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02330
  • 朝暮雪
    2020/2/25 16:02:15
    希望你买房的时候不会遇到房似锦

    《安家》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广告太多了。

    第1集强行给XX奶粉加戏。

    第6集,谢亭丰说要送朱闪闪“一件称手的兵器”。

    这个所谓的兵器,竟然是XX软件。

    朱闪闪做了2年的中介了,她还对这个APP不了解吗?还一副挖到宝藏的表情。

    《安家》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广告太多了。

    第1集强行给XX奶粉加戏。

    第6集,谢亭丰说要送朱闪闪“一件称手的兵器”。

    这个所谓的兵器,竟然是XX软件。

    朱闪闪做了2年的中介了,她还对这个APP不了解吗?还一副挖到宝藏的表情。

    12299448
  • 江海一蓑翁
    2016/9/18 20:51:33
    《追凶者也》:地域文化、传统文学、黑色幽默与底层叙事
    整个九月,国内院线可谓是热闹纷呈,而在这个月上映的众多影片当中,我最想看其中三部,分别是:杨超导演的《长江图》,曹保平导演的《追凶者也》和冯小刚导演的《我不是潘金莲》。昨日下午在家,酝酿《阿尔贝·加缪》的长书评未果,于是说走就走,到家附近的影院,观看这部期待已久的《追凶者也》。事实证明:在电影院度过的这两个小时,可谓物超所值,这场观影之旅,也给中秋小长假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这部电
    整个九月,国内院线可谓是热闹纷呈,而在这个月上映的众多影片当中,我最想看其中三部,分别是:杨超导演的《长江图》,曹保平导演的《追凶者也》和冯小刚导演的《我不是潘金莲》。昨日下午在家,酝酿《阿尔贝·加缪》的长书评未果,于是说走就走,到家附近的影院,观看这部期待已久的《追凶者也》。事实证明:在电影院度过的这两个小时,可谓物超所值,这场观影之旅,也给中秋小长假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这部电影里,曹保平导演把故事发生地点,选择在位处中国西南边疆的云南。云南,并不仅仅只是电影的取景地,而是整个电影故事的文化背景和文化载体。电影采取了中国传统文学当中章回体小说的叙事手法,这样的手法在徐童导演的经典纪录片《算命》当中同样有过运用。而两者所不同的是,《算命》的章节标题完全参照章回体小说,是工整的对仗式文字;而在《追凶者也》里,导演所采用的章节命名更加源于草根市井文化,从“憨包”、“小烂屎”、“土贼”到“乱屁麻麻”和“鸡枞”,要么是云南当地人常用的方言词汇,要么就是云南人经常食用的特色食物,而电影当中的对白,也是以云南方言为主。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五个章节标题几乎都具有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憨包”之于“傻瓜、笨蛋”的贬义指向,“小烂屎”之于评价女人作风不正的贬损意味,这些一语双关的俗语,都完全源自云南千百年来沿承的民俗和社会文化。这样的一系列设置,让这部电影充满了云南地域特色,也能让观众在那些美轮美奂的山水宣传片之外,看到最真实、最市井、最草根的云南现实生活。

    甚至就连影片的英文名称“Cock and Bull”,也跟上述俗语设置一脉相承。我们绝对不能望文生义地认为,这个英文名称指向的是“公鸡和公牛的故事”,实际上,“a cock and bull story”在英文中是一个固定俗语,它的意义是"荒谬的故事、流言蜚语、无伤风雅的谣言"。
    早在17世纪初,英国有一家公路旅店,店名便叫做Cock and Bull,疲惫的观光者在那里留宿歇息,他们常常聚在一起,讨论他们所经历的一些奇闻异事。久而久之,这些故事就被称之为cock and bull tales。影片用这样一个西方俗语来作为英文名,既跟影片具有丰富内涵和意味的中国地方俗语的章节标题形成对应,又暗自呼应了影片男主人公宋老二因杀人谣言不堪其扰,坚持查出事件真相的故事指向,可谓一箭双雕。

