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3613
  • ?
    2020/3/1 2:11:05
    装酷

    《狗咬狗》个人观影随笔,欢迎理性讨论,不喜勿喷

    导演,我知道你想拍的很酷,但是我们不能为了酷而酷,因为酷过头了,就不是真正的酷,而是装酷

    电影整体的风格是比较暗黑压抑的,大部分的场景都是黑漆漆的,故事也讲的磕磕绊绊,所有人都跟疯了一样,好像只有冠希哥一人是正常的,因为他演的本来就是一个癫狂的人,警察们不理性,一言不合就杀人,逻辑上的我没办法融入剧情,太刻意了,但是也能

    《狗咬狗》个人观影随笔,欢迎理性讨论,不喜勿喷

    导演,我知道你想拍的很酷,但是我们不能为了酷而酷,因为酷过头了,就不是真正的酷,而是装酷

    电影整体的风格是比较暗黑压抑的,大部分的场景都是黑漆漆的,故事也讲的磕磕绊绊,所有人都跟疯了一样,好像只有冠希哥一人是正常的,因为他演的本来就是一个癫狂的人,警察们不理性,一言不合就杀人,逻辑上的我没办法融入剧情,太刻意了,但是也能理解,毕竟电影的名字就可以解释一切不合理!

    《狗咬狗》这个名字很尖锐,而且配乐也特别有意思,每次冠希哥出手的时候总是伴随着恶犬的狂吠声,原来这是个癫狂的动物世界,人跟狗一样互相撕咬,人性泯灭,唯有生存,不要跟我讲道理,也不要跟我谈逻辑,从这个角度去欣赏,可能会容易理解的多.

    很多人说冠希哥在里面的表演炸裂,我不知道这种炸裂感是怎么表现的,他没有什么台词,只是靠一些肢体动作和眼神,我的感受,有融入角色,也能挑起主演的戏份,最后的部分还是有一点青涩,但绝对谈不上炸裂,可能他们的理解,只要歇斯底里,够凶残,够狠够酷够拽就是炸裂,我们的理解有偏差,而且我非常讨厌这个词.

    PS.我倒是觉得李灿森演的不错,还有最后的结局很好,虽然跟前面的衔接有点脱节,但那个孩子出现的时候,还是看到了一些希望,并没有一黑到底....不然就真的太压抑了.

    12320753
  • 晴晏
    2022/3/8 17:37:11
    有一天,一个男孩长大成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如果用三个词来总结《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我会选:孤独,别离,成长。 年轻男孩李小李因为交换留学来到日本,在中餐厅“南国亭”打工的一年,他如同一个过客,目睹了周遭的世事变迁、悲欢离合,却也通过默默的关心和行动,将自己编织进了这片原本不属于他的社会图景中。...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如果用三个词来总结《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我会选:孤独,别离,成长。 年轻男孩李小李因为交换留学来到日本,在中餐厅“南国亭”打工的一年,他如同一个过客,目睹了周遭的世事变迁、悲欢离合,却也通过默默的关心和行动,将自己编织进了这片原本不属于他的社会图景中。...  (展开)
    【详细】
    14263253
  • 未命名
    2016/3/3 13:14:10
    不仅侮辱历史,还侮辱智商
      前前后后跳着看了四集左右,每次看完不到五分钟就受不了,简直是烂片中的大烂片,宣传还敢扛大旗吹制作精良,简直是大写的不要脸。

      雷得我虎躯一震的有这么几个场景:霍建华在朝堂上,当着所有人的面,对太后说闭嘴,而且经常把屁挂在嘴上,就算是一个昏君,而且还是一个没什么权利的昏君,在古代礼仪制度那么严苛的情况下,就算是编剧全家祖坟上冒出青烟,这种事
      前前后后跳着看了四集左右,每次看完不到五分钟就受不了,简直是烂片中的大烂片,宣传还敢扛大旗吹制作精良,简直是大写的不要脸。

