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伍尔夫的《普通读者》,里面约翰逊博士的一句话“能与普通读者的意见不谋而合,在我是高兴的事;因为,在决定诗歌荣誉的权利时,尽管高雅的敏感和学术的教条也起着作用,但一般来说应该根据那未受文学偏见污损的普通读者的尝识。”这句话把普通读者的素质加以阐明,赋予他们的读书宗旨以一种神圣意味,并且使得这么一种既要消耗大量时光,又往往看不出实效的活动,由于这位大人物的赞赏而受到认可。普通读者读书,只
最近看了伍尔夫的《普通读者》,里面约翰逊博士的一句话“能与普通读者的意见不谋而合,在我是高兴的事;因为,在决定诗歌荣誉的权利时,尽管高雅的敏感和学术的教条也起着作用,但一般来说应该根据那未受文学偏见污损的普通读者的尝识。”这句话把普通读者的素质加以阐明,赋予他们的读书宗旨以一种神圣意味,并且使得这么一种既要消耗大量时光,又往往看不出实效的活动,由于这位大人物的赞赏而受到认可。普通读者读书,只是为了自己高兴,不是为了传授知识,也不是为了纠正他人想法。我们只需要单纯做一名普通读者,想读什么读什么,读到什么是什么,想写什么写什么,不必在意什么,不必追求什么。
前几天在公众号上看到一篇文章,讲大学生应该多读读书,很有感触。“现在的中国大学,大学生们都太忙了,忙得已经没有时间读书,没有时间思考问题。但忙什么呢?”首先是忙于上课,忙于各种校园活动,以绩点高为追求。这是目前大学普遍现象,也是中国高校教育的一大问题。学生这么忙,哪有时间静下心来读书,读书也不过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根本没时间去抽丝剥茧、去思考。听朋友说到,她们大学需要学生在学习通上阅读两百个小时,听到这个,我也是服了。可能她们学校是想用这个办法让学生好好读书,但真的有用吗?可想而知。“大学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样的大学才是最好的大学?如何定义“人才”?大学在培养人才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中国大学的现实是,上课和大学的层次地位是相反的。大学层次越低,上课越多;大学层次越低,学生读书越少。”天天上课,早八晚十,整天所做的事无非是换个教室坐着,然而究竟听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好像是学到了一些知识,但似乎又没什么用。“我认为,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来说,读大学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就是利用大学的学习条件学会读书,知识可能会过时,专业也可能会落后和淘汰,但学会读书则是终身有用的本领。学习知识的读大学只是读四年,而学习读书的读大学则是“终身”读大学,学会了自己读书就意味着具有知识更新的能力,不论是在知识上还是专业上都可以与时俱进。大学生不读书,这是当今中国大学最糟糕的情况,唯有解决这一问题,中国的高等教育才有希望。”总而言之,还是多读书吧。
接下来浅谈一下电子书和纸质书吧。电子书的好处有很多:首先是轻巧便携;很多电子书都是以作者分类,一整套的,查询很方便;其次有阅读做笔记的习惯,用kindle阅读可以直接摘录一大段,比较好整理;而且在纸质书上写画会影响美观,但在电子书上可以随便乱写乱画;同时如果装了很多书,多建立几个文件夹分类,查找书籍时也很方便;随时可以删除看过的书,而曾经摘录的笔记和书摘依然能保存在本地;便宜而且很多都是免费也是电子书最大的优势之一。当然,阅读电子书也有些缺点,如会转移注意力,看着看着突然去玩别的软件,或者社交媒体消息传来有分心了;对眼睛也有一定损伤,不过现在像kindle对眼睛伤害还是很小的。最近听说kindle好像要退出大陆市场了。纸质书,千百来来的传承,这就是它最大的资本。读纸质书那种体验感,是电纸书无法替代的。触摸书籍,给我们是3D4D的感受,而电子书仅仅是2D。翻过每一页书籍,期待下一页的惊喜。同时纸质书也有很大的收藏价值,我就喜欢买些古书或者很多年前的书放在家里,虽然收藏价值不大,但就是想买来放着。当然,纸质书也有一些缺点,不便检索,搬书困难,放书占地方。其实电纸书和纸质书并没必要说谁优于谁,两者其实是可以互补的,是不可替代的。但就个人而言,我还是喜欢纸质书,可能是我观念传统,还是不喜欢跟随潮流,反正我就是喜欢翻着书,那种感觉无可替代。电子书读过的本数屈指可数,虽然最近云盘里也搜集了上万本图书,然后也帮别人找书,这只是方便查询,有需要时可以随时找到。不知道你们喜欢电纸书还是纸质书?虽然现在电子书盛行,各种阅读媒介的出现,但据说最近年纸质书的销量实际上是在上升的。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人类科技进步速度远远超过我们的进化速度所带来的一种感觉上的失落。毕竟人类几十万年的进化大部分都是在物质的基础上的,电子书这类玩意挺虚的,我们还不太适应。另一方面,可能现在读书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多,人们越来越卷等等原因。但是,还有书籍二,各部分内容概括与感悟。在内容和风格上,比第一季都有提升,着重于人对书。一、我们的图书馆:图书馆虽然安静,却涌动着最活跃的思想,保存着文明的火种,滋养着未来的新知。目录学大师沈燮元常年待在图书馆,尽管已经退休三十年了,还是依旧如故,主编古籍善本书目,热衷于研究黄跋。博尔赫斯曾说“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顾晓军已经当图书馆管理员12年了,精通多门外语。在偏远贫穷的地方图书馆依旧遥不可及,久美搭建帐篷学校,后又建了这片草原上第一个图书馆,收据了八千多本书,同时也找了各行各类的人来分享,对孩子们有很大的帮助,内心美才是真的美。真的觉得图书馆是一个地方文化发展的象征,文化越发达的地方,图书馆绝对差不到哪里去。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镇上也算有了个小小图书馆,虽然只是一间房,但多多少少也是有些书,对一些爱看书的人还是一个很好的场所。在大学里,除了上课睡觉,大部分时间我也都在图书馆里,有的同学称我为“图书馆的幽灵”,在图书馆里,几乎都能看到我的身影。虽然有时我并不是在学习,但图书馆是一个较好较安静的环境,非常适合我。二、成为漫画家:漫画家,只有一个人,一支笔,一张桌椅,用方寸大小的格子,创作出整个世界。许先哲、赵佳对漫画创作的追求,从黑白到彩色,漫画格式也越来越多样。本人对漫画实在没什么兴趣。三、词语摆渡人:他们在一字一句的爬梳中,更新着语言的艺术,擦亮着世界。马爱农,《哈利波特》中文版主要译者,翻译很多儿童文学作品和严肃文学,《绿山墙的安妮》是她第一次翻译。包慧怡,青年译者,《爱丽尔》开启了她的翻译之旅。退休的杨武能,修订翻译过的《浮士德》。他自幼生活穷苦,历经挫折,最后成为翻译大家,用了二十年翻越《魔山》。四、出版人的日与夜:打磨文稿,发现作者,他们是编辑,图书的助产士,也是直面风浪的行业掌舵者。“读库”创始人张立宪,游行于商人和编辑之间,读库的老六,他真正地是想把读库做好。杨全强喜欢编写冷门书,第一次编写《编年史》,热衷于介绍外国音乐史。涂涂每天过着闲云野鹤的工作,忽悠很多人写书,创办“乐府”出版公司,寻找主流之外的创作,出书边缘、小众。真的很佩服那些真正的出版人,为了出版有意义的书,坚持不懈。五、文学的现场:作家通过真正体验生活,去乡村,关注身边的人,书写世界并重建世界。如《出梁庄记》,梁鸿探访四百位打工者,走访近二十个城市,她直面转型期农民的种种生存困境,写出一个村庄史诗般的颠沛流离。吕德安在福州和西雅图两地漂游,在山里建立一间房子,体验桃源生活,感觉好享受啊。六、从纸上到路上:从阅读出发,张辰亮、杨潇、塔可,三位读书人和创作者,带着各自的好奇与疑问,踏上了通往过去的旅程。张辰亮考证《海错图》,为了辨别里面的真伪,探究各种生物,走访各种地方和古籍。杨潇为了写《重走》,重新走了些旧址,看了很多日记,还采访了一些活着的经历人。塔可的摄影计划,对《诗经》的研究,探访古墓,遗址,发现里面描写的景象荡然无存;他很喜欢黄易,现代的“古人”,乾嘉学派考碑第一人。塔可也开启他的访碑之旅。
引用《上邪》那首古老的詩: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读书就是我的“君”,除非世界绝灭,我和读书,不会离别。
《但是还是有书籍》
第一集 我们的图书馆
??版本目录学 沈燮元 南京图书馆 版本鉴定+编目
“买书如交女朋友,没有成功不要乱讲,一乱讲就不成功啦”
黄丕烈(黄跋)<
《但是还是有书籍》
第一集 我们的图书馆
??版本目录学 沈燮元 南京图书馆 版本鉴定+编目
“买书如交女朋友,没有成功不要乱讲,一乱讲就不成功啦”
黄丕烈(黄跋)
“天堂应当是图书馆的模样”(博尔赫斯)
??顾晓军,国图图书管理员,自学14种语言
《伊利亚特》、《格萨尔王》、《朱丽叶与罗密欧》
??僧人久美,建立公共图书馆
第二集 成为漫画家
