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途似锦影评

144255295
  • 想财务自由的猫
    2021/7/3 1:20:45
    我看了宝宝大过天感觉。
    女主的性格,我跟她差不多,但绝对没有她的口才。事情很上心,所以人很幸苦。我很渴望有个校长妈妈,起码能思考正常。越看我对我家庭就约越厌恶。老爸有点像大浪,就是没有责任心。我妈以前说不要看爱情小说,现在退休每天看王妃霸道总裁,理解力表达力差,最可怕死不认错。每...  (展开)
    女主的性格,我跟她差不多,但绝对没有她的口才。事情很上心,所以人很幸苦。我很渴望有个校长妈妈,起码能思考正常。越看我对我家庭就约越厌恶。老爸有点像大浪,就是没有责任心。我妈以前说不要看爱情小说,现在退休每天看王妃霸道总裁,理解力表达力差,最可怕死不认错。每...  (展开)
    【详细】
    13649214
  • 年轻人与公主
    2021/4/22 12:46:14
    请问编剧是倒挂在天花板写下这剧本的吗

    给一星我都嫌多,编剧是不是在瘫坐在电脑前写下这“巨著”的。脱离现实的生活,毫无专业技术含量的创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切实际。先来说说脱离现实的生活,无论家境好的还是一般,住的房子都是复式130平起步。张猛父子俩居然要住的那么好,一边数着手里几张钞票,盘算着这个月扣除各种生活费后该怎么过,却未曾愁过吃穿,没钱的时候前妻及时送钱来,名义上给儿子。何大叶说她工作是替老

    给一星我都嫌多,编剧是不是在瘫坐在电脑前写下这“巨著”的。脱离现实的生活,毫无专业技术含量的创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切实际。先来说说脱离现实的生活,无论家境好的还是一般,住的房子都是复式130平起步。张猛父子俩居然要住的那么好,一边数着手里几张钞票,盘算着这个月扣除各种生活费后该怎么过,却未曾愁过吃穿,没钱的时候前妻及时送钱来,名义上给儿子。何大叶说她工作是替老板追数,做着最大的工作领着最低的工资。天啊,领着最低的工资付得起房子的首付,天花板掉钱啊。现在的电视剧已然不是在消灭贫困,简直是消灭中产。再来说说创业,第一集就把老板炒了,还撂下狠话惹怒老板使自己在这行干不下去。选择创业,本以为会有一番大作为,把老板比下去。结果所谓的创业就是个噱头,目的是和租户张猛强行发生关系,创业的钱是工作同事给的,场地是前夫给的,然后几乎一桩生意也没做成,唯一做成的一对,我到结束也没搞清楚小鹏怎么撇掉晓雯回到方敏身边的。从头到尾没有关于婚企的专业术语,都是扔个电脑给客户就说我这里有几个方案选,但没说什么方案,这样谁不会。最让我吐血的是没看到它有志气的抢走老板的生意,而是老板的丈夫患癌得去照顾,要把公司盘给她……这还不算完,盘给她她是想要,可她没钱啊,怎么办。前夫跪着求着要送钱,追求者跪着求着送钱,追求者的追求者为了博得追求者的好感同样跪着求着送钱,闺蜜兼同事也跪着求着送钱,我是越看越好笑。

    最后说说人物之间的关系,何大叶和罗畅是三年前结的婚,三年前刘丹到底认不认识何大叶,如果是后来才认识的,看关系大叶和刘丹应该不错,毕竟刘丹陪着大叶一起辞职,一起要创业,还毫不犹豫拿出30万银行卡出来投资,设想这是何等的亲密。然而,刘丹知道大叶前夫在婚礼上逃跑,却不知道她前夫叫什么长啥样,所以后面一边和大叶做闺蜜,一边和罗畅谈恋爱。再来说说他们租的房子,看后面张猛和罗畅居然不认识,而且不仅连人不认识,是连名都不认识。那么当初他们是怎么签了租赁合同的,中介能全权代劳吗,罗畅也没那么忙吧,需要中介全权代劳?中间中介还瞒着罗畅和大叶与张猛又签了一份合同,请问这份合同没有屋主签字,张猛不懂么,签的合同根本没有法律效应。三年,张猛不认识屋主罗畅和副屋主大叶,你是要笑死我么!

    【详细】
    13496970
  • 第一导演
    2022/1/31 15:16:37
    6岁赴美,18岁被骗当兵,40岁做导演,这位影三代的轨迹绝了

    采访、撰文/法兰西胶片

    钟康导演是第一导演遇到的所有青年创作者里,人生经历最离奇最起伏

    采访、撰文/法兰西胶片

    钟康导演是第一导演遇到的所有青年创作者里,人生经历最离奇最起伏的一位。

    雷德利·斯科特40岁才拍第一部电影,钟康虽然不敢和大拿前辈相提并论,但导演这份工,确实是他在不惑之年刚刚起步。

    可是当你知道他出身特殊的文学电影世家,爷爷钟惦棐是中国电影美学奠基人、当年金鸡奖创办人之一,而父亲是著名作家、编剧阿城的时候,你又会觉得他的电影反射弧怎么会这么长?

