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身西装影评

128691328
  • 宋天师聊动漫
    2022/1/20 22:32:23
    《向着明亮那方》:写给每个平凡人的家书
    我是从外媒那里获知有这样一部国产动画电影上映的。与那些话题效应极强的CG动画大片、或是品牌作品每年例行推出的电影新作不同的是,这部画面优美、情感真挚的动画电影似乎天生就那样羞涩而低调,抑或者说弱势而无声。但是当你坐下来,仔细去聆听这种低调和无声的时候,你却仿...  (展开)
    我是从外媒那里获知有这样一部国产动画电影上映的。与那些话题效应极强的CG动画大片、或是品牌作品每年例行推出的电影新作不同的是,这部画面优美、情感真挚的动画电影似乎天生就那样羞涩而低调,抑或者说弱势而无声。但是当你坐下来,仔细去聆听这种低调和无声的时候,你却仿...  (展开)
    【详细】
    14154215
  • .
    2009/2/26 16:19:44
    揣测
         注意!严重剧透!

         用镜头说话让电影变得聪明,比如《穆赫兰大道》。然而电影一旦变得过于聪明,理解起来也便不容易。我自认不是个太聪明的人,没有以自己的能力看懂《穆赫兰大道》就是很好的说明。《秘岸》算是部聪明的电影,但我大概还看得懂,说明它也不是太过聪明,算是小聪明吧。
         注意!严重剧透!

         用镜头说话让电影变得聪明,比如《穆赫兰大道》。然而电影一旦变得过于聪明,理解起来也便不容易。我自认不是个太聪明的人,没有以自己的能力看懂《穆赫兰大道》就是很好的说明。《秘岸》算是部聪明的电影,但我大概还看得懂,说明它也不是太过聪明,算是小聪明吧。当然,有可能是我自以为看懂了,其实没看懂,那我就是自作聪明了。

         不管怎么样,在观看电影这一躲猫猫游戏中,发现导演的小聪明是件挺有趣的事,揣测别人的思想也是件挺有意思的事。想把这部电影理个头绪出来,到最后却发现我太笨,办不到。把每个人物的心理都揣测了一遍,后来觉得其他人物的心理并不难理解,所以都略去,单说阴谋的制造者——爸爸吴涛。

         爸爸吴涛、妈妈凡丽和儿子小川住在一栋老楼里。爸爸吴涛开出租,应该是晚班,因为他有八次拉到凌晨才下班的陪酒女郎苏丹;妈妈凡丽白天在厂医务室上班,晚上还要去宠物医院兼职,也相当辛苦;儿子小川正在上高中,无收入,从这家人的情况看这个家庭应该不富裕,都为生活疲于奔波。身为一家之主的爸爸一定想极力改变这种状态,而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短时间内情况不会有改变。要快速解决问题,就要创新思维,这时候爸爸看到了自家窗外的断桥,一个阴谋在他的心里慢慢萌生。

         当然影片并没有交代爸爸看到断桥这一点,这是我的揣测,但也并非无凭无据。苏丹被接到老楼里的第二天早上,她打开客厅的窗户,一下子愣住了。因为窗外正是车祸地点附近的断桥,而导演也给了这一幕一个长镜头,让断桥随着镜头的移动慢慢进入观众的视线,最后成为视觉焦点。苏丹看到断桥也许会想,吴涛正是从这里看着江边的断桥,想出了制造交通事故骗取保险的计划。

         但爸爸真正的计划是怎样的呢?是他向苏丹所说的为了帮她改变生活状态吗?不完全是。我又要开始揣测了。爸爸看着自家窗外的断桥,萌生了骗取保险金的计划。要得到保险金,他必须死。但如果保险公司不相信这是意外,即使他死了家人也一样拿不到保险金,所以他需要一个证人。而这时候他遇见了苏丹,在一连拉了苏丹几次之后,爸爸正式决定把苏丹加入到自己的计划中,让苏丹做他的证人。而他对苏丹所说的为了改变她的生活状态,也并没有完全骗她,只是隐藏了自己全部计划的本来面貌。

