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剧透,慎点。
大萧条时期,唐顿庄园的破屋檐下(literally),发生了该系列至今最和谐、最干净、最具真善美的故事。
没有把庄园处境拍得很明显,没有算计、勾心斗角、互相辱骂、争权、行凶、痴心错付撕破脸,或安娜贝茨夫妇那一系列牢狱之灾等等这类抓马。
有剧透,慎点。
大萧条时期,唐顿庄园的破屋檐下(literally),发生了该系列至今最和谐、最干净、最具真善美的故事。
没有把庄园处境拍得很明显,没有算计、勾心斗角、互相辱骂、争权、行凶、痴心错付撕破脸,或安娜贝茨夫妇那一系列牢狱之灾等等这类抓马。
唐家姐妹成熟了,关系和谐了;Mary成为话事人,打理上下事务;Tom再婚应该也不再参与庄园管理了吧,这下Mary真的要独立扛起整个庄园;Edith重回职场,而她家侯爵的城堡早已先一步对外开放经营;老夫人的事也戏里戏外都料到了,所幸还贡献了几句mean mean的又耐人寻味的台词,将来Mary will become her and the position will always be occupied。
连横冲直撞的Daisy都成长了,孩子们也都长高了不少(George少爷和王室George小王子真的好像)。
法国侯爵夫人争产时也太有礼貌,而女明星粗鲁傲慢,只是和自己过不去。
对于明星,贝茨一开始就很清醒,安娜塌房后表现淡定,这点对我来说是个笑点。
最终,原来老夫人在年轻时也有无数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就如现在的Mary一样。
Mary谈及已走十年的大表哥时泪目,剧中时间线是七年前,而现实中转眼已过去十年整。至今Matthew在Mary眼里仍是白月光,这点很戳我。
唐家屯的主线不是某一对男欢女爱,是庄园本身。
如果这里是句号,足够好好地作别;如果将来还有,也会继续支持。
Michelle的声音真的很好听啊,推荐大家去听Michelle和男仆Andy合作的专辑,刚刚发行。
他们以Michael and Michelle的组合名义签约唱片公司,发行了名为《The Watching Silence》的EP。目前Apple Music和QQ音乐都可以听。
答应了那么多,一句没做到!渣男!!全程心疼叮当!狗走丢了瞒了两年多!春去秋来!怀孕到生产!然后小孩都能跑了!叮当还在流浪!我踏马要气爆炸了!还有那个狼狗的主人,我踏马想一棍子捶死你!大型犬还不拉好绳子!你要感谢叮当阻止了你的狗,没伤到孩子!不然你以死谢罪吧!还他妈流浪狗,打它!你他妈那么牛逼,那么心疼自己的狗怎么不拉好牵引绳!还有那个小孩的家长!你他妈是死人吗!叮当救了你得孩子!你可以当它是
答应了那么多,一句没做到!渣男!!全程心疼叮当!狗走丢了瞒了两年多!春去秋来!怀孕到生产!然后小孩都能跑了!叮当还在流浪!我踏马要气爆炸了!还有那个狼狗的主人,我踏马想一棍子捶死你!大型犬还不拉好绳子!你要感谢叮当阻止了你的狗,没伤到孩子!不然你以死谢罪吧!还他妈流浪狗,打它!你他妈那么牛逼,那么心疼自己的狗怎么不拉好牵引绳!还有那个小孩的家长!你他妈是死人吗!叮当救了你得孩子!你可以当它是畜牲!不管它!但是那个狗主人的狗差点伤到你得孩子!你他妈怎么不闹事!不教训对方!平时一群说到狗就高潮的厌狗人士的底气去哪了!说白了还不是欺软怕硬!对方那么狠怂了吧!气死我了!心疼叮当一天好日子没过过!不是在搜救就是在流浪!玛德男主渣男!不配拥有女主叮当!
从放假开始看,看到现在因为不够看每天蹲守着直播谁懂啊每天到点打开电脑看央视直播好久没有这种追剧的感觉了身边没看见有什么朋友看大山的女儿主题曲那句“贫瘠的土地上,才会绽放最美丽的花”这么好看的剧居然没什么热搜,相反,有些热搜都是什么妖魔鬼怪不过央视出品即是保障,收视率还是不错滴说明还有许多人和我一样我们需要更多人知道黄文秀书记的事迹,知道扶贫工作,去继承他们的精神,完成他们未做完的事情……我真
从放假开始看,看到现在因为不够看每天蹲守着直播谁懂啊每天到点打开电脑看央视直播好久没有这种追剧的感觉了身边没看见有什么朋友看大山的女儿主题曲那句“贫瘠的土地上,才会绽放最美丽的花”这么好看的剧居然没什么热搜,相反,有些热搜都是什么妖魔鬼怪不过央视出品即是保障,收视率还是不错滴说明还有许多人和我一样我们需要更多人知道黄文秀书记的事迹,知道扶贫工作,去继承他们的精神,完成他们未做完的事情……我真的强烈安利不去看你们会后悔的!我的快乐你们不懂好像一直蛮喜欢这种剧的,像觉醒年代,法岁(虽然看法岁刚开始是有私心的 但是后来渐渐的也被其他人物所吸引了)看到文秀得到大家的认可的那种喜悦,看见一户户村民的故事的难过,看见一些搞笑场面的欢乐是感动,难过,欣慰,气愤等等各种情绪交织着最后汇成钦佩 由衷的钦佩……剧里除了文秀我最喜欢的是韦平雨那对夫妻…这是一对残疾人夫妻,用昌龙老婆的话来说是“小哑巴和独眼龙”刚开始是他们住在山上腿断了都不去看医生自己用土方法这几年他们过着没有户口没有结婚证的生活后来从他们被介绍了解社保……我感受到国家的好政策对人民的好……他们说他们约定过哪怕再难也不接受别人的怜悯后来他们的生活终于好了过上了好日子那两首诗真的有种直击心灵的感觉此外,也特别喜欢那两位大学生送给金凤的诗“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但我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原来的金凤那嫌贫爱富的态度给我气的呀[抓狂][抓狂]后面终于有所改变在广场上遇到一个姐妹看见她也在追还一起聊了几句我们都很感动话说难道这年头大家都不喜欢看这种剧了嘛多好看呀跟现实中的腐败贪污对比我真的会谢那些人我真的真的真的诅咒你们(也听说真正想要干实事的人其实不太适合进入体制内唉)今晚大结局了又是哭了一堆纸巾 鼻子都堵了,停不下来下乡一周年行车里程两万五……真的是长征…大家都说着“周一见”可是却再也见不到了啊呜呜呜呜呜都没有下次了约定都等不到实现的那天了好心疼啊还有他的家人们 爸爸老是叫她把工作放在第一位 怎么也不会想到那是最后一面了那个雨夜 她会有不舍 害怕 坚定……大家都在跟她打电话……却再也接不到了喝庆功酒那里真的每个人都眼含热泪据说里面的有些村民知道是在演黄文秀离去的戏都是真情流露是演员所不能比的还是那句话能共情能传达精神给我们的剧就是好剧谢谢蓉妹的演绎让我更加了解黄文秀了解电视里播出的只不过是她做的事情中的一些……剧里文秀给孩子们做奶茶说让孩子们看看城里人是喝什么做什么的事情是黄文秀真真实实的做过的……还有很多希望能够多多出一些好剧吧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问心无愧的人也希望能够多来一些真正为百姓做实事的人世界的角落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名字的“黄文秀”啊也希望这些人能够一直好好的中国为什么可以长期存在,因为我们从不缺少像黄文秀这样的中国的脊梁在最近的事件的对比之下,黄文秀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和歌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后一句是“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她真的做到了“我想我们是见过面的,在卷子中,在笔锋下,在电视上,在人间里。”最后 世界上少一些蛀虫少一些祸害吧!
