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隋唐我可能是在什么交通工具上断续跳看了大半,因为接触时间太短经常忘记自己看过,但提起来则马上唤起明确和独特的印象。一开始会看可能是因为好奇演员,富大龙杨广,汤镇宗杨坚,严宽秦琼,姜武程咬金,斯琴高娃程老娘,王宝强李元霸,之类的。我对隋唐历史的知识来源比较正统,说唐、兴唐传、隋唐演义的书、隋唐演义的评书等等,全都没有接触过。除了通过连环画和折子戏知道一些梗概,基本没碰过任何通俗文艺里的隋唐
这部隋唐我可能是在什么交通工具上断续跳看了大半,因为接触时间太短经常忘记自己看过,但提起来则马上唤起明确和独特的印象。一开始会看可能是因为好奇演员,富大龙杨广,汤镇宗杨坚,严宽秦琼,姜武程咬金,斯琴高娃程老娘,王宝强李元霸,之类的。我对隋唐历史的知识来源比较正统,说唐、兴唐传、隋唐演义的书、隋唐演义的评书等等,全都没有接触过。除了通过连环画和折子戏知道一些梗概,基本没碰过任何通俗文艺里的隋唐。所以不是出于对隋唐演义的兴趣,也没有对这个剧抱有任何明确的期待,看之前并不知道自己会看见什么。
但应该是在最多两集过后:……这是单田芳吧?
这非常特别。以评书为蓝本的电视剧不少,但一般也不易察觉,因为第一影视改编会改变叙事的脉络,第二演员演绎的形象远离了评书的语言。但这部隋唐正是在这两点上做到了鲜明的相似,甚至不需要听过单田芳的隋唐演义也可以很容易地觉察到这部电视剧跟评书尤其是单氏评书的高度同调性。不但符合评书的情节,而且演出了评书的感觉,很多场景我觉得在讲台词的是单田芳。查了下演职员表果然他老是顾问。
剧情几乎照搬了评书的叙事结构,一种复杂程度介于早期国产RPG和金庸小说之间但远次于水浒的、一根主线扯藤牵瓜的展开方式。相同点是都可以大致概括为前期主角通过不断的奇遇聚拢起身边的小团体,后期这个小团体过关打怪升级。不同之处是评书里的奇遇没有成熟的武侠小说那样复杂离奇,也没有游戏的浪漫因素,比较传统,主角前期主要靠认亲拓展社会关系。我没看过其它的隋唐电视剧,但这部里秦琼一出场认一个弟弟认一个儿子的场景都拍得很详尽,非常鲜活。尤其罗士信名义上是弟弟,情态上就是一个一米九的大胖儿子,拱在严宽怀里哭的情形非常父慈子孝。严宽当时好像是处在一个憋着气要糟蹋自己美貌来证明演技的阶段,声称不接偶像剧了要往正剧发展,为了演秦琼增重十斤(但是没用,仍然美貌,而且脱去单薄感,反而生出了正大的美貌),穿得窝窝囊囊的出来卖马,哭得我都笑了。我估计他看剧本的时候应该挺高兴的,觉得是个正经剧,因为大概不会有什么偶像剧让主角上来就认两个儿子,还赶着叫爹。
但是评书结构还有一点,就是所谓第一主角的“线索”功能更明显而“主角”光环要弱一些,白眉大侠的徐良、童林传的童林,本身都是外圆内方甚至八面玲珑的温和性格,便于容纳和串起群像,而群像中不乏更有棱角和光彩的人物。也就是说,你演隋唐演义秦琼这么一个主角,跟你演汉武大帝里的汉武帝那种一出场连司马迁都趴你脚下磕头说皇上圣明我错了的主角,是不太一样的,你出现的场次可能是最多的,但你未必是最漂亮的、最正确的、最厉害的、最高明的,你占不了特别大的便宜。但严宽正好非常适合这个定位:出彩的发挥倒不是必须,要在于端得稳镇得住,尤其在这么一个因为忠实贴近评书而经常显得有些搞笑的剧里。比如说有一幕是程咬金尤俊达劫完皇纲,让程老娘装死,借发丧的机会销赃,结果被捕快秦琼撞上识破;这一出非常热闹,姜武和斯琴高娃还有那位演尤俊达的等一干老艺术家上蹿下跳,放飞自我,严宽就制服笔挺一本正经地站在旁边露出山东人厚道我什么都不说的微微笑,这个感觉就很对。秦琼在北平王府认亲,一大群人里除了他和罗成都不算主角,但是大家围着他展开,也都演得痛快,丝毫没有妨碍发挥。总体来说我认为严宽在这里担任秦琼是相得益彰。
单田芳评书的一般套路,主角核心团体是正统主角1+搞笑丑角1+英俊小生1+老成军师1,这种配置比较成熟,但也导致不同故事里的人物特征乃至桥段都是类似的,我只听过三部都是这样,就没有继续了。隋唐里这套搭配就是秦琼+程咬金+罗成+徐懋功,小白脸担当就是张翰演的罗成。我在看这部隋唐之前之后都没有在屏幕上接触过张翰,之前对他的印象就是承包鱼塘……但看了以后有点改容起敬。不同于承担主线功能的秦琼、时常长期游离于主线之外的人物如单雄信,还有惊鸿一现不能全首尾的角色比如杨广,主角和泛主角群体中,程咬金和罗成是这部评书里塑造最鲜明完整的两个角色。从这个角度来讲,他们两个的塑造难度集中在演绎,不需要演员自己特别费心去创造什么或者填补什么。剧本也果然是除了添加爱情戏,修订了原本罗成故事里一些太过涉及神鬼命说的情节,之外改动不大。我觉得张翰做得可以。前期北平罗少保(这剧一个张翰的罗成一个富大龙的杨广,对着父母笑起来的时候都特别甜,是两种截然不同但是都很甜的甜,我看的时候也说不清什么感觉,但都很想笑),中期贾柳楼结义、家族惨变、逼死丁延平,评书原本已经有很多跌宕起伏的大场面,这些场面他基本都掌握住了,而且不管情节是呈现评书的欢闹滑稽气氛也好,偏向正剧的正经气氛也好,他融入其中,都不突兀。徐懋功出走后他读出徐留下的题诗“瓦岗山上众将散,一统江山归大唐”,诗很打油,但是神态微微沉郁,离开头的娇纵小公子已经非常远了。我看这个角色的感慨就是靠谱剧本真的带人,反过来说演员要从没谱的剧情里硬树起一个人物也是真的要靠演员自己。
姜武的程咬金,剧本和演员一起,完全复制评书风格。单雄信在贾柳楼为母亲作寿,群雄围坐饮酒,他想挑拨已有罅隙的单雄信和罗成,先凑到单雄信旁边说,哥哥,我看罗成心里不服你,我去劝劝他。然后坐到罗成身边敬酒说,兄弟,这满屋人里只有我真心对你好,你看单雄信看你那副样子。罗成面露不忿之色。他又回到单雄信身边说,哎呀哥哥,你看罗成那脸色,他说你有什么了不起,我劝不动啊。不过哥哥你也别生气,你让着他点。单雄信也笑不动了。他又坐到罗成旁边碰一碗酒说,单庄主生气了,说你北平王府算什么东西,但他也是个庄主,家大业大,我劝你不要轻举妄动。如是者再三,罗成大怒拍案而起,和单雄信对打。我不知道评书是怎么说的,但我知道一般电视剧不会这样演。这是漫画式凝炼过的滑稽场面,是舞台剧或者京剧之类传统戏剧在现场演来讨观众的哄堂大笑的。但这一幕所有人都一本正经。姜武还好想象,张翰和胡东并不是自带相声气质的人,也演上了评书还演挺好,我只觉得单田芳他老人家的声音在耳边回荡。
