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23411
  • 虾米77
    2008/3/28 11:54:47
    小诗一首
    程小东也出昏招,
    拉着黎明耍大刀。
    慧琳阿姨国语好,
    一字一句往出抛。
    子丹还是功夫好,
    有兵不带爱单挑。
    服饰设计算独到,
    剧情生硬且老套。
    江山没有多么好,
    美人更加不着调。
    资金花的不老少,
    基本打了大水漂。
    程小东也出昏招,
    拉着黎明耍大刀。
    慧琳阿姨国语好,
    一字一句往出抛。
    子丹还是功夫好,
    有兵不带爱单挑。
    服饰设计算独到,
    剧情生硬且老套。
    江山没有多么好,
    美人更加不着调。
    资金花的不老少,
    基本打了大水漂。
    【详细】
    1337140
  • 图宾根木匠
    2009/10/15 10:13:01
    《秋喜》:卧底心,海底针
    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男人可以跟心思细密的女人相比,那就是卧底——小时候我在录像厅里的高秋和阿虎身上悟出了这个道理;然后又在DVD里的刘建明和陈永仁身上得到印证;不过,当我看到大银幕上的夏惠民和晏海清时,却对这个判断发生了动摇。
    说《秋喜》是电影版的《潜伏》,完全符合前者前半段的故事走向,但在孙淳饰演的夏惠民说出“纯洁不纯洁”之类的台词后,后半段《秋喜》开始莫名其妙的莎士比亚化,有一度我甚至怀疑
    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男人可以跟心思细密的女人相比,那就是卧底——小时候我在录像厅里的高秋和阿虎身上悟出了这个道理;然后又在DVD里的刘建明和陈永仁身上得到印证;不过,当我看到大银幕上的夏惠民和晏海清时,却对这个判断发生了动摇。
    说《秋喜》是电影版的《潜伏》,完全符合前者前半段的故事走向,但在孙淳饰演的夏惠民说出“纯洁不纯洁”之类的台词后,后半段《秋喜》开始莫名其妙的莎士比亚化,有一度我甚至怀疑导演孙周想给我们呈现一部《大明宫词》式的作品——可惜这种戏剧腔安在一部谍战片里面,不伦不类。
    与《潜伏》不同的是,《秋喜》忽略了我党卧底晏海清在上司眼皮底下折冲捭阖的精妙手段——每次郭晓东半夜去偷拍文件,我都觉得情节太小儿科;而且晏在夏惠民身边的人际关系处理,也丝毫显示不出厚黑学的幽微,反而呆呆傻傻的一看就是个地下党。同时,影片对晏的情感纠结也过于简单,开场就是假结婚的妻子被迫离开,这让期待孙红雷与姚晨式碰撞的观众们期待落空;然后,晏的丫头秋喜莫名其妙的爱上了晏——不过仔细想想也不是莫名其妙,晏有车有房父母双亡,而且上面有人,能对秋喜的父亲施以援手,凡此种种,秋喜暗恋晏海清,也合情合理。
    不过戏剧逻辑合情理,也得拍出来合理才行,不幸的是,《秋喜》的处理似乎有点雷人:发现晏海清通过吃鸦片町缓解心理压力,秋喜便迫不及待的宽衣解带要用男欢女爱来拯救晏——在我看来,这完全不符合1949年10月初广州城里一个贫下中农处女的行为模式。好吧,我不了解女人,那为什么没把秋喜跟晏海清间的矛盾冲突再做足一点?秋喜与晏海清之间身份、学识、家庭出身与生活经历的差异完全堪比孙红雷与姚晨在《潜伏》里的人物搭档设置,可惜这些全被忽略了,反而秋喜成了夏惠民来验证晏海清“纯洁”的工具。最后夏惠民匪夷所思的骗始终不敢开枪的晏海清开枪射杀了秋喜,更显得无厘头味十足。用夏惠民的话说,秋喜是纯洁的象征,晏海清杀死秋喜就是杀死了晏自己的纯洁——这都哪儿跟哪儿啊?大势已去困兽犹斗的国民党特务机关头子,杀人不眨眼,一心想着毁掉广州城,有必要专门设个局逼自己身边的人来痛恨自己?
    秋喜莫名其妙的出现,莫名其妙的消失(当然,如果我们文艺腔一点的解释,或许可以发掘出很多意义来)。秋喜这个名字本是当时风尘女常用的名字,影片也以此为名,也许是想说明点什么,但我书读得少,理解不了。而且,秋喜死得太没有价值(单从叙事角度来说),她既没有拯救或者出卖晏,也没有被晏吸收到我革命队伍里来,有她没她故事一样成立。好的电影,每个细节都应该承担叙事功能,晏海清一直偷偷画红星红旗,特写了好几次,结果最后就是晏玩了个飞鸽传书,这面偷画的缩微版五星红旗就消失了——难道他就不能为此而暴露身份,然后让秋喜去救他?不然你老是强调这个细节干吗?同样那个“九爷”的搞笑段落,亦是毫无来由(一开头放录音机听开国大典的普通市民被国民党宪兵枪杀,还算是渲染了濒临崩溃的国民党政权的疯狂)。
    如果说,《风声》是一部剥削电影,那《秋喜》就是一部虐心电影。片中对情报人员无间地狱式生不如死的境遇倒是给了直言不讳的描述——晏海清与陶书记关于情报人员“早已是个死人”的对话,字字珠玑。于是乎,我们看到晏海清那个纠结啊——看着身边的夏惠民滥杀无辜,晏整日痛不欲生,不过这又不符合最经典的卧底心理冲突模式——卧底最大的心灵困境来自于不知道自己是谁,或者对自己的敌人动了真感情,但是晏在这两点上清醒无比,夏惠民与他有过一段关于信仰的对话,其实已经展示晏的精神支柱(不过这段对话也使得最不明真相的观众也能听出晏的真实身份来)。
    所以,晏的痛苦完全来自职场——他无非是想换一份正常点的工作。而从影片后半段开始,夏惠民逐渐变得丧心病狂,展开了疯狂的杀戮,甚至连自己的女人也不放过。夏惠民完全疯了,于是乎,晏海清与夏惠民终极PK的道德力量完全被消解了。从晏海清穿上风衣小马哥般走出雨巷开始,影片基本就在慢镜头中缓缓流动:一身白衣的夏惠民(这不是招狙击手来打吗?)与原本文弱的晏海清在红旗飘飘中相遇(与《英雄》中的刺秦场景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两人如西部牛仔般拔枪隔红布对射,然后,便是赏心悦目的子弹慢镜头,间或有约翰?吴式的白鸽飞起,夏惠民轰然倒地,最后是晏海清酷酷的抻腿,再辅以秋喜在解放军进城队伍中的梦幻镜头——好不MV啊也么哥!
    顶你条粉肠!不是人死完了就叫悲剧的,晏海清的一颗卧底心,看来只有腐女才能解读出真本色了:毕竟,当郭晓东跟孙淳耳鬓厮磨时,心里话是不能用画外音说的。

    刊载于《北京晨报》09年10月19日第16版
    【详细】
    25331894
  • '﹎|零¨ヰ
    2020/5/13 0:05:36
    语录

