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克林影评

77592850
  • 丢了的心
    2016/1/25 8:50:28
    醉里既知身是客,直把他乡作故乡
    兴许是爱了《绯闻女孩》很多年的缘故,乍一看布鲁克林这个标题自然而然地以为片中与之相对的,说的应该是来自布鲁克林和曼哈顿之间相爱相杀的故事。再加上豆瓣剧情简介语焉不详,一早燃起的“GG”八卦之魂在愣是在本片浓郁的爱尔兰之风里被撞击得支离破碎。

    故乡是一杯浓茶,轻咂一口,浓香溢齿,却苦涩盈腮。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恰好幸运地出生在实现自己人生理想之所在地,也由此方才会生出古今中
    兴许是爱了《绯闻女孩》很多年的缘故,乍一看布鲁克林这个标题自然而然地以为片中与之相对的,说的应该是来自布鲁克林和曼哈顿之间相爱相杀的故事。再加上豆瓣剧情简介语焉不详,一早燃起的“GG”八卦之魂在愣是在本片浓郁的爱尔兰之风里被撞击得支离破碎。

    故乡是一杯浓茶,轻咂一口,浓香溢齿,却苦涩盈腮。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恰好幸运地出生在实现自己人生理想之所在地,也由此方才会生出古今中外那么多“淘金梦”以及当今的说法——“国家梦”。

    尖酸刻薄、势利粗蛮的老板娘凯莉是故乡的某种邻里街坊的缩影。他们年事已高到恰好可以倚老卖老,或已不再需要那追寻未知远方的梦想。他们谙熟本地人情,亦认为自己理所当然是对本地人情风俗最有发言权的人。他们说,呵,你也要去远方?你可怜的姐姐要负担起养家的责任啦,还有你那可怜的妈妈……这个国家追逐“美国梦”的人越来越多,被“丢下”的总是母亲……言之在理,却听来心酸。幸好还有亲人,有为了支持我们去远方打拼从不计较自己将要付出多少努力的家人:

    姐姐说,在故乡我可以为你买一辈子的衣服,我愿意这样做的。但是在故乡我却买不起一个你想要的未来,这是我送你离开的原因。

    当故乡成为不了支撑一个年轻人自我的支点,那么它就会变成你追寻远方的起点,变成临别时,姐姐满面热泪不断挥舞的双手;变成母亲不愿加剧精神负担的提前转身。


    故乡是一把沉重的心锁,它牢牢锁住了每一颗游子的拳拳之心。

    不管我身在何处,无论深处顺境或逆境,但我知道我的不快乐关乎于你。因为我是个后知后觉的反射弧奇长之人,曾经的我一度以为“乡愁”与我无关。我只知道在远方求学的时候时常念着旧时同窗的好。终于不用被各种限制在外就餐之后竟奇怪地发现再美味的异乡珍馐也不及家里的普通菜肴……我也记得母亲来看我临走时,自己不知为什么借口要开课了提前离席的仓促。害怕告别,所以不想告别。影片里看到这些细腻刻画,唤醒许多旧时回忆。这一次读懂了女主的淡蓝色眼睛里的忧郁,也读懂了过去和曾经的自己。


    故乡是一盏明灯,它照亮我们勇敢前行的路。

    影片中有很多动人的声音,如提琴和钢琴协奏的纯音乐主题背景;如特殊又可爱的爱尔兰口音;亦如时常贯穿影片情节的来自故乡的姐姐满是关怀和思念的温暖书信……但全片最令人动容的声音当属一段来自老者的爱尔兰式动人独唱。身在他乡偶遇乡亲的喜悦,未曾离乡的人不会明白。看似服务老者的圣诞善行,对于女主来说又何尝不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呢。我们一如曾经的他们,因为这座城市需要,所以我们留在这里。也许这一留就是一辈子,架桥修路……尽自己能及的贡献。女主问“他们为什么没有回爱尔兰?”要回去吗?回得去么?没有人能给出明确的答案。而走好当下的路是来自故乡的希冀和源动力。于是她认真工作,认真学习,有了目标,获得尊重。

    其实很久以后的我才明白,身在他乡初时最缺乏的那份安全感,或许并不纯粹来源于缺乏认同,而是归属感。当我们足够努力到获取异乡认可的那一天,就是我们成功融入的那一天。


    故乡,或许小到只是一枚烙印,但它深深地刻进我们的骨骼和灵魂。

    浅薄之人以你的故乡来定义你,而睿智之人以你定义你的故乡。这是我在离乡多年来关乎世情的一点小小感慨。影片里那个知事尚浅的意大利小男孩肆无忌惮的“叫嚣着”我不喜欢爱尔兰人我们全家都不喜欢爱尔兰人。童言无忌。此时的女主角已不再是初时那个略带羞怯和土气的爱尔兰小女孩了,她已经融入了新的生活,她已经有了人生的方向而且稳步前行。她自信宽容地积极生活博得了本地人的青睐。而这一切,善良、聪颖、良好的家教修养正源于故乡的烙印——家庭的一脉传承。理所当然地,她也征服了热情可爱的意大利小伙儿和他本不喜欢爱尔兰人的家庭,收获了爱情。

    我也时常想,如果我终究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我知道那与我的故乡有脱不开的渊源。不管我在哪里收获喜悦,我知道给我深切影响的故乡无可替代。


    故乡,终究会大到成为你绕不过去的一项重大抉择。

    身在他乡,最欣喜是获得家中讯息闻得家中一切安好;最不能承受,亦是来自故乡的噩耗。不知道有多少人经历过这样的生离死别。以为已经融入他乡,貌似离故乡渐行渐远之时,才发现一转身,家就在你眼前。

    女主回爱尔兰的这一段从爱情角度看(篇幅还不小)确有三心二意之嫌。但从故乡他乡的矛盾角度看无论是上世纪50年代还是今日,一直重复发生。当曾经不起眼的平凡小女孩儿在他乡找到自我,华丽转身之后,这个来自布鲁克林的小天鹅的光辉于故乡人看来也丝毫不亚于曼哈顿的名流千金。曾经不敢奢望的酒馆继承人来了,不仅多金且英俊迷人。这看起来很现实,但更现实的是,母亲需要她,家需要她,故乡需要她留下来。

    “田园将芜胡不归?”抑或是“少小离家老大回”,短不过七字诗句,却绵亘于一生的亲情。同为女儿,永远难以忘记和释怀的是女主母亲那一句“你走吧,你走之后,我的身边再无人了”我不知道如果是我在那个年代该如何抉择,这是一个残酷的论题。

