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剧透一下。我觉得这是一部必须被剧透了之后观众才能耐着性子看下去的影片,否则真的要被导演搞的很烦。
影片讲的是一个有一脸不招人喜欢的神情的中年女孩来到布达佩斯一家帽子店门前,这家店是她父母的,后来被意外烧毁了,两岁的她被送去孤儿院。现在成人的她回来了,想在这家店里做一名帽子女工。新任老板先是拒绝后又接受了她。她又冥冥中得知自
先剧透一下。我觉得这是一部必须被剧透了之后观众才能耐着性子看下去的影片,否则真的要被导演搞的很烦。
影片讲的是一个有一脸不招人喜欢的神情的中年女孩来到布达佩斯一家帽子店门前,这家店是她父母的,后来被意外烧毁了,两岁的她被送去孤儿院。现在成人的她回来了,想在这家店里做一名帽子女工。新任老板先是拒绝后又接受了她。她又冥冥中得知自己有个哥哥。但所有人都对她哥哥这个人讳莫如深。于是她拼命想找到哥哥。后来也没遇到什么困难她就找到他了。他哥是个暴力帮派的头头,本来她哥想撵她走,她死活粘着不想走,她眼睁睁看着她哥杀人放火。这下她又想走了,她哥又不想让她走了。纠缠了一会,她走她哥追,后来她用船桨把他哥打死在湖里了。她回去找帽子店老板,生活继续。帽子店要接待国王皇后,店里上上下下的忙。女孩又冥冥中觉得不对劲,结果她发现帽子店的女孩们要被选中一个送进皇宫,她得知之前有一个帽子店女工就被选中送进皇宫,她特别想知道这些女孩会咋样,于是她趁被选中的女孩还没有上马车的时候就自己跳上马车被送进皇宫,皇帝和几个男的看到并不是被选中的女孩被送来了,也没说什么,就让她试戴了几个帽子然后让她喝水。女孩觉得那个水不能喝,就歇斯底里的推开皇帝跑。皇帝也没有为难她,就放她走了,她出门的时候看到那个真正被选中的女孩走向了皇帝的房间。她特别幻灭,她也终于理解了她哥,原来她哥早就发现自己的父母把帽子店当作秘密妓院给皇帝送女人,她哥就把自家店和父母一把火给烧了,现在轮到这个妹妹了,她鬼使神差般地她穿上她哥的衣服回到她哥的老巢,结果聚集在那里的人们高喊着她的家族姓氏开启了一场新的暴动,暴徒冲去帽子店烧掉了店铺杀死了老板。影片的结尾是那个女孩像鬼魂一样怒目圆睁出现在一战的黑色战壕里。影片结束。
故事就是上面讲的那些。现在来讲为什么导演彻底激怒了我:首先,导演罔顾内容需要而强行选定了形式,主要就是为了秀他的拿手绝活:第一视角跟拍。这个技术在他的第一部影片《索尔之子》里取得了成功,令人愤怒的是年纪不算老的导演就像学不会新把戏的老狗一样在他的第二部长片里故技重施,结果就是这部影片被他的第一视角跟拍彻底的搞死了。《日暮》是一部彻底的失败之作。形式极大限制了内容的需要!
相信没有被剧透的观众看了十分钟之后就能感觉到一些不舒服。这个总是一脸愠怒的女人到底是谁?要干嘛?观众看不到她的全身,而是永远象半尊胸像一样的特写镜头,永远一张令人不安的脸。永远象鬼一样飘来荡去。这尊胸像按照导演的意图,在抹去了所有必要情境,省略了所有细节承接,忽视了所有人物内在自主性之后,她自由的仿若上帝,想去哪就出现在哪。公爵城堡,暴徒老巢,布达佩斯任她四处闯荡,帽子店任她进进出出,皇宫也无法设防。第一视角镜头成功印证了人物内心?第一视角真实还原了布达佩斯的风貌?no!帽子店门前方圆一里地的面貌都看不到,女演员像傀儡一样被导演扯着线伸手抬脚,导演野心勃勃的将女演员作为摄影机而呈现的视域范围还不如一只复眼苍蝇,纯粹的卖弄肤浅的技巧,毫无意义的制造困惑与焦虑!
我一直都在说“女演员”而不是“女主角”。这个长着一张令人厌烦的脸的可移动半身女子胸像是女主角吗?谁能说出她的动机,她的行动,她的情感,她的性格?能对这位女演员在剧中扮演的人物进行任何描述只能在看完影片之后才能做出(前提还是你能看明白导演到底讲了个啥)。整个观影期间,任何观众都无法对这个半身女子胸像有任何理解和认同。这部影片没有主角,那位女演员只是导演用来制造自己风格的工具,是导演悬挂在镜头前面的木偶,顶着第一视角真实的羊头卖着导演自己故弄玄虚的狗肉! 这个女演员只有在影片开头和影片结尾的两个短暂瞬间为自己赢取了一点作为演员的尊严。影片开头,摄影机正对着她的脸,揭开面纱,试戴帽子。影片结尾,她身着护士服站在战壕里,摄影机正对着她的脸。对于演员来说,这两个瞬间才让她短暂取得了自己作为一名演员的合法性,但同样是这两个瞬间让导演的失败更加明显:除了开头和结尾,这个法西斯一样的导演篡夺了演员所有的权利,将自己的恶意操纵贯穿始终,他居然可以如此傲慢的实施自己的暴政,还颇为为得意的想要获得电影节的赞誉?所以戛纳拒绝了他。只有威尼斯,这个法西斯一手创办的,现在只能经年吃着戛纳的残羹冷炙的电影节接待了他!(好吧,威尼斯这个是纯粹为骂而骂。。。)
最后再扯点宏观,这部电影到底要表达什么?《索尔之子》本来就是一个政治正确到无法受到任何质疑和嘘声的主题,在那种极端环境下,唯一的视角,摒弃一切杂物的情境,人物情感和行动的无选择性可以被观众迅速理解和接受。所以导演的第一视角跟拍这个“花活儿”让他获得了成功和赞誉。而《日暮》不是一个发生在极端环境下的故事,导演在开篇和末尾增添的也许不必要的注脚(开篇文字和末尾一战)很明显的表明他要讲述的是一段历史。历史是复杂多义的,历史的大忌是挑拣出一个碎片以偏带全对过去作出解释,在历史叙事中任何交代不明或者事实混淆都会令观众拒绝接受和进入影片中的故事和人物。《日暮》的导演做的更过分,他不是回避复杂,他是挖掉了所有历史的细节,他别别扭扭的讲述了一段旧事,要表达的居然是他俗气的不能再俗气的狭隘的民族情绪和爱国主义观。
