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影评

12763202
  • 奇小一
    2017/7/11 22:41:45
    人权,职业道德,人格
    电影讲述的是美苏冷战时期,苏联间谍阿贝尔被美国政府逮捕,此时,驾驶美国U2侦察机的飞行员鲍尔被捕。为阿贝尔辩护的美国律师诺万受到重重阻力,最终在诺万代表美国和苏联进行谈判后,双方达成协议,交换人质。
    身处敌营却沉着冷静的苏联间谍阿贝尔,为异国间谍全力辩护的美国律师诺万,这是影片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两个人。美国对于人权的保护享誉世界,律师事务所要求诺万为苏联间谍阿贝尔辩护时,他有矛盾和犹豫,但是接
    电影讲述的是美苏冷战时期,苏联间谍阿贝尔被美国政府逮捕,此时,驾驶美国U2侦察机的飞行员鲍尔被捕。为阿贝尔辩护的美国律师诺万受到重重阻力,最终在诺万代表美国和苏联进行谈判后,双方达成协议,交换人质。
    身处敌营却沉着冷静的苏联间谍阿贝尔,为异国间谍全力辩护的美国律师诺万,这是影片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两个人。美国对于人权的保护享誉世界,律师事务所要求诺万为苏联间谍阿贝尔辩护时,他有矛盾和犹豫,但是接受案子之后的他,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职业律师。家庭,国人和媒体的反对,并没有让他质疑自己的决定,在和阿贝尔几次交流后,他理解了阿贝尔对家乡的思念,承诺让阿贝尔回到自己的祖国,在美国飞行员被捕后,他又提出双方交换人质,已达到最小损失,并在交涉后救出了一名学生。阿贝尔是苏联间谍,但影片并没有塑造一个邪恶、冷血的形象。他身上有一种特殊气质,沉稳执着,热爱自己的国家,他总说:“whathelp”,不是他无所畏惧,只是他比一般的人多了份沉稳的心。而影片只是反映了美苏冷战时期双方对峙的一个小的点,历史无疑是沉重的,但正因为我们背负历史,人类才能前进。
    人权,职业道德,人格。这是我在这个影片中看到的,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人权的问题,是国家层面的,而职业道德和人格是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分不开的。有多少人能像主人公一样做到职业道德高于一切呢?面对家人的质疑和反对,他没有退缩,媒体和社会的压力没有让他选择放弃,他忠于自己的职业,而在双方交涉过程中,诺万的高尚人格再次体现,每一个生命都是等价的,是同等重要的。他身上有非常多的闪光点。因此,他是真正的“standingman”
    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来说,最重要的是在正确的人生方向中,能够坚持自己,能够从小事去做,去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详细】
    8660753
  • 夕娴
    2018/2/10 17:15:14
    并不A片的A片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和闺蜜一起在香港的电影院观影,事先开玩笑,如果看到香艳的镜头,我就趁机掏出老二____和她摆剪刀手:-) 观影的时候,却发现这部电影是爱情片+动作片,偏偏不是爱情动作片。你能想象一部情色片刚演了一半,女主就怀孕了?!后半段的唯一床戏就是Ana躺在医院里做B超,养伤。感..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和闺蜜一起在香港的电影院观影,事先开玩笑,如果看到香艳的镜头,我就趁机掏出老二____和她摆剪刀手:-) 观影的时候,却发现这部电影是爱情片+动作片,偏偏不是爱情动作片。你能想象一部情色片刚演了一半,女主就怀孕了?!后半段的唯一床戏就是Ana躺在医院里做B超,养伤。感...  (展开)
    【详细】
    9142258
  • Rohya
    2022/6/16 22:15:14
    ~~

    老套的狗血喜剧。男主似乎蛮擅长演绎开篇这类带一点反派气场的主角。女主并不能给人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虽然已经归类为老套狗血了,但是其中依然有一部分情节设计的并不令人欣赏,过分渲染狗血情节导致影响了正常的观感。

    当故事线终于进展到中期之后,狗血的频率略微降低一些,观感总算回到了普通韩剧的水平,可以大致的总结是又起死

    老套的狗血喜剧。男主似乎蛮擅长演绎开篇这类带一点反派气场的主角。女主并不能给人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虽然已经归类为老套狗血了,但是其中依然有一部分情节设计的并不令人欣赏,过分渲染狗血情节导致影响了正常的观感。

    当故事线终于进展到中期之后,狗血的频率略微降低一些,观感总算回到了普通韩剧的水平,可以大致的总结是又起死回生了一次。

    如果没有一些新鲜的元素或者题材来重拾韩国剧集的话,未来只能是越来越差劲,近两年的空虚韩剧已经间接性的导致渐渐对于同类的东西略感乏味和厌烦。

    如果说看本剧有什么非常亲切体贴的建议的话:跳跃10倍速观看。

    【详细】
    14459365
  • 小小X
    2018/8/2 22:18:40
    下饭剧。

    啊就是“保镖”啦但是因为惠妮休斯顿的保镖太有名了就……

    其实作为日剧这部片中规中矩,不能带武器的民间保镖如何重新站立起来并且以信念保护最重要的人。以日剧常见的“受到挫折离职但被伯乐相中重操旧业”的专业保镖木村君为主角,四个“转职但心志不坚定随着剧情发展而成熟”的四个队友,以及“保驾护航的伯乐最后还要刷一波感动值”的科长,在一集一个事件中,贯穿了和内务大臣以及大臣国家保镖的磕磕碰碰

    啊就是“保镖”啦但是因为惠妮休斯顿的保镖太有名了就……

    其实作为日剧这部片中规中矩,不能带武器的民间保镖如何重新站立起来并且以信念保护最重要的人。以日剧常见的“受到挫折离职但被伯乐相中重操旧业”的专业保镖木村君为主角,四个“转职但心志不坚定随着剧情发展而成熟”的四个队友,以及“保驾护航的伯乐最后还要刷一波感动值”的科长,在一集一个事件中,贯穿了和内务大臣以及大臣国家保镖的磕磕碰碰的故事。当然最后的对抗国家机器为了洗刷清白作为大结局也算蛮好看的。

    其间我觉得拍的比较好看的部分是木村和他的儿子之间的互动。离婚后木村一个人颓废的生活,儿子想关心他所以借着母亲太忙要借宿一段时间的借口跑来他家,一边无限嫌弃天天白眼,一边又担心爸爸做这么危险的工作没有人要不好好吃饭。十足可爱。木村一边嫌弃儿子不乖一边又要给儿子买肉包子检查作业最后还被吐槽不知道自己儿子几岁,在发现自己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把儿子送走,告诉他你要去更广阔的地方看一看,然后被儿子吐槽我不要去冷的地方。温馨又搞笑。

    另一个就是特别隐晦的感情线。木村和内务大臣以及大臣保镖(江口洋介啊啊啊啊啊为什么这么多年了演技还是这么好这么帅!)的忙于事业偶尔关心一下随便谈不谈恋爱都可以我们互相都是重要的人的三角关系。??????

    下饭剧完全ok哦!

    【详细】
    9559578
  • MMOXI
    2008/5/8 12:43:04
    烟云中的繁华京城,蜕变出一段段别样的人生
    此剧是根据林语堂先生的同名小说改变的,由于先看了电视再回头翻的书,当然书的内容更为丰富,只是最终没有将其看完,只好把遗憾寄托在一集又一集的剧情之中了.能以这样篇幅长度完整紧凑得讲完整个故事中繁多主人公们的命运真是不容易,之所以喜欢它的原因,是从中可以深深体会到中国博大深渊的文化,从人物言谈举止之间便可清晰得嗅出那早已遗失在现代社会中的财富了....
    此剧是根据林语堂先生的同名小说改变的,由于先看了电视再回头翻的书,当然书的内容更为丰富,只是最终没有将其看完,只好把遗憾寄托在一集又一集的剧情之中了.能以这样篇幅长度完整紧凑得讲完整个故事中繁多主人公们的命运真是不容易,之所以喜欢它的原因,是从中可以深深体会到中国博大深渊的文化,从人物言谈举止之间便可清晰得嗅出那早已遗失在现代社会中的财富了....
    【详细】
    1374175
  • 魏知超
    2010/12/19 14:15:57
    阴魂不散与永垂不朽:电影中的轮回和永生

    本文完整图文影音版见:http://i.mtime.com/wzcjojo/blog/1004333/阴魂不散与永垂不朽:电影中的轮回和永生我的自恋哲学人活一辈子,居然要死的。而我很怕死。我发现我

