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67369
  • 爱丽丝小盆友
    2009/6/15 17:31:47
    神啊你来告诉我什么叫进步?
    刚刚看到很多评论,评论很有趣。

    有趣到莫名其妙。

    都扯着嗓子喊,中国动画倒退啦!中国动画失败啦!老电影老动画万岁!

    拜托。有点儿脑子。

    老动画是好。可老动画好在哪儿,新动画差在哪儿,都说说吧。
    然后再扯句题外话,中国漫画差在哪,日漫港漫又好在哪?

    动画就跟漫画一样,不在乎技术。你用水墨做也是做,你用马赛克粘土3D也行。我们
    刚刚看到很多评论,评论很有趣。

    有趣到莫名其妙。

    都扯着嗓子喊,中国动画倒退啦!中国动画失败啦!老电影老动画万岁!

    拜托。有点儿脑子。

    老动画是好。可老动画好在哪儿,新动画差在哪儿,都说说吧。
    然后再扯句题外话,中国漫画差在哪,日漫港漫又好在哪?

    动画就跟漫画一样,不在乎技术。你用水墨做也是做,你用马赛克粘土3D也行。我们都知道吉卜力是好的,但宫崎骏是因为千寻身材比例极度和谐一举拿下金熊奖的吗?还是因为他连蛤蟆都用上当配角了?
    老宫是靠将动画上升到人文关怀的高度以及越来越偏向电影语言的镜头设置,更重要的,丫偏执。

    连小偷都知道,干一行就要爱一行。每一行里都有类似的偏执狂人。对人生偏执,对专业偏执,对艺术偏执,对商业化指头缝里抢生存偏执。

    老动画好!个人认为好就好在“偏执”二字上。连金融市场都奔腾年代节节走高的60年代的社会跟现在能比吗。那是标准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生出来的孩子,只此一部。错过了,少一样都得畸形。
    不过再人和也得看清楚中国动画特殊在什么地方。那个小蝌蚪找妈妈的年代,杰瑞都在找女伴了。我不是说60年代很懵懂,60年代既不懵懂也不昏聩。外面的世界都是乱世,那么你只有在片子里纯净一下。大家普遍纯净了,于是这就是60年代。
    我记得那时候的片子还有很多,比如《小鲤鱼跳龙门》,最后发现自己跳的是龙门水电站的泄洪闸。过了很多年我看到此片惊悚不已,自己的爹妈也是从那种年代成长起来的,他们回忆中夏天就是循环往复地跑到水库里游泳捞鱼然后被揍一顿。单纯的人对单纯的鱼,结果当然是早跳的鱼儿有人吃。
    我记得我当时抱着很难过的心态看完了片子,还为小鲤鱼默哀了,此后的一天当中,脑子里回旋着各种各样的烹调办法……

    点题点题……一不小心又废话了这么多。无论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多么纯净多么无暇,没人文就是人文。(唯一留下较深刻的人文印象的找妈妈故事大概只有《小龙人》和《妈妈再爱我一次》)这仅仅是个故事,只是故事的表现手法很让人新奇。咦,我没见过啊!哦,水墨也能做动画啊……

    所以中国动画作品缺乏人文气息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商业化的恶果,这根本就是传统。但!我并不是说,中国动画都没人文内涵,我只是针对“当今社会的主流动漫为何低幼”做了个有条件的解释。老动画的美和那一些偶然闪现的“人文精神”是大势所趋,是故事叙述的必要手段而非自觉。

    首先要搞清楚,中国动画原先的受众群体并不是像现在这样的构成。

    万籁鸣做动画的时候大多数中国人都不识字,人民群众难免家长里短听戏喝茶来交换信息。在那种时代,《铁扇公主》以动画的形式出现,只是对新兴的电影技术的一种探索性运用,在商业价值上来说,跟皮影戏河南梆子山东快板苏州评弹是一个性质。只是你不用花钱上戏院,不必捧角儿了,也不考虑人家什么时候才有场子。就好象看西洋景一样,你随时看。

    基于儿童消费会连带成年人消费一贯雷打不动千古不朽的真理,老少咸宜的动画片就是这样来的。
    你可以从画面中看到戏曲的身段,听到鼓点,这些对儿童是没有什么特殊意义的。但,大人会在潜意识中认同。所以,“人文”这个词在那种年代只是个寻求认同的手段而已。显得陈旧而无新意。

    如果那时候的动画片也如现在那样主要迎合幼齿系的口味,那么好……中国动画这才算从根子上就烂掉了。

    再回过头来说现在。没有思想吗?NO!
    无论你说动画漫画我都驳你到底。

    问题是,有人文觉悟,并且有时间有技术制作动画的人起码都是高中以上。啊……这是个敏感而善感的年龄段。不成熟的人文觉悟使这群人更关注的是自身年龄段的所思所想。一个正常的年轻人通常不会想着如何征服全世界的(而中国的动漫产业运行机制导致那些应该“不惑”的蜀黍们已经没有精力再去人文)……

    不上不下的世界观。而西方早已涌现过无数的思潮(各行业都如此),复古的先锋的折中的。在别人的思想体系已经过滤过几拨的时候我们却在完成这些思潮的初次洗礼,其结果可想而知。当这些思潮带来的速食文化和光怪陆离的先锋试验都以现在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投射到动画行业的时候,混乱肤浅脑残的大时代就依次登场了。

    你来告诉我什么叫进步?你来告诉我怎么进步?你也不知道?那就只好去问神了。

    不过就我个人看到的一些情况看来,一直在大叫受不了的时候只要愿意拿着显微镜,还是能找到中国动画前进的蛛丝马迹= =

    所以不用那么瞎悲观啦~就算你等不到,你曾孙子会看到中国动漫好起来的那一天滴。要对你的后代跟后代的同胞们的智商有点信心。


    【详细】
    20751980
  • 树儿
    2012/11/6 21:06:33
    劇情簡介及演員表
    小高/捷哥 ——高捷 黑道份子  
    阿兜仔—— 谭志刚 无知少年,捷哥的小弟   
    阿国—— 颜正国 无知少年,捷哥的小弟   
    勇哥—— 陈松勇 警察,阿国的姐夫   
    美美—— 魏筱惠 小高的女友   
    小琪—— 张以涵 美美的朋友   
    阿公—— 李天禄 阿国的外公   
    神经标/标哥—— 林巨 黑道份子,小高的朋友   
    福州仔—— 雷鸣 阿
    小高/捷哥 ——高捷 黑道份子  
    阿兜仔—— 谭志刚 无知少年,捷哥的小弟   
    阿国—— 颜正国 无知少年,捷哥的小弟   
    勇哥—— 陈松勇 警察,阿国的姐夫   
    美美—— 魏筱惠 小高的女友   
    小琪—— 张以涵 美美的朋友   
    阿公—— 李天禄 阿国的外公   
    神经标/标哥—— 林巨 黑道份子,小高的朋友   
    福州仔—— 雷鸣 阿兜仔的父亲   
    田路路—— 阿兜仔的舅妈   
    游安顺—— 不良份子   
    太保—— 不良份子   
    阿文—— 李兴文 黑道份子,小高的仇家   
    柯受良- 黑道份子,小高的大哥  
    林强 PUB歌手   
     罗大佑 PUB歌手   
     张世 黑道份子
         无所事事的北港少年阿国与阿兜仔经常在卡拉OK店里打架闹事,流连于台球室或在阁楼内吸食毒品,整日过著颓废的生活方式。他们的同乡友人小高在台北混出了一点名气,因老大被杀而携女友美美回乡,计划找仇家阿文寻仇。但是,他们目睹伙伴标哥被杀,从惊慌失措中离开捷哥,返回北港安顿。   然而,阿国和阿兜仔无意间抢到一批手枪与毒品,卷入黑帮追杀的不归路,只好远离北港前往台北投靠捷哥。自此,两人便开始一路北上寻找捷哥,过程中却不断与不良份子产生冲突,渐渐迷失于五光十色的繁华生活。后来,更成为黑道利益争斗下的牺牲品……
    【详细】
    5644646
  • 可缓缓归矣
    2016/8/3 16:00:33
    毫无逻辑的推理故事
    跟第一季比起来,让人特别失望。编剧在推理情节上的能力实在不行,整个故事的逻辑完全不通,有些故事就是生搬硬扯,一直到最后几集才开始真正讲述原著里的故事。编剧竟然把虐猫和扶老奶奶这样的事情写进来,你觉得darker会来管这种事吗?而且我完全看不到破案过程那种一环扣一环的让人惊叹主人公智商的情节。最后几集好不容易开始讲书里有的故事时,编剧又把本来精彩的故事改的平淡无奇,该有的情节都被删了。希望第三季能够
    跟第一季比起来,让人特别失望。编剧在推理情节上的能力实在不行,整个故事的逻辑完全不通,有些故事就是生搬硬扯,一直到最后几集才开始真正讲述原著里的故事。编剧竟然把虐猫和扶老奶奶这样的事情写进来,你觉得darker会来管这种事吗?而且我完全看不到破案过程那种一环扣一环的让人惊叹主人公智商的情节。最后几集好不容易开始讲书里有的故事时,编剧又把本来精彩的故事改的平淡无奇,该有的情节都被删了。希望第三季能够好好改编,别浪费了书里的精彩推理。
    【详细】
    8021217
  • 电影的一半
    2018/8/25 21:48:22
    解析《死亡半径》
    死亡半径是一部脑洞蛮大的惊悚片,其实除了踏入男主角半径就会死的设定之外,电影更是带着一种身不由己的宿命悲剧色彩,人是一种群体动物,群体习惯用好坏的认知方式来定义每个成员,有时候好人不一定一直是好人,坏人不一定一直是坏人,做坏人容易,当好人难,尤其背景狼狈不...  (展开)
    死亡半径是一部脑洞蛮大的惊悚片,其实除了踏入男主角半径就会死的设定之外,电影更是带着一种身不由己的宿命悲剧色彩,人是一种群体动物,群体习惯用好坏的认知方式来定义每个成员,有时候好人不一定一直是好人,坏人不一定一直是坏人,做坏人容易,当好人难,尤其背景狼狈不...  (展开)
    【详细】
    9615214
  • 桃子蛋糕
    2017/8/1 19:32:25
    大叔的魅力

    长着一张鳄鱼脸的远藤宪一,看上去严肃又可怕。但是在这部剧里,却意外地展示出超喜感的一面。

    在剧中“鳄鱼叔”交了桃花运,与23岁的女孩花泽美兰陷入热恋。可是未来的岳父竟然和他一样都是51岁。渡部笃郎扮演的岳父看上去玉树临风,保养得当,并且是商界精英人士。

    这部戏最大的笑点全在这两个反差颇大的大叔身上。

    鳄鱼叔毛脚女婿上门,亲切

    长着一张鳄鱼脸的远藤宪一,看上去严肃又可怕。但是在这部剧里,却意外地展示出超喜感的一面。

    在剧中“鳄鱼叔”交了桃花运,与23岁的女孩花泽美兰陷入热恋。可是未来的岳父竟然和他一样都是51岁。渡部笃郎扮演的岳父看上去玉树临风,保养得当,并且是商界精英人士。

    这部戏最大的笑点全在这两个反差颇大的大叔身上。

    鳄鱼叔毛脚女婿上门,亲切地喊老丈人“お父さん”,结果渡部叔板着脸让他“一辈子不要用这个称呼”。鳄鱼叔憋着憋着,憋出一句“爹地”。笑晕。

    我奇怪鳄鱼叔到底拿了多少片酬,在这部戏里居然还大跳裸舞,表情妖娆,实在令人无法直视,好笑至极。

    从一开始突破底线的搞笑,到后来以认真负责、 踏实努力、真诚善良打动了全家人。或许,这就是中年大叔独特的魅力吧。比起长相、年龄来说,男人的性格和人格魅力才是最值得信赖与依靠的。

    【详细】
    8713415
  • 袁牧
    2019/8/26 21:54:23
    俗世传奇中的相逢与别离之歌

    《老酒馆》看了头两集有点惊艳,留一个追剧贴,不是什么评论,没有文章结构,看到哪儿,说到哪儿,写到哪儿。可能有头无尾,有口无心,有问无答。欢迎在下面评论聊剧。

    之前参加了豆瓣观影会,高满堂老师说这是他压箱底的剧本,陈宝国说加上今年,往前三年,往倒三年,陈怀海这是他最满意的角色,再加上从没有错过刘江导演的作品,所以等《老酒馆》开

    《老酒馆》看了头两集有点惊艳,留一个追剧贴,不是什么评论,没有文章结构,看到哪儿,说到哪儿,写到哪儿。可能有头无尾,有口无心,有问无答。欢迎在下面评论聊剧。

    之前参加了豆瓣观影会,高满堂老师说这是他压箱底的剧本,陈宝国说加上今年,往前三年,往倒三年,陈怀海这是他最满意的角色,再加上从没有错过刘江导演的作品,所以等《老酒馆》开张也有一段时间。当下国剧,CP横行、颜值当道,流量为王,耽改吃香,不管上什么剧要说自己好都是服装华丽,布景宏大、特效惊人,然而这些都是枝叶,是支流。不是不重要,只是你不能拿基础要求当关键条件,这些问题都没有解决就不用搞了,没必要一直拿出来说。

    看剧的好坏还是要看本质最核心的东西,我个人比较在意几样,视听语言、叙事技巧和戏剧表演、典型人物塑造。在这些方面都能做到炉火纯青的电视剧导演凤毛麟角,过去看刘江导演的剧,颇有心得,塑造了本人一部分的审美能力,而高满堂是殿堂级的剧作家,在现实主义题材和年代戏上还没有能写过他的吧。这次看剧正经记一下。

    1-2

    开场有一个引子,镜头向下匀速穿越云层,海天一色,山岛竦屿,风声、海浪声、水鸟叫声,电声和打击乐构成的背景音乐有一种简约的美感,旋律闲适,节奏有一些急切,像是渐弱渐远的回音,始终保持着一种的紧张度。镜头从陆地过渡到城市,出现一个上帝视角下的好汉街,特别有意思的是,这个时候背景音乐里的串铃和鼓声,恰好和街道贩货摇铃的音效合在了一起,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这种一秒就过去的地方大多数观众察觉不到,反正这种剧可以只是休闲看看剧情,也可以细细琢磨其中的细节。

