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021354
  • ??Jamie_x??
    2022/3/18 15:00:57
    麦克白夫人

    卡死诈骗,丹泽尔华盛顿和科恩嫂拍得很好,以后别拍了。不是引用莎士比亚的台词就是莎翁剧了。经典不容亵渎啊。如果要看直接看原著吧。最让我惊喜的是女巫扮演者Kathryn Hunter,听说在话剧界非常知名,不但經常擔當主演(如反轉性別扮演李爾王),也不時擔任話劇導演,开篇麦克白二人穿越荒野迷雾时,女巫跪着俯卧在沙地上应该是在听麦克白走近的脚步声,原著有更详细的

    卡死诈骗,丹泽尔华盛顿和科恩嫂拍得很好,以后别拍了。不是引用莎士比亚的台词就是莎翁剧了。经典不容亵渎啊。如果要看直接看原著吧。最让我惊喜的是女巫扮演者Kathryn Hunter,听说在话剧界非常知名,不但經常擔當主演(如反轉性別扮演李爾王),也不時擔任話劇導演,开篇麦克白二人穿越荒野迷雾时,女巫跪着俯卧在沙地上应该是在听麦克白走近的脚步声,原著有更详细的描述,女巫发白干裂的双唇和深陷的眼窝那段独白功底太深了,一个女巫站在地上那滩水洼前,在水面上成像出2个黑衣女巫,说出麦克白即将成为班柯爵士后代成为国王的预言,回头遂入迷雾,麦克白二人大声质问,回应的却是从迷雾里突然飞出3只嘶鸣的黑乌鸦,开头这么狠的料让我对这部剧充满了期待,激动不已,想不到开始就是结束T_T。邓肯出现幻象时三黑衣女巫蹲坐在木质横梁上向下俯瞰,在水里撒下山羊的胆汁、犹太人说谎的肝脏、鞑靼人的唇,麦克白捧起一捧清泉,召唤出女巫的主人,一个纯洁女童?也非常棒的布景、画面感。好像女巫演员又换了个身份兼职出演那个藏邓肯儿子的老人,麦克白死了之后某男去老人那里领回了王子给了老人一颗金币,骑着马就突然变成了一群乌鸦?这是代表和魔鬼做了交易吗?不知道为什么丹泽尔华盛顿在这里的眼睛都没有神,没有感情流露,科恩嫂有点太用力过猛了,把所有都表现到脸上了,两人中和一下就好了。在原著里麦克白夫人深究到底也是为了丈夫的野心不得已用无情恶毒、蛇蝎心肠武装自己,煽动麦克白弑君篡权杀邓肯的罪魁祸首,在麦克白犹豫时冷血鞭策。“我曾经哺乳过婴孩,知道一个母亲是怎样怜爱那吮吸她乳汁的子女;可是我会在它看着我的脸微笑的时候,从它的柔软的嫩嘴里摘下我的乳头,把它的脑袋砸碎,要是我也像你一样,曾经发誓下这样毒手的话”。确实个很有力量的女人,但结局是麦克白夫人最后死于内疚害怕自杀而亡,应该演惯了绿皮书和无依之地里硬汉女权,科恩嫂没把这中间精神压力大到梦游洗掉手上的鲜血,无力承受到自杀解脱自己的转变很好的表达出来。那声长长的叹息真的不太行,我也做过心理压力大到爆炸的噩梦,梦中尖叫到现实中熟睡的自己也跟着尖声惊叫得惊醒了全身是汗,但这中间无法引起我的任何一点心理波澜。如果你经历过使自己百分百分的毫无人性,就像弹簧一样,你当初压得有多淋漓尽致,后来就会反弹的多高。事成之后麦克白夫人如愿以偿当上皇后,但随之而来反噬的内疚,在麦克白夫人的潜意识里浮现,通过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知道,梦是愿望的达成,梦会找补梦会伪装,梦游都是麦克白夫人的潜意识反射“洗净你的手,披上你的睡衣;不要这样面无人色。我再告诉你一遍,班柯已经下葬了;他不会从坟墓里出来的。”看出麦克白夫人的内疚和罪恶感被压抑的很深,事后麦克白夫妇也渐行渐远/整个影片都在用台词推动情节,吧唧吧唧说邓肯儿子马康尔逃到英格兰,麦克白准备发动军事行动迎战的发展,而不是用情节推动,整体说得太多演的太少了,虽然看莎士比亚剧的英文台词得听其中的完美的音律但演技也很重要,估计是电影没有足够的空间去表现了。/另外原著是女巫的第三个预言是等到森林会移动时麦克白就会死,有点像权力的游戏里瑟曦的预言似的。但是影片没有表达,按照原著里这时候麦克白的表现是不可置信但又恐慌的,因为女巫不可能实现的预言实现了,所以丹泽尔华盛顿的表情不是很符合设定,连那种将信将疑的感觉也没有,反而是那种兔崽子我去看看你要是骗我我就让你吃不了兜着走的看热闹心态。对丹泽尔华盛顿太失望了。森林之战好像是在10平方的棚里拍得,巴掌大的地方英格兰军队人顶着聚酯纤维影楼假绿植的叶子,是不是越拍后面越没钱了?原著里此时国内还有揭竿而起的其他不服的贵族,应该是很混乱唯一的军事大场面,才能衬托出麦克白一人吃力平衡压制大局,麦克白因为利欲熏心所以在打斗中去捡王冠被砍头,可惜我都没看到……找了个黑人演麦克白就好像是找林徽因先生演林黛玉一样,两个人都挺好但是1+1=0,应该是为了肤色zzzq吧,

