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793375
  • 美妙生活流水帐
    2014/1/24 20:55:24
    还不错,挺难得
        先说明,这不是低幼国产动画,讲的是两兄弟从彼此身份引发的故事,总的说来是一部走心的片子,起码一些段落感动到我了,看到最后竟然想起来一些经典动画,比如《雪孩子》和《九色鹿》。上映后会有人很喜欢这种独特风格,也会有大批人吐槽片子中主角们那些与传统印象大相径庭的形象设计,如果没有评论音轨,相信没几个人分得清银幕上花花绿绿的是什么东西。
     部分角色设定
        先说明,这不是低幼国产动画,讲的是两兄弟从彼此身份引发的故事,总的说来是一部走心的片子,起码一些段落感动到我了,看到最后竟然想起来一些经典动画,比如《雪孩子》和《九色鹿》。上映后会有人很喜欢这种独特风格,也会有大批人吐槽片子中主角们那些与传统印象大相径庭的形象设计,如果没有评论音轨,相信没几个人分得清银幕上花花绿绿的是什么东西。
     部分角色设定明显模仿《千与千寻》中的钱婆婆、小煤球(致敬宫崎骏?)但这些角色画的太过粗糙,莫名其妙的《功夫熊猫》植入广告和过关式的小标题给片子减分不少。
     最后,曲婉婷唱的英文片尾曲《my little friend》极好听,大赞。
    【详细】
    6524313
  • 心路飞扬
    2021/2/9 17:14:35
    香消玉殒里淡淡的哀伤是因为重燃希望被无情的辜负,而且这样的辜负还无法怪罪,甚至有点理直气壮
    龙妈饰演的女主是一个被老公长期虐待,整天在毒品世界里漂浮的女子。一次警察进屋搜查,她邂逅了长相俊美,一心取得成绩向上爬的年轻警探,为警察的气质所吸引。为了取得警探好感,她不惜成为警探的线人,提供了老公狱友抢劫银行的线索,还上庭指认了狱友。在这过程中,女主与...  (展开)
    龙妈饰演的女主是一个被老公长期虐待,整天在毒品世界里漂浮的女子。一次警察进屋搜查,她邂逅了长相俊美,一心取得成绩向上爬的年轻警探,为警察的气质所吸引。为了取得警探好感,她不惜成为警探的线人,提供了老公狱友抢劫银行的线索,还上庭指认了狱友。在这过程中,女主与...  (展开)
    【详细】
    13206214
  • 沧海遗珠
    2018/2/17 0:51:05
    深夜看完,《祖宗十九代》!太喜欢了!老郭好样的!
    剧情,演技,故事,都在线。开始时很有点忐忑,怕不好看,但是一开始之后,心就定下来了,因为能让人留住。开始平淡,虽不能让人惊艳,但是也略有可观。渐渐的,随着穿越开始,心神就沉醉其中,忘记了电影的好与不好。等到吴京出场,手指头在地上擦出火星的时候,电影院里全是爆笑的声音!而等到吴秀波和爱人相见的时候,感动达到巅峰。而女娲娘娘那段,画面感让人惊叹!最后老郭和范冰冰的出场,则让人捧腹大笑之余,明白了始末原
    剧情,演技,故事,都在线。开始时很有点忐忑,怕不好看,但是一开始之后,心就定下来了,因为能让人留住。开始平淡,虽不能让人惊艳,但是也略有可观。渐渐的,随着穿越开始,心神就沉醉其中,忘记了电影的好与不好。等到吴京出场,手指头在地上擦出火星的时候,电影院里全是爆笑的声音!而等到吴秀波和爱人相见的时候,感动达到巅峰。而女娲娘娘那段,画面感让人惊叹!最后老郭和范冰冰的出场,则让人捧腹大笑之余,明白了始末原由。从这里看出,老郭对范冰冰是真心喜欢,三笑才子佳人,原先的女主角就是范冰冰,后来据说因为档期问题换成了姚笛。为了宣传那部剧,老郭和冰冰还一起开过新闻发布会。我也是从那时候,喜欢范冰冰。相信看过那场发布会的朋友,对此都难以忘怀。当时老郭站在冰冰身边,需要抬头仰望她(你们懂得)。冰冰知道后,当场把鞋子脱了下来,光脚站在老郭旁边。我当时就被冰冰圈粉了,这姑娘,真心体贴人,又没架子。所以后来,看过那么多冰冰的负面新闻,还是对她讨厌不起来。而且,冰冰是真的美。这一点,不管你承不承认,其实心里都这么认为。那么多网红,为什么整成的样子,都是范冰冰的模板?还不是因为这样才是美嘛。而冰冰不需要整。
      还有一点,大家注意到没有?祖宗十九代的结局,和三笑的结局,很像。这里面,有没有老郭圆梦的意思?当时本来就是和范冰冰最后闹洞房的,现在在祖宗十九代里实现了,哈哈!
      老郭厉害了,这部电影,是我看过最喜欢的电影。老郭怎么干啥都这么厉害?多少年才出一个郭德纲啊?老郭有几大不为人及之处:
      知识——一腔乾坤遗恨,满腹古今闲愁;没有人知道老郭心里装了多少故事。
      学问——古文信手拈来,骈文诗词对联;娱乐圈里谁还有老郭古文功力更高?
      执着——相声在不景气,也要坚持到底;卖车说相声,十年坚持,必得天佑!
      最后说一句,豆瓣真的有人在恶意差评。我看过电影,第一步打开豆瓣,发现已经很多人评论了,而且评分很低。很多人评论时,电影远远没有结束。可见豆瓣评分真的害人。当初就是因为豆瓣,我错过了缝纫机乐队,欠了大鹏一张电影票。这次,幸好排除了干扰。豆瓣以前可能是公正的,但是现在,真的越来越成为一颗毒瘤了!
    【详细】
    9156916
  • 地瓜
    2013/10/25 22:42:36
    《大明劫》:历史除了借鉴,还留下什么
    【剧透慎入不过这样一部悄悄出现的电影应该没有人会去看吧】