    本来以为接下来到了街景,要搭台唱戏,出将入相,先介绍一下街面的环境,进行人物速写。没想到先看到一出场先出现贺义堂(冯雷饰)的狂奔的腿,听到他高喊“救命啊!杀人了!”,在人群里奔突,基本上一个剧本要用这六个字开场我没法不看下去,观众情绪也会一下子吊起来了,镜头始终在运动之中,贺义堂父子的追逐戏引出警察局长,又引出老酒馆的六个主角,通过警察局长的视角,镜头一一扫过六个外来客,感觉特别像一个西部、剑戟片的开场。人物造型非常厚实、质朴,衣物都是动物皮草的质感,和作为背景的市民形成反差,从深山走到海边,甚至没有时间准备换季衣服,每个人背拖肩挑沉甸甸的布袋,行李,所有家当又背在身上,与西部片常见的闯入者不同,这些人并非匆匆过客,而是来此定居,通过围观人群的视角,从不同侧面介绍六人。镜头落到“好汉街”牌坊上,这个引子的调度清晰、叙事干脆,张弛有度。配乐完美,一开场贺义堂出场时有点舞曲的感觉,也许是因为造型和制景已经体现了年代和地域特色,所以音乐的作用直接朝着叙事和人物内心服务,具体如何还要看后面剧集的呈现,不过开头两集的审美高度绝对不是一般导演能做到的。

    第一集开头就发生了一个激励事件,一具尸体出现在陈怀海刚刚租下的老酒馆内,故事在陈怀海与警察的交锋中进展纠葛,中间插叙贺义堂父子的充满喜剧色彩的桥段,让观众在关注危机解决的过程中,稍微缓了口气。一般国剧出现命案且得等呢,这里到第二集时,一个激励事件经迅速完结,具体如何就不剧透了,原本打算记一下,发现这要写下去没完了。这两集中陈怀海和警察局长的戏、三爷和警察局长的戏,贺义堂父子的戏,都有板有眼、有滋有味,每一场要细说都的几千字了,算了,表演的问题我不太懂,陈宝国、刘桦、冯雷、程煜的戏还有什么说的,对白写的精彩,喜欢这种充满大量你说东我说西、正话反说、欲言又止、特别拧巴的情绪的台词,除了推进剧情和展现人物性格之外,语言中大量言外之意,十分尊重观众的智商。

    头两集的观感总结一下,其实叙事方式、故事节奏、镜头语言这些东西,和大多数观众没什么关系,观众看电视剧不仅是看故事,也是需要一种陪伴,经历一个现实生活中不能发生的传奇,最好的剧需要立刻让观众进入剧情,和剧中人物共同呼吸,说白了就是一种叫做“代入感”的东西,《老酒馆》前两集给我的感觉正是如此,第一口有点辣舌头,继而醇和绵软、甘冽净爽,齿颊留香、回味悠长,令人晕晕乎乎,晃晃悠悠。这种感觉语言无法描述,就是看着看着剧集,不知道什么时候心头有个塞子“咚”地一声,像是被打开了。一定需要整体的结构把握和大量的细节品控才能让观众听到这一声吧,感觉开头前两集超出心理预期,明前继续看3、4集。就这样,今天不写了。

    3-4

    续一下,昨天电视播完了,又花了12块巨款买了个腾讯VIP,在手机上看了一集,坑爹了,巩汉林醉醺醺一出场满屏弹幕“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为什么你们能发带语音的弹幕),给我也洗脑了,睡前一直幻听这两句差点失眠。今天第三集看完发现没法聊了,编剧不是围绕着一个主人公的起伏去直线的设计剧情,而是通过一个人串联起一条街上的众生相,将一个时代的特征浓缩在一条街里,所以这一集十几个人物,在酒馆进进出出,浅饮低酌,你方唱罢我登场,彼此有必然的联系,各自有独特的命运。陈怀海在这里是一个“箭垛式”的人物,所以他身上必须有一种很强的牵引力,让其他人物围绕着他,而其他人物,在这两集里也并不是道具或者符号,就像冯内古特所说“在一个完全陌生的人物身上花费的时间不应该让人觉得花在他身上是浪费的。”“每个人物都有所求,即使它只是一杯水。”

    这里不是说要让每个人都成为主角,那不是《老酒馆》,那是《复仇者联盟》,而是让每一个出场的人物,哪怕只是到镜头前给人倒一杯水,也必须有他的原因,有他独特的方式,甚至在微小的语言、动作里体现他的性格。次要人物个个出彩的前提,他们围绕着的主要人物必须先立起来,并产生在环境中的向心力。所以第三集一开始陈怀海和说书人的交锋,先展现了陈怀海最鲜明的几个特点,第一是观察力,他能发现三爷没有发现的细节,看出说书人吃白食的伎俩。发现矛盾是能力问题,如何化解矛盾才体现人物的高度和情怀,陈怀海并没有在酒馆揭穿对方,而是等到了对方大街上才上前询问,没有讥讽和咄咄逼人,而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看起来根本提自己吃的亏,但还是让说书人发出“您给我留了脸,我今后给你长脸”的感叹,这一场戏说书人的‘小聪明’也体现的淋漓精致,然而还是输给了陈怀海的‘大智慧’。

    之前出场的“老二两”是老酒馆的第一个客人,当时感觉这个人有点意思,但到第三集就体现出了一些风骨了,作为一个几乎赤贫的老乞丐,到酒馆里来,要求每天只打二两酒,没客人就坐着,有客人就去墙根站着喝。在第三集里,特别赞叹编剧没有给台词,还有导演在酒馆的调度、摄影和打光,牛犇基本上是靠着叹息和出神在演戏,到这里已经分不清他到底是为了酒还是酒馆而来了。很多电视剧,经常拍一个人在角落发呆来表现角色的孤独,但那不是戏剧的孤独,或者说还不够高级,在老二两抿一口酒,咬一口自带的咸菜时,设计让雷子时不时注视他的一举一动,导演没有让老二两完全陷入无人在意的状态,老二两的孤独能够感染到一个跑堂的伙计,以至于不敢上前惊扰,这远比拍了一个静止的特写更打动观众吧,而且两人之间的这种联系,势必是因为两个角色之间有一些能够相互移情和共鸣的情绪,所以可能之后会有一些故事吧,反正演员演戏就是演人物关系,这部剧的人物关系成立的非常迅速,顺便说一下,演雷子的演员的口白真的有练过,不是那种天生残疾,而是因为耳朵聋导致没有从小没有模仿到正确发声方式的声音,这个真的厉害。

    那爷和陈怀海是一种彼此参照的人物,有点明清小说里“背面敷粉,注此写彼”的用法,两人性格里都有一种很“硬”的东西,但那爷是一言不合,大打出手。陈怀海是举重若轻,绵里藏针。陈怀海像退却的老虎,那爷像孤高的猎鹰。“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感觉那爷这个角色会有比较多挫折,而且中途会下线。磨剪刀的老白虽然只有一场戏,但他从侧面反应了陈怀海的处世哲学,陈怀海疼惜老白在太阳下暴晒,让他每天在老酒馆的墙边做生意,而老白也把满街磨剪子菜刀的人都拢进了陈怀海的酒馆,万事万物,一饮一啄,都在因果中,发心存有善意,种子在因缘成熟之后,就得到好的果实,估计也是这部剧可能要体现的一种思想,看后续发展了。警察局长放马进了酒馆,又牵出金小手这个人物。这个马真的身上也带着戏……我看到马进门先把盘里的菜吃了,给我笑死了,这段就没细看。目前确定贺义堂这个角色可能会火,特别是提着清酒的酒瓶到老酒馆去的这场戏,明明是倾诉,又非要像挑衅一样,感觉贺义堂一直不忿陈怀海,做生意搞得灰头土脸,这场戏好像他倒是认定陈怀海是唯一能和他说上话的人,当然这种情绪贺义堂是故意反着来演。第四集主要是金小手这条线,这一集人物来无影去无踪,情节性比较强,又有点魔幻,因为边看边手机码字,妨碍我进戏,就不说了,等会儿我再改改。

    5-6

    接前集,开播三天,大小人物悉数出场,剧情渐入佳境。第5集双雄对决,陈怀海和金小手,一明一暗,一攻一防,一个大隐于市,一个刀背藏身,在好汉街面几次斗法,金小手之前是个暗场人物,一直都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名,每次以为即将亮相时,又不留踪迹的消失,为了突出人物的传奇性,这故事讲的颇有一点“横云断山、山断云连”的讲法,先是陈怀海从不同人的口中听到金小手的大名,听他们金小手的事迹,然而又是一个个疑似金小手的人出场,与此同时,金小手又一次次向陈怀海施展他的手段,却始终不留踪迹,颇有“事了没衣去,千里不留行”的风范,有的观众可能会不理解为什么编剧要让金小手出场得这么艰难,其实这很像章回小说的叙事技巧,三国里诸葛亮出场前,先是听到各种人在各种地方把卧龙先生说了个天花乱坠,然后几次跑去又几次见不着,这才会给人物以传奇性,像拼图一样给观众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

    金小手和剧中其他人物不同,他可能是这部剧里唯一一个纯粹的艺术形象,只存在于想象当中,因为中国老百姓自古有三个梦,第一个梦是“明君梦”,希望有道之君,惠泽天下,如果碰不到,就会做“清官梦”,希望碰到青天大老爷。如果还有没有,就会有一个“侠客梦”,希望有人能替天行道,杀富济贫。金小手这一集里的所作所为简直就像从《七侠五义》里走出来的,等到他和陈怀海对饮,并且说起共同的师父,就是他们出发的地方关东山时,各种滋味实在复杂,我是无法描述,不能高满堂在这里写的台词更透彻“走一里啊不回头,爹娘的眼泪湿了袖头走百里啊不回头,爹娘给了咱精神头儿走千里啊不回头,好汉不恋热炕头儿走万里啊不回头,走到关东山白了头”没什么好说的,都在酒里了。

    第6集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一路是陈怀海和老酒馆,一路是对门的贺义堂和八大碗餐馆。开场明明是贺义堂先挑起矛盾,陈怀海却拿着铜镜来向贺义堂致歉。因为贺义堂的辟邪镜照到老酒馆门楣是无心之失,而雷子亮子打砸了贺义堂的铜镜是有意之过。陈怀海吃亏在前,道歉也在前,并非毫无原则的退缩谦让,而是有明确的道德原则和处世方式。陈怀海是一面镜子,上门谢罪也有照一照贺义堂的意思,我感觉陈怀海也是与贺义堂确认过眼神的,觉察出这个吊儿郎当的假洋鬼子,本质上有可爱之处。而贺义堂也的确不是脸谱化的反派,他虽举止浮夸,横生事端,甚至在陈掌柜上门前做出“摔杯为号”的可笑安排,但他听到陈掌柜的一番道理,瞬间消除了紧张感,虽然理亏也要大度一番。说白了,在好汉街面上,大小人物要的就是一个面子,陈怀海给了台阶,贺义堂也并不得理不让人。只不过贺义堂最后意思的时候,他心里想的东西,等要表现出来时,一定会反着来。所以也是这个人物总好像总有一种咋咋呼呼的感觉。

    我感觉在最初几集里,如果我想和人喝酒,应该会选贺义堂,而不是陈怀海,贺义堂的特点反而让他更接近大众,他更像我们身边认识的那些外向之人,本质善良,又浑身小毛病,反而让我觉得亲近,敢拍胸脯搂肩膀,但是陈怀海就会让我有点紧张,他的道德高度和隐藏的霸气会让我紧张,感觉每次都要两手举杯敬他。而且贺义堂虽然瞎话张口就来,但应该很容易跟人掏心窝子,陈怀海估计几瓶喝下来蹦不出几个字,编剧赋予陈怀海更多的道德审美诉求,他承担的就是现实中很难呈现的人性光辉。贺义堂这种人物的遭遇多半会源自于他性格上的缺点。在这一集最明显体现了他的投机性,希望结交一位突然冒出来的王爷,来迅速的改变命运。满清开国之初,禁止旗人经商耕作,共和之后,铁杆庄稼被收走,不少旗人成了社会的寄生虫,只能不活在过去,又没面对现实的生存手段。王爷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兜里不装钱,口里不谈钱,吃完饭如果不是赏赐,就是记账,反正不能是买单。感觉有点虚张声势,贺义堂这一把不知道堵得如何,总之太过强烈的欲望会蒙蔽人的判断,一直只看高处,可能免不了脚底拌蒜。

    贺义堂的满菜馆,和陈怀海在老酒馆,不仅存在经营理念的区别,有处世态度的差距,更是两种不同价值观的拉锯。贺义堂可以随时为了更好的机会,把父亲的祖业改造成寿司店,再改成满菜馆,避害趋利是唯一的诉求,父亲留下的店面对他来说只是一个跳板,他随时准备借助这个跳板到别的地方。而对陈怀海来说,老酒馆是安身立命之地,坚如磐石,寸步难移,不能更改。从社会学的角度,陈怀海尊重传统,固守本业,重视根本的想法,符合农耕民族的传统价值观,贺义堂更有维新的冒险精神。这两种思潮的冲撞和融合贯穿了整个近代中国的历史。

    7-8

    那爷在遇到王爷之前,在好汉街还是属于和陈怀海同一等级的人物,这之后就瞬间从人又变回了奴才,遇到大人膝盖变软,遇到王爷本能地敬祝千岁,没有皇上,简直活不下去。人不可能脱离自己的环境而生活,依附于权力生活,必然会拥有权力压制下的畸形人格,怒其不争、哀其不幸,这是那爷的局限,也是那个年代一种民族性的整体悲剧。

    在老酒馆下门板时,老二两在大雨中赶着十里地赶来,一句“陈掌柜,你的规矩呢” ,让陈怀海无地自容,也让酒馆所有的伙计见识了什么才是真正的酒道,在这场戏中,牛犇表演与高满堂的剧本完美贴合,如入化境,我的水平达不到,无法评论。

    贺小辫是前几集最受观众欢迎的角色之一,然而在贺义堂一番折腾下,终于心力交瘁而死,“败家、败国”当贺小辫对自己不敢表达爱意的孙子,用这四个字评价自己一直依靠的儿子时,我们能感受到他的留恋和无可奈何。哀莫大于心死,之前一直注意到他身上的喜剧性,原来是我们的一场误会,没有人比他更在乎贺义堂,所以当贺义堂一步步走上歪门邪路时,也没有人比他更感到绝望。贺小辫必须离去,贺义堂才会蜕变。再也没有人阻挡贺义堂的胆大妄为,防止他走向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这一天。此刻,这个赌局终于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贺义堂成为本剧第一个面对重大抉择的人物,第一个进入了命运转折点,反而形成了别具魅力的人物弧光,甚至比陈怀海更早的呈现出了性格的完整性。

