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影
>
爱在异次元
爱在异次元
类型:
,爱情,奇幻,当代,温馨,浪漫,校园,恋爱,18-24,24-36,单身女性,单身男性,情侣,青年,网络电影
主演:
张鑫,崔宝月,王栋,安金,
地区:
中国大陆
年代:
2016
推荐首页
演员表
影评
剧照海报
播出时间
主题曲
新闻花絮
剧情介绍
爱在异次元
影评
胤祥
2010/1/4 5:58:59
阿凡达:异族或异种
《阿凡达》是好物。看完电影我想这句简单的评判足以说明问题。在电影开头做设定的一个小时里,我就像一个刚进城的乡下孩子一样,看什么都新鲜,经常还保持着“目瞪口呆”的表情。确实,之前没见过这么华丽的电影。鉴于本片因故在中国推迟上映,首映的今日豆瓣已有万人看过,影评也早已呈排山倒海之势。这篇文章谈谈三个方面的问题,都跟个人研究方向相关,可能个别地方会比较学术或者比较宅,略微百度一下就行。
科幻:异族还是异种
首先是大段引文,出自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奥森·斯科特·卡德的最重要的作品《死者代言人》(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译者: 段跣 / 高颖):
【即使是邻村的居民,我们都不能完全做到将他们视为和自己一样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假定我们会将另外一种进化路线完全不同于人类的、有能力制造工具的社会化生物视为自己的兄弟.而不是野兽?视为向智慧圣坛前进道路上的同行者,而不是竞争对手?
但这种不可能出现的局面正是我希望看到和渴望看到的.将对方视为异族还是异种①,决定权不在被判断的一方,而是取决于判断的一方。当我们宣布不同于人类的另一种智慧生命形式是异族时,其含意并不是说对方选到并跨越了某个道德上的门槛——跨过这道门槛的是我们自己。
——德摩斯梯尼《论异族》
①本书对生命形式的分类:生人——人类,与我们同处一个星球,一个世界,只不过来自外地;异乡人——来自不同星球的人;异族——另一种族的智慧生命,可以视同人类;异种——(贬义)包括一切动物,人类无法与之交流的别种智慧生命也包括在这一类中,是真正异化于人、无法沟通的生命。】
其实《阿凡达》也无剧可透,简单地说,这是一个科幻版《与狼共舞》的故事,而西部故事和科幻故事的镜像关系在美国科幻小说中实在是太常见了,基本是个常识。用科幻小说的类型区分法,《阿凡达》基本是“外星文明”和“未来战争”的结合,科幻内核则包括DNA融合技术、读脑电波机/思维远程控制(随便你怎么叫,总之是能控制Avatar的身体)和生物接驳思维交流,以及外星生物/文明形态。这其实都不重要,因为这不是这部影片想讨论的问题——感兴趣的话可以读读卡德或者勒古恩,这两位作家在对外星文明的建构上都是划时代的。讨论其中科幻设定的话,卡德的话语则是个有力的分析方式。
那么在《阿凡达》这里,纳维人究竟是被作为异族处理还是作为异种处理?当然讨论这个的话,本身就存在一个所谓“人类中心主义”的前提,《第九区》里对这一前提进行的批判已经足以提示这个前提已然在被思考和讨论。暂且搁置这一问题,我以为在《阿凡达》这里,纳维人主要被认为是异族,这与他们显而易见的原型——印第安人——是类似的。但是卡德的前提是,在人类中心主义的话语中,当人类足以强大到可以屠灭一个智慧生命的全部种族的时候,必须判定它们是异族还是异种,是异种的话,就可以屠杀,以此开疆拓土;是异族的话,就要交流谈判,以“维护文明的多样性”。《阿凡达》同样是在这个前提之下——对应回印第安人的时候,其中的逻辑一目了然:白人中心主义,或者说,人这个词本身就是指白人,其他的都是“土著”(此处篇幅有限不再论述女性问题,请女性主义者们不要追打。好在本片导演卡梅隆在作品里一贯重视性别上的PC,虽然仍然是一个白种男人的英雄,至少射出最后两箭的是土著女子,此种修辞上的PC不胜枚举)。