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参加了《一个人的课堂》观影会,观看了影片。
导演在影片结束后,介绍了这部电影的拍摄缘起,以及曲折诞生的历史。真的不容易,用了十几年时间,只为拍摄一部注定不卖座题材的电影,没有情怀和信仰的人,是绝对做不下来的。
但,导演唯独缺了才华。可惜了一个好的素材。
首先,我怀疑剧本的创作,完全是看了两天《感动中国》,然后坐在家中想象出来的。山村、孤寡老人、交通不便、代课教师、清退政策,所有能与留守儿童扯上边的话题,一股脑地往上堆,完全不考虑细节的真实性。比如,片中宋老师的学生高兴,生意做大了,回乡请宋去当会计。试问,除非这个老师能力出众,大隐于市,否则哪个老板会专门请自己老师出山做会计?而宋老师居然以不会数钱,怕数少了为由拒绝高兴。宋老师再怎么没见过世面,不至于无知到连会计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吧!
这部戏与现实最大的出入,便在于人物的心态。现实中,很多边远地区的“一个人的课堂”,老师、家长都盼着教育局撤销教学点,设立中心校。孩子在这样的课堂中,且不说无法得到较好的教育,就连基本的课程都无法开齐。07年,我曾跟着大学老师下乡调研,跑了很多“一个人的课堂”。与那些老师交流发现,他们的教学水平确实非常有限。年轻人还能教点数学英语,年纪大的能做的只是看看孩子了。无论老师还是家长,毫不避讳地说,三年级以后,学生基本上都转走了,学生总数也越来越少。我说,你伤心吗?她说,不伤心,咱们水平不行,硬把人家留下来,不要耽误人家娃娃嘛。
豆瓣的影评中,有一个写得很中肯,“宋老师只是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并不是真的只为了孩子”。
其次,人物脸谱化。宋老师就是高大全的形象,我们除了听到他面对刘主任的两句牢骚,几乎看不到他内心的矛盾冲突,尤其是面对家人抱怨时。师范大学生就是反面典型,连说话都要设计成娘娘腔。
请问,师范大学生胡老师离开有错吗?年轻人要在社会上立足,要成家立业,在那样的学校,如何实现?导演,以及其他指责胡老师的人,请不要用道德绑架别人,想想如果是你,愿意吗?
人的内心情感应该是很复杂的,既有崇高的一面,也有卑劣的一面。面对人生的职业规划,宋老师和胡老师的心理活动是不一样的。但我们在影片中看到,宋老师好像只会为学生、学校担心,完全不理会家人的生活状态,哪怕起码的同情都没有——譬如宋老师接女儿电话的情节,那是导演在搞笑吗?胡老师倒是有内心戏,但只是在宿舍的几个镜头,一带而过,然后突兀地,胡老师就走了。他想到了什么,究竟是什么促使他离开,没有具体交代,只是宋老师念了信中一句“工作和理想环境有差距”,没了。
第三,演员演技真的很尴尬。无论是孙海英的故作木讷,还是其他配角的僵硬表演,让人分分钟出戏。尤其宋老师夫人,那一口地道的京腔,让人恍若置身皇城根下。导演解释说,除了孙海英,其余都是群演。导演,你没说实话!明明和其奶奶的扮演者,都是拍过很多电影电视剧的演员。
其实代课教师、留守儿童的话题并不新鲜。十几年前,张艺谋就拍过《一个都不能少》。片中魏敏芝的表演,毫无表演痕迹,完全本色出演。至今仍记得她初进城,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好奇惶恐的神情。
老谋子的电影,让我明白,主旋律电影也是可以讲故事的。
导演,与其花十年找投资,不如花五年去实地走访,去潜心打磨,去用更高的标准拍摄,哪怕是一部公益片,一部注定不叫座的电影。
人,除了情怀、信仰,还要有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