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回响影评

128133184
  • 微信用户
    2023/1/27 20:51:50
    《对我而言危险的他》入股不亏

    别管了,我是土狗,我爱看!起初我是因为刷到片段,去看了整部剧,花了两天时间。前两集的时候,我还保持着理智去追剧,但是在第三集当漫宁说出那句“我要留下来保护你”的时候,我深深地沦陷了,熬夜把它看完了。看完之后,虽然我知道剧里面多少存在一些漏洞,但还是无可救药的上头了,不仅仅是因为男主帅,女主美,男二女二的颜值也很可,全员演技在线,还因为剧中使用的实景和满满的细节。比如,剧中的打戏都是演员自己亲

    别管了,我是土狗,我爱看!起初我是因为刷到片段,去看了整部剧,花了两天时间。前两集的时候,我还保持着理智去追剧,但是在第三集当漫宁说出那句“我要留下来保护你”的时候,我深深地沦陷了,熬夜把它看完了。看完之后,虽然我知道剧里面多少存在一些漏洞,但还是无可救药的上头了,不仅仅是因为男主帅,女主美,男二女二的颜值也很可,全员演技在线,还因为剧中使用的实景和满满的细节。比如,剧中的打戏都是演员自己亲自上场,徒手灭火,跳海也是由演员自己吊着威亚亲自跳、抽血等等,从这些地方都能看出导演和制片人以及灯光服装道具等全剧组的用心。首先,作为一部低成本网剧,《对我而言危险的他》的经费都用在了重要的地方,比如服装道具等,而没有经费去宣传,而剧的宣传也主要靠主创人员的亲自宣传和自来水的安利。其次,剧中人物的性格也很丰满。男主严星呈是一个表面高冷疯批,但是内心温暖的一个人,自从九岁被别有用的人伤害遭遇车祸后,他一直流落在海外,身上背负着为父母复仇的重任。他在海外艰难成长,逐渐成为一个强大的人,也找到了失联十七年的亲生妹妹,可以回到庄家为父母报仇了。但是上天却给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他刚刚联系上的妹妹却被他人伤害,遭遇车祸而死。但是好在,他遇到了跟自己妹妹长得很相似的女主沈漫宁。他一开始逼迫沈漫宁以庄心妍的身份回到庄家,为父母报仇,但是再后来与漫宁处理一系列的事件之后,他被沈漫宁身上的坚韧和善良深深感动,无可救药的爱上了她。但是在他得知,自己父母的车祸与漫宁的爸爸可能有关的时候,为了保护漫宁,他选择与她分手,说出了令他后悔一辈子的话“沈漫宁,我不爱你,我一直在利用你”。在最后当严星呈被坏人诬陷一无所有自闭的时候,漫宁用她的爱和陪伴,陪严星呈走出自闭,克服了深海恐惧症,治愈了童年的阴影。最后,我深深地被严星呈与沈漫宁之间的爱情所感动,看完剧之后,我也渴望拥有这样的爱情,渴望能有一个爱我陪伴我渡过难关的人…最后的最后,我希望《对我而言危险的他》可以越来越好,也期待着《对我而言危险的他》第二季,同时,我也想谢谢这部剧的编剧大大和导演以及全体主创人员,让我在新年期间看到这部非常好的剧!好了,不说了,就到这里吧,我接着刷剧去了!!

    149371085
  • 李家强吠马俊杰
    2021/2/21 7:11:59
    家庭矛盾

    不要老是盯着这个不放!

    其实这个也是区分庸者和勇者的一个标准。

    的确有倒霉的成分在里面。

    你还不知道大鹏心里怎么想??呢?

    耍什么公子少爷脾气????

    算了吧,我去要饭吧,估计都会挨打吧被打死然后被蹂躏和戕害吧!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三角恋的电影??,两女一男,两男一女。

    真是无聊透顶,可是我喜欢

    不要老是盯着这个不放!

    其实这个也是区分庸者和勇者的一个标准。

    的确有倒霉的成分在里面。

    你还不知道大鹏心里怎么想??呢?

    耍什么公子少爷脾气????

