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090
  • 辉城啊
    2019/6/3 16:30:04
    错位的历史,粗粝的现实

    Yesterday once more,这是电影《别岁》的英文名,不免令人想到卡朋特乐队的经典歌曲。所不同的是,卡朋特是温情地回忆童年时光,而《别岁》则相当尖锐地介入到历史与现实中去。在电影的最后一幕,老知青周树达带着自闭症的孙子陈小康,驾驶着儿子陈乐留下的旧汽车,沿着茫茫长路,一路向北,赶回北京。此时,正值年二十九,交通广播里已弥漫着除夕的喜庆与热闹。

    冬天已经过去了,春天还会

    Yesterday once more,这是电影《别岁》的英文名,不免令人想到卡朋特乐队的经典歌曲。所不同的是,卡朋特是温情地回忆童年时光,而《别岁》则相当尖锐地介入到历史与现实中去。在电影的最后一幕,老知青周树达带着自闭症的孙子陈小康,驾驶着儿子陈乐留下的旧汽车,沿着茫茫长路,一路向北,赶回北京。此时,正值年二十九,交通广播里已弥漫着除夕的喜庆与热闹。

    冬天已经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周树达告别沉重的昨日,开启了新的人生历程。在电影结尾的字幕里,导演向我们透露人物的最终去向。因劫持人质的陈乐被判了十年。周树达最终在狱中见到自己的儿子。自闭症少年进入北京某所特殊学校,完成小学学业后,顺利进入初中。

    自闭症进入中国观众的视野中,应拜李连杰、文章主演的电影《海洋天堂》所赐。一般来说,患有自闭症的儿童,会有语言障碍和社交障碍,严重者甚至有智力障碍。电影中的陈小乐显然有语言和社交障碍,他在课程上会时不时地发出怪叫声,严重影响到课堂的教育秩序。学校与老师不得不想办法,为陈小康争取更合适的学校与教育机会。然而,悲剧就发生于此。陈乐误以为教导主任歧视陈小康,过激之下,选择持刀劫持人质,试图为儿子争取一个正常的受教育的机会。

    无疑,这是一个可避免的悲剧。若是陈乐能够掌握一些自闭症相关的知识,自然不会选择如此激烈的方式去争取并未被剥夺的权益。换言之,陈乐为孩子所作出的反抗举动,事实上是无效的。他的举动就像是举着长枪大战风车的唐吉坷德,充满了悲壮与反讽色彩。但与唐吉坷德不同的是,我们看着陈乐的所作所为,嘴角所泛起并非是微微的笑意,而是苦涩与悲痛。正是因为反抗的无效,才更凸显出历史的荒谬,才更凸显现实的绝望。

    说实在的,《别岁》并不是一部旨在关注自闭症少年成长与教育的电影,导演有着更深邃的人文与历史的关怀。自周树达至陈乐,再至陈小康,爷孙父子三代人,呈现出逐渐失语的趋势。周树达表达无碍,陈乐说话磕磕碰碰,陈小康则一言不发,这样的情节设定,大概是有所指。

    作为老知青的周树达,显然是历史的一部分。准确地说,他是陈乐、陈小康逐渐失语之悲剧的始作俑者。他曾经不顾一切地逃离历史,并拒绝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他的缺位,导致了儿子陈乐成为“牺牲品”。正如苏珊·桑塔格在《疾病的隐喻》中所指出的:“牺牲品意味着无知。而无知,以支配一切人际关系词汇的那种无情逻辑来看,意味着犯罪。”

    因此,陈小康的自闭症便像是一个巨大的“疾病的隐喻”。只有这时,我们才能彻底理解陈乐的敏感、愤怒、不甘与过激。他不想让儿子陈小康成为牺牲品,成为无知者,成为犯罪者。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在告别昨天的一切,都是在奋力挣脱历史与现实里的因果轮回。

    这里所说的“因果轮回”,并不是指宿命论或佛教的因果报应,而是历史与现实的漩涡。周树达爷孙父子三人,各自承担着“昨日、今天、明天”的指向。尽管周树达有着激扬而浪漫的青春,但那段知青岁月却是灰暗的、失落的。作为知青的他,在毛主席的“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号召之下,离开自己的熟悉的城市,走进农村。可以肯定的是,周树达下乡之前,肯定满怀雄心壮志。

