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96435
  • 我的画笔哪去了
    2019/4/8 21:18:15
    逃离东德背后的时代背景和原因

    二战结束后,再次沦为战败国的德国根据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协定,分别由美、英、法、苏四国占领。1949年 5月23日,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合并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同年10月7日,东部的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从此正式分裂为两个主权国家。

    故事就发生在东德边境小镇,然而令人好奇的是,男主一家看似家境富裕,幸福美满,可为何却依然一心逃离,这背后究竟是怎样的原因促使他们做出如

    二战结束后,再次沦为战败国的德国根据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协定,分别由美、英、法、苏四国占领。1949年 5月23日,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合并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同年10月7日,东部的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从此正式分裂为两个主权国家。

    故事就发生在东德边境小镇,然而令人好奇的是,男主一家看似家境富裕,幸福美满,可为何却依然一心逃离,这背后究竟是怎样的原因促使他们做出如此以身试险的选择?

    这就要从东德和西德的分化开始。

    在世界形成以苏联、美国为首的两极对抗政治格局的历史条件下,德国一分为二分别隶属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两种尖锐对的政治制度。

    不愧是一个产生过歌德、巴赫、贝多芬、马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尼采、莱布尼茨、海德格尔、韦伯、爱因斯坦等的国度,战后仅仅几年时间,东、西德国分别在满目疮痍的战争废墟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先看东德:在德国统一社会党(战后德国共产党和德国民主社会党合并而成)的领导下,战后不到五年,即1950年,工业便恢复到战前水平。其中,1950——1970年的生产性国民收入持续翻两番,年平均增长7.2%,一度跻身世界十大工业强国,成为东欧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民众生活质量最高的国家。一个人口不足1700万的国家创造了如此奇迹,举世赞叹。因而曾被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称为“社会主义的橱窗”。前来东德参观的“兄弟国家”代表团的同志们眼看如此现代化的厂房、壮观的流水线、高精尖的设备,无不发出由衷的赞叹。如果一个中国大陆人在20世纪70年代到了东德,一定会惊叹这就是理想中的共产主义了。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东德的国民经济和国民收入虽然开始出现负增长,但世界银行《1982年度世界发展报告》公布的结果显示,民主德国当年国民生产总值为1562亿美元,人均400美元,居世界第89位,居社会主义国家第1位。

    再看西德(联邦德国):同样不到五年时间,即1950年,联邦德国的工业同样超过战前的水平。1950年到1965年,累计投资2281亿美元推动经济高速增长,持续保持15年的“莱茵奇迹”。1950至1965年,年平均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13.3%和15.8%。1965年的贸易额是1950年的8倍。20世纪60年代初,西德国民总产值超过英法两国成为仅次于美国、苏联的世界第三经济大国(1968年开始被日本取代成世界老四)。1971年,西德的外汇储备达到186.57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仅从单纯的经济发展统计数字上而言,东、西德的差距其实并不大(因为东德国土不及西德一半,人口不及西德1/3)。但如果比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各自的社会财富增长了多少,国民从中得到多少实惠,优劣就极为明显了。

    ——同时在战后一片战争废墟上建立的东、西德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为应付严重的困难,东、西德国在战后都实行配给制。但极短时间里就出现了巨大悬殊:联邦德国成立后不久,国内市场很快出现了繁荣景象,大小商场雨后春笋般涌现,消费十分旺盛。1950年开始,西德政府便取消了配给制;而东德到1958年仍不符合取消配给制条件。只为顾及“社会主义橱窗”的面子,东德政府在这年打肿脸皮充胖子宣布取消配给制。然而取消配给制后,商品匮乏和单一的局面依旧。吃饭、穿衣,甚至日用品都要凭票供给。

    东德表面的辉煌难于掩盖现实的暗淡。究其原因,一是它沿袭了前苏联的发展模式(在统一社会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还接受了苏联提出的带有浓厚军事命令色彩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计划,并把它作为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过于偏重重工业、军工企业和国家面子工程的投入和建设,农业以及与国民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产业被严重忽视,国民经济一直畸形发展。同时,它与当时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一样,先是打压个体经济,后是不允许个体经济存在(甚至不允许个人购买汽车),实行绝对平均主义的劳动报酬制度(干多干少、干好干坏收入都差不多),导致国民生产积极性和思维创新能力因此严重受挫,劳动、产生效率与官方的统计数字和漂亮的面子工程反差太大。