    女主再次离开时,她可以以义正言辞的态度这样与凯莉女士对峙了“我竟忘了这小镇原来的模样”独在异乡为异客,但当我们改变了自己回到故乡,谁又能确定身为何处之客呢。醉里既知身是客,直把他乡作故乡,这会是一种选择。

     
    P.S.独挑大梁的女主小姑娘年纪很轻,表现很不错,胖胖的,很贴合爱尔兰小姑娘的形象。她给我的感觉让我想到金铭,都是很有灵气气质又让人舒服的女孩儿。
    【详细】
    77482331
  • 2016/1/20 14:20:34
    与其说是看电影,不如说是看自己
    这部电影就像一部时光机,把有相似经历的人带回到属于各自的回忆中。与其说是看电影,不如说是毫无防备地遇见自己。

    Ellis一个人坐船从爱尔兰到纽约,带着浓重的口音和故乡的文化。就如同五年前的自己,一个人拖着两个行李箱从北京飞到亚特兰大。短暂的兴奋和新鲜感后,慢慢体验美国大农村漫无边际的无聊和艰辛。

    Ellis去商场做售货员,不善言辞,表情严肃,被上司说了好几次。想起当时的
    这部电影就像一部时光机,把有相似经历的人带回到属于各自的回忆中。与其说是看电影,不如说是毫无防备地遇见自己。

    Ellis一个人坐船从爱尔兰到纽约,带着浓重的口音和故乡的文化。就如同五年前的自己,一个人拖着两个行李箱从北京飞到亚特兰大。短暂的兴奋和新鲜感后,慢慢体验美国大农村漫无边际的无聊和艰辛。

    Ellis去商场做售货员,不善言辞,表情严肃,被上司说了好几次。想起当时的自己,听力烂到听不懂老师的提问,口语烂到提的问题老师听不懂,而论文更是语法不通不知所云。这些都没什么,中国学生最不怕的就是吃苦,只要下功夫学业上的问题总是可以慢慢解决的。最可怕的,是孤身一人远在他乡的孤独和迷惘,就像一张大网,铺天盖地压下来,把生活压得格外沉闷。

    那个时候我一心向往着挺进大西北。那里才是我用尽力气来到美国的初衷和目的。一年之后,又是一个人拖着两个行李箱,从亚特兰大飞到了西雅图。离波特兰三个小时车程。

    Ellis到美国的时候也就二十出头吧,花样的年纪。我来美国的时候,29岁。自欺欺人的以为自己还在花样的年纪。或许漂泊不定的生命状态所具有的唯一优势便是能保持一颗天真无畏的心。

    尽管我毫无自知也毫无压力的混迹在一群二十出头风华正茂的女孩中,越洋电话里父母的焦虑总能瞬间把我拉回剩女这个残酷的现实。

    Ellis问Diana,你想结婚吗?Diana回答,“不,我想永远住在群居宿舍,跟大家共用一个卫生间。我当然想再结婚,有属于自己的卫生间,一个腿毛很重的男人坐在马桶上看报纸。”

    当水管工Tony第一次对Ellis说我爱你的时候,Ellis立马想到了结婚。看来女人真的天生就是结婚狂。

    当Ellis告诉Tony她也爱Tony并想象着将来时,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害怕Ellis的坦白直接将Tony吓到了。因为所有的恋爱专家都告诫女性要矜持,要欲拒还迎。Ellis是幸运的。她与Tony在同一步调,划着欢乐的舞步携手前行。

    我也想要结婚,非常的想。那个让我不顾一切漂洋过海背井离乡来到美国的男人,也是意大利裔。可是我并不像Ellis那样幸运。他也不是Tony。他在一个个金发碧眼的美女中穿梭,而我不过是一个过客。

    人生没有回头路。不咸不淡的约过几次会,经历几段感情,却总是遇不到那个对的人。我放弃了结婚这个念头,开始专心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写毛笔字,写小说,给一些摄影师做模特,练习长跑。夏日的傍晚,坐在咖啡馆外面给我妈打电话,信心十足煞有介事地跟她说,一个人快乐的生活好过跟一个不对的人结婚过日子的痛苦。我会好好学习,好好找工作,攒钱买一个小房子,然后你们可以来美国看我。

    我以为自己会在异国他乡孤老终身。

    可是一年后,我结婚了。遇到了我的Tony,一个爱我,呵护我,照顾我的丈夫,一个自己的家。

    当Ellis回到爱尔兰小镇时,出现了一位新的追求者。她欲拒还迎。我以为她是动了心的。毕竟青年才俊家境优渥,绅士有礼,是个完美的结婚对象。毕竟母亲孤身一人,想要留她在身边以享晚年。毕竟那是她的故乡,她的家。毕竟,她还得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

    可是最终她回到了布鲁克林,回到纽约。回到了丈夫Tony的身边。

    其中的纠结,跟爱情有关,也跟爱情无关。爱情是什么?回眸一笑百媚生,只那一眼便是万年;或者男才女貌,荣华富贵。谁不爱锦衣玉食,英俊小生?可是那只是别人的爱情。

    对于Ellis,爱情是一个穷小子每晚站在校门口接她回去,是带她到一片荒地给她描绘家的样子,是在她回国前向她求婚并去市政大厅领结婚证的真挚和责任,是一封封拼写有误却情真意切的书信。

    我能体会Ellis的纠结,因为我也曾不经意的想象另一种可能性,那个最初的梦想,那个咫尺天涯的人。他就像那位爱尔兰公子,顶着世人艳羡的光环。几天前,单身王老五的妈妈,一位和蔼智慧的长辈,在我生日的那天发来一张电子贺卡。她是除了先生和我妈以外记得我生日的那个人。想象着美国老太太琢磨出我农历生日(我只过农历生日)的日子,我觉得有时候,她就像我的妈妈。

