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先生影评

79961518
  • 摩卡
    2020/5/25 15:10:20
    尾声

    悟,这片原野的尽头是什么?一定还有很多精彩的风景。

    我还能和悟一起去旅行吗?

    悟眯着眼笑了,把我抱起来。我和悟在一样的高度,看着遥远的地平线。

    啊……我们真的一起看了好多事物呢。

    悟成长的街道。

    青青秧苗随风摆动的田园。

    发出恐怖的重低音的大海。

    一下子压迫而来的富士山。<

    悟,这片原野的尽头是什么?一定还有很多精彩的风景。

    我还能和悟一起去旅行吗?

    悟眯着眼笑了,把我抱起来。我和悟在一样的高度,看着遥远的地平线。

    啊……我们真的一起看了好多事物呢。

    悟成长的街道。

    青青秧苗随风摆动的田园。

    发出恐怖的重低音的大海。

    一下子压迫而来的富士山。

    趴在上面很舒服的箱式电视机。

    优雅美丽的桃子阿姨。

    任性一根筋的虎丸。

    可以吞下好多辆车的大大的白色轮渡。

    在宠物间里对我们摇尾巴的狗们。

    嘴巴不饶人,但祝我好运的金吉拉。

    北海道那向四方延展的宽广地面。

    道路旁盛开的紫色和黄色的花朵。

    像海般宽广的狗尾草原野。

    吃草的马。

    大红色的花楸果实。

    悟教过我的花楸果实的颜色浓淡。

    纤细的白桦树。

    有晴朗明快空气的墓地。

    墓地上插的彩虹色花束。

    鹿屁股上白色的心形。

    架在地面上的、大大的大大的彩虹。

    以及最美的,我们爱的人们的笑脸。

    我的记录到此结束。

    但这绝不是悲伤的事。

    我们会带着过往旅行的回忆,开始新的旅程。

    想念着先走一步的人。思念着后面会来的人。

    我们一定会,在地平线的另一端,与爱的人们再次相遇。

    【详细】
    12619704
  • 轱辘
    2008/8/23 13:05:09
    香港赞美诗
        杜琪峰是个符号,植根于香港,他的眼睛代替了观者的眼睛。
        可以说,不管是故事也好,配乐也罢,《文雀》的一切都在为画面服务,只为让观众看到一个真实而鲜活的香港,杜琪峰眼中的香港。这就足以解释为什么情节如此单薄,小偷为什么都如此可爱,任达华为什么拿着相机拍来拍去,林熙蕾为什么像只受惊的老鼠,走街串巷不知
        杜琪峰是个符号,植根于香港,他的眼睛代替了观者的眼睛。
        可以说,不管是故事也好,配乐也罢,《文雀》的一切都在为画面服务,只为让观众看到一个真实而鲜活的香港,杜琪峰眼中的香港。这就足以解释为什么情节如此单薄,小偷为什么都如此可爱,任达华为什么拿着相机拍来拍去,林熙蕾为什么像只受惊的老鼠,走街串巷不知疲倦。
        对白在杜琪峰的片中总是被尽量的弱化,代之表现情节和人物性格的是炉火纯青的蒙太奇手法。镜头缓慢移动,人物面无表情,却总出现在出其不意的位置,所有想说的话都以眼神传达。这一特点足以代表杜氏风格——大象无形般的磅礴气势,静默中暗涛汹涌。在《文雀》中,此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想起吉姆·贾木许: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那,脸上写满了命运,镜头慢慢一转,便足以推翻你之前的全部想象。
        关于影片中的各种明喻、暗喻,看过的人肯定都自有体会,唯独想说一下林熙蕾不知打向何方的神秘电话,很多人觉得这一情节很多余,有拖后腿之嫌。按照一般猜测,电话可能全是打给她远方的恋人或亲人,也交待了她苦欲逃离的心情。可看完全片,联想到她一次次的穿梭于街巷之间,难道只为找几个帮她的小偷?她又是怎么知道任达华这一伙人的呢?由此我大胆猜测,电话背后有可能隐藏着一个阴谋,也就是说,林熙蕾是饵,也是被人操纵利用了任达华一伙,而他们兄弟四人完全被蒙在鼓里,还为做了好事而欢喜不已。这也暗喻了香港人的悲哀,被人利用而不自知,仍沉浸在自己的小小天地。
        最后说一下配乐。由法国人操刀的配乐贯穿全片,确实精彩纷呈,可个人认为至少某些部分并没有与画面相得益彰。因为有时音乐抢了画面的风头,让人情不自禁专心聆听却忽略了看,对于一部电影来说这可能并非幸事吧。
        总体来说,《文雀》是一部很杜琪峰的电影,很香港的电影,虽然大陆版的85分钟并不很完整,普通话也无法表现原片粤语的神髓,但电影对香港的赞美之情使人感同身受,散文诗一般的优美流畅也基本展现在了观众面前。得见此片,还能有什么怨言呢?
    【详细】
    1477975
  • 早春入泥
    2018/4/10 14:56:54
    认真努力的队员中乱入了一个指导员