    为在与西德的竞赛中获胜,东德政府极尽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先是提出“只有生产好才能生活好”的口号,开动宣传机器鼓舞民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不断在国民中大搞类似苏联“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和“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的无偿劳动,后来见成效低微,于是不顾民众日益不满的怨气,用制度化的形式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并最终引发大规模流血抗争运动——1953年6月17日,东柏林大批工人举行示威活动,抗议当局提高劳动定额和时间却不涨工资,东德当局开枪镇压,酿成血案,成为冷战时期整个“东欧”第一起大规模民众抗争事件,也是后来民众大逃亡、政府不得不建起柏林墙圈禁民众的一个重要缘由。

    而西德却完全是另一番风景:从阿登纳总理领导下的第一届政府开始,便致力建立一个既能发挥市场竞争活力,又兼顾社会平等和福利保障的“社会市场经济”和“福利国家”体制。

    与东德的“只有产生好才生活好”相反,阿登纳政府提出了“只有生活好才能生产好”的口号。从五十年代开始,短短二十年间,国民便建立了一个世界上花费最大、设计得很周详的社会保障体制。——1977至1978年度中,举国全年社会福利金额总计达3000 亿马克(约合1,250 亿美元),即平均每个居民享用社会福利金2015美元。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东、西德国的差距越拉越大。以1988年为例,东德人均GDP仅为西德的1/4,劳动生产率仅为西德的30%,进出口贸易为西德的1/10,科技水平落后于西德20年。东德工人的平均月工资收入为1270东德马克,而联邦德国为3850西德马克,按照1: 1的比率计算,民主德国的平均月工资只及联邦德国的三分之一。至1989年,东德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降为联邦德国的33%。并欠下210亿美元的外债(那时的210亿美元,绝不是现在210亿美元!)。

    诚然,西德的持续辉煌,最重要的因素并非政府首脑和其内阁成员个人能力有多强,制度和政策才是最关键因素。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说:“判断社会制度的优劣,不用进行意识形态论证,看同一个民族建立的两个国家,人们往哪里跑,就一清二楚了。”

    尼克松上述话语并非先知式的预言,而是对东、西德当时的现实有感而发——上世纪50年代始,就在东、西德的经济在世人啧啧称奇声中快速腾飞之时,一宗令人预想不到的事情很快出现了:东德建国后,每年有十几万、几十万国民越过还没有封闭的边界逃向西德。整个五十年代,人口不足1700万的东德,竟有270万左右的民众逃向西德。其中精英人才和技术骨干占据不小比例:大概有6000名医生、药剂师,8000名司法人员,750名教授,34000名教师和工程师。这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巨大损失。

    如此严重的逃亡潮不但对东德的“软实力”造成巨大损失,对唯一的执政党——德国统一社会党(二战后由德国共产党和德国社会民主党合并而成)及其领导的政府合法性构成极大冲击,也使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脸上无光。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当时的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不得不警告时任德国统一社会党第一书记乌布利希:“我们不能以开放的边界与资本主义竞争了!”于是,1961年8月开始,东西德之间快速矗立起一道高3.6米、宽1.2米全长155公里,配备了铁丝网、瞭望塔、堑壕的钢筋水泥墙。这就是著称于世、存活了28年的“柏林墙”。

    而故事的背景就发生在这个时间段。开始时奋力奔跑却被击毙,主人公一家第一次飞行未曾越过的,就是著名的“柏林墙”。

    柏林墙建成后,东德国民的逃亡史便成为一部血泪斑斑的逃亡史——人们不顾危险,采用游泳、挖地道、跳高楼、用重型汽车硬撞、自造潜水艇、热气球、滑翔机、弹射器等手段逃亡西德。

    在此不得不感叹,德国人的知识素养,工业水平,动手能力在电影中充分体现,谁家能自己造出一个热气球,甚至滑翔机…(注意,电影中男配说过,造飞机不是问题,只是限制于跑道因素)。

    话说回来,东德的失败是必然。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政府犯错并不可怕,怕的是明知犯错(甚至是致命错误),却不敢正视。甚至一再寻找各种借口、理由予之掩饰和遮丑。在纪念柏林墙建立20周年的时候,时任东德统一社会党第一书记的昂纳克大言不惭、自欺欺人地告诉世界:“由于构筑了‘反法西斯防卫墙',我们才捍卫住了我们的社会主义成就”。所谓“捍卫住了我们的社会主义成就”,诚然是一句恬不知耻的谎言。但柏林墙的构筑,确实有力地阻止了东德民众的大规模逃亡。——从建墙前每年十几万、几十万人逃亡,到建墙后1961-1980年只有17.7万人成功逃离,每年约为八九千人。