      雷得我虎躯一震的有这么几个场景:霍建华在朝堂上,当着所有人的面,对太后说闭嘴,而且经常把屁挂在嘴上,就算是一个昏君,而且还是一个没什么权利的昏君,在古代礼仪制度那么严苛的情况下,就算是编剧全家祖坟上冒出青烟,这种事也不可能发生;刘诗诗给不知道谁喂了点药,醒来看一下,就决定不攻打大明了!!!这她妈还不如游戏里面严谨呢,攻打一个国家的主意,在一分钟内由一个人就拍板决定了,小孩子过家家都比你们有逻辑;黄轩醒来要死要活地找刘诗诗,扯着脖子的要废后,黄轩演的就是一个吃软饭的傀儡皇帝,就算是一个有实权的皇帝,废后这种大事能像农村里面的泼妇一样,大喊大叫,最后又被打压下去,简直可笑。

      中医本事就是伪科学,这部剧直接把中医搞成了跳大神类型的坑蒙拐骗,刘诗诗本身就毫无根基,既没有受过正统培训,基本上就是坑蒙拐骗,加上编剧为了博眼球选取的各种偏方,完全把中医塑造成了彻头彻尾的低俗骗局。

      还有本身设定严重偏离历史,人物性格非常可笑,总体来说,一部剧找不到任何的优点。哪怕只看一点点也会从编剧到导演再到演员全部转黑。霍建华真的够了,年纪一大把了,接点戏也要让自己看起来有点智商,老演这种傻逼角色,演员看上去智商也低。刘诗诗长相真的就适合玛丽苏女主,永远一个表情也够用。
       
    【详细】
    7797681
  • 月色
    2014/12/9 21:36:59
    大叔的爱(剧透很厉害)
    《坏姐姐之拆婚联盟》,我赶得非常及时,在我偷空去看完的第二天,它就下架了。 豆瓣的评价清一色的差评,但我就是如此奇葩的一个人啊,那年的《花漾》也是如此,豆瓣评分不足5分,我却给了它至高无上的打分,还为此在QQ空间写了影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许我,就是站在了一个与所有人都不同的角度。

    于我而言《坏姐姐之拆婚联盟》可以给9分,只为一点,它缓缓道来一份中年大叔的爱情。关于中
    《坏姐姐之拆婚联盟》,我赶得非常及时,在我偷空去看完的第二天,它就下架了。 豆瓣的评价清一色的差评,但我就是如此奇葩的一个人啊,那年的《花漾》也是如此,豆瓣评分不足5分,我却给了它至高无上的打分,还为此在QQ空间写了影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许我,就是站在了一个与所有人都不同的角度。

    于我而言《坏姐姐之拆婚联盟》可以给9分,只为一点,它缓缓道来一份中年大叔的爱情。关于中年人的爱,我在日记里也写过一篇关于《几度夕阳红》的日记,在经历几十年的颠簸流离后,当年因误会而分开的一对恋人,明白了彼此的爱在这漫长时空中从未消失,汹涌的爱在胸中咆哮而出,却因为人生的责任和道义,而重归平静。我没有足够的智慧评价这样选择的对错,我只能感慨于,爱情在一些时空中,似乎吃了长生不老药。年轻的时候,年轻的爱情就像给青春加了满满一箱油,青春的列车因此更疾速前行。待到年老的时候,却依然还年轻的爱情,对于年老的我们来说,到底又算是什么?

    不看杨振宁和翁帆、王石和田朴珺,只看在世人眼里如此完美无瑕的戴安娜王妃,查尔斯王子的情人卡米拉和完美的戴安娜相比,如云泥之别。但在查尔斯王子的眼里心里,他一辈子在苦等着与这个女人厮守终生。戴安娜车祸离世后8年,58岁的查尔斯王子正式迎娶58岁的卡米拉为妻。

    我愿相信这是真爱,不是真爱,不必给她一个婚姻。虽然在这烦嚣的尘世,婚姻这张纸已经越来越不算个东西,但男人愿意跨出这一步,还需要无上的勇气。

    电影的大概背景:陈意涵饰演一个出色的占星师,15岁时候父母双失,独自抚养弟弟长大,供弟弟去韩国学咖啡。因为卜算出弟弟和女朋友的星盘不合,所以从北京赶到韩国釜山想尽办法破坏弟弟的婚礼。在飞机上偶遇由韩国影星池珍熙饰演的弟弟女朋友的爸爸,故事由此拉开。