    影片对于中国市井社会的再现与还原,当然并不仅仅体现在上述名称方面。在影像内容的具体展现上,也有许多值得玩味之处。比如影片刚开始,几个中老年市民在茶馆里谈论猫叔被杀事件,说着宋老二的闲话。导演显然是意识到:在互联网兴起之前的中国城市以及网络仍然不发达的中国边陲乡野,类似茶馆、澡堂这样的场所,一直就是小城居民最重要的公共空间。小城里的大事小事,谁家的三长两短,都是在这样的场所里进行讨论、交流和信息交换。相信跟蓑翁一般年龄的70后、80后青年,小时候都有在澡堂或茶馆里,听镇上老居民如此谈论的生活记忆。对此,旅美学者王笛先生在《茶馆》一书里,也有着形象深入的记述与研究。而类似村民集体出动、围打人贩子嫌疑人,对逝去亲人的招魂仪式,乃至宋老二抓不到杀人嫌疑对象王友全,就拖走他家的猪抵作赔偿费等诸多场景,都无时无刻不在中国各地的乡村当中发生。因此,虽然这样一个故事在导演充满张力和幽默感的编排之下,具有很强的戏剧性和可看性,但故事的真实性和现实指向,也同样毋庸置疑。

    跟上述充满仪式感的场景相比,更为真实的,则是影片故事的内核。只因为宋老二不同意迁走自己家的祖坟,导致马光兄弟的锰矿厂迟迟不能开工,宋老二就要面临杀身之祸。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的,是资本的逐利本性对于民俗和个体生存境况的摧残。耐人寻味的是,在马光兄弟的帮手贵哥眼中,宋老二挡住的并不只是马光兄弟的财路,而是全村、全镇、全县乃至全省经济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所谓政治正确,在地方资本家的口中,已经被熟练地包装为自身牟利的政治合法性理由,畅通无阻。而更让人沉痛与深思的是,要除掉宋老二,根本无须马光兄弟自己动手,无论是充当职业杀手的魏小凤,还是成为替死鬼的猫哥,抑或是因偷摩托车而卷入其中的王友全,以及被谣言攻击、不胜其扰的宋老二,整个杀人事件互动链条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在底层社会辛苦打拼、拼命挣扎的个体。在资本和利益的驱动之下,他们之间展开了互攻与互害,而所谓正义的到来,只是让罪恶台前的魏小凤轰然倒下,而在魏小凤身后策划罪恶、让小凤毫无尊严可言的马光兄弟,却似乎仍然相安无事。高高在上的资本家马光兄弟,所付出的,似乎只是对他们来说九牛一毛的几十万元酬劳而已。

    由此,这样一个表面上的幽默喜剧故事,却指向了极为深刻、尖锐的社会批判内涵。看明白了这一点,或许更能明白本片为什么要以喜剧面目示人,如果没有这样的外包装,也许这样的电影,将永远无缘在大屏幕,跟广大观众会面。

    就此搁笔。

    2016.9.18晚作于竹林斋

    本人原创公号二维码,欢迎关注。
    本人原创公号二维码,欢迎关注。
    【详细】
    80912321
  • 。。。
    2021/11/4 22:01:16
    没见过这么蠢的女主角

    男朋友吃饭的时候非要看 跟着瞟了几眼 女主角说话就透着一种蠢像 可以预见又是那种带着主角光环的砸锅匠的烂俗形象 再三跟男朋友确认这个女主角是真的人设就这么蠢还是为了迷惑敌人装的这么蠢 得到确定的答案后觉得很绝望 这么蠢的电视剧怎么有人拍得出看得下啊

    男朋友吃饭的时候非要看 跟着瞟了几眼 女主角说话就透着一种蠢

    男朋友吃饭的时候非要看 跟着瞟了几眼 女主角说话就透着一种蠢像 可以预见又是那种带着主角光环的砸锅匠的烂俗形象 再三跟男朋友确认这个女主角是真的人设就这么蠢还是为了迷惑敌人装的这么蠢 得到确定的答案后觉得很绝望 这么蠢的电视剧怎么有人拍得出看得下啊

