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80201
  • 瘦虎
    2019/5/28 19:56:21
    震惊!那个公主跟凤凰男结婚了
    话说,最近几年来,迪士尼公主们越来越独立了,用一句歌词来形容,真是——改革春风吹满地啊。当然这是好事。这部《阿拉丁》自然也不会脱离这种主旋律。 小茉莉也是个虽然身处深闺,但内心独立,憧憬广大世界,爱读书爱学习的好女孩,然后所有人都告诉她,作为女孩子,根本不必...  (展开)
    话说,最近几年来,迪士尼公主们越来越独立了,用一句歌词来形容,真是——改革春风吹满地啊。当然这是好事。这部《阿拉丁》自然也不会脱离这种主旋律。 小茉莉也是个虽然身处深闺,但内心独立,憧憬广大世界,爱读书爱学习的好女孩,然后所有人都告诉她,作为女孩子,根本不必...  (展开)
    【详细】
    10208215
  • 要开心
    2021/10/23 22:42:30
    勇敢地表达爱

    让人意犹未尽,引人深思的一部纪录片。不得不夸一下,wanwan的影视作品,不论是纪录片也好电影也好,在一些展现人性方面题材上的作品相对于大陆总会略胜一筹,可能是因为没有广电局的限制哈哈哈。这部剧在16年就已经上映,直到现在,说起同性恋,可能绝大多数人可能还是不认同的,不用说认同,甚至会带有歧视的眼光去看待,包括我身边的同学,每当说起同性恋这个词往往会说性取向不正常

    让人意犹未尽,引人深思的一部纪录片。不得不夸一下,wanwan的影视作品,不论是纪录片也好电影也好,在一些展现人性方面题材上的作品相对于大陆总会略胜一筹,可能是因为没有广电局的限制哈哈哈。这部剧在16年就已经上映,直到现在,说起同性恋,可能绝大多数人可能还是不认同的,不用说认同,甚至会带有歧视的眼光去看待,包括我身边的同学,每当说起同性恋这个词往往会说性取向不正常之类的评价,每当她们在公共场合脱口而出时,我还没有勇气大声地与她争论,告诉她同性恋也应当被尊重,或许也不是因为胆小,或许是因为世界上没有完全地认同,也不是所有人都有素质,也就没有必要与她争论。这部纪录片不带有任何色彩滤镜,在我看来,这部纪录片里面的每一位成员,没有一位是以演员的身份出现的,都是真情实感地去表露自己的“隐私”。使我非常佩服的是这位四十的女导演以及她的母亲,母亲在影片的最后说了一句,拍这部剧为什么没有问一问家里人愿不愿意,可能女儿没有直面地去表达询问,但是我相信所有成员都是默认同意了的,不然就不会有前面的采访。女儿四十,我猜测母亲应该是六十多吧,这样的年纪从小就对自己的性取向有一种清晰的认知,在承受社会众多舆论下,也始终勇敢地去表达自己的爱,我想,对于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也做不到这样,甚至能够对镜头去表达自己的私人情感,非常令人敬佩,也呼吁我们每一个人即使不认同同性恋,也要尊重他们。同时也呼吁所有的同性恋们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不再因为自己与大众性取向不同而羞与去表达爱,也不再违背自己内心,千万不要在社会舆论压力下向家人向社会妥协去与异性结婚生子,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对方对孩子的不负责任。

    非常推荐哈,第一次写影评,可能有些语无伦次,以后加油^0^~

    13949947
  • Oliver_Z
    2019/12/2 3:16:49
    从地理俱乐部到壁花少年

    Giant Little Ones我想说一下我关于这片的整个思想过程。起初,我认为这不过又是哪部乏善可陈的青春同性出柜喜剧。但接着随着Ballas的欺骗,我开始觉得这可能是什么类似地理俱乐部的那样反出柜与出柜的对比,事情开始变得有意思起来,不过仍然是老套路新演。直到Franky约Tash出去的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这可能不是一个弯男出柜记。Tash一句台词就把自己的故事说出来,在这一点我很欣赏

    Giant Little Ones我想说一下我关于这片的整个思想过程。起初,我认为这不过又是哪部乏善可陈的青春同性出柜喜剧。但接着随着Ballas的欺骗,我开始觉得这可能是什么类似地理俱乐部的那样反出柜与出柜的对比,事情开始变得有意思起来,不过仍然是老套路新演。直到Franky约Tash出去的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这可能不是一个弯男出柜记。Tash一句台词就把自己的故事说出来,在这一点我很欣赏这部片,很多故事它是将观众视为同等地位并让其去思考的。我渐渐觉得他们两像是 去他妈的世界 里那两位的校园版,互相救赎这种词肯定用的不对,应是在相同处境下的某种互相吸引,那种经历似乎和全世界背离,但是又很认真地生活的感觉。就像Tash曾说的 I WAS different. I AM different.但是我又接着开始将目光转向Ballas。影片到这基本已经后半段了,从某种程度我似乎可以看见很多角色的一种转变亦或成长。不过Ballas从头至尾,似乎都在扮演一个逃避的施暴者角色。我开始觉得这部片怎么回事,我不是来看同志片的吗,怎么给咱同胞摸黑呢(玩笑话)。当Franky来到父亲家,穿着他送的西装,第一次问起关于“同性恋”的事情时,我突然觉得主视角是不是位同志其实没有那么重要。它想表述和传达的,其实都是一种在周遭大环境的逆境和背离中,个人的一种彷徨、无助、害怕与重新定义自我的过程。似乎当下,是否聚焦在“同性恋青年的出柜过程”已经不再具有典型意义了,它变成和所有平凡青少年议题中较为不平凡的那一个,归根结底都是自我认知的那一个。而且我很喜欢主视角的选择,他的人物设定和角色关系,便是绝佳的观察角度。尤其是儿子与自己同志父亲的一种对抗到尝试理解。但是有趣的是,我发现就在父子两对话的时候,F也没我想的那么铁直。他说发生那件事时,他们并未觉得奇怪,只是事后才开始逐渐发酵。所以其实是在吐槽男人都是欲望动物吗?事情到这似乎不单是GAY的事了,还牵扯进了B或者都可?关于这种我真不好评判。影片中父亲说你应该关注你现在所喜欢或所爱的是谁,而不是那些标签如何定义你。但有趣的是,很多事件中,纯GAY就纯,所以同妻就真的发生。在影片中父亲说仍然爱着母亲,只是不一样了,我不太清楚那会是怎样的一种情感,作为所谓的纯GAY来说。但我认同的是,感情不是什么被性别亦或外在定义的东西,只要它没有违背人性和基本伦理道德(然而这东西也会变,所以以那个社会背景为基调,可以吧),那便是感情。所以对于一时冲动,或是为了证明或试验某些不确定而做出决定导致对他人造成即时伤害的行为,我认为都是不可辩白和有错的。骗婚可耻,谢谢。最后,F剃了寸头,带着他的伤疤,心中充满力量似的,独自走在人来人往的校园走廊时,我觉得那一刻他并不是孤独的,相反,他是中心。而唯一让我感动落泪的片段,就是F一家在车库,妈妈随意的调侃二三句,爸爸转脸欲言又止却又带着某种释然与怀念的感觉看着她时,我觉得那一刻是无比温暖的。或许此刻不是在聚焦在那些曾经的分别和痛苦上,而是一种当下正好与接会儿也还不错的感觉。这部片是将每个角色的转变都表达到了的,无论令人欣慰亦或遗憾,每个角色都不再是功能化的扁平表达。我真的太喜欢这种载着青春,塞满音乐,在大路上驰骋的感觉了!——120219 观影笔记

