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84912
  • 回家种田
    2019/7/2 15:25:51
    物语系列喜欢的角色排名

    本人女,物语铁粉一枚。物语系列吸引我的是有趣的故事及特别的表现手法,因为是女性,所以不喜欢卖肉情节。在看过物语的几乎全部动画以及少量的小说后,以下是本人对角色喜爱程度排名。

    第一梯队:很喜欢

    894,战场原黑仪,猴子,忍野咩咩

    第二梯队:挺喜欢的

    本人女,物语铁粉一枚。物语系列吸引我的是有趣的故事及特别的表现手法,因为是女性,所以不喜欢卖肉情节。在看过物语的几乎全部动画以及少量的小说后,以下是本人对角色喜爱程度排名。

    第一梯队:很喜欢

    894,战场原黑仪,猴子,忍野咩咩

    第二梯队:挺喜欢的角色

    千石抚子,羽川,斧乃木余接,火焰姐妹,阿良良木历,老仓育,贝木泥舟

    第三梯队:感觉一般的

    忍,忍野扇,卧烟伊豆湖,影缝余弦。

    主角团里,把忍放到了第三梯队,因为有点不喜欢忍的性格角色设定,而且真的无法不理解忍和历的情感。不过我不是引战啦,只是我个人不喜欢罢了

    忍野扇放在后面,是因为她一出场的造型把我吓到了(黑眼珠),其实还是很有趣的。

    最喜欢894,大概是因为倾物语。猴子??三观很正,虽然是阿良良木学长的xx奴隶......哈哈哈哈。特别心疼斧乃木和老仓育。

    怎么也不喜欢卧烟伊豆湖。影缝余弦出场太少。

    喜欢物语系列的妹子真的不多,我主要觉得故事很有趣 画风也有趣。说起来这不是一部后宫番,而是青春剧。

    【详细】
    10281726
  • 哈哈哈哈哈
    2021/4/29 18:34:25
    又一坑男主之作

    不愧是小女花不弃2.0,一样的套路,甚至有过之无不及。男主就是一个引流的工具人,没有完整故事线,戏份非常少,还不如配角多,但是毕雯珺演技有进步,演得还不错。剧情很糟糕,逻辑性很差,编剧七拼八凑各种狗血悲惨桥段来强行煽情,强行让好人通通领盒饭。妆造审美不行,看了那么多剧,没见过这么丑的头套,全靠毕雯珺颜值撑着,所有男演员的眉毛画得都很灾难,仿佛是根据同一张眉卡涂的,

    不愧是小女花不弃2.0,一样的套路,甚至有过之无不及。男主就是一个引流的工具人,没有完整故事线,戏份非常少,还不如配角多,但是毕雯珺演技有进步,演得还不错。剧情很糟糕,逻辑性很差,编剧七拼八凑各种狗血悲惨桥段来强行煽情,强行让好人通通领盒饭。妆造审美不行,看了那么多剧,没见过这么丑的头套,全靠毕雯珺颜值撑着,所有男演员的眉毛画得都很灾难,仿佛是根据同一张眉卡涂的,还有那一堆芭比粉服饰,女的穿穿就算了,男的也穿,辣眼睛。女主人设也不行,圣母傻白甜,有小聪明但行事高调固执,前几集简直灾星附体,对她好的角色通通因她而死,创业居然做山寨高仿,感情方面前期感觉在养鱼,对待男主男二男三的示好帮助都接受,拜师也是强人所难,扛不起大女主。唯一好看的片段就是男女主为数不多同框发糖的片段了,毕雯珺真的很苏,男女主谈恋爱的戏真的很甜,到目前为止,最好看的也就是第2集,第17集,第21集和第24集。女二男二的戏份真的又长又臭,完全不想看。

    看了一些原声花絮,真的觉得毕雯珺很敬业,原声台词其实也挺不错的,可惜最后剧方没用原声,没想到是真的把一只活的蛐蛐放在他鼻子上反复拍就为了那一秒的镜头,恐高但是吊威亚吊很高了也咬牙坚持。还有21集那个针灸好像是真扎他脸上和手上了,看着都疼。只能说这部剧辜负了他的付出,第一次女装,荧屏初吻,第一次演傻子都在这部剧。

    希望毕雯珺之后不要再遇上这种专坑男主的剧了。从毕雯珺播出的几部剧都可以看出他演戏有天赋,每一部都有进步和突破,演员之路会越走越稳的,继续加油吧!

