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风范影评

14538260
  • 云飞扬
    2018/7/1 11:30:07
    《诚忠堂》央八今晚开播 张博童瑶演绎一代晋商传奇

    由著名作家、编剧朱秀海创作,路奇执导,孟凡耀担任总制片人,张博、童瑶、乔欣、潘虹、黄觉、周航、马晓伟、方子哥、丁海峰、王洛勇等联袂主演的年代剧《诚忠堂》将于今晚登陆央视八套黄金强档,讲述一代晋商“以商救国”的传奇故事。数百年前,晋商经营着盐业、票号等商业,其中,以票号最为出名。在《诚忠堂》中,票号成为晋商乃至中国的存亡关键。作为名冠三晋的祁县乔家第五代传人,乔映霁(张博饰)在辛亥革命的时代风

    由著名作家、编剧朱秀海创作,路奇执导,孟凡耀担任总制片人,张博、童瑶、乔欣、潘虹、黄觉、周航、马晓伟、方子哥、丁海峰、王洛勇等联袂主演的年代剧《诚忠堂》将于今晚登陆央视八套黄金强档,讲述一代晋商“以商救国”的传奇故事。数百年前,晋商经营着盐业、票号等商业,其中,以票号最为出名。在《诚忠堂》中,票号成为晋商乃至中国的存亡关键。作为名冠三晋的祁县乔家第五代传人,乔映霁(张博饰)在辛亥革命的时代风云中毅然毁家纾难,设计借用自家票号作为革命军饷。在他身上,不仅凝聚了晋商实干坚韧、诚信为本的经商精神,更彰显出心怀天下、利归黎民的家国情怀。

    中华商魂彪炳千秋

    《诚忠堂》以著名晋商祁县乔家为原型,讲述了乔致庸去世后,乔家第五代传人乔映霁在辛亥革命爆发期间,历经艰难,矢志不渝,重建山西官银号,实现货币统一的故事。

    提起晋商,最闻名遐迩的要数乔致庸,而该剧将核心人物对准乔映霁,这位乔致庸授命的乔家堡乔家第五代传人,继承了祖父乔致庸以商救国、以商救民的遗志,并在特定的时代洪流中,投身革命,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光明之路贡献出力所能及的力量。编剧朱秀海提起该剧原著创作初衷时,表示:“乔映霁原型乔映霞是最早的中国同盟会会员,他树立并践行着一个伟大的人生目标,即‘以商救国’。经商济世,心怀天下,这是非常令人钦佩的精神,也非常值得被讲述与传承。”

    为实现以商救国,造福万民的目标,乔映霁不惧枪林弹雨,亲上战场,并牺牲自身利益,致力于将民族金融资本由落后的票号、钱庄向现代金融资本转型,甚至以不惜牺牲乔家的决心策划实施了一场金融战,以阻止袁世凯开历史倒车。乔映霁具备了革命年代中熠熠生辉的中国式“牺牲”精神,令人动容。

    匠心之作直击心灵

    剧中饰演乔映霁的演员张博是公认的演技派,从《三国》中的吴王孙权到《琅琊榜之风起长林》中的荀飞盏,通过他的倾情演绎,每个角色都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此次,为诠释乔映霁,张博坦言:“为了成功塑造这位历史人物,我读了许多经济学著作。能够塑造这个角色,是我的荣幸。”

    《诚忠堂》中既有家国天下的高度立意,也有爱恨情仇的诗情画意。与乔映霁产生情感纠葛的两位女性角色,莲花和杨依依,分别由童瑶与乔欣饰演。莲花敢爱敢恨、独立自强,是一位革命忠实的追随者。杨依依天真果敢、思想前卫,是一位追求自由的千金小姐。这两位在乔映霁生命中留下深刻烙印的女性,拥有着不同色彩的灵魂,在动荡的时局下,她们也将走出一道令人钦佩与深思的人生道路。

    除了人气颇高的青年演员外,该剧还汇聚了潘虹、马晓伟、丁海峰、方子哥等实力派戏骨,更有著名制片人孟凡耀、编剧朱秀海、音乐家赵季平等再度操刀,续写“晋商”传奇,阵容强大,看点十足!

    《诚忠堂》的制作团队深刻挖掘蕴藏在晋商传奇中的文化内涵,实地取景,将文化与自然风光进行深度融合,以浪漫主义写实的表现手法,力图高度还原百年前的山西人文及晋商精神。导演路奇表示:“这是一条中国的光明之路,但却是乔家的一条曲折之路。乔映霁一生的梦想便是推动中国民族金融向现代金融转型,命运交织共同谱写了一段极具传奇和悲剧色彩的辉煌篇章。”诚意之作,今晚19:30即将呈现,敬请期待。

    【详细】
    94781507
  • 子川
    2022/9/1 19:44:12
    谁是“冰”,谁是“火”
    从开头追到21集,可算看明白了这部剧——《不知谁家二愣子小少爷实习展演日志》泥煤!!!现实中的缉毒警是这种人吗?两个编剧待在厕所里乱想的剧情吧,一个男厕,一个女厕,最后一起定稿了居然没有对稿,以至于第21集11分46秒无脑陈盯着王毅坤三个大黑字呆呆的问出“这是谁”...  (展开)
    从开头追到21集,可算看明白了这部剧——《不知谁家二愣子小少爷实习展演日志》泥煤!!!现实中的缉毒警是这种人吗?两个编剧待在厕所里乱想的剧情吧,一个男厕,一个女厕,最后一起定稿了居然没有对稿,以至于第21集11分46秒无脑陈盯着王毅坤三个大黑字呆呆的问出“这是谁”...  (展开)
    【详细】
    14622218
  • 征发
    2022/4/1 19:22:08
    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不是很喜欢看这种青春剧的,也不是很喜欢看当下热播的剧,我更倾向于看那种经典的、老戏骨的等等。但是女朋友说很好看还是来看了哈哈哈。首先说明一点,可以入坑。不做作,正青春。前期因为被那个情节所吸引,所以很多东西过一遍脑就忘记了,后来看过一半以后做了做笔记,吸引到我的地方都差不多标记出来了。fxy的那一声“哥哥”,换作我是完全扛不住的啊……

    我不是很喜欢看这种青春剧的,也不是很喜欢看当下热播的剧,我更倾向于看那种经典的、老戏骨的等等。但是女朋友说很好看还是来看了哈哈哈。首先说明一点,可以入坑。不做作,正青春。前期因为被那个情节所吸引,所以很多东西过一遍脑就忘记了,后来看过一半以后做了做笔记,吸引到我的地方都差不多标记出来了。fxy的那一声“哥哥”,换作我是完全扛不住的啊……

    14312356
  • 阳光正午
    2017/9/10 17:10:39
    僵尸片

    剧情东一下,西一下,我就是为了看姑娘,胸真白!僵尸片里,徒弟总是感觉很傻,是为了突出师傅,去给观众讲解道术,但是看的多了,徒弟学了几年什么好像都不会,就能打杂,划水,师傅,师傅的喊着,僵尸片的没落,或许很多原因,套路僵化,也是一个原因,观众开始好奇,一个鬼怪的世界。但电影总是要讲好故事!

    剧情东一下,西一下,我就是为了看姑娘,胸真白!僵尸片里,徒弟总是感觉很傻,是为了突出师傅,去给观众讲解道术,但是看的多了,徒弟学了几年什么好像都不会,就能打杂,划水,师傅,师傅的喊着,僵尸片的没落,或许很多原因,套路僵化,也是一个原因,观众开始好奇,一个鬼怪的世界。但电影总是要讲好故事!

    【详细】
    8806151
  • 专门乱吐槽
    2014/5/12 15:23:02
    抵制杜汶泽时,我们实际上抵制的是什么?
    我一般不干没看过电影就瞎鸡巴打分这种事,不过这部片子,我还是厚着脸皮打了个2颗星,写下这些东西时,豆瓣的评分是3.8分,约合2两颗,其实我是随大流的。

    这次的抵制时间,起初业内都没怎么在意,华谊也好,彭浩翔也好,映前一周都还自信满满。“根据经验,内地网友也就会叫唤叫唤”,他们当时一定是这样想的。没想到这次,大家都在玩真的。

    事到如今,片子好坏已经不重要了,这部电影已经变
    我一般不干没看过电影就瞎鸡巴打分这种事,不过这部片子,我还是厚着脸皮打了个2颗星,写下这些东西时,豆瓣的评分是3.8分,约合2两颗,其实我是随大流的。

    这次的抵制时间,起初业内都没怎么在意,华谊也好,彭浩翔也好,映前一周都还自信满满。“根据经验,内地网友也就会叫唤叫唤”,他们当时一定是这样想的。没想到这次,大家都在玩真的。

    事到如今,片子好坏已经不重要了,这部电影已经变成了一个文化事件,无论是电影史还是当代史,可能都得给这事留一个位置了。

    一、起因
    表面上看,是网民抵制杜汶泽,但杜汶泽充其量是个台前的跳梁小丑,他还没红到能激起几千万人抵制他。更深层的原因,还是香港与大陆渐行渐远、同床异梦导致的。至于渐行渐远,由于跨省的原因,也就不说了,三眼两语也说不清。而且要命的是,刚好赶上港人非难当街撒尿儿童事件一同发酵,这股酝酿已久的怨气就如同排山倒海般朝杜、彭二人脸上拍去。