影片开端的一屏文字交代了故事背景:多民族多语言环境下的奥匈帝国,繁荣兴旺的布达佩斯。这个开篇的注脚要么多余要么导致了影片的歧义。影片中任何时刻观众看到多民族了吗?如果不是了解奥匈帝国历史的人,看着影片里说同一种语言的人谁分得出来个民族?影片是在称赞(或者反讽)奥地利皇帝治下繁荣兴旺的布达佩斯吗?完全没有,影片只表现出单维度的阶级矛盾(暴民洗劫公爵府可能是因为繁荣掩映下的贫富差距和阶级矛盾)。作为一个匈牙利人,原则上怀揣着对母国的热爱与骄傲,在影片中对奥匈帝国皇帝进行了无情的谴责(尽管在电影中能看到这位皇帝唯一的罪恶就是在民间挑选美女供自己和其他贵族享乐)。
多民族,繁荣昌盛,一切的矛盾,国仇家恨,在影片中似乎都缩减到影片中的帽子店了,在影片中新店主就将其称为文明的巅峰。新店主利用昔日店主的姓氏装裱品牌以接待皇室,一个被贵族认可的帽子品牌。这家文明巅峰的帽子店是一种隐喻吗,奥地利吞并匈牙利就像这个新店主一样是无耻的鸠占鹊巢?好吧,导演挚爱的母国就浓缩为一个帽子店,而实际上这家店一直是奥地利皇帝的秘密妓院。(不重要的八卦:茜茜公主不幸福的婚姻大家现在都知道了,不知道的是深爱茜茜公主的弗兰茨皇帝也在这家帽子店里买过春?至少导演是这么暗示的。)
影片末尾,导演让故事结束于如地狱般黑暗的战壕。这个结尾对于前面整个铺陈展开的故事来说突兀而牵强。如果不是在片尾将一战与影片故事强行绑定,在影片进行中的任何一个时刻,有什么东西能让观众预测到影片讲述的故事和影片里的人物就是将要不可避免的卷入战争?战争压根不是那家帽子店和女演员的逻辑结局,这个结尾来的真是莫名其妙毫无意义。唯一的解释就是导演刻意要给影片增加的宏大面向,《索尔之子》讲述二战,《日暮》讲述一战,为什么不呢?我就是这么一个有历史责任心的导演啊,又这么有才华,我用我独特的艺术风格为观众呈现了两次大战的眼睛,我可太牛逼了。。。。这世界就怕野心勃勃的知识分子在那胡说八道!不像二战,参与一战的所有欧洲国家没有一个是无辜,没有一个可以代表正义,女主角站在战壕里能说明什么呢?她是被迫参军的吗?匈牙利的纯洁只能在于证明她是被动卷入奥地利人发动的不义之战。可是看上去她也不是被迫啊,那么她就是一个为了正义而战的女英雄?别扯了,她是刽子手团队的一员,她是暴力和邪恶的化身,一个起初将他的哥哥视为恶人而最终走向她哥哥同样道路的女革命家。她的家族姓氏在布达佩斯领导了暴乱,她还将暴乱的种子洒向世界!也许唯一能将她的暴力罪恶视为相对合理的战争应该是为了争取匈牙利独立而对抗奥地利皇帝的战争,肯定不应该是成为奥匈帝国军队中的一员对抗法国英国和俄国!导演混乱的历史观和民族国家观让这部影片更加糟糕的一塌糊涂!导演丝毫不肯挖掘细节,深入探讨东欧民族情绪和国家观念的复杂本质,而是投机取巧,移花接木,用他的“花活儿”讲述了一家妓院和拉皮条的人的故事,然后跑到世界舞台上以受害者的姿态甩出各种大词滋哇乱叫,是虚伪,滑头,爱慕虚荣且爱偷懒的左派的一贯做法。
昨晚熬夜追完《我爱你》更新的三集,还是睡不着觉,忍不住打开手机去网络上搜索那个“他”的消息,作为从青春期一直爱到工作的男孩,他的名字早已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可是我没有他任何的联络方式,早年间还可以视奸他的博客,在他停止更新之后,只能在他任教的大学的院内新闻里,看到他又参加了什么会议、组织讨论了什么话题……运气好的话,还能
昨晚熬夜追完《我爱你》更新的三集,还是睡不着觉,忍不住打开手机去网络上搜索那个“他”的消息,作为从青春期一直爱到工作的男孩,他的名字早已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可是我没有他任何的联络方式,早年间还可以视奸他的博客,在他停止更新之后,只能在他任教的大学的院内新闻里,看到他又参加了什么会议、组织讨论了什么话题……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几张他的照片。
而我搜索他消息的行为也间隔越来越长,从三个月一次,到半年一次,再到一两年一次,我已经早就从不甘心、不认命的状态过渡到承认这个世界的现实就是:再相爱的两个人,也可能有分道扬镳的那一天。
韩国的片子大多数比较长,看起来也比较费劲。有时候看几集一个故事情节都没讲完。但是呢,又比较贴近生活。所以还是有很大的群体的
这部片子算是玄幻片子吧,跟穿越剧有点类似,不同的是他身边都是他认识的人,她没变,他周围的人都变老了。这样引发了一连串好笑的事情
特别搞笑得是她逗她初恋情人的片段,把我肚子都笑疼了。
韩国的片子大多数比较长,看起来也比较费劲。有时候看几集一个故事情节都没讲完。但是呢,又比较贴近生活。所以还是有很大的群体的
这部片子算是玄幻片子吧,跟穿越剧有点类似,不同的是他身边都是他认识的人,她没变,他周围的人都变老了。这样引发了一连串好笑的事情
特别搞笑得是她逗她初恋情人的片段,把我肚子都笑疼了。
第一次看到如此形式的日剧,双主角,双视角,一红一黑,虽然两部中各有特点但都脱离不了逗逼喜剧,和悬疑推理的基本故事主线,中野曈是古灵精怪却又如神一样的推理高手,外河是木讷却正直的刑警,而逗逼律师则是不可或缺的润滑剂。
## 推理故事
Thrill 红之章 的子标题叫做“警视厅庶务科 瞳的破案笔记”,大概从这个标题中也能知道故事的主角了。真实讲这部剧中的推理故事虽然也没有
第一次看到如此形式的日剧,双主角,双视角,一红一黑,虽然两部中各有特点但都脱离不了逗逼喜剧,和悬疑推理的基本故事主线,中野曈是古灵精怪却又如神一样的推理高手,外河是木讷却正直的刑警,而逗逼律师则是不可或缺的润滑剂。
