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73492
  • 修得胡言
    2014/8/10 12:48:37
    流于炫技,大失所望,怒其不争
    3D效果酷炫到碉堡,武打动作眼花缭乱(对于国内水平而言),第一反应是曾在这个巨幕面前看过的《龙门飞甲》,然而和《龙门飞甲》一样,酷炫有余,剧情不足,而我始终觉得我来影院是来欣赏故事的,当然我更喜欢酷炫的好故事,第二个被我联想到的是《变形金刚》系列(连放入龙魂和火种的过程都如出一辙),你武打效果那么快,快到和变身一样,根本看不出个个数。又想起了前些天看到的科普文章,其实我们看到的电视电影都是独立的图
    3D效果酷炫到碉堡,武打动作眼花缭乱(对于国内水平而言),第一反应是曾在这个巨幕面前看过的《龙门飞甲》,然而和《龙门飞甲》一样,酷炫有余,剧情不足,而我始终觉得我来影院是来欣赏故事的,当然我更喜欢酷炫的好故事,第二个被我联想到的是《变形金刚》系列(连放入龙魂和火种的过程都如出一辙),你武打效果那么快,快到和变身一样,根本看不出个个数。又想起了前些天看到的科普文章,其实我们看到的电视电影都是独立的图片,而是因为我们的眼、我们的脑适应这种播放频率,所以我们看到的就是连续的画面了,而我们看到的视频,狗是接受不了的,因为它接受图片的闪现频率比人类要快,所以它看电视就是一帧一帧的图片而已,估摸武打效果这么快的闪现频率是给狗看的吧,满脸写满了“目不暇接”四个大字!

    貔貅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角色,因为角色的名字叫做小貅貅,而也有朋友这么称呼我(音同),所以亲切感倍增,但是怎么看都觉得就是红色哥斯拉尾巴的长江七号啊!

    所有的人物形象都非常像网游人物,好多角度看起来都有网游宣传片的即视感,但是不能不在心中联想《最终幻想》系列,看到最后,觉得人物形象上还是要略逊三分。

    水果将军是姓陈还是姓曹?一定是从C将军引申来的吧,总能想起爱装逼的水果罗,还一张嘴就模仿范伟的声音,着实有点反胃,结尾看到“声优”果然不是范伟!一点不失望,范伟又不是只有这一个形象,人家早突破了,就是剧情和人物策划找不到槽点了吧!还一顿cos水果忍者,由于无限拖延公映,所以这个槽点也是个过时货。
    另:汉朝张骞才出使洗浴和哈密简历联系,水果将军剑切哈密瓜的事也让我不那么信服啊。
    顺着这个思路接着说,西瓜应该是公元四五世纪才传入中国,也就是应该是南北朝才从西域传入中原,秦朝有西瓜?我真心猜不出那时西瓜是否传到了埃及?
    还有天明用的玉米枪,机械的事我不和你计较,玉米在明末清初才从美洲传入中国,你觉得秦朝应该有这种事物吗?这样的剧情一点都不负责任。更多水果不一一吐槽。


    开头的天明拿到老伯的龙魂躲逃兵的一幕,城里遍布的几层小楼,各种跑酷的动作,瞬间把我拉到了----里约热内卢?不,不,一定是我打开方式不对,我一定是被别的电影洗脑了。秦朝的民房不应该有这么高的建筑造诣啊。


    楼兰古国的场景和居民也让我感觉无力吐槽,先不说楼兰文明是否和秦朝同时存在,大石柱建筑和女神以及武士的铠甲都让人无法不联想到遥远的爱琴海滨发生的故事,什么女神女祭司,形象怪怪的,说好的九天玄女呢?
    居民一水的黄头发?失落的罗马军团?《汉书·陈汤传》提到的公元前36年,我们才和匈奴麾下的疑似罗马军团交战,莫不是他们此时都在楼兰生活吗?


    动画从业人员应该是知识广博,并且拥有着不自由的高级想象力,编故事也得符合历史事实和客观规律吧,即使我不是目标受众,你也该对孩子负责任,秉承着无处不科普,无处不成长的思路将剧情展开下去。


    估计更多高手从中嗅到了更多从电影或者游戏模仿的成分,编剧和导演的脸上也写满了“狗日的腾讯”,说好的创新呢?说好的新高度呢?

    我还看到一个叫做柚子茶的友邻短评时给了五星后说道:“给一星的傻逼么 滚远不送”。是五毛狗的心态吗?来来,你出来,我不砍死你!!!


    我生气是因为我期望太高,我生气是因为我失望太多,有很多的事情你们可以做得更好,而你们没做,你在试探我们的底线,我们也想多支持国产动画,但是我发现你们在向国足靠拢啊。

    我有个朋友开了家动画公司,做出了J省投资的推广当地土特产的动画片,我QNMLGB,形象不能傻逼得更多,剧情不能傻逼得更多,想必圈内的朋友都知道国内动画公司是靠什么活着,放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根本活不下去!

    G表兄,你最后选择了投身城市规划行业,而放弃了自己的本专业的动画,我知道你是爱动画的,你为了生活也许选择了放弃,但是我希望你和更多爱动画、爱中国动画的朋友,救救他们……
    【详细】
    68131683
  • 木西丝
    2022/9/25 23:50:21
    小镇女青年的消费社会都市人生进阶史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更新至EP02) 改编自《东京女子图鉴》,但从滤镜到剧情都做了台剧本土化暖色系改造,使得非典型物欲挂女主内核与台湾小清新背景呈现了不叫人出戏的融合画面。尤其是,原生家庭和原生朋友圈戏份显见的比重提高,也与更家庭本位的社会氛围相适应。 很喜欢每集都有一个名字,配...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更新至EP02) 改编自《东京女子图鉴》,但从滤镜到剧情都做了台剧本土化暖色系改造,使得非典型物欲挂女主内核与台湾小清新背景呈现了不叫人出戏的融合画面。尤其是,原生家庭和原生朋友圈戏份显见的比重提高,也与更家庭本位的社会氛围相适应。 很喜欢每集都有一个名字,配...  (展开)
    【详细】
    14669255
  • 风中的小鱼
    2015/5/11 2:47:16
    可以定义为一部简单的爱情片
        为了这部电影,特意的注册了这个号,这也是首次评论,说的不好,希望各位轻喷。
         
        在如今这个看脸,看实力,看偶像的年代,能够看到这样的一部片子,对我个人来言,只有一句话:还不错。

       虽然我
        为了这部电影,特意的注册了这个号,这也是首次评论,说的不好,希望各位轻喷。
         
        在如今这个看脸,看实力,看偶像的年代,能够看到这样的一部片子,对我个人来言,只有一句话:还不错。

       虽然我不知道这部片子,为何在豆瓣的评分会如此的低,但是在我看来,它最少能达到五分,甚至六分!

        八分,不能再多了!

        关于大家的评论,我大体的瞄了一眼,《将错就错》被吐槽的大体分为以下几点:

        一:剧情。

        这个是在没什么好说的了,剧情确实很大众,也很狗血,甚至简直就是多部类似电影的集合,被人吐糟,情理当中!