    本文完整图文影音版见:http://i.mtime.com/wzcjojo/blog/1004333/阴魂不散与永垂不朽:电影中的轮回和永生我的自恋哲学人活一辈子,居然要死的。而我很怕死。我发现我的灵魂终有一天会烟消云散,于是我很郁闷。虽然对很多人来说,这种思绪是杞人忧天和神经过敏。我怕死的原因是我很珍惜自己的“自我意识”。我觉得上帝创造人类时应该是公平的,不同的人在他老人家眼里没什么两样。但奇怪的是,这芸芸众生中居然有一个是“我”。我不像上帝他老人家高高在上,看着自己捏造出来的玩具玩耍。我的灵魂被镶嵌入其中某一具玩具中。生命科学告诉我为什么我的身体会变成这个样子,我自己学习钻研的心理学甚至告诉我为什么我的心灵会变成这个样子。但它们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我的灵魂会被放在这一个玩具里,为什么我不是被放在其他几十亿个玩具中的一个里来旁观这一个呢?本来,世上的生命个体没什么特殊的,他们都按照上帝设计好的一个规则运作着。他们都是上帝妙手捏出来的玩具。但当我变成玩具之一时,就不太对劲了。我想我是规则的破坏者。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总结我看到的这个世界,那就是:这是一个完美的世界——如果没有我的话。我曾愚蠢地试图用一篇论文来阐述这个我心中最重要的哲学疑问,但可以预见会被当成超级自恋狂,所以也就作罢。可是,某位先哲甚至早就已说过,“我”居然是我唯一能确定存在的东西。这位先哲至少比我更自恋。虽然我不知道“我”是不是我唯一能真正确定存在的东西,但这个世界的确很奇怪,除了“我”之外居然全都不是“我”。而我很不愿意失去这个我唯一可以确定以及唯一特殊的东西。这是我怕死的主要原因。当然,在我这个奇谈怪论里,自我意识也并不是灵魂的全部。自我意识是灵魂的当下,而记忆是灵魂的过去。只是,回忆会被淡忘,会被中断,甚至会被篡改,只有自我意识才是可以把握的灵魂实质。那些通过记忆承载、传递至今的,正是宝贵的自我意识。(疯狂钻石@mtime 原创)小倩、小蝶和李凤仪的命运抉择所以我很不理解《倩女幽魂》里的聂小倩最后为什么非得转世。魂飞魄散固然恐怖,轮回转世难道还不是殊途同归?就拿你自己来想想,你可曾有任何前世的意识?喝下孟婆汤,小倩的灵魂也就随着她今世的记忆烟消云散了。小倩香魂永续的唯一方法,是呆在骨灰坛中,随宁采臣浪迹天涯。我不知道在中国从古至今这么多鬼弧仙怪故事中,那些鬼魂们为什么总是那么从容不迫、前仆后继、飞蛾扑火地赶去投胎。“你赶着投胎吗”,这句话在我看来倒是对鬼魂的调侃。投了胎,你也就不存在了,急什么。孟婆手里的可是一碗断魂汤啊!如果有一天我也去投胎,我一定会学《潘金莲前世今生》中的潘金莲,决不喝那碗汤。孟婆的传说是中国民间传说与佛教六道轮回说结合的产物,我觉得这个结合里多少有那么点自圆其说的意味。佛教告诉人们会有轮回转世,而现实中却没有人记得前世,于是只好摆出孟婆汤圆谎。我不知道佛教中是否有典籍解释这点?如果从鬼到人的轮回中,此生的记忆被抹去,那么人在其他几道中轮回,是否也应经此一劫?我像是必然的。因为“人道”中人从不记得自己前生的所作所为,而这些人总不可能全是从鬼变来的。里面总有一些“天道”、“阿修罗道”来的人吧?所以,不管人从哪一道转来,前世与今世的“我”何干?即便我今生积了大德,下世却由一个不是“我”的灵魂享福?即使有人拿出一百个证据告诉我,那个人就是我的转世,但那个人明明就是拥有不同灵魂的另一个人啊。至于聂小倩们为什么那么不假思索把投胎这种灭绝灵魂的行为作为灵魂唯一合情合理的归宿,我还没有想通。是中国人相信只要进入轮回,自我意识总归在冥冥之中存在?还是中国人的生存太过痛苦,连最宝贵的自我意识也不值得留恋?所以在我眼里轮回之说纯粹是扯淡。聂小倩被骗了。拆散宁采臣和小倩的,是笃信六道轮回的执念。我喜欢的是《倩女幽魂3》里小蝶的命运抉择。孤魂野鬼和重新做人之间,小蝶选前者。她放弃六道轮回,做一个无厘头小和尚永远年轻美艳的女鬼情人,好不风流快活。基于六道轮回的,是因果报应。前世作恶,后世便受罚。《大只佬》的李凤仪很不忿地问:“这样公平吗?”不公平!因果报应是佛的混账逻辑。一个灵魂做坏事,却让另一个不相干的受惩罚。大只佬心里明白这点,但他只能很无奈地说,日本鬼子杀了人,李凤仪就要死,无所谓公不公平,这只是因果。在这个故事里,佛是混球,真正有佛心的,是李凤仪。有因必有果,因果报应是佛的一个无厘头的诅咒,指定一个前世给你,然后你就得代那个根本不认识的前世受罚。然而心中有“佛”,就不会种下当下的因。此“佛”非彼佛,此佛乃人道主义。(疯狂钻石@mtime 原创)诅咒上帝,可得永年《惊情四百年》里,Dracula一心诅咒上帝,却意外获得永生。有人说那是上帝的诅咒,我的看法正相反。短暂的生命才是上帝降给世上所有生命的无差别诅咒。Dracula愤而诅咒上帝,没想到因此抵消了神的诅咒,获得永生。至于喝血这点“缺陷”,算得了什么!永生的手段似乎总是卑劣龌龊的,永恒总是与上帝过不去。《万能钥匙》、《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里,渴望永生者通过借尸还魂、霸占别的身体延续生命。《边城刀声》这个古龙最诡异的故事里,王怜花居然想到用换头手术接驳叶开的身体以延续生命。我记得《二刻拍案惊奇》足本里有一个很淫荡的故事,故事前面有一个作为引子的小故事,讲一堆修道之人为了成仙(成仙,典型的中国式永生)而吃成精的首乌,而这个成精的首乌是100%婴儿模样。《双瞳》里,小女生为了成仙,散布邪教,杀人如麻,割自己肚皮养真菌。这些行径,西方吸血鬼看了绝对汗颜。所以,永生是大能,永生前的小邪恶、永生后的小缺陷可以忽略不计。可叹的是Dracula最终死于爱情,爱的原始目的是为繁殖,繁殖的存在是因为生命无法永恒。所以,可怜的Dracula最终仍逃不出上帝的诅咒。永生之人似乎总是痛苦的。高桥留美子的《人鱼》里,永生的涌太的唯一目标就是要像正常人那样死去。《香草的天空》里,本可以做永生美梦的男主角也免不了被噩梦侵扰。但永生的故事不都出自不能永生的人类之手吗?与其说永生的痛苦是上帝的诅咒,还不如说是作者作为短暂之人的嫉妒和自我安慰。在《夜访吸血鬼》这部吸血鬼“血泪史”中,似乎每个吸血鬼都无比痛苦,他们活这么久,杀这么多人,却还觉得这个世界欠他们似的。小女吸血鬼其实是典型的性能量无法正常释放罢了。可惜她那时代弗洛伊德还没出来,不然可以教教她怎么“升华”。要是我,要不博览群书,沉迷艺术,要不拿十来个博士学位,不济一点就变成虐恋者,享受另类乐趣。总之出路很多,犯不着寻死觅活。以前有个小朋友给正大综艺写信,说如果将来有一天正大综艺把全世界好玩的地方都介绍完了,该怎么办?那时形象仍十分光辉的赵忠祥叔叔语重心长、颇有哲学意味地答道,小朋友忘了一个因素,那就是时间。回答得很不赖。世界总是天翻地覆地变化。所以吸血鬼们只要不是极端的宅男和干物女,他们的生活永远不会太腻味。《夜访吸血鬼》里这几个倒霉的吸血鬼,他们的痛苦只是个人性格问题,而性格问题又是作为短暂的人的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他们的痛苦其实与永生无关。《小岛惊魂》里,已经知道自己鬼魂身份的女主角一家,还是决定要在他们的房子里继续生活下去,因为那里是他们的家。伊藤润二的《鱼》里,已经变成一团腐肉的女人,仍然想着和鲜活的女人争男人,仍然陪心上人去看海。那幅画面,很妖异,很坚韧。吸血鬼们应该好好跟这些顽强生活的孤魂野鬼和腐尸学习。诅咒上帝是一个极端,另一个极端是做上帝最忠实的狗。《夺宝奇兵3》里,守护圣杯的老骑士获得了永生。然而神的恩泽是小气的。出了圣杯周围的结界,恩泽便没有了。如果可以,我还是选择前一个极端来获得永恒吧。上帝是个欺软怕硬而且小心眼的主。你和他对着干,你永生了;你拜在他脚下,也永生了,不过你得离他的脚够近。也许只有一个人在与上帝心平气和的关系中获得永生。这个人就是上帝他儿子。在《这个男人来自地球》里,一个活了14000年的、曾是佛陀的学徒、曾被世人称为耶稣、拿过10个博士学位的“老人”,向他的同事娓娓道出自己从石器时代开始的漫长人生。他的每句话都充满智慧。那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智慧。像他自己说的,他并不特别聪明,所拥有的只是无尽的时间。他的智慧来自超越凡人想象的漫长时间的积淀。写这个故事的是一个80多岁的老人,我相信只有老人能写出这样每个角落里都充满智慧的故事。这是我所知道的最平静的,同时也是最惊心动魄的永生传奇!(疯狂钻石@mtime 原创)永恒与一瞬伊藤润二的短篇漫画《长梦》里,有个奇怪的病人把自己送进医院,他发觉每过一晚,他的梦都会变长,从一天,一个星期,变成一个月……。医生发现他的长梦在旁人看来其实只是在一个瞬间的眼动内完成,而在病人的主观上却变得越来越长。发展到后来变成几十年的梦,让病人起床后根本回忆不起来前一天的情况,因为那对于他来说是几十年前。这样发展的终点是什么?会不会有一天梦的终点是永恒?在一瞬中完成永恒,这是一个诱人的故事。永生是不是可以用一种超越时间的方式实现?永恒与一瞬,说不定不那么对立。《土拨鼠日》里,永恒被固定在一天,上帝扮演月老,非得成功撮成一段姻缘后才让时间继续。我有时会想,也许一直呆在那永恒的一天里也不坏。此恨绵绵《土拨鼠日》的轻松愉快只是另类。那些永存于世的鬼魂和生命,似乎不是与怪力乱神有什么瓜葛,就是有什么心愿未了。《杀妻总动员》里,妻子一次次执着而顽强地复活,原来只是等待反复杀戮自己的丈夫的回心转意,重新爱上自己。《红色小提琴》里,婴儿的亡魂附在小提琴上历经人世,大概是不甘心还未看世界一眼就匆匆离去。《珍爱泉源》中的科学家变成一个不死的太空和尚在宇宙间流浪,竟是为了在一次星河变迁中与亡妻重聚。(疯狂钻石@mtime 原创)我能回忆起的最后一个永生故事,是库布里克和斯皮尔伯格的《人工智能》。在影片最后,历经沧海桑田的小机器人David被未来统治地球的智慧生命重新唤醒。David让他们找回妈妈。智慧生命说,他们可以复活生命,但那些复活的生命,只能存在一天,当他们晚上睡着后,就会再度死去,他们的意识一旦消失,他们的存在就永远消失在黑暗中,时空轨迹中虽然存储着大量信息,但一个人的时空轨迹使用过了,就不能使用。所以David的妈妈也只能再重新活一天。这个奇怪的情节被大多数观众认为是影片最大的败笔。这些未来智慧生命掌握的高科技,按常理来说要么能完全找回David的妈妈,要么就完全不能,而为什么会是如此刻意的一天呢?这必定是斯皮尔伯格为了煽情刻意加入的蹩脚情节。他们没有明白库布里克和斯皮尔伯格的用意。那些智慧生命所做的,是要召回那个已经逝去的灵魂,而不是像《第六日》那样,克隆一个新的拷贝。创造一个新的灵魂并不难,但他们要做的,是唤回那个无数年前曾经存在过的灵魂,那个唯一的“自我意识”。科技可以仅用一束头发就重造那个承载灵魂的身体,科技甚至可以像《魔术争锋》那样复制一个完全相同的灵魂。但即使是登峰造极的科技,也只能让那一个已经烟消云散的、唯一的“我”重见天日一天。这其实是一个最为叹为观止的情节设计,库布里克和斯皮尔伯格明白,生命的终结是神最高的诅咒,即使是发达如此的智慧,也难以突破这个“最后关口”。这短暂的一天,已经是生命的智慧与这个永恒诅咒相抵抗的极限。于是,在这重见天日的“最后一天”里,《人工智能》里机器人与人类的鸿沟,升华成了永恒的爱与短暂的生命之间的鸿沟。前一道鸿沟险恶万分,却仍有跨过的希望。而后一道鸿沟却愈裂愈宽,永远不可能超越。所以,当这个最后的夜晚,妈妈的意识就要永远消散之前,曾经经历过那么多痛苦挫折的David才第一次流下了眼泪。因为他知道这一别,是真的再也无法重聚了。这才是真正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我们能体会生命的可贵,却知道它注定无法永恒。这大概才是我们真正的原罪。这是自我们诞生起,神就降在我们灵魂里的诅咒。然而我们总是存着某种期盼。就像那些儿时的故人和已经逝去的亲友,常会回到我的梦中与我相聚。他们总是容颜依旧,而我在梦里竭力想看看自己的脸却从未成功。他们在我的噩梦里阴魂不散,在我的美梦中永垂不朽。疯狂钻石http://www.mtime.com/my/wzcjojo/http://wzcjojo.spaces.live.com/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谢谢本文完整图文影音版见:http://i.mtime.com/wzcjojo/blog/1004333/

