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45241
  • 豆友211335072
    2020/2/16 21:20:56
    荒野间谍

    人和动物究竟何其相似呢?或许,这趟旅行能给你答案吧。

    介绍这个影片的时候,底下只有一句话:偷拍只服BBC。当时不信,觉得世界上那么多纪录片,百分之八十都是偷拍来的,BBC又有什么独特之处,能使它在众多纪录片中脱颖而出。看过了之后,终于明白了那句话的含义:BBC设计出了许多足以以假乱真的间谍,打进了动物们生活场地的内部。这些间谍们近距离观察着动物们的生活和行为,也让

    人和动物究竟何其相似呢?或许,这趟旅行能给你答案吧。

    介绍这个影片的时候,底下只有一句话:偷拍只服BBC。当时不信,觉得世界上那么多纪录片,百分之八十都是偷拍来的,BBC又有什么独特之处,能使它在众多纪录片中脱颖而出。看过了之后,终于明白了那句话的含义:BBC设计出了许多足以以假乱真的间谍,打进了动物们生活场地的内部。这些间谍们近距离观察着动物们的生活和行为,也让人们近距离的了解这些动物的一举一动。红猩猩两秒钟get到如何用锯子;松鼠时隔大半年,仍能轻松找到4000颗松果;海獭为了吃贝肉,表演胸口碎大石;猴保姆只顾着玩,差点让小猴一命呜呼.......这一切,都显示出BBC的用心和认真。

    记得,在第一篇中,傻乎乎的间谍小猴被一只母爱泛滥的母猴抱起,却不慎摔在了地上。在周围的猴过去关心它时,发现它没有心跳,也没有呼吸,大家都以为它死了。那一瞬间,气氛一下子沉重下来,许多母猴抱它,亲它,还有一些有了小猴的母亲抱住了自己的孩子,不让它看到这个场面。间谍小猴和猴群里的所有猴子都没有一点关系 既不是亲属,也不是朋友,但,为什么大家如此悲伤 如此沉重?我觉得这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对他人的同情与爱惜。这一幕是在猴群中看到的。现在,正值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只有人人隔离,就算出门也要戴口罩,才能保障基本的安全。60000多人感染,1000多人死亡,就在这样一个数据下,却还是有许多人不以为然,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出门,却没有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基本安全,连累了自己和他人。这一幕是在人群中看到的。连动物都爱惜生命,为什么有些人却做不到呢?

    在纪录片的结尾,导演说了这样一句话:“不管这些间谍动物去了哪里,它们都拍到了意想不到的画面,揭示出动物们的秘密,也许它们真正要揭示的是,动物与我们人类的相似程度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是啊,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甚至有些时候,我们还要去反思:为什么有些事,动物能做到,人们却做不到呢?

    七年七班 强

    【详细】
    12262928
  • 畅烽栋
    2018/3/15 22:49:56
    经历,会让你变得更强,也要接受你所不能接受的

    人在自己真正发财前,千万别吹嘘那些,粪土般的功名利禄.先证明自己能够得到.再放弃自己得到的。这才是真正的潇洒。

    这句话,来自于关晓春,为梦想而战!

    很喜欢里面剧情,特别佩服,关晓春,那股劲,为梦想而战!

    起初,三个人不屈不挠,创立自己公司,对个人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分配很明确,这就是团队,互相协作!

    再怎么打击,关晓春,始终以客户为主。客户的感受最

    人在自己真正发财前,千万别吹嘘那些,粪土般的功名利禄.先证明自己能够得到.再放弃自己得到的。这才是真正的潇洒。

    这句话,来自于关晓春,为梦想而战!

    很喜欢里面剧情,特别佩服,关晓春,那股劲,为梦想而战!

    起初,三个人不屈不挠,创立自己公司,对个人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分配很明确,这就是团队,互相协作!

    再怎么打击,关晓春,始终以客户为主。客户的感受最重要!

    里面的情节 李与文彬结婚了,这突然让我想起,我们自以为,那些高中同学,若干年后,与原来不熟悉的同学结婚,真的很难接受。这就是现实!你是否有这种感受呢?

    干啥,要吃苦!