??《镖人》 许先哲 每天一动不动画十几个小时
??《黑血》赵佳
??自媒体 匡扶
第三集 词语摆渡人
翻译是持续擦亮世界的过程
??马爱农,翻译《哈利·波特》,人民文学出版社,被《绿山墙的安妮》打动,爷爷是引导者;和妹妹马爱新一起翻译《哈利·波特》。也翻译过一些严肃文学。
??包慧怡,青年译者。《爱丽儿》普拉斯遗作,包慧怡用了七年翻译,随身携带钢笔手稿;还翻译了不少女性诗人的作品。
??“忘我而无用的专注”,在专注中是对时间本身的一种克服。她本人的诗歌写作与翻译同时开始。
??翻译就是一种最有效的细读。集创作、科研和翻译为一身。
??杨武能,德语翻译家,《浮士德》、《少年维特的烦恼》、《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魔山》、《格林童话全集》。几个梦想均破灭;社科院研究生,40岁;《魔山》一开始是四人翻译,20年后66岁到德国重译《魔山》。60多年坚持德语翻译。
第四集 出版人的日与夜
??读库,张立宪,智能分捡系统。白天是企业家(商人),晚上是编辑(编《读库》和将要出版的书)。36岁,最年轻副总编。《读库》是与热点无关的,2005年第一本。最初十年,只有一个专职人员就是他自己,“编辑中心制”发挥到了极致。打破行业规则——自营直销,行业内独一无二;六次搬迁库房,最终定在江苏南通。“必须要让每本书都是最值得我编的。”
出版人,必须在理想与现实之中找一个出路。(解说词)
??杨全强,“出版界的吴彦祖”,文献情报学。引进了鲍勃·迪伦的自传;引进了很多介绍外国音乐的中国版。目标:做出像“汉译名著”一样影响几代人的经典。“上河卓远”系列被迫停业。成立“行思文化”,重新出发,民营出版阵地,短跑赛道。(第一季范晔也有镜头)
??涂涂,云南大理。曾是《新京报·书评周刊》的主编,十多年都在做评价他人的作品,掌握话语权。辞职,创立“乐府”。“有的时候需要往回看。”两年内只出了2本书。《秋园》,杨本芬。和十几个编辑分散在各地,手头有100多本书同时进行,甚至还在见新作者;选择的多数素人作者。
第五集 文学现场
??班宇,从古籍图书编辑转变为青年作家(沈阳人)。《冬泳》,东北老工业区,铁西工人村;《肃杀》、《盘锦豹子》;几乎同时,东北文化席卷全国。喜欢摇滚乐,写乐评,写文字有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几句解说词写得很不错:一位作家的早期作品通常是原浆,带着浓缩的生命记忆,饱满赤城,和盘托出,生活是他与生俱来的痛苦的财富,而写作是对自己经历的质问与回答。时代的浪潮被一个个具体的人所吸收成为命运,成为文学。}
??梁鸿,人大教授,作家。河南省梁庄,湍河。《中国在梁庄》,父亲带着她一户户人家走访;梁庄,外出打工者与留守的老人和孩子。“梁庄是最近三十年被消灭的中国40个村庄的缩影”(温铁军)。《梁庄十年》涉及了女性的问题。
??吕德安,“第三代诗人”代表,画家。邻居唐明修;34岁在福州一起和唐建房子,陶弟帮他盖房子。他的生活和诗歌是双向流动的。如今在福州和西雅图两地工作。《旁晚降雨》
第六集 从纸上到路上
张辰亮(博物君)、杨潇和塔可
??张辰亮筹措科学版《海错图》,海鲜市场现场考证。“我就是他(聂黄)等待的人”,中国的海洋文化的展示。
??杨潇,曾经的记者,湖南停云楼《重走》湘黔滇旅行团;益阳,西南联大时期学生采风、摄影。写书,智力的乐趣、记忆的伦理性(记忆不会被碾平)。“过去十几年里过得最满意的三年”
??“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梅贻琦引用《左传》)
??“因为了解古代所以了解祖先,使他有信心在国家危机万伏的时候,不悲观、不动摇;在别人叹气空想之中,切切实实从事于学问。”(陈梦家给胡适的信)
??塔可,以摄影咏古的当代艺术家,“古墓派摄影师”。探寻《诗经》,历史迷雾重重,现实面目全非,《诗山河考》。持续了4年,拍摄了上万张照片,多拍摄于阴天。
碑刻和拓片,金石学大家中最感兴趣黄易。
每次看这个都长草了一堆想读的书,这次自己整理了一下,作为自己的想读清单,也分享给你。
第一集:我们的图书馆 (这一集被久美的图书馆打动)
每次看这个都长草了一堆想读的书,这次自己整理了一下,作为自己的想读清单,也分享给你。
第一集:我们的图书馆 (这一集被久美的图书馆打动)
看到马爱农那一集的时候,眼眶有点湿润,转手发给了酷爱哈利波特的大学舍友,她没有回我
在职场狂飙猛进,恋爱生娃风生水起的时候,青春期时的小快乐被刻意忘记了
只有在眼下这朝不保夕、兵荒马乱的时候,看到如此温暖有趣的片子
那些年轻时的美好一股脑地涌上来
看到马爱农那一集的时候,眼眶有点湿润,转手发给了酷爱哈利波特的大学舍友,她没有回我
在职场狂飙猛进,恋爱生娃风生水起的时候,青春期时的小快乐被刻意忘记了
只有在眼下这朝不保夕、兵荒马乱的时候,看到如此温暖有趣的片子
那些年轻时的美好一股脑地涌上来,看书,是多么好的事情啊
三年级时老师为了奖励我,给我一张市区图书馆的借书卡
我记得记得第一本书是江苏四十年少年儿童小说选,里面一篇《白额牛》我到现在还记得
后来又陆续借过国外的童话,和一般的格林、安徒生都不同,节奏奇怪,情节也有点诡异
再后来,在被窝里看红楼梦,通宵看福尔摩斯等等等等,获得最多心流的时刻,应该就是看书
高中的古旧书店、蓝色书店,几乎占据我所有课外时间
再再后来,自己拿起笔开始尝试写作,到现在依然还是酷爱输出
这两季的纪录片看完,才知道原来在一本本书后面,有千千万万的人付出心血
最打动人的还是爱书的情怀,不管是编辑、作者、出版人、书店老板,做喜欢的事情,无怨无悔
我以为没有评分,还没开播呢!刚看完《盯书机》,开看!3.5终于看完了,为了能在做手帐的时候不那么无聊。我等六集全部更完了,我才开始看。上星期看到第五集中间,这次显然能够看完了。然后花絮顺便也看完了。因为对我这个不记事而且就一边做事情一边看的人来说,时间跨度长了就不太记得住东西,好在有看了一遍花絮,有花絮提醒我。赵佳绝对是我印象最深的,虽然我没看过她的漫画《黑血》,但我真的很喜欢她的性格。有点
我以为没有评分,还没开播呢!刚看完《盯书机》,开看!3.5终于看完了,为了能在做手帐的时候不那么无聊。我等六集全部更完了,我才开始看。上星期看到第五集中间,这次显然能够看完了。然后花絮顺便也看完了。因为对我这个不记事而且就一边做事情一边看的人来说,时间跨度长了就不太记得住东西,好在有看了一遍花絮,有花絮提醒我。赵佳绝对是我印象最深的,虽然我没看过她的漫画《黑血》,但我真的很喜欢她的性格。有点点中二哈哈哈哈哈哈,还看到有一条弹幕里写着“这就是漫画人,漫画魂吗?”哈哈哈哈哈。然后他父亲以她为傲,说“我女儿是天才”。听到那句话的时候我觉得真的特别羡慕她,也特别感动。然后还有画条漫的,画《镖人》的,我也觉得他们特别有意思。画条漫的和他的同事在一本正经得讨论狗屎的时候,我当时都有点没眼看下去了。每天去国图的老爷爷,我一开始以为老爷爷只是单纯喜欢读书的普通人,真的没想到是个大佬。然后国图的图书管理员真的太博学多才了吧!真的是一个扫地僧。九美的图书馆,也非常感动我,他不喜欢别人的捐赠和施舍,他喜欢自己劳动获得的成果,这一种精神也时时刻刻传递给来图书馆的孩子们,我们不需要别人的施舍,我们能够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这种精神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然后写《海错图笔记》的张辰亮也让我觉得非常有亲切感。可能是因为我家乡在舟山,然后就出门就能看见大海,我看他一一校对《海错图》里面的生物,去海边,去水产市场,去实验室,水族馆……其实我一个从小长在海边的人(其实也没怎么去过海边玩)都不太知道海带是怎么来的,通过这个纪录片,我好像才知道了,真的惭愧惭愧!
翻译这一集其实我主要到的并不是翻译《哈利波特》的马爱农,而是包慧怡,只要是她那个拖延白板觉得太好玩了,然后我刚看完泰戈尔的《飞鸟集 》,诗歌也是打开了我一个新世界的大门,然后看到她翻译的那本书我也觉得特别有意思然后我就想看看学校的图书馆有没有,结果没有呜呜呜!
后面的几集人物我可能也记不太清了,应该是关于摄影那集,与古人对话,坐在古人曾经的石头上。那个古人看起来也非常有意思,朋友没来,把朋友画上去哈哈哈哈哈哈!
其实我觉得看下来非常有亮点的地方是时不时有小动画,小精灵这样的出现,我觉得就非常治愈温馨还有一点点幽默,每次片尾的花絮也非常好看,有更多的烟火气。怎么说呢就该严肃严肃,该幽默幽默,还是一如既往喜欢《但是还有书籍》,希望能够长长久久做下去,话说还有第三季吗哈哈哈哈哈哈?
前几天看《追忆似水年华》里面写到拿破仑最喜欢的战术之一就是越撤退越进攻,一边派一支军队疯狂进攻,然后剩下的部队撤退,忍不住嘀咕:
“唉军事上虽然是聪明,但是被派上去的这些人其实就是祭品啊,政客真是狠心啊随便说牺牲什么就牺牲什么,不把人当人的人才能登顶啊。但是仁慈的人没有现实的胜利,
前几天看《追忆似水年华》里面写到拿破仑最喜欢的战术之一就是越撤退越进攻,一边派一支军队疯狂进攻,然后剩下的部队撤退,忍不住嘀咕:
“唉军事上虽然是聪明,但是被派上去的这些人其实就是祭品啊,政客真是狠心啊随便说牺牲什么就牺牲什么,不把人当人的人才能登顶啊。但是仁慈的人没有现实的胜利,有什么用呢?”
