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31788
  • do nothing
    2020/2/17 0:16:16
    片尾的光是刻意曝光过度

    掐指一算,已在家中呆了二十多天有余了,真没想到自己能够在家宅这么久一一按说自己平时也算比较宅的那种类型了,可是这次能抗这么久也是出乎人的意料的。我小姨家在厦门,她们那边家和小区就没有什么管制,说来真是令人好生羡慕。母亲在家渐渐地也变得无事可做,父亲自去了隔离区工作之后也有将近二十天再未回过家过了。说来说去,,自己的小日子也是过得既轻松又紧张的。在家拉系统课,照明一节蔺海元老师用了两部示例影片

    掐指一算,已在家中呆了二十多天有余了,真没想到自己能够在家宅这么久一一按说自己平时也算比较宅的那种类型了,可是这次能抗这么久也是出乎人的意料的。我小姨家在厦门,她们那边家和小区就没有什么管制,说来真是令人好生羡慕。母亲在家渐渐地也变得无事可做,父亲自去了隔离区工作之后也有将近二十天再未回过家过了。说来说去,,自己的小日子也是过得既轻松又紧张的。在家拉系统课,照明一节蔺海元老师用了两部示例影片,一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还有一部就是眼下肖央的这部《父亲?父女篇》。肖央这两年感觉很火,记得关闭小区之前还在电影院中才看过他的那部在泰国拍摄过的悬疑片,这又没过多久又因为系统课的原因又看了他的《父亲?父女篇》,存在感不低了。说起电影院,感觉像是一种很遥远的存在了,天天在家,没有朋友,没有亲人,没有路人,体会了一把《都灵之马》的赶脚。

    【详细】
    12263372
  • 拖延症晚期
    2019/9/27 10:12:05
    父爱

    父爱如山,母爱似水;虽然故事很俗套,但生活不就是这些俗套的事组成的么,父亲的爱很多时候都是默默的、拐弯抹角的,他只是不善于表达,不善于表现,但并不代表他不爱你,人生能有多长呢?长到几世同堂,也可以短到白发人送黑发人,世上是没有后悔药买的,希望每个人都好好珍惜父母的爱,好好陪陪父母,然后。。。体检真的很重要,一定要定期检查。

    父爱如山,母爱似水;虽然故事很俗套,但生活不就是这些俗套的事组成的么,父亲的爱很多时候都是默默的、拐弯抹角的,他只是不善于表达,不善于表现,但并不代表他不爱你,人生能有多长呢?长到几世同堂,也可以短到白发人送黑发人,世上是没有后悔药买的,希望每个人都好好珍惜父母的爱,好好陪陪父母,然后。。。体检真的很重要,一定要定期检查。

    【详细】
    10531169
  • 潇子
    2019/3/8 19:02:11
    他是世界上最爱你的男人,没有之一!

    父亲对女儿的爱是深沉而含蓄的,不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而是通过细节来体会的。比如影片中父亲雷打不动地天天接女儿放学;比如为了怕女儿受委屈,而不再娶妻,独自将女儿抚养长大;再比如,本能对靠近女儿的男生充满敌意。就是这些细节,让观众产生了共鸣,为之感动。

    这是一部没有煽情,没有怪异的情节,讲述的就是那些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故事,却题材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唯一

    父亲对女儿的爱是深沉而含蓄的,不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而是通过细节来体会的。比如影片中父亲雷打不动地天天接女儿放学;比如为了怕女儿受委屈,而不再娶妻,独自将女儿抚养长大;再比如,本能对靠近女儿的男生充满敌意。就是这些细节,让观众产生了共鸣,为之感动。

    这是一部没有煽情,没有怪异的情节,讲述的就是那些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故事,却题材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唯一的不足,就是篇幅太小(片长仅四十几分钟),有的情节就用一个镜头,一闪而过,导致观众看到后面的有的地方看不懂。但是,导演要表达的情感,观众都get到了!

    看完这部影片,笔者哭的稀里哗啦的,很想冲动一下,狠狠地抱一下父亲。碍于笔者一大把年纪了,就忍下来了。笔者在心里暗暗下决心,以后好好地对待父亲。毕竟,他是这世界上第一个抱我的男人,第一个亲我的男人,也是这世界最爱我的男人,没有之一!

    【详细】
    10030409
  • 许三金
    2018/12/6 22:06:01
    时光,你且慢走

    “可是你不在我身边,托清风捎去安康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变老了,只愿岁月长留与你相伴。”仅用半个小时的微视时长让人泪流满面,只愿时光你且慢走。

    就像很多故事的开头一样,这同样荒诞不拘和充满了黑色幽默。父女题材多次被广大编辑所改编,可每一次都让人催泪。本片也同样剧情十分朴实,做警察的父亲离婚,负伤,经历生老,最终老年痴呆,貌美如花的女儿放学,早恋,经历叛逆,最终结婚。通过朴实的

    “可是你不在我身边,托清风捎去安康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变老了,只愿岁月长留与你相伴。”仅用半个小时的微视时长让人泪流满面,只愿时光你且慢走。

    就像很多故事的开头一样,这同样荒诞不拘和充满了黑色幽默。父女题材多次被广大编辑所改编,可每一次都让人催泪。本片也同样剧情十分朴实,做警察的父亲离婚,负伤,经历生老,最终老年痴呆,貌美如花的女儿放学,早恋,经历叛逆,最终结婚。通过朴实的剧情下导演对视听语言的熟练使用以及剪辑手法的操作,成功的触动了我们内心的柔情。

