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371990
  • 李有路
    2020/12/31 10:33:57
    米振东的选角很成功

    追了29集电视剧,实在对真相太好奇,昨天连夜看了原著。

    当米振东第一次出现在摄像头里的时候,我还是蛮吃惊的。因为这个演员之前演过于成龙,一个几次让我感动到落泪的角色。他本人看上去也是蛮有风骨的样子。这样的演员来演米振东,这应该是一个有故事的罪犯吧?

    果然,在第二十五六集的时候,在黄四海

    追了29集电视剧,实在对真相太好奇,昨天连夜看了原著。

    当米振东第一次出现在摄像头里的时候,我还是蛮吃惊的。因为这个演员之前演过于成龙,一个几次让我感动到落泪的角色。他本人看上去也是蛮有风骨的样子。这样的演员来演米振东,这应该是一个有故事的罪犯吧?

    果然,在第二十五六集的时候,在黄四海的授意下,胡大军这些罗罗们在一次公开听课的时候,几个人从背后对米振东下手,他一直面无表情地压制着自己,越发让人觉得这个男人是个角儿!

    看了大半截原著后,前边的两次谜之铺垫有了答案。

    第一次,黄四海向米振东挑衅,米振东沉稳地说:我会让你合理地死在这里。

    第二次,童小娟去探监,米振东说:我可能出不去了,因为冯森来了。

    就目前来说,个人觉得,米振东和冯森才应该是这部剧的主主主角,大家关注韩雪关注其他不合理的的地方有点偏啦!米振东才值得大家真正关注一下。

    米振东,傅明月,宋丽敏和白小莲都是孤儿院的人。他们在李美娟和白继发的抚养下长大。

    沈广军之前是一个保险经纪人,徐大发是一个数次和沈广军联手骗取保险额的人。

    在沈广军和徐大发最后一次骗保的过程中,白继发成了车下鬼。

    李美娟开的孤儿院是一个没有取得合格证照的单位。多年前在一次强拆中,因为碰瓷被过失撞死在了一堵墙下。在后边跟施工队的打官司过程中,孤儿院没有得到胜诉。

    为了给自己的养父和养母报仇,米振东就把这里边的参与人及参与人的家人编排到了两个局中。

    第一个局发生在十年前,他利用沈广顺和地下停车场奔驰车司机的冲突,将冯森的爱人郑炜丽杀死了。

    因为拆迁工作和打官司的过程中,冯森和张有成是官方代言人,黄宇虹则是那个拆迁队的工头。

    第二个局,他杀了徐大发,又将沈广军套到了杀人现场,坐实了沈广军杀人的假象。办完这件事后,米振东又通过入室盗窃将自己暴露在监控里,以顺利把自己送进监狱,求得用轻罪掩盖杀人的重罪。

    原著里,整个过程,米振东将所有孤儿院能用的人都用了进去。

    他还让李美娟和白继发的女儿白小娟去挑拨当年拆迁队黄羽红的儿子黄四海和一直没在剧里出现过的肖萌之间的关系,并把黄四海通过故意杀人罪送进了监狱 。

    看看二监区五监室的人,除了不能出现在监狱里的,剩下的几个人,全是因米振东的策划进去的,沈广军、黄四海,甚至张一苇入狱的源头都能跟最初他的 局扯上关系。

    再看看米振东,从始至终,一副沉稳老练不疾不徐的样子,具备了一个资深老板该有的样子。

    说到这里,想起有别的评论吐槽张有成的选角,说他的表演很僵硬,完全不像一个多年沉浸在公法检系统里的书记。嗯,其实我觉得,他这次的表演还是更像《大丈夫》里那个不会跟子女沟通只会掂着大勺炒菜的父亲呀.......

