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661088
  • 开花的狗子
    2016/8/22 10:11:13
    这个夏天,我们需要和肖奈来一场甜甜的恋爱
    水墨画似的大神大概就是杨洋这样的吧,外表清冷疏离,对一般人是礼节性的客套,对待家人朋友爱人又会展现出他腹黑幽默深情的属性,外冷内热,也是有血有肉的性情中人。

    杨洋对肖奈的理解是书香世家翩翩公子举止简洁优雅,同时又有自己的理想,并会以之为目标努力奋斗。这与我对小说里人物的理解不谋而合,父母都是高校教授,肖奈一出生自带文人的清贵,不继续父母的文科之路,他选择计算机和创业又是肖奈性格中属于
    水墨画似的大神大概就是杨洋这样的吧,外表清冷疏离,对一般人是礼节性的客套,对待家人朋友爱人又会展现出他腹黑幽默深情的属性,外冷内热,也是有血有肉的性情中人。

    杨洋对肖奈的理解是书香世家翩翩公子举止简洁优雅,同时又有自己的理想,并会以之为目标努力奋斗。这与我对小说里人物的理解不谋而合,父母都是高校教授,肖奈一出生自带文人的清贵,不继续父母的文科之路,他选择计算机和创业又是肖奈性格中属于自己的梦想与坚持。

    杨洋对人设把握的精准我是服气的。看了片花,他的演绎也满足我作为书粉的期待。

    校园林荫小道的白衬衫学长,篮球场上叱咤风云的校草,酒会公司运筹帷幄的年轻总裁,游戏中一骑绝尘的完美大神。。。。。杨洋所展现的每一面都让我仿佛看到了肖奈突破次元来到我面前。

    再来讲讲电视剧和小说的契合程度,目前我已经看到了剧中会有两人网吧初遇,柳树下一笑奈何向芦苇微微的求婚,肖奈与微微在校门口的首次正式见面,聋哑阿姨的小吃店喝鱼汤,篮球场上的公开宣示主权,【女贼抢亲】视频比赛,结发与微,帮会聚会肖奈惊艳出场打脸众人,KO和美人隐隐的暧昧线,肖奈微微嫁衣梗等等等等,算是对原著的完美还原。

    从顾漫放出来的扩充剧本来看,加了大神父母情节,商战,朋友室友同事间的故事,在保留原著味道的同时让人设剧情更加丰满立体,作为原著粉是认同这种改编的,增加的矛盾冲突也更有利于这部剧影视化。

    特效方面,微微算是开创了网游文的先河,现实和游戏场景的穿插交织其实让书粉对其影视化还是存在一定担心。不过电视剧还是让人放心的,有网易游戏做支撑,构架剧中的虚拟世界,游戏部分真人演绎,场景剧情完美还原,难得的是特效非常棒,幽冥鬼姥小老虎各种装备武器打斗效果都做的非常逼真。看了之后才发现之前的担心都是多余的,这个虚拟世界架构的很合理,与现实的融合也非常自然。

    最后当然就是各种甜甜甜的桥段啦,微微作为一部从头甜到尾的言情小说,让人最最喜欢的就是它完美体现了理想中爱情的模式,没有虐恋情深,没有误会,没有狗血,这就是一部让你很开心很轻松看了想恋爱的小说。

    电视剧也很好尊崇了原著的精髓,杨洋向我们展示了如何三百六十度花式宠女友,保护她不让她受欺负,该撑场面时毫无保留,打情敌的脸毫不手软,一本正经讲情话,加之各种亲吻,拥抱,摸头杀,壁咚,地咚。。。。简直苏到腿软,少女心炸裂。

    很久没见过这么良心的小说改编了,这个夏天就让我们一起找回久违的心动吧~
    【详细】
    80531064
  • 我没小猫咪了
    2018/5/3 13:50:29
    悲剧更让人记忆深刻吧

    这是一部警察和杀手惺惺相惜的电影,李修贤当年那个气质真的就是很正气的感觉,他也演了很多警察的角色。周润发就不用说了,我男神啊!电影真的很好看,一个杀手居然会因为误伤一个女人而内疚,还想着为她治眼睛而以身犯险,果然男主角都是好人,这一点现在的电影就不行,男主角必须是好人。还不能犯错。其实浪子回头金不换这个主题不是更好吗。结局时小庄和女主角因为眼睛看不见错过了对方,看得我心里很难过。

    这是一部警察和杀手惺惺相惜的电影,李修贤当年那个气质真的就是很正气的感觉,他也演了很多警察的角色。周润发就不用说了,我男神啊!电影真的很好看,一个杀手居然会因为误伤一个女人而内疚,还想着为她治眼睛而以身犯险,果然男主角都是好人,这一点现在的电影就不行,男主角必须是好人。还不能犯错。其实浪子回头金不换这个主题不是更好吗。结局时小庄和女主角因为眼睛看不见错过了对方,看得我心里很难过。