    影片开头通过公交车撩裙子这一事件开场,随着剧情的推动以及特写镜头老人的表情,紧接着伴随着回忆的开端,倒序的手法,成功为影片设下悬念,伴随着音乐的响起,恰到好处。演员夸张的演技表现使得个人沉溺于导演所营造的场景中。大量剪辑手法的运用使得空间能够实现时空上的跳跃。紧接着一个挡黑镜头的运用,又一次地通过背景声音实现空间的第二次跳动,bp机的响声与相机咔嚓声的相呼应,又一次完美的通过物想实现空间上的跳动。又一个挡黑镜头的使用,一场回忆的穿插,仅仅几秒钟就巧妙地将时空这一概念延展,可见导演的用心之良苦。透过细节来看,在下棋中,他被对方将军逼得走投无路,在他对面的赢家身后有众多人,而他背后只有他的影子陪伴着他。回到家后,电视机中所播放的剧情更令老人回味,狭小的场景,昏暗的光线,似乎一切都很孤独。

    紧接着,随着镜头的推动,剧情的需求,到最后,女儿要结婚了。然后父亲本该在医院却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出场,为了自己心爱的女儿的婚姻之旅填上最后的一笔。似乎在女儿重要的旅途中,父亲从未缺席。最后父亲最后送女儿交于新郎手中,导演似乎又跟我们开了一个玩笑。伴随着缓慢的跟镜头以及最后脸部特写的神情,最后那句“等你放学后我还来接你回家”,让我们大为感慨。随着时光的飞逝,其实父亲并没有恢复,只是将接送女儿放学回家的记忆刻在脑海中,女儿哭了,感动的哭了。这种爱让观众都深有感慨。

    这部影片透过故事片中的内核——父爱,我们可以看出时光之快,再不知不觉中,你我皆长大成人,你忘了过去的一切,也没忘记爱我。时光时光啊你且慢走,只愿换你岁月长留。

    【详细】
    9805920
  • WYS28101010
    2018/5/27 11:04:04
    父爱如山——评《父亲》声音效果

    影片《父亲》通过讲述父亲年轻时对女儿的宠爱;女儿年少时,父亲对女儿的严厉管教;父亲年老时,女儿对父亲的关心和女儿步入社会遇到的种种事件。向观众展现了父亲在女儿未成年时对女儿的关爱,父亲年老时的顽固,女儿步入社会所遇到的各种不顺心事,表达了子女在父亲心里重要地位,不同时代人之间沟通

    影片《父亲》通过讲述父亲年轻时对女儿的宠爱;女儿年少时,父亲对女儿的严厉管教;父亲年老时,女儿对父亲的关心和女儿步入社会遇到的种种事件。向观众展现了父亲在女儿未成年时对女儿的关爱,父亲年老时的顽固,女儿步入社会所遇到的各种不顺心事,表达了子女在父亲心里重要地位,不同时代人之间沟通的代沟,同时讽刺了当时社会存在的多种潜在规则。

    本影片的声音效果运用的非常微妙,多处的声画错位利于影片流利的转场。例如父亲年轻时出行任务前先响起了激昂的音乐,随后出现了父亲追捕匪徒的画面;响起哀乐后出现邓小平去世的画面、响起小虎队《爱》随后出现女儿少年时的模样、先有浪漫的音乐后出现女儿与肖利的桃色场景等,诸如此类的声画错位流利的完成了跨时代,跨时间,跨区域的转场。

    影片中多种的插曲也渲染出不同的环境气氛,反应不同的人物形象,如父亲和歹徒搏斗时的插曲渲染了紧张激烈的气氛,有助于形成较快的画面节奏,同时刻画了父亲英勇正义,疾恶如仇的人物形象,为后来年老时的父亲在公交车上看见小偷,上前制止的事件做铺垫;本片中《雪孩子》出现了两次,一处在父亲年轻时为女儿洗衣,缝衣所出现,一处在女儿成年后在大街上淋暴雨的时候,这两处同样渲染了悲伤,凄惨的气氛,描绘出父亲一人带大女儿的不易,和想起过世妻子内心的思念、女儿在职场遭受不公时内心的委屈与难过。

    影片中也多次出现了同一种凄凉的音乐,此音乐的每次出现都预示着父女关系的再度恶化,也反映出老人独自在家时的孤独和内心的辛酸,也深化突出当代社会空巢老人的现象、女儿工作上的不易,也为接下来被误会事件做铺垫。在父亲的重病后,女儿照顾重病的父亲时也有另一种萧条的音乐,渲染了凄惨的氛围,抒发了女儿内心难过懊悔的情感,也略带肖利在被未来岳父一直不看好时内心的委屈。

    最后在肖利与女主婚礼现场时喜庆的音乐展现了婚礼现场喜悦的环境,同时也抒发肖利内心激动兴奋的内心情感,在父亲出现后与女儿搭手的那一刻响起了本片同名曲《父亲》,画面显示出父女关系复合,音乐突出了本片父爱的主题,也概括了本片父亲一人带大女儿的艰辛,同时也做为了整部影片的亮点所在。

    【详细】
    93961156
  • 不笑
    2017/7/28 14:21:37
    单曲循环~

    前段时间,感觉大街小巷都能听到一首歌的旋律,不知是新歌还是旧歌,不知是谁唱的,不知什么内容,只感觉听不腻。偶然知道那是一首筷子兄弟唱的歌曲,名叫《父亲》。筷子兄弟这个组合,走的一直是平民路线,比凤凰传奇还接地气,虽然可能大家都叫不出他们的名字,却一定为他们的歌流过不少眼泪。当初大学的时候,那首《老男孩》就勾起无数人青春的追忆,毕业晚会上还成为我们纪念视频的背景乐,不管何时听到

    前段时间,感觉大街小巷都能听到一首歌的旋律,不知是新歌还是旧歌,不知是谁唱的,不知什么内容,只感觉听不腻。偶然知道那是一首筷子兄弟唱的歌曲,名叫《父亲》。筷子兄弟这个组合,走的一直是平民路线,比凤凰传奇还接地气,虽然可能大家都叫不出他们的名字,却一定为他们的歌流过不少眼泪。当初大学的时候,那首《老男孩》就勾起无数人青春的追忆,毕业晚会上还成为我们纪念视频的背景乐,不管何时听到总是鼻子酸酸的,朗朗上口的旋律,朴实真诚的歌词,就这样,可以走进每个人的心里。而这首《父亲》,当我终于下载来,边看歌词边听的时候,也再次成为泪人了。