然后朋友说,可是我们记住的是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而不是政客。另一个朋友补充,对,所以政客大把人可以做,而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则不是。
这么一说好像是哦,某个大公要不是因为赞助了贝多芬谁还知道他啊,你看就算是知道有这个人我也叫不出他的名字。竹林七贤我倒是知道,但你问我当时权倾朝野的是谁,不好意思哦。伟大的心灵就是可以永生,而书籍就是让这些一代又一代的思想传递下去的火炬。
书是生命的接力,是生命对生命的回应。
在看《但是,还有书籍》第二季的时候,这点感想就更强烈了。书没有生命,但是通过书,逝去的生命仍能触动现在的灵魂,相隔千里的心灵可以遥相呼应。
二部竟然又把我看哭了,所以绝对是有超出普通情感的力量在心里发生。文案比第一部又更加细腻入微,联系起微观个体和宏观的文化潮流间的峡道。身处于传统纸媒退位给快销文化的时代,题材本身就很有现实意义。但让这部纪录片更出彩的是导演独特的微观视角,蕴涵私人读书体验的深度思考,借助人与书的表观联系,表达的是文化与人类的相依为命的内在真相。面对文化这样的一个庞大的话题,我
二部竟然又把我看哭了,所以绝对是有超出普通情感的力量在心里发生。文案比第一部又更加细腻入微,联系起微观个体和宏观的文化潮流间的峡道。身处于传统纸媒退位给快销文化的时代,题材本身就很有现实意义。但让这部纪录片更出彩的是导演独特的微观视角,蕴涵私人读书体验的深度思考,借助人与书的表观联系,表达的是文化与人类的相依为命的内在真相。面对文化这样的一个庞大的话题,我们作为普通人显得过于渺小,但是当文化孕育在一本本的书画文字中的时候 ,作为读者/译者/出版者/作者的你我他之间便产生了无形而真实的关联。
从纸上到
从纸上到路上是一个“迷人”的主题。阅读是一种特定的行为,使我们居一隅,伏一案。那些在我们心里留下过痕迹的文字都是借由我们的眼睛进入了我们的脑海之中,在那里引爆了或是精神或是情感与智性的炸弹。脑海里震颤之余留下的烟雾时常让我们回味,又日渐消隐在了我们混沌的记忆里。但是有一些人将这场爆炸的能量从脑海引向了双脚,调动了他们作为智人的身体去回应文字,或是说文字背后的精神世界。这种试图用双脚去跨越此岸和彼岸的努力到底带来了些什么?这是一个相对主观的问题,我想这也是本集三位人物故事内核之所在。博物君张辰亮行走在沿海一线去追问《海错图》的种种疑问,作家杨潇重走1938年西南联大学子从长沙到昆明的西迁路,在这段路途上神会一代学人在战火纷飞下的人生抉择。而艺术家塔可试图沿着诗经与碑帖中留下的历史痕迹去寻见隐匿在中华大地之上的古意。在半年的时间里,摄制组跟着他们行路,试图在他们的起点与终点之间,勾勒出他们从书中所走出的路。
拍摄这三位人物,是走向了三个历史地理的维度。塔可之前的摄影创作《诗山河考》和《碑录——黄易计划》都是在中原地区独自游走完成。诗经在地理信息上难以考据,更多留下的是古人与自然相关联的记忆与情愫,而汉魏碑帖留下的确是刻骨铭心的历史证言。塔可开着他的小吉普穿梭在华北地区的一个个工业化的城镇之间,按照他从虚虚实实的历史文本之中抽丝剥茧的线索去寻找,从废弃的庙宇到被人遗忘的古迹,他的影像在这番风尘仆仆的考古旅程后慢慢显影。看似一人,塔可却不太孤单,清朝的金石学家黄易是他在途中的神交之人。黄易(1744-1802)曾在济宁做官时遍访汉魏石碑,并以书画和笔记的形式记录,正是黄易的文本给予了塔可一些直接的线索。跨越300年,二人借由文本建立了联系,且志趣相投。当塔可走过黄易曾走过的路,二人的影子都停留于同一石碑时,历史似乎在以另外的方式向塔可显现。博物君张辰亮所行的路主要在东南沿海,他在海边的礁石旁和鱼市上与清代画家聂璜笔下《海错图》里的奇异怪兽们相遇,进而完成了自己的科普作品《海错图笔记》。除了《海错图》以外,聂璜留给后世的信息极少,但这并不妨碍张辰亮靠近聂璜。他和聂璜都有一种对于博物刨根问底的热情,张辰亮说他能从《海错图》里感受到聂璜当年的心迹,并心领神会聂璜留下的遗憾,他是可以在历史中回应聂璜的那个人。可能也正是这种外人所不解的神交,让张辰亮愿意花上多年的时间去完成聂璜当年没有机会走完的路。而也正是这条路塑造了张辰亮,让他能够不受制于西方的博物学视野去看中国的大千自然。最后一位人物杨潇所行之路是1938年中国知识分子迷茫的逃难路。杨潇带着当年西南联大数位同学(杨式德、林振述、蔡孝敏等)留下的日记片段走在当时中国的大后方,以自己的双脚、身体的感官与在路上流动的思想作为线索去串联过去与现在。神交就是他在路上总结给我的语汇。他自己在路途中鲜活的记忆与70年前那些青年学子的逃难记忆交织在了一起,这样的神交给了他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感力量,去贴近那代学人通过行走解决内心困顿的心迹,激励他进行酣畅淋漓的写作。冥冥中,杨潇自己身处中年的种种顾虑与彷徨也迎刃而解。
一路从华北到东南沿海,再到西南山地,浮光掠影般经历他们三个人各自默默坚持的旅程,我有一种流动的感受,仿佛书也有着它的活力,能爬能走,可以因地生义。而这三人苦中作乐的行走仿佛是入了文字的桃花林,古今共振,跨越了时间。他们这般行走的乐趣,又如何与他人言说?
阅读本身是相当私密的行为,我们不愿为人所扰。但是行走却不是,在具体的空间里,我们与他人或是相遇,或是擦身而过,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和故事,也成为了这番行走创作的暗线。在此我想提及这段拍摄之中于我而言二次偶得的经历,都是一些插曲,却无法忘记,于是便写于此作为纪念。
第一次是在贵州玉屏的文庙。当时天色已晚,一天的拍摄接近尾声,我们在黄昏降下前赶到了西南联大学子在逃难期间借住的文庙。70年过去,玉屏县城里残留的历史痕迹在旧城改造的计划下正在消逝。杨潇看着挖掘机在西大门老街附近的开掘,有些触景生情,他谈及了北岛在《我的北京》里写下的文字,“我要用文字重建一座城市……在我的城市里,时间倒流,枯木逢春,消失的气味儿、声音和光线被召回,被拆除的四合院、胡同和寺庙恢复原貌,瓦顶排浪般涌向低低的天际线,鸽哨响彻深深的蓝天,孩子们熟知四季的变化,居民胸有方向感。我打开城门,欢迎四海漂泊的游子,欢迎无家可归的孤魂。”看着西南地区在城市现代化进程里的正在发生的变化,杨潇觉得他所在做的文学努力,就如北岛所说,要用文字重建一座记忆之城。而就在他旁边,有两个小姑娘一边好奇我们的拍摄,一边在文庙的台阶前打着羽毛球。居民区里的炒菜声和饭香味伴着夜色袭来,我想孩子们也快结束晚饭前的嬉戏。天光暗下,我们关机离开,和女孩们挥手告别。当我们半个小时在附近的停车场开始收纳设备时,突然发现一个摄影背包和一个脚架包在离开文庙的时候没有拎上,留在了文庙门前。我们此行的拍摄进程才刚刚过半,路途中丢失设备会让拍摄前功尽弃,我当时是万分懊悔。当我们再回到文庙时,已是一片漆黑。令我们没想到的是那两个小女孩就静静地站在文庙的门前。她们俩发现了我们留下的背包,并一直帮我们守着。看着她们在黑夜里站在文庙门前,有种说不出的复杂感受,她们是我的英雄。这两位热情而勇敢的小女孩分叫王依和卢朝睿婕,当时的年龄分别是8岁和12岁。
第二次是在贵州青溪镇,我们去拜访杨潇在当地认识只有一面之缘的朋友江哥。江哥的父亲是当地的一名教师。而他父亲小时候的老师里,有些是1938年从华北和华东地区迁徙过来的大学生。这些当时逃难的学子在到达青溪后有些没有继续西迁,而是选择留下来成为了当地的教书先生,培养了像江哥父亲当年的少数民族儿童。如今江哥的家,就是从原来的一所废弃的村小改造而来。江哥看杨潇特别的亲切,不是因为杨潇像当地人,而是杨潇像他父亲所描述的来青溪的知识青年。杨潇不远千里而来,江哥觉得无论如何都应该予以帮助和支持。这次杨潇与江哥的第二次相见,江哥早做好了准备,为我们做了家宴,并和我们喝起酒来。没想到酒过三巡,江哥语出惊人,在我们都不知情的前提下点出了团队中的一对鸳鸯,让我们大为惊喜。更有趣的是,当我们要跟他辞行时,他拉着这对鸳鸯坐在饭桌前耳提面命,让他们彼此好好珍惜。并又让男方好好地吃了几口酒以表忠心。江哥慧眼识鸳鸯,成了在西南旅行路途上的佳话。他没有造成尴尬,反而让那次拍摄的气氛更为紧密和珍贵,真是他的点拨让拍摄团队里更多了一层彼此的理解和一种情感的联结。在行走的路上,我们都在与他人对看。有时更能看清我们的也许不是自己,而恰恰际遇之中的他人。不知道走到哪里,就又会遇到从他人而来的神来之笔,在我们的记忆里留下不灭的印记。
从纸上到路上,无论是杨潇、塔可、张辰亮还是在摄影机背后的我们,如果说这段路途有一个终点,那便是作品与观众或是读者见面的时刻。行走是他们三人经由文本介入历史时空的方式,而最终的表达都希望能够邀约读者们亲身走进他们所知所感的时空回响。对于这部纪录片来说亦然,我们希望影片的故事能够延伸到观众的脚下,让更多的由于文字而引发的奇妙旅途得以开端。很多时候人们虽不知前路何方,但是寻找便能寻见,叩门便能打开。那些新的自我,新的思想,定会顺着路途徐徐而来。
有关这一集的想法,是以“书籍”和“行走”两个关键词开始的。要从书本的世界走出,但又始终维系着文本连在身上的那一根线,因此,除了学者和作家以外,我们展开了天马行空的联想:ta可以是作词人、音乐家、摄影师、建筑师……最后,塔可在一众人等里跳入了我们的眼睛。可以说,关于书本、行走与创作,他是那个字面意义上最符合的人选之一。