    二、电影到底怎么样
    因为没看过,所以评点好坏肯定是不负责的。但是港产喜剧,又能好到哪里去?香港绝对不是一个有幽默感的地方,因为包容是幽默的基本前提,一个连童子尿都看不过眼的地方,很难算是“包容”。香港电影,是一朵畸形的花,也许曾经也是一朵繁花似锦的奇葩,但现在毫无疑问地已经“被雨打风吹去”。港产电影,建立在香港文化的基础上,而香港文化是一个脆弱的港口文化。港口里有什么?无非是商船、水手、疾病、金钱,所以港口里盛产帮派、黑社会、妓女、游医、巫蛊,还有一种“家国何处”的飘零、迷茫感。这种社会现状所催生的文化,投射在香港电影里,就形成了香港电影最繁荣的警匪、黑帮、三级、鬼片等类型。

    三、香港电影的生与死
    香港电影是畸形的,一个只有几百万人口的城市如何支撑起亚洲曾经最庞大的电影工业体系?答案很明显,必须通过大陆这个最大出口。很多人把1997年当作香港电影衰落的起点,这是毫无道理的。我认为,在1995年,广电总局批准中影每年进口十部好莱坞大片时,香港电影就已经死了,直至今日二十年了,所以港产片的努力,都只能是临死前那一声哀嚎的回响。我们回头看看港片之所以繁荣吧。港片黄金时代的1980年-1993年,完全吻合大陆改革开放的时间,这时候国内已经打开了,但是还看不到太平洋对岸好莱坞的纸醉金迷,国人只好先在香江边的香港电影里过过瘾了。香港凭借大陆观影窗口这一优势,模仿吸收好莱坞工业,迅速形成了恐怖的电影工业。而大门一旦完全打开,钢铁侠们都看不过来的时候,香港电影也就寿终正寝了。

    四、“杜汶泽们”的恐慌
    去年香港金像奖,《寒战》包场,今年金像奖,《一代宗师》包场。热闹之下,是一地的萧索与凄凉。台上的丛丛白发在宣告,香港电影已经死了。不管是影评人的唱衰,还是杜汶泽的嘴炮,都是掩饰内心恐慌的表现。内地引进片配额在增加,合拍片甚嚣尘上,香港电影你慌不慌?这种电影行业的恐慌,实际上也是香港全社会的恐慌,“北佬、捞逼”来势汹汹,从经济到文化,都岌岌可危,说不慌?我不信。香港和内地,文化上在分离,情感上在断裂。

    五、草根的狂欢
    此次抵制,变成了一次广场革命式狂欢。混进了谣言、盲动等奇怪但必要的东西。草根人艰不拆,被老外看不起也就算了,你一黄皮也敢来装逼,不弄你弄谁?此次抵制是社交网络在中国催生的第一场革命,茉莉花变成电影票而已。搞不好将从根本上改变今后香港电影的制作发行理念,不信的话,坐等8月彭浩翔的《撒娇的女人最好命》。

    以上都是胡说八道,请千万别跟我较真。
    【详细】
    66661491
  • 猫色恐龙
    2020/5/14 17:04:59
    动什么别动感情

    这部剧可能也算我最喜欢拿出重看的剧了,主要是为了看贺佳期和廖宇的爱情。我曾一度在网上到处扒拉关于他们的文字,但不多。

    我发现自己在这个电视剧上,有个执念,廖宇到底是什么时候喜欢上贺佳期的?相关线索和情节,我记得几个。一个是两个人走在路上,廖宇说不想去万征的公司。贺佳期不解,廖宇说,我一看到他那样对你……贺佳期傻乎乎地“啊”,

    这部剧可能也算我最喜欢拿出重看的剧了,主要是为了看贺佳期和廖宇的爱情。我曾一度在网上到处扒拉关于他们的文字,但不多。

    我发现自己在这个电视剧上,有个执念,廖宇到底是什么时候喜欢上贺佳期的?相关线索和情节,我记得几个。一个是两个人走在路上,廖宇说不想去万征的公司。贺佳期不解,廖宇说,我一看到他那样对你……贺佳期傻乎乎地“啊”,廖宇说你是不是别人一对你好,你就不习惯啊?看到了吧,从心里廖宇是对佳期好的。看到贺佳期在和万征的关系中处于那么弱势的地位,他心疼贺佳期。

    另一个情节是,贺佳期独自在阳台上学抽烟,廖宇过来了。贺佳期抽了一口直咳嗽,廖宇看着她说,你不能抽就别抽,看得我怪心疼。还马上自我辩解,是那烟。可能这是玩笑话,但是它确实潜藏在廖宇心里。两个人相处得时间长了,就容易看到对方的狼狈和弱点,这个时候往往就不掐架了,而是变了立场,看着那个在承受痛苦的人,自己产生了共情。很多时候爱情就在这个时候产生了。

    再一个大家都津津乐道的情节,便是贺佳期和廖宇的吻戏。是贺佳期先吻廖宇的,还大言不惭地用“阿Q体”调戏廖宇,“林青亲得,我就亲不得”。对于贺佳期是什么时候对廖宇产生感情的,我认为她有明确感受是在和廖宇接吻后。至于之前,她确实也没表现出什么男女之情,最开始表露关注和喜欢的是廖宇。所以呢,看着贺佳期醉呼呼地站起来要走,廖宇不自觉地站起来,陪她一起走;耍酒疯的贺佳期要求看一看廖宇时,廖宇那个不好意思的表情;被贺佳期吻了以后,廖宇的不知所措;看着哭哭啼啼的贺佳期,他拥抱、抚慰贺佳期;最后他主动吻了贺佳期。他体会到了什么,心动和爱。之前两个人聊天时,廖宇一再说自己喜欢那种善良的、软弱的女人。这种想法一方面来自对母亲的感情,另一方面就是来自他看到了佳期在和万征关系中因不对等所承受的忽视、拒绝和伤害,佳期成了能让他心动的类型。万征说贺佳期是典型的北京姑娘,特别经得起伤害。只有不爱的人,才会觉得对方特别经得起伤害;爱的人,只能看到你的脆弱和伤口。廖宇就看到了贺佳期的软弱,当贺佳期说,符合他标准的是小柳时,廖宇立马脱口而出,那还不如你呢。你已经走到了我的心里,即使我不知道,你还是与我想爱的人契合了,这就是爱情。

    两个人接吻的第二天,贺佳期失忆了,自己买单花了一千多块钱,也不记得了,当然一时也没记得和廖宇接吻的事。廖宇那一刻是失望的,他内心深处是希望贺佳期知道,并有所回应的。当贺佳期真的想起来,谦卑地和他道歉时,他还是失望。他要的不是道歉,而是贺佳期能有他吻她时的那种感觉。

    贺佳期从万征家回来,当听到家人问什么时候结婚时,廖宇表现出了特别的关注和紧张,他知道自己和贺佳期是不可能的,但心里还是不想接受她和别人结婚。

    我有时候在想什么是爱情呢?爱情能抵得过现实吗?故事的结局,生日这一天的佳期真正和廖宇在一起了,却得面对第二天的分开。这可能就是叫人叹息的爱情。电视剧为什么给出了开放性的结局,那是因为总比给出他们肯定不会在一起的结局好。至于两个人的天长地久,现实中我们很多人是不大相信的。现实中很多人终身并未遇到过爱情,我们只是得到了婚姻,于是我们对那种奢侈的爱情总是觉得遥远,觉得并不可能真正实现。

    【详细】
    125921445
  • 琢紫
    2017/6/15 17:13:53
    《女人永远是对的》:谁说不是呢?然而呢?
  • ??
    2022/10/11 15:56:51

    因为喜欢李鸿其去看的因为李鸿其跟ex长得有些像前男友是潮汕人他们的眉骨部分、厚嘴唇,不怎么翘的下巴,眼睛也像。李鸿其老是演深情男,ex就是影片开端讲的是闽南语吧我能听懂一些词汇,ex教的品瑞给真真做了个琴离婚的时候品瑞讲老家那边不是这样的因为在他们的传统里,结了婚就是一辈子品瑞老是一个人吃饭我错过了ex之后,一直以来都是这么孤独的状态真的挺担心像品瑞这样还是很希望老了有一个温暖的家庭。整个电

    因为喜欢李鸿其去看的因为李鸿其跟ex长得有些像前男友是潮汕人他们的眉骨部分、厚嘴唇,不怎么翘的下巴,眼睛也像。李鸿其老是演深情男,ex就是影片开端讲的是闽南语吧我能听懂一些词汇,ex教的品瑞给真真做了个琴离婚的时候品瑞讲老家那边不是这样的因为在他们的传统里,结了婚就是一辈子品瑞老是一个人吃饭我错过了ex之后,一直以来都是这么孤独的状态真的挺担心像品瑞这样还是很希望老了有一个温暖的家庭。整个电影其实感觉不深直到最后品瑞带女儿回老家我好像参与了他的一生,跟他一样孤独镜头拉到破旧的房子,里面有些植物我想到很久以前,我和ex去废弃的潮汕民居玩,里面有颗木瓜树,我还摘了个木瓜。场景真是很像。一下子就哭了没忍住给ex打了个电话他讲:你有钱吗?你在哭?哎呀不要老是看电影了。我结婚了。

    【详细】
    14700346
  • 雪姨
    2018/5/22 22:28:24
    大千世界 众生皆苦 俗世种种 尽是虚无

    《天龙八部》 可谓是金庸老先生的最成功之作, 人物形象刻画栩栩如生, 入木三分。 无论是段誉,虚竹,萧峰三兄弟,还是慕容复 慕容博大恶贼,甚至连不起眼的阿碧都显得 个性鲜明, 让人记忆深刻, 一提到名字便在脑海里浮现出人物的形象来, 实在是武侠之中的 巅峰。抛开所有的纠缠不谈,天龙八部带给我们的思考便是一个“佛”字。 天龙八部是佛家的八 个菩萨, 在书中便代表了八种人生 , 我们就来看看其中