    这才知道,《父亲》不止是一首歌,还是一部微电影,筷子兄弟演的。故事内容还是没怎么跳脱旧情节,而且相对平淡甚至不怎么合理有点喜剧成分,可能再怎么悲伤的剧情,只要是筷子兄弟的脸出现都会变得诙谐。唯有最后,当《父亲》这首歌曲作为背景乐响起时,我还是落泪了。

    以前,老爸很爱卡拉OK的,家里也有设备。拿着麦也好,清唱也罢,常常唱阎维文的《父亲》,激情澎湃,热血沸腾,声音高亢,听得我也陷入对父亲的热爱中,是那种深沉的爱,不同于母亲。这个世界总是更多地在宣扬母爱的伟大,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对父亲的感恩之处,总有一些难忘的故事,总有一些不会像去跟母亲腻歪一样的爱。

    《父亲》,单曲循环。

    【详细】
    8701586
  • My pleasure.
    2016/12/10 12:39:31
    仅谈谈整个故事的结构

    整个情节竟没有一点感动,可能是前面浮夸的演技让我看到片中父亲就跳戏,每当他正经的时候,总感觉下一秒要搞笑?( ̄▽ ̄?)结尾强行煽情靠一首歌挽回总算那么一点东西……还有就是头部被那么打还没死我很诧异,当时那人的表情很恐怖好吧d(?д??),血都溅成那样了……另外前面铺垫好多次极力反对女儿和肖利在一起的情节,还有一个镜头是父亲睡着时用手比抢指和小护士交谈的肖利,结尾的婚礼又是搞哪样?总觉得故事没

    整个情节竟没有一点感动,可能是前面浮夸的演技让我看到片中父亲就跳戏,每当他正经的时候,总感觉下一秒要搞笑?( ̄▽ ̄?)结尾强行煽情靠一首歌挽回总算那么一点东西……还有就是头部被那么打还没死我很诧异,当时那人的表情很恐怖好吧d(?д??),血都溅成那样了……另外前面铺垫好多次极力反对女儿和肖利在一起的情节,还有一个镜头是父亲睡着时用手比抢指和小护士交谈的肖利,结尾的婚礼又是搞哪样?总觉得故事没讲完就匆匆结束……这情节处理,总之看完我很懵逼……

    【详细】
    8220229
  • 在格利伯
    2013/10/13 16:18:12
    等你放学,我再来接你。
    昨天去唱K,倒数十分钟的时候,一女同学点了最后两首歌,然后把麦递给我——都是筷子兄弟的,一首是《老男孩》,另外一首是《父亲》。当时喉咙已不行,但还是坚持大声吼完这两首。唱完后发现那女同学脸上稍显泪痕,也许情绪早已泛滥。我过去笑笑:“哟,咋地拉这是?”其实我心里何尝不是颤斗不已。

    几年前看过《老男孩》,印象中还不错。那个时期,大家都在吼着“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铺天
    昨天去唱K,倒数十分钟的时候,一女同学点了最后两首歌,然后把麦递给我——都是筷子兄弟的,一首是《老男孩》,另外一首是《父亲》。当时喉咙已不行,但还是坚持大声吼完这两首。唱完后发现那女同学脸上稍显泪痕,也许情绪早已泛滥。我过去笑笑:“哟,咋地拉这是?”其实我心里何尝不是颤斗不已。

    几年前看过《老男孩》,印象中还不错。那个时期,大家都在吼着“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铺天盖地的都是人们对梦想的回忆。即使是年轻一族,也未免有所触动,许是为更年轻时期的梦而感伤着。

    后来大约是去年年初开始,当时我正大二。校园里突然总是能听到一些感人的旋律。起初没在意,听的多了,也就多留了个心眼,发现很多都是同一首歌,好像是两把男声,在唱着“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变老了。”借助手机,我查到了这首歌叫《父亲》。回宿舍后就把他下了,之后一直在酷狗中,偶尔随机播放到,会跟着轻轻哼几句,仅此而已。

    然后就到了今年。现在,我大四。

    大三的暑假一直呆在宿舍。学校很坑爹,只有毕业生才能寒暑假留宿——许是可怜毕业生不再有多少时间留在学校了吧。回家压力太大,各种罗嗦各种叮嘱防不胜防,于是果断选择留宿舍。无聊的时候什么都看一点。然后就看到了《快乐男声》,忘了哪一期,只记得V神是郭小四的那一期。那一期是以亲情为主题的,白举纲就是唱了这首《父亲》。他把郭小四唱哭了,也把我唱得热泪盈眶。

    后来就是昨天,《父亲》又一次被人提起。今天起床后很不舒服,懒懒散散什么都不想做,最后只有看电影。一开始看了部《宿醉》——是部好电影,舍友在旁边看了下笑得花枝乱颤,可是心情不对,所以我个人没什么感觉。然后想到了《父亲》,就去优酷找了看。在此之前顺便把同属筷子兄弟的《男艺伎回忆录》看了,也无感。

    之后就是本早该看了的《父亲》。一开始觉得很奇葩,年级一大把的大叔还那么老不正经,差点失去了看下去的欲望。之后就是小时候,父亲的英雄形象。再之后,女儿长大了,脾气比她爹还倔,不断顶嘴。这些都没什么特别的亮点,甚至是有些让人无言以对。如果真有的话,那就是霍思燕的泼辣女儿形象演的太好,明显把其他演员甩了几条街。全剧亮点在婚礼。父亲本没被邀请,父亲本该在医院甚至是警察局,父亲本已失忆,但他偏偏记起了女儿。于是,他想尽一切方法到女儿的婚礼——以他最好的形象。他挽着女儿的手走过红毯时本已有泪点,孰料更大的泪点是在那一句“等你放学,我再来接你”——你是我的宝,我怎么可以随便把你交出去啊,我只愿你永远是我记忆里的需要父亲疼爱的小女孩。音乐响起,气氛达到最高点。父亲转身,脑海里都是女儿小时候的样子。那一边,女儿早已泣不成声。