    【详细】
    45355460
  • 人生难免有遗憾
    2015/12/30 8:44:41
    为国产动画起个好的开端
    期待很久的小门神终于看了,还是没有辜负期望。从今年我看的《大圣归来》到现在的《小门神》看了国漫的很大进步。作为中国动画来说,这部电影能做到这样很不错了,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好动画出来,能给现在的孩子多一点美好的童年动画回忆。 不得不说其实中国传...  (展开
    期待很久的小门神终于看了,还是没有辜负期望。从今年我看的《大圣归来》到现在的《小门神》看了国漫的很大进步。作为中国动画来说,这部电影能做到这样很不错了,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好动画出来,能给现在的孩子多一点美好的童年动画回忆。 不得不说其实中国传...  (展开)
    【详细】
    7712222
  • xixixixixixi
    2021/7/9 14:37:57
    但凡看过烈火英雄也拍不出这么拉垮的剧

    不要再毁医生和消防员这两个职业了,不了解他们真实的工作不尊重他们的职业,就不要碰这个题材,赚这烂钱自己能心安理得吗?就是一部披着救援题材的衣服,内里裹着尴尬到死的无脑恋爱剧。太失败了!!烈火英雄你们整个剧组包括演员都应该好好看看,好好学习下。

    女主和男主演技真的没眼看,重点是男主配音也不好,台词都咬不准,说话

    不要再毁医生和消防员这两个职业了,不了解他们真实的工作不尊重他们的职业,就不要碰这个题材,赚这烂钱自己能心安理得吗?就是一部披着救援题材的衣服,内里裹着尴尬到死的无脑恋爱剧。太失败了!!烈火英雄你们整个剧组包括演员都应该好好看看,好好学习下。

    女主和男主演技真的没眼看,重点是男主配音也不好,台词都咬不准,说话慢吞吞含糊不清,太影响看剧了,这配音演员好拉垮。

    女主这演技真的倒退了,为了谋女郎来看的,结果全是失望。你真的了解医生吗?编剧脑子就核桃仁大小吧!除了无脑和傻白甜,您写不出一位白衣天使的其他特征了吗?城池营垒里边的医生也比这个强太多了。

    再说消防员这个人,不专业,既然是宣传消防题材的作品,最起码要懂消防员这个人物角色吧!什么都不懂上来就尬演。男主作为演员不知道怎么回事,不能做大表情,不然整个脸都崩了。男二更加没眼看,他演技没演技,一点也不自然,这都哪找的演员,太失望了。

    结尾科普消防知识还是可以的,我觉得大家都需要好好了解消防知识,关键时刻救人救己。

    仅仅因为对消防这个题材的尊重,还会继续看下去,希望后面能改进!如果到第15集还是这样子,就弃剧了!

    【详细】
    13664628
  • se
    2019/11/1 15:43:08
    半部花拳,半部好片

    导演试图将重点放在爱迪生,特斯拉和威斯汀豪斯的针锋相对之上,借助互相的商业竞争来展现他们发明家和不计手段者并存的矛盾形象,并给出这等伟人背后所牺牲掉的东西,还原立体而富有阴暗面的历史伟人。在电影中,导演使用了大量的镜头语言,去强调两位发明家之间的对立关系,以及这种高度对立情绪对周边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展现了发明家的某种悲剧性——他们不再是纯粹的发明家,并且因此丧失自己珍视的东西,无论是自