这一部剧真的太好看啦,看完更新的几集,就来了。我觉得主题很清楚明了,以前的时候光是一些男女互换啊,终于我看到了兄妹互换,罗欧没出事之前对自己的妹妹很好,为了不伤害妹妹就不打算让大众知道,唐觅知道哥哥出车祸之后,赶到医院看这受伤的哥哥,自己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在这哭,别人来看的时候被误会被赶出,也不会说自己是他的妹妹。有霸总保护的情节,有欢乐有沉重, 也有一种侦探片一样
这一部剧真的太好看啦,看完更新的几集,就来了。我觉得主题很清楚明了,以前的时候光是一些男女互换啊,终于我看到了兄妹互换,罗欧没出事之前对自己的妹妹很好,为了不伤害妹妹就不打算让大众知道,唐觅知道哥哥出车祸之后,赶到医院看这受伤的哥哥,自己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在这哭,别人来看的时候被误会被赶出,也不会说自己是他的妹妹。有霸总保护的情节,有欢乐有沉重, 也有一种侦探片一样,当时的罗欧醒了发现自己在唐觅的身体里,给唐觅录了一段视频说明情况,唐觅一个人演出两个人,真的一点也不尬,当唐晨的时候酷酷的,当唐觅的时候甜甜的,真的两者就像合二为一了一样。剧情紧凑,能猜出后面发生什么,但我觉得特别棒,能让我多刷好几遍。
《兵王》这部剧让我看到,扑火的不仅是飞蛾,还有消防官兵。他们是救人于危难之中的英雄,他们时刻保护着我们的安全,守护着我们的生命;他们似乎永远不知疲惫,以身驱险。他们是不怕危险的超人,他们是现实世界里的蜘蛛侠,他们是危难关头最帅的逆行者。片中男主和战友们抢险救援的场面,让人看着落泪。每一次处险,都是与死神赛跑,危险与辛苦,是消防员的专属。重重的水枪压在肩上,咬牙、蹬脚、呐喊,扛起水枪快速前往危
《兵王》这部剧让我看到,扑火的不仅是飞蛾,还有消防官兵。他们是救人于危难之中的英雄,他们时刻保护着我们的安全,守护着我们的生命;他们似乎永远不知疲惫,以身驱险。他们是不怕危险的超人,他们是现实世界里的蜘蛛侠,他们是危难关头最帅的逆行者。片中男主和战友们抢险救援的场面,让人看着落泪。每一次处险,都是与死神赛跑,危险与辛苦,是消防员的专属。重重的水枪压在肩上,咬牙、蹬脚、呐喊,扛起水枪快速前往危险的方向。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这样一部好剧,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为消防官兵们点赞鼓掌。
金庸武侠作品一翻再翻,却越拍越烂。
曾经荡气回肠的武侠时代,仿佛一去不复返。
回不去就回不去了,任何事物都必须紧跟时代潮流,不断革新变幻。
武侠,也不例外。
金庸武侠作品一翻再翻,却越拍越烂。
曾经荡气回肠的武侠时代,仿佛一去不复返。
回不去就回不去了,任何事物都必须紧跟时代潮流,不断革新变幻。
武侠,也不例外。
其实想给个3星的,不过看了下面几个刷5星的我就不想说啥了。
其实国产剧早已伤了我的心,不包括电视剧,主要针对电影这一块。每次都冲动的要看看,每次都一堆的问题。
故事整体没什么问题,但是很多地方逻辑有问题。对于放5个符出去--抓小九--杀人--栽赃--结局,这个主线,就不够丰满。
其次,演员倒算是尽力,毕竟都是面生的人,对于演技要求不能太高。但剧组你倒是再花
其实想给个3星的,不过看了下面几个刷5星的我就不想说啥了。
其实国产剧早已伤了我的心,不包括电视剧,主要针对电影这一块。每次都冲动的要看看,每次都一堆的问题。
故事整体没什么问题,但是很多地方逻辑有问题。对于放5个符出去--抓小九--杀人--栽赃--结局,这个主线,就不够丰满。
其次,演员倒算是尽力,毕竟都是面生的人,对于演技要求不能太高。但剧组你倒是再花点钱做点特效啊?特效也就算了,你倒是想想办法让演员装私人装的像一点啊,那个女手下(忘记名字了),跪着死的,一顿晃啊,要么你就用威亚掉一下,要么,编剧你就让她好好的躺着死,看着一个死人在那晃不眼晕么?
剩下的符也没个交代,小九(这名字我真心不想评价,敢不敢改个小五小六啥的)这个人物除了杀人时候表示一下,后面出来一下,毫无感受到底是个啥。最后电影还叫妖狐传。难道妖狐传不应该把狐妖描述的再清晰一点吗?