    可是,我知道,那不是我的爱情。

    因为我有我的Tony。
    【详细】
    77421797
  • holly
    2016/1/20 12:30:05
    异乡的恋人和回不去的故乡
    故事从安静的爱尔兰小镇缓缓拉开序幕,拥挤吵杂的供销社,刻薄又谄媚的老板娘,妇女们脸上平静黯然的表情。不起眼的店员艾利丝跟老板娘说,牧师已经给她安排好了一切,她要去美国了。
    这个乍看不起眼的姑娘有一双湖蓝的眼睛,淡然又坚定。她挽着小镇最美的姑娘说,你这么美,可是只能在优秀男士寥寥无几的小镇上寻觅,尘埃落定。而她,要去美国了,去大都市,有高楼大厦,有拥挤人潮,她要去那里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她要离开
    故事从安静的爱尔兰小镇缓缓拉开序幕,拥挤吵杂的供销社,刻薄又谄媚的老板娘,妇女们脸上平静黯然的表情。不起眼的店员艾利丝跟老板娘说,牧师已经给她安排好了一切,她要去美国了。
    这个乍看不起眼的姑娘有一双湖蓝的眼睛,淡然又坚定。她挽着小镇最美的姑娘说,你这么美,可是只能在优秀男士寥寥无几的小镇上寻觅,尘埃落定。而她,要去美国了,去大都市,有高楼大厦,有拥挤人潮,她要去那里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她要离开经济萧条生活惨淡的家乡,不顾别人的闲言碎语,离开母亲和温柔的姐姐踏上了异国追梦之旅。
    这段旅途从最初就是艰难的。从未离家的她在飘摇的船上腹泻呕吐,被自私的人锁在卫生间外,羞于与陌生人交谈,面容惨白,形象邋遢,无所适从。幸亏身边有一位热情美艳的女伴给她建议和帮助。“进海关时,要睁大眼睛,不要强硬也不要示弱,要像美国人那样思考,要气定神闲,仿佛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过关之后,阳光穿透蓝色大门,她从门口走进去,进入只有她一人的战场。
    她来到布鲁克林,爱尔兰移民聚集的地方。牧师把她安顿在语言刻薄但内心善良的老太太家里,给她报名在夜校学习会计,她成了百货商店的售货员。她像一只绷紧了弦的弓,还没有学习微笑漫谈接待客人,思乡的情绪已经泛滥。身边是花蝴蝶似轻浮而活泼的女孩们,她们穿梭于各个舞会,费尽心思寻觅一位可靠的如意郎君。她素面朝天,笔直又僵硬的像一棵小树,但就是一个舞会上,那个帅气的男子看着她的时候脸上却泛起了笑容。
    他是意大利人,但第一次见她,他就说钟情于爱尔兰女孩。他是一个管道工,爱笑,有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他等在夜校门口,只为了陪她走一段回家的路。他们情话不多,但眼睛里全是爱意。他的阳光照得她也开朗起来,工作、学习、生活都渐有起色。她的信穿越大西洋,给家里的姐姐带去新的消息,频繁的信件里诉说的全是对家的思念。但噩耗传来,姐姐因病突然离世。她和家的纽带断了,她必须回去。
    他带她去长岛上长满草的空地,说要在这里修建五座房子,还要和兄弟成立建筑公司。他安慰似的向她保证,周围的地早已出售,以后四处都是邻里,日子会越来越好。在她还乡前,他们秘密领证,结为夫妻。
    但归家后的一切都已不同。面对痛丧爱女后悲伤的母亲,她似乎有了新的责任;即将成婚的朋友介绍优质青年给她认识,生活似乎有了新的乐趣;姐姐生前就职的公司也找她帮忙,事业似乎也有了新的希望。优质青年吉姆家族富裕、事业有成、谦和体贴,在曾远行美国的艾利丝面前还有一点小小的自卑,他们一起游玩甚欢。而大洋彼岸,深情的丈夫恳请调皮的弟弟帮他润色一封载满挂念的信。她,在从前鄙视的小镇子上获得了认可和赞许,光明美好的新生活就在眼前渐渐展开,读着他的来信,不知道如何是好,找不到一句合适的句子表达心意。她犹疑了,三心二意,站在天平两端抉择,吉姆的求爱她也没有直接拒绝,一边是在她最孤独无助时等着她、守着她、逗她笑、成全她的遥在异国他乡的丈夫;一边是眼前有礼有节、温柔细腻、家庭富足的吉姆,她犹豫了。
    直到从前的老板娘再次找到她,用高高在上又嘲讽的语气告诉她,早已收到亲戚来信,告知其丈夫在民政局偶遇了艾利丝和她隐秘的意大利丈夫。她突然明白,这个小镇没有变,还是她离开时鄙夷的样子,人与人之间相互觊觎、嘲讽,八卦、流言是生活的调味品,忙忙碌碌又了无生气,这里早已不是她心中的故乡。她骄傲地告别老板娘。含泪告别母亲,踏上了回美国的船。
    电影里的一切都很美好,平淡却美好。很容易想到自己。
    十八岁离开西北的家乡小城来北京求学,一路读书直到毕业留京工作。求职时从未把家乡作为最终的落脚点考虑,那里有童年、青年最美好的回忆,有挚亲的家人,有只身在外时不禁屡屡怀念的美味,但是,经济不景气、到处都是熟人社会的影子、价值观的单一偏狭、节奏缓慢,看过了外面的世界,再回去总觉得哪个地方似乎格格不入。于是独自在外打拼,没有亲人在旁,总像少了一些底气,尽管认真、努力、一丝不苟、从不气馁,但总是像剧里的艾利丝,坚硬得似乎不尽人情、努力得似乎疏离冷漠、严谨得似乎不知变通,尽管越来越好,总有出错时没人护着的小心翼翼、成功时没人鼓掌的孤独寂寞、不合适宜时招人嘲笑的自我审视,偶尔像不懂行情、不谙规则因此也不能放开手脚的局外人。
    终于有一天,这样一个人出现。他也一样独自拼博,相互倾听、相互依靠,彼此都像阳光一样照进对方的生命里。我们知道快乐时有人、悲伤时有人、失意时有人,替代亲人在身边陪伴,一起笑一起哭,一起经历很多事情。我们组成一个温暖的小世界,再一起更加勇敢、圆润地融入外面更大的世界里。再也没有家乡的我们,在爱人的笑容和怀抱里,创造出第二个家乡。离乡永远是痛的,但更痛的是没有故乡可归,仍然要坚强地在更加欣欣向荣的大地上找到第二个故乡。
    【详细】
    77421962
  • paprika
    2016/1/16 12:35:04
    恶毒的杂货店老太婆送上了神助攻,女主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当你再次回到那个你曾经厌恶的闭塞的小镇,你接替了姐姐体面的工作,遇到了一个体面的追求者,小镇上所有人看你的眼光都不一样了,你不可避免地有了一种幻觉——我可以在这儿拥有和布鲁克林一样有希望的生活,甚至是更好的生活。直到和那个刻薄的杂货店老太婆相遇,她三言两语就击碎你的幻想,原来这个小镇没有变,它的美好和丑恶都没有变,变的是你自己。你不一样了,你已经逃出来了,所以无法再回去了。请感谢那个恶毒的老太婆,
    当你再次回到那个你曾经厌恶的闭塞的小镇,你接替了姐姐体面的工作,遇到了一个体面的追求者,小镇上所有人看你的眼光都不一样了,你不可避免地有了一种幻觉——我可以在这儿拥有和布鲁克林一样有希望的生活,甚至是更好的生活。直到和那个刻薄的杂货店老太婆相遇,她三言两语就击碎你的幻想,原来这个小镇没有变,它的美好和丑恶都没有变,变的是你自己。你不一样了,你已经逃出来了,所以无法再回去了。请感谢那个恶毒的老太婆,是她拯救了你的人生。

