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61615
  • 雯松
    2009/3/31 22:59:43
    飞蛾就是这么傻
    在至尊宝的梦里,紫霞仙子说:“飞蛾明明知道前面是火堆,却还义无反顾的扑进去。”她笑一下,接着说:“飞蛾就是这么傻!”。除了那个”一万年“,你还记得这个片段吗?在爱面前,女人开始都是那前赴后继扑火的飞蛾,除了一头栽进自己的命运,别无他法,无能为力。 ...  (展开)
    在至尊宝的梦里,紫霞仙子说:“飞蛾明明知道前面是火堆,却还义无反顾的扑进去。”她笑一下,接着说:“飞蛾就是这么傻!”。除了那个”一万年“,你还记得这个片段吗?在爱面前,女人开始都是那前赴后继扑火的飞蛾,除了一头栽进自己的命运,别无他法,无能为力。 ...  (展开)
    【详细】
    1938219
  • emm
    2021/2/3 20:51:45
    总的来说不错看,就是人物拉跨

    老粉好评一波先

    剧情基本上和动画没关系。英雄觉醒的大部分设定也和动画不一样,就是几个角色的名字相同而已??。不过嘛蓝狐后期剪辑删减了很多剧情,蓝弧自己也许觉得不好。但是这也是没办法,不这样就没办法播。希望后期能放完整版的出来。然后真人演员演技拉胯,配音不协调等一堆问题,让作品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如果以后有没删减的放出来就好了~

    老粉好评一波先

    剧情基本上和动画没关系。英雄觉醒的大部分设定也和动画不一样,就是几个角色的名字相同而已??。不过嘛蓝狐后期剪辑删减了很多剧情,蓝弧自己也许觉得不好。但是这也是没办法,不这样就没办法播。希望后期能放完整版的出来。然后真人演员演技拉胯,配音不协调等一堆问题,让作品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如果以后有没删减的放出来就好了~

    不过从整体效果,还是战甲的细节、渲染来看,蓝弧确实在《英雄觉醒》中投入了许多精力。不过现在口碑崩盘,第二季没希望了,且看且珍惜吧

    13187455
  • 柯勒律治郁
    2017/3/31 20:54:10
    还算可以的国产电影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如果不和日影版以及原著比,是个完成度尚可的故事。张鲁一演出了石鴻的颓废,层次感不及日影里的堤真一。王凯演得略端着了些(虽然原著和福山叔就很端着,但王凯演绎得更甚)。导演的功力尚浅,在有些感情渲染处不够到位,比如最明显的是最后石鴻和陈婧的对话,即将到高潮处意...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如果不和日影版以及原著比,是个完成度尚可的故事。张鲁一演出了石鴻的颓废,层次感不及日影里的堤真一。王凯演得略端着了些(虽然原著和福山叔就很端着,但王凯演绎得更甚)。导演的功力尚浅,在有些感情渲染处不够到位,比如最明显的是最后石鴻和陈婧的对话,即将到高潮处意...  (展开)
    【详细】
    8448252
  • 爱读书
    2019/6/6 14:33:59
    只能说合格,并不精彩,平淡如水。

    只能说合格,并不精彩,平淡如水。没有扣人心弦的铺垫,也没有极具震撼的高潮。梁家辉老的不像样子了,皮肤松弛的不像样子,感觉不到中年悍匪的生猛冲击力。总想用堆积如山的钞票去营造一种悍匪的质感,这是王晶很多电影里常见的桥段,这次看腻了。香港电影人青黄不接,还靠几个老戏骨撑场面,令人唏嘘……

    只能说合格,并不精彩,平淡如水。没有扣人心弦的铺垫,也没有极具震撼的高潮。梁家辉老的不像样子了,皮肤松弛的不像样子,感觉不到中年悍匪的生猛冲击力。总想用堆积如山的钞票去营造一种悍匪的质感,这是王晶很多电影里常见的桥段,这次看腻了。香港电影人青黄不接,还靠几个老戏骨撑场面,令人唏嘘……