    《天龙八部》 可谓是金庸老先生的最成功之作, 人物形象刻画栩栩如生, 入木三分。 无论是段誉,虚竹,萧峰三兄弟,还是慕容复 慕容博大恶贼,甚至连不起眼的阿碧都显得 个性鲜明, 让人记忆深刻, 一提到名字便在脑海里浮现出人物的形象来, 实在是武侠之中的 巅峰。抛开所有的纠缠不谈,天龙八部带给我们的思考便是一个“佛”字。 天龙八部是佛家的八 个菩萨, 在书中便代表了八种人生 , 我们就来看看其中佛家的要义。 所谓佛家七苦, 即:生、 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所谓求而不得,也合佛家我执,执则入相,相由心生,不破则难以解脱。慕容复了, 为了复兴大燕国,几乎无所不用其极,可谓我执,背叛爱情、友情、亲情。到最后了,一无 所有,只能自己欺骗自己。所谓宏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生一场戏。鸠摩智,一心向武,妄 图学遍天下绝技,可谓痴。然而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最后了,枯井里,一身武艺空空如 也。好在最后大彻大悟,终成一代高僧。陈世骧先生,对《天龙八部》评价是无人不怨,有 情皆孽,确实很是精到, 此八字足以。我们发现每一个人物都有解不开的悲苦, 每一段感情都是孽情, 却只有虚竹那段不真实的虚幻的感情得以圆满, 人们挣扎于命运与 人性编织的网中,最终以一场场幻灭来结束自己的痛苦。大千世界,众生皆苦,俗世种种, 尽是虚无。

    【详细】
    9387569
  • Amélie泠然禦風◎无想困觉
    2015/5/10 0:14:43
    羞恥與進度同在
    本來只是打算來認下J+的少顏和萌妹紙
    可是這種莫名的羞恥感是腫麽回事?
    打扮得這麽牛郎真的大丈夫?
    這麽鬼畜的歌舞是爺爺的新戰略?
    唯一眼熟的只有无时不在的J家步啊啊。。
    更魔性的是竟然抽筋的看完了完了了了。。。
      
    真的是野島的本子?
    只能說大神又開闢了挑戰自我的新高度。。
    難道在這部深夜劇里深埋了什麼沒有發現的深度?<
    本來只是打算來認下J+的少顏和萌妹紙
    可是這種莫名的羞恥感是腫麽回事?
    打扮得這麽牛郎真的大丈夫?
    這麽鬼畜的歌舞是爺爺的新戰略?
    唯一眼熟的只有无时不在的J家步啊啊。。
    更魔性的是竟然抽筋的看完了完了了了。。。
      
    真的是野島的本子?
    只能說大神又開闢了挑戰自我的新高度。。
    難道在這部深夜劇里深埋了什麼沒有發現的深度?
    我我我。。。是應該要避開各種羞恥play重新審視一遍這部劇麽?
    但是,這麽毀人性的結局,野島,我要給你寄刀片!!!!
    (欸?刀片君在這個冬季檔結束后忽然迎來了訂單爆發的春天╮(╯_╰)╭)
    【详细】
    7468303
  • 小A
    2018/6/24 19:58:35
    《冥王星》主创:影片结局光明 望市场河床加宽

    http://ent.sina.com.cn/m/c/2018-05-19/doc-ihaturfs7651278.shtml

    第50届导

    http://ent.sina.com.cn/m/c/2018-05-19/doc-ihaturfs7651278.shtml

    第50届导演双周长片单元唯一的华语片《冥王星时刻》在戛纳举行全球首映,导演章明、制片人沈暘亲临戛纳为作品做宣传。

    章明导演长期担任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他是第六代导演中个性非常鲜明的一位。他从90年代开始拍摄电影和电视剧,他的影片风格神秘,具有极强的个人化烙印。他作品数量众多,《巫山云雨》《秘语十七小时》《结果》《郎在对门唱山歌》《她们的名字叫红》等影片在国内外影展多次展映、获奖,提拔了郭晓冬、黄璐等当今中国艺术电影圈最知名的演员,但囿于题材的独特程度,以及他本人的性格原因,章明导演在观众中、在影展方面仍然属于非常低调的一位电影人。

    他本人相对来说比较幸运的一点是,他的创作生涯具备良好的持续性,20年来不断有新项目开拍,此次《冥王星时刻》更是他从影生涯以来投资最大的一次拍摄经历,也是他第一次带作品来到戛纳。他情感细腻,对自己的拍摄手段具备充分的自知和自控能力。和新浪娱乐聊起《冥王星时刻》的创作,他侃侃而谈,将自己10年来从影片初始概念的设计到影片制作完成的经历,结合自身的真实经历进行了较为详实的阐述。

    沈暘是中国艺术电影圈最成功的制片人,她近年来连续将刁亦男《白日焰火》、毕赣《路边野餐》送上了柏林影展和洛迦诺影展最高奖的宝座,为中国艺术电影走向世界做出了相当程度的贡献。她经验丰富,在上海电影节工作多年,从体制内到体制外,她带领自己的团队辛勤工作,帮助导演和剧组解决问题,代表剧组与投资人以及各种资源进行协商、交流。

    在戛纳面对新浪娱乐的沈暘一如既往性情平和、思路敏捷。她善于体察我们问题背后的含义,也善于在短时间内找到最合适的答案,选用最合适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她也戏称自己作为制片人是导演的服务生,言语之间那种举重若轻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导演风格、故事主线

    新浪娱乐:从20多年前《巫山云雨》一直到现在,您的作品一直保持神秘的风格,重庆东北部、湖北西部、湖南北部交界地带的潮湿气候、风俗化的东西;同时您又说自己和10年前相比,情感变了。您怎么看待自己的变与不变?

    章明:你说的不变可能也是对的,导演的有些烙印是不会变的,拍电影的方式、沟通方式都会呈现在你的影像上,会有你个人的基因在上面。但是我不可能回头去分析自己过去的电影,可能在神秘感等方面确实会是不变的。这10年、20年,中国电影外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实你自己有一个面对这种变化的调整适应过程,对我来说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每个阶段都要面对不同的选择,不同的诱惑,更多的诱惑,你可能会迷失,会进退两难、进退失据。这个电影里面表现的压力会处在那种不明朗的阶段,不知道该往哪一个方向走。这个电影表现的就是我的这个感受,这个是新的感受。以前我拍《巫山云雨》就没有这样的感受,经过这些年的积累,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你肯定需要从某个途径把他释放出来,那么我的途径就是拍电影。这部电影可能非常个人化。我希望把我个人化的“冥王星时刻”传递给观众,不知大家能否感受到我想传递的这种感受。

    新浪娱乐:《冥王星时刻》故事主线比您之前的作品更清楚了一些,角色之间的关系和情感是比较明确的,王学兵的角色和周围女演员、同事、制片人的情感关系,我感觉比您之前的电影更突出了。

    章明:我的电影一直不是以故事性取胜的,你的感觉是有道理的。你感觉到情节和人物关系更清晰,但我没有人为地加强,让矛盾冲突戏剧化。影片中的人物关系很可能变成男导演、小鲜肉、年轻小女孩、女制片人四角关系,很容易戏剧化,这种关系可能会变成影片的一个主题。我没有加强这部分,我希望把他们的关系展现得更自然,我特别不喜欢强烈戏剧化的感觉,如果这么做的话我自己那一关过不了。我的电影都没有高潮。

    影片结构:六个段落

    新浪娱乐:《冥王星时刻》开场有一段上海的戏,节奏非常快,和后面山区的剧情节奏有明显区别,您是怎样考虑剧情设计的?

    章明:实际上我是分成不同的段落,第一段在上海的戏就是王学兵,最后是表现他醒过来的感觉,但我没有明确说这就是他的一个梦,但起码是他经历过的一切。不管是他的梦也好,还是他经历过得真实的生活也好,就是他的一个思路。第二段是女制片人,带领大家去跟当地政府接触,跟乡干部接触、喝酒。第三段是年轻女孩,剧情中间她脱轨了,然后觉得王学兵这个角色也不是那么吸引她,也不是那么伟大,所以他脱轨了。本来这一段我拍的很长,岔开去拍了很长一段,差不多20分钟左右,当中碰见一个做慈善的修行团,这一段本来想表现她找到比剧组更强大的精神支撑。结果她发现修行团其实也就是很普通的两个女人之间的一种关系,而且她也不明白团里的女人是什么目的,所以她半途又回来了,但这场戏我基本上全部删掉了,因为篇幅的问题。删掉的戏里还有很多,比如她们两个在还在一起住了一晚,她给她谈自己的小孩死掉的情节等等,所以现在剩下的就只是碰见她们,没有很详细地展现她跟这个修行团女人遇见之后,产生了什么联系。以后这个电影也没有导演版的,因为在中国就只有一个版本,唯一的版本就是审查通过的版本,这就是电影的命运。但是这一段情节应该对审查也没什么影响,这不是审查的问题。

    新浪娱乐:您说的审查问题是在哪方面?

