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76901
  • 胡萝卜须卡萝
    2022/2/25 16:59:14
    谁还不想好好地活着
    两周前看了这个电影,本没想写什么。但是,昨天大毛打了二毛发起了战事,又引出了我对于这部电影的观影体会。 我记得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有类似这样的话:宇宙是偶然,地球是偶然,人类是偶然。所以,如虫子般活在地球上的你我都是偶然来到这个世界的,存在已经不易,活着...  (展开)
    两周前看了这个电影,本没想写什么。但是,昨天大毛打了二毛发起了战事,又引出了我对于这部电影的观影体会。 我记得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有类似这样的话:宇宙是偶然,地球是偶然,人类是偶然。所以,如虫子般活在地球上的你我都是偶然来到这个世界的,存在已经不易,活着...  (展开)
    【详细】
    14241215
  • 然之思静
    2020/4/5 18:28:24
    这样一部烂片,傻片,无聊片的意义
    我不是影评人,我只是个观众,也许说出来的话、用的标题有些大不敬,班门弄斧,甚至是异想天开。但就是想说说而已。 我记得很早以前,大概20年前吧,我们在玩仙剑奇侠传pc版的时候,听到过这样一句话,中国的游戏程序员可以完成所有的游戏程序,但做不出仙剑这样的故事。是的,...  (展开)
    我不是影评人,我只是个观众,也许说出来的话、用的标题有些大不敬,班门弄斧,甚至是异想天开。但就是想说说而已。 我记得很早以前,大概20年前吧,我们在玩仙剑奇侠传pc版的时候,听到过这样一句话,中国的游戏程序员可以完成所有的游戏程序,但做不出仙剑这样的故事。是的,...  (展开)
    【详细】
    12475217
  • 2019/10/26 16:31:59
    只是因为害怕

      这部电影的情节中有个很有趣的故事:十九世纪,一个国家抓住间谍会组织行刑队对其进行枪决,每个队员都会对间谍开枪,但是有时,队员人会下不去手,于是大家想到了一个叫“良心弹”的好办法。具体就是在行刑的枪中放入一颗空弹,所有的人都知道有这样一颗弹,但不知道具体是哪一把枪。此后,行刑中,行刑队便下得去手了,因为每个人都不会有“我杀了他”这种感觉,而是“我们杀了他”,“集体杀了他”。

     

      这部电影的情节中有个很有趣的故事:十九世纪,一个国家抓住间谍会组织行刑队对其进行枪决,每个队员都会对间谍开枪,但是有时,队员人会下不去手,于是大家想到了一个叫“良心弹”的好办法。具体就是在行刑的枪中放入一颗空弹,所有的人都知道有这样一颗弹,但不知道具体是哪一把枪。此后,行刑中,行刑队便下得去手了,因为每个人都不会有“我杀了他”这种感觉,而是“我们杀了他”,“集体杀了他”。

      这个故事很有趣,它反映了个性在集体中的泯灭,或说,人借助于推卸责任于集体而理直气壮地作恶。我们的文革不就是这样吗?那个时代的人回忆那段历史,没有人会认为自己有责任,而是认为那是时代的错,是国家的错。

      本来我以为本片就是反映这一主题的,主人公反对滥杀无辜,最后却参与了杀害无辜,但原因呢,并不是上述主题,仅仅是因为主人公害怕受报负。他陷入了格格不入的团体中,成了异类,因为害怕受到团体的伤害甚至杀害,便顺从了团体,成为杀人者的一员。

      这样讲也没什么不对,但是,格局太小了,也太粗糙了。因为,他的思想在参与杀人的那一刻始终没有改变,他始终认为杀害无辜是错的,战争并没有扭曲他,集体并没有扭曲他,最终改变他的是对死亡的恐惧,是集体暴力的结果。这个格局就小了。

