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问影评

16182539
  • 张天翼
    2009/1/13 3:08:32
    在“还没吃”与“第一口”之间的最高潮

    1.高潮:本以为甄子丹的功夫片就止步于《杀破狼》、《导火线》水准,孰知《叶问》竟如此惊艳。这种功夫传记,《霍元甲》已是口碑滑铁卢的前车。在江湖地位上甄子丹自然不如“喷气机李”,洪金宝亦比袁爷稍逊色,但是《叶问》好过《霍元甲》,尤其是日本入侵之前的半截,气脉通畅,精彩无比。第一场打斗之前,导演居然安排叶问与大方脸廖师傅吃饭,吃点心,喝茶,剔牙.....妙啊。此际电影的从容大气和出众已然彰显。(

    1.高潮:本以为甄子丹的功夫片就止步于《杀破狼》、《导火线》水准,孰知《叶问》竟如此惊艳。这种功夫传记,《霍元甲》已是口碑滑铁卢的前车。在江湖地位上甄子丹自然不如“喷气机李”,洪金宝亦比袁爷稍逊色,但是《叶问》好过《霍元甲》,尤其是日本入侵之前的半截,气脉通畅,精彩无比。第一场打斗之前,导演居然安排叶问与大方脸廖师傅吃饭,吃点心,喝茶,剔牙.....妙啊。此际电影的从容大气和出众已然彰显。(上来就解裤子拉链、直奔主题的是低等站街妹;先小酌、抚琴、唱曲儿、共浴,做好铺垫,然后才款款扶上牙床、锦被红翻的,方是一夜千金的名妓啊。)当看到金山找与叶问决斗一处,我心里油然而生一蓬毛绒绒的幸福感。这种感觉一般是在看《阳光小美女》、《波拉特》之类才会有的,上一次它冒出来是因为《Wall-E》。我点了暴风影音的暂停,起身沏一杯咖啡,有点舍不得往下看。这是个多么难得的高潮!铺垫再铺垫。第一场与廖师傅的打斗只算暖场,点到为止,吊起人胃口即鸣金收兵,以之渲染叶问的低调,强调他妻子如何不喜他打斗,又渲染众人口中他是如何的佛山第一,背面敷粉,愈发显得他深不可测。此时观者均想:要是有个高手来,让叶问好好施展一下就好了。.....于是金山找同学顺应人民的需要,适时出现。老金嚣张出场,至少半个小时之内的情节都清楚得很了——当然是:他到处踢馆,众人不敌,叶问出场,将他打倒。但我仍屏息被过程吸引。(顺便说:一开始就觉得金山找的金鱼眼很熟,但真不敢确定,最后眼巴巴地等演员表,证实了猜想——樊少皇!!!虚竹!!!)这一段,有点像水浒中林冲在柴进庄上与洪教头比试。用了三层的“舒气杀势”(金圣叹语):武痴林跑上门请叶问出山,叶问却被老婆凌厉的眼光吓住,未果,第一层波折。此际观者心中谁能不叫一声“头发长见识短”?金山找打了一圈,毫发无伤,所向披靡,暂时算是无敌了,耀武扬威一番,大马金刀地坐着吃面,边吃边口吐狂言——又一层波折。随后,卖面的老爹冷冷地说出了叶问的名字。观者如我,真想抱着他的老脸亲亲。金山找终于带着大群人上门来。众目睽睽,群情激奋,孰知叶问仍不愿比武,金山找用上激将法,把诸葛激司马的话搬出来,竟亦不管用。第三层波折。这势子,一蓄再蓄,也蓄得够足了。终于,叶夫人不情愿地点头了。懿旨下,准战。终于打起来了!这场精心铺垫的打斗,在小叶准骑着小童车出来绕着爸爸转一圈,说“爸爸,妈妈说你再不出手,屋里的东西就砸光了”的时候,达到高潮之最高点。——麦兜同学说的好:其实火鸡的滋味,在还没吃和第一口之间是最好的。(在儿子说那句话之前,叶问一味躲闪,并未正式施展,亦算是“没有吃”吧。)忙时偏用闲笔,方是大家手笔。两雄对峙,剑拔弩张之时,黄口小儿冒出来嫩生生地说了这一句,仍是“背面敷粉”,妙处极多:第一,从小儿口中转述叶夫人的话,告诉诸人叶问根本还不算是“出手”;第二,娇滴滴、滴滴娇的大家闺秀叶太太明显不通武功,然亦有这样眼光,必定是高手耳濡目染之功,濡染出的尚有如此程度,高手之高可以想象;第三,对于金山找来说,此战关乎荣誉,必拼尽全力,然对于叶问,只是屋子里物什打碎不打碎的问题。——家里有好扇子不算什么,拿撕扇子当玩儿,才是真正富贵人家。叶准的一句话,委实妙到豪颠。面对金山找气势汹汹的大刀,叶问好整以暇,顺手抄起的是枝鸡毛掸子。武器之上鲜明得有些滑稽的对比,一个意思表明他心怀善意,并不想伤人,另一个意思则是他只把这场打斗当游戏。一张一弛,一边金刚怒目,一边云淡风轻,不用比试,高下已然立判。——温瑞安小说《神相李布衣》中,李布衣与东瀛高手纤月苍龙轩对阵,用的是一根羽毛,其情其境,庶几相似。这是《叶问》中最精彩最酣畅淋漓一场。此后色调便灰暗下来。叶问那迷人的潇洒不再,整日在花园端坐的美丽高贵的叶夫人,也只能首如飞蓬地在灶前烧火。英雄与佳人不幸逢着乱世,亦不过破瓦寒窑中一对牛衣对泣的憔悴夫妻。而且后面日本坏蛋们上场。原本悠扬和缓的旋律,变得忽而急促高昂忽而低沉哀怨,不免稍嫌刺耳。其实我希望调子不要变最好。但我实在不敢埋怨这刺耳。2.灰人:人人都说林家栋的小翻译角色好。不赘言。不是他演得好——当然他演得也很好,但首先是这样灰色的人物设定,勇气实在可嘉。谈到这种敏感问题,我们的爱憎似乎必须无比鲜明,非白即黑,不是英雄,就是汉奸,没有中间路线,不为气节死在日本人手上,活着就是苟活,就必须遭到唾弃。为什么一定要所有人都把命不当命才对呢?活下去,难道不是最重要的吗?这个角色,让我想起《桃花扇》中的杨龙友。3.夫妻:叶问很“尊敬”老婆,这是为什么呢?前面几场叶夫人出现,都是坐着的;金山找一场,叶太“噌”的站起身来——上帝啊,她居然比叶问高了半个头!一丈青啊。我不由得叹道:这就是他怕老婆的症结啊。娶了这样一房高挑美貌的浑家,自然是又爱又怕。叶问不事生产,却住着花园豪宅,生活优渥。我又觉得他是像被鲁大佬骂了一句而出名的邵洵美:倒插门儿,房子和地产都是岳丈岳母家的,所以格外敬着太太三分。后来方知叶家本来就是大族。嫁得这样一位武功高强天下无敌的帅哥,不该是自豪骄傲、欢喜不尽吗?为什么还会整日给丈夫甩脸色闷闷不乐?而似乎叶夫人根本对叶问的武功不屑一顾。《陆小凤》的《幽灵山庄》一部,开头说西门吹雪过于热心剑法,疏远妻子孙秀青,以致妻子与陆小凤偷情,后面虽揭明是做戏给老刀把子看,但西门吹雪的婚姻危机似乎并不假,因为后来他为了追求武学无上境界,终于离开了妻子。做了叶问太太的张永成,是不是亦有相类的苦楚?叶问这个英雄,因爱儿与娇妻的衬托,格外鲜活真切。4.拳路:叶问最经典的最后一招,就是把人放倒地上,频率极高地一通捶打。这动作好眼熟,后来想起:电视剧里女孩子哭着打自己男朋友都是这个动作——捏起一对粉拳,照准胸口,“咚咚咚”一顿乱打,伴之以呜咽的“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咏春是女人拳,果然。---------------------最后一条选择性阅读(请注意断句).....

    【详细】
    16172455
  • 湛卢
    2009/1/7 22:50:10
    咏春拳;吃饭观;家具,家人,民族
    其实不是特别有想说的话,但周围问我对这片子评价的人不少,集中说一下。

    先来讲讲武术。未名上machine的评论看得我太郁闷了,武术不是从书本到书本的。

    machine的评论:
    http://www.douban.com/review/16
    其实不是特别有想说的话,但周围问我对这片子评价的人不少,集中说一下。

    先来讲讲武术。未名上machine的评论看得我太郁闷了,武术不是从书本到书本的。

    machine的评论:
    http://www.douban.com/review/1619328/
    后面有我对这篇文章的批评。他的立场没有错,但他的解读角度很不合适。这样的文章可能很受欢迎,但却是带毒的。

    片中对武术的精神没几句话,但说得都在点子上,武术的基础是“仁”,门派无高下修为有高低,简单明了。比霍元甲啰里啰嗦地说半天没人懂要好得多。
    有人想把咏春从南拳中独立出来,这是不对的。咏春的确有自己的特点,但南拳的普遍特点,通俗来说就是拳头硬(少林到了南边也一样),周围和你切磋的人都是这种优势,你怎么可能不被沾染?每天拿胳膊磕木桩能不硬么。这个概括比较简单,下面会就咏春的特点再细说。
    讲讲故事,叶问最后是怎么打赢三浦的?那段戏里的变化很好玩。空手道源自白鹤拳,也属于南派武术,所以其实和咏春大体来讲是同一种风格的。所以一上来两人对轰,动作风格完全一样,每个照面两人各有胜负。有时三浦占优,有时叶问占优。但叶问的好就在于他站得超级稳当。记得有个镜头被三浦打飞了,叶问一个前滚翻起来,漂亮急了,脊柱像条大弹簧。接下来有个照面叶问占优,用咏春的连击狂轰三浦的头,结果把三浦打傻了。实战中头部被打很恐怖的,三浦傻掉之后速度慢了一个级别,然后就被叶问像打小孩一样狂揍。
    叶问一打十的策略其实很简单,一招挂一个。一般的拳脚就不躲了,重拳重腿躲一躲。好不容易受伤一次居然是伤在拳面,叶问的对手都好可怜,只能作沙袋。一上来还算脆,周围没别人了,就把最后一个日本兵给蹂躏了一通。
    金山找在叶问家那场戏,为了让两人的打戏好看,金的动作全都大得特别夸张,在叶问的面前翻来翻去,像个猴子一样,而且用了好几处跳跃剪辑,把不可能的几个腿法连接在一起。
    现在讲咏春拳,美式拳击总要肩膀带动发力,中国一般的拳法是拧腰发力,都是大肌肉群,力量大,但需要一定的距离才能打出来,因此速度慢。咏春要练背肌,腰尽量少动或不动,用腰背肌的微微拧转发力,属于小肌肉群,因此发力距离短,速度快,非常适合连击。所以片中叶问的动作都特别小,几乎没有大开大合。和咏春拆招,和他磕胳膊就是件很痛苦的事了,而且对方速度太快,一旦一招失手对方马上一连串中拳猛击你同一个地方,这就意味着只要你出现一次失误把中门让给他,基本上就挂了,因为他的连击之快是不容你任何反击的。
    拳毕竟是拳,如果你能用腿法不管三七二十一扫过去,把他的拳法直接拆了不就完了?这就是叶问的另外一个优势:料敌先机。片中他总能在对手起腿之前看出来对方要起腿,对方脚刚一离地就被他给踩回去了。这样的镜头给了好多,花哨的腿法在咏春高手面前一般是根本用不出来的。
    南方练武的人很喜欢讲腰马合一,就是把腰、背、腿劲儿完全练成一体,爆发的时候非常贯通。看看李小龙的电影就知道腰马合一的极致是啥样了。李小龙是吸取了咏春的精华的,要不怎么叫“截拳道”呢。据说他没学完叶问的本事就出去闯荡了,成名之后去找叶问,请叶问把咏春拳木人桩法录下来让他带回美国去学,叶问没答应,不能不说是个遗憾。木人桩对拆招法之巧妙,真是赏心悦目的。叶准在片子发布会上表演过,底下一堆外行,很冷。
    当然我不是要说咏春天下无敌,每个拳法都仅仅是一个入门的方式,融会贯通之后应当是看不出什么门派的,所有招数都为我所用。