        只不过,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虽然它的剧情很狗血,甚至是很烂,但是却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至少在我看完之后,并没有什么想吐槽的,这或许是我比较容易满足吧。

        至少在我看来,它的剧情,比我最喜欢的一档节目《奔跑吧,兄弟》大电影,要好很多。

        二:演员。

        在这里,我想说一件事情,也是一种现象,那就是视觉疲劳,恕我知识浅,只能想到这么一个词。

        我的意思就是,当一个明星出名,然后你喜欢上了他以后,这个人开始大肆的席卷了你能看到的所有屏幕之上,甚至在睡觉的时候,都能够听到室友在说梦话的时候,提到这个名字。

        但是往往就是这种高调狂暴的出镜率,会让人逐渐的有一种疲劳感,也会让人发现他的诸多问题,你会逐渐的发现,这个明星,并不如你想象中的完美。

        举一个例子,曾经风靡整个大陆的,偶像兼实力歌手:阿杜。没有人怀疑过当年他火的程度,我记得当年,游走在城市的夜市当中,来到一块钱一首的路边简易KTV,当时听到的几乎都是阿杜的声音。

        但是,后来,不知不觉当中,他的名字,开始逐渐的脱离了大家的视线,开始不为所知,甚至很多的年轻人,已经不知道这个阿杜,在当年是多么的火。

        这是一种跟风,也是一种疲劳,当你发现别人都喜欢他的时候,你自然便会去关注,但是当你发现身边的朋友已经没有人去提起的时候,你也会慢慢的将他遗忘。

        这部电影的猪脚,小沈阳,也是如此,一场春晚,让全国的百姓熟知并且喜欢上了他,但是经过了高效率的曝光自后,人们才发现,他的才艺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强大,于是有人开始挑剔各种毛病,甚至感觉他经过了这么多年,依然没有任何的进步。

        没有进步,就是退步,这是大多数人的心里,我也是,尤其是这些靠自己的演技,来博取大家同情的时候,这种现象更加的明显。

        是的,我用的就是博取两个字,或许有人不同意,但是我就是这么的认为。

        不认同?你可以来咬我!

        说偏了,大家对这部片子的一个吐槽点,就是小沈阳,那么我想说的是,如果这部片子,是拍摄于他刚刚出名的那一年,普通的农村老百姓,茶余饭后,都在讨论这个,在春节的时候,带给全国观众一片欢声笑语的年轻人的时候。

        那么你们还有如此的对他进行吐槽吗?我相信那个时候,支持他的,远远比现在讨厌他的人,要多的多。

        而至于田亮,也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个人,不是喜欢他的身份,而是喜欢他的人。

        我并没有看大家对他的吐槽,但是也能够猜到一些,无非就是你丫一个退伍的运动员,不去找个相关的工作,或者像李宁等诸多前辈一样,建造自己的商业或者运动产品,而是选择了进军娱乐圈。

        难道你丫不觉得这样太浮夸了吗?太想出名了吗?太过于那什么了吗?……(此处省略十万字+……)

         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他这么做又有什么错,只是因为他之前就比较的出名,然后选择了另外一条,让自己更加出名的道路,这样就错了吗?

        换句话说,如果他之前只是一个农民工,偶尔的一个机会,被星探发现,然后用他质朴的表演方式,还算俊俏的面孔,征服大家的时候,你们还会去计较他的过去吗?

        不会,你们会像喜欢当年的小沈阳一样,去喜欢上他!

         相反的,小沈阳也是如此!

         我们打个比方,比如说,这部片子的两个主演,都是不出名的草根演员,甚至是第一次为众人所知,根本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也不了解他过去的时候,你们还会说他们的演技多么多么的差,多么多么的烂吗?

        至少我不会!

        废话说的有点多了,最主要的就是想说,希望大家,多用一点平常心,去看待某部作品,多多给这些曾经带给我们欢乐的演员,一点点包容,以及关爱。

         如果你将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抛弃,去忘记猪脚的身份,商业目的之后,这部《将错就错》,不失为一部让人看着非常舒服的,轻松爱情小故事。

        谢谢大家,最后声明一点:本人不是水军,也不是为这部电影报什么不平,只是简单的说几句心里话而已,请大家轻喷!

        鞠躬敬礼!!!
    【详细】
    74692916
  • 蓓逸mia
    2017/12/23 22:38:16
    废弃的工厂 遗失的梦想

    漫天飘雪的冬日里,一辆火车缓缓驶向好似看不见目的地的远方,实则是在不断接近故事发展的中心地点,即工厂,列车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带我们走进工厂,也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见证工厂的变迁。挡风玻璃上时不时飘下的白色雪花,使列车蒙上一层历史的风尘,就这样,影片充满意境的展开叙述……

    1999年,王兵孤身一人带着一台很小的摄影机走进了铁西区,这一进入,就是两年的时间,在和工人朝暮相处的过程中,工

    漫天飘雪的冬日里,一辆火车缓缓驶向好似看不见目的地的远方,实则是在不断接近故事发展的中心地点,即工厂,列车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带我们走进工厂,也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见证工厂的变迁。挡风玻璃上时不时飘下的白色雪花,使列车蒙上一层历史的风尘,就这样,影片充满意境的展开叙述……

    1999年,王兵孤身一人带着一台很小的摄影机走进了铁西区,这一进入,就是两年的时间,在和工人朝暮相处的过程中,工人们放开了束缚,在摄像机前展现最真实的自己,《铁西区》也顺势成为一部真实自然不造作的纪录片,两年时间导演积累了超过300小时的素材,经过一年时间的剪辑,使《铁西区》得以完整地呈现给观众。他拍摄主要围绕沈阳的三个工厂,分别是沈阳冶炼厂、沈阳轧钢厂和电缆厂。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工厂是建于1934年伪满时期沈阳冶炼厂,到今天依然是铁西区最有名的工厂。它有三个很高的烟囱,在王兵看来,这三个烟囱的历史和形象代表着铁西区,也代表着沈阳,是东北工业的一个象征。王兵拍摄的时候冶炼厂的生产还很正常,等到1999年春节过后破败的迹象才显露出来,让我记忆深刻是片中的一幕,导演在拍一个厂里的工人,他躺在椅子上,谈天说地,从上小时候一直讲到长大以后文革时期上山下乡的经历,讲述着自己经历过的故事,也不时说着大话,道出他对社会和个人生命的理解,但是他没有意识到,在不到十分钟内,他就没有办法掌控自己的生命,他命运的改变也从而开始了,一个工人走了进来告诉他工厂停产了。摄影机和这位工人共同度过了那一刻,和这位工人一样,王兵此时的感受是感同身受的,谁也不知道下一秒厂子就会倒闭,如果不是王兵的纪录,这段历史会尘封,会被慢慢遗忘,但因为摄影机的见证,这个时刻在镜头里凝结成冰,不再消融,只要《铁西区》还在,这段历史还是会被提起,还会再度被叙说。

    有人说,《铁西区》的创作,其中的构图、色调、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白日焰火》和《钢的琴》两部电影作品,在我看来,也不无道理,在观看这三部影片时,不难发现其中包含的一些共同点,比如主要围绕东北地区,侧重展现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而他们的生活却依旧是极其富有情怀的,都是对一个时代的缅怀和致敬,又表现出对新时代的向往和憧憬,而其中工厂内钢铁冶炼迸发的火花,空旷有回声的工厂和压抑的情绪,也是和两部电影有很大相通之处的,一部纪录片能拍出电影的质感是需要导演极其优秀的镜头语言底蕴的。看似粗糙的画面,却在细节中能看到导演独到的审美意识和良苦用心的镜头设计,他不刻意不造作,力求真实自然。另辟蹊径,不采用传统手法拍摄,将纪录片融入影视美学,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他惯用长镜头,将摄像机架构在一个运动的物体上,采用移动摄影,时而手持摄影恰到好处,形成个人独特影像风格。在开头,导演扛着摄像机继续延续火车的行驶方向,慢慢接近工厂内部,一片浓雾飘过,好像将我们也真正带入了那个地点,浓雾内外,生活好像是截然不同的,剥离了浓雾,好像就默认了我们就是要走近他们的生活,消除隔阂,缩短那份距离。大量使用跟拍,是在一层一层揭开工厂神秘的面纱。美术专业出身的王兵好像对光线和构图有着自己独特的把握,在如此闭塞的工厂中,画面还因为光线的变化而充斥美感。镜头摇晃和固定的很得当,动中有静,不至于使人产生混乱或者过于平淡的感受。

