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集之前,整体都能用惊艳来形容,虽然第六集稍微有些膈应人,但是总感觉应该是瑕不掩瑜,面对这么一个顺下来的命题,看到了崎路人的坚韧与斗志,对塑造人生观颇有帮助。
直到看到了这一集……
冷漠,进不去,是最直观的感受,本来还抱有一丝希望,以为会再多个能多少有些共
看这集之前,整体都能用惊艳来形容,虽然第六集稍微有些膈应人,但是总感觉应该是瑕不掩瑜,面对这么一个顺下来的命题,看到了崎路人的坚韧与斗志,对塑造人生观颇有帮助。
直到看到了这一集……
冷漠,进不去,是最直观的感受,本来还抱有一丝希望,以为会再多个能多少有些共情的例子,结果不知不觉就“推开世界的门”了。
随之而来的是愤怒,这都是啥?这和我们有啥关系?
首先,从选材来说,这一集不合格。命题不错,是离婚后,重新开始的日子,如果是讲讲大家再婚之后的幸福生活,那就精准点题了。不过都选了什么题材呢?三个例子,不约而同的都是二孩家庭,颇有家底。怎么这么像呢?因为都是在一个离婚事务所蹲点蹲到的,有没有穷人离婚的?片子没拍。有没有家暴离婚的?片子一带而过。那么多题材,唯独只选了这么仨。
其次,从叙事编排来说,这一集不合格。作为主线的离婚事务所形同虚设。这方面可以去学学上访那一集,把镜头多给你的主线人,让她带你看,用她大量的案例来填补篇幅中来不及表现的大多数。但是,全集下来,主线人的位置是缺失的,她唯一的作用是引出三个例子。之后几乎全部交给每一对纠葛。
第三,从引导上来说,这一集绝大部分不合格。第二个例子的重头戏是携儿逼宫,理由是过生日。结果牵扯出太多没有交待的细节,需要观众脑补,什么中考了?过生日?拿玩具?离婚两年?这些基本信息都没有,一个个蹦出来。第三个例子更是莫名其妙,欠债一千万?爸还在?已经离婚了?房子九百万?去找个班上?虽然观众的确没有傻到到最后都分不清怎么回事,但是这些就在看的时候把注意力分散了。
第四,从观点上,这一集不及格。看纪录片要走出的一个误区是误以为这东西就是现实,里面没有观点,几乎每个纪录片的背后都有一个主旨,而这一切都取决于让你看什么,不看什么。所以和剧情片相比,只不过纪录片的素材变成了现实拍摄。承接第三点,由于注意力分散了,观众只能化身老娘舅,全神贯注的猜事情原委,看到底谁好谁坏,忘了我们是来看这些人是怎么开始人生第二次的。
第五,一个大忌讳,主人公镜头感太强。要说完全没有镜头感不太可能,毕竟不会像徐童那样在城乡结合部摸爬滚打,况且即使那样做,也不能摆脱每个人下意识地表演欲望。但是这个片子下的功利性太强了。第二个例子,感觉整个摄制组都是女方携儿逼宫的一个筹码,而且这个场景还被剪进来了,而男方也感受到压力,也来接受采访,挽回颜面,真正拍成了新老娘舅。第三个例子,全家大胆露脸。是为了直播造势吗?不得而知。
最后,点题上,大大的不及格。相比前六集,之所以能给我或多或少的感动,是因为每个人都各有各的不幸,但是通过努力,几乎所有人都勇敢的去迎接人生第二次,甚至是人生第三次。而这一集,仿佛全是人生第1.1次,全是第一次这个大版本之后更新的小副本,未来可能还有1.2、1.3、1.35、1.38等等,在这些永无止境的鸡毛蒜皮之后,才可能到人生第二次。而相比前六集的磨难,婚姻失败这道坎,就更加难迈吗?
虽然不可能让当事人参与制作,但是整个片子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在当事人的指导下完成的,你得拍我这个,你不能拍我那个。路人看不见导演的意图,看不到鲜明的观点。稀里糊涂的,然后就交作业了。“反正我也蹲守了,我也跟拍了,就这些素材,你们剪吧。”——相比前几集,这里看到的更多是这样的摆烂。“你们也看到了,人家愿意露脸已经了不起了,甚至全程马赛克的都剪进来了,我尽力了。”
我只想说,好的纪录片,意义是啥?不就是展示平常不容易看到的,去连接散落在时间里的碎片,去理清那些仿佛理不顺的,去揭示埋藏的暗流涌动吗?
这一集,真应该给其他集道个歉。
之前看过人生第一次,就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第二季推出,我最近才看到,但陆续也看完了。
看人生第二次,第一集就把我彻底给惊到了,拍的如此细腻,而且视角多轮转,我个人看纪录片也是第一次看到,并不让人感到枯燥,而是从轮转的视角中看到失散多年的父母与孩子之间更加复杂的情愫,孩子的找回有时并不意味着那个四岁的小孩回来了,不过这对父
之前看过人生第一次,就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第二季推出,我最近才看到,但陆续也看完了。
看人生第二次,第一集就把我彻底给惊到了,拍的如此细腻,而且视角多轮转,我个人看纪录片也是第一次看到,并不让人感到枯燥,而是从轮转的视角中看到失散多年的父母与孩子之间更加复杂的情愫,孩子的找回有时并不意味着那个四岁的小孩回来了,不过这对父母还是幸运的,没有因孩子被拐走而让整个家庭完全陷入黑暗之中,并在有生之年能够找回孩子。
看少年长跑这一集的时候,不知怎么看到小金子总会让我想到电影里《霸王别姬》里的小豆子,他们看似柔软、温和,但却对生活有自己的理解,他们都是如此细腻的感受着命运给他们带来的一切。小金子是一个非常有诗意、艺术感的人,但也是一个无比立体的人。像他这样的孩子,在这个少年长跑团很多,只不过他们性格各异,但却在同一个“爸爸”的带领下,通过长跑这条路改变自己原生家庭的不幸,这群孩子让人动容。
中间的个别集,我个人不是很喜欢导演的口述,有种破坏纪录片的旁观者的感觉,故事也不是很契合《人生第二次》的意义,甚有些琐碎。
最后一集《立》,我又找回了看前两集的感觉,讲述普通人的故事,深漂的他们都在努力生活,印象很深的就是李婷在餐厅发传单,不断被人拒绝,我就想到,每次我们去商场,当服务员发传单的时候,我们记不清有多少次用无声的挥手拒绝了他们。生活都不易,并不是每个人都出生在罗马,但纪录片里面无论是带着孩子深漂的父母,还是年轻的李婷们,他们都有着“翻身”的梦想,并靠着自己不断学习,向着目标靠近。
看完第七集,在B站发的评论,过去一周了,也没有放出来,不知道是不是控评。但是这集确实烂,实在不吐不快。
以下是7.1发的评论:
本季最差劲的一集!白费我拒绝加班早早回家和女朋友做好晚饭在屏幕前摆好碗筷点开视频的期待[嫌弃]
前面六集随着镜头和故事
看完第七集,在B站发的评论,过去一周了,也没有放出来,不知道是不是控评。但是这集确实烂,实在不吐不快。
以下是7.1发的评论:
本季最差劲的一集!白费我拒绝加班早早回家和女朋友做好晚饭在屏幕前摆好碗筷点开视频的期待[嫌弃]
前面六集随着镜头和故事,无论单主人公还是多主人公,无论人物的年龄、性别、地位,我都被里面的人物和故事牵动着情绪。
《圆》:重逢的悲喜交加、两个家庭的无奈和对拐子的切齿之恨。
《缺》:对孩子们的怜,对父亲的敬。对青春的一点点羡慕。
《纳》:克服重力那一瞬的欣慰与感动。自驾团乐观精神的鼓舞。
《拒》:对两方对立观点的思考。对小姑娘重塑人生的喜悦。还有开场的痛痛痛。
《是》:对检察官与上诉人身心疲惫的感同身受。(这一期相对平淡,但我觉得至少人物都是饱满的)
《非》:对男女主遭遇的可惜。对破镜重圆的祝福。
这些都是有足够支点支撑的情绪,因为支撑就在大地上,有根基,有生命力。
可这一集没有。没有打动我的情绪。里面的人物就像包装得很精致的白开水。
前面两个人物,还会让人对她们的结果与未来有一些期待,在母婴博主那一段,我只感到了强烈的情绪——烦。
真的看得很烦,没有主题,缺乏实感,不能理解,无法共情。
我这份工作7.8离职,买了当晚离开深圳的机票,看预告发现正好7.7是本季的最后一集,而且故事发生在深圳。更巧的是,我上个月刚去的翻身站的城中村理的头发(因为便宜)。