    现在回想起来,明史热,大约是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燃起来的。历史不全是人事,但却不能没有人事——而当年明月大约是真的把历史当作人事来写的一位。不如教科书那么冰冷,不如政治宣传那么脸谱化,而且更展现了一种对这段人和事的沧桑情怀,而这种沧桑仿佛不是他这个年纪应该有的。当《明朝那些事儿》终于走到最后一刻的时候,相当一部分读者会由
    【剧透慎入不过这样一部悄悄出现的电影应该没有人会去看吧】

    现在回想起来,明史热,大约是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燃起来的。历史不全是人事,但却不能没有人事——而当年明月大约是真的把历史当作人事来写的一位。不如教科书那么冰冷,不如政治宣传那么脸谱化,而且更展现了一种对这段人和事的沧桑情怀,而这种沧桑仿佛不是他这个年纪应该有的。当《明朝那些事儿》终于走到最后一刻的时候,相当一部分读者会由衷地为这个曾经昂扬如今病入膏肓的巨人而惋惜。虽然我对当年明月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有点过于维护明朝而敌视周边民族、政权的历史观不甚认同(技术上讲,老子家里虽然几代都在辽东,但好歹是北满南汉混血,民族融合的结晶好嘛),但当年明月让我发现,有一些人骨子里就有一种理想主义以及对某样东西的执着——你不但无法把它除去,还会被他感染。

    当年明月的明史,《大明劫》的导演王竞的明史,都是这样。

    说电影,先说导演。王竞对电影门外汉来说,不甚有名。但他执导的几部豆瓣高分电影让人不能直视。他去年的电影《万箭穿心》豆瓣评分高达8.4——仅就分数而言,这是许多中国导演拍电影拍电视剧拍广告一辈子也达不到的分数,也是张艺谋、冯小刚的电影近来许多年未能企及的高度了。如此评价虽有失公允,但至少说明了一些问题。