    导演试图将重点放在爱迪生,特斯拉和威斯汀豪斯的针锋相对之上,借助互相的商业竞争来展现他们发明家和不计手段者并存的矛盾形象,并给出这等伟人背后所牺牲掉的东西,还原立体而富有阴暗面的历史伟人。在电影中,导演使用了大量的镜头语言,去强调两位发明家之间的对立关系,以及这种高度对立情绪对周边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展现了发明家的某种悲剧性——他们不再是纯粹的发明家,并且因此丧失自己珍视的东西,无论是自己的初心、还是在意的家人。首先,在第一个镜头,爱迪生站在一片白茫茫的虚无之中。这个画面对应了之后威斯汀豪斯助手对他的评价,“他建立属于自己的现实世界”,从无到有去发明一个空旷世界需要的一切,正是对爱迪生发明家身份的强调。但是,在这样的形象的另一面,爱迪生所表现出的阴暗面,也马上被揭示出来——与总统谈话时的咄咄逼人,以及随后对威斯汀豪斯晚宴邀约刻意放鸽子来羞辱的敌对表达。可以看到,通过开篇的这两段,已经将爱迪生其人的两面性,都表现了出来。行到这里,电影的表达都是非常顺畅而易于理解的。但是,接下来,导演却似乎陷入了一种对于“视听化电影表达手法”的过度滥用之中。在他的设计之中,爱迪生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较差,由此才恶化了他对于其他发明家的针对态度。在总统的一场戏中,导演安排爱迪生的儿子用摩斯电码与爱迪生偷偷交流,而后妻子的葬礼上也同样表现了爱迪生和儿子用摩斯电码的互相安慰。另外,爱迪生对妻子爱意的接收,也同样要在妻子死后、通过录音机,才能够完成。导演用“爱迪生与人的沟通需要拐弯抹角”的方式,来表现交流能力的低下。但是,对于这一点的表达,导演只是一味地使用打电码的手指特写、听录音机时由虚化到清晰的变焦,这样的镜头语言,去强调阐述。而相对地,爱迪生在与其他人的沟通中,具体是怎样表现出沟通能力差的,就只剩下了对下属和特斯拉的粗暴这种片段化的东西。而对于维斯特豪斯与爱迪生之间的敌意,导演同样犯了这个问题。当爱迪生接到威斯特豪斯的公司发展兴隆时,导演给到了一个“爱迪生爽约时火车在威斯特豪斯面前经过不停车”的闪回,来表现爱迪生心中针对情绪的重燃。而威斯特豪斯这边,当他被爽约回到家中,导演也同样切入一个闪回,展现他“被枪支威胁”的回忆,并加入威斯特豪斯枪支的特写,来说明他此时感受到爱迪生敌意后反击以敌意的内心。在这两段中,导演用了镜头表达的方式,但在剧情层面上却显得非常吝啬。一切都以电影试听系统来完成表达,这就造成了电影观感的不通顺。两段闪回,由于缺乏剧情台词的同步呼应,而显得有点莫名其妙且拖乱了节奏。而威斯特豪斯那段闪回,更是剧情层面上无甚意义,前后缺失只有一个片段瞬间式的回忆画面,完全是单纯为了表现威斯特豪斯的敌意而设计。同样地,当导演试图表现互相针对的敌意之战的全面化激烈化之时,镜头语言再次占据了绝大部分表达空间。导演设计了一个“镜头拉近地图上的灯泡,来表现战事蔓延”的镜头语言规则,多次使用——首先是后接特斯拉的抵达美国,“特斯拉加入战局”;然后是“地图上灯泡点亮而后镜头拉近”,后接威斯特豪斯在美国的业务扩张,来表现战事在全国范围的铺开。另外,导演也用了“电线杆密布而天空中乌云笼罩”的慢镜头、“城市地下电线工程全面展开”等画面,来表现电力对决的压抑放大和在城市内的蔓延。但是,也同样地,导演再次抛弃了剧情层面的表达,而且有些地方更甚——特斯拉哪怕在笔记本上画图,都能够说明他加入战团的意思,但成片里我们在那个部分中甚至不知道他是谁。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对爱迪生之负面影响的表达中。爱迪生沟通能力的差劲和对人的敌意,让爱迪生的妻子被迫受到同化,也表现出对人的敌视性倾向——与女记者一幕,拍摄二人侧面的正反打时,导演特意没有按照常规一样、人物放置在背向的边缘,而让二人的朝向上留出足够空间,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加强了爱迪生妻子对对方的矛头所指。而这种同化和爱迪生造成的压力,也让妻子不堪重负,得病死亡。而这里,压力的展现,仍然是镜头——针管的特写,而非而妻子在表现上的任何直接抒发。而类似的“镜头画面强调针锋相对”的用法,也在“脸孔特写”上得到应用。镜头怼到人面前,可以造成观感上的压迫,而表现出三个发明家间的互相敌视。而类似的用意,也体现在了人物对话时的剪切上:刻意加快的正反打和全景切镜頻率,加大了一种针尖对麦芒的紧张味道。在电影中,爱迪生对待发明的态度,是有变化的。起初,他反对以发明杀人(军火发明的邀约被拒绝),而后因为对对手敌视的竞争心,让他接受了“谋取生命”——先为了打击交流电的危险性而电死马(同样拉闸前给马特写),后同意政府的电刑提议、让自己的发明带给人痛苦。这一条持有发明而对待死亡的态度的线索,是电影里剧情层面上比较清晰的局部。但这里必须要说的是,在这一块,导演有些失去节制地运用了试听语言:先特意闪回了绞刑死亡犯人的痛苦,然后更是用马、豹子、猩猩、人的动图平铺入画面,后接图中人自首并死于首个电刑的报纸特写,来表现“杀死动物(马)即等于杀死人和痛苦的给予”的信息,强调爱迪生为了竞争而扭曲的初衷——为了打击对手,他不再坚持不为杀生而发明,而杀死了马,而有了开端也就会马上进一步去“杀人”。但是,在那一段之中,绞刑场面的突然冒出,实在是太过于突兀、且和主干剧情的表述割裂了,很容易让人难以理解。因此,在这部电影里,充斥了太多试听语言先行而剧情薄弱的手法安排——再比如,导演想表现发明家的黑白两面性,就通篇大量用倾斜视角构图来拍摄人物,从而表现人物的矛盾性。这个表达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问题在于:用的实在太多,而剧情层面的表现又略显单薄(只是三家互相逐步升级扩大的开战,三人不知底线的互相攻击),镜头本身就显得非常泛滥而刻意但又装腔作势了——这也是本片最大的问题所在:电影语言批发上场,剧情层面却难以充分对应,被孤立而又数量极大的电影语言表达,就只能变得语焉不详了。在相当多的段落中,导演本可以轻易地给出更简单直接的表达方式——比如通过自述来表现妻子的压力、用交流的不畅来表现爱迪生的沟通困难、直接拍摄爱迪生为了利益交换而接受电刑应用——但导演却非要剔除剧情层面,用一堆特写慢镜和闪回来表现,仿佛为了抬高作品表达手法的层级而在绕弯子,“不说人话”。但是,值得赞扬的是,在电影的后半段,剧情层面的问题得到了改善。叙事分成了两个阶段来进阶,表现发明家改变的不同阶段:伴随着战争的深化,爱迪生和友商的敌意也让他们愈发走向黑暗化。电刑事件和威斯特豪斯员工伤亡事件构成一个阶段,第一个主题是“死亡”——爱迪生对发明应用于杀人的认可,扭曲了本心,他也借用“死亡”来攻击对手的交流电事业,而威斯汀豪斯阵营由于追求与爱迪生的芝加哥决胜而酿成电死人事故,这一切都说明了二人之间斗争心愈发失去下限的膨胀、以及随之而来的初心目标的变质。而作为另一条线索,商业巨头借助商业规则的涉入也改变着发明家们的世界观:特斯拉由于筹备公司时的商业合同,导致专利权丢失;威斯汀豪斯在交流电事业受挫的压力下被迫接受了巨头企业的收购、认同巨头使用直流电的决断,而面临对爱迪生的败北,但虽然嘴上安慰着自己“一直想与爱迪生”合作,但他的心里仍然不甘于竞争的失败---对妻子自我解释的一段中始终摇晃的镜头,点明了威斯汀豪斯此时内心的动荡。而在这一段之中,由于剧情层面的表述的厚实,镜头语言的丰富也就不再显得泛滥、而与剧情表意呼应了起来。在爱迪生发售留声机的段落,导演的手法,是为了拿下芝加哥而对技术上还需完善的留声机进行提前发售的爱迪生、与打台球时争强好胜的特斯拉的交叉剪辑----二人斗争意识的再次加强:特斯拉被商业规则玩弄而沦落但仍然保有好胜心,爱迪生的发明家属性却开始屈服于商业性。这样对比性极强的交叉,使得特斯拉的保有本心和爱迪生的变质形成了反差。而到了威斯汀豪斯被爱迪生攻击交流电而打压事业之后,导演也用了一个漂亮的镜头平移,扫过交流电灯泡的熄灭和直流电灯泡的点亮、最后将镜头落在威斯汀豪斯的脸上,极其高效简洁地表现了竞争失利对于威斯汀豪斯的心理影响,而后又用一个对巨头职员的拉伸镜头,说明了竞争压力之下威斯汀豪斯的逐步商业化。而“纯商业化斗争”的进一步深化,则成为了第二阶段:爱迪生为了取胜而接受西门子收购,而其他两人则以一个“利益永恒而非敌人永恒”的标准商人逻辑,联手做掉爱迪生——至此,三个人已经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商人,不再是单纯的发明家了。在这一阶段的起始,威斯汀豪斯无法忍受竞争落败的情绪,而决定继续开战(此时镜头语言部分,配合以再一次的“被枪支威胁”的闪回)。而另一边,爱迪生接到商业巨头的电话,被通知“仍然扶持威斯汀豪斯”,而竞争的焦虑开始迫使爱迪生更深度地拥抱商业,从而在竞争中获胜(镜头语言上,反复对爱迪生和投资人进行镜头拉伸,来表现“主导竞争胜败的商业”对爱迪生的步步迫近、逼着他逐渐深化的变质)。而这种逐步深化的竞争以及其促成的拥抱商业的自我转变,才导致了爱迪生在“电椅制造获得官方支持”并且利用“杀人电”来攻击交流电的决定(“死亡”线索的进一步延伸:爱迪生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了),并最终引导出了对手的反击、最终二人在纯商业层面上、以合伙和并购为手段的互相攻守和胜负。而与此同时,虽然本段中仍然有大量的镜头表达的使用(比如延续前半部的人物构图法:拍摄人物时的倾斜构图、将人物放置于画面一侧而非常规的中间,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挣扎以及逐步扭曲)。以及,在威斯汀豪斯以商业标配的法律手段反击“杀人电”之前镜头给到的“美国地图上被直流电灯泡包围的唯一交流电灯泡”的特写来作为“竞争的压力对威斯汀豪斯影响作用”的表达,还有威斯汀豪斯被竞争对手影响的“闪回”的反复应用、爱迪生与秘书争辩自身原则转变时作为主照明光的“交流电的红光”,都是镜头层面上的关键表述。但剧情层面的内容与其形成了良好的对应,使得所有的表达变得准确而又丰富了起来。这就在剧情层面呼应上了镜头语言的表达:发明家互相之间的敌意深化和竞争扩大,是会让他们的初衷扭曲,从单纯的发明家变成一个无所不用其极的商人的。作为电力大战的结局,导演将“杀死生命”和“商业化”两条线索进行了合拢,借助电刑和交流电点亮世博会的交叉剪辑(特别是两个推杆的同步剪辑),来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发明家扭曲“不为杀人而发明”的初衷,同时变得彻为了底商业化,一切为了竞争的胜利。而在收尾的部分,导演又似乎给作品注入了一些希望。威斯特豪斯对爱迪生发问:想想最初发明持续13小时的灯泡时,你是多么兴奋。这一句话,就道出了导演想表达的根本:发明家的初衷,都只是为发明而雀跃(开头部分当威斯特豪斯夫人问到爱迪生对什么感兴趣,镜头马上转到爱迪生对着笔记本思考列出的发明),但在现实世界中,为了争取自己发明继续开展下去的平台和机会,只能被动地被情况所迫而扭曲成一个无下限而又对同行带有敌意的商人。现实世界的客观情况,迫使发明家进行“战争”,而让发明家变成了黑白双面性极强的复杂人性,并深刻地影响了家人从而让他们失去自己在意的东西,成为了一出悲剧舞台中的主角。但在这里,经由此发问,竞争失败的爱迪生和威斯特豪斯,却仿佛意识到了自己的堕落而达成了和解。并且,这样的乐观也延续到了电影的最后一幕。借助开头结尾的呼应,导演的处理是非常微妙的。首先,他在悲剧里留下了一点希望,让爱迪生经历一切后承认败北(对自身本心丧失的醒悟),转去电影业继续发明,从而回归了纯粹的发明家。在开头的第一幕,他身在一片白茫茫的虚无,似乎要如秘书所说,用发明填充整个世界。这就是他的发明家初心。而到了结尾,白茫茫消失,他身在瀑布拍摄电影——发明追求的新依托。这种首尾的对仗,让爱迪生在电影领域里找回了本心。并且,这样的首尾安排,就像电影里特别注重的运镜和剪辑节奏的处理一样,让电影在纯技巧层面变得“高级”。与此同时,导演又在电影中放置了特斯拉这个角色---当然,任何谈及爱迪生和“电”的电影,都无法忽略这个人物。而在本片中,导演并非完全“为了用特斯拉而用”,而是将他作为了一个符号:在竞争和商业化侵蚀之中,保有了发明家“醉心于创造”之单纯本心的存在。即使他也被商业规则收走了自己的专利权和公司,但他的竞争心依然没有让他走上彻底的歪路,而仍然思路单纯、只以科学真理的事实为根据行事(在爱迪生为了打击对手而扭曲交流电事实的同时,特斯拉公布自己的发明从而维护了与自己没有利益关系的威斯汀豪斯)。如前所述,特斯拉在本片中,起到了对爱迪生的反面衬托作用、去突出爱迪生的逐步迷失。但是,在作品的结尾,特斯拉的意义更上了一层。他与威斯汀豪斯合作,将自己的发明推广了出去,看上去这是一个乐观的结局。然而事实上,熟悉特斯拉历史的人都会知道,这个天才的晚年遭遇了什么样的事情。因此,当我们抱着这个被影片本体隐去的史实再次观看这个结尾时,威斯汀豪斯对特斯拉的合作也不过是前半段中特斯拉与商人合作的又一次重复、一次商业对发明家的再一次利用而已。而特斯拉的命运,也必然会像前半部的结局一样,走向失败。在导演对于特斯拉的运用之下,转投电影而似乎找回自我的爱迪生的最终命运,似乎也从希望变回了悲剧:单纯的发明家终究只能失败,而想要竞争胜利,则无法回避开对自己的扭曲。虽然这部电影的后半部有所改善,我们也始终无法忽视影片在漫长的前半部里的问题:电影镜头表达过多,剧情层面的信息单薄,导致影片陷入了语焉不详和故作深沉的状态。但这也并非是本导演的独有问题。在艾德哈里斯和黛安克鲁格主演的《复制贝多芬》中,学院派出身的导演,就在《贝九》首演一场戏的拍摄中,施加了频繁而让人几乎呕吐的“镜头快速旋转”“快速剪辑”“人物表情大特写”“镜头巨震”,来体现这部横跨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的交响乐巨作的震撼程度。对于一部电影而言,前半部的地基和引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陈述人物的基本设定、指引作品的主题走向,而本片的前半部由于剧情上的过于弱化、以及导演对镜头手法的深切沉迷,从而严重动摇了这个地基。拍的很漂亮而完全含蓄,只是技法上的展示,而将一切表达变得清晰而精确,才是一部对公众电影所应该达到的目的。镜头语言,其作用绝非“为了技术而技术”,而是在于提高表达和叙述的效率、并且避免太多平铺直叙的直白,就像电影后半部所做那样。显然,如何恰当地平衡剧情层面和电影语言层面的表达分量、如何防止电影陷入一种创作者自娱自乐且故作矜持的技法卖弄的氛围,是很多导演都亟待提高的部分。作为本片来讲,于镜头语言层面的精雕细琢,赋予作品以灵巧的表达和高端的技术,但前半部于叙事的单薄,又让这些技艺的精巧,变成了绣腿花拳,失之于苍白。

