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莱特影评

14805219
  • 憲明
    2022/11/30 14:38:22
    她是精彩绝伦的Colette,男人却只希望她当好Claudine

    一个本身足够猎奇传奇的女性崛起故事。

    willy就是个不那么帅的进阶版尼诺啊。一边甜言蜜语夸赞你的独特才华,一边疯狂压榨你的价值。还能做到适时贬低自己,第一次被抓到找妓女张口就来:“男人都这样,我们是弱者,不像你们女人那么坚强,我们是欲望的奴隶。”

    我人都傻了,

    一个本身足够猎奇传奇的女性崛起故事。

    willy就是个不那么帅的进阶版尼诺啊。一边甜言蜜语夸赞你的独特才华,一边疯狂压榨你的价值。还能做到适时贬低自己,第一次被抓到找妓女张口就来:“男人都这样,我们是弱者,不像你们女人那么坚强,我们是欲望的奴隶。”

    我人都傻了,还能这样?更别说后面为了丰富妻子人生让写作内容丰富,直接鼓励她去找女同,还主动和老婆出轨同一个女人加强戏剧性,刺激其在小说中写下这个全片难忘的段落。

    Blue cigar smoke hung in the air.I marched in and looked straight in the face of Renaud.

    He recoiled, saying, “It was wicked of me,I’m sorry.”

    Rezi was there. Of course she was there, hurriedly dressing herself.

    I shall always remember her lily-white face decomposing, as if it were dying right under my gaze.

    更别说后面两夫妻带着各自的出轨对象4人游,两夫妻坐在石阶上轻松询问对方对自己新欢的看法,氛围简直像是室友间说八卦…我再次瞳孔震慑还能这样??

    冲击太强了我当爽片看。一下说不出什么有思考量的话,就用最喜欢的一段台词代笔吧。

    M- Well,I dress as a man.Willy dresses you as a schoolgirl.

    C- Thank you.I do know what’s going on, you know.I’m in on the joke.

    M- I don’t doubt it for a second, but are you happy?

    C- Is anyone happy? Willy is demanding, yes, but he also give me a lot of freedom.

    M- It is a long leash he keeps you on, but it’s a leash nevertheless.And perhaps you enjoy that.

    C- Do you think that’s terribly wrong?

    M- No.It’s entirely your business, but…never mind.

    M- I wonder if there will come a time when you must decide, are you Claudine or are you Colette?

    【详细】
    147901584
  • 山茶花DS
    2022/9/25 19:18:13
    女性成为自己的艰辛之路

    无意中在家里电视百视tv库里发现,于是就一口气看完了。因为之前看过相关介绍,大致记得她从一个乡下姑娘加入巴黎,成为丈夫背后的写手,随着成功的到来,她的自我逐渐被唤醒,遇见自己喜欢的爱人,还有事业生活,然后一步步成为了自己。影片风格是典型的英国电影,上层社会的生活,舞会、歌剧、社交、出轨等等,简单的故事需要更多的细节才能

    无意中在家里电视百视tv库里发现,于是就一口气看完了。因为之前看过相关介绍,大致记得她从一个乡下姑娘加入巴黎,成为丈夫背后的写手,随着成功的到来,她的自我逐渐被唤醒,遇见自己喜欢的爱人,还有事业生活,然后一步步成为了自己。影片风格是典型的英国电影,上层社会的生活,舞会、歌剧、社交、出轨等等,简单的故事需要更多的细节才能打动人。一个善于在名利场中长歌善舞的文学企业家,发现柯莱特的才华,甚至愿意没有嫁妆的接受取她,而之后是一场长程的控制与奴役。控制她的思想,囚禁她写作,强迫她继续这种模式,甚至完全无视她的才华与感受。而柯莱特的自我,其实一开始就注定她是终于自我的。从最初就不曾有自卑心理,新婚后初登交际场时不愿穿不合自身礼服就预示着她终归是会成为自己的。印象最深的两个片段是,其母亲对她初为人妇时的疑惑表露出对她的支持,以及自己对婚姻的现身说话,“只是我没有适应婚姻而已。”而母亲说的“让婚姻适合你”多么好的抱持呀!你无需为谁改变,你是你自己,也只这份鼓励让她有了勇气跟丈夫要求全权参与写作业务。后面遇见同性爱人,“我感谢willy给与我的自由”。“栓链再长也是链条”让她直面自己的处境,也是因为有了自己热衷的事业---表演,让她有了逃离原有生活圈的其他选择的可能,而再她成为她的路上越走越远时,也越有越力量反击丈夫。因为丈夫的强迫让她对写作曾经一度厌烦写作,而后,再次拿起笔后,为自己书写,以及最后与丈夫对簿公堂争夺之前成功作品的著作权,她终究是成为她自己。 120年前的女性在成为自己的路上是如此艰辛,也是鼓励人的,身为女性,终究是一场一生的战斗。