    和《杀破狼》讲父爱一样,叶伟信喜欢把他要讨论的东西明明白白地放在桌面上,千姿百态,一目了然。《叶问》想讲什么?概括来说这就是不同的人找饭吃的故事。
    金山找是一种逻辑,打小是个穷孩子,饿疯了,只要自己有饭吃完全不管别人死活。片中有一段他吃饭的戏,带着好几个兄弟特别投入地吃着清汤面,连汤都喝干净了,和片头叶问在家优雅的吃相形成巨大反差。踢馆是为了找饭吃,打劫是为了找饭吃,告密也是为了找饭吃,这三个选择都是以损害别人利益为代价的,片中对这种观点持否定态度。有人遗憾说这么能打个小伙子怎么最后不从良呢,殊不知他要是从良了,整个影片的立意就全倒了。
    李钊比金山找强,自己要活得体面,良心上不当刽子手就可以了,当帮凶无所谓,毕竟你不当帮凶总有人当。为了单腿的哥哥等一大家子人去给日本人当翻译,后来在语言上多次拯救叶问,片尾在行动上确定了自己的立场,表示片中的立场是:中立是不可能的,总有一个时刻你要被迫亮出自己真正的身份证。
    连日本人找中国人比武也是以白米为奖励。廖师傅是个武痴,觉得自己打架拿白米是天经地义,语言上要鼓励同胞们一下还说的是“打倒他们”,可见还是把武放在第一位的。请特别留意廖师傅第一次拿的白米袋子上印了个什么标志——他除了武术没什么信仰。他特别纯净地想用自己的功夫扬名立万,他的性格是很程蝶衣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想做程蝶衣是吧,只有你的功夫/艺术是天下第一的时候你的故事才美,否则你活得可郁闷了。
    叶问是彻彻底底的物质和精神双重贵族,片中本来是搞投资吃红利活着,每天练功无所事事。对他来说吃饭是很讲究的事,别人在他吃饭的时候来拜访在他看来是不礼貌的,他首先要求人家回去,见人家不回去才允许人家在这里等,这和金山找囫囵把面吞下去大步来找叶问也是对比。人家逼问他和廖师傅谁输谁赢,他连一个表情都没有,不说比过也不说没比过,不说输也不说赢,他尊重别人,但同时还是很在乎输赢的。金山找侮辱咏春拳侮辱佛山,无理取闹被他揍了,只说一句“我的功夫还可以吧?”赢回了面子又保留着架子。他的可贵之处是,物质当不成贵族了,在精神上依然是贵族,宁可饿死不拿日本人的一粒米。所以理所当然的,片尾他倒下了,而且不是倒在台上是从台上摔下来,下行镜头表示弱势。字幕告诉我们他没死,在感情上抚慰我们一下,常识是相信画面不要相信字幕,对于电影来说宁折不弯的叶问最后是彻底折了。
    还有武痴林兄弟、周清泉等等,我不一一列举了。

    贵族气质是叶问不变的部分,整部电影中叶问的变化主要在于他对责任的理解。
    电影刚开始时的叶问是以家庭为中心的,练拳仅仅是爱好,他甚至不认为自己对咏春的传承负有责任,连徒弟都不打算收。当老婆提出意见的时候立刻把前来求学的武痴林送走。第二天叶问早上起来发现木人桩上刻着“老婆大人”四个字,这个细节我没看懂,哪位看懂了指点一下刻字的人是谁。我觉得应该是叶准,可这四个字的笔法比小叶准的画可漂亮多了。金山找来找茬,叶夫人批准叶问出手还要甩下句话“别打烂家里的东西”,更有让大家津津乐道的小叶准骑三轮车那句话,显示这就是其乐融融一家人,别的啥也不关心。这是“家具责任观”。
    叶问为了维护家具把金山找揍了,佛山人民都拿叶问当自家人那么亲热看待,为叶问后来对责任理解的转变做好了铺垫。
    日军进城,佛山沦陷,有一个特别有意味的细节:日军把总部设在叶家大宅。房子家具自然是都没了,国将不国时,洁身自好是不可能实现的。叶问的“家具责任观”被迫彻底崩塌,取而代之的是“家人责任观”。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后半段的很多情节在因果上是没有直接联系的,比如叶问去比武场打日本军人、叶问在工厂教拳、叶问保护受欺凌的家人离开佛山这三条线,为什么要这样安排顺序呢?这是为了交代叶问的心路历程。
    叶问拿武痴林当好朋友,算是半个家人,他看到日军枪杀廖师傅,联想到武痴林的死,受不了日本人对生命的不尊重才第一次下场比武。如果武痴林没有死,叶问对廖师傅的感情没有对武痴林那么好;如果叶问目睹了武痴林的死(比武中被打死),而不是想象成和廖师傅一样被枪杀,也不会使他受那么大的刺激。插一句:释行宇在《功夫》中那么漂亮的腿法本片只显露了一次,还用的俯拍显得那么无助,而且那么快就挂了,真可惜了他一身好功夫。书归正传,那句“我只不过是个中国人”和后面“你看着你同胞被人打死,你有没有尊严哪”说明叶问已经开始建立起更高一层次的责任观。
    叶问和妻子有段对话,“我发现自己真的很没用”说明他的家人责任观已经岌岌可危了,“这个世界真的很渺小”在上下文中看似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明明是你渺小为什么说世界小?其实说明他已经意识到乱世中即使一个小小的家庭也很难保全,因为不可能把自己家和别人孤立开来。叶太太还是坚持自己的家人责任观,说了一大通“我很幸福”云云,仨人在一起她就满足了,叶问最后说“最重要是一家人在一起”,可以说是家庭责任观在一派凄凉中的最后呻吟。
    随后叶问找到工厂说“我有什么可以帮忙的”,他已经准备好承担更大的责任了。之前和妻子说话中还有一句“以前就知道练功,又能怎么样”,周清泉这时候回答了他的疑问:“以前我觉得你练功夫不切实际,现在才知道这么有用”等等,一大堆人劝叶问教功夫,这时叶问笑了“我教功夫很贵的”,他的内心这时候一下子平和了,他找到了自己应该承担起的责任,也明白了练功夫有什么用。
    接下来日本军官来找叶问,叶问不是因为不想去才出手,而是怕他们冒犯叶太太才出手,一点犹豫都没有。叶问到这里彻底开窍了,他明白为了保护家庭必须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一个二流的导演会把这段戏放在叶问在棉花厂大战之后,但叶伟信没有这么做。他让叶问背着命案,冒着被日本人发现的危险去救棉花厂的工人们,这时的叶问已经有了一个民族英雄的气魄,不再只顾自己一家人的平安,而是承担起了保护一厂人的责任。他去找武痴林的弟弟沙胆源时说“你抢中国人的东西啊”、“你知不知道你哥死了,他是被日本人打死的”,他表明自己鲜明的民族立场已经不需要怒吼,不需要火气,平平静静地说出来,是他自己的一部分了。
    最后即将逃走的叶问主动站出来换回棉花厂工人们的生命,完成了自己的壮举。
    由保护家具到保护家人,再到民族英雄,《叶问》将这个转变讲得扎扎实实,一板一眼,难能可贵。
    【详细】
    16114138
  • 弄臣
    2009/1/6 14:19:46
    请了michael scofield,剧组就没钱了吗?
        想看叶问很久了,去年看非诚勿扰,就是因为叶问接连着几场的票子都售罄才买的非诚勿扰。
        昨晚考完管理学,清闲不少,不用熬夜背书了,看叶问,了一桩心愿。
        甄子丹一直想要演文戏要突破,而07年的《导火线》还是真真切切的子丹式武打。08年的《江山美人》,
        想看叶问很久了,去年看非诚勿扰,就是因为叶问接连着几场的票子都售罄才买的非诚勿扰。
        昨晚考完管理学,清闲不少,不用熬夜背书了,看叶问,了一桩心愿。
        甄子丹一直想要演文戏要突破,而07年的《导火线》还是真真切切的子丹式武打。08年的《江山美人》,诶,我就不再赘述了。同样是08年,甄子丹在《画皮》里突破了,着实让我惊喜了一下,大大地抢戏啊,cool as fire&hot as ice(借用britney spears),插科打诨,外表颓废内心炙热,表情很Q,幽默十足。就是从这时起,甄子丹排上了我心目中的华人男演员top 10(> <)。看了《叶问》,甄子丹好样的,比过喷气机李!叶问就是比霍元甲好看!
        但是,叶问很大程度上是靠甄子丹一个人撑起来的。如果说《功夫之王》的武打亮点是成龙大战喷气机李,那么叶问的亮点就是甄子丹大战michael scofield。池内博之甫一亮相,我惊呼,miller!身边的迪奥同时惊呼,scofield!真是太像了太像了,又深又宽的双眼皮,皱起眉头忧郁冷峻的样子,甚至是浓密的眼睫毛都那么神似。
        但就是从scofield出场之后,影片就有点断层,至少在我看来是。
        任达华出场的时候,问甄子丹要钱。那个时候从任达华狡黠的目光里我坚信,任达华是坏人,会卷了钱跑。在叶家大院里,小叶准拿出画好的画儿,任达华和蔼可亲地观摩,对比下甄子丹就是不管不顾继续打拳。在片头放演员表的时候,闪过一个名字,咏春·叶准。这部片子的剧本里,叶准是不是故意加上了爸爸忽视儿子的片段?叶准应该对叶问抱有复杂的情绪,做为一个父亲,他没有给予儿子足够的陪伴,但是作为一个大人物,叶准是敬仰并且理解父亲的。所以叶准在影片的开头安排下叶问忽视儿子的基调(当然,甄子丹是和蔼可亲地跟小叶准说"爸爸没空"的,我严重怀疑当年真正的叶问是厌烦地一挥手),但是这终归是心底一点童年的郁结,像弗洛伊德说的那样成年后暴露出来,要表达表达。但是父子私情要让位给父亲民族传奇的形象,所以在影片的后半段,叶准深明大义地告诉编剧,我的童年郁结丢一边去吧,要甄子丹演个模范爸爸加五好丈夫。再说任达华,他倒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好兄弟,可能是任达华在TVB里锋利的眼神练久了,一时刹不住车带到这部戏里,给我一种他要演坏人的错觉。
        樊少皇这个人物也没交代好。他只是一届粗人,身怀不俗武艺加蛮力,当初踢馆是有点出于乡下人被城里人瞧不起的不服和反抗(与其被人欺负,还不如欺负人),之后当土匪也是出于生活所迫(谁不要吃饭?只是想吃上一顿饱饭)。本性应该是驯良的,但是因为出身和坎坷的境遇,被生活逼上了岔路。在他第一次被甄子丹在叶家宅里打败的时候,捂着屁股嗷嗷跳脚的时候,我乐了,这汉子太有喜感了,功夫熊猫一样,憨憨痤痤地显摆身手。之后他第二次去打劫任达华的场子,叉开双腿箕踞而敖坐在卡车顶部,也是一副“饿是一个演坏人的好人”样子,我坚信他会像鬼脚七拜倒在黄飞鸿的石榴裤下一样被甄子丹的铁拳震撼的。但最后,他彻彻底底地是个坏人。坏则坏矣,还跑去跟scofield告状。
        叶问是李小龙他师傅,所以我坚信影片中会有李小龙这样一个演员存在。武痴林他弟弟在片子开头去捡风筝,目睹甄子丹只花了三成功力打人,我以为这就是日后的李小龙,一个当街小混混被功夫感染从此心灵升华。但是,李小龙不是本片主角,不可能一开头就跑出来,这应该是个龙套,排除。樊少皇带着4个花瓶大汉来找茬,我又觉得这四个大汉里会有一个是李小龙,会被咏春拳折服而离开樊少皇投奔甄子丹,上演一幕樊少皇怒斥“你个叛徒!从今往后你我兄弟情谊有如手中这把刀柄一折两段”的戏份,再给个刀柄变成两截哐当落地弹跳数次的慢镜头特写。但是李小龙是个型男,不可能是个大汉,又排除。小叶准跟小朋友们捉迷藏,我又试图在小叶准的伙伴们中找一个小李小龙出来,发现这些小伙伴都是宋兵甲,再排除。总不可能是任达华儿子吧。直到最后的最后交代后事时,我寻找了一个半小时的李小龙终于出现了!定格的一张泛黄黑白照片上,李小龙以真人的形式出现了。好吧我认栽,回头补习CCAV-8放过的《李小龙传奇》。
        武痴林他弟弟。这个人物很多余,跑了三次龙套,又没打斗戏份(除非在棉花场里当炮灰也算打斗),又不能丰富故事情节,鸡肋鸡肋。也许是像表现叶问的感化力量而安排之,但是最后也不了了之,没刻画好。
        影片还有一些没交代清楚的,前后基调明显不搭。我都怀疑是不是scofield太贵了请了他就拍不起,于是剧组停工半年再续拍,导致脱节了。
        情节弱,是子丹式电影的特点啊。
        要说甄子丹的突破,倒真有。他成功地把叶问刻画成一个浸淫在儒家文化里的武将,武将中的文曲星。我想起我《化学与人类》老师刘旦初对成龙的评价,"同学们,成龙代言霸王防脱,扬言这款洗发水里不含任何化学物质。你们说,有那样东西是不含化学物质的?不过成龙只是个打拳的,不知道也是应该的"。甄子丹典型荧幕形象就是个打拳的,但《叶问》,甄子丹真切演出了骨子里清高文人的味道出来。还顺便演出了好丈夫好爸爸好兄弟好佛山市市民。
        另一个子丹电影的突破,是对翻译官这个人物的刻画。绝对抢戏!这是我看过的抗战题材中最好最可爱的翻译。谁是最可爱的人?翻译官儿!他不是走狗,他只是以他的理解,用他的生活哲学曲线救国。安排中国人跟日本人打,也是在他看来,帮中国人拿回属于自己的米的最好的方式。上有八十老母,下有黄口小儿,还有个瘫痪的兄弟,赚钱不容易啊。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一回到家,放下百米袋儿,第一件事就是问,叶问师傅还安全吗。看到他被scofield身边的瘸腿爪牙痛打,我的心都要碎了。(插花,学法语的迪奥看到这里纠结了,"难道这就是学语言的下场吗?")最后在棉花厂,日本人问,摩西摩西叶问在哪里。他朗声翻译,大家千万不要说话!我都感动地要哭出来了。
        后来DT分析到,对翻译官形象的刻画还有一个出彩的地方,就是在小叶准要跟爸爸捉迷藏的那一段,叶问爆发痛打日本鬼子时,翻译官一把搂住小叶准不让他受惊吓。把scofield爪牙打晕后,翻译官又狠狠踢他的腿出气,叫你上次踢我的背,就是用左腿踢的,我今天踢折你的左腿!我纳闷,踢人应该踢脸踢肚子等软处才最痛,踢腿干啥,跟初中里女孩子踢前座男孩子一样小打小闹,不痛啊。DT说,这就是加分之笔啊。要是搁叶问,肯定踢肚子踢头,因为他懂。但是翻译官只是个窝囊文人,想要出气,又解气又害怕,情急之下只想到狠踹猛打,不像懂武术之人打痛处。这一段把一个文弱翻译刻画地太到位了!
        叶问的票子卖地比非诚勿扰好,我有点理解了。非诚勿扰适合一家人窝在沙发上看碟片,看完哈哈哈心满意足洗洗睡了。而叶问就应该大屏幕看,看得血脉贲张恨不能找个立马沙包连击20拳。
        小时候玩小霸王学习机,我手笨,拳王啊幽游白书啊忍者神龟啊都不会连击,一下一下的按键,人物僵硬,出手的频率都不及上下震动的频率了。每每看着别人打出漂亮的连击都要一阵赞叹。叶问,让我相信,如此漂亮干脆的连击不仅是动画才能做出的,真人也能打得酣畅淋漓哼哼哈兮。
    【详细】
    16103333
  • 安东
    2009/1/1 16:33:21
    除了痛殴外国人,还能玩点别的吗?