    这两集看贺义堂的故事,不知为何想起了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爱慕虚荣的玛蒂尔德和朋友借了一条价值连城的项链,却不小心丢掉了它,玛蒂尔德咬牙还了她一条新的,背上可怕的债务,从中产跌入赤贫,辛苦一生还清债务,老去的玛蒂尔德再次遇到朋友,却被告知她当年借走的项链是一条假的。

    贺义堂的遭遇和丢失项链的玛蒂尔德如出一辙,他所有的厄运全来自他人性的弱点,他似乎一直飘在云端,活在幻梦之中,然而,在失去房子、父亲、的打击面前,没有犹豫,而是迅速地回到了现实,毅然地做出了令人惊讶的转变,还有什么比一个人试图活下去更令观众感动的尝试。他彻底回到现实,可以利用自己仅有的才能做一个代写书信的人,可以从狗嘴里抢一块饼吃,能面对彻底的狼狈不堪,我有理由相信他一定会再次从泥地里爬起来。当然他身上那些“可爱”的缺点依然如影相随,比如他在受人接济后,认真的要求别人签下字句,证明自己“不是讨饭吃,而是要饭吃”,露出一些小知识分子的迂腐和认真,贺义堂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他真实的内心总是被行为所扭曲,他可爱、可怜和可恨,随时在悬崖边徘徊,随时万劫不复,需要有人代替贺小辫把他拉回来,让他的人生重回正轨,我相信一直关注贺义堂的陈怀海,马上就要伸出这双手了。

    9-10

    追剧的乐趣不仅在于“剧”,还要享受“追”的过程,所以我一直一边看一边用手机码字(谢谢豆友私信指出错别字,有时间再改),因为当下感受转瞬即逝,一个评论者首先要是一个好的观众,我们看过太多为评论而评论,为了堆砌术语、炫耀文笔、表达观点而写的文章,把自己凌驾于观众和作品之上,实在毫无道理。但反过来说,酒需要好处在于口感,但却有妙处在回味时体现,个别情节我也是过了好久才能恍然顿悟,比如昨天我写老二两的时候,只能说句不懂,今天回响起个中细节,忽然发现昨天并没有体会到这场戏中包含的“离别”之意,平时不肯多占酒馆一寸之地,不接受二两酒之外的恩惠,受人捉弄,也默不作声。此时风雨交加、夜行十里,也许只是前来告别,陈怀海见到他说“我想你了”。他对着陈怀海说出过去从未说过的狠话,质问他“规矩”的意义,也许只是对朋友交代最后的谏言。我只能理解为,凌冬将至,草屋茅棚,已不能抵挡酷寒。贫病交加,十里地早已太过艰难,老二两预感到大限将至,拼上最后一点儿力气,专门跑来向老酒馆的朋友告别,所以导演在最后拍了他离去的背影,在风雨如晦的夜晚,永远告别老酒馆。初看时只觉得感动,回头一想,悲从中来,心如刀绞。

    贺义堂还是本剧目前为止最能混的人,好像也是脑筋最活跃的人,不管把他打到什么低谷,都能拍拍灰爬起来,他就是逆境摁不下去的不倒翁,可奇怪的是,只要一到顺景,一走上直路,就开始飘飘然、颠三倒四、不知轻重,不过这两集我被另一个人物吸引了,这里先打住。

    本以为写出老二两这样一个人物来,编剧的精力也应该耗费十之七八,不知道下面还能怎么接,没想到本剧从身份上看的一个最大咖却突然出场。袁珊珊扮演的这个角色,虽然只有两集,但是完全可以形成一个独立的故事,这个人物只出场几次,已经揭示了她在大历史背景下的无法摆脱的命运,我觉得袁珊珊这两集戏比她之前的几百集宫斗加起来的表现还要好,没有办法,演员是被动的。那爷出场时豪气干云,现在看来是个失去自我的人,他愚忠的帝国就像他不肯剪掉的辫子一样,早已是轰然坍塌的破屋子,然而他却不惜散尽家财去恢复昔日的荣光,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人,必然会被成为历史的尘埃。必须再赞一下背景音乐,陈怀海不忍回绝那爷,同意在酒馆招待他的神秘客人。这之后,几个黑衣人突然闯入,检查前厅后厨,太喜欢这个时候导演的视听语言处理了,黑衣人和酒馆众人在一个房间里交错避让,背景中鼓点和梆子急切的演奏,有一点戏曲里“紧打慢唱”的感觉。所以现在很多剧一说制作精良就说衣服用了什么江南的布料,民国的绣片,完全不了解电视剧要建立的是一个完整的审美体系,如果观众不看剧情,纷纷开始指着演员的衣服,房子里的墙纸惊叹不已,局部破坏整体,那真不如扒了它。

    袁珊珊的角色直到最后一个镜头才揭示了她的身份,末代皇后郭布罗·婉容,之前所有的铺垫到这一刻令人为之经验,单独这个人物,我觉得比《末代皇帝》里陈冲那个要写的好,因为不仅暗示了婉容在婚姻上的失败,更明确指出了作为“皇后”和“囚徒”的双重身份,婉容一直在一个看不见的监牢中,她来到酒馆,是为了看看监牢外面的世界,体验被囚禁前的自由生活,看剧的时候我一直没明白她为什么要不停的和陈怀海交流,播完后想了一会,也许她是在羡慕陈怀海,她在陈怀海身上看到了自己缺乏的勇气,陈怀海不是那爷一样的奴才,不依附于权力,而婉容对于日军来说,只是个象征性的摆件,她即使高贵,也是日本人需要的那种高贵,她没有选择的权力,也没有拒绝的权力。那爷为能让婉容得到一点自由,散尽了家财,婉容并没有接济他,以那爷的卑躬屈膝,当然不会和婉容提钱财的事情,而婉容也许真是因为对生活的无知,她也许根本不知道钱可以用来做什么。婉容和那爷本来不该互相感激,他们的身份让他们之间原本有不可逾越的高墙,惟因如此,当婉容居然向那爷告别之时,才让这两集剧中嵌剧的故事推倒了高潮,即使如婉容高贵的身份,国破之时,也只有一个自己找上门来的奴才陪在身边,昨天两集老二两的离去,句句说酒,只字未提告别。今天这两集婉容看今时落魄,倍感昔日荣光已逝,世事无常,这怎么能看得下去呢?不如不见,就此别过了。

    11

    那爷终究不能摆脱封建专制下的畸形人格,不能摆脱自身造就的愚昧,被压迫者将压迫的一方当做至高无上的存在,却不知道正是他所崇敬的主子造就了他的悲剧,并正把他带进身败名裂的政治漩涡。无论国体是帝制还是共和,无论朝廷是在北平还是新京,无论身处承平盛世还是民族危亡之际,无论爵位俸禄来自清廷还是日本。那爷从没有任何国家认同、民族情怀、政治理念、甚至当皇上发话时,也失去了朴素的道德准则,那爷只知道皇上做什么都是对的,草民什么都不需要想,皇上也不需要有脑袋的草民,如此皇上就是皇上,奴才也就永远是奴才。

    在陈怀海的规矩中,进了老酒馆就是“家人”,有家之人在这里会饮独酌,一抒愁肠。败家者如贺义堂,能在这里暂时停靠,重新收拾狼狈的人生,无家之人老二两,会在预知大限将至之前,从大雨中夜行十里走来,来到老酒馆喝上二两酒,感受家的气氛,最后和家人作别。所以当陈怀海破酒戒向那爷举杯,称他为“客人”之时,那爷当然会为这个称呼惊愕不已,今后“比客人还客气”,那爷就成了“外人”。对白字字锥心,陈宝国的表演却在往里收,这段台词陈怀海告诉那爷的所作所为背叛国家、使家族蒙羞、丧失个人尊严,由大及小,普通民众也许可以不承担家国的责任,但必须保持不为虎作伥的底线,那爷的选择,有可受公评之处,有不能原谅之点,陈怀海和那爷的友谊是小节,与他的分歧确是大义。编剧理论说“故事的事件结构来自人物在其压力之下所作出的选择和采取的行动。”陈怀海与那爷做出不同的选择,就必须朝向截然相反的命运,这不仅是和朋友的绝交,在这场戏中,能看到陈怀海对时局发展有清晰的判断,对民族大义有坚定的立场,他不是一个妄图用“莫谈国事”标语把乱世抵挡在外的小掌柜,扫净屋子再迎客,送那爷出门,就是陈怀海对整个伪满洲国傀儡政权的态度,这种时候,表明态度就是一种战斗。

    陈怀海看到贺义堂败家沦落到乞丐的地步,动了恻隐之心,让他进老酒馆帮忙,以兄弟相待,表面上用邀请,实际上是接济。伸出援手,又不让他人感觉到欠了人情,不仅是为人周道,也是经营上的知人善任,我认为陈怀海其实非常需要贺义堂这样的人才,如果贺义堂只是可怜,但在酒馆全无用处,这个故事就不能成立,因为情节走向不能依靠道德力去驱动,观众需要看到故事的逻辑和现实的合理性。所以不能简单第把贺义堂和酒店众人之间的争吵打闹当成纯粹的串场喜剧,贺义堂和关东客是不同的人,在老酒馆,他确实有着其他人不具备的素质,他善于观察,善于寻找答案,提出创意,否则半拉子只管切菜,怎么会想到工艺提升和工具损耗。老三只管收钱大酒,怎么会想到个人形象会影响客流和品牌。要求改变的方案再蠢也比从来不想着改变要好。当然当现在为止,贺义堂只是出一张嘴,但这张嘴也很重要,陈怀海与关东兄弟铁板一块,同质化会造成向心力也会使组织缺乏活力,有的话也许早就想讲,但陈怀海不能讲琐碎的事儿,现在有了贺义堂这张嘴,使得整个酒馆的经营产生了“鲶鱼效应”,由于沙丁鱼不爱活动,喜欢聚在桶底,所以渔民会在每个桶里放一只爱运动的鲶鱼进去,沙丁鱼感到紧张就会到处游动,保证存活。当贺义堂受到冤枉,守在陈怀海炕头不走,不停地向他解释,自证清白,以至于像个小孩一样开始耍赖时,陈怀海被搅得无法睡觉,像一个被迫满足不合理要求的父亲答应了他,贺义堂扬着手甩着腿开心地离开时,我突然有一点伤感,似乎这是贺义堂的心理补偿,像是他对于父亲贺小辫离世的内疚起了作用,我能看到为努力改变自己所做的尝试,他不能再让关心他的人失望了,长兄如父,说的就是这种情感吧。

    12-13

    几集虐心大戏过后,剧情又进入烧脑模式。程煜扮演的老警察第一集以设局敲诈的戏码出场,又早有铺垫,警告陈怀海不要犯在自己手里,老酒馆牵扯上人命官司,按常理推断,这正是老警察构陷勒索的好机会,可没想到他突然投身工作,正儿八经的办起了案子。人物不能脸谱化,更不能突然在不同出场时改换性格,不能让观众觉得平淡,也不能用突兀的硬转让观众受到惊吓,编剧如何在塑造人物时打破常规也保持了延续性?首先高满堂在把这个角色放进《老酒馆》之前,关于这个人物的背景、历史和命运发展的可能性早有着深刻的认识,他一定有能力就着老警察写一个番外,只不过在这部剧中老警察的功能,就是在关键时刻显露地这一鳞半爪,不能多也不能少。在人物设定上,老警察是个“污吏”,但也是个“干吏”,正如金小手是个“盗贼”,但也是个“侠客”,金小手的形象在古典小说中倒也常见,被称之为“义盗”,但是老警察这种双重性不是中国人民间想象的传统,蓋因普通民众距离体制太远,只能用红脸白脸在想象中区别“清官”“贪官”,但实际上,一个拼凑的临时政府之所以维持下去,在它的运转机器中,纯粹的贪官和清官总是极少的部分,多如牛毛是不贪污也不做事的庸官庸吏,还有像老警察这样的人,既拿钱也做事,既贪污受贿,也维持法纪,所以老警察没有转变性格,他只是呈现了他性格的多面性。

    这样看来老警察在第一集给陈怀海设局,也并不只是为索要沙金,还有一层更重要的目的,作为维持好汉街运转的人,他必须成为这一套地上和地下秩序的主导者,陈怀海和关东兄弟不告而来,似非善类,又有摸不清的背景。所以他用设局敲诈的方式设局,看似要的是钱,实则树的是威,要的是一个“服”字,他必须是一个随时能把马放进老酒馆大堂的人,才能测试自己的权力是否受到威胁。而陈怀海与他的数次交锋,其实也是向老警察坦承了自己的心愿,只想安心开个酒馆,绝无挑战权威的意思,不是很害怕,但绝对服气。老警察看到陈怀海从不曾越出他划下的界限,当然不会干扰他正常经营,何况陈怀海和老酒馆,已经融入好汉街并成为一种精神寄托,维持秩序的人不会选择这种对手,合作和结盟才是今后的趋势。老警察不能只靠威慑力维持秩序,毕竟这里是街市,不是威虎山,他管理的是市民,不是土匪。他不仅要有威,还要有原则,有能力,相当于一种民间授权的公约,他办案的过程也并不是抽丝剥茧的神探模式,更多凭借察言观色,凭借阅历经验的判断,还有一些可能源自三国评书和三十六计而来的谋略,引蛇出洞、守株待兔,这种情节更符合这个人物,反过来说,极其聪明、有民间智慧,有谋略,有生活和社会经验,能动员各种资源,不择手段的达到目的的这一套演绎,也更解释了为什么老警察能可以成为好汉街的权力核心。

    碰到喜欢的人物总是一聊就很多,其实今天陈掌柜和金小手“离别”时也很有泪点,感觉没地方说了,《老酒馆》前十二集充满了离别,贺小辫和贺义堂的离别,老二两和陈怀海和关东兄弟的离别、婉容和那爷的离别,陈怀海和那也的离别,每一次离别每个人的表现和传达的内涵都不一样,有的戏也没有明显说是离别,只有相同的主题音乐给了一些暗示,而且看了其他评论,每个人关注的点都不一样,就像贺义堂说的“在场凑七个脑袋,也不能可着我一个脑袋用吧”,大家一起讨论吧。另外说一下,这一集说书先生的出场,在事件处理和推进节奏上有很重要的作用,说书和戏剧的交叉行进,省略了支线中不必呈现的部分,老警察拉着陈怀海一起作戏设局,说书先生讲述办案和奸夫淫妇的谋划过程,将观众的注意力始终固定在主要人物身上,在视觉上也避免三个相同的谈判过程连在一起过于单调,表现场景和陈述事实的不同体验,也让观众的紧张和轻松的不同状态中时刻抽入抽出,还产生了戏剧的间离效果,形式既是内容,不是只讲个故事,讲故事的方式也很重要,总之在这方面编剧、导演用了很多心,坑挖得太深,一天两集不够看啊。

