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过一半,发现只有7.4分,心中还暗自诧异,直至看到结尾处才发现原因。结局过于粗糙草率了,扣一颗星。但光影与人像太美,瑕不掩瑜,恰恰戳中打动了我,私心加上一颗。
片中色彩的隐喻很奇妙。红气球带来了董洁,带走了陶虹,两个女孩来走时都是一袭白衣。陶虹热烈开放,喜着红杉;董洁纯洁娴静,常穿白衣。但片中衣着偶有互换。
片过一半,发现只有7.4分,心中还暗自诧异,直至看到结尾处才发现原因。结局过于粗糙草率了,扣一颗星。但光影与人像太美,瑕不掩瑜,恰恰戳中打动了我,私心加上一颗。
片中色彩的隐喻很奇妙。红气球带来了董洁,带走了陶虹,两个女孩来走时都是一袭白衣。陶虹热烈开放,喜着红杉;董洁纯洁娴静,常穿白衣。但片中衣着偶有互换。影片开头,陶虹的服饰多以红色的短衫、小褂、长裙为主,但在被张站长抛弃的那天,第一次穿上了素净的白上衣。巧妙的是,董洁当天却首次换上了大红的衬衫。从此之后,陶虹就如同被抽掉了骨子里所有的傲气与骄纵,服装朴素了起来,除了回到自己失身的壁画处时,怀念地换上了那件漂亮的红色长裙。结尾处,罕见的,陶虹穿了全套的半透纯白纱衣,与红气球相得益彰,却又预示着她将要离去。此时,那件红衬衫又出现了在了董洁的身上。导演的小心思令人在观影期间多了丝别样的趣味,总忍不住去细品这“红与白”的奥秘。
想到周迅差点演了朱灵一角就感慨命运的神奇。陶虹相较于周迅更年长,对女人韵味的呈现怕是会更多。但又不免好奇周迅塑造下的朱灵会不会更娇俏。
除了色彩的玄妙,我尤其喜欢影片光影的运用。两位女主年轻干净的脸庞恍若笼罩在圣光下,美得失真又朦胧。清晨从屋顶漏下的光斑,透明瓦片折射的光晕,电影幕布上晃动着的星星点点的手电筒光束,恰到好处的惑人。导演对美的感知是敏锐的。同是带有老电影的质感,霍建起是捉云捕月来记录浑然天成的美好,无私分享给观众这山川海河。而此片则是导演对自我美学观念的精致运用展示。或许在气概上落于下乘了,但呈现结果倒也不赖。能获得东京国际电影节的最佳艺术贡献奖,名副其实。
影片失败在结尾处。一是陶虹被气球带走的特效与画面过于粗劣了,甚至将这部原本情感真挚的片子衬托得滑稽了起来。但也能原谅,毕竟2001年拍摄的影片,技术还不成熟。设定到不足为奇。毕竟在刘烨点炮仗的时候,哑巴能叫出“王加宽”,而聋子能听见哑巴叫自己就已经有点魔幻的苗头了。如果董洁是被红气球给吹来的就更妙了。二是结尾旁白配音过于出戏。原本观众正震惊于这奇特的结尾,需要留出空档来细品回味,但充满了年代感的旁白却解读打碎了宁静。魔幻与老旧相交织,突兀而不高明。
最后还是谈一谈刘烨吧。难以想象这和《蓝》、《巴尔扎克与小裁缝》是同年作品。此片中野性、健美、真挚、热烈的王加宽,丝毫看不出蓝的妩媚柔情和马剑铃的文艺隐忍。导演显然知道他的美。过低的汗衫领口,裸身沐浴的戏码,多次穿插的戏水与泼水镜头……这还仅仅是对他紧实胸腹的展露。导演中途剃掉他头发的设计更是锦上添花,五官线条在镜头下暴露得利落完美。但在阳刚之外,导演又捕捉到了他另一份脆弱的美——王加宽将自己浸在水缸中的那个夜晚,让人怜惜的独特气质隐约浮现。不禁感慨,导演可真“太会”了。
现在的市场,恐怖再也出不了这样质朴的片子了。对旧式乡村有情怀的导演们日渐老去,更加潮流、科幻的元素被引入电影中,演员流水线一样生产出来,观众在刺激大片与欢乐喜剧间贡献票房。想来唏嘘,这样的片子看一部便少一部。
深夜3点在看这部影片,看名字以为是关于“生离死别”的爱情戏,结果说的“天上”却只是广西的山寨……觉得他们有些“脱戏”,其中的演员虽说都是这个年龄段的精英,但一个个不像山里的仔,倒像是城里的孩子去山里农家院旅游了一遭,顺便拍了个自娱自乐的戏!……这里要求让至少写140个字才允许发布,可我实在写不出什么了,就这样吧!
深夜3点在看这部影片,看名字以为是关于“生离死别”的爱情戏,结果说的“天上”却只是广西的山寨……觉得他们有些“脱戏”,其中的演员虽说都是这个年龄段的精英,但一个个不像山里的仔,倒像是城里的孩子去山里农家院旅游了一遭,顺便拍了个自娱自乐的戏!……这里要求让至少写140个字才允许发布,可我实在写不出什么了,就这样吧!