    虽然台词平淡,剧情也缺乏波折,可《叶问》一样可以看得我们血脉贲张、甚至热泪盈眶。为何?因为导演的小手恰如其分地抚摸到了我们的G点——民族主义(或者说爱国主义,二者在某个经纬度,很默契地重合了)。《叶问》的前半段也精彩,片首与泰山堂的廖师傅一战自是兵不血刃,小高潮出现在叶问与山东大汉金山找一役,北方拳的刚猛与南方拳的机巧碰撞到一起,擦出炫目的火花,可谓精彩纷呈。可影片真正进入足以影响观

    虽然台词平淡,剧情也缺乏波折,可《叶问》一样可以看得我们血脉贲张、甚至热泪盈眶。为何?因为导演的小手恰如其分地抚摸到了我们的G点——民族主义(或者说爱国主义,二者在某个经纬度,很默契地重合了)。《叶问》的前半段也精彩,片首与泰山堂的廖师傅一战自是兵不血刃,小高潮出现在叶问与山东大汉金山找一役,北方拳的刚猛与南方拳的机巧碰撞到一起,擦出炫目的火花,可谓精彩纷呈。可影片真正进入足以影响观众情绪的状态,是在日军入侵之后。在那之前,即便廖师傅再绵里藏针、金山找再不可一世,我们其实都知道,在佛山这个地盘上,叶问毫无疑问地可以在不动声色间将一切化作云淡风轻。日寇来袭之后,枪炮之利远胜拳脚之功,再好的身手,也成了无源之水。一对一情况下,叶问自然可以谈笑间将李钊的左轮手枪卸下,可他可有能力面对整支军队?无奈、落魄、贫困、饥饿、生死未卜……一同袭来。武痴林的死、廖师傅的死、金山找的步步紧逼,更将这种压抑的情绪推向高潮。观众郁积的心情何以发泄?只有在片尾痛殴日本将军三浦才能一泄心头之恨了。痛殴了三浦,在心理上便等同于痛殴了所有日本侵略者,哪怕我们都知道,叶问逃亡之后,佛山民众面临的,必将是更加惨无人道的搜捕和屠杀。遗憾的是,叶问与三浦一战,纯粹是心理上的泄愤,二者这最后的压轴一役,根本称不上棋逢对手:不知导演出于何种考虑,将三浦的战斗力安排得几乎与金山找一个水准——叶问在绝食数顿之后,依然可以秋风扫落叶般,瞬间便将三浦狂殴致死。同样是中日对决,若论精彩,《叶问》怎能与《精武英雄》最后一场陈真和日本军官的决斗相比?武侠片的时代背景若是在古代,自然可以天马行空、恣意纵横(《东方不败》《新龙门客栈》);若是在现代,选择就更加多样化,可以插科打诨(成龙),也可以玩狠(《杀破狼》《战狼传说》)。最尴尬的是近代背景下的功夫片,夹缝中只剩下抵御外辱这个主旋律——而中国悲惨的近代史又注定了,个人对阵外国武人的胜利,只能是阿Q式的精神胜利,一部部电影在一个个穷凶极恶的外国武士倒下的身影中达到高潮、拉下帷幕,颇有点“赢了你,输了世界又何妨”的味道。《叶问》的高潮戏是打败日本武士,《精武英雄》的高潮戏也是打败日本武士,《霍元甲》里的霍元甲,迷途知返,亦是在击败摆擂的西洋力士后,成就了人生最辉煌的一页。不可否认,动作片里的民族主义是一把好牌,观众既可以看到漂亮的打斗场面,又可以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不过撇下民族主义是好是坏暂不讨论,我的疑惑在于:除了殴打外国人,难道就没有别的套路可拍了吗?徐克将黄飞鸿系列的第五集《西域雄狮》的背景放到了美国西部,惨淡的票房与口碑似乎都在证明,贸然的创新是危险的。可黄飞鸿系列的前几部同样不落“殴打外国人”这个窠臼,更证明了只要编剧肯卖力,即使近代背景下的动作片选材相对狭窄,可并不是没得玩。只可惜,如今也不知是现在没有好编剧了,还是编剧们都不肯出力了……

    【详细】
    16041207
  • 陶然
    2008/12/27 23:51:14
    动人以情《叶问》:口碑相传在修为
    序:叶问的帅叫儒雅淡定,惧内幽默堪称家庭模范,影院里意外听到掌声,原来不仅是功夫,精彩的还有人性风范,不再说教的爱国之外,还有温馨感动,叫人认得什么是真男儿,这片子让人意外,原来它很值得一看,让人回味是好作品的功德。(曾经在很多影院放映批次是《梅兰芳》:《叶问》=5:1,它的票房仍然接近《梅》,这就是口碑的力量,也是很多国产好片在非良性竞争、垄断黑幕下的悲哀)……

    《叶问》,早在此片
    序:叶问的帅叫儒雅淡定,惧内幽默堪称家庭模范,影院里意外听到掌声,原来不仅是功夫,精彩的还有人性风范,不再说教的爱国之外,还有温馨感动,叫人认得什么是真男儿,这片子让人意外,原来它很值得一看,让人回味是好作品的功德。(曾经在很多影院放映批次是《梅兰芳》:《叶问》=5:1,它的票房仍然接近《梅》,这就是口碑的力量,也是很多国产好片在非良性竞争、垄断黑幕下的悲哀)……

    《叶问》,早在此片开拍时,就闻其名,当时觉得片名如人名,很有份量,有味道,带着一种传统文化的气质,感觉很值期待。虽然那时《李小龙传奇》还没开播,我甚至不清楚叶问是谁,他和李小龙有何关系。
    观影时影院不时有掌声传来,今年贺岁片评价第一的观影数据,都足证明它的口碑实实在在。想为《非诚勿扰》写些什么,最后却还是先下笔《叶问》,因为它是有深度,有灵魂的电影,它有让我一遍遍再看下去的冲动。