    然而,粗粝的现实逐渐消磨了他的斗志,以至于他不辞而别,逃离农村,逃避自己的责任。因此,周树达寻子觅孙的过程,不妨理解成他终于有勇气去正视自我。他不断地遇见旧友,慢慢接近被他抛弃的幽暗岁月。他努力接纳并纠正自己的过失。在周树达这条故事线上,导演放弃了丰富的颜色,选择单调的、灰暗的黑白。在这一刻,幽暗的历史与粗粝的现实纠缠在一起,进而造就了一个错位的世界。历史的错位的,现实是错位的,婚姻是错位的,爱情是错位的……《别岁》里的所有的一切,都是错位的。

    把陈乐身上所有的悲剧,都归罪到周树达的身上,显然是不可取的,就像我们不能把周树达个人的逃避与不负责任完全归罪于“上山下乡”运动一样。诚然,大环境或大政策会深刻地影响到个人的命运。但就个体而言,大环境越是糟糕,越是要鼓起勇气去承担自我的责任与使命。这责任与使命,也许并不是国家或历史层面的,而是个体的、家庭的“小”责任,比如说照顾好孩子与妻子,让妻儿的生活不受颠沛流离之苦。因此,陈乐这个人物的闪光点就在于,尽管自己深陷现实的泥淖,他仍极尽所能地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就叙述层面来讲,《别岁》其实是粗粝的。导演的一些小技巧,指向与用心显然过于“昭然若揭”。比如说,陈乐与周树达接陈小康的场面,简直是“历史的重演”。王雅茹的职业身份的设定,大概不是为了揭示“底层人民抱团取暖”,而是为了增添故事的传奇性。或者,为了表示陈乐这个人物超越道德意义上的善恶好坏,是否一定需要王雅茹背负如此沉重的负担与功能呢?就王雅茹而言,她其实可以更出彩、更自信的。

    不管怎样,我喜欢这部电影。导演以极大的野心与悲悯去理解父辈与自我,并努力地弥合历史与现实的错位。

    【详细】
    102192174
  • 快乐橘子皮
    2021/7/8 15:16:23
    快乐仅存在于原始状态的条件下,但却依靠着大家共同向前奋进的心

    总体来说是比较温情的片子,算是非常接地气,同样避免了过多的煽情,讲述的也基本是直叙的方式,前后捎带一些呼应点,最后的结尾也算是比较圆满,这种片子的难点反而在如何能让那些完全没有演技功底的“小球员”们在镜头下自然的表达,不过还是说的过去的。

    影片开始的前几幕镜头,定格在比

    总体来说是比较温情的片子,算是非常接地气,同样避免了过多的煽情,讲述的也基本是直叙的方式,前后捎带一些呼应点,最后的结尾也算是比较圆满,这种片子的难点反而在如何能让那些完全没有演技功底的“小球员”们在镜头下自然的表达,不过还是说的过去的。

    影片开始的前几幕镜头,定格在比赛失利回程乘坐的拖拉机,恰好将拖拉机的0号车牌映入镜头,也无意中完全否定了首场比赛,然后紧接着在片中用俗话说应验了“你的体育是语文老师教的么”这个改编版的段子。

    在看到一开场,和第二场比赛场上的球员五花八门的着装就暗暗想到了,后续会在着装上做一段文章,其实只要参与过球赛的人们都知道只有没有真正自己队服的队伍才会这样,也代表了队员们的不齐心,在小时候获得一件球衣是对参与者莫大的光荣,原本的地方上校舍与操场焕然一新。球场的建设就地取材,用锅底灰、野外的小花,空置的啤酒瓶来完成现代的功用,总之是物品的好与坏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颗进取的心,家长本身的不支持与奋力摇旗呐喊、教练本身气馁与振作、球场本身从无到有、球员本身出走与回归,前前后后都有着许多蜕变,从精神和物质上都着极大的提升。