    算了吧,我去要饭吧,估计都会挨打吧被打死然后被蹂躏和戕害吧!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三角恋的电影??,两女一男,两男一女。

    真是无聊透顶,可是我喜欢。

    我估计又发不出去了。

    他们看见我????

    2018年为什么不吃药???????

    可是2019--2021呢?!

    但是我的意思是,孽缘,业障。

    我真是不懂得这个天地之间运行的规律。

    我连那个蟹超都不如。

    所以说呢,情理法的统一,难上加难。

    而且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根本不可能动工二一根汗毛

    【详细】
    13266402
  • 木雕禅师
    2014/6/18 8:04:51
    《青春烈火》:信仰改变世界
    有这么一部剧正在热播,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上海租界里有一群身怀绝技的热血青年,各个都是高富帅,个个都是白富美,他们有时尚的装扮、尖端的高科技、炫酷的功夫,在风云际会的年代牺牲爱情甚至生命,救民众于水火。这部剧的特别,是在于目前我在国内荧屏上从未看到这种类型剧集,它既有年代剧动荡复杂多变的背景,又有动作剧飞檐走壁的技能,还有谍战剧必备的悬疑惊险,更有偶像剧风行的时尚潮流,而且爱情剧错杂虐心的多角恋也不
    有这么一部剧正在热播,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上海租界里有一群身怀绝技的热血青年,各个都是高富帅,个个都是白富美,他们有时尚的装扮、尖端的高科技、炫酷的功夫,在风云际会的年代牺牲爱情甚至生命,救民众于水火。这部剧的特别,是在于目前我在国内荧屏上从未看到这种类型剧集,它既有年代剧动荡复杂多变的背景,又有动作剧飞檐走壁的技能,还有谍战剧必备的悬疑惊险,更有偶像剧风行的时尚潮流,而且爱情剧错杂虐心的多角恋也不少,甚至还有科幻和奇幻元素,视觉冲击力和感官体验非常强劲。
      
      这就是是叶璇首部亲自主编、制作和发行的电视剧《雅典娜女神之青春烈火》。歌舞华服、姐妹情仇、特工杀敌、虐恋缠绵……剧中主角无一不是俊男美女,很明显的青春偶像剧痕迹,就这么说吧,《雅典娜女神之青春烈火》中的几个主角美爆帅呆是没法形容的,就连他们杀人都像在完成一件艺术品,就像叶璇饰演的百乐门当红交际花琉璃子,时不时一袭“黑超”,每次动手时候犹如舞蹈,像莫小棋“红衣女杀手”手持冲锋枪,也性感爆棚。
      
      特意查了下新闻和资料,得知幕后阵容十分夸张,且不说四大影视公司联手打造,“袁家班”动作指导和导演定制动作戏,金像奖服装造型师张世杰设计造型,美术指导李显昌打造场景,大宝捕捉画面……难怪风格百变、奢华梦幻、时尚靓丽。而该剧的剪辑风格也十分炫酷强劲,剧集的风格也与年代枪战剧有本质区别,极具正能量自不必多说,镜头语言有很强的漫画感。可能这些特点,无论是看惯年代枪战剧的观众,还是看惯正经剧集的观众,初看都不太习惯,这让人很容易想到90年代东南亚飞来飞去的武侠剧(如《莲花争霸》,风格奇诡,肃杀冷峻,令人印象深刻),拍摄手法颠覆,给人焕然一新之感,起初也是反应麻麻,后来红极一时、热兴至今。
      
      该剧传达的是“信仰令我们彻底改变世界”理念,且不说剧情合理与否或者感人与否,从如此多的奇思妙想,风格独树一帜这点来说,《雅典娜女神之青春烈火》已经赢了(何况之前在湖南、上海、四川等地面频道播出时,已创下收视佳绩)。在这里,得赞一下该剧出品人——叶璇。这位前TVB花旦,倘若老老实实待在TVB,在香港影坛女演员断层严重的时代,可能今日她的成就也就与胡杏儿相仿,怎么可能是杜琪峰、麦庄等名导的爱将。
      