    一、专业修为,就是口碑

    《叶问》可看点是哪些?
    作为功夫片,首论功夫,当然精彩,说是酣畅淋漓绝不过分,甄子丹的实力终于借叶问的气质平静从容地亮相出来。这部注定要成为甄子丹经典的影片,是大家期待的实实在在的功夫片,已经让我们等了十多年。和《李小龙传奇》对照来看,在“咏春,叶问”,淡定练达的开场后,“四两拨千斤”、“连消带打”,原为女子习用的咏春拳,在甄子丹的精彩演绎下,在女同胞们看来也是别有味道。特别是叶问与挑衅者金山找的室内对打,展现咏春拳术的轻巧,用鸡毛掸子挡北派的刀,轻易之间就化解金的莽力,像长者对后辈,很家常,一个鸡毛掸子就惩戒了金的嚣张,打出沉稳儒雅的宗师风范,一个帅字了得。
    咏春拳优于近身实战的暴发力,在叶问与十名日军的对峙中,让人目瞪口呆。厉拳之下伤筋折骨重则致命,把日本鬼子当沙包样的打,这种场面,在以前功夫影片中从未得见,虽然是极端状态下的暴力,但有悲愤正义消解,让人意外解气,也用叶问“我是一个中国人”的答复,让现场激情沸腾。咏春拳的实战威力在这场对打中展露无遗,让人想到,比起现在勇猛的泰拳,中国武术其实还是有潜力可挖。
    在华人圈,无论是武术功底、气质形象或文戏,能饰演叶问之人,现在看来也惟有甄子丹,他以专业水准和收敛成熟的心态演活角色,与同期传纪题裁电影《梅兰芳》相比,虽然都演的一代宗师,而甄子丹凭的是真功夫,《叶问》的戏场是主角到位,并没有靠配角的喧宾夺主来支撑,这样的电影似乎更显厚道。
    口碑相传,还是要靠好的故事,合理的选角、搭配,充实的内涵。要各方面的专业,才能得宗吕修为、经典口碑。从这方面说,《叶问》故事合格,主戏精彩,配角出色(尤其是翻译官李钊的多面演绎,颇得称赞),虽然说不上完美,但它有理由相传。

    二、动人以情:一个完整的人的小世界

    《叶问》让人回味的地方,还有很多在功夫之外。
    有精彩文戏,具详情感、精神、品质,不管哪种类型的电影,也堪称好片。
    《叶问》男女皆宜,是因为它让人看到一个完整的人的小世界。贴近生活的真实最拿捏人心。
    我们看到的叶问,在武痴之外,他还是个可爱的普通人,像在这些桥段:
    因与人切磋,忽略了一边的儿子,为妻所恼,心有愧疚,除了看妻眼色不再外出后,闲散家中练拳,为提醒自已要把家人放在心上,还在木人桩醒目位置,特意刻上“老婆大人”几字,可爱宅男,教人莞尔。
    面对金山找上门挑衅,嘲笑他是怕老婆才不肯应战,他淡然一笑:“这个世上没有怕老婆的男人,只有尊重老婆的男人”……当叶妻被激怒,向叶交待“别打坏家里的东西”后,叶问即释笑安心开打。
    激斗中,金山找三拳两脚就把花瓶打烂,看得叶问神态紧张,金山找自知理亏说“我赔”,叶问才欣慰道声“好”。不久,桌子又被砸翻,金山找无奈再道“我赔”后,这时叶问的小儿子骑着童车吱吱呀呀从里屋缓缓而出,绕到叶问身前,奶声奶气的说:“妈妈说,你再不出手的话,家里的东西就要被砸光了……”叶问闻言顿时振奋挽袖,开始反击。
    这样的笑段不少,叶问惧内幽默,儿女情长是电影一大看点。因为是一个完整而可作表率的常人,他的形象更有意味。
    从一个富家子弟到沦落破巷,图穷四壁,当叶问为病倒在床的妻永成吹火煮粥,永成担心地问家里还剩多少米时,叶安慰怀中的妻说:“不用担心了……你老公有气有力,我可以出去找工作嘛。放心吧,不会饿死的。”
    当叶妻永成感叹说:“我只知道我现在很幸福。只要你,我,还有阿准。一家人不分开就什么问题都没有”时,叶问接上了句,“最重要是一家人在一起”。患难情深,他和妻的几段对白感人至深。
    电影还有个镜头,是他们一家三口在昏黄的灯下,他看着儿子的画在笑,专注的神情,在那样的困境中,父亲终于陪在了儿子身边,一家人相守而不分离,平静没有喧嚣,再多的辛劳也被忘记,温馨时刻,让人想起很多温暖就定格在这种困顿之中,这样的场景仿佛熟悉,它也是我们都曾经历过的那段时光,值得珍惜……
    在煤场挖煤,喝清水白粥忍饿也要把自已的红薯口粮给妻儿留下,在道场打斗,不忘先放好那个红薯,打完了不忘郑重地带走;与小儿嬉戏的慈父背影,敦厚细节无不表明他是心有妻儿,是个能平平静静过日子,心有柔情勇于担当的的好丈夫、好父亲。
    他也是重情重义的友朋,所以,他会为惨死日军手下的武痴林、廖师父毅然出手,在煤场为武痴林找到遗物铁盒,郑重交付给已做山贼、尚恨其兄的武弟,并语重心长劝其释嫌回头,这样的细节,因为有生活质感,而感人以诚。
    困境中的牵手亲情、友情扶持,在若干细节中,让人心动泪下,这些深沉的情感在现在大片中其实少见。正如片中武痴林饥荒中为友分粮的善良义气、兄弟之爱,李钊为家庭生计在中日之间动荡徘徊的良心,廖师傅在日本道场对同胞所说“打倒他们”的义愤……平凡人物的光彩在《叶问》中表现细微,朴实镜头、温情片段,带出一线深沉与我们共鸣,而它也是在功夫之外,留住更多观众的地方。

    三、人品风范:儒雅淡定长衫下

    《叶问》的出彩,当然也因有大师的人格魅力,是内对妻儿的温情之外,还有一袭长衫下的儒雅淡定、教养修为。
    对挑战者廖师傅败后面子上的照顾,到对挑衅者金山找的隐忍,推已及人的仁,让他得到人缘,在困境中也能为众人照顾。
    在与同胞对打时,他只配用鸡毛掸子、竹竿等工具,而从不用刀枪等凶器。叶问,用谦和的姿态,表明了一个中国人该如何优秀地做人,是推已及人,谦让内敛,不骄纵跋扈,不能无仁,就像他拒绝授受日军武艺时的心声。
    那段精彩的画外音值得回味:“武术虽然是一种武装力量,但是我们中国武术,是包含儒家的哲理,武德,也就是仁,推已及人,这是你们日本人永远不明白的道理!因为你们滥用暴力,将武力变成暴力,去欺压别人,你们不配学我们的中国武术。” 
    叶问的淡定,不仅表现在应战时的沉着,还有在名声鹊起后,亦淡泊名利,不受惠开馆,如前一般的独善其身。
    在从富家子弟到落魄穷人的起落反差中,虽有挣扎,但能直面人生,不放弃,不低头,不自怨,不求人,自食其力,保留自尊,为生计奔波,即使放下身段做了苦力,也能坦然处之,知足忍让,收放自如,让人敬佩…… 
    在棉花厂与老友重聚时,将剩有家私换来的米袋攥在身后,脸上神情犹是自若不求人。
    即使家中断粮,面对日军十袋赏粮的诱惑,也有蔑不领用的骨气。
    在叶问身上,我们不光看到了一个武者,也看到一个优秀国人的气度,一种很难摧垮的内心世界。象征性的长衫,无论锦稠粗布,也是帅气从容,师者风范。
    有真爱柔情,身怀壁玉不张扬,该出手时就出手,能屈能伸大丈夫,活得有尊严,是真男儿,这是一个女性所敬的宗师。
    一部电影,在场面之外,如果还有幽默桥段、温馨情感、人性魅力,有不俗的品质修为、丰厚内涵让人回味,或柔情或铿锵,让人或笑或有泪,那么它的观感当然不会失之单薄。

    四、英雄叶问:不再说教的爱国情怀

    少不了的家国情怀,影片《叶问》,有爱国情操、民族大义,但电影分寸刚好,没有拔高,也没有说教。
    “每个人走的路,都是自已选的”。
    日军侵入后,那个独善其身在木人桩前亦有失落,茫然行走在废墟街头,像常人一样为生活奔波的落寞身影,彷徨中始终惦家的温情男人,那个眉头紧锁,叹惜自已无能,面对凶险世界不知如何改变的人,在困境中面见老友惨死、为护妻儿才愤起反抗出手的人,就是叶问。
    他同我们一样,会经历挫折变化、痛苦迷茫。
    在妻面前展露伤痕,眼睛通红几欲泪下的叶问,当他慨叹“自已没用”的时候,感叹自已无助无力无法改变什么,追寻意义的人,其实也有我们。
    成长的结论是时代潮下人的渺小,原来自已和大家一样都是普通人,有经常做了而并不能改变什么的失落。重重迷惑,但总还有该做些什么的追问,用行动证明已经做过了些什么的坚持,有些光辉也许本就出自于“偶然间的振臂一呼、自助与助人”。
    叶问的世界,是个性与平常心。“家先?国先?”的问题,对他来说也会顾虑重重。有男儿血性,但为生活隐忍,而最终出手,却为个人侠义,直到后来代众追讨正义,叶问的转变自然,具有说服力,让人能够相信,他是人性化的英雄。

    重温影片,特别看到,在与日本军官决战前,面对日方叫嚣赢也必死的威胁,生死之间,叶问流下眼泪。这一细节,安排得颇有意味,因为表现真实。英雄一定无泪?对一个正常人来说,死亡当前,总会让人有所畏惧和留恋。叶问的眼泪,坚毅中闪光,是生死离别时真挚的情,对妻儿的惦念痛在内心。真情流露与全片性格刻画呼应,说明电影要造的并不是一个不识人间烟火、虚拟化的英雄,他其实就是个我们身边,能哭会笑、优雅幽默,又习惯懒散宅居,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他的一切英雄行为都基于此,我们看到的叶问,他是个与我们情感相通的可爱的人,我们敬的叶问,他有宗师风范民族大义,但不激进,没有出尘。
    有一身武功,却不剑露锋芒。回首那个年代,其实讲究的还是规矩、本分、守家传统,富裕一族更倾向于过安稳生活。叶问固有家国情结,不过以他淡出不爱惹事的性格,还有优裕家境,暴力杀人的激进毕竟还是难跨之槛,也只有当外势强迫,以身边之血相激,他才会越界,成为性格之上的叶问。
    “你那么喜欢看我打,我就和你打”,面对日本将军的威吓,他回答的干脆利索,铿锵有声。这股硬气,就像影片结尾的群情激愤,团结一致势不可挡,让日军阵角自乱,最是解气。沦陷后不能自保,屡见朋友被日军惨害的叶问,像许多被惊醒的国人一样,义愤出拳,出手狠重一招致命,以往或不可想,现在却是为国人出气,正义暴力中有男儿气概。
    道场上对日军愤怒叫喊“我要打十个”,取胜后并不领取日军的奖赏救命粮,坚决不做日军武术教练,与日方决战,明知赢擂必死而毅然将对手打败,这些都诠释了他所说的“我只是一个中国人”的内涵。气节,是超越日常生活状态的勇气,在角色转变中撞击人心。
    电影的真实性有据可考,现实中他就是佛山人心中的民族英雄。不像黄飞鸿的传说那么遥远,身边的故事,因为贴近,真实,没有说教,而更有份量,让人琢磨。
            
