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注影评

14151396
  • Настя
    2019/4/30 19:54:58
    衣服和词语

    无一属于你。

    -约押

    男主角的名字叫Yoav(约押)。这个在以色列十分常见的男名不可避免地成为他出生之地的标签。另外,Yoav本意为"耶和华是父亲 (Jehovah-fathered)",在圣经中是大卫姐姐洗鲁雅的儿子,也是大卫军队勇猛善战的元帅,在战场外却是反复无常、

    无一属于你。

    -约押

    男主角的名字叫Yoav(约押)。这个在以色列十分常见的男名不可避免地成为他出生之地的标签。另外,Yoav本意为"耶和华是父亲 (Jehovah-fathered)",在圣经中是大卫姐姐洗鲁雅的儿子,也是大卫军队勇猛善战的元帅,在战场外却是反复无常、功于心计的小人,最终由所罗门受大卫的吩咐杀死。当然这位约押的品性与影片主人公并无相关,硬要讲也是分占杠杆的两端。

    影片在Yoav身上没有寄放任何鲜明的性格,他像一个盛装故事、语言、思维方式的粗玻璃罐子,努力想倒空自己去理解和接受周遭的一切。我们看到的只是耿直乃至固执、决绝和莽撞,就像影片"粗粝"的镜头语言,伴随着喘息跑跳,或是充当主人公的目光,或是围绕他的美好躯体近身冲撞。

    -完全

    Yoav渴望改换身份成为一个完全的法国人,因此他从抵达巴黎的一刻起就主动放弃了自己的语言。而在新生活尚未开始之时,他又被迫放弃了自己个人生活的物质构成。行李和衣物的失窃丝毫不逊于家中偷盗的丧失强度,且伤害值一定是成倍的,毕竟如果决心永远离开生长多年的地方,挑选出来随身携带的东西大概是最习惯或最珍重的,对生活有着不可小视的意义。当然也可能是廉价自如轻便可丢的实用商品,不过珍贵也好便宜也罢,这些物品的失去终究切断了主人公与过去生活的实在联结。剩下的只有他自己。

    事实上主人公可以连自己的名字也顺口改掉,却不知道为什么没有这样做。浴缸内洁净冻僵的躯体如重新降生一般,被抬出的镜头甚至让人想到一系列哀悼基督主题的画作。

    这个过程无疑是仪式性的。男主不仅得到实在的救助,还似乎收获了法国精英阶层的慷慨接纳和真诚倾听的友情,更重要是得到了Emile那件黄色大衣。不管随后的交往加深是出于迷恋美好胴体的后效还是对于身份故事和心理素材的需要,Yoav与目标国家的关系无疑升温过快了。

    穿上黄色大衣的Yoav与行走在巴黎街头的本地人无异,脑海中是念珠一般重复堆叠的法语词汇,而脱掉大衣的他却又退回了自己的名字所代表的身份,去面对底层外来者生活的无序、危机,以及经济和精神上的极度贫乏。每天重复的番茄意面晚餐加薯片甜点,全部食材是来自城市最廉价超市的最廉价货品,总价不超过1.5欧。

    不过“贫乏”是个很主观的词。我们不能说走在街上却不愿看向四周城市风光的Yoav是在浪费巴黎的美丽,是感受的缺乏,因为他认为只有不受这些外在样态的干扰才能看到一个城市真正的样子。或许他和语言更容易亲近,连续背诵的同义词也因为伴随着意愿的强烈而让人觉得充实。

    整个世界是文本,词语是无法摆脱的必然。要甩掉一种,只得一意孤行拿另一种来换。

    而词语又不知不觉定义着你。让你着迷的词、好记的词、唤醒联想的词,都是空白的,映射出的是你脑海中破碎的局部。还记得Yoav和Emile聊天时用了一长串贬义词来形容以色列,后者只轻声说,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具备所有这些特点吧。事实上它们可以用来形容任何国家,多生动多具体完全取决于获得这些感受的个人。

    -语言课

    如果在影片前半程,语言对于Yoav来说是伴随理想身份的玄妙符号和讲述遥远故事的新工具,后半程开始出现的入籍语言培训课则在一间窗明几净的教室之中,把语言简化为毫无思辨的宣传口号。

