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是9月份我在电影院看的,现在想来仍记忆深刻,去看这部电影也是个偶然,周末打算打算看电影的时候刚好收到这部电影的优惠券,是我从来没注意过的纪录片的形式,想着那就看看吧,也许有了这次感动之旅。电影院里人很少,整个放映厅算上我就3个人,另两个是一对母子,年轻的妈妈领着一个大约七八岁的孩子,时隔这么久我还是能记起孩子看到最后电影结束字幕上一行行维和部队的人数和牺牲人数的时候,孩子说牺牲的人也不多呀,语气是不解而不是现在键盘侠的恶意,也许在孩子的认知里这个数字就是很小,可是妈妈很耐心的给他讲解生命的唯一性,讲解维和部队的危险,讲解父母的牵挂与悲痛,讲解我们现在和平的来之不易...说实话,听着这些我是感动与欣慰的,这个妈妈很棒,很耐心的教育孩子,孩子虽然顽皮但也很认真的在听妈妈讲解,有这样的妈妈和孩子,下一代的教育应该也没我们在网上看到的那么糟糕。另一个让我惊讶的是这个孩子虽然好动,但是全程都看完了,我开始以为这类电影不适合孩子,对于他们来说电影不但枯燥而且应该也很难懂,欣慰的是我低估了这个孩子,之所以写这一段,是因为这个小插曲虽然很小,但是它在我记忆中的位置和电影一样深刻,时至今日,我还能忆起那个妈妈和孩子说话的语气。
回到电影本身,真的是一部很值得看的电影或者叫它纪录片,也许它不会像商业片有很大的宣传和票房,没有那种大肆渲染激动人心的大场面,没有任何一个演员,里面的每个人都是真实的维和战士和战区的难民,每个镜头都是真实发生的事件,战争是真的,死亡也是真的,摄制组跟着维和部队历时5年的实地拍摄浓缩成了这89分钟的纪实电影,每一幕都直击心灵,因为每一幕都是真实的,维护和平,现在说起这四个字都感觉心中激情澎湃的。说为什么远赴南苏丹进行维和任务,让我们的战士冒着生命的危险保护别国的公民——因为我们要有大国的担当 。电影我是哭着看完的,有感动,有感激,有感慨。每个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从此,蓝色在我这里有了不一样的意义。
电影看过之后我也在思考,电影的意义在哪里?在我的前期认知里,投资人是为了收益,制作人是为了成就,演员是为了作品,观众是为了娱乐,也许认知的比较片面,但也应有些许对的。之前看外国或者国产大片,看贺岁喜剧,也有过感动,也能从中得到启发,但远没有这次深刻,电影的意义在哪里?对内不是为了让人们拿钱和时间去换取快乐,是应给人们精神和心灵上的慰藉和感动,对外是要把我们的文化传播出去,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中国电影也一直在发展,在进步,但始终不能真正的走出去,原因在哪里呢?可以看见有的年中拍的,年底就能上映,有的真的就是爆米花电影。当然娱乐应该是多样化的,但是请好好沉淀,拍一些真正好的电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