    男朋友吃饭的时候非要看 跟着瞟了几眼 女主角说话就透着一种蠢像 可以预见又是那种带着主角光环的砸锅匠的烂俗形象 再三跟男朋友确认这个女主角是真的人设就这么蠢还是为了迷惑敌人装的这么蠢 得到确定的答案后觉得很绝望 这么蠢的电视剧怎么有人拍得出看得下啊

    【详细】
    13972298
  • 綸L??E佑
    2020/9/4 15:49:00
    新视角
    本片是根据“拉普兰一战”中的真人真事改编,所以导演才说这是新视角吧,但人物关系和时间轴真的挺混乱的,都搞不清楚到底对不对。不过电影的感情处理的非常到位,每个人物形象都丰满真实,尤其通过纳粹军官和wildeye的对手戏来强调二者所象征的那种恶与善。只是我深深的觉得这...  (展开)
    本片是根据“拉普兰一战”中的真人真事改编,所以导演才说这是新视角吧,但人物关系和时间轴真的挺混乱的,都搞不清楚到底对不对。不过电影的感情处理的非常到位,每个人物形象都丰满真实,尤其通过纳粹军官和wildeye的对手戏来强调二者所象征的那种恶与善。只是我深深的觉得这...  (展开)
    【详细】
    12847218
  • 西西里
    2022/11/14 3:20:02
    往往知道真相的我们眼泪掉下来

    知道真相越多离快乐越远,然后可能发现自己是那个环节中的棋子。

    这里推荐一部电影 我们的父辈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在战争中从来就不是处于下棋者的位置,更不要说下一盘大棋。普通人只是棋盘上的棋子,进退之间从来就不由自己做主,也因此,难以摆脱被控制与被毁灭的人生。战争的输赢,只对于下棋者来说有意义,对于棋盘上的棋子而言,从来就没有所谓的胜利。即便生命留存,人生也从此被撕裂。

    知道真相越多离快乐越远,然后可能发现自己是那个环节中的棋子。

    这里推荐一部电影 我们的父辈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在战争中从来就不是处于下棋者的位置,更不要说下一盘大棋。普通人只是棋盘上的棋子,进退之间从来就不由自己做主,也因此,难以摆脱被控制与被毁灭的人生。战争的输赢,只对于下棋者来说有意义,对于棋盘上的棋子而言,从来就没有所谓的胜利。即便生命留存,人生也从此被撕裂。战争太无情,人性太无情,权力太无情。高高在上的权力面前是看不到新鲜的杀戮和新鲜的热血的没有比死亡更解脱的了。二战后自杀的老兵何其多。想到在看二战回忆录的时候,看到丘吉尔写的战略的部署和局势的分析,再想到这些在前线奋斗的士兵,想到弗雷,会觉得恍然隔世,一个在运筹帷幄,一个在浴血沙场

    结合当下,早期当大白所谓的骄傲和自豪,自我感动,放到现在的大局观,你还会有之前的感觉吗。

    棋子的一生,为资本献礼,被资本侵蚀。感动了自己,成全了别人。

    权利的游戏

    【详细】
    14760444
  • 昵称待定
    2019/1/31 22:08:55
    综合评价:6.2分

    我的评论:剧情:57分。演员颜值和演技:64分。画面:70分。服装道具:70分。音乐和音效:50分。配音:60分。综合评价:62分。剧情方面:剧情偏低幼化,BUG比较多,不过对于妖灵师的整体架构的设计和诠释还是很新颖的。演员方面:人物颜值设计得比较美型;人声方面从声线或是配音的水准来看,整体还可以,虽然也并不是很高;人物打斗动作和日常动作不流畅,不协调,看着别扭;面部表情做得还可以,虽然也不