    【详细】
    9226304
  • 小小农
    2015/9/21 10:38:29
    《解救吾先生》演戏是假的,人生是真的

    根据真实的事件改编!没看《解救吾先生》之前,对我来说,选择看或不看,做决定之前,先研究一下面前摆着的“矛与盾”,这是十分自然的事。有个拒绝的声音像盾牌,阻拦下猎奇的行动力。明星吴若甫先生被绑架案,2004年,我曾通过徐滔的《法治进行时》栏目,追踪着解救的全程报道,一直盯着屏幕看完。当时的视听影像正是《解救吾先生》结尾处剪接的实况录像。仍记得看新闻时的感觉,手提摄录的真实画面,如今搬上银幕,即

    根据真实的事件改编!没看《解救吾先生》之前,对我来说,选择看或不看,做决定之前,先研究一下面前摆着的“矛与盾”,这是十分自然的事。有个拒绝的声音像盾牌,阻拦下猎奇的行动力。明星吴若甫先生被绑架案,2004年,我曾通过徐滔的《法治进行时》栏目,追踪着解救的全程报道,一直盯着屏幕看完。当时的视听影像正是《解救吾先生》结尾处剪接的实况录像。仍记得看新闻时的感觉,手提摄录的真实画面,如今搬上银幕,即便经过艺术加工,能否期待它的观赏性?怀疑!基于国内的创作土壤之现状,加之真实案例的框架,如此“主旋律的电影”,科教性会不会绑架了影视剧的娱乐性?怀疑!另外,冠以内地警匪片,就电影的形与态,开始联想开始先入为主,会不会是要把小屏幕里的《重案六组》变成了大银幕里的《重案六组》?怀疑!然而,换个角度,又会被叫做“好奇”的进击的矛驱使向前。好奇《解救吾先生》点映以来收获的极佳口碑。好奇导演丁晟的剪辑才华能否解救这样一部毫无悬念、赤裸裸剧透了的真实的故事?好奇刘德华、王千源、刘烨、林雪等人的表现,吴若甫则成为了电影的“特定元素”,总之是被所谓的明星效应吊着胃口了。为了不沉溺于自相矛盾的尴尬,看片揭晓答案。毫无疑问,有之前的不确定因素做干扰,看片时难免不抱有偏见。出乎意料的是,五分钟适应过华仔的港普(脑海中原型吴若甫的普通话来捣乱),接下来便是一路攀高的各种惊喜。节奏令人印象深刻,一鼓作气,完全表现出了犯罪暴力片的疯狂姿态。而所有人的演技则是在剧情渐进的过程中势如破竹,到营救的高潮处,已彻底适应了自己的角色,表演的痕迹淡化在了饱含情感的镜头里了。在简析剧情前,有必要了解一下王千源饰演的京城绑架杀人魔华子这个人物的原型“王立华”。百度百科留下的资料足够一个有经验的编剧编写出不乏深度广度的类型人物。9岁开始混街头,性格上有缺陷,好强、偏执、虚荣,处处要出人头地做人大哥。小小年纪已信仰“金钱万能”之论。打架斗殴、扒窃抢劫成为生活的重心,痛恨父亲的管教,逼迫母亲与父亲离婚。17岁因抢劫被判刑9年,出狱后,曾多次要弑杀母亲,以“干大事免受拖累”之名。“人命不同”的论调,加固着他报复社会反社会的人格。绑架的理由很简单,有钱,或瞧不惯看着“别扭”。至此,无需更多的素材,杀人魔已吸附着尘埃污垢跃然纸上了。事实上,仅是回想当年王立华被判刑时流露出的嚣张放肆的狞笑,已令人不寒而栗了。不难看出,我的切入点是华子这个人物。因此,我会格外留意丁晟使其立体起来的视角。坦白说,我预设的是个没有人性、冷酷无情的杀人犯,如此一来,或许在探讨人性的深度上会显得粗暴潦草,但在最后的审判时刻,涌入无辜百姓内心深处的,或许也是一丝快意。当然,除此,还会有通过艺术加工的处理方式,想方设法引领观众自然地探入进“问题人物”的内心,试图塑造出有血有肉的凡胎(即便他是恶魔)。显然,这也是丁晟的选择。他选择王千源来出演,我视为端倪。在我的印象里,不管那是小屏幕《爱情滋味》里的王千源,还是大银幕《钢的琴》里的王千源,他又憨又痞又暖的人物形象太过深入人心,他的坏还真不能是令人咬牙切齿的坏,他个人的气质与表演风格有让人喜欢的独特魅力。也就是说,这一次《解救吾先生》里的坏还是透着王千源他自己的好。就说他去中俄边境买枪,对翻译同伙如此残暴,因为他是王千源,我感受到的是“恶之酷”,而非恶之彻骨。所以很多人看了会说,王千源塑造出来的华子是个有魅力的大反派。没错,电影从头到尾,各种细节可见王千源自由发挥的魅力。举几个例子:吾先生质问华子,“你不讲信用,他们怎么服你”,华子从暴虐中恢复到冷静,住手、休战、变成可以沟通的正常人。吾先生提出吃苹果,华子暗地里安排手下去买苹果。狱中华子见母亲,王千源的表演感染力十足,那段是他演的最棒的桥段,泪、眼、脸庞无可挑剔。。。。。。我自然神赞王千源的演技,但不能不说王立华本人与那个“华子”会有所不同,或许你会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那好吧!还有这个华子若没有真人模板,我大概也不会如此龟毛。但不能否认王千源在表现华子这个人疑神疑鬼的“反侦察”能力时,是特别逼真的,揣在裤兜里的手雷,时时处于警惕状态的贼眉鼠眼,无形的恐怖气息一直罩在幕布上。