    【详细】
    142821647
  • eflysky
    2022/3/15 8:24:56
    麦克白的悲剧|惶惶

    14275194
  • 妙介子
    2022/3/1 20:50:05
    极致光影布景——《麦克白的悲剧》

    14250172
  • 哈哈怪
    2022/2/25 11:45:13
    单飞乔尔的极简莎翁,请再来一打

    37年了,科恩兄弟终于也要单飞了。据说原因是弟弟(伊桑)不想拍电影了,于是大哥(乔尔)只得自己(顺带捎上大嫂)过了把莎翁瘾。

    剧情几乎严格忠于原著(当然删减了约半小时的内容),包括后来被科幻片玩烂的自证预言梗(麦克白会即王位),爱洗手的麦克白夫人,文字游戏(森林移动,非女人所生)等。麦克白捡皇冠时被斩杀倒是首创,不知是不是受

    37年了,科恩兄弟终于也要单飞了。据说原因是弟弟(伊桑)不想拍电影了,于是大哥(乔尔)只得自己(顺带捎上大嫂)过了把莎翁瘾。

    剧情几乎严格忠于原著(当然删减了约半小时的内容),包括后来被科幻片玩烂的自证预言梗(麦克白会即王位),爱洗手的麦克白夫人,文字游戏(森林移动,非女人所生)等。麦克白捡皇冠时被斩杀倒是首创,不知是不是受了子路结缨而死的启发。

    科恩兄弟二十年前为了致敬黑色电影,曾把《缺席的人》拍成了黑白片。本片的黑白画质连同其他场景设计则呈现出极简主义风格,在我看来正适合这部被演绎过千万遍、观众对故事台词都稔熟于心、与其花里胡哨不如一展精髓的经典剧目。其实乔尔本来是想在苏格兰(原著人物原型所在地)实地取景的,只是后来迫于疫情才不得不改在摄影棚拍摄。这个计划之外的舞台感可能是新冠病毒在肆虐好莱坞的两年中所做的为数不多的好事了,奥斯卡最佳摄影和最佳艺术指导两个提名实至名归。丹泽尔·华盛顿凭黑人版麦克白蹭了个影帝提名。但我觉得最该提名甚至得奖的是饰演女巫的那位(仨人/鸟都是一个人演的)——那表情那仪态那口音那装扮,以后就是妖精天花板了。

