢文字上,而不是抒发情感上。所以尽管他的文字更加华美,然而内容也更加空洞。
        不过《梦里花落知多少》出来时,我再一次惊艳了。故事情节也好,文字的表达也好,各种幽默、意外、嘻嘻闹闹,很能抓人心扉。那时候我在复读,每周的生活费还是60元,《梦里花落知多少》定价是20元,看到书时身上没钱买,我跑回了学校找班主任借了20块钱再回到书店带回了那本书。如今那本书的背后还留着当时的稚嫩笔迹。
    再后来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郭小四陷入抄袭官司,他的名声越来越臭,却也很神奇地越来越红。我上了大学,好像一下子觉得没什么意思了。《夏至未至》还稍微翻阅了一下,《悲伤逆流成河》已经丝毫不关注了,只是“悲伤逆流成河”这句话成了平时和同学调侃的常用语。《岛》的第一期第二期因巧合倒还是买了,没记错的话应该也是20元一本,多少还是有点眼前一亮的感觉。《最小说》就完全不在关注的范围了,《小时代1.0》也是别人买了,拿来打发时间看了一下。
        以上就是我对郭小四的书的情感变化过程,矫情点说,也许也可以时候是我品味上的一个变化过程。从2000年之后,网络的繁荣,“新概念”的红火,80后写手群的崛起,一堆参差不齐的青春文学书籍占领市场。惭愧的是我正好好那口,但凡是“青春”标记的书籍,我一概通吃。对所有80后写手虽然说不上如数家珍那样熟悉,但是基本也都略知一二。韩寒的幽默和小智慧开始吸引我,苏德的风格依然不大吃得透,蒋峰的书成了必备品,张悦然的文字仍然不是我的菜,周嘉宁的小情怀有点意思,不过我的最爱其实是庞婕蕾。其他还有徐璐的《1460》成了送人的礼物,张怡微、颜歌、那多、小饭等人的书都是枕边的常客。而在李海洋的《少年杀人事件之后》,我已经都不记得什么时候居然彻底不再想起《萌芽》这本杂志了。
        对青春书籍的各种不加选择,成了大学时很多朋友开我玩笑的引子。但看书杂而多自然不会有什么坏处,反而让自己能够更全面去了解和思考这样的一群人和这样的一件事。大一大二的时候,教汉语言文学的老师还让我在班上、中文班上以及选修课的班上讲了三次80后作家的各种事情,美其名曰讲座。记得那时候对郭小四的描述是“躲在没落王国深闺里的寂寞小太监”,诚然是我不知天高地厚的刻薄之语,引来底下诸多学妹的怒目相对,但是大概那时我对他的印象已经有了自己的结论了。
        之后80后作家群各自发展,学习的学习,转行的转行。韩寒成了公知,郭小四成了别人鄙视你的标签,蒋峰等人依旧红不起来,更多的80后作家则完全不知所踪。留下来还和文字打交道的,都一致投身杂志。韩寒的《独唱团》,郭小四的《最小说》,张悦然和周嘉宁等人的《鲤》,还有笛安的《文艺风赏》、落落的《文艺风象》,这难道不是一个很值得探究的课题吗?或许有人做杂志只是玩票,有人只是为了赚钱,但更多的人我相信是所谓的坚守自己的追求。
        此时我也已经完全从当初的半吊子郭粉成了彻底的韩粉,郭小四的粉丝群从高中生往下发展,韩寒的粉丝则从大学生往上发展。当然没什么所谓谁高谁低谁优谁劣,可是已经形成各自鲜明的阵列。
        如今郭小四愈发高傲冷艳,大富大贵,他的抄袭被人各种攻击,身高也被人嘲笑得不留半点余地。韩寒则当了爹,卷入骂战,闹了绯闻,依然各种嬉笑怒骂。本来大家各自过活,相安无事。但是现在《小时代》拍成了电影上映了,而且是拍成了一大坨奇烂无比的糟粕,并且公然堂而皇之地占用那么多资源,你还敢在那边大言不惭秀下限说那叫青春!品味可以无所谓高低,但是品德必须有所谓好坏,是可忍,孰不可忍。
        什么叫青春?70、80、90后各有各的成长的时代背景,当然不可能要求都一样。我当然不指望你们有《牯岭街少年杀人》的那种残酷青春,不指望你们有《阳光灿烂的日子》的那种懵懂青春,不指望你们有《古惑仔》的那种热血青春;你们可以不知道小虎队,不知道beyond,不知道烤地瓜,不知道红黄蓝;听周杰伦长大可以是青春,十年随着《哈利波特》长大可以是青春,看郭敬明长大也可以是青春,连在录像厅看港台三级片长大都可以是青春,可就他妈的《小时代》算是哪门子的青春!
        再牛逼的现在,都有傻逼的曾经。但是傻逼不要紧,你要发展成为脑残那就真没救了。我不会因为曾经喜欢过郭敬明的书而不好意思,可绝对会因为说半句《小时代》是我们的青春之类的话而感到恶心。你们说什么90后要接手话语权什么的,80后各种挣扎不甘心所以诋毁《小时代》,稍微有点脑子行吗?时代更迭是历史必然,可是脑残是种病,半点审美都不顾的追捧那叫纵容。你们这些语文全都是校门口保安教出来的脑残粉懂吗?就这样还敢接手话语权,你若安好,那还得了!
        客观地讲,各种说郭小四在导演时多认真之类的细节我都相信,真的,我欣赏他的商业头脑,认可并且佩服他对工作的态度,但是他的认真是准备了那么一大锅翔给世人,你让世人还要对他感恩戴德,那是你们脑残粉才会做的事情。没人会反对你说大家不看《小时代》也不会都去看《小武》之类的文艺片,可是不代表你就可以毫无顾忌地把其他电影都挤掉。你赚你的钱无可厚非,你用你的名牟利也可以理解,可是如此这般恃宠夺财,唯利是图,那叫无耻。
        郭小四在很多采访里说那些拿身高攻击他的人都是人品低下的人,事实上如果不是对身高这个话题很忌讳,他应该是无所谓的才对,不会这么耿耿于怀。不过骂人不揭短,为了不做一个人品低下的人,我这里就不问他为什么放弃治疗了,最后,祝白雪公主和郭敬明过上幸福的生活。
    艾晨
    2013/8/13
    【详细】
    62124235
  • 触乐
    2019/8/17 10:41:20
    最后,鹿晗并没有在《上海堡垒》中玩那局《帝国时代2》

