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这个片子并不是纯粹的纪录片,我是说人们印象中的,高大上的,探索频道或者BBC之类拍的那种东西。通篇并无旁白,全部由人物访谈剪辑而成,考虑到题材,这种处理方式倒也并无不妥,而且还比起传统的访谈和纪实拍摄为主的生活类纪录片更多了一分接地气。但相对的,高度上也就差了一点意思,而且1小时37分钟的时长全部都是访谈,有些单调。
影片聚焦于在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县城——昆山打工的小镇青年们。他们面临的困境与著名的三和大神如出一辙,而且某种意义上比三和大神更具有代表性。虽然同是来自于农村和乡镇,同样大多数只有初中水平的学历甚至很多人初中都没毕业,但小镇青年们并没有像三和大神一样自暴自弃,好吃懒做(然而事实并不真的如此简单,后面我们还会讨论),他们或进厂打工,或工地干活,或另谋出路,虽然受困于生活,但并未放弃挣扎。
知识,真的改变命运吗?
作为成长于四线城市,且家里经济条件尚可,985毕业的一株韭菜,对于知识改变命运这一点其实我是怀疑的,如果说80年代和90年代,甚至于21世纪初,知识都是可以真的改变命运的,但是今天,其实也就那样吧。就像影片弹幕里有人提到的,坐办公室确实更加体面,但要说有什么巨大差别?倒也谈不上,仍然还是社畜罢了。阶级跨越?不存在的,维持不坠已经拼尽全力了。
但维持不坠其实也算是一种改变命运。中国人向来习惯于往上看,就像很多父母,永远拿别人家的孩子说事,不管你再优秀,总也有比你更优秀的,儿时我们讨厌这种比较,但长大以后,很多年轻的90后父母,最终也变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所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种知足的心态并不是我们文化的主流,说不定还会被人嘲笑为阿Q精神。
我们可以忍受贫穷,但不能忍受安于贫穷,姑娘们在找对象的时候也往往把“有上进心”作为重要标准之一。然而中国人同时也因此活得很累,幸福感极低。
中产阶级苦上进心久矣,所谓内卷,说的不就是这么一回事吗。已经拥有了高学历的我们已经清楚的看到了学历的局限性,周围的很多朋友已经开始做咸鱼了,上班摸鱼,不婚不育,自己开心就好。
然而我们视之平常的,恰恰是小镇青年们求之而不得的,信息茧房和阶层割裂让我们尽管生活在同一个国家,甚至同一座城市,各个阶层的生活却犹如平行线,毫无交集,犹如《北京折叠》。只有在这种时候我才真的体会到前阵子有报告说中国网民中有超过6成人只有初中及以下学历是什么意思。
小镇青年们还仍然有阶级跨越的梦想,至少比起已经不想生孩子的我们,他们嘴边念叨的仍然是“以后让我孩子好好读书,不要跟我一样”,尽管我并不觉得小镇青年们的下一代——基本上都是留守儿童——有多少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但有希望终究是好事(大概)。就像鲁迅先生举过的那个例子,在一个密闭的,没有任何逃生希望的房间里,燃起了大火,是睡着的人幸福还是醒着的人幸福?
知识的作用我觉得并不是什么改变命运。
影片中出现了好几个漂亮的小姐姐,但一张嘴说话,就把气质破坏殆尽,或谈吐土味十足,或满嘴营销话术,或精神空洞无物,令人遗憾。而且影片中几乎所有受访者,不论男女,都在不停的抽烟,喝酒。有个小姐姐说她业余生活就是蹦迪。唯一一个尚有点正能量的姑娘,后来也被证明只是一个贩卖鸡血的洗脑家。
我在看影片的过程中始终在思考,他们和我们,到底有什么不同。大学里的专业除了教授我们知识,似乎也并不含有什么个人修养方面的内容。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确实举止更加优雅,生活方式更加健康。或许是环境使然吧。
但环境也并不是唯一的原因,那个KTV上班的小哥就充满正能量,说话也很有一些墨水。
影片里同样是小镇青年,我能明显看出眼神的不同。刨去那个鸡血营销团队不谈,那三个厨师我觉得应该是精气神最好的,眼神自信而充满希望,面对镜头侃侃而谈并不紧张。而其他人或紧张不安,或不敢直视镜头,或脸上难见笑容,或神情萎靡而麻木,人的经历会全部通过眼睛传达给外界。
那么,这一切,是他们的错吗?
或者换一个更高级的问法,贫穷是否是一种原罪?
我觉得这才是最应该引起思考的。
贪婪、恐惧、傲慢……人性中有种种弱点,与生俱来,需要后天加以克服。但还有一种与生俱来,却并不是人性本身的一种缺陷,那就是贫穷。那个鸡血姐就觉得那些人之所以会变成那样,就是因为自己不努力,只要努力,肯定会成功。我们且不说她把忽悠别人,割韭菜作为一种事业来努力的做法有什么问题,努力就一定能成功?不成功的人都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
之前看过一个段子,说一部电梯里有三个人,一个人做俯卧撑,一个人头撞墙,一个人蹲着。到了24楼,有人问他们是怎么上来的。有的人说头撞墙上来的,有的人说做俯卧撑上来的,其实他们都是坐电梯上来的。
成功的人大多都有这个毛病,就是喜欢把功劳归功于自己的努力。要不然怎么有个词叫做风口上的猪呢。
这几年精准扶贫,要全民脱贫。有人就说,不如直接发钱,因为发钱还可以直接改善穷人的生活,而帮他们致富,却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致富的那个能力。有个新闻说西部某地区扶贫,给了牧民5头羔羊,ZF承诺养大以后回购,但过几天回访发现羔羊都被牧民们杀了吃了。
我并不是想说有些人不配致富,恰恰相反,很多穷人虽然穷,却并不蠢(虽然蠢的占多数),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有着清晰的认知。香港和美国都曾有一档节目,让富豪们不带任何财富、人脉、学历,去贫民窟生活,和穷人一样,看他们还能否白手起家。很多人,包括富豪自己,都认为虽然身外之物都没了,但是自己的眼界和见识都在,白手起家并非难事。然而事实却打了所有人的脸。
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每逢你想要批评别人任何人的时候”,他对我说,“你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和大神们的选择或许并没有错。
最后说一下感觉可以改进的地方,那个洗脑营销团队的出现有点突兀,如果说是为了展示群像,应该再剪的碎一些,打乱一下顺序,如果说是把他们作为一个反面对比,那现在冲突性又显得不够,影片前段和后段剪辑衔接很不错,中段就差点意思了。个人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