    【详细】
    9341198
  • Sakura
    2008/7/10 4:44:56
    love&drag, trouble&problem
    这是一部充满意象的电影,稍不留神,那些细节就溜走了。

    我detest一切看到的对于这部影片的中文片名翻译。虽然我是冲着les题材去看的,结果les只是一个意象,主题正如片名—high art的思考。

    从Syd的口中,我们可以找到剖析这部影片的角度。Syd的背景就是从后殖民和解构主义去看的。这部影片正是要解构high art,什么是high art呢?潮流在变,留下的是人
    这是一部充满意象的电影,稍不留神,那些细节就溜走了。

    我detest一切看到的对于这部影片的中文片名翻译。虽然我是冲着les题材去看的,结果les只是一个意象,主题正如片名—high art的思考。

    从Syd的口中,我们可以找到剖析这部影片的角度。Syd的背景就是从后殖民和解构主义去看的。这部影片正是要解构high art,什么是high art呢?潮流在变,留下的是人们对10年前Lucy的怀旧情感,而不是艺术本身。Receptionist在10年之间成为了主编,也并非一定是要表达high art变身为pop art,新的receptionist正在看陀思妥耶夫斯基,但谁管她看不看得懂。Lucy所厌恶的工作状态正是这场文化工业中的运作模式,而Syd则正在这条路上行走。于是Lucy则又被带回到这条流程上。Syd的上司是个装b的家伙,赤裸裸的描绘了这个行业的judge模式,有没有办过影展,是不是出过书。这个时代就是这样,你看到了一样好东西就忍不住想要告诉别人。Syd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情来劝说Lucy的。然而一旦这成了工作的一部分,相片就有了deadline,就有了潮流,就有了所有的judgement,而这正是Lucy想要摆脱的。

    Lucy和Syd之间究竟是哪种爱呢?理解,博上位,feeling?
    Receptionist问Syd是靠什么升职的。Syd误会了她的意思,以为问她是否靠什么潜规则,其实,Syd最后发现她是没有资格对这种发问反感的,即使前台小姐就是这个意思,因为事实上她还是靠Lucy上位了。Lucy想要的工作节奏还是没有得到,她和Lucy的关系除了上位以外,也因为Lucy的死而别无其他了。
    Greta是个很好的爱人视角,直到Lucy死的那一刻之前,Syd不算她真正的爱人,而Greta是。她对她的爱那么的纯粹,正如她所说:她就是为她而活的。那次浴缸溺水的情节定然不是意外。在毒品的作用下,谁能分清究竟是溺水还是自杀。她没有Lucy是不能活的。Greta从第一眼就开始讨厌Syd,不仅是因为眼看爱人要被夺走,这种感情我感同身受,此外还如同她自己的对白,觉得Syd就是一个谄媚者。她神志恍惚的样子正如福柯笔下的精神病患者,道出了真相。她想说的是,Syd对于Lucy的爱情从来就是不纯粹的,无论她从批评理论上对她有多精确的解构,然而Syd要把Lucy带入的生活就是high art的死亡,而Lucy最终是死了。只有和Greta在一起high art才存在,Frame出了新封面,迎面而来的都是well done, good job, high art俨然走进了坟墓。

    Lucy和Syd的爱情就是这场high art路上的拉锯战。Syd既受到Lucy这块high art地吸引,却也不得不催促她按时交作品。对于Lucy的爱也充满着不确定,一如她对于high art的态度—i don't know。清晨那张相片是最完美的一刻,在艺术与现实中唯一一个平衡的瞬间。
    【详细】
    14341273
  • 2022/8/8 20:29:57
    旋风三连踢

    第二部怎么说呢,有看点,但是第一部才是真真正正的喜欢,第一部的选角最喜欢就是杨洋了,第二部一开始长安那样是非常生气的,戚百草也很喜欢若白,一直为了若白想打进市青赛,长安后面也很帮助戚百草因为对她动了感情,好期待下一季!!!这一季也非常的精彩,可能年纪大了没有第一季看的那么的激动,反正就是期待第三季!!!

    第二部怎么说呢,有看点,但是第一部才是真真正正的喜欢,第一部的选角最喜欢就是杨洋了,第二部一开始长安那样是非常生气的,戚百草也很喜欢若白,一直为了若白想打进市青赛,长安后面也很帮助戚百草因为对她动了感情,好期待下一季!!!这一季也非常的精彩,可能年纪大了没有第一季看的那么的激动,反正就是期待第三季!!!