    钟康其实鲜少提及家世,“他们是难以跨越的高峰,这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可能也是因为这个,我小时候虽然对电影有天然的兴趣,却并没想成为一个电影人。”

    志向虽然遥远,但钟康成为导演的一切酝酿方式都和电影相关。

    14180780
  • 隐隐
    2020/9/14 9:46:02
    大危机之后的大觉醒?

    观影过程中无数次有两种冲动并行,一种是检查手机有没有新消息,另一种是去卸载Facebook,Twitter,Instagram,或许还有微信的朋友圈。尽管两种冲动看似对立,但背后的原因是一致的,那就是,都是人类大脑因为生理机制和长期习惯形成的一种“冲动”,并不是我真的需要此时此刻去检查是否有新消息,也不是我真的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决定卸载掉社交媒体。对于后者而言,我

    观影过程中无数次有两种冲动并行,一种是检查手机有没有新消息,另一种是去卸载Facebook,Twitter,Instagram,或许还有微信的朋友圈。尽管两种冲动看似对立,但背后的原因是一致的,那就是,都是人类大脑因为生理机制和长期习惯形成的一种“冲动”,并不是我真的需要此时此刻去检查是否有新消息,也不是我真的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决定卸载掉社交媒体。对于后者而言,我也只是又一次被“灌输”了一种“观点”, 即,社交媒体是“坏”的。在这种意义上,人真的是一种很简单的动物,我们习惯于接受,因为接受是一种太容易的动作。推荐的广告,点开看看,推荐的视频,点开看看,推荐的新闻,点开看看,而无论链接后的内容和我们现实生活里的身份、形象、品味可能相差几何,先点开看看。Like, 既然有时间,why not。也许换个场合重新回顾我们的网络历史行为,我们会难以置信我们点击了一些如何愚蠢的玩意儿。

    事实上,这部纪录片我也是在豆瓣动态上看到多个友邻推荐,并且刚好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就重新激活了我的Netflix点开看了, 不这部电影绝对不是愚蠢的。因为它引发了我太多共鸣。大概是两年前,我回国做田野的间隙去了一趟北京,看望了一下在当时还叫今日头条的地方工作的高中同学。那个时候头条刚刚改名为字节跳动,抖音还没有今天这么火,但已经出现了疯狂扩张的苗头。我去他的公司参观,我们聊起抖音,作为和数据研发相关的核心成员,他和我介绍抖音的各项功能,只记得当时我对这一款产品持一种比较负面的看法,觉得其核心机制就是让人上瘾而且内容并没有什么营养。而我们聊的具体内容我已经忘了,只记得他向我展示了他的抖音界面,是很多可爱的小猫,即各种“吸猫”视频。唯一印象深刻的是从他看那些视频的神情上,我读出了他可能也是一个短视频产品的重度上瘾用户。后来吃饭的时候他和我说,现在百度已经不行了,很快就会被字节跳动超越,我当时还将信将疑。而今日,tik tok不仅火遍全世界,还significant到陷入中美商业大战之中。这是短短两三年前我完全没有预料到的。

    毫无疑问,社交媒体是一个可怕而十分真实的幻觉,而这一点我最近才亲身感受到。虽然曾经一度是朋友圈重度刷屏用户,也偶尔在豆瓣上发点牢骚,但很少在纯陌生人社交媒体上生产内容。直到上一个月,我加入了鹅组,到目前为止发了两个帖子,其中一个是投票,没想到竟然有数百人参与了投票。这种现象会给你一种错觉,你的一个十分简单的行为影响了几百人的错觉。又或许这不是错觉,即便是在最微小的程度上,我的确影响了几百人的一种行为,我收集到了几百人的某一类数据。作为一个经历过十分困难地发问卷做访谈,需要实地调研才能收集到各种数据的社科生,这种感觉尤其奇怪,好像某种过去的看法和想法被完全地颠覆了。因为70万+人(爱八卦又有很多闲暇时间的)鹅组人,就像一个极其responsive的理想环境,即便是一个最无聊的话题,也可能会有很多人回复你。这种感觉太奇怪了。因为付出和收获似乎完全不成正比。可能我只是花了半分钟写了一几句话,就收获了几百个人的点击。很奇怪。