    【详细】
    106215931
  • 花开有声
    2015/5/15 0:38:56
    民族记忆与个人怀旧
                         民族记忆与个人怀旧
    立意
       《我的1919》是一部独特的影片。他表现的是一件封存已久的往事,即在191
                         民族记忆与个人怀旧
    立意
       《我的1919》是一部独特的影片。他表现的是一件封存已久的往事,即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拒绝在丧权辱国的“和约”上签字。这是在近代国际外交风云中,中国面对西方列强发出的第一声呐喊。尽管这声音确实微弱单薄,但是,毕竟是自1840年至1919年长达80年间中国外交官第一次挺起脊梁。
      重要的不是事件发生的年代,儿时事件所讲述的年代。任何被突然回忆起而又得到广泛传颂的历史在本质上都应该被看做是当代史。《我的1919》具有一种国际现代化视野,是在“冷战”后特殊的国际环境中,中国进一步实行改革开放的根本国策的必然产物,适应了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全面融入世界的发展趋势。他代表了面对当前纷纭多变的世界发展格局中中国人民的心声:中华民族尊重世界各个民族,也坚定不移地维护自己的尊严,在任何时候都要发出自己的声音,绝不屈从于任何霸权主义。
      当讨论这部影片的剧作时,我关心的主要不是历史实际发生了什么,而是这段历史被作者采取什么方式回顾和再现。
      这部影片选择的是一个特定的视角,即通过中国政府参加“和会”的代表顾维钧回顾历史。但是在本质上并不是个人记录,而是以个人回忆的形式叙述民族的集体记忆。
      任何记忆对于历史而言都是重构而非再现,正是这些重构,透露出作者的思想、观念、情感和幻想。但是,任何完全个人化的想象都不值得通过电影表现。任何单纯的抽象的理念形象化,都难以持久的凝聚观众的视线。一部成功的影片折射出的观念必然既是集体的,又是个体的。它必须暗合观众的心理需要。
      民众对于被表述的历史的关注点不会一成不变。这部影片强调的是中国人的尊严,它包含两个方面,既是民族和国家的尊严,又是每个中国人作为个体面对世界时渴望得到的尊严。
      在过去的一些影片中,个人的尊严往往被民族的尊严所掩盖,它倡导的观念是:只有国家民族有了国际地位,作为集体中的一员才会得到尊重,这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的时期一直是主流意识至今影响甚大。但是现实总是要修订既定的观念,有时这种观念正是通过电影形象悄悄地进行。这部影片的基本立意与传统观念稍有不同:每个中国人在国家交往中如果都能争取到自己的尊严,作为这些独立个体的集合——中华民族才有可能获得完整的民族尊严。
      这种观念的产生无疑有着现实依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封闭的国门向世界打开,中国人的国际交往日益增多,许多中国人都会发现,作为自己的祖国——中国,是世界上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不敢轻视的。但是,每一个中国人作为个体,并没与因此获得足够的尊重,普通老百姓与外国甚至是西方人接触时,经常会感觉到一种潜在的歧视,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与中国的国际地位很不相称,令人倍感压抑。因此这部影片的作者试图通过形象启示中国人,既要维护民族尊严,又要维护个人尊严,既是应该的,又是有可能实现的。
      影片寻找到了一个形象来承载观众可得双重尊严,那就是顾维钧。编导的设计是:让他在具体历史情境中成为民族化身,观众与他认同,就会产生民族自豪感。作为个体,他以鲜明生动的个人魅力吸引观众,只有与他认同,压抑的精神才可能得到解放。
      当顾维钧叙述历史时,使用的电影手段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旁白是主观的,这样计较方便的把观众带到以顾维钧为中心建构的历史氛围中,从他的角度感受世界。
      但是编导设定的影像构成却是采用全知视点进行客观描述。因为作为电影的主要视点,遵守的原则是,不仅是提供视点的人物必须在场,而且要以摄影机代替他的眼睛去观察。这种局限是编导不愿意承受的,要想多角度展现事件内幕,只能采取全知视点。
    人物形象
      顾维钧的形象是这部影片的关键所在,整部影片的众多人物形象,是以他为中心设置的。这显示出作者的创造性。在国际外交舞台上,他是一个弱国的级别较低的外交官,本应无足轻重。但是,他被设计为一位颇有影响的重要人物,远远超过了他实际的社会地位。
      作者如果偏爱自己的主人公,就会不由自主的将他理想化,这个人物形象的成败均与这种理想化密切相关。
      他的性格设计的颇具电影化,他是一个主动性强的人,在关键时刻总要有所行动,而且具有一种不顾后果、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因此围绕着他,总是能够发生冲突。与他相比,陆征祥外长以及其他几位中国外交官则基本上没有安排什么动作,只能作为顾维钧的陪衬。
      顾维钧与法国总理克里蒙梭的关系是按照不打不成交的模式设置的。在这些外交摩擦中,他们各自展现了性格中最具魅力的一面。顾维钧的性格设计特点是,他在外交事务中斤斤计较,而且是公然违背上级——外长陆征祥的意愿,与克里蒙梭暗中较劲。这反而赢得了对手的注意和赏识。使之从居高临下的大国外交向趋向平等的私人外交转化,在顾维钧到医院看望克里蒙梭时,两人甚至发展成推心置腹的私交。
      这里的理想化表现为,顾维钧就外交事务而言,尽管不辱使命,但是也没有太大成就,但是就其个人交往儿童体验,他把国际政治舞台成功的变成展示个人魅力的场所。观众如果还能对于中国节节败退一让再让的外交活动兴趣盎然的看下去的话,正是依赖这种转化。他们喜欢这位在民族利益据理力争的时候,获得国家社会外交界普遍尊敬的年轻外交官。显然,在主权问题不是普通观众关注重点的今天,个人是否能够得到尊重与观众个体联系的更加密切。
      但是,显然作者过多的使用了一种模式,那就是,每当顾维钧有所行动,总是出现旁观的外国人士发出由衷的几乎不加掩饰的赞誉。如,克里蒙梭对顾维钧说:“威尔逊总统总是跟我提起你。他对你赞不绝口。有你这样的年轻人,中国的未来大有希望。”这从语气到用词都很不得体,很难想象一位大国总理会赞颂一位他看不起的弱国的无名之辈。这对于以顾维钧本人为叙述者的影片来说,听起来倍感生硬,颇有自吹自擂之嫌。显然作者在借克里蒙梭之口为顾维钧做鉴定,以引导观众,卫冕急功近利。
      以女性的爱慕之情来表达作者的倾向性,是故事影片最常用的叙事策略。这部影片中安排让娜爱上了顾维钧也是在意料之中。但是,爱情并没有真正的发生,因为顾维钧摆出一副不解风情、坐怀不乱的神情。在电影中处理感情可以有不同方式、不同结果,但唯独以一方情有独钟,一方不解风情最为笨拙。在作者看来,来自法国女郎的爱情,其象征意义远大于现实意义。在许多中国人的观念中,法国女郎是以爱情为生的,她如果爱上对方,必是对方可爱,而她是不在乎世俗的外在条件的。让娜被设计为美丽、多情而又有正义感,她倾心于顾维钧只是验证了顾维钧的个人魅力逼人,不可阻挡。中国人往往更盼望外国人的肯定,以从中找回自信,其实这正是一种缺乏自信的表现。顾维钧获得让娜的爱,得到的是自尊心的满足。但是没有感情回报依然不可理解,作者白白浪费了题材提供的机会。人们能够想得到最常见的情节是,顾维钧本来也想娶让娜为妻,但是担心有了法国夫人,不能在外交事务中站稳中国立场,只好放弃,虽然俗套,但总比毫无反应好。
      顾维钧形象的最大的不足在于,既然这部影片是以他的叙述为主线,就应更多的展露他的心理活动,表现他内心的矛盾和忧虑。只有更多的利用旁白进行自省,才能使其精神世界丰富起来,显示出与众不同的风采。毕竟他不应该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叙述人。
      在这部影片中,塑造的最成功的形象是法国总理克里蒙梭。他的性格丰富,个性鲜明。他应该是一位铁腕人物,号称“老虎”,却总是笑眯眯的,令人捉摸不透。他确实是表里不一,老奸巨猾,但精神状态却被设计的非常放松,生活态度更是潇洒自如。对于顾维钧,一方面爱惜人才,称赞其有魄力,有骨气,另一方面,在内心深处,他根本看不起这位弱国的小外交官。这造成了顾维钧的悲剧,即,外交是靠国家实力发言,外交官的个人能力根本无法左右国际政治。
      克里蒙梭所处的环境更加复杂,也更危险,他必须为自己坚持的外交政策付出血的代价,几乎丧失生命,由此显示出他的临危不惧,这种设计显然是易于换取人们的同情。与此对比,顾维钧虽然两次挨打,却没有生命危险,观众的同情大打折扣。
    叙事
      影片在表现为中国争得利益权益方面,设计了两条路线、两种方式。一种是以顾维钧为代表的官方路线,一种是以肖克俭为代表的民间路线。
      我们可以设想,作者主观上准备设计为两条并行的线索,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互相对照。但是这只是作者的一厢情愿。故事影片最成熟的叙述原则是根据二元对立模式设置冲突,发展情节。但凡电影对两个事物进行对比,必然进入二元对立模式,对于二元对立的双方,不可能保持完全公正,作者在其中必有倾向性,关键是,作者肯定谁,否定谁。
      肖克俭的所作所为,在传统观念中代表激进的革命,而顾维钧则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改良。但是这部影片显然没有遵循传统的价值观念塑造人物形象。
      就理论而言,肖克俭应该得到更多的肯定,因为他的行为,其实基本上就是“五四”运动时的学生们行动的再现,只是把活动场所从北京转移到了巴黎。当时的政府之所以没有明目张胆的指示外交使团在“和约”上签字,重要原因是收到来自全国各阶层的压力。西方大国畏惧的也正是这种来自民间的反对列强的民族情绪。
      但是,顾维钧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示威游行无助于国家和社会,无助于山东问题的解决。作为历史人物,他当然可以而且也确实持此观点,这本无可厚非,关键在于,这实际上也代表了作者的观点,这就前斟酌了。在巴黎的中国留学生、华侨、工人殴打顾维钧而让娜奋不顾身的保护他,这种情节安排欠妥,因为它不符合事实。据顾维钧回忆录记载,当时学生并未动手,只是扬言如果签字就杀了他。因此学生、华侨与官员在拒签方面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
      关键在于,作者把拒签看做了一种至高无上的举动,是一种终极目标,而且是属于顾维钧个人的伟大的举动。其实,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是历史合力的结果,实属不得已而为之,顾维钧只是顺应了这种历史合力的趋势。
      显然,这部影片最基本的叙事策略是,把顾维钧个人的一切都赋予了民族含义,外国人对他个人的尊重被看做是寻求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外国人对他个人的喜爱被看做是对中华民族的喜爱,对他个人聪明才智的赞美被看做是对于中国人的赞美。顾维钧还不能算是历史环境中的真正个人而是中国人这个集体的代表,因此这种叙事,表面上是个人化的感受,实际上是写中国人的共同感受。
      以肖克俭的自焚身亡与顾维钧的拒签进行对比,同样是表达中国人的意愿,前者付出了生命代价,而后者只有举手之劳。但是,观众都愿意与顾维钧认同。原因就在于后者更符合中国人的幻想。
      历史真实事件与这部影片最大的不同是,中国代表没有出席“巴黎和会”的签字仪式。从外交角度来看,中国代表不到场也属一种拒签方式,只是不如到场戏剧效果强烈,电影需要提供一种直观的方式,观众需要亲眼看到自己的代表当场拒绝签字,看到当时外国人的震惊或失望的表情,从而激发观众的民族自豪感。在顾维钧回忆录中,描述了他对对当时签字仪式的想象:“当出席和会的代表们看到为中国全权代表留着的两把椅子上一直空荡无人时,将会怎样的惊讶,激动。”“甚至是整个世界为之愕然,即使不是为之震动的话”历史也是用想象的方式记载的。
      这种想象同样也激励这电影编导,因为它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满足,电影更有利于这种想象的直观表现。与此对比,肖克俭的自焚,尽管悲壮,却难以激发这种由想象带来的精神满足,因为观众心里明白,外国人绝不会因此而有任何心理反应。
      在顾维钧与肖克俭的对比中,顾维钧完全占据上风。从作者选定了电影叙事方式的那一刻起,就决定了必然如此,只是需要指出的是,作者的历史观是大有可疑的。
    疏漏
      影片开始,法国伤残退伍兵阻拦顾维钧的马车,殴打他,这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这群兵痞与中国代表没有任何利害冲突,这种设计完全偏离了主题。影片开始部分的冲突按照常规往往是为后来的基本冲突确定基调,根据这种逻辑,观众会认为,法国而不是日本将与中国直接争夺山东权益,因此有误导观众之嫌。其实这部分需要交代的是日本与英法美等大国的秘密外交,他可能损害中国利益,才能交代出产生危机的前提。
      顾维钧利用日本代表的怀表借题发挥,作者似乎非常偏爱这个细节,其实考虑欠周。在场的外国代表未必相信日本代表会用一块自己使用过的旧手表去贿赂中国代表,而且日本代表既然已经把表作为礼品送了人,为什么还要在发言前当着众人寻找这块表?真是匪夷所思。因此可以推论,在中日代表各执一词的情况下,中国代表可能说了谎,不幸的是,观众知道,确实如此。这种行为在外交场合是积极危险的,因为你既然可以当中撒谎,其他的言论就不可信,他表明这个人在的道德方面有缺陷。这显然不应该是对西方社会比较了解的职业外交官的行为。编导可能有一个观念:只要动机是好的,就可以不择手段。中国观众出于民族大义可能不会提出异议,但是一个旁观的外国观众未必会同情中国,因为他也许不能容忍顾维钧当中撒谎。
      顾维钧在发言中说:“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这个比喻有着明显缺陷,因为耶路撒冷是有争议的地区,而山东属于中国却是无可置疑的。
      梅作为影片的重要形象是苍白的,甚至有些多余。据说在原来的设计中,梅与顾也有感情纠葛,这样他就成为了顾维钧和肖克俭共同争夺的对象,在完成片中,这种设计被舍弃了,她只是被肖克俭冷落的妻子,更显得无足轻重。其实,她应该更多的显示出五四时期的新女性的风采,更多的引出一些时代特色,才不枉成为女主角。
      中国代表签字或者拒签,对于各方的利害关系并没有交代清楚,西方各国只是丢了点面子,中国代表无论选择什么,对于他们个人没有任何影响,既不丢命,也不丢官,不冒任何风险,拒签的唯一输家是日本,这样它无法堂而皇之的将山东据为己有。果真如此,对于任何一位中国人来说,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只管放心大胆拒签就是了,谈何伟大意义呢?没有反差巨大的利害关系,就谈不上选择的优劣,作者在设置基本冲突时显然不够周密。
      在如此严肃的正剧中,日本的形象依然被漫画化,与全片的人物造型和人物风格不统一。对电影编剧而言,也许需要用更加严肃的态度去观察日本的各种人物,特别是反面人物,谨慎地探求其内心世界,才会塑造出真实可信的形象。
      肖克俭等人用抽签的方式决定谁去自杀明志,并非上策,这本应该是一种完全自愿的选择,如果抽签就有碰运气的成分。谁抽上谁倒霉,就冲淡了慷慨就义的意义。
      结尾时安排躶体法国男子的意义不明确。
                                             
