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教师影评

59971040
  • 上帝的小羔羊
    2022/8/28 11:20:37
    追光万里
    到广州出差,无意中看到电影院有点映,看完之后觉得非常的感慨。这是一部关于一代华人追求电影梦的电影,电影讲述的方式用的是时下很流行的pov,以第一人称视角,请到卢燕老师来讲述她自己的故事。我想应该没有人可以比卢燕老师讲自己的亲身经历讲得更好了的吧,所以这部电影首...  (展开)
    到广州出差,无意中看到电影院有点映,看完之后觉得非常的感慨。这是一部关于一代华人追求电影梦的电影,电影讲述的方式用的是时下很流行的pov,以第一人称视角,请到卢燕老师来讲述她自己的故事。我想应该没有人可以比卢燕老师讲自己的亲身经历讲得更好了的吧,所以这部电影首...  (展开)
    【详细】
    14612216
  • 陈默的大猫
    2010/9/7 15:05:39
    穆赫兰道:装逼必备影片。。。
    曾经有一个皇帝,他宣称自己穿了一件看不见的新装,并且说:凡是看不见这件新装的人都是SB。于是,大臣,公民都纷纷夸耀皇帝的新装举世无双的好看,直到一个小孩站出来说:其实他根本没有穿衣服!!

    曾经有一部电影,讲的是一个神经病做的一场梦,并且宣称:凡是觉得这是烂片的人,都是SB,于是,电影人纷纷夸耀这部电影是举世无双的好片,只有看过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的心里高手才能看懂。

    曾经有一个皇帝,他宣称自己穿了一件看不见的新装,并且说:凡是看不见这件新装的人都是SB。于是,大臣,公民都纷纷夸耀皇帝的新装举世无双的好看,直到一个小孩站出来说:其实他根本没有穿衣服!!

    曾经有一部电影,讲的是一个神经病做的一场梦,并且宣称:凡是觉得这是烂片的人,都是SB,于是,电影人纷纷夸耀这部电影是举世无双的好片,只有看过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的心里高手才能看懂。

    逼,就是这样装出来的。
    【详细】
    3653210
  • 某某
    2016/7/26 11:46:02
    当青春逐渐远离,我便开始读不懂你的脆弱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好久没有看台湾的青春片了。 这一次,《六弄咖啡馆》又把我拉回那个永远充满着炎夏充满着雨水充满着青春气息的地方。绣有名字的制服,骑脚踏车上学的小路,道路两边泥泞的稻田,骑机车淋过的大雨。是的,这很台湾,甚至连男女主的口音都重新配成了台湾腔。 这应该算是一个普普...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好久没有看台湾的青春片了。 这一次,《六弄咖啡馆》又把我拉回那个永远充满着炎夏充满着雨水充满着青春气息的地方。绣有名字的制服,骑脚踏车上学的小路,道路两边泥泞的稻田,骑机车淋过的大雨。是的,这很台湾,甚至连男女主的口音都重新配成了台湾腔。 这应该算是一个普普...  (展开)
    【详细】
    8008254
  • 绿洲
    2020/1/21 22:53:50
    哦!这该死短评。

    “你让我觉得羞耻,这是你自己选择的路你自己负责。”被父亲驳斥之后,巴勃罗 埃科瓦尔,这位世界最大的毒枭怒火中烧,坐在屋后的草场不停的抽着能使其平静的大麻,这位胡子拉碴的硬汉几天时间里仿佛老了十岁。直到夜幕渐近,埃斯科瓦尔又回想起儿时与古斯塔沃从山上漫步归来的一个个傍晚,天空中的霞一点点的变得浓重,加勒比海的风吹拂着两人早已湿淋淋的汗衫。当小镇的整点的钟声响起,做完弥撒的母亲修长的轮廓向埃斯科

    “你让我觉得羞耻,这是你自己选择的路你自己负责。”被父亲驳斥之后,巴勃罗 埃科瓦尔,这位世界最大的毒枭怒火中烧,坐在屋后的草场不停的抽着能使其平静的大麻,这位胡子拉碴的硬汉几天时间里仿佛老了十岁。直到夜幕渐近,埃斯科瓦尔又回想起儿时与古斯塔沃从山上漫步归来的一个个傍晚,天空中的霞一点点的变得浓重,加勒比海的风吹拂着两人早已湿淋淋的汗衫。当小镇的整点的钟声响起,做完弥撒的母亲修长的轮廓向埃斯科瓦尔走来,递给他一双球鞋,欣喜不已的他并未意识到这双鞋是母亲从商店偷来的,只因他被同学嘲笑穿着一双破洞的鞋子,这件不齿之事仿佛成了解读埃斯科瓦尔成长历程的一处珍贵细节。而端坐父亲农场沉湎过去一心妄想东山再起的埃斯科瓦尔可能还没意识到过不多久就将有一排子弹射向他的身体。埃斯科瓦尔的劣迹是从偷窃墓碑开始,他把人家的墓碑偷来将碑文刮掉,然后以低价卖出。中间经历过各种职业,之后从贩卖可卡因中尝到甜头便开始其可卡因王国的建筑,控制可卡因贸易、火烧哥伦比亚最高法院、暗杀执政党候选人、制造空难与汽车炸弹、大肆贿赂国家机器、虐杀总检察官、枪击司法部长。细数埃斯科瓦尔的犯罪生涯,他不只是一个贪婪冷酷的毒枭,更是一个傲慢自负的野心家和一个残暴无人性的恐怖分子。