    这种简化在荒诞的同时又有种不可避免的真实。众所周知,对语言的掌握程度直接决定了可表达观点的复杂程度,甚至影响到思维的方式。多甫拉托夫曾说,我们使用外语时会丢掉百分之八十的自我,还会失去玩笑和讽刺的能力。之前也常在聊天时说我们有若干种不同的人格,中文人格俄语人格等等,哪怕前者拥有了一切理性辩证所需的经验和潜力,当后者被唤醒时,我们就被迅速拉回幼年,是是非非大笔一挥,语气坚定像三岁的孩子。我要,我不要,我爱,我不爱,我是,我不是;或者像影片中那样去做判断题;去描述一只公鸡为什么是法国公鸡,就好像其它国家的公鸡都不能名正言顺当一只公鸡。

    -巴黎圣母院

    由此,所谓“真正的样子”是否存在呢?过于复杂的感受和过于简化的定论,都不是我们想要的理解。

    镜头的局促感代表主人公对周遭空间的感受方式,而讲述以色列故事时的画面反而显得相对平和,氛围也偏向暖色。这种现实场景的局促最终结束于一种“迷思”的破碎,或者说结束于男主角向Emile要回自己故事的时刻。无论多努力屏蔽抗拒,出身是无法摆脱的冰冷标签,但记忆却因为个体化的细节而趋近于温暖的真实,让他重新回到“我”。这时的他终于不同于此前的仓促,郑重而缓慢地抬头看向巴黎圣母院,从容之余甚至显得肆意。那时周遭寂静无人,灯火已息,眼前的教堂是一面沉默高墙。

    于是当Yoav拒绝充当扁平标签,作为一个活生生会思考的人去参与生活,质问生活,这座城市宽厚人道的一面却忽然对他关上了大门。有趣的是,他在情绪爆发之时也暴露出自己在标签之外真正没办法摆脱的东西——在与交响乐团的粗暴沟通得到冷漠回绝后,他愤怒地大喊:“你们看看,一个妻子就是这样和她的丈夫说话的。”如果影片到此结束了也罢,偏偏Caroline上场之后转又回到后台,深情而怜惜地托起他的脸。

    影片在结尾这一部分的叙述呈现出一种僵持状态的中立,推动陡然激化的冲突到达最后的撞门戏,把无可奈何的钝感延展到作品外广阔的跨文化空间。

    101482594
  • 评欣而论
    2020/6/9 21:22:08
    黑公寓~

    12652172
  • 梨花白丶
    2019/1/12 14:38:25
    幸福终究起始于坦诚
    呃,真心觉得这部电影的评分低了啊,不觉得有什么三观上的问题,整个电影的叙事是完整的,从谎言和逃避开始,终止于坦诚和自我认知。 男一和男二能够最终都有幸福的结局,是他们在这一出闹剧中,逐渐认识了自己的内心,一个始终爱着最初那个女孩,一个天生就是gay。 而女一虽然...  (展开)
    呃,真心觉得这部电影的评分低了啊,不觉得有什么三观上的问题,整个电影的叙事是完整的,从谎言和逃避开始,终止于坦诚和自我认知。 男一和男二能够最终都有幸福的结局,是他们在这一出闹剧中,逐渐认识了自己的内心,一个始终爱着最初那个女孩,一个天生就是gay。 而女一虽然...  (展开)
    【详细】
    9890217
  • 獭獭
    2019/2/21 17:17:59
    时代洪流裹挟之下的命运之选
    《索尔之子》导演的第二部作品《日暮》,前一个小时看得我一头雾水,拍摄手法跟《索尔之子》太像了,但正是如此反倒吸引我更专注地看下去,结果竟然比《索尔之子》更能触动我。
    故事讲了一位身世不明的女孩儿来到一战前的布达佩斯,寻找已故父母留下的女帽店,遭遇挫折后踏上了揭开自己身世之谜的旅程。不断有人告诉她离开,她也在各种选择之间摇摆、彷徨、不知所措。导演在题记中说这是欧洲堕入血腥的黑暗之前的最后时刻,
    《索尔之子》导演的第二部作品《日暮》,前一个小时看得我一头雾水,拍摄手法跟《索尔之子》太像了,但正是如此反倒吸引我更专注地看下去,结果竟然比《索尔之子》更能触动我。
    故事讲了一位身世不明的女孩儿来到一战前的布达佩斯,寻找已故父母留下的女帽店,遭遇挫折后踏上了揭开自己身世之谜的旅程。不断有人告诉她离开,她也在各种选择之间摇摆、彷徨、不知所措。导演在题记中说这是欧洲堕入血腥的黑暗之前的最后时刻,因此,女孩儿也不得不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之下做出自己的命运之选。
    1.导演风格太鲜明了,几乎跟《索尔之子》一模一样的浅焦镜头,手持跟拍,镜头绝大部分时候在主角的特写和主观视角之间交替,很少看得清环境(但如果出现都很惊艳),所以沉浸式体验很强烈,观众也跟女主角一样焦虑、迷茫、惊惶又急于找出答案,女主角寻找和选择的过程中,观众也同样在选择和思考(所以观看过程很费力):在一个特定的时代环境下,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命运。
    2.正如《索尔之子》中的男主执念地寻找一位拉比,《日暮》中的女主也执念地寻找未曾谋面甚至此前一直没听说过的哥哥,哥哥在女帽店老板和上层社会口中是杀戮狂,是恶魔,但对过往几乎一无所知的女主却很难做出判断,每个人对她都欲言又止,她就非要一探究竟,可眼见也未必为实,她因此陷入了极度矛盾纠结之中。最后女主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找到哥哥并“取而代之”。
    3.影片的结局,一开始我理解为导演为女主做出了选择,但回过头来看,也许导演只是一种记录和呈现,他对女帽店及公爵夫人、公主等旧制度的最后一缕残阳给予的批判中尚留有一丝温情,对哥哥等无政府主义者的血腥暴力也不加保留地进行了展现。一直摇摆不定的女主最终到底是做出了选择还是被迫走上了一条道路,需要观众自己做出解答了。
    【详细】
    9995742
  • TomCruise野
    2022/1/17 1:32:48
    爱情是偶遇

