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52535
  • 瑞波恩
    2016/8/13 10:41:14
    韩国泡菜和臭豆腐要一起吃,才对味
    之前有人说国产青春片的套路不过如此——初吻、出轨、堕胎、三角恋……细数现在洋洋可观的国产青春片,无一都被聪慧的观众言中了。这些俗套放到这部《夏有乔木 雅望天堂》身上,依然可以验明正身。
    这部电影有着国产电影普遍的痛处:太虚假太矫情太雷人。但是不可否认,这部电影有着国产青春片之前未曾尝试的创新,比如把韩国血液注入国产片的体内。当初赵薇拍《致青春》的时候,说自己看过日韩的《阳光姐妹淘》《情书》等
    之前有人说国产青春片的套路不过如此——初吻、出轨、堕胎、三角恋……细数现在洋洋可观的国产青春片,无一都被聪慧的观众言中了。这些俗套放到这部《夏有乔木 雅望天堂》身上,依然可以验明正身。
    这部电影有着国产电影普遍的痛处:太虚假太矫情太雷人。但是不可否认,这部电影有着国产青春片之前未曾尝试的创新,比如把韩国血液注入国产片的体内。当初赵薇拍《致青春》的时候,说自己看过日韩的《阳光姐妹淘》《情书》等青春片,感觉那虽然很美很经典但是却不是属于中国人的青春。我们要拍一部属于中国的青春片。于是她就拍出了比较接地气的《致青春》。但是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太写实反而失去了青春片的隽永和回味,除了痛苦嚎叫之外什么也没有了。
    我国的妹子甚至大妈之所以对韩剧情有独钟,因为韩剧拍的确实拍出了境界。无论是细腻感人的情节,亮瞎眼的男女主角,温馨治愈的各种结局,风景如画的故事场景……韩国电影也是如此,韩国电影比较注重写意写实结合。《夏有乔木 雅望天堂》的导演赵真奎是韩国导演,拍过《我的老婆是大佬》等国人熟知的电影,这次他把韩国团队拉到了中国,把中国的故事也搬到了韩国,于是,我们看到了韩国电影一样的《夏有乔木 雅望天堂》。主演韩庚,吴亦凡都是曾经在韩国出道后来归国的艺人,女主角卢杉长了一张韩国美女的脸。连饰演小夏木的小演员都是地地道道的韩国童星。而且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男女主角们上中学的校服竟然都是韩国学生穿的,当然我们国产的校服也惨不忍睹影响审美。还有那些校园风景,那些大街小巷,田野小路,甚至建筑风格都清一色的韩国风。影片的音乐也是出自韩国团队,所以观众在影院会有穿越的感觉,一会是韩国,一会是中国,仿佛主角们在进行跨国恋爱。
    这恐怕是第一次中韩在青春片领域的深度合作吧。得失五五开。影片多了唯美灵动的梦幻感觉,即使剧情依然狗血(国产青春小说的平均水平),男女主角们的感情处理却比之前的青春片细腻动人的多,有了韩国泡菜的味道。同时,也因为太韩国了,却失去了真实可信度。和《小时代》犯了几乎一样的错误,把主人公的生活刻画的太美好太像蹩脚的日本少女动漫了。特别是女主角完全可以不必如此做作,男主角完全可以不必热血沸腾拿着枪满大街杀仇人,像郑微一样敢爱敢恨也能让人心生怜爱,像黄渤一样当二逼演屌丝也能赚到泪水的。
    我想,以后国产片不妨大胆借鉴日韩青春片细腻感人的清新风格,但是也要兼顾国产观众的智商和心理承受能力,不要异想天开他们在看一部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韩国爱情故事时,会有什么深刻的共鸣和感动。韩国泡菜和臭豆腐要一起吃,才能吃出别样的味道。
    我们要的也许不是青春,而是真实接地气。你可以胡编乱造,但是不要觉得所有中国的青少年都是在大学时甚至中学时就失身玩三角恋,爱的死去活来。实际上,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在考试的狂轰滥炸里艰难度日,即使缅怀青春,也不会生生捏造自己有过什么三角恋堕胎之类的传奇故事。相对而言,讲述友情的主题却鲜有人提及,可是我们的青春里没有爱情,难道连友情也没有吗?假如以后有导演打算要好好拍青春片,不妨好好考虑一下。
    【详细】
    80411274
  • 克隆小丸子
    2018/7/2 0:23:04
    仿制药的三岔路口:生命、金钱、知识产权
    我的先生在印度工作,两个月回来一次,每次回来都会有人托他带药。托他的人里,有普通职员,也有BAT的前高管。 治病难,治病贵,对于平民和有钱人都是一个难题。用以三分之一甚至更低的价格,买到疗效、成分一模一样的药,穷人和富人一样需要。 电影里,徐峥第一次去印度拿代理...  (展开)
    我的先生在印度工作,两个月回来一次,每次回来都会有人托他带药。托他的人里,有普通职员,也有BAT的前高管。 治病难,治病贵,对于平民和有钱人都是一个难题。用以三分之一甚至更低的价格,买到疗效、成分一模一样的药,穷人和富人一样需要。 电影里,徐峥第一次去印度拿代理...  (展开)
    【详细】
    9480217
  • jzfeiying
    2019/4/2 0:10:55
    喜欢刘丛丹,所以看的。

    喜欢叶琳琳的漂亮和痴情,只是没有《枪花》里的茜茜那么能打,其它两个角色一样。非常喜欢刘丛丹。她的谍战细路演的非常好,入目三分。实力演员,其它演员也可以,傅程鹏演的就不用多说啦,在我是特种兵2里,感觉他演的就挺好,可惜也是悲剧结局,这个卧底结局也不好,虽然男一号没死,可是叶琳琳走了,夏岚死了,好人都死了,军统那小子没死,编剧就不能好好的多写点,写个好点结局吗?总体来说我挺喜欢这类片子,由于更喜

    喜欢叶琳琳的漂亮和痴情,只是没有《枪花》里的茜茜那么能打,其它两个角色一样。非常喜欢刘丛丹。她的谍战细路演的非常好,入目三分。实力演员,其它演员也可以,傅程鹏演的就不用多说啦,在我是特种兵2里,感觉他演的就挺好,可惜也是悲剧结局,这个卧底结局也不好,虽然男一号没死,可是叶琳琳走了,夏岚死了,好人都死了,军统那小子没死,编剧就不能好好的多写点,写个好点结局吗?总体来说我挺喜欢这类片子,由于更喜欢刘丛丹。或者说应该更喜欢叶琳琳和枪花里的茜茜吧。

    【详细】
    10083229
  • 你看到我的小熊
    2020/8/8 23:35:31
    关于动画作为粉丝来说几句
    从很小就看过老版本的舒克贝塔,包括郑渊洁老师的书我也有拜读过,听说舒克贝塔动画重置我超级开心,但也害怕重置动画翻车。 不过说真的,我觉得这次动画不错,要比很很多动画重置的好太多了,唯一要说的不足之处就是动画太短了,看的不太过瘾吧,另外,感谢微博互动让我中了次...  (展开)
    从很小就看过老版本的舒克贝塔,包括郑渊洁老师的书我也有拜读过,听说舒克贝塔动画重置我超级开心,但也害怕重置动画翻车。 不过说真的,我觉得这次动画不错,要比很很多动画重置的好太多了,唯一要说的不足之处就是动画太短了,看的不太过瘾吧,另外,感谢微博互动让我中了次...  (展开)
    【详细】
    12783215
  • 2niu
    2018/9/10 10:22:29
    特拉维夫之“冰山烈焰熊熊爱火为你燃”

    ?特拉维夫之火?不少细节处处让我想起好些年前伍迪艾伦的?子弹横飞百老汇?:两出电影的男主角都是才情不够的编剧、阴差阳错地被大老粗二百五的狠角儿强行捉刀代写台词。都有光艳的bitch diva做戏中戏的女主角。戏中戏一个是装腔作势的舞台剧,一个是拿腔拿调的肥皂剧。附线里都穿插了一个爱情小故事。这要放在中国一定被人骂抄袭了,估计公映前就会被骂个体无完肤,打翻在地再踏上十万只豆瓣臭脚。看没看

    ?特拉维夫之火?不少细节处处让我想起好些年前伍迪艾伦的?子弹横飞百老汇?:两出电影的男主角都是才情不够的编剧、阴差阳错地被大老粗二百五的狠角儿强行捉刀代写台词。都有光艳的bitch diva做戏中戏的女主角。戏中戏一个是装腔作势的舞台剧,一个是拿腔拿调的肥皂剧。附线里都穿插了一个爱情小故事。这要放在中国一定被人骂抄袭了,估计公映前就会被骂个体无完肤,打翻在地再踏上十万只豆瓣臭脚。看没看过的只要自诩是文青的都会抄把菜刀跟着上去追斩,确保导演从此冚家铲。

    亏得导演是以色列人,有哥伦比亚大学进修及戛纳驻场等等光环的加持,最重要的是中国文青大约没几个知道他的,所以估计不会挨骂。整个观影过程中观众不断地咯吱咯吱哼哧哼哧地笑,全是憋不住的暗笑,我也觉得放声大笑不礼貌,毕竟人家在讲国恨家仇民族冲突的种种滑稽,不是西式戏剧的经典桥段那样一个蛋糕砸脸上那类白痴似的爆笑。结束时那个"season 2"的字幕还没上来,我们已经开始嗷嗷笑叫着,好些人已经站起来鼓掌了。

    这故事简单而且傻的可爱:萨拉姆家在巴勒斯坦,每天排队经以军的哨卡,穿过大半个城去叔叔的肥皂剧片场当剧务,头衔是“语言指导”还是“方言指导”。他二三十岁了,还住在母亲家里。虽然说不上是不务正业,但多少看着有些胸无大志,没什么远大目标和理想,很本分地活着。说不上来哪里有点迟钝,干点什么都不紧不慢,反应也似乎慢半拍。他们片场在拍一部大约?风声?之类的肥皂剧,讲“六日战争”的,一上来就是一个巴勒斯坦江姐之类的角色受了情人的嘱托,使红粉计打入以军内部去勾引高官刺探情报。肥皂剧里贴演这中东女英烈的是一个来自巴黎的摩洛哥小明星,以现代审美来看明显不够水嫩,有点人老珠黄的意思,希伯来语不过关而且巴勒斯坦的阿语土话发音也不对路,但这婆娘却还价格不低脾气不小。一会儿台词不舒服了要改词,一会儿哭叫着要回国了,因为不肯演癌症病人、因为那样要光头、难看相的。

    听着熟悉吧?没错,全世界的肥皂剧和十八线小明星都一样蠢,绝不是我们什么仙剑奇侠之类的专利,他们这阿拉伯谍战剧也一样受欢迎:巴以两边的阿拉伯女人犹太女人个个追着看,电视上做的时候,哪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老公男朋友去打扰了她们追剧会当场出人命的,这些平民似乎不大在意烈士不烈士反犹不反犹,大家喜欢这剧的原因很简单:He is so hot! It is so romantic! So dramatic!

