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青春影评

138951181
  • 点绛唇
    2021/1/27 15:00:46
    评论

    所有的情绪无论国内国外都是一样的,会为升职加薪烦恼,柏蒂想提却不敢提的样子真是像极了普通老好人的我们,真实的做自己竟然是这么难……羡慕图卡能够为所欲为,也许就是她说的自信吧,勇敢发出自己的声音

    第三集图卡喜欢上了一只猴子,当你真的喜欢一个人的时候,自己都忘了自己原来样子,想要在男神面前表现的更好,结果往往弄巧

    所有的情绪无论国内国外都是一样的,会为升职加薪烦恼,柏蒂想提却不敢提的样子真是像极了普通老好人的我们,真实的做自己竟然是这么难……羡慕图卡能够为所欲为,也许就是她说的自信吧,勇敢发出自己的声音

    第三集图卡喜欢上了一只猴子,当你真的喜欢一个人的时候,自己都忘了自己原来样子,想要在男神面前表现的更好,结果往往弄巧成拙,事与愿违,所以呢,坚持做自己很重要。柏蒂有好的工作,有爱的人,但觉得生活缺少了什么,生活就是这样吧,有平淡有惊喜,经历就好

    【详细】
    13169268
  • 严杰夫
    2008/12/21 20:15:04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文/严杰夫

    从黄磊出场开始,《爱情呼叫转移2》就开始充满了文艺范儿。

    校园民谣、青葱的爱情回忆直到最后跟老同学走到一起的结局,都似乎是在向逝去的青春岁月致敬。你看,连女主角的大学专业都是最有文艺范儿的——中文系!

    其实,一开始,林嘉欣她妈打给她的第一通电话,就透露出对远去青春的哀叹。29岁还是30岁的分歧,重要的不是使用虚岁纪年还是周岁纪年的争执,而是在3
    文/严杰夫

    从黄磊出场开始,《爱情呼叫转移2》就开始充满了文艺范儿。

    校园民谣、青葱的爱情回忆直到最后跟老同学走到一起的结局,都似乎是在向逝去的青春岁月致敬。你看,连女主角的大学专业都是最有文艺范儿的——中文系!

    其实,一开始,林嘉欣她妈打给她的第一通电话,就透露出对远去青春的哀叹。29岁还是30岁的分歧,重要的不是使用虚岁纪年还是周岁纪年的争执,而是在30岁这个敏感关口的前后,任何人心里都会产生的一种本能的抗拒。所以,与其说,这部片子是在讲一个女孩寻觅自己的婚姻归宿,还不如说,它想讲一个女孩在寻回自己失去的八年青春。

    听说这部片子的编剧是伊能静,或许正是才女的剧本让它同第一部间有了一些不同的地方。

    当然,作为观者,我们无从追问伊大姐在情节做这种设计的动机,或许是因为近来婚姻生活的不顺利,让她开始怀念起纯洁的初恋。如果真是这样,我只能对她说保重。毕竟想靠初恋的回忆来弥补现实婚姻的伤痕,是非常不靠谱的事儿。更何况,很多时候,我们大部分的回忆跟当初真正发生过的事实根本就不是一码事儿,所以这基本上就是在自己骗自己,时间长了,还容易上瘾,甚至会把很多自己想象出来的东西当作是事实,从而使自己的人生观陷入偏执的状态,于人于己都不是好事儿。

    回过来讲这部片子。在这部戏里,伊大姐“对青春的追忆”做得并不太成功。起码与第一部比起来,前后人物的出场缺乏必要的连贯和自然,而因为“文气十足”反而使剧中的包袱都不够精彩,更别说那些用网络上早已传烂了的帖子改成的台词,尤其是邓超在班级聚会上表现愤青的那段,令我浑身都起了鸡皮疙瘩(这其中也有邓超流气的发型的功劳,究竟哪个白目的出租车司机会剪这么个发型)。

    林嘉欣的气质倒是挺适合这个角色的定位。或许是《男人四十》的缘故,在我印象里,她是香港女演员中最文艺的一位。但是,文艺跟脑残是两回事儿。的确,两者在外在表现上都有一根筋的特征。但是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对常识具有鉴别力。文艺男女虽然有时会做出不同于主流的事情,但那是因为他们对于理想的执着,而非常识的缺乏。因为常识的缺乏而偏执的,那就是脑残了。而在《爱2》中的林扮演的角色,在我看来已经不是文艺,确是近乎脑残了。