    建立在乌托邦虚幻信仰的政党一旦面临挫折,便极易滑入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极端之中。1962年,面对两难的抉择,东德统一社会党领导最高层想出了一个遗臭万年、并最终促使该党被人民彻底唾弃的馊主意:用政治犯换马克。并派人与西德政府协商。东德提出赎金的标准是:一个普通工人3万马克;教师4万-5万马克;医生要付出15万到18万马克;经讨价还价,最后双方同意用平均每人4万马克的赎金达成这笔交易。之后,每年不断地重复着这种交易。到1989年秋天柏林墙倒塌,共有33755名政治囚犯通过这种形式获得了自由。这些人的家属则多达25万人随之迁往西德。

    僵死的意识形态和极为刻板的官僚思维定势,又常常让列宁主义政党领导下的政府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蠢事——二战后,美国不分意识形态,实行旨在帮助欧洲走出战后经济危机的“马歇尔计划”。西德从马歇尔计划中人均获得140马克的补助。而仰苏联鼻息的东德党政领导人却视马歇尔计划为美国资本主义统治扩张到全欧洲的一项战略,将这一援助拒之门外。

    中国有句古训,叫“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西德的富足与繁华,其实并非东德民众大逃亡,并最终“亡党亡国”的最主要诱因。严重的社会不公、官僚阶层的特权和腐败、令人窒息的政治高压,看不到前途和出路等,才是最重要因素——东德经济的高速发展,从中获利的只是少数的党政官员。尤其是以第一书记为首的主要高干,享受着各种合法的特权:可以在商店买到老百姓见不到的、甚至没有听说过的商品;享受特殊的医疗服务;周末和节假日可以到别墅去度假。

    而权为上级所授的官僚体制,不但导致溜须拍马、贿赂盛行、贪污腐败成风,还导致任人唯亲、裙带关系之风的阶级固化局面。而最可怕的,是无处不在的国家恐怖主义威胁。——上世纪四十年代末至50年代下旬,东德统一社会党领袖乌布利按斯大林肃杀模式进行了“清党”,有151000名党员被整肃(当时东德总人口不足1700万)。通过大规模清洗,党政权力高度集中在个人手里,并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官僚特权阶层。比“肃杀”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秘密警察对国人密不透风的监督——东德并入西德之前,东德秘密警察达9.1万人。

    而间接充当线人、密探工作的总人数则接近50万。在柏林墙倒塌前约30年里,平均每天有8位东德人以“破坏国家安全”的罪名遭逮捕。如果算上线民,平均每66名东德公民中就有一人常年为秘密警察工作,对比于盖世太保(1:2000)和克格勃(1:5830),这个比例可谓高的离谱。前东德仅有的1800万人口中,有600多万人被建立了秘密档案,也就是说,每3个东德人中就有一人曾处于秘密警察的监控之下。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东德人民的忍耐性已到了临界点。从1986年开始,不少民众冒着危险上街游行示威,要求拆除柏林墙、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要民主、人权、言论自由、新闻自由等公民基本权利。

    然而,以昂纳克为首的东德政府此时不但不反省、检讨过失,反色厉内荏把国人的正当批评说成是“极端主义分子的诋毁”;把民众的意愿和诉求说成是“外来的危险和少数人的挑动”。并警告“要提防来自帝国主义方面的危险”——造孽沉重难于自拔的昂纳克自恃有“老大哥”苏联撑腰,危机四伏之时仍心怀侥幸。就在柏林墙被推倒前10个月的1989年1月,他仍强打信心声称:“当年导致筑墙的条件存在多久,这座反法西斯的护墙就存在多久,50年和100年后它也必定还巍然屹立。”

    昂纳克的声色俱厉更增加了人民的对立和愤怒情绪,更多的国人加入反抗行列。1989年5月7日,莱比锡民众举行游行示威,昂纳克政府派军警镇压抓捕了一百多人。并对世界宣称:“无论是公牛还是驴子都没办法阻止社会主义前进。”昂纳克的残暴顽固更激起了国民的反抗,1989年10月2日,莱比锡2万示威者上街游行抗议。10月9日,又有7万人上街,游行民众喊出“我们是人民”的口号,向统治者表达了“不自由,毋宁死”的决心。