    纪录最真实的状态就是让人忘记摄像机的存在,与人物共进退,一起感受生命的沉浮,亦或感觉好像自己每天的生活和剧中的人物是基本类似的。可能因为我的老家就是沈阳的缘故,看这部纪录片的时候,总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好像面前撤掉了摄像机,就是我坐着列车,就是我站在工人们旁边,就是我在冷静的旁观这一切,这一切就是我周遭的世界,就是我每天会看到的故事。而王兵也看到了,并且纪录下来了,以一种最最真实自然的方式纪录下来, 这也是导演深厚底蕴所在,让人忘记摄像机,真正贴近人物,真正靠近他们的生活,好似成为了他们其中的一员。在展现工厂正常运作的过程中,呈现给我们的不是枯燥,而是令我们感慨,大型机器工厂文明的面前,使我感觉到壮观震撼。在展现工人们的休闲生活时,男人们过着各自的生活,却都是各自最最真实的生活状态,他们好赌,爱说脏话,习惯打架,但这些都没有让我们产生厌恶,其强烈的真实感和压抑感包围着吞噬着我们,我甚至感觉自己也成为其的一员。

    王兵导演的作品主要分为三大主题,分别为历史的尘埃,社会的底层和生活的真相,而如果让我给《铁西区》进行分类,我会倾向于将它视作这三种类型的交叉,“工厂,它的庞大和质感都有一种吸引力,感觉就像一个人过去的理想。”从这样第一句话来看,就能得出导演无限的创作激情和对工厂的个人情怀,他将工厂当作片子的主人公,在岁月中不断认识他,了解他,读懂他。《铁西区》工厂内所发生的故事很简单,可其蕴含的主题却是无比深刻的。

    王兵导演是一个不俗的导演,他只拍自己想去纪录的,无关题材,无关方式,无关情节长度和表现方式,也无关观众期望。他的纪录片所表现的不是常规导演表现的常规导演大多习惯表现一种我们从未体验过的生活,某种社会奇观来吸引观众,而王兵他走近每一个工人,去揭示细节的真相,矛盾冲突不激烈,但正是这些真实细节的堆砌进而一步一步激起观看者心中的涟漪。他是一个有魄力导演,看见值得纪录,想要记录的,他不畏艰难险阻,他时刻保持着青春时期的天真和激情,去追寻自己的影像,呈现给更多人。他不会顾及观众的评论,他认为自己无法左右别人的想法,只要他认为自己的片子有价值有意义,他就会举起摄像机去拍摄。一部纪录片可能长达十几小时,经过简单的剪辑之后,还原最本真的生活全貌呈现出来。但同时,从《铁西区》这部影片可以看出来,他也是一个过于理性的人,很多时候,观众想看到导演对于事情自己的分析态度,进而引发自己的思考。而王兵却采用了平铺直叙,冷静客观地讲述着故事。不注入自己的感情,保证了客观性,但实际上,这也缺乏情感波动,消除了可观性。他是一个过于自信的人,在创作纪录片过程中,虽然保证了其艺术价值,但完全地摒弃了观众的真实想法,观看时,普通观众在枯燥的纪录中,得不到他想要的,这也失去了对普通大众的价值意义。但瑕不掩瑜,《铁西区》中导演王兵的摄像机所记录的是具有的艺术价值会随着时代变迁而显示出其越来越高的艺术价值。

    《铁西区》被誉为“中国新纪录运动”的代表作,这部纪录片获得了业内外的广泛认可,作为独立纪录片,它在国外获奖无数,其中也深刻的反映出国内外对独立电影的差别对待,中国对独立电影还需要投入更多的包容和耐心,王兵这样说过,“我们想创造一个世界,但最终这个世界崩溃了。”工厂最终废弃,但不要让独立电影导演的梦想被慢慢遗忘。

    影片最终戛然而止,很希望最后还能看见开头的列车慢慢驶出工厂,将我们观众带回到现实生活中,可王兵导演反其道而行,他将我们留在影片里,让我们无法忘记那个时代。但我也知道,这辆列车依旧行驶着,而它驶回的不只是过去那个陈旧的时代,还驶向了未来那个未知的时代。

    -Fin-

    欢迎讨论:)

    【详细】
    90102913
  • SKY123
    2018/5/21 20:19:52
    开头很好,后面有点下降
    感觉不错,是我喜欢的风格和剧情;剧情演绎方式有点类似于讲爱伦坡的《乌鸦》,应该还会有第二部吧 哥特式暗黑风格影片,故事结构上非常像德普的《断头谷》,都是从城市里来的调查员来调查古怪骑士的连环杀人案,感觉就连布景都像,影片从结构上开头实在是太精彩好看了,把我的...  (展开)
    感觉不错,是我喜欢的风格和剧情;剧情演绎方式有点类似于讲爱伦坡的《乌鸦》,应该还会有第二部吧 哥特式暗黑风格影片,故事结构上非常像德普的《断头谷》,都是从城市里来的调查员来调查古怪骑士的连环杀人案,感觉就连布景都像,影片从结构上开头实在是太精彩好看了,把我的...  (展开)
    【详细】
    9384215
  • 炳叔
    2019/10/17 8:07:15
    最萌警探:为什么不把创新坚持到底?

    我要给俄罗斯的《最萌警探》怒打1星,差评。

    我的愤怒是:为什么不把创新坚持到底?

    为什么结尾非要把白发少校和1岁萌娃的身体调换回来?

    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的灵魂错配到底?

    我要给俄罗斯的《最萌警探》怒打1星,差评。

    我的愤怒是:为什么不把创新坚持到底?

    为什么结尾非要把白发少校和1岁萌娃的身体调换回来?

    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的灵魂错配到底?