另外,从丁晟选择有意忽略华子这个人物的成长背景(也是对其家庭及现实的尊重),再把塑造人物的时间固定在22个小时之内,并单单串联起孔氏二兄弟与吾先生的案件,便能了解到,丁晟是要“华子”这个人物显出一点“人形”的,哪怕是一点点!我会把这当成是改编的深度,是导演通过其作品寄托的扬善惩恶的希冀。再说吾先生,是刘德华也是吴若甫,毫无疑问,刘德华绝对是2015年最感动我的演员。表现太出众,能够拥有以假乱真的演技,那神力或许就是来自感同身受的“悟性”,演员们要体验生活不能脱离生活,说的就是这么件事。所以人称华仔本色出演,也没错,因为明星这一身份的代入感太强,此外,华仔亦是经历过风风雨雨的人。他在访谈里也证实了这一点,他表演的灵感直接来自内心里的一份共鸣。吴若甫对华仔的肯定与称赞则是最好的说明。其实,我是想说,90%被绑的戏份中,吾先生只是坐在那里,他就成了精确到一厘一毫的刻度,这就是演技。特别有感于吾先生对小窦说的话,大意就是“只要你活着,我就有希望”。好一句能在心底掀起无限能量的生之信念。另一方面,这也表现了吾先生的善良睿智与不凡。与之对应的是华子的“人命不同”之论,他怨天怨地怨人怨命,凡事外部归因的扭曲人格,把他自己永远地囚禁在了地狱里。值得信赖的人是这样的,不屈的筋骨里流淌着机敏谨慎的血液。他的一言一行都是人生箴言。我们对人生的思考不该停歇,承担责任,做个有担当的坦荡的人。生命、诚信、情义、理智、金钱,吾先生与小窦在100分钟里把它们扔给给了观众,要我们认真想一想。刘德华还原了一个有情有义有勇有谋的吾先生,他抗争、愤怒、周旋、安慰、寻机、绝望,周星星在《喜剧之王》里想要表达的各种情绪他都能轻松调度,这已令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三次落泪了。到最后,吾先生被解救,他与好友(林雪)拥抱,则彻底泪崩。别怀疑我们真心感动的诚意,而且我发誓,我看到坐我旁边的一位陌生的帅哥他也在抹泪。总之,吾先生这个角色适合华仔,同时,华仔也为这个角色注入了灵魂,华仔的演绎,让我看到了故事背后“吴若甫先生的人格魅力”。电影接近尾声,吴若甫与刘德华坐在警车里,华仔不经意地瞥了一眼吴若甫,那段吴若甫的眼神给我留下特深的印象,是“出戏”了,却比滴水不漏的演技多了千言万语的内涵。话又说回来了,吾先生这个角色设定的还是特别有深意的。吾是吴的同音,亦是“我”的同意。当年绑匪自述,原本要绑的是张铁林。事实上,也如华子他们所言,后期绑架已经不再踩点儿,都是随机的。就算自己穷得叮当响,开着的豪车是借来的,是女朋友的,是哥们儿的,被绑的可能性依然存在,那群亡命之徒的凶器从来不讲道理。生动地刻画了绑匪,然而在重建绑匪犯罪事实的过程中,极容易看到《解救吾先生》设定着的“三足鼎立”的局面。了解到凶残的绑匪;与吾先生共同度过了22小时;同时强烈地感受到了侦破案件的“警察叔叔们”的正能量,这与新闻里出现的某些报道,及以往的一些主旋律影视剧呈现的形象截然不同。所以说,刘烨的表现其实挺不错的。牺牲色相的“民工”,他爬墙追犯人,干脆追到主路上去玩命,那一段可以作为刘烨的代表桥段存在于《解救吾先生》中。至于给“诺一”打电话那个人,我觉得不是刘烨,那就是火华社社长。不管那是真实案件,还是戏剧化的故事,电影最终呈现出来,这故事是属于剧中的所有人的。林雪的好友角色因为穿不上防弹衣,让人记住了;包括簋街上那位在路边停车位收费的大姐;在郊区开着四轮报警的老乡;每一个人,每一个环节,都在这场“解救”行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化险为夷的每一步。显然,丁晟对电影里的细节是充满情义的,这也就解释了吴若甫所说的导演很用心,剧本令他很意外。另外,丁晟借助特定的风格化手段娓娓道来,这也增强了电影《解救吾先生》的可看性。非正常叙事,用营救的22小时做时间线,期间却穿插了案发前相隔近一个月的不同案件,“闪回”的插叙毫无黏贴的斑驳印迹。电影启幕,灯红酒绿的街景空镜头被凌乱地剪切转换,夜生活浸泡在融入京剧元素的配乐里,营造的气氛有很强的代入感,莫名焦躁的紧张氛围在聚拢。最后解救吾先生时的“消音”处理也十分精彩,真空地带隔离出人间与地府。刘德华的插曲《小丑》与朴树的片尾曲《傲慢的上校》,于词于曲,简直不能太赞更多。虽然有些人包括我在内,都不太喜欢被导演穿插进去的那两段幻想出的“枪战”画面,觉得略显突兀,感官上并不觉得那是必要的存在。但仍有很多人喜欢,那么或许可以这样看待,那种风格与整部电影的黑色幽默也许是相得益彰的,是在稀释纪实的沉重感,“借花献佛”寄语港片,向那个香港电影的光辉岁月投以致敬之意。我觉得丁晟,是一个不错的裁缝,能用自己手中的素材,裁剪出令人赏心悦目的高级成衣。虽说拍警匪片是他的专长,但《解救吾先生》仍可以成为国产警匪片电影史上的小里程碑,它的经验与技巧有实用价值,可以解除用真实案例、改编、主旋律等字眼编织而成的紧箍咒。