    最终,在周边国家不断的资本主义浪潮,苏联解体的大环境中,东德退出了历史舞台,现代工业4.0的民主德国成了欧洲乃至世界经济的中坚力量。

    【详细】
    100995371
  • 张建雄
    2016/10/12 13:00:50
    《爱神箭》:十星十箭 真情无限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爱与被爱都是幸福的。即将于10月14日上映的都市爱情电影《爱神箭》由当红影星应昊茗、赵圆瑗、汪东城、姜潮、刘冠麟、郭柯彤、李亭哲及新生代影星储小蕾、瞿澳晖、白阳春雨联合主演,爱情工作室题材轻松幽默,剧情跌宕起伏,台词知性浪漫。
       
    电影《爱神箭》主要进述的是不相信爱情的工作室领头人林冬与有些固执的才女姚蓝之间搞笑又深刻沉重的感情故事。影片明星阵容都是颜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爱与被爱都是幸福的。即将于10月14日上映的都市爱情电影《爱神箭》由当红影星应昊茗、赵圆瑗、汪东城、姜潮、刘冠麟、郭柯彤、李亭哲及新生代影星储小蕾、瞿澳晖、白阳春雨联合主演,爱情工作室题材轻松幽默,剧情跌宕起伏,台词知性浪漫。
       
    电影《爱神箭》主要进述的是不相信爱情的工作室领头人林冬与有些固执的才女姚蓝之间搞笑又深刻沉重的感情故事。影片明星阵容都是颜值与演技齐飞的帅哥美女,画面唯美养眼。片中,现象级偶像男神汪东城、姜潮的加盟令影片星光熠熠,光彩夺目。应昊茗饰演的男一号林冬,他是知名爱情工作室中“爱神箭”发起人和领导者,他机智幽默、谈吐不凡;也有固执己见、冷漠无情的一面。出生于浙江宁波的应昊茗不仅有着182cm的身高,细腰长腿且五官端正、肤白貌美,自身条件可谓是出类拔萃,在影片中西装、领带、白衬衣,款款造型时尚亮眼,主角光环杠杠滴。
      
    唐季礼门徒赵圆瑗一改往日侠女形象,在影片中挑大梁,出演女一号姚蓝,集美貌与智慧与一身,将与单纯而倔强的文坛才女白蔷薇姚蓝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让所有观众的眼前一亮!
      
    《爱神箭》既是一部电影,也是一个团队,他们中有腹黑的文坛怪杰、狂热的科学鬼才、时髦的心理大师、温柔如水的后勤主管,一个个内外兼修,风采不凡。“爱神箭”工作室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帮客户找到真爱,而在现实生活中维系爱情的第一要素是男女之间真诚的沟通,“爱神箭”工作团队就是一个帮助深陷爱情迷茫中的爱情男女们提升沟通效率的“神器”,为客户打造独一无二的故事与结局,让客户的爱情变得更加炽热与深刻。
         
    男主角林冬作为爱神箭中的老板却不相信爱情,因为他曾经在自己的爱情道路上遍体鳞伤,由此变得不相信爱情,不敢面对爱情。笔名白蔷薇的女作家姚蓝自从认识他之后就千方百计想改变他的爱情观,为此两人针锋相对,矛盾不断升级。在林冬与姚蓝不断斗嘴的过程中,他们的感情正悄悄地发生着质的改变。面对爱情他们缺乏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口是心非,把爱深深埋在心底,也许是因为自尊,也许是因为自卑,也许是因为那种希望得到又害怕拒绝的胆怯。在“爱神箭”最重要的一单业务中,团队的成员们为林冬和姚蓝策划一个最完美的表白计划,在姚蓝“痛骂”林冬之后,他和她终于正式自己的内心,重拾为爱痴狂的勇气,大胆说出心中的爱。
       
    我们有时候会羡慕别人的幸福,但是,谁的幸福都不是从天而降的,更多的时候需要我们自己的努力,需要我们自己去争取。
    【详细】
    81261096
  • 乌鸦火堂
    2021/4/14 14:16:28
    哥斯拉和金刚是怎么打到一起去的?

