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y影评

12305461
  • 米粥
    2018/7/9 21:03:36
    最大的缺点还是配音…

    还可以啊…画面相当不差钱了,做得很精细配乐也做得不错,至少是不出戏的人物形象也算符合原著设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是这个配音…呃…典型国产仙侠剧配音画风主角的配音倒还凑合,NPC配音和旁白配音简直就是糟糕:1. 毫无生活气息,一股配音室播音腔味道;

    这里的播音腔,说的是不符合场景以及生活设定,配音的声音总是有一股念稿子的味道。人在不同状况下,声音的轻重缓急,咬字,尾音,腔调一定是不

    还可以啊…画面相当不差钱了,做得很精细配乐也做得不错,至少是不出戏的人物形象也算符合原著设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是这个配音…呃…典型国产仙侠剧配音画风主角的配音倒还凑合,NPC配音和旁白配音简直就是糟糕:1. 毫无生活气息,一股配音室播音腔味道;

    这里的播音腔,说的是不符合场景以及生活设定,配音的声音总是有一股念稿子的味道。人在不同状况下,声音的轻重缓急,咬字,尾音,腔调一定是不一样的。哪怕是同一个人,安安静静坐着说话的声音,和疾跑几百米后再喘息着说话,给人感觉绝对是不一样的。

    还有一点是,老一辈影视配音演员给我的感觉声音是比较“厚”的,但是新一辈的影视配音总给我一种比较“浮”的感觉,或者说是比较“轻”。这一点一直让我很费解,难道是发音位置的区别吗???????

    2. 角色划分应该是有老有少吧,可这声音听着都像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一点年龄层次都没有,所以就很难有沉浸感,很出戏;

    3. 配音演员似乎是没有揣摩角色的出身背景,文化程度,身高,胖瘦,当前情景下的身体状况等等身份设定,每个角色听起来都是浮于表面,一个味道,很难从声音去区分角色特征; 不管是什么场景下的对白独白,听起来的感觉都像是一群大学生正在演话剧;

    可是公平点讲,这个问题几乎是现在国漫通病,不唯这一家,还是打四分吧。

    ………………………我是分割符………………………………

    举几个感觉违和感比较强的例子吧,

    几岁的孩子配音: 听起来像二十多岁的女生在含着舌头说话;

    二十多岁的恶霸少爷: 不到三十的尖锐男高音(这个声音未见其人时,笔者脑补的是个又高又瘦的人,实则画面是一个大胖子);

    恶霸少爷的娘(角色设定应该是四十有余): 二十出头的年轻女生声,比饰演儿子的声音感觉还要年轻些;

    蓝景仪: (主要角色来了)我记得书中他是十几岁的少年啊,声音应该是较为稚嫩才对,但是配音是二十几岁,一把沉稳的男中音。上述几个角色中,他应该是设定年纪最小的,反而听起来年纪最大;

    【详细】
    9503891
  • waking王小心
    2018/12/10 14:55:03
    《波西米亚狂想曲》:全人类的乡愁
    对于皇后乐队的主唱Freddie Mercury,我只知道三点:第一,他是同性恋;第二,他死于艾滋病;第三,他创作了了不起的《波西米亚狂想曲》。所以,我的影评和他的各种级别的粉丝的影评视角是不一样的。然而,即使我只知道这三点,仍然不影响我坐在影院的最后一排,欣赏了两个小时...  (展开
    对于皇后乐队的主唱Freddie Mercury,我只知道三点:第一,他是同性恋;第二,他死于艾滋病;第三,他创作了了不起的《波西米亚狂想曲》。所以,我的影评和他的各种级别的粉丝的影评视角是不一样的。然而,即使我只知道这三点,仍然不影响我坐在影院的最后一排,欣赏了两个小时...  (展开)
    【详细】
    9814222
  • 欢乐分裂
    2018/1/8 13:29:40
    梦里不知身是客

    自2016年起,梅峰执导的《不成问题的问题》在各大电影节斩获不少奖项,今年11月在国内院线的上映,让影迷们终于有机会一睹这部书卷气极浓的“新文人电影”。影片的主创人员几乎清一色是北京电影学院一线中青年骨干教师,在老舍先生原有的雅讽戏谑文字基础之上,以中国古典主义审美为准则,结合现代视听语言,贡献出今年最惊喜的国产佳作之一。