    观影过程中,我既庆幸我上大学以前没有手机,上网的时间也很有限(尽管这样,还是一度对百度Hi和QQ说说上瘾过),又反思了自己从大一到现在的七八年,生活因为社交媒体、互联网产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第一份有意义的长期实习是在学校的某求职公众号上无意间看到的,并且间接地决定了我第一个研究生项目目的地。我第一段认真的长期恋爱对象,是在网上偶然认识的,虽然我们现在分手了。ex是个一贯对社交媒体保持谨慎态度的人,尽管恋爱期间我们在Facebook上添加过好友,但他从来不在上面发布任何帖子,我们俩也几乎零互动,可能他只给我赞过一张照片。即便如此,当分手的时候我把他从Facebook联系人里删了,在那不久之后的某天,我竟然在fb的好友推荐里看到了他亲姐和他发小。不得不说一句,这是什么神机妙算。

    说到这里,感觉已经完全跑题。In short,这是一部很棒的影片,尽管你可以说它也试图通过互联网媒体的力量sell its opinion,但它至少是在面对互联网资本力量不断侵蚀我们生活自主性的危险趋势下某种反思的开始。作为经历了现实和虚拟完全缠绕的一代,希望我们都可以找到一种驯服互联网工具的方法,而不是被驯服,成为资本牟利的工具, 面对一切信息,尽可能地保持冷静、保持批判、保持思考。

    【详细】
    128651932
  • ??苗星仁
    2021/3/29 23:31:45
    你说的是真的吗?

    乞丐谁演的?那个表情真的到位!希望他们能够更加用心创作。多去学习,但还是要扎根黑土地!我想你们致敬!salute!东北喜剧要活下去!要好下去!!!!!!!!!!!!!!!!!!!!!!!!!!!!!!!!!!!!!!!!!!!!!!!!!!!!!!!!!!!!!!!!!!!!!!!!!!!!!!!!!!!!!!!!!!!!!!!!!!!!!!!!!!!!!

    乞丐谁演的?那个表情真的到位!希望他们能够更加用心创作。多去学习,但还是要扎根黑土地!我想你们致敬!salute!东北喜剧要活下去!要好下去!!!!!!!!!!!!!!!!!!!!!!!!!!!!!!!!!!!!!!!!!!!!!!!!!!!!!!!!!!!!!!!!!!!!!!!!!!!!!!!!!!!!!!!!!!!!!!!!!!!!!!!!!!!!!!!!!!!!!!!!!!!!!!!

    【详细】
    13353222
  • 草率
    2018/5/1 12:29:31
    谁都无法逃脱 !

    斯蒂芬金的大部分小说里的情节和角色,几乎都有着强烈的社会属性。

    斯蒂芬金说过,自己的小说是写给普通人看的,而不是那些特殊群体或特权阶层。他很在乎那些看上去很平常的人,每天在想什么,在焦虑什么

    这个片子也不例外。但凡是一个普通人,尤其是那些底层的,想挤入中产的那一部分人。感触会特别深!

    20年代的美国是一个变革时期,很多意识形态和当今的中国十分相似。农村人涌

    斯蒂芬金的大部分小说里的情节和角色,几乎都有着强烈的社会属性。

    斯蒂芬金说过,自己的小说是写给普通人看的,而不是那些特殊群体或特权阶层。他很在乎那些看上去很平常的人,每天在想什么,在焦虑什么

    这个片子也不例外。但凡是一个普通人,尤其是那些底层的,想挤入中产的那一部分人。感触会特别深!

    20年代的美国是一个变革时期,很多意识形态和当今的中国十分相似。农村人涌进城市、贷款的生活方式、城乡矛盾、女性被物化等等。整个电影里面其实最大的核心冲突并不是家庭矛盾,而是在于土地一旦变现,便失去了稳定。可不变现的话,就没有足够的钱来满足当下的生活。作为中产以下的底层,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解决这个财政矛盾的,唯有去银行贷款,欠下更多的债务。到时候银行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将土地收回。

    本片最大的讽刺在于,无论这家人是否杀妻,结局都是一样的。都无法逃出这资本社会的泥潭与梦魇。他的邻居就是最好的佐证 ,当年男主所羡慕的蓝色凯迪拉克、以及仓库上的新漆、自来水管等等,通过他以后落魄的结局可以推断,这些东西都是靠贷款买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消耗,这个看上去十分中产、令人羡慕的场主还是卖掉了土地。连极端固执甚至不惜杀妻的男主,最后还是去借了贷款。

    守着一亩三分地、通过所谓的劳动,是永远不可能致富的。更无法满足下一代的开销与生活,除非这个孩子永远不谈恋爱。一个没有资产和权力的男人,是保护不了自己的女人和孩子的。女人和老鼠一样,在社会中是寄生属性的,哪里有危险,她们 就会逃离,哪里有财富和粮食,她们就会去哪里。所以农场里那两个被妻子抛弃,落魄孤独的男人,以及被老鼠咬死 的孩子们,乃至被杀害的女人们(片中有暗示,所谓边缘地带,经常有离家出走的女人消失),都是当下社会必然的牺牲品,尽管他们如此固执、不惜逃离、甚至不惜杀人,最终还是难免一死,正如影片结尾的最后一句台词:谁都无法逃脱 !