    以前我师傅跟我说烹饪就像生命

    My mentor told me, cooking is akin to living

    人生

    It's like life

    就好像是有些人的命很好有些人的命不好

    以前我师傅跟我说烹饪就像生命

    My mentor told me, cooking is akin to living

    人生

    It's like life

    就好像是有些人的命很好有些人的命不好

    Some people are more fortunate than others

    你的命不好没有关系你不要放弃

    if you have a tough life, it doesn't matter as long as you don't give up

    还要试着努力看看

    You have to give it your best shot

    因为只要努力过

    As long

    12589710
  • 天光微濛
    2014/5/26 12:09:08
    存在和变化的状态
    看完电影,我有满脑子的问题想问,但当导演说他只是想如实地记录当时的那种状态之后,我就什么也不打算问了。

    存在和变化的问题,加上宗教和西藏的元素,不是简单的社会分析或哲学思考就能解释的。

    所以我决定只写写观影时的刹那点滴感受。

    电影画面在朴素的风景和写实的藏区中徐徐展开,勾起我对西藏的无限怀念,因为到了那里之后我就发现,炫目的高原风光和异域风情远不是最吸引我
    看完电影,我有满脑子的问题想问,但当导演说他只是想如实地记录当时的那种状态之后,我就什么也不打算问了。

    存在和变化的问题,加上宗教和西藏的元素,不是简单的社会分析或哲学思考就能解释的。

    所以我决定只写写观影时的刹那点滴感受。

    电影画面在朴素的风景和写实的藏区中徐徐展开,勾起我对西藏的无限怀念,因为到了那里之后我就发现,炫目的高原风光和异域风情远不是最吸引我的所在。

    小喇嘛在寺院里很清苦,但看上去任劳任怨,当家里几乎每个人都首先问他有没有吃苦时,他都说没有。当他为了师傅和小活佛看唐僧喇嘛VCD而跑上跑下时,我知道了为什么村里的三个小喇嘛只有他没还俗。

    他的乖巧和善良在家人的关心和村里人的敬仰下让我更感心酸。尤其是西游记片头曲想起的时候。

    同时他也是幸福的,有爷爷父母、师傅包括刻石老人的疼爱,有弟弟妹妹、其他小喇嘛包括小活佛的相伴。

    同时他也是快乐的,执着的,机灵的。他的执着在于不动声色却暗暗坚持着自己的喜欢。他的机灵在于尽可能抓住每一个机会满足自己的喜欢,却总是适可而止。

    小喇嘛的哥哥正在台上扮演着智美更登,把自己的眼珠都施舍给别人时,小喇嘛带着弟弟妹妹去向他要钱,台下为剧情深深感动的妇人就说,智美更登你就发发善心,给这几个孩子一些钱吧。

    当小喇嘛不喜欢录像厅播放的香港枪战片转而就出来时,坚持让售票的小伙子把钱退给他。

    当小喇嘛和弟弟想在家偷偷看VCD时,让可爱的爷爷给他们放哨。

    然而当他不顾法会的开始时间、追上父亲要来西游记VCD的盒子时,我不知道他师傅给他的收音机和答应带他去拉萨朝圣,能否弥补他面对那个空盒子时的落寞。因为我忘不了他在山坡跑上跑下送VCD碟片时脚下扬起的尘土。

    一如我忘不了片中动听的藏戏,忘不了影片散发出来的优雅气质。
    【详细】
    6681814
  • 小螺丝钉
    2017/11/22 8:47:58
    看了四集后的一点感想

    是书粉一枚,在昨晚后也成为了忠实的剧粉,这部电视剧,自第一次听到它要拍的时候便无比鸡冻,也因此陷入了慢慢长途的等待。所幸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在昨晚八点开播了,早就开了爱奇艺会员,因此可以直接看十二集(简直可怕),但明天还有课,所以只看了四集,不过依然灰常鸡冻,晚上都没好好睡,所以今天早上头脑清新,就来整理一下昨晚在这四集里接受到的信息量,仅仅是个人观点,勿喷。首先第一点,可能也是很多人心里觉

    是书粉一枚,在昨晚后也成为了忠实的剧粉,这部电视剧,自第一次听到它要拍的时候便无比鸡冻,也因此陷入了慢慢长途的等待。所幸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在昨晚八点开播了,早就开了爱奇艺会员,因此可以直接看十二集(简直可怕),但明天还有课,所以只看了四集,不过依然灰常鸡冻,晚上都没好好睡,所以今天早上头脑清新,就来整理一下昨晚在这四集里接受到的信息量,仅仅是个人观点,勿喷。首先第一点,可能也是很多人心里觉得不合理的那一点,那就是穆如铁骑和硕风赫兰两大部落决战怎么和村级械斗一样,其实我昨晚也觉得很坑,但今天想想,其实很合理,先是硕风部,虽然名头响亮,八大部落之一,但那也只是祖先的名头,至于现在的硕风部落却不一样了,从剧里面我们可以看到,首先他们的生存环境,瀚北!这个很重要,极度苦寒之地,相当于北西伯利亚那一片了,很难养活人,这个可以参考九州另外一本小说潘海天的《白雀神龟》,当然看剧还要让看另外一本小说参考显然不太好,不过剧里面硕风爸爸也是说过很多遍的,“活不下去啦!!!”,同时有一个人也要背第二个锅,那就是牧云笙(牧云笙:???),从算命僧我们可以知道,牧云笙出生后,瀚北六月就下雪了,也就是说他们全年搞大生产的时间可能还不到五个月,这怎么活,还有就是流弊如穆如家了,每年的上供一千多匹牛羊,也就是说硕风部落拼死拼活攒的家财,几乎得全部上交,极端的环境加严苛的税收,请问在这种境地,这个部落怎么可能有太多人口,不过勉强支撑而已,从剧里面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么少的人口,妇孺也占了很大一部分,青壮男子少的可怜,基本等于低保贫困村落了。另外一个野鸡部落赫兰部呢,开场就很明显了,主君被其他部落欺负着打呢,还要靠贫困户硕风部救场。基本可以确定了,这就是两个大穷比部落,没救了!(硕风部:但我们有主角,嘿嘿嘿)但是速沁部呢,这可是有钱人,怎么也这么少,不要急,请注意看硕风和赫兰被灭族时候,追捕他们的孩子的那些骑手里面,赫然有速沁部的身影,所以我判断,被灭的可能只是速沁部的部落之一,在其他地方还生活着其他的速沁部落,可以看后来出现的阿里巴巴部落,那个应该才是富裕的部落的样子。然后就是第二个地方了,流弊的穆如铁骑,从这几集我们可以看到穆如铁骑王炸天的属性了,一开场就三个人气场碾压硕风部,让硕风爸爸当下马石,后来一人独骑来警告硕风部,几句嘴炮打坏了硕风爸爸的雄心,然后就是十人灭两个部落那里了,这个属性是不是有点太高调了,太日天了,我觉得没有,实际方面穆如铁骑铁甲铁刀连脸都是铁的,蛮族清一色兽皮首斧,怎么斗,而且从速沁部我们可以看到翰州铁矿是牢牢掌握在穆如方的,还有他们的马,简直是电动小摩托啊,这种情况蛮族很难翻身的,只能靠日后硕风和叶给他们慢慢升级了,另一个方面,从穆如铁骑的出场,王炸的bgm,黑色的身影,所到之处,鸟兽飞散,人皆拜服,还有扛旗子的那人金属质感的声音,所以我个人觉得这里穆如铁骑象征作用更高于实际作用,这完全是死神的象征啊,同时从抗旗子三句不离秩序中,这种死神的阴冷又转化成秩序的冰冷,可以说穆如铁骑代表的是凌驾整个翰州之上的秩序,这种秩序一方面呢确实避免了八大部落的相互仇杀,但另一方面也造就了苦逼如硕风奶茶都喝不起(我也是==),富裕如速沁,整天喝酒睡觉晒太阳,还可以被小妹妹亲醒(太姓胡了有木有!!!),同时,属于蛮族的锋锐也被这秩序磨平了,就像硕风爸爸说的,醉者生,醒者死,醉者为奴而生,醒者奋战而死,沦为穆如铁奴的速沁部落,自然是要被已经觉醒的硕风部落灭掉的。还有大战之后,熊孩子硕风和叶被阿里巴巴部给抓了,那个奴隶主买买提给硕风和叶一通大夸,什么铁沁啊,大地和大海之王,我个人感觉这里都是胡咧咧,还骨相,对不起这种神神叨叨我是不信的,我觉得他这些话只是为了讹钱,唯一可靠的就是那句不想草原生灵涂炭了,硕风和叶作为硕风部主君,无论卖给哪一个部落,也一定会有冲突甚至流血,唯一的方法就是送到东陆了,这里买家买买提显然也看出来了,并不care奴隶主说得天花乱坠,直接提出白送(这种熊孩子,白送我也不要,冷漠←_←),奴隶主买买提看到对方答应手下硕风和叶,虽然讹不到钱但也就答应了。不过这番胡咧咧显然硕风和叶是信了,日后他也会在这种信仰之下一步步向铁沁王靠近,所以与其说命运造就人,不如说是人造就命运,我想这也是这部电视剧的主题。

