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666802
  • Weida
    2020/11/3 19:59:25
    一月的第三张脸庞:对一个故事的重新想像

    12950187
  • 不疑
    2020/1/5 18:04:07
    阳光沉默

    电影沉闷而平淡,地中海的阳光灿烂如梦。白西装的viggo像一个深沉的谜,仿佛属于电影之外的另一个故事。去希腊之前打算重看这部电影,却一直没有机会。回来又想起它,它却不像希腊。

    电影大概是想模仿尼罗河上的惨案,在阳光明媚的景色里上演一部艳丽的凶杀。这种复古的情调捕捉的很好,但它却不是一个暴徒的故事,更像一个人内心的流放。

    电影沉闷而平淡,地中海的阳光灿烂如梦。白西装的viggo像一个深沉的谜,仿佛属于电影之外的另一个故事。去希腊之前打算重看这部电影,却一直没有机会。回来又想起它,它却不像希腊。

    电影大概是想模仿尼罗河上的惨案,在阳光明媚的景色里上演一部艳丽的凶杀。这种复古的情调捕捉的很好,但它却不是一个暴徒的故事,更像一个人内心的流放。

    【详细】
    12146173
  • Sour1900
    2018/4/7 0:34:54
    地中海版《水中刀》

    3.5,看到一半的时候觉得可以给到4的推荐值,但最后结局的演绎实在是比较失望。如果想看(伪)青春男大学生Oscar激情演绎重度Daddy issue,强烈推荐来品一品。

    《水中刀》的即视感从头贯穿到尾,再次证明复杂的剧情未必能造就一部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电影,而这正是场景单一、剧情简单而结构极其精妙的《水中刀》得以令人印象深刻之处。这一点在《亡命地中海》中致敬的意味更浓:从第一男主必

    3.5,看到一半的时候觉得可以给到4的推荐值,但最后结局的演绎实在是比较失望。如果想看(伪)青春男大学生Oscar激情演绎重度Daddy issue,强烈推荐来品一品。

    《水中刀》的即视感从头贯穿到尾,再次证明复杂的剧情未必能造就一部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电影,而这正是场景单一、剧情简单而结构极其精妙的《水中刀》得以令人印象深刻之处。这一点在《亡命地中海》中致敬的意味更浓:从第一男主必然是RYDAL开始,他横在夫妻之间的那把“刀”就是他身在异国他乡的语言优势;年龄与阶层的反向差异使双男主之间的关系更为紧绷,故事最后他们在伊斯坦布尔关于女主角的对话,则几乎完全点明了这段典型的波兰斯基式三角关系——你我这样的男人在本质上几乎是共同体(只不过年龄与经验的差距造成了某种暂时性的差异表象)。可惜的是,女主角的设置远不如《水中刀》中的女主在表现夫妻关系上的作用突出和精彩,在《亡命地中海》中有一大半的重心用于展现Rydal严重的Daddy issue,使得三角结构中的一环严重失衡,两名男人之间因这一环的最终缺失而激发了更为复杂而暧昧的对峙。不过其实电影原文标题也算是对此有所表态了。设置在雅典的故事背景则多少又增添了一些古希腊神话的暗示和隐喻。前三分之二的部分节奏非常不错,然而作为一部观众普遍会对整体结构和高潮设置有所要求的商业片,结局泄气得过于严重,短短十几分钟几乎彻底毁掉了前面好不容易塑造起来的紧张悬疑感。

    不过话又说回来,居然看到有评论说这部电影太闷,实在好奇这种观众到底看啥不觉得闷啊……

    【详细】
    9278666
  • 雩心
    2017/7/19 18:11:12
    归宿、边界和失望

    评分偏低了,全程有人在彈幕上吐槽没剧情、太平淡。这还叫没剧情?复古的礼帽和华服不提,从荧幕里形神兼备的地中海风海不提,我阿拉贡的翘臀不提,明媚之下我居然觉得后怕,面上波澜不惊,背后歇斯底里挣扎和无力感挥之不去。影片中古希腊童话梦碎,和持枪的大都市、繁华的居留地纽约哪里还有什么意识上的差别,市井小民的欺骗和肮脏无处不在。

    有影评讲它是毫无悬疑的犯罪纪录片,看完索然,我并不认同,做为

    评分偏低了,全程有人在彈幕上吐槽没剧情、太平淡。这还叫没剧情?复古的礼帽和华服不提,从荧幕里形神兼备的地中海风海不提,我阿拉贡的翘臀不提,明媚之下我居然觉得后怕,面上波澜不惊,背后歇斯底里挣扎和无力感挥之不去。影片中古希腊童话梦碎,和持枪的大都市、繁华的居留地纽约哪里还有什么意识上的差别,市井小民的欺骗和肮脏无处不在。

    有影评讲它是毫无悬疑的犯罪纪录片,看完索然,我并不认同,做为电影的看官,我们很容易处于旁站视角,但这部电影并没有让我轻松置身事外,而是时时刻刻,让我们陷于分裂,怀疑自己:使得我既是一个情景体验或代入者,又是自身思辨的判官,游历其中,深陷其中,而不自知,更不知,到底谁有这把定力去做完全高尚的干净人啊。不管是我阿拉贡王帅演的精明商人,还是一步步亡命尾随的导游,当他们一次次走到危险的“关隘”口,我都不得不深吸一口气,怀疑自己能否也能逃脱利欲的诱惑:遇到带枪要钱的仇家怎么办,我会乖乖就范吗?和妻子/丈夫怒争时我还会有心思考虑到了平地再吵以免摔伤么,根本不会的啊(想太多,有这样的心思就不会吵起来了吧)。多半会和商人一样,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剧情的紧张感真的不在于刀光剑影、枪林弹雨,而是山雨欲来的宿命、阳光明媚尽头的陌路穷途、变幻莫测的利益关心。