## 推理故事
Thrill 红之章 的子标题叫做“警视厅庶务科 瞳的破案笔记”,大概从这个标题中也能知道故事的主角了。真实讲这部剧中的推理故事虽然也没有那么多的破绽,但其实也不是亮眼之作。日本文学影视作品有很多推理故事,因为我看东野圭吾比较多,也只能拿来和东野圭吾改变影视剧作进行比较,然而我甚至发现除了比较著名的那几部,东野圭吾的其他改编甚至没有这一部的耐看。作为一个推理喜剧故事,能够做到没有明显的推理逻辑问题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现在就在不剧透的情况下大概的概括一下这两部八集作品。
红之章
第一集 首尾相连连环杀人案
第二集 知晓一切的预言家
第三集 暗藏玄机的大酒店
第四集 恐怖袭击
说实话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二三集,第二集的预言家的故事我似乎曾经在东野圭吾的一本短篇小说中看过,所以更进一步的加深了印象。而第三集我确实没有想到罪犯会以这样的形式来犯罪。
黑之章律师 白井真之介的大灾难
第一集 名画的盗窃
第二集 冷藏室杀人案件
第三集 可怕的敲诈
第四集 选举的黑幕
相较于红之章来说,个人觉得这四个故事都稍显弱,主要是这个逗逼律师在中间插科打诨,似乎还存留一些些看点。
但总的来说,个人觉得是一部超越及格线的可刷之剧,喜欢推理剧,喜剧的观众可以一看。
本来是听说老友记里的Phoebes监制了一部新剧,朋友推荐【英国神经病爱情喜剧】,以为会甜,一口气看了六集,被梅气得吐血,但Phoebes风采依旧。
主线是一个不典型的女同性恋和直女的恋爱探索过程。
不典型是因为梅本身集被宠爱的小公主、复吸边缘的戒毒者、甜蜜奶狗、自我身份怀疑、笑点怪异的脱口秀演员等很多身份于一身。冲动,多愁善感,自卑,喜欢直女更追求得到直女的快感,但
本来是听说老友记里的Phoebes监制了一部新剧,朋友推荐【英国神经病爱情喜剧】,以为会甜,一口气看了六集,被梅气得吐血,但Phoebes风采依旧。
主线是一个不典型的女同性恋和直女的恋爱探索过程。
不典型是因为梅本身集被宠爱的小公主、复吸边缘的戒毒者、甜蜜奶狗、自我身份怀疑、笑点怪异的脱口秀演员等很多身份于一身。冲动,多愁善感,自卑,喜欢直女更追求得到直女的快感,但她总能给自己找到借口,也根本不会为别人考虑。
第一次这么忠心耿耿的追抗战剧。一个只关心粮食和蔬菜的女人,被这部《河山》感动的涕泪交流。首先这不是一部“神剧”,就是扎扎实实的抗战剧。此剧没提国民党的腐败和堕落,反倒肯定了大部分国民党将士为抗日抛家舍业、殚精竭虑、奋勇杀敌的精神。剧中出现了陕军、晋军、川军、中央军、八路军、皇协军、日军。这些纷乱复杂的军队再加上深受战争之苦的老百姓共同呈现了当时的中国现状。国民党内部的亲疏之分、勾心斗角和迫不
第一次这么忠心耿耿的追抗战剧。一个只关心粮食和蔬菜的女人,被这部《河山》感动的涕泪交流。首先这不是一部“神剧”,就是扎扎实实的抗战剧。此剧没提国民党的腐败和堕落,反倒肯定了大部分国民党将士为抗日抛家舍业、殚精竭虑、奋勇杀敌的精神。剧中出现了陕军、晋军、川军、中央军、八路军、皇协军、日军。这些纷乱复杂的军队再加上深受战争之苦的老百姓共同呈现了当时的中国现状。国民党内部的亲疏之分、勾心斗角和迫不及待的铲除异己是国民党最终败落的根源。因私利而对友军不出手相救,各种推诿、敷衍、逃避像一只只蚂蚁,渐渐将国民党坚固的堤坝掏得松散,最终堤溃蚁穴。川军和晋军自诩为后娘的娃,国民党不仅几年不给补给,还要去打最残烈的仗,想想都心寒。而卫大河也是许诺不要军饷不要补给才勉强留下游击纵队。尤其是邱元谷与日军签订的共同剿共的协议曝光之后,让一心抗日,为国为民的将士更清楚地看清了国民党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嘴脸。而共产党一直在走亲民路线,积极发动群众,军民一家,形成极大合力。再者渗透工作做得到位,很快就争取了一部分对国军极度失望的国民党。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大柳镇做为主角卫大河的故乡,全力支持抗日。将一茬茬活蹦乱跳的年轻人送到前线,再一批批接回这些年轻的英魂。无论征兵还是捐粮捐钱,镇上的大户都率先垂范。镇上的人家为支持抗战,从大户到小户,从小户到佃户,几乎都被掏空。这就是大义的百姓。这部剧每一个大事件都有史可查,细节也打磨的精致。台词尤其好,无论口语、书信还是电令,都精彩绝伦,尽显编剧功底之深厚。曾看到一篇文章,说王新军导演为了将剧本打磨的更好,请著名编剧张金平老师做最终的改编,两人一场戏一场戏的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放过每一句台词,最终才磨出如此优秀的剧本。但豆瓣在编剧名单里居然没有张金平老师,豆瓣的态度就是这样不严谨的吗?剧中出色的演员:1、李雪健(饰演卫老爷子):老爷子当仁不让的老戏骨,一招一式,眼神、动作、表情配合的天衣无缝,虽然声音有些改变,但不觉违和,反倒成了特色。将一个民间乡绅的清醒、大义演得淋漓尽致。2、王新军(饰演卫大河):王新军将卫大河的莽、勇、义气嘴硬、对抗战的坚定都演出来了。尤其是他与段德午的逗嘴,耍小把戏等很耐看,既显编剧功力,也显演员演技。3、王辉(饰演段德午):从未听说过的演员,演技却如此出神入化。把狡黠、圆滑、义气、善良揉成一个饭团子,不仅治饿,还耐嚼。4、赵亮(饰演范成章):对三德子印象太深了。5、申军谊(饰演姜怀柱):只觉得这个演员怪有魅力,一查演员表才知道是申军谊。全剧没有流量明星,也没有颜值担当,都是靠演技吃饭的演员,再加上扎实优秀的剧本,想不好看都难!