    这日萨拉姆过以军关卡时,因为一个形容词的误会被扣了下来(别问我什么词,这电影里充满了这种难以置信但看上去又再合情合理不过的细节)。审人的二百五下级小军官近来正因为老婆追这种“反犹的愚蠢的剧集”受了冷落而不爽,得知萨拉姆是在剧组工作后更来了精神头。萨拉姆平日里唯唯诺诺惯了的,被审了一阵子后却不知抽了哪根筋,说自己是编剧之一,也许想在以军小军官明前充个人物,也许是只求快点放人撒了个慌。这慌一撒可好,那混混军官不但信了他,更开始要挟萨拉姆改掉肥皂剧后面的情节、只为了出于某种奇怪的自尊可以在自己婆娘面前充好汉。

    接下来,胸无大志的萨拉姆还真的成了编剧(别问我怎么当上的,反正很合理)。种种疯狂的笑话才刚开始。那革命肥皂剧越编下去越匪夷所思,还越来越受观众追捧。

    演萨拉姆的卡伊斯-纳希夫看着很眼熟。他做的这个角色有种木讷的纯真,看着他笨笨地应和着所有人,基本不会说不,心里替他着急,怕再有什么倒霉事落在这倒霉孩子身上。散场后我查了查演员的名字,我以前还真看过他另一张?天堂在即?,十多年前的片子了,最讽刺的是他在那张电影里演的是预备自杀式炸弹袭击的恐怖分子。今天的这一张却是不折不扣的喜剧,最后没哪个人给炸掉,是小团圆的皆大欢喜。虽然他们的国家和民族会在season 2里继续撕下去。导演在问答环节时说威尼斯今天刚传来的前线战报:纳希夫在地平线单元获得了最佳男主角奖。真替他高兴,也替导演和这个角色高兴。

    我猜其他大部分观众都和我一样,是把这张黑色喜剧当成政治片来看的,因为立意似乎越到后面越明显:百姓其实并不关心政治、宣传、族裔、意识形态、甚至历史,他们要的不过是安稳的日子,加上一点虚构的罗曼斯就很满足了。谁知问答的时候导演说他本意并不是讲政治:他说拍这个电影对于他来说是个personal experience —— 非常个人的体验,他想体验的是在桎梏、审查、束缚的环境下,个体的创造力能去到哪里。原来他拍这个电影是做了一件和萨拉姆做的同样一件事情。

    我以为他做的非常的好。四颗星的好。

    中国的编导们好些自己没什么本事吧一来就骂某党、骂广电、骂审查。似乎这些是他们写不出好东西想象力贫乏的唯一原因。那你们去接着骂好了。

    96432160
  • Ζ?のé
    2018/5/4 14:24:20
    作业:观后感之我见

    我是看完了整部剧,两遍,才过来写这个评论的。TV版删的比较多,有些人物性格铺垫发展的时候突然就懵了,然后回头再看了一遍DVD版,舒服多了。虽然还是有一些删减的内容,估计是确实不让播,但是我觉得值得起4星的评分。一是因为整部剧结构严谨,内容紧凑,剧情推动合理,没有太多生硬过渡。

    二是参演阵容确实强大,个个演技精湛,刻画人物形象入骨入髓,引人入胜,无法自拔,连道具都有戏。

    我是看完了整部剧,两遍,才过来写这个评论的。TV版删的比较多,有些人物性格铺垫发展的时候突然就懵了,然后回头再看了一遍DVD版,舒服多了。虽然还是有一些删减的内容,估计是确实不让播,但是我觉得值得起4星的评分。一是因为整部剧结构严谨,内容紧凑,剧情推动合理,没有太多生硬过渡。

    二是参演阵容确实强大,个个演技精湛,刻画人物形象入骨入髓,引人入胜,无法自拔,连道具都有戏。

    三是配乐。不想赘述!大赞??!

    四是画面感极强,很多地方都有电影美效既视感。

    以上四点是从我自己的感受出发得出的,所以我觉得这部戏值得四星。

    那为什么不给五星,因为确实有一些不足或者说败笔在里面。首先,我不得不说陈思诚演戏确实差了点,但是偏偏还是主角。一部56集的戏,如果担当主角没有相当的演技,在一些很微小差异的情绪中反应出不同的表情,很快就会被观众看出你的演绎千篇一律,那么就会产生厌倦甚至厌恶。唯一让我代入的两出戏是一爷掉下悬崖和洪三认罪出卖工人组织被严华力保。最让我意外的是最后婚礼美人尸身从天而降,洪三仰天打哈欠让我瞬间跳戏很是无语。。。。。。差评!

    其实呢就是我觉得对于一些主要人物设定不是很合理。1.严华的世界观和大局观的形成有些草率拔高了。从国名党初次接触工会组织就可以看出,这对于一个刚被领进共产党的新同志来说太神了。2.梦竹的爹,于会长。这个人物设定有点太理想美化了。就当时代的上海富商头领的地位背景和手段来说,剧情之中有很多地方于会长的处事方式是不对的,应该是太软弱了,体现不出应有的地位和能保护身家财富手段。3.本剧最大的BUG:拐爷!一个照看无人问津的四海赌坊的老头,就像一本无字天书,只有洪三才能使用的神器!从几次陆昱晟到访洪三的家可以看出,陆昱晟也只是礼貌性的给拐爷打招呼,并不觉得拐爷有何过人之处。但是拐爷却是上代大亨和乞丐的兄弟,交情很好,而且还知道清镔铁卷口诀。这样的一个人却没有被机智入妖的陆昱晟重视,太不合理了。

    林林总总,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看完剧了还没有从剧中缓过来,有感而发。这些角色都很鲜活生动,特别喜欢张万霖和齐林这两个角色,简直演得不要太好晓得伐!

    如有不同见解,欢迎讨论!

    【详细】
  • 9343954
  • 木易光影
    2016/1/20 11:19:59
    从《嫂子嫂子》到《新婚公寓》:李晟开启“全盛时代”
  • 紫日
    2019/2/20 1:03:02
    老电影《闪电行动》背后的故事(转)

    喜欢中越战争题材的网友应该还记得,1987年时国内曾上映了一部以对越自卫还击战为背景的宽银幕惊险战斗故事片《闪电行动》,其战争场面精彩激烈,双方斗智斗勇悬念迭出,情节紧张,扣人心弦,一时受到了无数观众的喜爱。多年以后,如果议论起80年代的中越战争题材电影,多数人都会脱口说出《高山下的花环》和《闪电行动》来,对二者印象之深刻居于同类题材影片的前列。相比较起来,《高山下的花环》在拍成电影之前早早

    喜欢中越战争题材的网友应该还记得,1987年时国内曾上映了一部以对越自卫还击战为背景的宽银幕惊险战斗故事片《闪电行动》,其战争场面精彩激烈,双方斗智斗勇悬念迭出,情节紧张,扣人心弦,一时受到了无数观众的喜爱。多年以后,如果议论起80年代的中越战争题材电影,多数人都会脱口说出《高山下的花环》和《闪电行动》来,对二者印象之深刻居于同类题材影片的前列。相比较起来,《高山下的花环》在拍成电影之前早早就已由同名小说、戏剧和电视剧打下了深厚的受众基础,而《闪电行动》则完全是依靠电影本身建立起了知名度。由此可见,《闪电行动》这部影片之所以给那一代人留下了深深的记忆,其艺术魅力该是何等的不同凡响。

    影片《闪电行动》是由柳琪辉编剧,朱岩、梁治强联合执导,香港银都机构有限公司和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制作完成。其后在内地和香港同期上映(在香港上映时易名为《闪电战士》),广受好评,因而获得了1986——1987年度广电部优秀影片奖和1988年第十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特别奖。

    说到影片《闪电行动》,很多人都有一个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其制片方之一是香港电影公司,即香港银都机构有限公司,因此认为该片是大陆与香港合资拍摄的电影。实际上,香港银都机构有限公司是一家中资国有企业,像《大公报》一样,是潜伏于香港传媒界的“余则成”,为香港左派媒体(中资背景)的主要阵地之一。银都机构有限公司成立于1982年,是由“长城”、“凤凰”、“新联”、“中原”等影业公司合并而成的中资电影机构,其首任董事长至现任董事长均由中央政府方面指派。银都机构的主要宗旨和任务是拍摄进步电影、发行国产影片及团结香港业界,其出品的影片可直接在大陆市场发行,立项拍摄的影片亦不必经大陆广电部审批剧本便可以直接开拍。银都机构有限公司是中国电影在境外唯一的一家大型国有电影企业,下辖20多家分公司,资产总额近30亿元港币。自成立后的30多年中,银都机构为中国电影发展及统战工作做出了特殊而少为人知的重要贡献,功不可没。

    具体到《闪电行动》这部影片,由于银都机构具有制作上的资源优势和一定的香港背景,加上当年内地与香港在经济发展及社会成熟度等方面的较大差距,因此该片体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含有香港商业片元素的艺术风格,给了尚处于改革开放启蒙阶段的内地观众以深刻印象,也难怪多年后他们仍对此念念不忘。

    影片《闪电行动》以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为历史背景,但又没有体现出比较确定的历史时期和历史原型,而是杂糅融入了那场战争中的多个历史元素。影片编剧柳琪辉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的资深编剧,在1962年上映的民兵教学片《地雷战》,就是他与屈鸿超、陈广生共同编剧创作的,在中国大陆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经典老电影;影片导演朱岩、梁治强都供职于银都机构,即是导演又是编剧,曾参与创作过《白发魔女传》、《少林小子》、《百变神偷》、《她来自台北》等内地观众较为熟悉的影片,都有不错的口碑;影片的军事顾问是邱达雄和宁金源。其中邱达雄曾任广西军区副司令员,宁金源曾任广州军区预备炮兵第1师师长和广州军区司令部编研室主任,均为参加过中越战争的军中宿将。可以说,影片《闪电行动》的主创人员汇集了当时内地与香港的资深精英,影片质量由此得到了重要保障,并呈现出了有别于内地一般影片的精彩独特风格。

    从该片的故事内容上看,主要叙述的是越南当局不断在中越边境制造流血事件,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不得不奋起还击,收复祖国的神圣领土。越军以鹰嘴峰为天然屏障,利用行踪诡谲的“神秘重炮群”阻击中国军队,使中国军队的收复行动严重受挫。为此,解放军某师组织了精锐的侦察小分队,代号“闪电”,秘密潜入敌人纵深,与越军特工队斗智斗勇,在历经艰险后终于摧毁了越军的“神秘重炮群”,配合主力部队胜利收复了被侵占的中国领土。