    愈往后,愈显此局纠葛:最后的机场陷阱,左边是谋杀指控、身陷囹圄的未来;右边是金蝉脱壳、从此逍遥自在的人生。站在机场这个岔路口,哪个更有吸引力?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我阿拉贡采用的方案是:利用故意遗落的皮箱陷害导游,不能说是商人蓄谋已久的骗局,也不能说贪婪的导游就是活该,这一刻的诱惑可是太考验人性了,而报纸上的目击证人恰恰也给了商人足够的栽赃灵感和借口,借以用之似乎是顺水推舟的选择。而回想影片中比较直白的商人的错误,首先是在酒店杀侦探,他解释是人家有枪不得已而为之;第二次妻子山下惨死,他现场弃尸也可以推脱为意外。然而,真正招来这一切的是此前背后无数见不得太阳光的蝇营狗苟吧。最终也逃不过做贼心虚的心态,像没头苍蝇一样在土耳其街头一命狂奔,闻枪呜呼。商人当然一点也不无辜,他在古遗迹的夜色里,明显具备杀人动机,故因爱生恨,杀了与妻子互有好感的导游,甚至醉酒也不能成其为无罪辩护的理由,电影里我理解的是他故意先行下山而后从背后袭击,这才造成目击者妻子的彻底失控和崩溃,进而又推搡致命。

    看似无可奈何,实则自己早已种下恶因,进而才有无可挽回的恶果:诈骗是源头,无数次盖到他娇妻身上的男人外衣是妒火、是导火索,无视妻子想跳舞的要求是常态,而坟墓是最终的结局。

    再说下印象深刻的草灰蛇线。影片没有什么废笔,很多细节呼应有意思:

    1、遗迹

    古镇下了大巴,女主敲开导游的房门问:有什么值得一逛?真正抱着亡命心的导游根本没心情好么?说了个当地人都会说的:遗迹吧?但当剧情到了逃跑的雨夜,他们在遗迹下躲雨,而女主摔下遗迹,遗体也被抛弃在遗迹废墟里,导游的现场证据也是来遗迹参观的学生们发现的,遗迹历久弥新,是女主“猎奇”的归宿,也是男主摆脱不掉的烙印。

    2、边界

    希腊豪华酒店里,女主真是可爱,穿了丝质的性感睡衣,若无其事的躺在床上,这不算最露骨的性感,但像极了夫妻日常,她本来就不需要在丈夫前遮掩啊,只有外人侦探来了才需要拿被子护身,而当导游和他们一起出发时,又是衣冠楚楚的lady了,这个界限非常明确;而在仓皇辗转到乡镇后,住在公寓酒店内,男主自嘲像纽约的家,然而灯光和空间都显的局促,女主连个正面都没给丈夫,她换衣服时背对男主,依然是那件凹凸有致的丝质睡裙,背面看更是吐血,但与之前脸上的可爱、羞涩和挑逗形成强烈反差,情人之间这些私密的细节变化才会让男主情绪上更加妒忌。同样效果,在海边的长椅上,女主身上披的是导游的衣服,虽然一人一椅躺着,但造成的隔阂感和对导游“越界”、对妻子默许殷勤的愤怒绝对是重量级的。

    3、失望

    很多人都解说过这个关键词,认为导游是男主的儿子,不失逻辑,不过我并不支持,父子的概念出现过很多次,男主也确实在机场过关时冒认做父亲,但我更倾向于每个心怀鬼胎的人都有曾经断链的亲子关系,每个人的性格养成都根源于家庭环境。导游因为商人和父亲相似的脸、多金的穿着打扮而一路追随,何尝不是因为导游的父亲既没有给他足够的财富,也没有给他足够的父爱,而致使他贪图人家的金钱和老婆。剧情后面在机场有关父亲的对话点的太明确,反而有些生硬。男主幡然悔悟对导游小弟说“我让你失望了”虽然和那场对话呼应,但由狡猾的商人变为用情的父亲形象也是有点太快。只有死亡才能有这样的功效吗?没有答案,只有也许可塑的男主去走完剩余的人生。

    【详细】
    86791959
  • 西山
    2017/5/20 0:45:28
    怀旧之旅的佳作
    很好看的一部电影,但要静静地一个人看。
    2015年拍摄的,发生在1962年的一个犯罪加畸恋的惊悚故事。
    影片的背景相当复古,从故事,表演,服装,环境,一丝不苟地还原50年前的地中海周边景色,如果拿来与40年前的类似类型片,比如《尼罗河上的惨案》对比,几乎难以分辨影片的拍摄年代,以至于专门停下来翻看拍摄年代,确实是2015年的制作。
    拍摄用光也是传统的电影技法,虽然没有达到昆汀那种
    很好看的一部电影,但要静静地一个人看。
    2015年拍摄的,发生在1962年的一个犯罪加畸恋的惊悚故事。
    影片的背景相当复古,从故事,表演,服装,环境,一丝不苟地还原50年前的地中海周边景色,如果拿来与40年前的类似类型片,比如《尼罗河上的惨案》对比,几乎难以分辨影片的拍摄年代,以至于专门停下来翻看拍摄年代,确实是2015年的制作。
    拍摄用光也是传统的电影技法,虽然没有达到昆汀那种闪亮的程度,但与电影本身张弛有度的紧张感契合得非常到位。
    也许,我们现在已经被B级,甚至R级的电影熏陶得浮躁而嗜血,不过也要记得,那些美好的景色,往往是静静地从身边流淌而去。
    【详细】
    8550290
  • 净是土
    2016/9/28 13:00:33
    我以为早就贴在豆瓣了的
    有才华,但是遇到严苛的父亲,年轻人离家出走,在希腊物质活着贫瘠但是精神丰富的生活。他让家人伤透了心,即使父亲的葬礼也没有参加,因为他知道即使死了,父亲也不欢迎自己。