    向观众传递了快乐仅存在于原始状态的条件下,还原了许多小时候的景象,爬树梢摘槐花、甘肃起伏的丘陵与沟壑、一幅幅窑洞的景象。两个略带羞羞的镜头,也算是北方还有些重男轻女的表露,赢球后男生们站在山巅嘘嘘;与等待发放新球衣的那一时刻,站在床上却犹如已经站在了领奖台上般兴奋,都留下了小女儿孤单的背影。

    从一个侧面反应了在乡村基层的学校撤并校的窘境,面对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流动的差异,基层的小学校入学人数减少;国家、社会公益机构都在推动足球运动向中小学校发展的工作,一个足球,或许每个人踢不上几脚,但却带动了更多的人开展运动。

    【详细】
    13662887
  • Chihyang Chang
    2018/12/18 15:02:17
    黑色黨徒(BlacKkKlansman,2018)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1、談古當然是諷今,因此史派克李沒有必要在黑色黨徒(BlacKkKlansman,2018)最後一段插入這兩年的新聞畫面,若真要置入這些畫面,如果放在片尾字幕結束後,雖然位置僅略作調整,但意涵卻天壤有別,以作為一種補敘形式而非御筆史判,更能維持前面電影的藝術性、故事性與趣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1、談古當然是諷今,因此史派克李沒有必要在黑色黨徒(BlacKkKlansman,2018)最後一段插入這兩年的新聞畫面,若真要置入這些畫面,如果放在片尾字幕結束後,雖然位置僅略作調整,但意涵卻天壤有別,以作為一種補敘形式而非御筆史判,更能維持前面電影的藝術性、故事性與趣味性...  (展开)
    【详细】
    9835262
  • 阻止啊媽嚟
    2022/12/14 4:10:06
    加油啊 twins

    家英哥 鲍姐 他们出现的时候真有被惊喜到 能感觉得出eeg原本对这部戏应该是挺重视的 是有诚意 没有在小打小闹的 到现在这个成品出来 也能看出是被反复审核反复阉???过的 还马赛克了 剧情逻辑线在很多地方也看得出是已经被审到缺失了一块又一块的 所以我很难从现在这个播出成品去看到去评判这部剧原原本本的面貌是怎样的 只能说 这部戏最后能播出就感恩了 毕竟有多少

    家英哥 鲍姐 他们出现的时候真有被惊喜到 能感觉得出eeg原本对这部戏应该是挺重视的 是有诚意 没有在小打小闹的 到现在这个成品出来 也能看出是被反复审核反复阉???过的 还马赛克了 剧情逻辑线在很多地方也看得出是已经被审到缺失了一块又一块的 所以我很难从现在这个播出成品去看到去评判这部剧原原本本的面貌是怎样的 只能说 这部戏最后能播出就感恩了 毕竟有多少好剧 这一刀那一刀 审着审着 最后都给审没了 所以 冲着村史 冲着这个阵容 看得开心 给予支持就是对这部戏的台前幕后最大的鼓励

    而且私心觉得村史两位的演技完全撑起了角色

    JD这个角色 是个顶尖的法医人才 在工作上她有很强大的专业知识和叫人敬佩的职业素养 出了工作 她有自己的小世界 有生活里的小任性 有感情上的小期盼 在遇到凶险时 她会怕到声音发抖但仍然强装镇定 半怂不怂的 最主要的JD这个角色患有让常人很难理解的“高敏症” 而且时不时就在工作与生活中发作 这些都感觉在要求这个角色要看起来跟我们平常人有明显的不同但又不能离我们平常人太远 因为说到底她也只是个应该被正常看待的人 这样的角色感觉很不好演 演得不好 直接就让JD整个吊在半空中 俗称的“尴尬” 但sa在一些细节上的灵动处理 都让这个看似虚空的“高敏症”JD做到了落地 不仅落地了 还可爱了 而且我一直觉得sa的演技是很自然的 这份自然也让JD更人化了更生活了 更让我理解了

    而gil的角色 林小美 人物设定是现在相对来说讨喜的类型 也能给到演员更大的发挥空间 相对的也就更暴露演员的演技短板 我觉得这类型角色演不好的话就单薄得让人只剩“恨”与“无语”了 但gil演得很有看头 让这个角色变得很有空间 这个空间不仅实现了林小美本身在戏里需要迷惑对手戏外需要迷惑观众的需求 更做到了让观众想要进一步去一探究竟 去瞧瞧她林小美究竟几个意思 所以gil演得让我又爱又恨 而且gil的眼神 真心没得说 是值得反复欣赏好几遍的那种好 是每次看都能感慨:Jesus 这女的眼睛好会说话 真的做到了在用眼神表达戏