    人生从来都不是轻而易举,选择什么就会失去什么。但时间是公平的,你把时间花在哪儿,哪里就开出花来。
    【详细】
    7737266
  • M
    2016/1/16 7:29:33
    You will never go back
    布鲁克林是一部很容易引起共鸣的片子,原因不外乎现在背井离乡求学、工作、安家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也有许多年轻人,在机场和一起生活多年的爸妈挥挥手,就到了离家万里的陌生国度。

    我是这其中之一。

    女主刚来纽约的时候,船上的红衣女子告诉她,一开始,你会觉得家信的间隔会很久很久,到后来你就不再这么觉得了。感谢科技进步,现在有了微信等一系列高科技工具,让我和家人朋友的联系可以高速便捷
    布鲁克林是一部很容易引起共鸣的片子,原因不外乎现在背井离乡求学、工作、安家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也有许多年轻人,在机场和一起生活多年的爸妈挥挥手,就到了离家万里的陌生国度。

    我是这其中之一。

    女主刚来纽约的时候,船上的红衣女子告诉她,一开始,你会觉得家信的间隔会很久很久,到后来你就不再这么觉得了。感谢科技进步,现在有了微信等一系列高科技工具,让我和家人朋友的联系可以高速便捷,但是那种孤独感,我相信一点也没有改变。刚开始,每一个独处的瞬间都需要自己消化,即使我一直笃定自己是个独立的人,然而现在翻到刚来美国时写的东西,里面的每一个字都在叫喊着:抵住孤独!需要依靠呐喊和自我提醒来扛过去的时光,怎么可能不是孤独的?
    刚开始工作的女主在工作上不尽如人意,我相信那时纽约的冬天再冷,也比不过孤独的寒冷。收到第一封家信的时候,她哭了,我也有点想哭。对于那时的她,一封家信,就好比刺骨般冰冷的大海里唯一的救生艇,黑暗里的火光,就好像某天在某地突然闻到了妈妈身上熟悉的香味。等你回过神来,什么也没有改变,陌生还是陌生,一切都是未知,在兴奋之后,对熟悉生活的思念,会突然将你吞噬。

    又看到女主在夜校上课的认真努力,还是能看到自己。深觉赴美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反复告诫自己不可虚度时光,尝试不同类型的课程,接触新的东西,生怕自己太过清闲辜负了好时光。就连周末的时刻也要努力填满,在家多呆半天都觉得是浪费时间。

    影片末尾,女主面临是留在家乡还是重返纽约的抉择时,我在心里反复提醒她(也是操碎了心)现在在家乡的一切,全部都要感谢你在美国的经历。如果没有这段经历,即使时间倒流,这一切也不会发生。就像原来看帖子,谈到留学带来的改变,有一句话记得特别清楚,就是无论留学给你带来什么,你都永远回不去了。

    没错,没有如果。不仅仅是留学,所有的经历都不会再让你回到从前。也正是所有的经历塑造了现在的你。无论如何,不要忘记自己为什么要离开。

    女主很幸运,遇到了彼此喜欢的人。然后不可免俗地,我也想起了一个人。很遗憾,我们没有在一起,我也很开心现在想起你的频率不像一开始那么频繁了,这样就可以不用麻烦朋友,节省眼泪和伤心但是我还是要感谢你,我想我当初那么喜欢你的原因之一,就是你点亮了我最孤独的时刻,因为你,所有孤独难捱的时光都变得可爱起来。也因为你,我平凡无奇的生活里,多了很多快乐。

    希望所有为梦想努力的人都幸福,他们也值得这份幸福。
    【详细】
    77371057
  • ??????????????
    2016/1/11 21:19:15
    自我实现高于一切

    自我实现高于一切——小城市无法实现的梦想当人类达到自我实现的时候,也就是充分利用了生命;他对受转瞬之念和不受控制的本能辖制的生命少有尊重之心。自我实现将人拥有的每一种能力都带至最高的完美境地,使你从生命中得到了所有能够从中挤出的快乐、美丽、情感和兴趣;但自我实现的困难在于,他人的要求常常限制你的活动。(略)这样的目标需要极度的冷酷无情和对自我的全神贯注,而