    最后那里确实被煽到了,凭那几分钟我就可以毫不犹豫的给4星。本身自己泪点偏低,加上今天偶感风寒,更觉得感动。空虚沸腾的年代,我想多点煽情电影来大声哭一场。

    本来想说说我的父亲,想想还是算了。我想我对这电影、这歌有这么大感触的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他。在我的记忆里,他带给我的痛苦远远多于欢乐。只是现在他老了,子女都快走光了,性情也收敛了许多。每次回去都会很关心我们。他现在才称得上半个父亲。但我以后会孝顺他的,再怎么说,他是父亲,我的父亲。

    “等你放学,我再来接你”——嗯,我要练好这首歌。
    【详细】
    63251398
  • 颦颦
    2012/3/31 0:26:38
    父亲,我是你的骄傲吗?
         今天在ktv里,唱着唱着就泪奔了,非常简单的歌词就这样把我打动了。于是一直念念不忘这首歌。
        越来越喜欢肖央和王太利了,我记得当时《老男孩》火的时候,所有人都在看,都在感叹,我那时候是不是可以用装逼青年来形容呢?那时候我抽空看了这个片子,那个不屑,那个鄙视啊,拍的什么烂东西,我的中学才不
         今天在ktv里,唱着唱着就泪奔了,非常简单的歌词就这样把我打动了。于是一直念念不忘这首歌。
        越来越喜欢肖央和王太利了,我记得当时《老男孩》火的时候,所有人都在看,都在感叹,我那时候是不是可以用装逼青年来形容呢?那时候我抽空看了这个片子,那个不屑,那个鄙视啊,拍的什么烂东西,我的中学才不是你这样的呢!我的同学才没有这么淫荡呢!谁叫你不好好学习呢,你活该!你该奋斗那会干什么去了!我讨厌长的死胖的肖大宝,我不喜欢那个有些猥琐的王太利。总之这不是个好电影,鉴定完毕。似乎我那时候看完和室友辩论了一通就去睡觉了。
       后来又出了个《赢家》,也跟风看了,不太记得什么了,只记得王太利和秘书乱搞被太太抓了个正着。赢家用力过猛,全篇就是在表现一个主题,到底什么才是赢家,最后以王太利粉身碎骨的反省来揭示,太直白了,反而让人看了没有迂回思考的空间。
      岁月变迁,在《父亲》的时候,我彻底的承认了筷子兄弟。对啊,装什么逼,装什么正经?我就是个傻不拉叽的青年,高中不正经读书,经装逼去了!那个时候我是叛逆期,什么都不懂,肖央其实把一个瘪三青年诠释的很好。王太利演的父亲也很到位,倔强的,爱女心切的父亲。
       但是肖央是广告片导演,目前还无法驾驭比较长的电影,在这种短片中,有很多很多的预设,比如父子篇中最后父亲匆匆的被撞,叫你感觉突然的失去,在这么短的片子中诠释一些东西必须要短促和大力度,其实要是在一百多分钟的电影里,可以用更舒缓的手法,慢慢的表现,更会深入人心,也会更艺术。
      而在父女片中,父亲的定义更加狭窄,单亲父亲,含辛茹苦的抚养大自己的女儿,最后来了个又让他变傻....限定的太死,这是短篇电影的弱点。
      但是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这个的电影因为短,所以点击率上应该更快,不会流失因为时间太长而不愿去看的人。肖央和王太利合作的这几部片子都将矛头直指人最深处的东西,而且是用一种短促的,猛烈的方式瞬间打动你。至少让现在的人有回味反省的机会。
      每部影片都有它的作用,这部影片的作用就是让我们可以给自己一个机会,去回味,去回想,去感受父亲的爱。
       我和父亲老吵架,在父亲眼里我是个幼稚的孩子,而他表达的方式总是非常的伤人,伤人了我就不爱听,不爱听就会吵吵...简直就是恶性循环。
       但是每次离家自己在外,父亲的话总是浮现在我脑海,父亲说的也是对的。为什么只有离开家独自在外的时候才会想起父亲的话,在家的时候却那么的没有耐心。随着年纪的增长,开始慢慢懂得一些事情,有些事情不是你简简单单的就能决定的,我们的成功与失败不仅仅好个人努力有关,更有很多很多的因素,人生活着本来就不易了,干嘛还要那样的假正经?
       永远忘不了父亲流泪的样子,那种无奈,听着王太利的歌,眼泪就会溢出。那些无论是民工,商人,官员,菜贩子,演员....不论他们成功与否,能力如何,他还在为这个家努力,那么他就是条汉子!
       这种电影的方式,这样的表达方式不知道会有做出什么改变,筷子兄弟似乎有了自己的风格,如果继续这样的方式拍,那么慢慢打磨,如果换成场电影,我也很期待,那样更接近艺术,但是也不容易,希望筷子兄弟能拍出更好的东西。
    【详细】
    53671522
  • Adrianwong
    2012/1/16 16:05:31
    未完成
    泣不成声。