不行就多看看聊斋,揣摩一下蒲大人的文笔。然后再设计剧本。
总之:小投入、小众化的电影,估计明年这时候都不带有几个看过的。
《俗女养成记》里的女主角看起来失业又失恋,是很惨。可是分析一下这些都是她主动提出的。工作能力是有的,英语特长也是有的,和男友分手也是因为自己不爱而导致的。那么最后和解的点是在哪里呢,是女主角发现原生家庭好的美好,从台北回到台南,坦然接受这里的一切,包括初恋情人。
这其实就像我们在北上广一线城市漂着,但并不快乐,回到家里才找回了自我是一个道理。现实意义上所
《俗女养成记》里的女主角看起来失业又失恋,是很惨。可是分析一下这些都是她主动提出的。工作能力是有的,英语特长也是有的,和男友分手也是因为自己不爱而导致的。那么最后和解的点是在哪里呢,是女主角发现原生家庭好的美好,从台北回到台南,坦然接受这里的一切,包括初恋情人。
这其实就像我们在北上广一线城市漂着,但并不快乐,回到家里才找回了自我是一个道理。现实意义上所谓的拼搏和奋斗都不过是人生的一个阶段而已,你完全可以选择丢弃它们。所以说,这部台剧的核很像日剧《风平浪静的闲暇》。
但正在北上广努力的人,在心理上是没有办法去改变这个状态的。人生要做到不纠结太难了,与自己、与生活和解也真的太难了。鸡汤很好喝,喝完哭几场继续拿刀枪。
女主为了“爱”放弃了985,211?求求编剧了,不管你是否支持这种行为,当把这种行为【合理的】在影视剧中呈现时,就是在把这种选择【平常化】,但是这是【误导】啊!刚高中毕业的同学本就刚开始走向成人世界,会坚持自己的选择,但社会经验不丰富,不那么容易分清对错,有这种误导影响真的不太好也许这种情节更吸引人,但是…稍微…注意下…影响吧…球球了…
女主为了“爱”放弃了985,211?求求编剧了,不管你是否支持这种行为,当把这种行为【合理的】在影视剧中呈现时,就是在把这种选择【平常化】,但是这是【误导】啊!刚高中毕业的同学本就刚开始走向成人世界,会坚持自己的选择,但社会经验不丰富,不那么容易分清对错,有这种误导影响真的不太好也许这种情节更吸引人,但是…稍微…注意下…影响吧…球球了…
老公打开腾讯纪录片,说是评分9分。打开一看………服了
配音大哥,不用这样强求吃这碗饭的…
至于沈阳,我没去过,但是有人拍这种片子低俗化了沈阳……
拍出来的画面加上配音,感觉下一秒导演就要拍音乐串吧厕所里的“不爱的鼓掌”了…
你能把武汉也拍出沈阳味道也是厉害的。
综上,配音极度辣粉拉分,故事导演选的不好,太低俗。
要么是抖
老公打开腾讯纪录片,说是评分9分。打开一看………服了
配音大哥,不用这样强求吃这碗饭的…
至于沈阳,我没去过,但是有人拍这种片子低俗化了沈阳……
拍出来的画面加上配音,感觉下一秒导演就要拍音乐串吧厕所里的“不爱的鼓掌”了…
你能把武汉也拍出沈阳味道也是厉害的。
综上,配音极度辣粉拉分,故事导演选的不好,太低俗。
要么是抖音快手深度爱好者拍的
要么拍给抖音快手深度爱好者看的
8/12更新
为了结束这个剧评,还是耐着性子看完了大结局。
果然不出所料,太肤浅,太YY,这是在借古讽今吗?太低级了。不想评价了!狭隘的价值观,导演、编剧有限的格局,造就了这个垃圾剧。用现代人而且是扭曲的价值观来YY古人的思维方式和纲常伦理,简直是可笑至极。
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YY伪历史题材闹剧,主创打着历史、文化的旗号来恰烂钱!但凡读过书的人都应该鄙视这
8/12更新
为了结束这个剧评,还是耐着性子看完了大结局。
果然不出所料,太肤浅,太YY,这是在借古讽今吗?太低级了。不想评价了!狭隘的价值观,导演、编剧有限的格局,造就了这个垃圾剧。用现代人而且是扭曲的价值观来YY古人的思维方式和纲常伦理,简直是可笑至极。
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YY伪历史题材闹剧,主创打着历史、文化的旗号来恰烂钱!但凡读过书的人都应该鄙视这种闹剧,滑稽、荒唐、一本正经的扯淡!徐宾绑着炸药炸皇帝,他从哪学来的这一套?拉登?还是isis?太可笑了。最后贺知章写诗的那段简直让我欲哭无泪了。比起这个结局,我之前的评论已经显得无足轻重了。
编剧和导演用粗浅有限的历史知识点给大家诠释了一个全新的胡编乱造的方法,实在不配国产剧“标杆”的称谓。
看了新闻,了解到原班人马还要拍长安十二时辰2,唉,我只能默默叹口气了。。。
————————————————————————
7/25更新
本想看完48集再做判断,但是刚看完第32集,决定弃了,真是看不下去了。今天更新的三集已经刷爆了三观,各位朋友。以下记录着我看此剧的心路历程。不是专业人员,可能措辞不好,请大家见谅。在这三集中徐宾不出意外地又死而复生(死了两次),姚汝能不出意料地降完再反(下场和崔器一样),李必虎口脱险(一天3次)。。。。好一个扑朔迷离呀!实在是太难看了,太难看了,太难看了。我下面的评论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了,不用等48集收官了,这个一星不改了。这是一头史上最大的一头注水猪。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我昨天在菜场买了一斤猪肉,上秤一约,变成了四斤。于是我到菜场的管委会去投诉,工作人员告诉我,你的怀疑没有依据,这就是四斤猪肉,因为本菜场向市民承诺绝无注水猪肉,你所谓的注水猪肉其实是改良过的新品种,这种猪肉的特点就是肉质多汁、纤维粗大。。。我说不对呀?这明明就是注了水嘛,工作人员说,你这人怎么这么事多?你看这肉多新鲜呀,看这皮上还印着肉联厂的标签,毛拔的干干净净的,再看看这商家帮您包装的,多精致呀,你还在这嚷嚷什么什么?较这一斤二斤的真儿干嘛,大热天儿的,还不如回家吹空调呢。我说不行,这注水猪肉是欺骗消费者呀,于是保安来了,拿着棍子,不问缘由,气势汹汹地冲上来抓着咱的领子说,TMD,是不是你,是不是你在这闹事儿?于是我眼前一黑,当头一棒。作罢,保安大哥召集了四五个人把我扔出市场管理办公室,临走时还站在门口拿着棒子,指着我说,NMD,别让我再看到你,见一次打一次。最后将那块注了水的猪肉砸在我身上。
——————————————————————
7/21更新:
这个戏真的好奇怪,为了拔高自己的评分,到处踩压别人,说别的剧哪哪都不好。这就好比我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考试没考好,回家后我说了他几句,他反而狡辩说自己考得很好,因为班里还有20个比自己差的!?这部戏恰恰给我的就是这感觉,很多人给我留言,说你给这部戏评一星,难道给其它国产剧评负星吗?还有人指责我,说我没良心,说这部戏比其它的国产剧好多了,所以必须打高分!
我想问一下了,什么是评分的机制?横向对比固然重要,但是没有绝对性,说这些话的人首先要想想什么是真正的公平和公正。从来没有哪个平台会按照题材类别,出品国家以及投资比例大小来将影片分类让观众打分吧。还是那句话,酒香不怕巷子深,真正的好剧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观众的推敲的,我不去问你们为什么打五星,所以也请你们别来质问我为何打一星!因为我觉得这剧就值这个分!!!
———————————————————————
7/19更新:
之前被迫暂时更改了评分,但是现在必须改回1星,原因是实在受不了那些到处谩骂抨击打一星就属无脑黑水的人!最起码这剧放了26集以后,在我眼里就值这分!不喜欢怎么了?还不让人有说话的权利了?我在回应里说了不喜欢的理由,有人还要胡搅蛮缠,强词夺理的争执。所以我还是先打回一星,等本剧收官后再重新评分。是好剧就要经得起推敲。真是好剧就要听得进负面评价。
为什么那么多人跑来骂人家打一星的,我也没看见多少人去抨击打五星的嘛。裁判制度本来就是这样,有最高分就得允许别人打低分!你们怕什么?怕别人说什么?