    10578282
  • 笨笨
    2017/7/7 15:55:38

    看刘若英的《征婚启事》,片子很安静,正好符合夜的氛围。  一个女子,在不停的征婚。始终在同一家餐厅的不同座位上,有PVC板厂的工人,有小学数学教师,有淫媒,有广告人,有推销员,有吉他买手,有演员,有出狱人员她始终在看他们有时高亢有时低迷的表演着。 完全是种荒谬的场景。在一张大报上登则征婚启事,以为可以从此天空更广阔,没想到那广阔之外全是自己不想要的另一种生活状态。惯常的层次和秩序可以被打破,

    看刘若英的《征婚启事》,片子很安静,正好符合夜的氛围。  一个女子,在不停的征婚。始终在同一家餐厅的不同座位上,有PVC板厂的工人,有小学数学教师,有淫媒,有广告人,有推销员,有吉他买手,有演员,有出狱人员她始终在看他们有时高亢有时低迷的表演着。 完全是种荒谬的场景。在一张大报上登则征婚启事,以为可以从此天空更广阔,没想到那广阔之外全是自己不想要的另一种生活状态。惯常的层次和秩序可以被打破,可打破之外却不能接受。   有初次见面就要求结婚的,有介绍她走高级路线出卖肉体的,有推销防身用品的,有假扮瘸子试探她反应的。。。陌生人相见,彼此没有背景人际的牵绊,站起来转身可如一滴水融入大海般消失在都市的人流中,于是就无所掩饰的表达出真实的一面,比如说可以兴致勃勃的介绍自己最爱的A片,比如可以面无羞涩的提出一夜情,比如说可以如查户口一般把身家职业想法问个清楚明白的。在那些人们看来,一纸征婚启事就是把一块猪肉摆上了公众的案板,可以为大众所品评挑选,他们拥有了那种权利。

    【详细】
    8650440
  • 春上村头??
    2017/12/29 19:21:56
    导演刘健一个人画完了整部动画电影《大世界》,他是怎么做到的?
    先统计一下刘健在《大世界》中担任的职务吧: 编剧(金马奖最佳原创剧本提名) 导演(平遥影展“费穆奖”最佳导演) 制片人(金马奖最佳动画长片) 人物设定 场景设计 原画 动画 上色 口型 美术 背景描绘 色彩设定 描线 数字合成 校色 特效 剪辑 配音(共三个角色) 海报设计 ...  (
    先统计一下刘健在《大世界》中担任的职务吧: 编剧(金马奖最佳原创剧本提名) 导演(平遥影展“费穆奖”最佳导演) 制片人(金马奖最佳动画长片) 人物设定 场景设计 原画 动画 上色 口型 美术 背景描绘 色彩设定 描线 数字合成 校色 特效 剪辑 配音(共三个角色) 海报设计 ...  (展开)
    【详细】
    9027224
  • segelas
    2019/3/1 16:46:29
    只有野心和构思可以表扬

    在本片当中,导演试图用主角的个人经历来影射整个西方国家在新时代社会环境下的心态。并分成了从序章到收尾的四幕,来做自己主题的逐步深化和揭示。

    首先,在序幕当中,童年时代的主角自身遭遇的恐怖袭击在表现手法上颇有意味。导演先是描写了极其生活化的日常校园场景---假期结束后,老师与学生们的寒暄。然后,当持枪的学生进入教室的时候,导演没有拍摄他的正面,而是将镜头始终定格在老师的身上,以此强

    在本片当中,导演试图用主角的个人经历来影射整个西方国家在新时代社会环境下的心态。并分成了从序章到收尾的四幕,来做自己主题的逐步深化和揭示。

    首先,在序幕当中,童年时代的主角自身遭遇的恐怖袭击在表现手法上颇有意味。导演先是描写了极其生活化的日常校园场景---假期结束后,老师与学生们的寒暄。然后,当持枪的学生进入教室的时候,导演没有拍摄他的正面,而是将镜头始终定格在老师的身上,以此强化了枪击发生的突然性。这个手法实际上传达了一个信息:旧时的生活被恐怖袭击打破了,西方世界进入了一个充满不安的新时代。可以说,序章成为了全片基调和主题的一个奠定,而在随后的影片里,导演也将带我们去进入新时代。

    在第一幕中,导演主要去表现遭遇恐怖袭击后的主角的心理状态,强调了一个外在与内里逐渐背离的人物---她向经纪人要求对方不说脏话,但自己却放浪形骸最终被经纪人宣布“我再也不相信你是好女孩了,我现在开始要随便说脏话”;在经纪人眼中她似乎是一个“年幼到不足以面对职业生涯风险的小孩”,但实际上她已经完全可以接受这种负面的信息;她与姐姐相依为命,但却最终因为姐姐与经纪人的上床而感到被背叛;她外在是积极反抗恐怖主义的公众形象,但私下却迷恋于摇滚乐的极端情绪发泄,深陷于恐怖袭击的经历中不能解脱。在这个段落,导演也多次使用家庭DV影像+旁白与本篇的交替:前者展现主角“应有的积极的人生”,而后者展现主角实际的消极人生。而在这一幕中,导演也强调了“外界对于主角的期待”:在新闻发布会的段落中,导演意味深长地将镜头给到正在拍摄唱歌的主角的摄像机,来传达信息:积极向上、走出阴影,这个主角的形象正是外界大众眼中的她,也是他人所期待的她。而另一方面,在这一幕中,主角同样展示了自己对于这样一种大众期待的回应: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她站在录音棚唱出的歌却难让人满意---这个场景巧妙地揭示了一个事实:外界需要并期待主角成为一个积极面对不安定世界的人,但主角的内心其实早已与这个期待背道而驰。在本章节的末尾,导演最终甩出了压弯她的最后一根稻草:911事件---在这个事件之后的第二幕中,主角开始了彻底的阴暗化和消极化,因此这个事件完全可以被看作是“让主角最终产生质变的最后一击”。

    911带来的最后一击的结果,就是第二幕。第二幕中,导演将重点放在了“外界期待的她”与“实际的她”的差异上。起手部分,导演依然使用一次恐怖袭击,来暗示911所完全开启的新世界的彻底到来。而在这样一种新世界中,主角的负面化也已经病入膏肓。在这个段落中,导演重复地、大量地安排各种情节,让主角在愤怒、乖张、悲恸、失去控制等极端负面情绪中切换,去展现她的负面化。而在导演为了强调这一切与“恐怖袭击”的关联,安排了主角与恐怖袭击的联结---恐怖分子所带的,正是主角MV中的面具。因此,经过导演的这种暗示,可以说在第一幕所传达的信息得到了再次的表述:主角人生的逐步阴暗化,是由恐怖主义新世界的社会状态带来的。同时,导演还做了一个有点耍小聪明的设计:扮演主角女儿的演员正是第一幕中的主角演员,而女儿也与第一幕的主角一样过早怀孕。这种微妙的重合实际上暗示了一种西方社会状态下的循环:每一代的西方人在这样不安的社会状态下,都会循环往复地走上主角一代的道路,逐渐变得消极。而在另一方面,对于主角,外界仍然期待她能够像当年一样,成为一个积极反对恐怖袭击拥抱生活的形象---主角的同事希望她能在发布会中表达对恐怖袭击的抗议。而面对这种期待,主角也同样像第一幕的那样,试图在表面上迎合这种期待,但内心的背道而驰已经不可阻止,只是到了第二幕,这种情况更加明显---主角试图去正面回应,但最终都会陷入歇斯底里的情绪。她实际上也只是社会大环境下的一份子,不可能从社会环境给予个体的影响中独立出来,这早在第一幕的一个镜头中已经有所暗示---在冷色调的高楼大厦的镜头后,主角一行三人无表情地穿梭在这些高楼间。

    而到了尾声,导演用一个主角的现场演唱会,来做了点题。作为歌手的主角竭力地在舞台上表演,而台下则是大众激动的叫喊,而主角的姐姐和女儿看着演出也流露出了一种慰藉的表情。这一幕实际上恰如其分地点出了导演所想传达的主题:作为社会大众来说,他们希望找到一个积极的东西来给自己希望,让自己能够在充满不安和恐怖的新世界中生活下去,但是这样积极的东西实际上并不存在,公众得到的只是一种掩盖消极现实的虚幻。而主角这样的公众人物恰恰是这样一个存在,她从小到大都承载了外界赋予的“对抗暴力对抗恐怖”的积极形象,但她自身也只是这种动荡新世界的普通一分子,只会和所有大众一样一起DOWN AND DOWN。娜塔莉波特曼有些笨拙蹩脚的舞台表现或许在有意或无意间,恰好提高了这个主题的表达效果:从这些笨拙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她终究只是在表演一种“符合大众的期待”的形象,而非绝对的真实自我的再现。可以说,在本片中,导演使主角拥有了两重形象和作用:“外界期待的她”揭露了公众的心理欲求,而“真实的她”展示了公众中普通一分子的心理状态。而在最后的一个画面中,导演也通过一个炫目的光芒点题“光之声”,再次展示了“公众眼中的主角”和公众期待的虚幻。