    最后分享一些我觉得还不错的镜头:

    13512921
  • flame93
    2018/6/21 13:37:18
    非纯粹火花影评with “to KY”

    特地注册一个账号来评论一下。

    本来我是搜一下电影过来这个页面的,哇看了好几遍简直不敢确认这是电影版的评论页面,我以为是电视剧版的呢,电视剧版不知道拍成什么样,反正从小到大我看的所有所谓“封神”的电影电视剧最终都不过是“情怀”和“先入为主”造成的似乎“不可逾越”,所以从来不认为有任何角色任何剧是不可超越的。

    但不管电视剧拍成什么样,我被如此海量的ky粉吓到了,难道是说此

    特地注册一个账号来评论一下。

    本来我是搜一下电影过来这个页面的,哇看了好几遍简直不敢确认这是电影版的评论页面,我以为是电视剧版的呢,电视剧版不知道拍成什么样,反正从小到大我看的所有所谓“封神”的电影电视剧最终都不过是“情怀”和“先入为主”造成的似乎“不可逾越”,所以从来不认为有任何角色任何剧是不可超越的。

    但不管电视剧拍成什么样,我被如此海量的ky粉吓到了,难道是说此剧看完就会变成ky吗?觉得反正我想看的还有如山多,这部剧无限押后吧,就...piapia的(微笑)。

    看到很多ky粉说想看的情景都没了blabla,哦不是原著上的情景哦,是电视剧上的情景,奉劝你们一句,何必呢,出门百度一下“电视剧+火花+百度资源”,下载,然后安装一个pr软件,亲,听说过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吗?你想法这么固定何必要做伸手党等别人投喂你一个符合你要求的电影呢?自己剪就好了嘛!场景、人物绝对满足你要求!期待您的“大作”哈。(上面这句是讽刺,不知道电视剧粉能不能看得懂,微笑)

    之所以要拍成电影,重新编剧(对了顺便说影版编剧也有参与电视剧版的编剧),重新选角,是为什么呢?因为电视剧拍的好?那正常制作人会选择原角色好嘛,选角到剧本都表现出是打算从另一种角度去呈现这个故事好嘛,您自己理解力低下视野不够开放世界观太过单一是您自己的问题,自大到觉得自己比资深搞笑艺人更能理解火花想表现的思想、情感和意义,这不光是固执和年龄小可以解释的,这就是傻逼,纯的。(不好意思爆一句粗,想不出好听的形容词了)

    再来说选角,菅田的青春少年气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与生俱来,总能在短短几幕戏中扑面而来,后面的挫折、短暂的昙花一现、紧接着又是挫折,这个时间长度来表现不显得急躁,反而戏剧冲突更激烈,受到更大的冲击,菅田的优势在他的说服力,任何角色他都能加入自己的理解去丰满它,让角色更合理,真正成为一个人物而不是一个道具。剧本设定总是有限的,剩下的部分全靠演员自己补,补出来的多少都会有演员自己的理解,所以不同演员演相同角色也不一样就是这个原因,这也是经典剧本不断翻拍下我个人最想看的部分,完全一样的演绎方式我干嘛还再看一遍,嫌自己时间多吗?