    【详细】
    14669721
  • Rae
    2022/5/20 19:53:13
    “没人能夺走你的自我”
    14407166
  • ゜静
    2022/4/13 22:24:55
    爱情经不住太多的交易,自主承载得了更大的能量

    影片讲述了法国国宝级女作家西多妮·加布里埃尔·柯莱特的生平故事

    影片讲述了法国国宝级女作家西多妮·加布里埃尔·柯莱特的生平故事

    14336220
  • backtodecember
    2022/3/17 18:46:43
    “小妇人式”的挣脱

    不得不说男主是一个合格的“社交名流”般的经纪人,心思全用在商业营销,制造爆点”女爵与当红作家合力表演“,要有戏剧性的冲突,才能成为先锋与茶语谈资。

    每次“爱情”出现纰漏,也会巧言令色言辞恳切说服女主。

    男人本身或许就不爱他人,他们爱名利场,爱附庸在他身上的附属品

    不得不说男主是一个合格的“社交名流”般的经纪人,心思全用在商业营销,制造爆点”女爵与当红作家合力表演“,要有戏剧性的冲突,才能成为先锋与茶语谈资。

    每次“爱情”出现纰漏,也会巧言令色言辞恳切说服女主。

    男人本身或许就不爱他人,他们爱名利场,爱附庸在他身上的附属品,他想创造,想主导引领一切。扮演情圣,到最后都入戏留下几滴泪。反手就讲版权出售,买的房子也署名在自己名下。

    略有遗憾的是最理解柯莱特的是女T伯爵夫人。或许只有同一性别才能完全理解,而他们只是尝试。

    14280492
  • 2022/1/22 0:10:46
    柯莱特

    丈夫的支持和鼓励之下,柯莱特拿起了笔,开始以自己学生时代的经历为蓝本进行创作,并且最终完成了她的第一本小说。让柯莱特没有想到的是,威力竟然将小说冠上了自己的名字出版,这部小说一经出版就在文坛中引起了轰动,威力一举成名。 自此之后,威力发现了妻子身上出色的文学天赋,于是开始逼迫她继续做自己的枪手,当柯莱特忍无可忍拒绝了丈夫的无理要求后,威力竟然暴力相向。威力有了外遇,而柯莱特也发现,自己虽然身

    丈夫的支持和鼓励之下,柯莱特拿起了笔,开始以自己学生时代的经历为蓝本进行创作,并且最终完成了她的第一本小说。让柯莱特没有想到的是,威力竟然将小说冠上了自己的名字出版,这部小说一经出版就在文坛中引起了轰动,威力一举成名。 自此之后,威力发现了妻子身上出色的文学天赋,于是开始逼迫她继续做自己的枪手,当柯莱特忍无可忍拒绝了丈夫的无理要求后,威力竟然暴力相向。威力有了外遇,而柯莱特也发现,自己虽然身为女性,但是对女性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详细】
    14157222
  • 果冻蜜蜂
    2022/1/11 20:46:57
    观影Colette,让人着迷的法国女性作家柯莱特

    断续看完了《柯莱特》,看完全身忽然打起冷颤来,也许是之前过于激动投入,一下子结束必然的心理生理反应。

    平息后,猜测她的一生应该比电影拍出来的更加波澜壮阔。电影只截取了她的爱情萌发,影子写手和到前夫离婚的阶段,但是后期她还有很多丰富的经历,比如演哑剧,比如再婚,都没有放上来。但是这一段都足以表现她茁壮的生命力了,