    最后是表白:乔尔,这样的大银幕莎翁你拍一部我看一部。

    【详细】
    14240582
  • 小熊蹬被儿
    2022/2/20 23:44:09
    观影笔记

    1.转场做的很自然,变虚的镜头和配乐,相似的纹理切换,保留了黑白的这种简洁性。

    2.回廊的光影很美,很冷峻。构图太好了。

    3.转场干脆利落,极致的简洁,舞台剧一样的光效,人物独白。人物在巨大的建筑里,有种奇观效应。

    4.最后的乌鸦飞过麦田神来之笔,悲怆轮回般氛围的营造给我震撼住了。所有人的欲望,挣扎,不甘全都是在命运的手掌中掌控着。

    1.转场做的很自然,变虚的镜头和配乐,相似的纹理切换,保留了黑白的这种简洁性。

    2.回廊的光影很美,很冷峻。构图太好了。

    3.转场干脆利落,极致的简洁,舞台剧一样的光效,人物独白。人物在巨大的建筑里,有种奇观效应。

    4.最后的乌鸦飞过麦田神来之笔,悲怆轮回般氛围的营造给我震撼住了。所有人的欲望,挣扎,不甘全都是在命运的手掌中掌控着。

    【详细】
    14232192
  • 我不是安德伍德
    2022/2/17 0:44:08
    麦克白和麦克白夫人——一个躯体的两种人格

    “伟大的灵魂都是雌雄同体”—弗吉尼亚·伍尔夫

    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了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麦克白》

    两个灵魂寄居于一具躯体

    她敏感 他果断 她脆弱 他威严

    “伟大的灵魂都是雌雄同体”—弗吉尼亚·伍尔夫

    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了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麦克白》

    两个灵魂寄居于一具躯体

    她敏感 他果断 她脆弱 他威严

    她多愁善感 善于观察 追求纯粹的快乐

    他野心勃勃 干练勇敢 想要极致的权力

    他们寄居于一具躯体

    他们对唱着情歌 该出场则出场 互不相扰

    他底气满满 演唱洪厚的低音

    她嗓音纤细 处理嘹亮的高音

    可是 难免有合唱的时候 难免彼此察觉

    他们彼此相识 互相爱恋

    他音调太低 她飙高音

    她低音不够 他来弥补

    他们互帮互助 互相爱恋

    可是他的雄心比天更高 他想要月亮 星辰 地位

    他鄙视她的卑微 唾弃她活得压抑

    她羡慕他的威严 仰慕他高大无比

    你要让他们记住你 无论如何 他说

    于是 威胁 嘲弄 张狂 他负责

    诱惑 卖弄 病娇 她负责

    他们平步青云 风生水起 所向披靡

    为了他的目标 她抛弃了善良 诚实 纯洁

    她抛弃了原先所向往的爱

    他对你的爱是如此虚伪 如此令人作呕 他说

    世上不存在爱 只有权力和地位 他怂恿

    她假装附和 自欺欺人 假作快乐

    但她愧疚 她对他的伤害

    她无法接受 心不甘情不愿

    于是 他们纠缠 争吵 打斗

    他扼住她的喉咙 毫不犹豫

    她大受震惊 泪如雨下

    争吵平息了 他不后悔 现在只有他

    当歌曲进行到高潮 她不再高歌

    他强装镇定 替她演唱 唱得不伦不类 如芒在背

    歌曲在责骂与不满中落幕

    他们的过往 他们的成就 烟消云散

    他悲伤 他痛苦 他生不如死

    终于 他选择放弃 放弃一切 放弃生命

    现在 只有她寄居于那个躯体

    失去了野心 没有了低音

    她选择卑微地活着 就像从前那般

    最后 所有人都以为那个躯体由他主导

    可事实是 只有她 苟延残喘

    【详细】
    142241913
  • 牛仔很忙
    2022/2/14 11:40:36
    命运,是相信还是反抗

    何为命运,如果回归现实,没有女巫,如何发现自己的命运,或者寻找自己要成为的那个人,是各种各样的测试 还是读过的书、遇见的人、走过的路。如果过往决定命运注定是悲剧or喜剧,那是否还要反抗?

    (一)女巫

    【麦克白的命运本身就是悲剧,还是因为相信命运造

    何为命运,如果回归现实,没有女巫,如何发现自己的命运,或者寻找自己要成为的那个人,是各种各样的测试 还是读过的书、遇见的人、走过的路。如果过往决定命运注定是悲剧or喜剧,那是否还要反抗?