    章明:我觉得大部分电影都会遇到审查的问题,商业片和艺术片遇到的审查问题是不一样的,有些内容在商业片里都没有问题,但在我们这种电影里都变成问题了。就是这样的。所以当我都觉得我已经很熟悉审查的时候,到后来我还是发现为什么会提出那么多很奇怪的问题,但是他们是要管这个事情的,那你在中国你就必须接受这个现实,就像我前面说的,没有导演的版本,只有公映的版本。一切必须在允许之下。小女孩这一段完了就是小白,小白那一段是最简单的,他本来就比较单纯,他脑袋很简单,他跟王学兵的角色的关系也很简单。他很想跟导演交流,但是两人之间完全没有办法交流。就他是一个很尴尬的一个存在,他自己也觉得很尴尬。他这段戏完了之后,就是向导老罗。老罗在电影里面还是分量很重的,他是一个贯穿性人物。而且他很强势,他可以跟剧组的其他人形成两个不同的层面,他很有质感。他也有两面性,也有非常人性化的部分,也有他作为公务员的部分,有他的职责所在,所以他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一个角色,他自己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我会把他展现出来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角色。我不能简单说老罗这个人是好还是坏,他可能看起来很亲切,很好,很风趣,但是他做的事情可能跟他表现出来的样子完全不相干。然后到了那个寡妇家,寡妇就成为这一段的一个线索。影片的故事是分段的。

    场面调度:一切都是设计好的

    新浪娱乐:老罗这一段有一个地方很有意思,我印象很深:小伙子说看到野人了,然后在那个时刻,王学兵的角色和小女孩在树旁边有一段对话,这个对话隐约能感觉到他们的关系还挺亲密的,这个时候有一个镜头表现老罗在旁观他俩的对话。后面有一段是小女孩一边走一边跟王学兵这个角色聊天,老罗这个角色也在旁边,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存在着,我觉得这个设计很有意思。

    章明:比如说王学兵这个角色的老婆,你其实剧本里面根本看不出来,完全是通过画面,通过影像来表现他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场面调度,也就是他们的位置,他们的视线。拍的时候完全可以不让老罗在边上,这也是一种拍法。我觉得老罗一直在旁边旁观,是我更需要的一种很自然的表达方式。但是我也不想更多的解释,也许就是因为他本来就存在于那个场景,这个无法避免,你在这个环境你肯定需要老罗这样一个人。在这个环境,可能你不管是外在的需求,还是内在的需求,都会需要这么一个人。老罗跟剧组的人一定要有交集。就像我觉得人没有办法避免自己所面临那个环境的一切,包括周围的人,人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这是他们不可避免的命运。

    新浪娱乐:所以很多调度上的事情是到了现场之后的临场决定,而不是事先去想好这一场戏这些演员应该怎么站位?

    章明:调度都是我在写剧本的时候就想好的。有些即兴的不在这个地方。人物关系应该怎么调度,这是写剧本的时候就定好的,但是具体调度的时候,你要看当地外景具体情况允许你用什么样的调度方式,我可能会根据外景再重新安排调度,但是调度的意义,也就是他们的关系怎样去展现,是我在剧本阶段已经规定好的。

    视角的转变:寡妇的欲望和坚持

    新浪娱乐:因为小女孩有一大段的情节都被剪掉了,所以就显得曾美慧孜饰演的寡妇这个角色非常突出,她的戏份非常多,而且她那几场戏是很明确在用她的视角去看待故事,前面的故事还都是比较客观的视角。

    章明:相对来说曾美慧孜的戏剪得很少,所以看起来会明显,前面每个人都剪了很多戏,我刚开始全部素材差不多三个小时,最后剪掉一个多小时,最后曾美慧孜饰演的寡妇的戏只剪掉一段,所以相对来说前面的戏没有那么充分。

    新浪娱乐:我觉得这个保留还是挺有价值的。因为确实寡妇的戏非常好,我觉得曾美慧孜表现出来的那种状态很好,这段戏把她拍得非常性感,她内心的那种欲望表现得特别充分,尽管她的角色很少说话。

    章明:那是我自己的一段体验,不是我10年前采风的那一次,是另外一个事情去山里面,我们也是一帮人,不是旅游,因为一件什么事情我忘了,去一个山里面,然后那帮人就要住那里的乡公所,因为条件好嘛。但是我们晚上在一个老乡家里面吃饭,人家特别热情,我觉得我们吃完饭就全都走了,对人家特别不好。那家老乡很热情挽留我们,但是我们同去的人完全没有考虑到人家这种感受,他们全都走了。我觉得这个太不好了,我就说我住你们家。当时他们家只有她和他哥在。她晚上给我打洗脚水,打洗脸水,把她结婚的被子什么的全拿出来,放了很多年的新被子拿出来给我盖。第二天早晨他哥在外面开了一枪把我吓一跳,完全就是电影里的这种感觉。我是编不出来这种感觉的,这就是一个真正的体验。所以我觉得每个电影开始拍之前去采风、去体验生活还是非常重要。我们现在拍电影已经没有体验生活这个习惯了,过去有些剧组要下去体验很久,导演要下去体验半年。现在我们叫采风,采风的过程可能比以前更表面化一点,但是我想这个对我来讲还是一个离不开的工作,必须要去做这个工作,才能够找到一个真实的感受。没有真实的感受,我觉得很难去拍电影。

    新浪娱乐:接下来就是寡妇从家里追出来,然后要跑到剧组去的下一站,这中间有一个非常长的镜头去跟着她在后面跑。

    章明:那个也是来自我那次的经历,第二天早上大家就坐破面包车走了,经过她家门口,我就发现那个女孩从屋里出来站在那个门口,我当时感觉她应该跟着我们的车跑,但是她不会去做这种动作,我只是把她这个想法外在化了。影片里的寡妇是偷偷地跑去找剧组,不是明目张胆地跑。我就想要一个特别的方式把她的内心宣泄出来。这场戏拍了两天,拍了五遍。那个地方人很多很嘈杂,然后要避免那些那些很密集的建筑,要把他拍出很偏僻的感觉,所以就只有一条拐来拐去的路,只有那么一个拍摄角度。我之前找了一个更偏僻的,非常好的一个景,比影片里这个更好,真是很偏僻的一个地方,然后路很直,给人感觉特别有希望,因为那个景不像现在这个这么局促,她能看得很远,那个乡公所,空场上的红旗什么的,远远都能看见,她就一直往那跑,能走得很远,那个景特别好,特别宽阔的高山上的一个平原,景色也很原始。后来我选好这个景之后,我特别高兴,我觉得这个戏有意思了。什么都弄好了,我们过一个月回去,发现那个地方已经被拆掉了,因为那个地方要变成旅游区,把人员都赶走。我当时非常失望,又回重庆在巫山上去重新找到这个景。其实我更满意上一个景,那个景拍摄出来我觉得会更有力量。现在影片这个景就还是没有那种力量,故事进展到这里,就是要在当下给这个角色一点希望,就会更辉煌一点,我觉得故事当下需要一个恢弘的感觉。所以说现在这场戏变得比较曲里拐弯一点,局促一点,就没有那么恢弘。你想一下从屋里出来,眼前很开阔的感觉,那个感觉特别好。

    结尾:给观众一点希望

    新浪娱乐:王学兵这个角色到最后对于小女孩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我觉得一开始他是一个比较模棱两可的人,很不清楚不清楚自己要什么,不清楚自己内心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但是到最后他跟这个女孩有一段谈及生死的对话,讲的比较直接,我想他这样的心态是不是觉得越来越明确了,起码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心意,对这个女孩有什么样的感觉了。

    章明:其实也不明确,我觉得不明确。因为他们到最后一直在走,好像没有终点一样,因为影片最后的葬礼好像就是一个终点,是把死亡外在化为一个终点的感觉。他们走到最后其实好像是走不下去了,因为他们表面上好像是达到目的,但实际上最后发现还是任何目的都没达成,但又不知道往哪走了,又失去了目标,于是再往下走,可能又重新走出那个高山,又回到城里。其实这部电影最开始的版本是城市在最后,我觉得那个更绝望,因为他们最后又回到他们出发的起点。现在的成片结尾看到城市的微光,那座城市处在一种朦胧的早晨的感觉,我觉得还是要给大家一点希望。

    制片人的信念和顾虑

    新浪娱乐:您的资历很老的,一直在坚守,我觉得这种坚持很不容易,我还挺佩服您的,做这样风格的电影很不容易。

    沈暘:确实很难,尤其像章明导演的作品,他跟毕赣的,或者我现在正在做的刁亦男的片子完全不一样。章明导演非常非常个人,这种个人化的风格放在国际上也是很难的。他相对来说比较克制,他不像毕赣的电影有一些很突出的地方,有一些元素是大家会觉得很惊讶的。

    新浪娱乐:这个片子有王学兵出演,王学兵是在他的一些变故之后,算是首次面对观众和媒体,可以这么说吗?

    沈暘:应该是。我觉得还是这样表述有可能更好一些:学兵我一直认为他是一个特别好的演员。中国真正这样好的演员是不多的。而且他戏路特别宽,你觉得各种角色都可以给他这样一个演员去演。我一直觉得他是一个容量特别大的演员。我觉得如果要表述的话,只能说是他有一段时间投入更多精力在舞台上,而且舞台上他的表演我也特意去看了,就是拍那个波兰戏剧大师克里斯蒂安·陆帕的《酗酒者莫非》。他那种舞台上的表演张力,而且就是那种特别内敛的张力,他演得特别好,我一直觉得就只能说他是这段时间在舞台上在沉淀自己,为自己的演技也好,自己的人生也好,在做这样一种修行。然后就回到我们这个电影本身。我觉得这样表述更好。

    新浪娱乐:但是作为制片人,可能会考虑到一些问题,就是会不会对电影本身有影响?我不能说越来越严,就说越来越规范吧,会有一些情况、一些事情很难讲,所以在起用王学兵的问题上,从您这个角度考虑,会不会担心电影有审查的问题,或者说最终会不会上映,能不能参加国外影展这样的问题?