    但是,本片的问题同样是巨大的。导演虽然试图去展现恐怖主义时代下西方人的生活状态,野心和视角都非常够分量,但是在成片来看,对恐怖主义这一社会现象与普通大众的心理变化究竟有何确切的影响,表达在很大程度上是空白的---除了开篇中直接作用于主角的一场枪击之外,我们得到的只是“作为背景”的各种恐怖事件,而缺少“它对于人物施加了何种影响和作用”。这在主要承载此内容的第二幕中尤为明显。在第一幕中,导演主要表现“受到枪击之后的主角”的个体心理状态,人物描写,这显然是他能力范围内游刃有余的。但在第二幕中,由于导演能力----拍摄水平、对社会现状的研究理解不够等等,导致重要内容的缺席,我们似乎始终只是在看主角的各种情绪,而影响、左右了她的心绪的东西却完全空白。同样也是这个问题,造成了影片第二幕中结构的完全松散化。因此,本片虽然有一个不错的野心和尚算巧妙的构思,但由于导演自身的年龄、阅历、能力局限,在表达上的问题较大,成片不算理想。

    【详细】
    100132564
  • 易囧锅锅
    2022/10/28 11:58:47
    被时间困住的人

    看完了《追凶十九年》,这部电影没有当年的心迷宫令我震撼,但我觉得也算得上是一部不错有诚意的电影了。

    评分很低,看了下主要是大家认为电影对破案本身的叙述比较敷衍潦草,缺乏悬疑片的该有的线索、推理、逻辑、氛围渲染或者爆发点,从而显得整部作品有着些平庸。对警察形象的刻画略显不现实、两位男主之间的情感联结做得不够丰满

    看完了《追凶十九年》,这部电影没有当年的心迷宫令我震撼,但我觉得也算得上是一部不错有诚意的电影了。

    评分很低,看了下主要是大家认为电影对破案本身的叙述比较敷衍潦草,缺乏悬疑片的该有的线索、推理、逻辑、氛围渲染或者爆发点,从而显得整部作品有着些平庸。对警察形象的刻画略显不现实、两位男主之间的情感联结做得不够丰满。另外一点就是模仿《杀人回忆》的痕迹较重。

    我一开始也觉得它有点模仿《杀人回忆》,尤其是开篇第一个案件的呈现方式,俯拍的镜头和办案人员在现场的处理。也许是致敬和借鉴,却没有很出色地展现出自己的风格。

    但我觉得这部作品的立意还是很不错的,而且导演也在电影里表现出来了。

    电影更多的是展现,在一个科学技术都不发达的年代所发生的连环杀人案件,是如何影响普通刑警,或者说一个拥有正义感、责任感的人的生活、甚至一生的。

    一切事件都离不开天地人和,时代背景,现实条件,人本因素,都成为连环杀人案无法破获的重要因素。

    然而,在这样沉重艰苦的岁月里,还是有人一直坚守着,坚持着。在双男主还年轻且意气风发的时候,一人为了报仇,一人为了升职,但随着时间的沉淀,案件的破获似乎已化成他们的骨血,形成他们生命的一部分,成为他们的责任。

    另外,这种使命也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意义,他没有家国情怀,或者惩奸除恶匡扶正义那样伟大,而是更接近平凡人对理念的追逐。就像一部地狱模式的游戏,你一旦开启,走到一半,就舍不得放弃,一定要看看最后通关是什么样子,求得一个结果,你才会觉得有所值。

    “有些事情,它一旦出现在我们的生命之中,就变成了我们人生的一部分。如果它终将发生,我们能做的,就是选择我们所相信的。”就是这样的信念,让两名刑警——被时间困住的何警官,还有被生活抛弃的刘警官,为了一宗旧案,奉献了自己的人生。

    或许它更加偏向剧情片,充满现实意义。

    我相信,现实社会中一定也有拥有正义、有责任,有很多向他们这般默默无闻地,为自己、为社会,甚至为国家付出和奉献自己的人。

    这样的人们无疑是伟大的,向他们致敬。

    唯一有点遗憾的是电影里,时代变迁对案件的影响这方面没有展现很多,普通办案人员被一个大案要案所牵连,然后又被时代的洪流冲刷,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何影响着旧案,小人物如何在大时代里被裹挟的那种厚重感无力感不太明显。感觉格局可以再拔高一点,可能电影的表现就更有力。(也有可能是剧组资金比较紧张笑cry

    【详细】
    147321325
  • 哥舒夜带刀
    2006/12/29 17:23:58
    今日我 与你又试肩并肩——英雄本色二十年祭

    黄百鸣在他的书《新艺城神话》里提到1986年的时候,用了“风起云涌”四个字。之所以这么说,全因为新艺城公司所投资的英雄本色。二十年后的今天,对于英雄本色的地位已经无须再多说什么,多少次香港的几十年几十大电影评选,它总是高居榜首。其历史意义也无须多言,自该片始,黑帮片成了香港电影除了功夫片之外另一永恒的主题,直至今日的无间道,黑社会,放逐,无不是在变换角度重复叙述着同样的江湖意气,家族恩怨,男