    【详细】
    14563159
  • 迩多
    2015/7/13 0:38:51
    你身上的哪吒还活着吗?
    很多人活着,但在少年时代就死了。青春之所以经得起赞美和怀念,是因为它代表了生命的峰值,至少那时候人们没有丧失勇气与无畏。

    有才华的人很多,但能够驱动和驾驭才华的人很少。九年前,我认识的李霄峰很瘦,戴眼镜,抽烟,下午就喝酒,一起聊剧本和生活中荒诞的故事,嬉笑怒骂。第二年,我们一起在武汉完成了一部电影,他是编剧之一,也是男主角。在监视器里看到他时,我发现这个人重新变得陌生起来,他在镜头前
    很多人活着,但在少年时代就死了。青春之所以经得起赞美和怀念,是因为它代表了生命的峰值,至少那时候人们没有丧失勇气与无畏。

    有才华的人很多,但能够驱动和驾驭才华的人很少。九年前,我认识的李霄峰很瘦,戴眼镜,抽烟,下午就喝酒,一起聊剧本和生活中荒诞的故事,嬉笑怒骂。第二年,我们一起在武汉完成了一部电影,他是编剧之一,也是男主角。在监视器里看到他时,我发现这个人重新变得陌生起来,他在镜头前又安静又暴力。三年前读他的书,《失败者之歌》,像削铅笔一样,拿掉了多余的修辞,文字准确,带着速度。今天看了《少女哪吒》,带着焦灼感,诚恳又克制。我喜欢这种克制。也正因为这种克制,造就了电影中浓烈的情绪,略显沉重,并且在叙事上会让一部分观众难以察觉得平静之下的暗流。这也是电影本身的性格,她在吸引人,也在拒绝一部分人。导演身上的哪吒也活着。

    电影《少女哪吒》里,两个少年,因为交换秘密而成为伙伴,在小城的成长岁月里相互照见对方,最后因为生活和种种原因疏远。友情,家庭,恋爱,这些事情简单粗暴地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每个人都有故事,就像没有故事。友情的陪伴,重要的是一程,而不是一生。

    传说中,哪吒叛逆,终闯下大祸,自己独自承担罪责,割肉还母、剔骨还父,当场自戕,后以莲花莲藕新的肉体重生。电影里有一场戏,一群家长围坐在客厅里,告诉少女小冰不能参军,并用世俗生活的法则劝阻她,带着各自的分歧和矛盾的家长们还在相互讥诮讽刺。小冰大骂他们虚伪,像哪吒一样,当场割腕,“还给你们”,她重生了她自己。这一幕过于戏剧化,但也集中将小冰与世俗生活的矛盾完全显露。

    小路像是一个出跳的音符,自由又勇敢,在别人受到欺负的时候她第一个发出声音,但软弱又让受欺负的人低下头去。原来并不是每个人都和自己一样正直和勇敢。小路接受批评,但不接受挑衅,于是她把课本摔在老师脑袋上。她渴望壮丽自由的生命,于是在她和男孩偷了枪和子弹,在树林里放一枪,也亲手放走一匹被缰绳套住的白马,并最终离开了小城和她的朋友。

    在感情中学会进退,换着表情学会做人,把话倒过来说,生活不仅有诗和远方,还有苟且。少年的世界怎么了?关于成长的话题永远存在,它和叛逆的心灵有关,和独立诚恳的人格有关。少年敏锐的生命力,让她们在将来可以成为灵魂独立而丰满的人。

    诚实地活着,这是最大的虚妄,也是磨难。每个人必然遭遇失望,也必然有所失去,并且不断和生活达成妥协,成长就是让我们身上的哪吒死掉的过程。

    时间只给人一次机会,少年的内心,在任何时候都是起伏汹涌的,丝毫的情绪变化,都会带来精神世界的裂变。导演的调度能力,演员的表演,以及摄影都准确完整地完成了情绪的表达。电影的美术优秀地还原了九十年代的生活场景,它可以是任何一个宝城,任何一个家庭,任何一个乏味的困境。

    两个女孩最终还是分开了。虽然她们曾经躺在一张床上,没日没夜地聊天,骨骼被撑得咯咯作响,带着软肋的疼痛。早晨推开门,就是整个世界。每个都如此渺小,每个人只能承担自己,两个女孩无法承担对方。

    小冰离世,或许是她也不能承担自己的生命。在此之前,她已经完成了偿还。电影一开始,是她冰凉的身体,是牺牲、流血和盼望之地,是理想的圣殿。电影的最后,母亲把小冰留给小路的盒子交给了她。母亲舍不得知道这些秘密,让它们成为关于女儿永远的惦念,或者,她承受不了女儿的孤独。小路打开铁盒,满满一盒烟头,关于那些青涩又焦虑的岁月。也许,最终,她会和所有人一样,运用理智去忘掉少时代的烦恼,并且相信世界上没有哪吒。

    还有谁,敢向平庸虚伪的生命说再见?