    42岁有过一次失败婚史的大叔,和20岁的女儿一起生活。双颊瘦削无肉,小眼睛,兼双眼皮只有一只,他的眼睛我努力看到剧终也没有看出另一只双眼皮。表情严肃,缺乏热情的举止。我写了这么多,完全是为了表明池珍熙大叔,不是我理想中的菜。我绝对不是被他的皮相所吸引,令我感触的,恰是他在剧中略显有些僵硬的表情。

    或这就是为何我为这部电影打了5星,而豆瓣影评以负面评价为主,豆瓣的写手们几乎都是年轻的心,是的,大多数具备感染力的爱情,都是张扬的、欢快的。然而不顾一切才是爱,却并不适合中年人的心。

    因为人生已经走过了那么长的路,留下了那么多的记忆,已经填得满满在心里。年轻时候爱过的人,前一段婚姻中的孩子,经历过失败后对婚姻自然而言的迟疑抗拒,这些都成为了人生中不可割舍去的一部分。你必须要带着这些前行,必须要在下一段旅途中,找到可以安放他们的位置。如果你不能妥妥地放好它,任何一段路都走得不安稳。

    陈意涵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如果她和大叔恋爱,弟弟就不能和大叔的女儿结婚。于是她使出浑身解数吸引大叔的注意。面对年轻貌美的陈意涵,池大叔总是浑身僵硬,温和有礼抗拒,而当陈意涵真的放弃了,他脸上又会浮现一点点疑惑,这样就放弃了?

    陈学冬饰演的弟弟发现姐姐和大叔的暧昧,警告大叔,我决不允许任何人伤害我姐姐!大叔说,不用担心你姐姐只是在演戏,她想让我们相爱,破坏你们的婚礼。陈学冬说,不,她是认真的,因为她没有替你们俩合盘,她越是遇到自己在乎的人,就越是胆小,越是不敢面对你们不合适的结局。

    大叔的沉默,看不出内心。这也是我为何如此赞赏的原因,爱或不爱,不用都马上看清,人生的道路那么漫长,故事总是要慢慢写才美,没有马上表明我爱你,却不代表,永远都不爱你。

    在游艇上,因为知道陈意涵想出和自己爸爸相爱的主意来破坏自己的婚礼,大叔的女儿在熙伤心醉酒掉下了海里。陈意涵不懂游泳,也跟着跳了下去。池大叔救起两人,在陈意涵醒来后,愤怒地说,如果我没有听到呼救,怎么办?如果她有事,我怎么办?不管你还有多少想法,都停止吧!

    也许年轻的MM看到这里,会指责池大叔,你不是真的爱上了陈意涵!如果你爱她,你怎么会这么指责她!她为了你的女儿也跳进了海里几乎没命,她醒来你却只质问她,如果你的女儿出事了你怎么办,你把她置于何地!

    亲爱的姑娘们,如果你们也做了母亲,你就能明白,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你不能指望一个42岁的失婚大叔,心里只有爱情。如果一个42岁离异有孩大叔,仍能像没有结过婚没有做过父亲的小伙子一样,为了心爱的女人能毫不犹豫去死,我想,也不值得你去爱上。

    传闻锋菲复合后的谢霆锋,为两个儿子建立了数亿的教育基金,我很赞赏。我想为锋菲写的良多,不止一二,只是尚未找到心中那个爆发的点。池大叔在此的所作所为,也只是一个男人繁衍后代的本能,拥有自己一半DNA的女儿生出来,他珍惜着,看着她长大,盼望着有一个优秀的男人来接替自己继续爱她。

    陈意涵带着对池大叔的失望伤心,还有对在熙的愧疚,想离开池大叔的家。却在半路遇到大叔的前妻从巴黎归来,不明就里的前妻热情地称呼陈意涵亲家闺女,并把她又拉回自己家里住。