    从片中的故事背景看,围绕着收复被越军侵占的中国领土而展开战斗,这既有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的一定元素,更像是80年代前期中越边境拔点作战的基本套路;从片中的军队装束上看,解放军身着的还是65式军服,这是个明显标志,说明故事发生的历史时段至少是在1979年至1985年之间;从片中的枪械看,出现了国产81式自动步枪,这也是一个重要标志。该枪是1981年研制定型,其后投入量产并逐步列装,1984年10月1日建国35周年大阅兵中首次公开向世界亮相,1986年由兰州军区部队正式在老山前线投入实战。在此期间,不排除该枪曾小规模提供给部队在南疆战场上试用。综上所述,影片《闪电行动》的历史背景应该是1982年至1985年间最为可能。从另一个角度看,如影片中那样中国军队参战的是师级部队,越军也动用了“王牌第6师”,在1982年至1985年间发生的如此师级规模拔点战斗,就只有1984年的收复老山作战了。当然,以上只是笔者根据影片元素所作的合理推测,并不一定符合影片主创者的思路。按照影片中的叙述,越军“王牌”第6师侵入了中国领土达10多公里,整个战斗都是在中国被占领土上发生的,而这样的事在那场战争中从未出现过,也就根本找不到相应的历史原型了。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1979年的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中,解放军曾派出执行炮兵侦察任务的“吴志平小组”深入敌后,机智地与越军周旋,引导炮兵及时准确地大量消灭了敌人,从而被部队指战员们誉为是“神奇的眼睛”。影片《闪电行动》的故事情节,理当借鉴了“吴志平小组”的英雄事绩。

    在影片中,解放军进攻部队遭到了突然出现的越军“神秘重炮群”阻击,伤亡严重,攻势受阻。指挥部命令前沿观察所实施观测和动用炮位侦测雷达搜索越军重炮阵地,但都没有效果。由此推断,越军重炮阵地是潜藏在其纵深隐蔽之处,必须派出侦察兵进行敌后侦察活动,为己方炮兵指示越军重炮阵地位置。可以说,上述故事情节是有着一定历史原型的。

    在真实的历史上,中越两军进行长期炮火对峙的战斗主要发生在80年代中后期的老山战场。鉴于当时双方为控制战争规模,没有动用空军实施对地攻击,而主要进行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模式的长期阵地对峙战斗,因此火力成为了决定胜负的重要指标。在这样的客观条件限制下,炮战就成了老山战场上两军展开较量的主要方式。为了对抗国力军力占优的中国军队,越军在炮兵战术上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通常,越军将重炮阵地多设置在小青山后面的公路附近,火力能很好覆盖中国军队在老山、662.6高地、那拉及八里河东山附近的前沿阵地和纵深地区。越军部署的苏制BM-21火箭炮威力很大,超过了中国军队的同类型火炮。而苏制M46型130加农炮使用了新的火箭增程弹,射击距离超过了中国军队的所有火炮,在远程炮战上占据了优势;越军的直射火炮和高射机枪主要配置在小青山和汉杨高地等处,居高临下瞰制了那拉地区的中国军队诸阵地;各种迫击炮则分散潜藏在与中国军队前沿紧贴的各主要阵地附近,隐蔽迅速,游动袭扰。越军有时还会使用苏制“萨格尔”反坦克导弹实施精确射击。一般是配置在距中国军队阵地前沿或翼侧600-1000米的独立高地上,按照步兵用高射机枪、重机枪打曳光弹指示的目标,突然发射摧毁中国军队的重点防御阵地指挥所和炮兵观察所。当实施重点进攻时,甚至还会用导弹打击中国军队阵地的普通工事。越军采用如此火力设置充分利用了老山战场的特殊地形,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占据了有利态势。而中国军队所处的战场地形不利,前沿观察效果有限,采购自英国的“辛柏林”炮位侦测雷达能够侦测的主要是越军的迫击炮阵地,对越军在小青山、汉杨的直瞄火炮阵地和小青山侧后的重炮阵地则难以掌握具体位置,反制办法不多,长期受其火力威胁。有鉴于此,中国军队确曾大量派遣侦察兵和观察人员深入敌后,以获取重要情报及为炮兵指示目标。

    影片中奉师长命令,侦察参谋刘凯华组织了一支由老班长姜元、机枪手梁国柱、冲锋枪手高天虎、排雷手林小亮、炮位观测员方永平、报话员李久鸣等人组成的侦察小分队,代号“闪电”,准备潜入越军纵深的655高地附近,查找越军设置的隐蔽重炮阵地。

    影片中当进攻受挫后,师长命令部队暂停进攻,调整一下,同时询问参谋长“刘凯华在哪?”参谋长回答:“正在军部参加特种训练。”接着,画面中就出现了刘凯华表演滑绳自救的矫健身姿。应该说,在影片放映的当年,“特种训练”这个词对于信息闭塞的内地普通军迷来说还较为陌生。当然,到了现在,要是还有军迷不知道“特战”的概念,说出来也是要被同好嗤之以鼻的。这就是时代的进步。就影片中的表现来说,实际上解放军当年还没有专门的特种作战部队,特种作战这个概念尚属新奇的舶来品,远谈不上在军界上下有多少深刻的认识。在79年对越作战之后筹备举行的规模宏大的1981年华北大演习中,依然是传统的大兵团机械化作战模式,并没有表现出有关特种作战方面的内容。在部队平时训练和实际作战中,像深入前线和敌后进行侦察、捕俘、搜集情报等任务,主要是由侦察兵来完成。在上世纪7、80年代,解放军在野战军的军、师级编有侦察连,在步兵团编有特务连侦察排,用以执行上述任务。在1979年的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中,由于解放军多年未战,又受政治运动干扰,部队训练不佳,因而在实战中表现不很理想。具体到侦察兵的使用上,往往将军、师、团里的侦察兵集中起来,分别编成军、师侦察大队,当成警戒、战斗分队使用,没有很好地发挥侦察兵的作用。即使执行了侦察任务,也因平时训练不够而技战术动作生疏,不善于边打边侦察,捕俘效果亦不好,造成了总是感到当面敌情掌握不清,情况不明了,难以及时准确提供情报给上级的困难局面。

    鉴于上述的历史原因和影片内容所限定的历史年代,影片中参谋长说刘凯华正在参加“特种训练”,就有些穿越了。从影片中表现出来的训练内容、服装、器械上看,并未脱离解放军当时一般的侦察兵训练模式,执行任务时也都是临时抽调人员进行编组,还没有形成现代特种作战所需要的特殊编组、特殊训练、特殊装备和特殊战术及手段等必备之要素。实际上,有关特种作战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解放军是在90年代之后才逐步走上正轨的。

    另外,关于“闪电”侦察小分队的人员组成与任务间的关系,也有些可商议的地方。“闪电”小分队的主要任务是深入敌后,查明越军隐蔽重炮阵地的位置,以配合很快就要发动的总攻。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分队最重要的目的是执行炮兵观测任务,因此要争取时间,隐蔽行动,力避与敌人发生冲突。然而在影片中的小分队人员组成上,却是以战斗人员为主,炮兵观测员只有一名,所携带的观测器材又非常简单,与要执行的任务相比明显有些本末倒置,这在实战中是不会出现的。从炮兵观测的专业上说,在执行任务时,观察人员携带地图、秒表、光学测距机、激光测距机等专业装备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就难以及时准确地测出敌方军事目标的坐标位置,这与影片中的描述迥然不同。当然,影片的主旨是要表现解放军侦察兵与越军进行各种斗智斗勇,从而忽略专业的炮兵观测要素也是可以理解的,这就是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不同。

    影片中在越军“王牌”第6师师长的介绍下,曾深入中国境内多次执行任务,屡立战功的特工队队长阮雄出现了。他还拿出了两瓶从中国带回来的名酒,因而一出场就显示出了不同凡响的气势。阮雄曾到中国学习过,与刘凯华同为昆明军区步兵学校的高材生,对中国军队的战法非常熟悉,极为不好对付。在影片后来的发展中,“闪电”侦察小分队就是与阮雄带领的特工队屡屡遭遇,双方进行了多次的殊死较量。

    特工部队是越军中一个非常富有特色的兵种,其前身来源于抗法、抗美战争时期的“敌后侦察组”、“城市别动队”、“武装侦察队”、“武装工作队”等执行特别任务的精锐分队。1967年3月,这些力量被合并成为了专门的特工部队,直属于越南人民军总参谋部。其最高建制级别为团,兵力约1200人,基本装备采用步兵团制式装备,有冲锋枪或自动步枪、轻重机枪、美制40毫米榴弹发射器、高射机枪、迫击炮等,另加强较多的火箭筒及反坦克火炮。在执行任务时,通常以班、组(3~6人)为单位独立行动,渗透到敌军纵深,袭击指挥所、炮兵阵地、车站、桥梁、机场、港口、仓库、医院等重要目标,号称“以少胜多,以小胜大,险中取胜”。

    越军特工素质优秀,善于伪装,惯用夜间袭击作战,行动迅速,风格狡诈,无孔不入,非常厉害。在抗美救国战争中,越军常常使用特工部队渗入敌后作战,给美军和南越军造成了很大损失。如1967年11月23日,越军一个水上特工小分队在越南南方奇袭了侵越美国海军第七舰队833号微型航空战斗舰群,炸毁833号修理舰,炸坏、炸伤其他护卫舰和小艇10艘,歼灭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军官和技术人员350名,摧毁105毫米榴弹炮6门、81毫米迫击炮3门、40毫米高炮3门、高射机枪12挺、直升飞机2架及一些弹药物资。参加战斗的越军特工分队无一伤亡,创造了越南人民军战史上著名的“奇袭833”战例。经过多年的实战锻炼,越军特工部队已成为其武装力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范围内担负着机动作战任务,其性质已接近于今日的特种部队。

    在1979年的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中,正面战场的越军节节溃败,但其特工人员却常混入中国军队后方,分散出没,袭击炮兵、机关、后勤、落单人员和民工,当时给解放军造成了不小损失,非常可恨。到了80年代的两山(老山、者阴山)作战时,越军则实施了广泛的特工作战,执行破障开路、协同攻击、潜入袭扰、佯动牵制等任务。越军在发动营以上规模的进攻作战时,常常使用一定兵力的特工分队于步兵分队前面开路,排雷破障,引导步兵前进。当步兵发起攻击后,特工分队则转为伺机捕俘,或是将部分特工与步兵混合编组,配合步兵的攻击行动。有时越军特工还会在次要进攻方向上佯动,吸引牵制中国军队,掩护其主力从主要方向突然发起攻击。另外,越军特工活动范围广,出击频率高,规模小,不分日夜,利用中越边境复杂地形广泛渗入中国军队阵地内及中国境内,实施侦察、袭扰、捕俘、绑架、暗杀、恐吓等行动,往往打了就走,着实防不胜防。在两山战场上,与越军特工斗智斗勇已成为解放军各轮战部队习以为常的事情,稍一不慎,就会吃大亏。长此以往,造成了中方在防御上的一定被动。