    自我实现高于一切——小城市无法实现的梦想当人类达到自我实现的时候,也就是充分利用了生命;他对受转瞬之念和不受控制的本能辖制的生命少有尊重之心。自我实现将人拥有的每一种能力都带至最高的完美境地,使你从生命中得到了所有能够从中挤出的快乐、美丽、情感和兴趣;但自我实现的困难在于,他人的要求常常限制你的活动。(略)这样的目标需要极度的冷酷无情和对自我的全神贯注,而这会令人不快,也常常让自己显得荒谬可笑。(毛姆)Brooklyn,是纽约的一个区。在最爱美剧之一《Sex and The City》中,我喜欢的独立理性睿智喜好独立空间的Miranda生了儿子后从更发达的Manhattan搬去了稍差些的Brooklyn,开始她是不情愿的,后来因为Brooklyn租金更便宜,可以有一个小花园,一家三口躺在草坪上一幕记忆犹新。还记得有一集几个女人去了趟LA,受了一通打击之后回到Manhattan,应该LA是比Manhattan更发达些,有一本书叫《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并没有看过。就是这样一个连Manhattan都比不上的城市,连Manhattan的skyscraper都没有,但比起Eilis的落后闭塞、机会稀少的家乡Ireland,仍不失为一个梦想之城,所谓人往高处走。影片一开始,Eilis天不亮就表情呆滞地出门去教堂,和那个在她店里做工的Miss Kelly和另一个店员坐在一起,她忍不住困意打哈欠,却被表情刻薄的Miss Kelly侧目责怪。在店里和那个awful的Miss Kelly一起,是没有起码的尊严的,势利的Miss Kelly对待顾客态度大相迳庭,就跟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一模一样,衣着光鲜的才是顾客,衣着寒酸的被像乞丐一样训斥,仿佛买他家东西他就是人间最高法律一样。我想起中学同学来自农村,妈妈曾背着被子送她上学,在餐馆吃饭时被人鄙夷。(本来就敏感自尊心极强的她,此后立誓一定要出人头地飞黄腾达。一路拼死拼活直至今天,还因压力大曾经抑郁过。感情也拼,找结婚对象,高级法院啦公务员啦是她的理想,也就是权力。)这事不是常有吗。以貌取人、趋炎附势的势利之人不是多了去了。而在Miss Kelly店的Eilis就是这样被欺负过来的,一张受欺负的脸。再加上并不能养活自己没有未来,连衣服都是做会计的姐姐帮买的,当地年轻女孩的唯一出路就是打扮漂亮嫁得好就像她的朋友Nancy,而在俗称“心气高”的Eilis眼中,“那些男孩们,打着发油,穿着休闲外套/And those boys with their hair-oil and their blazers." 后半句被朋友打断没有说出的话应该是:“反正我也没太看得上”吧。精神上还是有优越感有追求的她不屑于屈从这个规则,去刻意打扮吸引他们注意。反正我要离开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闯出去我就可以活过来。留在这里我看不到现在,我要出去寻找我的未来。外面的机会来得很快,我一定找到自己存在。一离开头也不转回来,我离开永远都不再回来。下定了决心改变日子真难捱,吹熄了蜡烛愿望就是离开。就像我听到窗外拉杆箱轮子滚动的声音就蠢蠢欲动。尽管有刚开始的背井离乡困窘尴尬笨拙想家,后来遇到一个意大利男朋友才有所好转。比起《移民》中从波兰来New York走投无路不得不出卖身体的Ewa, 她还算幸运太多了。印象深刻的是在为无家可归的Irish老人举办的圣诞节聚餐上的,Eilis问神父:Why don't they go home?/为什么他们不回家?神父回答: If there's nothing there for a clever young girl such as yourself, there's gonna be even less for men like these. Some of them have been here fifty years, that have lost touch with everyone. These are the man who built the tunnels, the bridges, the highways. God alone knows what they live on now. /如果象你这样年轻有才的女孩都没有发展空间,他们这样的人就更没有生存可能了。有些人来了50年了,和老家联系不上了。就是他们这些人建造了隧道、大桥、公路,没人知道他们现在靠什么生存。一个老人唱起爱尔兰语家乡民谣,让人立马脑海中浮现风笛的声音。一群思乡的人眼泛泪花,聊以安慰。就像我们的农民工,为了城市的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劳动,像被吸干了汁液的甘蔗,老了无法劳作之时,只剩无用的渣子被吐出,他们的出路又在哪里?回到凋零破败的农村?本来以为这样一个关于移民的题材要转化成一个庸俗的爱情故事,后面情节给我惊喜。姐姐突然生病去世回家奔丧安慰妈妈,并无太多文化写信还要弟弟代写却很明智的水管工男友说:Will you marry me before you leave? Eilis问:You don't trust me to come back? Why do you want to do it?男友说:Home is home./家乡毕竟是家乡。果不其然,环境是思想的皮肤。人一旦换了一个环境,想法等等一切都变得大不同。刚一回来,朋友准备结婚,介绍一个条件不错的男人Jim给她,妈妈也很满意,Jim帮忙操持工作事宜,见了父母,一切顺利,收到丈夫来信也放置抽屉没打开,仿佛忘了还有这样一个存在,呆在家乡有家人朋友找一个条件不错的男人不用再背井离乡貌似蛮有吸引力。家乡小镇的沙滩空无一人,完全不象Brooklyn的拥挤,Jim说:We don't really know anything of the rest of the world. We must seem very backward to you now. (这话我倒确实听过同样的:“你经常在外面大城市的,是不是看我们觉得很小市民?”)走在街上,着蓝色洋装白色高跟鞋,戴着太阳镜,挽精致手包,时髦发型,不为某个男人,只为自己的美丽,连打招呼的路人都说喜欢她的打扮。是啊,跟以前卑微渺小怯弱无光彩的自己相比,现在是找到自我站稳脚跟的自信笃定从容和有底气,怎能不从心底散发光芒。姐姐生前曾工作过的会计部门让她去帮忙做事,妈妈诚惶诚恐催促她快去,她却淡定地说:“他说什么不重要,我又不是那里的职员。我要去也只是帮个忙。/It doesn't matter what he said. I'm not an employee. I'd be doing them a favor.” 话语间全是职业女性的自信和自我掌握自己命运的骄傲和尊严。跟 Jim date的时候,她注意到Jim: no hair oil, and that's not a blazer, it's a sports jacket. /你没有上发油,还有这不是休闲外套,这是运动夹克。(小城市青年受从布鲁克林镀金回来的女孩影响努力所作的时尚转变。)Jim 说:It made me think that my life must seem very easy to you. I run my father's bar, going to live in my parents' house. I know what that must look like from the outside. But it doesn't feel like that. I've never been anywhere. I have never even been to England. But I'd like to see London, and Paris and Rome. New York. It frightens me , the idea of dying without ever leaving Ireland./或许在你看来,我生活地非常容易,接管父亲的酒吧,住在父母的房子里,我能想象到外人是怎么看待这一切的。但其实并不是那样。我从没去过任何地方。我甚至都没到过英格兰,我想去看看伦敦 巴黎 罗马还有纽约。一想到我这辈子可能都踏不出爱尔兰,就觉得可怕。(小地方富二代也是有梦想的有志青年。)女主说:I am glad./(这我就放心了),然后就去见父母了。下一步顺理成章就是Jim该求婚了,女主好像也放下了一切戒备准备托付了。就在这时,Miss Kelly适时出现,女主瞬间皱了眉头,仿佛以前的一切压抑和没有尊严等记忆又回来了。结果那个"terrible old bitch"就开始在那八卦嚼舌根,再也无法忍,赶紧订票。比起尊严和开心自信地活着,一个好条件的男人也瞬间可以放弃。生活环境才最重要!I'd forgotten what this town is like!/我忘了这个镇是什么样了。家乡在你思乡的时候是美好的,可是当你近距离地跟它接触,发现它还是以前的样子,无法忍的那些地方仍然依旧。本科毕业的时候,有很多人回到家乡,我知道这个根本不是我想要的。那年8月,在一个中学的校长办公室,周围是一些拿着各种证书和资格证等着签合同的男老师,根本不用思考就离开了。同样一个8月,研究生毕业,我准备去外省上班,抛下狠话:我走了再不会回来。妈被这句话伤带着眼泪没去送我。去车站坐车时,家人送我,因为一句话我把伞低下遮住准备飚出的眼泪。这个普通话都不怎么讲的城市留不住,一件件让人窝火的事情都让人恨不得立马买票逃离,逃往自由的乐土。高铁站火车站就这样来来回回地迎来送往,N个春秋。因为要的不是安逸,而是精神,活得象人的样子。现在依然如此,办事仍然是熟人关系,医院仍然不排队叫号,乱糟糟挤作一团,一个小小的工作人员都仿佛权力大过天。行政服务大厅,仍然有人给办事工作人员丢烟说好话,办事依然像求他一样看其脸色,忍受故意刁难,习惯了一切方式自助的不会再忍受这个。另外更不用说《神探夏洛克》清一色的国语场了。之前看了一篇文章说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平均智商差别,作为一个秉持环境论的人来说这个是相信的。大概是十几岁的时候看过一篇文章一直影响我蛮久:《离家的人最有出息》在英国,有人曾统计过,最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绝大数是生长在外面的人,以“创新”著称于世的美国人,很难找到一生固守一地的,所以人们讲美利坚民族是一个“无根”的民族。一个人要有所创新,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素质,即识、胆,才。识,指的是眼力,对事物的洞察力,敏感性; 胆,指的是魄力,敢于探险的精神;才,指的是智力、文化水平、技艺、方法。三者互为依存,缺一不可。这三方面素质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所具有的信息量,而信息量的多少,与其工作环境、居住条件,流动性有很大关系。一个人如果长期在一个相对不变的环境中循环往复的生活,没有新信息激发他去思考,去比较,很容易思想僵化,更难有预测未来的能力。相反,一个人若生活在无限广阔的天地里,处于不断变化的环境里,接触一些新的信息,“摩擦生热”的法则就会发生作用。他可以思路大开,把自己在不同环境中观察到的东西加以比较,找出规律,并以预测未来,发现社会的“大趋势”。因为社会总是处于平衡的运动中,某个地方的今天往往是另一个地方的明天。一个人走向四方,会遇到许多新问题要加以解决。要适应新的环境,这就激发了他的求知欲,学习学习,在学习就会成为一种天职;与知识丰富的人一起工作,可以培养他的竞争力,进取心,好胜心,就会培养他的追求,以获得胜过别人的能力;新的知识的输入,不仅增大他的知识储备,而且使他原有的知识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知识膨胀,广泛的社会交往时她思路开阔,乐于接受新东西;工作,职业,和地点的变化,加强了它对环境的适应性,有利于对变化无常的社会做出反应。远离父母,使他失去靠山,养成独立生活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决策能力和果断性。选择职业自由度的加大有利于用其所长发挥自己的优势。在现代社会,衡量人才的标准不仅是他的知识存量。更重要的是他的创新能力,如果一个人不把他所掌握的只是当作创新的源泉,他对社会将是一个废才。在未来的时代,我们不可能在父母的保护下生存,血缘关系的脐带不可能给我们输送生活的养料,家庭的地位不可能在决定我们的地位,救生圈不可能再是关系网。不应再把自己禁锢在家庭的脉脉温情之中,不应再为自己的出身感到骄傲或自悲,我们这一代应该把爱的重心由家庭转移到社会,冲破一切狭隘的观念和束缚。在几个城市生活过,感觉还不够,迁徙上瘾,做一个波希米亚人云游四方挺不错。哈哈总之,自我实现高于一切。P.S. 社会有时倾向于压制年轻人,一帮“前辈”占据高位,贬损他们,愚民他们。但年轻人只要稍微给一点机会就会觉醒,不再接受其给予的一套,利用身边资源茁壮成长,所以敢不敢给年轻人机会,因为未来终究属于年轻人。