    【详细】
    12179528
  • 小兔熊爱听故事
    2018/12/30 3:16:29
    达福惊艳的表演,令人失望的剧本

    (本文转载自小兔熊爱听故事(theBunnyBearDiary)公众号)

    晚上去看了《永恒之门》(At Eternity's Gate)。最新的梵高电影,冲着达福去的。就作品本身而言,太用力了,才华没有匹配上野心。一是摄影,手持略显生硬用力,看得我想念Lubezki了。二是台词,这个真是大硬伤……都不忍心说这个部分……大家可以去看看自行感受,还是挺可爱的。

    <

    (本文转载自小兔熊爱听故事(theBunnyBearDiary)公众号)

    晚上去看了《永恒之门》(At Eternity's Gate)。最新的梵高电影,冲着达福去的。就作品本身而言,太用力了,才华没有匹配上野心。一是摄影,手持略显生硬用力,看得我想念Lubezki了。二是台词,这个真是大硬伤……都不忍心说这个部分……大家可以去看看自行感受,还是挺可爱的。

    说回表演,分享一下我对饰演梵高的威廉达福的表演笔记:

    这个级别的表演早就跨过技巧性的层面了。还是用画画的比喻来说,这个级别是感受演员创作的这幅画带给我的直观感觉,而非分析他的画工如何。所以那些他和其他人物关系表现的多细腻,那些动人的、有力量的表演瞬间,就无需提及了,达福必然做的很好。

    最让我惊讶也最喜欢的是达福诠释的梵高并不疯,甚至在我看来很清醒,比大多数人都清醒——他知道当自己要求花园里的陌生女人做模特摆特定姿势时的目的,他甚至知道自己不想揭发向他开枪的男孩儿的理由。虽然影片中梵高屡次入院治疗且喝据他人说酗酒,但达福勾画的梵高是sober的形象。这里的sober还很有趣地避开了“分析式思考(analytical mind)“的状态(电影中点出了梵高喜欢画画使自己停止思考的感觉),而仅仅是稳稳地扎根于当下的反应,并且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在我看来,这点抓的充满冒险精神。当然,电影提了梵高之前尝试当牧师这一点,并且在自然中找与上帝沟通的方式,给予了梵高在理性上的使命感,所以这点也更吻合这部片子塑造的梵高形象。

    我联想到,精神不正常的状态最容易被许多演员表象化为”沉浸在自己的思考状态“中。达福的梵高其实也为我们提供了诠释艺术家的基本底色,即扎根于当下,并感受、反应,跳出自己的思维这种‘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是不与真实世界脱节的,是与人连结着的,甚至在这个例子里,是寻求与他人的联系和理解的。

    延伸出来一点是,达福的梵高看似对与他人的连结有需求,甚至渴求,而且表现得并不subtle。这点也是大多数人讲到梵高时,相对陌生的特点。这点并不与其他性格特点矛盾,且非常聪明,因为他使梵高更可爱,更令人心疼了。这也是一个演员在表演思路上的使自己的角色更被观众理解和喜爱的聪明选择。

    但是,达福同样牢牢表现了“我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个状态(毕竟梵高出了名的不善沟通),通过他说话时“纯粹为了自我表达,而不是在追求你的认同,或者尝试证明自己,或者说服你”的状态。也就是说,达福的梵高在听他人说话时,全身贯注,扎根于当下,给出在这个空间里的反应,但是当他在自己说话时,却是自由地进行自我表达的,而不是沟通状态中的。这个拿捏对我来说有趣极了。达福在大多数时候和别人的对话中,眼神都是失焦却坚定地指向一点的,这是人专注于自己的表达时的自然状态(换一个话题时,眼神必然换方向)。全身贯注。这点在他和精神病院的牧师对话的戏中很明显,他只在最后的部分(关于自己能否从这个精神病院中挣脱出来这种自由与否的关键时刻)才在沟通状态中,眼神才聚焦地看向牧师说话。

    另有两个我很惊艳的瞬间:

    1. 当精神病院的牧师问“You feel angry sometimes”的时候,他的反应是瞳孔放大,笑了。是一种被人理解的笑,这个反应出乎我的意料,但我很喜欢。这一个反应就体现了梵高有多喜欢别人理解自己的感觉,一个人物特点就出来了。
    2. 梵高读信的时候,他不像是在专注地读信,而是有点在听信的感觉——他不在处理自己的思考,而是稳稳地扎根于当下的反应,几乎像是同时进行着接受信息和散发感受两件事情。这,只有感受力极强的艺术天才才有的状态。就在那个时刻,我完全相信了达福饰演的天才梵高。
    【详细】
    98592199
  • 阳光兔仔兵
    2019/7/21 21:03:06
    《英雄》梦的背后

    今天无意中在B站发现了甘露导演的电影纪录片《英雄·缘起》,其实一般来说一部好的电影制作的过程与它本身是成正比的。与未来的张艺谋电影纪录片《如花》、《千里之旅》、《张艺谋和十三钗》、《张艺谋和他的影》不同的是,新世纪开始时的纪录片更关注细节内容和纪实感。在现实生活中每一部电影的纪录片其实往往又被人所忽略,像娄烨新作《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的纪录片《梦的背后》,正如甘露本人所说,时间会证