    【详细】
    76043730
  • 方和斐
    2022/8/6 16:43:44
    此片在天文方面的4个瑕疵和10个优点

    国内的科幻特效确实已经做得不错,把天体现象复原得很好。不过还是要谈一下几个瑕疵:

    1. 首先批评一个明显的问题:几个主演那么字正腔圆读出来的“长zhǎng存湖”,难道就没有查一下读音?人家叫做“长cháng存湖”!

    (百度百科写的拼音也是错的,正确版本见天文学名

    国内的科幻特效确实已经做得不错,把天体现象复原得很好。不过还是要谈一下几个瑕疵:

    1. 首先批评一个明显的问题:几个主演那么字正腔圆读出来的“长zhǎng存湖”,难道就没有查一下读音?人家叫做“长cháng存湖”!

    (百度百科写的拼音也是错的,正确版本见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给出的天文学词典注音:

    14559400
  • 繁星春水
    2019/2/5 16:58:04
    狄仁杰之夺命天眼这部电影如何
    这部电影的剧情波澜起伏,但在演技上也有很多的漏洞,大多算演员没有表情,不入戏,在狄仁杰的钟塔阁楼里的背景过于现代,不向唐朝该有的技术,道具过于简陋,看不出唐朝该有的繁华,高昌国的祭祀活动一声不吭只会跳舞,让看到那你的时候是不是感到尴尬,其中电影里有不少槽点...  (展开)
    这部电影的剧情波澜起伏,但在演技上也有很多的漏洞,大多算演员没有表情,不入戏,在狄仁杰的钟塔阁楼里的背景过于现代,不向唐朝该有的技术,道具过于简陋,看不出唐朝该有的繁华,高昌国的祭祀活动一声不吭只会跳舞,让看到那你的时候是不是感到尴尬,其中电影里有不少槽点...  (展开)
    【详细】
    9937214
  • 2017/4/24 23:03:19
    一部对理想主义者的解读
    今天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做《迷失Z城》。在我的理解当中,它探讨的是一个有关理想主义的主题。我很喜欢。

    故事发生在一战前后的英国,主角Percy是个英国少校,因为接受了去南美测绘地图的任务而走上探险家之旅。他在亚马逊流域的丛林里发现了人类文明的遗迹,因而坚信这里曾经存在过一个遗失的文明。为向世人证明自己的发现,他再三重返亚马逊。最终,在与长子共同前往的第三次探寻中,他们丧生于一个原始部
    今天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做《迷失Z城》。在我的理解当中,它探讨的是一个有关理想主义的主题。我很喜欢。