    断续看完了《柯莱特》,看完全身忽然打起冷颤来,也许是之前过于激动投入,一下子结束必然的心理生理反应。

    平息后,猜测她的一生应该比电影拍出来的更加波澜壮阔。电影只截取了她的爱情萌发,影子写手和到前夫离婚的阶段,但是后期她还有很多丰富的经历,比如演哑剧,比如再婚,都没有放上来。但是这一段都足以表现她茁壮的生命力了,让我对她产生很大兴趣。

    这种敏感的,有点神经质的,感触丰富的女作家,向来都是我喜欢的。不管是她们的生活还是那深沉柔软的诗一般的语言。

    她细致的感受力,对于大自然敏锐的感知,精巧细致恰到好处的描述,时而流露出的平静,都让我对电影中偶尔出现的她的文字着迷。这些文字把我带入到她的世界,我和她一起感受阳光雨露,观察周围,闻自然的气味,听美妙的声音。这是安静而独特的世界,一般人进不来。但是她可以带着我慢慢走进去,去品味欣赏感受,读她的文字,就好像自己和那些文字融在一起,她说的就是我说的,她想的就是我想的。那刻,我就和她合二为一,我们变成了一个,同一个人同一个思想,我沿着她走过的路,踩过的脚印一直往前,却在自己的内心探索。

    梅萨藤在她的《过去的痛:梅萨藤独居日记》中说:

    科莱特说:“我相信有比我们称为受苦的虚掷光阴更紧迫更荣耀的职业。”我推断,她指的是纵情恣肆,法语中就此有一个短语,“享受痛苦”,意味着去爱你自己的痛苦并沉醉其中。另一方面,穿越痛苦的唯一途径是经历它,吸收它,探索它,确切地理解它是什么以及它意味着什么,我想起了过去这一年我遭受过太多的精神创痛。将痛苦拒之门外就是丧失了成长的机会,不是吗?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切,甚至最可怕的打击,都不是没有用处的,每件事情都会以某种方式进入我们的人格结构,正如食物必须进入我们体内一样。

    这样的思想读起来怎能不让人所有的神经都跟着她的指挥棒起舞,她就是有这种魔力,无法抗拒。

    首先她是一个热爱生命并且丝毫不屑掩饰自己心意的人。她一直在寻找爱,这爱是燃烧的火焰,是无法抑制的激情,是不用言说的理解,是对事业和爱情的全情投入,是和爱人的良久陪伴,是毫不掩饰的真诚相告。

    喜欢影片最后的独白,凯拉奈特利对前夫的斥责,字字血泪。我禁不住跟着她,学着她的口吻一个词一个词模仿起来,我用她的语调说出来的时候,就可以体会到她的感受。那种失望,痛彻心扉到最后的决裂,让我心伤又暗自佩服她的勇敢与坚强。

    学习哑剧的时候,认真练习每一个动作。演出的时候,当她从木乃伊形状的棺材慢慢升起的那刻,她是神圣不可亵渎的,她的眼神锐利而坚定,每一个动作,都有力到位。观众们在底下情不自禁地喊着bravo。而那些向她扔蔬菜咒骂她的人,最后都是会被唾弃的。同性爱人因为这些恐吓而退缩演出相比,她契而不舍地继续她的演出,根本不会被吓倒,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她。她的不怕打击,振奋人心。

    我被她深深吸引,当然和奈特利的精彩表演也有关系,唯一出戏的就是一个法国女人的传记片,全片都是英文。电影结束,后面是真实人物的黑白照片和之后事情的交代。她终于要回来了被前夫偷偷卖出的文章的版权,文章也没被烧掉,也和爱人相守,和背信弃义的前夫不再说话,继续演她的戏剧。

    她不拖泥带水。爱是轰轰烈烈,全情付出。甘心当影子写手,宁愿被锁在空荡荡的屋子里给随意挥霍的老公当印钞机。但是如果他不配,那么就毫不留情地舍弃,因为前夫把他们之间爱意的维系,那是她几个几个晚上奋笔疾书,他们一起修改字句的书偷偷卖给了出版商,而她全然不知道。好像真心爱护的孩子被偷偷卖掉一样的伤心和失望。我们都有看重的东西,如果亲手毁了这点仅有的联系,那么转身离去是可想而知的了。