    【详细】
    10224149
  • 小小格
    2017/7/5 22:51:21
    半生莞尔过(角色探讨,我就看到33集)
    作为被原作者启迪过爱情观的人,小说中的人物活了,多少还是让人欣喜的。
            亦舒的书改编成影视剧难度比较大。最明显的一点是,其书多靠对白支撑,且许多时候有着鲜明的老式“港腔”或“华裔腔”,这些对话呈现在纸面上读起来并无不畅,且自成一派,但放置需要说话出声音的剧中人物上,必定会显得拿腔拿调,极不通畅。再来
    作为被原作者启迪过爱情观的人,小说中的人物活了,多少还是让人欣喜的。
            亦舒的书改编成影视剧难度比较大。最明显的一点是,其书多靠对白支撑,且许多时候有着鲜明的老式“港腔”或“华裔腔”,这些对话呈现在纸面上读起来并无不畅,且自成一派,但放置需要说话出声音的剧中人物上,必定会显得拿腔拿调,极不通畅。再来情节上比较琐碎,书中情节的推动多靠主人公心里独白支撑,而影视剧的故事推动需要更具体的细节,谁做了什么导致下一个节点爆发,需呈献给观众更直白更露骨的冲突起源。此外还有时代背景,比如《我的前半生》书中设定涓生是西医,彼时在港西医是社会地位高受人尊重的上流职业,显然放置影视剧的今时今日并不十分恰当。
            因此改编需要大量的细节铺入与故事的再构架,编剧与导演肯去做功课,且不说好坏,对一众书粉来说,是幸事。
           个人认为,《我的前半生》并不是作者诸多作品中最出彩的一部,相比《喜宝》《胭脂》等系列女主人公为主线的作品,梗概也比较简单—一个被离婚的全职主妇找回自我收获幸福的新生史。可正因为简单,它的道理反而更易被理解:在一个女人接近一无所有的时候,在没有选择的时刻,对生活和自己该作何回应?如何站起来且变得更为强大?
      
            马伊琍很适合大女主的现代戏,只是稍稍有点儿不适合子君。(我也想不出谁更合适,亦舒的女主角则更是难上加难。)罗子君在婚姻上是迟钝的,天真的,是全世界都以为她在假装对涓生的出轨视而不见她却真的一无所知。剧中的罗子君似乎聪明了些,她有鲜明的意识年轻小姑娘会对丈夫如饿狼扑食。这里的她是敏感的,直白的,防范的,敢于宣誓主权的选手。生活上,书里的子君做太太时更加温和,她任性而不自知,并没有太太架子,表现出的是对优越生活的适应;剧中则因为太太的身份而多加挑剔(比如开篇试鞋的场景),当然我们可以料想到,有多趾高气扬日后就有多卑微落魄,这种对比会更彰显人物性格。

           俊生开场就很惊艳。雷佳音一个地地道道的东北汉子演起“弱”来入木三分,买首饰偶遇太太指手画脚的一番“挂不住面子”,枕边人要求查看手机的无奈与压抑的不满,第一集结尾两个女人短兵相接的故作镇定,对情人许诺“我会离婚”的底气不足。涓生并非坏人,小说里他是退让的,懦弱而压抑的,面对离婚原则坚持心硬如石,后期对待子君的改变又颇具追悔莫及的味道。太太适应的衣来伸手饭开张口源于他的娇惯,而他承受不了这种娇惯带来的后果时则毅然决然分开,太太的自新也源于他的无情。俊生则需要有更多思考,面对婚姻,面对子女,面对相处十几年的枕边人却唯独欠缺的了解,这是人物后期将要面对的挑战。
      
            我想象中的唐晶应该是一头乌黑卷发,深眼红唇,瘦裙细鞋,或叼只细烟沉思,或提酒说笑游离于生意场,她举手投足是骄傲的,干练的,所以首看袁泉总有些对不上号。总觉得袁泉属于独立电影的长相,很清淡,眉目间又透着倔强。几集下来开始接受这样的唐晶,小说里唐晶几乎没有缺点,她是职场上的干将,雷厉风行,说一不二;她是可以放心依赖的朋友,嘴毒心软,义字当头;她也是可以相守一生的爱人,放下所有,悉心教子。显然剧里的唐晶被拉下神坛,她仍是职场中流砥柱,可生活气更浓,她做着我们身边的每一个闺蜜应该做的事,管到底:严厉警告俊生不要想着离婚,片花看走向还会有段米莱和夏琳的老路,唐晶会如何处理也是期待点之一。