    这里仅限于蛮族篇,另第四集结尾,南枯皇后演技炸裂,可怜巴巴小女人和威严狠毒皇后之间的变换太厉害了,一下子变粉丝,南枯姐姐,爱什么皇帝,你来做皇帝吧,爱你!!!!!

    【详细】
    89381869
  • 咸鱼日常
    2019/7/3 13:25:41
    糖够了,然后呢?(前期有多喜欢,现在有多失望)

    这边放些追剧感受吧,微博炸号,lof逆流可真不好。

    先放在前面解释一下吧,我是从这部剧出来的时候就开始追了,大概前20集的时候我是狂热粉,觉得吹的再很也不为过,人设剧情一流,服化道在我看来还挺好的,至少我能接受,很适合轻喜风悬疑剧,觉着比一般仙侠剧动不动就白衣飘飘黑衣飘飘和一水儿的淡蓝色长袍与齐肩束发甚至假的不行的白发头套和某欢瑞那统一色调的大红蓝紫配校服好到不知道哪里去了。当时

    这边放些追剧感受吧,微博炸号,lof逆流可真不好。

    先放在前面解释一下吧,我是从这部剧出来的时候就开始追了,大概前20集的时候我是狂热粉,觉得吹的再很也不为过,人设剧情一流,服化道在我看来还挺好的,至少我能接受,很适合轻喜风悬疑剧,觉着比一般仙侠剧动不动就白衣飘飘黑衣飘飘和一水儿的淡蓝色长袍与齐肩束发甚至假的不行的白发头套和某欢瑞那统一色调的大红蓝紫配校服好到不知道哪里去了。当时觉得如果后期不水的话绝对是年度,不,近几年国产电视剧顶峰了(详情可以看我最早的短评)。但是!从20集往后,越来越有水的嫌疑,以及烂尾的趋势,让我心痛惋惜又焦虑,又随时想给倦一个机会想让他后期打我脸,看看本人追的极少的剧,从《天空之城》到《权力的游戏》,比烂剧更可怕的是烂尾,这年头,一部剧不烂尾就这么难吗?

    10283544
  • 一二三四卌
    2018/9/6 14:12:19
    个人秀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不是黄子华的死忠,很难看得懂里面无处不在的梗。年近花甲的黄子华已是香港脱口秀的教父级人物,他年轻时的志向是当演员,爱好是唱歌,可惜样样皆无人赏识。他在三十岁那一年心灰意冷准备退出娱乐圈,开办了一场类似吐槽的"告别会",没想到引来满堂喝彩一炮而红,歪打正着的成...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不是黄子华的死忠,很难看得懂里面无处不在的梗。年近花甲的黄子华已是香港脱口秀的教父级人物,他年轻时的志向是当演员,爱好是唱歌,可惜样样皆无人赏识。他在三十岁那一年心灰意冷准备退出娱乐圈,开办了一场类似吐槽的"告别会",没想到引来满堂喝彩一炮而红,歪打正着的成...  (展开)
    【详细】
    9636253
  • 大菜刀
    2018/1/31 23:18:16
    姑且相信电影名字是致敬吧

    【1】不知道的就以为不存在 已经不记得国产电影除了院线用偶像流量人物堆出来的流水账以外 还有这种类型的电影 上次看还是百合(此百合非彼百合)很可惜这种题材没进院线【2】影片的服化道很用心了 有一场男1在家里给女友弹吉他 有写过的书法纸入镜 片子里的小学生和小学很接地气 是最符合心里对国产电影小学的期待了 比起那些私人高端贵族学校的定位 这真是难得一见的朴实【3】配乐不多 多处静音【4】冲突谈

    【1】不知道的就以为不存在 已经不记得国产电影除了院线用偶像流量人物堆出来的流水账以外 还有这种类型的电影 上次看还是百合(此百合非彼百合)很可惜这种题材没进院线【2】影片的服化道很用心了 有一场男1在家里给女友弹吉他 有写过的书法纸入镜 片子里的小学生和小学很接地气 是最符合心里对国产电影小学的期待了 比起那些私人高端贵族学校的定位 这真是难得一见的朴实【3】配乐不多 多处静音【4】冲突谈不上精彩 【5】结尾有些仓促【6】姑且相信电影名字是致敬吧

    【详细】
    9117233
  • momo
    2022/11/28 10:37:36
    特效充足但剧情垃圾

    1.烛龙这个形象,我如果说导演没有参考猩红女巫的形象,我是不相信的。你参考就参考,你叫一个烛龙的名字,这名字一听就是男的。2.开篇第一句话就把我给尴尬到了,翻译过来就是印度是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啊?导演组,你们能不能稍稍谦虚一点啊?后面加一个“之一”不行?3.男主从那个大门出来之后跳舞的目的是什么?太尴尬了,没有任何意义。3.从开头到结尾的贯穿的男女之间的情爱,让我感觉到无比的恶心,没有必要描

    1.烛龙这个形象,我如果说导演没有参考猩红女巫的形象,我是不相信的。你参考就参考,你叫一个烛龙的名字,这名字一听就是男的。2.开篇第一句话就把我给尴尬到了,翻译过来就是印度是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啊?导演组,你们能不能稍稍谦虚一点啊?后面加一个“之一”不行?3.男主从那个大门出来之后跳舞的目的是什么?太尴尬了,没有任何意义。3.从开头到结尾的贯穿的男女之间的情爱,让我感觉到无比的恶心,没有必要描绘的这么深刻。在院子里面打斗女的还抱着男的,啊?4.鲁古好像是,为了留下男主说他知道他父母的下落,太卑鄙了吧。为了保护神器而不择手段,还有脸说出来?谁给你的脸呀?这素质这么低?5.结尾男主吸收了神器的力量,上衣被火烧没了,为了故意展露身材也不能弄得这么尴尬啊?而且整个那个特效好像你那个腹肌跟胸肌是画上去的,有一种朦胧的虚假美。6.结局的旁白太出戏了,有必要加吗?跟纪录片似的。