    他们还是把这段剪掉了。

    作者丨刺猬先生

    电影《上海堡垒》的初次争议来源于同《流浪地球》的“捆绑宣发”,被认为是蹭了大热电影的热度,但就实际情况而言,这很可能是被外界误解了。在2018年中国科幻大会上,2006年开始连载,并于2009年推出单行本的《上海

    他们还是把这段剪掉了。

    作者丨刺猬先生

    电影《上海堡垒》的初次争议来源于同《流浪地球》的“捆绑宣发”,被认为是蹭了大热电影的热度,但就实际情况而言,这很可能是被外界误解了。在2018年中国科幻大会上,2006年开始连载,并于2009年推出单行本的《上海堡垒》在影视化方面是和前者平级的热门话题之一。两部影片出品方的合作也的确在《流浪地球》上映前便已经开始。

    造成这种误解的部分原因,是同为3.6亿级投资体量下悬殊的质量对比。与席卷46亿元人民币票房的《流浪地球》相比,《上海堡垒》目前票房才刚刚破亿,豆瓣评分更是惨不忍睹,被称作“超过了0%的爱情片”……这部接棒“小破球”的科幻爱情故事,终于在一系列的操作中烂成了一个都市传说。

    10416563
  • 徐徐图之
    2019/4/12 21:26:20
    浅谈朱一龙先生饰演的庞嘉这个角色

    《天网行动》是一部案件真实、剧情紧凑、三观很正的电视剧,很感谢电视剧天网行动-发行方 、导演田少波以及其他优秀的演员,让我们能够在2019年有幸遇见24岁的朱一龙先生。

    犹记朱一龙先生在新浪娱乐中的采访说过,他拍戏的时候,会为角色写小传,会考虑这个角色的前史,和他为什么会成为今天这样。这也是他所饰演的角色,都有很强的共情力的原因吧。

    在《天网

    《天网行动》是一部案件真实、剧情紧凑、三观很正的电视剧,很感谢电视剧天网行动-发行方 、导演田少波以及其他优秀的演员,让我们能够在2019年有幸遇见24岁的朱一龙先生。