      信仰改变世界,已经有金像奖傍身的叶璇,在成立工作室,自己投资拍剧做老板后,陆续制作《第九个寡妇》、《紫钗奇缘》、《雅典娜女神之青春烈火》,部部方向不一样,部部担纲女一号,而且除了出品人和制片人,甚至亲自做编剧,据说当年为了购得《第九个寡妇》的版权,四处求见严歌苓,直到用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打动其,最终将小说包装成电视剧,巧了,这部剧我也看过,很苦情,可以推荐。
      
      而这部《青春烈火》,从创作到制作再到发行,叶璇无一不亲身参与,据悉该剧制作团队平均年龄居然是八五后,虽受质疑但凭着拼搏奋斗精神最终克服重重困难,火爆的收视率是其最大收获。信仰改变世界,我了解叶璇甘做又苦又累的的幕后目的,因为制片人可以真正掌握一部作品的走向,也许以后在大银幕上也能看到叶璇亲自制作的电影。
    【详细】
    67051305
  • 谁拿流年乱浮生
    2017/1/28 21:11:18
    没看到乘风,看到了破浪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我曾经也是一个韩寒的粉丝呀。 但是原谅我真的没有看明白这部电影到底想要表现一些什么,我不明白为什么和剧情几乎完全没关系的赛车要花如此重的笔墨,更不明白那个即将冲过终点得到冠军扬眉吐气的慢镜头为什么是悲伤背景音乐;不明白人之将死之时回忆一生为何要用如此欢快喜悦...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我曾经也是一个韩寒的粉丝呀。 但是原谅我真的没有看明白这部电影到底想要表现一些什么,我不明白为什么和剧情几乎完全没关系的赛车要花如此重的笔墨,更不明白那个即将冲过终点得到冠军扬眉吐气的慢镜头为什么是悲伤背景音乐;不明白人之将死之时回忆一生为何要用如此欢快喜悦...  (展开)
    【详细】
    8317253
  • Miku
    2019/2/20 13:33:41
    这个电影就是在教坏初高中生的恋爱观
    年度烂片预定,电影渣男蠢女备胎一台戏。女主凭借着贱,渣,蠢,先是有着阿金这样的温柔可怜的备胎,再通过男主神棍一样的妈妈,莫名其妙的嫁入豪门,说会克服所有困难然后全剧除了添乱卖惨毫无作为。再说男主,整个电影一个司马脸,说话尖酸刻薄,毫无底线,喜欢侮辱别人的人...  (展开)
    年度烂片预定,电影渣男蠢女备胎一台戏。女主凭借着贱,渣,蠢,先是有着阿金这样的温柔可怜的备胎,再通过男主神棍一样的妈妈,莫名其妙的嫁入豪门,说会克服所有困难然后全剧除了添乱卖惨毫无作为。再说男主,整个电影一个司马脸,说话尖酸刻薄,毫无底线,喜欢侮辱别人的人...  (展开)
    【详细】
    9992214
  • 豆友Gxn6IulToQ
    2023/2/2 0:27:49
    甄子丹晚节不保了

    不知道是不是经费问题,我看的是国语版,连一个专业点的配音都请不起,全都是在念台词!是那种我小时候上早自习那种被逼无奈地念,没有一丝感情色彩!明明是两个打星,多打几下就行了,硬是要搞五毛钱的特效!剧情嘛,如果没看过原著,或者电视剧,完全看不懂在讲什么?或许是黄日华拍的天龙八部起点太高!!后面就难拍出那版十分之一的水平都没有!!!一部比一部水!连个电影都那么敷衍!

    不知道是不是经费问题,我看的是国语版,连一个专业点的配音都请不起,全都是在念台词!是那种我小时候上早自习那种被逼无奈地念,没有一丝感情色彩!明明是两个打星,多打几下就行了,硬是要搞五毛钱的特效!剧情嘛,如果没看过原著,或者电视剧,完全看不懂在讲什么?或许是黄日华拍的天龙八部起点太高!!后面就难拍出那版十分之一的水平都没有!!!一部比一部水!连个电影都那么敷衍!