         苏丹曾向小川坦言,她爱着他的爸爸。但很可惜,吴涛并不爱她,一个决心寻死的人不会包二奶,他只是一心想完成自己的计划,让家里人尽快拿到钱,过上更好的生活,同时也让苏丹得到事故赔偿,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虽然苏丹要分走一部分保险金,但为了计划的圆满成功是必要的。吴涛虽然不爱苏丹,但他发觉了苏丹对自己的爱意,因此加以利用,向苏丹道出了自己计划的另一个版本。在这个版本里,吴涛骗取保险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变苏丹的生存状态,而且没有人会死。因此两个人一同练习跳车,为制造事故假象做准备。

         准备应该说是充分的,事发的前两天吴涛还特意与老婆进行了很久没有过的亲密接触,而老天有眼,最终还真让吴涛中了奖,老婆怀孕了,老婆肚子里的孩子可以看作是吴涛的生命延续。在老婆确认怀孕之后,遗像里的吴涛笑了。这应该算是意外之喜,但总的结果却并非如计划一样完美。

         第一个败笔就是苏丹瘸了。练习跳车的时候车速比较慢,而且两个人都带了护具,但要来真的当然不能带护具,而且车速要快,所以苏丹不幸在跳车时摔断了腿,落下残疾;第二个败笔是吴涛失踪了。从江里打捞上的出租车上我们可以看到,驾驶席前的车窗玻璃被撞裂了,而副驾驶前的玻璃完好无损。这说明苏丹在出租车撞上江边护栏之前已经跳车了,而吴涛却没有跳车,在出租车撞上护栏的时候一头撞在挡风玻璃上,随后与出租车一同跌进江里。如果出租车被打捞上来时,吴涛的尸体还在驾驶席上,那他就会被判定为死亡,他的家人便会马上拿到保险金;但打捞上来的出租车里空无一人,而且由于天热车窗玻璃是被摇下来的,因此推断吴涛在跌进江里以后,尸体从摇下的车窗里漂出来,被滚滚江水冲走了。由此死亡一下子变为失踪,家里人要两年以后才能拿到钱,这应该是吴涛没有想到的。

