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的前期的做事和性格不就像刚出社会懵懵懂懂的我们吗?想做好事情但又莽撞,为了不迷路而努力,机场里的故事也让人觉得有趣,我本人是很喜欢这种题材的,写得就是男女主经过在机场里经历的各种事情来解决问题成长自己,很纳闷为什么其他题材男主的成长可以被接受女主却不行呢?说句实话,电视剧看看就好,不要说现实生活中女主这种人很容易被骂,现实生活中是只要你做错一点事说错一点话都有被骂的可能甚至被开除,现实更
女主的前期的做事和性格不就像刚出社会懵懵懂懂的我们吗?想做好事情但又莽撞,为了不迷路而努力,机场里的故事也让人觉得有趣,我本人是很喜欢这种题材的,写得就是男女主经过在机场里经历的各种事情来解决问题成长自己,很纳闷为什么其他题材男主的成长可以被接受女主却不行呢?说句实话,电视剧看看就好,不要说现实生活中女主这种人很容易被骂,现实生活中是只要你做错一点事说错一点话都有被骂的可能甚至被开除,现实更残酷啊,所以要知道这是电视剧,虽然编剧是以描写社会上人物性格来写的,但是看个剧那么较真就没必要了吧。
这部剧的女主真的非一般,朴宝英的外表就很甜美少女,个子也不高,看着就很柔弱的软妹子,但是她在剧里的人设却是一个拥有超大神力的奇女子,这种反差萌莫名地喜感。
看着没啥力气,路见不平,随便出手,直接干翻一群人,一个巴掌,让坏人掉了四颗牙。男主跟男二喝醉了,女主一个人直接扛着他俩回去了。
这部剧的女主真的非一般,朴宝英的外表就很甜美少女,个子也不高,看着就很柔弱的软妹子,但是她在剧里的人设却是一个拥有超大神力的奇女子,这种反差萌莫名地喜感。
看着没啥力气,路见不平,随便出手,直接干翻一群人,一个巴掌,让坏人掉了四颗牙。男主跟男二喝醉了,女主一个人直接扛着他俩回去了。
看过《BG》第一集直播就发表了评论在某蛋,关于剧情紧凑,木村拓哉,江口洋介等等老戏骨的精彩演绎出的悬念,自然而生的过瘾又期盼的心情…没有主题歌的小遗憾,这里就不重复了。想写一些有营养的干货,以不辜负木村拓哉多年来忍辱负重的坚持。
去年的《A Life 深爱之人》是木村拓哉在剧荒一年后的新作,主题非常现实深刻(那时候写了很多评论发在某b,随着删剧节奏都被泯灭呵呵),狠戳中某些人的肺
看过《BG》第一集直播就发表了评论在某蛋,关于剧情紧凑,木村拓哉,江口洋介等等老戏骨的精彩演绎出的悬念,自然而生的过瘾又期盼的心情…没有主题歌的小遗憾,这里就不重复了。想写一些有营养的干货,以不辜负木村拓哉多年来忍辱负重的坚持。
去年的《A Life 深爱之人》是木村拓哉在剧荒一年后的新作,主题非常现实深刻(那时候写了很多评论发在某b,随着删剧节奏都被泯灭呵呵),狠戳中某些人的肺管子,也招来各路别有用心的黑。
而今年这部作品在宣传片中就突出了“没有枪,没有武器”的民间守护安全者的主题,在霓虹右翼加紧修宪节奏,强烈昭示其拥核野心、霸权思维的时候,推出这种主题的剧作的朝日电视台,以及木村拓哉(在常年累月被打压,仍然坚持出演《哈尔的移动城堡》反战的魔法师,《红线》放弃任何攻击武器甚至自卫防御武器的赛车手等等一系列反战角色)等演艺界进步开明人士,真是勇气可嘉!为维护日本真正的和平安全的不懈努力,让人钦佩万分!而此剧招致的从预告开拍就有各路节奏党明里暗里的抹黑,也就可想而知了。
木村拓哉在每部新剧开拍时,都把自己“归零”,在这部剧正片开始时,带着口罩,语气语调完全听不出本人的台词,真是做到了“新人”呢。
编剧也不同于其他近似题材的作品而另辟蹊径,采用民间私人保镖这一不能持有武器却要履行保护职责,既是普通百姓又是神秘感的特殊职业的平视视角,没有任何滤镜,人物形象真切接地气,故事也是写实手法。而在第一集就指出警方滥用武器而使事态恶化,“你不掏枪他也不会动刀”,“赤手空拳反而能有效保卫人的生命安全”这些直戳某些人痛点的主题,也难怪会招来各种借口的别有用心的喷子黑评。
第一集在确认老会长已经撤离到安全区域,而“爆炸”很可能是幌子后,章找回了女大臣,使得老会长“冒死”出席的赛事顺利收工。这种在民间保镖世俗责任之外,对委托人心意的保卫,是这集体现出的又一个新意。
接下来各位老戏骨又将怎样演绎精彩故事?编剧又将怎样诠释这些“没有任何武器”、既热血又有很多缺点的民间安全守卫者呢?真是激动地期盼后续啊!