如此的巧,又让我对故事充满了期待。希望千万千万不要再像今天一样令人失望。[保佑]
7.7更新:
事实证明,第八集的水准在本季能排前三,尽管没有激烈的矛盾与冲突,就是平淡如水的日常,但却最能让人产生共鸣——尤其是我这种既没经历过亲人失散父母抛弃(圆和缺),也没经历过肢体残疾整容手术(纳和拒),更没有上诉抗诉犯法坐牢(是和非)经历的普通年轻人。
就算没到为孩子未来操心的年纪,工作肯定是都要找的嘛。
立足大城市改变命运的“立”,过程和结果都没有轰轰烈烈,却时刻能感受到人物的心中和眼中蕴含着一股坚韧又平静的力量。我觉得某种程度上这就是我们一直在说的“民族精神”。
用这一集作为深圳不足三个月的“旅行体验式工作”的收尾,我觉得很赞。
所以还是那句话,第七集真的烂,看了等于浪费时间。相信我。
他们住在“梦想之家”,这是中学体育老师柏剑成立的马拉松俱乐部,以公益的方式招收他们进来练习长跑,用体育成绩搏得高等教育的机会,孩子们管柏剑叫老爸。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这个叫小金子的男孩,爸爸去世,妈妈扔下他和哥哥走了,爷爷还要照顾卧床的奶奶。听小金子讲话,会恍惚地从他的年纪中跳脱出来。他说他喜欢自己的想象力,不喜欢自己的命运。别的小朋友说他本来是黑煤块却总认为自己是红钻石,他处在天真烂漫的年
他们住在“梦想之家”,这是中学体育老师柏剑成立的马拉松俱乐部,以公益的方式招收他们进来练习长跑,用体育成绩搏得高等教育的机会,孩子们管柏剑叫老爸。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这个叫小金子的男孩,爸爸去世,妈妈扔下他和哥哥走了,爷爷还要照顾卧床的奶奶。听小金子讲话,会恍惚地从他的年纪中跳脱出来。他说他喜欢自己的想象力,不喜欢自己的命运。别的小朋友说他本来是黑煤块却总认为自己是红钻石,他处在天真烂漫的年纪却总能蹦出来一些富有哲理的话,比如:这个世界上谁能知道自己是谁。有些孩子是需要不停地奔跑才能抢出来别人的起跑线,在他们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们面对生活的勇气与坚持。
给第六集打的分,先看到了大致事情,怕自己骂错了还特地去看的这一集,看完只感觉自己强迫灌了一口屎。
大致剧情是男生蹲了十一年监狱(虽然导演否认是杀人,但从纪录片里犯人本人的描述及刑期来看,至少是毁了一个人的一生)然后在隐瞒女友的情况下使其怀孕,孩子刚生下来就去自首坐牢了,十一年相当于对孩子没管过,一出狱就要和女友重归于好。结局是男女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
被判十一年的
给第六集打的分,先看到了大致事情,怕自己骂错了还特地去看的这一集,看完只感觉自己强迫灌了一口屎。
大致剧情是男生蹲了十一年监狱(虽然导演否认是杀人,但从纪录片里犯人本人的描述及刑期来看,至少是毁了一个人的一生)然后在隐瞒女友的情况下使其怀孕,孩子刚生下来就去自首坐牢了,十一年相当于对孩子没管过,一出狱就要和女友重归于好。结局是男女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
被判十一年的人在纪录片中我全程没看到他有独立改善自己生活的行为,他所做的一切的目的都是:抓住这个女人,抓住这个独自在上海打拼有房有车的女人。虽然他一无所有,虽然他将来可能有的一切也都是这个女人给他带来的,但他可是愿意把自己的所有都交付出来呢。可是一个吸血虫的一切都是宿主的啊,你有什么配贡献出来的。同时有房有车这一点并不是我想要强调,而是十一年在不断的说这件事,跟自己的母亲强调,她有钱了,咱们卑微一点先把人搞到手吧;跟女生本人强调,你现在有房有车,是我配不上你,但你要离开我,那可不行,你可真不重情义。
关于改过自新,重新生活:
十一年说着要找工作,大半夜给女生发消息:我想你想得睡不着,如果这是两个初中生谈恋爱的对话我还能说句好甜,可你是一个三十多岁、犯过罪、有一个孩子的人了啊,这一段是想表现什么呢?矢志不渝、历久弥坚的爱情?
不知道去了几个地方找工作,给女生发消息:咱俩的事情没解决我都没心思找工作。可真是甩锅的好话术啊,找不到工作不是因为他坐过牢、不是因为他不想吃苦、不是因为他与社会有十多年的时差,只是因为他心里牵挂着你,只是因为你还没给他一个肯定的答案。
在路边有一个也坐过牢的人说雇佣他,但也打了预防针说工作会很辛苦,十一年嘴上说着不怕苦不怕苦,下一个镜头就去人女生老家弟弟那工作了,有够死皮赖脸的哈。完了还要跟人弟弟一起吃饭卖个惨:这么多年错过太多了巴拉巴拉,然后又是哭,还暗戳戳把两人的未来设定成一定会在一起,脸真够大的啊。
关于老婆与孩子:
刚出狱,一大帮人一起吃饭,六年级的女儿说家里爆发了“叙利亚战争”,十一年:我知道我知道你知道嘛家里人嘛巴拉巴拉,配合着制止女儿说话的手势,实在是爹味藏不住了,溢出来了已经。
女儿晚上和爸爸住教他用手机,和妈妈告别的时候十一年让孩子和妈妈再见,在孩子已经说了拜拜的情况下十一年:你就这样跟妈妈说话?看到这差点给我气笑了,怎样呢,孩子的行为我看来没有不礼貌,与母亲有舒适的日常相处模式,而一个从没有教育过孩子的人突然说“就这样跟你妈说话”,不好意思你谁啊,你想怎么说,在镜头前跟妈妈亲亲说舍不得你妈妈我好爱你,展现一个其乐融融充满了爱意的家庭吗?
纪录片全程都没有出现女生的父母,从一些细节中我推断女生父母还健在,那么他们被隐藏的原因也不用多说。无论女生的父母是什么态度,十一年真的想与女生过好生活,都应该去拜访女生的家人,就算是受到再多冷嘲热讽、看轻与讥笑都应该去表明自己的态度,展现自己的改过自新,可是直到最后十一年他只是在自己家又掉了几滴眼泪(又哭了??),感谢女生也是半天憋不出一个屁来,这下连好话都不会说了。
我实在感到疑惑的是导演究竟想传递给我怎样的价值观呢?这个故事展现了导演文字里的人人都有改过自新的机会,不要回头看朝前看吗?我横看竖看实在是体会不到,道理都没错,可是片中的十一年是在让我看不到他作为一个人身上的闪光点。对女友的爱?那更像是绑架女友,给自己找一个依靠的借口。对孩子的爱?依旧是绑架女友的托词。对父母的爱?除了嘴上说几句感谢的话掉几滴眼泪也没实际行动。真诚、善良、乐观、热爱生活…通通没有,我要如何与他共情?我为何要与他共情?
上访,这两个字更多地出现在新闻里,字面的背后通常是一个人或一家人命运的波澜。今天这集从司法部门的视角切入,印象中高高在上的最高检和检察官不但展现出接地气的一面,也让我近距离看到了他们的工作机制,了解到一些法学原理,也纠正了一些原来的自以为是。
一起案件,从不服上诉到来到最高检申诉,需要经过漫长的司法程序。一次
上访,这两个字更多地出现在新闻里,字面的背后通常是一个人或一家人命运的波澜。今天这集从司法部门的视角切入,印象中高高在上的最高检和检察官不但展现出接地气的一面,也让我近距离看到了他们的工作机制,了解到一些法学原理,也纠正了一些原来的自以为是。
一起案件,从不服上诉到来到最高检申诉,需要经过漫长的司法程序。一次上访,从在最高检的第十厅大门口外排队,到见到检察官,也要经过重重安保和信息分拣手续。卷宗送到检察官手里之后,他们会进行研究,判断是否接受申诉。无一例外,上访者都是来寻求公平的,那么法律能够给他们想要的公平吗?
“公诉是一个从无到有的构建的过程,申诉是一个从有(错误)到没有错误的判断的过程。”最高检第十厅的三级高级检察官孔静这样说。如果把公诉比喻成盖房子,动工前公诉人必须检查原材料的质量,只有牢固可靠的材料(也就是确实可信的证据)才能被用来盖房子。房子盖好好,申诉人如果不满意,可以提起申诉,但是申诉并不是一上来就拆房子,检察官们需要戴着放大镜找错,只有找到确实充分的错处,才能把之前盖好的房子拆掉重盖。
一、结案了事还是案结事了?