对一些评书里特有的设定也保留了。比如说听过单田芳评书的应该对一类角色有印象,叫作倒采花的女淫贼,大概是指这样的江湖女性:看上了哪个男的就主动表态、抢先追求,以至强迫性自荐枕席,有些睡完就把男的抛弃了或者杀了,有些是想强行跟人家结婚,行为上跟常见的男强奸犯也差不多,但是评书倒也不把她们作为绝对的反派,再加上讲述细节处理,偶尔甚至能感觉到一丝女性的天真执着。回忆了一下我知道的评书,女追男远远多于男追女,正面人物的家室要么是一出场就配好了,如果在出场后才结婚,基本就是被女方本人或女方家庭看上了强塞的结果。我对评书没有研究,就不深究这种桥段的形成原理了。当代观众认知已变,不难接受这种敢想敢干的女性人物,把剧情调整得正统一些,稍微改一改就是独立自主新女性,但这部电视剧它没有改。
没有改的情节是什么样子,我听过这一段大概是这样:白眉大侠里的主角小白脸担当白云瑞(白玉堂的儿子),被一个无父无母性格大胆的侠女看上,向他示爱;白云瑞已婚,断然拒绝,但女方不甘心,继续跟踪他并不断示爱,这女孩子的武功还高于他,也摆脱不了。凑巧她有个孪生妹妹是个倒采花的女淫贼(比姐姐也就多走了一步),行走江湖事有凑巧,也纠缠上白,白将两人弄混,误会更深。最后开封府去执行皇帝的什么任务,闯到最后一关,非那姐姐帮忙不可,开封府众人一商量,就押着白云瑞去成亲。白云瑞当然一是为了原配的情义,二是为了自己的贞操,三是弄混了新女性和采花贼,抵死不从,结果女孩子被他当众破口大骂,翻脸大怒。单老讲到这一段的时候说白云瑞见她大发脾气,不由得心生恐惧,心想我要是真的不从这个女的会不会弄死我(基本是原话)。最后那任务肯定还是完成了,最后一回的收尾就是白云瑞和他老婆和这个女孩子一起走在队伍的前边有说有笑。我至今不明白单老的意思是不是这三个人就打算一块过了。白眉大侠也拍过连续剧,没看过但我觉得肯定不是这么演的。
所以当我看到以下的情节:瓦岗军讨隋,王伯当在虹霓关把隋将新文礼一枪扎死,新文礼的寡妇代亡夫出战,结果觊觎上杀夫凶手的美色,献关求娶王伯当。瓦岗兄弟们取城心切,就将王伯当按头成亲,送入洞房。但王不甘心,新婚之夜大打出手,结果又输给新娘,女方就此翻脸,兄弟们也埋怨他,王被威胁再不嫁过去就要砍他的头,这才认命。这么本格的倒采花事件,剧中几乎一毫不改地拍出来了,就有点惊奇。
还有评书中李元霸被自己扔上天的大锤掉落砸死,也就这么拍出来了。很忠实。
就无法评价好或者不好,但一部流行多年的评书,故事脚本总归也是经过现实考验的、能抓人的东西。这部剧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它的保守,不作多余的演绎,不作更深的历史向挖掘,致力于呈现。可能“与其不逊也宁固”。
和评书的相似感——“感”,有一部分是用电视剧的镜头语言做到的。虽然这个戏不知道是后来没钱了还是演员档期凑不齐,有少许后期制作让人哭笑不得,某些场景只能形容为“一行人突然被P在了河边”这样,但是绝大部分群戏,只要确实是演员都在场实拍的,场面都比较饱满,画面充实,符合隋唐演义应该给人的热闹感觉。这部隋唐的镜头有时候能让人想起小时候看的连环画——连环画的高峰时期,风格百花齐放,画家们尝试各种各样的构图,其中不少人借鉴(甚至抄袭)西方油画,尝试故事性强烈的多人物场面。记得其中翘楚应该包括戴敦邦施大畏等人画的三国故事:同一画面里出现多个人物,参差呼应,形成一个行动的瞬间、有张力的整体。后来连环画这个艺术形式过时了,有能力驾驭复杂场面的作者大多转做其他,后来补缺的创作者就只会用单个人物粗糙的大头填充整个画面。其实连环画的构图和电视剧的镜头是一个道理,就有些电视剧的运镜就是很呆傻,我记得新三国就是,A说话的时候屏幕上满满的一个A的大头,B说话的时候镜头就摇过去呈现B的大头,A又说话了就摇回A的大头,然后旁边的C有什么反应了,镜头又突然出现C的大头,时间一长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在通过什么站在村口数摩托的白痴或者流着哈喇子的狗的眼睛注视着这一切。但是这剧一方面从人物配置上保留了相当多的配角,一方面剧本保留他们表现的段落,另一方面镜头也给他们充分的露脸机会。雄阔海出场、长安闹花灯的场景拍得就很热闹,其实热闹不止是要画面里人多、人的表演投入,而且画面里的人最好都有戏可演,跟观众都熟,这几个条件他们都达到了。
这部剧也有不评书的地方。隋炀帝杨广这一整条线,在富大龙的牢牢把持下,完全呈现出话剧甚至莎剧的风采。
这当然是富大龙老师厉害。不过能给富老师这么大的自由度,我觉得也有脚本的原因——相比起对江湖市井人物从言行举止到神态心理生动细致的描摹,单田芳的评书乃至所有人的评书,都很少耗费篇幅绘声绘色地刻画昏君暴君。第一评书所擅多在于江湖而非庙堂,第二昏暴之君的具体行为在公开描述上存在限制。评书隋炀帝艳史,敢讲吗。如果把隋唐演义里直接描写(注意是直接,不算他人转述和叙述者评价)隋炀帝言行的部分转成文字版,看起来可能只是一个不错的老头:下令杀人对听众的冲击并不直接,而李元霸当场挑衅,他还待人家客客气气的。