    14-15

    先说第15集进行到三分之一处时,老酒馆新店开张,陈掌柜发红包那场戏,陈怀海在三进大院子穿进绕出,在二层阁楼登上爬下,六个伙计逐一接过红包,互相道喜,走到大堂,老白头把陈怀海引到楼外,顺着围观百姓的视线,转到楼顶的社火表演,条幅坠落,三分钟长镜头,视觉连贯,气韵沉稳,一气呵成。导演巧妙的利用掌柜开业派红包这一传统习俗,让镜头跟随陈怀海,展现场景的纵深感和空间的真实性。斯坦尼康估计累够呛,盒饭必须加个鸡腿。这场戏下来,说《老酒馆》像话剧的人是不是可以闭嘴了。还有动辄用“电影感”出来说事儿的人,现在知道了吧,这些技术和风格不是不会玩,但是要符合题材,要放在合适的地方,电视剧是大众的艺术,导演不可能只顾自己拍得高兴,必须考虑到大多数观众的观剧传统和欣赏口味,不是说先锋和试验就高级,真正的高级是还是能熟练驾驭基调、语言、结构和细节,调动大众的情感和审美经验,还有觉得节奏没有美剧快的人,美剧喝的那是啤酒,这个剧讲的是酒馆酒人,喝的是烧刀子,烧刀子能喝快吗?喝完不省一会儿酒吗?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之前说前几集每个人一直在不断的别离,今天金小手归来、那爷归来都很意外。不过我最感动地还是第14集说书人到酒馆要了二两跑舌头,留下一张字条,舌头没了,然后告别。编剧隐去了具体的原因,因为对于一个说书人来说,失去技艺的打击甚于是去生命,这个时候陈怀海不能去追问来龙去脉,说书人也不能再向任何人侃侃而谈。祥林嫂碰见每个人都要拉住详细谈论自己的遭遇,但是说书人只找到陈怀海一个人,用字条简单陈述现状后就迅速离开。这两种描写都有各自的美学高度。也许陈怀海和说书人两个人都明白,最大的痛苦就是可以咽下,但不能表达的东西,说出来意思就轻了,非要追问下去也有失尊重,痛苦不说出来,就不会轻易的被外界下一个定义,人真正的痛苦永远不可能被另一人完全理解的。不断的别离像是故事对于生活的比喻,也许人到达一定的年纪后就是个不断别离的历程,令人想起杜甫的几句诗“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

    贺义堂某些时候像个躁动不安的老男孩,像是一直扒着通往成年的大门不肯迈出,他可以缠着陈怀海,从后厨追到茅房,讲述激动人心的创意和光明的展望,他在出主意和规划全局方面总是跑在最前面,想把事情做好,但做具体的事情总是走样,“在场凑七个脑袋,不能可着我一个脑袋用”,他号召关东兄弟一起头脑风暴,没发现自己陷在鸡同鸭讲的窘境里,他跑去清账,却因为泛滥的同情心,被老赖骗走鞋子、裤子,连人都差点给买了出去,如果他是个世故圆滑的人,这种经历确实很是愚蠢,但他偏偏又是十分单纯的人。从出场到现在,贺义堂就是在经历一个个骗局,一次次被现实碰的头破血流,他就像一个不谙世事的归国青年一脚踏入布满陷阱和沟壑的丛林之中,也许这就是陈怀海欣赏他的地方,他屡遭欺骗,却从没被这种黑暗的力量反噬,没有因此变得黑暗。不过要是之后黑化的话当我什么都没说。

    16-17

    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终于,秦海璐上线了!谢天谢地,您终于出场了。不得不说,一直沉浸在前15集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精湛的表演里,差点忘记了还有个女主角,16集了,没有任何铺垫和暗示,谷三妹抱着月琴,乘着马车进了好汉街。说实在的,我从没发现秦海璐竟然这么漂亮,演员不能说是普遍公认的美女,但是气质独特,眉宇间有一种幽怨的英气,气场几乎溢出屏幕了,感觉整个好汉街都亮堂了许多,每个人的气色为之一振。之前一个个老戏骨演的再好,还真没怎么仔细注视演员的脸,但是女主角一出场,妈呀,太阳是一样的太阳,外景还是一样的外景,但就自带柔光效果,就是让人产生天然的好感,好像能看到肩上撒落的阳光,换做陈怀海三爷之类我就觉得那是尘土还是面粉什么的,在一片春光中,背景里,弹拨乐演奏三三两两的单旋律,就像雨滴一样,美翻了。

    看来晚出来有晚出来的道理,可能真是前面光棍太多,每个演员都是好几个重头戏后有了认同感,古三妹出场后,不用说了,她就是坐在原地磕两集瓜子我也会看下去。

    老警察确实是好汉街的扛把子,走到街口跟警犬一样,空气里透着生人的味道。谷三妹的来了,又不来拜码头,那必须去盘个道儿,在闲谈中,试探对方的虚实,亮出自己的底线。这场戏两人情绪几次转折,都是快越界时,又收了回来。这么看,谷三妹的身份不是那么简单,否则老警察一定当场交代自己的规矩,没准,老警察感觉到谷三妹身后有隐藏一种强大的力量,所以他叽里咕噜说了点没用的就走了,这比对陈怀海初来过招时还要谨慎,可能想再品一下谷三妹再来。秦海璐能和程煜对这么重头戏,并且丝毫不示弱,不是把女人当汉子演,而是真得演出了一种女性的倔强和锋芒,选角太棒了,稳了,就是她了,感觉这个谷三妹今后应该会很有戏,秦海璐可能塑造代表自己职业巅峰的角色,拭目以待吧。

    雷子亮子到了每出场必引人爆笑的地步了,但不是那种小品里用生理残疾来当梗的低俗搞笑,是真正的幽默,这多亏两个演员的努力,因为他们是理解人物、进入人物,而不是拿人物来贬低取乐。这种表演,你的模仿一旦不是很像或者有一点变形夸张,就像引起一些观众的不适,或者你和剧中其他角色的表演会变成两张皮。这两个人再配上一个贺义堂,真的能让人笑岔气,一个说不出听不见,碰上一个伶牙俐齿,强舌如簧,一个闷头干活碰上一个想入非非,这样的喜剧效果是人物性格碰撞后的产生的。贺义堂好心办坏事,也和陈怀海的民族情怀产生了抵触,陈怀海和那爷的分歧在价值观上,和贺义堂的分歧在方法论上,所以这不是绝交只是产生芥蒂。贺义堂并非不讨厌汉奸,他只是认为挣钱是商业行为,和钱的主人没有关系,所持一种实用主义观点。这种问题一时很难划分那么清楚,贺义堂走了,陈怀海说老酒馆变得——寡淡?!早干嘛了,当初分手时你可不是说这么说的!

    老北风进入老酒馆带出陈怀海当年在关东山的背景故事,老蘑菇言辞闪烁,贼眉溜眼这小子眼看着是要黑化啊,但那都不重要,今夜一切赞美献给秦海璐。

    18-19

    第18集悬疑,第19集浪漫,故事不局限于某种类型,而是在一部剧中呈现出多数类型的魅力。到此时,视听语言、叙事和表演已经完美融合在一起。老北风前脚突出重围,谷三妹后脚踏入酒馆,真正的被剧情带入的人,会忘掉剧情,只能尽可能回溯一下:老北风让老酒馆成为一场龙卷风的中心,内部风平浪静,闲庭信步,外面暗影重重、山雨欲来,各方力量被一起裹挟进来,日本人在最外围,老警察隔在中间,老酒馆的内部似乎已经出现了裂痕,几个关东兄弟决议士为知己者死,但那个老蘑菇闪烁其词,左顾右盼,据弹幕里的网友分析,梳中分,抹头油,不是汉奸就是特务,好像有几分道理,还有一个四处游荡的算命先生,是敌是友?一直看不清楚,观众像剥笋子一样一层层跟到最后,等最终压力全被释放时,陈怀海和老警察分坐两边,摆上酒杯时,才吐出一口长气。程煜演戏简直成精,老警察精明,又爱装糊涂,眼里装着好汉街的犄角旮旯,看上去又是一副成天骑着高头大马,横冲直撞的样子,不过我不懂表演,表演实在是太抽象的东西,我只能说演的好,觉得好,说不出来,就这样吧。

    谷三妹突然进入老酒馆,似乎不只是出于兴趣,而是抱着一种必达目的的信念,之前陈怀海替她仗义执言时有一个铺垫,但还构不成她要加入老酒馆的要件,我相信后面的情节会给我们解开这个悬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三妹非要帮忙搬酒坛,又打碎酒坛,当然是故意的,提出帮一周忙以做赔偿,又借着酒自行宣布加入老酒馆。这一套打的是组合拳,东北人俗语说“让你进屋暖和暖和,你还脱鞋上炕了”,三妹不拿自己当外人,也许有别的不得不如此隐情。三妹还是的谋略除了找出一个借口留下帮忙之外,她还迅速用自己的表现和说辞,排除了可能阻挡她留下来的一切反对派,把除了陈怀海在外的所有伙计,都变成了自己的盟友,这相当于在会议(酒席)前就拿到多半数的委员的票,,现在的三妹是有群众基础的,陈怀海现在只能靠自己推她出去。秦海璐表演时有几处把握的特别好,一是三妹那种黏人磨人的感觉,有点撒娇,又毫不妥协,让人无计可施。二是在酒席上自问自答,自作主张,又当球员又做裁判。最后就是和陈怀海荡秋千的戏,婀娜、优雅……所有的形容词都没有用,当一个人物拥有人格魅力时,形容什么都没有用,就是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导演的调度这回似乎是凭借一种感觉来设计,这一场戏真的拍出了一种深沉的醉意,温暖、柔和、晃晃悠悠,就像年轻人的爱情。

    在蓝天下,谷三妹面对着陈怀海,朝身后的草地扔出一把针的那一幕定格画面,我永远不会忘记。

    20—21

    我还是太年轻,本来觉得每天看两集,随便写点感想跟喝开水一样是个很简单的事儿。但是谷三妹、陈怀海赌酒、荡秋千这段戏之后,就感觉词穷、言语匮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加上有点事儿,断更两天。评论就是这样,一场戏要彻底地分析出他的好,负责任的说话,起码得花一天的时间,我是没时间写,这里只是感想片段,但你要想黑想喷想发泄想蹭流量,张口就来,毫无门槛,据说有公号狗一天能码十篇。所以网上负责任的评论会永远稀少、滞后,也干不过骂街的。而且我一直跟着剧情进行线性的评论,但这部剧结构似乎远比我想象的要更加复杂,目前还摸不到它到底是个什么路,所以有时候要停一停。不想说服任何人,只谈我的结论,目前为止,老二两雨夜别离是情感最浓烈,表演最隽永的一场戏,赌酒和醉秋千是最唯美、浪漫和富有诗意的一场戏,如果感受不到其中的美感,我只能说人除了此生此世外,还必须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一部电视剧必须一些包含富有诗意的段落 。

    那爷的悲剧性又进了一层,开场时,他是人倒架不倒的精神贵族,遇到婉容,她是可怜的奴才,一心投靠皇上时,他是可悲的骨子的里奴才。现在他流落街头,放下清高为了一口饭去给人撑场面,被打地头破血流,像是孔乙己和阿Q的综合体。那爷赤胆忠心,以身许国,但他要报效的皇上,不需要他的报效,或者根本没机会碰面。联系历史背景,溥仪本身就是个傀儡,他这个皇上,在人事方面没有有任何自主权,他的坐卧行走都需要被报备,从某种角度讲,那爷崇拜的皇上,比那爷更加不自由,至少没有办法在大街溜达。那爷,一个自带干粮的奴才,疾在骨髓,无药医也。

    小棉袄以一个活兽的姿态闯入陈怀海的世界,有观众不了解这个人物出场的作用,甚至说人设并不讨喜。我感觉,编剧就是要让观众在此时误会甚至冤枉小棉袄,或许是一种先抑后扬的写法,观众现在有多误会她,将来就会为此时草率的判断感到抱歉。这个人物如此外放、强烈,充满动力。总感觉埋着一个悲情的种子,很可能是放在后面的一颗催泪弹。打个赌,拭目以待吧。表演方面,我不太懂,张可盈对我来说也是生面孔,二十岁的小女孩,跟陈宝国、刘桦、程煜对戏,没有不腿软的,不要硬比。但青春是无法表演的,这个女孩身上的冲劲儿和朝气,符合人物的设定和感觉。在人物关系上,其实直到小棉袄和桦子进入老酒馆后,陈怀海这个人物才算面临了第一个重大命运转折和选择。我之前说过贺义堂的人物弧光比陈怀海完成的还要早,那么从这两集开始,才到了真正考验陈宝国演技的时候,因为在酒馆和好汉街接人待物,已经不能给陈怀海太大压力,没有小棉袄和桦子的到来,这就真成了《茶馆》,观众已经适应了前面的戏份,但艺术还是要创新。只到小棉袄出现后,陈怀海才真正开始面对焦头烂额的生活状态,他辗转不安、手足无措、放下不是、捧着不是。陈怀海之前一直独自决断和承担,现在也要拽着贺义堂、拉着三爷,来求他们帮自己处理小棉袄的问题。当三爷用三巴掌给小棉袄驱邪时,陈怀海站在小棉袄前面,想治好病又怕她受伤,绳子系紧又松开,人站着又躲到屋外,扒窗棂、听墙根,陈宝国的身体动作和微表情简直绝了,他演出了一个人的脆弱,表演最困难的部分的是演出人物的局限性和失控状态。观众不喜欢无所不能毫无破绽的人物,只有小棉袄出场,陈怀海才会面临大多数人毕生都在学习的课题,如何当好一个父亲。