    我觉得印度想做特效优秀的特效片可以理解,但是剧情这一方面我觉得应该要创新一下了,每人一件神器,整的跟《永恒族》似的,你抄也不能这么抄吧?如果说你抄也可以,你把剧情弄的感人一些。知道开头就知道结尾。前半部分男主用花里胡哨的场景,花里胡哨的演员,花里胡哨的特效挑那么多舞蹈干嘛呀?导演应该看过你们自己国家的《巴霍巴利王》吧?里面的音乐跟舞蹈加的恰到好处。咱们就是说一件事情啊,男主从大门外面要找女主,没找到人,开始跳舞,你跳舞的目的是什么?你跳舞花了那么多场景,你在干嘛呀?啊?我真是觉得太浪费钱了。我开个3倍速都觉得不过瘾。

    另外我还是要说爱情这个事啊,爱情不是万能的,爱情不一定非要那么深刻的体现在特效片里面,你这个特效片,总结一下,就是因为爱情男主获得了神奇的力量。那你直接改名叫《因为爱情》不就得了?我感觉可以去叫爱情片了。看名字以为是在描绘神器,不是,他就是在描绘爱情!

    因为剧情的拖沓到最后的长得跟海王一样的boss根本就没有出来,就让观众感觉到花了两个多小时,浪费了2个多小时的时间,但是没有看到结局,你还说还有下一部?你要是觉得剧情很长,需要很长的篇幅去刻画的话,那你直接做电视剧不就得了吗?是不是做电影可以赚更多钱呀?

    【详细】
    14786928
  • Btllll
    2017/11/26 22:54:49
    今年最新颖最不套路最不商业的科幻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这片是我今年看到的最不俗套的科幻类电影了 个人很喜欢,男女主全程人设智商情绪在线,选角都是不太好看也不丑的那种。 开始剧透了xxxxxxxxxxxxxxx(按时间顺序的那种) 男主是个杀人犯,专对年轻貌美女子下手,还专门用个小本本记录都杀了哪家闺女还配文字的那种变态杀手。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这片是我今年看到的最不俗套的科幻类电影了 个人很喜欢,男女主全程人设智商情绪在线,选角都是不太好看也不丑的那种。 开始剧透了xxxxxxxxxxxxxxx(按时间顺序的那种) 男主是个杀人犯,专对年轻貌美女子下手,还专门用个小本本记录都杀了哪家闺女还配文字的那种变态杀手。 女...  (展开)
    【详细】
    8948262
  • ??????Denise
    2021/1/16 11:52:18
    京北的我们,北京的我们。生活的味道便是细水长流~~~

    虽然长!但是内容细致,真实的展现一代人的成长,生活和经历。请静下来用心感受平淡的美好和力量。其实生活本就如此,富贵不一定常伴,惊喜也不会一直相随,只有细水长流,人生的美好不过如此。电影很真实的呈现出一代人的生活状态,彷佛就是我们身边的一个朋友,见证他/她的一路成长,感受生活给你带来的最真的欢喜与悲伤

    虽然长!但是内容细致,真实的展现一代人的成长,生活和经历。请静下来用心感受平淡的美好和力量。其实生活本就如此,富贵不一定常伴,惊喜也不会一直相随,只有细水长流,人生的美好不过如此。电影很真实的呈现出一代人的生活状态,彷佛就是我们身边的一个朋友,见证他/她的一路成长,感受生活给你带来的最真的欢喜与悲伤

    【详细】
    13141175
  • 兔子8583
    2020/2/8 21:47:39
    光明会又开始输出电影了

    干不够140字。。。。。。。。。。。。。。。。。。。。。。。。。。。。。。。。。。。。。。。。。。。。。。。。。。。。。。。。。。。。。。。。。。。。。。

    干不够140字。。。。。。。。。。。。。。。。。。。。。。。。。。。。。。。。。。。。。。。。。。。。。。。。。。。。。。。。。。。。。。。。。。。。。。

    12229249
  • 已注销
    2022/1/28 13:16:57
    滤镜真舒服,早厌倦了现在的大磨皮,目前节奏剧情优秀

    不愧是迪斯尼+第一部原创投资剧,制作精良。特别喜欢剧情节奏,校园群像男女生军训寝室戏欢乐又热血,青春气息扑面而来,片头很有校园美剧感觉了,质感很好,才更了两集,期待后续剧情发展了。

    目前看了更新的两集,开头的凶杀案伏笔,和第二集的偷拍谜云,都显示不是单纯的青春校园剧,很好奇这些剧情怎么串联发展,还有剧情介绍里男主老爸警察厅厅长到底是不是会反转,不愧是迪士尼选中的打开东南亚网络市场

    不愧是迪斯尼+第一部原创投资剧,制作精良。特别喜欢剧情节奏,校园群像男女生军训寝室戏欢乐又热血,青春气息扑面而来,片头很有校园美剧感觉了,质感很好,才更了两集,期待后续剧情发展了。

    目前看了更新的两集,开头的凶杀案伏笔,和第二集的偷拍谜云,都显示不是单纯的青春校园剧,很好奇这些剧情怎么串联发展,还有剧情介绍里男主老爸警察厅厅长到底是不是会反转,不愧是迪士尼选中的打开东南亚网络市场的第一部作品。

    另外现在网飞、迪士尼大资金流入,自制韩剧质感超本土韩剧,冲击韩国本土韩剧市场,看来ott平台会带来韩剧行业大变革了。

    【详细】
    14173276
  • Aranya
    2021/10/19 0:07:22
    丁柔—— 一场TVB的造神运动

    理智,沉默,现代,沉着,专业,强大,正直,有责任心,刚柔并济,有原则,包容。不外向也不怯场。不兴奋也不沮丧。她只是一台机器,甚至没有背景没有家人,没有婆媳关系的羁绊,没有等级观念的束缚。她完美得不像一个人。你看不到她的悲喜,少有的感情触动也只是在脸上稍纵即逝。这个人甚至没有来处,也没有去处。感情可以说断就断,也可以因为长久地温暖而感动,继而默默付出让步。她

    理智,沉默,现代,沉着,专业,强大,正直,有责任心,刚柔并济,有原则,包容。不外向也不怯场。不兴奋也不沮丧。她只是一台机器,甚至没有背景没有家人,没有婆媳关系的羁绊,没有等级观念的束缚。她完美得不像一个人。你看不到她的悲喜,少有的感情触动也只是在脸上稍纵即逝。这个人甚至没有来处,也没有去处。感情可以说断就断,也可以因为长久地温暖而感动,继而默默付出让步。她好吗,她太好,以至于在春这样出身,这样家庭,这样圈层的人,不知拿什么配她。以后在春的鲜活灵动点缀她的生活,让她好像活着。

    现实中有这样的人吗。

    有。

    甚至长相也是七分相似。从不知她的悲喜,没有太多爱恨。只爱闲暇时看书,爱自己的家人。我也不知道是爱丁柔,还是因为爱她,才爱屋及乌这么喜欢丁柔这个人物。

    最后,谢谢,陈秀雯,完美地造出了这个人,我相信这个人也是你内心的一部分。接下来的岁月,活得像丁柔一样洒脱会否令你高兴些?