基于申诉的法律准则,很多上访者的诉求都无法被受理。然而白纸黑字的法律条文并不能让人轻易接受,他们经历漫长的申诉道路,熬过多年等待,却希望落空。正是因为理解这样的情绪,检察官会为这些申诉人举办一场听证会,请到原始办案机关和其他法律专家共同讨论,也让心里憋的申诉人可以找人评评理,诉诉苦。
来自河南省商水县的苗青海夫妇在2020年11月底就迎来了一场这样的公开听证会。2008年他的儿子和儿媳被杀害,而检查机关无法确定凶手的真实年龄,因可能牵涉未成年人,凶手被判无期徒刑。从此,苗青海夫妇开始了他们长达12年的申诉之路。
在卷宗里,能够证明被告人年龄的证据只有户口本、村民口供和学校提供的学籍情况登记表,而这三样证据上所显示的被告人的出生日期并不一致,不能确实充分地证明被告人在作案时是不是未成年人。公安部门还专门做了两次骨龄测试,得到的结果显示,凶手作案时在17到19岁之间。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法律规定只能推断被告人未满18岁。听证会上,所有的证据和疑点都被一一罗列了出来,接受来自最高检的检察官、当时办案机关、法学教授、执业律师以及所有旁听人员的反复检验。这应该也是一种公平和正义吧,尽管申诉被驳回,苗青海并没有被潦草对待,没有被一纸公文打发了事。这些检察官深切理解他的痛苦和诉求,并用严谨认真的态度和法律精神体现了对他的尊重。
二、何为公平?
申诉没有被最高检支持,有些申诉人最终可以接受和释然,有些却满是失望和无奈。刘占江的弟弟刘占营在2018年被同村的王振波杀害,一审法院判处王振波死缓,二审则改判为有期徒刑15年。对于二审判决,刘占江认为量刑过轻,于是向最高检提起了申诉,要为弟弟讨个公道。
经过在省法院和事发地的走访调查,最高检的检察官认为,现有的证据并不足以推翻二审的判定。这起案件是由刘占营和王振波前妻张平的情感纠葛引发的,并且造成了两个家庭的悲剧。刘占营和张平出轨在先,之后王振波与张平离婚。案发时,王振波已经再婚了。从法律层面看,刘占营在酒后深夜来到王振波家,是一种入侵住宅的行为,已经违法。检察官认为,再考虑到王振波的自首行为,二审法官改判的自由裁量权是合法的。
然而,这样的结果在刘占营的妻子和哥哥看来,却无法体现正义和公平。公开听证会上,面对听证员得出的一致结论,刘占江甚至觉得他们在为罪犯开脱。弟弟被害惨死,刘占江至今回忆起来还是会痛哭不止。但是法律就是法律,检察官和听证员的逐条分析尊重事实,有法可依,尽管这个结果达不到刘占江对于“公平正义”的解读和要求,却捍卫了法律的尊严。
很多申诉人耗费数年甚至数十年光阴,希望能够在最高检讨个公道。他们所讨的“公道”,是民间朴素的一报还一报的公道,而这往往与法律意义上的公平不同。法律的公平是面向所有公民的,不管是罪犯还是被害人。这让我想到罗祥老师所说的,“刑法既要惩罚犯罪,又要限制惩罚犯罪的权利。”检察官在维护犯罪人合法利益的同时,真正维护的是法律的尊严和司法的公正。
听证会结束,检察官对刘占江说,希望他坚强起来,带着家人走出泥潭,生活还要向前走。我想这不是例行公事的交代,也不是冠冕堂皇的官方语言,而是饱含同情和祝福的嘱托。这些检察官每天阅读大量卷宗,会见形形色色的上访者,却并没有见多不怪。相反的,他们明白这些卷宗的背后,是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希望和人生。他们尽可能去理解上访者的委屈和苦楚,去明白他们寻求同情和安慰的心理,同时也坚定地告诉做错了事的人们错在哪里。我想这大概就是一种公平和正义吧,申诉也许并不成功,但是这个过程让我们看到了法律的模样,看到撑起法律这把大伞的根根伞骨。
很感谢央视网和这期节目,让人看到检察官的日常工作,了解申诉机制,明白那么多申诉信件和上访者的去向,也体会到“法律是道德的最低尺度”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最后想问问央视网和导演组,有没有可能做个专门讲最高检第十厅的季播形式纪录片?让普通观众更加了解信访和检察官的工作日常,也能起到普法的作用,考虑一下?
看的人要哭傻了!第一集的圆,真是不幸中的万幸了。我想生父生母一定做好了很多打算。然后卑微的又坚强的劝着养母。在天桥上看儿子生活,捂着脸哭。总之就是心情复杂。儿子在两边都很难过,又要两边哄,压力好大。但是相比片里其他被拐孩子及家庭的遭遇,又觉得他们是多么庆幸。互相找到了彼此,人生也没有遗憾了吧。“最爱的人最先放手”,弹幕里特别感动的一句话。然后拍摄手法很喜欢,三个角
看的人要哭傻了!第一集的圆,真是不幸中的万幸了。我想生父生母一定做好了很多打算。然后卑微的又坚强的劝着养母。在天桥上看儿子生活,捂着脸哭。总之就是心情复杂。儿子在两边都很难过,又要两边哄,压力好大。但是相比片里其他被拐孩子及家庭的遭遇,又觉得他们是多么庆幸。互相找到了彼此,人生也没有遗憾了吧。“最爱的人最先放手”,弹幕里特别感动的一句话。然后拍摄手法很喜欢,三个角度三个视角,很真实的记录。看第二集也要哭一哭!原本觉得这样的家庭组合会很奇怪,会有很多不好的事情出现。但是梦想之家没有,老爸是一个非常善良非常热心的人,大家都是缺少爱的孩子,在一起才是一个家,是兄弟姐妹的关系。老爸的小家和大家,其实对哪一方都会有些问题。人生这场马拉松,总是要坚持的。迎着凌晨四点半的微靓的光,满脸的汉与泪。
第三集看的,感慨还可以平庸。自己的平庸,在一些人眼里已经是非常好的存在。可能最近的新闻让我的女性主义有点强,但是实话说,这些大哥都经历了痛苦的折磨,最后更加洒脱更加坚强更加独立。何感觉是很乐观很乐观的人,一直在笑,一直在开玩笑。雨中冰雹中终于上了轮椅,真挺震撼。长相有一点想我哥哥,导致我更加共情一点,更加难过了。而且妈妈真不容易,每次看到妈妈默默的在背后看自己儿子就好心疼。每次喊妈妈,又觉得温暖。以后会好的,我想。然后就是这样的肆意人生,真好。大家享受当下,去旅游,去兜风,去玩,去川藏线,也有志趣相投的同伴。
第四集不是很好看,没有看完。对整容这个现象本身就没有特别理解。当然尊重不同人的想法。
第五集好看。从纪录片角度看到了申诉部门的工作环节和具体内容。有些事可能永远都放不下,但是还是要往前看,为了家人朋友。
第六集真的五味杂陈。在观影过程中,我是怀着一种新鲜感一种好奇心来看的,但是看的过程中,很多事情正如心中所想。看到了评论的两极分化也是觉得这个话题确实值得讨论。首先毛的重大犯罪确实是罪有应得,一时的过瘾是后续多个家庭的灾难。毛的行为代入女生真的很生气。犯罪后隐瞒女生并同居生子,真的很过分。出来后确实有拉扯女方的嫌疑,不过为了给女生十年交代倒也可以理解。这个姐姐真的是很独立很勇敢了,一个人在上海打拼,有车有房,照顾女儿也照顾的很好。最后他们的破镜重圆,我确实也感觉到,女生是有感情的,从一开始生孩子其实就是个牵绊,一生就被牵住了,逃出来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这对女生来说真是枷锁。好在女生是自己有想法的是愿意这样做的。
说回这个主题,毛确实勇敢理智,接受了纪录片,之后找工作确实也难,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没必要苛求。做过的事,人就应该负责任。他对不起很多人,是真的。可能未来就需要脚踏实地,努力挣钱吧。
最后看到他们重新结婚,互相依靠的样子,对他们的指责应该也要释怀吧,生活是他们的,而他们是幸福的,未来的路一起走就很好了。未来还有好多年,拭目以待吧。
在组里评论区,有几个友友说话很中肯,可以思辨,有一个姐妹女性主义意识很强烈,说话也有些阴阳怪气的意味在里头。虽然读起来挺不适的,但是还是蛮敬佩这种硬刚的行为,敢于表达,而且做自己,为女性。
正如曼德拉所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第七集,破。这个选题很好,但是感觉又不容易拍好。开头的喜极而泣的女生看的也太感动了,“我终于自由了,十年了”。第一个全职妈妈变更抚养权很能共情这位,很真实又刚强。最后一位博主不是很喜欢。生活差距大基本不理解。
看完了。第八集。这个片子拍的太好了。一个家庭,爸妈都是打工人,想要留在深圳,计算积分,尝试考物流驾照。儿子也很懂事。就穷人的儿子早当家,过早的接受现实,我觉得他自尊心蛮强的应该。而且很敏感。应该我就是这样。我完全理解他和妈妈顶嘴的心情。另一个故事的女孩,特别像身边的姐妹,也因为是同龄人,更能理解她。家庭是朴实的劳动人民,孩子众多,母爱也很矛盾。她很努力的在生活,去应聘。和室友四处漂泊,尝试了很多工作,却始终留不下来。最后她们放弃了,离开了这座城市。我觉得,未来会更好的,不必纠结在这。但感觉还是太不容易了。两个女孩。远离家乡。这样普通的平凡的人,想要好好生活啊。最后的画面好美啊!有希望有力量的。
此心安处是吾乡。可是,在外打拼的日子总是不那么美丽。以后的以后,我会在哪呢?