    夜晚,陈意涵在沙发上睡,不经意看到前妻抱着枕头进了池大叔的房间。钟丽缇饰演的前妻丰满艳丽万种风情,含情脉脉地爬上了大叔的床,抱着大叔说,夫妻不是应该同一张床吗?大叔一动不动,说,你醒醒吧,那是十几年前的夫妻。你不走是吗?那我走了。大叔把房间让给前妻,到客厅打地铺。

    陈意涵在沙发上,大叔在沙发背面的地板上,隔着一个沙发椅背的距离。陈意涵说,以后,我们就不要单独见面了吧。大叔沉默着看向天花板。沉默,有时候是高贵的,也是慎重的。

    一直被姐姐保护着长大的弟弟陈学冬,在婚礼之前遇到了神秘而幽美的女子安。她如此轻巧地谈论着自己流离的人生,离开一个地方总是不带走超过一个小行李箱的东西。那样的世界,对一个不曾远行不曾受伤过的男孩子来说,是多么大的冲击。

    陈学冬在婚礼前一天逃婚了。陈意涵和大叔焦急万分四处寻找,因为台风来临被困在小岛上安住过的房子里。窗外的大雨倾盆,衣着单薄的陈意涵披着大叔的外套,坐在大叔的对面,眼神却延伸在远方,说,对不起,过去我说我爱你,其实是我在撒谎。大叔缓缓地说,你现在,也是在撒谎吧……

    有时候我不敢注视,不是因为我忽略你,而是因为,我太在意。如果说这部中韩合作的电影,有中韩文化被糅合的部分,那么我想,在此段是我感受到的精华。韩片中的很多对白,那些语言,语气,停顿的节奏,都混杂着书面文字的深幽。正如此刻如此简洁的两句对白,已经胜过无数句的我爱你。

    陈学冬最终还是赶到婚礼现场,跪在雨中亲口对在熙说一句对不起。陈意涵在滂沱大雨中掌掴陈学冬,哭着斥责他,你怎么可以这么不负责任,你给我起来进去和在熙结婚!

     15岁的时候失去父母,和弟弟相依为命长大,陈意涵和大叔一起喝醉了的时候,对大叔说,我15岁就做妈妈了,他们都说我身上有妈妈味,却没有女人味……因为抚养弟弟,就要做一个坚强的女人,必须要有妈妈味,却可以没有女人味。她把弟弟当成儿子一样抚养长大,却看到弟弟对感情如此幼稚不懂负责任,而伤心落泪。

    有影评批判陈意涵,说她幼稚夸张,我却深深喜爱她。她的笑就要笑得看见牙龈,她的痛哭就要把妆都哭花掉,不是我的风格,却是我的向往。从《闺蜜》开始,我对陈意涵打了9分。这种女孩子,你以为她很脆弱,但她其实很坚强。

    这一段有一个场景,我又要对大叔表示赞赏。在熙悲伤不能自己,大叔的前妻扶着女儿上了大叔的车,陈意涵失魂落魄站在大雨中,哭着拍打跪在地上的弟弟,痛心他没有学会负责任,大叔打着伞站在车和陈意涵中间。我一直在猜,大叔会怎么做。

    大叔上前,执起陈意涵的手,把伞放在她的手里,沉默地看了她一眼,在大雨中转身上了载有前妻和同样悲伤的女儿的车,缓缓开车离去。

    也许可以有少少的奢望在心里,却不能真的期望,他会为了陈意涵而留下。有时候人真的是很奇怪的一样动物,如果大叔留在陈意涵身边,我们会评论他对亲情冷淡,为了爱情放下那么需要安慰和照顾的女儿,大叔真的和女儿走了,我们的心里又会有淡淡的忧郁和悲伤,这毕竟,不是一段单纯的没有过去的爱情……

    渴望一段完美爱情,是人的本能,不管是男女。因此,一段中年的爱情,需要背负的压力太多。需要被成全的情感太多,谁都不能担保自己能做得面面俱到。大叔在此的表现算可圈可点,我们必须要学会谅解彼此。