    【详细】
    13941510
  • 鬼腳七
    2012/4/2 0:36:18
    既无烟火,谈何饮食


        这类“挂羊头”电影近年来拍了不少,《少林寺》拿出来拍,《倩女幽魂》拿出来拍,《庐山恋》拿出来拍,《白蛇传》拿出来拍,现在连《饮食那女》也找出来上下其手。照理说,这并没什么不好,老树新花,旧瓶新酒,也是一番趣味,但是如果实在力不能及,挂着羊头连狗肉都卖不出来,就只能像这部片子一样,“好远又好近”,牌子好近,可质量差好远。



        这类“挂羊头”电影近年来拍了不少,《少林寺》拿出来拍,《倩女幽魂》拿出来拍,《庐山恋》拿出来拍,《白蛇传》拿出来拍,现在连《饮食那女》也找出来上下其手。照理说,这并没什么不好,老树新花,旧瓶新酒,也是一番趣味,但是如果实在力不能及,挂着羊头连狗肉都卖不出来,就只能像这部片子一样,“好远又好近”,牌子好近,可质量差好远。

        这部《好远又好近》(实在不想称它为《饮食男女》)倒是多少啃了一点李安的老本。父与女的关系设置,厨艺的消逝和继承,归亚蕾的喜剧成分,甚至她的湖南口音,连开场从厨房入手也算是蹩脚地致敬了一把,可惜这不是一白遮百丑那么容易的事情,轻飘飘的剧情和扭捏作态的情感连基本的推敲也承受不住,更遑论要和经典比肩。

        《饮食男女》的剧情无需赘述,父亲的情感和女儿的情感交错陈述,处处欲言又止,又处处静远流长,内为深情,外佐佳肴,一股热腾腾的烟火气息。《好远又好近》扒出这个架子,却难补其血肉,瓦儿和张全的俗气爱情占据了大量篇幅,但是说穿了,无非也就是“我给你打电话你为什么不接”这种无聊的吵架故事。两人的生活寡淡无味,一上来开着车接电话似乎还显得日理万机,但是看下去才知道,瓦儿是一个不知道干什么的会所的主管,需要应付的最大问题也就是老总的儿子送来的花;张全设计的是“每天烧钱几百万”的网络游戏,而他需要做的就是睡觉和不接电话。空洞又虚无的人物在“高档”的场景里走来走去,不咸不淡地说几句话,跳几只舞,为了接不接电话拌几句嘴,竟然也挂起牌子称之为爱情了。当然,创作者早就说了,人家追求的是“爱情素食主义”,要淡,要情调,要品味,不能老师哭天抢地你死我活的琼瑶味。这倒不错,可是琼瑶的情节俗归俗,滥情归滥情,但是总让人相信在世界上某个地方或许会有这样的故事在上演。而这份所谓“素食”的爱情究竟凭什么要我相信几个不食烟火的人这种鬼主角、相信只为贵宾开放的高级会所这种鬼场景,相信“我们去看苏打绿”这种鬼爱情。太虚,就像全片的色调一样,白花花一片,说好听点,像是迷梦,不遮掩地讲,就是意淫。

        当然片子里的爱情不止一对,最俗气的也不是这一对。唐士哲和白萍的晚年重逢这种情节大概可以追溯到戏剧剧本的相当多年之前,文学作品中就更为久远。这是一个经典情节,失散多年,忽而重逢,掏出信物,抱头痛哭。但是经典情节的意思并不是说直接搬进剧本就万事大吉由此登堂入室了,更不是说任谁都可以从此分一杯羹,弥补自己创作力的不济。唐士哲和白萍的关系最基本的问题正好在于照搬套路,生硬幼稚。大概连观影经验最少的人在看到他们见面的时候都知道大概是怎么回事了,但是这样的情节除了完成预先设定的结局以外,哪怕一丁点其他的作用也起不到。我私以为,一个情节的合理程度可以用你能为它相处多少可信的其他结局做标准来判断的。如果一个情节只能有片中的结果,那就是无懈可击;如若随意皆可,那这个情节估计也只是蓬草一堆,只要是路边都能放。可巧,我看到的情节大多如此,零散、无逻辑,凑数而来,敷衍而去。看到唐士哲和白萍相认,一时间我还以为接下去的剧情是宣布在场的三个孩子是兄妹呢,惭愧惭愧,大概主要怪我自己狗血电视剧看太多,不过也许有那么一点点原因是这些人物无法让我认同,无法让我信服,无法让我知道他们的情感、动机和行为。说到底,他们不是人,只是符号,为了完成既定的叙事任务而生造出来的符号。

        只是饮食部分,那就更无话可说了。看《饮食男女》的人大都记得郎雄一上来的煎炒烹炸,记得一桌子姹紫嫣红,这是本事。除了做饭的本事,也是叙事的本事。一盘盘鸡鸭鱼肉背后的老父亲的隐痛和苦楚,是儿女的离去,是沉稳不经的父爱。但是当唐士哲给女儿端上一盘莫名其妙的面的时候,你想让我看什么;当一帮人扭捏作态地吃不知道是哪个星球的食物的时候,你想让我看什么;当唐士哲给白萍上菜的时候,你想告诉我当年在重庆兵荒马乱的年代你们谈恋爱的时候就做春卷?
        可惜啊可惜,李安的菜是做起来麻烦,要切要洗要烧高汤要做泥胎,但是做好了就一家人围着热热闹闹吃;曹瑞原的菜是吃起来麻烦,要没有肉要玫瑰花洗手要石头按摩要一小碟一小碟,但是谁也没看见怎么做的。

        《好远又好近》打着“素食主义”的名号,也中了它的咒,变成一盘淡之无味的菜。或者是你的口味太高雅,沾不得荤腥,非要白衣飘飘餐风饮露的人才能吃。可惜这怕不是中国菜的路数,中国人吃饭要的不是吃什么东西,要的是人情,是交杯换盏的寒暄,是实实在在的烟火气。连这个都没有,又怎么敢大言不惭挂上“饮食男女”的招牌?

    【详细】
    53702052
  • 张小毛同学
    2012/8/5 5:57:00
    生活,只需要再简单一点,再简单一点
    24岁,研究生毕业后的那个夏天,开始看150集的蜡笔小新,炎热的夏天,蒸发走了所有,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包括蜡笔小新。

    1. 你好,我叫野原新之助,我今年五岁。

    小新和很多5岁的孩子一样,当自己的愿望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会嘟起嘴然后默默的转过身去画圈圈,然后让妈妈感到愧疚,然后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也会喜欢动感超人到爆,任何动感超人的英雄气概都会影响到这个小孩子,包括标志性的“
    24岁,研究生毕业后的那个夏天,开始看150集的蜡笔小新,炎热的夏天,蒸发走了所有,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包括蜡笔小新。

    1. 你好,我叫野原新之助,我今年五岁。

    小新和很多5岁的孩子一样,当自己的愿望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会嘟起嘴然后默默的转过身去画圈圈,然后让妈妈感到愧疚,然后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也会喜欢动感超人到爆,任何动感超人的英雄气概都会影响到这个小孩子,包括标志性的“哈~~哈~~哈~~~~~”,为了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形象可以做任何事情;他也会开心的拿到自己的压岁钱,然后珍藏到自己的内裤里面,然后和正南两个人开心的带着压岁钱去玩具店买自己想要的东西,结果自己什么也没买,然后睡觉的时候把压岁钱方方正正的摆在床头,晚上做着甜蜜的梦。

    谁没有过童真岁月,记得第一次拿着一张10元钱零花钱开心的到学校去,放到哪里都觉得会丢掉,后来放在腰带的地方,最后钱当然丢了,为此伤心了好久,现在钱包里躺着几百,也只是静静的放在那里,不会说感觉要珍藏,感觉要珍惜很久;我们失去了很多童真,海西刚出生的时候,眼神是干净的,纯净的,安静的像一潭水,黑黑的眼珠,看着就是干净的,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眼中多了太多的东西,连眼神中都多了很多了东西,但是真的,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2. 小姐,你敢吃青椒么?