    当然,这可能还是因为剧本的原因,错并不在于演员。只可惜林嘉欣那么好的文艺气质,就被这不合适的文艺范儿糟蹋了。

    所以,通过该剧,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期待一个三十多岁的心里有伤痕的女人去描写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是这个世界上最不靠谱的事儿。

    最后,还要抱怨一句,我TM又把陆毅跟邓超搞混了。
    【详细】
    15921113
  • estelleww
    2019/2/1 15:35:18
    很好的90年代青春剧

    这部剧是我最近看过的很不错的国产青春剧之一,满满的青春感都要溢出屏幕了。从内容上讲剧情让观众很有代入感,虽然是90年代的题材,放在当下也很值得看。那会儿的爱情坦荡的打动人心,当然也勾起了我的怀旧情绪~缺点嘛,就是每集只有20分钟完全不够看哇,不过短小的剧集也适合假期闲暇时候用来消磨时光。

    这部剧是我最近看过的很不错的国产青春剧之一,满满的青春感都要溢出屏幕了。从内容上讲剧情让观众很有代入感,虽然是90年代的题材,放在当下也很值得看。那会儿的爱情坦荡的打动人心,当然也勾起了我的怀旧情绪~缺点嘛,就是每集只有20分钟完全不够看哇,不过短小的剧集也适合假期闲暇时候用来消磨时光。

    【详细】
    9930151
  • 公子扶摇
    2022/3/8 12:55:46
    比起1来说,骨语2实在太差了

    总体来说刑侦剧1.2集一个案件还是比较喜欢的,看到第八集…对比夏法医在1的表现,感觉2弱化了法医的作用,女主完全没啥用处..既不突出法医,又没有紧凑的节奏。反正感觉夏法医纯属打酱油了,而且在2里面有一种要死不活的感觉…这是1的后遗症么?当剧荒的时候可以用来打发时间罢了……………………………………………

    总体来说刑侦剧1.2集一个案件还是比较喜欢的,看到第八集…对比夏法医在1的表现,感觉2弱化了法医的作用,女主完全没啥用处..既不突出法医,又没有紧凑的节奏。反正感觉夏法医纯属打酱油了,而且在2里面有一种要死不活的感觉…这是1的后遗症么?当剧荒的时候可以用来打发时间罢了……………………………………………

    【详细】
    14262176
  • 诺诺不是偶
    2016/6/14 22:23:37
    3500円的高级鳗鱼饭
    我的重点可能有点偏:家庭会议乱哄哄结束后,还没交代2万4千500日元的鳗鱼饭呢。听见边上观众跟同伴抱怨,七份鳗鱼饭还没来了!天呐!这就是生活呀,你在担心的事情别人也在惦记,太喜欢国际电影节大家一起看片的感觉了,好安心!外卖小弟送来鳗鱼饭的时候,大光明影厅里仿佛飘...  (展开)
    我的重点可能有点偏:家庭会议乱哄哄结束后,还没交代2万4千500日元的鳗鱼饭呢。听见边上观众跟同伴抱怨,七份鳗鱼饭还没来了!天呐!这就是生活呀,你在担心的事情别人也在惦记,太喜欢国际电影节大家一起看片的感觉了,好安心!外卖小弟送来鳗鱼饭的时候,大光明影厅里仿佛飘...  (展开)
    【详细】
    7938217
  • 鹿蜀
    2017/8/26 0:56:20
    答案