    不禁为她的转身鼓掌。一百多年前的女人都是我们现代女性的榜样。混沌生活不是我们追求的,不管什么样的时代,什么样的状态,我们都应该追寻内心的澄澈。

    我最羡慕她的敏锐感知和她的不可抑制的创作欲望。如果看电影,需要看111分钟完整版本的,视频网站有删节。

    【详细】
    141341903
  • 卡西江
    2022/1/9 13:50:31
    花园是为了在一个少女的胸膛上开花(卡西江 10.6 写)

    “花园是为了在一个少女的胸膛上开花,海涛是为了咆哮,鲜血是为了流淌,而自由是为了不息的闪光。”——《英雄的挽歌》

    “花园是为了在一个少女的胸膛上开花,海涛是为了咆哮,鲜血是为了流淌,而自由是为了不息的闪光。”——《英雄的挽歌》

    【详细】
    1412889
  • Paige的红丝绒
    2022/1/3 12:47:50
    我明白这种为别人书写的感觉
    14114166
  • 希音
    2019/2/12 13:23:05
    柯莱特:她的人生何其精彩,真希望编导早点意识到!

    看之前,不知道柯莱特是何许人也。看之后,竟仍不知道柯莱特是谁。之前的不知道只能怪自己的无知;但之后的不知道,就多少要怪罪于编导的平庸了。

    这种原型人物定义传奇的故事真是把双刃剑:戏剧性极强绝不缺话题性,但创作者一旦将自身的认同感过多地代入创作之中或不懂取舍,必会被原型故事所绑架,或亦步亦趋,或煽情廉价。纵使金牌大导如梅尔.吉布森、丹尼.博伊尔、丹尼.霍珀抑或是印度的传奇标签阿米尔

    看之前,不知道柯莱特是何许人也。看之后,竟仍不知道柯莱特是谁。之前的不知道只能怪自己的无知;但之后的不知道,就多少要怪罪于编导的平庸了。

    这种原型人物定义传奇的故事真是把双刃剑:戏剧性极强绝不缺话题性,但创作者一旦将自身的认同感过多地代入创作之中或不懂取舍,必会被原型故事所绑架,或亦步亦趋,或煽情廉价。纵使金牌大导如梅尔.吉布森、丹尼.博伊尔、丹尼.霍珀抑或是印度的传奇标签阿米尔.汗皆在此摔了跟头,纵使“钢锯岭”“乔布斯”“丹麦女孩”“摔跤吧!爸爸”豆瓣评分均在8.0以上甚至是9.0,但又有多少分数是立足于电影文本本身的呢?!真实人物真实事件的轰动性已然登峰造极,其实更需要艺术作品能“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地化繁就简的举重若轻式体现。而如今这种自始至终平铺直叙毫无亮点的亦步亦趋式讲述方式将柯莱特波澜起伏的特立人生完全泯然成街边小报二流人物的网红话题,既体现不出她反抗的艰难,又体现不出她稀世的绝美,近两个小时的浮光掠影竟都不如结尾定格在原型人物照片上的那句话:我的一生何其精彩,真希望早点意识到!她的人生何其精彩,“弱水三千 只取一瓢饮”的铁律真希望编导早点意识到!

    9967666
  • 影评人 杉姐
    2018/12/21 10:18:54
    为什么说,我们到现在都赶不上这位100年前话题女王的脚步?