    老舍的原著是两万多字的短篇小说,以抗战时期的大后方为背景

    自2016年起,梅峰执导的《不成问题的问题》在各大电影节斩获不少奖项,今年11月在国内院线的上映,让影迷们终于有机会一睹这部书卷气极浓的“新文人电影”。影片的主创人员几乎清一色是北京电影学院一线中青年骨干教师,在老舍先生原有的雅讽戏谑文字基础之上,以中国古典主义审美为准则,结合现代视听语言,贡献出今年最惊喜的国产佳作之一。

    老舍的原著是两万多字的短篇小说,以抗战时期的大后方为背景,讲述精明能干的农场管理者丁务源从容应对股东质问其赔钱,周旋于各色人等,用尽手段,终于得以保住职位。老舍先生不愧为语言大师,白描功力绝佳,平淡简单的零散字词经他一组装,竟生出无限的凝练妙义,通篇的鲜活人物群像跃然纸上;语言风格幽默犀利,然而又含着无限的愤懑与悲悯,在表象欢快的叙述下,实则蕴意了深沉的悲哀。把握住这些要点,梅峰对原著的改编相当成功。影片整体风格走简洁优美低调的路线,清淡至简、烟云雾霭的水墨风是典型的古典主义审美倾向,远望冷冽清明、水波不兴,近观暗流奔涌、跌宕起伏,克制疏离之下戏剧性依然非常强劲,这一方面得益于文本本身的戏剧张力,另一方面也是梅峰对作品改编的把控能力,依照三位男性的出场顺序隔为相辅相成的三幕剧,人物牵绊情节勾连,细处草蛇灰线,将抽象的、漫画式的文字打造成一个具象化的、可感的物质世界。

    精妙改动一二

    原著里的场景一直停留于农场,如若改编成电影,视觉空间难免单调。文字有留白遐想的余地,而影像则受限于视域范围。影片的几个主要场景都设计成与空间主人相得益彰的氛围,丁务源的卧室方正整洁,契合他四平八稳、八面玲珑的作风;秦妙斋的房间倾斜凌乱,暗指此人浮夸聒噪、不务正业;尤大兴的寄居处局促仓皇,显示此地并非是一个久居之地;许宅的内景是典型的中国大户人家,深门大院,重重方圆门框里的玲珑诡谲;以及少爷生日那天的楼上楼下设计,都带有明显的阶层指涉成分;办公大厅的亮堂宽敞,恰如舞台中央,是本片舞台化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空间的设定,让影片的叙事层次丰富起来,并保证观众观影兴致的热情。

    原著里的人物关系较简单,股东们及其家属并未过多着墨(电影中有较多戏份的三太太与佟小姐是后来添设的),只以虚焦的背景出现在对丁务源的描述里。对吴教授的失踪,原著只在结尾一笔带过,而电影中自秦妙斋一出场,就给到教授失踪的镜头,或许观众还会心生疑窦:此人究竟是何人?也正因为这个疑虑,秦妙斋这个人物的中途出现,让不少观众都有出戏感,仿佛这个从天而降的伪艺术家与主线索割裂,直至结尾才恍然大悟他的角色功能。但原著中他的出场,也是半途突降,笔锋一转,他就现身在下一行的文字,开始夸夸其谈,细细想来倒也符合他不请自来的自来熟性格。

    三太太这个人物在影片中相当亮眼,她在有意无意间推动了剧情的发展,无论是丁务源的得势失势,还是佟小姐的陷入与清醒,以及整个农场的发展走向,都与她不无关联。佟小姐的加入,首先是巩固秦妙斋的形象,也将许、佟两家背后的权益争夺明朗化,更暗指整个大后方、整个中国的社会状况,所谓“前后吃紧,后方紧吃。”从上海看飞机下蛋,到重庆搓麻将打发无聊日子,依稀可见《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影子。原著中唯一的女性明霞,从原先的偷鸡蛋到被贿赂鸡蛋,细节稍作改变以保持人物的美好,并略去恋爱史一段以保全主线简洁。

    影像基调细数

    三幕剧既以人物划分,又以镜头质感切分,规整清晰。丁务源部分多以固定机头为主,秦妙斋部分有手持镜头的加入,而到尤大兴的部分照明度愈低,风雨悲兮,如主创所言,强调一种“大地感”。