最喜欢第一集圆和第八集立。
大家好,我是《人生第二次》的分集导演王树欢,很高兴可以参与执导第三集《纳》。2020年10月13号,是我第一次见到“62岁容光焕发”的何华杰。62岁是他给自己定的心理年龄,他说,我除了躺在床上,被人照顾着,什么都做不了,就连大小便都没办法控制,我就像个老年人一样。此时他26岁。颈椎6、7节损伤,高位截瘫,胸部以下没知觉。这些医学用词乍一听只会让我觉得很严重
大家好,我是《人生第二次》的分集导演王树欢,很高兴可以参与执导第三集《纳》。2020年10月13号,是我第一次见到“62岁容光焕发”的何华杰。62岁是他给自己定的心理年龄,他说,我除了躺在床上,被人照顾着,什么都做不了,就连大小便都没办法控制,我就像个老年人一样。此时他26岁。颈椎6、7节损伤,高位截瘫,胸部以下没知觉。这些医学用词乍一听只会让我觉得很严重,可真正刺疼我的却是生活中那些平常的瞬间。
他的脚会从轮椅的踏板上慢慢滑落,卡在轮子下边,轮椅突然制动,惯性导致身体前倾,整个人从轮椅上摔落,而脚慢慢滑落的过程,他根本感觉不到。
他会上一秒还在吃饭,下一秒眼前变黑突然晕倒。他的尿偶尔会浸透裤子,流向地面,倘若一直不低头,直至蒸干也不会被发现。这是每一个“轮友”日常生活中最为平常的事情。
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总是夹杂着预料之外的事情。得知何华杰要和前女友见面,我便在脑海中过滤那时的场景,他们会以什么样的动作打开局面呢?拥抱?不可能。握手?也不对。亲吻?开什么玩笑。各种不合理的预想在他们见面后的一个轻微的碰拳中破碎了。因为时长等因素这个画面被拿掉,至今我还是有些心疼,忍不住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同样让我心疼的还有何华杰在冰雹中爬上轮椅后的呐喊,带着脏话。我听着伴有脏话的呐喊,比当时被冰雹砸头还疼。毋庸置疑,脏话会被拿掉,不妨大家再回头看下那个片段,心里将脏话补录出来感受下?靠谱,起码可以弥补我的遗憾。
聊到遗憾,他们更有话语权。但面对已然发生的事情,以及再也无法站起来的现实,他们唯一能做的、也是最应该去做的,就是接纳自己。
面对人生,我们也是一样,倘若不愿意接纳真实的自己,那么也是哲学上的残疾。生活已经很疼了,我不太想让观众朋友们看到太多轮椅上发生的难言以及不堪。所以撕掉残疾的标签是我拍摄时最重要的打算。
当在屏幕前看到他们从高处滑下,在篝火旁转圈,在山顶呐喊,在田间吹着蒲公英,我开始羡慕他们。这世上有那么多人,终其一生都被车水马龙的城市所困,被密密麻麻的写字楼所困,被压力、流言、爱情所困,此刻,在川藏线的路上,他们的自由,是回以生活最好的举杯。
总导演秦博说,他被感动了,男人至死是少年,多好啊。
两年的相处,我和何华杰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哥们,他和我讲出事以前的自己很拼,在蒙古出差累到腿软,也舍不得花130块钱去按摩一下,现在好了,针扎都没有感觉了。他说导儿,其实我很不想和坐轮椅的人交朋友,就好像对面坐的是自己,我不想要这面镜子,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自己都不接受自己生活怎么继续呢?他说,网络上很多人给我加油,给我鼓励,其实我真的更希望他们和我聊聊家长里短,当然可以买我的眼镜就更好了。他说,为什么健全的人要在我们身上看到所谓的正能量呢,不是反了吗?他说,导儿,坐车一定要扎安全带。
我从不鼓励他,还经常吐槽他油腻。他说我土,说我游戏打得菜。还要逼我进他的直播间看他无聊的直播,所以,朋友们啊,帮我顶一会儿,你们去看吧。如果有需要,大家可以考虑去看看他卖的眼镜。曾有网友吐槽他,能去这么多地方还不是因为有钱。其实不然,小伙子这么拼命的直播,是因为家里还有百万的外债,他需要帮家里承担。
其实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面对好的坏的无言以对的或是乏善可陈的”人生第二次“,我经常能够想起他们的话:“所以这就是生活,哪怕我们是在淋雨,哪怕我们在淋冰雹,都是tmd爽的事情。”“我们活着就是要解决困难的。”“人都有老的那天啊。”“相信你自己会慢慢好起来的,别着急。”“我们的生活不过是麻烦些罢了。”是啊,愿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会以这句“那儿有彩虹!”笑着收尾。
倘若需要给人生第二次一种解读,我希望是:我们要允许任何事情的发生,也要接纳任何发生过的事情。
此致,敬...
看完第三集,我逐渐放下偏见,尝试更多体会这个难得的系列,所带来的感动与精彩。车祸、轮椅、少年——这些年来,鸡汤励志故事,我们似乎已经听倦了。但这一回,我真正能感受到真实的力量,即便也因为种种原因不能足够“暗沉”与“透彻”。“人的生命应该是丰盛而有缺陷的,缺陷是灵魂的出口。”安妮宝贝在《彼岸花》中写下这句话——纪录片的艺术是如此,世界也是如此。我们总在歌颂战胜困难的奇迹,仿佛用力嘶吼与奔跑便能
看完第三集,我逐渐放下偏见,尝试更多体会这个难得的系列,所带来的感动与精彩。车祸、轮椅、少年——这些年来,鸡汤励志故事,我们似乎已经听倦了。但这一回,我真正能感受到真实的力量,即便也因为种种原因不能足够“暗沉”与“透彻”。“人的生命应该是丰盛而有缺陷的,缺陷是灵魂的出口。”安妮宝贝在《彼岸花》中写下这句话——纪录片的艺术是如此,世界也是如此。我们总在歌颂战胜困难的奇迹,仿佛用力嘶吼与奔跑便能挣脱执念的牢笼。我们很容易忽略,学会接纳或许更为真切与务实。《纳》的宝贵之处在于,主人公没有像我们预想的那样苦大情深,没有在初见之时示以深沉的姿态。何华杰风趣、健谈,且性格色彩并不完美。他看起来还没学会真正的体谅,也时常会遮掩与懈怠。当摄影机长驱直入,在无数雷同而繁琐的现实中寻觅真挚,解构何华杰的生命中原本徒有其表的豁达。我们一步步看到,这位失去双腿的少年逐步接纳自己,甚至得到了“悟”的解脱。“人就像一条肮脏的河,为了接纳这条河,我必须是海。”在渡口的夕阳下,在溪池的夜色中,在川巅的云海上,在雷霆的轰鸣里——车轮驶向山丘,碾过如烟往事;冰雹挥如泪下,击落灵魂枷锁。
5月26日晚上七点,纪录片《人生第二次》第二集按时更新了,我期待了一天终于也没有让我失望。第二集的名字叫《缺》,这期的主角是一个老爸,是一个体育老师,在辽宁鞍山成立一个“梦想之家”专门去招收一些身处困境的孩子,带领他们进行长跑运动,通过长跑跑出自己的未来。这些孩子都曾经受到过原生家庭折磨,有的父母离异被抛弃,有的父母生病难以再养育他们。就像其中一个孩子写个柏剑老师
5月26日晚上七点,纪录片《人生第二次》第二集按时更新了,我期待了一天终于也没有让我失望。第二集的名字叫《缺》,这期的主角是一个老爸,是一个体育老师,在辽宁鞍山成立一个“梦想之家”专门去招收一些身处困境的孩子,带领他们进行长跑运动,通过长跑跑出自己的未来。这些孩子都曾经受到过原生家庭折磨,有的父母离异被抛弃,有的父母生病难以再养育他们。就像其中一个孩子写个柏剑老师的话一样,“我是黑暗里的孩子,谢谢你伸手来了我一把,你说人生是马拉松,坚持就是胜利,我信!”