    看到美女姐姐就会激动的冲上去,害羞的问一句,小姐,你敢吃青椒么?作为搭讪的开始。

    小新不爱吃青椒,小新准确的说不爱吃青椒,记得在有一集美伢真心气不过小新,就把小新赶出了家门,小新就放心去了正南家玩,后来被正男的妈妈打电话叫美伢领孩子回家,在家门口,美伢用充满疼爱的目光看着小新,然后带头吃了一口青椒,感人的场面总是这样,小新乖乖的吃掉了青椒,然后一家三口快乐的回家了。

    小时候不喜欢吃菠菜,尤其是菠菜的那股怪怪的味道,妈妈就会让我看大力水手,吃了菠菜就会有很大的力气,或者就会把菠菜切得碎碎小小,让我挑不出来,自己一个人在外求学2年有余,没有人会介意你的营养均衡,是不是让菠菜摆到饭桌上,没有人会考虑到你的身体,把菠菜切得碎碎的,更没有人苦口婆心的在耳边叨叨说,多吃蔬菜,更多的是电话里的那句,好好照顾自己。

    感触颇多。

    3. 下次你要躲到我的怀抱里哦
    在第100集的时候,小新很隐晦的对风间的爱。那是大家出去野炊,风间,正南,小新和妮妮一组,然后突然有恐怖的事情发生,风间和正南吓得抱到一起哆哆嗦嗦,小新说,原来你们有这样的嗜好啊,下次,你一定要躲到我的怀抱里哦。

    一直以为小新和妮妮会在一起。结果在后面的很多集里,小新都间接的表达了自己风间的爱。

    比如,某一集中风间和某女孩在一起聊天,那是真正的高富帅和白富美之间的聊天啊,神马去美国学习,神马各国旅游啊,这个时候小新扮演了一只蜻蜓出现,风间是那种“面子至上”的孩子,各种不搭理小新,小新默默的说“你今天对我真冷淡”,那一刻,心都碎了。后来,小新在那天的日记里写到——风间今天被女生抛弃了,哭的很伤心,于是我很用力的安慰了他。

    包括风间说因为爸爸工作调动要去美国了,小新为风间唱了一首歌,你可以感觉的这个不靠谱的小朋友其实发自内心的是善良的,他拥有小朋友所有的纯真和善良,他只是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在看待这个成人的世界,复杂的世界,然后把它简化成自己的世界。

    看的时候,一直在想,如果风间和妮妮在一起,那就是完美的世界,高富帅配着白富美,其实世界不是这样的,玩家家酒的时候,永远是小新做爸爸,妮妮做妈妈,也许这个世界为小新这样的孩子总是有着特殊的安排。

    妈妈一直在耳边絮叨说,你一定要带一个门当户对的男孩回家,我们不是富有的家庭,所以不需要你找有钱的,我们只需要门当户对,这样你们有着类似的成长环境,什么都不用担心。后来试着找过一些男生,包括人们眼中的富二代男朋友,然后呢?然后就是不欢而散了,或许是成长环境的,他在乎自己远超过别人,每个行为,每个举动都有着无比高尚的理由,慢慢的就厌倦了,所以当他提出分手的时候,没有犹豫。笑笑自己,就连分手都有一个无比高尚的理由。感情这个事情,真的是适合自己就好,不着急,用大话西游里的话来说就是:我希望我的意中人是一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会驾着五彩祥云来接我。

    4小宝宝是怎么塞进去的啊

    小新第一次看到怀孕的惠子就好严肃的问这个问题,小新对惠子肚子的宝宝真的很好奇,于是就问了,小宝宝是怎么塞进去的呢?
    哈哈,真是好学的孩子,然后所有的大人都冷到了。

    好了,你还记得你第一次问这个问题的时候,爸爸妈妈的答案是什么么?

    我妈妈告诉我说,我是仙女放到她的米饭里,她吃下去,于是就有了我。我是仙女送给妈妈的礼物。但是妈妈却告诉弟弟,说他是从石川河(老家的第一条)边捡来的,于是就有一次过年回来家,开车路过那条河,妈妈说我很认真的拉着弟弟,让他朝窗外看,然后很认真的告诉他:快看,你就是那里拣来的。

    然后就是全场的大人也冷到了。

    所以你呢?
    【详细】
    55332159
  • 强爸丶动霸tua
    2022/6/19 19:09:54
    麻辣隔壁---中国校园情景剧的天花板

    不是为了豪华的阵容,也不是为了出色的演技,也不是为了华丽的道具特效,同样不是为了丰富的剧情,为的只是它的真实,从某种角度来说,或许不会再有哪个剧,能由真实的同校同学、跨越十年之久,在现实中的学校,拍出校园题材的剧了。如果说毛骗是中国悬疑网剧的天花板,那麻辣隔壁,一定是中国校园情景剧的天花板。

    这部剧的内容也很好,经历了上一季的浮夸,又有五年的时间沉淀,这个团队终于成熟的为自己的青

    不是为了豪华的阵容,也不是为了出色的演技,也不是为了华丽的道具特效,同样不是为了丰富的剧情,为的只是它的真实,从某种角度来说,或许不会再有哪个剧,能由真实的同校同学、跨越十年之久,在现实中的学校,拍出校园题材的剧了。如果说毛骗是中国悬疑网剧的天花板,那麻辣隔壁,一定是中国校园情景剧的天花板。

    这部剧的内容也很好,经历了上一季的浮夸,又有五年的时间沉淀,这个团队终于成熟的为自己的青春画上了句号,登上巅峰。虽然这一季的得分不如前几季,但并不代表这一季不出色,那是因为它登陆了腾讯,受众更广了,而且腾讯并没有前几季的资源,导致估计有一半以上的观众都只看过这一季,缺失了重要的情怀,没有了大学四年的过程只有毕业季一年,是不完整的。作为看了毛骗后转来看了全部这个团队作品的观众来说,这部剧完全配得上十分。

    整体这系列作品,我见证了他们的成长,也勾起了我的大学回忆,而且它的结尾并没有落入俗套,以圆满结局,最后两集正是点睛之笔,推向高潮。正如萍萍所表达的,青春总是有遗憾的,那就是最真实的表现。就在这里结束吧,青春。

    【详细】
    14463473
  • 大海里的针
    2018/3/12 12:01:13
    可能是近20年华语动作片的巅峰了,拍多少续集也无法超越