    22-24

    这三集是双线叙事,一条线是陈怀海回到关东山复仇,一条线是老酒馆内部发生变故,老蘑菇不知道是要抢班夺权还是另有企图,一步步升级自己的分裂行为。这条线是比较好理解的,就不说了。第一条线,陈怀海要去关东山为儿子复仇运用了一个经典的类型故事框架,但内核完全是东方式的,首先在这几集里,高满堂在剧本中用大量篇幅展现小棉袄和桦子的反常行为和遭遇,用以巩固陈怀海的复仇动机。其次,主人公的报复行为应该与所遭受的伤害相当,不能有任何超出逾越都,所以从前几集陈怀海想念儿子,再次看到儿子形同废人,直到医生从儿子背后取出钉子时,观众的情绪随着陈怀海一起都到了爆发边缘,一场生死之战拉开序幕。当关东山的壮丽景观出现在荧幕上时,整部剧似乎进入了另一个时空,由于这是陈怀海已经在老酒馆过上平静生活后,不得不返回过去,再次面对纷争的历史,无论是眼前壮美的风景,或是风景背后残酷的杀戮,都已经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陈怀海不可能摆脱关东山,有一种力量总会牵引他回到这里,塑造你的环境,就会永远跟着你,这就是命运。

    好莱坞式故事在复仇行动展开前会进入谋划复仇的阶段,但本剧的剧本省略了这些套路,而是再次渲染了送别和离别的场景,小棉袄临走时在陈怀海背后嘟囔一句“道上小心啊”,老白头给他磨刀,喷了一口酒上去说“壮壮它的胆子”,出了门,谷三妹半道截住他问“你走了,我咋办?”也不过六分钟时间,就有三场送别的戏,台词还是一如既往外冷内热,每一句都别有深意,送别的人没有道别,告别的人没有说出再见。值得离开的和等待的人细细琢磨。在复仇情节的经典类型结构中,一般会形成主人公/敌人/帮手的关系,在进入关东山后,陈怀海碰到自己的帮手,然而还是没有任何套路中的谋划桥段,第一个好友在大雨天送了他一把伞,被陈怀海拒绝,说怕还不回来,第二个是猎人,送他一把枪,又被拒绝,第三个帮手小晴天,陈怀海毫不吝啬地给了她吃喝。遇到敌人坐地炮,又放走他。所以这看似是复仇,编剧并不着墨在行动的周密和勇猛上,实际上说的还是情感,规矩和陈怀海行事的格局。到最终陈怀海与由麻子相遇的一刻,原本设想的电光火石的战斗也没有出现,我们看到是一个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老人,这种复仇已经没有它产生时的力量了。也许高满堂是想说迟到的正义并不是正义,也许是想说复仇本身是循环和叠加的暴力,它必须执行,又毫无意义。无论如何,隽永的故事应该保持它的多义性,我们任何下定义式的解读,都是片面的。

    25-26

    蘑菇有毒,不能吃了。有人说老蘑菇黑化地有点生硬,所以说看电视不要玩手机。翻我的帖子第19集,我是不是早就说这小子贼眉溜眼,貌似不是好人。我是不是这么说的!(敲黑板)其实铺垫早就有了,老北风被藏进地窖,陈怀海问每个人的意见,只有老蘑菇闪烁其词,王顾左右而言他。半夜心神不宁,频繁起夜,留下了一点反水的苗头。陈怀海一走,居然问三爷酒楼每个月的收支,这就和问鼎中原一个意思。喂瓜子,送肉丸,谋划于密室、点火于基层,拉拢三爷不成,听到陈怀海遭遇不测,遂起杀心,顺理成章。因为陈怀海是山,他从没起心动念想翻过去,现在山没了,他小瞧了三爷,以为那只是个小沟,垫一下就能拿到沙金、酒楼、谷三妹。没想到三爷也是个大棋党,知道要先去老白头处藏身,还记得吗,老白头一天没干活,喝了酒,三爷要给他免,老白头不答应,回家拿钱来付。老白头的人性早有一步步的交代,现在三爷在老白头家藏身,这个选择也就顺理成章了。情节都是前后关联和呼应的。三爷整天站在柜台边观察客人,陈怀海时不时走到他身边问他“看明白了吗?”,说明三爷最大的能耐就是识人,这一点陈怀海可能都不如他。所以三爷怎么会品不出,整个老酒馆剩下的人搓一堆,半拉子、聋子、哑巴,三个闷葫芦,桦子太蔫、小棉袄太莽,加起来都不如谷三妹厉害,所以三爷找到谷三妹,这一步棋就稳了。感觉在武力、心机和表演力上,老蘑菇和谷三妹可以棋逢对手,但老蘑菇对谷三妹动了心。俗话说“认真你就输了”,老蘑菇动真感情了,一定会被无悬念击倒,谈恋爱也是一样,先动情的人就有了软肋,就不可能赢。这方面的经验我三天三夜讲不完,哈哈。\

    27-28

    出了趟远门,好久没更新了,接下来我得说短一点,不然文字太长,写得累看得也累。写评论是为了提高自己,如果能给人以启发,再好不过。表态总是容易,但表达很难。尽管因为和作品无关的事儿,最近喷子形成的乌合之众把这里变成了骂街的地方,无论您是否同意我的观点,在评价一部作品时,请保持冷静和理性,评分代表一个人的审美、品格和对艺术的公正性。文艺青年不被庸众裹挟而去,文艺才有希望。

    老蘑菇阴谋败露,陈怀海平安归来,但在这一集却做了一个反高潮的处理。陈怀海一回来就释放了老蘑菇,除了在场面上被所有人孤立之外,老蘑菇的日常活动被未受到任何限制,不怕手起刀落,就怕刀悬在头顶,却迟迟不见下来,让人心里发毛,在这里人物的行动选择,就是道德选择,当老蘑菇趁夜逃跑时,说明他并未有过忏悔,从不认为自己应该接受惩罚,他看到的是输赢,而不是对错。兄弟间一翻两瞪眼,所有事儿都摆在了明面上,此时似乎只有痛快的一击才能释放观众的压抑的情绪,然而陈怀海却突然让老蘑菇给他拔起了火罐。这是兄弟间一种亲密的互动,对于两个人来说,这都是最后一次,写一个泯灭人性的坏人是容易的,而塑造一个有独特行为和道德逻辑的反派,却十分困难。在两个人的对话中,我们才发现,原来蘑菇并非天生有毒,他曾经救过陈怀海的命,也可以称得上是最崇拜陈怀海的人之一。或许正是因为这种交情和情感,才让他不能容忍三爷横在了他们之间,成为陈怀海最为依靠和交心的兄弟,老蘑菇的主题可以总结为“一个人因为嫉妒,不容忍最为看重的人际关系遭到第三方侵入,而走向自我毁灭”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老蘑菇要置三爷于死地,因为于三爷的芥蒂产生并非一朝一夕,在加上在关东山的经历养成了狠毒的性格,当陈怀海不在身边时,老蘑菇失去约束,一直在压抑中的负面人格便呈现了出来。在老蘑菇离开的时刻,导演让镜头跟随他的背影,聚焦在他的腰间,腰带里别着陈怀海送给他的,须臾不曾离身的烟袋锅子,镜头向后拉到炕边,属于他的那份沙金原封不动的放在原地。老蘑菇带走了对陈怀海的情谊,放下了令自己迷惑和失常的欲望,在这场交谈之后,老蘑菇真正开始忏悔。人性并未灰暗到令人绝望的地步,这是高满堂留给这个世界的一点暖色。

    谷三妹、小晴天和小棉袄在同一个屋檐下,让静水深流的剧情忽然像欢畅的溪水流动了起来,我很喜欢这个部分,放在下两集一起聊。今天就到这儿了。

    29-30

    小晴天跋山涉水为父报仇,小棉袄照顾弟弟一路找到自己的父亲,谷三妹似乎有隐秘的使命在老酒馆潜伏,三个女人,每一个人都有波云诡谲的命运,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这一台戏当然要像水滴跌进热油一样,噼啪作响。有网友觉得闹腾,以为她们一直在打闹和拌嘴,但这并不是插科打诨的过场,在此过程中,三人进行了权利关系的分配和定位,小棉袄只是个孩子,小晴天似乎是她天生的克星,无论在口头还是打架时,她都不是对手但当他依仗自己的父亲时,谷三妹和小晴天都要讨好着她,小晴天自居为陈怀海的红颜知己,理所应当地开始谷三妹与陈怀海的接近,然而她不可能翻过小棉袄设置的门槛,在三者不可调和的矛盾中,谷三妹渐渐显示出了阅历和人格魅力上的优势,当小晴天与小棉袄冲突时,她只限定“女孩子不许抓脸”的前提,不强行阻止,也不放任自流,并且以柔克刚的化解小晴天和小棉袄对她单独的发难。虽然困难,但她掌控这全局,甚至陈怀海也不得不依靠她,来化解小晴天和小棉袄之间让他头疼不已的矛盾,所以谷三妹才警告陈怀海,自己以后可以随意进陈怀海的门,这也是一种对权利关系的定位,她已经有了这种自信,就要逼对方摊牌了。所以陈怀海说她“知情不报,没功劳。”时,要转身就走,他知道没有谷三妹,小晴天和小棉袄早就把房子点了,他是心虚,回避问题。

    岳红惊魂一瞥的表演,虽然篇幅不多,但很难想象她是让自己投入到这种状态当中的,棉袄娘来到老酒馆,核心的台词只有一句“我这身子骨怕是不行了,我来就是想看看你,看看孩子。”有喷子在论坛骂街,说不合逻辑,为什么身体好时不来,生病时却跑来,觉得虚假,其实是他们根本没有到达棉袄娘的境界,无法体会到塑造一个成功的人物,就是要展现出一种复杂情绪交织在一起时的矛盾,棉袄娘身上的关键词我认为一个是“承受苦难”,一个是“牺牲所有”,陈怀海说她没有过过一天好日子,所以当举家团圆之时,她却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如果身体还好,她只要知道丈夫和儿女过的安康,或许由于悔恨和无法逃离的现状,根本不会来打扰。但当她感觉自己已经支撑不下去时,她几乎要让人一路架着来到老酒馆,因为这是最后一面,她要远远的看一眼自己的儿女,她不想再进入陈怀海的生活,她不能接受家庭的温馨,一方面来说,陈怀海越是嘘寒问暖,儿女越是孝顺体贴,她的内心就越感到加倍的痛苦,因为她知道自己大限将至,就不能给丈夫和儿女一个梦,然而再去撕碎它,她不能死在亲人面前,不能死在亲人围绕着的房间里,不能让他们去憧憬未来,所以棉袄娘和小晴天、谷三妹的交谈,给陈怀海缝袜子,抱着小棉袄、桦子,看起来是正常生活,其实每一项都是在安排后事,岳红的表演没有一点痕迹,无法评论,过去,棉袄娘在陈怀海的回忆中,是“生离”,现在棉袄娘来到老酒馆的故事,是“死别”。

    31-32

    棉袄娘是剧中一位可以称之为伟大的女性,总有人用一种所谓三观的标准,来对文艺作品进行道德审查,认为忍受、承担与自我牺牲的女性形象,应该归入封建之列,但这些家伙,东西方任何经典文学形象中,从不缺乏对女性这种高贵品质的歌颂。棉袄娘拖着病入膏肓的身躯而来,伏在自己哥哥背上沉默的离开,在她和家庭相处的短暂时光里,每一天都在安排陈怀海、小棉袄、桦子未来的生活,从大到为小棉袄找一个代替她的母亲角色谷三妹,到半夜爬起来为陈怀海缝一双袜子,她濒临死期,终日无休。即使在将死之时,也要避免影响到丈夫和孩子未来的生活。最终她被老北风背着,在崎岖的山路中,兄妹两人的对话,像是在谈论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他们离家越来越远,却像是在谈论回家,导演表现棉袄娘的死亡时,没有像过去的电视剧一样,让演员翻白眼、歪头,逼着做出令人尴尬的表演。他只是让棉袄娘的手从老北风的身上垂落了一下,老北风暂停脚步,这一瞬间,导演抹去了声效,只留下了背景音乐,这一点小小的改动,令整个场面回味无穷。

    小晴天的性格在人前绝不认输的,但谁也打不败爱情,无论你多么强势,都过不了这一关,她是真的爱上了陈怀海,所以决不能接受陈怀海拿她当女儿,她嫉妒谷三妹,但有明白无论从那个方面陈怀海选择谷三妹,才是正确的选择。在这些感情关系中,小晴天对陈怀海的爱情是最纯粹的,所以,要么一切,要么全无,没有中间地带。

    小棉袄有了娘,就有了家教,娘离开了,就学会了承担。上翘的束发变成了两个小辫儿,代表着女儿身份的回归。所以当她对陈怀海说娘没有了,我来照顾你时,可想而知陈怀海内心的澎湃程度。陈宝国这场戏演的一点都不激烈,但我估计可能是对他挑战最大的一场,我不懂表演,瞎说,当小棉袄拿出她做的棉袄时,陈怀海的心就应该要跳出来,当她说要代替娘来照顾爹时,热泪就应该夺眶而出了,再到试衣服,努力的扣扣子,发现衣服小了,既

    感动又克制,内心沸腾表面又要装作日常。真的演得太好了,表现一种往里收的内敛 的情感,没人能比他做的更好了。

    33-34

    马旅长的出场侧面体现了中国抗战的艰难,抗战初期,中国军队一击即溃,主要原因在于多年军阀混战,各自为战,再加上农业社会的闭塞和愚昧,导致中国未能建立一支现代的国防军,在面临已经完成工业化的日军时,一支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兵员杂冗,普遍没有文化,马旅长身上沾染着东北军土匪出身的气质,看起来这个成天喝酒、吃饺子、抽大烟、睡大觉的人,根本不能承担守土职责,但他还保有一种“勇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精神,这是陈怀海始终不放弃他的原因。马旅长始终在躲藏之中,在破庙、大通铺、陈怀海卧室,甚至在箱子中,他像一只地鼠一样钻来钻去,这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情节,没有统一的领导和思想召唤,中国在东北的抗战,只能是这样挫败和狼狈不堪,最终,马旅长决定不再躲藏,宁愿杀身成仁,也要履行军人的义务,谁能说,这不是为了陈怀海每天用心提供的饺子和酒呢,为了老百姓敬的一杯酒,愿意牺牲自己的一条命,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

    陈怀海给谷三妹房门的钥匙,要把家交给她,是在知道谷三妹的身份之后。在平常的日子里,陈怀海始终不肯正视两人的关系,但当谷三妹时刻准备慷慨许国,把脑袋别在腰上,并可能引来毁家灭族的风险时,陈怀海却决定和她和在一起,这已经超越了简单的爱情,它触及了更深远和更重要的情感,谷三妹做好了成为烈士的准备,陈怀海就要站在她的身后,在民族危急存亡之际,他不可能成为一场战争的旁观者。