《人生第二次》第二集《缺》
论拥有一个表达能力很强的拍摄对象对纪录片的重要性。
小金子真的好可爱,我甚至可以想象如果能当面和他对话,肯定能聊出很有意思的东西。
浅浅记录一下童言童语和镜头组。
《人生第二次》第二集《缺》
论拥有一个表达能力很强的拍摄对象对纪录片的重要性。
小金子真的好可爱,我甚至可以想象如果能当面和他对话,肯定能聊出很有意思的东西。
浅浅记录一下童言童语和镜头组。
(一)黑煤块和红钻石
刚刚看完第二集《缺》,在床上抽噎,七十分钟的纪录片哭了不下十次。
按理来说我并不会经历他们身上的事——我父母健在,曾经也没有抛弃过我,我很幸运从小到大成绩还可以,至少不会担忧没有学上,天天骂学校觉得没出路,但我已经是同龄人的1%——所以与其说是哭自己,不如说是哭造成「长跑少年」的原因。
当然了,凌晨四点半起床,风雨无阻跑16公里,跑进大学,改变命运——听起来多励志。<
刚刚看完第二集《缺》,在床上抽噎,七十分钟的纪录片哭了不下十次。
按理来说我并不会经历他们身上的事——我父母健在,曾经也没有抛弃过我,我很幸运从小到大成绩还可以,至少不会担忧没有学上,天天骂学校觉得没出路,但我已经是同龄人的1%——所以与其说是哭自己,不如说是哭造成「长跑少年」的原因。
当然了,凌晨四点半起床,风雨无阻跑16公里,跑进大学,改变命运——听起来多励志。
坚持跑步可以锻炼身体、磨练意志,我也知道,但我会像他们这样没命地跑吗?我不会,因为我知道我有别的出路可走。
弹幕里常常飘过「小金子真有意思」「金子总会发光」「小孩子说话真有哲学」
小金子是其中的一个长跑少年,有时候会语出惊人,他的话语都是来源于他对生活的感知。
看到小金子,我想到我的侄子,进而想到自己。我想每一个痛哭的人,都想到了自己作为孩童的曾经,我们都拥有对生活敏锐的感知。
「我的家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我这样痛苦?」「我很糟糕吗?为什么要抛弃我?」……或许,我们都为这些问题困扰过。
纪录片开始,梦想之家的创始人柏爸对孩子们说:有人一出生就在罗马,而你们起点已经差别人一大截了,更要拼命才能改变命运。
下面的孩子大一点的是十六十七岁,小一点不过十岁出头。但他们待在梦想之家的时间,最少也有两年了。
开始我会想,这样是否太严格太残忍,但到后来,我发现这是长跑少年们的日常。其实他们自己很清楚自己的情况,能准确地说出是什么让自己处于这种情况中——大部分是因为原生家庭。
他们会因此困惑,因此痛苦,可心纠结自己的父亲为什么不要她,小金子因为母亲的抛弃一直重复做一个噩梦,有钱身上有他母亲精神病发作时留下的伤疤……
柏爸真是个很好的人,他用自己的方式开导孩子们,更重要地是,告诉他们心里不要装着恨,装满爱和感恩就可以了,这样就能过得很幸福。
他说「你妈和你爸分开了,你恨不恨他?但如果有什么原因是你不知道的呢对不对?大人有大人的苦衷」——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在想,真没意思,为什么总这样告诉小孩,这并不会减轻他们的痛苦。
然而,他又说「你要是恨她,对她可能不公平,但对你更不公平。恨是一把双刃剑,会伤害她,更会伤害你。」——然后我哭了。
小金子读到「我是一个黑暗中的孩子/从夜的被单里/向你伸出我的双手/母亲」时,他沉默了,我又哭了。
影片结尾的时候,画面是在凌晨奔跑的孩子们,配音是他们给老爸柏剑写的信。
小金子这样写「老爸/我是黑暗中的孩子/谢谢你伸手拉了我一把/你说人生就是马拉松/坚持就是胜利/我信/我会一直跑下去的」眼泪刷地又流了下来。
纪录片里还记录了一个重要的时间点,梦想之家孩子们的老爸,有了自己的孩子。为了迎接新生命的到来,为了照顾孕后期的妻子,为了不耽误梦想之家的训练,柏爸不得不把孩子们送到他的好友开设的训练馆。
在那段等待柏爸接他们的时间里,他们害怕自己再次被抛弃。很感动的那段是,柏爸趁孩子们早读的时候走到他们旁边,和他们一起朗读课文,告诉他们他回来了;之后又骗孩子们因为疫情防控要留他们在这里过年,我也信以为真,结果其实是要带他们回去。很多时候就是又好笑又好哭。
第二集的片名叫《缺》,作为主角的长跑少年们缺爱,缺教育,缺少很多东西;但它的英文译名叫running for a future。
少年们跑步的时候,如果有伙伴跑不动了,其他人会在后面推着他,也会在前面拉着他——跑啊,别停啊,未来就在前方。
可心去工地找了妈妈,在柏爸的帮助下要到了自己父亲的联系方式,但她还没做好联系他之后可能会发生的各种情况的心理准备——最后她选择了不联系父亲,自己先努力考上警校。
小金子在河边画下了自己的噩梦——大楼中起火了,自己和妈妈跑到了楼顶,而楼下全是钉子。身后是火海,前方是钉子,他和妈妈一起跳下去了——然后小金子把纸折成了小船,放进了河流里。
用纪录片中的歌词弹幕作为结尾吧——「勇敢勇敢我的朋友,哪怕明天没有彩虹」
各位观众好,我是《人生第二次》的分集导演黄莎莎,很高兴有机会执导第二集 ——《缺》,我们几个主创更习惯称之为“长跑少年”,简单几个字涵盖了我们一年多的经历。第一次见到柏老师和“梦想之家”的孩子们,是在2020年10月10日。初印象是孩子们都非常有礼貌,柏老师特别阳光热情。当天正好赶上爱心人士给他们送了好几麻袋的速冻饺子,第一次见识到孩子们的饭量之惊
各位观众好,我是《人生第二次》的分集导演黄莎莎,很高兴有机会执导第二集 ——《缺》,我们几个主创更习惯称之为“长跑少年”,简单几个字涵盖了我们一年多的经历。第一次见到柏老师和“梦想之家”的孩子们,是在2020年10月10日。初印象是孩子们都非常有礼貌,柏老师特别阳光热情。当天正好赶上爱心人士给他们送了好几麻袋的速冻饺子,第一次见识到孩子们的饭量之惊人,大东北酸菜馅饺子之美味。跟很多观众一样,我也是带着满心疑惑走近“梦想之家”的,例如孩子们为什么来到这里?柏老师的收入来自哪里?他是怎么坚持做这件事二十多年的?……诸多的问题,都在之后一年的蹲守式拍摄里逐渐得到了解答。
从2020年11月8月开机,到2021年12月28日杀青,我们团队(有时是5人,有时只有两个人)不定期跟拍“梦想之家”,最后获得120天左右的拍摄素材。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见证了孩子们学籍问题的解决、选址建设农场,还见证了柏老师自己孩子的诞生,走进过几个孩子的原生家庭。因为片长的关系,很多素材没有放入正片。
随着拍摄的深入,我们和孩子们之间不仅是拍摄者和被拍摄者的关系,更是成为彼此牵挂的家人。孩子们每次看到我们,总是会热情地往我们嘴里塞各种好吃的,给我们深深的拥抱,看到这些开朗的笑容,我很难想象曾经的他们受过这样那样的伤。小金子说自己最恨的人是“爸爸的前妻”,他总是自己一个人安静地画画;尹可心说“人一半是阳光的,一半是寂寞的”,她的母亲总是向她灌输对父亲的仇恨;柏有钱是大家的开心果,也是“梦想之家”的大胃王,身上却还有母亲精神病发作时伤害他留下的伤疤……
最让我泪目的一次拍摄是柏老师来到南阳接孩子们,孩子们当时并不知道他会来,柏老师悄悄走进教室跟他们一起读书,然后挨个搭着肩膀,安抚他们。孩子们和柏老师的眼眶渐渐湿润,他们什么都没有说,但满溢的情感让我忍不住落泪。因为我们摄制组知道这么多天里,孩子们有多想念柏老师,多担心自己被再次抛弃,柏老师在顾全自己的妻儿和梦想之家之间有多么分身乏术。当时柏老师选择先把孩子们放在河南一段时间,也是无奈之举,妻子生产前后要忙的事情太多,他怕自己没有精力管孩子们的训练和学习,耽误他们的进度,就暂时安置在好朋友办的这所学校里,他也一直牵挂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是否适应,但没想到孩子们内心这么多担忧和不安,看完信之后,他说:“再难,我也要把梦想之家撑下去。”
拍摄过程中,我们还遇见了一些媒体、爱心人士、政府机构人员,他们都在物资和感情上想方设法施以援手。孩子们学籍顺利办好重回校园,也在铁东区政府的帮助下,在廉租房长期居住下来。廉租房楼上楼下都没有住人,孩子们可以安心训练和生活,不怕扰民。除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家人长期的陪伴和支持也是柏老师坚持的动力。为了方便照顾女孩们,柏老师的姐姐和妈妈也都从老家过来,一待就是二十多年,爸爸和哥哥也来帮忙,接送孩子们上下学、建设农场等等。除了柏老师当教师的工资,一家人开饭店、经营小卖部、卖农产品,努力维持这个家。从梦想之家走出去的几个大孩子,也经常回来帮忙照顾这一家人。柏老师说:“现在我也习惯了这种热热闹闹的生活,你让我离开这些孩子,我都不知道怎么生活了。”我问他们,什么力量支持着你们做这些事,他们说,是跟孩子们之间的情感,孩子的心是最真的。虽然在某种层面上,这群孩子是不幸的,但是他们又是幸运的,拥有了人生第二次的家,拥有了这样一段宝贵的童年回忆,和一群相伴成长的兄弟姐妹。