    影片中塑造了越军特工队长阮雄这样一个人物,正是集合了历史上越军特工人员的优秀素质,从而形成了戏剧化的强烈矛盾对比,突出了敌人的强大与解放军敢于战胜强敌的无畏胆色,大大加强了影片的矛盾冲突与观赏性。不过,越军特工部队属于精华力量,一般要执行深入敌后的独立作战任务。像围剿中方渗透人员这种治安任务,动用普通步兵足矣,不需要专门把精锐的特工部队拉上去。影片中的情节设置,属于艺术化表现的需要,不能等同于一般的战场真实。

    在80年代的两山作战中,正是由于越军特工部队神出鬼没,对中国军队造成了巨大威胁,才掀起了中国军队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场侦察作战。

    位于云南中越边境的老山地区是两山作战的主要战场,该地区具有典型的亚热带山岳丛林地特征,山高坡陡,峰险谷深,丛林茂密,茅草没人,道路稀少,雨多雾大,能见度差,战场环境非常复杂。在这种地区作战,炮兵受到较大限制,射击效果很受影响。然而越军土生土长在亚热带及热带地区,对这种自然环境比较适应。其经受了抗法战争、抗美战争长达20余年的战火考验,部队素质很高,战法纯熟。在炮兵方面,越军非常擅长使用各种迫击炮,分散配置,靠前作战,游动迅速,射击精准,常常打了就走。越军的前沿炮兵观察哨也很精干,善于利用地形潜伏,严密伪装,居高临下,交叉观察,及时为炮兵指示目标。在两山轮战期间,解放军前沿人员在阵地内外运动时常遭到越军炮火狙击,时有损失。甚至哪里的竹林树梢出现异样晃动,越军的观察哨都会打曳光弹指示目标,很快其炮兵火力就会凶猛地砸过来,对解放军威胁很大。虽然解放军的炮兵火力较越军炮兵有一定优势,但在受限环境下作战,射击效果往往大打折扣,特别是很难克制越军神出鬼没的迫击炮。而且越军经常布设假目标和假发射点,诱使解放军炮兵浪费炮弹,也很令人头疼。

    为了对付越军的迫击炮,当时国家花了几十万美元从英国进口了两部“辛柏林”炮位侦测雷达。这种雷达采用相控阵型电子扫描技术,通过探测敌方迫击炮的弹道并进行解算,可以精确判断出敌方炮阵地的位置,从而引导己方炮火进行反击。“辛柏林”雷达自1970年代中期起在英国和联邦德国军队中服役,对81毫米迫击炮的探测距离达到10公里,对120毫米迫击炮的探测距离可达14公里,最远扫描距离约20公里。“辛柏林”雷达部署到了老山前线后,能够较准确地捕捉越军迫击炮阵地的位置,在多次压制越军炮兵的战斗中效果良好,打得越军很是狼狈。为了保护“辛柏林”雷达,中方在其开设地附近专门布置了一个连兵力进行警卫,旁边还有一个160迫击炮阵地可提供火力支援。

    1984年7月6日,越军的一支特工分队从中国军队的阵地接合部秘密渗透进来,突然同时袭击了“辛柏林”雷达站、160迫击炮阵地和附近的警卫部队驻地。越军特工打得干净利索,10分钟结束战斗,迅速按原渗透路线撤回了境外。中方警卫部队措手不及,伤亡50余人,一台发电车被炸毁,一部雷达受到破坏。好在越军这次袭击纯属“瞎猫碰到死耗子”,对“辛柏林”雷达的作用和构造并不清楚,因而没有炸到要害。经过修理后,这部雷达又继续投入了作战。

    对于这次雷达遇袭事件,从昆明军区到总参、中央军委的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分别作出了批示,要求前沿部队要克服麻痹思想,做好随时作战的准备,不得松懈。据说这件事当时惊动了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特别召来解放军总参谋长杨得志询问:“越南的特工这么厉害吗?他们的特工可以进来,我们的侦察兵为什么不能出去?”由此,拉开了一场绵延近5年之久的对越侦察作战序幕。

    在两山作战初期,战场的侦察保障工作主要由昆明军区参战部队自己组织实施。“辛柏林”雷达被袭事件后,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和总参命令,抽调武汉军区和成都军区的精锐侦察分队分别组成了第1、2、3、4、5侦察大队,共3500余人,于1984年7月21日秘密进入老山战区参战,归昆明军区前指指挥,执行巡逻、警戒、渗透、侦察、捕俘、伏击、破袭、反特工、引导炮兵、配合步兵作战等任务,保障老山、者阴山主战场的翼侧安全。可以说,这是解放军历史上第一次成规模的侦察作战,既是保障主战场翼侧安全的配合行动,又是对越军特工作战的反制措施,以尖刀对尖刀,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此后一直到1989年1月,济南军区、空降兵部队、新疆军区、兰州军区、北京军区、北京卫戍区、天津警备区、沈阳军区也均派出精锐侦察分队,又先后组成了10支侦察大队,轮番进入老山战区实施侦察作战,取得了重大战果,有力配合了主力部队的坚守防御作战,胜利完成了中央军委赋予的作战任务。

    影片中接下来叙述了潜入敌阵、勐江惊魂、救援傣女、智闯关卡、雷区血路、识破女特、山洞激战、发现敌重炮阵地、双方殊死对决等一系列精彩情节。“闪电”小分队在付出重大牺牲后,终于歼灭了越军特工队,引导后方炮兵摧毁了越军隐蔽重炮阵地,配合主力部队取得了战役全胜。应该说,在艺术表现上非常成功,充分展现了双方斗智斗勇的惊心较量,给无数观众留下了多年难忘的深刻印象。不过从战场真实的角度来看,其间却又露出了许多破绽。如上演了类似老电影《奇袭》中的公路闯关桥段,与越军直接正面接触,这样做的风险太大,在两山侦察兵的实战中是不可能发生的;经历了“特种训练”的侦察兵李久鸣却没有接受过基本的越语学习,以致在遭到敌人盘问时暴露了身份;路遇身份不明的中国“傣女”,但未让其返回仅距离“二里地”的居住村寨,而是带上一起执行任务,明显违反了战场纪律;阮雄与刘凯华争夺美式M16自动步枪时,刘凯华夺到了步枪,却被阮雄卸掉了弹匣,因而没有打响。实际上,该枪有空仓挂机功能,弹匣如没有子弹会发出提示,阮雄此前还用枪对准刘凯华准备射击,断不会用一支空枪来指着身手敏捷的敌人。这时即使被卸去了弹匣,枪膛内仍有一颗子弹可以击发;刘凯华最后用“瞪眼法”来为后方炮兵指示射击目标,也与战场真实距离较远等。当然,上述情节都属于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的范畴,就影片的艺术表现主旨来说,也不能多加苛求。

    从影片中表现出来的武器枪械等道具看,在当年也是很新颖的,颇有趣味。如侦察兵高天虎手持一支国产81式自动步枪,当时应属于还未装备全军的实验型号,只供少数人员试用。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是,该枪可以发射威力较大的枪榴弹,并且要用空包弹发射,堪称填补了国产步兵武器的一项空白。可惜的是,当后来81式自动步枪装备部队投入实战后,却没有同时配发枪挂榴弹,以致该功能基本成了摆设,遗憾地没有创造出更多的战场传奇;片中阮雄使用了一支美式M16自动步枪,从握把的弯形设计看,该道具应是仿制于美式M16的国产CQ自动步枪,主要用于外贸出口。越军的武器虽然主要承自于苏式武器体系,但自越南战争后却缴获了南越军队使用的大量美式武器,并装备给了部队。因此,阮雄使用一支美式M16自动步枪倒也不能算是突兀。毕竟他是特工队长,十八般武器样样精通是必备要求;侦察兵方永平使用的是国产79式轻型冲锋枪,这在当年也属于实验型号武器。79式轻型冲锋枪是中国研制的第一代多用途轻型冲锋枪,携带方便,出枪快、精度好、射速高,在近距离交战时威力很大。缺点是射击可靠率较低、容弹量较小等,后来主要装备给了公安、武警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使用;片中还出现了大量国产56式冲锋枪和苏制AK47自动步枪的身影,这在当年是战场真实。由于历史的原因,中越两军武器源出同门,在战场上互换互用非常方便,因而体现出了一种别样的战争残酷感。老班长姜元和侦察兵梁国柱各自使用了膛口经过改进的56式冲锋枪,同样能加挂枪榴弹,看上去很是别致。另外,越军女特工月梅和少数越军还使用了中国产54式冲锋枪(或是苏制PPS43冲锋枪),这也有历史的原因。由于中国和苏联的长期援助,在越南战争期间,北越人民军和越南南方解放阵线武装力量曾广泛使用过54式冲锋枪或PPS43冲锋枪与美军及南越军作战。因该枪较为适合在热带丛林地区作战,甚至还得到了美军的青睐。到了1979年中越开战时,这种古董枪已从越军正规部队中退役,但在边境地方军、公安和武装民兵手里还有;片中越军使用了苏制RPK班用轻机枪,是以苏制AKM突击步枪为基础发展出来的轻机枪,在性能质量上还要好于解放军仿制于苏式RPD轻机枪的国产56式班用轻机枪;梁国柱在最后阻击敌人时使用的应该是56式班用轻机枪,但从膛口与准星的位置形状看,却又有国产74式轻机枪的特征,具体是什么武器还有待考证;刘凯华后来用于克敌制胜的应是一支国产54式手枪(不过片中有一个特写,刘凯华从枪套中抽出半截的却是一支勃朗宁1935式手枪),该枪威力大,可靠性良好,在解放军中服役数十年,产量巨大,堪称国产手枪中的“常青树”。

    影片中除了上述的武器枪械道具外,其他道具也比较有特色。如表现出越军的服装、军衔、罐头、证件等,都考证得较为具体真实。甚至一些越军脖子上还系着一条带有斑纹迷彩的围巾,“闪电”小分队在乔装成越军时也如此打扮,这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是很常见的现象,一巾多用,能够用于擦汗、防蚊,受伤后还能紧急用来止血。由此可见,影片的主创人员在不起眼的道具上也下了很大一番功夫,其精益求精的态度殊为可嘉。值得一提的是,在影片开头还出现了中国军队用于测量炮位目标的军用雷达。在真实的历史上,这指的就是中国购自英国的“辛柏林”炮位侦测雷达,在两山战场上立下了很多功勋。不过,影片公映时中越战争尚未结束,该雷达还属于高度军事机密,能否像片中这样将其原型直接呈现于银幕上,仍属一个疑问。