    如果要评价2000年以后华语动作片的巅峰,我觉得在这近20年的时间里,不会有哪部电影能够超越《杀破狼》了,包括这个系列的续作。

    《杀破狼》这部片大海看了无数遍,怎么也看不腻。虽然影片以打戏为主,实则文戏也很精彩,大部分故事都被压缩在一天之内,节奏很快、冲突不断,没有一分钟是多余的。

    如果要评价2000年以后华语动作片的巅峰,我觉得在这近20年的时间里,不会有哪部电影能够超越《杀破狼》了,包括这个系列的续作。

    《杀破狼》这部片大海看了无数遍,怎么也看不腻。虽然影片以打戏为主,实则文戏也很精彩,大部分故事都被压缩在一天之内,节奏很快、冲突不断,没有一分钟是多余的。

    9219347
  • 蚂蚁你好
    2022/11/19 20:27:34
    画皮师这个职业有点意思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难得周末可以休息一下,决定看部电影来打发时间,顺便放松放松。 刚好前几天在小红书上种草了《新画皮》这部电影,顿时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哈哈,发现我还是喜欢奇幻类型的故事呀。 于是,中午加班回来就在电脑上找到了这部电影,这是今年上新的国产电影,最后看下来还是不错的...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难得周末可以休息一下,决定看部电影来打发时间,顺便放松放松。 刚好前几天在小红书上种草了《新画皮》这部电影,顿时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哈哈,发现我还是喜欢奇幻类型的故事呀。 于是,中午加班回来就在电脑上找到了这部电影,这是今年上新的国产电影,最后看下来还是不错的...  (展开)
    【详细】
    14771253
  • Chris没有tina
    2012/4/24 23:25:09
    题材局限是死穴
    户田妹子的新月九,期待了很久,但是结果反响并不那么理想
    先声明,个人是力挺这部剧的,当然,对主角的偏爱是主要原因
    但是想说,对推理剧真的需要宽容的态度

    密室向来是悬疑推理中最受欢迎的手法,不管是小说、影视、动漫,发展了这么多年,还有什么密室手法是完全没被用过的吗?我看很少。随便看过几本推理小说的人掰掰手指都能数出几种创造“密室”的手法,编剧要想个新颖的密室,真是需要有想破
    户田妹子的新月九,期待了很久,但是结果反响并不那么理想
    先声明,个人是力挺这部剧的,当然,对主角的偏爱是主要原因
    但是想说,对推理剧真的需要宽容的态度

    密室向来是悬疑推理中最受欢迎的手法,不管是小说、影视、动漫,发展了这么多年,还有什么密室手法是完全没被用过的吗?我看很少。随便看过几本推理小说的人掰掰手指都能数出几种创造“密室”的手法,编剧要想个新颖的密室,真是需要有想破头的觉悟。

    这也就是为什么近些年来看到的号称推理的作品,越来越多不再是在手法上做手脚,推理逐渐向悬疑发展,重点已经偏离了逻辑和手法,看的大多是犯罪心理和社会情感。就拿东野圭吾来说,除了伽利略系列是在手法上下工夫的,其他出彩的哪个不是犯罪心理?哪个不是社会现实?更别说某部高中生变小学生的推理动漫了,早期的那些,恨不得每集都是密室,恨不得每集炫手法,现在少多了。后期的动画里面个人最欣赏的是《完全二分之一犯罪》,凶手不用任何手法,利用的就是警察调查时的思维定势。东野圭吾的作品,个人偏爱《恶意》、《白夜行》,也不在于手法,让我眼前一亮主要还是因为突破传统。可是要在手法上突破传统实在太难了。

    所以能有像《上锁的房间》这么一部敢于在手法上下功夫的,个人觉得很高兴,更应该抱着宽容的态度。虽然目前出的两话在手法上都不完美,但能看得出编剧在努力编出一个新颖的密室。这起码比《三毛猫》好太多,那就是一部打着推理旗号的卖萌剧,一味塑造主角晕血、女性恐怖症的个性,最后都能不问被害者是怎么死的就结案了。这比起《都市传说之女》也要好一点,起码编剧有在想手法,而不是搬个都市传说来套上就完了。

    看完两话,对《上锁的房间》未来有期待也很不安,因为题材局限真的是死穴。光是要做到手法新颖就很难了,这还要做到密室手法新颖,难上加难。

    最后,还是想呼吁一句宽容,要不然以后就真的没有认真琢磨手法的推理剧了。等哪一天推理剧里全是卖萌,也就是我真该放弃推理剧的那一天了。
    【详细】
    5402848
  • 胡萝卜哥
    2020/10/25 14:40:01
    纳税的纳人说

    有人问「纳人说」的摄影师马天亮:听说你拍了个纳税人的片子?(笑喷)

    「纳税人」是个太容易想到的词。没有人不纳税,哪怕买个饼子花5毛,其中也有几分甚至几毛是税钱。「纳人说」是关于摩梭人的,他们自称“纳人”。如果说纳人和纳税人有什么关联的话,纳人也是纳税人。

    「纳人

    有人问「纳人说」的摄影师马天亮:听说你拍了个纳税人的片子?(笑喷)

    「纳税人」是个太容易想到的词。没有人不纳税,哪怕买个饼子花5毛,其中也有几分甚至几毛是税钱。「纳人说」是关于摩梭人的,他们自称“纳人”。如果说纳人和纳税人有什么关联的话,纳人也是纳税人。

    「纳人说」片长47分钟,有点像一堂网课:近景、一个一个讲述者、注视着我、对我讲话、唱歌,大部分是摩梭话,画面上有中英文字幕。空镜、全景等等其他的加起来好像不到4分钟。我开始觉得节奏有点慢,后来却觉得时间有点快。在和讲述者对视、聆听、观察之际,片子一下就演完了,让人回不过神,想往下看,可是没有了。

    最初看到预告片吓了一跳:怎么会有这么好看的一张张脸!连脸上的雀斑和皱纹都有诗一样的韵律,好看得不真实。我曾设想,实际本人的脸可能没这么好看。后来在《纳人说》首映式看到两位纳人嘉宾,一位小哥哥和一位小姐姐,都是一脸的胶原蛋白,也挺好看,但赶不上片子里我注视过的那些脸。小哥哥小姐姐的脸我不会看呆,而片中的每张脸,都能把我把我目光定住。那些脸哪儿来的这么大魔力?

    看第二遍时,我开始怀疑配乐是幕后黑手。配乐舒缓悦耳,滴滴入心,可能暗地里美化着讲述者的脸。我关掉声音再看,似乎真的有点不同,那些脸好像变瘦了(自我暗示的结果)…… 但没多久,那种节奏慢、时间快、把人定住的感受再度弥漫了。

    片中的讲述者不是一直絮叨,有大段时间是无声地看着镜头,有的自在、有的严肃、要的要笑场。但无论是什么样的状态,他们的NVC(不用说话而表达出来的“语言”)都不可阻挡地飘舞出来。那些眼神、表情、手势一时不停地在表达,滔滔不绝。盯着寂静画面里的纳人,他们慢悠悠涌来的NVC把我的目光吸在了他们的脸上。他们的NVC很容易让人看进去,很容引起共鸣,所以很容易让人一直想看下去。这让我注意到,当无需顾忌的、放松地注视他人的时候,这种“看进去”和“共鸣”如此的轻而易举。也许,无言的注视特别方便我们投射自己的意识,把我的理解、愿望、好奇随心所欲地投射到讲述者的眼神和表情里。可能是因为这样,每位讲述者的影像都承载着我的意念,很快我就和讲述者产生了共鸣,我想其实那里面更多是自己和自己的共鸣。

    无言的对视让人萌生爱意,也许是因为我们看到的其实是我们一直想要肯定的自己,和我们共鸣共感的是我们投射上去的爱欲、评判、悲悯。我对摩梭人的概念是神秘、浪漫、原生态,都很抽象而模糊。注视这些讲述者,神秘、浪漫、原生态的概念清晰和丰满起来,我似乎还为此频频点头,觉得这纪录片充满了真实。我们眼中的真实常常是这样,我们投射了什么,就相信什么。如果抬杠的话,片中的脸比现实更好看、有配乐的视相比现实更诗意,讲述者极力辩解“走婚”的说法… 这些算不算与真实的冲突?