            靳东饰演的贺涵是剧中新增人物,目测是小说中莫家谦和瞿有道的综合体,与唐晶和子君都有情感纠葛。虽然我不喜欢这样的设定,可显然交叉的人物关系会增发更多的冲突和看点。靳东演类似的商业大鳄亦或职场金领应该算信手拈来,在这个市场上以后要和王耀庆平分秋色了。但愿这个人物在接下来的剧情中可以提出一种感情选择的模范处理方法(尽管这个方法不存在),至少给出成年人可以接纳的可能性吧。
      
           原作中子君与涓生一儿一女平儿安儿,子女对主角羁绊诸多,大姐安儿也是后来子君奋起的重要诱因,这个小角色在剧中没有出现,罗子君的自立可能会更多依赖于自我思索,我很期待剧里这一趴的讲述,罗子君会随之更加有血有肉。

            书中角色还有一些“老式”思想在,比如子君坚决不去接纳洋人,甚至认为此行为关乎自尊;比如子君母亲大嫂都认为离婚有辱颜面,宁可忍辱负重四平八稳过生活;再如子君亲妹子群万花丛中过的新派生活方式几乎被所有人不齿,罗子君或其他人也好,如何处理、平衡这种老式思想也是角色的挑战,但目前来看,似乎导演和编剧刻意去掉了这一方面,略微可惜。一个不谙世事的老式、传统、闭塞的罗子君接受新世代的种种,由彷徨不安到逐步接受再到坦然,多饱满。
      
            总之怀着期待的心情去迎接接下来的走向,毕竟故事刚刚开头。
            更希望借此,更多亦舒书中的女性迎来鲜活的荧屏生命(尽管大部分女性有点儿矫情有点儿作又不好选角),毕竟我们实在缺少性格丰满的女主人公,自立,自强,自我剖析,自我完善,我们的时代还是需要这样的女性。

    --------------------------------------
    E8更新:关于凌玲
           书里大明星辜玲玲在剧里变成了俊生的同事凌玲,首先吴越的演技没得嘲,一个眼神一种语气,甚至可以说提供了某种标杆式的演法。原作品中辜玲玲也并非美人,前夫是个年纪大她很多的落魄导演,甚至连女儿冷家清也是“黑黑长相配一副眼镜”。唐晶嘴里的辜玲玲可以搓着麻将顺便拉过史医生的手放进自己大腿,她的形象是大胆的,甚至带点儿放荡的性感。而凌玲显然不是这一型。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人设。简单的是目的:过好生活;复杂的是心计:如何顺理成章的过上好生活。
            她的选择也在回答前文提出的问题:在一个女人接近一无所有的时候,对生活和自己该作何回应?
            凌玲并非一无所有,比之子君,工作上她兼具刻苦与多年经验,且更能忍。而面对问题,她期待走捷径—找个靠得住的男人。
           这种职业和人设的改编我个人认为是站得住脚的。
           从故事走向上,大明星和普通离婚妇女很难产生交集,坚持原著人设,接下来的剧情会显得比较单薄;而作为俊生同事出现,虽然套路,但会极大丰富接下来的情节(立个flag :以后凌玲和子君一定还会有对手戏)。第二个原因,凌玲类人生活中是扎扎实实存在的(至少我遇到过类似案例,变了变写进小说里了= = https://read.douban.com/column/3701473/?icn=from-author-page),电视剧尤其都市剧增入对人和现象的呈现,不做非好极坏的置评,这是进步。
           作为第三者的凌玲对俊生有感情吗?肯定是有的,但这基于她看到的俊生是一个靠得住的,老实的,可以负责家庭的成功优秀的男人,且对她的“好”心怀感恩全盘接受,在市场学理论中,这叫供需平衡。没有心机的人遇到俊生,会选择退后默等,等得来感谢老天爷,等不来一辈子就这样了。凌玲的心计在于以退为守,明等暗争,她将本来就懦弱的,抉择两难的俊生推到一个“不离婚就对不起凌玲”的位置上,显然在这一环大获全胜。
           回答问题:凌玲的弱点是什么?
           子君和她第一次正面交锋时提出过:那只是办公室,不代表你们真的住在一起生活在一起也会感觉这么好,你们也会为了琐事争吵。这时的凌玲是心虚的,她的“怕”罗子君一击即中。我想正因凌玲聪慧,所以她更知道陈俊生回心转意,她破釜沉舟的努力只会全盘皆输,牵扯进去的不止婚姻,家庭,还有引以为豪的工作。希望寄托于男人,死穴必然也是男人。
            书里的大明星辜玲玲虽招人厌,但并不可悲。凌玲上进,努力,聪慧,但却选错了生活方式,虽不知后来结局,可比之子君一朝被打落大可拍拍尘土磊落爬起,她却需小心翼翼抓着别人的衣襟,可悲可怜。

