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入正题之前,我们先做一个画像。
什么是中产阶层:具有良好教育背景、拥有一定资产有车有舒适装潢的房屋,得体稳定收入不错的工作,不错的消费能力,生育1-2个孩子。
什么是普通家庭:一般教育背景,拥有较为装修简单老旧房子或者租房。从事劳务性质工作,收入较低消费能力也较低,生育1-2个孩子。
注:当然也有高学历教育背景但没有形成文化资产,家境一般,也有学历不高但成为中高阶富裕家庭。属于个别数据不在片中案例也属于额外话题。
弹幕和短评上评论这纪录片是中上阶层家庭这不是他们的生活,不是普通家庭。其中2号妈妈说自己是普通家庭也被弹幕集体否认,从7号8号妈妈的出现接着大家就认可了这个标签。这是大家直观感受在互动区域表达。
刘瑜有个演讲的原题目是《不确定的年代,教育的价值》,这个弥漫着严谨生硬学术气息的标题,被自媒体改为《我的女儿正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后,迅速大火形成支撑和咒骂的两方。也有拿起张桂梅执教女子学校让孩子使用军事化管理试图在应试教育上杀出重围的对比。这也是两个阶层上大家所处位置和身份的鲜明对比。其中中产带来的松弛感,资源能力的这是父母带来的,刘瑜不普通的地位可以接纳而不逼迫自己女儿,这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母亲,正如11号妈妈那样。她们的身份不能成为被仇视的出口。父母的阶层,就是孩子的起点,也是他的底气。可以再次在纪录片《出路》对比看出。
但是就这样认为自己是穷人低阶,看低自己和他人,这也是社会上给的定义,成功的定义狭窄是金钱的异化。韩炳哲在《倦怠社会》中写道“生命原本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现象,如今也被简化成一种生命机能、生命效能。相应的负面后果是,功绩社会和积极社会导致了一种过度疲劳和倦怠。这一精神状态是现代社会的典型特征,由于缺少否定性,因此过量的肯定性占据了统治地位。这种疾病不是免疫反应,由于免疫机制需要以他者的否定性为前提。它更多地是由过量的肯定性所致。无节制地追求效能提升,将导致心灵的梗阻。”
而什么是妈妈:
妈妈在带管孩子,做家务,爸爸赚钱,家庭隐形或者助攻。
片里采选12个家庭,对应当下社会的争议问题:
1. 美国兼职中文老师妈妈
2. 上海外企员工及网红妈妈
3. 大理艺术家妈妈
4. 新加坡钢琴妈妈
5. 北京银行高管妈妈
6. 成都艺术馆馆长妈妈
7. 昆明咖啡馆妈妈
8. 台北面店妈妈
9. 上海全职妈妈
10. 成都艺术团馆长妈妈
11. 北京高知妈妈
12. 成都优秀老师妈妈
一、关于片中爸爸隐形
朋友提出反对意见,觉得这篇讲妈妈的,且有单亲妈妈的几个案例,每个家庭面临的问题不一样,选择不一样,现实不可能完美,家庭分工不同,这本来就很难平衡,也是正常的事情。
事实上片中12个家庭1号2号6号11号12号家庭中,做为爸爸丈夫角色的他们是有做到分担家庭家务和陪伴照顾孩子。特别12号这方面的家庭角色参与加入度是很高。
3号7号10号(不确定片中无介绍)则是单亲妈妈。
6号重组家庭。
而4号5号8号9号家庭则是我讨论的范围。
节目虽然是视觉和关注的对象是妈妈,必然跟爸爸存在不存在没有太大关系,也因家庭分工协作问题。但是可以对比不同的样本,父亲出现的场所和对孩子的教育要求,大部分父亲的还是在家庭外部,内部还是属于母亲的战场。社会把男女的责任关系是划分出来,金钱是分隔经济、工作、男人领域和家庭、陪护、女人领域的标志。需要丈夫赚更多工资牺牲时间和家庭位置,自己在更好的生活和工资差点的选择下委屈自我,母亲代替了妻子的角色。中国的妈妈只有母性没有妻性。但这种在不同的阶段具备合理性,进入到了女性走入社会发展工作之后,照顾家庭及工作需要同时,不合理就凸显出来。