    【详细】
    130971495
  • Gaston
    2023/1/8 20:23:34
    最像凶手的,绝不是凶手

    编剧把嫌疑往每个能迎的角色上迎了一轮。

    一开始以为这剧男主是双重人格凶手,只有他哥是与案情无关的人。回过头看。能让这样一群人恰好成为陪审团,也必须是个法院里的人吧。

    结果看到最后,与一开始的感觉正好相反。最大恶人是这个哥哥啊,给弟弟洗脑,借允在的手杀人。

    编剧把嫌疑往每个能迎的角色上迎了一轮。

    一开始以为这剧男主是双重人格凶手,只有他哥是与案情无关的人。回过头看。能让这样一群人恰好成为陪审团,也必须是个法院里的人吧。

    结果看到最后,与一开始的感觉正好相反。最大恶人是这个哥哥啊,给弟弟洗脑,借允在的手杀人。

    男主的爹也是个矛盾的人,在判恩琪案子的时候,感觉是个正义法官,却在福利院接受xing招待。

    【详细】
    14877270
  • 毛大人
    2019/2/26 0:39:38
    好特效救不了烂剧本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这部电影,俄国导演狂妄自大得令人发指,从头到尾的战斗都毫无客观性可言。如果你是俄军脑残粉,那么这部电影深度意淫的剧情确实能够给你带来快感,但对我来说,全当欣赏道具了。 相比俄国之前拍的“文艺片”《白虎》,这次的《T-34》确实在特效上进步了太多,然而在国内拍个《...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这部电影,俄国导演狂妄自大得令人发指,从头到尾的战斗都毫无客观性可言。如果你是俄军脑残粉,那么这部电影深度意淫的剧情确实能够给你带来快感,但对我来说,全当欣赏道具了。 相比俄国之前拍的“文艺片”《白虎》,这次的《T-34》确实在特效上进步了太多,然而在国内拍个《...  (展开)
    【详细】
    10006255
  • 阿假
    2022/11/1 0:14:22
    《輕鬆+愉快》2017
    14733166
  • sun0000
    2013/3/14 21:36:49
    难以置信的编剧,简直在侮辱人
    剧情实在不合理到极点,比大多数网络小说还令人恶心。
    剧中的贤妻=买打折商品、挤公交、穿朴素衣服,煮饭,养孩子,被婆婆欺负绝不反抗,净身出家,被丈夫背叛,自立创业再回来帮忙前夫。这整一个受虐狂嘛。
    他的丈夫=土包子,没见过女人,没见过名车,身价过亿,穿打折衣服,没主见,软弱无力,在家里听他妈的就算了,竟然连公司人事任命都被他妈随手安插人手,这样的人竟然是老董。
    而他们整个家族的人都
    剧情实在不合理到极点,比大多数网络小说还令人恶心。
    剧中的贤妻=买打折商品、挤公交、穿朴素衣服,煮饭,养孩子,被婆婆欺负绝不反抗,净身出家,被丈夫背叛,自立创业再回来帮忙前夫。这整一个受虐狂嘛。
    他的丈夫=土包子,没见过女人,没见过名车,身价过亿,穿打折衣服,没主见,软弱无力,在家里听他妈的就算了,竟然连公司人事任命都被他妈随手安插人手,这样的人竟然是老董。
    而他们整个家族的人都被一个过气的模特耍的团团转,感觉就像是一个正常人在玩耍一团弱智玩。
    整个电视剧就是一个想当然的故事,想到哪里就到哪来,我很怀疑编剧的小学毕业没有。
    【详细】
    5810276
  • Shin_Apr
    2021/11/4 21:46:33
    真实、中立、深度或许是纪录片应有的标签

    从纪录片的拍摄角度来说其实不错的,没有过度吹捧韩国警方,而是通过还原真实的事件。

    甚至将搜查队因为疏忽放跑凶手之后,搜查队管理人员为了保住饭碗,请求其他部门伪造无嫌疑释放文件都拍出来了。

    同时,通过受访者说出韩国警方的失误和无能之处,来尽可能的做到客观看待柳永哲事件。

    从纪录片的拍摄角度来说其实不错的,没有过度吹捧韩国警方,而是通过还原真实的事件。

    甚至将搜查队因为疏忽放跑凶手之后,搜查队管理人员为了保住饭碗,请求其他部门伪造无嫌疑释放文件都拍出来了。

    同时,通过受访者说出韩国警方的失误和无能之处,来尽可能的做到客观看待柳永哲事件。

    搜查队的那些个就算是04年也让人匪夷所思的降智操作就不说了,但是搜查队队长和其中一位警员对这个事件的态度真的很让人失望和无语。

    如果逮捕一名连环杀人凶手是为了升职,如果会想起侦破细节的时候是带着“我是最先发现这条线索”的沾沾自喜,那么这些警察在精神上与柳永哲又有何区别?