    【详细】
    9336822
  • 名字不能太俗
    2013/3/17 19:53:26
    没有存在感的电影
    不要说电影中明显的常识性错误,也不要说接近脸谱式的而又缺乏辨识性的演员,也不要说生拉硬接令人疲乏的电影桥段,仅仅是这摇晃的镜头和拉扯得像隔夜的面条一样整合不到一起的线索就让人昏沉欲睡。导演想要跑酷,结果观众只看到剧中人物闲的蛋疼的在海滨城市漫步,就像在静止的火车旁来回更换背景,企图营造火车奔驰的场景,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
    小成本电影的尝试毕竟要依赖扎实、接地气的剧本,一味的追求奇异拍出来的电
    不要说电影中明显的常识性错误,也不要说接近脸谱式的而又缺乏辨识性的演员,也不要说生拉硬接令人疲乏的电影桥段,仅仅是这摇晃的镜头和拉扯得像隔夜的面条一样整合不到一起的线索就让人昏沉欲睡。导演想要跑酷,结果观众只看到剧中人物闲的蛋疼的在海滨城市漫步,就像在静止的火车旁来回更换背景,企图营造火车奔驰的场景,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
    小成本电影的尝试毕竟要依赖扎实、接地气的剧本,一味的追求奇异拍出来的电影很难有存在感——你似乎看过又没看过
    【详细】
    5813218
  • 明朝后裔
    2020/5/2 10:36:52
    真实的浪漫

    电影的故事很有新意,在诡异的师傅调教下,第一剑才明白,身处高峰需急流勇退 否则会一直被名利所累。毕竟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武侠电影终究是又要讲武,还要讲侠的,这部电影事件发生的很突兀,剧情衔接不太流畅,关键是侠这个字也没有体现。

    但是,武表现得很好,升格运用于打斗中,透露出决斗的凶狠与残忍,更加真实,也很浪漫。

    综合来看,电影出现于那个年代,也可以理解,服

    电影的故事很有新意,在诡异的师傅调教下,第一剑才明白,身处高峰需急流勇退 否则会一直被名利所累。毕竟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武侠电影终究是又要讲武,还要讲侠的,这部电影事件发生的很突兀,剧情衔接不太流畅,关键是侠这个字也没有体现。

    但是,武表现得很好,升格运用于打斗中,透露出决斗的凶狠与残忍,更加真实,也很浪漫。

    综合来看,电影出现于那个年代,也可以理解,服化道配乐演员剧本等等处处透露出一种仓促感,好像是赶工之作。

    【详细】
    12558233
  • 有一只猫
    2020/3/1 18:36:11
    谈谈王冕的演员——杨羽

    从《毛骗》到《杀不死》,再到这部《输不起》,李洪绸导演对于节奏的把握愈发老练。而作为工作室核心成员的杨羽,也随着这几部作品在成长,并最后成为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我对《毛骗》的兴趣始于各种精湛的骗术,却最终折服在细腻又深刻的人物情感中。看过《毛骗》的观众,一定不会忘记最开始的小宝,莽撞、毛躁,有些不知天高地厚,急于证明自己。观众可以很轻易的从他身上感受到他享受刺激,享受骗的过程

    从《毛骗》到《杀不死》,再到这部《输不起》,李洪绸导演对于节奏的把握愈发老练。而作为工作室核心成员的杨羽,也随着这几部作品在成长,并最后成为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我对《毛骗》的兴趣始于各种精湛的骗术,却最终折服在细腻又深刻的人物情感中。看过《毛骗》的观众,一定不会忘记最开始的小宝,莽撞、毛躁,有些不知天高地厚,急于证明自己。观众可以很轻易的从他身上感受到他享受刺激,享受骗的过程。他给人的感觉是很轻盈的。随着他的成长,他逐渐有了重量,越来越注重团队和他人,但依然没有脱去其锋锐。直到最后,小宝这个角色被赋予了太多,他成熟了,但他也被迫接受离别,与孤独的前路。

    杨羽赋予了小宝这样细腻的转折和深刻的感情,也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没能走出这个影子。直到在《杀不死》里,杨羽亲自打破了这个影子。

    《杀不死》里的林森,一开始的表现真的让我很不适应。聪明果敢的小宝演了一个怯懦又窝囊的普通人,这落差简直了。但是耐心看下去之后,我发现,杨羽真的很擅长驾驭这种剥洋葱一样的人设。要建立一个怯懦的表相,他便真的把窝囊两个字从发梢表演到脚尖。而慢慢的观众会感受到他的原则,他的坚持,他的成长与内心潜藏的力量。他是真的表演出了“杀不死他的,终将让他强大”,把林森演成一个活生生的人。

    而在《输不起》里,他再次突破了自己,演绎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反派角色。相比较作为主角的小宝和林森,在《输不起》中,王冕大多数时候隐藏在幕后,等待着最后密集的爆发。这也导致了前期对于王冕这个角色的刻画非常少。但少归少,杨羽却准确地抓住了这个人物的外在形象与表相之下的异常。