连绵起伏的山峰,翠绿又幽深,分不清山与山、树与树的界限。偶尔晴天会有雾气从山底弥漫,萦绕在群山周围,直到山巅,要是有丁点老天雨的浇灌雾气便会成妖成魔,剩下的只有一片白色的海洋,把人吞没。待到雾气散开,仔细看时,有许多曲曲折折的小路盘旋在山间,像蛇缠着自己的战利品,又像人用绳子缠起“心型”气球。一条路的尽头是山崖,那凹凸不平的石头镶嵌在路上,总不让人好走;山崖边上,只有稀疏布着的小树苗和凌乱的
连绵起伏的山峰,翠绿又幽深,分不清山与山、树与树的界限。偶尔晴天会有雾气从山底弥漫,萦绕在群山周围,直到山巅,要是有丁点老天雨的浇灌雾气便会成妖成魔,剩下的只有一片白色的海洋,把人吞没。待到雾气散开,仔细看时,有许多曲曲折折的小路盘旋在山间,像蛇缠着自己的战利品,又像人用绳子缠起“心型”气球。一条路的尽头是山崖,那凹凸不平的石头镶嵌在路上,总不让人好走;山崖边上,只有稀疏布着的小树苗和凌乱的杂草。穿着红衣服的姑娘和白色衬衫的男子,脸上还有没干的泪痕,没有说话,并肩朝着路那一头的房子走着。有一种花叫雏菊,嫩黄的花蕊在白色细条的花瓣包围下,显得愈加娇嫩。早春开时,香味四溢令人沉醉,不为谁开也不为谁落,只在角落里静静的舒展,在西风里倾着身子,沉醉了晚霞。这位穿着红色衣服的姑娘就像雏菊一样,自然淳朴、平凡淡雅中透露出一股活泼与韧劲,她有着和雏菊白色花瓣一样的干净纯洁,也有着和雏菊黄色花蕊一样的阳光温暖。她的爱情也是如此,正是应了雏菊花语“藏在心底里的爱”,阿尔弗莱?德?缪塞的《雏菊》中说,“我爱着,什么也不说,只看你在对面微笑;我爱着,只要我心里知觉,不必知晓你心里对我的想法……我宣誓,我爱着放弃你,不怀抱任何希望,但不是没有幸福。”在她身上展现的就是这一种苦涩而又美妙的爱情。在我眼中,白衬衫男子是一位画家,他最喜欢描绘的是乡村图景,每一幅画的中心总会有着一个穿着碎花裙的女生,两条小辫飞舞在空中,她跳着舞,定格的瞬间姿态摇曳。这是他作品的女主人公,笔尖下的她是那么灵动可爱、青春活泼。直到有一天暴风雨的夜晚,雨水格外的多,穿过房顶落下,滴在画上,就这样他所有的画被雨水浸泡,女主人公的面孔越来越模糊、身影渐渐淡去。以后,他笔下也许会出现雏菊。闭塞的大山,原本会导致与现代文明完全断绝的生活方式,滋生愚昧无知的人。在原著中,丑陋的人性毫无掩饰被暴露,贪婪、自私、狭隘、迷信,像毒气一样漂浮萦绕在小山村,每个人都以自己那一套准则生活,内心的阻塞远大于自然界地理环境对他们造成的阻塞,同时也超越了生理残疾带来的交流阻碍,在内心狭隘的情况下,即使是在正常交流方式下,也丝毫不会有改变。最后的一家三口,躲到了小山村对面过着“安静”的生活。欣慰的是,电影中,我们稚嫩的小雏菊用牺牲自己的方式,打开封闭的山门、撬开腐败阴暗的人性,带去了知识、生机与希望,看到的尽是温情。一颗雏菊的种子,会逐渐发芽直至花朵绽放,最后分枝繁殖,在大山深处彰显她的魅力。雏菊也终于成了画家笔下绽放的独一无二的雏菊,画家和雏菊之间无声的对话是彼此心灵的对白,即使有残缺,人类原本用听和说的交流方式一端被断绝,显得并没有什么确切用处,在另一端却开启心灵的契合,残缺中绽放出爱的光芒,“天上的恋人”是彼此结合的最好方式。
记得买过碟片的,只是多年过去,全无印象了。
剧情一般,不过倒是跟那些老少边穷片的压抑灰暗不同,多了些轻松和色彩,就当读一篇乡村抒情散文了。
刘烨那时候好青涩,简直还是《那山那人那狗》的时候。陶虹也很嫩,董洁更嫩。
导演蒋钦民,看过他的《姐姐词典》 、《纯爱》,还有商业片《恋爱前规则》。此人曾留学日本,所以经常搞中日合拍片,还号称“中日合拍片第一人”,好吧,
记得买过碟片的,只是多年过去,全无印象了。
剧情一般,不过倒是跟那些老少边穷片的压抑灰暗不同,多了些轻松和色彩,就当读一篇乡村抒情散文了。
刘烨那时候好青涩,简直还是《那山那人那狗》的时候。陶虹也很嫩,董洁更嫩。
导演蒋钦民,看过他的《姐姐词典》 、《纯爱》,还有商业片《恋爱前规则》。此人曾留学日本,所以经常搞中日合拍片,还号称“中日合拍片第一人”,好吧,在艺术上商业上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就弄点别的什么包装一下,这跟国产片号称是“宇宙最强”、“亚洲首部”、“世界第一”一样,通常是没有水平的体现。
对了,这个故事还给拍成了电视剧。编剧东西是个著名男作家,原著也是他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