    再纵览他的几部电影,都是现实题材的,而且都不是商业片。《大明劫》是一部古装历史片,历史片通常都和大制作挂钩。王竞这一次突然操起了大制作(其实也不是很大,还远不及一线导演的那些商业片),让人有点疑惑,担心他是不是也要靠大场面撑剧情了。

    事实证明,我其实被预告片骗了。所有的战争场面(通常只有这些才是大场面)都在预告片里了,加起来大约只有10分钟。剩下的107分钟都是文戏(忽然有一种坑爹感)。

    《大明劫》的背景是这样:明崇祯15年(1642),崇祯自缢前两年,李自成围攻开封。崇祯皇帝(余少群 饰)万不得已将关在死牢内的孙传庭(戴立忍 饰)释放出来,督师陕西军政,南下攻打李自成。可是潼关一带瘟疫横行,身强力壮的士兵纷纷病倒,几天就不治身亡。军营里面的运尸车一趟一趟的将将士们的尸体运走。江湖游医吴又可(冯远征 饰)临危受命,大胆提出对《伤寒论》的质疑,提出自创一套的祛病方法,创立《瘟疫论》。

    要说明的是,两大主角孙传庭、吴又可历史上真有其人,且同处崇祯年间;《伤寒论》、《瘟疫论》也确有其事。不过这俩人有没有见过?那就不知道了。这就给艺术加工留下了空间。事实上,《大明劫》一直在历史与艺术之间保持着良好的平衡:历史上明确记载的,绝不篡改;历史上没有记载的,可以加工。这就比那些“秘史”高明多了。

    影片第一幕,数面大大小小的破损明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箭矢横飞,炮声隆隆。起义军正在围攻开封。炮兵在后摇动投石机,弓弩手在炮兵前,步兵则扛着云梯冒着枪弹箭矢如蝼蚁一般登墙。城墙上,明军军官紧张但有条不紊地下着口令:“开火!”“装弹!”“开火!”间歇着带有一些其他命令,比如“后面的人快点!”或者是“炮口向下!”

    战斗的细节得到了非常好的体现,比如明军的三眼铳和子母铳(子铳套在母铳中发射,发射后子铳可以快速更换,节约装弹时间)都在银幕前惊鸿一瞥。即使是一眼,也足以见电影做功课之深。

    仅仅几分钟,时光仿佛已经陡然转至数百年前。

    紫禁城里,崇祯皇帝坐立不安:“开封重镇苦守三月,每天死的都是朕的子民!”

    有这样一种有趣的观点:在某些情况下,世袭比选举更能保证人民的利益。因为在家天下时,一个明君会明白,虽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要想一直这样下去,就必须让人民一直生活得好,所谓权力与义务对等。正如美国开国元勋麦迪逊所说: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内在或外来的控制了。相反如果皇帝是有任期的,他就没有必要为后世负责。所以崇祯的心情就不难理解了:什么反贼官军,都是老子的财产啊!

    接下来,就轮到兵者孙传庭,和医者吴又可这一武一文出场了。他们将从各自的擅长的领域入手,扶大厦之将倾。

    中国人的传统历来是重视“联系”的,兵者与医者,虽然水火不容,但用兵与用药,实为殊途同归。孙面对内忧外患,吴面对瘟疫横行,皆是在毁灭的边缘,靠毕生所学与所信,舍命一搏。

    来到潼关,孙传庭面对的是一系列军政积弊:兵源不足、补给不足、军屯被占、政治腐败。这一切对孙来说,其实并不是问题。他有理想,也很现实。军阀拥兵自重?设计杀掉,连他的兵一块儿杀。粮官保管不力?直接杀掉。缺粮缺饷?找土豪要。军屯被占?抢回来。土豪们竟然勾结军官烧掉了土地册?反了你们了!军官被他先玩儿后杀,土豪们则被招待了一顿鸿门宴。士兵们冲进来的时候,土豪们跪在地上苦苦哀求留条性命,但他理也不理。那一瞬间我有点同情土豪了。也许那里也有好人,只不过贪财了些,就稀里糊涂地掉了脑袋。