    【详细】
    14957188
  • 夜风伴春草
    2021/11/19 0:34:08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选择思维

    人类两千多年哲学传统里的一个被反复重申的命题:“现实性高于可能性”。但是哲学家海德格尔看来恰恰相反,是“可能性高于现实性”。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面对可能性,做出各种不同的选择。

    本真的生活真的不一定美好,至少不会是轻松惬意的。但是不管怎么样,按照自己的内心过本真的生活,才配得上是我自己的生活。

    人类两千多年哲学传统里的一个被反复重申的命题:“现实性高于可能性”。但是哲学家海德格尔看来恰恰相反,是“可能性高于现实性”。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面对可能性,做出各种不同的选择。

    本真的生活真的不一定美好,至少不会是轻松惬意的。但是不管怎么样,按照自己的内心过本真的生活,才配得上是我自己的生活。

    本真的生活就好像醒着,而沉沦的生活就好像在做梦。我们醒着不见得过多美好,但是至少可以去清晰地描述醒着和做梦的场景;

    但是在做梦的时候,却不可能去清晰地描述做梦和醒着的场景。

    男人杰瑞没得选,他即便是活着,也不是作为一个人类在生活,他只是作为一只动物在生存。而女孩雷米则选择了对抗,对抗情感,对抗生活,对抗自然,哪怕会付出生命。女孩雷米的选择,这是“人”的活法。

    【详细】
  • 14002449
  • 追风筝的人
    2014/12/15 20:21:02
    谢谢帮我补足青春
    1
    周末去电影院看了《匆匆那年》,整个观影过程痛苦不堪,不是说这部影片有多么逻辑混乱、情结扯淡,或者实在烂到无以复加,但确实就是觉得别扭,无比的别扭。回来以后就想写点什么,却总也无从落手。
    想来想去,还是写点我自己的故事吧,这样比较直接。不敢说我对这部电影有丁点儿的话语权,但作为小半个中国影视业的从业者,有些话真是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2
    我和张一白算半个朋友。之所
    1
    周末去电影院看了《匆匆那年》,整个观影过程痛苦不堪,不是说这部影片有多么逻辑混乱、情结扯淡,或者实在烂到无以复加,但确实就是觉得别扭,无比的别扭。回来以后就想写点什么,却总也无从落手。
    想来想去,还是写点我自己的故事吧,这样比较直接。不敢说我对这部电影有丁点儿的话语权,但作为小半个中国影视业的从业者,有些话真是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2
    我和张一白算半个朋友。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和他有过几面之缘。几年前有位投资人想拍一部献礼片,找我写本子,说白了就是所谓“命题作文”。那会儿我对这行非常没有经验(当然现在也不算有),只写过一个电视剧剧本,当过两个小成本电影的剧本统筹,另外还独立写了两个电影剧本(不出你所料,这两个本子也是“命题作文”)。由于缺乏原创性,没啥想象力,失之理想,毫无理念,对所有的影视剧本也没有任何主观诉求,于是我就理所当然成了“命题作文”的合理人选。
    在北三环团结湖附近约了一起吃饭,张一白也在,那回也是我第一次见识“二锅头掺红牛”的威力。他那时候不算非常大牌,但在中国电影圈已经是很有影响力的实力派导演了,别的不说,98年大热的电视剧《将爱情进行到底》恐怕没人不知道。坦白说,后来张导拍的几部电影,《开往春天的地铁》、《秘岸》等等,我都挺喜欢。
    于我而言,我蛮佩服张一白,在国内导演中,他算是能坚持的了,起码一直坚持到拍摄电影版《将爱》——在此之前,他的理想化不容置疑,也绝对堪称第六代导演中探索性最强的一位。

    3
    既然算是半个朋友,当然不应该以最恶意的揣度来对应他——做不到两肋插刀,也不至于两面三刀。所以原打算以吐槽的心态来写这篇影评(应该是观后感),想了想还是尽力以我以为客观的角度来说两句吧。
    我说《匆匆那年》让我感觉拧巴,不在于这个片子完整的故事性。它有没有故事?有,而且从单纯改编的角度说,做得还不错。脉络大致清晰,没有人看不懂。
    那么问题就来了,看得懂并不代表看得进去。
    有一类导演,他们总是鄙视观影者的智商,动辄就用俯瞰的眼神审视他们的“上帝”;还有一类导演,他们尊重观众的智商,在他们的理念中,“平等”是被提上议事日程的,但是他们却不尊重观者的感受,以为自己的审美趣好和价值观念是具有普世价值的,“凌驾”倒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推销摊派”。张一白属于后者。