有这么一个评书的基础,所以脚本的原因就是其实没有脚本。杨广这个角色相关只有大事记,此外全靠编剧和演员自己填充,而编剧看起来也没有填充多少。我搜演员访谈的时候,看到富大龙说:好几次给他的剧本上只有一句话:杨广和萧妃在后宫荒淫无度。就没了。他只好和扮演萧妃的白冰老师两个人一起研究如何荒淫无度。我看到此处,精神一振,结果看下去原来是说怎么在不让女演员作出牺牲也不让她们感到不自在的情况下,让观众觉得富大龙老师荒淫无度。他们的研究结果呈现在银幕上,是富大龙自己穿个妖艳的玫红色寝衣,披散头发,露着胸毛,眼神迷离,面露虚浮微笑,靠在床头含含糊糊哼哼唧唧的,白冰和一干宫娥采女在榻上围着他嘻嘻地笑,他偶尔从床上爬下来一边抚琴一边接见权臣,接见完毕权臣走了又爬回床上,妃嫔们继续围过来柔声细气嘻嘻地笑。看上去珠偎翠绕,实际只有一堆胳膊柔软地搭在他身上,还有几只细白的手在捏他的后背和肩膀。但乍一看确实有点无法直视,这样的场景还不止一处,火车上周围人多我没敢看完。富大龙老师确实是一位值得尊重的演员。
杨广的戏份也并没有因为评书没有过多描述他的动作而显得单薄,剧里连杨广勒死他爹、杨广被迫上吊,甚至转场性质的“杨广接见宇文化及”,都是浓墨重彩时间不短的场面。这些场面大约百分之七十是富大龙SOLO,百分之三十是他和一些旗鼓相当的演员的对垒。具体场景不展开描述了,我因为喜欢另一个演员罗云熙,也看过罗的一些采访,有个问题问他下一步最想演哪类角色,罗也是很有抱负了,说最想演变态、杀手,精神病。其实依我所见,如果说塑造孤清执拗、歇斯底里的精神病,他已经小有所成;但如果接下来要尝试汪洋恣肆、富丽堂皇的精神病,则我强烈推荐他向这部隋唐里的富大龙老师学习。富大龙的创作和他的表演,给原本紧锣密鼓一句接着一句讲故事的节奏、还有嘻嘻哈哈滑稽笑闹的节奏里增加了一些艺术性相当高的延宕和铺陈,令本剧中所有其他的抒情场面显得蠢笨。
这部剧另一条不评书的线,是秦琼和罗成各自的爱情线。前边已经讲过了评书中常见的男女情爱故事的特点,如果本格搬演那就只有倒采花的女淫贼。大概一部当代正剧终究不可缺了典,所以给这两位各自现编了一段言情。罗成和单雄信的妹妹初期吵吵闹闹小儿女,后来经过患难定情又因为单雄信和唐廷的恩仇错过,没有细看不过直觉不令人反感,单妹妹是唐艺昕演的,活泼善笑的小圆脸。秦琼的爱情则略有常青书记配沂蒙红嫂感,就编成靠山王杨林在十三太保之外又收了一个义女叫杨玉(名字也够绝的,再收一个是不是要叫杨红芍),她和秦琼结合,抛开了青梅竹马的宇文成都。这段三角恋虽然本格言情得比较腻歪,但剧情对里边的三个人大体还是公正的,宇文成都演员英俊,虽然被剧情所迫和秦琼抢女人,但也有一些比评书里丰富的刻画,算是立住了的反面阵营角色。就是他可能是整部剧里最“不评书”的一个,经常形成一种,那边程咬金尤俊达呜嗷乱叫地演小品,然后富大龙老师携压迫式气场前来进行话剧表演,然后再一转头宇文成都在这边痛苦地为了女人割腕自残,三台大戏同时上演的错乱感。我刚刚感叹这哥们硬是在本格评书里开拓了本格言情的一席之地……就看见剧情又忠实还原了他在评书里的结局:被王宝强的李元霸撕成两半。竖着撕。撕人的场景不好拍就后期用CG强行还原,非常忠实,但是撕完还给脸上来了一个大特写,眼角流下一滴泪。所以就,也没什么好说的,花了这么多篇幅介绍,不是推荐,不是要评价它好或者不好,好的地方非常多,但主要还是试图记下来一种整体的印象,确实是比较特别。
真爱不是靠一场婚礼就能得到的。一开始两个人的婚礼,洁白的婚纱,肃穆的教堂,美丽的小女孩,感觉就是一场完美的爱情结局,其实是真的么?不是,两个人不是真爱,估计就是两个人都想结婚了,靠结婚的束缚来假爱着,凑合着一辈子,结果一不小心在医院里面就暴漏了本性。
真爱不是靠别人施舍的,靠魔鬼的诅咒也不行,最终还不是弄得鸡飞蛋打。
真爱不是靠一场婚礼就能得到的。一开始两个人的婚礼,洁白的婚纱,肃穆的教堂,美丽的小女孩,感觉就是一场完美的爱情结局,其实是真的么?不是,两个人不是真爱,估计就是两个人都想结婚了,靠结婚的束缚来假爱着,凑合着一辈子,结果一不小心在医院里面就暴漏了本性。
真爱不是靠别人施舍的,靠魔鬼的诅咒也不行,最终还不是弄得鸡飞蛋打。
真爱是润物细无声的到来的,她的到来总是不期而至,你费劲心思最后也总是误了卿卿性命。
西班牙女导演伊莎贝尔·科赛特,根据英国当代女作家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同名小说改编的剧情片。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Penelope Fitzgerald,1916—2000),英国当代杰出女作家,她的作品被一些评论家奉为当代英国小说经典,《时代》杂志曾赞誉她是“英国最优秀的两三位当代小说家之一”。1978年,《书店》获英国文学最高奖布克奖提名。酷爱阅读的寡居女人格林夫人突然有一天决定,要在镇上
西班牙女导演伊莎贝尔·科赛特,根据英国当代女作家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同名小说改编的剧情片。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Penelope Fitzgerald,1916—2000),英国当代杰出女作家,她的作品被一些评论家奉为当代英国小说经典,《时代》杂志曾赞誉她是“英国最优秀的两三位当代小说家之一”。1978年,《书店》获英国文学最高奖布克奖提名。酷爱阅读的寡居女人格林夫人突然有一天决定,要在镇上的老屋开间书店。而镇上的人们,从权贵太太到银行经理,乃至普通人群,对她的举动百般刁难、设置障碍。书店艰难维系,这期间有位同样喜爱阅读的老绅士,以及来书店帮忙的女孩,成为格林夫人最大的慰藉。这是一个讲述书店和书的悲情故事。英格兰海岸边的哈堡小镇,古朴典雅,人们优雅地参加派对,平静地生活。看似历史厚重文艺气息浓烈的小城,比阴霾暗沉的气候更令人喘不上气的,是躲藏在每个人内心的嫉妒、龌龊和恶毒。人性不因雅致的古堡、唯美的街道而变得温暖,固守传统的小镇是暗战的竞技场,唯有——“在书店里,人永远不会感到孤独。”这是一部女人写女人拍讲述女性寻求内心力量的心灵电影。影片清新隽永,风格哀婉,色调极美,建筑内饰和服装更是赏心悦目。格林夫人的碎花衬衫、女孩的上衣,以及上流社会贾玛特夫人的华美服饰,与整部影片的阴郁氛围形成极鲜明对比,仿佛文艺复兴的宫廷绘画,精致奢华。而再华美的外在,也不及精神世界的朗空,面对苦难,最重要的是,拿出勇气。格林夫人和老绅士无疾而终的短暂相知,如深夜的一丝灿烂花火,醉人暖心。女孩多年后也开了自己的书店,那是格林夫人赠与她的最有价值的人生瑰宝,就像那个中国的漆器托盘,永恒久远,终生闪耀不灭的光芒。感谢树屋字幕组推荐:http://t.cn/RgjI8V2