    爸爸骑着过气的摩托车,仿佛上演白马王子记。

    口吐白沫的暮年老人,和曾经雄姿英发的帅气警察。

    筷子兄弟的电影,总是以一点小幽默开头,后面慢慢引导你,和你诉说一个感人的故事。现实主义的元素一直掺杂在电影里面,但导演似乎有意避开沉重的现实把观众压得喘不过气,

    “爸爸”年轻时是个得意

    相亲,对方的条件其实并不高,却因为主角有
    泣不成声。

    爸爸骑着过气的摩托车,仿佛上演白马王子记。

    口吐白沫的暮年老人,和曾经雄姿英发的帅气警察。

    筷子兄弟的电影,总是以一点小幽默开头,后面慢慢引导你,和你诉说一个感人的故事。现实主义的元素一直掺杂在电影里面,但导演似乎有意避开沉重的现实把观众压得喘不过气,

    “爸爸”年轻时是个得意

    相亲,对方的条件其实并不高,却因为主角有一名十六岁的女儿,把对方气走了。

    女儿崇拜他,女儿的同学仰慕自己的女儿,在警队有出色的表现,

    当年乖巧的女儿也不再听他的话了。

    连下一盘棋,他都被对方将军得走投无路。更细微的是,下棋时,坐在对面的赢家身后有许多人,而他背后却只有他的影子陪着他。一切都很孤独。
    【详细】
    5271350
  • 辛木
    2012/1/12 0:40:43
    筷子兄弟 “成也主题曲,败也主题曲"
           首先不得不承认,李然的摄影确实有很扎实的功底,这个从结婚场面的交代上就可以看出来。但是总体的剧情操之过急。
          《老男孩》的成功和片尾曲是息息相关的,我的老师曾经和我说过一句话:“不要尝试拍大片,因为大片投资太多,那么你必须要很高的票房才能把
           首先不得不承认,李然的摄影确实有很扎实的功底,这个从结婚场面的交代上就可以看出来。但是总体的剧情操之过急。
          《老男孩》的成功和片尾曲是息息相关的,我的老师曾经和我说过一句话:“不要尝试拍大片,因为大片投资太多,那么你必须要很高的票房才能把投资赚回来,要有很高的票房,就必须把社会上所有的受众考虑进来无论文化层次高低都要考虑。”
           但是这并不代表只要有一首成功的音乐就可以完全阐述剧情。《父亲》这样的剧情在生活中我们父亲身上太多太多,肖央只不过是用舞台表演的形式夸大了父亲这个角色,这样的表现方式就会使得角色的延续性不强,乍看之下确实来势汹汹,但看完以后仔细一想就会发现,影片后期基本上就是为了能使剧情发展和主题曲联系在一起,这样就局限了剧情的放大性和可能性,从而把中心思想集中到了“爸爸一生要强,微不足道的关心收下吧”这几句话上。父亲这个角色真的只能告诉我们这些吗?不是的,父亲的伟大远远临驾与这几句话之上。
           就《老男孩》和《父亲》对比,其实肖央还是太操之过急,也许这首《父亲》真的是来源于肖央对父亲的真实写照,但是相对于群体而言这样的《父亲》还是太过于片面,而《老男孩》则不同,他的题材是青春,其实凡是涉及到青春这一话题我相信90%的人是后悔的,剩下10%挣扎一下面子问题后也铁定是会有后悔这层情绪的,所以《老男孩》的片尾曲”曾经志在四方少年,羡慕南飞的燕“只需这一句就足以概括这青春一词,可是《父亲》则不同,这样零散的叙事方式和片段组接其实对受众而言会让受众的思维抓不到点上,拿父女篇来说,肖央完全把戏抢了,观众的注意力后期基本已经转移到了两人到底能不能结婚成功这一层面,还好肖央很聪明,用”等你放学了,我再来接你“这句话收住了主题”父亲“。但是这样恍然大悟的效果却显得缺少震撼力,受众要的肯定比“即便你忘记了过去所有,也从未忘记爱我”这样简单的一句话而多得多。同时另一方面也就因为这句话两个短片中的父亲注定结尾悲剧苦逼了。
           真的只有死或者失忆(其实片中失忆更像是老年痴呆)这种结局才能表现出有冲击力的父爱么?不是的!这里个人感觉结尾父亲如果真的是赶来婚礼送上祝福的话,这样的父亲让我感觉冲击力比一句“放学了我再来接你要强一些”但是说”放学我再来接你“确实要更能收住主题。
           肖央的取材真的很不错,来自生活,融入生活,但是还是操之过急了,希望肖央已经意识到了这点,不是自己写首歌就能成就一个故事的,老男孩成功了,不代表这个模式成功了。
           最后衷心祝福筷子能出更多好片。同时希望筷子不要“成也主题曲,败也主题曲"了.
    【详细】
    52651367
  • To Win
    2012/1/11 17:38:02
    一点小感悟。
    1关于父子于父女的区别。
      可能从客观角度来审视,父亲电影当中的父女篇略加优秀。不过对我来说,父子篇的故事情节更能打入我的心房。道理好似女朋友大吼着父女篇如何的动人感伤,而我却有些无动于衷。
      原因很清明,对于父子关系我更能够电影故事当中找到自己的情感经历。父亲与女儿的关系讲究一个“腻”和“傲”,老爸骑着公用的警察车来接女儿放学,这是多么威武
    1关于父子于父女的区别。
      可能从客观角度来审视,父亲电影当中的父女篇略加优秀。不过对我来说,父子篇的故事情节更能打入我的心房。道理好似女朋友大吼着父女篇如何的动人感伤,而我却有些无动于衷。
      原因很清明,对于父子关系我更能够电影故事当中找到自己的情感经历。父亲与女儿的关系讲究一个“腻”和“傲”,老爸骑着公用的警察车来接女儿放学,这是多么威武的场面。女生相对来说比较虚荣,得到这份特殊的关照和保护是任何女同志都无法抵抗住的感情侵略。而父亲与儿子就显得深沉和厚重,同性相吸异性相斥,两个大男人之间的交流虽然会在面子上少一些关照,但彼此那份坚固的情谊是绝对不能否定的。
    2关于情感式的微电影
      感染效应会受到局限,老男孩应该可以算是目前开发情感微电影的佼佼者,不过从他们最为优秀的几个作品当中提出感动都显得很苍白牵强。老男孩因为题材背景选择恰当,肖英也承认自己擅长刻画自己的感情画面,加上本身对电影技术有一定的经验和研究,因此这部作品曾一度引起巨大的沸腾,其主题曲传遍大街小巷。如今再来审视父亲,虽然继承了一如既往的煽情路数风格(小时候说起,长大后开始出现情节冲突,最后以浓烈的主题曲划上句号,其中文革、邓小平、大锅饭时代这些时代符号屡出不厌),但难以肯定的是,很难打入内心,很多介绍部分都是一闪而过,肖大宝在酒吧混得不好,一个镜头表达带过,乡村父亲来城市见儿子的辛酸历程,也是一个镜头带过。虽然定义上称作微电影,在片段长度需要严加控制,但是情感路线需要的是长期建立,匆匆带过会有些功利的味道,不是很舒服。例如曾经看过的《妈妈,再爱我一次》就是很好的一个催泪弹。
    【详细】
    5264725
  • LeoVain
    2012/1/11 13:39:19
    不打分
    实际上我很吃惊豆瓣里这么多人在言之凿凿地用专业的眼光去看待它,我第一次看的时候完全没有把他当做一部电影看,怎么说呢,就好像几个人想把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拍的一个小短片而已。至于用的手法,演员的演技什么的我都不想去仔细推敲,它只是想告诉我们一件事。当看完它的时候,如果我们能想起我们的爸爸,如果我们能转身看看他的样子,如果我们能回想他们为我们付出的一切,已经足够了。至于筷子兄弟,只需要说声谢谢他们。以后
    实际上我很吃惊豆瓣里这么多人在言之凿凿地用专业的眼光去看待它,我第一次看的时候完全没有把他当做一部电影看,怎么说呢,就好像几个人想把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拍的一个小短片而已。至于用的手法,演员的演技什么的我都不想去仔细推敲,它只是想告诉我们一件事。当看完它的时候,如果我们能想起我们的爸爸,如果我们能转身看看他的样子,如果我们能回想他们为我们付出的一切,已经足够了。至于筷子兄弟,只需要说声谢谢他们。以后他们做大导演也好,没落消失也好,不应该是我们所要关心的东西,我只是想以后他们能时不时地提醒我们一些事情,告诉我们一些事情,已经是很好的事情了。如果不是豆瓣非要打个评价才能发表,我甚至不想去评星打分,有什么用呢?告诉别人,它值不值得看?看看也没什么损失。毕竟,专家们也是人。不妨包容一点,人性一点,暂时让感性压过理性,来看看是否有所收获。
    【详细】
    5264368
  • 啦啦
    2012/1/6 19:35:27
    三俗了!我继续俗了一顿!