    喜欢一个人其实很容易。

    或许只是那人一把糯糯甜甜的嗓音,一抹云淡风轻的笑,一个温柔得可以将人溺毙的眼神,足以让你瞬间觉得,心脏被敲出了一个最强音——天使丘比特之箭,或许刚刚射出?

    早期爱恋的美好性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双方都没有经过太多的人世沧桑,来不及积累诸多成人世界中的是故老成,所以分

    喜欢一个人其实很容易。

    或许只是那人一把糯糯甜甜的嗓音,一抹云淡风轻的笑,一个温柔得可以将人溺毙的眼神,足以让你瞬间觉得,心脏被敲出了一个最强音——天使丘比特之箭,或许刚刚射出?

    早期爱恋的美好性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双方都没有经过太多的人世沧桑,来不及积累诸多成人世界中的是故老成,所以分外美好。

    天底下有多少人一眨眼就跟爱的人擦肩而过,永远不能相见。

    爱情就是这样,君有意,郎无心,待到郎上心,君却与郎别。

    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是免费的,可惜他没尝到。

    人或许就是这样,总要经历千辛万苦经历失去的痛苦,兜兜转转了一大圈,才知道什么该是珍惜的,什么才是真正自己的所爱,她/他或许就在你的身边,只是你一直没有发现或者不相信或者不甘心罢了。

    幸福虽然或许就在你的身边,可是,她必须要我们付出种种代价历经艰难之后才能意识到、才能得到。兜兜转转一圈之后回到原点。

    【详细】
    14146543
  • “大将军儿”范?
    2015/8/12 8:48:19
    关于第二季不如第一季的看法

    好多人说第二季不如第一季,本人看来,各有各的特点。要记住,编剧不是在讲述一个纯粹的解密游戏,他是在借助侦探游戏来反映这个社会不为人知的黑暗,有种雷蒙德钱德勒式冷硬风格的感觉。第二季显然编剧野心更大,布局更大更深从州到市的形形色色的官员一丘之貉,他们淫乱,贪污腐败,权钱交易,诬蔑杀人,给人感觉这还有什么正义,主人公只有随时准备干他妈的,但是正印证了通过不正义的方式获取,最终会有悲剧下场,Fra

    好多人说第二季不如第一季,本人看来,各有各的特点。要记住,编剧不是在讲述一个纯粹的解密游戏,他是在借助侦探游戏来反映这个社会不为人知的黑暗,有种雷蒙德钱德勒式冷硬风格的感觉。第二季显然编剧野心更大,布局更大更深从州到市的形形色色的官员一丘之貉,他们淫乱,贪污腐败,权钱交易,诬蔑杀人,给人感觉这还有什么正义,主人公只有随时准备干他妈的,但是正印证了通过不正义的方式获取,最终会有悲剧下场,Frank和Ray终究还是死了。还是那句话,这不是纯粹的解密游戏,也不是第一季哥特式黑暗风格的侦探故事,它只是一部借助侦探外壳,硬生生的把社会最黑暗,最压抑,最令人感到邪恶的生蛆的伤口掰给人看,极少人知道真相,主人公没有团聚在一起唱歌,坏人依旧逍遥法外,一股黑暗势力消失了,另一股接踵而至,让人感觉暗无天日,这个世界何时是个头。第二季通过小人物的故事揭露出大人物的各种龌龊故事,悲哀就在这,现实中我们总以为小人物与大人物没有瓜葛,甚至没有联系,但是林林总总,错综复杂的关系,让我们逃不掉命运的安排,跟大人物对抗我们始终处于劣势,我们悲哀地发现,什么正义,什么道德,什么法律,那都是大人物用来限制小人物的伎俩,没有所谓的公平可言,正如瑞秋最后跟记者说的那样,但还是跟我们留下一个念想,瑞秋将材料交给记者,讲出了一切,我愿意相信真相最终会告知天下,让所有人知道他们体面的外表下那龌龊的一切。