    故事发生在一战前后的英国,主角Percy是个英国少校,因为接受了去南美测绘地图的任务而走上探险家之旅。他在亚马逊流域的丛林里发现了人类文明的遗迹,因而坚信这里曾经存在过一个遗失的文明。为向世人证明自己的发现,他再三重返亚马逊。最终,在与长子共同前往的第三次探寻中,他们丧生于一个原始部落。

    我非常喜欢这部电影所给的结局,这也是它对于理想主义者的命运所给出的一种理解。在影片最后,主角Percy和他的儿子被原始部落的印第安人围困,死亡已是注定。在观看的那个时刻,其实我很紧张,因为我不知道编剧会给出他们怎样的一个结局。内心深处我其实很害怕这时出现一路天降的奇兵,把父子解救,最终寻梦者荣归故土,出现一派大团圆的喜乐景象。因为这样的结局,不是超级英雄,就是童话。但我也同样害怕看到理想主义的灵魂就这样赴死,让影片在墓碑、眼泪与阴霾中收场。那样未免太过悲伤,对理想主义这个信条本身而言,也太过残忍。

    而这部影片在结局上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它既承认了现实,也展现了美——影片既没拍Percy和儿子遇害的不幸画面,也没给出家人悼念的哀痛场景。它是这样展现的,Percy和他的儿子安详地接受了印第安人在将他们献祭前所做的一系列宗教仪式,随后他们二人被众人抬起前往火堆。在广袤苍穹下高举火把的微光里,在举目旷野中林间吹过的清风里,在地球远端亚马逊部落的神秘文明里。这一刻,我的解读是,这才是理想主义者可以接受的结局。理想主义者一生都走在朝圣的路上,连死亡也最终成为了他们朝圣的一部分。在非理想主义者看来,这死亡的结局或许是不幸的,但对于理想的圣徒而言,路途本身即目的,这样的人生已经无憾了,不是吗?

    这部电影当中,除了大主题的诠释非常精彩之外,由充满理想主义的主人公与周围环境所牵发的冲突中展现出的诸多子题也同样精彩。

    第一个是家庭。一个受到远方强烈召唤的人要怎么和家庭妥协,这是每一个与理想主义有关的故事都逃不过的话题。在影片的中后部分,不仅仅是男主人公Percy本人要再次前往荒原,连他的儿子也提出要一同前往。这对一个妻子和母亲来说,不太残忍了吗?但他的妻子却同意了,点头时她说了一句话,至少这句话让我明白了这对矛盾要怎么化解。她的这句话是—— “难道我还有其他选择吗?” 没错,她其实是没有选择的。这是她的聪慧,因为她知道,当自己拥有的是一个被上帝选中与被梦想击中的丈夫时,她哪里有选择。远方是他的destiny,这就好像是基因里写定的密码子,无法变更。所以我觉得,这对矛盾的真正解决,不应该再是哪一方所谓的牺牲,而应该是彼此对事实的承认。

    第二个子题是文明。这部影片赤裸裸地将文明的脆弱与人性的不堪展现在了观众眼前。在探险团队第二次进入荒林时,队伍中加入了一个投机主义的英国官员。他本想通过此行扬名立万,但不料途中险象丛生。在其他成员还能坚守文明的底线,绝境中尚能互相帮助时,他却一个人偷光了其他队员所有的储备。本该是“人与人”之间的对垒,在这极限的境遇中却倒退成霍布斯笔下“狼与狼”的厮杀。本该是代表人类最高文明的团队,去寻找更低等的原始文明,在这个过程中,“文明人”自身却堕落成了“野蛮人”,莫不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第三个子题是理想主义者的锋芒。对过于耀眼的东西,人们捧不了的时候,便去挖,鲁迅讲的一点也不错。Percy之于前述的英国官员便是这样一个捧不了,就开始挖的对象。这似乎是很难想象的,面对一个在绝境中仍愿对自己出手相救、仁至义尽的对象,人怎能做到抛却良心反咬一口?其实不是人心太坏,是理想主义者的光芒太耀眼。对于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人而言,理想主义者无非是他们的一面照妖镜,前者越是鞠躬尽瘁,后者越是被衬托得体无完肤。这或许会是理想主义者在人性发展尚不健全的社会中不得不承受的反扑。

    但这部影片,还不是我今天最深切的感悟。因为,如果说黑土代表的是眼前,而麦田代表的是远方的话,《迷失Z城》还只展现了麦田,即理想这一个维度。现实生活中,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为上帝的选民;相反,在更多的情况下,黑土才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题里给定的题干。

    那在必须深耕黑土的人生里,麦田的存在有意义吗?