我的评分标准是:3星起评,因为我认为所有剧组都应该有基本的辛苦分,演员表演给力+1星,总得分:4星。美术部门服装部门的工作已经包括在之前的3星里面了。然而导演划水、讲故事的能力不足,以及偷换他人概念-1星,剧本逻辑诟病太多,注水抻剧情-1星,因为铺天盖地的软文宣传,炒作-1星。最终打出1星的评分。
———————————————————————
以下是评论:
截止现在,本剧已经播放了26集,已经慢慢走向烂尾趋势。
这么大的制作,暂不说剧情如此拖沓、注水以及佯装尊重历史文化,人物原型,先说那些尴尬吹嘘的摄影和服化道。
首当其冲的是自己对开篇长镜头的理解。讲真,作为观众的我根本不在乎你的镜头有多长,关键是你的镜头有没有信息量,没有信息量,不会“讲故事”的推拉摇移就是无用功。作为摄影师出身的曹盾导演应该知道这个基本的道理,但是他恰恰在本剧开篇就犯了一个最致命的错误,他太追求所谓摄影美学上的凸显了,以至于一个长镜头奠定了整部戏的基调,那就是——拖沓!如果曹盾想效仿《历劫佳人》开篇的炸弹设置,那么对不起,您放了一颗哑弹,整条镜头调度平平,毫无节奏,所有镜头里该交代的信息点无法轻易被捕获,反而需要看剧情讲解去脑补。作为观众,我没有办法与剧中人物产生共鸣,我更没法一边看戏一遍暂停脑补细节。原因让我来告诉你,因为在你这个看似华丽的长镜头调度里失去了主角的POV,这是一个客观的上帝视角。曹导演,劝你回去看看贝拉塔尔的《都灵之马》开篇长镜头,《好家伙》里的斯坦尼康长镜头,《牺牲》结尾的轨道长镜头,《赎罪》里的海滩长镜头,《007》幽灵党中的开篇长镜头,以及《真探》里马修的长镜头。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摄影机紧紧跟随“英雄”的POV。再看看您这被吹上天的《长安十二时辰》开篇长镜头有什么?有的只是象山影视基地和一堆按着路线一遍遍走位的特邀、群演。正是因为导演在片头就开了上帝视角,玩了一个华而不实的伪长镜头,决定了这个剧的节奏和调性。也证明了这部戏形式大于内容的实质。您首先作为一个摄影师,这个场面调度都不合格,极尽划水,摄影机运动抢了故事和人物的风头,Mise-en-scène不是这么玩儿的,希望不要再用这种四流“婚庆式”摄影机运动滥竽充数,标榜成有质感的故事片镜头语言,误导大众的审美。本人认为,《长安十二时辰》的开篇完全能够用简单的镜头语言拍得很紧张很悬疑,无奈这个毫无营养的伪长镜头并没有做到!
下面,你们真的就看不出来服化道的问题吗?
铠甲质感。我承认,此片的甲胄做工考究,造价不菲,可是锃光瓦亮的抛光金属实在无法让我联想到这是每天穿在士兵们身上的东西,即便按照某些网友回应我的“作为天子脚下的军队要做到军容整齐,所以士兵铠甲需要每天擦拭”也很难让我信服,请大家横向对比一下《角斗士》以及原版《刺客信条》,就知道我所说的质感是什么意思了。《长安十二时辰》里从将军到士兵的盔甲虽精致但无岁月侵蚀的厚重质感,作为一部历史题材的影片,这种服装在我眼里只能达到70分,我承认这是一个比较主观的评判,但是本人觉得70分已经不错,可远远没有那些美文中尬吹的那样极致,记得当年在大都会博物馆参观时,来到世界兵器、铠甲展览馆的一瞬间,我整个人都震惊了,每一副甲胄、每一把兵器无不让人叹为观止,吸引我的不仅仅是那精良的做工,更多的是对那曾经穿过它的主人背后故事的无限遐想。有些人可能要说,那些甲胄经历了千百年的洗礼,饱经沧桑。然而,历史的烙印不应该在影视剧中淋漓的表现出来吗?如果能将岁月仔细打磨,才能称得上真正的“质感”。导演对细节严苛的把控才能对得起“标杆”这个头衔。话又说回来,博物馆中有相当成分的甲胄是根据当时的情况复原的,意在如实反应当年的真实风貌。所以《长安十二时辰》的甲胄在绝大程度上还原了当时的做工,但是欠缺灵魂和质感,在我眼里,那就是做得比较精致的戏服而已!
其次,梳妆、化妆。剧中无论将相诸侯、达官贵族、市井百姓,佩戴的幞头就像一个生产厂家统一生产出品的一样,尺寸、大小分毫不差,猛然看来很考究,但是细细想来毫无个性,无不透露着舞台剧的虚假,缺乏真实感。并且,本剧和市面上其他古装剧一样,也有明显穿帮和粗糙痕迹,一些特写镜头明显看出发套和胡须粘合处脱胶现象。另外,满大街的老百姓都不合时宜的涂脂抹粉,有网友抨击我说上元佳节,女子出游,化个妆是正常的。但是,放眼望去,满屏幕的“艺伎”浓妆的确让我看着出戏!那些强行安利的文章里提到导演要复原唐朝女子妆容,但是请您不要喧宾夺主,抢了主角的镜!连路边的买菜大姐和围观群众都浓妆艳抹,为何妓院的姑娘却素颜出镜呢?
影片的造型师在花絮里特意提到,每个群演的化妆时间都在40分钟左右,这还是专业化妆师诶,你让我相信唐朝的老百姓能每天花1个小时化妆上街买菜?不要唬弄人了好不好!看看经典国剧95版《水浒传》,从服化道到音乐到摄影到剪辑到讲故事的能力哪一点不完胜《长安十二时辰》?当然四大名著之一不是浪得虚名的,施耐庵笔下的北宋末年人生百态值得马伯庸学习。张绍林导演的《水浒传》同样也值得曹盾学习。所以,请不要再吹捧什么中国影视剧标杆,什么古装第一神剧之类的头衔了。有太多太多的优秀作品可以在方方面面完胜《长安十二时辰》!
更可笑的是某些人还在嘲弄观众,说观众看不懂是无知?某人还在访谈里指出“小学三年级都能看懂古文”。真的可以吗?我三岁就会背唐诗也架不住您的台词实在写得不咋地!有本事您用文言文给我把整部戏拍下来?没本事就不要怪观众听不懂您嘴里的“古文”。剧中各式语言杂糅,实属一锅“乱炖”。不光夹杂着晦涩难懂的所谓“古文”,而且时不时蹦哒出几个只有活在当下才能听懂的词汇,比如“吃货”、“爽约”、“跑窟”,特此声明一下,“跑窟”一词是导演原封不动还原小说里出现的词,跑窟(跑酷)出现在马伯庸笔下不足为奇,因为本身《长安十二时辰》作为网络文学,有一定的调侃性可以理解,但是导演改编成影视作品,为什么不斟酌一下“跑窟”的合理性呢?如果想调侃,想做彩蛋,那么请不要打着完全依据历史,遵循文化背景的噱头来愚弄观众的智商!每一句都给我引经据典!想到这里,愤怒之情油然而生,真是太滑稽了,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出品方这么自大,这么狂妄,可以站出来指责观众看不懂就是连小学三年级语文水平都不如的。谁给你的胆量和权利来嘲讽观众的智商?《长安十二时辰》既然要做历史、古装剧的标杆,您先看看91版《三国演义》,作为一名普通观众,我不期望您导演和编剧能像前辈一样严谨,做到引用《三国志》原文都打引号。然而台词是组成剧本的基本元素之一,编剧在台词上缺乏考究,语言参差,实在是难为国剧标杆称号!