    35-37

    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方先生就是这样的另类,他的身上反应了中国人所推崇的“气节”。有些观众用现在的思维去判断当时环境下方先生的选择,认为他毫无策略、不讲手段的反抗,是一种蛮干,而不是勇敢。然而有人曲线救国,就有人直接和侵略者刚正面,有人选择先保存自己在打击敌人,就有人选择为打击敌人先牺牲自己。不然我们如何理解谭嗣同明明可以逃跑,却选择了自陷监牢,王国维明明没有遭受到任何危险,却留下“经此事变,义无再辱”遗言后投河。这样的人不会太多,但一定要有一两个,没有人慷慨赴死,怎么会有人前赴后继。沧海横流、防线英雄本色。拥兵自重的各路军阀还在精心计算自己的得失,大多数老百姓在酒馆谈笑风生,褒贬臧否街面人物,只有一个没有片瓦遮身的的艺人挺身而出,实在令国民汗颜。

    日本军官一定要在亲善大会上逼方先生讲出“亲善”二字,日本警察带着挨打的日本学生,来找桦子和小棉袄断案。这和过去抗战剧的类似情景十分不同,有人说侵略者怎么还来讲理,而不是一枪把你崩了,为什么非要招安最具反抗意识的人,而不是直接关进监牢。这方面就不说太细了,侵略者不只是来抢完东西就跑,而是要坐下不走,把占领区变成殖民地,不只是侵略,还想统治施政,所以他一方面烧杀劫掠,一方面维持治安,在这里奴役,在那里展现“友善”。这是比攻城略地更可怕的综合战争,侵略者不只是到处追老乡家母鸡的那种形象,他们组织严明、策略清晰、有切实的手段,有长远的规划。想清楚这一点,会明白为什么抗战会持续那么多年,进行的那么艰难。方先生知道自己是飞蛾扑火,这是山河破碎时它已经想好的结局,与其苟延残喘,不如从容燃烧。

    38-39

    战争扭曲所有正常的感情,桦子对小樽产生的情感是美好而自然的,初恋总是在还未意识到发生时就已经存在,少男对少女渐生情愫,以致将她视为生命中唯一重要的东西。这在任何时候都是常见的状态。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也要在两个世代为敌的家族对立背景之下。如果后者的故事值得永久流传,那前者的选择也没有什么可指责之初。陈怀海基于民族感情,生活历练和对环境的了解,出来阻止桦子的感情,是因为他知道这种结合不会有好的结局,也得不到正面的评价,并不是出于对日本平民的恶意,然而,桦子也没有什么错,喜欢一个人,当然就不该在意她的身份、背景和经历。人是很难轻易分清善恶的,选择也是不能随便判断对错的,大多数时候大多数人都处在两难境地。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国难之时,普通百姓安身立命的要求也,随着日本在正面战场的势力,对后方的掠夺越来越肆无忌惮,日本浪人横行街头,斗狠撒泼,却没有人敢上前阻止。在一场世界大战中,一条性命有什么重要,一次决斗也不对战局有任何影响。但国家衰败,不能保护自己的百姓,已是真正的国耻,如果每个人都保持沉默,那么国家也不可能站的起来。小棉袄身上的戾气逐渐消失,变得越来越柔和,或者说当她找到父亲,并且把谷三妹当成自己的母亲之后,终于不用包裹那么厚的壳了,又变回了最初的自己。

    40-41

    陈怀海和黑木的巷战,让我想起以前看过的西部片、剑戟片,《用心棒》《椿三十郎》《正午》《荒野大镖客》之类,正邪双方迎面对决的场景总是令人心潮澎湃,然而从类型片的角度,这两集情节推进和气氛营造上又是反类型的。这里设置的一个两难处境是陈怀海不会赢,但必须迎战。所以一直花大量篇幅表现谷三妹、三爷和周围其他人对他的阻挠,渲染黑木的败坏的道德和精湛的武技。陈怀海没有直接表达对胜利的渴望,也没有表露对失败的担忧。在决战之前,编导用一个小细节,让陈怀海一直认真地吃着红烧肉,陈宝国的表演里透露着一些对结局不可预测的紧张,似乎在克制一种焦虑,反而让人物的处境更趋于真实。半拉子晚上偷看黑木练功,三爷分析陈掌柜可能凶多吉少。这些对为哑巴最好的抉择最好了铺垫,从开始到现在,哑巴一直没有直接和陈怀海表达过什么,当他做好决定时,观众也蒙在鼓励,哑巴和聋子平时就像一个人一样形影不离,当半夜哑巴突然转头像聋子说一些很伤感的话时,我想聋子会觉得有些肉麻,或者没意思,因为越是兄弟之间,越不可能突然抒情,聋子并不知道这是哑巴在向自己告别。聋子遍体鳞伤回到老酒馆,说出黑木用刀的习惯。陈怀海冲向黑木,画面闪回到聋子的最后的遗言“我一直拿掌柜当自己的爸爸”如果不是自认已经完成使命,聋子也许会把这句话永远藏在心底吧。

    42—43

    小棉袄是最具争议的角色之一,我早说,一开始产生的误会,最后都会转为叹息,其实小棉袄从来没有开口向别人要求过什么,她从出场到到最后,看似一切不合情理的行为都是为了别人,开始为了保护桦子,为了找回母亲,不停的折腾陈怀海和众人,在母亲离开之后,忽然成长,俨然成为一个几乎完美的形象,就当我以为生活画卷即将展开时,却突然走到了终点,犹如霎那烟火,短暂又璀璨。陈宝国的表演已入化境,台词不多,基本上做到了字字锥心,从听到小棉袄入狱的消息时,想要两腿发软,表现出难得的脆弱。

    导演设计了一段陈怀海走上的街头的戏,只保留背景音乐,不明就里的群众一一打召唤,陈怀海麻木的还礼,这一刻镜头已经进入了陈怀海的心里画面,陈怀海的整个世界已经坍塌,生活从此丧失了核心的意义。在陈怀海进狱探监时,陈宝国表演时始终躲避着小棉袄的视线,这种不忍心、歉疚和欣慰之情,究竟是何种滋味,也只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如果没有深厚的生活底蕴和创作经验,很难想象这种的离别场景改如何处理,导演没有为难演员,选择了极简的方式,不给陈宝国面部特写(我感觉这没有办法演的出来),枪决之时,画面前景是桌上供奉着为小棉袄酿的一坛酒,随着镜头向前慢慢推动,越过酒坛上的红绸,观众看到陈怀海似乎一夜之间染成白色的头发,画外一身枪响,陈怀海如中枪一般颤抖一下,站起身,小棉袄给他做的外套无声地掉落在地。一切都在镜头的运动和剪辑之中,不需要用语言来解释,如果真有一种叫电影感的东西,那这就是了。

    44-46

    终于到了大结局,之前有点不想在豆瓣记录了,因为网上现在戾气越来越重,碰瓷骂街之风盛行,豆瓣在朝着低龄化、粉圈化的方向发展,更多人都急着战队表态,几乎不能认真地进行欣赏作品和进行文艺评论。王小波曾经说过“在人类的一切智能活动里,没有比作价值判断更简单的事了。假如你是一支公兔子,就有做价值判断的能力--大灰狼坏,母兔子好;然而兔子就不知道九九乘法表。此种事实说明,一些缺乏其他能力的人,为什么特别热爱价值的领域。”,投票代表着观众的审美和对待作品的公正性,而不是为了发泄态度和自我标榜。一方面,粉丝因为对一个流量明星的追捧,完全不计较一些言情、耽美剧在基调、格局、结构和细节上的全线崩盘。另一方面,又有人因为对《老酒馆》中某个情节,某个人物的好恶,对创作团队的诚意和水准进行全盘否定。再加上各种营销团队和水军组织的进入,豆瓣俨然成了一个营销阵地,官方在保障评分公正和恶意言论上毫无作为,这是我最后一次写追剧笔记,不用骂我了,谢谢,换地方了。

    《老酒馆》最后三集有两场团聚的场面,但都不能算是happy end。第一词是陈怀海生日,邀请所有街坊拍全街福,老警察为了能在照片上给自己留个位置,冒着生命危险刺探了日军的情报。虽然看起来是老警察在帮陈怀海,但换一个角度,老警察的行为,让它赶在在日军战败之前,参与了抗日,走向正确的阵营,获得了陈怀海于好汉街群众的承认,最后能一起进入拍全街福,也是一种民间给与的国族认同,这是是陈怀海从一条沉船上把老警察救了回来。日本人要撤离,小樽留了下来,桦子终于完成自己的心愿,在她们的婚姻上,小樽隐藏的秘密却突然败露。我一直认为,从结构上看,商业叙事艺术的最大魅力就是悬念的魅力,有的人觉得这个情节多余,而我却觉得这段处理把悬疑的气氛保证到了最后,观众可以原谅小樽作为日本人的身份,桦子也可以小樽结婚,但历史不原谅她,命运不原谅她,经历不原谅她,小樽所处的环境让她不可能片雨不沾身的进入安宁的生活,日本军国主义也从未曾放弃对平民的改造和洗脑。在小棉袄受难时埋下的悬案得到了解答,桦子的婚礼成了小樽的忌日,战争不可能在休战之时就结束战争的创痛,两个民族间不可能就此握手言和、相安无事,战争的后遗症需要几代人客观面对,理智处理。

    陈怀海最后以一场独角戏为整部戏拉上了大幕,老酒馆里,有人来,就有人走,只留下一坛坛老酒,放在酒馆的某个角落,让他不停拂去灰尘,一一对话,独自品尝苦涩的滋味。清晨到来,陈怀海打开迎客的大门,崭新世界的光线涌入,让人想起了《红楼梦》的终章“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然而这个结尾虽同样苍茫,但又像是充满生机,老酒馆随着时代的变迁,被改换成各种奇奇怪怪的名字,又最终改了回来,它记录了一个民族对于传统价值的改革、颠覆和回归。

    【详细】
    1044126814
  • Anna
    2014/10/27 21:42:33
    照亮的同时也很温暖
          虽然剧情从一开始没有走大众路线,题材也不能轻松消化。但是导演把剧情处理得很有耐心,人物感情细腻到了极致,真的很感动看到有导演愿意这样拍电视剧。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一颗星,都依赖者一个人、一种信念或一段回忆活着,当我迷茫无助的时候,我能不能像小王子一样出走,在某片星晴的沙漠遇见教会我去爱的小狐狸,重新认识我与那朵玫瑰的关系。
          虽然剧情从一开始没有走大众路线,题材也不能轻松消化。但是导演把剧情处理得很有耐心,人物感情细腻到了极致,真的很感动看到有导演愿意这样拍电视剧。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一颗星,都依赖者一个人、一种信念或一段回忆活着,当我迷茫无助的时候,我能不能像小王子一样出走,在某片星晴的沙漠遇见教会我去爱的小狐狸,重新认识我与那朵玫瑰的关系。
       有一段时间,自己突然不知道怎么跟身边的人打交道,不能认同自己身处的环境,莫名地让身边的人也感觉隔阂。而自己这样的一种心情,又不是努力就能消除,很挣扎自己所做的所说的,别人做的别人说的一切。看到曼玲对城伟的执着仿佛带给城伟压抑时为她心痛,看到女二号越来越撼动城伟的心时,我以为,曼玲是不是得改变。而所幸的是,曼玲的纯粹没有变,一个单纯的火星女孩依然温暖。城伟与她都释然时,仿佛真的看到彼此的星球被对方照亮。我的心中也好像一起得到的释怀。
        剧中的配角们的表演也很出彩,真诚又努力地样子。
    【详细】
    7168486
  • 山河远阔
    2020/1/20 15:49:43
    你的恶作剧或许是他人一生的魔咒

    经常被校园暴力的人往往会走向两个方面,一是以暴制暴成为施暴者一方,一是不断怯懦。导演从施暴者的角度和旁观者的角度诠释了校园暴力事件。从人物上看:尤扬从他朋友的口中对他的评价是爱恶作剧,有时候的确过分了点。可是他那些小打小闹真的算是恶作剧吗?他会因打球输了,而去污蔑别人偷钱。动不动就勒别人脖子。这些真的算是恶作剧吗?在尤扬看来只是小打小闹,而对那些受过他折磨的人来说则是一生不可磨灭的阴影。

    经常被校园暴力的人往往会走向两个方面,一是以暴制暴成为施暴者一方,一是不断怯懦。导演从施暴者的角度和旁观者的角度诠释了校园暴力事件。从人物上看:尤扬从他朋友的口中对他的评价是爱恶作剧,有时候的确过分了点。可是他那些小打小闹真的算是恶作剧吗?他会因打球输了,而去污蔑别人偷钱。动不动就勒别人脖子。这些真的算是恶作剧吗?在尤扬看来只是小打小闹,而对那些受过他折磨的人来说则是一生不可磨灭的阴影。电视剧能给我们一个好的结局,可通常现实情况停留在15集。负罪感的确会压得人喘不过气。袁薇真的是陈青眼中的白月光吗?她只不过是占有欲作祟,女人的嫉妒心促使着她也造成一些校园暴力。陈青虽然没有做出实质性的校园暴力,可在听到尤扬要去捉弄万唯也在明里暗里的出主意。

    梅小九至始至终都是一个旁观者。他是校园暴力的旁观者,因为看重友谊而不敢发声。是在万唯过生日捉迷藏的偷看者,想要报复尤扬却误伤害了万唯。他是旁观者,也是受害者。他迫于尤扬的暴力行为而不敢发声,造成了自己和他人的伤害。

    很多时候,我们无形之中都成为了校园暴力的施暴者以及受害方。可能因为我们无心的一句话,无心的一个动作都有可能造成校园暴力。而我们在目睹了校园暴力之后,又有多少人是敢于发声的呢?现实生活一般停留在15集,无心之举可能会真的造成别人亲人离世,受害方患上病症。

    从剧情上看:

    全集一直呆在一个封闭的衣柜里,像看剧版的明侦一样,不断发掘4个人的被锁的原因,4个人校园暴力的动机,后来才知道这是一场局。一场梅小九专门为了让他们三个反思自己的局。这就不仅要反思一下一段畸形的友谊和校园暴力的关系。情比金坚4人组表面上真的如他们名字一样,可在衣柜里我们都看到他们人性的两面性。梅小九因为内心的孤独和本身的怯懦,为了维持这段友谊,不敢勇敢的说出每次校园暴力的施暴者,也正是因为他的胆小也变成了受害者。万唯一个真心想和他们做朋友的人,但是他们却是利用万唯。