    今天无意中在B站发现了甘露导演的电影纪录片《英雄·缘起》,其实一般来说一部好的电影制作的过程与它本身是成正比的。与未来的张艺谋电影纪录片《如花》、《千里之旅》、《张艺谋和十三钗》、《张艺谋和他的影》不同的是,新世纪开始时的纪录片更关注细节内容和纪实感。在现实生活中每一部电影的纪录片其实往往又被人所忽略,像娄烨新作《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的纪录片《梦的背后》,正如甘露本人所说,时间会证明,真实纪录电影人工作过程的镜头会是一份的宝贵的资料。人与人,人与事的协调与冲突,前进和迂回,还有最值得珍藏的艺术创作者们极具个人色彩和真实感的行为方式与对话,这些都是我们关注的。纪录片开始就介绍了《英雄》的剧本创作阶段,张艺谋在经历了艺术片不时捧金后,在新世纪做出武侠片的创作。在经历剧本整改时期,《卧虎藏龙》的横空出世和惊艳亮相国际,是张艺谋发现自己不是一个人打造东方武侠的视觉体验。他先后来来回回排除了原有的很多武侠小说的情节,最终决定自己以“荆轲刺秦”为原型进行剧本创作。在三年的剧本创作阶段,张艺谋还进行着08年奥运会的申请宣传片、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等重大事项,常常深夜才和编剧王斌等人进行剧本探讨。张艺谋对于台词有自己的打算,每次都是大发雷霆的和编剧争吵,性子执拗是大家对他的印象。张艺谋在摄影上与王家卫的御用摄影师杜可风合作,片中展现了杜可风在片场常常作怪搞笑和演员打成一片,和王家卫的风格截然相反。相反张导他会特别专注表达清楚自己想要的每一个镜头,每次演员都是在导演的调控下进行镜头前的表演,张艺谋对于镜头一点不容含糊,他常常说“5秒就是5秒,这在我后期剪辑是我都想好了。”除了摄影上面张艺谋追求极致之外,在配乐上也是重金从美国请回谭盾为《英雄》配乐,其中的秦兵叫喊声和九寨沟的对打鼓点唱腔堪为画龙点睛。服装设计邀请黑泽明御用大师和田惠美,在片场周边的村子建造染织房,为主演的服装进行设计创作。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张曼玉和章子怡在胡杨树下打斗时的场景,两人等级不同的红色服饰,在漫天飘扬的胡杨叶下引人夺目。有意思的是,张艺谋对当时胡杨叶严格做出分级,要求人亲自捡拾新鲜干净的叶子飘散空中,但当时的老乡将垃圾混入其中引得导演大发雷霆。片中记录了陶经用安全套进行水中录音的片段,这后来成为了李连杰和梁朝伟在湖面打斗的重要依据。《缘起》纪录了这样一组镜头:清晨的横店影视城,演员们陆续到场。张曼玉骑着一辆女式自行车悠悠地过来,梁朝伟自己扛着一辆赛车走上台阶,章子怡从她的汽车里钻出来,在保姆和助手的簇拥下款款地走上台阶,张曼玉好感性 ,章子怡说张艺谋要看她去演了一圈后回来到底学了什么 ,杜可风晚上和游牧民族一起唱歌跳舞喝酒,圣诞节继续拍戏不放假,杜可风就戴了一个圣诞帽到片场,然后反复在张艺谋面前跳……整个过程没有画外音全是同期声,没有任何刻意灌输的观点,观众需要做的只是静静的观看。好多人说“看了这部纪录片,对《英雄》充满了好感。”是啊,每个角色的台词反反复复的修改、三个月呆在黄沙飞扬的甘肃戈壁滩取景、片场一点小细节都不放过、熬夜进行镜头衔接和构思……一部电影的出现都不容易。电影放映当时,人们对《英雄》诋毁和充满恶意,口碑也持续下滑,但随着时间我们不可否认《英雄》是真正的大片时代引领者,它所承载的那份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重担现在又该交到何处呢?交给何人呢?感谢张艺谋,感谢英雄本色的他成就了电影《英雄》。

    103261583
  • 笑绅
    2019/12/8 11:58:03
    中国版第七期 个人增长知识点 各知识点观后感

    本期主题:地球化

    关键词:沙 石 植物

    增长的知识:“如果没有某种神奇的生物 这些山石 乃至这整片陆地 可能早已荡然无存

    这种神奇生物由海藻和真菌构成 时常生长在极端恶劣的环境里

    地衣的生命力十分惊人 它们遍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

    有8%的地表都被地衣覆盖着 更为神奇的是 这种植物甚至能改变岩石的构造

    在地衣的生长过程中 长

    本期主题:地球化

    关键词:沙 石 植物

    增长的知识:“如果没有某种神奇的生物 这些山石 乃至这整片陆地 可能早已荡然无存

    这种神奇生物由海藻和真菌构成 时常生长在极端恶劣的环境里

    地衣的生命力十分惊人 它们遍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

    有8%的地表都被地衣覆盖着 更为神奇的是 这种植物甚至能改变岩石的构造

    在地衣的生长过程中 长出的菌丝可以撕裂岩石 最终创造出了新的土地”