    犹记朱一龙先生在新浪娱乐中的采访说过,他拍戏的时候,会为角色写小传,会考虑这个角色的前史,和他为什么会成为今天这样。这也是他所饰演的角色,都有很强的共情力的原因吧。

    在《天网行动》这部剧中,案情、逻辑、取证、交通法律知识乃至如何维权是这部剧的核心,主角、配角以及所有案件的当事人,都是为剧情服务的。那么在这样的一个创作环境中,朱一龙先生为庞嘉设定的角色线是什么?是成长型的,还是叙述型的?赋予庞嘉的生命力在哪里?为庞嘉润色的地方在哪里?

    我们从几个方面来看:

    一、工作中的庞嘉——成长型的交警

    《天网行动》中,主线讲述的是交通事故科处理的各个案情。从前几集能看出,庞嘉警官也是一名入职不久的新人(当然,比米粒稍微早那么一点点),他主要负责现场勘查、鉴定物证、排查监控、协助抓捕逃犯以及信息查询,很多时候还需要向赵科、老尹和齐晨请教。中期呢,庞嘉对案件开始有了自己略显不成熟的看法。在徐来福事故案件中,庞嘉开始参与案件分析讨论,一本正经的用“反向思维”分析这场蹊跷的案件,分析该案件是一起谋杀、抢劫案。而在杨大伟事故案件中,赵科、齐晨要求认真细致的模拟案发时小货、电动车的从各自的出发地到案发地点的行车时间,他认为领导没抓住案情重点,只能露出“想干又干不过两个领导”的表情,不情愿的去测时间,当他发现该案件中有37分钟的空白时间,才恍然大悟,这个案件存在问题。这个案件之后,庞嘉逐步开始变得成熟、稳重。超霸车神的案件中,庞嘉作为事故科的电脑技术骨干,为避免网络游戏超霸车神在演变成现实版的过程中伤及无辜,带病坚持通关游戏,找出线索,为现场提前布控抢占了先机,同时驾车从后面包抄范超,最终捉拿住网瘾少年范超。而后面几起案件中,庞嘉积极参与案件勘查、案件审问和案情分析。期间因自己开车原因,造成一个敲诈勒索的嫌疑犯逃跑,庞嘉主动要求自己承担2000元的勒索金(第14集);他会为了查案,使用“美男计”(第16集),让护士帮忙联系夜晚值班医生;也会为了顺序调查取证,“嘴甜”的博取程总好感(第17集),

    二、感情上的庞嘉——嘴甜、纯情且专一

    庞嘉和米粒的感情线,是久违的单纯。两人早先就互生情愫,但都没有点破。在第14集中,庞嘉找理由约米粒吃饭,两人才捅破了情愫这张薄纸,顺理成章升级为恋人。后来两人一起喝茶、看电影,享受着情侣的甜蜜时光,当然米粒也会生气、闹别扭,但是庞嘉是撩妹高手,能动手绝对不解释,直接把米粒背在背上,甜的不要不要的。

    三、庞嘉良好的品行源自于家庭

    剧中对庞嘉的家庭描述的并不多,我们从1、夜晚去事故案发地点,总是打车去;2、花钱比较大方,先后几次主动承担公务上的开销;3、与米粒约会时,总挑贵的、好吃的点,可以推断出庞嘉的家境是非常殷实的。在第24集中,庞嘉的真正身份被揭露出来,他是和众物流董事长的独子,父亲一直希望他能回去继承集团,而庞嘉则更愿意在交警事故科当交警。

    虽然父亲与庞嘉因工作的事情有争执,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出,父子的相似之处:有责任、敢于担当,同时也是善良的。与同集另一位董事长范总和其儿子范文会(吸毒、滥交、酗酒等)相比,我们不难看出一个人的品行,源自于良好的修养和教育,与学历、贫富、社会地位是无关的。