和塔老师初步电话聊天之后,我们就带着所有设备去青岛找他了。彼时临近2020年底,青岛虽然风大,但还是比北京暖和不少。塔老师带着我们先整了一圈鲅鱼饺子、青岛啤酒,我们游荡在海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塔老师的笑声总能穿透呼呼风声,引得我们也笑起来——不是谈话内容有多好笑,而是因为他的笑声太有感染力。
塔老师的家在青岛老车站附近,周围残留许多德据、日据时期建筑,但已被列入拆除计划。异域风情的小楼和上世纪兴建的筒子楼站在一起,唯一的共同点就是,窗碎门破,四下无人。一到了晚上,附近陷入沉寂,几无灯火,而塔老师就独自生活在这里。他在这里长大,跟我们讲起小时候翻看爸爸的画册、去附近的书店阅读——从小就不喜欢跟人直接接触,而是藏在阅读或观影后面,获取自己所需的养分。
这一点其实和我们的设想有所差别。行走二字之所以迷人,并不仅仅是它在景观上使我们脱离了日常生活,更是
因为我们神往于可能与意料之外的人或事创造的联系,人不会只行走在景观之中——但后来的拍摄证明,塔老师可以做到。就如他本人一样,他通过广泛阅读,建立起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那世界并不与我们当下的时间所吻合。他喜欢看各种古代名人补白,“就是对社会或者对人生没有任何助益那种文字,比如说谁又找一个什么小妾长什么样,就是现在的八卦新闻,只不过是文人的八卦新闻”。
相比于杨潇,他在行走中会不断与各种人聊天,问路也好、寒暄也好,以期理解当地人的世界——但在塔老师这里,他只是驱车寻找,等待并捕捉被时空交错击中的那一瞬间。即使有人看他在碑前拿着书徘徊而发问,他也只是两句话就终结了对方的好奇。通过想象,他和往昔建立起无限联系,这最终也体现在他的创作中:他可以把此刻所看到的风景,提炼成模糊了时空背景的单纯景观。
在青岛塔老师家里猫了三天,白天用自然光拍空镜,晚上天黑了就采访,往往折腾到深夜。一天的工作结束了,塔老师就出去溜达一圈,给我们打一塑料袋鲜啤、一大盒草莓,坐在屋里又吃又聊。最后一天下起了大雪,我们溜进周边四下无人的废墟,空荡荡的街道与残破的大楼被雪覆盖,屋里是一户户人家搬空后带不走的痕迹。我们开玩笑说塔可这下真的是塔可夫斯基了——甚至还仿照塔科夫斯基的电影《乡愁》p了一张照片:
第二季的第一集,讲述了图书馆的故事。最先出场的是高寿98的古籍活字典沈燮元老先生。他是版本目录学家,在古籍整理、鉴定和保护工作上有着杰出贡献。沈燮元先生的日常,几乎就是读书。他的工作也是读书,退休后依然是读书。他是将兴趣与工作合二为一的例子。在搜索“沈燮元”三个字时,跳出来内容,经常逛南图的人都对他印象深刻,因为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他坐在那里阅读,而且是早早来到的那位
第二季的第一集,讲述了图书馆的故事。最先出场的是高寿98的古籍活字典沈燮元老先生。他是版本目录学家,在古籍整理、鉴定和保护工作上有着杰出贡献。沈燮元先生的日常,几乎就是读书。他的工作也是读书,退休后依然是读书。他是将兴趣与工作合二为一的例子。在搜索“沈燮元”三个字时,跳出来内容,经常逛南图的人都对他印象深刻,因为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他坐在那里阅读,而且是早早来到的那位。在他们看来,老先生就是坚持的动力。老先生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一个人活在世上不能老是玩,要做点事情”。从他身上,我还看到了专注的力量。一个人一辈子做一件事,把那件事做到极致,成功是行动的结果。
最近隐约感觉,现在的我,似乎开启了一种新视角:一种站在人生终点,回头看这短暂一生的感觉,仿佛能看见什么是自己真正在乎的事,因而不再烦躁焦虑,并开始获得我盼望多年的“不忧不惧”——
数年前,《lens》有一期关于朴树的专题,叫“我们是不是非要那么急迫不可 最近隐约感觉,现在的我,似乎开启了一种新视角:一种站在人生终点,回头看这短暂一生的感觉,仿佛能看见什么是自己真正在乎的事,因而不再烦躁焦虑,并开始获得我盼望多年的“不忧不惧”—— 数年前,《lens》有一期关于朴树的专题,叫“我们是不是非要那么急迫不可”。去年底,我翻出那本杂志,取出一张书签,夹在师父新书里,当作给自己的提醒。 2005年,乔布斯在斯坦福演讲,我从当年某期《读者》上读到,如获至宝。其中有些话,当时能懂。另一些,则需要阅历:“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箴言。它帮我指明了生命中重要的选择。因为几乎所有的事情, 包括所有的荣誉、所有的骄傲、所有对难堪和失败的恐惧,这些在死亡面前都会消失。我看到的是留下的真正重要的东西。 他的这段话,我当时就挺受触动。可真正谈到理解,恐怕还要到最近一两年。以终为始,不仅是做事方法,也是思考人生的方法。洗碗时,我喜欢放点视频,比如“一席”之类。前些天,重听黄晓丹老师那期,她在最后引了叶芝那首《随时间而来的真理》,用了一个我不熟悉的译本:穿过我青春所有说谎的日子/我在阳光下抖落我的枝条和花朵/ 现在我可以枯萎而进入真理。我一下子明白,这就是我现在开始触碰到的那种感觉。 大家好,我是《但是还有书籍》第二季第五集,《文学的现场》这一集的导演王悦阳。算起来,这是我第三次参与拍摄书籍相关的纪录片,也是和总导演叶深、挪挪等团队的老朋友们认识的第6年。可以说有关“书籍”这个题材的拍摄,伴随我的成长。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我也接触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生产各种各样“内容”的媒体 大家好,我是《但是还有书籍》第二季第五集,《文学的现场》这一集的导演王悦阳。算起来,这是我第三次参与拍摄书籍相关的纪录片,也是和总导演叶深、挪挪等团队的老朋友们认识的第6年。可以说有关“书籍”这个题材的拍摄,伴随我的成长。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我也接触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生产各种各样“内容”的媒体,从一个踌躇满志的大学生渐渐变成一个遭受社会毒打的青年,我才后知后觉,感觉到“书籍”的难能可贵——无论是幕后的制作团队,还是片中的拍摄对象,都是那么纯粹可爱的人,让我感觉到生活还是那么充满希望。 这一次关于作家的拍摄,在选人方面是相当困难的。文学的概念并不是边界分明,国内的作家百家争鸣,我们还有着各自偏爱的想拍的作家(并且超过3个),要从中挑出3个人并非易事,好像怎么分类、怎么筛选都不对。哪位作家又真能代表一类题材呢?哪位作家又真能代表一片土地呢?就这样不断地讨论、推翻再讨论,最终我们结合各方面因素的考虑(当然也难免包括制作周期的追赶、作家本人的档期和被拍摄意愿等等等等琐碎的原因),才选择了如今的三位拍摄对象:班宇、梁鸿和吕德安。在此对他们三位表示由衷的感激! 至今仍旧记得沈阳的冬天,令本身怕冷的我大受震撼,但是对此早已习惯的当地人比如班宇老师气定神闲,带着我们去各处溜达。看过了劳动公园里各式各样直播的人和那些穿着大棉袄登在老式自行车上看热闹的人,马路边排成一排剃头的人,街上无数豪华又实惠的浴所,听班宇老师说了些能分享的、不能分享的故事,再回头重新读《冬泳》和《逍遥游》,我感到那些虚构的人物和故事,都那么真实,他们就在历史里面,在班宇的记忆里面(或者靠近记忆的脑子里的另一个区域,俺不懂解剖学),后来又来到了我的记忆里面。比如我因为阅读认识了肖树斌,在沈阳的街头,觉得好几个人都有点像他,春节回去又觉得我重庆老家的某位亲戚也有点像他,时间长了我都分不清,这个人是小说里的,还是真的交谈过的?他和众多的虚虚实实的人一起,影响着我对世界的认知。阅读真是一种奇妙的沟通! 关于小说和小说的创作,不能讲得太实,又不能讲得太虚,我承认我还没有找到最好的呈现方式,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还请大家批评指出。 对于梁鸿老师的第一印象,是她和我一样,很爱嗑瓜子。第一次见面,我和同事一起和她约在人大附近商场楼上的一个茶室里,她风风火火地走进来,要了梅子和瓜子,瓜子磕上后,氛围就变得亲切许多。因为拍摄梁鸿,我又集中阅读了她写的梁庄三部曲和她的如《梁光正的光》、《神圣家族》等虚构作品。即使梁鸿老师总是那样热情爽朗,时而发出肆意的哈哈大笑,但从她的作品和与她接触的短短几天时间里,我仍能感到她的内心仿佛有一些创伤难以愈合。她的故事和她笔下的那些梁庄的故事,都是那么沉重,那么五味杂陈。梁鸿老师说“如果想要真的了解中国,那就真的得看看乡村是什么样子的。” 关于拍摄过程,在此不再追忆赘述。我只衷心地希望,我片子里关于梁庄的这个小片段,能引起更多年轻人的兴趣,进而去阅读梁庄,进而去了解真实的乡村,进而对于中国有一个更加全面、具体的认知,我想这会是有意义的。 