    等等,我又回头看了眼海报,我说呢我地理俱乐部怎么来的,封面Franky的眼神差点直接说我俩有故事了。

    【详细】
    120681426
  • 夏至花开
    2013/6/2 17:15:36
    先看电影,再看原著,发现也没那么糟
    但尼玛有多少人看过这原著啊,还不是直接给差评,看完电影我郁闷死了,神马乱七八糟啊,差评差评差评!!!!但是看了原著又觉得电影其实也没有那么糟,可是,这页面是给电影做评论的,所以评分要公正的当电影来评。
    看了简介之后定着n多差评去下载来看了,因为总是很变态的喜欢那种意外闯进军官大帐里美丽又倔强的女生与看似残酷其实内心柔软而且善良的粗犷的汉子强硬结合的这种设定。
    但是头半个小时真是坑死了,
    但尼玛有多少人看过这原著啊,还不是直接给差评,看完电影我郁闷死了,神马乱七八糟啊,差评差评差评!!!!但是看了原著又觉得电影其实也没有那么糟,可是,这页面是给电影做评论的,所以评分要公正的当电影来评。
    看了简介之后定着n多差评去下载来看了,因为总是很变态的喜欢那种意外闯进军官大帐里美丽又倔强的女生与看似残酷其实内心柔软而且善良的粗犷的汉子强硬结合的这种设定。
    但是头半个小时真是坑死了,我喜欢maggieQ才看的这片子,就是特别喜欢她,尼基塔真的好看,可惜要完了,跑题了额。
    继续:
    但是头半个小时真是坑死了,我喜欢maggieQ才看的这片子,但是头半个小时居然一直在激情四射啊,尼玛,我不是腐女啊,我不是啊,我不要看这个啊。
    忍了,我心中的女神快出现吧!
    然后她还不粗线内。
    不过,也算有好事出现——
    张安良他死啦!(对不起老张啊,我真的以为他被勒死了,然后小兵们拉着他的尸体走了。)
    被陆沈康亲手勒死啦!
    虽然不是很喜欢这种死也死得基情四射的设定,不过我还是很欣慰他死了,因为陆同学有机会回归直男了。
    然后亲爱的小狼崽也悲惨的死去了,小陆一次次的回忆春暖花开之际,没有基友的情况下是小狼崽陪伴自己度过的,柔情的汉子悲痛地大哭了。
    我渐渐的懂了,他是这样变成直男滴。
    我最喜欢的桥段出现了,对于女生来说这种狗血剧情还是蛮吸引人的。
    继续:我最喜欢的桥段出现了。
    和我想象的没什么太大差别,就是那个女的很倔,那个男的一开始也没想法,然后还轰那女的走,那个女的就不走还和他吵架动手,扭打过程中,直男大爆发了就。
    可惜呀,镜头太少了,而且不够火爆。都说电影没有拍出原著的韵味,好的,我去看原著,文字都省略了,还不如电影多呢。
    完事儿回来那个女滴还很乖乖滴回到自己的洞里,还接受他的食物,拜托啊喂有跟他很熟吗,还是看起来长得还蛮帅的样子就妥协了。当然后来我才知道她是个寡妇,不难怪呢,哦呵呵。
    按照原著的设定,陆沈康四十岁,寡妇二十多岁,正是大好青春,搜噶。
    顺便吐槽一下,我很讨厌三个字全是姓氏的名字,我电影看到一半就忘了他叫什么,然后脑子里闪现出了诸如:沈陆康,陆康沈,康陆啥……等错误的排列组合。
    在他们交合的一刹那,我脑子里闪现的是张安良和那只小狼崽,或许寡妇此刻就是他们的替代品吧。
    然后嘞,多了很多书里没有的情节,当然那是必须的,因为原著很短很短,不填剧情的话不够用。
    而且我觉得添得还不错啊,头里的基情四射添得就很好嘛。
    原著里呢,是陆沈康先觉得他和寡妇之间好像发生了奇怪雷同与爱情的东西,电影里是他先帮寡妇救下了险些被烧死的表姐。
    话说表姐不是真的狼演的吧,看起来好大啊,而且绑起来对演员也没什么威胁,可能是真的,我暂且认为是真的好了。
    然后寡妇很赞许认可并表示感谢陆沈康为她姐姐所做的,给她讲述了姐姐卡拉是怎么变成狼的。(为嘛一说起她的名字我忽然觉得卡拉是条狗呢?)
    陆沈康觉得她貌似是不想让自己再碰她才编的这个谎话,还轻蔑的笑话她“鬼才信你的话”。
    然后寡妇发威了,用剑指着他不许他再碰她!
    然后我感觉我也要爆发了,我内心深处的小恶魔在给陆沈康加油,似乎是在叫“fuck her,fuck her。”
    我还没有加完油,他就照做了。
    小恶魔——扶额。
    果然她柔弱的女人反抗起来是会让人觉得亢奋的,陆沈康和我心中的小恶魔都亢奋了,无比亢奋啊。
    证据就是他这次表现得就是很亢奋。
    然后又粗线了女孩子很喜欢的狗血情节,神马神马那个女滴要自杀啊,那个男的去救她,不过陆沈康这里的台词我很喜欢啊“回去,跟我回家”好像那个被他强占的民宅已经成了他们夫妻俩的家了呢。感觉好温馨的啊。然后女女的脚脚被刺破了,帅锅就干脆把她抱起来走,好浪漫啊。
    【苍天,为什么她们家的地洞会通往后山的一个湖边啊!】
    然后还给她治伤,还被她咬了,然后那个女滴终于全部被俘获了,第一次主动跟他XXOO,还说自己很喜欢他,不忍心变成野兽神马神马的。这话搁谁谁也不信。
    另外,再次批判某些镜头不够露,不够……你懂得。
    被沙尘暴挡了回来的陆沈康,只得回到卡雷村,又和寡妇温存了最后一晚。
    不过嘞,书里可不是这样写滴,书里说滴是他们安寨在另一个村落,天黑之后陆沈康自己偷偷回来找寡妇,还想把她带走!
    也就是说,陆沈康他自己也不知从何时起,对这个寡妇也产生了眷恋,希望能和她一直在一起。