期待这部剧好久了,我非常喜欢刘学义的脸但是这部剧里他化浓妆并不好看,是为他看的剧但是看了八集之后心里五味杂陈……
片头、剪辑、摄影、美术、演员阵容真的已经挑不出任何毛病了,看到苗侨伟出场的时候我都惊了啊啊啊逼格瞬间上升,道具场景做的都很有质感,拍是拍的真的可以。
期待这部剧好久了,我非常喜欢刘学义的脸但是这部剧里他化浓妆并不好看,是为他看的剧但是看了八集之后心里五味杂陈……
片头、剪辑、摄影、美术、演员阵容真的已经挑不出任何毛病了,看到苗侨伟出场的时候我都惊了啊啊啊逼格瞬间上升,道具场景做的都很有质感,拍是拍的真的可以。
而且这部剧导演参与编剧太太太难得了,不得不说个人风格体现的淋漓尽致,这无疑是稀有、可贵、值得鼓励的。
但是吧,一个影视作品最重要的就是拍出来看的人相信这个世界,相信这件事是真的。我作为一个物化生白痴到不能再白痴的人,我看了都不信什么“意识杀人”、“所有的血都是人造色素”,我认为比我稍微有点物化生知识的更加不会相信了…这个东西确实是存在过的,所谓的世界十大禁曲很多人都听说过,但是没人信啊真要信的人已经不在了吧…
有人跟我说这是科幻,我只想说它不够离谱,真的科幻最好高端到大家都看不懂真真假假的地步反而质疑的人少。甚至那种人格互换、性别互换、宠物变人、外星人的片子都比这可信就是因为它们已经足够离谱了,反正你也不会信的直接带你进入剧中世界算了,而这部剧不够“幻”,也不够现实,卡在一个奇奇怪怪不大舒服的地方。
我更宁愿看到直接告诉我禁曲不存在然后再破案的那种,过程可以做的虚幻一点,最后把禁曲杀人全部推给某个人类(因为禁曲不存在)来一个大复盘。
目前还有四集,虽然服部介这条线已经交代清楚了但是当时的演唱会事故还是没有解释,如果没有全推给人我还是觉得这玩意解释不到位不可信。
———————————————————
追完了 不改分 哎~
片名字幕打出前的6分钟垫场,从酒店装潢的绚烂色彩,酒店人员的礼仪规范,警察入驻的前情介绍,到轻松的背景配乐,镜头环绕与拉进拉出,皆流畅得赏心悦目。直至前田敦子那傻乎乎的定妆造型出镜宣告结束。
片名出现一幕,男女两大主角分处镜头两端背对而立,传神地表达出两人的社会角色与性格的背道而驰。至此,6分钟开场结束,接下来影片毫无悬念地进入了乏善可陈、东野圭吾自以为巧妙的推
片名字幕打出前的6分钟垫场,从酒店装潢的绚烂色彩,酒店人员的礼仪规范,警察入驻的前情介绍,到轻松的背景配乐,镜头环绕与拉进拉出,皆流畅得赏心悦目。直至前田敦子那傻乎乎的定妆造型出镜宣告结束。
片名出现一幕,男女两大主角分处镜头两端背对而立,传神地表达出两人的社会角色与性格的背道而驰。至此,6分钟开场结束,接下来影片毫无悬念地进入了乏善可陈、东野圭吾自以为巧妙的推理模式:扑朔的案情;刑侦框架下分享的一个个小故事;有温度的罪犯等。他用每个进入酒店的人物都有嫌疑的陈旧套路戏耍着读者,并以此为趣。充分享受着掌控读者情绪的“伟大”作家的优越感。
如果《假面酒店》由美国人来拍,很自然地片末会留出十几分钟涉及一下男女间的感情归属,或是走到一处或是浅尝辄止。但这是严谨木讷一丝不苟喜怒不形于色谨小慎微A型血的日本人在办事,所以即使小日向刻意离席回避,两人也只是停留在公事礼仪性的碰杯上。
影片最后谜底揭开,当玉容不敌时间的松隆子与木村扭缠在一处,屏幕前的诸位是否回忆起了年轻岁月《恋爱假日》中的缠绵?
其实纠结片中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不能说没有意义,但看电影毕竟不是检索文献,更需要一些视觉和听觉的享受和刺激,所以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铁肺女王,除了声音绕梁,智商,情商也双高。识破渣男和神父后绝不手软,目击特工被杀立马走为上,见钱眼开好伙伴,人被虐但气不馁,一句话复活一杀戮机器,最后不仅明智地留住了国家秘密,还人财两不落,事业再上高峰。不仅如此,全程都低调再低调,但却
其实纠结片中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不能说没有意义,但看电影毕竟不是检索文献,更需要一些视觉和听觉的享受和刺激,所以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铁肺女王,除了声音绕梁,智商,情商也双高。识破渣男和神父后绝不手软,目击特工被杀立马走为上,见钱眼开好伙伴,人被虐但气不馁,一句话复活一杀戮机器,最后不仅明智地留住了国家秘密,还人财两不落,事业再上高峰。不仅如此,全程都低调再低调,但却收获最完美结局。爽
(原载“澎湃·思想市场”,有删节)
张泠
2016年秋,我入职纽约州立大学,如所有新同事一样,成为UUP(大学职工联合工会)成员。UUP成立于1973年,如今代表四万多人,是美国最大的高等教育界工会。UUP在纽约州立大学系统为员工争取权益,如更好的福利,目前的目标之一是
(原载“澎湃·思想市场”,有删节)
张泠
2016年秋,我入职纽约州立大学,如所有新同事一样,成为UUP(大学职工联合工会)成员。UUP成立于1973年,如今代表四万多人,是美国最大的高等教育界工会。UUP在纽约州立大学系统为员工争取权益,如更好的福利,目前的目标之一是为兼职教师争取更公平待遇,获得同事们支持。我略懵懂地交会费,小心收存会员证,对于今日之待遇乃工会成员数十年来努力抗争换取,并无特别切身的认知,直到看到美国纪录片导演茱莉亚·赖克特(Julia Reichert)与丈夫史蒂文·伯格纳尔(Steven Bognar)的纪录片《美国工厂》(American Factory,2019),及读了一点美国工会历史的资料。
《美国工厂》关于中国“玻璃大王”、亿万富翁曹德旺于2014年在美国中西部俄亥俄州代顿(Dayton)区域莫里恩市(Moraine)开设“福耀”玻璃厂制造汽车用玻璃,雇佣两千多名当地员工(不少为以前关闭的“通用”汽车工厂工人)。其间劳资关系由兴奋乐观转至对立矛盾,不仅有中、美思维方式、管理方格差异与误解,更有试图组织工会的工人与管理层的角力。阶层、种族、国别等问题与资本主义全球化夹缠不清,自动化的阴影更威胁着全世界劳工阶层的未来。赖克特与伯格纳尔认为:上升期的中国资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国蓝领工人,这里会有故事,关于资本主义、全球化、文化交融或更多。如伯格纳尔所言,《美国工厂》即是“贴近地、用特写镜头看全球化”。
一.美国工厂,世界工人
很多观众都对《美国工厂》里美方管理人员到福建福清的“福耀”厂“取经”如何提高美国工人效率的段落印象深刻。这不但是透过美国人视角的“陌生化”时刻,也是没参观过类似工厂的中国观者的“眼界大开”时刻。工厂军事化管理,班前例会工人列队喊口号;他们每天手不停歇工作十二小时,每月休息一、两天;有人每年只能回家一次看小孩。与这些外人看来压抑与压榨的残酷强烈对比的是央视“春节晚会”风格的公司“年会”那些和谐、乐观、刻奇的歌舞表演与热烈气氛,以至于将一位美国客人感动到流泪,说“无论如何,我们在同一个星球,同一个世界,即使有分歧,我们是一体的。”
