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一个情妇,为哥伦比亚毒枭老头巴勃罗写的传记。结合电影情节来看,还是在毒枭走投无路,最终被警方击毙后,情妇四处碰壁,无法生存之下,才写出来的。更绝的是,如此三观不正,电影居然还把毒枭塑造成“哥伦比亚英雄”,真的妙不可言。
当然,放在我们来看,也是深有启发的,至少电影中的毒枭是真实存在的一个人物。这个人,很明显出身贫民窟,而且他成为贩毒集团的老大,成为政客眼里的“暴发户”,很明显经过了一段血腥的历史。以至于有记者经政客授意,在报纸上报道就引来杀身之祸,报纸也被全部回购。但是成为“暴发户”之后,我们也像其情妇一样,“不看他如何赚钱,看他如何花钱”。他真金白银地花钱建设贫民窟。当然,为了确保他的贩毒帝国,他不仅在贫民窟饲养死士,还重金收买议员,甚至自己也成为国会议员。
但是,他如何赚钱始终躲不过,因为他赚钱赚到美国头上去。换言之,和中国之前被捕的毒贩说“我只卖给外国人”一样,他只卖毒品给美国人。美国作为犯罪天堂,本来问题也不大,大就大在他不像意大利的毒贩,在美国贩毒,在美国花钱,他贩毒后,钱都搬回哥伦比亚花。美国政府自然不愿意了。于是,他们逼迫哥伦比亚政府,通过“引渡法”,要出手捕捉巴勃罗。
我一开始也觉得巴勃罗的手段过于凶残,过于莽撞,才引致家破人亡的。后来想想,其实巴勃罗在应对美国和哥伦比亚政府上也没有犯多少行动错误。一开始,哥伦比亚政府,包括总统和司法部长,就在国会上要逼迫巴勃罗自己退出。但巴勃罗老实退出也没有用,我们知道美国和哥伦比亚政府肯定会步步紧逼。他的反应就是派出死士杀死司法部长。当然总统只能是被迫对他下手。而他一开始也是准备和总统达成议和,帮国家还债,给国家提供更多的资金建设(我们将收拢国外资金,以促进国民经济,并且支付我国目前的外债,估计为120亿美元。作为交换,我们请求大赦,并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我们将不会被引渡到另一个国家)。但很明显,在美国的胁迫下,总统也没办法(引渡协议不可谈判,没有北美伙伴的同意,我们不能作任何保证)。和谈不成,巴勃罗只能和政府开战,他列出大价钱针对政府警察(死一个警员,我付2000美元;警司 5000美元,警督 1万美元,警监 2万美元,警长 5万美元),而政府也就针锋相对,(死一名警员,十人被处决)。政府毕竟还有军队,何况还有美国的支持。而且政府还从监狱里放出巴勃罗的仇敌……
巴勃罗无奈只好投降,当然他的投降条件有一点很特别,就是住在自己的监狱里。看起来他可以在监狱里继续他的生意,但事实上,那些被派出去替他做生意的手下开始取代他的位置,何况在美国的打压下,其他毒枭的竞争下,生意难做了。他气愤之下,在监狱里残杀两个手下,并潜逃出狱。
当然,从此他已经成为困兽之斗了。没有了资金,没有了死士,他越打越弱。最终连让妻儿跑到德国避难都被拒。只好故意引来美国的搜捕队,然后死在弹雨之中。以自己的死,换取妻儿的自由。
最妙的是,电影居然是美国人拍的。而故事完整地摆在那里,不管是对人,对事,对“战争”博弈而言,都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的思考。18.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