    【详细】
    77315439
  • 乔伊桶
    2016/1/10 2:19:20
    乡愁是一张船票,可买到也回不去了
    首先,在2015年,特别是年尾,女性题材复古风大行其道。时尚界那边大刮复古风,阔腿裤麂皮裙小丝带潮到烂大街。电影界,去年奥斯卡得最佳女配的Patricia Arquette获奖说好莱坞应该在薪酬上男女平等,梅姨拍手称好;索尼事件揭露大表姐的薪酬比同组男主演低很多,大表姐也公开表示对此不满,而又有很多外界声音质疑好莱坞女性挑大梁电影的匮乏。于是应声而出,年底就有了下面的一串影片占满影院的海报栏首先,在2015年,特别是年尾,女性题材复古风大行其道。时尚界那边大刮复古风,阔腿裤麂皮裙小丝带潮到烂大街。电影界,去年奥斯卡得最佳女配的Patricia Arquette获奖说好莱坞应该在薪酬上男女平等,梅姨拍手称好;索尼事件揭露大表姐的薪酬比同组男主演低很多,大表姐也公开表示对此不满,而又有很多外界声音质疑好莱坞女性挑大梁电影的匮乏。于是应声而出,年底就有了下面的一串影片占满影院的海报栏

    <图片13>

    本片简直是为罗南妹子量身定做的。罗南妹子父母是爱尔兰人,她在纽约出生,三岁随父母返回爱尔兰至长大成人。据说本片开始想找隔壁carol的rooney mara主演,而且开始筹备拍片是罗南妹子岁数不够,还好这片子一直拖着拍不了,rooney不演了,罗南妹子岁数也够了,大家皆大欢喜。

    看完觉得本片的人物都太nice了,除了商店老太婆,每一个人都超级善良热情。不说姐姐rose是个超级漂亮温柔的圣母,牧师像亲爹一样的出钱出力,意大利小哥长相轻浮却踏实努力一往情深,房东看起来凶巴巴的却热心正直,连看起来很bitchy难搞的船上室友,布鲁克林房客和百货商店上司其实人!超!级!好!当然可以说移民在美国互帮互助,或者老好人eilis人缘好,但看了这片真是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人间自有大好人啊。

    有些人不太喜欢后半段,觉得作为已婚妇女的eilis回到家乡还和jim打得火热有点渣。我觉得首先eilis是个老好人,逆来顺受,内敛少言。所以她开始乖乖的给丧心病狂的势利眼商店老太婆打工,也没半点顶撞怨言;意大利小哥向她表白她也无所适从,思考了几天才认真的回话;让她带新姑娘去跳舞虽然不情愿也答应下来。而老好人一般最大的缺点就是犹豫不决。再次回到爱尔兰时,虽然她计划返回美国,但担心母亲的状况,其实一直在说服自己留下来。因为现在也没有什么离开的理由,原来没工作没对象,现在一下子都有了。所以她一直在犹豫。而且游子归乡,全是不真实感,就像eilis说的,“i dunno what is my home”,所以也没有强烈的“我是已婚妇女”的道德感。要不是商店老太婆使坏,我估计jim跪下求婚她可能才会定下主意把jim拒了然后回纽约。