    这就是电影里塑造的孙传庭。在我个人看来,这个塑造还是相当合理的。身处乱世,对付流氓,也只能用流氓的方法。他就好像是又一位蝙蝠侠,于浊世而独醒。

    孙传庭激将吴又可,是二人第一段对手戏。吴又可提出军中疾病不是伤寒(不传染),而是瘟疫(可传染)。孙令其治病,吴推脱不去。孙激道:“先生学医为何?学不能致用,要它何用?”吴这才出山。可见相对于孙,吴是个更加理想主义的人。

    吴又可曾反复被官军和民军捕获,但医治都是不遗余力。官军和民军曾为争抢他爆发一次搏斗,最后一名民军试图杀死他以防为官军所用,最后还是放弃了。作为一名医者,在这样的乱世,恐怕也是一场煎熬。

    吴又可是一名游医,于是他得以成为各方势力的传话筒。起义军士兵告诉他,造反的理由很简单:活不下去。孙传庭告诉他,杀人的理由很简单:面对艰难,总有人要做出理智的选择。他见到的官军与民军里,有好人,也有坏人,没有正邪之分,唯一重要的是生存。

    吴又可这边与瘟疫搏斗虽然凶险万分,但相对于孙传庭那边的血雨腥风,竟然显得平静许多。人心恐怕还真是这世上最险恶的东西。吴又可首先控制了传染,保住剩下的军队,接着开始尝试治愈病患。这时,全片的高潮以一种非常冷峻的姿态到来了。

    崇祯连连催促孙传庭南下解开封之围,但军营中依旧有百十病号。大军不能把他们带走,也不能留人照看,当地无力供养。于是最终的解决方案就到来了。杀。

    吴又可眼看自己的医治即将成功,却换来这样一个结果,欲哭无泪。孙传庭说:要知轻重。吴又可说:我是一个不知轻重的人。也许对医者来说,人命确实是无法以轻重衡量的。但对一个国家来说,可以。

    于是吴又可离开了,他回到了江苏老家,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孙传庭没有去追他。电影中的这一幕,他坐在昏暗的营帐里,读着吴又可留给他的信。阳光突然射入,一扫阴霾,原来营帐被军士收起,这是要拔营启程了。

    新的一天开始,二人走上不同的道路。而大明的终结,也由此拉开序幕。

    导演王竞擅长现实类题材,这会是一次借古讽今吗?我觉得这个问题无关紧要。《万历十五年》的作者黄仁宇特意在自序中强调他并非借古讽今,我觉得确实如此,因为历史的规律是如此的一以贯之,当你在说一段历史时,总能在今天找到对应。人心从来没有变过,所以人事也不会变。

    人们常说:以史为鉴。可又有谁能真正逃脱历史的束缚呢?吴又可对孙传庭说:“我朝积弊已久,非一味猛药可以治愈。”《建国大业》中蒋介石的一番话“反腐,亡党;不反,亡国”,道出历史的十字路口的多少心酸无奈:其实根本就没有选择。

    所以就只有无奈吗?吴又可还说:“历朝历代,皆是始兴终衰。世道更替,医道长存。”总有一些东西跨越了时间的鸿沟而保留到今天。这就是历史除了冷冰冰的借鉴,留给我们的东西。那些故事,那些轨迹,那些情怀,那些信仰。我们能设身处地地体会到一个人在那个节点的体会,看清这个世界,看清人的善良与邪恶,然后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新的历史中走出我们自己的路。
    【详细】
    63543338
  • 月影雨轩
    2021/9/11 9:24:20
    先婚后爱的剧情,编剧敢不敢抄抄苗翠花