    摸着良心说,这部剧的演员是努力的。剧组在西藏拍摄,气候恶劣,条件艰苦。各位演员面临着高原反应,体能消耗过大等各种困难,坚持实地拍摄,不抠图不绿幕,是一部真实的电视剧。这种真实体现在高原特有的湛蓝天空、苔原植物,军用吉普车奔驰过后的阵阵烟土,小豹队员们发紫的嘴唇、皴裂的脸颊、奔跑后的上气不接下气。

    为了真实再现雪域高原的环境,《突击再突击》剧组超过80%的场景都是

    摸着良心说,这部剧的演员是努力的。剧组在西藏拍摄,气候恶劣,条件艰苦。各位演员面临着高原反应,体能消耗过大等各种困难,坚持实地拍摄,不抠图不绿幕,是一部真实的电视剧。这种真实体现在高原特有的湛蓝天空、苔原植物,军用吉普车奔驰过后的阵阵烟土,小豹队员们发紫的嘴唇、皴裂的脸颊、奔跑后的上气不接下气。

    为了真实再现雪域高原的环境,《突击再突击》剧组超过80%的场景都是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西藏高原进行拍摄,最高到达海拔4800米。

    三个主演角色各有特点,总体表演中规中矩。个人感觉,塑造最成功的是“哭包”,其次是“司文斌”,本来应该闪闪发光的主角——“猪倌”梁永军却显得比较单薄。我并不想吐槽主角,因为主角的败笔主要是我下面要吐槽的人引起的。

    本剧最大的槽点,数度致我弃剧的角色——指导员。(为什么我数度弃剧仍然看完了?因为这是爸妈在追的,我每天都被迫看一段)山地旅小豹队的指导员,一位热情大方、青春洋溢的新女性。这位指导员的行为我罗列给你看看:1 小豹队单独演习中 - 小豹队偷袭别人/占优势。指导员表现出极大的欢欣鼓舞,不断向上级表示我队队员十分厉害,尤其是梁永军,我向来相信他,一定会突破自己的心理障碍/打破枷锁/制定周密的作战计划/胜利完成任务的!2 小豹队单独演习中 - 小豹队被人偷袭/占劣势。指导员立刻噘嘴瞪眼:这不公平!/ 我不能接受!/ 这是偷袭!/ 我反对! 这其实蛮正常的,谁家的指导员不护犊子。可是指导员你接下来在干什么,你为什么瞒着别人偷偷为队员提供帮助? 小豹队应当自己独立制定演习战略,指导员你为什么去寻找厉害的外挂?你为什么又去找山地旅的前旅长,请他帮忙参谋?3 论指导员的权力哭包打游戏很厉害。指导员:我让你去开无人机!哭包:指导员你开玩笑还是说真的?指导员:当然是真的了!只要你blablabla……哭包做成了blablabla,去找指导员兑现承诺。指导员:你以为无人机组是说进就进的?哭包:可是……指导员你不是答应过我嘛!指导员:知道了,我今后会找机会跟上级请示的。4 小豹队和指导员一起演习 - 事情就向奇怪的方向发展了。关键剧情略过……有一把很有意义的“老枪”,此时主角梁永军和李特大队长为了这把枪展开了争夺战。梁永军历经千难万险,好不容易把老枪拿到了手,和指导员两人一起向前奔跑。嗖—— 梁永军被陷阱套住了脚,头朝下脚朝上被吊在了树上。指导员焦急地喊着他的名字,一遍又一遍。 【本来严肃的演习开始走向了言情剧的套路】“你拿着老枪先走!”梁永军无助地被吊着 【你不应该挺身向上抽出靴子里的匕首隔断绳索的吗!】“不!我不走!要走一起走”指导员柔弱地哭喊了5分钟 【总导演:这部戏的主旋律是责任和使命】然后指导员被一旁冲出的李特大扑倒在地上 【李特大,做的好!】梁永军见状发出了悲鸣,突然想起来可以挺身向上抽出靴子里的匕首隔断绳索,于是就做了。接下来是“放开她!” “别过来”的一大段戏码…… 【论指导员的作用】梁永军又和李特大缠斗在一起, “你拿着老枪先走!” 【这个片段我有点熟悉】指导员睁着美丽而无神的大眼睛,转身就跑。在西藏的高-原-上!一脚踩空掉进了悬崖!【精彩!】指导员一只手抱着老枪,一只手抓住悬崖边的小草 【没有错,就是小草,发黄干枯的小草】指导员用宁死不屈的神情,绝望地喊“救命——” 【这种矛盾表现的相当精彩!!】李特大闻讯放开了梁永军,赶来搭救,“快把你的手给我!” 【你猜猜接下来怎么样】指导员说:“不!我绝不会把老枪交给你!” 【太棒了,是谁在喊救命!】负伤的梁永军姗姗来迟,指导员迅速就把小手交出来了。【总导演:这部戏的主旋律是责任和使命】5 论指导员和梁永军的关系我问热心观众(爸妈):指导员和梁永军到底是什么关系?我怎么觉得哪里不对。热心观众(爸妈):他们是男女朋友呀!我:喵喵喵???部队现在还能这样搞?队长和指导员是男女朋友?热心观众(爸妈):哦,他们是前——男女朋友。他们在大学里是男女朋友,后来因为指导员要参军,就分手了。我:部队任职不要做背景调查的么?另外,同样的大学生,为啥男的入伍是普通士兵,女的入伍就是指导员?热心观众表示不想理我。6 指导员很注重自己的形象,妆容一直很精致。山地旅小豹队所有男性成员嘴唇发紫,皮肤干涩。指导员嘴唇红润,皮肤白嫩,吹弹可破。与这帮糙汉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野外演习中,指导员被李特大扑倒在地,白净的脸上抹了尘土。在下一个镜头,立刻就洗干净了,还补了妆。当然,指导员这个角色能有今天,不只是演员一个人的努力,还要感谢编剧和化妆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点微小的感慨:这部剧里的退休,人走茶不凉,人退心不退。山地旅前老旅长,穿上一套户外登山装备,跑进了山地旅演习区。老先生被发现之后,当然是夹道欢迎,一路欢送他到了军营里。毕竟是自己人,吃住待遇都很好。还能在营帐外拥有模拟沙盘,实时关注演习,获知军事机密。在各演习部队混战时,老先生对着沙盘排兵布阵,手到擒来,胸有成竹,仙风道骨。现任队长啦,营长啦,都十分尊重老先生。对老先生的演习建议也是全盘接纳,着手实施。当然,老先生出现在这里不是偶然。他主要是放心不下自己刚当兵的乖孙孙——本片主人公梁永军。本片真实反应了,一位红三代90后如何接过爷爷手里的枪,的奋斗历程。