         因为摇下的车窗导致了吴涛的失踪,所以他的家人不能马上拿到钱,因此也就没有钱赔偿苏丹,致使苏丹要搬到吴涛的家里去养伤,自己的儿子爱上苏丹,这应该也是吴涛万万想不到的。
    【详细】
    17402092
  • Clyde
    2017/7/6 15:20:03
    剑走偏锋的翁维铨
    在豆瓣上搜翁维铨的电影,可以找到五个条目(注:发稿时增加到七个条目,最近添加的),评价人数在100以下的有三部(其中《荒漠人》因评价人数不足10,甚至无法显示评分),评价最多的一部是《再生人》,有700多个评分——估计是拜林子祥所赐。可见,翁维铨是一个很冷门的导演。但是,资深的港片迷不可能不知道他,因为他是香港电影新浪潮中的重要导演之一,是一个一谈及香港电影新浪潮就绕不过去的一个人物。翁维铨之所以
    在豆瓣上搜翁维铨的电影,可以找到五个条目(注:发稿时增加到七个条目,最近添加的),评价人数在100以下的有三部(其中《荒漠人》因评价人数不足10,甚至无法显示评分),评价最多的一部是《再生人》,有700多个评分——估计是拜林子祥所赐。可见,翁维铨是一个很冷门的导演。但是,资深的港片迷不可能不知道他,因为他是香港电影新浪潮中的重要导演之一,是一个一谈及香港电影新浪潮就绕不过去的一个人物。翁维铨之所以冷门,跟他“息影”多年有关,也可能跟他喜欢剑走偏锋有关。翁维铨在一次访谈中坦言自己是deviant(不正常的,异常的;离经叛道的)和自我隔离的人(转引自卓伯棠《香港新浪潮电影》294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常言谓,性格决定命运。翁维铨的性格决定了他的电影人生。
    和很多新浪潮导演在海外修读电影(如许鞍华、徐克、黄志强、蔡继光、余允抗、刘成汉等)不同,翁维铨在加州洛杉矶艺术中心学院修读的是靠近电影的摄影专业。翁维铨是一个出色的摄影家,曾多次在香港举办个人摄影展。电影方面,翁维铨是从纪录片入行的。他迄今为止的最后一部作品《金三角鸦片军阀揭秘》也是纪录片,真可谓有始有终。翁维铨曾得到著名华裔摄影大师黄宗沾的提携,他的第一部纪录片《洛克镇的一天》,就是在黄宗沾的帮助下拍摄的,他的第一次个人摄影展也是黄宗沾赞助的。在某种程度来说,黄宗沾可以说是翁维铨的恩师。
    经过一些纪录片的历练后,翁维铨于1979年推出他的第一部剧情片《行规》。这部影片“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去年突然出现在网络上,我第一时间便找来看了。所谓“行规”,其实就是警匪世界的“潜规则”,破坏“行规”者,将不容于这个世界。《行规》是一部非常黑暗非常绝望的电影,“正义”在“行规”面前不堪一击,白鹰所饰演的缉毒警只能以悲剧收场。该片可以称之为警匪片中的“黑色电影”,对后来的香港电影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比如银河映像的作品如《暗花》、《两个只能活一个》、《黑社会》等,都能够看到《行规》的影子。翁维铨毕竟是拍纪录片出身,《行规》的摄影也很纪录片,粗粝的真实感带给观众强烈的压迫感,有如黑暗世界逼人来。
    新浪潮导演出道的时候,不少人选择了犯罪题材(如梁普智、章国明、于仁泰、唐基明),翁维铨也不例外。其中原因,可能是:其一,犯罪是电影永远的噱头,筹资可能相对容易些;其二,新浪潮导演一般都有强烈的个人表达欲望,犯罪题材提供了多种刻画人性和反应现实的可能。翁维铨曾参与英国某电视台在港拍摄的一部有关毒品的纪录片,正是这次经历,让他接触到香港的毒品交易的一些内幕(警队有包庇毒贩的“行规”),从而促成了《行规》的创作。翁维铨的第一部电影就大胆揭露香港警界的黑暗,也可算剑走偏锋了吧。
    翁维铨的第二部作品《再生人》我大概是七年前看的,现在回想起来,除了张天爱(望族出身的女演员,仅出演过几部作品,形象清雅,现为成功商人)让我印象较深以外,影片并没有给我留下太多的印象。所谓“再生人”,是指通过电脑科技,结合中国的风水、占星术等,让冤死者投胎“再生”为人。冤死者“再生”,当然是有目的的——傻子都能够想得到的:重返案发现场,昭雪沉冤。说实在的,这部通俗热闹、洋中杂糅的惊悚剧让我颇为失望。我对新浪潮导演的作品一般有特别的期待,认为他们的作品至少应该做到“有佳句”(通篇欠佳的情况下),而《再生人》充其量只是一部卖弄噱头的闹剧,是一部很容易被淹没的平庸之作。看得出来,翁维铨想通过该片在商业上有所作为。但是,这只是翁维铨的一次并不成功的尝试——努力向市场投怀送抱,又用噱头向观众抛媚眼,却还是吃力不讨好。翁维铨这一次是往另一个方向上剑走偏锋,可惜底气不足,只使出去三、四成的功力。
    1982年的《荒漠人》,翁维铨又做了一次全新的尝试:与左派公司(银都机构)合作(但资金是翁维铨筹集的),回大陆(新疆)拍摄;草原、沙漠风光;少数民族风情;孤独的考古学家。《荒漠人》算不上一部出色的作品,但可能是最能够体现翁维铨的优点与个性的作品。影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考古学家庄教授是一位富有理想主义情怀的学者,他对都市生活与名利感到厌倦,在广袤无限的草原上找到了归属感。他一开始与考古学会的代表丹娜相恋,后因两人的追求不同,逐渐疏远;与此同时,他与哈萨克姑娘古丽互生情意,并在她的帮助下找到了被历史的流沙淹没的遗迹。影片进行到四分之一的时候,我已经猜到了整个故事,因为导演对人物的设定有点标签化,这些个性十分鲜明的人物的走向是很容易想象得到的。可以说,影片的故事是比较弱的,一切太过顺理成章,也就一切不咸不淡了。