    大叔还有一个地方很棒,那就是在机场,在熙离开釜山和妈妈一起去巴黎,开始一段新生活。大叔送别前妻和女儿,在登机口对在熙说,你什么时候想回来都可以,家里永远都有你的房间。前妻立即急切地说,那我呢?大叔面色不改,说,当然也有你的房间。在前妻的笑容扬起之前,他又接着说,但是我的心里,已经没有你的房间了。前妻的笑容慢慢散去,她摘下结婚戒指还给大叔,为这段十几年不能忘怀的婚姻告别。

    结束了一段婚姻的男人,为了孩子不能和过去挥刀斩别,为了孩子应该善待前妻,却不能对爱情含糊不清,我赞赏大叔在电影里的两次拒绝,温和,但坚决而清晰。

    一年后弟弟陈学冬和在熙再次相遇,像老朋友一样微笑问好——年轻就是好,爱得多么锥心刺骨,转身就能放下。陈意涵和大叔在历经一年的分离沉淀后,发现仍是不能忘怀对方,大叔终于不能抗拒思念,设计请陈意涵到釜山,再次相见。这一次,不用再为弟弟为女儿操碎了心,他们终于不在掩饰对彼此的爱意——我想,这也正是命运的安排,他们不能忘怀彼此,说明冥冥之中,彼此的身上必定有着让对方不能割舍的不能被替代的东西。

    存在就是合理的,也许相遇的时候不需要多么郑重的承诺。而有缘的人在这人生旅程中,不在这一段,就在那一段有一个美好的结局。
    【详细】
    72354117
  • 搞点薯条??
    2023/1/15 18:48:40
    放轻松,去嗅那朵花
    也许因为还有父母这道屏障在前,我很少思考如何面对死亡这个课题。倒是被另一个主角狗狗,屡次戳中心窝。 狗狗永远简单纯粹、热情四溢又乐观,是因为他拥有一个幸福背景吗?并不是,那是因为他头脑简单不自知的天真愚蠢吗?我觉得也不是,当他对Goldie说出 "you must win the o... &nb
    也许因为还有父母这道屏障在前,我很少思考如何面对死亡这个课题。倒是被另一个主角狗狗,屡次戳中心窝。 狗狗永远简单纯粹、热情四溢又乐观,是因为他拥有一个幸福背景吗?并不是,那是因为他头脑简单不自知的天真愚蠢吗?我觉得也不是,当他对Goldie说出 "you must win the o...  (展开)
    【详细】
    14889228
  • 尔岚徐徐
    2020/3/27 18:53:09
    美味侦探

    看了这个电影,就感觉想追查毒品没什么惊心动魄,就是什么过程都没有就结束了,这就是传说中的反派降智?男主一般演技还可以,女主就很尬,而且在日本所有的日本人都说中文??对于男主插手警方的事,所有人竟然都没有意见??警局是女主开的吧??但是整部剧的拍摄还是可以的。而且白禾这件事感觉很俗套,他一出场我就知道他是一个反派了,他的死也非常的草率。

    看了这个电影,就感觉想追查毒品没什么惊心动魄,就是什么过程都没有就结束了,这就是传说中的反派降智?男主一般演技还可以,女主就很尬,而且在日本所有的日本人都说中文??对于男主插手警方的事,所有人竟然都没有意见??警局是女主开的吧??但是整部剧的拍摄还是可以的。而且白禾这件事感觉很俗套,他一出场我就知道他是一个反派了,他的死也非常的草率。

    【详细】
    12443175
  • 他他
    2017/11/12 23:43:35
    [Film Review] You Were Never Really Here (2017) 7.7/10
    The fourth feature from the button-pushing Lynne Ramsay, YOU WERE NEVER REALLY HERE pits Joaquin Phoenix’s emotionally blocked veteran Joe against a sordid child prostitution
    The fourth feature from the button-pushing Lynne Ramsay, YOU WERE NEVER REALLY HERE pits Joaquin Phoenix’s emotionally blocked veteran Joe against a sordid child prostitution ring, meanwhile he is also seeking an outlet from the besetting trauma of his che...  (展开)
    【详细】
    8920342
  • Anne万
    2016/10/20 21:07:28
    黑暗的心——心脏与犯罪
    讲真的,这篇不算影评,大概算借《惊天破》强行科普吧
    惊天破
    讲真的,这篇不算影评,大概算借《惊天破》强行科普吧
    惊天破
    惊天破
    【详细】
    8137241
  • 123
    2020/5/27 14:32:20
    LOVE POEM