    活见鬼了,我真没想到张安良没死哎,还去四处发诏书内……他不是说自己会被处死的嘛?哦,换了皇帝大赦天下了大概。
    然后这里跟原著发生了很大的差异,就是张安良到底是为什么死的。
    还有啊,陆沈康当人的时候那么小心谨慎隐藏自己在屋里藏寡妇的事实,怎么变成畜生以后就光天化日啊,好吧,畜生都这样的。光天化日还不让人看,真是没人性,好吧,本来也不是人了。
    书里写,陆沈康与张安良还在叙旧,叙着叙着被同伴的狼嚎勾引起了狼性,就把张安良咬死了。
    真心觉得这个剧情没有电影里好:
    电影里其实是这样的——
    张安良看到了两匹狼,两匹想要杀死他,而自己也会努力杀死他们的狼。
    但是当母狼几次想要攻击张安良的时候都被陆沈康拦住了,张安良看得有些不解,虽然如此,他仍然不能放松警惕。
    陆沈康想让妻子放弃对张安良的攻击,但妻子却只当这是偷窥他们夫妻的坏人兼丈夫之前的基友,无论如何不能留他。
    虽然张安良一直看着陆沈康对他奇怪的举动,不过仍然没有对另一侧伺机攻击自己的母狼放松警惕。
    我也忘了这对儿情敌谁先发起进攻了吧,反正是陆沈康最后为了保护现任妻子咬死了之前的好基友。

    电影里没有表述得那么清楚,或者在字幕出现的时候,给我们留下的除了骂街还有一段没有结束的剧情:
    陆沈康那天晚上回到卡雷村,与寡妇温存之后决定放弃一切,从今往后之和爱人厮守,于是他们在暗道的另一侧盖起了一间简陋的茅屋,每日里粗茶淡饭,等到开春,养了十几只羊,卡拉为了表示感谢救命之恩给他们当了牧羊犬。
    而张安良他们只是被大漠上的野狼咬死,与陆沈康无关。
    【详细】
    60002592
  • 蒙塔基钢蛋
    2022/12/10 0:16:48
    2019 台湾恐怖电影《人面鱼 . 红衣小女孩外传》

    感觉恐怖类型方面有种比肩韩国的味道了 文化认同跟语言因素更容易为内地所接受 只是“魔神仔”的话题感觉快被消费的差不多了所谓恐怖片也只不过是个所谓的分类题材,也没必要纯粹为了恐怖而恐怖,与许多韩国同类型电影一样,最终导向还是归于人性,意念人心。所谓“恐怖”是个引子, 音效 、灯光 、氛围到位,总是能抓住人的脉门。舒伯特的《魔王》干脆伴随着疯狂的敲击直接一股脑把节奏带进了高潮。各种结界的出现 大

    感觉恐怖类型方面有种比肩韩国的味道了 文化认同跟语言因素更容易为内地所接受 只是“魔神仔”的话题感觉快被消费的差不多了所谓恐怖片也只不过是个所谓的分类题材,也没必要纯粹为了恐怖而恐怖,与许多韩国同类型电影一样,最终导向还是归于人性,意念人心。所谓“恐怖”是个引子, 音效 、灯光 、氛围到位,总是能抓住人的脉门。舒伯特的《魔王》干脆伴随着疯狂的敲击直接一股脑把节奏带进了高潮。各种结界的出现 大部分都暗示着人物内心意念的扭曲,当然跟电影主题一样 最终能够破除这种结界与邪祟的还得是且也只能是靠人与人之间的温度。感觉电影就是讲故事,最起码来龙去脉讲完整,人情逻辑要合理。这是最基本的,至于剩下的才是手法。好多近些年凑数的电影感觉不是说不利索就是在瞎胡勒,不是栓住嘴就是栓住脑袋的。这类片儿还是本土拍的居多。《人面鱼》在讲故事的时候,没有进行多余的磨洋工,有用没用的没有非得凑时间,即使是在缓和段也是在补充故事的完整性与合理性。有些短故事也是很精彩与吸引人的,如果没感觉,真没必要在那里蹲着不起耗功夫。故事呢其实就是三个家庭的悲剧一个是家庭孩子多的 肆意嫌弃虐杀, 一个是父母离异家庭 充满恐惧猜忌冷暴力 一个是无奈病逝含恨而终的 。三个家庭的孩子三种不同的世界。有些人付出生命想要得到的,在另一些人的世界里却成了筹码与负担,更甚者成了厌恶与愤怒……接着恐怖的“噱头”把你拉过来 一会儿尖叫,一会儿流涕, 最后无声中又让你感觉到了什么愿每一个孩子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 愿每一个人都能懂得珍惜电影最后 杨丞琳 徐若瑄 顺利接棒666

    14813870
  • fefe
    2008/6/9 15:02:03
    关于电影的碎碎念~
    1.母亲最终去世时候,李天恩发表的一段让人动容的悼词是从余光中的诗演变过来的,原诗是余光中《母难日》中的第一首:《今生今世》 ——                
    今生今世
    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
    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
    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
    第一次,我不会记得,是听你说的
    第二次,你不会晓得,我说也没用
    但两次哭声的中间啊
    有无穷无尽的笑声
    1.母亲最终去世时候,李天恩发表的一段让人动容的悼词是从余光中的诗演变过来的,原诗是余光中《母难日》中的第一首:《今生今世》 ——                
    今生今世
    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
    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
    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
    第一次,我不会记得,是听你说的
    第二次,你不会晓得,我说也没用
    但两次哭声的中间啊
    有无穷无尽的笑声
    一遍一遍又一遍
    回荡了整整三十年
    你都晓得,我都记得
     
    2.刘若英刚出场时戴假发戴美瞳的样子吓倒我了,哈哈,而且一直用唱歌表现感情,我还以为是歌舞片呢
     
    3.最后胡子拉碴的古天乐在教堂忏悔,女儿和Peter结婚了这段是怎么回事呀?他到底死没?--“10个古惑仔,9个衰到底”。 他说自己是唯一幸运的那个,很多人凭这句说他没死,可这句也可能是他感谢老天给他那么好的老婆和女儿啊~~但是如果他死了在天堂看女儿结婚,为什么要胡子拉碴的一副衰样啊,像在逃亡似的?
     