    【陪爸妈追剧】虽然吐槽颇多,但本剧众多男性演员的角色都是正常的,符合逻辑的,可观赏的。也许编剧对女性有什么误会吧。

    【详细】
    92862663
  • YouYou
    2011/5/1 13:37:56
    正义与正义的战争
    “有罪是否就必须受罚?”“法律正义与道德正义到底哪一个应该被遵守?”,以上的两个问题,千百年来不知被多少名著名典名人探讨过,如今,加入“圆桌探讨会”的又多了大卫苏切特和他2010年新上映的电影《东方快车谋杀案》。

    事实上,笔者今日不想探讨上述的抉择问题,也根本没办法讨论,因为这根本不是一个简单的抉择,而是一场理智与情感的大战。多少年来人们都没有定论的难题,我们又怎能指望它只凭今日的一
    “有罪是否就必须受罚?”“法律正义与道德正义到底哪一个应该被遵守?”,以上的两个问题,千百年来不知被多少名著名典名人探讨过,如今,加入“圆桌探讨会”的又多了大卫苏切特和他2010年新上映的电影《东方快车谋杀案》。

    事实上,笔者今日不想探讨上述的抉择问题,也根本没办法讨论,因为这根本不是一个简单的抉择,而是一场理智与情感的大战。多少年来人们都没有定论的难题,我们又怎能指望它只凭今日的一件事、一句话,就从此尘埃落定?!