    当然也有人因此反思和警醒自己,特别是那两位女性警官和局长,谦卑的同时又柔软,能够与被害者共情也能咬紧牙关坚持为被害者做能做的事情。

    我一直觉得,有些人特别是处在司法机关和暴力机关任职的人们,比起向上看,向高位看,更应该向下看,看到社会的最底层和最边缘之处。

    总的来说,整体不功不过;但是柳永哲的案子其实还是有典型性的,包括暴露出来的当时的社会问题和重大案件引发和衍生出的一系列制度和管理问题,对所有国家都有警示作用。

    【详细】
  • 13972640
  • 2013/3/12 20:17:48
    something
    一句话
    写这些东西纯粹是为了英的一句话,“要是那个时候,他们能对我说别那么坚强,要是有人安慰我,要是我能哭出来就好了。”
    不知道怎么,我就被触动了。
    如果遇到什么难过的事情,周围的人一定会对你说,别难过,勇敢点,坚强点。甚至连我们自己都在强迫自己坚强面对,别哭哭啼啼的,没什么大不了。可有的时候这些“乐观,向上”的想法就像一个恶循环,你变的越来越难过,越来越消极,越来越走不出这其实
    一句话
    写这些东西纯粹是为了英的一句话,“要是那个时候,他们能对我说别那么坚强,要是有人安慰我,要是我能哭出来就好了。”
    不知道怎么,我就被触动了。
    如果遇到什么难过的事情,周围的人一定会对你说,别难过,勇敢点,坚强点。甚至连我们自己都在强迫自己坚强面对,别哭哭啼啼的,没什么大不了。可有的时候这些“乐观,向上”的想法就像一个恶循环,你变的越来越难过,越来越消极,越来越走不出这其实简单的结。
    在我们灵魂的深处,一定有一个软弱,脆弱,胆小的自己吧,一定有一个希望得到关心,担心和爱的自己吧,一定有一个自己也不肯承认的自己吧。
    其实,真的,不需要勉强自己。没出息落泪又怎样,不坚强脆弱又怎样,怯懦不勇敢又怎样,这些不那么明朗的情绪,这些连自己都讨厌的情感,还不是和我们共用一个身体,在脆弱时候占据我们的内心,属于我们的,不可忽视的自己。
    又其实,那样的自己,我们也是喜欢的吧。感受着他的变化,他的流动,他的声音,就像自己多年的朋友,亲昵的妹妹,存在于这个世界的另一个自己,我们怎么能拒绝他,怎么能讨厌他,怎么能忽视他的存在。
    多想抱抱你,说声对不起。

    {想哭就哭吧,我会安慰你的,别太坚强,我喜欢的是那个真实的你。}

    英&树
    一个想活着的男人,一个想死的女人,两个不相信这世界的人。似乎只有这样的设定才会够虐,才会相惜。但爱情,应该是不需要条件的吧。不是因为冷漠的世界在一起,不是因为悲惨的命运在一起,而是最简单的,你,是这个世界上最懂我的人,因为这样,你们才会在一起吧。
    宋慧乔,我爱她淡色的口红,赵寅成,我爱他讨巧的背带,的确,你们站在摄像机前,本来就是那么美的风景。但更爱你们,却是因为英的倔强,树眼睛里的心疼。

    {无论如何,若在一起,便到天荒,若终别离,莫提地老。}
    【详细】
    5808788
  • 瘦虎肥狼
    2007/11/28 23:46:36
    形式内敛而主题失控
    悬疑片的架势,接下去看到的却是文艺片的节奏和细节,再加上略带荒诞色彩的开头以及略显黑色幽默的故事情节,这就是彭浩翔今年奉献的新片《出埃及记》。看完电影感觉到导演想的很多并试图通过镜头和影像传达某些思想,但似乎这种表达并不够精准清晰。
              
    出埃及记,多数人需要查阅一番资
    悬疑片的架势,接下去看到的却是文艺片的节奏和细节,再加上略带荒诞色彩的开头以及略显黑色幽默的故事情节,这就是彭浩翔今年奉献的新片《出埃及记》。看完电影感觉到导演想的很多并试图通过镜头和影像传达某些思想,但似乎这种表达并不够精准清晰。
              
    出埃及记,多数人需要查阅一番资料才能了解这几个字的典故,大概包含了某种抗争与拯救的含义,那么电影对这方面的阐释并不明确。翻阅了不少影迷的评论,发现对主题的理解存在不小的偏差。有人认为主题是“男女关系的阴谋论”,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这样;也有影评通过对大量隐喻的分析认为主题是“个体与建制”的关系,同样赢得了不少赞同;还有人认为电影说的是对待“荒谬”的态度,说的也很在理。
                