    沈暘:我自己在做制片人之前,一直在体制里工作了20多年,差不多二十三四年了,我非常了解体制,体制本身的状态也好,包容度也好,我觉得只要是好的作品,好的电影,好的演员,他其实还是能够有这个包容度的,一定是会认可的,所以我们在做这个项目之前,我觉得我一直是有信心,这是真的,我一直有信心。这不会成为我们一个障碍。章明用什么演员的问题,包括电影本身的问题的话,因为《冥王星时刻》是非常个人化的作品。个人化的作品在中国当下,在国际上都非常难。我拿他跟洪常秀做个比较:之前于佩尔问我可以跟哪些导演合作,去年她5月份来上海,我们聊起来,然后她就问我还可以跟其他什么导演合作,我说有,章明的风格跟洪常秀很像,于佩尔看了我一眼——她们这样的演员都很敏感,她马上问我章明也是洪常秀那么低成本的吗?我说在中国电影产业的状态还不太一样。因为他在中国算是低成本,但跟洪常秀比较又不太一样,但是这种类型的电影,首先我一直觉得章明是一颗遗珠,他的能力也好,他的美学功底也好,其实是应该让更多的人去认知他,让更多在世界上更宽的这样一个范围去认识他,我觉得就是应该有这样一种信心,抱着对这个导演本身的美学能力,他的完成度就抱着这种信心。所以哪怕你觉得很艰难,我觉得还是能够坚持下去。这个项目从2014年10月11月份去台北电影节的创投,到现在呈现出来经历了四年的时间。其实这种经历和坚持还是基于你对项目本身的了解,你对这个合作者他本身的能力、美学方向、气质的了解,包括你对整个主创团队的信心和能力,一定是基于这些,所以我觉得我从一开始到后来最难的时候,好像也从来没有怀疑,就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心。

    让世界看到中国电影的丰富形态

    新浪娱乐:这次是有史以来你们第一次合作?

    沈暘:是第一次。

    新浪娱乐:当初决定合作的考虑就是,您觉得章明导演这样的风格值得被更多的人看到?

    沈暘:我一直说中国电影的形态还是很丰富的,但世界上认同的中国电影类型还是非常狭窄,当初推毕赣的时候也是这样,就让你看到那是完全不一样的风格,哪怕就是马可·穆勒之前知道也看过《路边野餐》,但是昨天看完《地球最后的夜晚》他也还是很惊讶,他觉得中国电影终于有一种完全不同的美学方向了。章明相对来讲跟世界上、国际电影市场上认知的中国非常现实主义题材的影片,风格也完全不一样,他有更多的美学上的可能性,这个非常重要。

    影展与影片的关系:买家口味和二度创作

    新浪娱乐:我第一次听说有人看到《冥王星时刻》是在去年年初的时候,所以这个电影从拍完到现在参加影展,中间隔了很长的时间。我当时听说有这个电影的时候,我想那一定是要来戛纳的。因为1月2月那个时间点再往下走就是戛纳了,所以可以说从您的角度来讲就一定是要来戛纳吗?一年多的时间内有很多的影展可以去,我相信章明导演以他的作品实力也好,他的这种独特性也好,应该是很多影展都可以要了。

    沈暘:是这样的。对做这种特别个人化风格的,独立的艺术电影来说,电影节的认可,电影节的stamp(印章)是特别重要的。但是在制作的过程中,你不能去那样设定,我觉得不能那样,你还是从制作的层面,你肯定要support(支持)到导演和主创,让他们不留遗憾,这个不留遗憾一方面体现在制作过程中这个周期,另外一方面其实也体现在参加电影节的设定,你如果过早地去设定这样一个时间节点,这对创作是有害的。电影创作真的太难。他不仅仅是导演的个人作品,他是集体共同完成的创作。在这个过程中,你协调各方的创造力,各方面的资源和能量,这个过程你要不断地去平衡去把握,也不能说是一定瞄准戛纳。这其实还是一个慢慢说服的过程,慢慢推广的过程。大家都看到现在国际电影市场变化也非常大,它更多的是会往可看性,往更大的资源发展,包括大导演,大卡司,所以大家都越来越往这种方向去考量。其实他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整个市场的年轻化、碎片化的阅读有关系,这是全球的问题,大家应该静下心来看待这些现象。那些风格不同的,或者是有更多个人化风格的,有实验精神的,或者是美学上有新创意的影片,其实市场现在对待它们没有以前那么有耐心。我我始终觉得就是艺术电影的黄金时代还是在80年代之前之后,现在整个市场的体量越来越在萎缩。国际电影节也是这样,国际的买家能够买的,大家蜂拥而至的去追捧的,一定就那么几大家,也就是三大电影节的获奖电影。戛纳肯定是所有的买家都要来,但这也只是针对获奖的影片,市场留给大家的机会越来越少。国际电影市场看待中国的艺术电影的创作、美学方向,已经有固定的格式了。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国际的产业环境也好,还是国际电影节的环境也好,要运作这样一部片子很难,非常难。这是一个慢慢说服的过程,慢慢推广的过程,你只能是用他们能够理解的电影史上的一些美学观念去慢慢说服他们。所以在这个节点上,我特别感谢édouard Waintrop,导演双周的主席,他是国际电影节里极少数不仅仅是对中国电影,也对中国文化本身有非常深的了解的人,他甚至能读懂《庄子》。我们一起在俄罗斯做过评委,他当时就了解了我们的创作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谈的空间就很大。另外马可·穆勒也能看懂中国电影。所以最后我们达成的共识是章明导演的创作跟电影史之间有怎样的联系。所有的创作都一定是放在电影史里面,有时候它是对电影史的一种创作观念的致敬也好,一种总结和然后再重新出发进行创新。章明的创作主要就是这样,他就是面对自我的创作,然后在电影史里跟不同的美学风格对话的一种创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最后觉得这是一部最具有新浪潮精神的创作,这种新浪潮精神也表现在它镜头运用的自然性、自由度上,随着这几个主要角色的镜头位移。《冥王星时刻》最早的版本其实还有上海部分,这部分代表着梦境,最早的版本更长,后来也是就整个影片风格的考量上,导演忍痛割爱,上海部分浓缩之后从结尾挪到前面,最终影片落在一个更现实的部分,对影片整个气质产生影响。影片在送影展的过程中,他也是一种二次创作,而且是你去说服导演,又一起再不断进行调整的过程。从制作本身到世界范围内的推广,他是一个渐进的,也是创造过程的一部分,其实我觉得也有意思,也很煎熬,但是你到最后那一霎那,你会觉得你的坚持还是值得的。

    成本控制:独立电影需要控制体量

    新浪娱乐:章明导演很喜欢拍重庆、湖北、四川那一带,从《巫山云雨》开始就是这样,而且之前还有一些电影都是这样一种情节,就是主要的角色进入到一个以前没有去过的地方要去探索某一个东西,章明导演本身的风格也很神秘,所以《冥王星时刻》的外景,从制作的角度来,您觉得是不是山里的外景拍摄难度大一些,不确定性高一些?这可能不像在城市里拍戏,很多事情更好落实,资源更很好找。

    沈暘:我们有两块外景,一块是神农架林区,一块是上海的。从控制成本角度来讲,其实两块的挑战都很大,因为神农架尽管我们是住在农民家,我们以为是在深山里头,但其实神农架的成本一点不低,他甚至高于贵州凯里,甚至高于我们现在正在拍的刁亦男导演的新片外景地武汉,成本真的蛮高。交通的成本特别大。我从上海去一次神农架的钱我可以来一趟欧洲,他的机票都是晚上8点多的飞机,到了宜昌机场大概就是9、10点钟,然后我们要开到我们那个就拍摄地又是四五个小时,所以我只能坐火车,只能坐高铁,每次高铁八个小时,再加六个小时的山路,这些全都是成本。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天气自然环境。你要拍雨戏的时候未必下雨,我们这部戏大部分不是雨戏,但是一旦下起雨来,山里面下雨真的很可怕,这些全都是不可控因素,这种肯定会在棚里拍,在外面拍不确定因素比较大。我现在我也在反思这一块,其实独立电影的话,它还是应该保持一定的小的规模,在一个有限的很空的状态下,规模真的不能太大。这样的话你就会更有灵活度。然后就是上海部分。上海部分你们也看到,基本都是外滩,外滩的成本非常高。因为我自己是上海人,所以就考验我在上海的团队了,我们变成外联制片了。而且这涉及到美术,因为电影的重心是在神农架,跟章明导演合作主要也是在那一个区域,那么到了上海这一带你到那种酒店场所去看,很多东西又不一样了,把我们团队又变成美术了。不不仅仅是场地,包括道具城市,都还是要有符合这个城市气息的那些东西。好在上海政府这两年,特别是2014年之后,他们推了一些鼓励电影产业的政策,鼓励电影发展那个资金确实是很帮到我们。他们这边政府的效率也很高,我去跟他们提要求帮忙,他们都还能第一时间用他们有限的资源去帮到我了。

    与导演的关系:大目标下一切问题都可解决

    新浪娱乐:有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制片人跟导演之间的关系,制片人可能不想影响导演的创作,但是导演的某些坚持,从制片人要把整个片子的体量控制住的角度来讲,会有一些冲突矛盾。这些问题如果有的话,一般是怎么解决呢?类似这样比较大的问题,您觉得是那种很难以解决的,永恒都会存在的问题有哪些,还是说您觉得每一个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沈暘:制片人跟创作肯定是会有矛盾。创作涉及到用钱,涉及到资源,这是一对永恒的矛盾体。但是关键还是你跟创作者之间在美学上,在创作方向上,一定首先要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在这个大目标下,我真的是认为一切都是可以协调的。而且这一点我觉得章明导演有一种自觉性,因为他毕竟是做独立电影出身的,他在控制成本方面,先天有这样一种意识。《冥王星时刻》从投资体量上、制作体量上本身也是这么多年最大的一次,作为创作者本人,他也特别珍惜这样一个机会,现在整个的产业的环境对他来讲,对这样的创作者来讲也是非常大的挑战。他也会特别珍惜这样的一次机会。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跟他还是比较好协调,有这方面的这种关系。

    新浪娱乐:所以从您的角度来讲,这种关系主要还是靠制片人更多地考虑,而不希望导演去更多的考虑跟制片人关系。

    沈暘:我是觉得一个职业的制片团队,他一定是去帮创作者解决问题的。尽管是有这个矛盾存在,但你一定是要帮创作者解决问题的。

    影展和独立院线的关系:寻找合理的推广模式

    新浪娱乐:您觉得对于中国的独立电影来说,哪一点是更重要的,或者说最重要的?来影展很重要,因为一定要有一个机会让大家看到。现在国内有很多场所去放映这样的独立电影,不仅仅是像资料馆这种地方,甚至会有比如说艺术电影联盟,他们不光国内电影,甚至会引进大公司不会考虑的国外电影。您觉得影展和院线上映这两者哪一个更重要?对于独立电影的发展,您觉得未来或者现阶段最应该做什么?