    我的评论:剧情:57分。演员颜值和演技:64分。画面:70分。服装道具:70分。音乐和音效:50分。配音:60分。综合评价:62分。剧情方面:剧情偏低幼化,BUG比较多,不过对于妖灵师的整体架构的设计和诠释还是很新颖的。演员方面:人物颜值设计得比较美型;人声方面从声线或是配音的水准来看,整体还可以,虽然也并不是很高;人物打斗动作和日常动作不流畅,不协调,看着别扭;面部表情做得还可以,虽然也不是特别细腻。画面:打斗场面的特效很炫酷,应该是用了些功夫的,但打斗动作的设计就比较差了,虽炫酷有余但精彩不足。景物方面总体一般,其中动态景物比较差,但静态景物比较好。服装道具:服装方面本剧水准中等偏上一些,主角服装颜色和款式还可以,但配角就很一般了。道具方面:空间戒指,各色卷轴,武器,丹药,都比较丰富,很有想象力。音乐和音效:本剧在音乐方面并没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整体水准一般。音效还可以,毕竟打斗场面还是比较多的。总体来说本剧推荐指数:三星,可以不看。

    【详细】
    9929432
  • 大聪
    2020/3/18 18:53:30
    这部反复重生的超级英雄《喋血战士》!是否能开启新的勇士宇宙
    喋血战士,也叫血卫,你们知不知道,这部电影其实也是一部超级英雄电影?! 或许大家知道漫威,知道DC,不过《喋血战士》是出自勇士漫画,这个号称第三大漫画宇宙,早已淡出大众视线几十年了。 而喋血战士就是勇士漫画的顶梁柱,所以被拿来改编成了电影也不意外,是的,勇士漫...  (展开)
    喋血战士,也叫血卫,你们知不知道,这部电影其实也是一部超级英雄电影?! 或许大家知道漫威,知道DC,不过《喋血战士》是出自勇士漫画,这个号称第三大漫画宇宙,早已淡出大众视线几十年了。 而喋血战士就是勇士漫画的顶梁柱,所以被拿来改编成了电影也不意外,是的,勇士漫...  (展开)
    【详细】
    12405216
  • 若晴朗似我
    2017/11/29 14:32:15
    《急诊科医生》浅谈刘慧敏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最初知道江珊要演这部剧,这个角色的时 候,心里还是抱有很高的期待的。那时没 有很多的角色介绍,人物关系,所以一直 以为她会和张嘉译所饰演的何建一组cp。 他两从气场与整个外形上看起来都很搭, 再加上又是大学同学,毕业又分到同一家医院,可能会有人和我想的一样吧,..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最初知道江珊要演这部剧,这个角色的时 候,心里还是抱有很高的期待的。那时没 有很多的角色介绍,人物关系,所以一直 以为她会和张嘉译所饰演的何建一组cp。 他两从气场与整个外形上看起来都很搭, 再加上又是大学同学,毕业又分到同一家医院,可能会有人和我想的一样吧,...  (展开)
    【详细】
    8953258
  • 抑尘
    2017/11/1 22:59:53
    科普向:探长及罪犯原型详解
    Criminal Minds 是我的美剧启蒙,整整十二季,从对BAU(行为分析小组,BSU行为科学小组的前身)一无所知到跟着主角一起「侧写」(Profile),几百种犯罪心理于我像是对现代犯罪史的总括。所以这次看Mind Hunter时特有亲切感,整个第一季在内容上是《犯罪心理》的序,形式上相对于CM二十多分钟一集的长度,不再是从果到因摆在你面前,而是拖着你一起将罪犯的心路历程榨取、摊平,事后回味
    Criminal Minds 是我的美剧启蒙,整整十二季,从对BAU(行为分析小组,BSU行为科学小组的前身)一无所知到跟着主角一起「侧写」(Profile),几百种犯罪心理于我像是对现代犯罪史的总括。所以这次看Mind Hunter时特有亲切感,整个第一季在内容上是《犯罪心理》的序,形式上相对于CM二十多分钟一集的长度,不再是从果到因摆在你面前,而是拖着你一起将罪犯的心路历程榨取、摊平,事后回味这种代入感是酣畅淋漓的,也是和其他犯罪剧集最大的不同。