    桐谷自带神谷气质,关西出身,自小的耳濡目染下,日本搞笑艺人那种带想象力的搞笑段子,每次都让我感叹,神谷的想象力简直是瑰宝,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理解的瑰宝,但是神谷的存在本身就是瑰宝了,桐谷个人气质太搭导致我有点无法想象别的版本。(还好因为暂时还不想变成ky,不打算去看电视剧版,不需要去想象别的版本了)借用“娱乐至死”的标题,神谷就是一个“搞笑至死”的人,搞笑于他,不是天赋,是骨血,那种深入骨髓的对搞笑和段子的执着追求,和我眼里的桐谷太像了。

    导演个人作风不评价,单纯以这部电影来谈,真不愧是资深搞笑艺人,他对火花显然有自己的感触,拍出来的东西加了自己的想法,也许不够接地气,像作者本人也说过,火花这部作品所表达的东西普通人很难有代入感,我很喜欢这些,不是什么街道啊故意闪避啊这些可以比的,这是一个搞笑艺人告诉你的,他眼中的火花。以上。

    【详细】
    94451326
  • 老来多相忘
    2016/5/3 12:20:16
    《布基兰》质朴无华,感人肺腑
    讲述了发生在腊八夜的晚上,布基兰小站的几个小人物命运交织的感人故事。影片并博得海内外各种奖章荣誉,故事中充满了上善若水的意境,行云流水的人性,对自然景色的展现,还小人物大情怀的表现。没有像商业大片那样挥金如土的包装成金缕衣,也没有绚丽夺目的大肆宣传它的...  (展开)
    讲述了发生在腊八夜的晚上,布基兰小站的几个小人物命运交织的感人故事。影片并博得海内外各种奖章荣誉,故事中充满了上善若水的意境,行云流水的人性,对自然景色的展现,还小人物大情怀的表现。没有像商业大片那样挥金如土的包装成金缕衣,也没有绚丽夺目的大肆宣传它的...  (展开)
    【详细】
    7878216
  • 青年人电影协会
    2017/8/17 9:52:29
    叶问传奇
    叶问(甄子丹 饰)携家眷来到香港,艰难度日。叶问开武馆宣扬咏春拳术,但无人问津。某日,黄梁(黄晓明 饰)登门拜访,比武之后,甘愿携一班兄弟,拜在叶问门下。黄梁因故与洪拳门下斗殴,结果被捉。叶问来救,却巧遇昔日对手金山找(樊少皇 饰),两人冰释前嫌,却不想被洪拳掌门洪震南(洪金宝 饰)拦下,以致众人被警察(郑则仕 饰)拘捕。洪震南提醒叶问,欲在香港开武馆,必须接受各大门派挑战。于是叶问单刀赴会,最终
    叶问(甄子丹 饰)携家眷来到香港,艰难度日。叶问开武馆宣扬咏春拳术,但无人问津。某日,黄梁(黄晓明 饰)登门拜访,比武之后,甘愿携一班兄弟,拜在叶问门下。黄梁因故与洪拳门下斗殴,结果被捉。叶问来救,却巧遇昔日对手金山找(樊少皇 饰),两人冰释前嫌,却不想被洪拳掌门洪震南(洪金宝 饰)拦下,以致众人被警察(郑则仕 饰)拘捕。洪震南提醒叶问,欲在香港开武馆,必须接受各大门派挑战。于是叶问单刀赴会,最终与洪震南对决,不分伯仲,叶问因拒绝缴纳会费,而遭到洪门寻衅滋事,以致武馆被关。背地里,洪震南替英国警察操持华洋比赛,但始终未有报酬,深感不平。拳击冠军龙卷风来到中国,在比赛现场中侮辱中国武术,打伤中国拳师。洪震南挺身而住,血溅现场。为了中国武术的荣誉,叶问接受了龙卷风的挑衅,为民族大义而战
    【详细】
    8756345
  • 十八爷
    2022/5/16 13:23:57
    《人生切割术》:是打工人的噩梦,也是弗洛伊德的终极警告