    父亲高高在上,却没教导他什么,他的人生都是自己闯出来的。可是他却在希腊碰到——单以作用来说——可以称之为父亲的人,他狡诈、自私、善妒。

    这个人给年轻人带来人世险恶的历练,却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认罪,为年轻人
    有才华,但是遇到严苛的父亲,年轻人离家出走,在希腊物质活着贫瘠但是精神丰富的生活。他让家人伤透了心,即使父亲的葬礼也没有参加,因为他知道即使死了,父亲也不欢迎自己。

    父亲高高在上,却没教导他什么,他的人生都是自己闯出来的。可是他却在希腊碰到——单以作用来说——可以称之为父亲的人,他狡诈、自私、善妒。

    这个人给年轻人带来人世险恶的历练,却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认罪,为年轻人洗脱罪名,同时为自己救赎。
    【详细】
    8104213
  • icy
    2016/8/14 18:37:57
    Two face
    等Rydal到了Chester 的年纪,在镜子中看到的,会是???我所钟爱的怀旧调调,1962年好似,Chester 携着娇妻Colette亡命天涯,步步惊心,处处心机,心不由已又身不由已,先是在希腊杀了私家侦探,后更是在妒火中失手错杀Colette, R被动而又主动的卷入其中,表面的三角关系又参杂着R对亡父难言的情绪。被嫁祸的R带着警察追捕到伊斯垣布尔,Chester 逃跑、被击毙在街头,死前于
    等Rydal到了Chester 的年纪,在镜子中看到的,会是???我所钟爱的怀旧调调,1962年好似,Chester 携着娇妻Colette亡命天涯,步步惊心,处处心机,心不由已又身不由已,先是在希腊杀了私家侦探,后更是在妒火中失手错杀Colette, R被动而又主动的卷入其中,表面的三角关系又参杂着R对亡父难言的情绪。被嫁祸的R带着警察追捕到伊斯垣布尔,Chester 逃跑、被击毙在街头,死前于R的窃听器下揽下全部的罪,最后由R将CH葬在异乡,华丽而优雅……
    Two face, 我的理解是,一面是R、年少轻狂、学富五车、多情易感;一面是Chester,丰华不再,背着娇妻重金,更背着债背着sin,有着致命的吸引力……,二人隐密的心思、各攻心计,亦敌亦亲。两个男人不同生命阶段的互相凝望、浓墨重彩的交织、恩怨,女人,不过是引子。为他们口中最爱的Colette ,即便勾引和杀死、也就只是打上一架,而已。最后付上生命,悄然和解
    竟然译成 蜜月杀机,名字俗得差点没看就扔了?搁箱底N久才翻出来瞄瞄?
    【详细】
    8043456
  • 午夜滴长岛冰茶
    2015/2/7 23:03:18
    古代悲剧的故事还真是力量强大经久不衰
    1. 演的虽然是现代剧,但冥冥之中却是个《俄狄浦斯王》为脚本改编的故事。地点,父子关系,虚妄的乱伦,这些都指向了古典希腊悲剧。但最后还是讲述了一个圣徒般救赎的故事。
    2. 克里斯汀邓斯特,终于恢复了猪妹的本质,如同摆脱萝莉时代后的一本片子。不过长得丑归长得丑,但是演技还是妥妥的赞的。
    3. 阿拉贡依旧是阿拉贡,帅气依然。
    4. 年轻的男主角从左下侧45°仰视的时候和年轻时候的阿尔
    1. 演的虽然是现代剧,但冥冥之中却是个《俄狄浦斯王》为脚本改编的故事。地点,父子关系,虚妄的乱伦,这些都指向了古典希腊悲剧。但最后还是讲述了一个圣徒般救赎的故事。
    2. 克里斯汀邓斯特,终于恢复了猪妹的本质,如同摆脱萝莉时代后的一本片子。不过长得丑归长得丑,但是演技还是妥妥的赞的。
    3. 阿拉贡依旧是阿拉贡,帅气依然。
    4. 年轻的男主角从左下侧45°仰视的时候和年轻时候的阿尔帕西诺相似度爆表好不好,长睫毛眨眨的极其性感的有没有。流利的希腊语就更有加分了好不好。
    5. 罪每个人都有,诈骗犯最后录进的话完成他人性的救赎,而男主也在他的墓前完成了自己的救赎。
    【详细】
    7371293
  • 会末
    2015/1/27 16:57:05
    让人昏昏欲睡准备去看原著
    带着期盼去看完了整部片子,确实还是有点失望的。剧情没有跌宕起伏的各种高能或是打斗,也不似文艺片能给人任何思考或是回味的感觉。好好的故事拍的冗长又无聊……小导游到底仰慕夫妻中的谁也没表述清楚,亦或是都仰慕?还有一点特别心塞但与影片无关之处,就是我的阿拉贡啊!维果大叔果然也是老了,唉T T
    带着期盼去看完了整部片子,确实还是有点失望的。剧情没有跌宕起伏的各种高能或是打斗,也不似文艺片能给人任何思考或是回味的感觉。好好的故事拍的冗长又无聊……小导游到底仰慕夫妻中的谁也没表述清楚,亦或是都仰慕?还有一点特别心塞但与影片无关之处,就是我的阿拉贡啊!维果大叔果然也是老了,唉T T
    【详细】
    7358143
  • Eva
    2015/1/19 21:08:39
    毁好片的那些名
    滴滴打车积分换领的猫眼电影APP端的赠票,这就是O2O,时代在变,你都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包场了,很好看啊,果然是向希区柯克致敬的小片,紧张得真细腻,蜘蛛侠老婆也都只能当花瓶了。大叔会错了小帅哥的意,不剧透了,满满的忧桑。不装逼的文艺小悬疑,强推一下。
    老公说只有中国人才会翻译成亡命地中海,那么问题来了,原名叫什么。我说:父亲,老公说太剧透了。我叫着说:葬礼,处女座的他昂起骄傲
    滴滴打车积分换领的猫眼电影APP端的赠票,这就是O2O,时代在变,你都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包场了,很好看啊,果然是向希区柯克致敬的小片,紧张得真细腻,蜘蛛侠老婆也都只能当花瓶了。大叔会错了小帅哥的意,不剧透了,满满的忧桑。不装逼的文艺小悬疑,强推一下。
    老公说只有中国人才会翻译成亡命地中海,那么问题来了,原名叫什么。我说:父亲,老公说太剧透了。我叫着说:葬礼,处女座的他昂起骄傲的头颅说还是透。靠!总不能叫地中海之花吧!搜到海报一看,好吧,也不过如此嘛……双面之旅?一面之缘?放过我吧!文案之家。老公最后叹了口气,悠悠的说:还是亡命地中海吧!
    总之,亡命XXX,XXX总动员,都是毁好片的名字啊!豆瓣才。5.9,我觉得起码8以上,或许好久没看这种类型的片了,我自首自己的过誉罪行。
    朋友说可以叫,俾面派对,呵呵,也不错。
    【详细】
    7349377
  • 沈轻筠
    2015/1/18 21:00:25
    根本没女主什么事嘛
    已经上映多时,所以也不存在什么剧透不剧透了。