    观后感:绝对的新知识 大自然真神奇 第一次见识到地衣这种神奇的植物 看似柔软却如此刚强 连岩石都能撕碎 甚至可以改变创造新土地 不能小看一草一木生命力

    增长的知识:“数千年以来 地衣和其他植物慢慢分解着岩石 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微小粒子 有一部分粒子 被冲刷入大海 从而锁住了水分 被锁住的水分 随着粒子渗入到地球深处 帮助地幔的岩石得以融化 熔岩随即流动起来 最终 地表火山更频繁地爆发了 熔岩更多的涌入地面

    令人惊叹的是正因为有了这些熔岩 才会形成原本不存在的新大陆

    是生命助力创造了陆地”

    观后感:我深刻领悟到大自然是个整体,万物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些看似微小的生物 居然是推动地球陆地形成的关键因素

    增长的知识:“倘若没有生命 地球便不会七大洲 或许是一片弹丸之地 漂浮于广袤无垠的大海之中”

    观后感:地球是万物的母亲 万物的生命同时也慢慢演变塑造了地球上的模样 地球上万物生息 各种方式影响改变地球 万物生灵 因为地球而有了生存之地 地球因为有了万物生灵 而变得生机盎然 因为万物的装点 成为一颗被生命点亮的星球

    增长的知识:“生命创造了供我们繁衍生息的土地

    地球已经45亿岁了 生命耗费了几十亿年 才将这片蛮荒之地开垦成如今的大千世界 但并不是所有改变都尽如人意

    点滴差错就会令人坠入深渊 甚至是末日深渊”

    观后感:新知识 地球已经45亿岁了

    感叹一句 创造与改变事物 有时候往往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增长的知识:“绵软诱人的细沙 其实是一种鱼类造成的意外

    鹦嘴鱼穿梭于珊瑚礁之间 不断啄食着珊瑚中的各种物质

    当鹦嘴鱼进食完毕后 就会将珊瑚以沙粒的形式排出体外

    只需一年光景 一条以珊瑚为食的鹦嘴鱼 就能排出足足一吨沙

    在星星点点的小岛上 超过 70%的沙子都来自鹦嘴鱼 鹦嘴鱼在这些岛屿形成的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鱼儿们刚建好新沙滩 其他的生物便慕名而来”

    观后感:哇塞!太神奇了!原来沙滩岛屿百分之七十的沙子居然是以珊瑚为食鹦嘴鱼的排泄物!

    让我联想到一句话 用在这里可能不太妥帖的话 “彼之砒霜 吾之蜜糖”,自然生态系统的 这类废物利用 真是无比绝妙

    增长的知识:“小小的生命竟有如此惊人的创造力 一群鱼在平凡的生活里 便建造了一座宛若仙境的岛屿

    鹦嘴鱼这番艺术创作 并非刻意为之 对它们而言不过是一日三餐 四季温饱罢了 但对我们而言却是最美丽的意外”

    观后感:大自然生物的安排 内循环让人叹为观止!

    巩固性增长的知识:“大约三十亿年前 早期海洋生物产出了一个副产品 氧气

    自此地球发生了巨变 当这种意外产出的氧气 涌进大气层时 甲烷就被迅速稀释了 地球开始降温 地球慢慢进入凛冬

    从两级一直蔓延至赤道 地球被冻成了一个巨大的冰球”

    观后感:让我联想到“冰球”运动 还有冰激凌球 我果然是吃货一枚 哈哈哈

    增长的知识:“几十亿年前的地球 环境不容乐观 但多亏了地球上的水 生命才迎来了转机

    冰层漂浮于水上 而冰下则成了绝佳的避难所 生命在冰层下苟延残喘 坚持了整整几百万年 直到地球上火山爆发 才扭转了这个局面

    火山喷发出的二氧化碳使地球逐渐回暖 伴随着冰层的消融 地球上生命真正焕发生机”

    观后感:前面讲述了 地球上火山喷发是因为地衣和其他植物 以及微小粒子 共同的作用下推动导致的 而火山喷发的二氧化碳使得地球回暖 冰层消融 生命得以以各种形态活跃在地球上

    自然环境万物的改变 生态的形成是一系列偶然后的必然 塑造而成的啊!

    增长的知识:“植物既不会走也看不见 它看似一动不动 实则势不可挡 只需足够的时间 植物就能成为地球的终极王者

    岩边小草貌似柔弱 但扎根的力量却能穿透岩石 它们能改变岩石 它们亦能摧毁岩石”

    观后感:一草一木都有顽强的生命力

    增长的知识:“植物的根系就仿佛慢速的挖掘机 潜移默化中已将岩石碾成粉碎

    它们所做的不是在摧毁万物 而是在塑造万物 重塑河流的方向

    植物对地球有着巨大的影响 随着植物的生长根系会四散蔓延 盘根错节 这使他们像有生命的胶水一样 牢牢固定住土壤

    根系使河岸更牢固 因此河岸不再外扩 水域随之越来越深 最后变得蜿蜒曲折

    曲线优美的河流 离不开植物的作用”

