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夜里网上冲浪时,我看到了《马男波杰克》中的一句话:我认识到,人们不会因为想要改变而改变,他们改变都是因为走投无路。作为一个学习者,我开始思考人会为别人改变是不是一个伪命题,剧作中的人物是主动改变的还是被动改变的?看完这部和《活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的电影《少年吔,安啦!》,我想我的心中有了答案。在许多拥有宏大叙事的电影作品中,主人公往往作为无法对抗宿命的时代尘埃的形象出现。在《活着》中,福贵是赌输所有家产,经历几次生死攸关的战争,才展现出他坚韧的品格和小人物的悲哀。在《少年吔,安啦!》中也是如此,城市和社会的无序是扰乱两个年轻人视线的“大雾”,他们在“大雾”中热血狂烈的“试探”,却掉下“大雾”后方的悬崖。时代造就了两个悲剧个体,逃不过的命运让人唏嘘。
虽然感觉我并无资格评价这部影片的不好之处,但我依旧觉得这部影片有一个小小的缺口。那就是影片对于女性人物的刻画过于平面化、刻板化。比如影片中高捷最后计划去救阿兜和阿国,MOLI却带着这哭腔问了两遍“你有没有考虑过我一点点?”,而这句台词在女性视角下其实是极其不合理的。更为贴切真实的女性视角下的把MOLI的台词改为“你到底有没有为你自己考虑过一点点”更为贴切真实。再如影片最后的小琪,在目睹杀人场景后躲在浴缸哭泣,在阿兜反复多次的询问阿国之后依旧呆若木鸡,除了发抖毫无反应。前者把女性刻板的习以为常的贯之以自私为己的形象,后者则刻板的把女性刻画为胆小、遇事就发抖哭泣毫无用处的人。我并非否认影片中角色刻画的合理性,而是略认为影片对女性角色的刻画有些男性视角下的刻板。这或许是因为在成片之时,剧组中少有女性创作者的原因,亦或许是因为90时代的思维限制。总而言之,希望以后可以看见越来越多的女性电影人的女性视角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