    --------------------------------------
    E33更新:贺涵呐
           终于补到了播出集 ,看完就一个感受,最近贺涵真的是……一言难尽。
          不针对靳东先生本人,纯角色讨论。贺涵本身是人上人的定位,小资,机智,多金,职场呼风唤雨,情场信手拈来,前半段都在线,后半段,尤其加入与罗子君的感情线后,半垮。
           人和人的吸引一定是有一个点的,即使一见钟情也肯定因对方五官某个点正对你的口味。子君对贺涵的吸引是什么呢?努力?上进?还是让他体会到了单亲妈妈的不易引发了保护欲望?这些剧里没有交代清楚,大概编剧或导演都想营造一种循序渐进的情感状态,但即便如此,子君也必须有一个魅力点,而且是贺涵在其他人身上看不到的。
           站在贺涵的角度,阅人无数千帆过尽,刚才那些又都不应该,也不对。如果需要设置一个这样的点,我个人觉得“自信”比较好。
           唐晶于职场上是贺涵调教出来的“自信”,而骨子里或生活中她并不,否则便不会逃避,面对Vivian的挑衅也不会私下诸多质疑思考;罗子君离婚过后一无所有的时候自卑到极致,若重新站起,自信这一特征是特别好的立足点,从内到外,全然改观。况且贺涵我没记错是有美国背景的,米国啊,confidence多么的charming。
           播到现在,贺涵经常给我一种他不应该这么做啊的感觉,比如段晓天,没必要非由他出面找到子君上层直接喊话,职场中有多少种整死人的方法啊,他随便传授一种让罗子君自己动手完全可以。再者面对唐晶和子君,都去挑婚纱了还不敢正视自己的心里的天平,这,这说不通啊。
           万万没想到,智商先掉线的,竟然是贺涵。

    --------------------------------------
           补个小Ending。
           我就看到33集,后边的没看也不准备看啦。

           这篇文章写的比较早,开播之际期待度很高。
           前半部分(节点差不多是唐晶去港之前)角色塑造多一些,后半部分着重讲剧情,当然角色和剧情总如齿轮咬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我个人认为,前半部分对每个角色的定位是没问题的,比如子君的茫,俊生的弱,唐晶的强,贺涵的稳,甚至辅助人物老卓的“有故事的男同学”,后半部分加入跌宕起伏的点,略可惜对原角色塑造作用不大,有些还形成了累赘。就像本来是凉拌黄瓜,鱼香肉丝,宫保鸡丁,糖醋排骨,后来炖在一起,大杂烩的味道出来了,每道菜的个性反倒没了。
            最后,不是所有情节都要被上升到三观和道德准则讨论。法国哲学家萨特Jean-Paul Sartre说过:没有任何普遍的道德准则能指点我们应当怎样做,世界上没有任何天降标志。
            看剧嘛,就图一乐。