翁维铨还故弄玄虚地加入了一些神秘的元素,比如不断出现带鹰的老人的镜头。其实,与其强调这些与故事关联不大的细节,不如在人物个性的塑造上多用点笔墨。《荒漠人》的故事讲得不好,但摄影是比较出色的。影片使用2.35:1的画面比例拍摄,视野十分开阔,充分展现了大气磅礴、粗犷壮丽的塞外风光。翁维铨是摄影家出身,摄影本来就是他的优势,这次到新疆拍摄,景好人美,正是他大展身手的好机会,他果然也不负众望,拍出了香港电影少有的大气与壮美。前文提到,翁维铨的个性是有点孤僻的,《荒漠人》中的庄教授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翁维铨内心的写照。“荒漠人”这三个字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无边无际的荒漠中,一个渺小的人孤独前行。事实上,影片中也确实有庄教授一个人在荒漠中寻找遗迹的镜头。也许,庄教授的执着正好印证了《荒漠人》是翁维铨的“言志”之作。《荒漠人》是翁维铨的第三次剑走偏锋,这一次,他是顺着自己的个性走的,而他的个性相对于许多人来说,也许就是“偏锋”。
    青春片也是新浪潮导演经常涉猎的类型,其中蔡继光是以拍青春片为主的,谭家明也拍过两部著名的青春片:《爱杀》(1981)、《烈火青春》(1982),《三文治》则是翁维铨导演的青春片,也是他迄今为止导演的最后一部剧情片。如果要给翁维铨导演的四部剧情片排个座次,《行规》以其先锋性呈现了一个暗黑无边的警匪世界,已然是翁维铨的代表作,毫无疑问就是他最好的作品,那么,《三文治》算得上是他第二好的剧情片。《三文治》既是青春片,也是社会问题片——教育缺失的年轻一代的命运与遭遇。《三文治》讲述三个“死党”的故事:阿占和阿肥一起长大,胆小懦弱的阿肥视高大帅气的阿占为偶像,性格泼辣的阿猫是阿占的女友,同时也是阿肥的暗恋对象。由于受教育程度不高,阿占和阿肥只能靠打零工为生。因为阿猫怀孕,阿占和阿肥便拼命赚钱,并打算让阿猫到美国产子。他们同时打几份工,还是赚不到去美国的钱,无奈之下,三人绑架了东家的女儿,勒索了5万港币。钱筹到了,却因为没有稳定的工作,他们被美国移民官拒签了。为逃避警察的抓捕,三人躲到小岛上。刚好碰上之前被他们绑架的小女孩落水,阿占和阿肥不顾暴露的危险奋力抢救,当阿占把孩子抱上船的时候,阿肥却被暗涌吞噬了。影片的故事也不算太出色,但总算脉络清晰,而人物也塑造得比较成功。影片当中有一场戏特别出色,就是阿占砸车的那一场,把年轻人的愤怒和绝望表现得非常生动、有力。影片对三个人的关系也处理得很好,二男一女的组合,好比一个“三文治”,而他们的青春,也好比“三文治”那样被“夹住”。影片也涉及了不少当时的社会情景的细节,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阶层之间的差异、父母对孩子的忽略等,这些都突出了影片的批判性。新浪潮的作品中,具有批判色彩的不在少数,比翁维铨尖锐的也不在少数(比如《爱杀》、《地狱无门》等),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三文治》算不上剑走偏锋的作品。但从内容上来说,《三文治》是一部与之前的三部作品都有所不同的作品,翁维铨仍然在寻找突破,也算是轻轻地剑走偏锋了。
    翁维铨由纪录片入行,最后又选择《金三角鸦片军阀揭秘》这部纪录片作为自己的导演生涯的收官之作,给自己的电影生涯来了个首尾照应。前文已说,《金三角鸦片军阀揭秘》不是翁维铨的独立创作,而且,翁维铨的名字还排在阿特连哥维之后。不过,由于影片曾在香港上映,所以大家还是习惯视之为翁维铨的作品。看片名,很容易认为该片是一部猎奇之作,会让大家看到大量惊人、新奇的东西。但事实上,这是一部比较平实、相对客观的作品,并没有刻意走猎奇的路线(当然,内容的本身已经很猛料了)。影片简单介绍了金三角毒品基地的形成以及当中错综复杂的关系,主要内容则是围绕国民党遗军将领张苏泉展开的。前面三分之二主要讲张苏泉带兵劫走罗新汉的一大批鸦片的过程。后面三分之一讲摄影队时隔十多年后,重访金三角,再访“不倒翁”张苏泉(作为雇佣军首领,此时他已经换了主子)。张苏泉作为影片的“主人公”,在影片中有大量的访谈,中间穿插他的部队训练、行军、打仗、摆弄鸦片等细节。影片大体把金三角各派系以及他们与各国政府(缅甸、泰国、寮国【即老挝】、美国【曾有意与鸦片军阀合作,收购金三角的鸦片,将之销毁】等)之间的复杂关系介绍清楚了,但很多内容是通过图片和旁白表现了,一手资料还是比较有限的。不过,对于这样一个极难接近的题材(很难获得拍摄的机会,而且风险太大),我们不能苛求影片做到细节详实、面面俱到。翁维铨拍摄这部纪录片,绝对是冒着生命的危险的,虽然有很多遗憾,但至少我们看到了那些人那些事,比图片、文字真实、鲜活多了。如果说《金三角鸦片军阀揭秘》有许多让观众感到不满足、不过瘾的地方,那么,主要责任不在创作者,而在于这块土地实在太过隐秘。为了拍摄一部电影,翁维铨赌上了自己的性命,如果这还不算剑走偏锋,那这个词实在逊毙了——也许,用“铤而走险”更为合适。
    从翁维铨的几部作品看,他不是一个极端的导演,但算得上一位意识先锋、视角独特的导演。他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他创作每一部作品的时候,都试图尝新并力图突破。为保险起见,很多导演一再重复自己所擅长的,并满足于此,而翁维铨恰好相反。在新浪潮导演中,翁维铨的成就并不高,但他一再求新求变,保存了“锐气”,也不负“新浪潮”了。我说翁维铨是一位剑走偏锋的导演,也许并不准确,但他在电影上一再变招,剑法不凡,剑风不俗,谓之“偏锋”,也算差强人意吧。