最后,我必须说,我爱上了吕德安老师(工作室的人应该已经听我说了很多次)。我想问谁会不爱这样的人??他是那么真实自然、幽默风趣、温柔至极、充满才华……做饭一绝。当然了,我只和他接触了短短几天,可是在过去的一年多里,在很多个焦虑的夜晚,在很多个沮丧的时刻,我总是想起那几天,想到他极度缓慢的语速,想到我们坐在窗边,他聊起那些我未曾经历过的充满激情的年代和一群年轻诗人们的故事,想到他做了一桌巨好吃的菜(清淡却味浓,绝对是一流的美食),然后我们在他的自制壁炉前烤火喝酒聊天,想到夜里持续不断的溪流声带我入梦,想到离别的时候他耐心地带我挑选几块石头作为留念……他仿佛有一种魔力,让所有人都觉得那么放松,那么不紧不慢。 有人评价吕德安是“诗人中的诗人”,这句话在认识吕德安之前,听起来就像是一句没有任何意义的空洞夸赞,可是认识了他之后,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他和他的诗是那么浑然一体。在采访的时候,根据提纲会问到他受到哪些诗人或什么流派的影响,对于这类问题,他仿佛答得没有那么自然顺畅,可是当聊到各种生活上的经历时,他又是那么真诚又敞开,我想也许他的诗歌就是那样自然地从生活里流淌出来的,而并非刻意运用技法、打磨雕琢。 总之,非常感恩能够参与并在大家的帮助下完成这一集,希望能给陌生的朋友们带去一些宁静、一些安慰、一些启发哪怕一点乐趣,如果不能,我会好好反思,继续努力。谢谢! 漫长又短暂的春节假期,就这样结束了。回顾这段假期,似乎干了很多事,又似乎什么都没干。看电视、走亲戚,睡大觉,各式吃喝玩乐。唯独有一件事,想必很多人都不曾想起过。这是一件即便只干了两个小时、也会觉得这一天没有白费的事情。等了两年的这部“网红”国片,是时候来唤醒我们了——但是还有书籍 第二季 漫长又短暂的春节假期,就这样结束了。回顾这段假期,似乎干了很多事,又似乎什么都没干。看电视、走亲戚,睡大觉,各式吃喝玩乐。唯独有一件事,想必很多人都不曾想起过。这是一件即便只干了两个小时、也会觉得这一天没有白费的事情。等了两年的这部“网红”国片,是时候来唤醒我们了——但是还有书籍 第二季 开始拍摄杨师傅的时候,对我个人来说是也是很混乱和挣扎的阶段。2020年初,硕士毕业前夕,是突然间令所有人措手不及的疫情、封锁、推迟返校,兵荒马乱间回到北京从学校收拾东西走人,然后就这样被扔进了社会。不出 开始拍摄杨师傅的时候,对我个人来说是也是很混乱和挣扎的阶段。2020年初,硕士毕业前夕,是突然间令所有人措手不及的疫情、封锁、推迟返校,兵荒马乱间回到北京从学校收拾东西走人,然后就这样被扔进了社会。不出意外地,我成了自由职业者。 在《书籍》之前我一直在拍自己的个人项目,习惯了单兵作战,带着所有的拍摄设备和行李,去陌生的地方和陌生的人打交道。《书籍》可以说是第一次作为“工作项目”:和当时还陌生的团队接触,从零开始抓耳挠腮地写解说词;和一个陌生职业的拍摄对象接触,他的世界里有太多东西我听都没听过(暴露了没读过什么书的本质),没法交流;拍摄也不是我一个人对情况做判断、想拍什么拍什么,有不熟悉的摄影师在,拍摄前后还要接受总导演的检阅质问;在这之前,我参与的很多项目都强调长时间跟拍,现在却只能逼迫自己要快速认识他,然后最起码“讲明白他”。 2020年9月11日,和杨师傅的第一次见面,在上河卓远的办公室。我第一次去到一位编辑的办公室,本来以为会是充满文艺气息的工作场所,第一印象却是凌乱和灰暗。杨师傅只短暂露了下脸打了招呼,又戴上了口罩。一整个下午,他声音低沉、面容平静地讲话,更多时候是挪挪导演在回应。和想象中的什么摇滚青年什么知识分子都不太一样。 在三位编辑里选择拍杨师傅,是因为一系列音乐书。作为音乐尤其是摇滚爱好者,《伤花怒放》绝对是绕不开的,在西北小城度过高中时代的我,没有什么渠道资源了解摇滚乐,这本书是上大学从图书馆借的最早一批书之一;杨师傅版的《来自民间的叛逆》也是学生时代的我“斥巨资”从孔网上收的,白色封面,生怕弄脏,拍空镜的时候被大力胶扯掉一块着实心疼。拍摄前对杨师傅的幻想是绝对的乐迷,而接触之后发现这个男人关心的事情太多太多了,音乐真的是很小的一部分:诗歌、小说、随笔、学术研究、武侠电影,优秀的文本总能打动他。他其实非常感性,白天深夜地在朋友圈里发诗;他喜欢很多的女性作者,尤其是安吉拉·卡特。他在夕阳下非常珍惜地摩挲着自己做的《马戏团之夜》,有点小心翼翼,有点不舍,有点溢于言表的骄傲,那个瞬间曾非常非常打动我。 在第一次面聊后,和杨师傅只短暂接触了一次,就是在他南京的家中跟拍一天。又过了一个多月,再联系到(疯狂拖延的)杨师傅,去到上河卓远的办公室看景,情况就完全变了。这间办公室几乎被搬空了,比上次见到时更凌乱、更灰暗。所有的工位就是片子里看到的样子,散落着人去楼空之后被丢弃的物品、书稿。杨师傅的书架上乱七八糟,许多地方也搬空了,样书就像废纸一样堆在那里。我和摄影师提前收拾了一下午,腾开场地,把杨师傅的办公桌后面的整面书架码好(过程中还不小心打碎了杨师傅的一座奖杯,我错了…),才让这个办公室勉强有了点编辑办公室的意思。上河的办公室傍晚时有太阳直射进来,杨师傅看着收拾好的书架半天,说: “本来没什么感觉,现在被你们收拾好就有点伤感了。” 在那之前,杨师傅从未对我们提起过上河行将关闭的事情。我知道这件事时,他也几乎没表露过什么情绪。而这一刻突然击中了我。 对杨师傅的了解,是从喝酒开始的。刚认识的时候杨师傅自称水啤爱好者,平常也就喝喝雪花什么的。因为拍摄周期拉得很长,这之中也见证了杨师傅的饮酒成长史,从雪花勇闯,到朝日麒麟,再到行思办公室里一箱箱精酿。每次去拍摄,开始是“想喝啤酒自己拿”,到后面“今天差不多了吧,别拍了来喝酒”。我们曾经在上河楼下的日料店喝着麒麟聊了一晚上,不过到现在我也不记得聊什么了,因为最开始面见杨师傅只有心虚——自己白读这么多年书,但其实一点文化都没有。 拍摄和杨师傅沟通实在痛苦,我战战兢兢发微信,他别别扭扭面对镜头。说好的拍摄日期一推再推,说好的有事联系我从没见到他主动发消息,说好的时间点,能实现的也实在不太多…让我常常心态崩塌。每次和杨师傅聊天,对自己的写作计划都有更新,“写写邵氏武侠的小文章”、“准备写短篇小说”、“还是要好好写诗”,结果见到最多的还是发在朋友圈里的诗。他也会立flag不能发那么多朋友圈,结果我一刷微博,杨师傅最新状态赫然眼前。 杨师傅最初是受人邀请,离开从青年时代读书生活到成家立业的南京,来到北京创立“上河卓远”,苦心经营多年,却落得一个不愿多提的结果。南京的家中,除了绿植就是书,桌子上、书架上,层层叠叠玲琅满目,房间不大却温馨充实。在北京的杨师傅独自一人生活,经常在办公室待到深夜,看电影写文章喝啤酒,而居所也真的只是一个睡觉的地方而已。拍摄时他不大想让我进去,我只在楼道里瞥见屋里一张桌子,一些纸箱,以及开门翻涌而出的沉沉烟味。我们拍摄团队常常开玩笑说杨师傅是个“失意的中年男人”,他也蛮常自嘲身材走形颜值下跌,想要口罩护体。杨师傅确实不是杨大侠,没有豪气冲天,但江湖义气一掏一把,总是心有不甘,隐忍着坚持着,一晃这么多年就过去了。 从拍到剪,杨师傅短短十分钟的故事,其实是我毕业后这整整一年半的时间。我想,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起码为了了解杨师傅,多多少少看了一些有的没的书,然后寻根溯源地培养了一点儿自己的阅读爱好吧。我想我和很多观众是一样的,通过这个片子,从一个不大懂书之人,到对书本、对文字、对形式有自己浅显的理解与偏好。《书籍》做片子和看片子一样,都是让人逐渐爱上书的过程。在这里,我真的非常非常感谢杨师傅,也真的非常感谢书籍团队。 祝愿行思一切都好,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实体书呀! ps附上杨师傅赠送手写小诗一首: 期待已久的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第二季》更新了,一如既往地高质量,特别是第三集《词语摆渡人》,标题就一下子吸引了我,摆渡这个词形象生动又准确,学过德语的朋友一定都知道übersetzen这个词在德语里就有两个含义:翻译和摆渡。 说起雅各布·格林,可能有些陌生。但说起《格林童话》,便家喻户晓了!那正是这位德国法学家、哲学家、与弟 期待已久的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第二季》更新了,一如既往地高质量,特别是第三集《词语摆渡人》,标题就一下子吸引了我,摆渡这个词形象生动又准确,学过德语的朋友一定都知道übersetzen这个词在德语里就有两个含义:翻译和摆渡。 说起雅各布·格林,可能有些陌生。但说起《格林童话》,便家喻户晓了!那正是这位德国法学家、哲学家、与弟弟一起搜集并编纂的。雅各布·格林在他 1847 年的文章《论德语中的迂腐》( über das Pedantische in der deutschen Sprache)中就已经阐述了翻译的永恒困境:应该逐字翻译还是逐义翻译? 应该优先考虑形式还是内容? 这个问题从古至今几乎没有变化。就翻译和摆渡这件事,他的描述大意如下: "翻译即摆渡,驾船远航。