    Mindhunter 的主角Holden Ford,原型是FBI的探员John E. Douglas,他就是将罪犯侧写人员(Criminal Profiler) 这一职称确立起来的元老之一。CM中,前期的Jason Gideon和后期的David Rossi都是对他形象的描摹;而在《沉默的羔羊》里,Jack Crawford这一角色也是以他为原型。

    事实上,包括Profile、Serial Killer,还有剧中尚未提及的Signature(「签名」,用来描述能够代表罪犯的个人强迫力和独特个性的因素)等名词,都是由John和他的搭档们创立的。

    Douglas于1945年出生在纽约的布鲁克林,没错就是剧里Holden一再向他人辩解的布鲁克林。而Holden在前两集中到处拉人聊人生,还时不时往学校跑一跑的旺盛求知欲也和Douglas的学霸形象非常符合。Douglas本科念的是社会学和体育学,随后拿了教育心理的硕士,然后又在成人教育的监督管理方面获得教育学专家学位,最后,就“教警员如何将杀人犯进行分类”这个课题获得了博士学位。

    之后与剧中有出入的是,Holden和小女友Debbie早在他被boss派去各地招募之前就已经订婚,求婚过程还略浪漫,更甚的是,Holden尚未在匡提科大展拳脚前,现实中的Douglas连娃都有了(好像一不小心剧透了诶...不过也保不齐编剧处理感情线时另有安排嘛)。


    绕回主线来,现实中的Douglas起初调来匡提科时,行为科学组(Behavioral Science Unit, BSU)主要负责人质谈判,但实际地位相当低,在FBI,包括整个执法单位的眼中,心理学和行为科学是鸡肋都不如的存在。但即便如此,Douglas在匡提科开设的心理课程在后来的几年很受好评,Douglas的境遇也较Holden顺遂得多。

    关于Holden找的第一个重刑犯,「大学女生杀手」艾德?肯培(Ed Kemper),剧中用了大量笔墨来塑造对Holden意义重大的「第一次」,因此也几乎还原了现实情况。包括射杀自己的祖父母;顺利完成心理状况的定期检查的同时被害人的头颅就在自己的后车厢里;因为自己的母亲要人“仰望”,所以将尸体的头颅埋在后院,脸朝上对着母亲卧室的窗口;强暴母亲的尸体,并将喉咙切下丢进垃圾处理机,因为母亲多年来一直对自己又吼又叫等等,都是真实的。

    在此补充几个Douglas书中写到的细节。

    1、Kemper智商高达145。
    2、Kemper以八项一级谋杀案被起诉时,当被问及该受什么样的惩罚,他答道:「折磨至死。」
    3、Kemper十岁时因体型原因被母亲嫌弃,让他睡在没有窗的地下室。他没有做错事却像囚犯一样被关在地下室里,心里觉得肮脏而危险,这也滋生了他的敌意,是导致他虐杀猫的重要原因之一。后来,Douglas归纳出了杀人犯最可能具备的三种性格行为特征:幼小时喜爱虐杀弱小动物、热爱纵火和超过正常年龄的尿床,日后被称为「杀人犯三角要素」(在剧中的校长事件中,Holden对学生的宣讲中有「委婉」提及)。
    4、Kemper是一位「警察迷」。他试图融入警察以获得一种警察权力的替代性亢奋,另一方面也能通过这一渠道预知警察接下来的行动。Douglas的分析是:警察代表了权力和公众的尊敬,像Kemper这类的连环杀手大部分是愤怒而无力的输家,他们经历过某种生理或情感的凌辱,而连续杀人犯最常见的三种动机:支配(Domination)、操纵(Manipulation)和控制(Control)都能在警察这一身份上得到满足。
    5、Kemper早年和妹妹玩的「死亡游戏」,是让妹妹将他绑在椅子上,好像在毒气室里一样。他所形成的这种「幻想」,发展成和伴侣的关系以死亡和肢解来结束。Douglas认为,在一个强暴或连续杀人犯的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或许就是「幻想」。