    4.前半部分很开心,后面沉重得有些用力了,张艾嘉说主要是因为资金的原因才没能继续保持,不然就真的是“笑翻了,心碎了”的好电影了
     
    5.其实我觉得《黑爸爸》这个名字最好阿,一是黑社会爸爸,和原著一样;二嘛,因为古天乐这个爸爸真的很黑阿!哈~~
     
    6.最近很行关于黑社会的片子呢,喜欢这种温情的反黑帮电影的我推荐一部新加坡的《老师嫁老大》(Ah Long Pte Ltd),范文芳主演的,是喜剧,范是女老大,这部票房在新加坡可是超过长江七号的哦
     
    7.我一开始下这个电影下错了,下成了日本的一部动画电影,同名,看了,惊喜~~~好有趣哦,而且也是很温暖的亲情片,是说妈妈和女儿被雷击过后互换身体的故事!喜欢笑喜欢讲亲情都推荐去看哦!
    ( 某个雷电交加的雨天,“妈妈”和“橘子”同时遭巨雷击中,两人的身体更因此被对调过来!从这一天开始,立花家展开了一段不可思议的生活。突然变成妈妈的“橘子”,总是抱怨自己变成“欧巴桑”又食量大增,中午还得固定打盹休息,然而也因为每天与不习惯的家事奋战,渐渐能体会家庭主妇的辛劳;而变成橘子的“妈妈”则开心地享受着高中生活,还在体育课大展身手,更得意忘形地将球砸到橘子暗恋的岩木脸上;另一方面,爸爸和柚子则不断寻找着能让母女俩变回来的方法…
    就在全家人开始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橘子和妈妈也逐渐互相理解对方的心情时,橘子期待已久的校外教学即将来临,经过几番思量,变成橘子的“妈妈”决定以橘子的身分参加。在这三天两夜的旅行中,妈妈是否真能安然度过、不被揭穿,同时与岩木擦出火花呢?面临接踵而来的各种突发状况,一家四口重新体认到家人的重要性。 )
    【详细】
    14031197
  • 我不是cc
    2021/3/1 23:25:02
    生气,看的眉头只皱

    生气

    一个小时五十分钟完全不知道应该看什么

    表面上看起来好像严肃认真,实际漏洞一大堆

    看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桥段就是,在被滚木压死一个,睡在墓地被人偷窥,被集体偷手机(啊,竟然是偷手机,真没想到,信号都没有你费这么大功夫深夜来潜行偷手机,太棒了)

    生气

    一个小时五十分钟完全不知道应该看什么

    表面上看起来好像严肃认真,实际漏洞一大堆

    看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桥段就是,在被滚木压死一个,睡在墓地被人偷窥,被集体偷手机(啊,竟然是偷手机,真没想到,信号都没有你费这么大功夫深夜来潜行偷手机,太棒了),队友失踪一个,被陷阱抓走一个之后,打死了那个野人,对,我称呼他为野人,TM好好的人话不会说,穿成那样拖着一个大活人还乌拉乌拉说鸟语,你死十次都有多的,打死之后那个女人竟然说,kill this man for no reason,听听,no reason,怎么,电视剧看太多,以为剧组来拍戏是吗,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山上会突然有原木滚下来呢?打猎会需要用到滚圆木吗?你怎么不跟他们合个影呢?他们竟然还吵起来了,我的妈,吵起来了,经历这一切之后的重点,不是找路赶紧下山,是讨论刚刚该不该杀人,以及先对好口供。

    bug实在是太多了,多到我一直在按快进

    你们十几户人家的后代,就靠打猎跟卖DIY手链过日子吗?(后来想想可能是吧,那样的手链卖10刀,你应该刚好也在卖一些银首饰啊,玉镯子啊,龙须酥之类的吧)

    你们筑基会,已经强大到连语言都放弃了,自己发明是吗?这个邪教真的是强行邪教,太勉强了。而且只有村长一个像人类,其他的村民基本都是野人

    那位父亲,在遇到类似邪教团体吃了一次闷亏,还被当地警察无视之后,报不报警都是其次,他觉得这个时候二进宫去救人应该带睡袋跟登山杖,春游吗你要去?你带薯片了吗?

    最恨的就是那个陷阱,你放个刀放个箭在上面我也就闭嘴了,你放块那么大的针板,来我们来看一下图

    132921018
  • LiedeF
    2021/7/3 9:57:03
    打个电话把这个?剧下了,兄弟们顶一下

    宣传举报电话:86095315

    播出机构举报电话:86091111

    电视剧举报电话:860936311.宣传举报电话侧重点放在【宣传】假赛,严重有悖体育精神,传播负能量,抹黑电子竞技,【严重影响了杭州 2022亚运会筹备】(这句很有用!)

    宣传举报电话:86095315

    播出机构举报电话:86091111

    电视剧举报电话:860936311.宣传举报电话侧重点放在【宣传】假赛,严重有悖体育精神,传播负能量,抹黑电子竞技,【严重影响了杭州 2022亚运会筹备】(这句很有用!)

    2.播出机构举报电话主要放在【投诉优酷和腾讯包庇剧组】(注意侧重点是包庇!)传播负能量,传播假赛,有害体育精神,抹黑电子竞技

    3.电视剧举报电话侧重点放在【传播】假赛,严重有悖体育精神,传播负能量,抹黑电子竞技,【严重影响了杭州 2022亚运会筹备】(这句很有用!)话术可以用下面这个类似的。任何未播出剧目在播出前,都会受到广电的监管,倾听群众的声音。我国电竞产业正值冉冉升起之际,而这从无到有,凝聚了多少电竞人的心血,多少选手的青春和眼泪。它一路历程不该以这种形式被糟蹋,不该被融梗抄袭,更不该因此捏造向社会公众虚构电竞选手不尊重职业的形象,向青少年及社会传达不正常的职业价值观及人生价值观。这是对电竞行业的污蔑,这是对电竞产业中无数为其努力的人与获得荣耀的践踏,也是对国内好不容易塑造的电竞产业形象的打击。有一则有再,抵制抄袭融梗魔改,维护社会及电竞行业风气刻不容缓。

    广电总局投诉电话:播出机构:010-86091111 (优先拨打)

    电视剧:010-86093631

    如发邮件可去官网下载表格填写内容点击下载:听众、观众投诉表格请将表格填好后发送至;[email protected]

    抄袭融梗相关举报电话 12390侧重点在原著的抄袭融梗上(转发)