           没有搞基没有装B没有英文没有看不懂的情节没有各种文艺。以亲情为卖点的短片,很是老惯但是每次都会让我想看,尤其是父亲。
        其实很多都说这不是豆瓣的风格,在豆瓣半年多,我不知道什么是豆瓣的风格,只知道最初看一些大组的帖我真的凌乱了,我在想我的三观应该是没大偏离

           没有搞基没有装B没有英文没有看不懂的情节没有各种文艺。以亲情为卖点的短片,很是老惯但是每次都会让我想看,尤其是父亲。
        其实很多都说这不是豆瓣的风格,在豆瓣半年多,我不知道什么是豆瓣的风格,只知道最初看一些大组的帖我真的凌乱了,我在想我的三观应该是没大偏离的。但我很想知道08年之前的豆瓣。((⊙o⊙)…我扯远了)
    电影的题材角度就像文字一样,一个地方不会有局限的风格、感觉。所以,片会有1颗星会有5颗星。
        在什么都快速、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偶尔是需要这样特殊局限范围的煽情。不说落泪不说马上打电话给爸爸妈妈说‘我爱你们’,至少会想到自己和爸爸妈妈之前的一些温情,会想到自己对爸妈的一些不耐烦不礼貌或者忽略。也许,到了明天后天对关心你的爸妈也许你还是那一张臭脸,但至少你多了那么一瞬是在理解的。就像高三老师偶尔语重心长的劝说让我们加倍读书,我们会奋发努力一个晚自习,到了第二天早自习又焉了下去。也如我们去听各种宣讲会,听的时候和主讲人一样热血沸腾但回家后没有规划,继续宵夜继续上网睡觉······但有时候我们还是可以想起那时的感觉。我想这种亲情温暖的感觉我们多一点回想是好事吧。
        在很多方面,情感往往会战胜理智,剪辑摄影音效等等之类的都是浮云。 这部短片,各种背景、人物、环境都很简单,我觉得正因为这样也就更突出那煽情的片段。其实情节杂乱无章,煽情毫无节制,情怀无意义地堆积,我看前面一头雾水到最后才心里一下颤动。我的四颗星都是给这个题材的。我三俗了!!!
    .
    【详细】
    5257762
  • 王择成
    2011/12/28 0:55:22
    电影《父亲》——时光,请慢些走
    出  品:筷子兄弟
    导  演:肖央
    上映时间:2011-12-21
    推  荐:★★★☆

    从剧情来看,不免俗套。
    却依旧不乏感动。

    记忆当中的老电影的镜头和画面。
    好像这个年龄的人,在童年里都希望有一个帅气的警察爸爸,开着一辆挂箱的摩托来接自己放学。

    而此刻,时代一步步向前。
    这些记忆似乎也一点点远去。
    父亲,渐渐地
    出  品:筷子兄弟
    导  演:肖央
    上映时间:2011-12-21
    推  荐:★★★☆