    4
    我个人蛮喜欢青春电影的,无论是欧美的、日韩的、港台的还是内地的,如果和青春嫁接,通常我都会去看上一眼,这是个人的趣味,更重要是我和大多数70末80初生人一样,该到了回忆、纪念和反思青春的年纪了。
    九把刀的《那些年》上映以后,我在台北的电影院看了一次,回来以后又在线看了一版广电局审后的版本。那两次的体验就无比欢快且满足,所以也写了一篇观后感(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200198/)。坦率地说,从电影的角度看,《那些年》和《匆匆那年》其实别无二致,选取的体例相似,表现手法也类同。
    《那些年》的故事中描写的也是一群80后的孩子的曾经的生活,台湾人的青春大概和我们不一样,但为什么我对那些故事更感同身受呢?因为那确实就是我们的青春。
    而《匆匆那年》说的这些堕胎、谎言、友谊、虚妄、恋爱的理由、分手的因果,暧昧但谄媚、理想但纠结,所谓勇敢其实草率、所谓真诚其实装逼——这真的不是我们的生活,不是我们的身上发生过的,也不是我们的眼中亲见过的。
    既然不是,你们凭什么用胶片这样描述我们?

    5
    这其实是一个蛮严重的问题,如果青春片也算是一个类型片,那么这两年真的是属于青春片的好年份。只要和青春沾个边儿,基本上收回投资成本就不算事了。但最好的时光不是被用来肆意消费的,更不应该成为为烂片遮羞的破裤衩。
    即便我曾看过九夜茴的原著,我也再不想被导演在整个混沌且混乱不堪的故事中拴着项链转圈,除了郑恺扮演的角色,剩下的一水儿渣男渣女。你想说的无非就“那都是年轻时候发生的事”、“年轻时的事再也回不去了”、“你会后悔也没用”;要么就是“青春时都不懂爱”、“懂得爱了爱却分离了”;再往高了拔,“80后生人是相对最缺乏理想的一代”、“他们的生活就是混乱、虚妄、不自爱”、“即便再混乱那也是青春啊”、“回忆起那些混乱的青春,谁都可以付之一笑”.......
    等等等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汗牛充栋是罄竹难书......
    现在再回到和《那些年》的对比,后者说的也是80后的校园生活,人家没有上床更没有堕胎,故事性就不丰满了?再换个维度看,《蓝色大门》整的是女基友的故事,怎么看起来还是那样生机勃勃,浑没有《匆匆那年》们的沉溺黯淡?
    我个人觉得,两部影片——或者说两类影片(那些年、九降风、听说、蓝色大门、逆光飞翔等台湾青春电影;和致青春、匆匆那年、同桌的你、小时代系列等内地电影)最大的差别仍然是“态度”,或者索性更直白一些吧,最大的差别在于占两岸大多数人口基数的,其总体价值观和审美导向的差异。
    有人说风格不同,台湾人走的是青涩风,日本人喜欢纯爱,而韩国青春片的社会思考更多一些,整体基调也更晦暗一些。内地拍不出《蓝色大门》,台湾人也拍不出《熔炉》《少年菀得》,所以内地青春片要的就是这“垮掉的一代”的范儿。这话部分有理,但是内地影人绝对不是没能力拍那些,就青春片而言,你要纯爱有张暖忻的《青春祭》,你要晦暗有吕乐的《十三棵泡桐树》,哪个又差了?
    还有人说台湾影人拍青春片有传统,人家有杨德昌、侯孝贤,人家20年前就有《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有《风柜来的人》,有《黑暗之光》,我们有什么?
    但其实我们也曾经有过非常非常好的青春电影,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伍仕贤的《独自等待》,贾樟柯的《站台》,即便将时间线定格在“校园”内,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高晓松的《那时花开》,那也是足以让人看得下去的。
    60、70后的故事足够丰裕,沉重且跳脱,饱满而富张力,怎么现在开始轮到拍80后的青春,咱就只有堕胎这一条路了?