    回到影片本身,整个电影随着eilis的成长和改变在很多细节上也有呼应。开始在爱尔兰,总体色调灰暗,eilis不施粉黛,穿的也毫无生气
    <图片6>

    来到美国之后,因为想家愁容满面,但用光明亮很多。
    <图片7>

    谈恋爱生活步入正轨以后,妆容精致,虽然穿的还是深绿色,但端庄中有几分活泼,脸上也有层幸福的光晕
    77281300
  • 流年总把少年抛
    2016/1/9 11:25:24
    爱在他乡 【布鲁克林】

    本片入围第31届日舞影展首映名单,改编自2009英国柯斯达奖年度最佳小说、爱尔兰小说家柯姆托宾Colm Tóibín的【布鲁克林】,由《全面锁定》约翰克劳利导演,《赎罪》莎雪罗南、《真爱每一天》多姆纳尔格里森主演。

    《布鲁克林》剧情描述艾莉丝雷西(莎雪罗南 饰),这是部有关爱尔兰移民爱情故事的影片,单纯的令人疼惜,亦如女主角给观众的第一印象——《布达佩斯大饭店》中,那个可爱的

    本片入围第31届日舞影展首映名单,改编自2009英国柯斯达奖年度最佳小说、爱尔兰小说家柯姆托宾Colm Tóibín的【布鲁克林】,由《全面锁定》约翰克劳利导演,《赎罪》莎雪罗南、《真爱每一天》多姆纳尔格里森主演。

    《布鲁克林》剧情描述艾莉丝雷西(莎雪罗南 饰),这是部有关爱尔兰移民爱情故事的影片,单纯的令人疼惜,亦如女主角给观众的第一印象——《布达佩斯大饭店》中,那个可爱的蛋糕女孩儿:西尔莎·罗南。一个于五零年代在布鲁克林奋力求生的爱尔兰移民女孩。为追寻美国梦,艾莉丝离开家、离开母亲的庇荫,隻身前往纽约奋斗,之後在异乡与家乡有两段感情,艾莉丝身陷纽约旧爱与爱尔兰新欢的纠结,飘洋过海、两段爱恋,艾莉丝该如何选择?这是个一个关于离开、思念和暗潮汹涌爱情的故事。

    导演克劳利说他想呼应小说及剧本中的绝对美感,借由驾驭坚韧与柔情之间的模糊界线《布鲁克林》揭露两个有着迥异氛围的世界,一个是与世隔绝、美不胜收的爱尔兰恩尼斯科西,另一个则是繁华又混乱的纽约布鲁克林。影片十分成功的呈現 诙谐幽默的生活细节 和 移民时代的乡情共鸣。西尔莎·罗南的表演非常细腻完整,令人痴迷
    【详细】
    7727502
  • 把噗
    2016/1/4 11:44:26
    小说与电影:一份分析报告
    一、结构与布局

    1.在小说开始,科尔姆?托宾“详尽”描写了这个爱尔兰小镇的生活,虽然他的写法非常简单( “自由间接问题+对话”),没有过多去描写风土人情,但他细腻的文笔为我们延伸了某些感官,读者好似也曾在那些街道、店铺和居室内留下过身影。

    电影省去了这些按理说非常需要的背景,开始便是一个动作:艾丽丝将要去美国,向凯莉小姐辞职。而在小说中,艾丽丝做出这个决定经过了长时间的
    一、结构与布局

    1.在小说开始,科尔姆?托宾“详尽”描写了这个爱尔兰小镇的生活,虽然他的写法非常简单( “自由间接问题+对话”),没有过多去描写风土人情,但他细腻的文笔为我们延伸了某些感官,读者好似也曾在那些街道、店铺和居室内留下过身影。

    电影省去了这些按理说非常需要的背景,开始便是一个动作:艾丽丝将要去美国,向凯莉小姐辞职。而在小说中,艾丽丝做出这个决定经过了长时间的纠结。

    2.小说开头,有一段非常重要的伏笔,为之后艾丽丝与吉姆的爱恋埋下了伏笔。艾丽丝陪同女友去参加一次舞会,认定吉姆会邀请他跳舞,但事实上并没有。这个伏笔对于理解艾丽丝从美国回来,为何会陷入与吉姆的恋情将有巨大作用。

    但很可惜,电影将其删去了。故而,导致在电影最后,观众很难明白艾丽丝既然已经在美国结婚了,为何还与吉姆发展恋情。

    3.小说留给艾丽丝再次回归爱尔兰的篇幅其实只有40页,约占1/5;但电影差不多用了1/3的篇幅来讲艾丽丝回到爱尔兰的这段生活。事实上,不只篇幅延长了,而且加了一个“意图明显”的结尾:再次前往美国的渡轮上,艾丽丝向另一位第一次前往美国的爱尔兰姑娘传授经验。

    分析:以上三点改动实可理解。因为电影需要通过动作来推动剧情发展,尤其是保留那些将带给观众情感冲击力的剧烈动作(如离别),尤为需要。同时,影像也很难将一种情调、氛围赋予故事,背景的描绘则需要花去很多时间,这是电影所不允许的(而电视剧可以做到)。至于最后将片段扩展,无非是为了结尾艾丽丝回到托尼身边显得“更动人、更合理”。

    二、情感与形象

    1. 科尔姆?托宾通过“自由间接问题+对话”的写法,使得语调在某种程度上既在人物之外、又在人物之内,这使得小说浸润着一种淡淡的情绪(想想伍尔夫的小说)。虽然电影要还原这种语感,太难(需要克莱尔?德尼式的感觉影像),但让人诟病的是,《布鲁克林》陷入偶像剧般的过度抒情中:想想艾丽丝在前往美国的渡轮甲板上,影像使用的柔光,让场景看起来很假;还有电影中使用的抒情味很浓的弦乐,旨在感染观众情绪,但其实用一些节奏感明快的鼓点会更好(如很多英剧中使用的,如《卡罗尔》的配乐)。

    2. 正因为“自由间接问题+对话”的写法,小说因而产生一个悖论:也即作为女主角的艾丽丝虽然着墨最多,但却是形象最为模糊的一位;相反,围绕在艾丽丝周围的人物虽然只有简单几个动作、几句话,形象却个个鲜明。
    (扩展阅读:叙述悖论"http://book.douban.com/review/7701245/")