    (一)女巫

    【麦克白的命运本身就是悲剧,还是因为相信命运造就了悲剧。】

    第一次出现

    麦克白和班柯击退挪威军队,归来途中遇见女巫,她们依次称呼麦克白为“葛莱密斯爵士”、“考特爵士”、“未来的君王”。因为班柯的好奇,女巫告诉他“他虽比麦克白低微,但地位居于麦克白之上;虽没有麦克白幸运,但却比他幸福;虽然不是君王,但他的子孙会世代称王。”

    14217556
  • 大聪
    2022/2/12 10:06:03
    不是问题的问题

    或许为了求新求变吧,这次拿起导筒的是不知道暂时还是已经分家的科恩兄弟的乔尔·科恩指导,演员则请到了超强实力派丹泽尔·华盛顿,以及导演的老婆,也就是科恩嫂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

    这是一部形式大于故事的先锋性实验作品,4:3的构图,黑白美学硬光摄影质感,每一帧画面都透露着特立独行,去对撞流传经典的《麦克白》故事。

    或许为了求新求变吧,这次拿起导筒的是不知道暂时还是已经分家的科恩兄弟的乔尔·科恩指导,演员则请到了超强实力派丹泽尔·华盛顿,以及导演的老婆,也就是科恩嫂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

    这是一部形式大于故事的先锋性实验作品,4:3的构图,黑白美学硬光摄影质感,每一帧画面都透露着特立独行,去对撞流传经典的《麦克白》故事。

    当然这带来的不是问题的问题是,这部电影注定也是会成为在故事上没有新鲜感的配比,最终还会回到观众的选择上,如果你喜欢《麦克白》的故事,看他!如果你沉浸在摄影美学中,看他!反之亦然。

    【详细】
  • 14212306
  • Sc!encer
    2022/2/10 22:56:48
    一部华而不实的电影

    麦克白作为莎士比亚的一部经典悲剧故事,历来多次被搬上舞台和大荧幕。可这部电影打着电影的旗号而做出一副舞台剧的感觉,未免显得有点不伦不类。黑白的色调虽然增添了不少复古气息和高级感,实则只是掩饰了电影布景的廉价感,极其容易让人出戏的背景特效不知是有意而为之好体现出舞台剧的感觉还是真的华而不实或是经费不足?而在最终的大战中刻意避免了宏大的场面,本以为可以看到千军万马攻打

    麦克白作为莎士比亚的一部经典悲剧故事,历来多次被搬上舞台和大荧幕。可这部电影打着电影的旗号而做出一副舞台剧的感觉,未免显得有点不伦不类。黑白的色调虽然增添了不少复古气息和高级感,实则只是掩饰了电影布景的廉价感,极其容易让人出戏的背景特效不知是有意而为之好体现出舞台剧的感觉还是真的华而不实或是经费不足?而在最终的大战中刻意避免了宏大的场面,本以为可以看到千军万马攻打城堡的画面,这样一个本可以直观体现史诗感的画面却没有表现出来,着实可惜。

    14209406
  • 给艾德林的诗
    2022/1/25 21:50:38
    莎翁的知识

    现代性与导演意志

    莎翁的《麦克白》讲述的是一则命运悲剧,究其悲剧成因的主源,无疑为一种性格蒙上了审慎的罪名,三女巫的所谓命运预言,揭示了麦克白与麦克白夫人一直以来的野望-权

    现代性与导演意志

    莎翁的《麦克白》讲述的是一则命运悲剧,究其悲剧成因的主源,无疑为一种性格蒙上了审慎的罪名,三女巫的所谓命运预言,揭示了麦克白与麦克白夫人一直以来的野望-权力的渴望,且为其野望的实现作了充分的背书。

    权力-欲望,无疑是一种极端的属己之物,拥有权力并永远拥有权力,才能让权力一直保持属己的属性,所以在谋杀国王夺得大位后,麦克白患得患失除了所谓“罪行导致的良心煎熬”,更沉浸于属己之物哪一天突然不再属己的巨大恐惧之中,最终在二次听信女巫预言的应验后,决心反抗“命运”,最终命丧剑下,永远拥有变成了永远失去,恰如第一次预言并没有明讲,但暗示的惨淡结局。

    那么,对于电影来说,什么是其极端属己之物呢?众所共识的应该是光与影,此处光影对于电影的属己之归属,应该视为一种电影区别于其他艺术而独属于电影的“本质”特征。对于戏剧来说,舞台与表演看起来就是归属在戏剧上的极端属己之物,而也可以打上独属于戏剧的“本质”特征标签。

    乔尔科恩这版翻拍,与奥逊威尔斯、黑泽明、波兰斯基等众多翻拍相比,更突出上述的电影与戏剧各自很“本质”方面的属己之物的结合:表现主义浓重的光影设计 与 人物时刻都深厚的舞台表演。此时呼之欲出的问题就是,两者的结合究竟达成了什么?如果答案是只是达成了一种特殊的风格或作者风格的延续,或者只是巴赞意义上借助场面调度手段达到的一种舞台戏剧片的话,那么两者结合的后果与只有一者充分发挥达成的效果也不会有太大的区别,毕竟两者结合如果只能有造句构建的、精神分析式心理学的、存粹认识与现实的所谓根本矛盾的等等,都根本不会对现实生活造成麻烦,所以一点都不重要。