    从剧情来看,不免俗套。
    却依旧不乏感动。

    记忆当中的老电影的镜头和画面。
    好像这个年龄的人,在童年里都希望有一个帅气的警察爸爸,开着一辆挂箱的摩托来接自己放学。

    而此刻,时代一步步向前。
    这些记忆似乎也一点点远去。
    父亲,渐渐地,老了。

    头发斑白的,或者都已经全白。
    我们,站在了三十岁上下的这道坎儿上。

    避免不了的争吵,沟通变得越来越难。
    倔强的,要强的,谁也不让谁。
    却也还是爱啊!
    即使,谁也不说。

    也许总也有那么一天,老人开始糊涂,什么都不记得了。
    希望记忆里,所留存的,都是最美好的画面和言语。

    婚礼,当是人生最重要的时刻之一。
    老去的男人,将生命中的至爱,交到另一个也许并不完美,甚至不如自己的男子手中。

    他,送出的是最后的珍宝。

    还期待着什么呢?
    也许是岁月安稳,新的生命,又有了延续。

    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双亲。
    他们,尚有多少时光等待。
    ——那最后的宽慰。

    2011.12.27
    弗择·北窗夜
    【详细】
    5233575
  • BAT
    2011/12/22 15:15:18
    观后感---《父亲》之父女篇
    从《老男孩》知道了筷子兄弟,一曲老男孩也让我潸然泪下。随后也看了11度青春的其他电影。
    今天无意间看到了筷子的新作《父亲》之父女篇,故事描述了一位建国初期的警察和他的女儿。当然主要的故事线是展开在他老了以后。父亲年轻的时候是一位英勇的警察,老了以后是一个很矛盾的老人。作为曾经的拥有自己的尊严,这也导致了他和女儿在公交车上制止小偷的行为。但在与小偷搏斗中也哀求小偷说自己有病,此时按照他女儿的话
    从《老男孩》知道了筷子兄弟,一曲老男孩也让我潸然泪下。随后也看了11度青春的其他电影。
    今天无意间看到了筷子的新作《父亲》之父女篇,故事描述了一位建国初期的警察和他的女儿。当然主要的故事线是展开在他老了以后。父亲年轻的时候是一位英勇的警察,老了以后是一个很矛盾的老人。作为曾经的拥有自己的尊严,这也导致了他和女儿在公交车上制止小偷的行为。但在与小偷搏斗中也哀求小偷说自己有病,此时按照他女儿的话说他没有体检过。也就是说他知道自己有病而不想体检出来让女人知道然后着急。随后与女儿的争吵中有让女儿滚以后都不给女儿开门了。最后自己滚了,在女儿带肖利回来时也热情的给女儿开门,想没事儿人一样,父女之间有什么过不去的呢。当然当时他不知道,肖利那个从小就被他认定为坏孩子的人就在门外。到现在父亲依然认定肖利不是个正经人。但女儿长大了再也不是小女孩了不会在听从他的。
    到父亲被以前抓过的罪犯报复重伤导致脑子出现问题时,整个故事发生了转折,从父亲对女人的溺爱到容忍转变为女儿对父亲的爱的表达。在脑子受损后父亲记得三件事女儿、自己是个警察、肖利是个坏人。
    对于父亲出事后对女性的非礼,可以理解为脑子受到损害,行为不受控制导致了多年来挤压的欲望的释放。这在正当父亲因为有16岁的女人相亲失败就对后文做了伏笔。
    而肖利在晚上与女护士的谈笑也更加坚定了父亲认为肖利不是正经人的思想。
    当女儿告诉父亲她要和肖利结婚时,父亲很淡定的尿了,这可以是病人的表现也可以理解为父亲的抗议。
    最后婚礼上父亲穿着自己最辉煌时候的警服来到了现场,看似健康意气风发。他来了他是来送他女儿的,但他不祝福这段婚姻,因为肖利在他眼里不是好人。所以他没有把女儿交到新郎的手里,而是说等你放学了爸爸在来接你。这句话的意思个人认为是“去吧按照你的想法和这个坏男人在一起吧,当你发现了他是个坏男人的时候,父亲来接你回家”。这时父亲回复了病态,女儿哭了,她想到了父亲年轻时送她上学,英勇与歹徒搏斗,因为她没有续弦,种种父亲对她的爱。
    我们在父母那所取得的,和我们所给予父母的相差的实在太多太多了。
    人生最闹心的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最悲哀的则是子欲养而亲不在。
    【详细】
    5225922
  • priends
    2011/12/22 2:41:53
    越来越趋于平庸
    1.炒了多少次的冷剩饭
    2.很多时候很多人是为了感动儿感动,因为生活中缺少像样的亲情,又不懂得改变的方法,便通过各种途径YY,把自己放到相同的位置中自怜自哀,就像小朋友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便想象有能实现自己所有愿望的figure或character出来帮助自己,其实是自欺欺人,好好想想你想要的真的是这种矫揉造作的亲情吗
    3.真的很平庸,故事,节奏,氛围,标志性的用到烂的怀旧情调以及搞
    1.炒了多少次的冷剩饭
    2.很多时候很多人是为了感动儿感动,因为生活中缺少像样的亲情,又不懂得改变的方法,便通过各种途径YY,把自己放到相同的位置中自怜自哀,就像小朋友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便想象有能实现自己所有愿望的figure或character出来帮助自己,其实是自欺欺人,好好想想你想要的真的是这种矫揉造作的亲情吗
    3.真的很平庸,故事,节奏,氛围,标志性的用到烂的怀旧情调以及搞笑的调调,偶尔用一次还好,审美疲劳
    4.喜欢片尾曲的前奏,不喜欢高潮部分,高潮部分歌词太过平庸,就是不给力
    5.很喜欢老男孩,但看到现在的“父亲”,感觉筷子兄弟拍出来的作品没多大改变,容易审美疲劳,这样下去是不行的,所以给差评,希望能有所创新