福清工厂的企业意识形态,是“封建家族”与“国家主义”合体,并融合了社会主义时期工厂文化遗产。在这个等级森严的大家族,曹德旺是不容置疑的男性权威,下辖大大小小的管理层男性权威,统领着被当做机器人管理的基层工人。管理者活学活用社会主义与国家主义修辞来鼓励(欺骗)工人:“报国为民”、“勤劳朴实学习创新”,来替换和遮蔽最大限度榨取工人剩余价值以期利益最大化与阶层分化本质。这套话术(甚至颇有主旋律色彩的厂歌歌颂“春满中华,福耀人间”)高明之处在于塑造一个“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幻觉,也将工人的劳动表现塑造为“美德”对其进行道德化绑架与测量:为了对大家庭“忠诚”,工人要不断自我改进、提高生产力、对超时工作任劳任怨甚至甘之如饴,因而有“团结力”和“凝聚力”,这才是值得称颂的、有“民族使命感和自豪感”的华夏“工匠精神”——帮企业成功就是帮国家发展。工人若有任何反抗意识,大约会被视为懒惰、自私而道德破产,而非被视为争取应得权益。年会上也表彰类似“改革开放”前的“新长征突击手”的“最佳班组奖”。国有工厂风格的自成一体的宿舍、食堂、娱乐场所、甚至集体婚礼,都提示着一种集体主义“延续”。曹德旺妹夫任党委书记与工会主席也暗示着工会、党委与资本的媾和。工会负责员工文娱活动及心理建设/规训:爱“福耀”即是爱党爱国(与美国工厂中“工会”的意义完全不同,这点后文会提到)。
然而在光鲜社会主义修辞遮掩的资本主义体系下,“劳动”、“机器”与“人”的价值、本质及相互关系已全然不同。工人阶级不再是“老大哥”、在厂里当家作主、发扬主人翁精神建设社会主义,而是新自由主义全球资本主义竞争中代表了中国“人口红利”优势的农民工/新工人。他们只是“世界工厂”中被异化的低成本劳动力,为资本家赚取巨额利润;“中国效率/速度”的代价是工人的健康、安全、尊严被剥夺。但当然对很多工人来说,经济收益已比贫困的务农时代有所改善。只是在他们年轻力壮时尚可被雇佣,年老时的医疗、养老问题会否抛给社会与个人?令人想起世纪之交前后的国企私有化过程中,那些为国家辛劳半生却被资本无情抛弃的老工人。如今即使在高科技行业,关于“996”的论争也是中国科技工人被压榨的现状。美国高科技产业工会力量式微,企业如Google在公司为(尤其单身)员工设计了各种便利服务,从食堂到健身房、游戏室,使得员工愿意在公司停留更久(自然也就自愿加班更久),更不必说所谓“共享经济”中工人如网约车司机和外卖工人不再被视为公司雇员而只是承包者,不享受员工福利及受到劳动法保护。
“福耀”的企业文化无法搬到美国,在代表美国工人权益的工会长期抗争下,八小时工作日与周末休息已被写入法律,产业工人也在长期斗争中有更强维权意识。在中方管理人员看来,美国工人慢,懒,闲聊天,效率低,为了工资而劳动,缺乏中国工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与加班加点、任劳任怨的中国工人相比(他们背井离乡来此一两年,仍拿中国的几千人民币月薪,不过每日多了五十美元餐饮补助),曾经骄傲的美国工人的落差甚至幻灭感显而易见,不仅对于“福耀”,也对于他们的国家对待他们的方式,及美国劳工阶层的未来,甚至影响到2016年美国大选结果:俄亥俄所处没落工业区(所谓锈带/rust belt),本来是摇摆州,此次成为川普的票仓——有工人认为希拉里代表加州湾区高科技新贵利益,与制造业底层脱节,而被川普“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蛊惑。这一口号也被曹德旺后来换上的华人总裁刘道川使用,用以鼓励美国工人加强生产力。赖克特与伯格纳尔将2016年选举前后拍摄的素材全部舍弃,大约担心有喧宾夺主及制造分裂之嫌。
“福耀”的管理方与美国工人之间的文化差异当然不可忽视。美国人的确在充满赞扬与鼓励的环境下长大,更在意自己是否被尊重(哪怕是表象)。中国监工则要维护自己的权威性及层级体系,以批评为主。美国工人认为不被尊重,因为中国人从来不说:干得不错!然而,文化与种族碰撞的表象遮蔽了超越国别的阶层利益,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问题被转移置换为种族与仇外问题(如川普一再强调“中国人偷走了我们的工作”),或曹德旺将美国工人的不满归结为:“美国工人对中国人有敌意”。这令我想起华裔女导演崔明慧的纪录片《谁杀了陈果仁》(Who Killed Vincent Chin, 1987)。1982年,华裔青年陈果仁在底特律被“克莱斯勒”汽车厂的两位白人男子以棒球棒打死,只因对方以为他是日本人——当时日本车在美国市场成为强劲对手,令底特律的汽车工业岌岌可危,很多美国工人失业因而仇恨日本人(乃至亚洲人)。这除了美国根深蒂固的白人至上种族主义,也是资本主义残酷竞争下同为受害者的最基层工人自相残杀的悲剧。其实“福耀”雇佣的无论中国人还是各层级美国人(包括律师及管理者等),由于利益驱动(收入数倍、十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工人的工资)而成为剥削者的代理人和打手。《美国工厂》开篇不久,副总裁Dave听到一位议员在庆典讲话中提到“福耀”应有工会便恨不得“剪掉他的头”。
美国工人慨叹:以前那种高工资高福利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他们无法不接受这样的现实:从前在“通用”工厂时薪是29美元,“福耀”是不到13美元。反观“世界工厂”中的中国农民工/新工人,他们甚至从未体会过那种福利与尊严的“奢侈”,不仅因为后发资本主义的时间差,也因为在资本主义全球化扩张中,“第三世界”的工人永远居于底层。尽管与欧美国家的工人同为全球化的被剥削者,与后者的待遇相比,他们是“更低廉的劳动力”,更少受劳工法律保护。中国政府逐步改进劳工法时,自由流动的资本的逐利性便使得工厂向劳动力更低廉、更少劳工法的地区迁移,比如东南亚国家。
拍《美国工厂》时,赖克特与伯格纳尔怀着对美国工人的感情进入,逐渐发现中国工人同样值得关注,这是全球化中劳工群体的共同命运。但因不懂中文,他们无法与“福耀”两百来名中国工人沟通,拍了一年后意识到这重要缺失,因此找到两位中方制片人、纪录片导演Zhang Yiqian与李米杰。她们每月到俄亥俄拍摄,也同去福清,与片中中国人建立信任与联系。导演夫妇认为她们帮导演理解中国的企业文化、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与历史,教他们看待普通中国工人的生活与情感状态。此片的确没有很多西方导演拍摄中国时先入为主的猎奇的刻板印象表达,态度温和谦逊,唯一遗憾为中国女工视角的缺失。