任何准备出海的人都可以扬帆远航全速驶向对岸,但终将到达一片不同的土地,充斥着不同空气的地方。我们忠实地传达,因为我们吸收了外语的特点并用心去模仿,但又过于忠实,由于两种语言的文字形式和内容永远无法完全吻合,总是顾此失彼。自由的翻译只求到达思想境界,并给它穿上一袭华丽的衣服;而严格的翻译则拼尽全力迂腐地编织着衣服,坚定地站在原文的背后,对于形式和内容不刻意追求,使二者自然地结合。” (小小一段感叹翻译好难!水平有限多见谅,下面附原文!) 除夕那天,总算是看着这一集的成片出来了。文件名从《词语摆渡人》最终版,到《词语摆渡人》最最终版,(以及中间无数次快要不认识“最”和“终”两个字的版本)再到《词语摆渡人》最终上线版,进度条终于完成了它的使命。 大家好,我是《词语摆渡人》这集的导演苏杭。因为有 除夕那天,总算是看着这一集的成片出来了。文件名从《词语摆渡人》最终版,到《词语摆渡人》最最终版,(以及中间无数次快要不认识“最”和“终”两个字的版本)再到《词语摆渡人》最终上线版,进度条终于完成了它的使命。 大家好,我是《词语摆渡人》这集的导演苏杭。因为有上一季范晔老师的珠玉在前,这一季做翻译压力重重,但因为实在喜欢译者这份职业,还是想挑战一下。 我想起最初策划第二季时,大约也是在这个时候。那时疫情刚发生,没想到如今它还在,也因为它,翻译这集的策划思路有部分被改变了。最开始我们想着这一季是不是可以加入那些将中文作品翻译成外文的译者们,希望能在内容和知识点上得到一些突破,但由于疫情的缘故及其它种种原因没能实现。不过就像杨武能老师常常说的“因祸得福”,很幸运地,我遇到了三位可爱的译者们。 先说说大家比较熟悉的马爱农老师吧。在拍摄前,我印象中的马老师是一位非常低调、有些害羞的翻译家,事实上也的确如此。第一次见马老师,就是在人民文学出版社那间小小的、堆满了书的办公室里。这次来,是想说服她参与拍摄——在此之前,我们被间接谢绝了几次。后来了解到,习惯了在幕后翻译、编辑的马老师,即使是参与哈利·波特以及儿童文学的相关活动,面对公众,她都需要做一做心理准备。参与书籍的拍摄,对马老师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因此很谢谢她鼓起勇气出现在我们的片子里:) 翻译《哈利·波特》的过程其实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事。马老师提到过“哈利波特译者大会”,是由十几个国家翻译《哈利·波特》的译者聚在巴黎开的会,讨论了关于翻译《哈利·波特》的难点,并且之后大家都还有保持邮件往来。于是我就想拍一下这些邮件里都聊了些什么。当马老师登陆进那个多年没用的邮箱时,没想到系统自动清理了所有的邮件……很多珍贵的交流痕迹都不见了,真是太可惜了! 生活中的马老师,充满了少女心,天真浪漫。我想,翻译儿童文学是真的会拥有长生不老的魔法吧!马老师喜欢拼乐高,家里的许多角落里都摆放着她花时间拼出来的作品。因为喜欢小王子,她集齐了各种周边,并且收藏了许多印有各种童话角色的茶具们。她还拥有一颗“追星魂”,会去自己译作里出现的地点打卡,比如安妮的故乡爱德华王子岛,九又四分之三站台等等。在《哈利·波特》签售会上看到哈迷们带来的特殊魔杖,她会两眼放光,直夸好看,追问在哪能买到。我常常会被马老师的一些好奇心和反应可爱到,跟她相处的过程其实特别舒服,大概因为我们都是喜欢蓝色的拉文克劳人吧! 包包老师是很多小伙伴和我的女神!当她回复我们愿意接受这集的拍摄时,我内心狂喜了好久!(毕竟在这之前我十分担心别集的导演盯上多重身份的她。) 由于包包老师的金句实在太多, 我作为一个选择困难症还得忍痛割舍掉许多喜欢的内容,太残忍了!其实我经常会打开满是highlight的采访稿,有一种常看常新的感觉,总是不由自主地感叹,啊!说得太好了吧!在她的文字和话语面前,我就像患了失语症。到了后期,我总是想偷偷再拎一些内容进去,发现又得再删一删别的,便只能向时长妥协。 除了英语、拉丁语和中古英语之外,包包会不少小语种,法语、德语,本科选修过梵语、古埃及象形文字等,甚至自学了波斯语,后来还去学了阿拉伯语。(我为什么跪着打下了这些字……)对包包来说,只要学会一门新外语,掌握遣词造句,她就会开始练习写故事、写诗。想象了一下顾晓军老师跟包包老师见面的场景,一定会非常精彩。 拍摄包包上课时,听着听着我就忘了我们在拍摄(不是),太有意思了吧!(求问有什么能天天听包包老师讲课的方法?)她自己做的ppt也超有意思(很用心做的!),诗歌的分析也很精彩(都是她自己翻译的!),还有各种好玩的拓展分享都能大涨见识。最重要的,是她的板书!仅听了一次课,我就感受到了包包老师板书的魅力。“灵魂画手”不是徒有虚名,是有一些神韵在里面的!总之,上包包老师的课一定不会走神,倒很希望她能拖堂。 包包一直都很忙,有一次在她家拍摄,碰上了她的备课时间。于是,她就在小房间里备课,我们在书房拍摄空镜。没一会儿,小房间就传来了香气。在熬夜或是需要专注时,她常常会烧上一些蜡烛,因此能看到有不少瓶瓶罐罐在房间里陪伴着她。由蜡烛们被烧过的形状痕迹可见,包包也是一位熬夜冠军。不过熬完之后她也需要好好地睡饱来回回血。我经常在一些奇怪的时间点收到包包的信息,你永远不知道她会在哪个时间点醒着,是在翻译,还是在备课,是在写论文,还是在打塞尔达,又或者是在跟毛边本(她的猫猫)玩耍。 Btw我真的很期待包包翻译的珍珠诗人。(没有催翻的意思!)包包跟珍珠诗人之间有一种长久而微妙的情感,多年来,她就这么不间断地翻着一位六百多年前没有姓名的诗人,进行着跨越时间、空间、语言的灵魂交流。这个故事也特别吸引我,本来想再多说一说的,但由于片长的限制,很遗憾地削减了这个部分。 其实包包老师也是一个社恐,也努力克服着社恐人格才能在讲台上自如地讲课,最开始面对镜头也是,拍完一场,总是能听到包包松一口气的声音。我也因此更加感谢这些不善于面对镜头的译者们了,谢谢你们鼓足勇气跟我们分享这些故事!写到这,我正想着怎么我的拍摄对象们都是社恐时,杨武能老师出现了。 杨教授是真心热爱音乐的,家里每个角落都有音响。平时喜欢边泡澡边听歌,于是在卫生间的墙上放上防水小音响。房间外的柜子上也有个蓝牙音响。平时听歌取向有些“极端”,要么听古典乐,要么听像《潇洒走一回》这类的歌。听快歌的话是一定要配上自己编的舞的,说是既能听音乐又能锻炼身体。于是就有了片尾花絮里画风突变、跳着舞的杨教授(真是太可爱了!)。 大家看到的唱歌部分,是杨教授和家人们时常会举办的音乐会,当时他们正在排练。音乐会十分正式,有节目单,上面写着每个人的分工跟职位。乐队成员都是杨教授的家人们,每个人都精通乐器。杨教授对音乐表演也是很有经验,担任主唱跟指挥,会随时指出大家合奏时出现的问题,比如这没对上,或者是某些乐器的音量太大盖住了歌声等等。(由此可见,杨教授没有成为一名音乐家太可惜了,但也因此多了一个德语文学翻译大家!) 一开始我想看看《魔山》当时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翻译出来的,杨老师得知后很乐意要跟我们一起去(甚至都亲自安排好行程以及川外的各种对接)。那时我还对我们即将要去的地方一无所知,直到当天下午,我才发现原来杨教授的旧居在川外山上最高的楼、且最高的一层里。车子上不去,还要爬很多台阶(年轻人爬都会觉得累的程度)。当时杨教授的助理等人都一致默认他不会上去了,我也比较担心老人家的身体,便想着让杨教授就在山下看看,我们上去取些空镜。没想到等杨老师中午休息起来后,他执意要自己爬上去。在爬山的过程中,大家都劝他爬一会休息一会,老人家脾气也比较倔,能一口气爬完的地方绝不肯休息。就只在中间有桌椅的地方休息了一次。爬完山后,又是一口气爬上老房子的最高层五楼。我想,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杨教授能翻出《魔山》、《浮士德》等名著的原因之一吧。 临近这集上线,我还在偷偷地修改,总是能听到总导演从我身后冒出来的那句:“你怎么还在改?” 那时我突然理解了包包翻译珍珠诗人的心情。 面对珍珠诗人的翻译与译本的出版,她说:“我觉得出版之日差不多是译者要隐身之时了,我现在还并不想要彻底和他告别,像是做个了断一样。” 也许是这三位译者都太可爱了,每一次的修改都不枯燥,常常也会带给我一些新的感受。 《书籍2》的战线拉的是有点长,做片子的过程中常常伴着懊悔、遗憾和可惜。(be like为什么当初没想到这个?为什么没拍到那个?如果那么做会更好吗?)但更多的,还是能从做书籍的过程中收获一种安定感和愉悦感。很感谢三位老师的信任,这也成为了我做这集的最大动力。 本集记录的相对来说是更能被我们看见的译者们。其实还有很多我们不熟悉的译者在默默地坚持着这份工作,也许他们有的在为如何传达某一个词纠结许久,有的在为译本版权维护权益,有的还在为生存挣扎……但我想,他们一定都是非常热爱翻译的人。如果有机会,我很希望能再把译者们的故事拍下去。 回到最初翻译这集的调研,我们拜访、联系过不少译者们,跟他们的交流过程中,感受到了他们的低调谦逊,以及对翻译的无限热爱。同时也很遗憾地发现,不少前辈翻译家们已离我们而去。很感谢他们留下了这么多优秀的译本。我觉得做翻译真的是很了不起的事,想向每一位译者致敬。 大家好,我是漫画这集的导演呷饱。在《但是还有书籍》第一季我是动画导演,而在这一季我是整部片子的动画导演的同时,也完成了漫画这集的拍摄和剪辑。 