妈妈在看,边看边骂编剧导演都脑子有坑,这部片应该叫“神经病们的生活”,整个剧充满了负能量,每个人演的都跟神经病似的,脸都是抽搐的,说话都得用吼的,每一个人都是这样的啊!还有配乐是阴暗的,充满了关于地域歧视的思想,城市人和乡下人的户口问题!拜托,现在乡下户口才值钱好么!前面毛病的地方就不说了,在写评论时已经被迫看到最后,爸爸植物人了,儿子居然去家里狂笑?本来是个妻奴,居然一脸神经病的对着老婆吼
妈妈在看,边看边骂编剧导演都脑子有坑,这部片应该叫“神经病们的生活”,整个剧充满了负能量,每个人演的都跟神经病似的,脸都是抽搐的,说话都得用吼的,每一个人都是这样的啊!还有配乐是阴暗的,充满了关于地域歧视的思想,城市人和乡下人的户口问题!拜托,现在乡下户口才值钱好么!前面毛病的地方就不说了,在写评论时已经被迫看到最后,爸爸植物人了,儿子居然去家里狂笑?本来是个妻奴,居然一脸神经病的对着老婆吼她背叛他?!儿子从头到尾的理论都是我爸妈就得养我一辈子。我的妈呀,好多不合逻辑的地方,为了神经而神经的感觉,简直就是有毒,还是毒坑,连我妈这种老人家都受不了了,叫我特意上来发表评论,我就问为什么知道烂还要看,我妈的回答是:就想看看能烂到什么程度!结果果然是只有更烂没有最烂,中国电视剧,缺的是好编剧好导演,拜托编剧导演们,用点脑子来拍好片子好么?世界这么好为什么要拍烂片?拍之前能不能联系一下实际世界?别活在神经病的世界啊!
“嘴炮一时爽,追妻火葬场”的傲娇少爷情感之路
最初,讨厌恶女主
“嘴炮一时爽,追妻火葬场”的傲娇少爷情感之路
最初,讨厌恶女主
看片经过(不重要):
24岁老阿姨,平时不喜欢看剧,最多看看20集左右网剧,而且还是倍速播放的那种。可能最近太不顺了,就忙了一阵,停下来了,不爱出门,不爱聊天,打游戏也无感,就宅家,玩手机和平板换着来冲浪,辛苦它们了,轮番充电上阵。也许好久没看电视剧,
看片经过(不重要):
24岁老阿姨,平时不喜欢看剧,最多看看20集左右网剧,而且还是倍速播放的那种。可能最近太不顺了,就忙了一阵,停下来了,不爱出门,不爱聊天,打游戏也无感,就宅家,玩手机和平板换着来冲浪,辛苦它们了,轮番充电上阵。也许好久没看电视剧,或者都在微博上看剧都刷的差不多了,比如《二十不惑》、《三十而已》,起初想等忙完了再重新开始看,可是等到闲下来的时候,却不想看了。我总是这么奇怪,不按计划走。或许某天我来兴趣了,又想看了。呃呃呃,扯远了。也就是在家躺了某天下午,受过年期间看《我家那闺女》影响,随手刷视频库里恰巧看见林允和张新成的剧封面,始于他们互动,还有颜值啊,就点了进去。哈哈哈,我就是这么肤浅!
初印象(有点费劲):
第一天下午,就随意看,有一搭没一搭,断断续续的,跳跃式的刷了6集。唉,奈何我是个大土鳖,实在是不懂音乐,更不谈交响乐,之后才知道该剧内核是古典乐。嘎嘎嘎……毕竟从小卷起裤脚,下河掏虾抓鱼玩泥巴的我,太难为我了。虽然我听不懂,但是我羡慕会弹钢琴的人,觉得好厉害。无艺术细胞的我,对艺术家总是报以羡慕、惊叹。虽然我欣赏,但奈何我还是没继续往下看……对,有点弃剧了。说不上来感觉,反正不想看了,我放弃抵抗了。
重拾(有点上头):
间隔了2天后,对,我又无聊了。又点击腾讯视频,然而有个栏目类似淘宝猜你喜欢的东西,又给我推了该剧,这时我强迫症犯了(处女座本命),觉得要有始有终。就这样,我继续看了,继续假装听得懂的样子,继续装啊,当然以方小窝和李臻言为主跳跃式的坚持看,这大概主角光环吧。至于上头感觉来了,一是我挺喜欢方小窝,二是她和李臻言的相处方式吧。
方小窝这个角色,个人感觉,挺适合林允的。说句实话,心里是羡慕这样女孩子的,性格真不错。在剧中和现实中,无论方小窝还是林允都是被爸爸宠爱的女儿,她能够给予周围人快乐能量,释放善意给每一个人,她拥有感知幸福的能力。她可以毫不犹豫地答应秦奋帮他伴奏补考,可以气踹吁吁地蹬起三轮送摔伤的纪墨去赛场,从此多了个朋友。她可以主动地寻求李臻言的帮助,给她和秦奋补课,教她弹琴,顺带蹭了饭,从此多了个男友。她也可以倾听卓音被背叛后的内心,也可以为了李臻言转系,反复排练其原创曲子,希翼展现其才华,多次登门觅得“费事儿”的同意。她还可以以自己的感受去表达、去号召S团成员回家,重新聚了团……就是这样小窝,她是爱的受益者,同时也是爱的分享者。
她弹琴的初心是获取快乐。尽管童年经历过学琴时刻版式的不愉快,但好在遇上琴行老板的女儿的启蒙、胡老师的循循善诱、李臻言的陪伴、费舍尔的因材施教、张老师的“逼迫”、纪墨的理解、李亚哲的良苦用心……正是因为这样,让她足以去消化直至自愈。在“搞事业”之途中,不因她是所谓“天才”,让一切变得触手可及、一蹴而就。与平凡世界中的奋斗的人们一样同样经历着迷惘、踌躇、自否、质疑。正如后期巴黎留学中费舍尔对李臻言所说的:“小窝的钢琴天赋是不比你差,但如果不让她自己认识到自己,那么天才就会很快地陨落于星辰中。”她足够幸运,也足够努力。在这之中,也悟出来“乱弹”和“自由”的边界,也让身边人明白弹琴要跟随自己的心。只有这样,才会拉进音乐与人的距离,增进其亲密感,使人觅得音乐的快乐。
方小窝虽始于对李臻言追随,但在途中慢慢地找回自己的定位,最终忠于初心。她永远是那个笑着弹钢琴的孩子!