      而且,如果他坚持不杀人,那个集体就真的会对他产生危胁吗?电影中不是有一个黑人士兵举报团队的抽大麻和对他进行殴打吗?他不是也活得好好的吗?也就是说,集体暴力的危胁没有那么大,主人公最后的妥胁更像是因为胆子小。

      这就更没有意义了。

      还有,影片刻画一个人在集体中的异化,这个“集体”应该是个重点刻画的角色,但影片在这里面表现得很粗糙和苍白。主人公所在团队,集体参与了对无辜者的杀害,他们是怎么达成共识的?为什么只有主人公一个人成了异类?这一点电影并没有表现清楚,只是用了一些点(比如一个黑人士兵对上士做法的肯定,以及一个被炸士兵最后死亡的情节)做了铺陈,但完全不够,因为团体中的每个人都缺乏血肉,不够真实。

      总之,这是一部立意很好,表达薄弱的电影。每个演员都很出色,却因为剧本的薄弱,而没有成就一部佳作。

    【详细】
    10602943
  • 弓二
    2014/8/12 13:34:41
    《下一站再爱你》:找回生命的尊严
    最近,我有一个朋友的母亲得了胰腺癌,全家跑到北京的肿瘤医院来治病,在医院附近租了一间民房照顾病人的饮食起居。他们那个院子里住的也全是癌症病人家属,和他们的情况一样放弃家里的一切来照顾亲人。朋友告诉我,很多人已经知道没什么希望了,但就是不想放弃,哪怕只是陪着走完最后一段路,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安慰。不过朋友说他最惊讶的是,每个人的脸上并没有遭遇不幸的暴戾、怨怼甚至哀伤,反而十分平和友善而且慷慨互助。也许
    最近,我有一个朋友的母亲得了胰腺癌,全家跑到北京的肿瘤医院来治病,在医院附近租了一间民房照顾病人的饮食起居。他们那个院子里住的也全是癌症病人家属,和他们的情况一样放弃家里的一切来照顾亲人。朋友告诉我,很多人已经知道没什么希望了,但就是不想放弃,哪怕只是陪着走完最后一段路,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安慰。不过朋友说他最惊讶的是,每个人的脸上并没有遭遇不幸的暴戾、怨怼甚至哀伤,反而十分平和友善而且慷慨互助。也许到了这个时候,他们会发现很多以前想奋力争取的东西都不重要了,只想还原最真实的自己,用悉心的关爱为将逝的亲人找回尊严,也找回自己的尊严。

    生命无论富贵贫贱,都是一样的脆弱。无论我们创造了多么丰富的财富,得到了多么显赫的尊贵,生命的属性都不会有任何改变。一抔黄土,一把火油,可以轻松地将我们的痕迹完全抹去。死亡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终极恐惧,尤其是当你看到生命正一点点地消逝却无能为力,这种感觉更加痛楚。所以我们能理解《下一站再爱你》中阿猫心中的愤怒和敌意,父亲坐牢,还在花季的年龄还没享受过爱和幸福却可能要马上离开这个世界,她凭什么不能愤怒?她对周围人的捉弄并非是在宣泄这种愤怒,而只是在恐惧之下努力寻找生命的存在感。

    女主角子萱这个角色看似又是一个白莲花圣母,自己得癌症了,还帮老公相亲,相亲的对象还是自己最信任的好友。你会觉得不是子萱的脑子有问题,就是编剧的脑子有问题。可是你要知道,这个角色是有真实原型的,她做的这件“傻缺”行为也是真实存在的。其实我们抛开所有感情的因素来分析,这样的选择是合理的。就像人物原型Tracy说的:“我看见他(老公)和别的女人在一起,我当然嫉妒。但是如果让他在以后的日子里一个人还想着我,痛苦的是他。所以,我宁愿嫉妒。”这个看似抛弃了所有情感因素的选择,事实上却是基于最浓烈真诚的情感做出的。如果她不是真爱这个男人,又怎么会宁愿自己嫉妒痛苦也不想让对方痛苦?我们知道,生命弥留之际,是最痛苦恐惧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我们往往会努力抓住和享受一切自己最珍爱的东西,所以那些王侯贵胄会让最钟爱的宠姬和最价值连城的玉石金器陪葬,而对于那些拥有遗憾的人,亲人们也会在这时候尽量让其得偿所愿。有谁会像子萱这个傻瓜一样不仅不让丈夫多陪陪自己反而亲手把他推向别的女人?