    如果答案是电影所谓从戏剧而来,通过对故事的孕育,最后超越戏剧达成不朽来说,这种故事的不朽就不是戏剧可以经验的东西,因为舞台和舞台表演是戏剧必然需要的基础,而成为了电影就脱离了戏剧“本质”本身,成为了对电影本质的把握。这种把握是当然是一种知识和认识的把握,是靠电影对故事的理解、体验和经验留存下来的东西,而依旧是电影的属己之物,也代表了电影本身吸取其他所有艺术而来的综合性来源,其实就是很难脱离其他艺术形式,永恒留存的属己性。

    与其永恒属己对照的是,与麦克白听到第一个预言后,被预言激发自己对于权力的贪恋,但权力最后却不属于自己,属于另一个同僚的子嗣,在听完第二个预言后,甚至连麦克白自己的性命与命运,其评判标准都不在自己手中,而需要冥冥之中会“行走的森林”,与并非女人诞下的战士等外在决定。如此的评判标准不是认识、不是把握、不是理解、甚至都不是经验,而真正超脱了属己之物,落到了相信故事现实能真正深植到生活之中,而不是知道故事现实可以贴合到生活而已,才真正相信电影可能性的信念。

    莎士比亚取材于贺林谢德的《编年史》改编的《麦克白》, 描绘11世纪的苏格兰,原著中的英伦三岛和莎翁彼时的英伦三岛,理所应当应该全是盎格鲁-撒克逊的白人,在今世今日,科恩选用了丹泽尔·华盛顿和很多黑人演员来重新搬演麦克白的悲剧,或许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短暂超越莎士比亚“属己”的知识,这种短暂的超越或许不美好、不太现实、甚至充满很多被人误解的硬性教条、充斥着让人看不出的某些智慧,但情感确实真实的,戏剧和电影的“本质”在这争斗,此消彼隐之中,一种实际能看到的真实,从争斗的解蔽里油然而生,而不需要去想,更不需要知识化、或理论化的整全构建。

    141661990
  • 就是不想说话
    2022/1/24 0:53:57
    舞台剧和电影的最优解

    就像一个深沉诡异的噩梦。

    在梦里经历了一场预言。

    又像读了一首史诗。

    兴盛衰亡,起伏不定,报应不爽。

    莎士比亚的词句恢弘大气而厚重典雅,就像整部电影给人的感觉一样。<

    就像一个深沉诡异的噩梦。

    在梦里经历了一场预言。

    又像读了一首史诗。

    兴盛衰亡,起伏不定,报应不爽。

    莎士比亚的词句恢弘大气而厚重典雅,就像整部电影给人的感觉一样。

    有些地方虽然还是会有点像念词,但演员的处理让人在出戏的边缘多徘徊了几秒,很不错。

    还有一点让我觉得很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不断出现的 [打破第四面墙] 。

    士兵和镜头对视,是在交代背景及故事进度,好像一个旁白者,但又是故事中的人物。故事(或者说舞台)与观众的界限由此被打破。

    女巫和镜头对视,好像在施法术。预言仅仅是预言吗?不,预言是命运,是那双翻天覆地的大手,掌控所有人,包括你我。

    麦克白的妻子和镜头对视,是赤裸裸的欲望,是所有人的不甘与挣扎。

    光影变幻,画面绝美!构图工整,极具观赏性!明明是有限的空间,却能感受到磅礴的爆发力。

    14162778
  • Devin
    2022/1/19 0:51:11
    看似有价值实则平庸!