    因为男女主都很喜欢,所以对这部剧还是有所期待。看完五集不吐不快。

    不知道是剧本自身问题,还是剪辑问题,前期剧情发展太快,只用于交代剧情都顾不上剧情逻辑发展,对于一部40集的大部头就过分了。

    前期最大的问题,想要讲的太多太快,没有取舍也没有逻辑。人物出现以及消失大

    因为男女主都很喜欢,所以对这部剧还是有所期待。看完五集不吐不快。

    不知道是剧本自身问题,还是剪辑问题,前期剧情发展太快,只用于交代剧情都顾不上剧情逻辑发展,对于一部40集的大部头就过分了。

    前期最大的问题,想要讲的太多太快,没有取舍也没有逻辑。人物出现以及消失大多数很草率,只因为编剧让他出现或消失。吴知拂的死没问题,是埋下了悬念也是间接造成男女主同床异梦的先婚后爱的主因。其他人的部分可以调整下。

    女主的母亲死的莫名其妙,根本不需要他母亲和男主那么多交集,即占了故事叙述事件没起到正向作用,反而觉得死的非常不合理。有一种编剧说你不能参与后面剧情了,自己直接预感自身死亡。其实处理成女主回忆里就好了,和母亲一起搬出来所以才去当洗衣女,然后交代女主不要报仇后因病死去,女主再不甘去当舞女,这样精简剧情又显得不在一天发生。总感觉前五集恨不得一周内该发生的事都发生了。女主也不用处理母亲身后事直接不顾高利贷又去当招待?这时候不应该躲避高利贷离开上海吗(自己和查理说的,处理完白面魏带母亲连夜离开上海)。

    白面魏就更奇葩了。开始认定是他杀了父亲要杀他,就那么几天一起赌个钱还能说到那么细致的关于父亲的话题?显得女主就是没脑子复仇手段又很低级,前期塑造女主的隐忍(能屈尊降贵为照顾母亲当洗衣女和招待女)和魄力(敢于借钱也敢于勇敢求婚)就够了。其他的隐藏技能,人性的另一面还有后面四十集来描述着什么急!新婚当夜也是,就五分钟就从柔弱无助变成坚韧强大,没必要啊你人物性格靠剧情和台词慢慢展开,而不是靠旁白来展现的。其实抛开大线,有些拍的还是很不错的。

    13858969
  • 仁直
    2010/6/22 17:08:26
    《臉》:水月鏡像,無心去來
    “電影有個傳承,是影像的追尋、影像的美學,這個特質是在膠捲裏面,不是故事、不是說話腔調、不是語言,甚至不是表演。……我們的電影學校逐漸變成一個職業學校,教你怎麼從事這個行業,但是,我們離這個媒介卻是越來越遠。”——蔡明亮

    片名:《臉》
    年代:2009年
    導演:蔡明亮
    演員:李康生、馬修?阿馬立克(Mathieu Amalric)、芬妮?阿爾丹(Fanny Ardan
    “電影有個傳承,是影像的追尋、影像的美學,這個特質是在膠捲裏面,不是故事、不是說話腔調、不是語言,甚至不是表演。……我們的電影學校逐漸變成一個職業學校,教你怎麼從事這個行業,但是,我們離這個媒介卻是越來越遠。”——蔡明亮

    片名:《臉》
    年代:2009年
    導演:蔡明亮
    演員:李康生、馬修?阿馬立克(Mathieu Amalric)、芬妮?阿爾丹(Fanny Ardant)
    類型:劇情
    時長:138分鐘
    出品:Rezo Films(法國)
    文/仁直
    水月鏡像,無心去來
    仿似那些溝壑在讓-皮埃爾?利奧德(Jean-Pierre Leaud)臉上的滄桑。蔡明亮的《臉》與李奧的“臉”,並置成一戽意象,一座迷宮、一掬欲望、一點火苗、一汪自溺。頹廢的男女、遊走的惆悵、錯位的時空,宛若一場夢境,浮浮沉沉,飄飄蕩蕩。正如蔡明亮所言,“在這部片中,比起敍事邏輯,我比較需要的是意象的概念成不成立。或者說,我的大前提是,這個電影是以夢的形式在處理敍事。”於是,《青少年哪吒》、《洞》、《你那邊幾點》、《不散》、《黑眼圈》、《沉睡在黑水之上》等諸多蔡明亮電影中的一貫意象,飄然而至。於是,蕾蒂莎˙卡斯塔(Laetitia Casta)飾演的莎樂美(Salome),猶在鏡中,歡唱:“你你、你你、你你,真美麗;我我、我我、我我,太歡喜……”