所以我提出并不正常,只是一种社会现象,不局限在这几个观察对象,需要放到更大的对象,而这里已经体现出来。片中女性的自我觉醒和女性意识是已经存在和发展,所以每个妈妈都在表达不希望自己过度关注在孩子身上,首先是有自我的,其中6号10号则会提出“为什么都是妈妈在管孩子”“我家庭排在第一,但如果可以我希望当爸爸”,且部分爸爸希望干涉子女教育,并且是不认可女方的行为,但无效。
“正常”二字意味着应该如此,但我认为不应该就是如此。我们虽然赞同家庭分担没有应该处于什么位置,但在行动上依然不会有所改变。归纳在正常应以家庭的参与是大家是都需要分工协作,教育孩子是双方的事情,而不是爸爸只管赚钱,妈妈照顾孩子。也并不是盖章爸爸眼里只有赚钱,并不代表父亲都是这样。这种放到片中身心要工作,必然精力不足,尤其社会上做老板加班996的。再比如爸爸很顾家,但是他没办法。这是政策和企业没有给予他的支持,相反还会阻碍他这么做。那就是一种社会意识。你,不需要兼顾家庭,我(国家企业社会家庭)并不支持和需要你这么做。这也会导致爸爸对于孩子的参与和决定程度是最外围的,爸爸在家务劳动上也是。并不是要求完美,而是希望一步步意识及行动对权利的争取和一种更好的方式迈进。
正因父权制下家庭结构体系的安排,教育孩子的安排话语权很大程度在妈妈身上,且家庭的金钱管理表明妈妈更愿意把金钱放在孩子教育身上。
二、妈妈的权威
费孝通在《生育制度》中谈到家庭的概念在亲子关系确立时才形成了完整而稳定的结构。父母承担了抚育的责任,也就因之获得了对子女的权力,这权力是不得不、也是自然而然获得的,父母有义务代表社会来“征服孩子不合于社会的本性”,这必然地成为引发亲子冲突的隐患。
片中的妈妈无论再和善,还是会呈现出来处于上位者掌握威权,又在母子爱恋关系形成倾注的平等对象。要求遵照命令执行,在双方摩擦激烈过后又可以互诉爱意消解情绪,让孩子和彼此说服自己谅解和支持。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讨论“鸡娃还是佛系”,是来自于每个人对理想自我的追求,孩子是父母眼中的另一个自我,希望用这部分自我解决本属于自己的缺点。如1号2号4号9号家庭妈妈,这是“鸡娃”的典型代表。另一层是对于当今高学历全职妈妈为了证明自己选择是正当合理,使得新身份有意义,实现价值,就把家庭当小型企业来经营。极大精力放在辅助、协调和监督孩子的学业、社交和生活。把职业技能和竞争转移到教育的赛道,同时也是为了让中产的孩子掌握技能维持地位,双重的焦虑。另一方面也使得自己能从公共领域中找的自我认可,可以克服抑郁及隔离感。其中9号妈妈也深刻认识到自己学历和家境的不足,在自己年轻貌美的时候通过婚姻解决困境,但是这种幸运不能复制给女儿,尤为焦虑。
这种观念在社会构造的”父母子为一体“的文化环境中潜移默化地被加强,当父母希冀于将没有实现的理想自我投射在孩子身上时,孩子于是也更有可能成为一个优于旧有社会分子的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一个结果也是间接促进社会的进步,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隐形运转的高明。而这个过程中,孩子越是形成了与父母当下所不同的未完成的自我,也就会越发与现实的父母产生隔膜,矛盾与摩擦也就随之而来了。
这种社会意识和生育制度运转下,单纯的禁止培训班、双减,目前的一刀切,只不过是治标不治本,更大程度的会扩大这类型家长的焦虑,把教育和人才体系往另一方方向走。
三、“佛系”的妈妈
相对“佛系”的妈妈3号5号7号8号10号11号12号,这些则代表着时代变化纯粹是以养育孩子为向孩子寻求到生命的意义和追求,减少或许没有这么大的功利目的。或许可以说明“鸡娃”的妈妈也是情同此心,但已经走到焦虑和狠劲的“鸡娃”状态的妈妈,虽然也有被环境推着走,但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自己。