    2015/07
    【详细】
    75301542
  • 楚yoyo
    2020/8/21 14:50:32
    2020悬疑片南波湾?怕是在逗我

    情节设定ok,最后一段的反转也过瘾,

    但是,人物设定太过牵强,出版商艾瑞克在得知要失去出版权,进而杀人之前,他的人设就是个按合同办事的商人,无论是对作者,还是对译者,都有合同在先约束着那,他怎么就混蛋无良了?不管是男主还是男主代言人书店老爷爷,指责出版商卖书像卖牙膏,听上去很无力啊。

    情节设定ok,最后一段的反转也过瘾,

    但是,人物设定太过牵强,出版商艾瑞克在得知要失去出版权,进而杀人之前,他的人设就是个按合同办事的商人,无论是对作者,还是对译者,都有合同在先约束着那,他怎么就混蛋无良了?不管是男主还是男主代言人书店老爷爷,指责出版商卖书像卖牙膏,听上去很无力啊。

    正如有答主说,不想出版赚钱,可以免费放网上啊,男主这一手不是玩得挺溜的嘛,为啥在出版商为他赚了“可以买下旅行社”去周游世界的钱之后,却去指责出版商只会赚钱?

    还有书店老爷爷说(也可看作是代男主说),出版商对待译者像对待牲口,这个指责也挺无厘头,甚至有些矫情。意大利人吧在机场被收走一个手机,边上希腊人说“你没好好看合同么”,可见人家确实都有合同。限制行动和对外交流,同时又提供充足优越的生活必须(电影里这些译者的待遇怎么看也算不上被当成牲口啊,大餐,红酒,保龄,泳池…伺候着),这些难道不是合同约定的么,这么非同寻常的翻译工作,雇佣双方事先会不沟通,不约定?至少这些译者知道自己面临的环境和条件,他们不是被胁迫,被强制关押在这里干活的,这些是大家签了合同你情我愿的事。

    至少在出版商杀害书店老爷爷也是他老师之前,导演有必要在设计点情节,让这个反派真正“坏”起来,得在给他加上些令人信服的污点,才对得起后续剧情,至少得给他按上些压榨作者译者,不诚信,不道德,必须被唾骂的实锤事迹才好嘛,比如做假账贪版税之类,相反,在得知作者要收回出版权的时候,出版商的第一反应是加钱,版税翻番,虽然没签独家出版权,但是总有个口头默契吧,在这里作者男主反倒是有些诚信瑕疵了(此时老爷爷还活着,电影正反两派之间还没有根本仇恨)

    是男主先玻璃心,对既没违法,也没违反合同,又没什么明显道德污点的出版商不满,人家就是个商人而已,他却执意收回出版权,才引出了出版商杀人情节,才给他钉上反派标签。出版商对下属,对新手作者冷漠刻薄,这都支撑不起他的反派形象。反倒是绝顶聪明,正义凛然的男主,有那么几分过于敏感和小心眼

    另外比较遗憾的一点,除了俄罗斯姐姐,和丹麦阿姨的人物塑造和情节设计对剧情和反派形象塑造有意义外,参加封闭翻译的其他几位,都是可有可无的存在,主线之外的地铁偷书稿,事发之后密室内互动,没了这几位并不怎么影响剧情推动。

    偷书稿一场戏,是个单线剧情,调包、跑去复印、开车追地铁、地铁制造混乱、再次调包(或是前后根本就没调包)……,完全可以一个人搞定,比如放老鼠的那位姐姐,除了现场监督男主的各种骚操作,释放老鼠这么件事很专业无可替代么,男主一个人搞不定么?后面几位大概也是这么个情况,设计成5个人“通力合作”,最大的作用还是制造点“意外”,其实不太合逻辑,毕竟人一多,就更容易出错嘛,

    设计一出男主联合好几个译者对付出版商的戏,有点牵强了,根据剧情这些译者应该是出版商挑选的,看不出是受到了男主设计摆布,最让人想不通的是,那几个译者参与这事的动机是什么?男主一个人被“文学理想”所鼓舞可以接受,其他人也会放着稳当钱不赚,去砸自己的饭碗?阿婆写笔下那些被聚在一起的人,可的都是跟死者有各种恩怨瓜葛。

    哦,断电之后摸刀那哥们,提着刀发现丹麦阿姨自杀,剧情就没再提刀的事了,那设计个厨房找刀的剧情又没后续交代,是为干嘛?制造气氛?

    总之,电影大面上不断反转很好看,但是实在有些禁不住推敲,好多人说这片子细节NB,依我看反倒是好多细节太潦草

    【详细】
    128161620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