豆瓣上本剧的类型为“历史、悬疑、古装”。
接下来我吐槽一下悬疑。导演和编剧很明显不会讲故事。在我看来《长安十二时辰》只不过是一个剧情颠三倒四,逻辑混乱,严重注水的流水账而已,根本配不上“悬疑”二字。这部戏看似是一个多线性叙事的故事,但实际上只有一条主线,所有辅线上的人物、事件穿插得及其松散。缓慢的情节推进以及部分网友回应我说的“因为要抽丝剥茧,层层递进”在我眼中实在是牵强附会,这种节奏配不上“十二时辰”这个既定时间压力下相对应的戏剧张力。剧中无数时间轴跳跃,各种穿帮不连戏,导演异想天开的让主角随意在时空中游走,脱离本人能够接受的逻辑范围。
举例说明:檀琪从男装变成女装和姚汝能去右骁卫府营救张小敬。第一场戏姚汝能在靖安司门口看见檀琪时穿的是红色的工服,下一场死连的戏就变成了黑色衣服。我看明白了导演让姚换装是不想暴露他在靖安司供职的身份,但是导演这种跳剪划水的处理方法实在是拙劣之极,如果放在有长时间跨度的剧情中,两场戏之间最起码要加一个转场镜头或者先切到另外一场戏再切回来,表示时间的流逝。更何况这每集对应30分钟的实时推进式强情节故事,怎么能容忍这样随意处理两场戏的衔接?这不是划水,糊弄观众是什么?在逻辑上过不了我这关,让人觉得特别跳戏。对于妆容这件事,我不想再解释我对满城的胭脂粉黛的质疑了,因为那些是群演,随你怎么解释吧,我就想搞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唐朝女子化一个精致的妆容需要多久。我不知道,也没有参考资料,那么就按照剧组化妆师在花絮里所说的40分钟为参考标准吧,檀琪从“素颜”到“女妆”,再从“女妆”转变为“素颜”,这中间又浪费了多少时间?在电视剧中有没有合理的解读?导演为了让檀琪有机会换回男装,特意安排了一场李必让檀琪去拿道袍的戏,先不说李必在如此紧张的情况下换新道袍这个梗合不合理,就说这檀琪从离开到一丝不苟的回到张小敬身边只用了不到20分钟,这些不奇怪吗?这种情况发生的根源就是给主线注水呀,强行扩充支线的剧情量,以至于引发我在逻辑合理性上的质疑。
我和大部分观众一样,打开这部电视剧的第一目的是看剧情的发展,紧张刺激的故事和人物的成长,但是在这里我一点都没有看见主角应有的人物弧光。我是从开播之前就一直关注这部戏的,对这个故事一直有强烈的兴趣,但是我在评论的标题中已经提出,我是实在看不下去了,必须要吐槽一下,因为整个故事的呈现和我的预期值相差甚远。其实要挑《长安十二时辰》的bug我真不用仔细看,因为放眼望去,满屏皆是。小说写得如何,那是字面上的东西,读者在读小说的时候是会带着想象的空间读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就真多有三千尺高吗?中国的文学作品和艺术品本身就有夸张的表达成分,那是艺术形容的需要。然而,当影视工作者将抽象的艺术描绘呈现到具象的画面中的时候就不能随心所欲。如果非要较真,非要把一个架空的事件强加到一个真实存在的历史空间里,那么我希望导演能够在创作影视剧本和拍摄的时候本着务实的心态去做,把心思多花在故事情节的展开和戏剧冲突上,尽量弱化容易让观众产生歧义的部分,如果这部戏的剧情能够吸引我,让我和剧中的人物产生深深的共鸣,我自然会忽略那些狗血的部分。但是恰恰相反,导演处理故事的方法、拍摄的角度、所谓的服化道的考究以及众多铺天盖地的关于普及剧中称谓、历史知识点、长安地图之类的帖子严重扰乱了我的观影过程和对剧情后续发展的耐心。
《长安十二时辰》不是一部博物馆的资料片,也这不是一部探索发现的纪录片。这是一部大家茶余饭后,工作之余闲来娱乐的剧情电视剧。正如我在前文中所提到的,豆瓣首页给这部戏的定位是“历史、悬疑、古装”,那我就很不解了,首先,我无法拿一个看历史正剧的心态去看这个剧,因为我知道它的设定就是杜撰的。于是,我带着这个心态看,我可以接受原著马伯庸写的这个所谓的“刺客信条之长安”的设定,就拿着看一部悬疑剧的心态去看。然而,一部优秀的悬疑剧的基础就是故事结构环环相扣、逻辑严谨缜密。但是悬疑感不强,逻辑上漏洞百出是不争的事实。正是因为剧情上的不吸引人,和喧宾夺主的大场面、精致而不加修饰,无质感的服化道误导了我的观影方向。我看每一部剧都很认真,都是抱着学习和敬畏的心态去观看的,我也知道一部剧能从筹备到上线播出要经历多少波折。
实话还是要讲的,影视剧的好坏不是靠打辛苦分打出来的。我举双手双脚赞成一部优质的电视剧是靠无数细节铸就而成的,但是前提是把基本的故事讲好,把精力和金钱花在人物的建设上面,而不是一味追求精致的表面。我认为,一部优秀的、通俗的、娱乐性强的、能够吸引我来追看的电视连续剧是能够让我在没有深厚的历史知识背景的前提条件下也能够相信它是真实存在、真实发生的。正如我不会质疑《达芬奇密码》里面发生的事情一样。不管故事发生在何时、何地、任何背景文化下,它要遵循一个最原始的属性——符合逻辑。逻辑的缜密与否直接影响到观众的观感。但是,如果非要强加一个不合逻辑的认知让我接受,那我只能说不是影片的创作者没有做好工作,而是一些网友们太霸道了。所以作为一部号称悬疑剧的《长安十二时辰》对我没有丝毫悬疑上的吸引。那么我只能去看“古装”了。一个把服化道的细节吹上天,甚至拿着服化道的精致来掩盖剧本逻辑不足和故事情节拖沓注水的电视剧,要吹,就应该有胆子做到极致,不要被观众看出破绽(穿帮及不合理)。
之前讲过甲胄的质感在我心目中不能称之为完美。现在我想就檀琪服装上的bug做一个简单的吐槽:19集14:05秒檀琪在火炭上跪着跳舞,导演给了一个大特写,烧红的火炭。14分36秒,檀琪跪在前景,甘守诚在背景,这个镜头的角度和剪辑节点很明显能看出檀琪依然跪在火炭上面。好,咱们就先设定檀琪可以在烧红的火炭上跪30秒钟而不被烧伤。后来张小敬抱起檀琪,导演只是用简单的台词一带而过,交代檀琪没有受伤,这个简单粗暴的设定强加给我也行。但是檀琪的服装上丝毫没有烧灼的痕迹,连鞋底也是干净如新,这就让人匪夷所思了。再加上导演之后让她跪着给李必拍打身上的尘土,然后到后台帮李必拿道袍顺便换个男装。在这一连串不合逻辑的情节的轮番轰炸下,我的底线被跨越了,这个导演在我心目中深深烙上了“划水”二字!不得不说,这种不适感究其原因就是在支线上的无底线注水,扩充容量。这里再吐槽一下我对张晓敬在第六集的时候刚刚自断手指,然后还能行动自如,手力惊人,舞刀弄剑,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的质疑。十指连心,他不觉得痛吗?21集更神,先不说张晓敬这飞檐走壁的本领合不合理,我每次想到他那断了的手指,心里就疼。导演让张晓敬戴一个黑色的手套就可以让这个断手指的痛苦一带而过嘛?导演忘了,可是观众没有忘,从时间轴上看来,张晓敬切手指发生在几个小时之前,他现在会那么谈笑自如吗?逻辑上讲,张晓敬断指,在那个医药贫乏的时代,破伤风导致死亡是常有的事,伤口只经过简单的处理,就那么戴着个黑手套,表面上混淆了观众的视觉,但是实属不合情理。如果导演和编剧硬说张小敬是一个超级英雄不怕疼痛,那么就佐证了此剧不切实际的悬浮事实。看得出导演想给张小敬这个主角增加光环,但是您真的用力过猛了,手指切了,但是逻辑没了,导演再一次在主线上跑偏,这次让我在生理上无法接受。张小敬16集追击狼卫,双手勒住狼卫脖子的时候,我真为他着实捏了一把汗,因为我的注意力完全被他断指的疼痛所吸引,脑中产生了一个巨大的问号:“您不疼吗?”