    兄弟们顶我上去

    【详细】
  • 13650905
  • 九七
    2015/10/18 17:29:07
    喜欢就是好看的
    难得看到电视剧会产生共鸣,感觉或多或少确实反应了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点滴。有开怀大笑,也有郁结于心,有自我成长的转变,也有奋斗努力的家国情怀。其实自己真的没有什么机会接触到部队生活,感觉挺神秘的。不谈与其他军旅青春等剧相比较的好坏,也不谈论演员的演技好坏和在生活中的其他方面,更不谈是否符合真实情况,就仅单纯表达我看过这部剧的想法。看过一集之后就有种特别想往下看的冲动,可以让我笑,让我有种真实的带入感
    难得看到电视剧会产生共鸣,感觉或多或少确实反应了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点滴。有开怀大笑,也有郁结于心,有自我成长的转变,也有奋斗努力的家国情怀。其实自己真的没有什么机会接触到部队生活,感觉挺神秘的。不谈与其他军旅青春等剧相比较的好坏,也不谈论演员的演技好坏和在生活中的其他方面,更不谈是否符合真实情况,就仅单纯表达我看过这部剧的想法。看过一集之后就有种特别想往下看的冲动,可以让我笑,让我有种真实的带入感。剧中人物情感的变化也会带动我的心的变化,看到不公的待遇就想争辩一二,看到小人之心就会想破口大骂,看到青春的萌动就会迫不及待的想把这层窗户纸捅破,看到剧中人物成绩优异也会反思自己。总之,电视剧就是把生活中美好的愿望和设想搬到大屏幕上帮你去实现吧。其实喜欢一个剧大概是想要经历不曾拥有的人生吧,喜欢一个角色也大概是因为她有你不敢拥有不敢显露却又有点渴望的内心性格吧。
    【详细】
    7630382
  • coco瑾
    2021/4/15 22:34:26
    猎心?抱歉,没成功

    看电影前,习惯看下预告片,这部剧没有,反而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是想保持神秘感吗?想一探究竟,但……终究是错付了。宣传的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看完最大感受却是不合逻辑。但是王小玉说的也有道理,“最害怕的东西,也是最期待的”,我觉得部分剧情这点可以说的通。还有一半我劝服不了我自己(苦笑)。

    一直期待有什么反转,然而看着看着就没了(心情不好了)也许电影的基本初衷也是为了宣传微表情,这点还是

    看电影前,习惯看下预告片,这部剧没有,反而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是想保持神秘感吗?想一探究竟,但……终究是错付了。宣传的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看完最大感受却是不合逻辑。但是王小玉说的也有道理,“最害怕的东西,也是最期待的”,我觉得部分剧情这点可以说的通。还有一半我劝服不了我自己(苦笑)。

    一直期待有什么反转,然而看着看着就没了(心情不好了)也许电影的基本初衷也是为了宣传微表情,这点还是值得嘉奖的,毕竟有一部分的真人真事。

    愿大家都能真诚以待,不能,你也能分辨一二。最后烦请看完电影的亲给我个答复,鞋到底谁弄的?

    【详细】
    13481273
  • 大聪
    2018/12/21 10:09:26
    6位蜘蛛侠和片尾彩蛋全解析!重启多次的蜘蛛侠终于要开启蜘蛛宇宙和复联抗衡了

    缤纷色彩的纽约,住着一位父母双全,交友甚广,还有一个交心的叔叔,没有什么大烦恼的高中生麦尔斯.莫拉莱斯。

    缤纷色彩的纽约,住着一位父母双全,交友甚广,还有一个交心的叔叔,没有什么大烦恼的高中生麦尔斯.莫拉莱斯。

    9840239
  • 寒先森
    2016/12/29 15:32:48
    一部用搞笑的细节来推动没意思的剧情的一部国产剧
    待嫁三千金改成追婚记,电视名字上的确是高端点了。
    老大白芍很傻很天真,结婚当天男朋友跑了,这世界上逃婚的怎么这么多,而且都是五年毫无音讯,男方没有父母吗?结婚的时候双方父母不见面吗?中国的习俗难道不是先领证再结婚吗?
    我爱你,你也爱我,我们相爱吧。
    我爱你,你爱别人,我可以爱你一段时间。
    我爱你,你死了,我还是可以爱你一段时间。
    我爱你,你消失了,我还爱你个屁。待嫁三千金改成追婚记,电视名字上的确是高端点了。
    老大白芍很傻很天真,结婚当天男朋友跑了,这世界上逃婚的怎么这么多,而且都是五年毫无音讯,男方没有父母吗?结婚的时候双方父母不见面吗?中国的习俗难道不是先领证再结婚吗?
    我爱你,你也爱我,我们相爱吧。
    我爱你,你爱别人,我可以爱你一段时间。
    我爱你,你死了,我还是可以爱你一段时间。
    我爱你,你消失了,我还爱你个屁。
    男配角消失五年女主角才忘了他,喜欢的男主角才刚刚出现,俩个人正要进一步发展这时前男友又突然出现了,这个时候男配角通常非常的成功,然后一番争斗又是男主角赢了,和女主角快乐的生活在一起。这个烂梗要什么时候才能从我眼前消失。
    老二很纯真善良,嫁个老公比较脑残,被一个风骚的女人给勾引跑了。好在有一个痴情的老同学十分爱她,还特别富有。不用问,最后肯定快乐的在一起了。
    老三,完全的逻辑混乱,天天就是哈哈大笑,哇哇大哭,胡闹,然后跟一个大自己二十岁的老男人好了。
    这么个剧,天天还得跟媳妇一起看,真是头疼。
    【详细】
  • 8260458
  • 何处莫凭栏
    2021/8/10 22:56:37
    人生三碗面——人面,场面,情面

    人生三碗面——人面,场面,情面。杜月笙说人生要吃好这三碗面,可也说这三碗面最难吃。杜月笙从一个下三流的混混,走上了历史的舞台,不光是运气使然,自然有他的一套人生哲学在内。可是,最终他的晚景凄凉。在病榻之上,也念叨着:“没有钱借给别人了,场面撑不起来,朋友也就没有了”。原来,场面等于朋友。杜月笙一生大起大落,身后无一物留给一群子女,只不过留下一句遗言:“吃是

    人生三碗面——人面,场面,情面。杜月笙说人生要吃好这三碗面,可也说这三碗面最难吃。杜月笙从一个下三流的混混,走上了历史的舞台,不光是运气使然,自然有他的一套人生哲学在内。可是,最终他的晚景凄凉。在病榻之上,也念叨着:“没有钱借给别人了,场面撑不起来,朋友也就没有了”。原来,场面等于朋友。杜月笙一生大起大落,身后无一物留给一群子女,只不过留下一句遗言:“吃是明功,穿是威风,嫖是落空,赌是对冲”