    【详细】
    5224327
  • 小湮婉姝
    2011/12/22 0:27:02
    有多少时光可以用来怀念。
    在进入下一个剧组的前一天有幸在MOMA影城看到了大萤幕上的筷子兄弟,跟网络视频的感觉确实不一样。
    关于父亲这个话题,在中国这样的题材屡见不鲜,优秀的作品层出不穷。关于父子的,无论是今天到场张杨导演的《向日葵》、《洗澡》,还是王朔唯一作品《我是你爸爸》;关于父女的,有老徐的《我和爸爸》还是台湾的新一代代表《不能没有你》,父亲作为山一样的形象,无论是失败的,衰老的,乐观的,单纯的,都是国内外导演
    在进入下一个剧组的前一天有幸在MOMA影城看到了大萤幕上的筷子兄弟,跟网络视频的感觉确实不一样。
    关于父亲这个话题,在中国这样的题材屡见不鲜,优秀的作品层出不穷。关于父子的,无论是今天到场张杨导演的《向日葵》、《洗澡》,还是王朔唯一作品《我是你爸爸》;关于父女的,有老徐的《我和爸爸》还是台湾的新一代代表《不能没有你》,父亲作为山一样的形象,无论是失败的,衰老的,乐观的,单纯的,都是国内外导演们用来戳人泪点的必选题材之一。所以说筷子兄弟的《父亲》系列在编剧上确实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在拍摄上着实融入了两个老男孩儿特有的风格。王太利不是专业演员出身,他的戏路还是稍感窄了一些,几部戏下来,甚至在《与时尚同居》中他的表演都像是一个人,但是这也未尝不可,本来就是梦想的实现,何必挑剔那么多?真心在一旁观看一个非专业的人成功塑造了50年的年龄跨度,父女篇中警察枪战的“返古”表演着实让我欢笑了一把,说是恶搞也好,说是致敬也罢,总归那个年代,那个样子的东西是大家所接受喜爱的。这回不像《赢家》一样依靠自己强大的后期团队,而是更多回归了《老男孩》的拍摄手法,出彩的是我们看到肖央的逐渐成熟,最后一个婚礼的长镜头调度非常不错,过去与现实的穿插剪辑在最后发挥的淋漓尽致,最后王太利的那曲《父亲》就像当年的《老男孩》一模一样让人潸然泪下,此情此景,怎能不回忆起自己不曾真心的那份感情。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小时候那个为父亲是个警察而自豪的燕燕是翅膀硬了起来,但爸爸还是那个骑着军跨等着接燕燕放学的爸爸,那句“等你放学,我再来接你”,一生要强的爸爸,我还能为你做些什么呢?可能是因为时间拍摄的紧促,20天完成上下两部,父女篇和父子篇的拍摄确实很紧张,因此感觉上本应该更拿手的父子篇反倒拍的没有父女篇真挚深入,父子篇讨巧的是还用了《老男孩》的主角肖大宝的人物背景,但是更有图省事儿的嫌疑在里面,直接剪辑《老男孩》的画面,零零散散拼凑出来倒像是赶工之作,不过老父亲的演技确实是胜于王太利这个父亲形象。我是女孩儿,所以我更喜欢父女篇。对于父亲来说,最痛苦的事儿莫过于把自己一生最疼爱的女人,最呵护的珍宝,在她嫁作他人妇时,亲手把她交给另外一个男人。就像肖利第一次提着礼物登门,可以对我大叫的小泼妇,我都舍不得说她,骂她,你有什么资格对她大吼大叫呢?我想影片的最后,霍建国挽着燕燕的手走过肖利的身边都不带正视他一眼,是每个父亲都想做的吧。时光,再慢些吧。
    看着这两个老男孩一路从《男艺妓回忆录》、《老男孩》、《赢家》到《父亲》,一直觉得他们这种夸张的表演加怀旧的情结不能坚持很远,第一次看到《老男孩》的时候觉得震撼和感动,再外后看到《父亲》尽管会落泪,也再也没有当时的心灵撼动了,可能是快餐文化盛行的今日,一成不变的风格也难以代替《老男孩》的地位了。换句话来说,当你感到厌烦的时候,那一定有些事情是你一直坚持在做的。就像在看《金陵十三钗》的时候,觉得张艺谋还是张艺谋,一如既往的波澜不惊。筷子兄弟也始终是筷子兄弟,一如既往的去撕开我们的记忆,让我们拧巴着欢笑和流泪。算了,为什么要求他们改变?这样多好,选择一种生活,并且有勇气坚持下去,这已经是他们最最可贵的梦想了。
    题外话,我的父亲过世将近两年,我在19岁的时候失去了他,真应了那句话,人在失去的时候才会追悔莫及。因为儿时就父母离婚,他在的时候我总嫌他住的太远,嫌他爱喝酒,嫌他一事无成而找各种理由不去看望他。他突然离开的消息让我跪在他的墓前痛恨自己的不孝,真的在抢救室我为他最后一次擦拭身体的时候才发现我多么希望他能起来在抱我一次,那怀抱温暖得可以令你忘记一切苦厄。时至今日,我总是忆起每每离开时,他在公交车下守望的身影和那目送公车离去后转身踽踽独行的背影。我不知是父母祸害了我们,还是我们祸害了父母。如果一切可以重来,我愿意做一个温顺的乖女儿,给我最爱的父亲想要的一切。人生百转千回,只有到了最后,人们才会知道自己真正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而那个时侯,一切却不那么重要了。
    有多少时光可以用来怀念?不如停下手边忙碌的生活,点开这样一个视频,缅怀你与父亲曾经逝去的美好时光。
    就像肖央在首映式上说的:“我和我父亲,尽管我们彼此相爱,但却总是无话可说。”尽管有时候父亲十分笨拙,他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爱,但是很多年后我们会发现,那爱是世间所有的不可动摇的珍宝。圣经里说爱是恒久忍耐,又是恩赐。爱是不嫉妒,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算计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是期望,凡事忍耐。
    谢谢父亲教会我们的一切,愿岁月待你安好。:)
    【详细】
    52241922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