    6
    影片从主角到配角,没一个能让人喜欢,也没一个能让人记住,但这原本是一本不错的小说,群众基础还是有的。
    好比说,一个新来的女生不说话,走的高冷的路线,结果两个最优秀的男生就开始疯狂喜欢她。怎么喜欢上的?你一点铺垫都不做,难道80后的青春都是弱智?
    再好比说这个高冷女生和男主玩暧昧,男主被人打了以后她吼一句“我们分手吧”,好家伙男主就顶着青皮蛋傻乐“原来我们在一起了啊”,于是就真在一起了。难道80后的爱情趣味都是脑残?
    再再好比说男主踩两只船玩暧昧,女主发现了不去说,自己臭屁着吼“打今儿起开始咱分手”,人家真分手了,你又哭爹喊娘得要复合,不和你复合就去找个人渣上床,彻底将高冷进行到底,这样女孩到底值得爱在哪里?我是没发现,难道80后的偏好都是重口?
    再再再好比说男主在电影里前后5次提到“为了她我少做13分的大题”,当然中间要配合4次动力火车的《当》、3次《灌篮高手》配乐和2次陈赫飘逸的长发,他是在表现自己的爱情伟岸,还是烘托“我用13分爱你,就足够炫耀一生”的影片主题?这样的男孩又到底值得爱在哪里?我还是没发现,难道80后的帅小伙都是人渣?
    我是真的很少看一部主打回忆的青春片,可以看到最后极端不喜欢每一位主角配角路人酱油的,这也是奇迹。一不小心还真的会以为张一白是企图用这部电影表现他70后之于80后的优越感呢。只能痛声疾呼:“我们80后的青春,真的不是这样的啊!”唯独一个郑恺的故事,和我们大部分人很接近,也仅此而已。
    哪怕,你把魏晨在“快乐大本营”上给初恋女友打电话的那一幕拍成电影,都会好很多,因为这才是我们的青春。

    7
    类型片导演里面,张一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值得尊敬,比如他拍的《秘岸》,某种视角上看影片格局和贾樟柯的《小武》很像,但后者拍得更克制些。尽管《秘岸》的对白设计有硬伤,但镜头语言有新意,叙事独特,故事的张力也够,从中可以看出他的探索。
    他开始消费中国电影工业,或者说他的沉沦始于《将爱》,而自我毁灭在于其监制的《杜拉拉》,这是大部分中国第五代、第六代导演们都曾经、正在和将来要做的事。
    张一白是1973年生人,比我大7岁,他不是80后,严格意义上也沾不上那些70末生人的边儿。所以真正80后的生活他未必懂。
    80后是这样的吗?
    绝对扯淡。
    当然,2014年有许多比这部影片更烂得多的电影,前几年只有更多。但是豆瓣评分似乎却比《匆匆那年》好一些,为啥呢?很简单,后者宣传公司的枪手少请了一些,软文少写了一些,新注册号评分少发了一些,仅此而已。
    说起来可笑而且悲哀,假如这也算是一种风骨,我们不得不为此拍手叫好,因为烂着电影、圈着钱并承认烂着并继续圈着钱的电影人,当下居然还不多。别人还不如张一白。
    说到这里,我了然了,这群人还能拍出好的青春电影?我反正呵呵,你随意。