讲真,实在是心里惴惴不安得很,因为第一次做实拍有关的事情,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但对于漫画我并不陌生。作为从小就抱 大家好,我是漫画这集的导演呷饱。在《但是还有书籍》第一季我是动画导演,而在这一季我是整部片子的动画导演的同时,也完成了漫画这集的拍摄和剪辑。 讲真,实在是心里惴惴不安得很,因为第一次做实拍有关的事情,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但对于漫画我并不陌生。作为从小就抱有“我要成为漫画家”这种梦想的中二少年,我大部分的童年、少年时光都是在画漫画里度过的。到如今,虽然我目前没有在画漫画,却依旧对漫画有热爱。 因此在知道要拍摄片子的四位主人公时,我很激动,因为他们都是我很早就知道的也很欣赏的漫画家。在这一集,我们想去讲述一下不同形式的国漫,从一开始的纸媒,到现在的网漫,也想去描述那些画漫画的人对漫画的执着。 漫画是一个看上去不复杂,实际上却需要一个创作者有全方面能力的表达方式。它需要创作者有绘画功底,有剧作功底,有用分镜叙事的能力,同时,要有长时间伏案、把故事好好讲清楚的耐心。而做到了这一切,还需要有能被大众接受的运气。 所以这部片子的名字最后定为了“成为漫画家”。因为真正地去“成为”——不管是漫画家或是别的什么——都需要一个人有对自己的选择坚定不移的信念。这是一种匠人式的执着,可能甚至是带了傻气的执着。 而我们拍摄的许先哲、赵佳、吴淼、匡扶摇,无疑都带有对创作的执着,我们很佩服这种执着。 比如在拍摄许先哲老师时,有一次我问了一个和创作有关的问题,他回答之后,并不满意自己的答案,于是在之后的拍摄中明显话变少了。过了有四五个小时吧,他又重新给我说了一次他的想法。那时候并没有摄影机在拍,阿哲老师在意的不是如何在摄影机前如何呈现自己,而是他真的会很认真地思考这些创作的问题。 而且,许先哲老师还是一名翻译家!他翻译过著名韩国作家金爱烂的两本小说,还得过翻译奖,但他真的太谦逊了,这些事情他提都不提,不然他也许还会出现在第三集吧哈哈哈哈哈。 而在拍摄赵佳老师的时候,在威海的那三天,我就没见过她吃饭。赵佳老师办公室有一抽屉的浓缩咖啡和压缩饼干,我只看过她吃这些。常常是,我们拍摄暂停休息的时候,赵佳老师就会回去接着赶稿。真的很感谢赵佳老师,因为她实在太忙了,平时忙起来几乎连看手机的时间都没有(所以经常会突然失联,这对她身边的人来说都是常态了),而她愿意接受我们的拍摄,还和我们说了那么多自己的经历。 赵佳老师真的是个硬汉。有一次拍摄前,我们死活联系不上她,过了一周之后她发微信来,说是因为“我去倒垃圾,结果像个垃圾袋一样倒在雪上了,摔断了腿哈哈哈哈哈!!!”(原话语气)……她说她的生活日常就是赶稿——生病——赶稿的循环。还是希望赵佳老师在创作的同时,尽量休息身体呀…… 再说到匡扶老师,匡扶老师看起来吊儿郎当的,其实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非常较劲,他的手机备忘录有很多笔记,平时听到别人说的有意思的经历,他就会记下来。而且,他对自己的作品真的有强迫症一样的执着,每一字每一句,故事结构,画面细节,一定要调整到他满意为止,不然他宁愿不发表。比如片子里的狗便便,真的是一个很小很小的细节,然而他就是纠结了好久,研究车轮在上面的印子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同类的还有人物大拇指弯曲的角度,他说“那种精英感觉竖大拇指的时候,大拇指会比较直”(我也不太懂他的逻辑),人物头发的卷曲程度,鼻孔大小,场景里拖把距离地面的高度…… 所以,比起单纯去讲书本身,我们更期望这个片子里能讲到创作这些书的人,他们的创作方法、创作时的经历、创作动因。所有的这些混合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漫画作品,是只属于这个人的,带有个人独特魅力的作品。 另外就是,在做许先哲,赵佳,匡扶摇三位的故事时,我们都根据他们本身的气质,做了感觉更符合个人气质的剪辑和动画方式,希望观众能有三种不同的观看体验。 再再另外就是,对于每个主人公的故事,由于篇幅原因,会有一些删减的部分,希望各位铁粉不要打我!!先在这里下跪道歉了!! 哈咯,大家好,我是漫画这集的导演之一,丁丁。从开拍到上线已经过去太久,以至于打字的时候一度头脑空白,决定想到哪儿写到哪儿。 就讲讲拍摄对象吧,《镖人》是我2016年就开始追的漫画,所以也算是阿哲老师的老粉了。在见面之前,我总不自觉地把刀马的形象安在阿哲老师身上,想着应该是个操着姜文式嗓音,胡子拉碴的硬汉。谁知见到了才发现,除了“胡子拉碴”外,没半毛钱关系。记得回看在沈阳拍摄的素材,有一条是一名男子站在楼道的阴影里,顶着蓬乱值到达巅峰的自然卷,睡眼惺忪地打开门招呼我们,令我着实感到“震撼”。这名男子时常发呆,会不小心穿上不一样的袜子,会因为嫌浪费时间而选择不吃,会在分镜画不出来、崩溃的时候抓紧自己发量惊人的头发…..这些听起来能打破“知名漫画家”标签的日常,对于拍摄的我而言,却是阿哲老师极其珍贵、可爱的真实一面。同时在这背后,是阿哲老师对创作的全情投入。 我们第一天拍摄的时候,想要记录一下阿哲老师的创作日常,结果直接从早上拍到了凌晨,摄影师各个机位都拍无可拍了,而我和另一位导演呷饱则在想,这个人都不去上厕所吗?之后就像片尾花絮里一样,阿哲老师的妻子召夏姐询问他几点走,他表示,让我再画一会儿。真是极其可怕的专注力。拍摄结束前的最后一个夜晚,阿哲老师讲述了最近遇到的瓶颈,他说,创作最大的乐趣还是在于新鲜感,最大的痛苦也是在于新鲜感,当很多东西都做过了,想要不重复,突破自己变得难上加难。这可能是每一个创作者都会遇到的问题,但我相信只要凭阿哲老师可怕的专注力,总能一次一次地实现突破,期待《镖人》完结的日子! 还有《塔希里亚》(引路特别篇??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ep468746?from=search&seid=7152754561977927478&spm_id_from=333.337.0.0)!《塔希里亚》是我近年来遇到的最特别的漫画了,没有之一。它的剪影画风,像是童话电影里的开场,虽然乍一看也许和你想象中的漫画不一样,但只要读下去,就会立刻被里面的故事所吸引。书里面浓缩了作者对于现实人生的体悟,让人置身异世界也能产生共鸣。而最初吸引我们的还是现实世界中吴大成为漫画家的经历,他少年时就坚定了自己的梦想,之后大学被退稿超过45次,却依然没有放弃成为漫画家的梦想。如今吴大都40多了,少年的热血也“进化”成了成年人的热血。在2020年,《塔希里亚》出了最终卷,但是对于作者和读者来讲,都还未完结,故事还会继续下去。 赵佳老师的故事,是让我们极为动容的!正片中呷饱导演已经讲得很详细了,我就讲讲前期自己最受触动的瞬间吧。我们进入赵佳天津的家中,在成堆的旧稿旧书里,无意间看到赵佳爸爸替她写的一页未完成的自我介绍。放之先生以女儿自己的口吻叙述,当看到那句“看我的父母很棒吧!”,真的是忍俊不禁,同时又忍不住眼眶湿润。赵佳老师看着那页纸和我们讲,又仿佛在自言自语,“这真有他的风格,到最后也还是没有写完。”放之先生擅长书法绘画,也是女儿的伯乐,他一直坚信女儿的才华,我们被他们的关系深深感动。当然,我也相信《黑血》会继续连载,点击量爆棚! 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拍摄对象,就是主人公的宠物们。赵佳大大养了好几只猫还有兔子,她自己说从小就喜欢兔子和其他小动物,喜欢和父亲去天津的花鸟鱼虫市集,家里养过不少,拍摄时她的办公室也是像动物园一样热闹哈哈哈。吴大的麦克,是19岁高龄的智慧老猫,为我们贡献了不少素材,吴大说猫让他知道,原来可以到老都这么可爱,他希望他也可以像它一样。然后是阿哲老师的jojo,我们很幸运记录下了一些它离开这个世界之前的生活点滴。在片子播出的当天,阿哲老师告诉我们,他和召夏姐在楼道里听到猫叫,捡回了一只和jojo长得相似的小奶猫,我们觉得逝去的生命又以另一种方式回来了,真是令人感动泪目。感谢这些特殊又可爱的拍摄对象们! 作为转行第一次执导的片子,这一路可谓战战兢兢、磕磕绊绊,但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感谢有呷饱在这集,从她身上我看到了极大的才华,也逐渐找回自己的勇气,btw,动画都是呷饱设计的哦!!希望之后还可以拍更多的创作者!更多的话就在导演花絮里再说吧~ 在写这篇手记的时候,离最初参与拍摄《书籍》已经有近一年半的时间了,现在的我,正坐在另一个神奇的片场小板凳上,看着一段飞车戏的拍摄,不过——脑子已经走神了,我这几天常会走神,神游到那时候在北京做《书籍》的日子。 跟《书籍》的缘分很神奇,毕业之后,有段时间,我像一只无头苍蝇,找不到方向,大部分的工作对只会单兵作战的我而言,都像是一种迫于生计的负担。在那段煎熬的时间里,《书籍》正好出现了,它商业而又非商业,小巧玲珑又可爱的样子很吸引人,从那之后的一年多里,大部分的时间我是跟“图书馆”一起度过的。 