    按照电影里的说法,这二位“自古以来就是死对头”,没有任何铺垫任何渲染,完全是编剧一家之言,简直无聊到搞笑。所以我们这里放下电影,说说电影背后的故事。

    电影我给3星,但他们幕后故事,值得4星。

    按照电影里的说法,这二位“自古以来就是死对头”,没有任何铺垫任何渲染,完全是编剧一家之言,简直无聊到搞笑。所以我们这里放下电影,说说电影背后的故事。

    电影我给3星,但他们幕后故事,值得4星。

    13469363
  • 神奇的小松鼠
    2006/5/2 22:47:55
    爱情的选择
    香港的娱乐片有个通病,总是喜欢刻意表现,比如说韦家辉的《购物狂》,本来两对情侣精神有点不正常还可以理解,可是偏偏要让所有出场的演员都神经兮兮的,导演的用意可能是要表明现代社会有点精神障碍是很平常的,连心理医生都难逃此劫,所以没什么好害怕的。可是一部电影拍成这样多多少少是有些让人觉得别扭的。

    除此之外,《购物狂》还是有一部可圈可点的影片,同时前辈徐小凤的加入更是为此片锦上添花。爱情题材
    香港的娱乐片有个通病,总是喜欢刻意表现,比如说韦家辉的《购物狂》,本来两对情侣精神有点不正常还可以理解,可是偏偏要让所有出场的演员都神经兮兮的,导演的用意可能是要表明现代社会有点精神障碍是很平常的,连心理医生都难逃此劫,所以没什么好害怕的。可是一部电影拍成这样多多少少是有些让人觉得别扭的。

    除此之外,《购物狂》还是有一部可圈可点的影片,同时前辈徐小凤的加入更是为此片锦上添花。爱情题材的电影几乎都拍滥,灰姑娘的故事已经没有市场了,而导演决定重新为这样的题材注入活力,如果有两个王子呢,如果有两个灰姑娘呢,如果爱情发生在两个王子和两个灰姑娘之间呢?怎么样,兴趣来了吧。刻骨铭心的爱我们看的太多,有一种爱那么的不确定,那么的随便,一个女性答应两个男人的求婚,一个女性觉得可以随便的嫁一个。有钱人找老婆是件好麻烦的事,问题出在钱上;找有钱人做老公也是麻烦事,问题同样是钱。张柏芝面临一个选择,一个不是特别艰难的选择,因为不是让她在贫富之间决定,资产上了200亿之后就没差别了。两个富家公子也要选择,都是貌美如花的女子,选起来也不该艰难。因此,他们要做的是放下世俗里的一切选自己的真爱,对一般人来说,不难,可是这四个人当中没一个是精神正常的,他们分别罹患了选择恐惧症、失恋创伤后遗症、性格分裂、购物狂,更要命的是,他们在决定结婚的时候刚好吃错了药。

    最后是小凤姐帮了两对新人的大忙,总之关系是错综复杂,我觉得她用的方法就是一个,让他们亲自去感触得到和失去时苦楚和欢欣,如此反复之后,他们自然而然的知道了内心的选择。爱情,真的好奇怪,你说爱上了一个人,爱得死去活来,可等到要得到那份爱的时候,也许会迟疑,你真的是爱她的吗?所以,爱情需要考验,需要反复的考验,突然间,你要失去她了,突然间,你要得到她了,突然间,你又要和另一个女人过一辈子了,突然间,又有其他人要抢走你的她。也许你本来是懦弱的、腼腆的、自卑的,可是经历的这些,你会坚定自己的信念,明白谁是属于你生命中的女人,然后你就会去争取,不论外力有多强大,你会尽全力去拼。最重要的,没有任何人和你说你爱的是谁,甚至你自己都没有说,你感觉到了,这种感觉是任何精神障碍和药物都干扰不了的,哪怕你被疾病药物折磨得失去理智,可是心中的那份爱是永远不变的。

    看到最后,我甚至有点感动,或许我该去守候属于我的那个女人。

    http://www.blogmvp.com/2006/04/shopaholics.html
    【详细】
    10421144
  • Mr.Toro
    2014/4/16 19:38:03
    屌丝老外的“北漂”历险记
    电影《这是三里屯》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熟悉而又陌生的北京生态画卷,说是熟悉,是因为取景地就是国人皆知潮人常聚的三里屯,说是陌生,是因为影片由外籍团队创作拍摄完成,虽然大多是所谓“中国通”,但在他们眼里的中国,所呈现出来的独特风情,还是会让国内观众们感到惊喜和惊讶,如一部国际友人的“友邦惊诧论”一般有趣。

    本片的受众可谓一箭多雕,对于不了解中国的国际友人而言,《这是三里屯》可视为一部趣味横
    电影《这是三里屯》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熟悉而又陌生的北京生态画卷,说是熟悉,是因为取景地就是国人皆知潮人常聚的三里屯,说是陌生,是因为影片由外籍团队创作拍摄完成,虽然大多是所谓“中国通”,但在他们眼里的中国,所呈现出来的独特风情,还是会让国内观众们感到惊喜和惊讶,如一部国际友人的“友邦惊诧论”一般有趣。