    男女关系的阴谋论这个主题本身就带有黑色幽默的性质,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是微妙的,可以相濡以沫悱恻缠绵也可能会演化成一场战争。电影中一些女人就是因受到过男人的伤害才成立了以杀男人为宗旨的秘密组织,而男女主角的经历则很符合这个主题。
             
    女主人公小时候不堪忍受父亲伤害而加入杀男人组织,后来遇到男主人公觉得遇到了好男人而决意脱离该组织,她对母亲说她知道老公是什么样的男人,她不相信老公出轨的消息,然而最终还是发现消息是真的,于是她重新又萌生杀机。男人和女人之间可发挥的东西有很多,如果电影能够明确而精准地确立男女关系阴谋论为主题并选择黑色幽默的表达方式,其实已经足可以成为一部优秀作品。
              
    然而导演想法似乎还不止这些,于是“个体与建制”的关系被分析出来。任达华是一个处处守规矩的人,当他执着于看似荒谬的事情时受到很多排挤甚至恐吓。张家辉同样也是如此但在某种威胁面前屈服了。任最后也在利诱和威胁面前选择放弃和屈从。仅以这样的情节配以独特的镜头运用来解释“个体与建制”的主题是不够充分的,尤其是所谓“建制”并没有较为明显和充分的隐喻。如此说来,联想开篇的蛙人打人,倒是“如何对待荒谬”作为主题似乎还贴点边。
             
    一样的影像却能让人看出不一样的思想,这并不能证明电影作品的成功,相反这应该是导演的表达出了问题。联想起前段时间姜文电影《太阳照常升起》,其中每一个细节每一句台词相信导演都不是随意为之,而肯定是有所指有所寓意,但如果这种寓意让人参悟不透,或是形成多种似是而非的解释,就只能判定为影像表达的不准确了。
              
    因此一部电影里隐喻过多或许并不是什么好事。如果是有名气的导演,影迷们或许会执着于细节的分析让电影圆满高大起来,而如果是籍籍无名的导演拿出让人感觉不太清晰的作品,则很可能被冷落。思想的不准确表达可能源自导演想表现的内容过多也可能源于导演对影像要素把握的失控,因此好的导演一定是懂得控制才能做到收放自如准确而无歧义的。之前看过彭浩翔备受推崇的《买凶拍人》,感觉彭是一个有求新和娱乐精神的导演,但优缺点同样鲜明。买凶拍人立意求新但在幽默搞笑的外在形式上失控了,这次的出埃及记虽形式够内敛,但主题思想上却有失控的嫌疑。
          
    2007-11-28
    【详细】
    12491665
  • 沐言淡血
    2021/8/2 3:02:02
    到底谁是凶手?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首先说下这部电影的题材还是不错的,教授,心理医生,男孩都有嫌疑,撑起了整部悬疑影片,然后包括影片中出现的记者、警探、教授围绕【真相并不重要】这个逻辑展开。给片子打了四星是因为我觉得有不少漏洞或者说是牵强的东西,可能是我自己的问题哈欢迎讨论 1、开头心理医生开...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首先说下这部电影的题材还是不错的,教授,心理医生,男孩都有嫌疑,撑起了整部悬疑影片,然后包括影片中出现的记者、警探、教授围绕【真相并不重要】这个逻辑展开。给片子打了四星是因为我觉得有不少漏洞或者说是牵强的东西,可能是我自己的问题哈欢迎讨论 1、开头心理医生开...  (展开)
    【详细】
    13722253
  • biubiubiu
    2022/4/26 20:44:13
    末代沙皇

    看完之后,对沙皇一家有了一些同情,不知道是不是这部纪录片本身就想美化尼古拉二世。

    从教科书和历史图片上冰冷的表情上感觉到的是尼古拉二世是一个残暴无能的皇帝(好像某种政治的原因,在教科书里,共产主义政权的敌人往往会被丑化),他的决策失误导致了沙俄国内外的政治危机,但现在看来,他不是无能,只是对于外界不够敏感,对于帝国的统治理念