关于柏老师个人的经历和梦想之家多年来遇到的种种困难我们并没有在这部纪录片里详细讲述,虽然我们也都拍到了,但是我们最终选取的角度是呈现孩子们跟老爸之间的情感链接,以及以小金子和可心的故事为代表讲述他们怎么在柏老师的引导下化解心结,这点可能跟梦想之家之前的一些新闻报道和纪录片不同。另外,我们并没有采用解说词,是因为想让观众完全沉浸在片子里去感受,自由去体会、去解读,有笑有哭,仿佛自己就在现场。对我们而言,这些影像已经足够鲜活和纯粹,解说词可能反而打扰这种现场感。
影片会结束,而故事一直在继续,我们杀青后的某一天,柏老师给我发来几张孩子们跑步后的照片,他们头发和眉毛上的汗珠,结成冰霜,彼此微笑着。我希望这集纪录片让大家认识这样一群人,相信“善”的力量。如果观众们有机会,可以去到鞍山,走近“梦想之家”,去感受、去对话,了解更多的故事。他们的故事,也许,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如何在缺憾中寻得更圆满的自己。
大家好,我是纪录片《人生第二次》第2集摄影师尤桢炜。我们这一集最终定名
《缺》,与第一集的团圆餐馆的《圆》互为应和。人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是我们几个主创,依然惯性地称它为:“长跑少年”
大家好,我是纪录片《人生第二次》第2集摄影师尤桢炜。我们这一集最终定名
《缺》,与第一集的团圆餐馆的《圆》互为应和。人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是我们几个主创,依然惯性地称它为:“长跑少年”
本片2020年的11月8号正式开机,一群孩子,每天早晨430起床,无论寒暑,长跑16公里。这是我进驻项目之前所获得的全部信息。
在拍摄这些孩子的时候,我们凭着第一印象,把视线投入到“长跑”“早训”这些概念里面。一隔一天,凌晨四点起床,跟着孩子们。
我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练习跑步的。纪录片的拍摄很需要共情,拍摄孩子们的跑步,这个年纪,在零下二十多度,长跑那么远,其实你坐在交通工具上拍摄,很难体会到那种辛苦。什么时候胸腔开始痛,什么时候喉咙发甜,什么时候小腿紧绷。如果你不能感同深受,其实镜头也不容易给的精准。于是我也让自己在冬天跑起来………所以我感冒了
但是拍着拍着,我们发现,长跑所谓的艰苦在这些孩子们的世界里,是如此的表征。这是他们可以改变命运的手段,但是原生家庭的苦难才是这些孩子们真正的痛苦的源头,比起长跑的辛苦,那种深埋心底的恐惧,不安,疑惑,迷惘等等情绪,在他们叫人心疼的懂事的笑容下,才真的叫人心酸。
而随着我们拍摄的深入,我们的重心也逐渐往他们的内心靠近。而孩子们对我们镜头打开心门的时候,我们惭愧的不忍心看。
作为摄影,我也是那个时候发现,好的画面不是我拍出来的,是故事自己长出来的。
我拍摄《人生第一次》的《上学》和《长大》,拍了《人生第二次》的《缺》,很奇怪,三四年一直和孩子打交道。说句说烂的话:孩子们是一面镜子,折射的是成年人的内心。
我觉得拍摄孩子的时候,有一种说不出的安全感。我可以直视自己内心所有的谦虚和虚荣,正直和幽暗。
喜欢这样子拍纪录片,我也想一直这样拍下去。
@猫六人
大家好,我是张涛,《人生第一次》《进城》的导演,很高兴也参与执导《人生第二次》。
2020年《人生第二次》筹备开拍,对于“人生第二次”的开题,我陷入了困惑,导演组多次开会后,我觉得“选择和解、接受改变”才属于真正的人生第二次。
《圆》不像《人生第一次》中的任何一集
大家好,我是张涛,《人生第一次》《进城》的导演,很高兴也参与执导《人生第二次》。
2020年《人生第二次》筹备开拍,对于“人生第二次”的开题,我陷入了困惑,导演组多次开会后,我觉得“选择和解、接受改变”才属于真正的人生第二次。
《圆》不像《人生第一次》中的任何一集,它没有“春和景明”,也没有“看美丽的大船”,没有点睛的金句加持,在故事缓步的前进中,我会发现最平实的“爸爸、妈妈”成为了击碎心灵的一颗子弹。“当你丢了孩子后,你才知道中国有多大”
大家好,我是《人生第二次》总导演秦博。影片就要播出了,百感交集。这两年中,我几度焦虑,拍着拍着有的故事就废了;有的故事拍到了,又几度怀疑,放得出去吗?会有人耐心看这么沉重的故事吗?影片定档了,我还在担心,问总制片人张昊,这次没有意外了吧?没错,这个剧集的关键词就是“意外”。剧中人遭遇意外,剧外的我们也不是局外人,也经历着种种意外。“意外”,
大家好,我是《人生第二次》总导演秦博。影片就要播出了,百感交集。这两年中,我几度焦虑,拍着拍着有的故事就废了;有的故事拍到了,又几度怀疑,放得出去吗?会有人耐心看这么沉重的故事吗?影片定档了,我还在担心,问总制片人张昊,这次没有意外了吧?没错,这个剧集的关键词就是“意外”。剧中人遭遇意外,剧外的我们也不是局外人,也经历着种种意外。“意外”,让紧绷的神经松不下来。
这部剧集的前一季,是2020年年初播出的《人生第一次》。当时观众的反馈让人觉得很美好。在b站、微博、豆瓣上,经常会看到有人说,这是一部普通人的“人生图鉴”,有小确幸,有小温暖,有那种人生路途中磕磕碰碰的挑战,但不卖惨,挺治愈的。但到了“第二次”,虽然也是普通人的“人生图鉴”,但这次沉重得多。打个不恰当的比方,“第一次”像一页页的散文小品,“第二次”像一本本大部头的小说,很重很沉,有点让人透不过气。人生的河流从“第一次”开始缓缓流,到了“第二次”,波涛汹涌,卷起了大风浪。
这种变化不是毫无来由的,它在现实里有迹可循。那是2020年1月底,我们在后期刚做完《人生第一次》第五集“上班”,生活就突然被按下了暂停键:武汉,封城了。人类和新型冠状病毒的战争正式打响了。
武汉,上海,这两次疫情我都身处其中。这种意外感,带给我的冲击实在强烈。看着文件夹里的“人生第一次”,从出生到长大,从进城到结婚,从相守到告别,这些平凡却透亮的日子是那么珍贵。而疫情却提醒我们,推开世界的门,不仅仅只有这些美好,还有一个个意外。意外就像人生河流中的巨浪,一下子就能让我们明白命运是多么无常。在意外中,人性释放出两种强烈的情感:一种是“怕”。它引发出傲慢、猜忌、恐惧和分裂;另一种是“爱”。它唤来了信任、忧患、勇气和团结。怕与爱两种情绪,就像DNA的两条链条,搅动着人类社会,影响着我们共同的命运。
因此,《人生第二次》用八集八个字,两两对应的方式,尝试讲述着中国人情感深处的爱与怕。“圆”与“缺”,关乎骨肉亲情的分离和重逢;“纳”与“拒”,讨论身体的缺陷和容貌的焦虑;“是”与“非”,聚焦司法领域,记录出狱后的二次人生,以及期待公平正义的申诉人;“破”与“立”,则对准了时代新女性,她们有的走出不幸的婚姻,有的不甘在流水线做工,通过自学,改变了命运。这些人,命运中遭遇了这样或那样的意外,在命运的大风浪中,努力学着抗争与和解。学着去战胜怕,去找到爱。
每一集里,都有戳我心肺的点。比如,一个母亲丢了孩子,二十年后母子重逢,警察让彼此在电话打个招呼,妈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便在电话里向儿子做起自我介绍,母亲这样说,“你好,我是你的妈妈,你过得好吗?”;再比如,十来岁的小金子被母亲抛弃后,跟着一帮孩子练习长跑,他对着摄影机坚定但也不那么确信地说道,“这世界谁不迷茫?”;还有,一对夫妻离婚后,读小学的小儿子跟着爸爸生活,妈妈为了辅导儿子英语,和爸爸商量好,去男方家里的一个小房间辅导儿子功课,不过在男方下班前要悄声离开。在这个家里,她甚至没有一双拖鞋。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故事里的人和故事外的我们一样,有时绝望,又不得不往前走。走着走着,就走出了荆棘,走出了命运安排给自己的困境。
希望每个看完影片的人,都能从他们的经历里,感受到生活的信念。这种信念,就像泰戈尔说的那样:“信念是鸟,它在黎明前的仍然黑暗之际,感受到了光明,唱出了歌。”
这种信念在此刻,对身处疫情之中,在上海的我,很重要。它让我坚定地相信,在经历命运的大风浪后,明天会更好。我们一定会比现在更强大。
长篇小说永远有其魅力,不只在于其篇幅,更在于其浩瀚的文字中可能蕴含的长长的人生,可以是关于一个人,一个家族,也可以关乎一代人,数代人。漫漫人生,莽莽天地,何其广阔,高山低谷,悲欢离合,又何等沧桑。
帝王们寻求永生,因为人生没有第二次。“人生第二次