    本片的受众可谓一箭多雕,对于不了解中国的国际友人而言,《这是三里屯》可视为一部趣味横生的中国生活指南,对于在中国生活的外籍人士而言,这部影片则是一部真实表达他们对中国印象观感的故事,而对于中国人而言,换一副眼镜看自己,也未尝不是一件更清醒、更客观的方式。

    本片主创大多是在中国生活过相当长时间的“老外”,当然,每个人都会有刚刚踏入中国大门的“小外”时期,充满新鲜感的陌生、困惑和惊奇,都是无可回避的“亲密”接触。但在这种惊诧的相遇中,又有他们接触中国、融入中国之后的亲切感,这种感情较之“北漂”,除了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之外,并没有太大的分别。

    很明显,导演罗伯特·道格拉斯将本片做了另外的设定,那就是仿若《三傻大闹宝莱坞》一样的《老外屌丝打拼三里屯》,如此判定,非常确切,若以商业考虑,影片名称更改一下,可能会获得更多的票房收入,毕竟本片的片名仅仅是锁定了“三里屯”这一故事发生地,但所呈现的,却不仅仅是三里屯所独有的生活状态,而且忽略掉了大全景的太古里、三里屯soho以及众多知名酒吧之后,影片中的三里屯,所带来的亲和感,是那些并没有深入到三里屯腹地的外围人士所能了解的。

    故事开篇,就看到男主角盖瑞站在三里屯某陋巷,左边是闲聊打牌的废品收购人员和成堆的废品,右边则是墙上硕大的北京精神“八字真言”,这无疑是打破了三里屯光鲜亮丽的外壳,所捕获的最有生命力的一幅原生态画面,在这种蝼蚁式草根生存与高端虚无的口号之间,同样反衬出主人公闯中国的复杂心态,并预示了他所面对的中国,是一个难以调和的矛盾复合体。

    说《这是三里屯》是伪纪录片式故事并不确切,虽然影片风格比较类似,无论大量的手持式摄影,还有角色在片中的“采访式”独白,战台烽更愿意将本片归结为非常传统的一出中国式戏曲,相信影片的创作者,也会对中国的传统戏曲有所了解,角色登台之后,一般是唱或说自己的身份和经历给台下的观众听,这与他们接下来迅速融入到剧情之中,也毫不违和,当然,在剧情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内心的独白,也会比较赤裸裸的唱出来。我们知道,戏曲中的角色,不单是唱给舞台上的其他角色,也是需要唱给观众,让他们加深对故事桥段和人物内心的了解。

    战台烽这么举例,想必大家也能感受到《这是三里屯》的故事讲述方式,没错,像极了中国舞台戏曲,片中人物不仅沉浸于自己的角色中故事,而且也会是不是以一个受访者的身份,面对镜头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无论是情感独白,还是剧情描述,同戏曲一般,这种同一时空的角色转换蒙太奇,对观影的战台烽而言,也确实毫无违和之感。

    最后再说一下《这是三里屯》故事中的人物,男主角盖瑞曾与中国女人王琳有过失败的婚姻,对方携子回国,男主角处境窘迫,却因亲情原因,远赴中国,边打工边寻子寻妻,其实剧情还是有很多励志的内容,无论他去推销生发水,还是到西餐厅充“门面”,以及到语言培训中心任外教,他用外籍人士难得的吃苦耐劳和脏乱差不讲究的心态和意志,迎接着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尽管其中有见利忘义的小人心态,也有人穷志短的困惑时期,但总的而言,这还是一次比较真的人格刻画。

    影片中最有笑点的人物,莫过于死命贴男主角的胖丑女学生,各自没皮没脸和死皮赖脸,但当我们笑过之后,环顾四周,发现其实我们身边也在不断上演这种荒诞的真实故事,顿觉脸面尽失,无颜投地,再回想一下,其实也罢,人家导演、主演都不要自己的脸了,我们还要它干嘛?索性陪着《这是三里屯》恣意放肆的狂欢一次吧。
    【详细】
    66361617
  • karvy
    2018/11/15 16:14:52
    25-26