    在故事的前期,王冕戴着鸭舌帽和黑框眼镜,总是低着头,看不清神色的样子。对于经纪人的斥责和路风的维护,他似乎只是勤勤恳恳地干着自己的事情,表面的存在感极低。但相比处理成唯唯诺诺受欺负的模样,王冕的样子更偏向于漠然。不管是挨骂,端茶倒水,提交赎金,种种事情,他似乎缺乏很多正常的情绪表现,像是一个没有哭也没有笑的工具人。

    放在别的角色里,这是演的假。可放在王冕这个角色里,这是演的真。对王冕而言,漠然是他最好的保护色。脱去这层伪装,王冕是一个心理扭曲的病态的人,极度的自负,渴望通过玩弄他人的情感,操纵他人做出自己想要的反应,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快乐。

    因此便有了最后两集里王冕的爆发。时而愤怒,时而病态,时而愉悦,他的情绪一直是不稳定的。我最喜欢的是在给主角们思考的时候,镜头在他跳舞的场景和主角们的焦虑之间不断切换。我个人的解读是,他不单纯只是对欣赏到主角困境的愉悦,更是陷入了自己得偿所愿的幻觉中。此时他就是自己的明星,享受这孤独的焦点时刻。

    杨羽用一种如痴如狂的演绎,把这个角色的病态化成了实实在在的东西。他不再是小宝,林森,王冕,任何的某一个角色。在他的表演里,每一个角色都鲜活的存在着。他是杨羽,一个演技精湛的演员,我深信他未来会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

    【详细】
    123261251
  • 北北
    2020/11/24 0:29:22
    可以看

    湊合能看的類型。首先劇名真的需要懂粵語才能弄懂,很多人不理解主題名字看了感覺家庭劇就棄坑了,實際上c9英語讀法跟本地家庭主婦俗稱的師奶讀法基本一樣。看海報就知道是一邊做家庭主婦照顧家人一邊做特工的故事了,沒有任何問題,監製梁耀堅是個新人,一般新人都只會先開始小製作,演員大場面不會多了,因此什麼特工就幾個人場面尷尬之類的問題我覺得了解之後可以略過了。

    湊合能看的類型。首先劇名真的需要懂粵語才能弄懂,很多人不理解主題名字看了感覺家庭劇就棄坑了,實際上c9英語讀法跟本地家庭主婦俗稱的師奶讀法基本一樣。看海報就知道是一邊做家庭主婦照顧家人一邊做特工的故事了,沒有任何問題,監製梁耀堅是個新人,一般新人都只會先開始小製作,演員大場面不會多了,因此什麼特工就幾個人場面尷尬之類的問題我覺得了解之後可以略過了。

    【详细】
    13000182
  • 魁方杓曲
    2018/5/5 0:05:13
    四不像的远大前程,你的结局让人很无语?

    看完了大结局,我只能用“四不像”三个字来形容这部电视剧。

    看名称,让我以为仿上海滩的电视剧来了,但这并不妨碍我觉得它是雷同从而放弃它。实际上前面几集,一个底层的小混混凭着一张利嘴左右逢源,陈思成演的非常有现实感,就好像生活中说话那样,尤其是语气,别开生面。

    洪三的崛起就是屌丝的逆袭,所以很让我们这些生活中不得志、不如意的屌丝们非常的羡慕,不过作为资深看客,洪三的崛起非

    看完了大结局,我只能用“四不像”三个字来形容这部电视剧。

    看名称,让我以为仿上海滩的电视剧来了,但这并不妨碍我觉得它是雷同从而放弃它。实际上前面几集,一个底层的小混混凭着一张利嘴左右逢源,陈思成演的非常有现实感,就好像生活中说话那样,尤其是语气,别开生面。

    洪三的崛起就是屌丝的逆袭,所以很让我们这些生活中不得志、不如意的屌丝们非常的羡慕,不过作为资深看客,洪三的崛起非常的迅速,就好像神一样出名了,没有任何的磕绊就在永鑫公司取得了三当家陆昱晟的青睐、于梦竹的芳心,不得不说无处都透露着刻意和勉强,剧集转承生硬,不合情合理。

    其实这个刻意,刻板,在洪三办上海赌王大赛的时候,就给人怪怪的感觉,非常的短暂,然后洪三出名,赌场生意,一爷及一股党的出现非常的突兀,除了后面交代了袭击张万霖是他们干,可以说莫名其买的就出现了一股党,一个字——硬。