    凯拉·奈特莉版本的《傲慢与偏见》一直是我心中的挚爱。

    那种温婉、迷人的英伦乡村风真是太吸引人了。

    凯拉·奈特莉也因为这部电影成为许多中国观众心中最爱的英国女演员。

    最近,美国上映了一

    凯拉·奈特莉版本的《傲慢与偏见》一直是我心中的挚爱。

    那种温婉、迷人的英伦乡村风真是太吸引人了。

    凯拉·奈特莉也因为这部电影成为许多中国观众心中最爱的英国女演员。

    最近,美国上映了一部凯拉·奈特莉的新电影,我们在此大饱眼福,依然是浓浓的英伦风。

    但这次是更吸引人的是大女主百合情节

    《柯莱特》

    9840558
  • 小鲜电影
    2018/12/17 10:42:48
    她雌雄同体,她放荡不羁,她的人生比电影精彩百倍

    9832181
  • 朗朗晴日子
    2018/12/14 4:10:34
    倒是想谈下平等 和 尊重

    在看colette的前一天我又把凯姐演的加勒比海盗看了一遍 穿着海盗服帅一脸啊 不演个姬片都划不着

    不过 如果要把colette当作姬片的话 可能要让人失望了 这更像是一位女孩的成长 一个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故事

    不管是19世纪末的法国还是当代社会 人们总是爱把很多恶果的根因归结到女性

    在看colette的前一天我又把凯姐演的加勒比海盗看了一遍 穿着海盗服帅一脸啊 不演个姬片都划不着

    不过 如果要把colette当作姬片的话 可能要让人失望了 这更像是一位女孩的成长 一个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故事

    不管是19世纪末的法国还是当代社会 人们总是爱把很多恶果的根因归结到女性身上 而男性的过错可以被忽略或是被掩盖 而似乎最有力的理由是 “因为我是男人”

    当女主和她丈夫肆无忌惮地谈论着她爱慕的Missy时 用的人称是He 而她的丈夫Willy用的She 我倒觉得这里挺有意思 Missy是一个人们口中的lady man,她结过婚 在她穿上她哥哥的校服后 体内的“他”觉醒了 然后离了婚选择了做自己 柯莱特在这里用he的人称不停地夸赞missy 我觉得这是她对missy的认可,以及尊重和仰慕 而Willy一直以she的人称背地抹黑着missy 表达他的偏见 而整个片子的时代背景就是男性主导的社会 我认为这部分剧情是最隐秘而有意味的一段 这就像是 一个人如果是男性 他在人们口中都是优点 而如果是女性那么 她就是恶 听起来倒还挺讽刺

    这里提到了称呼 关于性少数人群的人称 可能至今在国内还是一个小众的话题 这让我想起李银河老师始终坚持她不是同性恋 因为大侠对自己的认知是男性 最重要的也是银河老师也认同,尊重她的爱人

    目前身处较为多元的环境 遇到LGBTQ+人士 我在人称上也相当谨慎 国外的这个群体对自我性别认同这一方面有强烈的认识 会给自己打上标签 我们很可能会遇到除了she/her ,he/him 去称呼身理和心理相反的人 or trans 还会遇到用they/them去称呼一个人 这类人的自我认知可能是真正认同自己是两种性别 或者无性别 但不管男人女人或是LGBTQ+群体 他们都应该是平等的 我们应该尊重对方的意志

    这世界上太多未知的元素 太多的差异 希望我们都能尽力做到respecting others and respecting correctly

    【详细】
    9825998
  • 《看电影》
    2018/12/10 14:51:16
    双性恋、女文人、隐姓埋名,在20世纪初怎么混?

    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的交界,欧洲人民的“美好年代”——

    后工业革命时期余波尚存,晚年维多利亚女王的光辉被交至爱德华七世掌中,这位潮流精英的领

    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的交界,欧洲人民的“美好年代”——

    后工业革命时期余波尚存,晚年维多利亚女王的光辉被交至爱德华七世掌中,这位潮流精英的领袖彻底影响了欧洲大陆的艺术和时尚

    而在法国,黄金般的经济蓬勃发展,巴黎成为了西方波希米亚和情色之都

    9814593
  • 方洛洛
    2018/12/8 11:11:03
    这部电影将“开放式婚姻”刺激的面纱撕得粉碎!

    不久前,我做了关于出轨的一系列真人采访

    不久前,我做了关于出轨的一系列真人采访不想为难妻子,所以我出轨了!,听到很多夫妻双方各自出轨,又互相欺骗的故事,忍不住想,与其这样彼此欺骗还不如干脆就开放式婚姻呢,虽然各玩各的,但好歹互相坦白啊,婚姻的基础不就是建立在不欺骗上嘛!