在潘多拉星球上的人类基本分为两大阵营,善良的和邪恶的,善良的人们基本是科学家(由于篇幅有限,只剩下两个人),以及一个有良知的女飞行员;邪恶的则以代表大资本的矿产公司老板和军方上校代表(卡梅隆这次的修辞仍然是“邪恶的臭男人”),他们认为纳维人是“Blue Monkeys”,是不可理喻的异种,当然可以屠灭。两边都在争取主人公Jake Sully。关键问题是Sully的判定比较暧昧,资方一味追求利润和效率,军方则一心求战,结果就是大杯具。Sully这边,首先由于他“不能背叛的是身体”——找到了化身状态下的完整身体,同时在外观上又是一个异族的身体,并且跟心爱的异族姑娘OOXX了,同时受到了自然环保的异族文化的感召,因此彻底倒向纳美人,并把人类殖民者赶出潘多拉星球。
有意思的是,当引入这个异族/异种的修辞时,这部影片就充分具有了科幻的所谓社会功能。前文说到的《第九区》无疑是个重要电影文本,在”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的大旗之下,我们似乎看到了一种绝望的转向。因为无论是《阿凡达》还是《第九区》,在科幻作为社会镜像的意义上对号入座的路径都已经一望而知。对《阿凡达》而言,只需把《与狼共舞》中的命名仪式去掉,并把女人从白种女人换成印第安姑娘,整个故事在叙事结构的意义上就已经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结尾,但非常意味深长,因为和《第九区》一样,透出的对人类力量和信心的丧失已经能够说明问题了,虽然反派大Boss是军方而非资本,但资本仍然”被逐出了伊甸园“,最终呈现的也并非是两个文明的交流或和解,而是”人类被迫返回荒凉的地球“,人类借助混血儿的身体也彻底地融入了异族文明(那些留下来的”善良的人们“大概不久也会如此吧),最终是异族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获得了胜利。这与《与狼共舞》的不同之处在于,尽管邓巴中尉最终选择加入印第安部落,认同他的印第安姓名,但是后来的故事我们是知道的——印第安人被迫进入保留地,富饶的土地尽归白人所有;而《阿凡达》后面的故事仍然“尚未可知”,人类或则卷土重来,但这是“未来史”中尚未写就的段落,于是这也提示影片在肯定一种不同于现在的文明的存在形式。
如果再度回到异族/异种的修辞上来,考虑到人类中心主义的时候,对于纳美星人而言,人类是异族还是异种?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从异种到异族的修辞变化(比如黑人或者印第安人的修辞变化,以及所谓PC原则)实际在反映中心位置的书写者的心态;当他们自认为足够文明/足够强大的时候,曾经的异种也会变成异族,甚至“异”字也不再被提起;而处于某种利益的驱动或者动员的需要,异种都是可以被建构的(人类历史上血泪斑斑,在此不提)。而这仍然是一个人类文明内部的问题。倘若有一天外星文明真的到来,人类究竟何以自处,人类(或者其他什么)中心主义自我曝露的那一天,中心位置的书写者会换以何种修辞?这都是个有趣的思考入口。
影片:3D电影的视听语言风格初探
一个显而易见的判断是,在3D电影中,视觉效果决定一切,叙事最多也就排在第二位。这就造成一些明确的视听语言上的变化。这方面的思考还不成熟,影片文本看的也不足够多,技术上又基本是个白痴,所以在此只是姑妄言之,写几个要点:
1、《阿凡达》的一个明确的构图特征是通过前景放置无关道具来凸显3D的纵深感,尤其以内景戏为甚;“外景”则以大量漂浮物如树叶、圣树种子、发光生物等等来标识。在我看来,3D效果最为强烈的是多人群像部分(基本限于片中人类,如片头的机舱,几次开会等等;纳维人都不甚明显)和体积上有纵深感的物体。CG部分的效果基本与动画片相同。
2、特写和运动镜头的变化。当然特写镜头和长焦镜头会减少,因为这两种镜头中3D效果难于营造。同时带来的是运动镜头的变化,其间的复杂/综合运动镜头(综合两种以上的运动镜头方式)基本靠CG完成。
3、动作捕捉技术对想象力的制约。初看《阿凡达》觉得实在是想象力贫乏,尤其是生物上,出现的几种外星动物基本一望而知,大多是把四条腿的动物变成六条腿,并且加上去的腿怎么看都多余。后来想到这也是出自动作捕捉就心下了然了。当然也不怪动作捕捉,因为想象力的边界总是经验。这是个科幻自身的问题。