    8
    在《匆匆那年》中提到了新概念作文,提到了韩寒、郭敬明。所以我就说说他们两个。他们两个我都认识,现在他们是不是还记得我就不知道了。
    认识郭敬明,是在2004年的北京图书秋交会上,那时他已经有了名气,但不像今日般风生水起,那会儿说话轻声细语,有些安静,不算偏激。我说挺喜欢你写的书的(那会儿我还不知道庄羽和她的《圈里圈外》),他会抬着头说谢谢,很简单地说谢谢。
    现在他会异常客气地和你打招呼,稍稍低着头,但已经没有精力和你寒暄,然后正襟危坐地在东方卫视《中国梦之声》评委席上谈笑风生。郭敬明无疑是极端聪慧的一个人,所以他选择拍的电影也正是这种因为过度聪明而导致有些投机的类型。
    认识韩寒要晚两年,那会儿我在北京主编一本杂志,有期杂志要做文化名人,通过好姐们吴虹飞的关系采访到了崔健,她那会儿还在《南方人物周刊》工作。想着崔健这么难做的都做到了,索性就搞搞大吧,于是又要到了韩寒的电话。电话拨过去,那头客气得很,比郭敬明还轻声细语,爽快地约在上海采访,思维照样活跃,言辞倒不犀利,期间还经常会心地发出大笑。对韩寒,第一印象比郭小四更好。后来他的电话再打就不通了,可能换手机了吧(所以不要再来问韩寒电话了)。
    现在他们都去拍电影了,尽管我对他们印象都不错,并且也确实佩服他们,但我必须诚实地说,对他们的电影,我还是不敢苟同,难道中国电影的门槛就这么低?是个人都能拍吗?
    《小时代》上映以后我没有写文章吐槽,实在是槽都不想吐,最大的问题和《匆匆那年》一样,小时代中发生的任何一个故事,你在哪一个正常的80后生人的身上看到过?你郭敬明自己体验过那种生活吗?既是完全的瞎编乱造,又如何代言我们的青春?
    至于《后会无期》,我只想说,这是一部我很想为之欢呼叫好的电影,但这根本不能算是一个基本结构完备的电影。所有的一切想要表达的盲目、沧桑、萧索、体验、探寻和试图隐藏的意识形态,他的剧本结构,根本无法将其承载。
    无论好的坏的,是不是电影的,可不可以有信心让人完整看完的,甚至自己睡了一觉就忘记拍到第几场的,一窝蜂地统统跑来拍电影——而这,正是我们当下的文化现状。

    9
    我始终认为,投资人、导演、编剧,你们中最少应该有一个人,是对自己所拍的青春片感同身受的。我一直说《那些年》拍得并不怎样,但回忆足够真诚,且饱含炽情,就是因为编剧导演对自己的故事感同身受,这很重要不是吗。
    看看匆匆那年,古永锵感同身受的是他的微视频理想,还有这部影片能给他的投融资领域带来多少利好;
    张一白感同身受的是票房是不是超过了《一生一世》,并且盘算着20年后他终于拍完了《将爱之将爱进行到死》《杜拉拉升职记之九》和《八生八世》以后,可以攒下足够的钱去追逐自己真正的电影理想;
    很遗憾的是,对这影片唯一有所感悟的应该是编剧之一,也是《匆匆那年》原著小说的作者九夜茴,但作为本片排行老三的“编剧之一”,毫无疑问这一次她彻底丧失了话语权。