    沈暘:从制片人的角度来看,从独立电影从艺术电影的层面来讲,影展确实是特别重要的一个推广平台。因为我们资源有限,就像我们这次,我们所有《冥王星时刻》宣传的人员,影展这些公关联系的人员,包括给我们赶后期、送审,我们团队只有一个半人,跟其他片子那么大的团队在推真的不一样。这一点我也特别感谢上海电影节,因为我之前在上海节做了十多年,那个平台对我团队的训练特别大,因为在上海节也是在最短的时间里高强度解决所有的问题,在很短的时间里要把所有的活动曝光在公众面前,又要办到一个国际水准,这就是我们团队的能力。这个团队最早在《白日焰火》的时候也是这样去应付的,好在那个时候,差不多我们入围之后,fortissimo定下来要做国际发行。跟电影节的各种配合,其实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经历过这些,我觉得现在我们团队还是比较得心应手,哪怕再累,强度再大。回到电影节本身,回到对艺术电影的推广本身。大部分的独立电影,一开始都资源很少,资金有限。在这种情况下,电影节的平台最能够帮到独立电影,这个你完全是可以借力的。从这一块来讲,尽管我刚才说你拍电影本身不是为了电影节,但是你未来的发行,从今天这个角度,你一定要想好,怎么样去合理地利用这样的平台,去帮你事半功倍,帮你加分,帮你增加资源,就像这次来导演双周,就是我们一宣布入围,当天晚上就二三十封国际发行的offers就来了,这就是戛纳的力量,其他电影节很少有这方面的体量,能够收到那么多国际买家的邀请。导演双周本身帮你对各种物料的把关,甚至在press kits上,它也会给到你很多的建议。这些都是帮你做加分的事情。未来你再返回到国内,通过电影节的口碑发酵,再来做国内的发行,这就是一个事半功倍的能量,能量的增加。所以我的经验还是从这样一个模式开始更合适一些,不断升级。国内现在确实有各种艺术院线,包括新媒体平台,怎么说呢,还是要看情况。从我自己来讲,我觉得我一旦做一个片子我就要对得起投资人;你要对得起投资人,又要把影片做的好,这个是非常两难的。你要对得起投资人的话,你一定要在国内市场有动静,而且国内市场要有一定的容量。爱奇艺对他的艺术院线,对文艺片的推广,他自己在这方面不自觉的一种,你说责任也好,他跟他的平台相匹配的推广能力也好,我觉得都是最合适的。跟爱奇艺相比我在电影节就相当于第一轮销售,第一轮的观众先销售掉。我觉得这也是一个比较合理的一个模式,因为如果纯粹从艺术院线开始做的话,现在国内的艺术院线其实还是蛮艰难的。中国艺术电影的体量还不足以支撑起国内的艺术院线,你还是要有其他的相等量的国外艺术电影一起来PK的。但其实这个跟引进政策还没有特别大的关系,还是看市场。市场的体量就放在那边。说实话,除了好莱坞大片,其他国外引进片哪怕是奥斯卡获奖的影片,他的市场风险也非常大,所以国内艺术电影艺术院线真的还是蛮难做的。当然观众本身的素质确实随着国内引进这些电影,网络上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电影,观众本身也是在提高,所以我就相信在未来可以慢慢水涨船高,河床能够加宽,希望是这样。

    【详细】
    945112299
  • 木户槿
    2014/10/24 11:47:19
    关于电视剧的一点想法
    这样的影片,应该是没必要写什么影评的,它给我的感觉,就像一些劣质的食材,加了精美的调料,在它粗制滥造的剧情框架下,颇费心思地打磨了故事的细节,所以你说它烂吧,还勉强看的下去,说它好吧,总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写影评大概是因为,我是脑残粉。
    导演张国立说这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我想我看的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应该是《双面胶》,之后又陆陆续续看了《蜗居》、《中国式离婚》、《新结婚时代》,最近还
    这样的影片,应该是没必要写什么影评的,它给我的感觉,就像一些劣质的食材,加了精美的调料,在它粗制滥造的剧情框架下,颇费心思地打磨了故事的细节,所以你说它烂吧,还勉强看的下去,说它好吧,总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写影评大概是因为,我是脑残粉。
    导演张国立说这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我想我看的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应该是《双面胶》,之后又陆陆续续看了《蜗居》、《中国式离婚》、《新结婚时代》,最近还看了《相爱十年》,这些差不多都可以归入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可是以上这些电视剧给我的感受和思考与《半路父子》给我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至少从豆瓣长评的数量就可以看出,《半路父子》并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少值得思考的东西,除了那些纠结的人物命运,大家也没什么讨论的热情。所以说,与其说这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不如说它是一部“大妈剧”,里面人物跌宕的命运,虐心的情节,就像专为大妈们提供的茶余饭后的谈资。不能说它完全没有反应现实,但是人物关系的过于复杂和巧合,人物刻画过于平面,好人像圣母,坏的人从头坏到尾,很难让观众引起共鸣,只会觉得狗血。故事从一开始风波就没断过,而且每一件都是大事,入狱,得绝症,再婚,两个儿子不和,亲妈浮出水面,打架出人命,离家出走,病逝,罗小列出狱,罗建军三婚,最后兜兜转转有了一个美满的结局。看到大家都吐槽剧本,一个剧本好不好,最首要的问题是编剧在艺术创作之前要有想表达的东西。对现在很多电视剧来说,剧本创作更像是商业化的流水线生产,拍电视剧可能就是为了拍电视剧,挣钱,或者是捧演员。如果没有一个很想表达的东西,并且以合理的方式表现出来,那这就谈不上创作,这样的电视剧也就不是艺术的一种表达方式。当然不能说《半路父子》这部剧没有立意,导演说我们这部剧主要想要表达的就是爱是化解一切的利器,特别是在这种离异重组的家庭。但是我在这部剧里面看到的,是放大的江欣,放大的罗建军。我不知道有几个人能做到江欣和罗建军那种地步,我反正做不到。在我看来,我们不应该是为了歌颂某个人,把他描写得近乎完美,然后使矛盾得以解决,道理得以传达,而是告诉观众一种普遍性,剩下的他们自己会去思考。
    也许说这么多对这部剧来说实在有点“强人所难”,它毕竟只是一部普普通通的电视剧,泛起一点点水花,然后就会消亡的电视剧。从剧本来说,就已经决定了一部剧的生死,演员演得再卖力,也只是锦上添花之类的东西。说到演员,张国立最近老是演中年男屌丝是怎么回事?然后是老刘,这是我会看这部电视剧的原因。张国立导演在采访里说自己不想迎合90后,只想拍给60后看的电视剧,刘若英出道虽说二十几年了,粉丝群体年龄顶上天也就是70后吧,跟这部片子受众群都不吻合,国立老师是“集邮”集得差不多就想起这个没合作过的女演员了吗?前面的当然是玩笑话,因为刘若英除了扮相和国立老师显出年龄差来,个人气质是非常符合江欣这个角色的,甚至可以说我几乎看完了刘若英演过的所有电视剧,电影,这个角色是最贴近歌手刘若英气质的。我说歌手的原因是,演员刘若英有更多的可能性,但是她歌手的形象比较固化了。从《日落紫禁城》的乖顺善良,《人间四月天》的压抑隐忍,《粉红女郎》的执着疯狂,《似水年华》的知性诗意,《新结婚时代》里任性但也肯为婚姻负责任,到如今《半路父子》的温婉大方,温柔体贴,确实也是女演员在不同的年龄段应有的不同体会。在这部剧里,刘若英的表演除了开头几场略显生疏外,并不失水准,其实这部戏里面演员演得都还不错,可惜了。
    关于这部剧的收视率,客观来说也不算烂,当然也算上好,表现平平吧。这一来时剧本的问题,二来是现在的主流是抗战剧,过一段时间大妈剧应该会回暖。以收视最好的东方卫视来看,截止到10月22日,从13号开播收视率从0.53到了0.864。其他几个联播卫视,在最近几天的收视榜单上也都榜上有名。电视剧网络播放量大约在每天2000(万次)左右,可能最近几天还会高点,达到3000(万次)。
    最后,我想说演员在选择一部剧,导演在拍一部剧时,并不能预见其结果,心里有支持自己这样做的理由,愿意勇敢往前走,认真地走,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就像奶茶写的歌词“我知道真实人生有风有浪,纵然有沮丧,我也不怕。”不断地说服他人,也是在鼓励自己。
    【详细】
    71611748
  • Eric
    2020/7/1 23:01:48
    做一个坚持无谓的人