4、剪辑方式上,因镜头长度增加和景别增大,导致经典的反打镜头段落大幅减少,同时因为特写减少和单人镜头减少,在流畅剪辑的要求下,“动接动”仍然主要是通过变换视点来完成的。
5、音乐和音效的处理上,由于视觉占据绝对主导,听觉上绝对不出现空白。在《阿凡达》里,似乎没有声音主导的剪辑点(或者是我没注意到),并且,声音对画外空间营造这一点上全面倒退到几乎没有。
6、电玩游戏的视听呈现对3D电影的影响。这个就太大了,不过至少飞行类游戏和ARPG游戏的影响还是能看出来的,并且最好玩的是,影片随着Sully的作息一直在进行“Save”和“Load”……
电影:《阿凡达》之外
一个我感兴趣的是中国观众对《阿凡达》的态度,仿佛重回1995年“十部大片”刚刚引进中国时候的兴奋和狂喜,似乎《阿凡达》已然被书写为一场类似《星球大战》的“电影革命”,中国观众有幸目击这个伟大的时代并亲身参与其中而不是去挖坟,着实全球同步了一把。其间的媒体“自动宣传”自然功在不没,这不是我在这里想讨论的。我感兴趣的是这种“心悦诚服”。看到多篇影评都持“批评《阿凡达》编剧的人都去死去死,这部影片就是牛逼,一定要去影院看3D”之类的论调。的确如此,确实牛逼,但这并不能掩盖编剧上的问题。《阿凡达》的故事虽然很“简洁”,然则就像一根电线杆子一般,虽然外面贴着金箔,但是它仍然是一根电线杆子,而不是一棵树。因为当视觉主导一切的时候,叙事节奏就会因无节制(当然,资金除外)的渲染而受到极大的伤害,故事被尽可能地压缩以服务于视觉奇观的营造,比如Sully实质上的“混血儿”身份本来大有文章可做,纳维人文明除了联体计算机和世界之树之外也尚待深入,但这些都在绚丽的画面前“去死去死”了,叙事节奏更是不提也罢——当然,已经让位于影像节奏了。
这个问题说大也大,是所谓“电影本体论”的问题;说小一点,则又是个中国观众内心“好莱坞情结”的问题。这早已随1995-2002年《英雄》登临之前而深刻根植于中国电影文化内部。仅举一例,如今已跻身亿元俱乐部的导演陆川在他的观后感里写道:“ 面对《阿凡达》的纯净,我们应该羞愧。……这是我们中国电影人要集体目睹的,集体服气的一次完败。这可能不仅仅是一部电影的战争,本质上是美国电影人取代我们民族电影工业向我们中国的观众作的一次心灵接引;这是一件可悲的事情;是一个无可奈何的事实。因为绝大部分有可能发言有权利发言的我们,都自觉放弃了通往崇高的道路,而彻底拥抱了低俗。我们在虚高的票房中裸奔和狂欢的时候,我们彻底放弃了作为一个电影人,一个民族精神文化产品创作者应有的操守。”陆川的反应很好玩,他提到的“心灵接引”还不准确,实际上片中纳维人和动物的“心灵接引”(据说纳维人之间的心灵接引/性行为在DVD中才有,影片中没有展现)是一个驯服/奴役的过程。陆川自然话里有话,但是说一千道一万,《阿凡达》虽则无疑符合“代表世界电影技术的最高成就”(引进十部大片的指导性意见之一),但无论如何,《阿凡达》在任何意义上也算不上纯净或者崇高,但无疑陆川是很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一步的批判在此略过。我想说的是,在随着“大国崛起”的论调,票房和自信心都一路疯涨,“过亿都不好意思见人”的中国电影,仍然在《变形金刚》、《2012》、《阿凡达》面前不堪一击,这本身就是一个好玩的事情。《阿凡达》只是第一天,随后会不会因某些原因发生一些颇富戏剧性的事件,还真的难说,中国电影比中国股市还有想象力,一部《泰坦尼克号》的后遗效应会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历经4年才在《卧虎藏龙》的合力下最终开启华语大片时代,而《阿凡达》带来的变化更是难于预料。也许不久的将来,在一部靠谱的中国电影史里詹姆斯·卡梅隆也会成为一个必须被大书特书的导演。
2911
4931
下一条
上一篇:
【转载】无责任吐槽——我太认真我输了……
下一篇:
在潘多拉上向科幻大师们致敬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