    完全是冲着Viggo叔和希腊地中海去的。之前就看了介绍——“男二被谈吐优雅的男主和漂亮的女主所吸引”——女主漂不漂亮仁者见仁,咱就不评论了。Viggo叔虽然比起人皇时老了,但魅力依旧。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男二真的是被女主吸引的吗!!!
    男二那命中注定的第一眼和第二眼看的都是男主,放在耽美小说里百分百的命运邂逅。也没看出男二有多喜欢
    已经上映多时,所以也不存在什么剧透不剧透了。

    完全是冲着Viggo叔和希腊地中海去的。之前就看了介绍——“男二被谈吐优雅的男主和漂亮的女主所吸引”——女主漂不漂亮仁者见仁,咱就不评论了。Viggo叔虽然比起人皇时老了,但魅力依旧。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男二真的是被女主吸引的吗!!!
    男二那命中注定的第一眼和第二眼看的都是男主,放在耽美小说里百分百的命运邂逅。也没看出男二有多喜欢女主,就Viggo叔一天到晚神经兮兮在怀疑。女主洗了,男二就紧张了一下,然后就逃了,作为对比,男主死的时候那个悲痛哦、流泪,男二还问男主葬在哪里想去看看他,真相大声问一句,你还记得希腊遗迹里的女主吗?
    还有最后的杀手锏,那个手链,居然埋在了男主,若换做是在b站,一定会有人刷yoooooooooo吧。
    总之一句话,这就是披着恋父情结的基情啊,难怪故事发生地要在希腊,这里不恋父不基情还叫希腊吗
    【详细】
    7347402
  • 死理性派
    2015/1/17 22:26:55
    贯穿全剧的父子关系
    没做一点功课,完全不明觉厉的情况下被拉进电影院。地中海的旖旎风光、60年代的复古服饰、古迹遗址的神秘庄严、异域风情的真实体验都很适合我的口味。不过传说中的惊悚、希区柯克没有看出来,也没有高超的骗术,刺激的打斗与逃亡,只是一些地方会稍微感到有些意料之外。
    最为印象深刻的是影片中不时点到的父与子。包括年轻导游接到父亲去世的家信,解释关注男主角是因为对方像自己的父亲,父亲与少年导游的照片,两位男主
    没做一点功课,完全不明觉厉的情况下被拉进电影院。地中海的旖旎风光、60年代的复古服饰、古迹遗址的神秘庄严、异域风情的真实体验都很适合我的口味。不过传说中的惊悚、希区柯克没有看出来,也没有高超的骗术,刺激的打斗与逃亡,只是一些地方会稍微感到有些意料之外。
    最为印象深刻的是影片中不时点到的父与子。包括年轻导游接到父亲去世的家信,解释关注男主角是因为对方像自己的父亲,父亲与少年导游的照片,两位男主角关于自己父亲的对话,两人冒充父子躲过检查,最终男主角对导游说的话。父亲与儿子的暗示与明示一直贯穿剧情始终。
    两个人并非现实中的父子,但是两个人都同样有着不安分的内心、对金钱的渴求、对美女的爱恋,就像同一个人的不同阶段。现实中两人都对自己的父亲很失望,金融家抱怨自己的父亲是卡车司机没有文化,导游父亲传授给他多门外语却不能令儿子感受到父爱。而现实中两人却都在使用父亲传授的技能来立足和谋生。电影借助男主角的口说明了父亲一直都在让儿子失望,随着年龄的老去,“父亲”唯一能留下的就是一个爱自己的美女,而亡命天涯的途中,年轻人慢慢将这唯一也要夺取。最终“父亲”彻底输了,再一次让“儿子”失望,但他在临死前给了“儿子”自由。

    【详细】
    7346519
  • 蓓蓓的电影世界
    2015/1/15 22:12:26
    只是向希区柯克致敬而已,没有出彩的地方
              因为一直信得过邓斯特选片的判断力,她参与的电影,哪怕不是一部纯粹的好片,也至少是一部制作精良的商业片。而且《亡命地中海》整个故事发生在希腊意大利这一代,异域背景,处处都让人觉得神秘紧张。