    五、向一种传统致敬
            
    电影中,我们看到一种传统的人性美,故事的典型性、人物塑造的真实感和贴近性,也将那代人的普遍风采对照出来。
    虽然我们看到的叶问未必能和真人一一对应,但重要的是电影在自然合理的表达中,为我们召唤了回忆。角色叶问,就是要在虚实之间,让人体会他所代表的传统,那些为人正道,人性之美,是曾经普遍的光辉。
    就像电影立义是向一代宗师致敬,向一种传统致敬也是本文心声。
    多少风范会被岁月湮没?欣慰他的生平上了银幕,在黄飞鸿、李小龙之后,又给中国电影带来一些本土元素。
    这部电影的厚度是让人百感交集,每看一遍都有回味。
    叶问的身世或有喝问,或有启示,在说,变化之中(尤其困境),人当如何自处?
    看他的内心世界,其实像那身长衫,都是象征。银幕上的叶问走下台来,将一个以往只会斗狠斗勇的甄子丹打造得气质温雅、涵养动人,让人怀疑鄄是叶问,叶问是鄄?是鄄成就了叶问,还是叶问成就了鄄?他所贴近的观众也会觉得,生活中的叶问是我,我也可能,成为叶问。
    历史氛围的压抑,并没让电影只有沉重,悲情之中,其实有很多情愫在制造影响、积极抬升。
    不像有些片子像人生负面,压抑让人绝望。
    电影,如果能让人在其中看到一些爱、温情、希望,让人感到生活的温暖;或者在美好之外,还能让人得到一些做人的启示,口口相传,那么潜移默化的教益对一部电影来说其实是功德一件,一部让人回味的电影不会缺少善。
    看这样的电影,其实很值。让人回味是好作品的功德。

    ★近百张《叶问》精彩剧照,图文详见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60419f0100cc4v.html
    【详细】
    15995486
  • Bono
    2008/12/22 17:11:56
    一次先抑后扬的胜利
        念高中时就打过一次架,在体育课上,跟一个隔壁班的黑小子也不知怎么就起了龃龉,那时我还踢球,连续做上几十个俯卧撑都不怎么喘,不像现在这样成天坐着,上下趟楼梯就眼冒金星,换句话说,那时我身手还过得去。也就两三拳的事情吧,招式记不清了,估计用的是王八拳,舞得眼花缭乱密不透风那种,黑小子就叫我打趴下了,软趴趴地摊成一团,被拉开前记得我还骑到他身上,挥拳相问,
        念高中时就打过一次架,在体育课上,跟一个隔壁班的黑小子也不知怎么就起了龃龉,那时我还踢球,连续做上几十个俯卧撑都不怎么喘,不像现在这样成天坐着,上下趟楼梯就眼冒金星,换句话说,那时我身手还过得去。也就两三拳的事情吧,招式记不清了,估计用的是王八拳,舞得眼花缭乱密不透风那种,黑小子就叫我打趴下了,软趴趴地摊成一团,被拉开前记得我还骑到他身上,挥拳相问,服不服?还牛不牛匕了?

        当然这事只有我记得,这种小架每个学校每年大概能发生上千次,跟值日差不多,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我们班的王胖子,身高丈二,一身圆滚滚的腱子肉,像顿顿吃化肥猛催出来的,刚上高一那阵也不知怎么惹上了高三的几个流氓,他们中午就在食堂找他麻烦,我们还没来得及弄明白怎么回事,就见那几个流氓连滚带爬钻桌子底下了,王胖子威风凛凛,一手端着饭盘,边呼喝边向桌下追踢,直看得我们血脉绷张,齐刷刷站起来助威,揍,揍死高三的!

        前几天同学聚会,刚巧王胖子在座,当了警察,穿身绿皮牛匕闪闪。几杯酒下肚大家就说起高中时的江湖,谈到武力榜,我们都恭维王胖子应排在第一。王胖子摆摆手,一副受之有愧的倒霉模样,说前些年他也认为老子天下第一,自从见过隔壁班的黑小子,这第一就要拱手相让了。众人不解,尤其是我,悄然想起高中的唯一一次胜仗,心说这王胖子肥到秀逗了。王胖子说你们知道什么,黑小子今非昔比了,如今练起了武术,拜了位老而弥坚的神秘师傅,据说是收破烂的,成天系条黑带走街串巷。王胖子说开始我也不信,不服就跟黑小子试了几招,没想到完全不是对手。王胖子讲得兴起,站起来蹲了个马步,撑得裤子后面吱嘎乱响,叫大家上去全力推他,他强壮如牛,自然是推不动的。王胖子不慌不忙地坐下,估计裤子已经开裆了,他说黑小子就用了一下,他示范了一下,轻描淡写的一掌,王胖子说你们猜怎么着?大家不理他的关子,自顾自地喝酒,就听王胖子怪叫一声,做出一副中了机枪的倒霉模样,浑身抽搐后一坨肉靠在椅背上,王胖子说,我被他打飞了。

        故事到此为止,实话实说,我惊出了一身冷汗,因为王胖子是从来不替别人吹牛匕的,他从来只替他爸吹,既然他说黑小子牛匕了,那就一定是牛匕了,他也一定曾经怪叫着飞了出去,像头迎风招展的猪。我想假如有一天我遇上了黑小子,他不说话也不笑,就站在我面前斜着眼睛盯着我,那么我只好说,对不起,你认错人了。可他要是不放过我怎么办,他会说你个傻匕化成灰我都认得,然后就那么轻描淡写的一掌,我飞得累了,他就一屁股骑在我身上,问我服不服还牛不牛匕了,那么我只好说,我服,我再也不牛匕了。

        言归正传,看《叶问》的过程中,我听到放映厅里起码响起了四五次的掌声,尽管这掌声都是我身后一位大哥发出的,他的本意我明白,想把他的掌声造成传染病,引起整群观众雷鸣般的掌声,可惜他失败了,尽管有几个片刻我真的很想鼓掌应和他,可我的手正捧着一桶爆米花,用嘴模拟出鼓掌的声音又实在很有难度,只好放弃,于是我听到身后一次又一次响起势单力薄的掌声,稀稀拉拉的,转瞬既逝,时而热情洋溢,时而又索然无味,直到那位大哥的老婆喝止他,瞎鼓什么啊,傻不傻啊?

        《叶问》就是这样一部令人激动的电影,使人情不自禁就想鼓掌,鼓两下又冷静下来,又不是领导讲话,就个电影,都是假的,至于么?我想说的是,尽管我始终没有听到全场的掌声雷动,可这一年头一部想叫人鼓掌,或者说鼓两下又觉得傻的电影已经很难得了,因为这种掌声不是为了捧场也不是上级安排,纯粹发自内心的激动,就像你恰巧受了警察的冤气又正好读到了上海刀客的壮举,就像你一直看不惯纨绔子弟的恶行又目击了哈六警的威风,更别说全国人民都对日本人同仇敌忾,恰好这又是一部痛击日寇的片子,那雨点般的拳头,如瓢泼大雨落到了人心里,虎虎生风,拳拳到肉,简直是想叫人不鼓掌都不成。

        功夫片,或者叫武侠片,我是说这一类主要靠武打吸引人眼球的片子,一向是国人最喜欢的类型片,也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拿得出手的类型片,照张艺谋的说法,拍武侠片是他从儿时就有的一个梦,于是他接连做了好几个梦,简直快做成了全国人民的梦魇,几乎所有大导演都在拍武侠片的过程中栽了,照理说《叶问》更没有什么道理成功,论华丽赶不上《无极》,论写意比不上《夜宴》,论明星阵容比不上《英雄》,论爱国劲头也不一定完胜《霍元甲》,可《叶问》就是让人觉得好看,同它相比那几部大片都成了垃圾,道理何在呢?难道就因为甄子丹的拳头比别人的硬?就因为熊黛林的脸蛋比别人的漂亮?还是因为咏春就一定比那些南拳北腿王八拳更出彩?

        废话说得太多了,其实我要说的很简单,铺垫,就是铺垫,《叶问》之成功完全是因为铺垫,首先出场的是廖师傅,这是作为参照物的坐标一,自然而然地被叶问打败了,谁也不能说那段打斗不精彩,可谁也不会鼓掌,因为这只是很平常的打戏,简直属于一个功夫片的必备段子,人们从这段打斗获知的信息很少,可以说只有一个,就是叶问比廖师傅厉害,至于厉害多少,谁也没谱,假如廖师傅不过是个欺世盗名的假宗师,根本只会几下子三脚猫的功夫,那么叶问的胜利就毫无意义。这时候第二个坐标出现了,金山找一出场就轻易打败了各大武馆的馆主,几乎没挨着一下打击,而廖师傅做为能同之较量几下的选手,证明廖师傅的功夫在各大馆主之上,但却不如金山找,那么叶问击败金山找就比甄子丹一上来就大杀四方更具有说服力。这只是其中最简单的例子,其实遍数片中最牛匕的几个场景,之所以看得人心潮澎湃,完全是因为之前的准备功夫做得很足,像是一壶炉上的水,烧了很久,而叶问的出手时机恰好在水沸腾的一刹那,他打赢的恰恰是之前看起来不可战胜的那些人,那么点燃观众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其实要想树立一个英雄,那么在之前反复强化甚至妖魔化他的对手才是重中之重,为什么中国的商业片总是感觉不如别人的好看,就是因为中国的导演总是喜欢于反复树立英雄本身的高大全形象,而对于英雄的对手,却习惯极力描绘其弱和渺小,自以为就衬托出英雄的伟岸,实际上却恰恰南辕北辙。

        中国武侠的本质,不在于什么侠义精神,更不在于什么不杀或和平,而恰恰是那些报仇雪恨突获奇遇的俗段子,主人公开始被欺负得毫无还手之力,鼻涕眼泪满天飞,终于有天老天开眼,掉进深谷,获得一本武功秘籍,或者得到某位神秘高人的指点,从而段位大增一日千里,终于血刃对手扬名天下,人人知道这情节俗,一提到武侠就对这样的情节避之不及,熬尽脑汁想出一些莫名其妙的情节,什么仁者无敌,什么以爱止战,其实观众想看的不过是打得痛快,只要这打斗要带着国恨家仇,别打得莫名其妙,只要主角打败的是位强敌而不是喇渣,那么观众就满足了,就鼓掌了,就觉得这票值了,说到底,中国武侠的情节就是一个先抑后扬的情节,中国武侠的过程就是一个蓄势的过程,中国武侠的精神就是一个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精神。

        最后表扬一下甄子丹同学,在李连杰成龙成了角成了腕成了神自以为靠自己的慈善可以拯救世人的时候,只有甄同学还在永不疲倦地在舞台上打斗,不求普渡众生,只为观众过瘾.影片散场时我悄悄鼓了两下掌,就当为甄子丹,为他那不算年轻却依然有力的拳头.
    【详细】
    15933169
  • A Fish Tale
    2008/12/20 4:51:56
    叶问是居家男人的典范
    我就是不打,你找上门我也不和你打,因为老婆不让我打。等到老婆心疼家里的瓶瓶罐罐了,我再打,因为你丫惹我老婆生气了。

    咏春拳是女人的拳又怎么了,我天天在家窝着天天陪老婆,你能指望我跟杨过似的劈波斩浪的打出黯然销魂掌么?