    不能说两位的演技已经好到顶级好到完全没缺陷 但在我这里 sa让我相信了宋安妍 gil让我相信了林小美 对我而言就够了——让我相信 这就是好演员 是我会继续支持的演员 而且我觉得两位的演技更有在帮补到现在这个被东缺西少的成品 所以 这部戏里 两位真的给到我很大的惊喜 千言万语一句话 很感恩 感谢村史 Charlene Gillian 继续加油吧

    【详细】
    148201158
  • LOONG飞
    2017/11/16 17:51:10
    『临时演员』临时的剧本

    『临时演员』

    一部可挖掘点很多的影片,

    比如狗仔偷拍明星隐私、经纪公司危机公关、倒插门女婿、富商与女明星那些事等等,

    却生生的拍成了一部流水账广告大片,

    剧情推动着广告的进程也是一种本事,

    让那些可挖掘的点只浮于表面沦为噱头,

    最后新闻发布会扔鸡蛋的梗也是没谁了。

    【4分】

    『临时演员』

    一部可挖掘点很多的影片,

    比如狗仔偷拍明星隐私、经纪公司危机公关、倒插门女婿、富商与女明星那些事等等,

    却生生的拍成了一部流水账广告大片,

    剧情推动着广告的进程也是一种本事,

    让那些可挖掘的点只浮于表面沦为噱头,

    最后新闻发布会扔鸡蛋的梗也是没谁了。

    【4分】

    8927352
  • 小笛子
    2019/10/17 12:17:01
    男孩

    1972年的德国,有一个胖乎乎的九岁小男孩叫汉斯彼得,在家人和兴趣广泛的亲戚们的庇护下成长。乍看之下,他可能不像是个受欢迎的孩子,但他有逗人发笑的才能。每天,他在祖母的小铺子里不断提升这种能力。然而,不幸很快发生了。他乐观的的母亲在一次手术之后日渐消沉。汉斯彼得的父亲也在拼命工作中情绪低落,因此大部分时间都把汉斯彼得交给祖母和外祖母照顾。这两位老人都是个性豁达而坚毅的女性。在祖母和外祖母的照

    1972年的德国,有一个胖乎乎的九岁小男孩叫汉斯彼得,在家人和兴趣广泛的亲戚们的庇护下成长。乍看之下,他可能不像是个受欢迎的孩子,但他有逗人发笑的才能。每天,他在祖母的小铺子里不断提升这种能力。然而,不幸很快发生了。他乐观的的母亲在一次手术之后日渐消沉。汉斯彼得的父亲也在拼命工作中情绪低落,因此大部分时间都把汉斯彼得交给祖母和外祖母照顾。这两位老人都是个性豁达而坚毅的女性。在祖母和外祖母的照顾下,汉斯彼得熬过了随之而来的情绪波动,并用他的幽默才华治愈自己心灵上的伤口,同时让身边的人也开怀大笑。

    【详细】
    10579256
  • 风轻云淡s
    2023/1/21 15:09:54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山要爬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伊蒂》讲述了一位老奶奶伊蒂在丈夫去世后,去攀登了一座高山的故事。 女主人公伊蒂的人生真是太糟糕了。她在日记本里写到:我的收入不高,每周只能请一次护士,咖啡厅是我唯一的避难所。这房子像一所监狱。当我想起爸爸,我们的冒险,我发现自己想朝乔治大吼。打扫,护理,打...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伊蒂》讲述了一位老奶奶伊蒂在丈夫去世后,去攀登了一座高山的故事。 女主人公伊蒂的人生真是太糟糕了。她在日记本里写到:我的收入不高,每周只能请一次护士,咖啡厅是我唯一的避难所。这房子像一所监狱。当我想起爸爸,我们的冒险,我发现自己想朝乔治大吼。打扫,护理,打...  (展开)
    【详细】
    14901253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