21集鱼肠的出场像极了《刺客信条》,导演能不能有自己的创作想法,在这里,我突然又更加看不起《长安十二时辰》 了,因为不难理解,原著在创作出发点上就已经借鉴《24小时》和《刺客信条》的梗。但是我没想到,导演竟然在场景概念、动作设计、以及人物造型上也大张旗鼓的“借鉴”,“知识产权”这四个字不是张嘴说说的,你《长安十二时辰》不经咀嚼、生搬硬套把《刺客信条》的概念用在自己的片子里,就是随意拿来!当张小敬勒住鱼肠的时候,很明显张的断指又回来了,一想到第六集时张晓敬自断小指那场戏,就特别的出戏,张小敬这个人物被导演调教得充满了表演痕迹。大家还在鼓吹这是一个多么注重细节的电视剧,对不起,我真的无法接受。
这部剧在无数人的YY中被鼓吹成空前绝后的神剧,但是不好意思,我不能买单。
如果长安十二时辰能够悄无生息的上线,老老实实的播出,不要每天满屏幕的尬吹,我真的没有那么多的意见。一集40多分钟,真正有助于剧情推进的桥段寥寥无几,磨磨唧唧。
说到这,我想再吐槽一下,纵观无数美剧、英剧,我从来没见一个片子一天到晚,没完没了的吹嘘自己的技术多么多么的好,艺术造诣多么多么的高。拜托,拍的好不是你的本职工作吗?在众多美文的吹捧下,中国影视业所有的人工作人员都要向您靠齐呗。但是话说回来,我还真没看到有一个镜头是在真正讲故事的,毫无目的的摄影机运动,华而不实,徒有其表。摄影甚至时常连基本的曝光都掌握不好,到处曝光过度,《长安十二时辰》也就是比市面上普通的国产剧好那么一点点而已(也是靠钱砸的)7个多月的拍摄,48集(其实也就是个20来集的体量)还尬吹什么呀。
还有这个台词表演,每个人都像不会说话一样,不看字幕,还真不知道在说什么。英语、西班牙语、德语、韩语、日语,就连泰国片我看字幕都通俗易懂,怎么就看个国产片儿就听不懂台词了呢?关键是,连看带听都那么累。我相信不光本人有这样的疑惑。背景音乐,刻意制造悬疑感!还有那个每集最后出现的几个故弄玄虚毫无意义的镜头,弄得好像有多高深似的。实质上徒有其表、东施效颦!
接下来就是关于资本的问题了,知道投资成本巨大,那干嘛还要拍?知道这些钱不拍60集就回不了本,那干嘛还要弄那么大一个长安城?你们这不是拿着投资人的钱不当钱吗?为了什么?圆梦?野心?还是根本就不懂怎么拍?资方的钱是那么好挥霍的吗?明明可以用聪明的手法,省钱省时间的拍摄,非要整得自己是拍好莱坞大片一样,拜托,人家美剧也是一分钱掰成两半来花的,也没有动辄就成百上千的群演好不好,您这一天的故事,非要整成一个“史诗级巨制”。在这么一个影视寒冬,你们还这么玩儿!中国的影视投资行业就是被这样玩儿陷的。都是因为这样不计成本,盲目消耗的拍戏,才导致了现在的影视投资断链,资金无法回笼,无数影视从业人员下岗,待业。你们倒好,赚的盆满钵满的,现在还有胆子出来叫嚣自己投资多么多么的巨大,真是不知道怎么想的。总而言之,我个人认为这个电视剧的故事和体量远远配不上它的制作成本,而且完全没有必要用这么烧人民币的方法拍摄一部古装剧集。
什么叫厉害?用90分钟荧幕时间讲述一个人一辈子的故事。这部戏恰恰相反,用48集的荧幕时间讲述一天发生的的故事,这叫“注水”!什么叫牛,从电影发明到今天,历代电影人都是以能把假的东西拍成真的为荣,你倒好,整一堆真材实料的服化道来拍摄,还拿着这些到处鼓吹,说白了不就是有钱,有资本?可以让你们糟蹋吗。还说什么剧组工作人员没日没夜的工作,演员发烧还在坚持,拜托,拍戏好嘛!用得着玩命吗?那些可怜的群演,他们的工作除了挣钱填饱肚子就只剩下帮您们打造那把屁股底下的椅子!这是怎么了?1000多人的剧组,6个多亿的投资,用豆瓣开篇25集没有水分的噱头吸引观众,然后又改成一个48集。真是太搞笑了,欺负大家的智商吗?真是太无底线了。本来,长安十二时辰,您能写一个十二集的剧本,我佩服您!真心的。24集,马马虎虎,两集演一个时辰,我觉得,唉,行吧,凑活看吧。可开篇25集,这个数字有些尴尬,本人当时还有些疑惑,但是隐隐地就感觉气氛不对。果不其然,变成48集了!!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玩弄观众智商的。
总之,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主创人员特别是导演,太贪心了,什么都想要。想要面面俱到,又没有胆量和能力用最精炼和扣人心弦的视听语言去呈现自己的想法。不懂得留白,不知道取舍,贪图每一个角落和细枝末节,不知道何谓主体。正好比一场戏里如果全是特写镜头,那么真正在情绪点上的特写镜头就显得毫无意义了,整部戏里充满了长镜头和无谓的摄影机运动,那么感情迸发时的那一个缓慢的推轨镜头也就显得没有张力了。这个导演完全不懂什么叫戏剧张力的表达,反而用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粉饰自己功力的不足,欺骗和煽动普通观众和粉丝。说真的,如果十二时辰不像现在这样到处铺天盖地的吹制作层面上的精良,我真觉得它还是一个称得上比较中规中矩的国剧。但是,故事片不在剧情上吸引人,反而一味地玩儿气氛,吹舞台背景(因为现在我看到的豆瓣评论,吹的最多的其实就是说这个舞台搭得多么的棒)。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一幕精彩的戏剧应该是经得起考验的,无论是在金碧辉煌的大剧院,还是在只有几把椅子、几个几何方块陈设的抽象舞台上,都能够淋漓地表现其戏剧的张力和人物的性格。京剧的舞台上,一桌两椅、出将入相,诠释人生百态,那是因为那一折好戏中激烈的矛盾冲突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已经让观众欲罢不能了,舞台道具和妆容完全成了象征,优秀的京剧演员素颜清唱,一样可以吸引众多票友。试问一下,十二时辰除去了那些精致得就像博物馆里的复原文物一般的服化道,还剩什么?十二时辰里面的人物脱掉了一尘不染、锃光瓦亮的朝服和盔甲,还能站在那一本正经的背诵台词吗?十二时辰如果没有了那气势磅礴的长安城,这些剧情还能够在更加封闭的空间内逻辑清晰地展开吗?影视剧投资的多少和舞美的精良与否可以为影视剧最后视听语言的呈现加分,但是绝对不能成为衡量影视剧好坏的唯一标准。一个会讲故事的导演,无论再怎样的舞台上都是能够经得住考验的,反之,需要的是银装素裹和美颜精修!这只是我,作为一个普通观众的实在心声而已,也许会遭某类人的唾骂,但是我只是说出了自己的实话。