    影片以黑白片呈现,引起很多讨论,梅峰则表示这是为了刻意间离出一个意想中的“民国”,是存于记忆中的历史,也更符合现代人遥望过去的目光。不少观众在观后都表示这并非是一部纯粹的黑白片,很多段落都呈现出一种介于黑白之间的灰色,尤其在照明度最低的最后一章,非黑非白的色调尤其明显。其实本片是彩色调成黑白,摄影师为了避免过于锐利的视觉效果,将色温调错并保持错误的灰色调,致使有些观众感受到某种虚焦。这种“做旧”的方法,既保持了当时「现实」的真相,也不至于沦落到庸俗的民国想象中去,并用一种略带仪式感的凝重舞台腔牢牢压住,不让改编后多出来的人和事造成旁枝逸出,在整体的影像基调上保持了一开始就制定的“优雅简洁”的目标。

    虽是黑白片,但如细节如此考究的一部影片,如何呈现肌理层次呢?大银幕上细细品味,我们会发现在用心的布光下,黑与白也能泛出如此丰富的层次。摄影师参考卡拉瓦乔的用光方法,尽量回避能被看出的痕迹,尽量处理到无明显的光源存在。如果画框中有明确光源,那也一定是为了叙事的需要,比如办公大厅中丁务源和尤大兴的对望,两人头顶都有明显的光源(凸显人物的轮廓),尤大兴左手边还有一盏台灯,意指两人的第一次冲突显形,尤大兴显然是站在有理的一边。

    影片的空镜曼妙空灵,诗意逶迤,为细腻隽永的整体基调贡献良多,雾气氤氲的山城提供写意良方,表层覆盖了一层接近《小城之春》的外衣;而明争暗斗的剧情则注脚写实,两方面的平衡制约完成得相当不错。从道具的摆设、自然的声效、言谈的腔调,我们都可以感受到一种浓浓的民国气韵,让人联想起《围城》里的书生意气、人情世故,后来看访谈,梅峰果然也谈到《围城》给他的影响,也强调“电影的整体视角是观察式的,不要强化主观介入。”恰是遵循巴赞之“事件的完整性受到尊重”的原则,让重要的事情发生在中远景里,因此本片的景别都比较大,基本摒弃正反打,让事件流淌在一个自生发展的空间里,场面调度更多依靠的是人物自身的运动,这就使得观众更拥有观看话剧的错觉,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削弱影像的生活质感,是谓“匠气”。

    醒世寓言永恒

    这一出以一农场映鉴世事格局、照射千秋人心不古的戏剧,时至今天仍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中国社会向来讲究人情关系、面子问题,生存的方方面面都关乎此二者。

    丁务源能在农场亏本的情况下,依然稳坐一把手,就是抓准了股东们的心思,这一点在原著中体现得尤其明显。场长是做大生意的,开农场是副业,赔点钱算什么!股东们仰人鼻息,得罪了大老板才不合算——由此丁务源获得了生存空间。影片将重点落在许老板和佟老板身上,两人虽是合伙人,却各有各的算计,自然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丁务源以逢迎姿态搞定上司,对待下属则春风化雨中笑里藏刀,先是与群众打成一片,暗中釜底抽薪,得势时沆瀣一气,失势时借刀杀人,虽无文化,厚黑学功夫一流,是典型跑江湖的奸猾之徒,也是宵小的缩影。放大至当时的政治格局,这类人在后方紧吃,沉湎于溜须拍马换取高位,两面三刀以求在政权更替中如山不倒,在歌舞升平中浑然忘却战争,世事历来如此,时代的车轮何曾碾压过他们。

    因此,务实勤勉的尤大兴们注定永远无法得势,一面被上司斥责以做事太较真、不考虑大局,一面在百姓中赢得“走狗”恶名,加上他执拗顶真的性格,失败在情理之中。他也曾抱着满腔的热血回归祖国,冀望把血汗献给国家,用科学的方法与法律的生活建设新中国,谁承想实干家从来不适合惟“面子关系”至上的社会,最终只能痛苦地意识到“与这帮乌合之众搞不到一起”(乌合之众内部的分分合合也是皆为利来、皆为利往,李会计与寿生就是典型)。这个永恒的难题何止在战时,日光之下无新鲜事,今日又改善多少?所谓伟大作品的永恒魅力,就在于其普世意义。当尤大兴与明霞消失在来时的路上,阴云压顶,风雨欲来,当真是梦里不知身是客。

    载于《看电影·2017.12》

    【详细】
    90543115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