    不过即便是无法定论,但纵观许多年来牵扯“法律与道德两难”多部电影,我们似乎发现舆论的天平正在一点一点的从道德的立场向法律转移。1974年的老版电影《东方快车》尊重原著,在抉择问题上丝毫没有犹豫,波洛顺应人心的选择提交第一种答案,12名复仇者在餐车内举杯庆祝。但是逐渐的,在法律正义和道德正义的大战中,道德不再占绝对的优势:《杀戮时刻》,复仇者也要经受审判;《谜一样的双眼》,复仇者压抑、悲苦、行尸般的存在。而这一系列的挣扎在新版的《东方快车谋杀案》中到达了高峰,虽然故事的结尾依然符合原著,但故事的经过却充满了导演、编剧和演员们的深切思考:迷茫?动摇?理智与情感的终极大战?一切的一切,都由电影中那微小的细节和贯穿始终的线索传达而出。

    波洛作为侦探,一开始是坚定的“法律正义信仰者”,在他眼中,上尉是在有选择余地的情况下自己站在了法律的对立面,妇女既然清楚离经叛道的下场就不能再埋愿石刑的残忍。直到卡塞悌被杀之谜刚被揭晓时,波洛都依然选择“法律上的正义”,激动地指责12名复仇者是“肆意妄为”、“逆行倒施”。他内心对“正义与否”的评判标准,是直到听到德本汉小姐和林达?阿登极力阻止阿不思诺特上校杀波洛灭口时所说的话,才动摇的。扮演波洛的演员大卫?苏切特在出演了多部“大侦探波洛”系列的电视剧后,在这部《东方快车》的电影中让人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波洛,少了几分狡黠,取而代之的是更深的阅历和稳重沧桑之感。在对波洛心态转变的揣摩上,苏切特的过度自然真实,没有模板化的表情,却在细小的表情中透出丰富的内涵:门内的众人一再强调着自己行为的正义性,门外的波洛怔怔地看着;送茶的德本汉小姐开口坦白了自己内心关于复仇前后的挣扎,端着茶的波洛低头不语,良久的沉默;最后,在面对警方的那一刻,波洛选择交出了那少了一粒纽扣的列车员服,即便是此刻放弃了“法律上的正义”,而屈服于众人“道德上的正义”,但波洛内心的挣扎依然没有得到解脱,在背对警方的那一刻,他一个人走在漫天大雪中,颤抖着的是他握有念珠和十字架的手,几欲哭泣的是他紧绷的嘴唇和通红的双眼。

    除了波洛的挣扎,影片在许多细节和呼应上都做得相当仔细:

    隔着一堵墙同时在做祷告的波洛和卡塞梯,一个虔诚坦荡,一个战栗畏惧;
    那二度出现的念珠和十字架,第一次是信仰的寄托,第二次是立场的崩坏;
    女仆的厨师身份通过她在餐车的一小句话来体现;
    卡塞梯利用金钱和权势而逃脱法律制裁的手段借公诉人儿子之口道出;(以上2条在1974年的老版《东方快车》甚至是阿加莎的原著中,都欠缺说明,显得突兀)
    真相揭露那一刻昏暗的烛光和漫天的风雪;
    林达?阿登在扮演赫伯德夫人时的喜感和脱去伪装那一刹那的悲哀;
    德本汉小姐在一开始对伊斯坦布尔妇女的怜悯,坦白之时却用受死的妇女为自己辩护“她深知离经叛道的下场,卡塞梯也是如此”,如此转折,却不突兀,妙哉!

    最后,不同于原著和以往影片中“坏人罪有应得,好人幸福一生”的皆大欢喜结局,导演在影片末尾留给波洛挣扎之余,也给复仇的12个人加上了沉重:当正义弃你而去,生命便残缺了,他们原以为向凶手复仇之后,残缺的生命又能归于完整,但是结果呢?12个人将一生背负着卡塞梯之死。这是否就是所谓的最悲哀的结局,因为“你输了,我也没有赢”。
    【详细】
    49291609
  • 妖怪
    2019/7/29 16:15:04
    三集劝退

    当初想着去看男主,想着靠男主跟男二的颜值把剧看完,结果到第三集我就看不下去了。女主说话做事完全不过脑子,想当然的去做。还好意思说别人不顾及他人感受,说的好像自己管闲事的时候顾及过别人的感受似的。最让我恶心的是,男主觉得自己对女主有愧疚,所以一直都对女主很好(其中也有喜欢的成分),但女主不领情就不领情呗,但凭什么把男主的好意拿来践踏?(这里我不好描述,具体情况看第三集女主跟喜欢湛朗的女生在楼梯

    当初想着去看男主,想着靠男主跟男二的颜值把剧看完,结果到第三集我就看不下去了。女主说话做事完全不过脑子,想当然的去做。还好意思说别人不顾及他人感受,说的好像自己管闲事的时候顾及过别人的感受似的。最让我恶心的是,男主觉得自己对女主有愧疚,所以一直都对女主很好(其中也有喜欢的成分),但女主不领情就不领情呗,但凭什么把男主的好意拿来践踏?(这里我不好描述,具体情况看第三集女主跟喜欢湛朗的女生在楼梯上的对话,至少这段对话我站那个女生)

    【详细】
    10351222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