    其他作品链接
    职业故事《女房产经纪》https://read.douban.com/ebook/36502734/
    新连载《理短情长》https://read.douban.com/column/7561732/
    【详细】
    86466153
  • 2013/12/15 1:27:40
    风暴何以起
    先说一声这是我为数不多的与父上大人一起看的电影,写个影评且做纪念。
    风暴这部片子,同去观影的几个人都抱了不同方面的期待值。有人期待3D效果,有人期待大牌云集,有人期待消磨时间——比如我。我个人不大喜欢这种片子,然而因为偶然或必然的原因却还是看了一些。个人印象比较深的,《线人》,而这部片子的思路和线人如出一辙。
    刚开始画面感还挺强的,但整部来看,刚开始这些似乎有一种强作的联系在里面,比如
    先说一声这是我为数不多的与父上大人一起看的电影,写个影评且做纪念。
    风暴这部片子,同去观影的几个人都抱了不同方面的期待值。有人期待3D效果,有人期待大牌云集,有人期待消磨时间——比如我。我个人不大喜欢这种片子,然而因为偶然或必然的原因却还是看了一些。个人印象比较深的,《线人》,而这部片子的思路和线人如出一辙。
    刚开始画面感还挺强的,但整部来看,刚开始这些似乎有一种强作的联系在里面,比如阿邦和唐强,根本没什么必要交代两人是同一牢房的;而唐强和吕警官的联系也略显牵强,一个小女孩必然是不错的媒介,但因为人物众多,这两人之间的情感内涵并没有完全发掘,使得吕警官后来的黑化在细细推敲下显得情理不足,反而似乎吕警官本性如此,没有一个警官受刺激黑化的反转感;阿邦、吕警官和敲诈者的联系也比较生硬,影片开始不久就埋下的关于敲诈者和黑老大马子的奸情也毫无特点;而阿邦在面对女友改过自新的建议时也显得尤为无耻,不像是重情重义的好汉子,倒像是任性而为的未成年,直到女友表示分手时的“结婚”一词似乎可以窥出这人心中真情,但偏偏平时少有的几次面对女友却油嘴滑舌,试想,一个平日里嘴上跑火车的人,却偏偏同时也是一个重情重义寡言少语的真汉子,真难想象。我承认也许有人会将这两者融合得很好,但至少在这部片子里,不管是整剧的构思还是演员的风格,都没有表现出这一点。这样比起来,除去整部片子节奏的问题,反倒是几个非主演显得尤为出色,姚晨的痴恋、厌倦和放手,都真实可感;黄德斌饰演的酗酒警官,也是随着剧情推进大放光彩,虽然台词不多但显然态度坚定,人物性格饱满,就是吕警官的好基友,也许自我生活态度是酗酒,但在吕sir黑化时作出的选择显得这人尤为可爱;最值得一提的是胡军饰演的黑老大,从一开始“有趣么?”的提问,到面对警察时的轻蔑和不屑一顾,在影片的前半段实在是很出彩,但可惜后来竟然寂寂无声,野心那么大的一人突然只想平静生活却毫无征兆和转折,也让观众难以接受。
    本来还觉得这部电影还行,这么一分析,简直是差的了。总的来说就是节奏混乱情节硬伤,而且,更让我觉得无法接受的是香港警匪片的主题似乎很多年没变过了,都是不同身份的人在面对选择时的黑化或洗白,试图变现人性之复杂,即使一开始很吸引人,但出现的频率越高就越容易被别人发现这一模式的缺点,比如太过戏剧化反而让人们觉得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从而缺少代入感(当然这是几乎所有影片的重点),比如很难推陈出新,都是很难改进的缺点。另外,我觉得这部电影跟风暴完全无关,虽然几次提到台风要来了,吕警官也在最后表示台风走了吗,但实在是牵强,暗喻用到这个程度,真的没必要了。
    最后,电影院里有人对阿邦是否真是卧底一事提出质疑,我觉得太感性的女生就不要来看这种电影了,否则泪点和问题会同样多。
    BTW.不管我们看之前抱了哪些期望,最终结果是大家一致认为只有去看明星的人实现了自己的期望。
    【详细】
    64611207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