    说说写的好地方吧,免得吐槽多了,写不下去,为了方便区别,我用【】框的属于我感觉很经典的地方。

    【一、永鑫第一次开会,洪三推门进来,一翻口舌,算是描绘比较详细,一下子就让人觉得洪三是一个能说会道,胆子也很大,但又透露这洪三的无知和混混的特质】,但这个特质与后面的洪三突然变的大义格格不入,可能是洪三的大义转的太快,中间没什么特别刺激洪三的地方吧,唯一刺激的是两点,一是仼雨樵刺杀,洪三想认大哥,顺着沈达的话往下说,不得不说洪三很聪明,机智。二是送汪雨樵出城和于大小姐的一翻对话,不过这也是从盗了严华的话。这亮点,我只能看出洪三的聪明。但就这两个转承,一下子让洪三变的懂了民族大义,越发显得齐林的不堪。

    【二、最让我感受很深的地方,只有一个片段,就是大结局时候,虽然大结局毁了整部电视剧,但也能找到发光的一个点,就是阿悄姐阻止沈达的时候,最后又让沈达走的那几分钟的片段,这很可能是演员的演技征服了我,让我感受了,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突然我好像就懂了这八个字的含义,阿悄姐眼中的不舍,差点让我哭了,为了成全沈达的大义,让爱人犯险】看到这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洪三送梁出城,是那么的逗比,愚蠢。【所以这个时候我并不知道沈达会死,但阿悄姐可能已经预料到了,但还是让沈达去完成了大义,爱情和意气,该如何选择?可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选择,其实说明我们很多人为义所累,无法豁达吧】

    【洪三搞定漕帮那一段也挺精彩的,很灵活,扳倒了沈青山】,不得不说沈青山这个角色,他是一个逗比吗?这么重要的一个人物,竟然没什么戏份,就被搞倒了,一点作用都起不到,一开始我还以为是一个很牛逼的人物呢。

    接着吐槽吧。。。。。。

    陆昱晟两次带洪三上钟楼看上海全景,谈人生,谈理想,谈远大前程,当时候我以为洪三要大展拳脚呢,哪知道一个急转弯,婚礼上带着一爷跑了,我擦,这什么鬼,莫名其妙。

    最后的大结局,没啥可说的,就是一坨翔,如果是前面放了那么多的莫名其妙,能给个6分,大结局我只能给1分,豆瓣给6分的高评,也许是给某人面子。

    不说了,放了这么多集,杂而无章,其实我明白整片想表达的是洪三这么一个小人物,凭借自己的机智,不断的成长不断的进步,接受了新思想,最后为了民族而牺牲,至死还是一个小人物。我觉得到死也是一个小人物可能会更好。

    但洪三的成长,在这么多集数中并没有显现出来,甚至成长不如齐林,至少齐林这个角色刻画的很有特色,一个胆小懦弱的人物,总想着一步登天,却又命途多舛,不断遭遇挫折,演员演的非常好,但还是片段少了,齐林的遭遇太少了,不足以让他成长为一个心狠手辣的人,尤其是在洪三和一爷隐居的日子,齐林的成长我们没有看到,整个都围着陈思成转,说明导演也是很自私的。对了说到这里,一爷的死,洪三的复出非常的勉强,前后不连接,完全就是扯淡。不觉得拍的很烂吗,最后还让徐特使把骰子给了洪三,真他妈逗,是想表达一爷没死吗?给观众留个悬念?

    我为自己花了这么多时间看完这么一部烂剧非常的愤怒,然后又花这么久注册豆瓣,写这么长的文章来吐槽,我也是疯了。

    我看了《上海滩》《李卫当官》的影子,最后又想把洪三刻画成一个为了民族大义,但却成了一个不惜牺牲人命的为达到自己目的蠢货,到最后洪三还是一个小混混,也成为不了民族大义的代表,不得不说《远大前程》,你很烂

    【详细】
    93441826
  • 刹那f清英
    2022/3/27 22:44:27
    好似另一种生物
    没有任何批判的意思。都是个人自由。当然在日本动画里聊这种话题属于是没事找事在虚拟世界里寻找真实感,不过本来就是闲着也是闲着的时期。 时常觉得美少女动画的主人公和我应当不是一个物种,日常动画中她们的行为与逻辑像是某些特质杂糅而成的思念体,处于另一个非现实非日常...  (展开)
    没有任何批判的意思。都是个人自由。当然在日本动画里聊这种话题属于是没事找事在虚拟世界里寻找真实感,不过本来就是闲着也是闲着的时期。 时常觉得美少女动画的主人公和我应当不是一个物种,日常动画中她们的行为与逻辑像是某些特质杂糅而成的思念体,处于另一个非现实非日常...  (展开)
    【详细】
    14302215
  • 落羽杉
    2020/12/21 11:37:18
    Women hold up half the sky———隐藏女主王璐的故事

    王璐身上的弦一直都绷得很紧。可能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小时候父亲给她买科学书籍是为了让她学习知识,她看着那些书却偷偷梦想着登陆火星,不苟言笑的她藏着一个极其浪漫的梦想———跟火星上的机器人一起看蓝色的日出。关于她的成长背景着墨不多,却清晰明了:她出生时父亲失望的神色预示了她成长道路上的艰辛,她和丈夫的客气和疏离感透露出了婚姻的貌合神离。“妇女能顶半边天”,这么具有时代感的口号,初初看到都会觉