    观后感:以前我一直认为阻止河流外扩的是河流两边的泥土 把一条河流两边固定住了 现在才知道错了 原来是植物强有力根系的作用

    增长的知识:“恩施大峡谷的山石并不是火山岩 而是贝壳和骨骼构成的

    无数生命在经历死亡后沉淀了下来 层层叠叠不断累加 最终被积压成现在的这片岩石 称之为石灰岩属沉积岩 主要成分为碳酸钙”

    观后感:真是大开眼界啊!没想到 石灰岩 不是火山岩 并且让我了解到了它的成分

    增长的知识:“石灰岩质地松软 因此造就了它易于切割 雕刻的特点 也适合作成纪念碑”

    观后感:原来雕刻的纪念碑等 不是用火山岩作的啊!感叹一句 个人感觉这纪录片真好 再一次丰富了我的知识

    增长的知识:“不仅仅是建筑材料 几乎我们平常使用任何人造物品都离不开其他生命施以援手 马路上的沥青 衣服里的纤维 牙膏的光泽剂 所有的材料都是几百年前已故生物 留给我们财富

    如果没有这些史前生物 地球不可能被点亮 人类更无法企及宇宙的高度”

    观后感:又联想起上期的蓝血远古生物鲎的免疫系统 为人类太空事业作出了贡献

    地球上的史前生物供给我们生活用品的原料 推动人类物质科技文明的进步 没想到 史前生物对人类文明进步如此重要

    增长的总结性知识:“我们的繁荣离不开万物恩泽 这一路虽经历坎坷 但我们仍然披荆斩棘

    我们一路守护心中的美好 守护拥有各种可能的未来”

    观后感:深有同感!

    虽然人类历史短暂 但带来的改变却翻天覆地

    增长的知识:“当你从地球上方飞过 能看到人类 不断攫取各种各样的资源 这对地球造成了巨大的变化 创伤也比比皆是

    有些地方因为过度开采煤矿或贵金属 在地球的表面上留下了大片大片的伤痕 满目疮痍 其中的一些景象更是触目惊心

    地球表面的伤痕累累只是其一 无形的破坏才蕴藏致命的危险

    人类对地球的改变 最让人担忧的是大气的变化 这将使人类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观后感:让我满惊讶地一点是 人类在地球上破坏型挖掘开采资源 居然已经到了在太空中能清晰可见的地步

    看到这里宇航员讲述时 我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感觉难过 人类为了自己的利益 贪婪地折磨着地球母亲 总有一天资源耗尽 甚至影响生态平衡 引起一系列恶果 人类也将无法生存

    为了我们人类 必须停止破坏性没有节制的攫取自然资源 保护自然资源 保持自然的平衡 人类才能从中得到长远的益处 才能可持续发展

    增长的知识:“我们的星球一直处于变化之中 一万年来 不断地在改变 我们只是造成这改变的最新物种 既然我们引发了变化 我们就得清楚正在发生的一切 因为我们是人类 若要生存就必须用制宜之道 掌控全局

    每一天我们都在改变着地球 但如果对地球造成了不堪重负的伤害 我们也将无法存活于此”

    观后感:人类最可贵的品质就是懂得反思 并且有危机意识 从而不断地修正自己的错误行为 为了整体大局考虑

    所以才会召开气候大会 节能减排 一系列保护环境自然的行动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我们人类必须付出行动 共同守护这颗被点亮的星球

    增长的知识:“地球并不一定需要我们 其他生物亦是如此 纵使人类消失了 其他的生命依然会继续改变着地球 也将改变着人类留下的遗产

    如果人类灭绝 绝大部分人造世界 会随之土崩瓦解 新的生命会摧毁一切旧物 随即重塑新生 回收一切 改造一切 楼宇会倾倒 高塔会坍塌 灯光会熄灭 但地球会长存 回归它最初的模样”

    观后感:地球对人类来说很重要 但人类对地球来说 我们只是生活在上面的居民而已 和曾经远古的恐龙一样 早晚会因为天灾人祸而灭亡

    过了漫长的周期后 地球内又会孕育新的生命!只要是生命体都会有终极的一天!物质文明更是如此 人造的建筑不可能永远存在!

    增长的深刻总结知识:“一颗被点亮的星球 是生命将其变为家园

    我们诞生在一颗生机盎然的星球上 我们因地制宜的改变了它

    虽然我们不是杰出的工匠 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观后感:当我听到“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这句话时 第一联想到的是“农夫山泉有点甜”

    一定要因地制宜的发展 破坏性无节制的攫取资源 换来的所谓的发展是野蛮的发展 是不可持续的 最终后果是自取灭亡

    增长的深刻知识:“而且其他的生命早已改造了它亿万年之久 远比人类更久远 许许多多的生命共同携手 才把这片蛮荒之地 塑造成了天堂 我们更加应该温柔以待”

    观后感:深以为然 我们一定温柔以待 我们必须共同维护 保护这片万物塑造的天堂!