    片中有两位讲述者是达巴,达巴是摩梭人信仰的达巴教的神职人员。我可能因为对苯教略有接触,就想当然地把纳人的”达巴“与苯教的“敦巴”(觉者)进行连接,希望是同一个词。在听到过的一些研究中,有些观点认为摩梭人与古代象雄人有关联。象雄是1千多年被吐蕃灭掉的一个漫长的部族时期,象雄人的信仰苯教。苯教观点认为,绝大多数人误解了真实,比如看到水中的月亮,会认为看到了真实的水面和月影。实际上水面和月影的相一直地改变,即生即灭,绝不重样,没有任何一个刹那的内容能原样地延续到其他刹那里。所以内容上的“真实”本质上并不存在,因为定义时的内容到了表达时已变得不同。事物没有被能真实定义的内容,只有能被概括描述的状态。按照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把对“真实”的期待,从内容转向状态。

    比如,好几位讲述者都说“走婚”不是纳人原本就有,而是外人为赚钱搞起来的,这和一些研究资料里讲的不同。按照上面“真实”的观点,其实我们不必费心考量这个说法的内容是否“真实”,这当然不是暗示讲述者在说谎,而是因为这就是讲述者在那个当下的选择,就是他当下的状态,是我们完全可以确认的“真实”。再如片中的脸比现实的脸好看,配乐使那些脸更有诗意,这些当然会和现实有出入,可这不就是我们选择观看影片的原因之一吗?我们期待从这些艺术家的创作里获得享受的体验,不仅是因为我们缺少亲眼去看亲耳去听的时空机会,更因为我们知道,艺术家具备高于生活的状态,能呈现给我们即使亲眼去看亲耳去听也不易得到的“真实”。汪哲导演说,别人的声音不能代表我们,我们更希望自己为自己发声。听到她这么讲,我也确实看到和听到了她所记录下来的真实:真的纳人,真的自己讲述,讲述他们真想表达的东西。

    沉浸在纳人讲述者的对视中,尤其无声的片段,我感觉一些幼稚的投射清晰起来,尤其是自己那些以审判者、救世主自居的起心动念,如此的鲜明。其实,纳人跟我一样,也是纳税人。

    【详细】
    129342163
  • 平泽唯
    2013/7/6 20:39:11
    清秋写给燕西的信



    燕西先生文鉴:

            西楼一火,劳燕遂分,别来想无恙也。秋此次不辞而别,他人必均骇然,而先生又必独欣然。秋对于欣然者,固无所用其不怿,而对于骇然者,亦终感未能木然置之。何也?知者谓我逃世,不知者谓我将琵琶别抱也。再四思维,于是不得不有此信之告矣。
     &n



    燕西先生文鉴:

            西楼一火,劳燕遂分,别来想无恙也。秋此次不辞而别,他人必均骇然,而先生又必独欣然。秋对于欣然者,固无所用其不怿,而对于骇然者,亦终感未能木然置之。何也?知者谓我逃世,不知者谓我将琵琶别抱也。再四思维,于是不得不有此信之告矣。
           秋出走之初,原拟携此呱呱之物,直赴西郊,于昆明湖畔,觅一死所。继思此呱呱之物,果何所知?而亦遭此池鱼之殃。况吾家五旬老母,亦唯秋一点骨肉,秋果自尽,彼孑然 一身,又何生为?秋一死不足惜,而更连累此一老一少。天地有好生之德,窃所不忍也。为此一念徘徊郊外,久不能决。凡人之求死,只在最初之五分钟,此五分钟犹豫既过,勇气顿失,愈不能死。于是秋遂薄暮返城,托迹女友之家,一面函告家母,约予会见。
           家母初以秋出走非是,冀覆水之重收。此秋再三陈以利害,谓合则在君势如仇敌,在秋形同牢囚。人生行乐耳,乃为旧道德之故,保持夫妻名义,行尸走肉,断送一生,有何趣味?若令秋入金门,则是宣告我无期徒刑,入死囚之牢也。
           家母见秋之志已决,无可挽回,于是亦毅然从秋之志,愿秋与君离异,以 另谋新生命。惟是秋转念择人不慎,中道而去,知者以为君实不德,秋扇见捐,不知者以为秋高自攀附,致遭白眼。则读书十年,所学何事?夫赵孟所贵,赶孟能贱之,本不足怪。然齐大非偶,古有明训,秋幼习是言,而长乃昧于是义,是秋之有今日,秋自取之。
           而今而后,尚何颜以冷清秋三字,以与社会相见乎?因是秋遂与母约,扬言秋已步三闾大夫后少,葬身于昆明湖内,从此即隐姓埋名,举家而遁于他方。金冷婚约,不解而解矣。
           秋家今已何往?君可不问。至携一子,为金门之骨肉,本不应与同往。然而君且无伉俪 之情,更何有父子之义?置儿君侧,君纵听之,而君所获之新爱人,宁能不视此为眼中钉,拔去之而后快耶?与其将来受人非种必锄之举,则不如秋保护之,延其一线之生命也。俟其长大,自当告以弃儿之身世,一日君或欲一睹此赘疣,当尚有机缘也。
            行矣! 燕西。生生世世,吾侪不必再晤。此信请为保留,即作为绝交之书,离婚之约。万一君之新夫人以前妻葛藤未断为嫌,则以此信视之可也。
            行矣!燕西。君子绝交,不出恶声,秋虽非君子,既对君钟情于前,亦雅不欲于今日作无味之争论。然而临别赠言,有未能已者,语云:高明之家,鬼瞰其室,虎尾春冰,宜有以防其渐。以先翁位高德茂,继祖业而起来兹,本无可议。若至晚辈,则南朝金粉之香,冠盖
    京华之盛,未免兼取而并进,是非青年所以自处之道也。愿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焉。
            慈姑老大人,一年以来,抚秋如己出,实深感戴。寸恩未报,会当衔结于来生。此外妯娌姊妹,对秋亦多加爱护,而四姊八妹,一则古道热肠,肝胆相照,一则耳鬓厮磨,形影相惜。今虽飘泊风尘,而夜雨青灯,每一回忆,宁不感怀?故秋虽去,而寸心耿耿,犹不免神
    驰左右。顾人生百年,无不散之筵席,均毋以秋为念可也。蓬窗茅户,几榻生尘。伏案作书,恍如隔世。言为心声,泪随笔下。楮尽墨枯,难述所怀。专此奉达,并祝健康!
       






                                                                                          冷清秋谨启
    【详细】
    61502252
  • 家雀
    2020/11/29 11:15:17
    《树上有个好地方》影评:导演将自己的偏见与私货脸谱化地强加给孩子是何意
    电影《树上有个好地方》是80后新锐导演张忠华自编自导的一部儿童题材的轻喜剧。看故事里小学建筑与设施,还有孩子们的衣着书包,小人书,溜溜球,链子枪这些元素,故事背 景应该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乡村小学。相信大部分80后,尤其是农村里长大的80后,冷不丁的吃了一波回...  (展开)
    电影《树上有个好地方》是80后新锐导演张忠华自编自导的一部儿童题材的轻喜剧。看故事里小学建筑与设施,还有孩子们的衣着书包,小人书,溜溜球,链子枪这些元素,故事背 景应该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乡村小学。相信大部分80后,尤其是农村里长大的80后,冷不丁的吃了一波回...  (展开)
    【详细】
    13019218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