    当代创作黑白影像在我看来,通常都是失败的,这部作品也不例外,过分明亮是数字黑白影像的大忌,我不知道这种黑白的视觉意义在哪,至少在这部作品里黑白影像的意义被这种为了黑白而黑白的创作减损,并没有承载黑白电影的艺术美感,这部作品证明,摄影有时候会成为影像的天敌。题材普通,表达有些特别但没太多新意,念台词式的表演让我无法容忍,戏剧性电影的精髓我觉得导演并没有把握到,并且在

    当代创作黑白影像在我看来,通常都是失败的,这部作品也不例外,过分明亮是数字黑白影像的大忌,我不知道这种黑白的视觉意义在哪,至少在这部作品里黑白影像的意义被这种为了黑白而黑白的创作减损,并没有承载黑白电影的艺术美感,这部作品证明,摄影有时候会成为影像的天敌。题材普通,表达有些特别但没太多新意,念台词式的表演让我无法容忍,戏剧性电影的精髓我觉得导演并没有把握到,并且在充分表达情节和人物时废话太多,戏剧电影不能如此创作,导演层面,我头一次如此质疑科恩兄弟这个金字招牌,为了节奏而忽视艺术的改编,在我看来毫无意义。我不喜欢这部作品!影像60分当代技术型的黑白影像和上个世纪艺术型的黑白影像在电影体验感、电影纯粹性和电影的艺术美感几乎完全不在一个层面,这种泛滥的黑白创作,我是持绝对的否定态度。剧本65分导演65分表演70分科恩嫂并不是十分适合这个角色创新0分作品分52分内容系数0.5影史分26分看似有价值实则平庸的作品

    【详细】
    14150429
  • 你好忧愁
    2021/9/28 22:11:26
    莎士比亚与奥逊威尔斯

    (发表于《陀螺电影》)

    从奥逊威尔斯到黑泽明,从波兰斯基再到几年前的贾斯汀·库泽尔,莎士比亚的这出“提到名字就会引来厄运”的苏格兰话剧一直饱受世界各大名导的青睐,被多番搬上银幕。可是,至今为止,似乎还没有任何导演能够完全征服这个故事。就连黑泽明都得另辟蹊径,完全地改动故事的时代背景和剔除莎翁原著诗性的话语,才能把这出被排演了

    (发表于《陀螺电影》)

    从奥逊威尔斯到黑泽明,从波兰斯基再到几年前的贾斯汀·库泽尔,莎士比亚的这出“提到名字就会引来厄运”的苏格兰话剧一直饱受世界各大名导的青睐,被多番搬上银幕。可是,至今为止,似乎还没有任何导演能够完全征服这个故事。就连黑泽明都得另辟蹊径,完全地改动故事的时代背景和剔除莎翁原著诗性的话语,才能把这出被排演了几个世纪的经典烙上自己的印记。

    而乔尔·科恩的这次改编,则古典和先锋性兼备。这部电影是他离开了兄弟伊森之后的一次单飞,不过这并不代表着这是一次孤立无援的创作。乔尔还是和一位伟大的天才艺术家共同创作着。《麦克白的悲剧》是一部100%的科恩电影,但与此同时,他也是一部100%的莎士比亚作品。

    《麦克白》讲述了忠诚勇敢的苏格兰将军麦克白在一场胜仗后遇见了三个神秘的女巫。她们寓言麦克白很快就会取代现有的苏格兰国王,自己登上王座。麦克白不信女巫的话,但是权利的诱惑始终在他的心头挥之不去地盘旋。在妻子的诱导下,麦克白终于觉得实现女巫的寓言,在庆功宴的夜晚刺杀了醉酒的国王,取而代之。

    当上国王后,麦克白因为女巫的预言变得疑神疑鬼,易怒暴躁。被他杀死的昔日旧友的鬼魂也开始纠缠着他,让他不得安宁。时日不长,麦克白就变成了彻头彻尾的暴君,麦克白夫人也因谋杀的阴影陷入癫狂,神智不清。

    最后,国王的儿子带着亲信旧部从英格兰借兵杀来,杀死了麦克白,夺回了王位。

    这个故事虽然简单,但充满了对人性贪婪丑恶的深入刻画。对于麦克白和其夫人深陷人性黑暗面,走向自我毁灭的精湛描写,让这部话剧成了一个文学经典,麦克白也成了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个象征性人物,几百年来被无数名角扮演。

    苍凉而邪恶,是科恩电影常见的基调;自毁的悲剧主角,也在科恩作品中屡见不鲜。从《缺席的人》到《老无所依》,甚至到黑色喜剧《冰血暴》,这一个个虚无的谋杀者中都能看出麦克白的影子。