    【详细】
    120824206
  • 月呀么
    2017/4/12 7:40:15
    圣人政治的隔靴搔痒;兼论中国商人的命运

    (感谢 幻想帝国 和所有小伙伴的打赏~~鞠躬~~ 17.5.19)

    1、 假如陆毅是坏人

    被观

    (感谢 幻想帝国 和所有小伙伴的打赏~~鞠躬~~ 17.5.19)

    1、 假如陆毅是坏人

    被观众大呼痛快的一二两集,我看得是毛骨悚然。在陆毅还未找到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他摆出一副“我吃定你了”的模样,一副绝对正确的面孔,还有一副天降审判的姿态,对那位处长大声质问,大加鞭挞。那个处长被塑造得虚伪、贪婪、“丧心病狂”,他的每一次伪善的狡辩,都在把陆毅的立场出发加以正义化——你这种国/家的公敌,政/府的蛀虫,我代表人民来收拾你了!

    这样一旦认定嫌疑有罪,就能以事实有罪态度对待,任意加以拘留、审判、教训的制度,总是让我不禁有些害怕。

    我害怕的地方在于:万一那个处长……他其实不“坏”呢?

    万一一脸包青天大老爷为民做主形象的陆毅,他其实不是个好人呢?

    万一我们所以为的道德标准,好坏,善恶,廉洁清白或不清不白,并不是适用于这个场阈的一套话语呢?

    贪污腐败这个事情……在中国,怎么说呢,我不觉得它仅仅是一个道德的问题。

    就像陆毅他自己指出的:在这个处长之前,已经有四个处长因为贪污被处置了。这是否说明,这个职务本身的、近乎不受监控的职权本身有问题?

    另外贪污腐败在中国政场上,还有“表忠心”这样一个重要的作用。你的老师都在贪,你的同僚都在贪——你敢不贪?

    管仲执政齐国后故意奢侈铺张,是主动将把柄递到齐桓公手里——主子,您看,您要办我随时办,我连我的罪状都给您准备好了。另一个例子就是汉朝开国功臣萧何,晚年自污名节,故意侵夺民众财产以自侮声名,刘邦当即为人民服务把萧何办了——萧何貌似成了唯一一个善终的开国功臣。

    所以腐败是势在必行。深究下去,每个关键岗位都会有一点问题的。它是主子捏着的你的把柄,也是你向主子表的忠心。你什么时候不听话了,或者你的主子被人端了,你就一锅给端了。

    一场浩浩荡荡的反腐斗争,说到底,不过是政权交替以后对利益的重新瓜分罢了。一把火烧净,再培植出新的草来。两边都不清白。装什么呢。

    2、 圣人政治的由古而今

    无论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们再怎么争鸣,孔子或孟子,荀子或老庄,他们的核心骨并无多变,就是呼唤一个悬壶济世的圣人。

    韩非子终于没再呼唤圣人了,他呼唤法——但韩非子的法,也就是中国法,它不是西方法律的法,它是中国办法的法。韩非子的一整个思路都是如何利用办法来加强君权。

    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在《人民的名义》这样一部探讨权力与人性的电视剧里,创作者仍然在声嘶力竭高呼圣人——那位半夜三更骑着电瓶车赶到出事现场,力排众议爬上高处振臂一呼的“圣人”。仿佛中国无法摆脱的政治生态与腐败怪圈,就是因为一个圣人的不得志,以及一拨小人的为所欲为;仿佛帮助中国走出官官相护、全方位腐败的唯一解决办法,就是一个圣人站出来,把你们这些小人都办了。

    于是陆毅这个伟光正的圣人继承者的形象,这个通过吹口哨、耍痞与颜值,来与我等人民群众站在一起的检察官形象,就这么轰轰烈烈地呼之欲出了。

    ——我们比我们两千五百年前的祖宗,稍微进步那么一点点,都不可以吗?

    费正清在1998年版的China: a New History中评论中国的皇帝制度:“首先,皇帝的角色是一种随意的,非理性的,无法预测的行为来源,而官员行为则是惯例化的,可预测的;官员寻求秩序,皇帝打破秩序。其次,皇帝被认为拥有主宰生与死的随意的与无限制的权力。罪犯没有权利,因为中国的政治理论里就没有权利的概念。第三,也是最显著的一点,就是对于君主任意处置官员的普遍接受。”

    看似一出轰轰烈烈的正邪角逐,最后拼的不过是权力,背景,以及“上面有人”。侵吞股权如此明目张胆,拼的是上面有人。嫖娼嫖得如此势所必然,拼的是上面有人。反腐反得理直气壮气壮山河,拼的也不过是“上面有人”——啊,陆毅可是高检空降的呢。

    陆毅就是那个君主的代言人。他理直气壮的来源不是法律,不是正义,而是更高的权力。他的职责是代表新的君主来打破旧君主所规定的旧有秩序。就像他的老师,那个什么书记,对他的耳提面命所暗示的那样:“你这样会打破政治平衡……”

    就连《人民的名义》这部剧本身,在反腐剧被禁播11年后的横空出世,原因也不过是,啊,“上面有人。”

    3、 中国商人的命运

    蔡成功这个人物,是中国商人命运的化身。老检察官对蔡成功的同情,大概是创作者对中国商人命运的关照。

    在一个商本位社会,商人在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实力后,就会干预以及掌控政治。在把控政治后,他们会寻求建立一个有利于商业运作的政治体系。他们的基本倾向是,建立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体系,以法律为本的市场规则,以及相对公平和自由的竞争环境。