    【详细】
    7567594
  • 吾岳独尊
    2011/6/6 19:29:02
    敏感事件 情绪
    哈哈哈 安以轩哭了,哈哈哈,小武死了,哈哈哈,冯远征生气了,哈哈哈 安以轩的演得挺好的 最后我哭了,芥末花生豆吃多了
    哈哈哈 安以轩哭了,哈哈哈,小武死了,哈哈哈,冯远征生气了,哈哈哈 安以轩的演得挺好的 最后我哭了,芥末花生豆吃多了
    【详细】
    497865
  • 笙歌归院落
    2019/10/4 21:07:22
    人物塑造用力过度

    这个剧里的年轻的角色都有点塑造的用力过度的问题。邱冰这个角色从她出场到她进入刑警队之间的情节都看不出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对主线剧情毫无帮助,而这个支线剧情对塑造邱冰这个角色也毫无帮助。看了之后,只让人感觉这样的人竟然能做刑警,就不奇怪破案率低的印象。邱冰带着六岁的妹妹逛街,看到小偷偷钱,然后就为了自己的满足感、正义感,把妹妹放在路边去抓小偷。小偷抓到之后,妹妹丢了。她还理直气壮的谴责警察不立案

    这个剧里的年轻的角色都有点塑造的用力过度的问题。邱冰这个角色从她出场到她进入刑警队之间的情节都看不出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对主线剧情毫无帮助,而这个支线剧情对塑造邱冰这个角色也毫无帮助。看了之后,只让人感觉这样的人竟然能做刑警,就不奇怪破案率低的印象。邱冰带着六岁的妹妹逛街,看到小偷偷钱,然后就为了自己的满足感、正义感,把妹妹放在路边去抓小偷。小偷抓到之后,妹妹丢了。她还理直气壮的谴责警察不立案,教导别人72小时黄金破案时间。自己母亲着急病倒,竟然见到人就自诉把妹妹丢了,导致母亲病倒。竟然用这种事情去到处博取别人同情。她到底有没有一点点愧疚感?演员塑造角色就流于表面,丢了妹妹只会叫渣渣。一副站立于世界中心的样子。除了语言上的抱歉,完全看不出内心有任何真情实感的歉意。林之华,这个角色就很奇怪。两个队长都把他当作重点培养对象。但是这个人给出来的情节都是手脚比大脑快,而且对自己的定位并不清楚。在刑侦和经侦之间来回摇摆。虽然是有两个队长之间的作用,但是作为参加工作几年的人,并且是作为两个队长都想要的重点培养苗子,他的立场过于摇摆了。并且,最重要的是,他并未在案件的侦破过程中发挥什么重要的作用。貌似编剧和导演对此并未做出足够的发挥。而且,因为主角顾铭是已婚身份。编剧企图用邱冰、林之华、顾铭三个人引导观众关注他们三个人的感情纠葛。虽然后面解释了邱冰是尊敬顾铭,而不是爱情。但是这种误导,本身就是导演和编剧的恶俗爱好。因为这种引导,对主线剧情,以及对顾铭这个人的塑造完全没有帮助。只是给那些喜欢看狗血八卦的观众提供一些兴趣点而已。还有,朱涛。编剧企图演绎一个科学怪人的角色。可是,他们完全没有真正的看过一个逻辑思维完整的理科生是什么样子的。完全是参照一些悬浮剧里的所谓高智商人员的特征假想了这样一个角色。事实上,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是不存在的。在一个以真实存在的人为原型的距离吗,塑造如此之多的悬浮角色。让人非常费解。也让整部剧的质量大大下降。

    浪费了于和伟,浪费了祖峰。

    【详细】
    10552853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