    个人评分: 4.1分

    个人评分: 4.1分

    8775183
  • YOYO草
    2015/7/2 22:13:48
    这是一部由鸡开始 由基结束的电影……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其实我是想打较差和还行之间的来着 看在郭老师和张老师颜值的份上,打了还行 ------------------------------------------------------------ 电影名字都可以改成道士下山搞基记…… 一开始王宝宝因为武功高被赶下山就遇到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其实我是想打较差和还行之间的来着 看在郭老师和张老师颜值的份上,打了还行 ------------------------------------------------------------ 电影名字都可以改成道士下山搞基记…… 一开始王宝宝因为武功高被赶下山就遇到了第一个师父 初次见面就对范叔说:给我鸡吧! 范叔...  (展开)
    【详细】
    7517286
  • 小薰花语
    2016/2/25 22:10:17
    善良的女人运气不会太差
    很久没怎么追剧了 去年一年只看了伪装者和琅琊榜 总觉得现在国产剧没什么盼头
    妈妈吃晚饭的时候一直在看这部剧 没办法我也跟着看 看着看着 就被女主迷住了 她的大气善良坚强等等所有的美好品质都深深吸引了我 所以特地在网上搜咯这部剧 迫不及待的看完了 很开心没错过
    首先呢 这部剧中所有的演员我都很喜欢 觉得尽管没有知名演员 但每位年轻演员都很棒 然后就是十年间 女主角一个人扛起一个家的故
    很久没怎么追剧了 去年一年只看了伪装者和琅琊榜 总觉得现在国产剧没什么盼头
    妈妈吃晚饭的时候一直在看这部剧 没办法我也跟着看 看着看着 就被女主迷住了 她的大气善良坚强等等所有的美好品质都深深吸引了我 所以特地在网上搜咯这部剧 迫不及待的看完了 很开心没错过
    首先呢 这部剧中所有的演员我都很喜欢 觉得尽管没有知名演员 但每位年轻演员都很棒 然后就是十年间 女主角一个人扛起一个家的故事 很感动 也很震撼 如果没有那场“意外” 我想明月或许会和蒋佳楠一起出国 按照佳楠的想法两个人一直幸福走下去 但没有那么多如果 或许如果没有这些经历 她仍然不知道原来爱不仅仅是简单的喜欢 许冲深沉的关心浓浓的爱才是真的携手一生的人 这个善良的姑娘对明星处处包容 对明天充满关心 对小雨忍让 对赵玲关心备着 对朋友也是真诚的 愿意为了朋友隐藏自己的感情 只为成全 她的十年经历了太多 但她始终感恩 始终温暖 始终坚强 也始终微笑 也因为她曾经帮助了太多人 所以大家在最后都爱她
    这是很正能量的一部剧 温柔的对待这个世界 无论它如何对你 我想这就是女主告诉我的
    【详细】
    7789483
  • 松鼠acc桂鱼
    2021/10/13 13:31:25
    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

    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

    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我是土狗我觉得好看

    【详细】
    13921727
  • 据说现在是中午
    2022/1/11 10:12:16
    短篇幅的群像象牙塔

    说实话前几集实在是经典古偶套路大集合了(虽然后面的古偶梗也不算少),不过既然是下饭剧,在一边放着到后来其实挺上头。

    题材蛮好的,展现古代建筑,架空的时代背景挺讨巧不容易踩雷,一些专业术语还是挺用心的。主角团木羽院从集合到经历一件件工事慢慢成长磨合的主线推进也不错,没有阴谋或者全剧大反派,最后可能为了赶着结局突然地he皆大欢喜

    说实话前几集实在是经典古偶套路大集合了(虽然后面的古偶梗也不算少),不过既然是下饭剧,在一边放着到后来其实挺上头。

    题材蛮好的,展现古代建筑,架空的时代背景挺讨巧不容易踩雷,一些专业术语还是挺用心的。主角团木羽院从集合到经历一件件工事慢慢成长磨合的主线推进也不错,没有阴谋或者全剧大反派,最后可能为了赶着结局突然地he皆大欢喜有点硬伤,整体来看算得上下饭轻喜剧了。

    全剧都没有特别讨厌的人设,偶然出现的小人很快就下线了,主角团甚至包括绝大部分的配角的三观都挺正的。女主的公主人设不是一开始就那么伟大无私只有奉献的“神性”,虽然在主角团的几个任务副本里接触到了“贫困户住房无保障、街霸土匪猖獗乱纪、劳动法不完善、朝野文物不和边关军力衰竭”(这一句是引偶然间看到的微博网友的发言)还是想着一生一世一双人,但作为一个被父兄宠大的无忧无虑的公主来说,这样的初期表现虽然“政治不正确”,倒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甚至说得上“人”的概念是在“公主”之上的反而多了几分真实。男主的孤僻天才人设其实有几处一笔带过了,在感情上的转折发展还好,因为父母之间的纠葛恨了父亲多年最后突然说因为父亲的一句道歉释怀了恨意比较突然。孟衙内和安小洛这一对还是很可爱的。主角团其余人也比较鲜活,只是比起诸如罗曳罗家老头的“罗半城”往事、韩袅袅韩家扬州首富、安小洛对公主的感恩往事、孟元旭的自我证明之路、王晟身为普通人时的过往等等,已经展现出来的可以说只是冰山一角了,可以看得出导演是想做好群像的。全剧看下来主角团的发展线还是挺自然的。不过可能是时长或者篇幅问题吧,有几个地方转折有点突兀,几位原本老顽固后面改变心意的父母改变得比较突然,结局的北周之危也被轻飘飘带过了。女主的妆造有点没那么合适她本人的长相不过也还好,男主算不上大帅哥但也有天才都料匠的才华加持了,看到前排的短评单纯在攻击男女主长相有点不解。不过男女主演技确实还有进步的空间。主创团队有野心但是还做得不够,在这样的影视寒冬多给一颗星就当鼓励群像剧了。