    上班的前一分钟,马克还在车里埋头痛哭,那晶莹的泪光和疲倦的眼神像极了下班后躲在车里不肯回家的中年男人。但来到公司跨出电梯,马克就又成了精神抖擞的打工人。别误会,马克的振奋不是打鸡血的自我催眠,而是来自他供职的卢蒙公司的超级科技——人生切割术。先用手术把分离芯片植入大脑,再通过特定的开关来控制,人就被分割为了外部(out

    上班的前一分钟,马克还在车里埋头痛哭,那晶莹的泪光和疲倦的眼神像极了下班后躲在车里不肯回家的中年男人。但来到公司跨出电梯,马克就又成了精神抖擞的打工人。别误会,马克的振奋不是打鸡血的自我催眠,而是来自他供职的卢蒙公司的超级科技——人生切割术。先用手术把分离芯片植入大脑,再通过特定的开关来控制,人就被分割为了外部(outie)和内部(innie)两部分。卢蒙公司采取了严厉的防范措施来防止里面的我向外面的我传递信息,两个我除了共享知道彼此存在这个大前提之外,其余任何信息都不互通。由此,马克的生活和工作截然分开,每天快乐打工八小时,从此不再惦记诗和远方。这就是美剧《人生切割术》(Severance)的故事设定。

    1

    这部今年初由Apple TV出品的美剧,美学风格也酷似苹果公司,不过比外在场景更相似的应该还是复古科幻风格之下内在的控制美学。控制,或许是这部剧的核心关键词。不仅剧中几位主角要受公司的控制,上班下班都处于被监控状态中,剧外的我们事实上也处于一种“被控制”的状态中:整个一季结束了,我们仍然不知道卢蒙公司的秘密到底是什么。更过分的是,最后一集竟然是悬念式结尾(Cliffhanger),以至于我们不得不反复确认,这一季真的就只有九集,真的就刚好结束在内部自我觉醒的那个moment。

    面对这个看完想打人的结尾,编剧表示这锅我不背,请大家去骂本·斯蒂勒吧。在他和伊费·麦卡德尔的联合执导中,本·斯蒂勒拍了其中六集,并且贡献了这个最重要的思路,把悬念留给观众。在原本的设想中,第一季的内容可以再少一集或再多一集,但本·斯蒂勒非常巧妙也非常大胆地选择了一个悬念与高潮叠加的结尾:原本一无所知的四个内部人,最终选择团结、求知和反抗。

    但在享受这个刺激的结尾之前,观众还需要付出一些代价,那就是“熬”过前面几集的“缓慢”。也因此,尽管在烂番茄(Rotten Potato)网上,这部剧难得地获得了番茄指数和爆米花指数的双重爆表好评,还是有观众表示:有没有一种可能,我只想快进看个结果。为了追求结尾高潮的冲击,这部剧没有采用传统美剧的节奏,而是一点一点逐渐加速,高概念和慢节奏对观众来说,的确是一种考验。

    话虽如此,这部剧还是大获成功,不仅跻身近几年来口碑最好的美剧行列,更获得了Apple TV的续订,2023年将推出第二季。虽然看了一季宛如看了个寂寞,但这个被称为“打工人暗黑寓言”的反乌托邦故事还是让人印象深刻,打工人一边看一边瑟瑟发抖,这可比上下班打卡狠多了。如果说打卡只是对肉身的规训,那么分割则是连同精神一起彻底工具化,在上班时间内,你的精神只有“此在”。当然,随之而来的好处也很明显,你将拥有无忧无虑的快乐八小时,真正做到把工作和生活分开。

    工作和生活之间如何平衡(work-life balance)的确是触动编剧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剧构思和创作是在疫情之前,上映却在疫情之后。也就是说,原本并不是为疫情而创作的,但疫情却赋予了这部剧新的内涵。正如编剧丹·埃里克森在采访中所提到的,这部剧写的是办公室生活,可当疫情彻底改变了我们,让一部分工作彻底消失在办公室之后,它还会引发共鸣吗?我们是不是在办公室即将灭绝的时候做了一部办公室剧?居家办公时代的到来,使得工作-生活平衡问题本身发生了变化吗?