二.美国工厂,美国工会
俄亥俄州非裔民主党议员弗莱德·斯特拉霍恩(Fred Strahorn)指出:工人和劳工运动建造了美国。美国工人的权益,是无数参与工会的前辈流血牺牲抗争出来的,并非财团与资本家格外仁慈。《美国工厂》中出现的“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UAW)为美国最大的独立工会,成立于1935年,1936-1937年间组织了一系列罢工、静坐等活动,迫使三大汽车公司(克莱斯勒、通用、福特)承认其代表工人谈判的合法地位。工会的基本目的是维护劳动者基本权益,保障工人话语权,找到企业盈利与员工权益之间的平衡点。UAW为工人争取更高工资与更好福利,支撑他们稳定富裕的“美国梦”,鼎盛时(1979年)有150多万名成员,如今由于汽车工业的国外转移及财团各种反工会措施而缩减到30多万人。尽管UAW后来有官僚化及腐败等问题,不应否定其争取劳工权益的历史与积极意义。在各种右翼媒体与政客不断丑化、抹黑、以偏概全的宣传下,工会似乎成了美国制造业衰落的元凶,而不提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全球化、资本转移、去工业化等问题。
美国劳工运动与工会组织主要蓬勃于东、西两岸与中西部。在美国南部,组织工会则困难得多,也与政治保守及种族隔离有关,因此,后来在美国投资的德国与日本汽车公司,都选择在劳工法保护薄弱的南部投资建厂。这些工厂,在各方阻挠下,至今工会也无法组织起来。资方压低工人工资,即降低人力成本,保证日本汽车在自由市场竞争中的价格优势。这些对资方的“好处”,是历史悠久、工会力量强大的美国汽车工厂无法比拟的,所以他们在美国关厂,转而去压榨价格更低廉的墨西哥工人。
《美国工厂》并未解释工会在美国的历史与现状,大约对美国观众来说算是常识,但它细腻揭示了“福耀”如何斥巨资(一百万美元)雇佣反工会咨询公司(LRI/labor relations institute)在工人被强制参与的培训中将工会歪曲为工人与管理层之间的障碍而非为他们争取权益的代言人,并断言组织工会的结果可能会对工人薪资福利更不利。“双管齐下”的另一端,管理层提薪收买部分工人、找借口开除组织工会的积极分子,从而分化工人力量及削弱加入工会的声音。很多工人被“培训”和灌输恐惧后而投否决票,尤其是没有工会抗争经验也担心因此失去工作的年轻人。当然,工会再组织工人罢工也不会再吓到雇主(劳工法的漏洞使得雇主可随时解雇罢工者并雇佣其他工人),他们不再有谈判筹码。在资本的强势碾压下,心怀正义感的中年叉车女工Jill好不容易找到工作从姊妹的地下室搬出来住上自己租的公寓,又因参与工会运动被开除而生活无着。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类似LRI这样破坏工会的私营公司炙手可热,成为一个庞大且利润不菲的产业,他们在公会成员下降、工人工资减少的企业文化间推波助澜。
精明的资本家曹德旺曾算了一笔账,除了人力成本,在莫里恩投资设厂各项成本都低于国内(可知国内工厂很大程度上依赖剥削工人来降低成本牟利),兼之美国各地政府争夺投资项目,不断推出巨额优惠补贴政策。“福耀”因雇佣两千多名当地工人,市与州政府给予各项补贴,使得其买地与改造厂房等于免费。除掉“工会”这个心腹之患,再换上身手敏捷体力更佳的年轻工人及自动化对工人的威胁,他已不必再担心美国工人“制造麻烦”。
《美国工厂》结尾字幕写道:到2030年,自动化将令全球三亿七千五百万人需要寻找全新种类的工作。画面是摩肩接踵上下班的中国和美国工人。想起卓别林电影《摩登时代》(1936)开篇以蒙太奇手法将羊群与熙熙攘攘上工的产业工人剪接在一起,暗示同样任人宰割的命运。《美国工厂》最后一个镜头是工人模糊的背影,一个暗淡未知的未来。赖克特说《美国工厂》的结尾令人不安,它不是那种人们看完会起立欢呼的电影。全世界无产者早已没有联合的可能,资本和资本家却张开“全球化”的翅膀顺畅地流动游走逐利。有人说:资本将人变成机器,等机器成熟了再抛弃人。
三.美国工厂,美国导演
“福耀”工厂所在地代顿,有当地人引以为豪的创新发明与工业制造的历史,几乎是两代人以前的“硅谷”:这是赖特兄弟发明飞机之处,收银机也诞生于此。美国汽车制造业三巨头之一“通用”(GM)公司的工厂在此开了86年。“通用”工厂对本地至关重要,在1950至1980年代之间,通过工会的抗争与保护,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蓝领工人可获得不错的收入与福利,过着有房有车、可送孩子上大学的中产阶级生活,不同族群和平共处。七、八十年代后,耗油更少及人力成本更低的欧洲与日本车在美国市场份额激增,美国汽车行业受到冲击。为降低成本,美国汽车工厂不断迁往墨西哥,代顿社区每况愈下。2008年,“通用”生产线开下最后一辆卡车后关闭,留下数千名失业工人与他们绝望的家庭。
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导演赖克特与伯格纳尔每日去工厂门口及附近酒吧拍摄和采访——他们在代顿住了数十年,住处离工厂仅二十分钟车程。因美国汽车厂工人总被反工会的商业媒体抹黑,他们对持摄像机的人怀有戒心。导演以真诚和坚持获得了工人的信任,拍摄了40分钟纪录短片《最后一辆卡车:通用工厂的倒闭》(The Last Truck: Closing of a GM Plant,2009,HBO出品)。该片获当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遗憾的是《最后一辆卡车》 里只有工人视角,因为“通用”管理和决策层拒绝受访及禁止导演进厂拍摄,派保安在厂门口附近阻拦和驱赶他们。工厂车间的镜头,由工人用手机或用赖克特提供的小型高清摄像机秘密拍摄,部分出现在《美国工厂》开头。
《美国工厂》有点像《最后一辆卡车》的“续集”,因为数年后“福耀”买下了“通用”废弃厂房,在当地政府与民众热烈欢迎下高调进驻。赖克特与伯格纳尔认为:上升期的中国资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国蓝领工人,这里会有故事,关于资本主义、全球化、文化交融或更多。当地商界人士喜欢《最后一辆卡车》,向曹德旺提议由赖克特夫妇拍片记录这个历史性时刻。曹德旺同意了,并不设任何限制,任由赖克特夫妇团队五个人、五台摄像机拍摄了三年(2015年2月到2017年12月)。在那些工会之争白热化的艰难时刻、曹德旺容易招致非议的时刻(比如开除美方管理人员等),他也自行其是,从未干预过拍摄。