    而在一个官本位社会,商人在积累一定的财富实力后,就会对政权造成威胁。这时他们的道路只有两条,一条是拒绝合作,然后拜拜;另一条是找爸爸,寻求与政治合作。

    巴结哪个主子是很重要的。巴结到哪个档次的主子直接决定你能混到什么程度。最好你直接就是主子的亲戚,比如高小琴。

    像蔡成功这样跟主子没什么亲戚关系的,那就是一条走狗。主人喂的肉,他得吃吧?好,吃了你就有把柄了。办不办你完全看主子心情。

    都说商人“富不过三代”。可是你看美国富了四代五代的多了去了。因为美国政治场阈的角逐对经济的干预很小,而在中国,政治角逐是直接影响经济的——经济就是政治。富豪榜的变迁就是中国政治派系较量的直播剧场。这方面的八卦各位自己看吧,我在这里就点到即止了。

    【详细】
    84732622
  • 羊腰子
    2018/12/6 19:15:44
    一个可以用三分钟说完的八卦.

    这电影叙事的方式非常之熟悉,思考了几天后得出了结论,这特么不就是我家隔壁王阿姨天天说的八卦么!

    在浓缩点故事会的剧情,这就差不多可以构造好这部电影了.

    一部连故事都说不完整的片子,重点只能降在了53岁的宽叔身上,一大把年纪还要在镜头前亲吻屁股和添耳朵,亲力亲为普及最基础的性知识,前戏才是特

    这电影叙事的方式非常之熟悉,思考了几天后得出了结论,这特么不就是我家隔壁王阿姨天天说的八卦么!

    在浓缩点故事会的剧情,这就差不多可以构造好这部电影了.

    一部连故事都说不完整的片子,重点只能降在了53岁的宽叔身上,一大把年纪还要在镜头前亲吻屁股和添耳朵,亲力亲为普及最基础的性知识,前戏才是特么的王道!

    这也终于让我明白了多年看AV一直没悟出来的道理,那就是不管女优再怎么好看,如果没有男优的努力就啥卵子都不是!!!

    【详细】
    9804279
  • 弹剑高歌谁和余
    2017/7/22 15:04:23
    浅谈绣春刀2中的武器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本来看简介,觉得绣春刀2会是一部狗尾续貂的作品,但是朋友看了居然说不错,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去看了一下,没想到十分让人惊喜,可以说是全面超越了第一部,其他方面不想多做评论,就趁着余兴,在夜色中小谈一下绣春刀2中出现的武器吧 片名绣春刀,所以一开始先谈一下绣春刀,沈...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本来看简介,觉得绣春刀2会是一部狗尾续貂的作品,但是朋友看了居然说不错,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去看了一下,没想到十分让人惊喜,可以说是全面超越了第一部,其他方面不想多做评论,就趁着余兴,在夜色中小谈一下绣春刀2中出现的武器吧 片名绣春刀,所以一开始先谈一下绣春刀,沈...  (展开)
    【详细】
    8686254
  • phoebe
    2019/1/12 18:59:58
    多米尼克·卡明斯究竟想要什么呢?

    电影拍得一般,题材发人深省。

    然而看完这个电影,我最搞不清楚、也最想搞清楚的问题是:多米尼克·卡明斯究竟想从这一切中得到什么?

    他要的并不是世俗的权力:加入这场运动前,他长时间远离政治,甚至在父亲的农场里隐居了好几年,期间的主要生活内容是“广泛阅读”。脱欧运动成功后,他很快再次隐退。

    他要的也不是钱:当董事会打算给他一大笔钱叫他退出的时候,他连听听数目的兴

    电影拍得一般,题材发人深省。

    然而看完这个电影,我最搞不清楚、也最想搞清楚的问题是:多米尼克·卡明斯究竟想从这一切中得到什么?

    他要的并不是世俗的权力:加入这场运动前,他长时间远离政治,甚至在父亲的农场里隐居了好几年,期间的主要生活内容是“广泛阅读”。脱欧运动成功后,他很快再次隐退。

    他要的也不是钱:当董事会打算给他一大笔钱叫他退出的时候,他连听听数目的兴趣都没有。

    他并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或抱负:从电影中看,卡明斯根本不相信脱欧真对国家有利。他和同事之间也完全看不出有为共同理想而奋斗的情谊。

    根据维基百科,卡明斯毕业于牛津大学古代与现代历史系。大学毕业后他去俄罗斯呆了3年,开了一家只有一架飞机的航空公司。(插播一下,BC演过一个广播剧叫Cabin Pressure,讲一个只有一架飞机的航空公司。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笑的剧,强烈安利给所有人。)然后,卡明斯回到英国开始搞政治咨询,组织领导过各种各样的竞选。期间他多次退出/辞职,原因主要是无法忍受同事或其它政客的“无能”,或者不能接受这些人对他的干扰。不搞政治的时候卡明斯投身过教育和慈善。他写过一篇长达240页的论文——《关于教育和政治优先事项的一些想法》,主题是如何把英国改造为一个“精英技术社会”。一位记者评论这篇240页的论文“要么是疯、要么是坏、要么是天才之见,可能三者兼而有之。”人们对卡明斯的主要评价是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以及他“无法愉快地接受傻瓜”。卡明斯为人尖锐直接,卡梅伦说他是一个“事业型反社会”。在脱欧运动成功以后,卡明斯再次远离政治。现在他的时间主要用来“学习”,他的推特和部落格上写的都是关于“机器学习”的内容。

    所以,这样一个聪明人,到底想从这场大戏中得到什么?