    【详细】
    13786222
  • 柠檬DRF
    2023/2/11 3:54:03
    又是一部“恋人未满”的电影~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豆瓣挺会推荐的,一连看了几部“恋人未满”电影(前几天看了《最后一封信》和《还是觉得你最好》)。 这部《稍微想起一些》主要讲述女主工作间无意看到前男友在台上跳舞的样子,回忆前以前的点点滴滴。 是的,能看得出彼此还是有感情,可惜,最后还是分手。原因影片中也交代了...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豆瓣挺会推荐的,一连看了几部“恋人未满”电影(前几天看了《最后一封信》和《还是觉得你最好》)。 这部《稍微想起一些》主要讲述女主工作间无意看到前男友在台上跳舞的样子,回忆前以前的点点滴滴。 是的,能看得出彼此还是有感情,可惜,最后还是分手。原因影片中也交代了...  (展开)
    【详细】
    14978253
  • WIKI魏
    2019/5/11 14:11:32
    天上再见38个面具合集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这不是一个关于战争伤痛、父子亲情撕扯,和战后社会以及人心缝补的影评,它只是一些超现实的印象派只字片语。 这是38个甲乙丙丁,这是38个面具合集 截图不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00:16:58 孤儿院的尤金 2、00:21:25 625支吗啡 3-5、00:21:25 滚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这不是一个关于战争伤痛、父子亲情撕扯,和战后社会以及人心缝补的影评,它只是一些超现实的印象派只字片语。 这是38个甲乙丙丁,这是38个面具合集 截图不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00:16:58 孤儿院的尤金 2、00:21:25 625支吗啡 3-5、00:21:25 滚出去 6、00:32:47 大胡子蜀黍 7...  (展开)
    【详细】
    10172281
  • 别TM吃了
    2018/8/13 21:23:00
    看在情怀的面子上,我给4分
    的士速递,法国人的幽默,五部一部不拉的看完了。个人感觉前四部都拍的挺好,内容剧情都算是淋漓尽致,称得上是个好片子。 然而第五部,时隔这么多年,在向经典致敬的路上,摔翻了车。 好像只有两个原版人马,一个是警局的局长,每次说话都带着喊麦还拉很长的尾音,还有一个是...  (展开)
    的士速递,法国人的幽默,五部一部不拉的看完了。个人感觉前四部都拍的挺好,内容剧情都算是淋漓尽致,称得上是个好片子。 然而第五部,时隔这么多年,在向经典致敬的路上,摔翻了车。 好像只有两个原版人马,一个是警局的局长,每次说话都带着喊麦还拉很长的尾音,还有一个是...  (展开)
    【详细】
    9589215
  • TWY
    2022/1/6 15:45:50
    为《法兰西特派》一辩

    本文的编辑版可在“澎拜思想市场”阅读: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627164

    本文的编辑版可在“澎拜思想市场”阅读: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627164

    《法兰西特派》是韦斯·安德森笔下围绕著名英语周刊《纽约客》的历史而打造的虚构刊物,也是其今年上映的新片的名称;它也是一群其笔下的虚构记者(同样,原型也是《纽约客》的多位撰稿人)共处一室写作、讨论与出版作品的“家”,在这里,他们能够以“我们”的名义写作;在这座被安德森戏称为“Ennui”的城市中,这是一群外来人士,默默地或者惊天动地地观察着其中发生的事件;当然,以上这些都未曾存在过,它最终仅仅是一位作者对其它作者的想象——巴黎太大了,他不得不将其缩小成属于自己的口袋书版本,诚然其依旧有着四通发达的道路和琳琅满目的街道社群,但看着还是就如一座玩具屋一般,或者一只可颂面包,那一层层由面团与黄油不断折叠混合并加以烤制的酥皮内部好像包裹着什么——关于这部电影,或者他们说的,这些“东西”,这些“层”,这些漫画书般的运动和人物,这些琳琅满目的装饰,引发了一定程度的误解;我们也未必真的需要为韦斯·安德森辩护,因为在该片中,安德森的机制发挥到了极致,也就意味着它看上去仅仅可能是某种似乎只有简单表面的形象:镜头设计、对称、平移轨道、戏剧、明星阵容、法国、巴黎、《纽约客》、“五月风暴”、詹姆斯·鲍德温、故事集、阅读、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中产阶级、虚无、童话、复古、致敬、美食、“春节联欢晚会”(???)等等,还有很多东西,但这只是第一层。

    在《法兰西特派》的海报上,我们总是能看到一大群人;事实上,在《法兰西特派》这部电影里,我们也总是看到各种人物挤满整个画面,但不妨考虑一种属于孤独的律法:在这种法则之下,我们应该质疑所有这些的漫溢,这种“满”的背后只可能是孤独——但未曾不是这种孤独创生了这样的一个集体,在这之中,他/她们渐渐地产生了“不再孤独”的幻觉,当一位看似刻薄实则有爱的主编(比尔·莫瑞)对他说:“尽量让别人看得出你是故意这么写的。” 写作是什么?杜拉斯说写作都称不上是一种思考,有些话语只有在被写出来之后,才有可能被读到和理解,甚至对于作者本人也是如此。我们可以看到韦斯·安德森在这里最大的形式并不仅仅是展示,而是一种“包裹”,万物像一块可颂面包的面皮一样被卷起来,隐藏起中间的核心——如果有的话。但无论如何,这个核心是自我生成的,但首先它被层层叠叠的形式与内容包裹起来。首先是一册杂志这个形式本身,接下来是朗读文字的形式,再接下来则是占据了杂志页面的五篇文章:主编小亚瑟·豪威策的讣告一篇,影片因此有了一个《公民凯恩》式的结构;塞泽拉克(欧文·威尔逊)短小精悍的Ennui历史游记一篇,带观众快速浏览了城市图景,部分问题在这里也被先行埋下;贝伦森(蒂尔达·斯文顿)的艺术专栏——论监狱中的艺术家摩斯·罗森塔勒(本尼西奥·德尔·托罗+托尼·雷沃罗利)的《混凝土杰作》,重要人物还有其缪斯(蕾雅·赛杜)与代理人(艾德里安·布洛迪)等等,其作为一篇“文章”的主体又被进一步地诠释为一场“讲座”(在场的观众有被正面拍到吗?);克雷门茨(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的政治专栏《论一份宣言的修订》——讲述了一群巴黎(划掉,还是Ennui)大学生疑似在1968年爆发的“三月革命”,其中主要人物包括蒂莫西·柴勒梅德饰演的有些神经质的学生领袖以及年轻的革命女子茱丽叶(琳娜·库德里,她和柴勒梅德似乎是从让-吕克·戈达尔的片场变异后跑来的),前者和同样有些神经质的中年记者本人在这群时间内十分亲密,但又有明显的隔阂;最后为影片收尾的是非裔美食评论家怀特(杰弗里·怀特)对一位警署御用厨师长纳斯咖非耶中尉(其姓氏疑似取自“雀巢”牌咖啡,但扮演者是韩裔演员斯蒂夫·朴)的一次惊险的画像,但如果说该文是对一位传奇美食家的刻画,还不如说是对怀特自己的刻画,影片也将该章节展示为一次作者本人对文章的复述——我们被告知该作者对自己曾写的文字有惊人的记忆力,并能分毫不差地背诵,随后我们会知道,在这里,安德森终于亮出了自己的底牌。正如你所见,上述的故事看似互不关联,并且有臃肿或自我感动之嫌,但内部的主题却显而易见地被层层叠叠地包裹并渗透到了一起,循序渐进地在最终抵达到纳斯咖非耶中尉神秘兮兮的厨房中——一颗洋葱,或许,每一片都是独立但又是被粘连的,不禁让人想起科学课上试验用镊子去除其内部薄皮的经历,这层薄皮是理解其结构的关键。