方小窝一路的“升级打怪”,同时也伴随着李臻言的“斩妖除魔”。在我的理解中,这里的“妖魔鬼怪”便是他们内心深处的伤口,伤口的愈合是她们感情升华的催化剂。全剧没有日常的狗血的剧情,如三角恋。呃呃呃,不对,好像也有,说周全点吧,蒋采薇和宋苒,但李臻言给力啊,直截了当,挑明关系:一个朋友,一个妹妹。虽然后期小窝在宋苒也受过干扰,这之中一部分是李臻言优柔寡断造成的误解,毕竟李臻言指挥、钢琴、小提琴都精通,上帝是公平的,人无完人嘛,总要有点瑕疵的。他们的爱情总要有点冲突的。看下来,总体感觉该剧中的女孩子们在感情方面也都是拿的起放的下的,挺大度的!嘎嘎嘎……好像跑偏了。
拉回来,我感触最深莫过于男女主相处方式。该剧中他们情感的发展是存于日常,累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同于常规模式,情感发展并没有太多的关注于“仪式感”,即感情阶段的界限并不是清晰,前期更多的以内心的独白去处理的,后期的情感升华会直接一些。他们的感情是日生日成的,这大概是日久生情中也包含着一见钟情。不过虐的成分很少,平淡中夹着甜。
方小窝的:“我的心里肺里都是你”。李臻言:“我的生命中最重要是音乐和你”。他俩的感情就是平平淡淡才是真。在双方只需要的时候互相给予力量,给予帮助。
看完(真香):
看完一遍后,不自觉地重新又仔细看了一遍。二次看,被《梁祝》吸引了。挺好听的,以后有机会要到真正的现场买票听听看。同时还看了幕后花絮,翻了官博,还仔仔细细的倒回来把片头片尾都看了一遍。作为小白,感受的话,制作挺大的,音乐顾问还请了朗朗,该剧中的选曲、插曲以及伴奏都挺好听的。虽然不能像专业学音乐那么懂,但是还是了解点东西。
剧中的角色很多都是音乐出身,都是专业的,瞬间给整部剧增添了专业的感觉。但是制作者初心,是想让古典乐走进人们生活中,改变以往阳春白雪印象。这个高度其实挺高的,可能还需要点时间。
碎碎念(不成熟感受):
看完这部剧,我挺喜欢的。可能,也许,没有说服力。大家不知从何时开始,万事都开始找茬,质疑是好的,但质疑应该是理性的,不能为了找茬而找茬。毕竟,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称,衡量标准不一样的。
谨以此篇,献给我心中的方小窝和李臻言,永远幸福下去吧。
不算差,作为商业片算是及格的,但是离优秀科幻片始终差点距离,想想火星救援和降临珠玉在前。其实不少漏洞我并没有当场看出来,除了觉得太空逃生舱怎么可能有足够的燃料达到逃逸速度有点奇怪。但是看了豆瓣不少人指出了剧情漏洞,当然有不少是为漏洞而漏洞,但也有不少说的不错啊。没想到居然有一些小清新情绪浓重的明显反智的人在叫嚣,你们这些工科生,难怪没有女朋友,只配看海尔兄弟…拜托逻辑和基本的科学常识难道已经
不算差,作为商业片算是及格的,但是离优秀科幻片始终差点距离,想想火星救援和降临珠玉在前。其实不少漏洞我并没有当场看出来,除了觉得太空逃生舱怎么可能有足够的燃料达到逃逸速度有点奇怪。但是看了豆瓣不少人指出了剧情漏洞,当然有不少是为漏洞而漏洞,但也有不少说的不错啊。没想到居然有一些小清新情绪浓重的明显反智的人在叫嚣,你们这些工科生,难怪没有女朋友,只配看海尔兄弟…拜托逻辑和基本的科学常识难道已经到了只有工科生和死宅才知道的地步了吗?为什么我们不坦然地接受了解一些呢?正是那些说只要剧情爽什么都不管的人才造就出了裤裆藏雷、手撕鬼子还有众多替身抠相的low片啊。我们难道对剧情有点基本的要求都没有了吗?对影视作品的品质要求能不能稍微提高那么一点点呢?智反精英情绪难道在豆瓣也这么严重了吗?你们还是去看抠图不自赏吧,那个够爽适合你们。
山西省沁源县善朴村,典型的北方农村。婚丧嫁娶、老人过寿、孩子参军,都可以作为办酒席、收份子钱的名目,家家乐此不疲而又不堪重负。
份子钱本来是一个好风俗。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各家勉强自给自足,遇到大事,单个家庭难以承担,乡邻伸出援手、礼尚往来,既可集中力量办大事,也能拉近邻里关系,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然而在当今社会,
山西省沁源县善朴村,典型的北方农村。婚丧嫁娶、老人过寿、孩子参军,都可以作为办酒席、收份子钱的名目,家家乐此不疲而又不堪重负。
份子钱本来是一个好风俗。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各家勉强自给自足,遇到大事,单个家庭难以承担,乡邻伸出援手、礼尚往来,既可集中力量办大事,也能拉近邻里关系,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然而在当今社会,这个好风俗竟然演变成一种赚钱手段,每个人都挖空心思从中牟利,以致诚信丧失、冷漠无情,好人无法立足、被迫变坏人。
即便在当今社会,乡村仍然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村子里的人并没有向外开拓的意识,不愿意主动创造价值,而是汲汲于内部分配、相互榨取,热衷于零和甚至是负和博弈,长此以往,陷入恶性循环。善朴村仅有的两次对外索取,均以失败告终:第一次是小算盘向女婿重复要彩礼,直接导致了女儿离婚;第二次是贾有权到城里饭店当厨师,工资不低,但并未坚持做下去,而是急于返回村子为妻子办假丧礼收份子钱。两次对外索取失败,反映出村民已经基本丧失了对外开拓的意识和能力。