          &nb
              因为一直信得过邓斯特选片的判断力,她参与的电影,哪怕不是一部纯粹的好片,也至少是一部制作精良的商业片。而且《亡命地中海》整个故事发生在希腊意大利这一代,异域背景,处处都让人觉得神秘紧张。

               后来得知这部电影是向希区柯克致敬。说来惭愧,一直很喜欢希区柯克,但是对于希区柯克的片子,我真的没有研究得很透彻。一说到希区柯克,不外乎佛洛依德精神上的惊悚,紧张,危险和不安。当然,还有他爱在自己电影里露出大胖身躯的传统,以及开创的好几个拍摄方式的先驱(这个可以看我之前写的他的电影的博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9424700101e1l3.html)但是抛开这些,希区柯克的片子还有一些什么因素呢?看完《亡命地中海》这部影片,我回家想了一下,我觉得这是这部影片向他致敬的几个地方:

    电影章鱼烧:输入moviezys 关注

    1 短时间内人物的相识

               在希区柯克的故事里,故事的发生不外乎就是人的构成。而希区柯克的电影里人物都是在片头才相识,然后就再也分不开了 ,不然就不会有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惊心动魄的事情。我们总是会觉得每个人看起来都不像出场时的身份那么简单,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谜,一直要等到故事发生之后才慢慢的抽丝剥茧的让每个人隐藏的真相浮出水面。这些也是制造故事性的关键之一,因为没有什么故事会离开人发展,而我们最关心的还是人的心态和行为在事故发生时的变化。

     

    2 冲突性不断

               这类电影的紧张气氛就是停不来下的节奏。冲突因为人的心理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其实希区柯克的很多电影表现的都是人类在遇到特殊紧急情况下展露出来的本性,没有明确的善恶之分,只有人性丑恶自私却又善良怯弱的矛盾本位。



    3 完满的结局

                希区柯克的电影有一个本事就是紧张也让你紧张了,但是结局大多数是大快人心的。比如此片里,邓斯特的死是一个意外,但是其实想想也不意外。因为她并不是一个看上去那样的稳重善良大方。她爱钱,明知道丈夫的钱是赃物,是“盗窃”而来,她依然享受挥霍购物的乐趣。所以她意外的死在丈夫手下想来也是一种因果报应。而这位丈夫不仅骗钱,还为了守钱而误杀人,接下来的逃亡路他的神经已经逐渐走向崩溃,不相信任何人,苟且偷生,他的死其实对他是一种成全。而这位因迷恋美色想趁机捞钱的导游被无辜卷入这起案件也就不足为奇了,只是最后丈夫在死之前临终语里澄清了导游的清白,也算是有一点良心。本来导游并没有做了任何伤天害理的事儿,如果最后还被冤大头的整到监狱里就确实有点憋屈,还好此片没有装这个怪。

                总的来说,此片还是按照常规出牌,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正如此文一样,都是为了给希区柯克致敬而已。
    【详细】
    73441677
  • 方聿南
    2015/1/10 22:14:14
    为惊悚片正名
    有个女性朋友跟我说,看一个男人靠不靠谱,跟他去旅行一趟就知道了。所谓旅行,不是规划好行程路线,也不是跟团住酒店大血拼,而是被抛到荒野郊外,人生地不熟,最好连语言文化不通,自谋出路,才能看清一个人的质地。

    普通人是很少有机会这么体验的,除非你误杀了人,把护照落在酒店里,逃亡路上一面要瞒着妻子,一面要依靠不实诚的小年轻,还得顾着一大箱钱,那本性就容易露出来了。吾王维果·莫腾森亮相时还是个
    有个女性朋友跟我说,看一个男人靠不靠谱,跟他去旅行一趟就知道了。所谓旅行,不是规划好行程路线,也不是跟团住酒店大血拼,而是被抛到荒野郊外,人生地不熟,最好连语言文化不通,自谋出路,才能看清一个人的质地。

    普通人是很少有机会这么体验的,除非你误杀了人,把护照落在酒店里,逃亡路上一面要瞒着妻子,一面要依靠不实诚的小年轻,还得顾着一大箱钱,那本性就容易露出来了。吾王维果·莫腾森亮相时还是个颇有气度的长者,虽然透着一抹商人的精诈,但没有害人之心,老夫少妻也不显得别扭,可以一旦踏上亡命途,顿时显出唯利是图,过河拆桥,两面三刀的本色来,妒火中烧之旺更是令妻子作呕,也许每个娶了少妻的富老头,内心都有这份焦虑在翻滚吧。

    本片可以为惊悚片正名。它们可不是口味偏淡的恐怖片,更没有让人半夜睡不着的骇人画面。惊悚一词,概括来说,就是让人情绪紧张。这种紧张体现在深夜来访的私家侦探,在走廊拖尸体时的提心吊胆,编织谎言时的心跳加速,在漆黑的地下墓穴微光而行,看到自己的照片出现在报纸头版,在临检的队伍中被警察点名。它代表着观众对角色的一种感同身受的担忧,即使你并不认同他的所作所为。国内电影人出于某些原因无法制作货真价实的恐怖片,那些退而求其次之品引人曲解了惊悚片之意。像《亡命地中海》这样不掺任何杂质的纯惊悚片,应该能揭示这个类型原本的面貌。

    同名小说的作者派翠西亚·海史密斯成名作是希区柯克的《火车怪客》,此外还有《天才雷普利》系列代表作,她笔下的故事往往包含两个男人的交锋,而且双雄搭配固定,一个是希区柯克式的无辜者,心肠不坏但缺少心机和阅历,加上运气不好被卷入犯罪的漩涡,另一个多半心怀鬼胎,处心积虑暗算对方,最后不免也要付出代价。明明是女作家,却擅长写男人心理,形成比照的是另一位男作家西德尼·谢尔顿,偏爱塑造女主人公。