    翁维铨至今一共导演了四部剧情片:《行规》(1979)、《再生人》(1981)、《荒漠人》(1982)、《三文治》(1984)。1987年出品的《金三角鸦片军阀揭秘》是由阿特连哥维和翁维铨联合导演,只能算半部翁维铨的作品。

    后记

    近年,学术界开始重视对翁维铨的电影生涯的研究,2015年,香港电影资料馆出版了《迷走四方——翁维铨的电影与摄影》一书。
    【详细】
    86474305
  • 七姐Claudia
    2020/5/3 18:43:06
    专为承受着丧亲之痛的人拍的黑暗喜剧
    《后半生》第一季完结后豆瓣分数目前停留在8.4分;第二季刚刚播出分数就飙升到9.0分,并是不质量上升了(第一季台词质量已经是我看过的所有剧的TOP之一,第二季只是维持了水准),而是第一季那种极度消极的“丧”气质已经涮掉了不喜欢这部剧的观众。 最明显的就是第一季你还能...  (展开)
    《后半生》第一季完结后豆瓣分数目前停留在8.4分;第二季刚刚播出分数就飙升到9.0分,并是不质量上升了(第一季台词质量已经是我看过的所有剧的TOP之一,第二季只是维持了水准),而是第一季那种极度消极的“丧”气质已经涮掉了不喜欢这部剧的观众。 最明显的就是第一季你还能...  (展开)
    【详细】
    12562219
  • 烟挞听敏
    2014/9/10 14:36:11
    下一站,那山地
    被称“中国第一部基督教电影”的《下一站,再爱你》成功在中国上映了。微信不同的基督教订阅号流传“此片三日内票房不达标将被迫落画”的消息,人本地促使大量有基督信仰的群众组织观看。