    【详细】
    14133899
  • 崔一萌儿
    2021/2/25 12:43:43
    荒诞中找寻自我

    都市浪子周泡泡为了获取生活费,网购布娃娃假装自己的女朋友,来骗眼神不好的大爷,结果一觉过后布娃娃活了,变成了一个长腿大美女,周泡泡也因此开始了自己别样的人生。大年初一《布娃娃》腾讯视频欢乐上线。#男子网购布娃娃应对过节催婚# 看完以后,让人最有感触的是,人生总是变化无常,我们会经历各种坎坷挫折,但只要我们积极以对,也总会迎来不一样的风景。

    都市浪子周泡泡为了获取生活费,网购布娃娃假装自己的女朋友,来骗眼神不好的大爷,结果一觉过后布娃娃活了,变成了一个长腿大美女,周泡泡也因此开始了自己别样的人生。大年初一《布娃娃》腾讯视频欢乐上线。#男子网购布娃娃应对过节催婚# 看完以后,让人最有感触的是,人生总是变化无常,我们会经历各种坎坷挫折,但只要我们积极以对,也总会迎来不一样的风景。

    整部电影让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大泡身上发生那些不可思议的事,而是当他的生命快要“结束”时,他领悟到了生命的可贵。

    这段荒唐而梦幻的经历,也让大泡重新找回了自我。

    【详细】
  • 13280323
  • yeah7
    2019/4/4 6:16:17
    第二集的隐喻。

    飞机是个微缩的社会(用船来比喻社会在文艺作品中很常见,登机登船同一个词),男主代表记者怀疑他人对社会有伤害。

    机长=政府首脑,空姐=行政服务,空警=国家暴力,在野飞行员=在野党,

    其他好理解,空姐可能不好理解。空姐服务所有人,给有钱人的服务更好(头等舱),哪怕你是好人坐经济舱召唤服务也

    飞机是个微缩的社会(用船来比喻社会在文艺作品中很常见,登机登船同一个词),男主代表记者怀疑他人对社会有伤害。

    机长=政府首脑,空姐=行政服务,空警=国家暴力,在野飞行员=在野党,

    其他好理解,空姐可能不好理解。空姐服务所有人,给有钱人的服务更好(头等舱),哪怕你是好人坐经济舱召唤服务也要不停等待。

    现实中空姐遇到刚开始男主表现的(有钱)人绝对会服务的很好,不用等待,甚至期待认识一下,只要别太丑。

    故事的过程,男主怀疑飞机(社会)出问题,我们撞鸟了(可忽略障碍认为灾难问题),怀疑异教徒,怀疑俄国人,对社会对国家产生伤害,自诩正义,乘客(公众)拍照围观。

    气氛嗨起来了(公众盲从加激动),记者掌握了推翻现政府领导密码(水门,拉链门,私照等),在野党上台,把大家带沟里了,最后,清醒过来的公众把记者扁死。

    撞鸟,伪装GAME的黑手党,不听话的异教徒,确实有问题,但对社会(飞机)来说并不是攸关生死的不可解决问题,记者把小问题放大制造恐慌,公众昏迷,飞机失事才是大问题。

    是的,虽然大家(公众)都没死,但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了,这一段飞行(社会发展)不仅拖慢进度还要再来一遍。

    合理性不足的是结尾,而为了表达概念而妥协。

    首先,全员活下来太玄幻,历史上不是不存在,可摔成那样还全员存活太玄幻了。而隐喻公众则正好,因为公众的整体总是能在国家(经济)灾难中活下来的。

    其次,没几个人知道男主有开门密码,且知道密码也不合理,和飞行员的关系也没亲密到众人皆知,其实有点映射野心家和记者的关系。秘密的,有意无意的替他们办事。

    这种情况下,一个上机后就神神叨叨不停找毛病认为飞机会出事的乘客,结果飞机真的出事了,肯定有人认为主角有先见之明,甚至能预知。

    落岛上自救后全员存活甚至少数人会崇拜男主,这是多么大的奇迹,焉能得知不是男主的存在救了大家,发生众人一起攻击男主的可能太小,只要有人不同意,就不可能实行。只有现实世界中,造成灾难的记者才会社会性死亡。