村子的名字是善朴,主人公叫贾有权,妻子叫郝贤惠,几个名字,意味深长。
宠物与人的关系,不过是两个孤独的个体互相照拂。纪录片《犬舍》的主人公是建筑师和他的狗呆萌。经历了两次弃养,呆萌就像一个留下了童年阴影的小孩,它内向、固执,随着年纪增长身体也越来越不好。养这样的一条狗很麻烦吧?很多人都会这么想。你要付出时间,要陪伴要爱抚,要清理排泄物,要有耐心擦掉它无数次甩在地上的牛奶,你甚至要享受遛狗时突如其来的较劲,因为呆萌就是这样的一只狗。了解然后接受。这就是建筑师主人
宠物与人的关系,不过是两个孤独的个体互相照拂。纪录片《犬舍》的主人公是建筑师和他的狗呆萌。经历了两次弃养,呆萌就像一个留下了童年阴影的小孩,它内向、固执,随着年纪增长身体也越来越不好。养这样的一条狗很麻烦吧?很多人都会这么想。你要付出时间,要陪伴要爱抚,要清理排泄物,要有耐心擦掉它无数次甩在地上的牛奶,你甚至要享受遛狗时突如其来的较劲,因为呆萌就是这样的一只狗。了解然后接受。这就是建筑师主人的应对。毕竟没有什么爱是一开始就有的。后来建筑师应邀设计了一栋以狗为主题的酒店,甲方看到后很意外,他不觉得建筑师能有这样奇妙的作品。我想这就是呆萌给设计师的礼物吧,这栋酒店的每一个巧思都是建筑师和呆萌相处的习惯考虑。有一个镜头我印象很深,建筑师站在江边,说等呆萌死后,就把骨灰洒在这里。呆萌也安静地望向江面,好像对这个安排表示满意。这一程,我们互相成全,有始有终。
“我理想中的爱人是个大英雄!”美丽的校花如是说。不过,什么样的人才配称为大英雄?为什么只有大英雄才是值得爱的呢?整部影片由这一令人怀疑的基调延伸出去,剧中所有的人都在竭力将自己打扮成类似未来战士那样强有力的英雄,以博取美人的芳心。最终,那个叫阿银的孱弱外卖小子历尽艰辛,舍生忘死,终于抱得美人归。期间几多搞笑,几多心酸。如果对周星驰同学的电影做一些归纳,不难发现其中有相似的规律:爱
“我理想中的爱人是个大英雄!”美丽的校花如是说。不过,什么样的人才配称为大英雄?为什么只有大英雄才是值得爱的呢?整部影片由这一令人怀疑的基调延伸出去,剧中所有的人都在竭力将自己打扮成类似未来战士那样强有力的英雄,以博取美人的芳心。最终,那个叫阿银的孱弱外卖小子历尽艰辛,舍生忘死,终于抱得美人归。期间几多搞笑,几多心酸。如果对周星驰同学的电影做一些归纳,不难发现其中有相似的规律:爱慕美丽的异性:《破坏之王》、《喜剧之王》、《大话西游》、《功夫》、《武状元苏乞儿》成为杰出者或大英雄或拥有超能力者:《破坏之王》、《喜剧之王》、《功夫》、《少林足球》、《望夫成龙》、《食神》、《国产007》、《百变星君》简单地讲,这些影片都是讲述了一个平凡小人物如何上升成为成功人士、并且获得异性青睐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小人物的发家史(即使靠真实的能力达不到,用夸张、幻想来达到也是一样)。其实爱慕美女也好,成为英雄也好,都是相当世俗的理想,就像周爸爸再三叮嘱儿子:“要好好读书,不要说谎,不要打架,将来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真是很平民,很单纯啊!可怎样才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周星星没有给出答案,而是假设这一切已经成立并且是正确的,正如在《破坏之王》里钟丽缇说的那句话。其潜台词就是:首先,肯定每个女人都会爱大英雄,因此,每个男人都要努力成为大英雄。不能成为大英雄的人,不仅会受到美人的冷落,也会被同类所耻笑。同时,肯定男人必须是强大有力的,所以,女人们也肯定会爱上这种类型。但这一前提本身就值得怀疑。诚然,大部分女人都会爱上英雄而不是狗熊,这个社会也确实崇拜强者而不是弱者,一切“强”的东西:强有力的体格、强大的财富、强势的地位都是人们膜拜的对象。可是,这个世界如果仅仅只是如此,那么便太过无趣而且不公平了。事实上,在多元选择的今天,很多柔弱秀美的男子也会受到女性的追捧便是一个很好的反例。如果一个人既没有施瓦辛格的体魄,又没有李嘉诚的财富,也没有威廉王子的地位,而且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他们那样的人,是不是连活着都没有意思了?我们假设《破坏之王》里的阿银那招“无敌风火轮”并没有打败大师兄,而是把自己的头先撞晕了;《功夫》里的阿星也没有死而复生获得奇世武功打败火云邪神;《喜剧之王》里面的尹天仇也没有侥幸获得影后的垂青而平青云,那么他们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也许永远只是别人的白眼、失意、嘲笑和捉弄。多么悲惨的人生啊……周星驰是聪明的,他用自己奇特的想像力为所有失意者炮制了一个美梦,在梦幻中他们是无敌大英雄;他也是善于自嘲的,敢于毫不留情地揭开自己心里的伤疤,那些悲惨的经历让很多感同身受的人唏嘘不已。但他不是深刻的,他没有勇气质疑和挑战世俗的规范,也无法看穿名利、美人、地位、成功等等俗套的理想。在内心深处,他是如此地认同这些东西,于是他会勒紧裤腰带送儿子去贵族学校,所谓“对社会有用的人”,其实就是一个摆脱了穷人身份的人。他不愿儿子再当建筑工人、送外卖的、临时演员、街头小混混,因为那种人——没有用。
花了两天的空闲时间看完了第二季,来写些自己的感想吧!
第一季结尾两个主角热情拥吻看似美好,实际留了一整个烂摊子给第二季,所以第二季的主线便是解决这个烂摊子:梅的PTSD。
从剧情看,梅
花了两天的空闲时间看完了第二季,来写些自己的感想吧!