    可惜该片福音模糊、扭曲,可说是宣扬“人的爱”的电影。亢长描写的是主角夫妇理想化的恩爱生活(以一起吃喝玩乐的方法表现)。片中循环播放“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慢慢变老”这首宣传人爱的情歌进行洗脑,奠定了在患病
    被称“中国第一部基督教电影”的《下一站,再爱你》成功在中国上映了。微信不同的基督教订阅号流传“此片三日内票房不达标将被迫落画”的消息,人本地促使大量有基督信仰的群众组织观看。

    可惜该片福音模糊、扭曲,可说是宣扬“人的爱”的电影。亢长描写的是主角夫妇理想化的恩爱生活(以一起吃喝玩乐的方法表现)。片中循环播放“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慢慢变老”这首宣传人爱的情歌进行洗脑,奠定了在患病女主角弥留之际渲染的“人的悲情、人爱的伟大”的基调。

    这狭隘的人爱!人错误地切切追求,并以它为救赎的偶像!片中医生甚至自私地说“永远不要医你爱的人”。在爱得越深,分得越惨的事实中,我们被警醒:有多少信徒并没有天国的切实盼望,更没有在地上体验过属于神儿女的天国祝福,活得贫穷彷徨!?

    在教堂遇到的老奶奶对女主角说的“不要着眼苦难”成为女主角心态转折点。但对处于癌症晚期的恐慌痛苦中的人,除了主耶稣赐下的永生盼望,还有什么能够完全安息和释放她呢?

    也许是审查上有难度,但如果这样就在传播福音上妥协的话,还远不如那无数为了传播黑暗文化倾注心血的电影人!请翻开《使徒行传》,基督徒应该是世界上最勇敢灵活的人!