    影片中有一段情节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记忆:在经过最后的殊死对决击毙了越酋阮雄后,已经负伤的刘凯华身背报话机,头戴耳机,右手持话筒,左手伸出大拇指和小拇指测量着前方距离,口中同时报出坐标:“霹雳霹雳,我是闪电。敌人流动重炮位置,距离1(腰)1(腰)7(拐)2(两),纵坐标1(腰)37(拐)2(两)8,横坐标9(勾)7(拐)0(洞)3,高程332(两),八发急促射,预备,放!”霎时间,中国军队千炮齐发,地动山摇,越军阵地到处开花,真是大快人心,令人热泪盈眶!应该说,观测敌方目标距离并报出位置坐标,正是侦察兵执行引导炮兵任务的主要内容。不过电影中还是表现得比较夸张。刘凯华用的这种观测方法俗称“瞪眼法”,是炮兵最基本的训练科目之一,根据已知参照物来测定目标方位角。在其他技术手段都用不上的时候,用“瞪眼法”和“跳眼法”来简单测定目标角度和距离,虽然精度很差,但也没有别的办法。目标高程一般来说需要通过仪器测量后再计算出来,如果事先已将侦察区域内的目标高程都熟练记住,直接报出来也有可能。然而像刘凯华那样,手势一比划就能同时报出目标坐标来,便没有可能了。通常来说,炮兵侦察在测定距离和方位时,会使用交会法、秒表法、图上作业、光学测距机、激光测距机、平面直角坐标法、井字坐标法等技术手段,需要地图和进行计算。要是都像电影中那样简单,还要那么多专业仪器和方法干什么呢?战争也未免太浪漫了。

    影片结尾中国军队在总攻时发射了极为猛烈的炮火,将越军阵地打得一片灰飞烟灭,场面非常壮观惊人,这在当年的银幕上是不多见的。说起来,这段画面还是取自于1981年华北大演习时的纪录片。该次演习是解放军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实兵实弹演习,动用军队11万人和大量武器装备,花费了约10亿元人民币,几占当年军费的十六分之一,也难怪炮弹打得如此不吝啬,场面如此震撼人心了。

    影片《闪电行动》的主要演员中有一些观众颇为熟悉的面孔,事隔多年,仍然令人记忆犹新。

    饰演沉谋英断的侦察参谋刘凯华的是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演员杜振清,其形象英武,正气凛然,很好地诠释了一名智勇双全的解放军军官形象。因为该片,他荣获了八一厂小百花奖优秀男主角奖。不过,杜振清在影片中留的长发后来引起了很多人的吐槽,还有人斥之为“恶心”,认为其不符合解放军的真实形象。然而,两山作战是一场特殊类型的边境战争,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经验主义一概论之。在历史上,越军的军容形象可谓相当散漫,很多人都是长发齐眉,蓬头垢面,一副瘪三样子。对于中国士兵在作战时要剃光头的习惯,越南人是非常清楚的。刘凯华是侦察参谋,不是普通步兵,需要经常化装深入敌境侦察,要是也随了俗,还当得了侦察参谋吗?

    杜振清后来参演的电影不多,主要有《神猫与铁蜘蛛》、《中国勇士》、《枪访要塞》、《旭日惊雷》、《远东特遣队》(电视电影)等几部。电视剧作品多一些,如《洛神》、《传奇皇帝朱元璋》、《特殊使命》、《当代检查官》、《铁鹰行动》、《公安部长罗瑞卿的故事》等。值得一提的是,在2001年因故未能播出的30集大型史诗电视连续剧《朝鲜战争》中,他还饰演了志愿军第38军军军长梁兴初。杜振清的主要专业方向是话剧,曾出演过《威尼斯商人》、《原野》、《火神与秋女》、《风暴》、《保尔柯察金》、《我有一个梦想》等作品。2008年时,笔者还与当时的女友专程去北京东方先锋剧场观看了全新改编的瑞士著名剧作家迪仑马特的话剧名作《物理学家》。杜振清在剧中饰演了托身“牛顿”的物理学家老马丁,仍然功力深厚,意气风发。

    饰演强悍狡诈的越军特工队队长阮雄的是青岛演员赵小锐,凭借该片获得了中国百花电影节百花特别奖和八一厂小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1983年时,他在华山执导的香港影片《少林俗家弟子》中饰演了武功高强的师父恒德,由此正式出道。同年,他又在电影《一个和八个》中主演了大秃子的形象,因而获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提名。赵小锐塑造的最有名的角色,就是1997年播出的电视连续剧《水浒》中的黑旋风李逵,可以说家喻户晓,因此获得了第十六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男配角奖。

    多年以来,赵小锐勤奋耕耘,先后出演了电影《草莽英雄》、《天音》、《神秘的女人》、《独行客》、《烈火金刚》、《决战之后》、《刑警荣誉》、《炮打双灯》、《冲出死亡营》、《飞虎队》等;电视剧《铁血风尘》、《天桥梦》、《光武大帝》、《大宅门》、《平原枪声》、《使命》、《反黑使命》、《萍踪侠影》、《小鱼儿与花无缺》、《吕梁英雄传》、《大汉天子2》、《鹿鼎记》、《乔省长和他的女儿们》等,至今仍活跃在荧屏上。

    饰演足智多谋的老班长姜元的是著名演员孙海英,对于他观众们都非常熟悉。从1991年在电影《大决战——辽沈战役》中饰演一名国民党军官而第一次触电后,孙海英又出演了《双旗镇刀客》、《金戈铁马》、《西域响马》等几部影片,但都不温不火。在2001年播出的电视连续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中,孙海英饰演了一位军人父亲石光荣,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创下了很高的收视率,从此一炮而红。后来孙海英又出演了数十部影视剧,但都未能复制《激情燃烧的岁月》所创造的辉煌。近年来孙海英频频发表了一些有争议的言论,惹起了很多人的反感,遭到了炮轰。不过,就具体而言,他说的一些话也不都是错的。从意识形态角度出发来炮轰一位演员,很难说是适当的。

    饰演逢山开路、一夫当关的机枪手梁国柱的是河北省话剧院演员储智博,曾先后在《雷场相思树》、《神龙车队》、《啊!中国战俘》、《大决战——淮海战役》、《大进军——大战宁沪杭》、《兵临绝境》、《北纬三八线》、《导弹旅长》、《波涛汹涌》等影视剧中出演过各种军人角色。因为影片《雷场相思树》和《神龙车队》,他分别荣获了八一厂小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与最佳男主角奖。在八一厂拍摄的影片《北纬三八线》中,他饰演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联合司令部(中朝联司)副政治委员朴一禹。遗憾的是,这部影片和电视连续剧《朝鲜战争》一样,由于政治原因而至今未能与广大观众见面。在1989年被调入海政电视艺术中心后,储智博还被称为“不是军人的军人成为了真正的军人”,这也算是一段佳话。

    饰演舍身滚雷的破雷尖兵林小亮的是著名童星祝新运。1974年时,他在文革影片《闪闪的红星》中饰演了潘冬子一角,引起巨大轰动,一时在中国内地无人不知。祝新运后来又相继出演了《萨里玛珂》、《赣水苍茫》、《十天》、《颤动的金翅膀》、《黑脸女婿》、《惊涛骇浪》等影片,但影响都远远比不上处女作《闪闪的红星》。中年后祝新运涉足导演工作,曾以副导演身份参与制作了影片《弹道无痕》,在电影界引起过强烈反响。现在,祝新运已担任了八一厂演员剧团团长。

    饰演机敏调皮的报话员李久鸣的是青年演员陈晓雷。在1981上映的影片《苏小三》中,他饰演了聪明勇敢的流浪孩子苏小三。笔者还记得,小学时第一次过“六一”儿童节学校免费发的电影票,就是这部《苏小三》。在影片《闪电行动》中,陈晓雷的表演相当有戏,特别是最后关头飞身一跃以生命护卫报话机的英雄壮举,令银幕前的观众无不动容。在1986年播出的对越作战题材8集电视剧《凯旋在子夜》中,陈晓雷饰演了跟着连长童川(石兆琪饰演)身后转的通信员小黄,这个角色就少有人记得了。陈晓雷还曾先后出演过电影《请把信留下》、《党小组长》、《猎豹出击》、《刺杀玫瑰》,电视剧《像风一样离去》、《重返上海滩》、《曹老板的十八个秘书》、《心理杀机》、《别阻挡我的幸福》、《隔世之恋》、《朱家花园》等,也是一位勤勉的演员。

    饰演沉着老练的炮位观测员方永平的是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青年演员赵军凯。他出演过的影视剧很多,如《索伦河谷的枪声》、《家庭琐事录》、《密令截击》、《中国刑警》、《泪雨花红》、《抉择》、《危险的旅行》、《红日》、《棉花儿盛开》、《隋唐英雄传》、《飞虎神鹰》等。有趣的是,中年后的赵军凯面相渐呈歹毒凶恶,因而塑造了不少类似的角色。如在近年著名的断案类电视连续剧《神探狄仁杰》(1~4)中,他每部都饰演了相关的坏人角色,让人看得心神很是不爽。

    饰演单纯善良、勇猛顽强的冲锋枪手高天虎的是青年演员孙成宾。可惜,他的资料实在太少,未能搜索到其后续发展。

    饰演解放军师长的是老演员春歌,其银幕作品很多,如《与魔鬼打交道的人》、《他们在相爱》、《回头一笑》、《喜鹊岭茶歌》、《乡音》、《廖仲恺》、《舞狮人传奇》、《特区打工妹》、《快乐岛奇遇》等,也是一个熟面孔。笔者还记得,在李宇春出道后最红的时候,有位“玉米”没事搜来《闪电行动》看。当他发现演员中有一人叫春歌时,不禁怪叫一声,令得满座莞尔。无聊。此春歌并非彼“春哥”,叫什么叫!