    黄百鸣在他的书《新艺城神话》里提到1986年的时候,用了“风起云涌”四个字。之所以这么说,全因为新艺城公司所投资的英雄本色。二十年后的今天,对于英雄本色的地位已经无须再多说什么,多少次香港的几十年几十大电影评选,它总是高居榜首。其历史意义也无须多言,自该片始,黑帮片成了香港电影除了功夫片之外另一永恒的主题,直至今日的无间道,黑社会,放逐,无不是在变换角度重复叙述着同样的江湖意气,家族恩怨,男儿尊严。1989年给张彻祝寿的《义胆群英》里,倪震饰演的那个年轻人整天开口闭口都是小马哥的名言,还频频模仿到处藏枪,真实的反映了英雄本色对当时社会的巨大影响力。吴宇森与徐克联手打造的强烈的个人风格,情绪化的语言,流畅的画面,火爆的枪战,和横空出世的英雄形象,不知吸引了多少拥趸。当时不只香港和大陆为之倾倒,连韩国的风衣墨镜都卖到脱销。无法不佩服周润发的演技,塑造出了小马哥这一深入人心的不朽角色。忽而长衣挟风潇洒不羁的浪荡在街头,忽而叼着牙签用假钞点烟往假腿上倒酒嚣张到极点,忽而出枪如风当者披靡傲视江湖,忽而蓬头垢面一瘸一拐的为人擦车混饭,无一不令人信服,让你觉得英雄就应该是这样的。最著名的那一幕枪战多少年来为无数人津津乐道。风林阁里南国夜曲靡靡醉人,小马哥拥着歌女在长廊内辗转反侧,吴宇森经典的慢镜头让这一幕显得格外优雅迷人,周润发从轻佻的浪笑到狠辣的眼神间的转换是如此自然融通,翩翩舞步与腾腾杀气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做暴力美学。然而,我更喜欢的场面,是之前小马在街头读报得知豪哥失手的消息,他扔下报纸面无表情的走过天桥,背影落寞,脚步坚定。还有三年后他放下从前的骄傲,衣衫褴褛的拎着水桶抹布,坦然地捡起阿成扔在地上的钞票,一瘸一拐的推着小车回到地下室,大口嚼着盒饭。这时阿豪现身:“小马,你写给我的信,不是这么说的。”兄弟的手又紧紧握在一起。每次看到这一幕,我总是会想起少林寺前段誉虚竹为了萧峰挺身而出并肩对敌,想起李寻欢拉起失去斗志终日醉酒的阿飞,想起李沉舟悲怆如风雪的痛呼柳五……最是英雄落寞时。英雄本色,说的本就是男人在落魄失意时,怎样找回尊严的。然而,当我们还是未经世事的懵懂少年,挤在黑暗狭小烟雾缭绕的录像厅里,为“我失去的东西一定要拿回来”而满堂喝彩,为枪林弹雨的决战而心潮澎湃,我们何曾真的看懂周润发眼中英雄末路的不死之心,真的明白狄龙人在江湖的无奈,真的读懂银幕背后吴宇森那份大志难舒的沉郁呢?那一年,吴宇森40岁。暴力美学大师十余年来从邵氏到嘉禾再到金艺城,只能拍些不着边际的喜剧片糊口,英雄情怀无处施展。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John Woo失落中精神恍惚,把施南生的手当烟灰缸猛按。那一年,狄龙40岁。一年前他离开了为之效力十八年的邵氏,手中拿着一封辞退信:谢谢你为公司多年来做出的成绩。曾经的香江第一美少年正品尝着人老珠黄的凄凉。那一年,周润发31岁,正处在个人事业的最低谷,人生的二次创业是如此艰难,长剧之王走上大银幕却似乎无法再现辉煌,所拍电影无不赔钱,江湖人称毒药发。真想不到香港的夜景原来这么美这么美的东西一下就没有了,真不甘心幸好,香港永远是盛产草根神话的地方,那个时代还是英雄的时代。一个失意导演,一个过气明星,一个票房毒药,在困顿中凑到一起,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呐喊,一鸣惊人。从此拨云见日,潜龙升天。让我们记住1986年吧。那一年,狄龙凭豪哥一角荣获金马影帝,姜大卫忽然到场祝贺,疏远多年的两兄弟紧紧相拥,狄龙激动得语无伦次。第二天香港所有报纸头版都是两人和好的大幅照片,香江都为他们沸腾了。翌年金像奖颁奖礼,刚从片场赶来的周润发一身夹克牛仔就匆匆上台:“这个奖,我等了三年了,三年啊!”结果奖座都被他捏断了。台下观众似乎比他还兴奋,热烈的掌声打断了他的发言。最后周润发感谢了三个女人,顺便又爆出一则新闻:“我要感谢的第三个女人,就是我的未婚妻——陈荟莲。”满场震惊。他更当场从衣袋里掏出两张请柬送给司仪郑裕玲和钟景辉,上面的日期是一个月后的1987年5月6日。情路坎坷的浪子终于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从此发哥发嫂一路风雨兼程直到今天。多年后吴宇森说:“在我最失意、失落,曾经一度被人认为已经落伍;也在我最要肯定自己、最需要朋友的时候,徐克大力支持我重拍龙刚导演的六十年代名作《英雄本色》。而在拍摄期间,许多时我都能从周润发、狄龙、张国荣和徐克之间,看到我自己,同时也更加了解别人,也终于,我能够在影片中找回了我的尊严。虽然如此,我可不自视为英雄,我只不过重视友情,晓得凡事感激。”那真是一个美好的年代。那时徐克和吴宇森还是困境中互相帮扶的好朋友,还能坐在一起亲密合作,施南生还是新艺城的管家婆,麦嘉石天黄百鸣三巨头的事业正如火如荼,奋斗房里老友鬼鬼,七人组讨论的热火朝天。那时张国荣还像个孩子,面容光洁,笑靥灿烂,跨着摩托意气风发,一如他正在追赶谭咏麟的脚步。他为这部片带来了不一样的活力和层次,更有一首当年情唱得人如醉如痴。那时李子雄还是个小公务员,朝九晚五,偶尔拍拍广告挣点零花钱。谁能想到他演了这第一部戏就拿到了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影片杀青时周润发对他说:“子雄你看拍完了这部戏,有多少年才能拍这么一部电影。”他还很茫然不明所指。他不知道,周润发那一年拍了11部片,为人记住的只有这一部英雄本色。那时叶锦添还只是个潦倒的美术助理,常常一年拍不上一部戏,穷的连午餐都吃不上,“最难的是还要顶着家人失望的眼神、埋怨的唠叨,觍着脸伸手,找哥哥啊、小妹啊,一千一千地借钱过”。那时小美刚帮她的偶像写了几许风雨,拿了当年十大中文金曲奖。罗文的歌声在酒吧里悠悠飘过时,小马正叼着牙签对阿成激奋的细说当年,旁边豪哥平静如水的微笑,正是歌词的最好解读:“无求一生光辉唯望斗志不会断,见惯风雨见惯改变尽视作自然”。那时还有老辣的曾江,柔美的朱宝意,憨直的成奎安,更有黄霑与顾嘉辉的经典合作,空前绝后的徐克与吴宇森的联袂客串。真正的黄金时代,此情难再。那时,罗大佑在台湾邀集群星合唱祈愿,歌名“明天会更好”与英雄本色的英文片名“A Better Tomorrow”正相呼应。影片中孩子们咿咿呀呀,稚嫩的童音唱起来别有一番情怀。“谁能不顾自己的家园,抛开记忆中的童年”,英雄侠士,江湖意气,不过是我们飘零的童年梦而已。拥着你,当初温馨再涌现心里边,童年稚气梦未污染今日我,与你又试肩并肩当年情,此刻是添上新鲜“豪哥,你还回香港吗?”朱宝意问。狄龙笑而不语,转身离开教堂。那时,吴宇森还不懂放白鸽吧。