    四、师傅尹正强因公殉职对庞嘉的影响

    在最后一集中,尹正强假扮成一个下料工,吃着烤地瓜蹲坐在劳务市场,后被带到黑砖窑,在与歹徒发生搏斗时,尹正强为了保护庞嘉,中刀身亡。在庞嘉的心中,尹正强一直就是一个标杆,一个榜样。而师傅也将庞嘉放在了心中,为了保护庞嘉不受伤害,他挺身而出,那一句“想动我徒弟,先冲着师傅来”亦化解了庞嘉20多集不被师傅承认是徒弟的小遗憾(因为庞嘉在林剑雨案件中耍小聪明套师傅的话,师傅闹脾气,“不承认”庞嘉是徒弟)。师傅的离去,给庞嘉身上的警徽增添了一份深沉的责任,亦增加了一抹灵魂,而这将深深的烙在庞嘉的心中,伴随他一生。我相信,这份师徒之情,将会以传承的方式,继续延续下去。

    朱一龙先生为庞嘉注入的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力,他会因为父亲逼迫离职而苦恼,也会因为米粒接纳自己而开心;会因为肇事者自私造成小朋友死亡而大发雷霆,也会因为自己没追上犯罪嫌疑人而暗暗自责;会认真完成自己的每一份工作,也会八卦赵科和齐姐的感情。庞嘉是一个小警察,他不仅机灵、通透,也能吃苦、会思考,对自己的职业怀有满腔热忱,他是中国千千万万交警中的一个缩影。

    致敬奋斗在前线的每一名人民警察!我们的安稳幸福,是因为你们的守护!

    【详细】
    101092278
  • 韩非子——
    2016/6/30 21:49:42
    狐狸的故事,以现在写过去
    周是个老狐狸,而熊在周面前就像个天真的孩子。马歇尔则是国共都在利用的工具,胡宗南批评熊的接任者不淡定时可见胡很重视熊,而熊的表现,着实让我怀疑这个机要秘书是否真的那么靠谱,想起办事“稳”的崔叔。
    办事要么是喝茶吃饭的桌子上,要么就是在交际舞会上?
    周恩来的藏叶子计划时的背景音乐搞什么鬼?怎么是德军的the mass?
    话说你美国大使馆????有没有认识的人?喜欢女特工蒋勤勤:“一
    周是个老狐狸,而熊在周面前就像个天真的孩子。马歇尔则是国共都在利用的工具,胡宗南批评熊的接任者不淡定时可见胡很重视熊,而熊的表现,着实让我怀疑这个机要秘书是否真的那么靠谱,想起办事“稳”的崔叔。
    办事要么是喝茶吃饭的桌子上,要么就是在交际舞会上?
    周恩来的藏叶子计划时的背景音乐搞什么鬼?怎么是德军的the mass?
    话说你美国大使馆????有没有认识的人?喜欢女特工蒋勤勤:“一号目标身边没有小角色”
    大学时计划横扫二战将军传记的,这个任务没有完成,显然马歇尔就是漏网之一,对这个人物很感兴趣,以及他的笔记本。
    【详细】
    7958269
  • 卓浊
    2019/4/13 1:27:03
    当没有了血缘,我们还能有什么?

    这个世界上有速成套餐,速成咖啡,速成模板,我们似乎对速成这个词有刻板的印象,认为速成的东西总是不太好的,总缺少点什么,特别是当关于家庭这样一个敏感的话题的时候。

    速成家庭这部电影实际上是一部披着喜剧外衣的伦理片,它展示出了收养家庭最真实的一面,这并不好笑,甚至有些沉重,因为很多时候它意味着麻烦,容忍,责任,和爱。

    当没有了血缘这个牢牢的纽带捆绑,家人们又该如何相处呢?

    这个世界上有速成套餐,速成咖啡,速成模板,我们似乎对速成这个词有刻板的印象,认为速成的东西总是不太好的,总缺少点什么,特别是当关于家庭这样一个敏感的话题的时候。

    速成家庭这部电影实际上是一部披着喜剧外衣的伦理片,它展示出了收养家庭最真实的一面,这并不好笑,甚至有些沉重,因为很多时候它意味着麻烦,容忍,责任,和爱。

    当没有了血缘这个牢牢的纽带捆绑,家人们又该如何相处呢?

    Ellie和Pete夫妻俩看上了一套有四个卧室的房子,可是他们没有孩子,对于只有两个人的家庭来说,这个房子有点大了。他们抱着试探的态度来到收养所,在了解了孩子们的遭遇后下定决心要收养一个孩子,成为一对速成的父母。

    他们遇到了一个酷女孩Lizzy。

    10109506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