                                           摘自《中国电影美学1919》
      
    【详细】
    74727027
  • jfflnzw
    2017/5/23 20:32:01
    现实的一声叹息

    这是一部安静的影片,不曾出现多少大哭大嚎、大悲大戚和竭斯底里,仿佛只是一段主人公福贵一路走来的注释。片名为《活着》,可是贯穿整部影片的却是接踵而至的死去,主人公福贵先后在民国失去了父亲,在内战中母亲逝去,在“大跃进”中失去了儿子,在“文化大革命”中死了女儿。每一次的死亡,看似意外,但冥冥之中又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动荡、抑制的时代,是对生存在底层的百姓无情的掠夺,使他们和他们的家庭,从形式到

    这是一部安静的影片,不曾出现多少大哭大嚎、大悲大戚和竭斯底里,仿佛只是一段主人公福贵一路走来的注释。片名为《活着》,可是贯穿整部影片的却是接踵而至的死去,主人公福贵先后在民国失去了父亲,在内战中母亲逝去,在“大跃进”中失去了儿子,在“文化大革命”中死了女儿。每一次的死亡,看似意外,但冥冥之中又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动荡、抑制的时代,是对生存在底层的百姓无情的掠夺,使他们和他们的家庭,从形式到内在实现,一贫如洗。作为一个旁观者,看着他始终怀揣着海市蜃楼般的希望,踩在现实的浮冰上。无法掌控的表象迸裂之后,依靠自身本能的漫长耐心,在窒息状态下延续生存。生命如同一块海面,对所有的惨剧照单全收。弗洛伊德对受虐狂的成因有这样一种解释:人若落入一种无法摆脱的痛苦之中,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就会把这种痛苦看作是幸福,用这种方式来寻求解脱——这样一来,他的价值观就被扭转过来了。这是这部影片的主人公、也是从五六十年代乃至今日的中国普通老百姓,一种真实、麻痹的生活状态。按这个定义来说,我们每个人成了受虐狂。由是,观众,不仅是旁观者,也是套入这个故事中的一员。每个人的自身,既是历史铺展开的卷轴,又是受历史牵引压榨而生的产物。现实没有为人们怎样活着提供选择,而每一步前进的步伐都成了一种必须。有人说这是张艺谋拍的最成功的一部片子。影片平实、朴素的记叙与情节保持了一致,场景永远是灰蒙蒙的,一如那个荒谬的时代和蒙昧的社会。葛优饰演的福贵,表情和动作维持在一种混沌的状态,活灵活现地叙述出了在那个时代的小人物身上那种自然而又悲哀的耐性,在被迫面对各种失去后,继续平静地生活下去,仿佛领略过了生命的各种真谛,但最终兴许还是归于无物,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人世,又赤裸裸地离去。情节上,张艺谋在原著的基础进行了大幅度的处理,还是比较成功的。插入了一些新的情节,例如凤霞的死的过程中并没有王教授这个角色。但是引入王教授这个角色,更加直白地揭开掩藏在凤霞之死背后的隐情。观众在经历过视觉和心理的冲击下,看到了那个时代对知识分子的无情摧残。另外一个重大的改动,是福贵谋生方式的改变。从小说中福贵向龙二借了两亩田过活,变成了向龙儿借了一副皮影戏做流浪艺人。皮影戏又至始至终贯穿了整部影片,恰恰将小说的农村背景搬到了城市,开拓了视角,利于电影语言的表达,达到了更加平民化、普遍性的效果。而给我的理解,“皮影戏”的意象又可以有一种人生如戏、悲喜皆空的意味。电影将有庆的死因由原来的为县长夫人输血过多而死改为疲劳中被拉去学校做工而导致被春生撞死。揭开有庆裹尸布的血淋淋的一幕,将人物的悲惨性充分视觉化。虽然不及原著的情节在政治上那么尖锐,但是学校逼迫学生搁置学业投入全民大炼钢,在另一个层面上投射出大跃进背景下至上而下的思维模式的荒谬和行为方式的粗糙,中国走的社会主义的伪科学路线以及理想主义、功利主义和命令主义的肆意横行。与之前工作人员来福贵家中收铁器有庆翻开福贵放皮影的箱子提出箱子上的钉子和皮影上的铁丝也是金属又有某种隐秘的联系。相较之下,改动之后的情节避免了绝对化,更显意味深长。在结尾也有大手笔的改动。原著的结尾是这样的:凤霞难产死了,她的丈夫在打工的时候被石板压死了,二喜的儿子由福贵养着,后来吃豆子撑死了。福贵的家人全都离他而去,只有一头老牛伴着他,他说:“人嘛,就是要活着。”这是典型的黑色幽默,悲剧而变态,在苦难深处,反而不知为苦。只有沉醉于苦痛,所有的伤口才会不药而愈。然而电影的结局显得温和得多,凤霞死后,她的儿子取名为馒头,福贵和家珍带着二喜和馒头一起生活下去。这样的处理使悲剧停留在一个适可而止、容易让人承受的范围之内,使观众的视角从纯粹的悲剧更多地转移到生命和历史的关系上。有几句比较经典的台词。当年儿子问福贵:“小鸡长大了变成什么?”有庆的回答是“鸡长大了就变成了鹅,鹅长大了就变成了羊,羊长大了就变成了牛,等牛长大了,共产主义就到了。”而结尾处,孙子再次问起他同样的问题,他不再回答“共产主义就到了”而改成了“等牛长大了,馒头也就长大了”。我从一个普通老百姓身上看到了对社会寄托的塌陷、对社会主义共产主语美好梦想的粉碎,而后生活最终还是落实到生活,吃喝拉撒,生老病死,一部平铺直叙的流水账,所有的修饰都显得多余,这就是活着最坚实的表达。还有是福贵和春生在战场上面对尸横遍野的情景,不像其他大多数电影,眼睛里流露出的不是悲伤,而是惊讶,这种情感也许是面对死亡更直接更真实的感受。他们目瞪口呆地说“家里人都不知道——就这么死了”,“福贵啊,我们可得活着回去了”,“回去了,可得好好活呀”。“好好活”这句话深深刺到了我的神经。这是每个人活着的最基本的意愿,但是“好好活”的标准又因人而千差万别。而作为生活底层的普通百姓来说,他们的标准始终在不断放低,最后完全依顺于麻木与不幸的世界。这部平静的影片却被列为中国十大禁片之一,在意识形态上强行批注了“不和谐”。时至今日,这个国家已经有勇气承认过去犯下的一些错误,但是又为什么没有勇气承认得彻底呢?既然有勇气面对过去了,又为什么要遮遮掩掩,没有勇气面对现在改正现在呢?因而面对历史和现实,除了付诸一声叹息,还能说什么呢?面对充满苦痛的“活着”,又能说什么呢?