    看完之后,对沙皇一家有了一些同情,不知道是不是这部纪录片本身就想美化尼古拉二世。

    从教科书和历史图片上冰冷的表情上感觉到的是尼古拉二世是一个残暴无能的皇帝(好像某种政治的原因,在教科书里,共产主义政权的敌人往往会被丑化),他的决策失误导致了沙俄国内外的政治危机,但现在看来,他不是无能,只是对于外界不够敏感,对于帝国的统治理念还停留在17-19世纪,完全没有感受到工业革命给俄国社会和思想带来的巨大改变。

    另一个方面,他也是有血有肉的人,热爱家庭,热爱孩子,当然这只是纪录片所展现给我们的,真实情况无从考究。他对小家庭的过分关注导致对于整个帝国的粗暴管理。

    他和溥仪好像,都是没有准备就被推上皇位,肩负起300年王朝的使命,又正好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民众把内忧外患的愤怒全部发泄在他们身上。

    【详细】
    14361426
  • 我是米兰妮
    2020/12/27 13:52:21
    不完全更新

    一周更新一集的《拜托不要见那个男人》,风格清新,题材新颖有趣,能识别男人的AI冰箱,其实是靠大数据提供了各种平时无法知晓的信息,而至于男人是好是渣,完全取决于交往的对象如何判定。可惜的是至星只获得一个比较不错的男人信息(母亲的男友),而目前正交往的对象却没有任何信息,周围却有不少渣男,不知道冰箱还会带来怎样劲爆的内幕?

    一周更新一集的《拜托不要见那个男人》,风格清新,题材新颖有趣,能识别男人的AI冰箱,其实是靠大数据提供了各种平时无法知晓的信息,而至于男人是好是渣,完全取决于交往的对象如何判定。可惜的是至星只获得一个比较不错的男人信息(母亲的男友),而目前正交往的对象却没有任何信息,周围却有不少渣男,不知道冰箱还会带来怎样劲爆的内幕?

    13087376
  • 八卦名探
    2015/2/3 16:11:13
    《好大一个家》:陈佩斯不灭的小人物情节
    文/沙河小子

    之所以看了《好大一个家》原因有三:其一、该剧是陈佩斯阔别电视多年复出之后自导自演的作品;其二、能登上央视的电视剧肯定不错、其三、记录小人物生活的电视剧一直是我的最爱。
     
    不知是什么原因,阔别电视多年的陈佩斯决定复出,以我的推测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如今的陈佩斯看开了一切,拍戏其实一直是他的最爱,实在没必要因为多年前的往事跟自己制气。活在当下就得尽情享受
    文/沙河小子

    之所以看了《好大一个家》原因有三:其一、该剧是陈佩斯阔别电视多年复出之后自导自演的作品;其二、能登上央视的电视剧肯定不错、其三、记录小人物生活的电视剧一直是我的最爱。
     
    不知是什么原因,阔别电视多年的陈佩斯决定复出,以我的推测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如今的陈佩斯看开了一切,拍戏其实一直是他的最爱,实在没必要因为多年前的往事跟自己制气。活在当下就得尽情享受自己所爱,陈佩斯能如今看开还不晚。
     
    和央视撕逼那还是98年的事情,那是的陈佩斯因在春晚表演《吃面条》等经典小品作品红透中国。他的小品往往都是以小人物为题材,具有明显的陈氏风格特征,其作品屡获大奖。可正在此时陈佩斯作品维权和央视打起了官司,虽然最后赢得了官司,但最终遭央视封杀。一个喜剧天才如此遭雪藏,陈佩斯放弃电视转战话剧事业。一直到现在的《好大一个家》陈佩斯再没和电视有过交点。
     
    我一直在想,如果当年陈佩斯没有遭央视封杀,他在喜剧上的成就会不会超越赵本山?小品王的称号会不会因此易主?只是这些都是如果,现实中没有如果。有人说陈佩斯任性,没事去招惹央视干什么。一般演员遇到这事儿就忍了,但他是陈佩斯,他不会忍。这也是他可爱的地方,坚持原则,坚持自我。

    有点扯远了,回到《好大一个家》这剧上来。该剧可谓是陈佩斯在远离电视剧多年归来时打造的诚意之作。多年之后,他最爱的还是喜剧,多年之后,他还是将视线放在了小人物身上。一如他很多年轻在春晚舞台上所呈现的一样。