    【详细】
    11052709
  • 小湮婉姝
    2011/11/7 1:55:34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你想起了谁。
           有幸提前了两天看到了这部宣传片儿就让我几度落泪的电影,索性这电影本身也亮点十足,能在这个日渐寒冷的冬季让你学会自己为自己取暖。
        还是按我的老套路,先叨唠几句电影本身。我并未看过原著,所以对于原著的改动有多少,哪些是导演后想的我并不了解,针对电影本身,导演算是很稳
           有幸提前了两天看到了这部宣传片儿就让我几度落泪的电影,索性这电影本身也亮点十足,能在这个日渐寒冷的冬季让你学会自己为自己取暖。
        还是按我的老套路,先叨唠几句电影本身。我并未看过原著,所以对于原著的改动有多少,哪些是导演后想的我并不了解,针对电影本身,导演算是很稳扎稳打的再现了这个失恋33天的故事。毕竟是《蜗居》等多部电视剧的导演,对于青春爱情故事的把握,虽没有过多亮点,但也没有影响故事本身,平和的叙事,不炫耀狗屁技术,自然的植入广告,这样的片子现在来看也算难得了。更值得一说的是影片了没有废演员,每一个演员在角色的把握上都让我们觉得自然。白百何和文章的演技更是可圈可点。尤其是文章同学,让我再次笃定了,每一个男人都有成为娘炮的潜力。
        我相信很多人看完了这部片子都感触颇多,更多的影评也许成了自己失恋的吐槽和宣泄。其实电影无非两种,一是好莱坞所创造的美丽梦境,二是贴近现实让你觉得萤幕里那个就是自己的写照。《失恋33天》会火因为每个人都曾经有过,正在经历,或者将要遇到这样的33天。你曾经把一个人当作了你的全世界,失去他就好像自己一无所有,他恶狠狠的掏走了你的心,走的时候却忘记把心留给你,你的身体空了个大洞,吃饭,睡觉,工作,娱乐都无法将它填补。你把自己当作悲剧里的主角,却没有意识到原来没有他的世界是如此的广阔新奇。然后这段日子过去了,生活又将继续,出现新的人,发生新的事,你带着新的人去你们曾经去过的地方,用新的记忆覆盖旧的回忆,然后你意识到自己身体的洞渐渐被填平了,周而复始。可是有一天你看到了这样一部电影,你又想起了当时那个他,然后低下头看了自己胸部的疤痕,它还在,你觉得安心了,至少你觉得自己只要有勇气正视这段曾经的失去,世界上就再也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你想起了谁?
        那个人,至少曾经你真的很爱他。
        我是一个典型的狮子座女孩儿,对于我来讲那肮脏的自尊是我生命的全部。所以陆然骂黄小仙儿的那一段让我的心情一下跌倒了谷底。我知道那样丑陋的真实的我,一如黄小仙儿了解那样的自己。我们就像刺猬一般,越是亲近的人刺的就越狠。把话说绝,一定要干倒一个人,一定要被这个仰视着狠狠地把他踩在脚下,让他捧着自己的脸告诉你自己心甘情愿被你踩,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我们像疯子一样的到处扎人不是为了那可笑的自尊,相反,那个被我们刺的最狠的人,是全世界我们最愿意依靠和信任的人。
        只有他才有资格看到你最真实的一面,我们肆无忌惮的挑战他的忍耐底线,他会宠着你惯着你,你踢开他他还会跑回来尽全力给你你想要的一切。他无论如何都不会离开你,笃定他不会离开你,因为你始终觉得他爱的就是这样真实的你,这样不拘小节尖酸刻薄好吃懒做的你,你坚信曾经那么多海誓山盟的青春美好也会可以成为你的护身符。
        可是突然有一天,你信仰的一切都破灭了。等你回过神儿来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这一切都不是他想要的。于是你失心疯一般的玩命去追,你捧着你的臭自尊把它狠狠的摔碎在他的面前,最后的最后,你才明白,原来爱情面前,自尊一文不值。
        在看电影的时候,我发现我还是会想起那个让我放下我的自尊跪在他面前苦苦哀求的那个人。已经过去快三年了,自己现在过得好好儿的想一想都觉得惊讶。
        刚上大一的时候,戏剧性的认识了这个人,我们两个人在一起只有三个月的时间,但我那时总觉得像经历了一生那么漫长。我几乎同他一起经历了我幻想的爱情应该有的一切。他骑着单车载我到废弃的铁轨桥上看夕阳西下,一起去看了我人生的第一次音乐节,一起第一次看了我最爱的痛仰乐队不插电演出,收到了我人生中第一束花儿,追着打欺负我的人,在校园的长椅上彻夜长谈,用三十多种语言对我说“我爱你”。也是他,让我第一次争吵,打架,自残,甚至伸手想要掐死他。在他面前,我曾经什么都不是,我甚至放下我颤颤巍巍精心维护的最后一道自尊防线,在每次恶狠狠地争执以后都低下头来深深的忏悔,甚至为了博得他的原谅不惜在手臂上烫下了再也无法磨灭的溃烂腐肉。而他背着我同别的女人纠缠在一起,我真的无法再去接受,曾经在那一瞬间我觉得我的世界完了。我的最后一道防线,连自尊都被击的粉碎,和他在一起的日子我删掉了所有男性好友的联系方式,甚至都不跟女生出去玩,我的世界里只有他一个人。就像世界末日一般,就像迷失域坍塌了一般,我最终还是回到了现实。
        让失恋的人好起来有三个因素:1、疼人的长辈。2、玩乐的朋友。3、新的恋情。就像一把拽回黄小仙儿并且狠狠给了她一巴掌的王小贱一样,我失恋的第一天约了几个月都不曾联系的好友出来坐坐,一下地铁,就看他手拿三支玫瑰站在那里等我。我走过去,他说:“你看,不是只有那个人才能送你花儿,我们都可以。”然后我扑在他怀里大哭了一场。那天我们在一家马兰拉面坐了天亮,很少说话,偶尔开开彼此的玩笑,当新的一天太阳升起时,我坐着第一班地铁回到了学校,尽管还是会止不住的流泪,但是抬起头仰望天空就觉得会好一些。世界又对我重新张开了怀抱,我怎么能有理由拒绝它。
        生活不是电影,生活比电影苦。也不是所有姑娘都像大丽花一样,明明是最难过的失恋,直播贴不仅让她找到了新的恋情,还让她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生活,总是一出戏接着又一出戏,世界这么大,真令人感到欣喜。
        今年九月在世界城市音乐节又见到这个人的时候,发现自己心里异常的平静。
        原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在5月33号,5月133号,5月1333号之后,总有一天可以翻到6月1号。
        生活为你关了一扇门,它总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的。
        只是看你愿不愿接受罢了。
        
        忘了你对我来说很难,我做不到,因为我从未记得过你。
        可是从未记得过你,是因为我以为你会永远在我的手边,我不需要记得,一转头,你就会在那里。
        可是终于有一天,我再不需要努力去忘记。
        学会面对,才是崭新的开始。
        
        电影《和莎莫的五百天》里,最后一台词是这样说的:
        Summer之后,还有autumn。
    【详细】
    51583068
  • 为零之人
    2023/1/28 7:02:14
    展灏也不是那么无辜

    现在再看这个剧情,对于展灏的观感实在奇怪,虽然受的是皇命,但是屠村的人确实是他,如果他觉得屠杀百姓有违良心,他可以以死抗命,甚至以这个狗皇帝不仁不义为名,造反。

    但他还是屠村了,难道是因为皇帝下令他就能觉得自己是无辜的吗?觉得自己是无罪的吗?直到连累了自己家人全部死了,才想到反抗想到造反吗?果真是针不扎到自己身上不知道痛啊。

    对于被屠村的赵家村的人来说,展灏事后被皇帝

    现在再看这个剧情,对于展灏的观感实在奇怪,虽然受的是皇命,但是屠村的人确实是他,如果他觉得屠杀百姓有违良心,他可以以死抗命,甚至以这个狗皇帝不仁不义为名,造反。

    但他还是屠村了,难道是因为皇帝下令他就能觉得自己是无辜的吗?觉得自己是无罪的吗?直到连累了自己家人全部死了,才想到反抗想到造反吗?果真是针不扎到自己身上不知道痛啊。

    对于被屠村的赵家村的人来说,展灏事后被皇帝清算全家斩首也是恶有恶报罪有应得吧,不能因为展灏屠村时候流了泪就觉得他无辜可怜吧,真正无辜可怜的只有赵家村的人而已。

    【详细】
    14939262
  • 梦里诗书
    2015/12/1 11:38:54
    没魂的追婚记
    文/梦里诗书

    职场与爱情的噱头,并无法填充《杜拉拉追婚记》那做作苍白的臆想,毫无逻辑的剧设与虚假娇作的台词,为人更难以感同电影所谓的爱情所在,更不谈那近乎无孔不入的商业广告,一场所谓的大龄追婚,不过是借此上演了一场低俗狗血的劣质喜剧。