    王璐身上的弦一直都绷得很紧。可能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小时候父亲给她买科学书籍是为了让她学习知识,她看着那些书却偷偷梦想着登陆火星,不苟言笑的她藏着一个极其浪漫的梦想———跟火星上的机器人一起看蓝色的日出。关于她的成长背景着墨不多,却清晰明了:她出生时父亲失望的神色预示了她成长道路上的艰辛,她和丈夫的客气和疏离感透露出了婚姻的貌合神离。“妇女能顶半边天”,这么具有时代感的口号,初初看到都会觉得它不合时宜甚至老土得有些好笑,但若了解了王璐整个成长背景,便觉得如此贴切。成长于重男轻女的家庭里的王璐,一路努力想登上火星,得到父亲的认可是她的动力之一。但现实却不尽如人意,当她接近火星的时候父亲却已经失智,登陆火星的英雄是自己女儿这件事,恐怕再也不会被认知。这部分仿佛是王璐内心的一个缺口。她的前半生是按着传统女性的道路在走的,直到遇见了陈梅,开启了自我觉知的大门,甚至可能是第一次遇见了爱情,第一次为自己而活。陈梅的出现,仿佛是照进裂缝里的一道光。在异国他乡说着熟悉的母语,教她融入另一个世界可能并不是击中她的地方。也许,陈梅深谙“妇女能顶半边天”对王璐的意义,对她女科学家身份的认同、尊重和发自内心的骄傲、惺惺相惜,才深深地撩动了王璐的心。她们的恋情,既含蓄又直接,丝毫不造作。陈梅聪明沉稳,她不动声色的试探、进攻,有着润物细无声的温柔。传达爱意的方式内敛老派但又浪漫,刻在戒指上的上世纪古老口号是她隐晦的爱意,给光年外的爱人说的情话,是加了密的“中国人民的心和你在一起”,也是加了蜜的“不管看不看得到,我都在看着你”。柜门被拆工作受挫她没有后悔,王璐任性地要求她再等数年,她也毫不犹豫地答应。陈梅俨然就是完美情人一般的存在,王璐值得她那么好吗?值得啊。事业上她头脑清晰理性,判断力决断力甚至在指挥官之上,最后飞船面临失败即将返航,是她力挽狂澜在失败里寻找希望。全剧她说过最打动我的一句话是“我也怕死,但是我愿意为了希望而死”,那一刻的王璐简直头顶光芒。最后留的遗书只有一句话:“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干净利落。感情上她理性地守住底线,既尊重了自己的家庭又尊重了陈梅,但对自己的心动又不藏着掖着,“我也想的”;白纸黑字的「我爱你」明明白白;最后她让陈梅等她,陈梅问“那我就这么干等着?”,“对” 王璐的回答一如自己的干练作风,潜台词自信满满:我值得被你等。至此可以发现,一直默默付出不曾索取的陈梅在等到她的阿姨后肯定会收获满满的幸福。王璐这条支线虽然篇幅有限,但是写得走心,细节编排到位,比如王璐上了太空后,她曾经戴过的耳环戴到了陈梅的耳朵上,暗戳戳的交换信物的环节并未演绎出来,却偷偷藏在有限的戏份里。人物的塑造寥寥数笔却立体真实,有血有肉。感情细腻有火花,演绎生动,事业线也没落下。就这么几场戏,打脸了多少拿了好资源却仍讲不好故事的电影(没有具体针对谁的意思)。最后真的要盛赞邬君梅的表演,真正纯粹靠演技打动我,而意料之外的是张瑀希,一个没演过多少戏的演员,居然成功接住了阿姨的戏,着实不易。所有星全部都是打给她们俩和这条线。

    PS.远漂没有第二季我真的不是很在意,但是王璐和陈梅这么好的角色没有下文,让我至今都觉得意难平。但这样也好,这样就不用看到王璐回地球后被铁腕领导处理,不用看到她艰难地与丈夫离婚等等虐戏。至少在我的世界里,她们的爱可以跨越星球,也足矣克服一切困难,无畏地在一起、尽兴地相爱、幸福地厮守。

    130711587
  • 木卫二
    2015/8/3 11:57:55
    罗曼蒂克的消亡
    我没看过《太平轮》(上)。

    据朋友说,没看上集影响也不大。所以我还是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直接看了《太平轮·彼岸》。而即便如此,吴宇森还是花了几十分钟时间来回顾上集。

    人们苛责于上集的不上船,到这一集,恐怕要怪罪于船戏太少。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以一艘船命名的《太平轮》,它的真正焦点并不是船,不是海难,而是交织着中日矛盾和国共内战的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是大时代,是1949年。这
    我没看过《太平轮》(上)。