    事实上那些看似风光入殓的王贵公卿,是最不体面的,因为他们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对死亡充满了恐惧,为此不惜践踏别人的生命来温暖冰冷的坟墓。而那些在生命最后的时候仍然被未了心愿控制的人也同样是为了逃避死亡而成了欲望的奴隶,让人怜悯。只有像子萱这样在最后的日子里选择孤独才是真正的勇敢,才是真正的体面。她不止维护了自己的体面,也维护了阿猫和其他癌症病友的体面,更维护了丈夫以后生活的体面。这样一个女人,当然值得所有男人“下一辈子再爱你”。
    【详细】
    68171177
  • Honey Bunny
    2009/6/27 2:09:10
    BBC的镜像与形象
        电视纪录片《BBC风云50年》,是将BBC在其50年的电视新闻报道历程中种种重大事件进行汇编制作而成的。影片在带给我们50年历史的风云变幻的同时,也见证了BBC在电视新闻报道方面的不断探索与发展。
        BBC最初的电视新闻报道,仅仅是对重大事件的相关图片进行描述和评论而已。在1954年的第一期节目中,
        电视纪录片《BBC风云50年》,是将BBC在其50年的电视新闻报道历程中种种重大事件进行汇编制作而成的。影片在带给我们50年历史的风云变幻的同时,也见证了BBC在电视新闻报道方面的不断探索与发展。
        BBC最初的电视新闻报道,仅仅是对重大事件的相关图片进行描述和评论而已。在1954年的第一期节目中,不管是关于中越停战的报道,还是关于玛格丽特公主访问兰开夏的报道,都是在历史照片的基础上进行讲解,还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电视新闻。后来的关于食物配给制度终结的报道,才是真正的电视新闻报道的开始。在报道中穿插着历史影像记录,同时配合着播音员的解说,构成了BBC最早的电视新闻报道的内容。那时的镜头运用,一般也都采取远景的固定镜头进行拍摄,记者处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其拍摄仅是对历史事实的一个见证。因此,镜头语言的独立表意性相对较差,需要通过解说员的后期解说才能形成完整的新闻报道。当然,记者在拍摄过程中也开始使用特写镜头来进行强调,比如在新闻结尾时一双手撕毁配给手册的特写,以及下一个镜头对服务员将牛排放进顾客盘子中的特写。同时,将上述两个镜头剪辑到一起,也是对蒙太奇的巧妙运用,表现了自由购买代替配给制的历史事实,体现了这一改革给民众带来的好处,从而引起民众的共鸣。而且在新闻报道中,还采用了采访的形式,请一位家庭主妇来谈论对配给制结束的看法。不过,尽管早期的BBC电视新闻已经在表现手法上有所创新,但仍不够成熟,而且过于单调。在报道形式上缺乏现场报道,因而也缺乏同期声和记者参与。特别是采访与新闻事实相脱节,不是现场采访,而是将采访与正在发生的事件的影像相割裂,给人一种不连贯不顺畅的感觉。同时,在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上也过于表现主义化,特别是手撕配给手册的特写稍显做作,缺乏新闻应有的现实主义特征。
        随着电视报道的发展,BBC开始采用现场直播。较典型的是关于英国住房问题的一次报道。在报道中,记者深入现场,站在镜头前为大家进行介绍。这就是记者参与由“旁观式”发展到“记者出现”的一大突破。同时,报道中采用了现场采访的形式,对为生活所迫只能住在酒吧中的一位母亲进行了采访,这样就把采访融入了报道之中,而不会产生脱节,使新闻报道的整体性和连续性更强。同时,BBC还在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上有所创新。