    该剧围绕如今社会很热门的拆迁话题展开,小市民们为多要一套房子想尽了一切办法,结婚的、离婚的很有意思。看上去这样的方法很令人厌烦,但这就是小人物身上的典型特征。陈佩斯抓住这一点将其慢慢放大。另外剧中的男主人公尤老师(杨立新饰)是个很值得尊敬的人,照顾自己植物人妻子13年不离不弃,同时还照顾自己的丈母娘,为了家辞掉了工作。用现在时髦的一个词来说”满满的正能量“。尤老师身上的人格魅力恰巧是很多普通小人物们可贵精神的体现。
     
     在《好大一个家》中陈佩斯还亲自出镜过了一把演戏瘾,阔别电视多年陈佩斯的演技并未退化,这一次出镜陈佩斯应该演的十分过瘾。剧中他饰演大公司一品鼎盛的老板,多财、狡猾、好色、离异,典型的老板型配置。同时这次对陈佩斯而言也算是一个挑战,因为以往的他还没有饰演过这种角色。不过从剧中的表演可以看出这么多年来陈佩斯的演技并未退化,他成功将这一角色饰演的生动形象。

    总之此次回归电视,对于陈佩斯来说意义非凡。该剧正在央视热播,不可否认这是一部很不错的小成本电视作品,演员演得好观众爱看。时隔多年之后陈佩斯仍在继续着自己的小人物情节,能坚持如此之久实在是可贵。也许这才是一个艺术家真正令人钦佩的地方。

     
    【详细】
    73661210
  • C哥
    2013/12/14 15:59:13
    刘天王别这样拼命了~~~不差奶粉钱!
    最近实在是太闲了,闲的所有上映的电影都看了一遍,《风暴》首映的那天刚好去看了。因为之前没怎么了解,想着港产片大部分就这样,差不多能看就行,还3D呢。看完后实在是不想评价这部影片了……
    刘天王在电影里的确是拼了命了,跟拍动画片似的,怎么打啊,怎么爆炸啊,怎么枪林弹雨啊,反正他就是一直活着。姚晨产后好像特别喜欢在港产片里插一脚,没想到还不算是配角,是个在电影里起到了关键作用的女人,一个谎言让坏人
    最近实在是太闲了,闲的所有上映的电影都看了一遍,《风暴》首映的那天刚好去看了。因为之前没怎么了解,想着港产片大部分就这样,差不多能看就行,还3D呢。看完后实在是不想评价这部影片了……
    刘天王在电影里的确是拼了命了,跟拍动画片似的,怎么打啊,怎么爆炸啊,怎么枪林弹雨啊,反正他就是一直活着。姚晨产后好像特别喜欢在港产片里插一脚,没想到还不算是配角,是个在电影里起到了关键作用的女人,一个谎言让坏人决心做个好人。胡军的角色也好笑,做坏人的时候没被抓,最后却无辜替另一个坏人背黑锅被抓了。最后的结局也不知所谓,香港没死刑,一群悍匪还不惜把中环都毁灭了都不肯投降,国际恐怖组织都没这么狠啊……大哥,求财而已,至于吗?所以我只能说,编剧和导演的大脑都有部分缺失了,就这样的剧情,还拍3D,1D都别拍好吧?!我不可惜电影票那几十块,我可惜我坐在电影院里饱受折磨的一百多分钟!!!
    【详细】
    6460386
  • 鹿蜀
    2017/8/26 0:56:20
    答案

    个人评分: 4.1分

    个人评分: 4.1分

    8775183
  • 饼干制作大师
    2020/4/12 14:51:51
    夏日么么茶———我最爱的爱情电影

    夏日么么茶是我最爱的爱情电影,有人说它的成功80%是它景色的加成———美丽的夏威夷、蔚蓝的大海......可爱情向来不是独立的存在,风景、美食,甚至于一个恰到好处的时机,都是爱情突然来临的契机所在,就像人们常说的喜欢一个人或许是因为一件白衬衫,眺望窗外时一闪而过的身影,又或者是相遇时的一个好心情......

    夏日么么茶是我最爱的爱情电影,有人说它的成功80%是它景色的加成———美丽的夏威夷、蔚蓝的大海......可爱情向来不是独立的存在,风景、美食,甚至于一个恰到好处的时机,都是爱情突然来临的契机所在,就像人们常说的喜欢一个人或许是因为一件白衬衫,眺望窗外时一闪而过的身影,又或者是相遇时的一个好心情......