    饰演梁国柱妻子凤英的是山东省话剧团演员迟蓬。在1983年播出的电视剧《红叶,在山那边》中,迟篷因塑造了待业青年吴月一角,一举夺得了第四届电视剧飞天奖最佳女配角奖,出道不久便已成名。在从艺多年中,她曾先后出演过大量影视剧角色,善于塑造朴实自然、感情细腻的各类女性形象,在观众中口碑很好。笔者了解到,迟蓬还曾是不少光棍汉心中的梦中情人,只可惜她早早便成为著名影视演员智一桐的儿媳妇,光棍们也只好偃旗息鼓了。

    《闪电行动》中还有一位演员给观众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就是饰演越军女特工月梅的珠江电影制片厂青年演员张玲。她是哈尔滨人,生就了东北姑娘特有的修长挺拔身材,曾当过舞蹈演员,是1983年左右进入的珠影厂。张玲容貌俏丽,性格爽朗,是当年中国影坛的著名美女之一,多次上过《大众电影》杂志。不过张玲出演的影片并不太多,除了《闪电行动》外,还有《爱情的旅程》、《彭大将军》、《靓女阿萍》、《神秘的旅游团》等。90年代中期后,她就在中国影坛消失了,这是颇为令人遗憾的事。

    电影《闪电行动》就是这样一部制作精良、令人难忘的影片。它应时代的召唤而生,给无数观众留下了深深记忆,成为了80年代类型片中的经典之作。事过多年之后,重看这部影片,其魅力仍然不减,并且具有了一种穿越历史时空的沧桑感。或许,惟有缅怀,惟有感动,惟有希翼,才能更好地表达我们对这部影片的喜爱之情。

    最后,用影片中的一句台词来结束本文吧:刘凯华面向战场,手握话筒:“收复我领土,向敌人纵深开炮,放!!”

    【详细】
    999113982
  • 唐书钰
    2015/10/8 16:54:28
    谁能估算朋友圈的欢乐背后承载了多少悲伤
    必须承认,绝大部分人,是没有一夜长大的机会的。我们可能为一件事顿悟,明白一个道理,但这个道理要在漫长的时间中不断被印证,才能最终化为成长的一部分。所以心灵鸡汤是个很可怕的东西,就是它跨越了打磨的过程,直接扔给我们一个所谓“普世”的道理,但那个道理,并不能成就“我”。有些道理有些成长,只有真正经历过,才能明白。

    这个自我的成长,一直是皮克斯动画的主线。

    当然,这种成长不是
    必须承认,绝大部分人,是没有一夜长大的机会的。我们可能为一件事顿悟,明白一个道理,但这个道理要在漫长的时间中不断被印证,才能最终化为成长的一部分。所以心灵鸡汤是个很可怕的东西,就是它跨越了打磨的过程,直接扔给我们一个所谓“普世”的道理,但那个道理,并不能成就“我”。有些道理有些成长,只有真正经历过,才能明白。

    这个自我的成长,一直是皮克斯动画的主线。

    当然,这种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在皮克斯的动画家族中有那么多的“总动员”。它们总是借由一件需要去探险的事情,慢慢的深入内心,然后让故事的主人公自然而然的感悟,原来人生应该是这么一个样子。

    就《头脑特工队》这部动画来说,套用鸡汤点的话,就是接受自己的负面情绪,接受完整的自己。

    这应该是件很古怪的事。因为我们每个人在小时候都曾经被教育,应当做个活泼热情,开朗大方的人,仿佛只有这样才是人生正确的打开方式。而小孩子的人生是多么需要倚仗“正确”活着。正确的习题答案、正确的言谈举止、正确的表达方式……因此,活泼开朗就变成了性格上的“道德正确”。

    所以在《头脑特工队》的一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的就是“快乐”。她努力消化着每一个可能出现的负面情绪,用各种各样积极的例子,让莱莉在遇到挫折时往好的方面着想,这是乐观的人生态度,是令人愉悦的;而悲伤,却似乎一直在犯错,她染指了快乐的回忆,他让莱莉变得抑郁。在看电影的时候,我身边的朋友都忍不住吐槽——这个“悲伤”真的很讨厌。

    是的呢,“悲伤”的自己真的很令人讨厌,我们多少都会抵触这种负面的情绪,就连许愿的时候,都要许下“永远快乐”的梦想。仿佛“悲伤”、“忧郁”这样的情绪,天生就是软弱、错误的代名词。

    但实际上呢,人是不只有快乐的,就好像“外向”并不是每一个人的属性一样。忧郁、愤怒、挑剔、怯懦,这些算不得正面的情绪凑在一起,才使我们变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特别是忧郁……忧郁、悲伤……要不是看了十一长假看了《头脑特工队》,刷爆朋友圈的我,会以为人都是没有这种情绪的。

    如果没有悲伤,快乐的意义又在哪里呢?与快乐不同,悲伤是种很隐秘的情感,它通常是对内的,是内心最柔软的伤痛,是我们面具上一道细碎的裂缝。人是不会轻易在公共场合袒露悲伤的,一旦这样做了,又会被冠以矫情、软弱的头衔。所以进入社会后,那些“悲伤”都被隐藏了起来。所有的人都是欢歌笑语,所有的青春都是正能量,翻翻发在朋友圈上的状态,十个里有八个都是欢乐,我们本能的,下意识的,抗拒着悲伤这件事。

    但是当然,悲伤是有它的意义的。正因为它是隐蔽的感情,当我们袒露它时,往往会触发人心底的共鸣,让亲人、朋友之间联系的更加紧密。在一群队友面前,莱莉不会表现出对自己表现失误的难过,而只有在父母面前,她才会袒露心声。

    更重要的是,悲伤是负面情绪的宣泄。人生总是如此艰难,我们的痛苦,正是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会悲伤,正是因为正视了这一点。

    正视自己的情绪,是多么简单的一件事。但要做到这件事,却足以引起一场“头脑风暴”。我的身边有个看上去一直很活泼的朋友,如果在KTV唱伤感的歌,都会被朋友切掉说“一点都不像他”;也有平时看上去大大咧咧地女生,用无数得不在乎堆砌自己的堡垒。而我,也是花了很久很久,才敢对外承认,我其实就是个内向的人。

    虽然说完了偶尔还是会被嘲笑。

    所以《头脑特工队》还是个童话,快乐在经历了一连串的冒险后,肯定了忧郁的价值,帮助她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从此之后,每段记忆都不再是单一的颜色,而变成了一颗颗“彩虹”;从此以后,莱莉的人生有了完整地情绪;从此以后,童年的虚拟伙伴就这样消失了,记忆深处的广告歌却时不时的出来凑热闹。


    这也是成长。


    Ps.颅内小剧场这件事,几年前我就看过一个短篇,不过和《头脑特工队》比,这个“啪啪啪”显然是限制级的,大家可以看下。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n60anODXAKc/
    【详细】
    76201818
  • 天堂中的沙罗树
    2011/4/25 3:29:52
    最后一刻子弹,你还是自己留着吧
    我真是不明白了,这么烂的片子,为什么电视台从ccav到各地方台播了又播?这部片子到底哪里好?
    现在时间下半夜3点,辽宁台还在播这个片子,我实在是受不了才来发这个评论:从作者,到编剧,到导演,到演员,如果你们真的打仗,你们要是有子弹,就自己留着吧!!!

    我喜欢军旅题材的影片,顺嘴说,从小我看的是《少年特工队》,“手握冲锋枪身坐迷彩装,今天的红领巾明天的特种兵……”这就是歌词,当时
    我真是不明白了,这么烂的片子,为什么电视台从ccav到各地方台播了又播?这部片子到底哪里好?
    现在时间下半夜3点,辽宁台还在播这个片子,我实在是受不了才来发这个评论:从作者,到编剧,到导演,到演员,如果你们真的打仗,你们要是有子弹,就自己留着吧!!!

    我喜欢军旅题材的影片,顺嘴说,从小我看的是《少年特工队》,“手握冲锋枪身坐迷彩装,今天的红领巾明天的特种兵……”这就是歌词,当时对这个片子简直是迷的神魂颠倒,现在才发现,这是国际社会严厉禁止的童子军,他们把战场当什么了?那是杀人不眨眼的地方,还派孩子上,还是侦察兵?!!

    然后是《和平年代》这个片子还算说的过去,然后十年,十年的军旅烂片啊,我终于迎来了《士兵突击》,这才是军旅片的巅峰,至于多巅多峰我就不用讲了。

    然后便是这个片子,前些日子报纸上还将此片同突击作比较,拿三多和小庄作比较,说都是讲了年轻人在部队成才的故事,都是当代年轻人的励志大片,这简直就是对突击对木木的侮辱!

    你见过部队中那么多人傻笑?弄得自己很憨厚,结果就是李亚鹏演郭靖——不是憨厚,是傻!
    你见过部队中特种兵选拔这么简单,选完明年还能再来,外加一句“反正没事,过来玩玩呗!”我靠!我他妈听了想杀人!
    你看过一个特种兵小队,为了救一个孩子放弃绞杀1000人的作战任务?好吧,救孩子还能说得过去,那么为了救一条宠物狗,放弃引爆雷区炸弹,这说得过去吗?当我看着那孩子连眼泪都没有,冲着女武警哼哼“我要小宝,我就要小宝”,我真想给他一巴掌。当我看着特种兵全体出动去救一条狗时,我他妈的想给这个剧组一巴掌!!——真他妈的爱民如子啊!!!
    当我看见那个女主角那一副苦瓜脸,还在最后演一个未成年少女,一个劲地喊“小庄哥哥,救我”,我他妈的要吐了!!!
    当我看见演习期间大家都配演习弹,司令部却配实弹,还把小庄同志给打了,司令只是平静地说“混蛋,谁叫你开枪的?快,去看看伤了没有~~”我他妈的真想掐死这个司令官!
    当我看到雷克明同志孤身闯越南部队,杀人越货炸弹药库,来无影去无踪比兰博还兰博时,我真觉得我开了眼了!!!!

    我真是服了自己了,居然可以看完这部片子,更佩服自己居然能看这部片子看好几遍,最佩服的是自己他妈的居然在大半夜花这么长的时间写这么一片骂人的稿子!!!!

    我是特种兵啊!你真是中国军旅片中的一支奇葩!!!烂到如此居然会有如此多的评价说你好!!!
    刘猛导演,求您了,您拿一挺机枪把观众,特别是突迷们突突了吧,我们实在是受不了这片子的侮辱了!!对了,别忘了,求你了,把最后一刻子弹留给你自己啊!!!!!!
    【详细】
    49211127
  • 井底之蛙
    2017/7/2 13:15:44
    干什么完全不明
    点错了最开始看得是13集,结果一集毁所有。
      设定看着挺高大上,要润出场也挺有范,动作也挺帅干净利落。但大部分是一个女的不停地自言自语或者和机器人说说说,然后扮可爱换装秀什么女仆警察,虽然猛一看这女的挺漂亮但你那么多大特写暴露了她的缺点不耐看!!!这女孩和偶尔出现的其他人真不像一个画风的,为什么戏份那么多???
    点错了最开始看得是13集,结果一集毁所有。
      设定看着挺高大上,要润出场也挺有范,动作也挺帅干净利落。但大部分是一个女的不停地自言自语或者和机器人说说说,然后扮可爱换装秀什么女仆警察,虽然猛一看这女的挺漂亮但你那么多大特写暴露了她的缺点不耐看!!!这女孩和偶尔出现的其他人真不像一个画风的,为什么戏份那么多???
    【详细】
    8638170
  • 杨有田
    2018/6/23 12:53:15
    《我的女友要上天》:魔性撩术共舞齐飞
  • cicimelon
    2020/7/20 0:09:48
    为什么非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在别国人民的头上?