3号5号妈妈对孩子的要求上3号更是走向洒脱,这种是富裕家庭中带来的松弛感和安全感,孩子滋养的心灵驱动自我学习成长,家庭的网可以兜底,让3号5号的孩子感受到家庭气场,对未来毫无畏惧。这是有门槛的。
而7号妈妈的对比,可见纪录片的巧妙,他每个案例都相互对立碰撞。7号妈妈的“佛系”最终的结果是“鸡娃”妈妈的焦虑和恐惧,因为奉行让孩子更自主快乐,在大理读书几年大儿子和女儿童年快乐,但都除了记得爬山外,毫无其他学识,正因为如此大儿子融入不了国内任何教育体系中,走国际路线金钱能力支撑不起,走职业教育路线性格又抗拒。
至于8号妈妈也就是“鸡娃”父母最后担心逼孩子走入绝路,进而放手以孩子身心健康为最基本要求。但是放手让他自由自在的结果就是“鸡娃”父母的第二种恐惧焦虑。孩子读不了大学,学业读职校,在家则颓废。从此踏上辛苦劳作,只能糊口度日。虽然如此7号8号妈妈都尊重孩子的人生,也保持自己对自己人生的认知。
四、非典型妈妈
6号12号妈妈是非典型妈妈,不是常规妈妈应该怎样深度参与照顾安排孩子生活,也不是按照什么不能打骂孩子的教条。可以说这是不被社会规训当妈妈应该是怎样的,怎么教才对,教育上孩子出问题是妈妈导致的,对于这种反响指责规训的否定。
其中3号6号7号10号妈妈,在生物性和社会性父亲身份的处理妥帖,是自我成长及成熟的人格的体现。关系处理妥当留给孩子最好的爱,并不因为缺乏亲生父亲存在而生命情感有所缺失。在作为妈妈这个角色的同时也是一位需要伴侣的妻子,独立的女性,而不被孩子而捆绑住自己的情感需求。
五、其他现象
题目是《了不起的妈妈》妈妈在这个身份之前还是女儿,片中外婆的身影出现,受访,片尾女儿给妈妈的致谢和爱意。可以看到代际在部分家庭上的教育是路径依赖,女儿也依稀变成妈妈当年的性格行为。其中4号9号12号家庭依靠双方或单方的老人,加入劳务和工作安排,家庭结构上四个家长及六个家长围绕着一个孩子投注极大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巨大的爱反面也是巨大的压力,在代表多生育注定不会产生在中产阶层。
而至于隔代养育全职外婆奶奶变成了家庭妈妈的需求,这方面国内是由父母辈承担了“母职”功能,妈妈之所以得以继续工作也是转移了压力在父母辈身上。
总结:
每个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小组织,我们身边家庭的朋友,亲人的子女等,形成结合一个个的家庭单位,个人单位这才形成一个社会单位,这有助于理解社会理解各色人等。
教育没有固定答案,正如我认为这是虚假两难问题:选择要么鸡娃,要么佛系也是一种二元对立。
现代社会的建立在个人、自我、自由的情况下。现代人焦虑感、孤独感是必然的,因为存在不确定性。我们接纳自己不好的情绪,然后将事情放在确定性上,以试图缓解远大虚构的未来。但是我也明白未来是具有确定性的,确定在于技术变革进步会越趋于增强劳动者的能力(即人力技术和知识及能力)的积累,因此在这个随着阶段变化对于技术进步对技能需求则提高,同等的对教育要求也提高及工作类型分流。这是以中产的衰落为代价。
所以我并不认为哪一种教育才是正确答案,只是基于康德所说的原则:“人是目的不是手段。”不要在过程中将自己及子女异化成工具,丧失了生命的美好。
每个妈妈身上深深的烙印着个体的人生历程和思维的区别,教育孩子的区别观念本质在于每个个体人生道路和感悟不同。我不劝他人也不评价他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命运。
最后感受片中的访问人物真诚和制作团队的想表达出来的力量和思考,用这篇观后感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