    【详细】
    85582151
  • dear莹火虫
    2022/2/24 15:31:37
    图书馆: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第二季的第一集,讲述了图书馆的故事。最先出场的是高寿98的古籍活字典沈燮元老先生。他是版本目录学家,在古籍整理、鉴定和保护工作上有着杰出贡献。沈燮元先生的日常,几乎就是读书。他的工作也是读书,退休后依然是读书。他是将兴趣与工作合二为一的例子。在搜索“沈燮元”三个字时,跳出来内容,经常逛南图的人都对他印象深刻,因为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他坐在那里阅读,而且是早早来到的那位

    第二季的第一集,讲述了图书馆的故事。最先出场的是高寿98的古籍活字典沈燮元老先生。他是版本目录学家,在古籍整理、鉴定和保护工作上有着杰出贡献。沈燮元先生的日常,几乎就是读书。他的工作也是读书,退休后依然是读书。他是将兴趣与工作合二为一的例子。在搜索“沈燮元”三个字时,跳出来内容,经常逛南图的人都对他印象深刻,因为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他坐在那里阅读,而且是早早来到的那位。在他们看来,老先生就是坚持的动力。老先生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一个人活在世上不能老是玩,要做点事情”。从他身上,我还看到了专注的力量。一个人一辈子做一件事,把那件事做到极致,成功是行动的结果。

    14239466
  • 包子不是豆沙包
    2016/12/12 19:47:26
    人家这可是正儿八经地在这跟你闹的!

    一开始挺烦这剧的,朝代不明、主次不清,人物设定也是一通乱来。

    男主头上种了个蘑菇,女主梳了个哪吒头挂了好多骰子(没错就是骰子!),还有那个看着只有二十来岁结果已经有个要谈婚论嫁的女儿的潘夫人……戴着时下最流行的复古大圆眼镜的雷管家,身上补丁全是用乐事薯片缝的燕道长……好好的一座庙,香炉是英雄墨水插了三支笔,佛像是奥特曼边上还放了只MT……剧情是宁采臣成了聂小贱的宠物?

    一开始挺烦这剧的,朝代不明、主次不清,人物设定也是一通乱来。

    男主头上种了个蘑菇,女主梳了个哪吒头挂了好多骰子(没错就是骰子!),还有那个看着只有二十来岁结果已经有个要谈婚论嫁的女儿的潘夫人……戴着时下最流行的复古大圆眼镜的雷管家,身上补丁全是用乐事薯片缝的燕道长……好好的一座庙,香炉是英雄墨水插了三支笔,佛像是奥特曼边上还放了只MT……剧情是宁采臣成了聂小贱的宠物?

    里面聂小贱身上什么奇怪的事情都会发生,比如能给石狮子装app(那app叫瞪谁谁怀孕……),孙六空会来找她借八蕉扇,里面大量法宝都是各种麻将牌,爱养宠物连石头都不放过……男主宁采臣是个读书人,遇到聂小贱对他来说就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估计正常人看的时候都觉得莫名其妙……总之就是一个字“乱”,再加上一看就知道剧组没钱的寒酸置景和时不时冒出来的游戏界面,第一次看估计不会有太大好感。

    但看完全剧以后,我居然想看第二季了。后来我才发现这剧的精髓在于你是不是能接受它如此“混搭”的设定,一旦接受了,就会越看越有意思,并且它真的是一部“脑洞神剧”。

    二刷的时候突然意识到,很多细节还是挺精细的。从潘府大门上的标签,到黑洞标牌的“霍金题”。

    基本上每一集都会讲一个故事,内容涉及面也非常广,从金庸、西游记到迪斯尼动画,你根本数不清编剧在这部剧里安了多少的雷,就看你接不接灵子。比起网上那些毁三观的剧,这剧胜在没有三观,也因此看的时候没什么负担感很轻松,情景喜剧不正是讲究轻快么。

    总之我真挺喜欢这剧的,因为你能感受到编剧和导演是真的在试图做一些与众不同的、独特的东西给你看,而不是用一些刺激的、辣眼睛的场面来博你的眼球。大概我也属于脑回路比较特殊,好奇的朋友也可以去看看~

    【详细】
  • 8224760
  • 小赵电影
    2016/6/25 16:46:13
    爱上一个人,唯一的答案就是认真
    假期看了缘来幸福,在搞笑与虐心之余,我也在思考,这部剧中一个一个为爱痴狂的人儿,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去爱一个人,有人把爱当成了负累,有人把爱当成习惯,有人把爱当成占有物,这形形色色的人儿也在告诉我们爱一个人的正确方式。 马天宇爱苏小小,可是他把这种爱演变成了私欲,想要占有苏小小,希望只有一个人来爱苏小小,摧毁香苏小小所爱的人,这种爱太极端,所以最后他爱的......
    假期看了缘来幸福,在搞笑与虐心之余,我也在思考,这部剧中一个一个为爱痴狂的人儿,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去爱一个人,有人把爱当成了负累,有人把爱当成习惯,有人把爱当成占有物,这形形色色的人儿也在告诉我们爱一个人的正确方式。 马天宇爱苏小小,可是他把这种爱演变成了私欲,想要占有苏小小,希望只有一个人来爱苏小小,摧毁香苏小小所爱的人,这种爱太极端,所以最后他爱的......
    【详细】
    7951182
  • 木易光影
    2014/4/28 9:24:23
    《小宝和老财》:嬉笑怒骂皆史诗
        尚敬加范伟加毛孩的组合,无需多言这必然是一个喜剧的黄金搭配。只是初听这个组合,又很难让人将之跟“史诗”二字联系在一起,然而《小宝和老财》就硬是将不可能的事变成了现实。一个红军一个财主,一个乐观向上一个精打细算,两个人斗智斗勇却愣是将中国近代史上最混乱的那个年代给浓缩成了一段脍炙人口的故事。小人物的嬉笑怒骂却是大时代的变迁更替,喜剧和史诗,让人读出一丝
        尚敬加范伟加毛孩的组合,无需多言这必然是一个喜剧的黄金搭配。只是初听这个组合,又很难让人将之跟“史诗”二字联系在一起,然而《小宝和老财》就硬是将不可能的事变成了现实。一个红军一个财主,一个乐观向上一个精打细算,两个人斗智斗勇却愣是将中国近代史上最混乱的那个年代给浓缩成了一段脍炙人口的故事。小人物的嬉笑怒骂却是大时代的变迁更替,喜剧和史诗,让人读出一丝沉重又欢乐的感觉。
        作为一部长达46集的电视剧,刚开播两天内,其实剧名中的郭小宝跟周老财之间的互动还并不太多,大部分时间内还都是两个人在各自的一亩三分地上挣扎。真红军假小宝的诸葛旦接受组织交给的保护物资的任务,看似简单却悲惨到几乎被玩坏的节奏。出场不久就因郭老根误将自己认成不孝子而遭受两耳光,随后为了在相亲面前上演无赖儿子落魄归家的戏码,又被郭老根一顿拳打脚踢,好不容易安顿下来,又因郭米花不同意婚事而成为一名光荣的垫背者......这一系列悲惨的事情由毛孩演绎出来,并无让人感到真正的伤感,而是将观众带入一种喜感和坐等看好戏的氛围中,不得不说导演的手段之高明和演员的演技之纯熟令人叹服。
        尚敬导演既擅长在架空的历史背景下聊些江湖轶事,也擅长在现实空间里扯点鸡毛蒜皮,这两点在《武林外传》跟《炊事班的故事》中可见一斑。而此次执导《小宝和老财》,尚敬可算是集前作之所长,既给小宝和老财赋予了现实的时代感,又在其中加入更多接地气的人情冷暖。众人之间斗智斗勇,看似是嬉笑怒骂全然不顾,然而小人物折射出的却是中国大地从民国到新中国成立期间发生的史诗般的巨大变化。
        在情景剧方面屡获成功的尚敬自然懂得在这样一部红色喜剧中,人物关系和台词设计的重要性。因此从剧名中就可以看出,一个新革命红军跟一个旧思想财主之间的故事本身就充满戏剧性,也可以说是喜剧性。即使没有郭小宝后来跟周老财的女儿州粉红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情义,就单论两个男人之间的观念冲突就够编出一箩筐的搞笑桥段。所以,在主要人物关系的设定上,《小宝和老财》显然成竹于胸。再说台词设置,室内情景剧受到空间限制,演员的形体表演并不能完全发挥,所以台词能否引发爆笑就成了考验编剧跟导演及演员的重要标准,这一点尚敬导演自然熟悉不过。此番随着空间的无限放大,再加上尚敬积累下对台词的严苛要求,那么夸张的形体配合精良的台词,以及范伟跟毛孩精湛的演技,观众想不笑而难。
        当然,导演也并未一味追求笑果而丢失了该剧的现实意义。虽然《小宝和老财》的故事主要发生在一个名叫周家镇的小镇上,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民国、军阀、国共合作、抗日再到新中国成立,周家镇显然就是一个微型的中国,各方势力明争暗斗,时代变革转瞬即逝。这样的喜剧,即使笑,也可称之为“笑看历史”。
    【详细】
    66501250
  • Dawn
    2020/8/30 17:31:03
    亚洲食谈