    迈克尔贝的动作场面没话说,开场在佛罗伦萨的跑车追逐媲美"速度与激情",中间的高楼营救有"碟中谍"的味道,最后的游艇突袭也用磁铁玩出了新花样。

    迈克尔贝的动作场面没话说,开场在佛罗伦萨的跑车追逐媲美"速度与激情",中间的高楼营救有"碟中谍"的味道,最后的游艇突袭也用磁铁玩出了新花样。

    12740277
  • Mr.Toro
    2015/8/26 19:38:29
    开国之君的革命之路
    高希希是一名高产而又全才的影视剧大导,其作品涉足的题材广泛,悬疑、情感、历史、战争和社会问题等等全线覆盖,每一部作品都为观众所津津乐道,引发社会的强烈反响,而战台烽认为,高导无疑对史诗级历史剧,有着异常的偏爱,无论是新版《三国》,还是《楚汉传奇》,以及当下正在重庆卫视、吉林卫视播出《大宋传奇之赵匡胤》,剧中所呈现的历史沉重感,以及由古通今的时代价值呈现,在影视界独树一帜,风格鲜明。

    高希希是一名高产而又全才的影视剧大导,其作品涉足的题材广泛,悬疑、情感、历史、战争和社会问题等等全线覆盖,每一部作品都为观众所津津乐道,引发社会的强烈反响,而战台烽认为,高导无疑对史诗级历史剧,有着异常的偏爱,无论是新版《三国》,还是《楚汉传奇》,以及当下正在重庆卫视、吉林卫视播出《大宋传奇之赵匡胤》,剧中所呈现的历史沉重感,以及由古通今的时代价值呈现,在影视界独树一帜,风格鲜明。

    在高希希导演的这几部历史剧中,其实能看出导演在题材的选择上,更倾向于乱世立国的部分,无论是三国的三分天下,楚汉的汉定中原,以及赵匡胤的宋统中华,俗话说乱世出枭雄,一统天下定,历史的风云变幻之中,才能探查到更多的历史真相和古人真意,这样的角度,无疑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演绎空间,也使得由此而生的影视剧变得更加丰富精彩。当然,我们所在的新中国,同样是经历了军阀内乱、八年抗战、三年内战等等于乱世中成立,同样具有类似的”安天下“情怀,导演也或许寄情于此。

    其实一直以来,有关唐史明史清史,影视剧多有涉及,却不知为何,有关宋史,特别是开国皇帝赵匡胤的故事,却鲜有触及,相对于宋的广袤江山社稷以及发达的文化可以,影视剧的“顾此失彼”确实有些偏颇。今次高希希能从赵匡胤入手,集“义社十兄弟”、“千里送京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重文抑武”等等故事于一体,完整呈现了赵匡胤从少年时代立志到身为一国之君的文才武略并施,是典型的冷门题材的热门IP打造手法,《大宋传奇之赵匡胤》集正史、戏说、传奇于一身,融战争、权谋、宫斗于一体,是当下不容错过的历史大剧,引发观剧热潮,也在情理之中。

    扮演宋太祖赵匡胤的是著名演员陈建斌,此次影视他和高希希导演的第四次合作。陈建斌的表演,早已出神入化,此次”走进“赵匡胤,给了这位开国枭雄一次完整的今世代代言,自此在观众印象中,赵匡胤也变得 有血有肉丰满起来。殷桃在剧中分饰两角,但都与赵匡胤有着爱恋关系,一边是皇后王月虹,一边是备受宠爱的花蕊夫人,一个朴素一个华丽,一个温婉一个刚烈,不仅是对赵匡胤感情世界的解读,也是对演员演技的重要考验。

    同时值得一提的,还有扮演赵匡胤胞弟赵光义的邵峰,这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一边可以在开国之战中,辅佐兄长共创大业,一边又在天下平定之后开始谋取皇权之道,但典型的”共患难,而不能共安乐“的代表,但邵峰并没有将这个角色处理到脸谱化,而是渐次以人性之欲,展开赵光义的心理变化,让一切转变合情合理。作为千古悬案的赵匡胤在“烛影斧声”中突然暴毙,赵光义旋即继位的历史,也在本剧中得到了更加写实的展现,不失为一种大胆的猜测,给历史研究增加了素材。

    总的来说,《大宋传奇之赵匡胤》制作精美,阵容强大,风格状况,堪比得上大宋数百年基业,而赵匡胤的一生传奇,又对当世有着诸多的影射之意,他是典型的乱世之枭雄,治世之能才,战场上英武无比,朝堂中又善于弄权,但归根结底,他仍是一代明君,如若不然,也不会开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影响全球的大宋时代,视古观今,借古喻今,其实任何时代,也都有相通的道理所在,大到治国平天下,小到人际交往,家庭关系,职场生存,在大宋风云之中感悟自我的平生,也是一种享受。
    【详细】
    75811345
  • 不知名富婆
    2016/4/26 10:45:43
    乍一看,相当不错,再一看,算了吧
    刚看的时候,朋友在旁边问怎么样,我说有点装逼,等再看两集后,我跟她说,其实还行。相比于现在国内的电视剧,确实还行,人物除了个别依然非专业版装逼外,其他都还凑合。
    为了避免有人说我是水军,我先简单分析下几位。
    樊胜美:爱情上,她应该会遇到不错的对象;婚姻上,她注定得不到想要的。
    邱莹莹:入世不深,头脑简单,五个人里,属她最欢乐。仔细看,生活中这样的人还不少。
    关雎尔:学习,工
    刚看的时候,朋友在旁边问怎么样,我说有点装逼,等再看两集后,我跟她说,其实还行。相比于现在国内的电视剧,确实还行,人物除了个别依然非专业版装逼外,其他都还凑合。
    为了避免有人说我是水军,我先简单分析下几位。
    樊胜美:爱情上,她应该会遇到不错的对象;婚姻上,她注定得不到想要的。
    邱莹莹:入世不深,头脑简单,五个人里,属她最欢乐。仔细看,生活中这样的人还不少。
    关雎尔:学习,工作,忙碌,她按部就班的生活,总得尝试点刺激了,特别是受周遭的影响。
    曲筱绡:人设注定一切,白富美,除了有个争家产的哥哥外,其他都是顺风顺水。
    安迪:依然人设注定一切,职场女强人,开了挂的人生,除了一些童年遭遇外,其他方面都是女王。
    分析完了,说说槽点吧。
    最近很多人吐槽小曲双标党,还有各方面奇怪的论点,对此,我点点头。本来从她将自己手机号码放进小邱男朋友口袋里时,就该发现,这姑娘有病。先不管人家怎样,作为朋友的男朋友,你这种行为,已经是很不正常,行为作风和那些口口声声说着我是为你好的人,如出一辙。接着,她对赵医生的态度,让我想起她和安迪初遇,没理由就指责别人是小三,Excuse me???
    参见最近天涯上的各种热帖啊,纷纷绕着这个转【手动再见】。
    再论安迪,海归美女,放在晋江,这就是标准的女主角模式,不说所有人都喜欢,但肯定几个大boss是绕着她转的,你敢说玛丽苏吗?人家华尔街高管,就此,非专业版装逼就出来了。安迪是投行工作的,年薪百万,智商高,但情商不高,还不爱和人交际。看到这,不由想起莱昂纳多的电影《华尔街之狼》,同样是在投行工作,看人家工作的样子……给某些朋友打个预防针,别端着架子装高冷,中国古话说的好,大丈夫能屈能伸,咱该求人的时候就别装,毕竟自己实力还不行,毕竟自己也不是样样都能。
    谈谈优点?樊胜美那几套教育小邱的话不错,适合入世不深的人看看,但说到底,也只是理论知识,重要的还是自己去经历体会。人都是不断磨练的,这话不假,今天的你永远觉得昨天的你傻逼,这话也不假。
    ——好了,不说了,小时代电视剧版。
    此剧经不起推敲,适合小看怡情,不适合抬高供奉,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详细】
    7868926
  • 药瓶空了
    2020/6/28 12:32:16
    一张寻狗启示引发的东北经济振兴

    先说一句:导演很精明。明喻暗喻穿插着构建起一副东北人心中的“东北梦”。

    是的,不过这部作为纯东北风格的故事片来说却不一定会得到主流文化接受。但作为从小长在沈阳这片土地上的东北人,剧里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能瞬间把我带进去,甚至说略显粗糙的镜头语言都让我身临其境。就好像隔壁家里的三叔两缸儿白酒下肚开始揪着你讲起家常。

    初看因为普通的遛狗不拴绳伤人事件作为矛

    先说一句:导演很精明。明喻暗喻穿插着构建起一副东北人心中的“东北梦”。

    是的,不过这部作为纯东北风格的故事片来说却不一定会得到主流文化接受。但作为从小长在沈阳这片土地上的东北人,剧里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能瞬间把我带进去,甚至说略显粗糙的镜头语言都让我身临其境。就好像隔壁家里的三叔两缸儿白酒下肚开始揪着你讲起家常。

    初看因为普通的遛狗不拴绳伤人事件作为矛盾点引起故事,然后开启了一个底层小人物在没关系没背景没钱的情况下如何找工作的讨论上升至国家对东北的经济支持该让以后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怎么走,未来的经济发展道路该何去何从。

    振兴东北这句沉甸甸的口号相信在每一个曾经生活在这片黑土地的大学生心理都响起过,虽掷地有声,但又无可奈何。我时常能感受到美国梦其实跟东北的兴衰往复很像。不同的是,东北是因为经济重心转移,大力发展外贸进出口与国际接轨,于是内陆这位黑黝黝的老大哥有点跟不上时代的脚步,眼看着越拉越远,索性就开始慢慢走了……

    曾经听老人们说,什么第一粮食生产中心,第一原生态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天然风景区,东北虎,万达也曾努力的想祝福东北曾经的荣耀,但世界就是这样,资本喜欢哪里,哪里才有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学上的理智望着渴望复苏发展的无奈,太多人做出了努力,但又因为想生存下去,于是低下头,把改变交给了时间。