    在电影中,卡明斯在和留欧派的领袖去酒吧时表达了这样的意见:你们(精英们)控制了一切,用你们自以为正确的专家意见霸占了所有话语权,使得部分民众完全失去了发声的机会——我要为那些人争回发声的机会。在最后的听证会上,卡明斯又指出:国家的政治系统已经长期毫无作为,不管哪一派上台都是一潭死水,所以我要彻底打破这种失灵的机制,争取一个改变的机会(即便这种改变是灾难性的)。

    这两种解释,在我看来怎么都不是卡明斯的真正动机。

    第一条非常伪善,如果他真的关心这些人,就更应该告诉他们事实,让他们为自己的利益好好权衡,而不是用谎言欺骗他们,靠情绪操控来利用他们。而且,既然卡明斯写过一篇240页的论文来论证如何把英国改造为一个“精英技术社会”,我也很难理解为什么他抱有这种民粹主意的理想。

    第二条更是非常神逻辑,因为现在的情况很差——所以我就要改变,把它搞得更差?为了一个理念不惜毁灭一切吗?

    那么多米尼克·卡明斯究竟想要什么?

    在我看来,他的动机正是他提出的那个天才的口号:“Take back control(夺回控制权)”。

    他多次退出政治事业,正因为他无法忍受他人的白痴、无能、和讨厌。他无法忍受那些夸夸其谈、脑袋空空地政客没完没了地指挥他这个真正有才智、有办法的人。他明明是对的,为什么要被错误的人领导?

    卡明斯要“Take back control”。只有伟大的功绩和胜利才能证明他是对的,干扰他的那些蠢人都是错的——不管这胜利会给国家以及他声称要帮助的民众带来多大的灾难。

    留欧派一心想用数据和事实来说服民众,他们相信的是理性。而脱欧派(准确的说是卡明斯)高明的地方就在于,他们知道真正驱动人们的根本不是理性,而是非理性的情绪:他们的恐惧、焦虑、痛苦,他们的梦想、野心、热望。即使这些东西根本没办法把世界变得更好、或者把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这却是最能驱动人们不顾一切地采取行动的东西。

    事实证明卡明斯是对的,非理性战胜了理性,脱欧派赢了。但我不知道卡明斯有没有意识到,他自己也同样任由非理性战胜了理性。为了赢,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为了夺回虚妄的控制权,他摧毁了自己的理想、重伤了民主制度、扭转了整个国家的命运——他所得到的结果,根本没有任何好处,甚至也根本不是他真正想要的。

    一个聪明绝顶(literally)的人尚且如此,谁又有立场去责怪那些投了脱欧票的民众呢?

    在民众交流会上,一个白人女性最后完全放弃了沟通,只是不断地哭叫着:“我受够了自己一无是处,受够了别人总是叫我闭嘴闭嘴闭嘴,我受够了!受够了!受够了!”

    那个歇斯底里的女人也许是这个时代每一人的写照。

    卡明斯受够了。所以当脱欧派请他出山的时候,他不要钱不要权,只要“完全的自主”。他只想take back control。

    蓝领工人们受够了。所以他们根本不想了解脱欧究竟能不能给他们带去工作机会,他们甚至也并不关心自己的生活水平是否真会因脱欧提高。他们只想take back control。

    我想那个留欧派的领袖也受够了。他相信的事实、证据、论点、理性似乎无人要听,整天只有脱欧派low穿地心的谎言在媒体上洗脑循环。

    大概连卡梅伦也受够了。所以他发表完辞职宣言、甩下烂摊子以后,居然高兴地要哼起歌来。

    因为一部分人和另一部分人的分歧是如此巨大,讨论与和解似乎已经不可能。

    信息、数据、各种各样的论点铺天盖地,没有人有能力,也没有人有心情去认真地聆听、分析、交流。

    我们其实已经不再关心真实的世界,我们就是不想再听到那些不同的声音。 因为这个世界是如此混乱和恐怖,那么多反对我们的声音,永远争不出个结果,只有无穷无尽的心烦,时代的变迁,信息的爆炸,我们无法理解,我们无力抗拒,失控和无力感淹没了我们,我们再也不能或者不愿去承受那么多的恐惧、焦虑、和痛苦。

    于是我们不再想解决问题,我们放弃了理性。我们只想证明我们是对的,他们是错的。我们只想take back control。

    I don't care if it hurts.

    I wanna have control.

    也许这才是我们每个人内心压倒一切的声音。从前我们交流、和解,只不过因为作为社会群居动物的我们必须如此才能生存下去。

    现在,感谢技术,我们再也不用那样了。

    我们都受够了。

    我们受够了别人没完没了地说我们是错的,于是我们决定退入我们自己的狭小世界。只要每个人对牢那一小块屏幕,只看专为我们推送的、合乎我们心意的信息,我们就再也不会听到反对的声音了。在为我们度身定制的虚假世界里,我们终于夺回了控制权,成为了果壳之中的无限宇宙之王。

    从某种角度来看,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温和版本的San Junipero(《黑镜》s03e04)。

    【详细】
    98902878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