    影片带人游览希腊周边的名胜古迹,整趟地中海之旅比《007最高危机》更贴地气。异域风情加上谎言欺骗,前几年还有一部《致命伴旅》,不过两者相似仅限视觉印象,本片并没有个操控一切的智囊,也没有统揽一切的大骗局,有的只是不断的肮脏算计。小向导未能参加父亲葬礼的副线多次强调,我一度觉得与欺诈案有所关联,进而联想他特地赶来复仇云云,事实证明真是想多了。双方交换对父亲的回忆,以及假扮父子蒙混过关的情节,暗示着小向导对老诈骗犯作为替代父亲形象的移情,不过这方面模模糊糊,聊胜于无,不知原著是否有更多描述。

    电影遵照了原小说的时代背景,因为数码设备缺席之下,这个故事才能顺理成章上演。现代科技可以制造许多便利,但对于上演那些旧时代的阴谋却是个阻碍,一部手机就能让逻辑崩溃。那个女人爱批头巾,男人戴着礼帽,行为举止颇有贵族古风的年代,远比人人揣着数码制品的当下,更适合充当心理惊悚的舞台。(文/方聿南)
    【详细】
    73351185
  • 梦里诗书
    2014/12/23 12:42:54
    诗情画意的亡命
    文/梦里诗书


    电影将时间定格于上世纪60年代,镜头聚焦希腊,《亡命地中海》细致入微的复古让人很难相信这是一部今时之作,没有飙车追逐,也不曾险象环生,剧情虽泛善可陈,却被包裹上了一层太美的糖衣,那写满复古的诗情画意,契合着这场唯美悲情的亡命之旅。


    老奸巨猾的诈骗犯切斯特与他年轻貌美的妻子,一个并不实诚的向导吕达尔,三人微妙的逃亡组合构筑了这部电影的人物架
    文/梦里诗书


    电影将时间定格于上世纪60年代,镜头聚焦希腊,《亡命地中海》细致入微的复古让人很难相信这是一部今时之作,没有飙车追逐,也不曾险象环生,剧情虽泛善可陈,却被包裹上了一层太美的糖衣,那写满复古的诗情画意,契合着这场唯美悲情的亡命之旅。


    老奸巨猾的诈骗犯切斯特与他年轻貌美的妻子,一个并不实诚的向导吕达尔,三人微妙的逃亡组合构筑了这部电影的人物架构,电影伊始西装革履,谈吐优雅的切斯特带着妻子悠闲的游历世界,而被客户雇佣的私家侦探,终于在希腊找到了这个骗子,切斯特失手杀了侦探,吕达尔决定帮助他,于此拉开了这段亡命旅程,电影在悬疑的塑造上并不出彩,随着剧情的推进,切斯特步步陷入泥潭,再次意外的杀了妻子,自已也被警察枪杀,最终的忏悔认罪救了被其陷害的吕达尔,这并非一部动作类的枪战大片,在地中海的风景间,导演想做的是一探人性的深浅。


    吕达尔为什么要帮助一个杀人加诈骗的罪犯逃亡,一面当是看重切斯特的钱财,一面则是爱上了他的妻子,而更深的隐喻则是吕达尔对未能参加父亲葬礼的愧疚而产生了对神似父亲切斯特的恋父情节,从开篇的家信中不难看出他与父亲间的矛盾心结,而对于博学又优雅的切斯特产生了一种另类的好感,但切斯特作为一个老成的骗子,他所想的是并不希望吕达尔接近自已的妻子,是如何甩掉这个以无用的向导,电影希望在一个三者间的爱情故事里,填充一个人性的内核,但对于“父亲”的概念一直模糊未有思路,而在剧情内容上也未有展现人性深度的能力,电影有着如诗之情,但却蹩脚而苍白。



    你很难去界定《亡命地中海》中那复古的暖色与绝美的风光是一种成功还是失败,作为一部标榜惊悚悬疑的类型片来看,电影难见悬疑更未闻惊悚,太过唯美的镜头质感更无法使电影营造一种惊悚悬疑的氛围,可这部《亡命地中海》屈指可数的亮点又仅源于此,欧式的复古怀旧在电影中是如此的精致,那醉人的美景仿若去定格每一帧能成为一张画卷,让人对那地中海的国度满怀憧憬,电影有着绝然的古典浪漫氛围,却没有一个能感人至深的故事,确是颇令人遗憾的。