    我虽然没有本事,但是我还可以去挖煤赚钱不是。发了一个窝头也要带回家去,大老爷么饿一点没有关系。

    最后,老婆你快点带着儿子走,我要去打小日本了
    我就是不打,你找上门我也不和你打,因为老婆不让我打。等到老婆心疼家里的瓶瓶罐罐了,我再打,因为你丫惹我老婆生气了。

    咏春拳是女人的拳又怎么了,我天天在家窝着天天陪老婆,你能指望我跟杨过似的劈波斩浪的打出黯然销魂掌么?

    我虽然没有本事,但是我还可以去挖煤赚钱不是。发了一个窝头也要带回家去,大老爷么饿一点没有关系。

    最后,老婆你快点带着儿子走,我要去打小日本了。抱歉不能陪你了,但是男子汉大丈夫,活着总要为国家长点脸面不是?

    顺带说一句,叶同志真是宅啊,连打架都是在家里面,您唯一一次在公共场合亮相也就是最后打擂台了,您真是嗷嗷的居家啊。

    有人说,叶问之于甄子丹,正如醉拳之如成龙,黄飞鸿之如李连杰。我信,甄大叔打了那么多年,这部戏最像个男人,尽管是居家男人,但是依然看的人心潮澎湃。电影就是娱乐,至于启迪教化点到为止,看的就是对着小日本的一阵海扁,不像圣斗士似的想起雅典娜小宇宙爆发然后起死回生。我叶问就是一宅在家里的高手,没有事别来烦我,犯我家者必诛,犯我国家者必诛。
    【详细】
    1590474
  • 王小鱼
    2008/12/17 9:52:09
    《叶问》,十年来最好的功夫片
    上一部是李连杰的《精武英雄》。1994年,导演陈嘉上,距今已有14年。14年后,陈嘉上导演了《画皮》,李连杰在忙着他的壹基金。
    在那一部电影里,李连杰和袁和平奉献出了最漂亮的动作和最完美的武打设计,爱国情怀在影片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后十年,无一部功夫电影能超过它。
    李连杰自己也不能。
    甚至据说是综合了自己一生武学体验的《霍元甲》,也仅仅是一部好片子,但作为经典,也太牵强了些。上一部是李连杰的《精武英雄》。1994年,导演陈嘉上,距今已有14年。14年后,陈嘉上导演了《画皮》,李连杰在忙着他的壹基金。
    在那一部电影里,李连杰和袁和平奉献出了最漂亮的动作和最完美的武打设计,爱国情怀在影片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后十年,无一部功夫电影能超过它。
    李连杰自己也不能。
    甚至据说是综合了自己一生武学体验的《霍元甲》,也仅仅是一部好片子,但作为经典,也太牵强了些。
    《功夫之王》明显是玩票性质,成龙李连杰两个人敷衍了事的交手,只能让更多人看到他们的老去。成龙似乎更适合一些警匪片,例如《宝贝计划》例如《新警察故事》。
    而李连杰,如果不好好想想办法的话,还是“壹基金”更适合他!
    幸好还有甄子丹。他曾经在电视剧《精武门》中奉献出了最具真功夫的电视版陈真,在最近几年的回归中,我们看到了又一个功夫大师终于成了电影的真正主角。
    在《叶问》中,我欣喜的看到甄子丹终于有了武术大师的范儿。
    我们要感谢叶伟信和洪金宝,就像感谢十几年前的陈嘉上和袁和平一样,是他们一文一武才奉献出了最精彩的影片,也捧出了真正的功夫片主角。
    在《叶问》中,甄子丹终于不再是像《画皮》中那样的配角,只是出点功夫就能拉来自己的粉丝。而是终于有了属于大师的悠闲和风度,面对上门切磋的武师喝茶抽烟,一副轻松的样子,交起手来更是在转身间已见胜负,而且让对手心服口服。
    而他对武术的热爱,他对妻子的爱和尊重,他对国家的爱,以及对朋友的爱都让人看到了一代武术宗师叶问的魅力。
    当他用快拳将一个个日 本 人打倒在地上依然不停手时,我们热血沸腾。那种感觉好久没有了,即使是李连杰在《霍元甲》中的精彩表现也不能超过这段精彩的对决。
    而,不得不提的是洪金宝终于在他拍摄的第三部反映“咏春拳”的电影中将自己的武学修为全部展现了出来,只不过是通过甄子丹去展现而已。无论是北拳的大开大合,还是南拳的短打,都让人看的眼花缭乱却又一招一式特别清楚。一句话,过瘾!打的过瘾,打得漂亮!
    叶伟信也终于在《杀破狼》之后,重新焕发了生机,没有了《龙虎门》的玄幻色彩,也没有了《导火线》的重武轻文。
    《叶问》既宣扬了爱国精神,也宣扬了武德,同时整部影片也张弛有度,极具欣赏价值。因此我给它打9.5分。而且我敢肯定他是今年口碑最好的电影之一,也许票房在众多影片争夺之下不会太高,但它的经典地位已经奠定。
    在此强烈推荐。这是2008年必看影片。
    【详细】
  • 15871034
  • echo
    2008/12/17 0:21:35
    叶问 粤地的忠良恭谦让
    《夺标》我是冲着十五个武术冠军去看的,甄子丹一个人演《叶问》,以一PK十五,他赢了。

    李连杰的《霍元甲》我只记得周杰伦的那首主题曲,当时因为被几个场景雷到了还特意写了几笔,如今一个场景也想不起来。在文戏方面,因为总要参合进商业因素和广电局的剪刀,武打明星们的角色塑造总是显得缺斤短两。要么是成了逞强斗狠的动作机器,要么成了国家大义伦理后的人偶。

    叶伟信前几年的《导火线》,
    《夺标》我是冲着十五个武术冠军去看的,甄子丹一个人演《叶问》,以一PK十五,他赢了。

    李连杰的《霍元甲》我只记得周杰伦的那首主题曲,当时因为被几个场景雷到了还特意写了几笔,如今一个场景也想不起来。在文戏方面,因为总要参合进商业因素和广电局的剪刀,武打明星们的角色塑造总是显得缺斤短两。要么是成了逞强斗狠的动作机器,要么成了国家大义伦理后的人偶。

    叶伟信前几年的《导火线》,《杀破狼》我都买了盘,一边沉迷于精彩的视觉动作,一边叹息剧情的弱智。我只能说我一点儿也不懂男人的江湖,但是甄子丹很好看,从陈真时代就一直觉得他是真正硬汉的代表,外形也最像李小龙。即使只会皱眉和擦血,还是可以作为型男来养眼的。

    今日的甄子丹终于有了演技。一个充满力量感的肌肉男裹上长衫,打一套由女人创始的拳法。收也低调谦恭,放也低调谦恭。

    宗师成角儿往往靠的是压抑人性和私欲,成就大我圣人,而叶问的“武”和拳法中情恨交织,家国恨,手足情,天伦乐,叶问比起霍元甲来说,更平心静气,更亲民,更大隐隐于市,更不像一个要端起架子的武学宗师。

    如果说叶问是被美化和升华了的粤人形象,林家栋饰演的小警察在我眼中则是当时当地典型的广东人代表,有血有肉,在求生和良心的双重夹击中竭力保持平衡。

    最初他是一个用枪对着自己同胞耀武扬威的小警察,看不起武术,当叶问碰见樊少皇踢馆的时候,他又表现出了佛山人的荣辱意识,从此一直尊称叶问为师傅。后来日军占领佛山,他为了谋生做了日军翻译,被自己人视为走狗,也曾看着自己人死在日本人枪下而敢怒不敢言,但当叶问面临危机的时候,他又多次舍身相救。也曾在翻译过程中用欺骗手段保全自己和叶问的性命,他是一个复杂的,在环境和人性中间摇摆的真实的广东人,有做人的智慧与精明,也有投机和卑微。但是在民族大义上,惜才爱才这一点上,他毫不含糊地选择了自己的热血立场。这个形象非常真实感人。令人印象深刻。

    再说打戏,甄子丹和樊少皇的两次对决,动作都设计得极从容,第一次制胜用的是鸡毛掸子,第二次是一根长杆,叶问的攻击中总留着做人的余地,家常,随意,不装腔作势。和廖师傅的对打,和武痴林的比试,处处透着中国武术以武会友,止戈为武的境界。

    镜头感上,他一个人打十个那场戏最漂亮,多机位加一个俯角的主机位,甄子丹的一连串动作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扫堂腿,腿风过处,众人被四散轰开。和目光杀人的震撼度是一样的。

    而最有寄托的莫过于和日本将军的对决,但是那场打戏我个人觉得太不精彩了,完全一边倒,武林高手日本将军被突然设计成一个无力还手的棒槌了。视觉剪辑上倒是很煽情,泪眼加上破碎山河,中弹的英雄轰然倒地,台下众人立刻汇成愤怒的复仇的海洋。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说前几场打戏都有中国武德的恭让与不争,最后一场打斗是一场真正的战争,甄子丹不再面对的是对手,也不再是木桩,而是敌人,是双手沾满同胞鲜血的侵略者,国耻家恨逼他不得不以暴制暴。一点余地没有,像一个复仇战士。

    总体说来,叶问表现出来的那种从容恭谦的气度,在张弛有度的文武戏之间贯穿始终,这不得不说是广东文化熏陶出的性情体现。中国文化里这个从容,其实说的就是底气,在彼时彼处,樊少皇和廖师傅的北拳为何来势汹汹还是技低一筹?说到底还是欠了份底气。

    广东这片变则通不变则乱的文化土壤上,却熏出了从容淡泊的叶问,看似矛盾却又不矛盾。经济文化各方面原因都可以说通。叶问的人格魅力,就在于粤地深处的忠良恭谦让。

    去年11月份在江门采访,还没落地前就设计了一个关于蔡李佛拳的问题。和旅游没有关系,可我实在是好奇,黄飞鸿与方世玉只是一个少年情结。广东人的尚武和好勇,各种史料按下不表,海外获奖的种种事实按下不表,各种青春电影和港片里的大小帮派与警匪故事也可窥见一般。

    在江门参观了散落于乡野之间的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中西合璧的开平碉楼修建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炫富更是为了藏富,细致的排水管边上隐秘地分布枪眼,大家闺秀的卧房后门就有练功用的沙袋。兵荒马乱的时节,海港城市往往最先遭乱,男人远赴海外谋生,家中的妇孺皆习武自保。

    杨紫琼饰演过的咏春由一介弱女子成长为一代宗师,咏春拳开枝散叶,阴阳制动的拳理不仅仅是符合广东人的性情,其实也是符合中国文化里的儒道相融的道理。

    广东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商贾与文人,武者与革命家,他们永远在这个国家的边缘领先,每每新事物与思潮袭来,当坐镇国家心脉的保守北京终于重锤落定,低调务实的广东人早已经默默地向更新的领域开拓去了。