第一季结尾两个主角热情拥吻看似美好,实际留了一整个烂摊子给第二季,所以第二季的主线便是解决这个烂摊子:梅的PTSD。
从剧情看,梅在很小的时候就离家出走在俱乐部里鬼混,斯科特收留了无家可归的她,同时作为她的照料者,他认为自己“理应放松一下”——是的,他诱奸了未成年的梅。从那以后梅就开始有了严重的PTSD,包括记忆混乱、惊恐发作等等。无独有偶,在梅的喜剧演员生涯中,还有一些像阿尼一样的人对她进行骚扰或侵犯。这些经历好像永远将梅困在了青春期,用她自己的话来讲“好像就没出来过”,她不成熟、幼稚、常常冲动行事、自我为中心,用现在的话来说是个“小作精”。这就导致了我们在第一季末尾看到的她的一系列不理智行为,很大程度上也是她和乔治关系中种种问题的来源之一。在一系列分分合合后,在乔治的陪伴下,梅决定面对自己的过去。她回到俱乐部,当面和斯科特对峙,尝试与自己和解。
说实话,这一条主线让我感受到的是无奈......它拍的一点都不爽:梅没能说出阿尼骚扰她的事实,甚至在她离开演播厅时还看到阿尼正在对另一位女性进行职权性骚扰;梅与斯科特的对峙,事实上也没能给斯科特造成什么实际的惩罚,至于另一位被斯科特骚扰的女孩子呢?她的结果我们不得而知。可从某一方面来说又很真实:又有几个女孩能真的像爽文爽剧里一样给性侵犯恋童癖应有的惩罚呢?看看房思琪吧!
这个社会,需要进步的地方,还多得多......
这也是本剧中讨论较多的一个话题:唐娜以为梅是跨性别者、开心废物给她写的自我介绍也是关于男孩女孩的......到最后乔治让她去查查非二元性别,然后告诉她她自己觉得ok的措辞。
很浪漫?不是吗?可是非二元性别这个东西难道真的不是在加重社会性别刻板印象吗?除非你是想要不一样的生殖器官,要不为何要变性?You can do anything whether you're male or female,right?
贴一个豆瓣网友的观点吧,这也是我的观点:
看完整个剧,心情复杂,开头有多好笑多无语,后面就越难过越不舍,因为我们好像都幻想过这样的青春校园...可当他就这样正式的呈现在我们眼前时,反而有点难以想象了。哪怕会暗恋同一个人,也不会破坏更深厚的友谊;让人闻风丧胆的教导主任,也会为了学生们的社团爱好,和家长迂回;以为是霸凌同学的学姐,其实是正义感十足的女强人...这些我好像都憧憬过,没有校园暴力,没有学习至上,更没有恩怨情仇。
看完整个剧,心情复杂,开头有多好笑多无语,后面就越难过越不舍,因为我们好像都幻想过这样的青春校园...可当他就这样正式的呈现在我们眼前时,反而有点难以想象了。哪怕会暗恋同一个人,也不会破坏更深厚的友谊;让人闻风丧胆的教导主任,也会为了学生们的社团爱好,和家长迂回;以为是霸凌同学的学姐,其实是正义感十足的女强人...这些我好像都憧憬过,没有校园暴力,没有学习至上,更没有恩怨情仇。
我觉得是好片子。未必都是happy ending,未必都是赏心悦目。抛弃上帝视角,一切恰恰合情合理。说男主蠢和固执害死自己和女儿,你看看21世纪了,身边的蠢人和又蠢又固执的人少了吗?他家三代猎人,一家独居在森林,能有啥沟通能力。他如果善于沟通的话,只能是变态或逃犯才愿意过那种生活吧。其实,不信任怠懒的警察,不能识别变态杀人狂的巨大的风险,恰恰是符合逻辑的。一辈子跟野兽打交道,最高警戒水平和对
我觉得是好片子。未必都是happy ending,未必都是赏心悦目。抛弃上帝视角,一切恰恰合情合理。说男主蠢和固执害死自己和女儿,你看看21世纪了,身边的蠢人和又蠢又固执的人少了吗?他家三代猎人,一家独居在森林,能有啥沟通能力。他如果善于沟通的话,只能是变态或逃犯才愿意过那种生活吧。其实,不信任怠懒的警察,不能识别变态杀人狂的巨大的风险,恰恰是符合逻辑的。一辈子跟野兽打交道,最高警戒水平和对抗能力,针对的不过是狼而已,甚至只是一直孤狼。这是传统狩猎人不能融入现代社会的必然结果。影片还有一点隐喻,狼群甚至都被猎人打败了,回来的只是一只孤狼而已。而在恶人面前,狼算什么?猎人不懂,太正常了。至于女儿,本身就是热爱文学的小女孩,以为自己长大了,够聪明,在父亲母亲单一的环境下成长,遇到事情就傻眼了。当然是个悲剧中的悲剧。
有人说,之前在小女孩身上浪费太多镜头,最后却没显出威力。其实,看你想看什么。按照传统恐怖片的思路,你可以要求血腥场面和反复搏杀,最好是反杀。这部电影到了高潮部分只给她即将被烧掉的身体留了一个衣角的镜头。
这才是悲剧,这才触动心灵。(影片还有一点隐喻,狼群甚至都被猎人打败了,回来的只是一直孤狼而已。)
午夜看完《黑处有什么》,不禁感慨这么多年了终于又出来一部值得赞美的中国式残酷青春物语。很多人将它比作中国版《杀人回忆》,如果不是人云亦云,那大概是”影响的焦虑“下的判断失准。两者虽然在情节元素和镜像风格上有相似之处,但在主题、叙事、美学意图及技法等核心质素上并不具有类比性。如果非要把它安放在一个“伟大的传统”中,那么我认为它首先是一部青春成长片。更准确地说,它是一部暗黑系少女成长史。
午夜看完《黑处有什么》,不禁感慨这么多年了终于又出来一部值得赞美的中国式残酷青春物语。很多人将它比作中国版《杀人回忆》,如果不是人云亦云,那大概是”影响的焦虑“下的判断失准。两者虽然在情节元素和镜像风格上有相似之处,但在主题、叙事、美学意图及技法等核心质素上并不具有类比性。如果非要把它安放在一个“伟大的传统”中,那么我认为它首先是一部青春成长片。更准确地说,它是一部暗黑系少女成长史。
所以它或许会让不少人想起娄烨和岩井俊二。但它比早期娄烨更令人惊叹的是处女作导演在美学上罕见的成熟,这种成熟不仅体现在王一淳对日常、小清新、悬疑、荒诞现实、政治讽喻等各种镜像风格的驾驭上,也体现于她以更纯粹的(也就更精神分析的)女性视角将一个少女的性觉醒历程呈现得如此漫长、沉重而尖锐。就后一方面的意义而言,它或许比《颐和园》更值得注意。而它比岩井俊二更出色的地方在于以质地深沉广大的现实主义风格将个体的青春成长与外在异己的社会历史语境连接了起来。这种连接通过导演对90年代中国小城生活氛围的精准把握得以实现,这不仅意味着一种朝向社会现实的批判锋芒,也意味着无可逃避的主体命运,因为生活本身就意味着内在参与,更悲观的说法是它意味着被构型或被锁定(be positioned)。