    当然有。

    同样是在今天,我还听了黑土麦田的创始人秦玥飞的一场讲座。我知道如今的他很有影响力,从社会认可度这个层面来说,也很成功,但今天这些都不曾令我惊诧。令我惊诧的始于下面这张图片,

    秦玥飞在哈佛论坛上的演讲
    秦玥飞在哈佛论坛上的演讲
    【详细】
    84982147
  • Wolf
    2010/12/13 14:10:18
    You are my fucking sunshine
    有好久没有看过这样一部从头到尾让人喘不过气的片子了,作为一个有那么一点港片情结的人来说,心里是很感动的,仿佛又找到了小时候对着电视机看香港电影边看边抹眼泪的那种回忆。

    陈冠希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演员,每个眼神都到位,他的世界只有生存,没有善恶,没有好坏,因为他没有选择。

    看到那个弱智少女抓着他满是淤青的手臂流眼泪的时候我忍不住哭了,在女孩的眼里,只要他温柔,那么这个世界就没
    有好久没有看过这样一部从头到尾让人喘不过气的片子了,作为一个有那么一点港片情结的人来说,心里是很感动的,仿佛又找到了小时候对着电视机看香港电影边看边抹眼泪的那种回忆。

    陈冠希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演员,每个眼神都到位,他的世界只有生存,没有善恶,没有好坏,因为他没有选择。

    看到那个弱智少女抓着他满是淤青的手臂流眼泪的时候我忍不住哭了,在女孩的眼里,只要他温柔,那么这个世界就没有暴力。

    他们都不曾被当成人来对待,而他们所想要的只不过是像人一样去简单生存而已。

    忽然有点羡慕这种爱情,那种只有彼此,无法去相信这个世界还存在任何替代的感觉,大约只有电影里才能有了吧。
    【详细】
    4525307
  • 云飞扬
    2017/6/29 15:47:54
    邓莎的多变人生
    从2008年,参演首部电视剧《一颗颗眼泪都是爱》震撼银幕,到《左轮手枪》再次成为媒体与观众的焦点,邓莎在十年的演艺生涯中,一直以“百变”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如任性刁蛮的“杨华妹”、美丽善良,温婉贤淑的“谢晚晴”、心机颇深的反派人物栗妙人“栗妙人”、天真烂漫、敢爱敢恨的“小玉儿”、热情直率的抗日女八路“石翠花”等等。这些性格迥异,从不重复的角色,让邓莎成为影视界的“新宠”,甚至,因为扮演古装角色深
    从2008年,参演首部电视剧《一颗颗眼泪都是爱》震撼银幕,到《左轮手枪》再次成为媒体与观众的焦点,邓莎在十年的演艺生涯中,一直以“百变”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如任性刁蛮的“杨华妹”、美丽善良,温婉贤淑的“谢晚晴”、心机颇深的反派人物栗妙人“栗妙人”、天真烂漫、敢爱敢恨的“小玉儿”、热情直率的抗日女八路“石翠花”等等。这些性格迥异,从不重复的角色,让邓莎成为影视界的“新宠”,甚至,因为扮演古装角色深入人心,被网友称之为“古典美人”。这是邓莎作为演员的魅力。不过,从这一系列作品可以看出,邓莎是一位塑造性极强的演员,她在处理形象时,总会从台词、动作与神情中让人看到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她与角色之间的契合,来自于塑造角色真实的震撼。或许,正式因为邓莎的这种魅力,才拉近了她和观众的距离,成为融古典与东方为一体的“多面”演员。