长篇小说永远有其魅力,不只在于其篇幅,更在于其浩瀚的文字中可能蕴含的长长的人生,可以是关于一个人,一个家族,也可以关乎一代人,数代人。漫漫人生,莽莽天地,何其广阔,高山低谷,悲欢离合,又何等沧桑。
帝王们寻求永生,因为人生没有第二次。“人生第二次”,恰如其名,给你我人生的寓言和启示,是啊,有勇气改变自己的思维和心境,有行动去改变自己的现状,也许门只是虚掩着的,也许那些阻碍只是存在于思维里的墙,如此我的人生是不是可以从此不一样。也许不是世俗意义的成功,但那我是我想要的人生,我想成为的样子。我从河南小县城里的农村而来,回顾人生前30年,读书19年,工作5年。工作5年,换过三个城市,也是三个省份,如此频繁地换工作地,未必是值得借鉴的事情,其中的斗争和悲辛,也不足为外人道,但现状于我,是我想要的样子。如果站在今天回首过去,事后证明能称其为我的“人生第二次”的是14年夏天,从郑州火车站坐上去西安读研的一趟火车旅途,也许是出于对本科校园的不满,对立时工作的担忧和对未来的彷徨,总之我的人生旅途从此开始。硕士学位,是我第一份工作的起点。第一份工作的第二个年头,开始对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都产生了深深的厌倦(现在想来是矫情),裸辞重回校园图书馆,找实验室师弟借图书证,每日从早到晚往返于西三环和南二环,在一片踌躇中度过了第一周,在焦虑中度过了剩下的大半个月,然后背起行囊来北京,在天通苑短租一个月,最炎热的7月份,周一到周五,穿行在北京的各号地铁线上,从北到南,由西向东,从早七点的准备,到白天的面试,到晚上的复盘,周中的每天被drive着向前走,直到周五的晚上,筋疲力尽,然后大睡两天。如此鏖战一个月,还是没有留在北京,去了杭州。然后就有了后来的故事,余不一一。
我从一个爱读爱听也爱讲宏大叙事的人,慢慢地,越来越回归底层,也回归自己,回归自己的生活,面对自己无时无刻不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说时间能治愈一切创伤,他们说你总能把它忘个精光,但这些日子的欢笑和泪痕,却仍使我心痛像刀割一样,鸟儿歌唱,无产者歌唱,...”,我有时经常在脑海里回忆起本科爱读的一首李零老师在《鸟儿歌唱》开篇引用的乔治奥威尔的一首底层劳动者之歌。劳动最上,便是生活最上,我们都无时无刻不活在生活里的么。有喜有忧,苦中作乐,眼前事,身后身。“人生第二次”,每集主要人物也就几十人,短短8集,不足千人,在自己的影像里,成为主角,被记录,被看见。把镜头对准人生转折中的普通人,不正是对准你我他么。普通人面对生活变化时的勇气,也许是你我他所最需的。观照诸己,不求改变太多人,不需改变太多,微小的触动,微小的改变。
如果人生如画,那么人生的每一次都像逐渐徐徐展开的画卷,画卷中的局部和细节,都需要勇气去挥洒画笔。画穷而人生底牌也尽,那么可以说,这就是我的全部人生,我想要涂抹的人生画卷,我给自己的生命礼物。
说实话,看到节目定档消息时,编导生死去的回忆开始攻击我。还记得《人生第一次》播出时,和大家在教室里看完了第一期。看到最后,教室安静得只剩抽纸、擤鼻涕的声音,后因老师突然宣布要将该纪录片作为随堂考,大家这才爆发出几句玩笑的怨言。
毕业两年来,不知道重温第一次几次,昨晚也是紧赶慢赶才忙完工作追更。
说实话,看到节目定档消息时,编导生死去的回忆开始攻击我。还记得《人生第一次》播出时,和大家在教室里看完了第一期。看到最后,教室安静得只剩抽纸、擤鼻涕的声音,后因老师突然宣布要将该纪录片作为随堂考,大家这才爆发出几句玩笑的怨言。
毕业两年来,不知道重温第一次几次,昨晚也是紧赶慢赶才忙完工作追更。
尽管以前那些专业术语已经忘得七七八八,现在做的工作和传媒也差了七八百米。但看到一部好的纪录片时,身体里那些残存的习惯、莫名的兴奋似乎也逐渐醒来,让我这个不是那么专业的编导生,也冲动想记下点什么。只是这次,再也不需要为谁而写,也再也没人打分。
整体来说,第二次的取材和叙事风格和第一次还是差蛮大的,“人生第二次”这个主题对故事的完整性和人物的层次性更有要求。从基本观感说起,第一期《圆》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聚焦。与第一季同讲述家庭概念的首期节目《出生》相比,故事时长多了约一倍,而故事主角则从三个新生家庭缩为一个寻亲家庭,这种聚焦性无疑让故事的厚重度、完整性都有不少提升,给人物的刻画留下了足够舒展的余地,这也为讲好一个小说式的故事奠定了叙事空间。
一个被拐儿童家庭重聚团圆的故事,开篇是一幅潮湿、昏暗的武汉小镇画面,一对中年夫妇在旧餐馆里忙碌着。2002年,他们的孩子卫卓刚满4岁零三个月,在餐馆门口拿着一杯豆浆出门,便再也没回来。自此,这家人守着餐馆,风里雨里,四处寻儿,其中心酸不足为外人道。所幸,18年后这家人终于等来了警方的电话,孩子找到了。
如果是个二流片子,或许这个大团圆故事便到此为止了。但这有关真实人生的镜头并没有停下,私以为,这才开始了这期片子最精彩的部分:寻亲后的寻亲。而这实际也是现实打拐故事被叙述时最为欠缺的部分。
走丢的孩子回来了,可真正的“回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平行叙事,镜头转向了卫卓寻亲前的故事。当初被拐的卫卓被人贩子以别家弃养之由,被广东汕头某个乡村的钟家收养,取名为钟家金。钟家将孩子视为独子养育,18年心血可想而知。有位哲人说过,人的一生有两次出生,第一次是父母将孩子生出来,第二次则是孩子自己再将自己生出来。这个走散又走回的孩子无疑面临着这“人生第二次”的难题,自己究竟是谁。一面是血浓于水的卫家,一面是养育之恩的钟家,两边家人看似互相妥协的话语,实则都掩不住想和孩子多在一起的私心。这份隐忍的矛盾终于在春节,卫家想让卫卓一同来深圳过年而爆发。钟父戳破卫卓两全其美的幻想,这对于卫家皆大欢喜的团圆,对于钟家身处的这个小乡村来说,是为别人养孩子的大丑闻。
一般而言,影视作品中最高光的时刻,往往也是人性最挣扎的时刻。而对于这个忠于现实的纪录片来说,已经有了最高超的编剧——现实。18年错位的时光早就悄无声息编织了一个看似无解的网络,两方父母因为一个孩子而连接起来,交叉缠绕,密不可分,牵一发而动全身。生活的无字书里,不提供粉饰的煽情,不指引预设的结局,而是将人性的矛盾与抉择放大在眼前,放在卫卓面前,放在钟家金面前,放在你我面前,心中的天秤摇摇晃晃,这就是现实人生。
但人生的波澜,绝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无限放大的无力感,也绝非人性的力量。于是,至始至终,我们始终能看到这个主人公融入两个家庭的勇敢和责任。在武汉,卫卓在餐馆帮着做菜的母亲理菜,和哥哥一起合唱《兄弟》,用武汉话向逝去的奶奶报告自己回来的消息。在汕头,钟家金宽慰钟父放下心结,吞下父亲所有抱怨的不满,表明自己永远是这的儿子。
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敬天下父母心。故事的最后,两家人终于答应见面,这场基于对孩子共同爱之深切的和解达成了。从害怕失去的人性中,却反而生出共通理解的人情,迷茫的孩子借此终得以突围,获得了两处团圆,也完成了人生第二次的出生,他是卫卓,他也是钟家金。
读书时,一位喜欢的老师,常和我们说,拍什么片子不重要,重要的是时刻有着现实关照的心。《圆》以打拐这一社会题材出发,却并不过多沉溺于情绪的对立和仇恨,相反在“人生第二次”的概念下,用极为精到和细腻的笔触聚焦于寻亲家庭团圆后的身份认同和寻觅问题。在这条艰难的“回家”之路里,在父母和孩子被永远偷走的人生里,在太多难以团圆和团而不圆的遗憾里,卫卓是不幸的,却竟然也是幸运的。节目在主线故事叙述外,还补充了对犯罪份子审讯和被判极刑的画面,在克制的镜头与叙述中,又仿佛字字泣血,警示着拐卖是超越谋杀的罪恶。
央视网在纪录片领域开始发力,也就大概4、5年的时间,虽然作品不多,但都蛮不错。有描绘普通百姓生活图鉴的第一次,有关注特定群体中国新兵成长群像的《新兵请出列》,有聚焦人生深处蜕变与历练的《人生第二次》。
昨晚看完片,陆续搜了一些导演秦博制片人张昊的访谈手记,无论题材如何变化,他们的镜头下循一种共识:片子的基调不避烟火,不调虚情,真实而有人味。
对于人生第二次,千人有千种解读。它可以是延续第一次的精彩,也可以是颠覆第一次的重生。这集《圆》导演张涛在手记中记录了自己对于初接到这个命题的困惑,在和导演组的多次开会后,最终敲定了“选择和解,接受改变”作为这场人生命题的一种解释。
故事里长大的孩子和两边正在老去的父母,在被现实开了个巨大玩笑后,还依然有与生活和解、重启的勇气。是啊,过完了人生第一次,还有第二次,谁说不是呢?