    《麦克白的悲剧》不是科恩第一次改编文学经典了。乔尔和伊森之前已经将《奥德赛》改编成了一部颇具自己个人风格的荒诞美国南方神经喜剧(《逃狱三王》)。可是这一次,科恩放弃了炫耀自己在剧作和台词方面的强项,反而极大程度地保留了莎翁原著的情节和语言。这一次,科恩的全部精力都花在了对视听语言的构建上。

    科恩的上部电影《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是他第一次尝试从胶片摄影转移到电子摄影,而从最后的成片,观众也能看出视觉效果上的些许生涩——有些镜头背景的绿幕过于明显,而另外一些镜头调色则显得过于平庸和偏白。这次,有了莎翁扎实雄厚的文字作为基石,科恩可以全神贯注地调教和掌控电子摄影。

    最后呈现的结果,也是令人瞠目结舌的:迷雾中朦胧的憧憧人影;极度特写下如雕塑般深邃,却又有些扭曲的面孔;20年代表现主义式的几何构图;黑白冲突对立明显的光影...如果说从文本上,科恩是站在莎氏的肩膀上的话;视觉上,《麦克白的悲剧》则是对奥逊威尔斯的一次招魂。如果有时间和能力细细拉片的话,你甚至可以找出,这个尖锐的高塔是似乎是来自威尔斯的《奥赛罗》;这个倾斜的木屋仿佛是出自《午夜钟声》;投射到人脸上的一道道如锁链般的阴影则让人想起《审判》...

    这并不是说科恩的新作只是单纯对名家的一次模仿。尽管不是自己的文本,导演本人的作者印记在各种细节和对原著的改动中清晰可见。比如,原著中著名的女巫三姐妹,在影片中由一个演员饰演。一开场,皱纹深邃面目狰狞的女巫扭曲着自己的身体,蹲坐在沙漠之中。原文三姐妹来回的盘算和谋划从演员一人口中说出,声音忽高忽低,表情风云变幻。邪恶神秘的三女巫在科恩的镜头下,成了一个喃喃自语的精神分裂患者。对畸形异类和癫狂人物的偏爱一直是科恩的特色,莎士比亚的女巫也被重构成了科恩的小丑。

    表演风格上,科恩也延续着自己一贯的风格。虽然麦克白的别称就是“苏格兰戏剧”,但科恩并没有要求主演们试图模仿苏格兰口音,而是保持自己的原本口音。因此,苏格兰将军(丹泽尔·华盛顿饰演)和其夫人(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饰演)都操着一口现代的美国口音。不符史实的口音并不会让观众出戏,反而可以产生一种布莱希特式的离间效应,强调了影片本身的舞台性和戏剧性。当莎翁的文本不再以观众熟悉的英式抑扬顿挫的发音被念出,而是被华盛顿附以流畅而粘稠的美式黑人口音,这种对文本节奏和侧重的重组仿佛也赋予了文本新的内涵和引意。在华盛顿的演绎下,麦克白不再是以往的野心勃勃却备受良心拷问,挣扎在道德和欲望之间的反英雄;而是在军旅生涯之间耗尽一生,年迈之时终于下定决心去夺取权利的悲剧人物。

    在一场很能彰显科恩风格的戏里,由黑人演员饰演的麦克德夫之子问母亲,自己流亡的父亲是否是个叛徒。这场戏的语言风格在黑人口语和莎士比亚的诗词之间来回切换,在体现了科恩式荒诞的黑色幽默的同时,其语言的现代性和亲切感也迅速拉近了观众和这两个边缘角色的距离,让他们不久之后宿命性的灭亡更加悲壮沉重。

    每次莎士比亚被重新改编,创作者都会试图赋予其新的时代性和政治性。比如,在特朗普执政期间,内外百老汇就上演了无数映射特朗普的莎剧改编——特朗普可以是麦克白,也可以是李尔王。但是,科恩却没有这么做。他的视角和手法是极度古典的,如果不认识这些演员,你完全可以以为这是一部和奥逊威尔斯同期的电影,毕竟充斥着全片的表现主义光影和构图比起2021年,更像是1941年的产物(当然,电子摄影偶尔还是会“露怯”,比起胶片的颗粒感显得过于光滑)。

    但是正是这种古典,让本片有了一种超越了时代的普世性。《麦克白的悲剧》和莎士比亚的原著一样,尽管有着极其精确的时代背景,却是一部跨越了时代的艺术作品。莎翁的文字至今仍保持着隽永的诗意,科恩的影像也会如此。

    【详细】
    138902629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