    回到电影,各种隐喻和暗讽交织在一起,但更多的是充斥着无助的自嘲,以草根研究生是否能留校来揭露铁饭碗真的铁吗?东北的发展是否应该打碎一些铁饭碗,是否需要一些舍弃一切的冒险精神呢?但谁有愿意牺牲自己现有的可控的资源,影片结尾,留校无望的广胜终于“铤而走险”决定去其他城市碰碰运气,但在听说留校又有戏的时候,他和父亲两个人突然犹豫了起来。电影到这里戛然而止,就像我们在这里也讨论不出东北的未来到底在哪里,也许是我们呆在舒适区太久了,已经麻木了,也许是我们还在幻想这片曾经荣耀的土地何时才能重新焕发生机。尽管这座古老的城可能抬不动脚了,但大多数人还是对这座黑漆漆的城又爱又恨。

    细品能看出导演的野心,想反应的东西很多,但说实在的,早已根深蒂固的思想在我们这些“当事人”看来却显得极其自然的有些无聊。我国外的同事就很好奇的问我,为什么中国人这么爱狗,却又好多人吃狗,我无奈的笑了下,这是个哲学问题。想想确实我们从古至今都是这么矛盾的走过来的,当牵着宠物狗走过狗肉馆的时候,我们的心里在想什么?狗的心里在想什么?这都不重要,因为我们一直这样多元化的生活着,一切早已见怪不怪,在父亲对一条狗洗澡要花一百元露出吃惊的表情时,我们会笑话这位父亲的老土,但转念一想,是啊,什么时候狗子的地位比人还高了。

    广胜作为整部电影讽刺的核心点是及其矛盾的,他的论文选题是东北振兴,导师觉得他的论文有点偏激,但是真的偏激吗?还是说出了导师们不敢说的又不好说的话,教育如果只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不启发人,那么出来的真的就是所谓的“书呆子”了,而这个在整部电影都有点“娘们唧唧”的广胜在坚持世风日上凭能力上位的时代下,这不争气的拿着钱打算慰问一下教授。结果教授送刚滚完“狗毛”床单的女学生出门这一幕正好被广胜看见。女学生是广胜爱慕的对象,而教授又因为私情把留校名额从广胜手里夺走给了学生,放在任何一个有点血性的男人身上都会上去暴揍一顿教授。但广胜再一次选择了沉默(看到这里真的死的不行,不要再说东北人暴躁了,我们还是很讲文明的),回到家,依然是那个污漆抹黑的家,依然是那个到处惹是生非的父亲,依然是那个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工业烟囱,广胜在埋掉死去的狗狗后,看着前面灯火通明的高楼大厦,他还是决定放弃了,至此又一个打算复兴东北的优秀大学生被东北吞没了。

    电影中有好多比较学院派的拍摄手法,比如拿行李准备上车时是摇晃的镜头,说明那会主角的心情还是颠簸的有一种即将离家在外颠沛流离的感伤,而坐上出租车后镜头又恢复了轨道式的平稳,说明主角即将放弃现有的生活,心境反倒平复从容了起来。镜头在出租车开走后留给了两个象征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大烟囱,在如今这个互联网时代倔强又无奈的看着一代一代优秀的年轻人在这里学有所成后造福其他城市。

    说起这个话题我又是最打脸的,不但逃离了北上广,甚至逃离了祖国逃离了家乡。疫情结束后,世界会怎么样,中国会怎么样,东北会怎么样,沈阳会怎么样,只能盼一切都好吧。

    【详细】
    126911841
  • 阿木
    2014/5/7 10:01:45
    《小宝和老财》:跨越时代的史诗喜剧
    新世纪国产影视剧产业的发展,取得了让人瞩目的成绩,也成就了一群类型片/类型剧的导演,如金庸武侠剧的张纪中、喜剧片的宁浩、喜剧剧的尚敬等,其中尚敬陆续编导的《炊事班的故事》系列及《武林外传》,吸引到了很多年青一代网友的关注,甚至是让一些平时不太看电视的年轻观众也对电视剧产生了兴趣,从而培养出新一代的观众。如今尚敬并不满足于众所熟知的情境喜剧,创作出聚焦历史、时代变迁的史诗喜剧《小宝和老财》,试图以一
    新世纪国产影视剧产业的发展,取得了让人瞩目的成绩,也成就了一群类型片/类型剧的导演,如金庸武侠剧的张纪中、喜剧片的宁浩、喜剧剧的尚敬等,其中尚敬陆续编导的《炊事班的故事》系列及《武林外传》,吸引到了很多年青一代网友的关注,甚至是让一些平时不太看电视的年轻观众也对电视剧产生了兴趣,从而培养出新一代的观众。如今尚敬并不满足于众所熟知的情境喜剧,创作出聚焦历史、时代变迁的史诗喜剧《小宝和老财》,试图以一对身份迥异的冤家小宝、老财的关系变迁,带出上世纪上半叶的时代的流变。
    本剧《小宝和老财》的主要人物集中在老财与小宝之间,老财是赣北天地县周家村的首富,而小宝是周家村的一个小无赖,及一名小红军战士诸葛旦,在三十年代时因为形势的恶化,撤退的红军将一批重要物资埋在当地佃户郭老根家里,而诸葛旦则假扮郭老根的、失去联系的无赖儿子小宝留守,但原本只是以为是较简单的守护工作的“假小宝”诸葛旦,却不仅是因为局势的不断变化而不得不面对不同的对手,甚至还包括真正的郭小宝……
    法国《电影手册》的前主编安德烈·巴赞赞美国电影“是一门经典艺术,那么为什么不去钦佩它那最值得钦佩的,也即不仅是这个或那个电影制作者的才能,而是那个系统的天才,它那始终充满着活力的传统的丰富多彩,以及当它遇到新因素时的那种能产性”,其实对于一个趋向于成熟发展的电视剧产业也是类似,既需要类型化的产品吸引到观众的先期关注,也需要新鲜的元素使得他们保持着自己的注意力。八九十年代时中国的文坛曾经出现了大量的家族小说或史诗小说,陈忠实的《白鹿原》便是典型,其往往是通过一个或多个家族的荣辱兴衰,再现家族环境及内部矛盾,展示不同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并由此反映特定社会历史变迁,《大宅门》、《乔家大院》等国产剧都曾把家族剧推向于高潮。而尚敬的《小宝和老财》虽然老财、小宝这对主人公并非是传统的男性大家长与儿子,但丈人/女婿的人物走向、还有左邻右里的设定,其实也可以算是家族剧的一种变异,更何况,在小宝与老财这对冤家在关系变化的背后,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等二十年的时代显影。
    当然,喜剧风格突出的尚敬,并不满足于家族化、革命化、史诗化的宏大叙事,尽管本剧里的假小宝诸葛旦的身上也带有“卡里斯马”式英雄的成长模式,而是将各种各样的喜剧元素融入到剧情的发展、人物的关系里,使得这较为传统的史诗剧在“遇到新因素时”产生了“能动性”。最为明显的便是“小宝”和老财这对冤家的相处,俩人的对手戏,在毛孩与范伟的演绎下,不断的让人爆笑,更何况还有潘宏良扮演的周绍良、魏翔扮演的曹家康等,再加上诸葛旦、郭小宝这对真假“小宝”的斗智斗勇,使得全剧亦庄亦谐,让人感受到抗日背景的国产剧其实不仅仅是“抗日雷剧”,还有真正的“抗日喜剧”。
    抗日题材的影视剧早已屡见不鲜,但以《武林外传》等闻名的尚敬,并不满足于传统的正剧、历史剧或者家族剧的叙事,而是将各种喜剧元素融入在史诗剧的框架里,使得《小宝和老财》不仅是传达了时代的变化,也不断的让人爆笑,做到了娱乐性十足。
    【详细】
    66601260
  • 大象姐姐KK
    2020/5/6 1:03:43
    生存悖论,以爱之名,破坏你——真实的christian moulec更值得尊敬

    7.5

    近三十年来,将近 1/3 的鸟类从欧洲大陆消失。法国气象学家 Christian Moullec 在20多年前就留意到这一现象,认为是灰雁迁徙路线太危险所致。城市、强光污染、噪音都会对迁徙造成干扰,最危险的我们:人类,非法盗猎者会在迁徙路线挂起鸟网,导致成千只候鸟因为挂网而死亡。所以CM决定开着自己的超轻型飞机,带着野雁们一起迁徙,帮他们寻找安全的路线。从 1995 年开

    7.5

    近三十年来,将近 1/3 的鸟类从欧洲大陆消失。法国气象学家 Christian Moullec 在20多年前就留意到这一现象,认为是灰雁迁徙路线太危险所致。城市、强光污染、噪音都会对迁徙造成干扰,最危险的我们:人类,非法盗猎者会在迁徙路线挂起鸟网,导致成千只候鸟因为挂网而死亡。所以CM决定开着自己的超轻型飞机,带着野雁们一起迁徙,帮他们寻找安全的路线。从 1995 年开始,这一飞就是 25 年。法国电影《给我翅膀》正是以 Christian Moullec 为原型创作的,结合导演喜爱拍的儿童题材加入家庭问题一并呈现,故事带有典型法国浪漫主义色彩,结构简单,电影将主角设置成14岁的少年,在父母的帮助下完成了带领野雁迁徙的冒险成为了英雄,结尾的大肆媒体报道可以说是讽刺,但处理的略显浮夸。电影的观感是不错的,在豆瓣也有8.4的高分,本来觉得改编还算成功,导演也很会踩泪点,明白观众喜欢什么,瑕不掩瑜,不过再了解了背后拍摄事故后又觉得分值其实高了。电影的拍摄地是艾格莫尔特盐场(Salin d'Aigues-Mortes),这里是法国唯一一个火烈鸟筑巢地,火烈鸟也属于濒临灭绝的物种。拍摄团队用赶鸟的方式,造成500对火烈鸟夫妇因为受到惊吓,永久地放弃了自己的蛋,还有很多蛋在恐慌中被踩碎。一部环保题材的电影有这样的践踏大自然的拍摄行为,实属讽刺。其实这部电影如果就本身气象学家 Christian Moullec 的事迹拍也是非常精彩的,而且更佳真实,也不会像目前呈现的那么刻意和造作。在记者的采访里,Christian 是这么说的:“过去的30年里,因为人类的活动,欧洲的鸟类消失了三分之一,我真心希望,更多的人愿意拿出力量,守护这些生灵,要知道,当你和它们一起在天空飞翔,俯瞰这个美丽的世界,你才会真心体会到,大自然对人类和动物们来说,有多么重要….”如果你也看过电影《给我翅膀》,并为之感动,请别忘了,Christian 才是真正的主角。最后记住,电影结尾的旁白:土地不是我们继承来的,而是向子孙借来的。

    【详细】
    12570882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