    12498336
  • 行走的土豆
    2020/10/27 19:01:42
    女人呐,没有一个开心的,结论是不要结婚生子,sad

    女主角我们放到最后讲

    1,女主妈妈

    聪明,康奈尔数学系博士

    偏执,拒绝丈夫的帮助,坚持带着孩子流浪

    可以分析出,女主妈妈年轻的时候才华横溢,但是因为偶然怀孕(后面女主说应该是结婚了),放弃科研,但是内心空虚

    女主角我们放到最后讲

    1,女主妈妈

    聪明,康奈尔数学系博士

    偏执,拒绝丈夫的帮助,坚持带着孩子流浪

    可以分析出,女主妈妈年轻的时候才华横溢,但是因为偶然怀孕(后面女主说应该是结婚了),放弃科研,但是内心空虚,最终精神出了问题,偏执地拒绝所有人的帮助,带着女主流浪,生活潦倒。

    女主母亲说自己犯了一个错误,可以想象,这个错误是关于人生选择。

    她是一个女博士,而且出身优渥,但是最终陷入婚姻和家庭,最终心态失衡。

    一个没有追求的女性,婚姻和家庭会让她幸福,何至于心态失衡?

    说明她顺从了社会对她的要求,但是内心却存在抗拒,最终走向极端。

    总结,不要委屈自己,为了满足社会的要求而委曲求全,你可能会最后疯狂,尤其是聪明的女孩。

    她不开心。

    2,女主养母

    某种程度上,女主养母和女主生母一样,都是放弃了事业,步入婚姻。

    区别是,女主养母是因为自己能力问题,不敢登台,已经放弃了事业,然后步入婚姻。

    但是她期待的婚姻是一个好丈夫,一个好孩子。

    因为失去了孩子,她开始酗酒、喋喋不休,没有朝气,最终也被丈夫嫌弃。

    生母是因为内心对事业极度渴望而绝望,养母是即使放弃了事业,但是婚姻也不幸福,即使不渴望事业,还是不幸福。

    如果养母婚姻生活幸福,估计她也不会不开心了,事业对她显然是第二位的。

    可是啊,天不遂人愿啊!

    墨西哥的情人,则再一次证明了爱情靠不住。

    其实这里是对女主爱情观或者说世界观的启蒙。

    她眼见着养母陷入热恋,又眼见着养母情人离开,她知道,男人靠不住了。

    情人说是有事情要处理,呵呵哒,谁信啊,不过是玩腻了,真的要是爱,就留住养母呗,墨西哥和美国的距离,不算太难跨越吧?

    就是玩玩而已,养母却是付出真心了,所以才会在情人离开之后一蹶不振,最终死在床上。

    她也不开心。

    3,女主高中同学

    apple pi女性社团的老大,一个很美丽、青春的女孩。

    高中毕业就结婚,推着婴儿车,到廉价购物中心买东西,曾经说过,绝对不会去那种平价店铺的她,询问女主gossip的她,最终,在婴儿车底下露出一大袋子酒。

    等待她的是未来漫长的婚姻试炼,我们可以想象,已经开始酗酒了,未来能好到哪里?

    她是一个意象:一个美丽的女孩,没有事业,早婚的结局是什么。

    4,黑人室友

    独立、有趣、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她是一个正面女性形象,而且是一个普通的,因为显然,她不是天才,但是她依旧走出了自己的一条路。

    5,女主自己

    女主拥有的三段感情,很典型。

    初恋crush,结果发现是gay,你妈的你gay还跟我直女玩暧昧?!

    第二段是疗伤+寂寞,不是真的爱。小天使男友也发现自己只是安慰剂,所以默默退出了。

    其中一段,他本来准备表白,我感觉都可能求婚(其实我整牙齿都是为了你,我一直在等你,我准备.....)

    但是女主及时打断了,这里她是拒绝进入稳定长期,导向婚姻的感情的,第一她不爱,第二她见过生母和养母的处境,知道女人结婚了玩完了。

    第三段是benny,天才小少年,是正常恋情。

    两个人势均力敌,女主明显是喜欢benny的,但是不到爱的程度。

    亦师亦友、炮友、棋友,但是女主因为心里有人(初恋),所以谈不上全身心恋爱。

    女主不能长期稳定走向婚恋,因为她身边就没有婚恋幸福的女性。

    难道生母和生父相遇的时候不相爱?

    难道养母和养父相遇的时候不相爱?