    ——————————

    10
    下面是一个题外话,和本片无关,可以跳过。
    电影体裁会有一个类型趋势,这是由市场决定的,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早先情景剧,后来历史战争、都市伦理、古装武侠,再后来谍战、清宫,曾流行过一阵体育,到现在终于流行抗日(当然抗日剧由市场决定的规律例外,因为审查制度对于抗日剧出奇得宽松,大多数投资人出于不让剧集无法上星播放的考虑,这才致使洛阳鬼子贵)。
    市场决定流行类型,这很正常,如果你做过图书就会知道,几乎所有的出版社和书商考虑的最多的就是未来三五年内的热门题材,假如你能打包票告诉他在图书二渠道市场,明年流行盗墓小说,后年讲究人物传记,大后年唯玄幻武侠是从,那么你躺在家里年入百万不成问题。
    很多年前,我对一个影视制作公司的老总说,未来几年势必流行青春剧,那时候《匆匆那年》小说才刚刚问世,竞相致青春的人不多,当时正在致青春的是林青霞而轮不到赵薇。
    这很容易理解,电影市场消费的主力是80后,这群人正在步入他们的第一个三十岁关口,进去了以后,他们势必开始无比怀念自己的青春,这种现象在70后和60后身上是很难看到的。
    80年代是中国最后一个文化思潮,70后生人来到30岁以后,他们怀念的是自己曾经无比波澜壮阔的理想化命题;60后生人来到30岁以后,他们怀念的是在戡乱中自我救赎和生存的物质化命题。他们不会花钱买票去看只有风花雪月和人流堕胎的感情化命题。
    只有80后生人来到30岁以后——我们只能怀念那些狗血的,矫情的,自己觉得惊天动地海枯石烂,但其实真的一名不文的所谓爱情,我们觉得我们的青春就是爱情,以及点缀在爱情身旁的那些流行符号、审美趣味、歌曲、漫画、书籍、电影亦或网络春晚。
    既然我们只能怀念这些个破东西了,你还指望他们能把这些破东西拍出怎样天花乱坠的美好瑰丽?
    这才是问题的本质啊,我们原本就不配拥有好的承载青春的电影,所以是个导演就凑过来拍青春片是正常的,他们以如此的心态去描绘本不属于他们的青春,说是“贩卖青春片”委实轻了,而应该说是糟践——反正糟践的不是他们自己的东西,他们是无所谓。但是我们招谁惹谁了,你糟践我,我还要付钱给你?

    11
    你肯定会说,你丫说得那样溜,那么未来几年影视剧的流行类型是什么?有种你说一个啊。
    我还真不是纯粹为吐槽而吐槽,假使你对这个领域深入研究过一阵,这个答案并不难找。2005年我在北京做图书,曾对21世纪出版社的社长提过,玄幻武侠小说纸质化,将是未来一个趋势,很荣幸,他采纳了我的意见,最后的结果也不差。
    第一类仍然是青春片,并且必定从大荧幕大量转战电视屏幕,直到有一天终于消费完我们所有人的青春记忆,这才算完。
    第二类是集中在院线的恐怖类型片,目前粗制滥造,未来势必继续粗制滥造。在欧美电影市场,恐怖片也是小众,但却有非常固定的收看人群,而且票房保障非常稳定,换言之就是只要你拍得不是太烂,那么拍一部恐怖片上院线,基本是不亏的。在国内,这个风头刚刚兴起,虽说大多幼稚,但我相信在未来三年中,出现一部较之目前所有国产恐怖片都好得多的此类类型片,并不是难事。而在此之前,你放心,投资恐怖片是很好的生意。
    第三类集中在电视领域,具有时代印记的人物类传记改编故事片。这在最近几年已经有所尝试,比较成功的是段奕宏主演的电视剧《大时代》,当然还有不久前的《中国合伙人》。一方面,中国梦是上头说的,而目前除了改编几个马云柳传志王健林的故事,咱还真做不出旁的什么梦;另一方面,拍一拍大佬们曾经的打拼岁月,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怀念逝去青春的途径,兼具励志疗伤功效。投资吧,百赚不亏。
    不要怪我没有给你分析了,未来的流行趋势,就这三大类,再赶着趟拍什么公路片、文革知青、铁岭医生、山东爱情故事、蜗居媳妇小姨子、泰囧韩囧日囧马尼拉囧,这些统统风险很大,投资须谨慎啊。

    ——————————

    12
    最后来个结尾吧。
    朋友看了《早熟》、《匆匆那年》、《同桌的你》、《一生一世》、《致青春》,等等等等以后,QQ给我留了句言,他说:
    “再不堕胎就老了......”
    我回了句:“我没让女人堕过胎,是不是我的青春白过了?”
    他说:“没事,这么多大导,都帮我们堕了。”
    也算补足青春了。谢谢啊。

    13
    最后的最后,请大导们不要再请王菲唱主题曲了,但凡她唱过的,无一例外的,统统歇菜。话说你们不是一个个都挺迷信的吗?就不怕彼此毁了彼此吗?
    拍一部烂片,毁的无非你自己的口碑;但赵薇张一白赵宝刚们一起拉着王菲拍烂片,毁掉的就是天后和属于我们的共同的时代了。
    【详细】
    72497002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