    如今大家都在讨论未来婚姻制度要消亡,因为它不合乎人性,没人能保证几十年如一日地爱一个人,荷尔蒙的激情能维持七年就很了不起了。何况未来人类的寿命可能都一百五六十岁或者更久,即使30岁结婚,一段婚姻也要维持一百来年,听起来确实有点恐怖吧!毕竟大家都不是诗人马维尔,能花一百年的时间赞美情人的眼睛,花两百年爱慕情人的每个乳房,用三百年才赞美完其它地方。

    但是允许男女不压抑自己天性的开放式婚姻真的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嘛?电影《柯莱特》就将开放式婚姻的神秘又刺激的面纱撕得粉碎。

    9808832
  • 只要你敢不懦弱
    2018/12/7 20:25:31
    诗如人生 笔墨不朽

    斑斓世界,传奇的故事并不少见,它们的共通性是,皆拥有曲折的人生情节,并不离奇,但往往影响至深,给后世留下了瑰丽无比的“财富”,可以是音乐、诗篇、舞蹈等任意形式的艺术,也可以是一种超前性的思维,令后人产生思索,或是一些启发性的行为,对原有准则存在的质疑,难以被理解,只有缓慢的时光懂得去沉淀。

    柯莱特是法国一名充满传奇色彩的作家,她的作品褒贬不一,被称为“二十世纪法国最伟大的散文家”

    斑斓世界,传奇的故事并不少见,它们的共通性是,皆拥有曲折的人生情节,并不离奇,但往往影响至深,给后世留下了瑰丽无比的“财富”,可以是音乐、诗篇、舞蹈等任意形式的艺术,也可以是一种超前性的思维,令后人产生思索,或是一些启发性的行为,对原有准则存在的质疑,难以被理解,只有缓慢的时光懂得去沉淀。

    柯莱特是法国一名充满传奇色彩的作家,她的作品褒贬不一,被称为“二十世纪法国最伟大的散文家”,有人曾对她的作品有这番评论,“自始至终是对爱情关系的逃避,对夫妻生活的挣脱,为了追求一种永恒的境界”,观影完毕,我觉得这句话所言极是。影片中的柯莱特是一个心灵自由,不被束缚,精神十分特立独行的女性,她有充沛的情感世界,对抒情性的表达真挚自然,对人物的刻画细腻生动;她并不墨守成规,影片中的她对不同的生活的探求,她不知疲倦地追寻心向往之的理想世界,又有着对自我清晰的认知,不越过任何底线,如她所言“在克制中占有”,这样一位灵魂饱满的知性人物,令全片在充斥着文学魅力的同时,又有狂野的气息相契合。

    影片主要围绕柯莱特年轻时代创作《克罗蒂娜》系列以及之后的情节展开,其间夹杂着其情感生活与心境的逐渐成熟,向我们描绘了她的作品所带有的迷人艺术,也向我们展示了她身为普通人的性情。比她年长十四岁,外号威利的记者兼作家是她必不可少的贵人,也是她解放自我之路上的牵绊。威利将她引入了巴黎的文艺圈,在发现了柯莱特的才华后,从起初的欺骗到后面的逼迫,剥夺其劳动成果,爱只是表面的措辞,利用才是背后的真相。从作家生涯到话剧表演的转变,尽管饱受非议,柯莱特始终无所畏惧,她的作品是她人生的体现,影片在她风光耀眼时落下帷幕,仿佛预示着其命运的无限可能。

    复古怀旧的装饰与田园风光的浪漫,是影片最吸引我的一个地方,或许这是令她的文笔如此清新明媚的缘由。作家的作品往往最容易受时代的影响,在一个有着保守风气的社会下,柯莱特用她的文字表达自己的语言,她有一个观点是“我们离田园牧歌相去甚远”,人类与大自然的关联,从开始的息息相关到渐行渐远,她善于揭示人性的微妙与若即若离之感,以一位冷静的旁观者视野来陈述人性的复杂。全片所展现的柯莱特只是其一段人生的多姿多彩,而现实中她的作品与生活比之影片中的戏剧化也毫不逊色,动人心弦,她的作品拥有的深度与现代性值得我们不断去探索。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蔚蓝深影”,有经典,有冷门,有高分,有热门,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分享!