    内心的孤独不能成为掩盖施暴者是自己朋友的真相。如果是一味的包容,那这段畸形的友谊必定不长久。

    从价值观上看:

    设置了一个良师,不断引导他们在路上的正确选择。梅小酒社的局也是和老师共同完成,目的是想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前几集的探索真相也并不是想塑造万唯,是一个以暴制暴的形象,更多的是想让他们真心忏悔,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那年夏天的秘密是关于成长与救赎的秘密。

    【详细】
    121771070
  • 滕雅望
    2013/5/16 7:12:26
    钢琴木马:Cult片带来新锐导演创作机会
     《钢琴木马》全片带有一股浓烈的游戏感,以强情节牵引观众兴趣,类型元素杂糅企图与奇情噱头充斥在电影当中。以假定性的作为电影叙事大逻辑的外国不乏例子,如《恐怖邮轮》,《聊天弑》,《林中小屋》,《幻灵夹克》等均试图在以往的惊悚恐怖电影的类型创作规律中找到一些新的突破,而电视剧《黑镜》更是如此结合了犀利的话题以相对温和的视听手段,展示极具讽刺的现实生活。《钢琴木马》似乎有这样创作的企图心,以“
     《钢琴木马》全片带有一股浓烈的游戏感,以强情节牵引观众兴趣,类型元素杂糅企图与奇情噱头充斥在电影当中。以假定性的作为电影叙事大逻辑的外国不乏例子,如《恐怖邮轮》,《聊天弑》,《林中小屋》,《幻灵夹克》等均试图在以往的惊悚恐怖电影的类型创作规律中找到一些新的突破,而电视剧《黑镜》更是如此结合了犀利的话题以相对温和的视听手段,展示极具讽刺的现实生活。《钢琴木马》似乎有这样创作的企图心,以“琴谱密码”为线索勾出两个时空的故事,并试图表达其中关联的宿命命题,同时,将虚构的情节极力地拉回一个容易被理解的情境又让电影显得英雄气短。

        电影的面貌与风格显示出了导演视听系统的素养与偏好,行业内也有很多由广告行业跻身导演的例子,拿日本导演中岛哲也为例子,我们能从《下妻物语》,《讨人嫌的松子的一生》,《告白》等影片中感受到其不同寻常的视听系统,但是这些视听语言的奇思妙想建立在对于自身文化传统以及时代困惑的思考之上,并且深度挖掘人物个性与价值观,时时作品中透出了人文关怀,这不算伪善的廉价的道德卫士所作所为,更多是缘于电影创造的深层的思考,于是,这样的非同寻常的视听风格才迅速地被人所惊讶,绝非仅仅地外表包装的手段。《钢琴木马》直接地追寻一种视听快感,叙事快感,无论是极力营造诡秘气氛的“谍战时空”和还是极力营造气氛的“动作惊悚时空”同样显示出所追求的创作宗旨,然而在一通跌宕起伏的动作情节快闪式般呈现地时候,观众是否能理解主人公的困境,能投入关心与纠结他的命运变化成为至关重要的部分,《钢琴木马》在这个方面比较顺遂地推进,没有太多地方给人物带出亮点,直接表现出凡事别乱折腾,急于满足欲望,反倒陷入更大的困境。虽然这也是个有趣的命题,但是整体还有待提高对于情节的设置,毕竟依赖一个“琴谱密码”的设置来拉动整个剧情的推进还是略显单薄的,不得已才在结局翻转出更大的阴谋来烘推出冲突的高潮。

       也许从一个中小成本的制作规模中试炼一种创新的叙事方向,类型方向,《钢琴木马》算是独树一帜的,也是新锐导演投石问路的不错的题材,在有限的条件下,新锐导演更是要发挥故事的能量。越是强情节的叙事逻辑,越是对创作者挑战,无论从故事还是电影工艺。而像香港导演郭子健导演的《青苔》,台湾导演钱人豪导演的《纽扣人》,甚至更早前的郑保瑞所创作的《狗咬狗》,都属于华语邪典电影的一种类型试探,作为年轻导演的练手有一定的意义。

       
    【详细】
    59591082
  • 栀子
    2022/8/14 11:01:01
    向往光的少年永远被埋在了光下面

    看完《断·桥》,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心疼心疼孟超四处躲藏的八年,心疼晓雨寻找父亲冤死的真相,心疼蓝莓小小年纪没了妈妈。《断·桥》这部电影不管是演员还是剧情都好的没话说。先夸夸影帝范伟老师, 那演技自然是没话说,眼神都特别吓人,连睡觉时嘴角的细微表情都拿捏是特别到位,让我觉得范伟老师就是朱方正本人。马思纯演技也特别棒,哭戏特别有感染力,让人忍不住掉眼泪,演出了晓雨那种不管怎样一定要调查出父亲死亡

    看完《断·桥》,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心疼心疼孟超四处躲藏的八年,心疼晓雨寻找父亲冤死的真相,心疼蓝莓小小年纪没了妈妈。《断·桥》这部电影不管是演员还是剧情都好的没话说。先夸夸影帝范伟老师, 那演技自然是没话说,眼神都特别吓人,连睡觉时嘴角的细微表情都拿捏是特别到位,让我觉得范伟老师就是朱方正本人。马思纯演技也特别棒,哭戏特别有感染力,让人忍不住掉眼泪,演出了晓雨那种不管怎样一定要调查出父亲死亡真相的决心。王俊凯这次的演技让人刮目相看,他简直就是我的心目中的孟超,不管是从形象还是台词都特别棒!孟超是一个一直生活中黑暗里的小孩,是闻晓雨的出现让孟超的世界里有了一份色彩。王俊凯把孟超那种偷偷摸摸,时时刻刻保持警惕演的淋漓尽致。最后都结局真的让人心碎,那封信把整个影片的情绪拉倒高潮,让人不禁潸然泪下,孟超什么都不求只愿晓雨可以好好的活在白天,让人大破防。电影特别好看,在我心里算得上top1了,我相信中国电影一定会越做越好!

    【详细】
    14576419
  • 我不擅长这个
    2009/9/26 0:38:11
    香港早期武侠电影的质朴期
            早有耳闻,但是这是第一步慕名观看的刘家良式功夫影片。最初动因是这部片子在工作平台上的收视意外地高,日点击达到4000多,于是产生兴趣来仔细看一看。除了影片的制作精良以外,本部片子也让我看到了刘家良式的动作片形态特征。
        《茅山僵尸拳》描述的是以赶尸为业
            早有耳闻,但是这是第一步慕名观看的刘家良式功夫影片。最初动因是这部片子在工作平台上的收视意外地高,日点击达到4000多,于是产生兴趣来仔细看一看。除了影片的制作精良以外,本部片子也让我看到了刘家良式的动作片形态特征。
        《茅山僵尸拳》描述的是以赶尸为业的师徒二人因失误丢失两具尸体,刘家辉扮演的李杰因遭官府陷害,为雪耻假扮僵尸。全剧剧情简单,逻辑清晰,是一部简简单单、却非常精彩的动作武打片。也许更多的功夫迷不会介意,影片中精彩的情节和动作也让你感觉不到这部功夫片的逻辑问题。
        配音、玩笑、夸张是我对港式武打片的成见。
        此片虽以僵尸为题材,但确实一部地地道道的武打动作片。作为武术指导出生的刘家良拍出自己的特色,全是硬桥硬马的真功夫对阵,他本人也在里面小小露脸。最终结局也不重要,在导演刘家良的渲染下,唯独功夫动作成为了该片最大的看点,除了精彩的对打交手,其他一切都不在重要。这也是众多功夫迷买账的原因。给我们生活的启示为:有时候如果做不到花枝招展,反而招来太多反感,那么简简单单地做好自己最擅长的东西,通常也会大放异彩。简单评一下吧。
    【详细】
    2405596
  • 金小金
    2009/2/13 15:18:30
    有点小雷
        很久前在电视上看过,最初看了很久也没见张家辉出现,于是暗想那只狗难道要变成人?
         于是他就变了。
         最经典的是原本的张家辉后来的金毛犬面对长城,旁白感叹“祖国国土是多么辽阔”的那段,笑死我了。
      
        很久前在电视上看过,最初看了很久也没见张家辉出现,于是暗想那只狗难道要变成人?
         于是他就变了。
         最经典的是原本的张家辉后来的金毛犬面对长城,旁白感叹“祖国国土是多么辽阔”的那段,笑死我了。
        而原本的男人说做人不如做狗,不用奔波劳碌都有人帮忙打点一切,貌似又有点心酸。
           
    【详细】
    1690296
  • 阿米
    2009/6/29 13:21:53
    情愿为你做爱情的傻瓜。
        其实说真的,这真的可以算是我看过少数偶像剧里最烂的。男猪不帅女猪不爱,蹩脚的发音,别扭的演技,甚至配角都比正角吸引人的多,无可厚非,人家靠的是,演技!所以多给一颗星 囧rz

        最初抱着看李小璐的信念逼着自己看到她出场至结束,然后一度想要弃掉,可就是不舍赵冠希的痴情。

     
        其实说真的,这真的可以算是我看过少数偶像剧里最烂的。男猪不帅女猪不爱,蹩脚的发音,别扭的演技,甚至配角都比正角吸引人的多,无可厚非,人家靠的是,演技!所以多给一颗星 囧rz

        最初抱着看李小璐的信念逼着自己看到她出场至结束,然后一度想要弃掉,可就是不舍赵冠希的痴情。

        【以下写于12集后】



        他,赵冠希,年轻有为,家事雄厚,从来都是呼风唤雨,也从不知道失败的滋味。可,当他遇到她,姚子望,一切都变了。不同的家庭状况,相同的家庭背景,铸就了相似而又不相似的两个人。他们在商场上都很目的性,都很强硬,他们私下内心里都很寂寞,都很疲惫。可,真要是相比起来,赵冠希于公于私都要更坦诚一些,至少在【爱】这方面。


        他,爱,是真的爱这个女人,他明知道这是一个没有结果的结果还是不想放弃,他装傻,他把内心的种种不安不确定都掩藏的很好,他只想让那个女人看到他的真心,甚至还天真的以为用一辈子时间是可以让这个女人爱上他的。他在商场无论多么英明多么神勇多么强硬,此刻,在这个女人面前,他宁愿表现出的只有温柔只有傻兮兮的付出。他会在嫉妒,他会跋扈甚至很霸道,然后又会低头认错,坦诚自己的不安希望得到对方的谅解。他变得很可怕,甚至可怕到竟认不出自己,从不低头,从不胆怯,从不怕失去的赵冠希,如今居然这么懦弱,胆小,像个傻瓜。但,很明确,让他变成这样的人,只有她,也只能是她,姚子望!

        
        面对这般痴情又不能不承认,姚子望是懂他的一切的,她也很感动很想要迎合,可是,她的心里先有了别人。不能说她没喜欢过赵冠希,她是喜欢的,至少在某一刻她是真的喜欢眼前那个笑的像个孩子一样的男人,那个男人会因为自己笑而笑,会因为把自己激怒摆出一副得意的贱样儿,她其实很珍惜,正如她所说从来没人像他一样待她。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先来后到。赵冠希晚了终究是晚了,就算他是第一个看穿姚子望跟程雪歌之间的感情的,也还是晚了。他装疯卖傻付出一切坦白一切,也还是晚。真的,如果可以重新来过,赵冠希,你是个普通人多好。


        结局已然不重要,姚子望一定是跟程雪歌走到终点,她对赵冠希的抱歉其实不是一句对不起就足够的,第三十八次求婚,无名指曾为他套牢,可,那太短暂。她会后悔吗?或许不会吧。但,她永远无法忘记赵冠希,因为他所给过她的,是爱!她再也没有立场说“赵冠希,你根本不懂什么叫 做 爱”((╯▽╰))

         




        这个社会太现实,你爱的不爱你,爱你的你又不爱,兜兜转转最后想要找个依靠才发现都被否决了,如若身边有个人肯为你变成傻瓜,何不给机会他,但,前提是,有爱就有希望不等于有希望就有爱!

    P.S.最近对逗号,句号,叹号,引号,若干号真是莫名的有好感啊-.-

      
    【详细】
    21021450
  • younaluo
    2013/5/26 20:34:52
    代入感觉的差别,各有千秋。
          神探伽利略是偶然中发现的。原因其实是我某一天看了《一吻定情2013》之后对入江直树这个漫画里的经典人物产生了兴趣,发现噢噢噢噢世纪末的美少年柏原崇曾经演过这个角色,但是真心柏原崇帅哥美则美矣却,不是我的菜。但是一百度里才发现多田薰老师是以一个叫做福山雅治的男人的形象创作的入江直树,于是点开了这个男人的百度百科,哦哦哦哦哦于是就
          神探伽利略是偶然中发现的。原因其实是我某一天看了《一吻定情2013》之后对入江直树这个漫画里的经典人物产生了兴趣,发现噢噢噢噢世纪末的美少年柏原崇曾经演过这个角色,但是真心柏原崇帅哥美则美矣却,不是我的菜。但是一百度里才发现多田薰老师是以一个叫做福山雅治的男人的形象创作的入江直树,于是点开了这个男人的百度百科,哦哦哦哦哦于是就点开了《神探伽利略第一季》。
        我之前并没有看过柴崎幸的任何电影电视,但是听说过这个人貌似很有名的样子。但是没有想到居然是这么个有点普通的大姐。我没有看过原作小说,但是柴姐塑造的内海薰还是深深地打动了我。质朴中带着单纯的执着,傻气执拗但是待人真诚。就连衣着和造型上也以深色居多,甘当绿叶地把帅绝人寰的汤川老师衬托得娇艳如花。
        我一直觉得我不是花痴。但是福山大叔第一次出现就闪瞎了我的狗眼。那个微卷的发型,长短正好,灰色西裤下的长腿,攀岩时的肱二头肌,打壁球挥舞的球拍,那个细腿的无框眼镜,还有那句“哈哈哈哈哈,完全没有头绪,实在很有趣!”有点怪么?这么帅怪也很可爱。
        所以柴姐饰演的内海薰从一开始的“果然是个怪人”,每集必然有的小拌嘴,到逐渐花痴地流口水,再到最后终于了的拥抱。
        贯穿第一季中的这种与爱情无关的花痴和暧昧,类似友情?类似爱情?好像都不是。然而像汤川老师这种外形征服全世界女人,头脑征服全世界男人的人显然是只能花痴不能亵玩的!所以观众都默默地对这种两人之间的不明朗表示非常满意。即便是柴姐续演第二季估计也不能更进一步。所以说女人就是这么一种我得不到别人也别想得到的恶毒物种。
        也许是同时还在看入江直树和相原琴子的故事,最近对这种工作努力,真诚傻气,认定目标不放弃的姑娘有种莫名的好感。又因为福山老师本人于天才君这种微妙的相似,汤薰配的CP令人很有好感。毕竟多数人不可能拥有汤川学入江直树一般的外型和头脑,但是像内海薰和相原琴子那样认真努力和坚持还是可以努力努力的嘛!