故事起于一场强奸杀人案件,对此惯常的悬疑类型片往往将叙事聚焦于案件的侦破及其延宕。但在《黑处有什么》中,摄影机始终追踪着少女曲靖,既追踪其现实层面的家庭和校园生活,也追踪其潜意识幻觉,比如尾随的痴汉、比如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的标牌下看到掩埋少女尸体、比如电影院中那些男人的凝视。有趣的是,影片以非常现实感的镜头来呈现这些潜意识幻觉。这种处理方法所制造的阅读障碍会让怀着悬疑片期待的观众感到混乱而直露——事实上,他们已经说过了,“暗示意味太重”。但王一淳显然无意于具体凶手的指认,从曲靖对尾随者和电影厅凝视者的令人诧异的无知无觉可以看出这一点,更重要的证据是张雪之死的梦境段落。
印象最深刻也最喜欢的段落正是这一梦境,全部的恐惧和战栗都麇集过来,而这种恐惧因为性的中介又有着懵懂而真切的快感——这其中蕴含着最原始的弗洛伊德式的辩证法。过于早熟和敏感的女主肯定已经感知到,不管凶手是谁,一定是男人们焦灼而邪恶的欲望杀死了她们。在这个意义上,死者成为了女主的分身和另一种可能性。就此,导演借由个体化的叙事完成了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女性主义叙事:不管是哪种可能性(活着或死亡),她们共同的命运都是沦为男性欲望的凝视之物。在影片末段三个女生买雪糕的段落中,导演再次指认了这种共通的命运。不同的是在这里她用的是他者/男性视角,而在曲靖那里,更多的是主观/女性视角。而即使在梦境这一情节的巅峰时刻,导演也依然坚持使用异常真实而非常见的色彩斑斓、意象诡谲的方式来完成,并且丝毫不急于说破。直到后面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它们都是女主的潜意识制造物。对解读空间的有意拉远,使我们在后知后觉中愈加体验到那些情境中所蕴含的惊心动魄。对我而言,这是一种惊异的美学技巧,很微小,但足够巧妙。
梦中的恐惧与快感催生了少女初潮这一成长的标志性仪式,于是它也以最激烈的方式告诉我们:那在黑暗之处给(女性)成长投下死亡阴翳的,是赤裸而暴烈的人性(男性)欲望。而如果说这一梦境段落及前述其它的潜意识幻觉共同构成影片的激烈表达的话,那么,对曲靖家庭和校园生活的描写则以更温和甚至不乏黑色幽默的方式同样讲述着少女成长史中的压抑和动荡。导演展现了对显与隐、激烈与节制两种语调和节奏的良好掌控。
有技巧也有对多样的叙事节奏和风格的整体掌控力,甚至还有某种自觉地女性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的美学哲学,还走的是严肃的现实主义文艺片路数,我实在想不起来你国什么时候有过这样的导演。对于年近四十的电影圈票友王一淳同学,我只想说,赶紧出新片吧!
高中时蛮喜欢的一部小说,作者是紫鱼儿,现在改行做编剧啦~~恭喜恭喜 就记得剧情很搞笑来着。不过男主我不是很喜欢,和想象中不符合 女主祝绪丹是很棒的!好评吧 期待紫鱼儿更多的剧,不过这个剧名真的无力吐槽,完全记不住,本来书名我记得是《嗨,如花》,虽然也不咋地,但起码能记住啊 头疼,偶像剧名字不说起的多浪漫,至少青春点啊。
高中时蛮喜欢的一部小说,作者是紫鱼儿,现在改行做编剧啦~~恭喜恭喜 就记得剧情很搞笑来着。不过男主我不是很喜欢,和想象中不符合 女主祝绪丹是很棒的!好评吧 期待紫鱼儿更多的剧,不过这个剧名真的无力吐槽,完全记不住,本来书名我记得是《嗨,如花》,虽然也不咋地,但起码能记住啊 头疼,偶像剧名字不说起的多浪漫,至少青春点啊。
第一集三星半,专心讲河道多半星。优点是整体可看,不足处希望改进。1.演员选角不好。罗晋演得不像个文韬武略功炳千秋的皇帝。他整个人气质很轻,压不住臣公,没有沉淀感。他和孝庄太后在一起对比就更明显了。他母亲的演员的演技真是烂到家了,肢体像个现代活泼小孩子。表情就看我演得好认真。2.故宫特效太假了,真是让人出戏。3.故事内容情节想当然,没有合理性。河堤劳工死了这么多还一
第一集三星半,专心讲河道多半星。优点是整体可看,不足处希望改进。1.演员选角不好。罗晋演得不像个文韬武略功炳千秋的皇帝。他整个人气质很轻,压不住臣公,没有沉淀感。他和孝庄太后在一起对比就更明显了。他母亲的演员的演技真是烂到家了,肢体像个现代活泼小孩子。表情就看我演得好认真。2.故宫特效太假了,真是让人出戏。3.故事内容情节想当然,没有合理性。河堤劳工死了这么多还一直被压榨,黄河又发大水,怎么可能来个新官喊几句自我奉献的口号就把暴动给平息了。其他的地方也是,大臣和皇帝因为一点小猜疑对这嚷嚷比声大,真怕他们嗓子吼哑了。把已经平了三番的康熙写成在孝庄面前低一大截的样子。还有好多其他地方。对了,新官儿子还有个秀肌肉的镜头就特别搞笑。健身房练出来的肌肉和特别白的皮肤,和新官儿子一起参与劳工的设定完全相反啊。
————————
有些人是有大病吗?一边回复一边拉黑?觉得shit好吃自己吃嘛,硬要别人也觉得好吃也有病吗?真是有病,再犯歼直接举报删除。
————————
豆瓣现在好像很容易发大水被控了。粉丝水军装观众,戏可真多。谁搞虚假舆论控制就厌恶谁,恶心。
11月26日
所以是谁的水军组群还是粉丝组群共享信息控评打击正常观众呢?因为第一个人的回复内容无稽弱智所以不用查时间线就可以说出他自己的漏洞。谁知道问他说罗晋哪里表现得像20 出头就被拉黑了,然后我也删除回复拉黑他了。好几个人回复就拉黑,今天又来一个。你们是多溅啊,这么在乎我这个评价。第一集就值三星,既然你们这么努力,我给你们一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