    这些问题当然不是这部剧要解决的,自然也没法在剧里找到答案,但问题本身却提示了我们打开这部剧的正确方式:一方面,我们要享受悬疑科幻的类型故事,和主角团一起提心吊胆,一起破案;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科幻的外衣之下的寓言故事,故事越好容纳的疑虑和猜测就越多,而这些在剧情之外的反思,又往往没有标准答案。

    2

    切割为何,是剧情发展至今的最大疑问。尽管切割塑造了完美打工人,但在这里我们并没有看到《大都会》(1927)和《摩登时代》(1936)中的效率流水线,也就是说,切割之后的打工人所面对的已经不再是工业时代,主角团所在的宏观精算部门到底在干什么我们也不得而知,只知道每个人的工作就是在一台复古电脑上将不同情绪所对应的数字分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这不是一个传统的通过故事本身来传递寓言概念的寓言故事,而是一个由寓言组成的故事,剧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寓言式的。

    这种星丛式的寓言集合组成了迷宫般的卢蒙宇宙,也激发了观众的解谜热情,观众的解读反过来又进一步丰富了卢蒙宇宙的意义体系。这种解谜式的观看很像在玩游戏,主线之外还有很多支线细节等待被发现:数字4和9代表着卢蒙的重要理念,马克获得的优惠券上的PIP就是CEO团里的那个PIP,电脑界面上的坐标对应着不同的颜色,每幅画对应着不同的细节,等等。而建立卢蒙宇宙本来也是剧方的野心:在领英上(Linkedin)创建卢蒙公司的页面,发布衍生短篇小说《列克星敦来信》(The Lexington Letter),发布《宏观精算工作手册》。但真正的难题也正在这里,如果只把寓言当做谜题,或许反而会迷失在细节的迷宫里。

    即使我们不知道切割何为,也并不妨碍理解“切割”的深刻意涵。“我”到底是谁,“我”的意识究竟由什么构成的?早在一百年前,弗洛伊德就提出了这个疑问。正是这个重要问题的提出和无意识的发现,完成了对人类自恋中心的三重打击:哥白尼的“日心说”证明是地球围绕太阳转,剥夺了人类宇宙中心的位置;达尔文的“进化论”证明了人类是由动物进化而来,剥夺了人类的生物学骄傲;最后,弗洛伊德对“无意识”的发现,彻底动摇了“我”的自主性,我们的“自我”原来并不能真的主宰自我。

    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无意识其实是未被意识捕捉到的另一个我,也正因为如此,本我其实更应该被翻译为“本它”。如果我们把内部自我和外部自我的隔离看作是人类主动寻求的神经症——彻底切断无意识和意识之间的沟通,相信被隔离的我是快乐的,就像相信自己是一朵花或一棵树——那么卢蒙公司的分割术就是对弗洛伊德的技术回响。在这里,问题并不在于内部自我和外部自我能不能被分开,我们当然知道答案是否定的,问题在于也许我们已经在被分开了。这或许也可以为理解分割术提供一种哲学路径,既然“自我”本来也不能主宰自我,那就索性让出这个自我吧。

    让渡自我给现代控制技术以换取一种理想的社会系统,是科幻类反乌托邦题材的基本设定,在《人生切割术》中是“分割术”,在《心理测量者》中是心理测量系统(psycho-pass)——通过系统来判定人的精神状态健康与否并进行管理,放弃人的自主意识。并不意外的是,系统的理想状态总会遇到bug,在《人生切割术》中是拒绝接受内部自我的赫莉,在《心理测量者》中是无法被系统监测到的“免罪体质者”。但与其说是异类导致了系统的危机,不如说系统才是危机本身,这既是现代控制技术的一体两面,也是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终极警告,如果想要连无意识一起控制,那么最终将什么也控制不了。

    本文已发表于《北青艺评》

    【详细】
    144003296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