    【详细】
    98071083
  • LES拉拉影视
    2018/12/5 21:24:31
    关于《柯莱特》的精彩看点

    凯特·奈特莉下海演姬片,看到最后只想说:真特喵爽!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LES拉拉影视】,附电影资源,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些女生,本来人家“直得好好的”但就是对小姬仔们有着致命吸引力

    比如说:娜塔莉

    凯特·奈特莉下海演姬片,看到最后只想说:真特喵爽!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LES拉拉影视】,附电影资源,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些女生,本来人家“直得好好的”但就是对小姬仔们有着致命吸引力

    比如说:娜塔莉波特曼,2005年时出演电影《V字仇杀队》剃了一个凉爽的光头,小萝莉秒变小正太,圈了一波迷妹粉。

    9803504
  • 一苁二白
    2018/9/12 9:18:42
    依然伊丽莎白

    电影的风景是法国的,你可以看见塞纳河和埃菲尔铁塔。电影的服装是法国的,你可以看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装风格。电影的文字是法国的,你可以看懂红磨坊的拼写和人物写下的流畅的法语。但是,如果抛开字幕提醒的年份与地点,我会以为我看了两个小时的简?奥斯丁,或者其他一部BBC出品的年代戏。

    当两位主演用一口悦耳的英伦口音念出自己写下的法文句子,我实在无法被说服这是一部关于法国icon的传

    电影的风景是法国的,你可以看见塞纳河和埃菲尔铁塔。电影的服装是法国的,你可以看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装风格。电影的文字是法国的,你可以看懂红磨坊的拼写和人物写下的流畅的法语。但是,如果抛开字幕提醒的年份与地点,我会以为我看了两个小时的简?奥斯丁,或者其他一部BBC出品的年代戏。

    当两位主演用一口悦耳的英伦口音念出自己写下的法文句子,我实在无法被说服这是一部关于法国icon的传记电影。It's just too British!

    导演摘取Colette18到34岁,从初到巴黎到和丈夫决裂这一段人生轨迹来进行创作,其实是非常聪明的。因为在这16年里,离开家乡自然来到繁华都市;从一个天真烂漫的女孩成长为一个迷人自信的女人;在单纯的写作中发掘出自己的才华,将其演变成成熟的创作;对丈夫的热爱与崇敬逐渐变质为清醒的放弃。这期间有太多的素材可以发挥,有太多的主题可以探讨。可遗憾的是,电影变成了简单的记叙文,用大量的篇幅刻画了很多Colette的生活片段,她做了什么事,见了什么人,和谁说了什么话,但却看不见她自己的思考与结论。

    无论是决定要求丈夫在书上署下自己的名字,或者是简单的要不要去和感兴趣的女人见面,影片中这些个人的决定都是在别人的参与下作出的。朋友说我知道你才是真正的作家,你完全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发表作品;母亲说你应该离开那个男人,因为他只会拖你的后腿;丈夫说你应该答应那个女人的邀约,因为显而易见她只对你有兴趣。可是Colette自己的思考呢?影片并没有留出停顿或留白,让演员的内心活动得以展现,作为观众的我也无法感受到最为重要的女主角的心理的波动。

    所以最后整部电影的所有话题的探讨都显得流于表面,因为最激励人心的这个女人的独立思考是缺失的,她的一切独特性也由此被剥夺了。

    我非常喜欢Keira在电影结尾前和丈夫对话的一场戏,她质问眼前蠢钝的男人为什么如此肤浅如此急切如此功利,为什么把自己的一切都视为理所应当。在这一段长镜头里,只聚焦Keira的脸,当她用充满感情的语气念出这一大段独白性质的对话,随着她起伏的语调,你可以感受她内心复杂情感的宣泄,在这一刻,她是Colette。这短短的几分钟胜过前半篇幅无数。

    但是除此之外,我仿佛还是看了100多分钟的伊丽莎白,还是那个带着英式倔强与伶俐的伊丽莎白。

    非常遗憾,“依然爱丽丝”之后,导演给了我们一部“依然伊丽莎白”。

    96461212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