    据朋友说,没看上集影响也不大。所以我还是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直接看了《太平轮·彼岸》。而即便如此,吴宇森还是花了几十分钟时间来回顾上集。

    人们苛责于上集的不上船,到这一集,恐怕要怪罪于船戏太少。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以一艘船命名的《太平轮》,它的真正焦点并不是船,不是海难,而是交织着中日矛盾和国共内战的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是大时代,是1949年。这个年份在大陆的影像记忆里,是庄严崇高的,是新中国,是解放。然而在《太平轮》,它是悲烈的,是人人自危的逃命,是寻求彼岸新家园的最后一跃。吴宇森电影里时常表现的兄弟情深,似乎也杳无影踪,彻底变成了讴歌女性的结尾光芒。不难想象,在眼下的电影消费时代,这种历史写法会遭遇何等命运。吴宇森实际上也只剩“正写”这么一条路,它本身已经是不易,更不用说电影拍摄背后的命运多舛。

    《太平轮》还是经典的吴宇森拍法,抒情慢镜头,柔光大特写。电影不停往返于大陆的上海和台湾的基隆,在现在进行时和画外音闪回之间频繁切换,尤其是围绕一幅画,一台钢琴,一首未完成的曲子,还有一千只纸鹤,试图去表现旧时代的罗曼蒂克消亡。

    吴宇森自然是个浪漫主义者,《太平轮》被一些人称为明信片,似乎少了那个时代的尘土气。乱糟糟的码头,湿漉漉的基隆,包括太平轮的船体,看上去都好像被搭景给修饰美化了,少了一种被洗礼和打磨过的历史质感。不过,《太平轮》的制作规模始终摆在那,整体比王童《风中家族》还是要顺眼许多。一个写小人物置身的大时代,一个写大时代下的小人物,殊途同归。

    电影以字幕提示,预先告知了这场惨烈却不太为人所知的死亡灾难。当人们争先恐后想要上船,不想却是赶上了一趟通过死亡的旅程。太平轮的沉没,本身是例行运输过程的偶然事故。放在时局背景下,它的沉没又变成了一种必然。受限于环境,人们千方百计想逃,《太平轮》却没有深入去问为什么。否则从悲剧的残酷程度,俞飞鸿一家一逃再逃,终至无处可逃,这样的乱世故事,似乎更有说服力。但说实话,粘带了大历史的电影,很难让中国的年轻观众提起兴趣。一部电影的立场是左是右,是正写还是曲笔,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是主旋律还是黑色喜剧,哪个选择都不重要。陷入实用主义漩涡的中国人,其实已经对政治以及政治背后的历史不感兴趣,不问对错。正如今时今日,他们拔高踩低,只相信号称用脚投票的票房,又正如《太平轮》所遭遇的尴尬局面:上集票房看低,那么,此番已铸败局。

    人们常调侃,好莱坞电影人害怕动物、小孩和水。当吴宇森只是借助章子怡的眼睛,看到了洁白的鸽子。当两次生产和小孩变成了彼岸的希望,当汪洋大海变成了死亡。《太平轮》似乎把三样东西都讲全了,却也只有如此。对我来说,这部电影还保留了不少的闽南语方言,当粤语电影近乎被动消亡,它已经是个异数。影片在意识形态上,也没有以往的主旋律影视那么招摇。至于这是进步还是让步?我们不得而知。

    这部电影的演员表现没得说。金城武,帅。他贡献了整部电影最出色的表演,尤其是清澈的眼神。他以近乎浓烈的死法,发出了想活下去的呼喊——最讽刺也最心酸。章子怡的人生遭遇,其实是阴差阳错乱世情的正统写法,并无过失。碍于她有过太多的杰出表演,《太平轮》属于正常水平。宋慧乔,美。被配音的她,似乎也只需要承担一个美的符号功能。并且,这种美是不会被人嫌弃的。贡献了灾难级别表演的黄晓明,终于变成了闪回里的人物。不过,他仍没有放弃存在感,在与金城武的一场对手戏中,他仍然频频暗示于观众,内心里有“比你帅”的潜台词。其他演员,像佟大为、杨佑宁乃至于俞飞鸿、王千源,都是恰如其分的存在。

    整部《太平轮》给人感觉它不像是吴宇森拍的。这部圆梦作品,跟他以往的作品风格大相径庭。可千真万确,《太平轮》又是吴宇森拍的。房子被暴风雨摧毁,人们还可以重整家园。太平轮沉没在了漆黑的大海里,甚至没有引发太多的历史回声。当人们被战争折腾得疲于奔命,他们都意识到除了性命,身外之物已经全然不重要。历史则更加残酷,最不值钱的,也就是人命,是冰冷的数字。有名有姓的他们,充当了无名无姓的存在。

    《太平轮》所做的,也许只是希望中国观众不要忘记。毕竟,人们实在是太健忘了。

    【木卫二微信公众号:movie432 刊于《北京青年报》】
    【详细】
    75571804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