    这是一部有着爱与救赎的诗情,也有着美不胜收画意的电影,但导演编剧的不善却未能赋予其以灵态,与经典佳作可谓一步之遥,但这一步却也是遥不可及。
    【详细】
    7273977
  • 昕斐铄砼
    2014/10/26 14:24:50
    蜜月杀机,优雅的流亡
    也许电影的译名太具有欺骗性。TWO Faces of Jaunury,翻译为《蜜月杀机》,归类还是惊悚片,实在是太诡异了。现在已经有明显的案例证明好的电影译名对营销的重要了。其实这里并没有什么蜜月,所谓杀机也不过是意外。那么two faces 到底是which two?
    切斯特,一个狡猾果断的金融诈骗犯,消瘦的脸庞,波浪的金发紧紧贴在头顶,目光如炬的眼神。这副造型让我不由得想到巴尔扎克笔下的
    也许电影的译名太具有欺骗性。TWO Faces of Jaunury,翻译为《蜜月杀机》,归类还是惊悚片,实在是太诡异了。现在已经有明显的案例证明好的电影译名对营销的重要了。其实这里并没有什么蜜月,所谓杀机也不过是意外。那么two faces 到底是which two?
    切斯特,一个狡猾果断的金融诈骗犯,消瘦的脸庞,波浪的金发紧紧贴在头顶,目光如炬的眼神。这副造型让我不由得想到巴尔扎克笔下的银行家高布利塞克,当然我们的切斯特更加在穿着方面更加考究,是西装革履,衬衫领带。在繁华的大都市纽约,这自然是再正常不过的商务装扮了,可是在已经落魄两千年的希腊,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了。这里刚刚经过二战的炮火洗礼,这里的人习惯了闲散的生活方式,虽然这里是欧洲文明的起源,可是这里却成了文明世界的没落之处。
    在他的行李箱中,除了大笔的美金和西装外,他还带了好几本书。当切斯特坐在床上拿认真阅读或者在街边的餐饮座椅上捧起一本书时,很容易想到Viggo在《GOOD》中饰演的教授。Viggo本人就是文质彬彬儒雅出尘的艺术家,这时候简直不需要任何刻意的演出。
    冤家找到了他们,不知道是出手过重还是有意为之,他杀死了侦探。切斯特因为受到被自己坑害的客户的威胁带着妻子开始了悠扬的流亡历程。然而问题在于,他不是一个人逃难,他带着自己的妻子,他深爱着的妻子。男人可以风餐露宿,披星戴月,但是这对女人就太残酷,何况是一个习惯了都市生活养尊处优的贵妇。流离他乡对切斯特来说或许是刺激的挑战,但是对于他的妻子则是噩梦般的折磨。切斯特以为可以像自己想的那样风头一过就可以回归自己曾经的生活,可是上帝是喜欢掷骰子的。
    在纽约,他有豪华舒适的大别墅,他可以挥金如土;在希腊,迫于无奈,他只能住普通的旅店,他精打细算。而相同的是,勾心斗角,提心吊胆。对于切斯特这样胆识过人,权谋纯熟的人来说不是什么问题,他对自己的能力有着足够的自信,用不了多久他可以继续曾经的风光日子。好学的切斯特,在希腊这种知识的圣地西方文明的起源并不是什么坏事。

    年轻的向导卷入了这个案件,或者说被切斯特拉下水了。没有护照,靠着向导的人脉逃到克里特岛。克里特,神奇的地方,古希腊世界的一部分,却又与希腊城邦有着巨大的差异。吕克贝恩说过,《这个杀手不太冷》必须选择纽约作为故事发生的地点,一个人消失了不会引起任何的关注的城市。可是宁静的希腊不同,一桩命案打破了所有的安宁,如同闪电划破寂静漆黑的夜空。风风雨雨,广播,报纸,电视……切斯特坑蒙拐骗,依旧不以为然,可是对于女人无处可逃的感觉足以摧毁她的意志。
    如果说剧情,该片乏善可陈,能给我写的材料没有多少。本片精华就在于男主角切斯特和妻子克莱蒂以及年轻向导利达尔之间微妙的关系。剧情没有什么大开大合,所以能否抓住观众就要看导演对冲突的体现把握能力和演员在表演细节上的造诣了。切斯特和利达尔的对手戏,开始并不明显。切斯特举止优雅,谈吐极具修养,富有学识,当然他的富有也对利达尔很有吸引力。当三人开始逃亡时,这些吸引都烟消云散了,新的吸引力来自切斯特的妻子克莱蒂。切斯特想借此利用利达尔地头蛇的价值,却没想到偷鸡不成。克莱蒂很欣赏利达尔这个年轻人,不断表现对他的好感,这让切斯特感到很不自在,如同芒刺在背。只是这颗扎在背上的芒刺不能简单粗暴得拔掉,因为他是护照的关键。切斯特只好好用酒精来压制自己的不满,但是醉酒后的切斯特却让自己更加被动。不幸发生了,切斯特是美国人,不是法国人,怒不可遏的他冲向人群中要狠揍利达尔。这里是希腊的克里特,不是纽约,人群骚动,警察立马出现,好在切斯特尚有一丝理智。所有的媒体信息让利达尔知道了命案的真相,但切斯特这个资深诈骗犯轻车熟路,轻描淡写的三言两语就让利达尔承诺保守秘密。可惜恋爱的男人是没有智商的,嘴上把不住风,克莱蒂还是知道了。脆弱的女人,原本就厌恶了这种四处逃亡奔波的日子,又背上命案被当局缉捕,心理防线彻底崩溃,行为完全失控了。切斯特酝酿了一个阴谋,原本可以轻松实现,但是克莱蒂是不可控因素。
    利达尔是个非常聪明的年轻人,和老谋深算的切斯特相比还是太嫩,不过他还是找到了船上的切斯特。切斯特总是通过提到利达尔的父亲来讥讽利达尔,其实并不怎么奏效。在机场切斯特还是摆了利达尔一道。利达尔聪明,但是并不高尚,见识和经验也不足。禁不住诱惑打开了切斯特的行李箱,却没有大把现金。对金钱关注让他错失了逃跑的机会以及对切斯特金蝉脱壳的察觉,等来的是警察的逮捕。
    这一段中,死去的克莱蒂已经不重要,自己如何活下去才是最关键的。利达尔也还想要一笔配得上自己冒险的丰厚报酬。本来切斯特以为自己已经彻底摆脱利达尔了,却没想到他会在伊斯坦布尔接到警方的电话。这里剧情有个硬伤,以切斯特的智慧应该不难嗅到警方的介入。另外希腊的一桩命案怎么会追查到土耳其呢,在中国一个杀人犯逃到另外一个省也很难找到了,何况土耳其和希腊之间两个国家,虽然地理很近但是文化等方面差异过大,而两次命案能否足以让一个国家动用警力追查到另外一个国家。
    切斯特在逃亡时中弹,而在临终前他将所有罪责揽到自己身上,这样就解救了利达尔。利达尔还年轻,也许切斯特一些美好的品质,哪怕是伪装出来的都足以改变利达尔。这是一个一生做过很多错事的人临死前能够做的最后的忏悔。利达尔安葬了切斯特。
    大家都清楚,维戈接片子非常讲究,本片的情节其实非常简单,一个金融诈骗犯带着妻子亡命天涯,一个年轻人爱上了他的妻子,为了摆脱年轻人发生意外造成妻子的死亡,逃跑时利达尔被捕,配合警察抓捕切斯特,切斯特中枪死亡然后忏悔。
    这么简单浅显的剧情显然不是导演要表达的东西,利达尔和切斯特之间有个很重要而特殊的话题,就是利达尔的父亲。利达尔的父亲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切斯特经常故意提起利达尔的父亲来敲打他,很难判断切斯特是否知道利达尔对父亲的虚假描述。但是很明显利达尔和他父亲之间有很深的矛盾,这是利达尔内心深处的一个心结。利达尔或多或少看到切斯特身上有一个好父亲的影子,加上他的财富,这构成了切斯特对利达尔的吸引力。切斯特伶牙俐齿,每次提起利达尔的父亲都能够在嘴仗上占上风。这种隐秘的东西其实很难体现,我认为这才是导演想要表现的一个亮点,而维戈本身就是一个好父亲。维戈在戛纳电影节接受采访说你一看就知道这不是片子不是第一次干这活的家伙拍的。所以我认为是导演功力不够,不能展现自己想要的亮点,同时其他方面也显得不够有张力。
    【详细】
    71652664
  • 七重
    2014/10/12 2:57:42
    比想象中的好多了
    电影节没刷到的片,在飞机上补完了。