    由于敏执导,林永健、蒋欣、薛飞、张晞临、邓莎等主演的抗战剧《左轮手枪》,讲述了龙城军阀、土匪、日军和新四军斗争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日军、军阀与平民百姓形成了一个矛盾的内核,预示着反抗的结局。在石翠花最初的世界里,她只跟着未过门的姐夫石山来(林永健饰)和民间游击队队长的石秀兰,过着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因为此时的她没有任何的担忧,也无须考虑太多。在剧中,石翠花无意间听到姐姐石秀兰伏击日军的消息,便于石山来、许小刀来到伏击地,让他们俩人比赛狙杀鬼子,并且还下了赌注,谁杀鬼子多,她就嫁给谁。殊不知,这一场“儿戏”,扰乱了姐姐的计划,让日军军官开车将物质带离出山。此后,石翠花一行人被石秀兰绑了。我们仔细分析这场戏,就可以看出邓莎处理角色的认真与深度,将石翠花的状态刻画得入木三分。一方面,面对着石山来与许小刀比赛杀鬼子,她的情感是伴随着石山来而欢喜和忧愁的,因为此时他的心里是藏在石山来的。另一方面,当面对着姐姐的逼问,许小刀的“出卖”,她的内心是有苦说不出,但又带着点抱怨,表示“你怎么能出卖兄弟”。


    与此同时,石翠花还藏着一股“小女孩”的天真,以至于,一举一动都流露出了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状态。这种状态也可以说是她内心的善良与正直的书写。然而,遭遇家庭变故,父亲和姐姐被日军杀害的时候,石翠花逐渐走向了成熟,开始从“复仇”走向保护百姓的光辉旅程。剧中,面对着日军屠村,石翠花从父亲的躯体中爬出来,看到眼前的血淋淋的场面时,内心如刀搅。抱着中枪的,即将成为新娘的姐姐,石翠花早已泪如雨下,内心燃起满满的仇恨。此刻,复仇在她的内心中点燃。在这一场戏中,邓莎几乎完全运用身体语言和眼神,将石翠花身上的希望与仇恨等情感表达了出来,让我们从她的表演中看到了一个女人面对着世事变化后的心理转变。可以说,这个角色给人的印象是难以磨灭的。


    然而,从“复仇”中脱离出来的石翠花仿佛变了一个人,变得理性,变得有责任,有担当。在剧中,石翠花摇身一变成为了霸气的俏夫人。这一转变,与之前的“乡村”姑娘有了巨大的反差,无论是在着装上,还是语言,动作上都有了大家闺秀的气派。例如,穿着粉丝小洋装,搭配着马裤的康夫人,一举一动给人一种干练之感,同时也不失温柔的气质。这一人物的转变,让我们再次看到了邓莎的魅力,仅仅是因为她自如转换身份,转换角色。同一个人,两个反差极大的角色,都在邓莎的掌控之中,演绎得灵活灵现,又具有差异性,实在难得。


    在电视剧《左轮手枪》中,邓莎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对角色的揣摩,在不同于身份的形象下,完成了“多面”的塑造,既有普通女性的纯真无邪,又有革命女战士的英气,既有康夫人的犀利与霸气,又有剑直指伪军,飒爽英姿的神态。可以说,邓莎完美地塑造了一个爱憎分明,一个灵动的“石翠花”形象,让观众叹为观止。
    【详细】
    86321558
  • 阿拉啦
    2016/3/5 21:09:34
    女人你的名字叫心软
    其实看的还是很感动可能因为感同身受的关系。女人到底还是心软的,想要纯粹的爱情完美的婚姻,在此面前一份再合适的婚姻一个再优质的男人都会败下阵来。然而谁能保证我们能同时拥有王伟和陈丰这两种爱慕呢?电影终究是一种童话。林依晨的演技真的一如既往的好,但是她的嗓音太尖了,哑哑的反而更有磁性,她的英语说得真棒。想起她花了很多时间在外国学习戏剧,是有身为演员的觉悟的。周渝民越来越像梁朝伟,各种气质都像。陈柏霖演
    其实看的还是很感动可能因为感同身受的关系。女人到底还是心软的,想要纯粹的爱情完美的婚姻,在此面前一份再合适的婚姻一个再优质的男人都会败下阵来。然而谁能保证我们能同时拥有王伟和陈丰这两种爱慕呢?电影终究是一种童话。林依晨的演技真的一如既往的好,但是她的嗓音太尖了,哑哑的反而更有磁性,她的英语说得真棒。想起她花了很多时间在外国学习戏剧,是有身为演员的觉悟的。周渝民越来越像梁朝伟,各种气质都像。陈柏霖演技不错,但是整个人感觉脏脏的,接受无能。
    【详细】
    7800220
  • 淡若水
    2021/12/25 9:43:25
    半专业人士谈沉睡花园的催眠与咨询(4)