    =====================================================
           第二季与第一季相隔了6年。
        第一集69分钟,一看这个时间长度我就觉得期待程度不能太高。柴姐的头发忽然就不中分了,亮得有点假,打了个酱油把吉高由里子介绍给汤川老师就匆匆去了美国。第二季里的弓削警官换了人,个人还蛮喜欢第一季里的小眼睛的,感觉有点像曾小贤!
        第一集的情节也不太喜欢,尼玛要是把汤川老师哪里给煮坏了,谁给赔啊!还有微波炉犯罪手段一会就解开了,汤川老师还有一个很漂亮的前滚翻还是后滚翻来着~哈哈哈哈实在是很有趣。
        我就知道吉高由里子不招人待见,因为她的长相看起来像韩国人,应该是化妆的关系,双眼皮都变单眼皮了。柴姐眼睛多大啊!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居然取笑栗林!太嚣张了!助手君是你能欺负的吗!那是汤川老师专用的!!魂淡!
        汤川老师的发型变了,简单利落了,没有那个可爱的小卷卷了……

    ===================================================
        第二集开始喜欢吉高了,聪明漂亮的女人就是会撒娇,看到她抱着老师的手臂求老师帮忙。我心里就觉得——我也想这样!但是柴姐不会这样,普通女人也做不到这点。所以说尼玛长得漂亮就是好。
        为什么说开始喜欢吉高了呢,这一集终于把苍蝇脚弄掉了,整个妆容显得自然了点,虽然眼睛没有柴姐大,但是某个娇嗲的瞬间让我觉得她像翁虹。其次,她饰演的岸谷美砂是个记忆力很好的聪明人,居然睡一觉还记得女高中生走过停过的路线!再现能力跟金田一的女朋友有得一拼!简介里说她也同样正义感很强,至今没有发现哦~最后,我很喜欢她跟助手君的互动。
        啊!我真的好喜欢小栗子的那只狗,凡是小动物什么的最有爱了!貌似是忠犬八公的类型哦!

    =====================================================
           哎!验尸官从漂亮姐姐变成讲日语的印度阿三了。
        对于漂亮聪明的岸谷,果然只有她出糗了我们广大女性观众才会高兴,看到汤川老师送的那一堆桃子,我都笑抽了!!哈哈哈,实在是有趣!
        助手局的戏份越来越多了。哈哈哈!
    【详细】
    59912231
  • 福尔摩斯
    2009/6/16 20:40:15
    《两个人的房间》
    两个人的房间--- 你流泪了?我们的爱情有救! 两个人的房间--- 无声息的眼泪,献给那些爱情……
    两个人的房间--- 记住你为我拭去泪水的那一刻 两个人的房间--- 在回忆那些爱情的路上,带上我
    两个人的房间--- 许多年之后,你是否依然爱我 两个人的房间--- 像疯了一样,越想你就越心伤
    两个人的房间--- 寂寞的尽头,最难忘却的,是你的陪伴
    两个人的房间--- 那么那
    两个人的房间--- 你流泪了?我们的爱情有救! 两个人的房间--- 无声息的眼泪,献给那些爱情……
    两个人的房间--- 记住你为我拭去泪水的那一刻 两个人的房间--- 在回忆那些爱情的路上,带上我
    两个人的房间--- 许多年之后,你是否依然爱我 两个人的房间--- 像疯了一样,越想你就越心伤
    两个人的房间--- 寂寞的尽头,最难忘却的,是你的陪伴
    两个人的房间--- 那么那么那么多的爱情故事,都有我和你……
    两个人的房间--- 我……是不是你生命中遇到的最糟糕的爱人
    【详细】
    2077250
  • 爱吃馒头的宝宝
    2017/5/24 10:10:56
    孙艺珍真的好美

    影片讲述四个逗比“坏蛋团”在济州岛偶遇神秘韩国女子,从而引发了一系列轻快浪漫的惊险故事。电影节奏流畅,情节精彩,很有笑点,一些铺垫都挺好,画面配色构图都相当漂亮,一面吓的要死一面笑的想哭。

    影片讲述四个逗比“坏蛋团”在济州岛偶遇神秘韩国女子,从而引发了一系列轻快浪漫的惊险故事。电影节奏流畅,情节精彩,很有笑点,一些铺垫都挺好,画面配色构图都相当漂亮,一面吓的要死一面笑的想哭。

    8559273
  • YINTIAN
    2016/2/24 11:18:39
    论青蛙王国2
    《青蛙王国之冰冻大冒险》是继第一部青蛙王国蛇蛙大战之后的又一部精彩战斗的故事,可以说,这部电影将冒险故事和励志传奇凝结在一起,宣扬的是青春正能量。这部动画电影是要走一个冒险系列的风格。主角小雨点是一个崇尚自由的勇敢蛙,不怕挑战,敢于冒险,还有一种爱自嘲的逗比性格。除去动画本身的内容故事而言,这部动画在制作上采用3D效果,突显故事内容丰富,剧情连贯,特效效果高超,画面效果流畅,是一部比较好的国产动画
    《青蛙王国之冰冻大冒险》是继第一部青蛙王国蛇蛙大战之后的又一部精彩战斗的故事,可以说,这部电影将冒险故事和励志传奇凝结在一起,宣扬的是青春正能量。这部动画电影是要走一个冒险系列的风格。主角小雨点是一个崇尚自由的勇敢蛙,不怕挑战,敢于冒险,还有一种爱自嘲的逗比性格。除去动画本身的内容故事而言,这部动画在制作上采用3D效果,突显故事内容丰富,剧情连贯,特效效果高超,画面效果流畅,是一部比较好的国产动画。
    【详细】
    7787201
  • 子戈
    2017/3/26 1:13:57
    “长出来又衰败,花开过,成尘埃”

    看完了影片《八月》,我想起《比海更深》海报上的一句话,“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理想中的大人。”

    这是一个孩子,站在成人世界门前,学会的第一句话。

    长大,是要伴随着面对和接受现实的。

    就像是片中小雷的梦境,无论是女神姐姐的轻轻一吻,还是偶像三哥从羊肚子里掏出碎石,一切都是要醒的。

    只是,时间的早晚。

    《八月》是一部“以孩子的眼睛看成

    看完了影片《八月》,我想起《比海更深》海报上的一句话,“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理想中的大人。”

    这是一个孩子,站在成人世界门前,学会的第一句话。

    长大,是要伴随着面对和接受现实的。

    就像是片中小雷的梦境,无论是女神姐姐的轻轻一吻,还是偶像三哥从羊肚子里掏出碎石,一切都是要醒的。

    只是,时间的早晚。

    《八月》是一部“以孩子的眼睛看成人世界”的电影。最终,成人的世界崩塌,孩子长大成人。

    而孩子的眼睛,又是一双不被成人世界发现的眼睛,没有人在意,更没有人以为孩子看得懂。

    其实,他都看得懂。

    也正是在那些无人知晓的角落,孩子获得了一生难忘的经验。没有人故意教他,但每天发生的事,又是最生动的课程。

    那是1994年的8月,小雷12岁。这是他小学的最后一个暑假。

    在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大院温热的空气里,小雷的童年记忆是灰色的。于是夏天也被削去了明亮,被捂进了被窝里,越发令人消沉。

    那是一个正在褪色的时代,隐隐地,小雷感觉到生活在一点点变化。没有天翻地覆,却于无声处见惊雷。

    最明显的,父母变得爱争吵了,而争吵的话题,也不再是柴米油盐,而是一些更宏大的课题。

    在一次争吵过后,母亲躲进屋里,父亲对一旁的小雷说,“孩子,记住,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颅。”

    屋里的母亲隔墙补枪,“那你就抬着吧。”

    小雷笑了。

    就在那一年,中国迎来了一场国企改制的浪潮。

    一家家国企被私人买断,铁饭碗被打破,工人阶级的优越感荡然无存,而“向钱看”成了潮水的方向。

    小雷父亲所在的内蒙古电影制片厂,也面临着解体。

    就在解体的前一天,在工厂外燥热的操场上,一场拔河比赛正在进行。

    只见工人们分成两拨,从相反的方向拽紧绳子,为那一分一毫的挪动,用尽浑身的力气。

    可吊诡的是,时间流逝,绳子却始终僵在半空,丝毫未动。

    这不就是那个亢奋的时代,最真实的写照吗。所有人都卯足干劲,一心一意,过着被浪费的时间。

    而这时,突然有一个人站了出来,大喊一声:放下吧,都过去了,你们要迎接新的考验。

    就像歌中唱的那样,“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勤勤苦苦已度过半生,今夜重又走入风雨。”

    国家曾经的承诺破产了,乌托邦式的大院生活终于难堪重负,土崩瓦解,所有曾经被体制豢养的人通通被甩了出去,不得已重新面对一个陌生的商业社会。

    这是一种残忍的放逐,不是一句“从头再来”就可以掩盖的。

    如果你对这段历史感兴趣,不妨看看黄建新导演的《站直喽,别趴下》。

    影片通过发生在一个工厂宿舍楼里的邻里纠纷,刻画了一个工厂领导、一个作家文人和一个下海经商的混混之间的故事,为我们展现了那个时代特别典型的一幕。最终,领导为钱折腰,文人斯文扫地,只有那个会挣钱的混混,成了时代的弄潮儿。

    面对这样的大势所趋,一句“站直喽,别趴下”,成了体面人无法兑现的挣扎。

    《八月》中小雷的父亲,同样生活在这种挣扎里。

    他是一个对电影有追求的人。在所有工人都在拔河的时候,他一个人躲在暗室里,为影片《悲情布鲁克》做着剪辑。

    这是一种沉默的“拒绝”。

    两岸城市都已背信弃义,我不会上岸,加入他们的万家灯火。

    父亲的“拒绝”,源自骨子里的文青气质。而当文青最大的赌注,是相信这世界到最后拼的是“才华”。

    儿子小升初考试不利,他拒绝走后门,给儿子涨分。

    下岗失业,面对妻子的冷眼,他拒绝向韩胖子低三下四地讨出路。

    他最爱说的话是,“不怕,有能力的人总能吃上饭,这是好事。”而每次说完,又会心虚冒汗。

    他最爱看的电影是《出租车司机》,而片中罗伯特·德尼罗饰演的特拉维斯,他的孤独和愤世嫉俗,又是父亲内心的写照。

    这一切,儿子小雷都看在眼里。

    而影片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对这对父子关系的呈现。

    那之中没有代际的裂痕,父亲也没有因个人遭遇而丧失对儿子的关注,反倒在他们之间,更多的是理解、纵容以及静静流淌的温暖注视。

    在片中,小雷有一副双截棍,那是父亲锯掉家里的墩布杆儿,为小雷做的。

    小雷整日带着它,想象自己是李小龙,把双截棍挥向所有猖狂的恶势力。

    在学校里,他用双截棍打了因家中有权有钱而格外嚣张的同学。

    在办公室,他用双截棍打了态度恶劣并拒绝给学生涨分的老师。

    在电影院门口,当韩胖子试图向父亲施舍饭碗时,小雷二话不说,挥舞着双截棍,追打韩胖子的儿子。

    可让人惊讶的是,那一刻,父亲并未出手阻拦,而只是远远地看着儿子,嘴角还藏着一丝笑意。

    在每一次父亲不便出手的时刻,儿子都心领神会地站了出来,完成了父亲无力完成的反抗。

    这一份来自儿子的“拒绝”,让父亲感到欣慰。

    就像是在田野里,别人摘了西瓜拿到大院里卖,而这对父子却坐在田间,自己吃个痛快。

    这是父子俩,在时代的浪潮底下达成的默契。

    正如影片开头,父亲站在泳池边教导儿子,“你要夹住双臂,记着,一定要使劲夹住”,这样才不至于被潮水吞没。

    可是,和所有“透过小人物反应大时代变迁”的电影一样,人终究是拗不过时代的。

    在深夜,小雷推开门,看见父亲正对着空气,挥舞着双拳。

    那种心怀愤满,却无处发泄的无力感,正在一点点蚕食这个中年男人。

    于是我们看到,父亲原本的“拒绝”,到最后,通通成了妥协。

    在饭桌上,为了儿子能顺利考入三中,父亲赔笑陪酒,而当对方说出“您放心,孩子的事包在我身上”的时候,父亲看向小雷,露出了特别让人心疼的笑容。

    那笑容里面,有得偿所愿,有如释重负,而我看到的,却是一个放弃坚持的人在尝到甜头后的一种无奈的沦陷。

    之后,父亲加入了韩胖子的剧组,成了一名场工。

    他要随剧组离开家乡,去远方,为自己的家庭打拼。

    和这个短暂的八月一样,离别也显得格外匆忙。仿佛昨天还是炎炎夏日,而今天已是惶惶深秋。

    看着父亲远去的汽车,小雷愣在原地,母亲也拽不走。

    他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已无法回到从前,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也随着父亲远去了。

    本片的原名是《昙花》,英文名是“The summer is gone”——夏天已逝。

    这两个名字,显然比“八月”要更为直接。正如一股浓浓的缅怀情绪,始终飘荡在这部电影的呼吸里。

    父辈们,缅怀的是一个逝去的时代。

    在父亲离开的前一天晚上,他和几个制片厂的老朋友聚在一起,大家喝着酒,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彼此说着“我们的未来都会很好的”,然后一起陷入沉默。

    后来不知是谁唱起了歌,引得大家也跟着唱了起来,蒙语,只听得出那是段哀伤的旋律。

    仿佛是他们,为一个时代唱起的挽歌。

    小雷缅怀的,是一段无法追回的童年记忆。

    这段童年的结尾,永远留在了两张照片里。

    84373332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