    这是一部很励志的电视剧,从中有很多的人生道理,李小龙从浮躁到沉稳,从一个无知少年到一个武学家,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坚持与自信,是将中国功夫传出国门的大英雄。虽然我是从剧情中了解到的李小龙,但是能真真实实感受到一种正能量,我想武学大师的精神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向社会传播是很积极向上的。而且剧中充满了民族精神的热血,看起来非常的热血沸腾,是唯一一部让我看两三遍的电视剧。

    这是一部很励志的电视剧,从中有很多的人生道理,李小龙从浮躁到沉稳,从一个无知少年到一个武学家,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坚持与自信,是将中国功夫传出国门的大英雄。虽然我是从剧情中了解到的李小龙,但是能真真实实感受到一种正能量,我想武学大师的精神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向社会传播是很积极向上的。而且剧中充满了民族精神的热血,看起来非常的热血沸腾,是唯一一部让我看两三遍的电视剧。

    【详细】
    12699187
  • seamouse
    2017/11/1 8:09:46
    丧子牧师与环保极端分子
    威尼斯是对地球变暖反应最敏感的地方之一,水位线越来越高,许多历史大宅终将没于水底。在这儿谈论环保以及放映环境相关题材的电影,就再合适不过。在关于变小节能救地球的开幕片《缩身》之后,第二部竞赛片《第一归正会》,也跟着讲述了一个极端环保分子对身边人群的决定性甚至自毁性的影响。

    保罗.施耐德早期的编剧成就(《出租车司机》、《愤怒的公牛》,远远大于其后来的导演声誉。他年轻时一度热爱那些深耕内
    威尼斯是对地球变暖反应最敏感的地方之一,水位线越来越高,许多历史大宅终将没于水底。在这儿谈论环保以及放映环境相关题材的电影,就再合适不过。在关于变小节能救地球的开幕片《缩身》之后,第二部竞赛片《第一归正会》,也跟着讲述了一个极端环保分子对身边人群的决定性甚至自毁性的影响。

    保罗.施耐德早期的编剧成就(《出租车司机》、《愤怒的公牛》,远远大于其后来的导演声誉。他年轻时一度热爱那些深耕内在精神的电影,从不敢想象自己能拍到同样的深度。直至前些年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获奖者保罗·帕夫利克夫斯基(《修女艾达》)吃饭,才觉得“是适合写个这样的本子了。”

    由于没有信仰和基督教知识,我不敢妄言这部“走心的电影”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导演的精神表达欲望。但从电影故事的流畅度、可观性和与之相关的拍摄表达技巧上,《第一归正会》显然与启发导演的《修女艾达》差距甚远。后者固然有着东欧剧变的大时代背景优势,但精妙的剪辑,才真正形成牵引角色情绪和行为达到最合理逻辑的漂亮节奏,国家公诉人和立誓修女、荡妇和贞女的角色对立设置,让故事殊途同归地进到家庭悲剧,巧妙诉说出可能被遗忘之平庸的恶。而保罗.施耐德则做出了一个不让人愉快也难让人深思的“囚牢”,把角色框于正方形画幅中,喋喋不休地以牧师对环保极端分子的说教以及牧师痛苦日记的画外音,去推动故事发展。

    伊桑.霍克扮演一位牧师Toller,曾在军中服务,儿子死于伊拉克战场后,转到地方上一个更像历史名胜的教堂兼任“导游”,“在独立战争时期,大陆军曾据守这里,南北战争时,黑人也在一块颜色明显不一样的木地板下躲藏”,他为学校孩子和给小费的游客进行着详细讲解。与《海边的曼彻斯特》试图传达的丧子之痛相似,Toller与在慈善机构任职的妻子离了婚,并且相信这么大的人生灾难后,两个人是无论如何不可能再走到一起了。

    与此同时,一位怀孕的教友Mary(阿曼达.塞弗里德)找上门来,希望Toller能帮帮她那对环保议题走火入魔的丈夫Michael。电影的前半小时几乎都是牧师对环保极端分子的一场垦谈工作,大意是想让其与妻子一道,把孩子生下来,“相信我,失去孩子的痛苦将远远大于孩子来到这个糟糕世界的痛苦”。影片拍摄时,恰是阿曼达怀孕期间,因此表演经验远逊于伊桑.霍克的年轻准妈妈,在以人物脸庞大特写和展现身体技能近景为主要时间的电影中,还算不错的完成了这次“本色演出”。

    (以下涉及剧透)
    不过,电影故事几乎全由伊桑.霍克一人支撑。在拒绝被拯救的环保激进分子Michael以极其可怕的方式自杀后,本来在努力筹备教堂250周年庆典的Toller,却在对教会现实能力的失望(其严重仰仗于Michael所激烈对抗的化工厂)以及自身健康现状的灰心丧气中,传染病似地选择了同样极端的方式,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去跟随他头脑中认定的那个上帝。杂糅而入的恐怖片类型音效,不断将情节推向自毁性的高潮。

    然而,除去极端选择到来前,一场从逼仄室内困境中“双修双飞”的幻梦好戏之外,Toller的情感和行为转变,尤其是对环保极端主义突如其来的信仰,还是铺垫得非常没有说服力。没有了马丁.斯科塞斯,保罗.施耐德没能力再造一场《出租车司机》中特拉维斯对镜自说自话的经典场面,也没本事如伯格曼“神之沉默”三部曲那样,去制造出一些关于“上帝缺席”的奇妙意象。角色的重大转变欠缺说服力,也就让那个本该可以叫绝的结尾——在“基督教圣战”和“耶稣式牺牲”中被迫摇摆——玩弄得有些刻意和做作了。
    【详细】
    88971476
  • 没想好名字
    2019/9/8 0:41:05
    爱情向往者

    刚刚看完这个电影,有一丢丢想说的。

    我觉得女主的形象很丰满。她缺爱,又对爱情保持高度的理想主义。在她虚构的故事的结尾处,男主面临肉体和灵魂的考验,最后她让他选择了前者,在被甩之前,让故事里的自己给车撞死。克莱尔不相信自己值得一份超越年龄的爱,但又坚信爱情理想的模样,而甘愿做一个爱情的殉道者。用女主的话说,就是"我宁愿死也不愿意被抛弃"。也许是因为她的职业,搞文

    刚刚看完这个电影,有一丢丢想说的。

    我觉得女主的形象很丰满。她缺爱,又对爱情保持高度的理想主义。在她虚构的故事的结尾处,男主面临肉体和灵魂的考验,最后她让他选择了前者,在被甩之前,让故事里的自己给车撞死。克莱尔不相信自己值得一份超越年龄的爱,但又坚信爱情理想的模样,而甘愿做一个爱情的殉道者。用女主的话说,就是"我宁愿死也不愿意被抛弃"。也许是因为她的职业,搞文学的人或多或少有些理想主义吧,不过看到这边我也能感受到丈夫的背叛对她的信仰是多么大的颠覆…

    诶总之我觉得电影在很多方面还是很触动人的。比如女主隔着屏幕嗅到爱情时的那种小激动,不自觉地咬起手指,时时刻刻关注手机等等。在爱情里面我们都一样,理想化也好,现实也好,爱情本来的面目总是叫人向往不是吗?

    【详细】
    10471356
  • NANA
    2022/1/3 22:52:33
    爱是北海道、冬日火锅、争吵后拥抱和陪你走过漫长隧道

    跨年夜看完《以年为单位的恋爱》,回味无穷。

    曾踏入过亲密关系的人,应该都会有几个片段被真实到。一个是陆鹿珊打完针要回家,江宇执意送她,结果到车上了一对地址发现俩人住北京大对角,但是此刻哪管得了这么多,一路在冬日寒风里两个人开过去。

    跨年夜看完《以年为单位的恋爱》,回味无穷。

    曾踏入过亲密关系的人,应该都会有几个片段被真实到。一个是陆鹿珊打完针要回家,江宇执意送她,结果到车上了一对地址发现俩人住北京大对角,但是此刻哪管得了这么多,一路在冬日寒风里两个人开过去。

    恋爱初期,就是《欲望都市》Carrie讲的“Ridiculous, inconvenient, consuming, can't-live-without-each-other-love”,什么傻事都做得出。

    第二个是出租屋漏水,两个人找邻居道歉又找物业处理,等维修工来的时候两个人各自被工作狂call,谁该留下来等变成难题。大都市生活,谁都忙,谁都一刻不能等,爱情美味,但是没了工作意味着直接断粮。江宇急匆匆赶上电梯,陆鹿珊也赌气说“那就淹着吧!”,第一次吵架。吵归吵,总不能真看着生活水漫金山,于是女生妥协,屋子弄干之后急匆匆跑去,当然迟到了,工作也挨批。

    就在我带入女生视角已经开始生气时,男生回来自觉把淹过的衣物家具洗好烘干,努力抹掉嫌隙。还成,知道反省且付出行动,才是在经营感情。

    这部电影不悬浮,算是很真实地在还原日常恋爱场景了,当你想拥有一份稳固的爱,的确需要包含以下因素:

    陪伴。在跨年夜两个人的愿望是一起看雪吃火锅,有彼此的陪伴就足够,这个是维持爱的基础。

    期待。除了一起经历现实生活,还要抬头看未来,两个人有对未来的计划,比如一起去北海道,一起在冬天吃冰淇淋,这些美好期待就是抵挡现实风雪的微光。

    治愈。如果能有对彼此的治愈,其实才是最高等级的亲密关系。电影里陆鹿珊从小的童年阴影就是父母婚姻的破碎,很害怕一个人走漆黑的隧道。江宇就为她在玄关建了一处迷你隧道,“以后的每一天都会陪你一起走,所以不用害怕”。

    就像伍迪艾伦讲的精神病人需要鸡蛋的爱情理论,爱情是瘟疫,碰上了人人都要发点疯。但是你明知道爱是最虚幻不过的,是荒谬而非理性的,是比生活本身更容易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是没有绝对标准的。