    《沉睡花园》里给大家展现了非常多的催眠道具,很有意思。不过最重要的不是这些道具。

    真正重要的,是催眠师与受术者。有一样东西,可以说它是至关重要的一件听觉道具,也可以说它不是道具。

    那就是——催眠师的声音。

    在引导进

    《沉睡花园》里给大家展现了非常多的催眠道具,很有意思。不过最重要的不是这些道具。

    真正重要的,是催眠师与受术者。有一样东西,可以说它是至关重要的一件听觉道具,也可以说它不是道具。

    那就是——催眠师的声音。

    在引导进入催眠初期经常会运用视觉类道具,但一定催眠程度之后,视觉类的用处就很少了,因为一个很客观的原因——大部分受术者都闭上眼睛了。

    这个时候,伴随他们行走在自身潜意识这座沉睡花园里的,唯有催眠师的声音。

    我们结合《沉睡花园》讲一下,催眠师的声音运用。

    催眠态中,受术者身边固化稳定的物理环境,部分或者完全消失,所处的是由自身意识与潜意识构筑的瞬息万变毫无稳定感可言的思维环境。这种状态下,催眠师的声音作为黑暗中唯一指引,要有灯塔一样的作用。

    ①要稳定。环境的易变容易引起恐慌,催眠师需要用冷静而稳定的声音指引受术者,成为万变中的不变。仔细看会发现,受术者紧张时,林深反而更加保持声音的沉稳,给对方提供一个恒定的依靠。这一点在张珊珊想开电影院的门那里特别明显,下一期会专门讲那段戏。

    ②要缓慢。之前写(1)时,有人好奇引导过程怎么会这么长,我上课时也曾吐槽:是不是因为催眠师说话超~~~级慢啊??!为了进入意识深层,催眠引导的语速那是相当的慢,大家可以看看林深催眠张姗姗时说的:“你现在……慢慢地……慢慢地……闭上眼睛”,每个语段之间留白比平时说话要长得多。基本上林深有三种语速,日常,咨询中,催眠中,一个比一个更轻缓。在现实的催眠中,有些催眠师用的语速比这个还慢得多,感恩导演没有拍那种每个词花五秒的语速??。

    ③大部分时间要轻柔要宁谧,同样以②里那句台词为例,注意林深说一个语段,头就会自然地点一次,那是因为他在用气音说话。越接近实际的催眠开始,他气音用的越多,而催眠结束就恢复回普通的喉音。

    ④要随目的而变化。比如给催眠中的人命令性指令时(像王苏催眠的“找到她”),语调就会调整到坚定简短。

    催眠师/咨询师的声音,是最有用的治疗工具之一。

    但是,咨询师千万不能迷恋自己的声音!咨询和催眠中的留白,与语言同样重要。林深打开音乐之后,有一个长达11秒的留白!林深没有说任何话,只是作为安宁而柔和的背景存在着(这里林深的特写处理得非常好,从表演到运镜都没有用力过度的问题),任由张珊珊被音乐吸引。此时无声胜有声,可以看见张珊珊在这11秒中,身体由僵硬紧张,在两次逐渐自然加深的呼吸之后,放松了一些,主动问林深:“你也喜欢听……?”。林深这才开始回答,存在感也从背景变活跃。

    现实咨询中,这种用温柔的沉默作为干预的手法,非常有治愈力,咨客的反应也一般像沉睡里呈现的这样。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沉默也是咨询师声音的一部分。

    咱反正就是随便聊聊,我再发散一点哈。身体语言也可以算语言的一部分。(2)里讲过张珊珊第一次催眠里,林深用忽然起身离开座位,打乱了珊珊已经决定好的抗拒节奏,首次吸引到她注意力,就是一次成功的身体语言运用(这算美人计不???)

    大象无形,最重要的身体语言,其实不是特定动作,而是咨询师整体的存在感。这一点我感觉是林深这个人物最令人信服的地方,就是他有那种咨询师需要的治愈存在感。演员龚俊的性格虽然和林深相差甚远,但是他自带的零侵略感特质,是呈现这种存在感最温柔的利器。

    下一次集中讲张珊珊开电影院门那段戏,林深的一句台词是我在前四集里见到的最具治疗性的台词。

    【详细】
    140891797
  • 孟克柔
    2022/5/22 20:16:45
    【香港电影】讲不出再见

    置顶:以下内容没有定义一个概念:香港电影

    香港电影的范围和内涵是什么?这个话题太大,不在这里讨论。本文采用香港电影的模糊概念。

    置顶:以下内容没有定义一个概念:香港电影

    香港电影的范围和内涵是什么?这个话题太大,不在这里讨论。本文采用香港电影的模糊概念。


    【详细】
    14413213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