    即便是今日,身处文化中心的北京的人们还会嘲笑广东是一片文化沙漠,可是最活跃的三大文化市场,除去北京上海,恰恰是这一片沙漠的广东。这个国家真正称得上有几分良心的新闻媒介群也恰恰扎根于广东。粤文化和粤地的人们,在这个国家,这块土地上,以及远东和海外的华侨史中,是绝对无法忽略的一笔。

    看完叶问的时候正是北京时间晚上8点半,北三环木偶剧院,我裹紧了外衣走出影院,2008年将要过去,年末看过的海角七号,文雀,梅兰芳,加上这部叶问,在我心中为这个糟糕的2008年留下了救赎的尾巴。

    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这里就不点透了。
    【详细】
    15872221
  • 以泪洗面
    2008/12/16 2:03:56
    《叶问》之问:武者何为
    《叶问》绝对值得让你连续去电影院看两遍。第一遍,看眼花缭乱的功夫,因为电影票的价值全都化成了以秒计时的拳脚之间;第二遍,看功夫背后的芸芸武者,他们用短暂或跌宕的人生画出一个暴戾的问号:世事无常,武者何为?
    影片的前三分之一片段,以轻快诙谐的情节带出了一群抗战前夕中国民间武林的众生相。当时号称武术之乡的佛山,拜师学艺切磋技艺成风,其中当然也不乏门户之见、高下之争。在这不长的篇幅中,对武痴迷者有
    《叶问》绝对值得让你连续去电影院看两遍。第一遍,看眼花缭乱的功夫,因为电影票的价值全都化成了以秒计时的拳脚之间;第二遍,看功夫背后的芸芸武者,他们用短暂或跌宕的人生画出一个暴戾的问号:世事无常,武者何为?
    影片的前三分之一片段,以轻快诙谐的情节带出了一群抗战前夕中国民间武林的众生相。当时号称武术之乡的佛山,拜师学艺切磋技艺成风,其中当然也不乏门户之见、高下之争。在这不长的篇幅中,对武痴迷者有之,以武撑门面者有之,用武征服他人者亦有之。而故事的主角叶问,在这熙熙攘攘的武者之中,却是一个虽爱武却无争、既内向且谦和的一流高手,同时还是个爱家顾家、“尊重老婆”的富家子弟。在这种生活大背景下,习武纯粹是一种日常生活方式,展现了草根的野性和谐趣。以金山找为代表的北派武学带来的威胁,算是本段戏剧冲突最为激烈的一幕,却也在叶问的鸡毛掸下,以最家常的方式被消解,并在众多武者的追星狂欢中落下喜剧的幕布。
    教科书翻开民族的悲剧页面。传记电影往往用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变迁来制造人物命运的转折,叶问以及他的同辈们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陷入了无用的境地。在武器强于武功,铁骑践踏武技的年代里,武者们的焦虑、彷徨、痛苦和无奈,使他们走上了不同的意义追求道路。但也正是在故事发展的这个节点上,暴露出了香港电影一向力不从心的编剧水准。金山找的角色定位是个败笔,这个早先鲁莽憨厚的北方汉子,后来成为山贼不说,还匪夷所思地向日军出卖叶问(这个情节据说被删了,但我们从李钊的舍命提醒中可以获知)——这种突兀的性格转变、不知所踪的人物去向,还表现在武痴林兄弟的经历上,此不赘述。如此糟糕的副线设计让一众武者的生态展现差点让本片又成了好莱坞式的个人英雄主义版本。
    幸好我们还可以看看廖师傅的表现。这个长相富态的中年人,算是片中国产武师的第三号人物。心高气傲又带着点小市民习气的他,现在也要为了一日三餐而与日本人比武。他的处境同样也是其他武者所必须面对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被这些“粗人们”转化为既能痛打日本人、又有机会填饱肚子的实用主义和冒险主义行动。廖师傅最终死于日本人的冷枪之下,也间接地死于他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性格缺陷。他的死,加剧了习武者追求功利性的迷失:武功再好也挨不过一枪,武者何为?
    叶问深知这一点,也因此感到茫然和失落。一身的上乘功夫,却只能去挖煤来换取一块烤地瓜,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同胞惨死而无力施救。他对妻子说“我很没用”的时候,眼神绝望地快要死去。这里是电影最打动我的地方,也预示着叶问将带着困惑重新上场,去扮演一个本不该由他扮演的英雄角色。看到这里,很自然会涌起观看李连杰版《霍元甲》时的期待:集民族仇恨于一身的民间武术宗师,是否又将以一场酣畅淋漓的悲壮武打让我们再次经历爱国主义高涨的精神洗礼?
    然而,《叶问》终究不是抗战版的《霍元甲》。决战的前一晚,他似乎解开了许多曾经解不开的心结:是该一心习武还是尊妻教子?是该独善其身还是尽传所学?是该以身殉国还是隐忍不作?中华武术的价值在哪里?国人习武的最终目的又是什么?民族大义是什么?国家伦理是什么?在人人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时代,一身的武学精髓又将如何发挥作用?……电影中,叶问自己的回答是儒家的“仁”。但我以为,一个“仁”字还不足以让他满意,因为在轻松打倒日本人之后,影片给了一个煽情的慢镜,我们看到此时的叶问依然茫然,面对着欢声雷同的同胞,他会在想些什么呢?
    影片来不及给答案了。中枪、人潮、抢救、逃亡……几行字幕伴随着历史照片交代了宗师的后半生广收徒弟、光大武学的历程。武者何为?《叶问》除了给我们带来咏春拳的精彩表演外,还抛给了我们这个存在主义式的严肃命题。我们的传统武学,被好莱坞拿去用威亚和电脑缔造了“功夫之王”,喜欢“拿来主义”国产导演又活学活用地制成了诸多烧钱大片。当武打成为特技和噱头后,张彻时代以“武”打出男儿热血和侠气的电影匆忙退场。如今,《叶问》艺术地再造了一个热爱武术如生命的一代宗师形象,并试图唤醒我们对中华武学的真正回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叶问》当之无愧地称得上近年来最好的功夫片。

    【详细】
    15861706
  • 风息神泪
    2008/12/14 20:57:43
    天下莫能与之争
    《叶问》绝对是我今年看过的最好看的电影。

     

    向来在我脑里印象只剩“黑”和“粗”的甄子丹,今次居然有了几分文质彬彬的样子。一出来我们就在大叫“年轻了十五岁!”。

     

    熊黛林的样貌相当美,担得起温婉佳人。眉眼间那种大家闺秀的任性与贤惠也相当到位。任达华一开始没认出来,直到他在工厂被打得鼻青脸肿,我才灵光一闪(……)的喃喃:“
    《叶问》绝对是我今年看过的最好看的电影。

     

    向来在我脑里印象只剩“黑”和“粗”的甄子丹,今次居然有了几分文质彬彬的样子。一出来我们就在大叫“年轻了十五岁!”。

     

    熊黛林的样貌相当美,担得起温婉佳人。眉眼间那种大家闺秀的任性与贤惠也相当到位。任达华一开始没认出来,直到他在工厂被打得鼻青脸肿,我才灵光一闪(……)的喃喃:“……这个好象任达华。”

     

    主要人物不多,但戏份都恰到好处,配角里留下了深刻印象的,一个是廖师傅,非常标准的旧式好面子人物,但在国难关头,也在试图用拳术挣回一些尊严,最后战败,被开枪击杀。一个是李钊,藏有五分良知在日本人那里混口饭吃,也多多少少当了帮凶。但他也在用他的方法试图保护着他心中的民族英雄,最后奋力与上校厮打并开枪——那个时候我想起的是影片中李钊刚出来时的台词:“都什么年代了,还在比武功。”

     

    我很想知道他后来怎样了。但片尾没有给出他的结局。

     

    多的感想懒得写了。

     

    总之,这片子情节够紧凑,煽情很到位,打得很干脆。

     

    经常有杂志上长篇累赘的发表些感想啦推理啦由小及大甚至上升到哲学高度……好吧,也许别人看电影是想去体会人生感悟揣摩宇宙真理之类的。

     

    但我看电影。只需要它[好看]。

     

    对类似《英雄》式的全程吊钢丝个个当飞人早就看腻味了。更不用说那种一掌打出去还有声光特效的(又不是奥特曼),所以《叶问》一拳一拳实打实的对战让我觉得无比好看。

     

    打!打!打!打!打!打!打!打!

     

    中国人永远都有武侠情结。比起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要多了几分莫名的正气几名浪漫的爽利。这部片子没有走《霍元甲》那样的狗血套路真是太好了。

     

    我向来认为:以德服人,是一种倨傲的矜持。需要有足够的底气,方能摆出这样的姿态来——至少,要有足够威慑对方的实力。传说中的以弱胜强,毕竟只是少数派的奇迹。

     

    在我来说,夫唯不争是结果,天下莫能与之争才是前提。


    那么,咏春拳宗师的故事《叶问》,强烈推荐。
    【详细】
    15841076
  • viennavirus
    2008/12/13 3:50:36
    亦是凡人
    看罢《叶问》,多少有些出乎意料,因为叶伟信和甄子丹这对组合,总算能称得上文武双全。之前《龙虎门》不提,即便《杀破狼》与《导火线》,文戏也都只是甄子丹出场大杀四方前的铺垫,而来到《叶问》,文戏终于大有进步,甚至比武戏更重,这当然也与传记题材脱不开关系。
    《叶问》的文戏,不算正统传记手法,走的是叶伟信擅长的小格局套路,推进较快,难免有些草率之处,叶问的性格与处世之道总算是皆有表现。电影前段切磋功
    看罢《叶问》,多少有些出乎意料,因为叶伟信和甄子丹这对组合,总算能称得上文武双全。之前《龙虎门》不提,即便《杀破狼》与《导火线》,文戏也都只是甄子丹出场大杀四方前的铺垫,而来到《叶问》,文戏终于大有进步,甚至比武戏更重,这当然也与传记题材脱不开关系。
    《叶问》的文戏,不算正统传记手法,走的是叶伟信擅长的小格局套路,推进较快,难免有些草率之处,叶问的性格与处世之道总算是皆有表现。电影前段切磋功夫、迎战金山找,叶伟信以港片惯用的轻松手法,将叶问的高傲与低调谦厚一并道出。“打烂家私”的对白,是叶准老先生幼年亲耳听闻,顾家怕老婆之事倒并不假,单手拗坏左轮一段,也有据可依,只不过这些细枝末节融于短短几十分钟,确有些拼凑感,使得影片前后衔接有失自然。
    电影的重头戏是叶问与日军的交锋,真实的叶问是在被日军强请其收徒不遂情况下,被迫接受比武,过程正如高手过招般,叶问点到即止,轻取对手,随后为避祸远走。电影中的叶问尽管大打出手,重手连挫十名日本武师,并在最后决战中痛击敌酋,却也并未走入俗套、跳出真实性情而成为高大全的英雄,这是拜叶伟信收敛所赐,终于不致成为陈真第二。叶伟信营造苍凉乱世、浮生若尘,草民惶然无助的气氛,确实下足功夫,颇有代入感。叶问尽管武功卓越,却亦是凡人,电影从头至尾,他但凡出手,皆是在避无可避之绝境下,并无多少大英雄抛身家性命于不顾挺身而出的壮举。武痴林接受日军挑战,叶问出言规劝,与日军人动手,是为保护妻小,为廖师傅等人之惨死而愤然登场,也是在寻常国人所不能接受的惨痛心境之下,乃是凡人的愤怒。叶问的民族大义及正义感,当然有史可鉴,但并不夸张到超越凡人而入圣。林家栋饰的李钊,也是苍凉时局下人人随波逐流这一世情的注脚,汉奸这顶帽子,丢给别人很容易,殊不知草芥小民几多辛酸。叶问中枪的确煽情,但仍非虚妄的英雄。
    关于叶问授徒,电影交代的篇幅不多。叶问不愿收徒,既是性格使然,也是出于咏春拳不可公开授业的门规,因此叶问为工人传授武艺,实为义举,但电影一笔带过,叶问何以作为一代宗师,似乎未能清楚明了。
    说回甄子丹与叶伟信这对组合的电影,《导火线》与《杀破狼》里,甄子丹本色演出,十足野蛮,而《叶问》中甄终有突破,情绪表达相当到位,足以撑起文戏段落。熊黛林被叶准大赞神似其母,尽管对白不多,却也颇有银幕老手的模样。林家栋十分出彩,被骂汉奸后的激愤与失落感,颇为真实。
    打戏自然不俗,作为三毛的第三部咏春题材电影,动作设计相当精巧,甄子丹收放自如,咏春的“小”而敏捷取代了甄一向的凶猛激进。来留直送、甩手直冲、拳打中线、先削后打这般本来平平无奇的近身实用技法,由三毛与叶伟信合力一番折腾,既有味道又不实现代打戏的节奏感。电影后段叶问与金山找工厂打斗一段,原本招式相当难看的六点半棍,也被演绎得灵动精彩。《叶问》打戏的一大遗憾是篇幅都不长,大宗师所向无敌,往往片刻KO对手,不知道这算不算得上另一种美化,却至少道出了华语电影除了甄子丹再无精彩武戏的窘境。好在电影总算是新时代不可多得的功夫片,动作片俯拾皆是、功夫片却难复往日辉煌的今天,倘若《叶问》能够开枝散叶成为新的系列,也是不错的开端。
    【详细】
    15821318
  • 红烧肉
    2008/12/12 18:37:53
    你天下无敌,也无法阻挡时代的洪流
      今天,是《叶问》第一天上映,我也去看了一下,片子还是很不错的,文武兼修。