为什么想做图书馆呢,因为图书馆对于我来说,一直是某种“SecretGarden”的存在,在图书馆里,我得到过自我,也感受过爱情,我曾经历的,最美好的事情,大多都发生在这里。 久美的图书馆是一个人的图书馆。他是个很可爱的人,其实在一年中大部分的时间里,他的图书馆都没有什么人来,年老的藏民不识字,年轻的藏民要住校,偌大的塔公草原,长年只有久美和一两个喇嘛好友,守着这座图书馆,与银河作伴。他们一起洗衣、念经、做饭、读书、牧牛、骑摩托车、互相扔牛粪……每一天都过得生机勃勃,干净得不像话,是真正的自在佛。但是当寒暑假孩子们来的时候,他们就会突然间变成“大人”,忙成一团,不光为孩子们做饭、打扫卫生,还为离得远的孩子提供住宿,说着不流利的汉语尽力与外界打交道,耐心地教授小朋友在藏区外世界里看到的一切……当你看到在这样一个与世隔绝、信仰浓厚的地方,有小朋友会随意地翻看藏语版的《特朗普传》,说最爱的书籍是有关基督教的世界名著,闲暇时自己还会创作玄幻网文……就会觉得,世界还是温柔的,而这份温柔,是久美自己用心造出来的。 我想你啊,久美,也想念草原。 沈燮元,老古籍了,也特别可爱。他最吸引我的一点就是专注,我喜欢镜头对着他,他本来回答着问题,问答着问题……然后就忘记回答问题,喃喃地自言自语,开始工作了起来的样子;也喜欢他有一堆宝贝,前一秒还神采飞舞地向我们介绍,后一秒听到要拿出来拍摄,因为组织纪律性太强,就立刻冷下脸来,故意说找不到了的小机灵鬼样子。 不知道为什么,回忆起来总是沈先生可可爱爱的样子,对于他所做的研究,实在是太深奥了,暂就不复述了,总之呢,希望这个小片子能记录下专注的沈先生可爱的一角,然后祝愿沈先生可以继续出书,爱自己所爱,每一天都依然健康,依然充实。 顾晓军,他是典型的“书痴”,自己就是一座图书馆、一本百科全书。记得第一次跟他见面,天南地北一下子聊了八个小时,随意提到的任何一个话题他都能————展开讲讲。我是长那么大,第一次感受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博览群书。为什么顾晓军阅读量会那么大?因为他几乎没有社交,也没有娶妻生子、升官发财的念头……全部的个人时间,都花在了看书上。 那天夕阳,金色的光反射在顾晓军脸上,他很坦然地讲 :“我对书就是纯粹的爱,可以这么理解吧,纯粹的爱情,这种震撼人世间最深的东西,像爱一个人,还不是爱一般的人,得铭心刻骨的那种,可能不是《西厢记》里讲的那种,或者说莎士比亚讲的那种,还不是简简单单的两人搭伙过日子。”一开始我不信,然后顾晓军开始读书,读《最后一课》,读着,读着,声音开始颤抖,不由自主地哭,抑制不住地哭,为了缓解尴尬,他又开始用古希腊语背《荷马史诗》里的开头,“女神啊,请歌唱佩琉斯之子,阿基里斯那致命的愤怒,这一怒为阿凯奥人招致了苦难无数,使那许多骁勇的英灵断送于冥府……”抑扬顿挫,句句铿锵,整个人仿佛与这个古老的文字旋律合为一体……我和摄影师都被他这种气场震撼到了,很久才缓过神来。那时候我才相信,他说的纯粹的爱可能是真的存在,有的人爱名,有的人爱利,有的人爱男人,有的人爱女人,有的人爱山,有的人爱水,而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爱着书的人。 在去年6月底最后一次拍摄久美的时候,我坐在车里,看着草原,好像渐渐地想通了一些事情,神奇的是,就在这个时候,我收到了一个新的工作消息,跟久美告别的时候,久美笑,他送了我一个小佛,鼓励我去试试,然后一眨眼,就到了现在。前一阵,胡老师熬大夜之后赶去给《但是还有书籍》配音,回到现场,在监视器后面给大家介绍《书籍》,我站在他身后,百感交集,然后我就开始走神了。 国图算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传奇很多,神人很多,拍摄顾晓军老师的时候,我想象的是会多国语言却隐于尘世当图书馆员的大神,但越拍摄越发现,顾老师打动我的那些特质,和天赋异禀无关,他就是一个苦行僧般严格按照方法论自我要求的平凡人罢了。 自学与其说是一种能力,我更愿意理解,在顾老师的身上是一种存在的习惯。在拍摄间隙,他也没落下他自己今日学习的计划。 他不善言辞,没有任何社交软件,随身只带现金,我与他的沟通以古早的短信形式进行,也好,虽然有点时差,但我知道他一定会回复,这是我近几年焦虑时代下难得舒适和确信的瞬间之一吧。 我们的对话有许多违和感,上一秒谈蒙田谈西塞罗,下一秒就会着急忙慌、脚踏实地地张罗那些很细碎的事务,清场、锁门,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轻声细语…把自己和国图的大背景融为了一体。 他是不是能称得上“扫地僧”,我不确定。但他的确让我看到一种自洽的、游刃有余的精神状态。 S2E1 南京图书馆 沈燮元,国家图书馆 顾晓军,纳朗玛社区图书馆 久美。 作为半路出家又临阵脱逃的图书馆人,看完第一集还是很感动。什么是好书,或者我们换个正经的说法,什么是善本?片中引其定义之三性: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附会一下,图书馆也可以有三性,暂且就用最俗的说法好了:真、善、美。 S2E1 南京图书馆 沈燮元,国家图书馆 顾晓军,纳朗玛社区图书馆 久美。 作为半路出家又临阵脱逃的图书馆人,看完第一集还是很感动。什么是好书,或者我们换个正经的说法,什么是善本?片中引其定义之三性: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附会一下,图书馆也可以有三性,暂且就用最俗的说法好了:真、善、美。 沈燮元丈的个人生活与研究自然与南图密不可分,而最能体现图书馆精神的一点,则是沈老参与的《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纂。片中也提到的冀淑英先生、《善目》副主编、伟大的女性图书馆工作者,就曾写有《善目》后记,详述这一过程。从筹备座谈、普查编目、到汇编审核,远非一人一地一时所能企及的工作,而是一群人、七百八十一家图书馆等单位的半生心血。到如今,《善目》是所有古籍学子、从业者、爱好者的必备工具资料,明版本,考源流,教人识得书之“真”。这也便是沈老说的,“做学问要实事求是”。 我想这个世界的美就藏在语言里,看到顾晓军朗读都德原文而激动落泪时,我知道他会同意这一点。如果没有国图的庞大资源,他可以自学精通这么多门语言么?恐怕很难。成体系、低成本、可获取的学习资源在今天仍不好找,比如duolinguo就下架了吧?顾先生又用所知所学回馈了这所图书馆,我相信他曾给予过无数馆内读者以指引与激励,包括片中那位曾在19年准备考试的山东人。心灵与心灵的交会,永远是图书馆里最美的故事。 图书馆是诗和远方吗?是,也不是。这个国度存在着许许多多个四川甘孜塔公,一个社区图书馆对于偏远地区的孩子们来说,是唱歌、看小说、画画、玩耍的乐园,但更是他们寻觅现实意义的窗口。那位19岁的小姑娘拉姆,图书馆里的书让她不再为自己的外貌缺陷所困扰,更重要的是,图书馆所搭建的平台,让她看到了自己为生活困惑、挣扎的一个出路:或许,真的可以通过阅读、写作,不仅仅得到“无用的”心灵的慰藉,还能改变家庭现状,挣一个体面的工作和未来。那么久美所做的,就是最最棒的大善事。 于无可救药之地,疗人寂寞,是菩萨行。 于无可奈何之地,与人希望,是菩萨行。 因为关注古籍整理与出版,故而在《但是还有书籍》第一季第一集看到北京中华书局俞国林老师时,我实在难掩心中的欢喜。所以第二季第一集首先出镜的南京图书馆老前辈沈燮元先生时,我窃怀感激,尤其是对《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纂工作的介绍,更能使观众想见彼时工作条件的不易。 因为关注古籍整理与出版,故而在《但是还有书籍》第一季第一集看到北京中华书局俞国林老师时,我实在难掩心中的欢喜。所以第二季第一集首先出镜的南京图书馆老前辈沈燮元先生时,我窃怀感激,尤其是对《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纂工作的介绍,更能使观众想见彼时工作条件的不易。来自分集导演王悦阳的手记:
来自分集导演王悦阳的手记:
《但是还有书籍》第二季第四集《出版人的日与夜》导演手记
来自分集导演阿土:
《但是还有书籍》第二季第四集《出版人的日与夜》导演手记
来自分集导演阿土:
来自该集导演苏杭的手记:
来自该集导演苏杭的手记:
来自呷饱导演的手记:
来自呷饱导演的手记:
来自丁丁导演的手记:
大家好,《但是还有书籍》第二季第一集《我们的图书馆》已经上线啦!欢迎大家前去观看,我们也在这里将导演手记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和大家有更多的互动和交流。
郝雨
大家好,《但是还有书籍》第二季第一集《我们的图书馆》已经上线啦!欢迎大家前去观看,我们也在这里将导演手记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和大家有更多的互动和交流。
郝雨竹导演:
林宸西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