    在Kemper的案子中,他进行的肢解都是在受害者死亡之后。这里的肢解是拜物,而不是虐待,这或许与「幻想」有更大的关系。


    接下来说剧中Holden因此而颇受挫折的「八位淫娃」案。罪犯原型是理查德?史派克(Richard Speck),他在南芝加哥一处屋内杀害了八名护理学生,但接受Holden的问询时强烈表明:「我和他们不一样,他们是疯子,我可不是连续杀人犯。」

    和Kemper的温驯、高智商、好口才不同,Speck的性格相当暴烈。他情绪激昂地对搜查牢房表示抗议,他制作迷你蒸馏器以此自制,他在左前臂上纹了「Born to Raise Hell」(天生煞星)的刺青。更具代表性的一幕是,Speck收留了一只跛脚的麻雀,照顾它恢复健康,但在被警卫告知牢里不准养宠物后,他将小鸟扔进了开着的电扇中(在剧中是Holden触发了他的这一行为)。面对惊恐又困惑的警卫,Speck说:「我是喜欢这只小鸟,但如果我不能拥有它的话,别人也休想。」


    在问询过程中,Holden为了让Speck开口,故意以「八位淫娃」称呼被害者,以此引起了搭档的不适,当然也顺利撬开了Speck的嘴。但现实中还有一位监狱里的辅导员帮衬着Douglas唱双簧,以高中男生的口吻调侃Speck犯下的罪行,激起了Speck纠正的欲望。

    Douglas分析说,任何警察型的侦讯都是一种引诱,每一方都想诱使另一方给他所想要的。对于Kemper这类罪犯来说,当他确认你已经知道事实后便会开门见山,侃侃而谈;而对于Speck,则需要采用更具攻击性的方式。


    问询开始后,Speck纠正了「上了八个女人」的说法, 表示自己只强暴了沙发上的那一位。也正是这一说法让Douglas确定,Speck并没有什么阳刚的自我形象,尽管他极力塑造。一来,他是个投机分子,他只选一个来强暴,因为他深知自己无法控制所有人;二来,根据犯罪现场的照片,Speck选定的女子是脸朝下趴在沙发上的,对他而言,她只是一个非人化的物体,而他不必与她有任何属于人的接触。


    现实中,Speck后来心脏病发作,死于狱中。结合一些剧中未提及的细节,Douglas给出了几点分析。
    1、Speck不应被归入连续杀人犯 (Serial Killer),而是「大屠杀凶手」(Mass Murderer)。连续杀人犯有某种情绪的周期,或是犯行之间的冷却期,而大屠杀凶手则指在同一次行动中杀的人超过两名以上。
    2、Speck是「无组织」类的罪犯。他把一次成功的抢劫变成八人丧生的血腥命案并未多加考虑,而犯案也不是因为杀戮的狂热,仅仅是因为他觉得这样就没人能指认他了。

    3、Speck的行为层次是未成年的。他娶过一个十五岁的女孩,杀过低级酒吧的侍女,还曾攻击过六十多岁的老妇人,这一系列经历表明他虽然年龄渐长,但成熟度和自信心却相对较低。



    第三位要说的是「高跟鞋爱好者」杰利?布鲁多斯(Jerry Brudos)。在前两位之后,根据Douglas的归纳我们首先可以得出Brudos「爱幻想」的特征。


    Brudos五岁时捡到一双高筒靴,这是他从未见过的存在,因为他的母亲没有这样的鞋。于是他带回家,穿上,母亲发现后呵斥他丢掉。接着他藏起来,偷偷穿,母亲再次发现后以烧掉鞋子的方式处罚了Brudos。高跟鞋,成了Brudos的禁果。

    但当Brudos在母亲那儿受挫,转而偷窃老师的鞋子时,老师非但没有责怪他还对他的行为产生好奇。同一种行为在不同的成年女性身上得到了截然不同的反馈,Brudos困惑了,他得不到解答或正确的引导,于是一种冲动在不断刺激下渐渐转为一股邪恶的力量。