在对南非种族冲突的报道过程中,BBC用了下列三个连续镜头:一排种族冲突遇难者的棺材——黑人领袖曼德拉的争取成立黑人政府的讲话——街头的黑人民众举着标语呼唤曼德拉早日出狱。这样三个镜头的运用,不仅体现出南非种族冲突的激烈,以及南非黑人争取权利之迫切,更在隐隐之中表达出对曼德拉以及黑人民众的支持。可以说,电视画面本身是没有特定意义的,画面意义都是通过观众的不同解读而产生。可是报道者在可以通过对其报道画面进行剪辑来使画面产生特定的含义。正所谓电影不是演出来的,而是剪出来的。因此,尽管这种诱导观众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有悖于新闻客观真实的标准。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报道更能激发观众的兴趣和热情,是一种报道手段的成功。
        上世纪60年代,对希腊土耳其战争的报道中,BBC的战地记者开始将现场感与带入感带给观众。所用的手法很简单:移动摄影。当摄影机不再固定地摆在一个位置,而是跟随记者的脚步行动时,便会给观众带来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仿佛自己也在战场前行。当然,当时的镜头只是记者举着白手帕在战场穿行,没有两军交锋的紧张感,但这毕竟是电视新闻现场化的真正开始。此后的越战报道,有记者坐在直升机上进行报道,而直升机上跳下的士兵就直接冲向战争前线。这样的话,记者便更接近了战争,伴随着直升机的摇晃,给观众带来的现场感就更加强烈了。从那以后,跟拍镜头就成了在战争和冲突中进行报道的一件利器。可以说,如果没有镜头跟拍,当代的战争报道也不会如此震撼。巴黎的“五月风暴”、北爱尔兰的“血腥星期天”,前南斯拉夫的科索沃战争等报道中,主观第一视角的移动跟拍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本世纪初伊拉克战争的报道中,这种第一视角镜头的运用更是发挥到了极致。低视角、摇晃镜头,特别是镜头上一滴鲜红的血迹,带来了极其强烈的现场感和带入感。观众都仿佛在低着头弯着腰到处躲避着。著名的战地摄影大师卡帕曾经说过:“如果你拍的不够好,那是你离得不够近!”那么,如此近距离地接近战火的BBC战地记者,应该算得上是拍得足够好了吧。
        除去在画面拍摄手法上的发展外,BBC还在探索着声音对画面的作用。BBC新闻中最早的声音,如前文所述,是播音员的解说。同时,在报道时还会穿插背景音乐,对画面进行渲染。而自从BBC开始进行现场直播,现场音响与同期声便开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最早采用现场音响和同期声是在丘吉尔的80大寿现场报道中,后来应用到反对同埃及开战的演讲以及肯尼迪总统上任等场合。然而,最早的现场音响和同期声,一般都是在这种演讲的情境下,所谓现场音响和同期声,也不过是所报道的主角的演讲内容而已。真正在报道中发出“人民的声音”,开始与美国马丁?路德?金领导的民主游行的报道中。民众群情激昂的呼声,时而传来的刺杀领袖的枪声,种种现场声音将报道具象化、形象化,同时对观众的视觉听觉同时加以刺激,从而获得了更好的表达效果。
        影片中说,从1954年到2004年的半个世纪,是人类历史上变化最大的一段时期。而这段时期,同时也是电视新闻报道由方兴未艾到蓬勃发展,最后成为现代新闻报道的一种重要形式的过程。在这段发展历程中,BBC的不断探索和完善,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肯定,在未来,BBC仍会以一个行业领军人的身份,不断进行发展创新,将电视新闻报道这一新闻形式推到更高的水平。
    【详细】
    20962460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