    它不是你高三时刻夜夜温书到深夜、错题集写满三大本,就能有十成十把握通过的考试。也不是能以单纯美貌和金钱为度量标准换取的交易。因此你也可以说,爱情是毫无头绪,没有希望的东西。

    但是人们明知道这些,看到机会仍然要纵身一跃,举着手一路小跑到祭坛上,生怕没被小胖孩子丘比特看到。终于排上了号,手牵着手,笔直向前走,毫不在意前面是荒漠还是死海。

    但看到陆鹿珊和江宇还是头也不回说了分手,心还是毫无征兆地被揪紧了。

    与其说让人失望的是无论再相爱的人都有分开的可能,不如说爱情真相即是如此粗粝,像蚌壳里的沙粒,磨的人心忽痛忽痒。

    曾经迸发的情愫和每一个相守的瞬间,好像忽然之间都能被无数个生活中的细节打败与消解。最最合适的两个人,反而也最容易分开。

    还是说所谓爱情宝典原本翻开就只有空白?我想起菅田将晖去年的一部《花束般的恋爱》也在探讨男女之间维持长久恋情的可能性。原本惊人合拍的一对情侣,却在进入现实社会之后不断地受到冲击与挑战,最终得到结论——世界上最稳固的关系,是没有关系。

    虽然有这么多唱衰Modern Love的桥段,我反倒不觉得需要悲观。

    总是有办法,抵御亲密关系的自然消耗。

    比如停止幻想最完美的爱情,在爱里放松一点,再放松一点。

    我发现身边有很多女朋友,谈次恋爱便像如临大考,每一步都走的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自己是眼里揉不得沙子的考官,同时也是渴求答对每一道选择题的考生。

    结果是,两个人都在爱里累的筋疲力尽。应了那句十分俗又十分准的话,“本觉得我们会为对方遮风挡雨,结果却成了彼此的风雨。”

    不妨试着,把自己的心态,从考官转换到分享者。

    你要知道,爱不是一味的要求,或是一味的馈赠,而是两个人拥紧而眠,分享体温、快乐和眼泪。

    还好电影的最后,走散的两个人在飞机上再次相遇。

    他大力握住她的手,如同旅人夜行一身风雪归来,两鬓微霜,眼中却仍有未燃尽的光芒。

    走过漫长而漆黑的隧道,我们还可以相信爱,我们依然选择相信爱。

    这是爱的悲剧,也是爱的奥义。

    【详细】
  • 141152804
  • 兰德梅塞
    2021/3/1 0:57:23
    看一部低配版《玩具熊的五夜后宫》是怎么浪费凯奇的

    首先,这片子是低配版的《玩具熊的五夜后宫》,从玩偶造型到变态杀手死后附身玩偶的设定都能看到游戏的影子。而且,片子本身安排尼古拉斯凯奇的没有台词、战斗力惊人是没有问题的,封闭环境内的硬汉对抗强大的邪恶势力是很有文章可作的,《鬼玩人》系列就是个中翘楚。本片如果也是这个模式,导演发挥得当的情况下,最后的效果即便不如山姆.雷米,也会是部合格的片子。————————————————————————但是

    首先,这片子是低配版的《玩具熊的五夜后宫》,从玩偶造型到变态杀手死后附身玩偶的设定都能看到游戏的影子。而且,片子本身安排尼古拉斯凯奇的没有台词、战斗力惊人是没有问题的,封闭环境内的硬汉对抗强大的邪恶势力是很有文章可作的,《鬼玩人》系列就是个中翘楚。本片如果也是这个模式,导演发挥得当的情况下,最后的效果即便不如山姆.雷米,也会是部合格的片子。————————————————————————但是呢,导演和编剧把一个个能发挥的地方生生的浪费了。还是要回到人设的问题,凯奇的角色被设置的太猛了,影片里所有的玩偶都是被凯奇虐杀的。我们要知道《鬼玩人》系列里的杀神布鲁斯.坎贝尔不是那么厉害的,刚开始甚至很怂包,后来开始大战邪灵的时候,吃瘪可是不少,大战boss级人物更是险胜。但是这部片子里,凯奇的角色一开始就已经奎托斯化了,玩偶对凯奇的威胁还不如女警长大,这就是恐怖片最大的忌讳,连带着封闭空间的设定也没意思了,所以故事基本上三十分钟不到就能讲完,但是为了拖时间,导演只能安排女主为首的作死青年团加入进来了。

    ————————————————————————

    又一个但是呢,青年团在这个片子里就两个作用,一个是告诉凯奇(实则告诉观众),游乐园被诅咒是为什么,其实这点只安排存在女主这一个人物就够了,这样影片时长肯定不够,那就加几个无脑的炮灰小伙伴作死被干掉好了。但……是啊,这些人被消灭的过程也太乏味太无趣了,几段平行的快速剪辑,既不吓人、又很喜感,感觉导演的预算也不是很够,尤其是团队里的短发浪女和她的黑人小男友在啪啪后被干掉,并排躺也太幼稚了。导演如果多点开膛破肚的表现手法或者用点jump scare也不会这么无趣。

    ————————————————————————

    最后啊,上面的缺点就导致关键的问题,电影的剧情逻辑崩了,电影里的玩偶是可以用拳头和拖把给打死的,那诅咒笼罩了村子十余年,村里从警长到游乐园老板都对玩偶无可奈何,那是无论如何都很荒诞的。cult片固然有很多不符逻辑的荒诞性,但是好的荒诞性是让人感觉我TM才不管这么些,就是这么拍才够爽。坏的荒诞性却是觉得这TM拍的什么玩意,感觉自己被侮辱了。很不幸,本片属于后者。另外,凯奇的表演其实很出色的,片子里用胶带包扎伤口、喝啤酒(或者那是饮料???)、玩弹子机时癫狂的精神状态、消灭一个玩偶就脱掉弄脏了的游乐园工作服另换一套,这些段落很出彩,但也是本片为数不多好看的镜头了,还是建议凯奇接低成本片子也要看看剧本如何。

    【详细】
    132901070
  • 犬吠鸡鸣
    2013/6/12 10:43:34
    达哥回归,力顶《大片》
    一直很喜欢达哥,以前星爷经典的影片中他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前一阵子两人闹得不愉快,加上《西游降魔》也没有他的出演,还以为达哥不会再复出了。不过前一阵子突然看到达哥要拍《大片》,当时很兴奋,想着一定要看一看。
    总的来说《大片》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不仅有搞笑的剧情,还有很多残酷的现实。尤其是在最后达哥所扮演的导演父亲出现后,剧情由搞笑转成感人,过度的很不错。小花、厨师与剧照的跟随也是导演成功的坚强
    一直很喜欢达哥,以前星爷经典的影片中他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前一阵子两人闹得不愉快,加上《西游降魔》也没有他的出演,还以为达哥不会再复出了。不过前一阵子突然看到达哥要拍《大片》,当时很兴奋,想着一定要看一看。
    总的来说《大片》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不仅有搞笑的剧情,还有很多残酷的现实。尤其是在最后达哥所扮演的导演父亲出现后,剧情由搞笑转成感人,过度的很不错。小花、厨师与剧照的跟随也是导演成功的坚强后盾。虽然导演一度要抛弃他们,但是在父亲的劝说下,他们终于团结一致,开拓出自己的天地!
    另外,购买电影票的时候投资方会赠送礼品给大家,内容我大致看了一下,礼包很丰厚啊!给力!我喜欢旅游,这次就有国航的优惠。每次都有20元的折上优惠,再加上800公里的额外里程奖励,真是大礼啊!看电影的同时就可以享受到这样的优惠,的确是第一次的说。。。
    【详细】
    6038370
  • 沈意意要多读书
    2018/2/10 16:00:52
    金燕西爱的始终只有自己

    金燕西其实一直都没有变,因为他一直都心里只有自己,他为追求清秋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得到清秋,得到他喜欢的东西,得到之后便把清秋当成一个美丽的摆设放在屋子里。是!金燕西只爱冷清秋没错,可他的爱毫无耐心,他的爱只感动了他自己却把清秋伤的透透的。当初他的承诺和清秋一起出国上大学读硕士读博士,说过的话却忘得一干二净;当初他写的诗他为清秋拍的照片,都被他遗忘。

    想想燕西曾经拿欧阳的诗去说是

    金燕西其实一直都没有变,因为他一直都心里只有自己,他为追求清秋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得到清秋,得到他喜欢的东西,得到之后便把清秋当成一个美丽的摆设放在屋子里。是!金燕西只爱冷清秋没错,可他的爱毫无耐心,他的爱只感动了他自己却把清秋伤的透透的。当初他的承诺和清秋一起出国上大学读硕士读博士,说过的话却忘得一干二净;当初他写的诗他为清秋拍的照片,都被他遗忘。

    想想燕西曾经拿欧阳的诗去说是自己写的,又因为嫉妒一直找欧阳的麻烦,曾答应清秋婚后让她继续读大学却没有做到,以清秋的性子,能和他结婚我都觉得诧异,结局两人一个北上一个南下,以前我真的很讨厌作者写出这样的结局,现在想想两个这样性格的人,注定不会长久下去,后来又读了清秋写给燕西的信,清秋真是倔强。后悔,这种书不看就算了,看了心心念念舍不下,没有你死我活,后半段他俩没什么太多的对话但还是把人虐成渣,一个画面,好多年后,清秋领着孩子去看燕西拍的电影,看了一半,就带着孩子离开了。

    觉得金燕西和《飘》里的郝思嘉一样,都不知道该如何去爱一个人,只想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而已,伤透了爱他们的人的心,明白的时候已经无法挽回了

    【详细】
    9141500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