    剩女爱情的命题成为了这场《杜拉拉追婚记》的核心,但电影却没能成功塑造哪怕一个人物,全片演员就仿若是机器人一样在完成着自已的表演任
    文/梦里诗书

    职场与爱情的噱头,并无法填充《杜拉拉追婚记》那做作苍白的臆想,毫无逻辑的剧设与虚假娇作的台词,为人更难以感同电影所谓的爱情所在,更不谈那近乎无孔不入的商业广告,一场所谓的大龄追婚,不过是借此上演了一场低俗狗血的劣质喜剧。


    剩女爱情的命题成为了这场《杜拉拉追婚记》的核心,但电影却没能成功塑造哪怕一个人物,全片演员就仿若是机器人一样在完成着自已的表演任务,那生硬突兀的爱恋,单从陈柏霖饰演的高富帅陈丰单只一眼就犹如疯魔的爱上杜拉拉,便已然让人看透了这部电影了无内在的狗血老梗,更不谈那全片充斥无处不在虚假娇作,甚至是堪为低幼的台词,其总能在关键性的剧情节点上令电影的狗血度直线上扬,这些一般生活中难以所见的做作,已然成为了电影的常态,引爆着电影令人尴尬的笑点。


    作为一部商业片来说电影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成功的,《杜拉拉追婚记》摒弃了所有电影剧情所需的逻辑性,着实让商业广告成为了这部电影真正的主演,那无孔不入的商业广告几乎是伴随电影每一个剧情转折所必然出现的,在此对全片充斥的各种商业广告自是按下不表,商业电影的广告植入本无可厚非,甚至例如《阿甘正传》此类更堪为将广告与电影完美的融于一体,但这种不加思索的暴力植入,让镜头沦为了对商品的特写,让剧情成为了衬托广告的依附,为人生厌。


    杜拉拉的人物从本源来追溯,她因是一个当代社会具有鲜明独立自我特征的职场女性,女权主义的思潮更因是此人物真正的点睛之处,但不论是前作的《杜拉拉升职记》,还是今日的此作都只是将职场与女性演变成了供人娱乐消费的噱头,电影不但并没能深耕于这一人物本源的魅力,更以狗血生硬的爱情与不近真实所谓的笑料,将杜拉拉沦为了一个装疯卖傻,博人一笑的荒诞人物,《杜拉拉追婚记》实则仅只是借了一个杜拉拉的噱头空名,上演的是一场任何人物均可套用的狗血爱情。


    偏离了原本人物精神的《杜拉拉追婚记》,在一个虚假做作的职场广告片中的三角爱恋,如此所谓的追婚闹剧本就是没有灵魂的。
    【详细】
    7677870
  • 紫藤缘爱看星星
    2016/3/4 14:32:12
    难道就没有人觉得易小川是个渣么?
    我看到不少人觉得易小川很善良,很义气,很美好,我觉得我都惊呆了!居然没有人觉得他是个大写的人渣么?!

    易小川这个人物往好了说是假大空,真讲就是伪君子,伪善!当然,我其实不怪这个角色,因为都是编剧的错。编剧想塑造一个善良正直的主角,可是剧本太脑残,没能兜住他的人设。但如果现实中真有易小川这样的人物,我就要骂他一句伪君子,他让我恶心!

    作为兄弟,他没有义气。他和项羽结拜为兄
    我看到不少人觉得易小川很善良,很义气,很美好,我觉得我都惊呆了!居然没有人觉得他是个大写的人渣么?!

    易小川这个人物往好了说是假大空,真讲就是伪君子,伪善!当然,我其实不怪这个角色,因为都是编剧的错。编剧想塑造一个善良正直的主角,可是剧本太脑残,没能兜住他的人设。但如果现实中真有易小川这样的人物,我就要骂他一句伪君子,他让我恶心!

    作为兄弟,他没有义气。他和项羽结拜为兄弟,相处甚欢,一项骄傲无比的项羽,因为不忍他死去,放下骄傲故意输给他,可他转头就和项羽未来的死敌刘邦也结拜成了兄弟。易小川真的把项羽当兄弟了么?那为什么没有一点为他着想的举动?和刘邦结拜的时候小川你有没有一秒想想他日项羽刘邦刀剑相向的时候,你该怎么办?之后再相遇,为什么不提醒项羽小心刘邦?嗯?

    作为男人,渣的简直没边了!刚到古代,他轻佻无比,到处撩妹,OK,人无完人,主角也是要成长的么。好,那么素素为他的轻佻付出的生命的代价之后,为什么他还是去撩逗小月?素素的教训呢?忘光了么?还是说他清清楚楚的知道一切,明白小月对他的情愫,而这样的情愫好让他利用小月为自己和玉漱传递消息?我觉得是后一种。渣!
    吕雉被他撩逗的芳心暗许,他不接受,反而还替刘邦做媒。我的老天啊!刘邦是个什么样的渣男他不知道吗?就说他不知道历史,他难道看不到眼前刘邦比吕雉大了那么多,没有固定养家糊口的营生,一副无赖样子,乡里乡亲中名声极差么?吕雉和你有多大的仇你要把人家姑娘往着么个火坑里推呀?!可不怪人家恨的想杀了你!

    作为一个朋友,他只懂得索取。易小川是怎么对高要的?从来没有一点儿关心!高要和他一起被刘邦害了(说起来还是他连累高要呐),自己脱险回到咸阳以后怎么就没想着找找高要?看看能不能帮帮他?兴许把他救出来?且不说在这异时空,按理来说他们怎么也该感觉亲近一些,单说,高要当初好歹帮他找来神医救过他的命吧?小川你当初病了高要做过好吃的,照顾过你吧?这个时候你还没发现高要变了呢,怎么就一点点都不关心他呢?我只能理解成易小川从一开始就从来没有把高要当成朋友,一直都看不起他,所以才能那么心安理得的不关心。
    我们再讲讲神医哈,这个因该是他的好朋友了吧?辛辛苦苦把他从死亡边缘拉回来,都没收什么诊金,后来又是教他功夫,又是和他分享美酒。但就我看到的21集里面我只看到易小川不停的索取,还都理直气壮。玉漱病了,快去帮我救她——兄弟,你哪儿来那么大脸哟,叫人家冒着生命危险去瘟疫重灾区去救你的小情?还不想去救就是没有天性良知。呵呵。后来知道有人为了夜明珠死了,回来就怨神医害死了人——推卸责任好快啊。神医反问他你偷的时候真的没想过这个后果,易小川自然无语了。伪善!

    不是观众不喜欢正直,善良的角色,而是这个主角太假,我们智商还健在,没有办法相信这样人是一个真正善良,正义的角色。我们没办法和这样一个假大空的角色产生共鸣。反观有一些人喜欢高要的角色,我觉得大家未必是真的喜欢高要这样很辣的人,而是喜欢这个角色的真实,丰满。大家可以找到和自己的联系--如果我遭受到了他这样的境遇可能也会这么做吧。最后,很多人也是被他对高岚/小月的爱(亲情的爱)所感动吧。ps.我自己并不喜欢高要。

    我本是冲着胡歌来的,但是就是对胡歌的花痴也没有办法支持我看完这部脑残剧。我还是去别的剧里去花痴胡歌去了,看着这部戏我的三观都要碎了。
    【详细】
    77981423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