      一开始,是一九三五年,虽然其时中国已然千疮百孔,摇摇欲坠,但在广州佛山,仍算得上家家富足,衣食无忧。

      这时的叶问,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少爷,他有美丽的妻子有乖巧的儿子,有佛山第一的咏春拳,在尚武的佛山当地,他就仿佛一个大众
      今天,是《叶问》第一天上映,我也去看了一下,片子还是很不错的,文武兼修。


      一开始,是一九三五年,虽然其时中国已然千疮百孔,摇摇欲坠,但在广州佛山,仍算得上家家富足,衣食无忧。

      这时的叶问,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少爷,他有美丽的妻子有乖巧的儿子,有佛山第一的咏春拳,在尚武的佛山当地,他就仿佛一个大众偶像一个平民英雄,尤其在他打败了北方武师金山找之后,他在当地的声望达到了巅峰,每个人都认识他,都喜欢他崇拜他,走在街上,大家会主动和他打招呼,会以和他说话为荣。

      
      他温文尔雅,平易近人,他会给上门挑战的武师面子,他衣食无忧家住大宅,所以他无需开馆收徒,他有漂亮的老婆,他有些惧内,虽然他自己说,那是尊重。


      然后,风云突变,时代的洪流不可阻挡地冲向佛山。


      一九三八年,佛山沦陷了。


      叶问失去了大宅,失去了富裕美满的生活,他甚至无法让妻儿吃饱,这里不能不说的是,他的老婆实在是一个理想的妻子,她在和平时期或许会偶尔耍耍小性儿,但当灾难已至,就会成为一个默默陪在你身边支持你的好女人。


      叶问站在街上,周围是饿死的被日本人杀死的同胞,没有人能吃得饱饭,另一边,日本人耀武扬威。

      他并非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抗日战士,他只是妻子的丈夫是儿子的父亲,他只想守护,自己的家庭。

      
      所以他脱下华服去挖煤,只为了给妻儿省下一个地瓜。

      这段情节,让我想起了罗素克劳的《铁拳男人》,但克劳不过是面对萧条的经济,而叶问面对的是,是战争,是日本人。


      有人说,电影里的三浦人还不错,起码不像那个眼镜一样惹人痛恨,但正如叶问所说,收起你的虚伪。

      一个人,他占了你家杀了你的亲人烧了你的房子,而他并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相反,他引以为荣。他看着你,就像看着猪狗牛羊,他之所以没有杀你,只是因为他觉得你足够渺小,他觉得,他不值得为了猪狗们生气,他看着你屈服而心生满足。


      这样的人,他自以为是武士,却早已失去了武者的尊严。


      所以,最后,当他在擂台上面对叶问,毫无还手之力,像木桩一样被打。


      就如我们中国人所讲究的,练武即练心,所以叶问才显得无比强大,战无不胜,但当他打赢了擂台,打败了日本人之后,他的心却变得无比迷茫。

      他看着台下疯狂欢呼的同胞,他有些目眩,为什么这些人当初可以对同胞的死无动于衷,现在却如此兴高采烈;为什么他们可以轻蔑地说别人是汉奸,却丝毫不认为自己的麻木不仁卑躬屈膝是一种罪恶。

      就像那两个看热闹的武师,他们为了一袋米失去尊严,却可以毫不在乎地骂曾保护他们的翻译是汉奸;他们看着反抗的武师像狗一样被打死,自己却对着日本人伏倒在地。

      叶问明白,他赢不了,虽然他天下无敌,但他赢不了,因为他的敌人不是武师,甚至不是枪炮不是饥饿不是日本人,他的敌人,是那个名为时代的怪兽。


      他能打倒一个三个十个日本人,但他打不了一百个一千个一万个,因为他孤身一人。他放眼四望,似乎四处都是支持他的同胞,他们为他欢呼为他庆祝为他咒骂着日本人,但他们,不会去战斗。


      所以在片尾,天下无敌的他也是逃到了香港,他曾抱着一死的决心站上擂台,他打倒了对手却敌不过时代,所以最后他只想,保护好自己的妻儿。



       你曾生活美满,

       你站上你命中的擂台,

       你知道你天下无敌,

       你看着你的对手你知道他不堪一击,

       你看着你的观众你知道这已是你的夕阳黄昏,

       他们对你说,你可以选择,选择死,或是屈辱的活下去,

       但你却知道你别无选择,

       因为你天下无敌,

       因为你孤身一人。
    【详细】
    15822092
  • 格索索
    2008/12/10 18:33:07
    wilson 欢迎你回来
    昨天总算看了叶问。看完之后想说的话很多,但脱口而出的一句(真的是出自肺腑的)是:梁朝伟版的叶问,看来是完蛋了。

    甄子丹说他在拍戏之前从未接触过咏春拳,用了足足九个月的时间来练,九个月之中,去任何的片场,都带着那个重重的木桩。九个月之后的结果,是看了之后,人人都想学咏春。发行方笑的合不拢嘴,开始计划筹拍续集和前传,誓要卯足了劲儿变成黄飞鸿系列第二。这是老板们该想的问题,我们暂且按下不表
    昨天总算看了叶问。看完之后想说的话很多,但脱口而出的一句(真的是出自肺腑的)是:梁朝伟版的叶问,看来是完蛋了。

    甄子丹说他在拍戏之前从未接触过咏春拳,用了足足九个月的时间来练,九个月之中,去任何的片场,都带着那个重重的木桩。九个月之后的结果,是看了之后,人人都想学咏春。发行方笑的合不拢嘴,开始计划筹拍续集和前传,誓要卯足了劲儿变成黄飞鸿系列第二。这是老板们该想的问题,我们暂且按下不表(毕竟,狗尾续貂的故事有那么多)。但至少,这一集, 好的评论铺天盖地,真是口碑票房双丰收了。

    无论甄子丹的表演有多好(个人甚至觉得是他近年来表演最好的一部),还是得先说叶伟信。他真是我所认为香港导演里最才貌兼备的一个(我无数次的问他拿电话号码 都被工作人员阻止- -||)当年去龙虎门探班的时候,他就那么事不关己地坐在甄子丹旁边,穿着牛仔裤和跑鞋,表情轻松而略带漠然。他和余文乐长的那么像,周围无数记者都在猜测他是不是余文乐的替身,(那是我为数不多的,对自己感到骄傲的时候)。我就径直走向他,坐在他旁边开始用粤语聊天。非常记得他的几句话:“哇,你居然一眼就认出我”“这部片的摄影是郑兆强啊,你知道他吧,杜SIR喜欢用的那个(我旁边头点的小鸡啄米似的,我知道我知道。然后我们开始聊暗花等等)”。那次之后,又在导火线,叶问开机仪式等场合见到他,我甚至为了一个专访,在厕所门口堵他,然后看着他一边甩着手上的水一边一脸惊愕:你等等,我找工作人员安排。

    (好了,我又成功跑题了。)其实简单来说,叶问的叶伟信终于拨开了(或者是管住了)甄子丹的拳脚,适度地恢复了自己,文戏很出彩。这种电影,又要讴歌又要主旋律,又要躲过随时出现的剪刀手,文戏其实不太容易。而且一触及人物传记片(尤其是想要避开这个人物的光环,去反应他的真实和平凡,就更不容易。)当然,我并不是说叶问的剧情有多么不落俗套,推陈出新,一点也不,叶伟信的成功是贵在影片的节奏,他非常适当地控制整部电影的高潮,一个接一个,好看又不闷。刚刚一个打斗戏过去,他马上就能自然地接到一个家庭场景或者是朋友交谈,在观众刚刚看完熊黛林的美丽心生舒畅的时候,马上一场全新的打斗又开始,收收放放,十分舒服。之所以说他管住了甄子丹的拳脚,就是因为他有本事让甄子丹静了下来,并且让武戏文戏并驾齐驱,毫不冲突。这应该也是他们多部合作下来的成效吧。甄子丹不再是那个银幕上的功夫皇帝,而是乖眉顺眼地放下身段,好好演戏。而且武打也打的好看,继黄飞鸿之后,已经很久没见过这么流畅的打戏了。

    (越说话越多 还是没写完 下次再继续说这个片子 先让我抒个情)

    好吧,wilson,我知道,那些自动贩卖机,那些反复出现的可乐罐,那些不断质问的“你究竟知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其实都是你。无关吴镇宇。你的冷幽默(用血写HOSPITAL、劫匪与市民的大合照、叶准说:爸爸,妈妈说,如果你再不出手,家里的东西都要被打烂了!),你骨子里的灰色绝望(即使是龙虎门这样的热血青春脑残式漫画,你也禁不住地想泼冷水)都是那么的迷人。你曾经和我说过,你很苦恼自己的风格究竟是什么,连你自己还比较满意的杀破狼,也被吴镇宇骂(我想,那只是因为他太习惯爆裂刑警或者梁山伯与茱丽叶年代的你吧。因为吴镇宇自己和我说,他是个绝对的老顽固。),但在我看来,或者是那些真正爱你的人看来,这些就是你无可替代的标签。你也是个老顽固,尽管你那么面带轻松地和我说:“现在的形势和以前不同,商业很重要,梁山伯这样的电影不符合现在观众的胃口”,可是,你转瞬即逝的失望我也看的很清楚。但我知道,你不会只属于那个时代。
    【详细】
    15801516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