    现在,如果我想要证实《法兰西特派》是一部影史上最独特的,可能也是最激进的讲述孤独的作品,想必已不再困难,在这个清单中还可以加上马里亚诺·利纳斯的巨作《花》,大卫·林奇的《双峰:回归》,雅克·里维特的《出局:禁止接触》,以及韦斯·安德森本人的《布达佩斯大饭店》,它们都是某种通过“最多主义”来达成的简洁,用最多的掩护包裹起的最简单的孤独。我们都听过那句老话,或者类似的说法,即“身在茫茫人海中,却只是一个人”,之类的。但如果说《布达佩斯大饭店》在开场时便将孤独的主题明显地摆在了影像的那份沧桑中时,《法兰西特派》却是如此决绝,安德森的“包裹”仅仅只是摆在那里,至于想看到第几层,他选择站到一旁保持中立态度,他首先展示的是一种创造力的繁荣,即便这种繁荣可能已经终结。但我们从未见过如此“阳光”的讣告,也没听说过如此“肮脏”的游记,所有这些都以轻松的姿态被表达出来。安德森精灵古怪的形式问题在这里也被融合,影片如俄罗斯套娃式的结构被直观展示为画面中的各种“隔间”、栅栏、堡垒、窗户背后的画外音与其它景深深浅的褶皱,它们被小心翼翼地用连续的推轨镜头展示着;有时则是一个简单的推进,配以光线层次的变化;而有时则只是一个掷地有声的固定镜头——一切都在其中,比如威尔逊游记的第一个镜头:“Ennui在周一早晨突然醒来。” 文本方面,一种可疑的“中立性”是影片形式的关键:一篇文章开始被朗读,停止被朗读;另一篇文章开始被讲述…… 每一篇都以同样的开场字幕与打字机的声音启动,并以同样突然的黑屏终止,因此作者保证了其单一叙事上的封闭,他遵照着小说集的形式。但正如滨口龙介的《偶然与想象》或者侯麦的《人约巴黎》这样的作品,所有故事都是因为一些主题而被聚集在一起(滨口直接把主题写在了标题上),并且遵守着严格的顺次。玛格丽特·杜拉斯曾在戈达尔的《各自逃生》中借其角色之口说话,她说:“如果我有足够的精力,我宁可无所事事;但因为无法忍受无所事事,我拍摄电影。” 那么,写作,但避开作为自画像的写作,用怀特的说法就是:“自我分析是一种恶行,要么在私下展开,要么大可不必”,作者打算写些什么呢?其他人物,他/她去描述他人,用“中立”的视角。在这里,《法兰西特派》的五篇文章将依次拨开这所谓“中立性”的迷雾,回归到一种健康的自画像中,并且在最后一刻中以一种精神的回溯,戳穿全部的中立背后唯一的存在,也就是作者自己。我们可以看到,当蒂尔达·斯文顿在她的文章/讲座中介绍其笔下的“饥饿艺术家”时,她尝试了,尝试着不带情感地,甚至有些学究式地去描述整个离奇艺术史事件的始终,但她偶尔也会露馅,比如不小心在自己的讲演资料中插入了一张自己赤裸上身的照片(正如蕾雅·赛杜所说,突如其来的赤裸惊吓到了观众),或者是在结尾不露声色地透露自己曾与该艺术家是情人关系,虽然所有这些,都被该作者用十分轻松又高昂的口气一笔带过——必须保持记者的中立道德,不是吗?但显然,这有可能会被误认为是缺乏情感的表现,或者对形式的某种走火入魔,但让我们对这些角色保持一些距离,保留一些秘密,安德森在接下来的时间中慢慢继续展示。该章节中最感人的一幕:饰演青年时期罗森塔勒的托尼·雷沃罗利(《布达佩斯大饭店》的主角Zero)坐在自己的牢房中,而突然间,本尼西奥·德尔·托罗穿着大一号的戏服走了进来和年轻人交换了位置,后者把自己脖子上挂的狗牌交接给他。