就像当我还在怀念着第一次懵懂天真的勇敢时,好像又有谁在前方招手提醒着,要更珍惜人生第二次,无惧重来的勇气啊。
因为有《人生第一次》的“前车之鉴”,今天我特意准备好了纸巾才敢点开《人生第二次》,意料之中的破防,却是意料之外的百感交集。
片头一出来就感觉熟悉的味道又回来了。一颗钢珠滚动向前,撞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随即无数的蓝色骨牌依次倒下去。骨牌的行进带出了一幕幕人生图景,首先是团圆餐馆里的合照,继而是坐着轮椅的自驾游
因为有《人生第一次》的“前车之鉴”,今天我特意准备好了纸巾才敢点开《人生第二次》,意料之中的破防,却是意料之外的百感交集。
片头一出来就感觉熟悉的味道又回来了。一颗钢珠滚动向前,撞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随即无数的蓝色骨牌依次倒下去。骨牌的行进带出了一幕幕人生图景,首先是团圆餐馆里的合照,继而是坐着轮椅的自驾游,正在进行手术的手术室,书房里的案牍劳形,书桌前的挑灯夜读,铁窗前的独自悔恨,隔着一道门背向而立、各自怀抱着孩子的父亲和母亲,还有奔跑着的少年们。蓝色的骨牌犹如一条人生的河流,从最初的一滴雪山融水,慢慢汇聚为涓涓细流,一路蜿蜒曲折,爬过高峰,也落回低谷,在人间四季里逐渐壮阔,又在岁月流转中分化出支流。这些支流奔腾东去,带着人生的笑与泪,最终百川归海。人生海海,仅仅是片头就透出一股苍茫的意味。
片头过后第一个画面,是对于中文字“圆”的解释,字义为团圆,散而重聚,可组词为团圆、圆满。宋代词人吕木中有词“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这句词的下方还有一个对联,上联“子失十八载望眼欲穿心已碎”,下联“喜归庚子年魂牵梦绕终团圆”,横批“喜从天降”,落款为《人生第二次》卫书银、占绪莲一家。黑底白字,寥寥数语,却道尽一家人丢失的十八年。
记得《人生第一次》的第一集是“出生”,准妈妈们拼尽全力把新的生命带来这个世界,纵然过程惊险,更多的则是甜蜜和憧憬。今天《人生第二次》的第一集“圆”,离散18年的团圆,对于这个家庭来说,犹如新生,除却激动和欣喜,还参杂了丝丝难言的酸涩。
从4岁到22岁,卫卓再次出现在亲生父母眼前,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然而在卫书银和占绪莲的眼里,这个22岁的小伙子还是当年那个一手就能提溜起来的小娃娃,所以卫书银一见到儿子就毫不犹豫地一把横抱起来。这个横抱,他等了18年。而占绪莲在团圆之后的第一顿家宴上,坚持要喂儿子吃一口饭,这一口饭,她也等了18年。18年,6570个日夜,做饭时她会想起卫卓吃饭了没有,天冷时会想起卫卓添衣了没有,夜深时会想起卫卓会不会怕黑……孩子在她不知道的地方长大,她唯一能祈求的除了早日团圆,大概就是卫卓能够吃饱穿暖,平安长大。
我很难想象这18年占绪莲是如何度过的,她忧心小儿子,还要照顾大儿子。一个丢失了孩子的母亲很容易陷入无尽的悲痛和自责之中,但是占绪莲不能奔溃,因为她是卫卓的母亲,也是卫伟的母亲。卫卓刚丢的那会儿,她的家庭也陷入过危机,每天在争吵和眼泪中度过。此后她眼看着婆婆因为寻找卫卓而遭遇车祸,知道自己必须重新振作,和丈夫互相扶持,不放弃找寻卫卓,也要照顾好身边的家人。那之后,全家的生活才有慢慢走向正轨。正如大儿子卫伟所说,“现在住的这个房子,六层,全是妈妈用炒瓢炒起来的。”这样的占绪莲,身上没有作为“受害者”的自怨自艾。片中有一个镜头给我很深的印象,占绪莲和卫卓去菜场给街坊们发糖,告知找到孩子的喜讯,之后母子二人手牵手前后摆动着一路走回家。冬日阳光下,22岁的卫卓宛如稚子,这18年的岁月犹如从来没有缺失过,占绪莲步伐轻松,背影坚挺,周身满是一个中国母亲的坚韧和乐观。
都说为母则刚,占绪莲的强大是这18年来对卫卓的思念铸就的。当卫卓说,养父担心别人的议论,占绪莲一边低头切菜,一边淡然道,“这么在意人家干什么呢?”这其实并非事不关己的淡然,而是一种过来人的淡然。寻子18年,身上贴着“受害者”的标签,占绪莲一定听到过无数旁人的议论,也一定不止一次被人劝过放弃。毕竟她所面对的,是一个在当时看来没有尽头的等待和没有方向的寻找。然而正如她一直保留着婆婆去世前存钱的那个铁罐子,那是她的坚守和执着,无惧旁观,无畏流言,她只做自己认为对的事。
占绪莲的强大,也是温柔的强大。失散18年,一朝团聚,父母自然想孩子能够时时刻刻留在身边。占绪莲问卫卓是不是一定要走,能不能多留几天,看到孩子为难,她哪怕心里再不舍得,也马上改口要他不用担心自己。依依惜别时,她也尽力克制,不让情绪过于外泄。她理解卫卓的左右为难,也拥有适时放手的勇气。这大概就是母亲的爱,想要一颗心全掏出来对孩子好,又怕吓坏了孩子,让孩子为难,于是小心翼翼,温柔试探。
更让我惊讶的,是得知卫卓欠债之后占绪莲的反应。相对于欠债这件事本身,她更为关注的是欠债的原因。从民警那里了解到卫卓是因为生意失败而欠债,她看上去似乎松了一口气。对于经历过人生风雨的占绪莲来说,欠债可以还清,生意可以重来,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人生总有希望。于是我们看到占绪莲没有直接找卫卓询问欠债的事,而是不远千里奔赴深圳,给卫卓过了一次真正的生日。对照着手机和丈夫一起拼英文“生日快乐”的占绪莲,很可爱,也很令人感动。当她拿出给卫卓的生日礼物——奶奶留下的存钱罐和里面留存的一千多块钱时,我对这位母亲更加敬佩无比。铁罐里的钱,是卫卓的奶奶一边找孙子一边在街边捡瓶子卖的收入,她希望攒了钱可以去更远的地方寻找卫卓。老人过世前把这笔钱转交到占绪莲手里,犹如交付一个希冀,让她不要放弃。而今她把这笔钱又交到卫卓手上,更像是一种传承,传递着埋藏于一代又一代人骨子里的坚强不屈的精神。
所谓的血浓于水,不仅仅是指单纯的血缘关系,更是一家人心灵上的契合。我很高兴卫卓没有如他一开始所想的那样主动开口告诉亲生父母他欠债的事,也很高兴看到他努力上班,挣钱养活自己和还债。最后片尾有一个镜头,深圳的夜色里,卫卓在结束白天的工作之后在街边摆摊贴膜。占绪莲站在不远处看着他,这大概就是母亲吧,会急于喂儿子一口饭以慰藉18年来的思念,也能远远注视儿子忙碌打拼的身影,永远目光温柔,永远鼓励前行,也永远站在子女一回头就能看到的地方。
看到四五分钟就气不打一出来,父母失去儿子,需要上综艺节目相认,事先不告诉人家结果,还要搞成芝麻开门一样留个悬念,让母亲在迟迟的等待中痛苦、流泪、站不稳,让十几年后的第一次相见暴露在聚光灯下审视,让人怀疑是真情流露还是表演,仔细好好想想不觉得这个节目有大病吗这个节目的导演有点反社会吗?!
看到四五分钟就气不打一出来,父母失去儿子,需要上综艺节目相认,事先不告诉人家结果,还要搞成芝麻开门一样留个悬念,让母亲在迟迟的等待中痛苦、流泪、站不稳,让十几年后的第一次相见暴露在聚光灯下审视,让人怀疑是真情流露还是表演,仔细好好想想不觉得这个节目有大病吗这个节目的导演有点反社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