《美国工厂》为了保持独立性,并未受“福耀”集团资助,制片方为Participant Media——该公司也出品了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电影《罗马》(2018)及非裔女导演艾娃·德约列的剧集《有色眼镜》(When They See US)。《美国工厂》在圣丹斯电影节获美国纪录片最佳导演奖,8月21日在Netflix上线。在Netflix不覆盖的中国,也有广泛传播与热烈讨论。很多媒体宣称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及夫人“投资制作”该片,甚至暗示这是“奥巴马的电影”,非常不确。奥巴马夫妇的确筹办制片公司“高地”(Higher Ground)且与Netflix合作(为了“名流站台”效应,后者要支付前者数千万美元报酬),《美国工厂》是“高地”选择发行的首部电影,且以较低价格购入版权(Netflix规定不许公开收购价格),但“高地”并未在任何程度上参与影片制作,仅后期发行。颇有反讽意味的是,尽管被视为对劳工友善的总统,2009年奥巴马任总统期间,并未着力推进“雇员自由选择法”,该法令会使工人更容易组织工会及增加对违反劳工法雇主的罚款。有人认为他抛弃了劳工运动。十年后,他高调支持涉及劳工权益的《美国工厂》,避重就轻,不断强调“讲好故事,让我们增进理解”之类的心灵鸡汤。
尽管几乎被奥巴马夫妇的光环遮蔽,赖克特与伯格纳尔并非名不见经传,尤其前者,是美国纪录片历史上重要人物。若以奖项论英雄,她有三部作品获过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本人也于2018年获国际纪录片协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今年五月,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举办了她的个人作品回顾展。赖克特是位于代顿的赖特州立大学的退休教授,在那教了28年纪录片制作。她一直是有良知的纪录片工作者,秉持对性别平等、社会公义的关注,几部重要作品如《成长的女性》(Growing Up Female,1970)、《工会女仆》(Union Maids ,1976)、《正观“红色”》(Seeing Red,1983)等常在美国的纪录片历史及性别研究课程被观摩讨论。
赖克特是美国战后成长的一代(baby boomer)。那代人大都接受过反越战、种族与性别平权运动的洗礼,思想倾向进步并强调行动,对社会公平、劳工权益有不懈追求。赖克特自述开始纪录片创作是为了作为女性,要打破影像表达的男权结构,且以这样比较亲民的形式将自己的想法传播给更广泛的民众,从而激发思考与讨论,进而付诸行动来改变社会。与当时伴侣吉姆·克莱恩(Jim Klein)合作的《成长的女性》是赖克特的毕业作品,关于俄亥俄某镇几位女性的故事,探讨女性被教育体系、流行文化、社会期待等规训、形塑的性别认知及劣势社会地位,如今看来仍针砭时弊。这是美国女权运动的一部重要作品,多年来不断在美国各地放映,以直观方式提升观者反思意识及对持怀疑态度的民众解释什么是性别平等。1971年赖克特创办“合作社”(co-op)形式的发行公司New Days Films,避开电影院的商业运作,直接在学校、工会、社区组织放映,是一种非牟利的公共教育模式。
赖克特与克莱恩合作的《工会女仆》获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是采访三位经历过1930年代美国劳工运动的女性的口述历史纪录片,不仅涉及工会领导工人为改善恶劣工作环境、超时低薪工作而进行的抗争,也不回避讨论白人男性领导的工会内部的官僚化及种族和性别歧视。两人合作的《正观“红色”》再获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此片重新挖掘美国共产党人被湮没的历史:在美国“大萧条”(1920年代末)与“冷战”(1940年代末)初期之间,有一百多万美国人加入美国共产党,带着激情与希望,为劳工阶层的权益与尊严、为了一个更公正平等的世界而抗争,相信这是美国未来的正确方向。随着“麦卡锡主义”在美国对进步人士的迫害与“反共”气氛愈发紧张,人们噤若寒蝉,闭口不谈这段历史,这种恐惧在导演拍片时的八十年代仍在。
与赖克特以往的纪录片相比,《美国工厂》少了份粗粝朴拙,多了份圆熟,更接近主流纪录片,部分在于原创配乐及导演首次雇佣剪辑师(以前作品大都自己剪或由克莱恩帮助)——林赛·乌茨(Lindsay Utz)花了18个月将1200小时素材剪到110分钟。导演与剪辑师讨论了一星期,将墙上贴满索引卡,标注不同人物与主线。然而由于题材庞大、线索与人物太多而无法一一深入,有浅尝辄止之感。此外,人们很少谈论纪录片的声音,此片导演非常注重声音采录。他们用小麦克风,增加私密感及尽量排除人物说话时工厂车间里噪音干扰。有些访谈只录声音,作为旁白使用,配合人物做其他事的画面,观众如在听他们的思考或内心独白。因为生产线上的工作枯燥重复,人们的思绪容易漫游。导演有时随下班的工人到他们的生活空间,听他们的日常对话。有些访谈是凌晨两点在工人家里录的,伯格纳尔认为这时更可以听到人们的内心想法、灵魂思考的声音。
另一种是隐喻性的“声音”,为底层发声。《美国工厂》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放映后,一个人站起来,说:“我是迈克尔·摩尔,你们所有电影都对我有重要影响,尤其我们都在中西部劳工家庭长大,我们通常在电影里看不到自己,我们的声音被忽略,感谢你们为我们发声。” 摩尔的纪录片《罗杰与我》(Roger and Me, 1989)记录了他的家乡、密歇根弗林特作为“汽车城”的衰败——如莫里恩居民经历的,由于“通用”关厂造成当地数万人失业,民生艰难。尽管他们作品风格迥异,赖克特也敬佩摩尔,认为他拓展了纪录片的形态,如一个朋克摇滚小孩闯进衣冠楚楚的派对,嬉笑怒骂揭开各种伪善体制的画皮。赖克特也追随对她影响较深的纪录片的足迹(多为关于美国民权及工会运动的佳作),如《哈维·米尔克的时代》 (The Times of Harvey Milk, Rob Epstein, 1984)、《矢志不移:美国民权运动1954-1985》(Eyes on the Prize, 1987)、芭芭拉·卡颇(Barbara Kopple)的《美国哈兰县》(Harlan County, U.S.A., 1976)与《美国梦》(American Dream, 1990)——两部都关于美国工人在工会领导下罢工,前者胜利,后者失败,工人力量的削弱与工会的兴衰折射了1970至1990年代美国的经济变迁与资本主义走向。另一部她没提到的德国纪录片《输家和赢家》(Losers and Winners, 2006, Ulrike Franke and Michael Loeken),讲述的是与《美国工厂》类似的境况:中国工人在德国的鲁尔工业区遭遇德国工人的差异与冲突。