    ——————是否过度解读——————

    智慧不用来思考,真是各种意义的浪费。动物的本能随时影响个体意志与选择,而只有思考才能真切感受自我的存在。

    一部连续故事内容的职业剧,情景喜剧,做出类似解读确实有过度的可能,然而此类作品不同,创作的标准本来就是概念先行,并不是说这种行为不商业化,而是做出有一定思辩余地的作品本是此类作品(包括黑镜等)商业化的一部分,迎合受众的方式,细分市场的自然结果。

    “艺术家的任务不是明确告诉读者我想表达的意思,而是赋予作品意义无限多样伸展的可能性,使作品不再只是作者的创造,更是读者的创造。”(《诗意的诠释学:文学、电影与文化史研究》)

    观众愿意深度解读,不同侧重的解读,绝对是创作者乐于见到的情况,是投资方更乐于见到的情况。

    如此,为了做出充分解读的余韵,给观众思考回味的余地,部分情节故事内容让位于概念绝不罕见,单纯看剧情本身,合理性流畅性往往有问题,但结合隐喻与映射,就会自然流畅起来。这也是很多观众不喜欢此类剧集的原因。

    当然,比起书籍这类作品表达思想的深度和广度远远不足,但视频媒介有天然广泛的受众基础,相对来说还是有意义的。观众对此做出解读,让更多人看到并思考,无论从商业角度还是智慧的魅力影响人生的角度,同样有意义。

    而一句话结论式否定,却没有具体说明分析,例如“典型过度解读”,除了显示自我优越感,对他人是没有意义的。

    如果进行更学术化的讨论,文艺作品的所谓“过分解读”其实是没有明确概念的,因为“度”难以划分标准,无法确定界限。

    当一部作品由创作者创作出来并发表后,作品相关权益各归所有,但作品的意义,作品的解读是不受原创作者限制的,作品的意义更是属于大众的。

    在满足两个前提下,任何人做出的任何解读,都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对错,只有更符合多数人的理念与更符合少数人的理念。

    而这两个前提是,第一,所做解读不能在法律意义上对原作者产生影响,典型如因言获罪(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第二,所做解读不能对原作者生活产生不利影响,比如质疑作者的人品与道德,并影响到作者身边的人,进而影响生活。

    当然,这两点其实相当有争议,不同国家地区所面临状况是不同的,时代不同也是不一样的。

    例如《洛丽塔》的作者如果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在今天这个时代写出《洛丽塔》并且是他的第一步作品,很可能会受到相当大的质疑。

    而公众的这种质疑,也不能简单判断是错的,因为第二点更具复杂性,且存在公众人物权利隐私部分的冲突,界定更加复杂。有时候潜在间接影响到作为公众人物的原作者,都不能算不道德。

    在此前提下,已经发表的作品,不同的解读的方向、程度、深度,都是符合理性的。理论上是不存在过度的,更别提过分了。

    另外,解读还涉及是否有权力,你行你上等等问题,那就是维护原作者的角度了,这方面可以参考另一个帖子的回复部分。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0167509/discussion/615995473/

    当然,这只是理论,平常(正常)情况下大家都是靠直觉生活,在直觉的前提下,觉得你过度了就是过度了。但如上所述,一句话结论只对自己有意义。

    ——————关于作品定义——————

    回复中有人提到“ 魔幻现实主义,非要从故事中寻求现实逻辑这不可笑吗? ”

    这句话本身就是矛盾的,基本概念混淆。

    魔幻现实主义是表现主义的一种,魔幻现实主义用来抨击现实、社会现象、揭露社会弊端是其典型的表现手法。

    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就是将幻想用故事、画面表现出来的同时不失去其真实性, 而不管怎么幻想,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揭露或抨击现实社会的种种现象。

    如上所述,喜剧类剧情类职场类的剧集,往往不需要映射或隐喻现实,因为表现的就是其想表达的部分。

    反而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无论文学作品,美术作品或影视作品,其目的都是为了映射现实,只是表现手法为魔幻。

    所以正文联系现实世界,现实社会问题的解读其实是典型的对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解读。