    用光明文化挽救这末世时代,将人引导归主是每个基督徒的责任。求主加力!并且我知道您已把这山地赐给我们,阿们。
    【详细】
    6981583
  • 岩言
    2012/8/19 19:12:06
    有空,再玩你
    爱情,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得闲饮茶》题目起得风轻云淡,如同寒暄一般,对于电影的切入也是很从小的角度切入,然而,随着镜头的拉伸、转换,在我们面前渐渐勾勒的却是一个并不那么轻松惬意的爱情命题。
    若说电影的故事,也很简单,无非就是一个男孩在无意间遇上一个女孩,然后喜欢上女孩,虽然女孩并不在意他,然而他却一往而深,一而再,再而三的为爱情付出,在那份执着的喜欢面前,朋友、父母通通放在了身后。直到某一天
    爱情,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得闲饮茶》题目起得风轻云淡,如同寒暄一般,对于电影的切入也是很从小的角度切入,然而,随着镜头的拉伸、转换,在我们面前渐渐勾勒的却是一个并不那么轻松惬意的爱情命题。
    若说电影的故事,也很简单,无非就是一个男孩在无意间遇上一个女孩,然后喜欢上女孩,虽然女孩并不在意他,然而他却一往而深,一而再,再而三的为爱情付出,在那份执着的喜欢面前,朋友、父母通通放在了身后。直到某一天,女孩残忍的说出真相,自己并未喜欢他,让男孩坠入了深渊,痛苦的挣扎过后,才慢慢放手。偏偏在男孩放开以后,女孩才渐渐明白男孩的好,只是,当时已惘然。
    电影,有些时候也同小说一样,如果能够在影片结束以后,片尾字幕出来的那一刻,观众然而为着结局而恋恋不舍或者无尽想象着后续的故事,那么,这样的电影总让人着迷。因为我们看电影,总不是单单为了打发那90分钟的时间,若能让我们更多的思考,这边是最好。无疑,得闲饮茶做到了,在最后的时候,我能想象着在观众离开电影院的时候,有些人在为这段恋情惋惜,继而思考着爱情这玩意儿究竟该怎么样去对待,有些人则在猜测主人公后面的故事,甚至嗔怪导演为什么要故弄玄虚。
    在一种电影的情况是,在电影中你能找到自己的影子,然后不自觉的将里面的自己不停的放大,最后放佛感觉导演在说自己的故事,又或者,导演说出了关于爱情的真谛。在《得闲饮茶》中,导演说了一个爱情的时差的问题,无非是你喜欢我时,我未知,我喜欢你时,你已远。因为,这是一个普遍现象,所以我猜想会有很多人在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梁文道在一篇说到读书的文章中曾经说到畅销书的三个要素,无非就是把大家都知道的东西用一种大家没见过的方式表达出来。既然让读者能看懂,又让他们觉得获得了新颖的知识。
    倘若将《得闲饮茶》看做一篇小品,应该更为恰当吧。就像赵本山一样,用一段夹杂笑料的表演讲一个带着心酸的故事。而《得闲饮茶》中常常不经意间表现出来的小创意更加印证了这一点,比如刷爆的信用卡直接爆炸,比如说出女孩今天与昨天的不同,变成了找茬游戏,比如失恋后被困心房,成了直观的牢房,这让影片多了笑料,让读者一次次莞尔,仿佛在酝酿一次次感情的小波澜一样,轻轻的挑逗你,让你痒痒的,却并不去挠。
    《得闲饮茶》会让我想起彭浩翔的《志明与春娇》,然而,林子聪终究还是没有彭浩翔的功力,彭浩翔处理故事更加老练,他的幽默更带有几分成年人的成熟,而在拍摄技巧上,个人感觉,明显彭浩翔的摄影和镜头感胜出林子聪不止一筹。
    还是说回来,关于爱情。爱情是一个难题,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爱情故事,然而,故事的内在却总有相似部分,如同医院里接的病人,有各式各样的病,但是总有相似的伤或者相似的疼。
    我喜欢这个故事,因为我喜欢那个爱的忘乎所以的阿文,那个即使受伤,即是做了男奴也毫不在乎的阿文,喜欢那个被困自己的心境,醉酒,然后艰难逃离的阿文,喜欢那个心情平复之后又回到当初的牢笼来看看的阿文,也喜欢那个放手后,却依然带着爱的阿文,虽然带着爱,却理智的保持距离的阿文。
    Karen每次无聊的时候,才想起阿文,一旦有约,立刻闪人,她对阿文说:你说出我今天和昨天的不同,我就做你女朋友,更像是一个游戏。每一次,将阿文约出来之后,总是草草留一句:得闲饮茶,无非就是说,等我有空,你陪我玩,直接点说,等我有空,再玩你。最后的最后,karen才明白自己玩弄的不是阿文,而是爱情,是自己已经参与其中的爱情。而我,宁愿相信,影片最后,karen坐进心牢不是因为前男友,而是因为阿文。
    总之,我很喜欢《得闲饮茶》。
    当你看一部电影,能找到一点心情,能领悟一点爱情,这就足够了,不是吗?
    【详细】
    55521523
  • 月球本著民手记
    2018/10/19 21:23:44

    视角之有趣同时反映在拍摄技巧和故事上。技巧上大量运用手持拍摄,看惯了精致戏剧风的反映英国王室的影片,再来看此片,初看粗糙,渐渐会有类似《帝国的毁灭》的深刻代入感。关注的是军事弱国在注定国破的危局前要做出的抉择,捍卫国族与王室的荣耀与底线,还是要以辱国的代价尽可能挽救人民,从国王的角度看,还要充分顾及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程序正义,承受名誉带来的重压和负罪情绪,以及制度下的深深无力感。作为“主旋律”