    今天才算是正式看完了全季8集,“身边的人多了,就看不到路了”“你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你自己好好想想”。很喜欢中国这期的父与子一样的关系。喜欢日本那期营造的丧与温暖的氛围。喜欢拍戏那期马克态度反转后,与厨娘的相处感受。美食能激起心中对美好的向往、满足与感恩,喜欢喜欢喜欢。

    竟然在豆瓣改名字了,我又提前标注“已看完”,差点找不到了。《Food Lore》食物知识,中文翻译从《亚洲食谈》

    今天才算是正式看完了全季8集,“身边的人多了,就看不到路了”“你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你自己好好想想”。很喜欢中国这期的父与子一样的关系。喜欢日本那期营造的丧与温暖的氛围。喜欢拍戏那期马克态度反转后,与厨娘的相处感受。美食能激起心中对美好的向往、满足与感恩,喜欢喜欢喜欢。

    竟然在豆瓣改名字了,我又提前标注“已看完”,差点找不到了。《Food Lore》食物知识,中文翻译从《亚洲食谈》改成了《点食成金》,对两个名字都无感

    【详细】
    12838222
  • 诗一
    2020/4/9 20:01:13
    压抑

    这样战争带来的压抑感和郭轸最后一次打仗是那么的相似,男人们想着逃跑,想着女人,想着孩子,安慰自己似的挨过今天今晚明早...

    可战争就是那不长眼没有心的撒旦,抢走了生命和爱情,抢走了一切,甚至想要抢走所有人的希望,妄想着把人们也变成撒旦。

    战争结束,胜利的不是国家不是人民,是邪恶的欲望,是丑恶的人性。

    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只愿世界和平

    这样战争带来的压抑感和郭轸最后一次打仗是那么的相似,男人们想着逃跑,想着女人,想着孩子,安慰自己似的挨过今天今晚明早...

    可战争就是那不长眼没有心的撒旦,抢走了生命和爱情,抢走了一切,甚至想要抢走所有人的希望,妄想着把人们也变成撒旦。

    战争结束,胜利的不是国家不是人民,是邪恶的欲望,是丑恶的人性。

    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只愿世界和平

    【详细】
    12489199
  • 白羊先生
    2017/7/17 21:17:45
    静流暗涌:《权力的游戏》第七季第一集剧评
    “龙,还有更黑暗的事物,”里奥说,“灰衣绵羊们闭上眼睛,看门犬却发现了真相。古老的力量已然苏醒,阴影蠢蠢欲动。奇迹与恐怖的年代即将来临,这也是诸神与英雄的纪元。” ------《冰与火之...
    “龙,还有更黑暗的事物,”里奥说,“灰衣绵羊们闭上眼睛,看门犬却发现了真相。古老的力量已然苏醒,阴影蠢蠢欲动。奇迹与恐怖的年代即将来临,这也是诸神与英雄的纪元。” ------《冰与火之...  (展开)
    【详细】
    8675257
  • 豆友68834BDC1B
    2022/6/9 16:34:03
    智商下线的神作
    电影开篇,倒没什么稀奇的,有个爆破鬼才是真的尬,突然出现的爆破鬼才,强行加戏。“爆炸就是我的艺术” 迪达拉听了想骂人。得 不说人物,说剧情,人竟然把霸王龙驯服了,在侏罗纪,人竟然活了十年,乖乖,这绝对是世界上的一大奇迹,美国大片都不敢这么拍。再后来,教授不是...  (展开)
    电影开篇,倒没什么稀奇的,有个爆破鬼才是真的尬,突然出现的爆破鬼才,强行加戏。“爆炸就是我的艺术” 迪达拉听了想骂人。得 不说人物,说剧情,人竟然把霸王龙驯服了,在侏罗纪,人竟然活了十年,乖乖,这绝对是世界上的一大奇迹,美国大片都不敢这么拍。再后来,教授不是...  (展开)
    【详细】
    14446215
  • さくら
    2020/10/4 18:08:00
    偶像活动stars,永远是我的信仰

    为什么不写第一季,来写第二季了呢?主要是因为第一季是“基础”,是偶像活动stars系列的基础,这里面的世界观,人物设计等等第二季都有在沿用,所以我就想讲第二季,讲讲“基础”之外,不一样东西(?°3°?)

    为什么不写第一季,来写第二季了呢?主要是因为第一季是“基础”,是偶像活动stars系列的基础,这里面的世界观,人物设计等等第二季都有在沿用,所以我就想讲第二季,讲讲“基础”之外,不一样东西(?°3°?)

    12892291
  • U 兔
    2016/9/9 11:23:40
    《长江图》解读·个人不完全版2.0
    之前说过这不是“散文电影”或“诗电影”,它是“故事片”,要是粗暴地用一句话剧透整个故事的话,可以这样描述:“男人逆流而上,通过一本诗集和一条江穿越到女人的时代,女人则顺流而下,虽然邂逅但追寻比爱情更多的东西;爱情的错位,让两人往不同的方向奔去。”但显然这不是影片的全部,甚至都算不得正确的主线,只能算一种叙事逻辑,因为故事打破了常规的线性结构,并不断将它变得更加疏离。多次看过影片并且结合了导演的访谈
    之前说过这不是“散文电影”或“诗电影”,它是“故事片”,要是粗暴地用一句话剧透整个故事的话,可以这样描述:“男人逆流而上,通过一本诗集和一条江穿越到女人的时代,女人则顺流而下,虽然邂逅但追寻比爱情更多的东西;爱情的错位,让两人往不同的方向奔去。”但显然这不是影片的全部,甚至都算不得正确的主线,只能算一种叙事逻辑,因为故事打破了常规的线性结构,并不断将它变得更加疏离。多次看过影片并且结合了导演的访谈加以映证:“一个互动的旅程。”
    8077382
  • 昇基的小七呀
    2017/5/10 22:28:56
    阵容强大

    该剧不仅由香港导演王晶制作并导演,还汇集了金像奖最佳男主角黄秋生、知名偶像陈冠希、李小璐、陆毅、范冰冰、李冰冰等中国影视界演员。该剧故事完全由王晶原创,集合悬疑、感情、武侠、搞笑等不同元素,是王晶继《小鱼儿与花无缺》、《情陷夜中环》后,联合金像奖最佳武术指导获得者程小东及《小鱼儿与花无缺》之优秀制作班底倾力摄制的,讲述南宋年间八位各怀绝艺的侠客的故事,该剧剧情刺激紧凑,又不失风趣幽默、浪漫温

    该剧不仅由香港导演王晶制作并导演,还汇集了金像奖最佳男主角黄秋生、知名偶像陈冠希、李小璐、陆毅、范冰冰、李冰冰等中国影视界演员。该剧故事完全由王晶原创,集合悬疑、感情、武侠、搞笑等不同元素,是王晶继《小鱼儿与花无缺》、《情陷夜中环》后,联合金像奖最佳武术指导获得者程小东及《小鱼儿与花无缺》之优秀制作班底倾力摄制的,讲述南宋年间八位各怀绝艺的侠客的故事,该剧剧情刺激紧凑,又不失风趣幽默、浪漫温馨,加上华丽刚劲的武打动作场面,令人目不暇接,被喻为古装版《职业特工队》。

    南宋高宗年间,奸相秦桧权倾朝野,残害忠良,高宗又怕靖康二帝回銮,其帝位不保,故对外敌之政策,举棋不定,纯欲偏安自保,遂令忠贞之士,莫不扼腕叹息。前朝之老重臣及王公,乃筹集一份巨款作为经费,成立秘密组织「金衣盟」,聘「捕神」阎铁心为盟主,召集七名各具武功及奇能之好手,暗中相助岳飞及韩世忠等忠臣对抗秦桧手下之黑道高手,及金国特务,令众忠臣勇将可以专注直捣黄龙。阎铁心为履行此任务,辞去刑部总捕头之职,化身成秦淮河畔之风流名仕阎大官人,暗中招揽异人;包括身怀幻术奇技之师弟关玉楼,出剑如闪电之「天下第一杀手」平常,赌术千术俱精之「女赌神」乐千千,精擅医术之「女医神」扁素问,精通西方机关武器火药之东郭仁,轻功极高之「神偷小子」风一阵与不知天高地厚之富家子谢家麒。八侠聚义后,先后查出盗去「金衣盟」经费之神秘大盗「红花盗」身份;侦破秦桧手下之用药物制造不怕死不怕痛的士兵阴谋,找出金兀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拐子马的破解方法。相助岳元帅大破拐子马,但连场恶战后,众侠亦牺牲多人。

    【详细】
    8532681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