    于是从偷穿鞋子变成偷窃内衣、闯空门,十几岁的Brudos开始将女孩骗到谷仓,并强迫她们拍裸照,这在他以后的犯罪中能窥见延续。成年后的他继续自己的「幻想」,要求妻子穿着他收藏的服饰进行拍摄,即便妻子不愿意,但对丈夫的害怕让她屈从。

    Brudos的行为不断「升级」,他开始要求女孩子让她拍照,如果她们拒绝,他就持刀威胁。终于,在一次女生反抗的触发下,他实施了第一次谋杀。可一旦行凶开始,Brudos的行为只会不断「升级」,结果也只有越来越多的受害者。

    正是罪犯这种沉迷于对幻想中细节的「改进」的特征,让Douglas(剧中对Holden这部分的描绘已经相当到位了)对那位小学校长放心不下。Douglas在后来清楚地意识到,当罪犯实施了第一次行凶后,再对其犯罪实施的过程中进行干扰使其放弃都为时已晚了,如果要让制止犯罪成为可能的话,只有在更早的阶段,即幻想成为现实之前才有希望。


    并非每一个对高跟鞋有特别感受的小男孩最后都会成为杀人犯,但当冲动无法抑制或疏导时,看似无害的癖好也会达到致命的程度。


    接下来要说的强暴杀人犯蒙特?李瑟尔(Monte Rissell),就是剧中爱喝Big Red汽水的那位。他和Brudos、Kemper三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母亲都对他们罪犯性格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Brudos的母亲霸道、好惩罚,Kemper的母亲奚落、轻视他,而杀害了五名十几岁少女的Monte告诉Douglas,如果在父母离异时他跟着父亲而不是母亲的话, 他将是一名律师而非无期徒刑犯。


    父母离异时Rissell才七岁,是三个孩子中最年幼的。他的母亲在离婚后先将他们带到了加州这个陌生的环境,再婚后更是多和新任丈夫独处,对三个孩子鲜少过问。于是无人照管的Rissell在童年时期就行为不端:在学校的墙上涂写猥亵的字句,嗑药,用BB弹射伤表兄的眼睛。而十二岁时,母亲婚姻的二次破裂,他们又举家迁回维吉尼亚。这时Rissell的犯罪行为不断「升级」,从无证驾驶到偷窃,甚至是强暴。
    终于,亲眼见到异地女友和新欢缠绵的景象给了Rissell巨大刺激。他没有对女友痛下杀手,还在停车场坐了几个小时,反复思索,但当一个年轻女性驾车出现时,他决定对她实施强暴。


    第一位被害人碰巧是一位风尘女子,她轻挑的举止在他眼里是妄图控制局面,不仅没有使Rissell缓和下来,反而激发了他的怒意,而这次强暴也「升级」为了灭口。第二位被害人连珠炮似的发问和试图逃跑的行为令其也难逃一死。再之后,Rissell已经形成了观念:「我已经杀了两个人,我可能也会杀掉这一个。」

    尽管最终Rissell犯下五桩人命案,但他还是放走一名照顾癌症父亲的妇女,原因是Rissell的哥哥也得了癌症,他和她有共情。

    在Rissell的案子中,有几处值得深思的地方,尤其对归纳同类的强暴杀人型犯罪

    1、Rissell的智商在120以上。
    2、在Rissell的案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日后被总结为「压力来源」(Stressor)的存在。「压力来源」是连续杀人案的动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任何事物都可能成为「压力来源」,但最普遍的就是失去工作和失去伴侣。
    3、在「压力来源」的驱使下,第一位受害人的逢迎刺激Rissell将女性「非人化」,杀人的念头也随之产生。但他放走的女性由于和他有相似经历,在他眼中是有人格的,「非人化」在她身上就不存在了。
    4、受害者的行为和嫌犯一样重要。面对强暴型罪犯时,配合听从和奋力抵抗都可能带来一线生机,也都可能触发犯罪行为的「升级」,这主要根据罪犯的性格和动机而定。但有一点,应对性方面有不足的罪犯时,反抗一类的行为只会让他更愉快。他们的犯罪多源于愤怒和敌意,目的在展现力量,而性只是陪衬。
    5、Rissell的「幻想」也早就根植在他脑海中,远早于实际的强暴或谋杀发生之前。当Douglas询问他幻想的来源时,他说其一就是读到了「山姆之子」的报道。