    如果说在上一章中,作家与人物之间还维持着一种有意识的距离的话,接下来的《论一份宣言的修订》则完全倒置了这种伦理上的界限——柴勒梅德和麦克多蒙德短暂的情人关系多少被直接展示出来,并且我们看到了后者在这位青年领袖简陋的女仆间中写下这篇文章的过程——禁忌被打破了。但麦克多蒙德饰演的是一位固执的作家,长年单身的她对旁人的牵线搭桥毫无任何兴趣,也很难说她对年轻革命家的情感是否是写作其万字雄文的副产品,但与此同时,她还是把中立性挂在嘴边,正如“棋子革命”诡异的场面调度:一座桥下有蜿蜒曲折的街垒和路障,一颗棋子的走向穿过抗议者的标牌,经由防暴警察的喇叭与电报机,传递到市长秘书的耳中,再经过她被推轨镜头调度的高跟鞋脚步牵引,来到官僚的桌前…… 一层又一层的计划、问题和设计,但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自我麻醉吗?不管怎么样,韦斯·安德森想要解构的是1968年发生在巴黎的“五月风暴”,但这一“风暴”的结局和后果在如今看来却是有些模糊的,它似乎就这么戛然而止,没有太多实质性的成果,除了导致了法国在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左右政治分立,但在这一方面,安德森和该文作者选择保留意见——在整篇“文章”中,我们听到了很多东西(流行音乐是反动派?是否要反对征兵?),唯独没有听到柴勒梅德的这份所谓革命宣言的任何一部分,它要么被打断,要么被隐藏在女孩那“呃呃呃呃呃呃呃……”的,又愤怒又疑惑的默默阅读之中。它更多的是可能对1966年到1973年这段时间的所谓“后新浪潮”法国电影的一次戏仿,从戈达尔的《男性、女性》到《中国姑娘》,到菲利普·加瑞尔或马塞尔·哈侬在1968年后拍摄的实验电影,到里维特的《出局》和厄斯塔什的《母亲与娼妓》,这些作品都是一群青年的情感旅程,这段旅程同时因“五月风暴”开始,也因为它而终结,它是关于集体的,也是关于孤独的。里维特的《出局》拍摄在“五月风暴”的两年之后,其中让-皮埃尔·利奥德饰演的街头混混想要成为一名记者,却被《法国晚报》拒之门外,后来因为某种巧合,他误入了一个地下杂志团伙的策划现场…… 话扯远了,所以回到《论一份宣言的修订》中,我们明显又看到了另一种平行,也就是关于“集体”这个概念的平行。安德森在这部关于纸媒的“情书”中,似乎是有意忽略了绝大多数关于编辑部本身的故事,影片也不愿花过多的笔墨去呈现诸编辑在创作杂志时的各种纠结与讨论——再次强调,作品本身,作品/文章本身是关键,古典与现代的不同观看法则在这里疯狂撕扯着,但难道我们不能从“三月象棋革命”的诸位“编辑”那各种匪夷所思的喧闹与诡辩中,看到这种所谓集体的存在吗?还有爱情,这些“后新浪潮”电影在处理其政治理想的消亡时,似乎总是会回归到青年男女的爱情和关系上,尤其是三角恋的情感(厄斯塔什),安德森在这里看到了一些什么——我们虽然不懂革命,但我们看到的无疑是激情,不然又为何要把催泪弹的化学反应和真实的眼泪混合在一起呢?这一章里最美的,是当我们终于差点读到那份“宣言书”的修订部分时,我们读到的只是青年领袖为两位女性留下的一纸情书,在那人造的美丽月光和摩托车上男女的慢动作剪影中,“最后一部分由于字迹过于潦草,完全无法识读。”

    《法兰西特派》的第三个主要故事《警署探长的私人厨房》或许是整部影片中最悲伤的一个故事,一个真正的孤独者的故事,但同样,疑似多愁善感的情绪被包裹在重重形式的保护之中,秘密仅以最隐秘的方式被传递,摩斯电码般的秘密,在暗夜中,与此起彼伏的枪击与尖叫形成诡异的乐曲,安德森即将揭开这个城市最黑暗的角落,但同样又是漫画式的,“不能哭泣”,因为主编大人曾这么说道。在这里,所有那些第三人称的、形式的、动画的、“中立”的、恋物的、集体的幻觉都依次被打破,但又一起组成了整个乐团,展示这些隐藏孤独的技法,是展示孤独本身的方式。长镜头在这位作者看来也即是他复述文本的速度,坐在采访席中的他既然狠话说在了前头,那就必须把文章一整段一整段地,气韵均匀并中气十足地念出来,语气中要有一种手到擒来的顺滑,如同饮用厨师长那丝绒般漂浮在杯中的鸡尾酒,或者像奥逊·威尔斯在《麦克白》中念诵一般,要脱离情感似地,但又绝对自信地读出,我们要感受到一种专业,一种精准,而这背后的秘密,我们仅能管中窥豹。杰弗里·怀特的角色显然是詹姆斯·鲍德温的化身,而在这里,安德森又一次把故事围绕在“警察社会”中——联系到第一个故事中腐败的监狱,第二个故事中的催泪弹与防暴警察,这绝不是意外,一瞬间,某种冲突被唤醒:Ennui并非糖果屋,也不是什么马卡龙色调的天堂,玩具屋的真相,正如欧文·威尔逊在游记中所言,是小男孩的恐惧,但他独特的逆反心理有能力将这些都转化为游戏,危险又好玩的游戏。因此就有了怀特在警署内迷宫般的总部大楼中独自穿行的长镜头,他最终迷失在了一片黑暗中,只看到一个小小的紧闭室(片中称为“鸡舍”),威廉·达福戴着圆框眼镜小小的头突然从光线中弹了出来,像个小木偶。但在一系列紧张的叙述后,安德森却将语调转换为了闪回,一个180度大转弯,这一次坐在“鸡舍”里的变成了我们未来的作家(因为“错误的”爱而被逮捕),站在这牢笼前的则变成了他未来的雇主。最美的时刻,也是最严肃的时刻——主编先生审阅着怀特的简历,并要求他快速写下300字书评一篇,并突然间说出了那句台词:“尽量让别人看得出你是故意这么写的。” 谜底揭晓了,原来一切的喧闹,一切的群像背后都有一位作者,而他只可能是独自一人,坐在打字机前完成他的作品,一层一层的悲伤,在这背后隐藏起自己,但脑中依旧追求被后代挖出作者性。在非裔作家娓娓而谈的生动中,我们意识到这个荒诞事件其实与他没有太大的关系,警署与帮派之间的疯狂枪战与争斗,这位作家仅仅只是恰好出现在了现场,并如实记录下来,但一切究竟为什么发生,他终究是不清楚的;而另一位终究只是局外人的,难道也不正是拯救了小男孩性命的,勇敢地服下自己研制的毒药的纳斯咖非耶厨师长吗?这些人物身处事件漩涡的中央,却也是它们的旁观者,而这二人之间的唯一对话,我们的作家还差点以“太悲伤了”为理由,把它从稿件中删去。因此我们或许能说,作家之所以能拥有神奇的记忆,还不是因为他只能与自己的文字作伴,时刻复述着,喃喃自语…… 这些镜头漂浮在整部影片中:怀特默默地哭泣;缪斯在慢镜头中缓缓走过那十幅石板画,至于画中的“她”,被隐藏在随机泼洒的笔墨中;两位演员默默地交换位置;锁在小隔间里的男孩和坐在外头的蓝眼睛女孩;继续背对镜头埋头写作的作家,坐在画面右侧两米外审读着其最新文章的主编;独自一人站在讲台上的那位,她到底只是在科普艺术,还是在追忆逝去时光;在厨房里被自己的神秘仪式包围的那位;躲在浴缸里的那位…… 但安德森能做的便是将这一切孤独,化为创作的力量,形式的力量,一切都变成语调的变奏——怀特快速地回忆完自己的悲情时刻,便迅速折返回自己的表演中:“与此同时……”

    【详细】
    141226257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