电影结尾看演员的列表里,有邱泽的名字,但在看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邱泽的出现。邱泽是唯一在这部电影里我熟悉的演员名字,另一个更熟悉的是艾怡良。艾怡良是歌手,这是她第一次演出。
其实这部没有在大陆上映的电影,我并不知道。其实就算上映了,我也不知道。但为什么我知道了,也是因为艾怡良,因为《我这个人》这首歌。
电影结尾看演员的列表里,有邱泽的名字,但在看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邱泽的出现。邱泽是唯一在这部电影里我熟悉的演员名字,另一个更熟悉的是艾怡良。艾怡良是歌手,这是她第一次演出。
其实这部没有在大陆上映的电影,我并不知道。其实就算上映了,我也不知道。但为什么我知道了,也是因为艾怡良,因为《我这个人》这首歌。
在观影之前,看到很多人对影片的结尾都不太满意。大家都觉得最好的结局是回到他自己的世界拥抱属于自己世界的女主。
但是在我观影之后,反而觉得这样的结局比男主回到自己的世界更能升华。纵观整部电影,与其于说是平行世界,我们倒不如把它看做同一个世界,只是时间线里人物出场顺序不一样了,十年前他们没有相遇相爱。
电影里一直到快结尾之前,男主都一门心思的想回到自己的那个世界,这一切的
在观影之前,看到很多人对影片的结尾都不太满意。大家都觉得最好的结局是回到他自己的世界拥抱属于自己世界的女主。
但是在我观影之后,反而觉得这样的结局比男主回到自己的世界更能升华。纵观整部电影,与其于说是平行世界,我们倒不如把它看做同一个世界,只是时间线里人物出场顺序不一样了,十年前他们没有相遇相爱。
电影里一直到快结尾之前,男主都一门心思的想回到自己的那个世界,这一切的原因都是因为男主自己不愿放弃自己的成功,不甘心在这个时间线里碌碌无为,没有真正明白自己对女主的爱已到入骨。所以一切的行动都是围绕着“我要回去拿回我的一切”为目的的,哪怕当了所谓的“第三者”也在所不惜。
但是来到结尾处,男主看到女主在这个时间线里获得的荣誉,是那么的优秀,是那么的耀眼,他回忆到他们曾经的快乐,明白了在电影开头他们吵架时,女主所说的她的牺牲是什么,并且男主也意识到自己做的一切都太自私了,所以他不想回到之前的时间线耽误女主的大好前程,他懂得了牺牲自己,放弃了回到自己的时间线,所以这里是升华了的。爱一个人是要懂得牺牲的,就像他留的那句话一样“爱上你,是我最美好的事”曾经拥有过你,我就已经很满足了。
至于结尾处,女主冲出来拥吻男主的镜头,其实导演更多的是留给观众的想象,女主到底有没有冲出来并且拥吻男主,其实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男主想象的,就像他们去旅游的时候,女主说要给他一个惊喜时,男主的那个想象一样。退一步说这个结局是真实的,但男主的本意是牺牲自己成全女主,结果就算在这样的时间线上,最后女主还是选择了和男主在一起,也算是印证了“有情人终成眷属”这句话吧。
第一次听说电影《夜半歌声》是在我上小学时,74年,家母因事得去河南的平顶山呆上一段时间,就让我在武汉工作的小姨那过暑假。那时小姨还是个姑娘,就带了我住在集体宿舍,当时有位很会讲故事的小阿姨,是她们一向推崇的故事高手,在晚饭、洗漱后,就在门前的树荫下以听她讲故事来渡过武汉那著名的悠长而闷热的夜晚。这位小阿姨的故事也真是叫多,不论是什么都能让她讲的有声有色,我们听的是津津有味。她
第一次听说电影《夜半歌声》是在我上小学时,74年,家母因事得去河南的平顶山呆上一段时间,就让我在武汉工作的小姨那过暑假。那时小姨还是个姑娘,就带了我住在集体宿舍,当时有位很会讲故事的小阿姨,是她们一向推崇的故事高手,在晚饭、洗漱后,就在门前的树荫下以听她讲故事来渡过武汉那著名的悠长而闷热的夜晚。这位小阿姨的故事也真是叫多,不论是什么都能让她讲的有声有色,我们听的是津津有味。她的故事来源很杂,有世界文学,史学名著,有中外老电影,还有当时盛行的,在青年人中流行的手抄本。在我日后长大点后,有了阅读的爱好后,才能依稀地在回忆中分辩出她所讲的那些故事的原始之源。其中印象最深就是这部《夜半歌声》,《夜半歌声》被称为“中国最早的惊悚片”,据说当年公映时吓死过观众。现在看来这位修养颇高的小阿姨无疑是位音乐爱好者,她虽没唱这部电影的主题曲,却很在描述这首主题曲的音像画面时,真可谓是绘声绘色,吓得几个胆小的小阿姨一个劲直骂她死鬼。可以说,正是因她的这番极其出色的,独具特色的表述,那影片恐怖的氛围极其成功的感染了我,虽也在当时吓得个半死,以致过后的几日在朗朗睛空下偶尔看到路边草丛中有蛇出行,立刻想起那小阿姨所言的,歌声一起,那在深夜水边草丛中,在惨白月色下慢慢爬行的花蛇,顿时不由毛骨耸然。正因为恐惧,反倒对这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80年代初,在湖北阳新的军垦农场进行测图工作时,意外地发现农场商店竟有一盒三十年代的电影歌曲精选的录音带,上面就收了这首插曲,并特别声明是原声原唱。那盒录音带要价6元,但对当时月薪才三十多元的我来说也足让我犹豫了数日之久,最后是在临离开此地时咬咬牙找人借钱买下了这盒录音带。这盒出版社不明,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此带纯属盗版无疑,但所收录的曲目,首首是三十年代有名的电影金曲,其中那首《夜半歌声》。现在我在听过多种不同的演绎版本后回忆起来,能肯定的就是盛家伦原唱的版本,音响效果极差,记得歌声响起时,我们就坐在那秋风乍起的湖畔,月色惨淡,满目苍茫的烟气弥漫在天地间,几簇树丛,几丛芦苇,远远的港湾上横了一歪歪的小木板桥。我们无以反顾地沉浸在那沙沙的岁月之声里细听,时断时续的歌声悠扬、委婉、凄厉、悲怆,几只被惊起的夜鸟的双翅扇起冷风果真气氛诡异,魅影重重,一叹三咏,肝肠寸断。上海电影制片厂也曾于1985年大张旗鼓地重拍过此版,音响效果和画面质量有了质的提高,但那被删改的仅有二分来钟的主题曲,让张建一那纯正的美声唱出来,多了许华丽,少了沧桑,更不敢谈诡异。在我的印象中似乎就不属于真正的《夜半歌声》。