    25-26

    男二回归,安少男二两情敌相见!哇!两个对戏的演技666,火花最赞【真的,请留意他们的表情的眼神,相互之间很有戏????(不许想歪哦)】

    25-26

    男二回归,安少男二两情敌相见!哇!两个对戏的演技666,火花最赞【真的,请留意他们的表情的眼神,相互之间很有戏????(不许想歪哦)】

    9763252
  • Earnest
    2021/12/25 17:42:45
    Eureka Moments
    Despite warts all over the storyline, I'd love to share some quotes I find thought-provoking. Laura: But you're not a kid anymore. Fucked-up kids have an excuse. Fucked-up ad
    Despite warts all over the storyline, I'd love to share some quotes I find thought-provoking. Laura: But you're not a kid anymore. Fucked-up kids have an excuse. Fucked-up adults get therapy. Fucked-up adults change their circumstances. Mitch: When you do a...  (展开)
    【详细】
    14090343
  • Young
    2009/9/20 16:01:19
    让我踩一回西瓜皮吧……

     
    以前不认识杜汶泽,直到近几年才慢慢开始在电影中熟悉他。一个最最擅长演绎小人物的小配角,其实他的外形也实在是适合,矮矮的身形,胖乎乎的脸,笑起来很傻,头发发型更傻。
     
    只是他演得很真切,演得就像是他自己一样,香港有很多这样的配角演员,他们都有资格当影帝影后,可惜他们演的只是配角而已。杜汶泽就是其中一员。而另有些帅气的主角却不适合当主角,演得实在是不

     
    以前不认识杜汶泽,直到近几年才慢慢开始在电影中熟悉他。一个最最擅长演绎小人物的小配角,其实他的外形也实在是适合,矮矮的身形,胖乎乎的脸,笑起来很傻,头发发型更傻。
     
    只是他演得很真切,演得就像是他自己一样,香港有很多这样的配角演员,他们都有资格当影帝影后,可惜他们演的只是配角而已。杜汶泽就是其中一员。而另有些帅气的主角却不适合当主角,演得实在是不好,比如郑伊健,在蛊惑仔里不知是在干吗,反倒是配角陈小春演的有模有样。
      
    昨天又看见杜汶泽的电影了,一个三十多岁的失业男子,家里的老婆却是个上班机器,郁闷得他只想去跳楼,跳楼不成就去婚外恋,婚外恋的对象是林嘉欣。香港好多几个演员都叫嘉欣,李嘉欣、林嘉欣、钟嘉欣,这名字很好吗?林嘉欣是我蛮喜欢的,笑起来很甜,原先是个花瓶演员,近几年年纪一大就开始往演技派方向跑,在香港女演员里总算是混出点名头了。
     
    再滑回来,杜汶泽一厢情愿的想和林嘉欣搞婚外恋,可人家压根就没这心思。最终杜汶泽终于明白夫妻之间需要的是什么,有惊无险的回归家庭去了。香港电影很喜欢也很擅长拍小人物的生活,几乎每一个小人物都希望能改变自己平淡的生活,而改变后却又发现遮掩不过的另类生活不适合自己,最后再一次回归。或者在饥寒交迫的生活中遇上好运发了财,却失去了自我,最后还是回到原位中去。
     
    你在什么轨道上就应该在什么轨道上,并不是物质上提升就会改变轨道,每个小人物都有适合自己的生活,否则它就不应该是小人物了。就像杜汶泽的角色一直希望能够回到当初和妻子平平淡淡生活的日子,而不是象现在夫妻之间没有交流没有关心,这就小人物的典型心理。改变对 他们来说实在是一种折磨和无奈,在未来看不清的情况下任何小人物都不会希望去改变,一旦改变了就又会希望回到过去。不需要什么财富,也不需要什么名誉,只要正常的生活。轨道变了,小人物的生活就 毁了。
     
    香港千千万万的小人物就这么无数次在影片中演绎这个过程,希望改变——改变——回到起点,一次又一次,香港人会崇拜那些事业的强人,但是他们也会细致的同情关注小人物,因为小人物造就了香港,香港也离不开小人物,香港的人本思想在电影中显露无遗。
     
    昨天在闲逛时看见两个像框,边框上的图案是几米的漫画《向左走向右走》,一幅是一对男女相背着离开,还有一幅是这对男女的相逢。小人物的生活也就像这两幅漫画一样,一开始和命运相背着走,过着平淡的生活,但终于会和命运相逢,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但是小人物最终还是会继续在原有的轨道上继续前进,而命运也会和他相背走,然后就是下一次的相逢,还是一次又一次。
     