    这是解读方式,这种解读的倾向,正式此类作品所需求的。

    有趣的是,《阴阳魔界》是否是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其实是有争议的,所以不能直接结论性的定义为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然后说上文所述解读就是最正确的方向。

    当然,部分集定义为魔幻现实主义没问题,但其中一些下现实主义倾向不强,另一些魔幻色彩不够。

    现在才两集,以后说不定还会有浪漫主义作品(《爱、死亡、机器人》部分集)。

    现实主义倾向不必说都知道,魔幻色彩在魔幻现实主义中主要是指用高度夸张,暗示,象征,梦幻,寓言等表现方法得到魔幻的艺术效果。

    所以对故事,故事内核极其延伸扩展进行解读是不足够的,至少不是唯一的方式。

    仅仅对故事解读是没问题的,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文艺批评(评论)方式,但是进行象征意义的解读,肯定算不上过度解读。这也是常见的方式的一种。

    尤其是带有幻想色彩的作品,这一类作品当然不全是魔幻现实主义,但这一类作品经常表达象征与隐喻(包括科幻现实主义,不过科幻现实主义重点是科幻)。

    只看故事内容往往存在一些逻辑上的问题,因为想表达的一开始就不单单是故事本身的概念。或者故事本身过于简单。

    还有,上述解读不能简单理解成“深度”解读,而是侧重方向不同的解读,从象征隐喻方面对故事内容进行解读。

    所谓“深度”太敏感,必须澄清,真的一点也不深度,侧重点不同罢了。就像经常说的,“利他主义者只是爽点不同。”

    当然,上述解读不喜欢也可以当作胡乱联系,强行解释,但和过度不是一个概念。这里面的区分就不说了。

    另外,还有回复提出“脑补太多分析能力不足”的概念,单纯提脑补太多是不太好确定意思的,但结合分析能力不足,既没有缘由的脑补,这,其实是超现实主义的倾向,并不是一件坏事:)

    关于超现实主义,《阴阳魔界》这部剧集与其联系可能比其他种种更紧密。

    初次接触超现实主义的人只看定义容易搞不明白,太理论给理解制造障碍,比起魔幻现实主义更难理解,因为魔幻现实主义是有目的的,而超现实主义没有。

    那么到底该怎么理解呢,举个例子。

    某人胡乱涂鸦就能绘画出震撼人心的作品,当某一天别人问他你到底怎么下笔的时候,他再也不会画了。

    可以说,最早的超现实主义创作来源于招魂。(精神自动,词义引申)

    从这个角度再去看待超现实主义的作品,感觉就出来了吧。

    从这个角度看待《阴阳魔界》,同样更有感觉。

    同样的,那些电影中各种作死的招魂方式,也可以看作超现实主义创作太过投入将自己吓死的例子:)

    当然,什么也不懂(未经训练)创作超现实主义作品的可能是相当小的,几乎没有。

    因为没有训练,无法将潜意识正确(不是准确)表达。

    ——————关于飞行过程——————

    飞行员的最后告别,”Good night,New York“,这句话与当年马航MH370的最后一句“Good night,MSA 370”是不是有点像?是映射吗?

    夜航(红眼)航班与地面各部门的常用告别语就是“Good night”,”晚安“后报上航班代码(呼号)。航空公司代码+数字,既“Good night,MSA 370”

    一次航班面对放行、地面、塔台、进近、区调(多个)告别往往要用很多次,也包括打招呼的”MSA 370,Good morning“,飞到目的地还要反过来再来一遍。

    具体解释一下,关舱门联系放行,放行给指令,告别,联系地面,推出停机位,地面引导滑行道,告别,联系塔台,塔台指挥起飞,告别,联系进近,进近指挥上升高度、离场,告别,给区调,告别,下一个区调。

    在这个过程中,飞行员每次面对的部门不同,人不同,每次都要打招呼告别。基本都要说一句,”Good night,MSA 370“,并没有特别意义。

    而本片飞行员左后说的是“good night,New York"是代表自己,也可能代表机上乘客与纽约告别(临终告别),不是对放行、地面、塔台、进近、区调任何一方,意义是不一样的,是一次性的,有与世界诀别的味道。

    按飞机当时情况看,正常与区调告别方式应该是”good night,NGS 1015“,其中NGS是不存在的北方金星航空。

    而马航“Good night,MSA 370”完整的意思应该是“晚安,马来西亚航空公司 370”,不是对马来西亚告别的“晚安,马来西亚”

    如同国内航班常用的”晚安,东航XXXX“

    【详细】
    100875795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