    难道高中同学和丈夫年轻的时候不相爱?

    但是爱情没有毛线用,生活会把一切爱情变成鸡骨架,丢了你舍不得,吃了你没有味道,熬汤吧,还麻烦。

    尤其是对事业有追求的女孩子,你的不甘心以后会在你的婚姻生活中稍有不顺利的时候就出来吞噬你。

    如果你有才华,那更糟糕了。

    有才华的女性婚姻生活幸福的概率太低了。

    如果你是个天才,那就开后宫吧,别指望婚姻生活了。

    看完了这部剧,再一次证明,女人呐,结婚生子永远是下下签。

    靠谁都不行,靠自己。

    最后,电视剧不是生活,做人不能高估自己,如果你选择不靠人,选择独身,你要做好没有金手指,不是爽文女主的可能性,你可能和结婚了的一样惨。

    生活没有救赎,就是干。

    【详细】
    129382735
  • 晴天有时下猪
    2020/8/11 2:48:14
    人人心中都有“风云”梦

    深夜又一次重温了这部经典,一部电视剧的结束,似乎自己也跟着走过一程,犹如身体和心灵被掏空一般的难以割舍,这种难以走出,真是从小到大都没变。剧情怎么样我没有办法评价,因为重温总是带着童年滤镜,只有“好”,因为本就不是冲着剧情来的,只是为了探寻年少时的那份痴狂,这份痴狂还在吗?还在!当年打动我的地方现在依然在闪闪发光。原来一个人的价值观和心里的软肋不会随着时间

    深夜又一次重温了这部经典,一部电视剧的结束,似乎自己也跟着走过一程,犹如身体和心灵被掏空一般的难以割舍,这种难以走出,真是从小到大都没变。剧情怎么样我没有办法评价,因为重温总是带着童年滤镜,只有“好”,因为本就不是冲着剧情来的,只是为了探寻年少时的那份痴狂,这份痴狂还在吗?还在!当年打动我的地方现在依然在闪闪发光。原来一个人的价值观和心里的软肋不会随着时间而有太大变化。我当年最爱聂风和第二梦,十几年过去,依旧动人。我喜欢温文尔雅会撩妹有魅力的风中之神聂风。我喜欢独立自主,有胆识有智慧对待爱情始终专一的第二梦,更喜欢他们的那份心心相印,不管经历多少挫折,分开多久,始终把对方当作唯一牵挂。这份“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真是爱情故事唯美意境。再度重温,我也把更多视角放到了步惊云身上,他真的是全剧甚至是最惨男主,悲情是步惊云的底色!爱的人,爱过的人,托付的人,将要托付的人,统统都死了,这种无力感真的让人怀疑编剧是不是对步惊云有仇!从戏份上,他似乎沦为配角,可能是第一部太丰满,第二部在他人物个性上着墨不多,很扁平的英雄人物,但不亲近。不像风,至少还有和骆仙的情感戏份,还有一次次放走断浪“妇人之仁”等个性塑造。编剧把他写失忆,娶妻生子的确是他的幸福时光,但也是悲情故事的开始。他和楚楚,最终也走向悲剧结局。如果梦和风是爱情的理想境界,那么楚楚和步惊云,编剧是想告诉大家他们互相不爱了的悲剧故事。步惊云和楚楚吵架,醉酒后他心里想的是紫凝就已经昭告一切了。而痴心的剑晨终于打动了楚楚,楚楚也接受了。反观云和楚楚,楚楚的多次误解,说明两个人本不合适,勉强在一起隔阂只会越来越深,他们相处的点滴,看起来一点都不甜,有的是苦大仇深,互不理解的两个人终要分道扬镳。但我们又总能从对白和情绪上感受到,他们似乎还有爱,只是在互相为对方牺牲而已,捉摸不透或许就是爱的本质。下一次重温不知道是何时,谢谢这部经典。每次我回忆当年的自己,心里总是一热。那个“七天”假期无意打开电视,却被吸引渴望看剧在家里哭闹的自己,那个渴盼风和梦赶快相认急得跳脚的自己。那个慧眼识“冯威”觉得他会火的自己,那个在家比较龙儿、天儿,云儿谁最可爱的自己,那个一看完电视就上贴吧和别人吵架只为力证第二部好看的自己……嗯,时间总会远去,但美好的回忆一直都在。

    【详细】
    127881057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