    杜汶泽一开始在大街上和林嘉欣相遇,开始了改变,而最后还是在大街上和妻子相遇,开始了回归,这就是命运的相逢,这就是小人物的生活……
     
    【详细】
    23631241
  • 江南
    2017/2/19 20:19:06
    如果鱼人二代起诉,我一定支持

    很纯很暧昧是我唯一一个完整看完的小说,陪伴我大学岁月。为了这次的电视剧我还特意充值了优酷会员,没想到这电视剧只是借用了小说的名字而已,男主角杨明演的还可以,可是女主角呢!赵奕欢演陈梦颜,身材是说的过去的,不过显的太成熟,陈梦颜只有18岁。蓝凌不用说了,太不卡哇伊了。孙洁小说里说是波霸,可是电视剧里估计也就B罩杯吧!王笑雁说的过去,周佳佳简直是歪曲,苏雅一点也不清纯!先不说电视剧完全没按小说情

    很纯很暧昧是我唯一一个完整看完的小说,陪伴我大学岁月。为了这次的电视剧我还特意充值了优酷会员,没想到这电视剧只是借用了小说的名字而已,男主角杨明演的还可以,可是女主角呢!赵奕欢演陈梦颜,身材是说的过去的,不过显的太成熟,陈梦颜只有18岁。蓝凌不用说了,太不卡哇伊了。孙洁小说里说是波霸,可是电视剧里估计也就B罩杯吧!王笑雁说的过去,周佳佳简直是歪曲,苏雅一点也不清纯!先不说电视剧完全没按小说情节,就是女角色的选择就不过关。鱼人二代,你能忍我都不能忍了!

    【详细】
    8371234
  • 阿达啊18岁的阿
    2020/6/11 18:45:44
    我觉得这样的结局刚刚好

    好多人都说烂尾了,于是我带着愤怒的心情着急忙慌的看完最后四集。看完我觉得没有烂尾,除了用梦来形容这一场相遇让我不太满意,但其实每一个场景都是在做铺垫吧我以前看剧从来不带脑子,看着看着就放弃了那种,这部剧最后因为带着情绪,所以可能我的脑子就上线了梦里反复提醒李进步一切会消失,所以独步凌霄be了也不意外,但梦里的段霄也一直说大花去哪他去哪,所以周彦辰出现了,即使他也不是梦里的段霄,但现实中妈妈的

    好多人都说烂尾了,于是我带着愤怒的心情着急忙慌的看完最后四集。看完我觉得没有烂尾,除了用梦来形容这一场相遇让我不太满意,但其实每一个场景都是在做铺垫吧我以前看剧从来不带脑子,看着看着就放弃了那种,这部剧最后因为带着情绪,所以可能我的脑子就上线了梦里反复提醒李进步一切会消失,所以独步凌霄be了也不意外,但梦里的段霄也一直说大花去哪他去哪,所以周彦辰出现了,即使他也不是梦里的段霄,但现实中妈妈的同学段霄也不是梦里的段霄,所以这个结局算是给李进步一个交代吧还有梦里孩子是学霸的,校霸是接盘。现实中妈妈和校霸吃饭时说的话就证实梦是真的,校霸说在离婚是不想听青桐说话,因为无非是要说谢谢,所以孩子就是学霸的,至于学霸即使他被李青桐治愈过,说到底他也没有校霸更爱李青桐,所以我觉得没什么遗憾,十月怀胎时的陪伴更像是最长情的告白吧我也不觉得吴智勋真的爱李青桐,对于他来说李青桐只是他压抑生活的一根救命稻草罢了,他选择出国是直接做好决定才告诉李青桐的,在他的心底李青桐就是无法理解他的,而陈君何不一样,他之前霸道惯了,但自从喜欢李青桐后他的棱角没了,毕业后的发展机会也放弃了,选择陪伴十月怀胎,重要的孩子也不是他的

    李进步快要离开的时候看见陈君何喂李青桐罐头时,以及最后的电话就表示她认同李青桐和陈君何在一起了,所以回到现实中,她促成了成年李青桐和陈君何的饭局,之所以没提吴智勋是因为不重要了,本来母女相依为命的生活,现在的李进步也能理解妈妈了,所以亲爸是谁不重要,重要的谁爱他妈,他妈的想法,所以最后她也说只要李青桐幸福就好

    而且最后四集真的赚足我的眼泪,这部剧无论是从亲情上还是爱情上,亦或是友情,师生情都诠释的很好,剧里的铺垫也不是烧脑的,相反铺垫是一直再重复

    所以这样的结局很好了,把该交代的交代好,又不冗长,是我最近看的最好看的一部国产剧,一点都没烂尾就是有一点遗憾的是,最后都没有八蛋儿了

    【详细】
    12656819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