    之前看评分太低,以为有多烂,冲着KK的颜还是果断看了。

    其实很不错啊。


    缓慢但绝不拖沓的剧情设定,金黄色的地中海调子,加上分崩离析的完美维果,还蛮棒的。

    最喜欢的,还是那种no judging的世界观。

    谁在乎钱从哪里来呢,猫眼的女孩无所谓,导游无所谓,最重要的就是在亡命之途上抛洒美金
    电影节没刷到的片,在飞机上补完了。

    之前看评分太低,以为有多烂,冲着KK的颜还是果断看了。

    其实很不错啊。


    缓慢但绝不拖沓的剧情设定,金黄色的地中海调子,加上分崩离析的完美维果,还蛮棒的。

    最喜欢的,还是那种no judging的世界观。

    谁在乎钱从哪里来呢,猫眼的女孩无所谓,导游无所谓,最重要的就是在亡命之途上抛洒美金尽情人生呀。
    【详细】
    7125206
  • 诗酒趁年华
    2014/9/23 21:33:37
    骗子的两面人生
            自作孽不可活,一步错步步错。Chester因为诈骗客户的钱而遭追杀,而后在酒店失手杀了私家侦探,因为妒忌Rydal吸引自己的老婆Colette而对其下手,并因此引发与老婆的争执造成Colette掉下台阶摔死,在机场又设计陷害Rydal被捕,“你不该陷害我是杀害她的凶手”,Rydal给Chester的电话
            自作孽不可活,一步错步步错。Chester因为诈骗客户的钱而遭追杀,而后在酒店失手杀了私家侦探,因为妒忌Rydal吸引自己的老婆Colette而对其下手,并因此引发与老婆的争执造成Colette掉下台阶摔死,在机场又设计陷害Rydal被捕,“你不该陷害我是杀害她的凶手”,Rydal给Chester的电话里已经提醒了Chester自己犯的错误,最终Chester命丧土耳其。

            看完影片思考了几个问题:

            Rydal为什么一直注意和帮助Chester MacFarland夫妇,是Rydal 自己说的看Chester像自己的父亲,还是因为迷恋上了Chester的老婆Colette,抑或两者兼而有之?
            Rydal为骗共处的女大学生,不好讲自己喜欢Colette,所以说自己注意Chester MacFarland夫妇是因为看Chester像自己的父亲,事后却显示出Rydal对Colette非常在意,最终迷恋上了Colette;但是也不能排除Rydal说的有可能是事实,一是Chester本人首先注意到Rydal一直在注意他,二是Rydal的信件和照片显示他确实在意自己的父亲,而且父亲的照片与Chester有一些相像。

            Rydal和Colette睡过没有?
            Chester一直猜疑自己的老婆Colette和Rydal睡过,但是Colette在Chester酒后闹事后没有承认,Colette是三人中最诚实最不会说谎的人,Rydal最后在咖啡店和Chester的对话里说自己睡了Colette应该是为了激怒Chester承认自己的罪行,但是也很难完全断定。

            Colette的真名是什么?
            Rydal在土耳其的咖啡店问Chester要Colette的照片,问Colette是不是她的真名,Chester没有回答。根据推断Colette应该她的真名,因为Chester在死之前声明自己的本名就是Chester,被追杀的也是Chester,所以Colette没有必要在失去护照前被迫改名。

           Chester死之前为什么帮Rydal开罪?
           这个问题值得思索,是两个骗子最后惜惜相惜?在同类面前不必伪装也伪装不了,反而彼此之间可能还有一丝真诚。还是因为他们都真实的爱上了一个女人?Chester虽然忌恨Rydal,但是最终被他的爱感动。抑或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还有Chester死之前那句“让你失望了”是什么意思?没有虚伪行骗到底还是没有尽到一个假父亲的职责?

           影片的最后Rydal应该已将Chester作为一位父亲对待,弥补了缺席父亲葬礼的遗憾,也将至爱Colette还给了Chester。
    【详细】
    71081659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