    一種迴旋與衍生
    《紐約時報》的瓊?杜邦(Joan Dupont)在一篇名為“盧浮宮、花園、鍋爐房,電影裝置”的文章中交代了整部影片的製作密度——影片的原名為《莎樂美》,總共拍攝了六周的時間,大概成本在77.5萬歐元左右。並且,蔡明亮在使用演員和執導方式上,致敬了他所鍾情的導演弗朗索瓦?特呂弗(Francois Truffaut)與羅伯特?布列松(Robert Bresson)。該片服裝由歐洲時尚大師克裏斯琴?拉克瓦(Christian Lacroix)製作,並邀請了法國當代編舞家菲利浦?德庫夫雷(Philippe Decoufle)。

    “整部電影的靈感就是來源於特呂弗,” 讓娜?莫羅(Jeanne Moreau)說道,“讓-皮埃爾?利奧德、芬妮?阿爾丹(Fanny Ardant)、納塔莉?貝伊(Nathalie Baye),包括我,都在影片中扮演我們曾在特呂弗電影出演過的那些經典角色。影片中,我一會是《朱爾與吉姆》Jules and Jim中的‘Catherine’;我一會又是《黑衣新娘》The Bride Wore Black中的‘Julie Kohler’。我穿著白色婚紗,戴著黑白鑲嵌的鑽石。與此同時,讓-皮埃爾?利奧德飾演的則是一位極度想念特呂弗的導演。我們在一起,即興創作,非常快樂。”

    從影片的原名看,《臉》並非完全沒有敍事邏輯。只是,這樣的邏輯被蔡明亮打碎了。水、雪、冰、火,死亡,等諸多自然現象,重新解構並編碼了《臉》的敍事空間。蔡明亮引用王爾德劇本的《聖施洗約翰》St. John the Baptist說道:“莎樂美與約翰之間的人神之爭,有一種吻著頭才嘗到愛的苦味。”從這個意義上講,影片最後李康生與蕾蒂莎˙卡斯塔的那場冰窟戲,正是對於這種“苦味”的衍生詮釋。蔡明亮說道:“《臉》這部電影是利用演員來講電影,然後再用電影來講生命、講人生。講到最後,它是空虛的、空的。可是這個空,其實也是滿的。因為它空,它可以承載東西。”

    意賅地說,《臉》根本就是蔡明亮式的“迴旋體”作文。問題是,蔡明亮是如何利用影像的意象去解構修辭的意象的呢?《IndieWIRE》的埃裏克?科恩(Eric Kohn)說道:“《臉》以一種抽象的模式,解構了某種神秘的情愫。影片開頭就是一個水的意象,李康生面對瀑布般漏水的灶台,無能為力。這一意象正對應了蔡明亮的第一部電影《青少年哪吒》。”誠然,那片鏡子構成的森林,不正是奧遜?威爾斯(Orson Welles)電影《來自上海的女人》Lady from Shanghai(1947)中的場景嗎?戲中戲的劇情設置,更是直接對應了特呂弗電影《日以繼夜》Day for Night(1973)。影像(兼意象)的脈絡傳承,以一種內裏的張力,在膠片上烙印出迴旋的光芒。

    筆者認為,《臉》最厲害的地方在於,蔡明亮試圖通過這部電影,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重新梳理,人們對於“電影是什麼?”的觀念。這個問題,已經不單單是一個“作者論”所能承受的了。打個比方,《恐怖遊輪》Triangle是一部“形式即內容”的電影;《駭客帝國》The Matrix是一部“內容大於形式”的電影;《臉》則是一部“形式大於內容”的電影。形式與內容之間的角力,正是電影最本質的設問。因為,對於蔡明亮來說,所謂的影像美學,更接近一種原始的手工作坊的創作。
    【详细】
    33502014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