作为一直关注社会问题的导演,赖克特很少将个人作为纪录片的主角,她关注的是社群,尤其是被剥夺与边缘化的劳工群体。她大都采用“直接电影”与访谈形态,不以旁白叙述介入,讯息以字幕解释。因而导演的视角大都通过采访、剪辑来构造:不同视角的并置、对比、争论、对话。《美国工厂》少了赖克特以往作品中粗糙犀利的棱角与明确的政治诉求,显得四平八稳。因导演想平衡各方声音(即使那些视角彼此冲突),不在政治上“站队”,对每一方都有一定程度的同情理解,包括曹德旺。赖克特后来在访谈中说:曹德旺是佛教徒,也是不折不扣的资本家,想盈利,不断迫使别人达到他的目标。他怀念田园过去,又是资本主义浪潮的弄潮儿。 这个人也很复杂。他们试图将这种复杂性表达出来。
赖克特也理解美国工人的绝望,因为贫富分化已是前所未有的严重:人们从未见过CEO工资是普通工人500倍的时代。赖克特与伯格纳尔认为在这个日益撕裂的政治环境,他们想让所有人(无论老板、经理还是蓝领工人)都能看这部纪录片并讨论相关社会政治议题,如为何工人工资停滞不变而富豪阶层收入连年增加?如何创造一个属于每个人的未来?全球化带来怎样的经济与文化的构造性变化及对普通人的生活产生何等影响?伯格纳尔说:彼此对话更有意义,而非躲在自己的角落和标语里。赖克特认为我们的公共讨论中越来越少谈到对弱势者的理解与支持,即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越来越少,她希望能用纪录片教育和团结民众而非分化他们。
说在前头,其实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建议最好是先去尝试着看韩寒的小说并且去理解他所理解与表达的生活(如果你要说凭什么你要为了看部电影还要去看小说,那当我没说)
在你们不断地喷这部你们所谓的“烂片”的时候
不妨多再想一想影中的每一个片段
说在前头,其实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建议最好是先去尝试着看韩寒的小说并且去理解他所理解与表达的生活(如果你要说凭什么你要为了看部电影还要去看小说,那当我没说)
在你们不断地喷这部你们所谓的“烂片”的时候
不妨多再想一想影中的每一个片段
为什么来自偏僻小镇的两个青年打不开一个房间号是“211”的房门,而门后的一切正好是他们想拥有的一切
为什么睡梦中的阿耀身旁摆的是欧亨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
为什么本以为人生得意的欢歌会被卷入巨浪洪流之中
为什么会有南澳岛上肆意的摩托轰鸣和广州市区的黑色幽默般的禁摩片段
为什么会有他们飞驰过隧道并且大声喊出自己愿望的片段 而那些大声喊出的愿望最后实现了吗?而谁又记得影片中的阿耀当时在旁边打趣的是“愿望说出口就不灵了”
为什么会拍小镇青年的拧巴父爱 而影中又为什么会出现阿耀父亲所住的城中村
为什么影片中会有城中村与高楼大厦强烈的对比
为什么在南澳岛中肆意自由的阿耀在城市去的工作是在笼中表演的“笼中困兽”
为什么当万青的《山雀》和痛仰的《无法离地的飞行》响起的时候是那些片段
为什么不会游泳的欢颂倒在了水里 为什么怕火的阿耀会置身火海
在你们喷这部电影“混乱” “狗血” 的时候,不妨多再去思考一下电影中的片段,不妨去看一看韩寒的书
看完四海的时候,我想,这不就是韩寒么?世俗里藏着理想,理想里藏着现实,戏谑不正经里藏着灰黑色的严肃,喜剧外皮里始终是寂寞伤感内核。
肆意自由的南澳岛和灯火通明的广州城,一个是乌托邦,一个是现实
叙事上的飘忽不定,还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观众对影片的理解。全片没有一条明晰的叙事主线,只是对一些诗意片段、幽默片段重点着墨。这种表达带来的最直观问题,就是故事捉摸不定,有些拼接感,主题情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以至于,到头来很多观众看不明白,直接给《四海》打了低分。不过,对我这个很吃韩寒风格的人来说,我就很能get到他在讲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讲
看得出,韩寒还是那个韩寒,他擅长的风格与标签都没变。只不过,这一次他变“狠”了。他不再执着于编排人生和解、追梦至死的成人童话,而是把血淋淋的现实盘剥开,让观众看到现实的残酷、人生的失落。在春节档看到这样一部 “丧片” ,观众多多少少会有些闹心,觉得它破坏了过节的心情与兴致。但不想看,不意味它不存在。因为人生本就如此,逃也逃不过,躲也躲不掉。
看过韩寒小说并理解他小说风格的人才明白,《四海》是韩寒这么多年来拍的最有他小说风格的一部电影 在这部电影中我看到了《长安乱》 看到了《一座城池》 看到了《他的国》 甚至看到了《像少年啦飞驰》
《他的国》中韩寒在序言里写道:
“我几欲把主人公变得很悲惨,有无数个地方都可以结尾,可以让他一无所有,失去生命。但是到最后,我没有那样做。如同这书的情节,就算你在大雾里开着摩托车飞驰找死,总有光芒将你引导到清澈的地方。”
看到影片最后的大雾,我恍惚了一下,然后明白,原来韩寒还是那个韩寒,他一直在做自己
“萤火虫的光芒熄灭又亮起。左小龙伏在它的光芒边上,轻轻说:
你能发光,应该飞在我的前面。”
对于男演员来说,能吸引男粉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毕竟,男人之间的认同感是门玄学。
男演员中男粉比较多的,张一山算一个。
2
对于男演员来说,能吸引男粉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毕竟,男人之间的认同感是门玄学。
男演员中男粉比较多的,张一山算一个。
2016年,一部豆瓣评分8.5,小成本大尺度犯罪网剧《余罪》横空出世。
“我叫余罪,外号贱人余”。
一个痞里痞气的卧底余罪让他成功摆脱了“刘星”的影子,实现了从童星到青年演技派的转型。
豆瓣评分引用2.4 豆瓣评分引用2.46715人评价5星0.9%-----------------------------4.5分4星0.0%---------------------------------0分3星4.4%--------------------------------13.2分2星8.5%-------------------------------17分1星86.2%------------------------------86.2分 4.5+0+13.2+17+86.2=120.9/100=1.29星 如果不是这么算分,麻烦豆瓣告诉我这2.4分是这么打出来的,好么??? 一群什么顶流,老师,明星,偶像,就拿着资源随意挥霍就行了是吧??? 盖个希望小学不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