    Does filming oneself and one’s own partner acting as non-professional actors equal documentary filming? Does exhibiting the process of fiction-making, or the making-of of fiction, equ

    Does filming oneself and one’s own partner acting as non-professional actors equal documentary filming? Does exhibiting the process of fiction-making, or the making-of of fiction, equal non-fiction cinema? What if the non-professional acting finally gets an influence of your daily non-acting? Is reality also the result of our exercises in fictionalising reality? If two non-professional actors say that they stop acting when the camera continues to record, did they “really” stop acting? Is any exhibited making-of of a film, even the making-of of the making-of of the film, potentially fictional? Would the fictionality of the making-of be more real than the reality of the fiction which the making-of refers to? What if a dying man or a two year-old child participate in an explicitly staged fiction? Can they be prepared enough, manipulated enough, in order to not bring some non-fictional reality into fiction? If the explicitly staged fiction displays the drama of a non-professional actress being manipulated by the rules of acting, does this mean that the non-professional actress is less manipulated, in reality, because she accepts being manipulated in order to express through her acting how bad it would be to be a manipulated non-professional actress? Does a meta-cinematic reflection rise when we realise that the ethical questions discussed in the drama coincide with the classical ethical questions of documentary filmmaking, like the question of filming and, in a way, seeking for suffering? If the pact between the non-professional actors would be to perform their own real life, would the non-scripted moments of improvisation go beyond the limit of their acting domain and show an effective non-fiction? Which should be the position of the spectator when, the explicit ambiguity between fiction and non-fiction notwithstanding, the highly credible dialogues make us suspend our disbeliefs? Should we resist the suspension of disbelief only because the realistic dialogue of a couple stops at once with the couple revealing their acting? When the non-professional actors, a couple themselves, start then to behave as if in their acting performances, should their previous dialogues be taken as even more credible or even more staged?

    All these questions arose in me during the viewing of Xiaozhen Wang’s two-hours long Love Poem. Even if the film is not devoid of genuinely dramatic moments, which we experience when we surrender to the cinematic suspension of disbelief, its main filmic experience coincides with our own intellectual inquiry on fiction and non-fiction. The climax of the interlocking layers of fiction and non-fiction comes in the last scene of the film, where the filmmaker takes the initiative to stop the camera, but this scene will confirm the impossibility of attempting to disentangle fiction and non-fiction. Then music will appear. Yes, Love Poem is mainly intellectual cinema, and I cannot but immediately add: so what? For in speaking of “intellectual cinema”, I already feel the pressure, today, of having to defend its legitimate existence against the anti-intellectualism that seems to loom among film scholars and cinephiles… Cinema has told, tells, and will always tell the story of the reflection on its own dispositive and fundamental issues.

    Text: Giuseppe Di Salvatore

    First published: April 26, 2020

    Love Poem | Film | Xiaozhen Wang | CHN-Hong Kong-SAR 2020 | 114’ | Visions du Réel 2020, Burning Lights

    More Info

    【详细】
    126244095
  • 薛开心
    2016/11/18 21:56:13
    看过算是很差的了
    擦 我绝对是闲的 本来想去看驴得水结果时间搞错了 没有场次 说那就看奇异博士 有卷福也能忍这个片名 还是vip…贵很多决定买的时候没有票了…不行就看潘金莲吧 点进去剩一张…wtf!就只有这个…也不能白去…没有点影评!!还不如直接回家!回家!费钱费时间!拍的什么!太粗糙了...  (展开)
    擦 我绝对是闲的 本来想去看驴得水结果时间搞错了 没有场次 说那就看奇异博士 有卷福也能忍这个片名 还是vip…贵很多决定买的时候没有票了…不行就看潘金莲吧 点进去剩一张…wtf!就只有这个…也不能白去…没有点影评!!还不如直接回家!回家!费钱费时间!拍的什么!太粗糙了...  (展开)
    【详细】
    8181221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