    电影中的情形正好相反。由西尔莎?罗南饰演的女主角形象是鲜明的,电影正是围绕她展开的;但那些周边配角却只能偶尔瞥见身影。这一方面是电影本身特质所致,同样也反映出导演水准。

    3.正如上条所言,小说中的艾丽丝其实是一位内向、情感细腻、又未经太多市面的小女生。相反,西尔莎?罗南棱角过于鲜明的脸已经破坏了这份想象,虽然电影中的艾丽丝有时也会怕生(初到美国),但基本上是一个外向的人(如一开始的“直接”辞职,小说中则有长段的描写来刻画她的犹豫;对托尼求爱的主动接受、性爱的发起者等)。这种转变当然可以看成是导演出于自身创作的诉求,但撇开原著不谈,电影所塑造出的这位女性形象其实是淡薄的。观众需要借助的是一些外在手段(比如别离、死亡等动情时刻+煽情的配乐)来感受角色的情绪,以获致一个完整形象。

    4.问题就此而来。电影中人物的形象,是否可以直接通过表演形成?一些杰出的电影已经帮我们做出解答。在法哈蒂与达内兄弟的电影中,人物的象形只有很小一部分是由演员演技完成,更多的已经在故事的情境中形成。比如法哈蒂的电影中,人物形象往往通过陷入的两难抉择形成。
    (扩展阅读:表演悖论"http://movie.douban.com/review/7688226/")

    三、小说与电影

    小说与电影有着不同的运作方式,欣赏方式自然也不同。一个不断将影像比对文字的观众,无法对电影获得真切的体验。“忠实原著”的说法不仅是对原著小说,也是对电影艺术的侮辱。电影显然有更大的用武之地。只有当我们看不见一部电影的创造价值之时,我们才该回过头去将其与原著对比,看看它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而这,应当作为对《布鲁克林》这部电影的正当举动。
    【详细】
    77201996
  • 摸鱼练习生
    2015/12/10 2:21:37
    心归何处
    在大皇后区离家很近的地方又发现了一家电影院,于是和好友赶着周二的6刀特价,窝在空荡荡的放映厅里就着免费的咸味爆米花看完了Brooklyn。《泰坦尼克号》里杰克的大喊new york, new york好像还在昨天,50年代繁忙的大西洋上,另一艘船又承载了一位爱尔兰姑娘的美国梦朝纽约进发。

    就像无数小镇姑娘一样,Eilis的生活简单平静同时又缺少激情。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有出众的美貌与开
    在大皇后区离家很近的地方又发现了一家电影院,于是和好友赶着周二的6刀特价,窝在空荡荡的放映厅里就着免费的咸味爆米花看完了Brooklyn。《泰坦尼克号》里杰克的大喊new york, new york好像还在昨天,50年代繁忙的大西洋上,另一艘船又承载了一位爱尔兰姑娘的美国梦朝纽约进发。

    就像无数小镇姑娘一样,Eilis的生活简单平静同时又缺少激情。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有出众的美貌与开朗的性格,Eilis只能为势力刻薄的面包店老板娘工作,就连去跳舞也只能在成双成对的舞者中孤独的默默离场,如此乏味的生活最终让她来到了brooklyn,从一个天真又不善交际的女孩变成了时尚又大方的都市丽人,并且收获了爱情。典型的美国梦剧情。紧接着导演抛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来动摇它。

    从大都会镀过金的女孩子回到家乡,无论是在《萨布里娜》还是在Brooklyn中都光鲜靓丽,散发着与小镇与众不同的魅力信号,体面的工作与高富帅的情人接踵而来。Eilis是如此的幸福,以至于沉沦在家乡的脉脉温情中不想离开,直到刻薄的老板娘的出现提醒了她小镇生活的另一面,平静与安稳的面具之下包含着狭窄的人际圈中狭隘的人性与一成不变的日复一日。所以在灿烂的北美阳光下女主角重新站在了Brooklyn的街头。这里是她选择的家乡。

    我想大概每一个在国外生活过的人都体会过Eilis的纠结,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带来的孤独感与不适应对于生活在东方文化之下的亚洲人而言可能更甚于她。磨合期过去之后都或多或少成为了当地的一份子,至少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然而内心的归属感究竟如何大概只有本人才能体会。记得一个已经离开纽约回国了的朋友曾经说过,没来的时候总觉得这边像是别人家的饭菜,哪里都好,等到真来了以后反而感觉自己像是在漂着,无比怀念国内的热热闹闹。此心安处是吾乡,即使这座城市汇集了大概地球上各个国家的人以及人类发明出来的一切声色犬马,没有温暖与爱也注定只是生命中的过场。我想如果不是Eilis已经结婚的事实被坏心的老板娘拿来威胁她,那么很有可能Eilis将会留在家乡。人对于熟悉的环境与舒适安稳的生活的渴望之大甚至让Eilis几乎抛弃了远在纽约让她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丈夫。还好有那个邪恶的老板娘,最后她终于想起来了为什么当初自己要离开这里。莫忘初心,对于孤身追求理想的人们来说这几乎是唯一坚持下去的动力。如果活的开心,有谁会愿意吃苦,选择了吃苦的人都是因为她们并不能从现有的生活中得到快乐, 因此带着期望离开,追求理想中的幸福的一丝踪影。Eilis在他乡得到了她曾经渴望的一切,当然这是导演的理想化安排,大部分人都在现实的打磨下不断妥协与继续努力,可是我想她们也许并不遗憾后悔,经历过,成长过,总归有所收获,没有虚度光阴,学会了怎么更开心的生活。

    《定风波》序中苏轼问柔姬,“广南风土,应是不好?” 柔姬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详细】
    76861234
  • 小玄儿
    2015/11/28 3:54:44
    爱尔兰女孩儿初长成——北美新片《布鲁克林》漫谈

    爱尔兰女孩儿初长成整部电影看下来,在正式进入颁奖季的11月,各大提名潜力股影片扎堆上映期间,在那些真实故事或者真人经历改编的沉重电影当中,这部有关爱尔兰移民爱情故事的影片,单纯的令人疼惜,亦如女主角给观众的第一印象——《布达佩斯大饭店》中,那个可爱的蛋糕女孩儿:西尔莎·罗南。

    爱尔兰女孩儿初长成整部电影看下来,在正式进入颁奖季的11月,各大提名潜力股影片扎堆上映期间,在那些真实故事或者真人经历改编的沉重电影当中,这部有关爱尔兰移民爱情故事的影片,单纯的令人疼惜,亦如女主角给观众的第一印象——《布达佩斯大饭店》中,那个可爱的蛋糕女孩儿:西尔莎·罗南。

    7673336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