    最后剧透一下每集片头的那位,很高概率应该是丹尼斯?瑞德(Dennis Rader),他甚至给自己起了外号「勒颈者」(BTK, Bind Torture Kill murderer)。

    从1974年犯下第一桩罪行起,直到2005年他才被捕认罪,而在之前的近三十年间他谋杀了至少十人。在Douglas这本书出版前他尚未被捕,而Douglas将这一案件归入最后的章节,名为「有时魔龙会战胜」。如今这位杀人狂已经72岁了,根据审判结果,他的释放日期在2180年,看来Rader是等不到了。

    书中还有很多精彩的侦讯,包括「山姆之子」、曼森、「丝袜杀人者」等,相信在之后一季或几季中会有呈现。对比文字和剧集,编剧更侧重于构建主角的复杂性,虽然以案子为主,但通过其伴侣、上司、同事关系的相互交织将人物性格塑造得更立体。另外,书中多以第一人称视角对罪犯进行描述,而剧里形色各异的罪犯个性更加鲜明。初见高大温驯的Kemper相信引起了很多人追剧的兴趣,而季终Kemper那个「结实的」拥抱也无疑是点睛之笔。


    全文及资料图片在公众号
    野鹿 barbaric deer

    转载请注明出处
    【详细】
    88985730
  • 九间
    2021/12/16 13:20:18
    绿色,安妮特
    有的电影是社会学家的实践,有的电影是文学家的结构游戏,而有的电影是视觉上的刺激,是激情的,充满力量的,对这类作品来说文字阐述显得很多余。所以我结合绿色在不同时期的含义与电影的剧情写了首诗,配上截图,希望可以把这部电影触动到我的一些东西表达出来。 后来感觉还不...  (展开)
    有的电影是社会学家的实践,有的电影是文学家的结构游戏,而有的电影是视觉上的刺激,是激情的,充满力量的,对这类作品来说文字阐述显得很多余。所以我结合绿色在不同时期的含义与电影的剧情写了首诗,配上截图,希望可以把这部电影触动到我的一些东西表达出来。 后来感觉还不...  (展开)
    【详细】
    14070215
  • pan
    2022/5/6 15:03:42
    正确真是很恶心的一件事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正传看到第四季中间就受不了拖泥带水的剧情,看到英灵殿这边有些人说节奏好一点,虽然见很多评论吐槽黑女海盗,想著如果剧情ok,有一个两个xx正确的角色我勉强能接受(反正第四季的唐朝公主我都吃下去了),然而我高估了自己能力,看了頭15分钟就想弃,前面的正传就已经够科幻...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正传看到第四季中间就受不了拖泥带水的剧情,看到英灵殿这边有些人说节奏好一点,虽然见很多评论吐槽黑女海盗,想著如果剧情ok,有一个两个xx正确的角色我勉强能接受(反正第四季的唐朝公主我都吃下去了),然而我高估了自己能力,看了頭15分钟就想弃,前面的正传就已经够科幻...  (展开)
    【详细】
    14382255
  • 傻酷的风
    2016/7/27 19:33:20
    Carpentry tools
    1.Walt:The Griffins represent everything that's gone wrong with this world.It's immoral,is what it is. 2.Anthony:Mom said it adds charactors. 3.Walt:You see,carpentry is on
    1.Walt:The Griffins represent everything that's gone wrong with this world.It's immoral,is what it is. 2.Anthony:Mom said it adds charactors. 3.Walt:You see,carpentry is only the illusion of perfection,but we can come close.They say God lives in the detai...  (展开)
    【详细】
    8010343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