    视角之有趣同时反映在拍摄技巧和故事上。技巧上大量运用手持拍摄,看惯了精致戏剧风的反映英国王室的影片,再来看此片,初看粗糙,渐渐会有类似《帝国的毁灭》的深刻代入感。关注的是军事弱国在注定国破的危局前要做出的抉择,捍卫国族与王室的荣耀与底线,还是要以辱国的代价尽可能挽救人民,从国王的角度看,还要充分顾及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程序正义,承受名誉带来的重压和负罪情绪,以及制度下的深深无力感。作为“主旋律”影片,它显然自豪于本国的政体,对哈康七世也充满敬意,但在“民选国王”“民主即是挪威”之外,影片也不避讳表现国王只能含饴弄孙,无可施展的隐隐无奈。影片高潮段落国王所给出的答案,也正是上述背景和情绪下的综合产物,这是挪威电影人带来的独有的视角,是身披曾经的大英帝国与美利坚光环的英语系电影人恐怕无法准确传达的所谓“小国”的傲骨。德国外交官,以身验证了,一种错误立场下的怜悯有多么脆弱,哪怕他用心至诚,行为本身却仍是虚伪的,只是不能从罪恶脱身后的自我同情与安慰。个人很喜欢陆川导演饱受争议的《南京!南京!》,然而影片在角川的塑造上,虽试图赋予他以“人”的一面,却没能像《国王的选择》塑造德国外交官时这样深入而通透,失之轻佻。可惜对挪威历史了解甚少,单说影片本身的话,还是值得一看,据说是挪威史上观影人数最多的影片啦。

    【详细】
    9715559
  • 瑞波恩
    2017/11/30 11:24:56
    坏人也会有爱啊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巨额来电》超前点映的这个晚上,是北京的入冬以来很冷的一天,大风吹得人东倒西歪。 最近糟心的事太多,让人常常觉得世界一片黑暗,所以想看一部电影调剂一下心情,而又幸运地入选《巨额来电》的超前点映活动,现场还见到了桂纶镁张孝全陈学冬一众明星,星光璀璨,治愈心情...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巨额来电》超前点映的这个晚上,是北京的入冬以来很冷的一天,大风吹得人东倒西歪。 最近糟心的事太多,让人常常觉得世界一片黑暗,所以想看一部电影调剂一下心情,而又幸运地入选《巨额来电》的超前点映活动,现场还见到了桂纶镁张孝全陈学冬一众明星,星光璀璨,治愈心情...  (展开)
    【详细】
    8955253
  • 喵喵君2021
    2022/8/29 14:48:16
    作为系列衍生番外剧还是可以的
    话说,警察小姐姐的设定很好嗑哦!从第三季开始居然还看到隐约的姬情了,未来可期啊?御姐,哦耶!从第一季开始就有。很不错哦! 话说,警察小姐姐的设定很好嗑哦!从第三季开始居然还看到隐约的姬情了,未来可期啊?御姐,哦耶!从第一季开始就有。很不错哦! 话说,警察小姐...  (展开)
    话说,警察小姐姐的设定很好嗑哦!从第三季开始居然还看到隐约的姬情了,未来可期啊?御姐,哦耶!从第一季开始就有。很不错哦! 话说,警察小姐姐的设定很好嗑哦!从第三季开始居然还看到隐约的姬情了,未来可期啊?御姐,哦耶!从第一季开始就有。很不错哦! 话说,警察小姐...  (展开)
    【详细】
    14614215
  • 炳叔
    2018/12/6 8:14:33
    请你记住我:我的作品、悲剧和不放弃

    这是一部充满同行、朋友和影迷智慧的电影。

    它用一个特别俗的、小镇女闯上海滩的、明星梦成真的故事,纪念了,赵丹。

    用作品,纪念了作品。

    用悲剧,纪念了悲剧。

    用不放弃,纪念了不放弃。

    这是一部充满同行、朋友和影迷智慧的电影。

    它用一个特别俗的、小镇女闯上海滩的、明星梦成真的故事,纪念了,赵丹。

    用作品,纪念了作品。

    用悲剧,纪念了悲剧。

    用不放弃,纪念了不放弃。

    9803308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