1995年,著名香港演员张国荣又重重拍了这部电影,张国荣本人就是位有名的歌手,他亲自演唱的港版《夜半歌声》的主题曲,更是重新起炉换灶,在当时的青年人中却是传唱一时,却是与原版的《夜半歌声》更没了一点半系了。前些年,在无聊之际翻看了些闲书,着重地了解了一番在历史上名显一时的“二流堂”的来龙去脉,意外地了解到原唱者盛家伦的一些日常生活点滴,不由让我破颜开怀,此公真乃是一等宝物,很是对我的脾气。这位盛家伦先生(1911-1957),广东中山人,作曲家,因病盛年早逝。从吴祖光笔下的回忆看来,盛家伦是个颇为特别的人:“盛家伦学贯中西、堂堂一表,永远西装笔挺,打着领带……他是个鲁男子,只有男朋友。对于女性,他从来无动于衷,多少个好事者、好奇者热心地为他作过介绍配偶的努力,但都以失败告终……他在高兴时喜欢吹口哨,吹得十分轻盈、流动,很好听。”此公一生未婚,唯爱,书,吃,史。留下了不少佳话让后人一窥名士派头与丰彩。据说虞静子有一次请他吃饭,她烧了一只鸡,大家都吃得很有味,盛家伦吃了一口,立刻吐出来:“死鸡。”那鸡果然是死后再加工的,这不免使大家感到惊讶和叹服。
在上海的时候,有位年轻的女实事业家,对他狂热地单恋,约他参加舞会、看戏,甚至听音乐会,他都是一个“不”字。后来知道了诀窍,叫了一桌丰盛的酒席,只请他一个人。他来了,二话不说,举箸便吃,但只是蜻蜓点水似地吃了一下。吃毕,他开了口:“嗯,不错,营养够了。”拿起大衣,拜拜。后面一个娇嗲的声音追来:“家伦呀,家伦呀!”他很客气地加了两句:“再见,再见。”
他除了吃美食,议论天下大事,以及一些非常必要的事花时间之外,他所有时间都用在看书。重庆的夏天,就像蹲在大火炉旁,人们都找个阴凉的去处。一次他全身脱光仅留一条三角裤,靠在“炕”上看书,他似乎看得入迷了,有个女明星进来,他没有发觉。女明星坐在他身边,他还是不知道。女明星用手轻轻地在他的滑如凝脂、柔若无骨的胴体上抚摸着,他仍未感觉到,一直到读完一篇,他突然放下书,瞪着眼睛,全身登时白中带青从上往下直至脸上,倏地变成玫瑰色,同时用高亢的声音河道:“干什么!干什么!”女明星一惊,花容失色,捂着脸抽噎着飞奔出门。
最让人捧腹不止的则是,这位爱书的盛先生在书上的秩事。盛家伦爱书如命,在几经颠沛流离之后,回在北京那个被叫做“二流堂”的楼上数百尺的房间里,全是堆积如山的书籍,更不要说他在抗战前的藏书了。那时他不光买、借、拿、看、竟然还偷。上海南京东路沙逊大厦楼下有一家洋人的大书店,他可以站在书架前看一整天,站得太累而觉得书又太可爱,爱不释手,他便把书带回家,美曰其名为;带回家去看。当时有一说:“偷书不算贼”。有一回,他遇到一个书呆子、穷教员,胆子太小,不敢下手。在他怏怏地走出书店大门时,家伦把他不敢下手的那册洋书塞在他手里,那人对神偷手的感激之情是目瞪口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此公一生唯为这部1937年版的《夜半歌声》配唱过这么一首插曲。也是现在仅存的唯一录音资料。查找了一些资料照片细观,倒也可称为儒雅魁伟的奇男子。倾听他这唯一的录音,再联想到他活灵活现地生存在同龄者的记忆中,那样的生动,这种长存也足让我们这些后辈不由为之感叹,感慨不止。
【声明:本文充满个人理解。】
【声明:本文充满个人理解。】
战争使每个人都变成了恶魔——你挥刀向敌人,无差别击沉他国船只,管他是舰艇还是客轮,把犹太人送进集中营,管他大人还是小孩;你挥刀向同志,发动一场哗变,放逐一位舰长,甚至杀害你的战友,向他们发射鱼雷;你挥刀向平民,殴打你的同胞,即使是神父也出卖抵抗运动……而当你幡然悔悟,要从恶魔回到人间时,你们已经个个双手沾满鲜血,沦为罪犯,丧失人性。而你所能做的唯一光荣的事情,就是背弃那个错误的祖国,结束一场
战争使每个人都变成了恶魔——你挥刀向敌人,无差别击沉他国船只,管他是舰艇还是客轮,把犹太人送进集中营,管他大人还是小孩;你挥刀向同志,发动一场哗变,放逐一位舰长,甚至杀害你的战友,向他们发射鱼雷;你挥刀向平民,殴打你的同胞,即使是神父也出卖抵抗运动……而当你幡然悔悟,要从恶魔回到人间时,你们已经个个双手沾满鲜血,沦为罪犯,丧失人性。而你所能做的唯一光荣的事情,就是背弃那个错误的祖国,结束一场邪恶的战争。上帝会审判这一切,而你我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一些金句:“你们德国人都是纳粹!”“不,不是所有德国人都是纳粹!”“不是纳粹的那些人并没有联合起来阻止纳粹,所以你们都是纳粹!”(美国线:霍夫曼与黑妹的对话)“所有的……他们不会白白牺牲,最终就是,都是白白牺牲!”“跟随元首就会走向毁灭,(叛变)这是我唯一能做的光荣的事情。”(潜艇线:冯.莱茵哈茨舰长)“两封信都不光彩,一封来自懦弱者,一封来自告密者。”(法国线:福斯特与格鲁克的对话)“我们只是在做无谓的牺牲。”“如果我们的牺牲能够给予后继者力量,我们的牺牲就不是无谓的。”(法国线:抵抗运动成员的对话)三线叙事,各有亮点,就是英法德三语听得脑壳要爆炸。第二季完胜第一季。下一季福斯特会回到人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