(ps:某站的评论举报原因里竟然有“涉及政治”,在只禁HDD从未有禁止“涉及政治”的言论自由的法律出台,国家领导人都说过要“讲政治”的祖国,竟然有这种“令人费解”的凌驾于国家法律之上自定规定,除了堵住正常群众的正义言论的嘴,大开方便各路节奏党带路党五毛党之门,想不出是何道理。
本人原以为“原创”标识是应该遵循客观自然的标准,是对作者独立思考的鼓励和保护,而某蛋的帖子明明有“原创”和“精品原创”两种标识,却以其自行评价不够精彩为由,取消本人原创贴子申请的“原创”标识。这种混乱的逻辑其用意蜜汁费解,感觉想为木村拓哉打电话的热情受到了极大打击。
希望标榜“纯国产”的“豆瓣”不会也对本人的评论做打压删除吧)
-
-
这部影片中的主角冉阿浪,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好人。由于他身处贫穷的境遇,最后只因为偷了一些面包,就在监狱里面待了20年。在监狱的20年里,由于生存环境的恶化,弱肉强食,他逐渐变得没有道德。他说监狱的这些年里,狱警践踏了他的尊严等等。出狱后,可以看出他仍然是一个好人。在向别人求助的时候,也坦诚的说出自己是从监狱放出来的,让别人考虑是否收留。主教收留他后,夜晚由于做梦梦见
这部影片中的主角冉阿浪,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好人。由于他身处贫穷的境遇,最后只因为偷了一些面包,就在监狱里面待了20年。在监狱的20年里,由于生存环境的恶化,弱肉强食,他逐渐变得没有道德。他说监狱的这些年里,狱警践踏了他的尊严等等。出狱后,可以看出他仍然是一个好人。在向别人求助的时候,也坦诚的说出自己是从监狱放出来的,让别人考虑是否收留。主教收留他后,夜晚由于做梦梦见了自己在监狱的悲惨生活,他决定去偷主教家的银调羹。被抓后,主教解释到是自己送他的,而且还送给他一对银烛台。主教的行为使得主角决定做一个好人。转眼9年过去,主角成了某个市的市长并且是一个很成功的商人。他喜欢帮助别人,在当地深受爱戴。然而一个秉公执法的警察打破了这种平静,他开始了流亡的生活,但他依然乐善好施。他收留的女孩子由于爱情使他陷入了一系列的麻烦中,在此他又遇到之前的警察,主角仍然以德报怨处理着这个事情。最后警察把他给放了,但自己选择了自杀。
这样的故事是很可悲的,影片的警察是公正的,主角是个不折不扣的好人,但他们的人生遭遇却是悲惨的。这种悲惨的来源于和当时社会不符合的道德情感。警察秉公执法是没有错的,但他这种正直与同时期政治黑暗,制度腐败的社会环境是不相容的,才造成这种悲剧。我很赞同某位豆友的观点,无论做人做狗,都别太认真。现实社会,我们都知道什么是美德,什么是正确的,但我们在现实社会的制约下,我们可能达不到这个目标,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第一种想法:接受这种现状,但不要加入他们,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第二种办法:远离他们,找到符合自己价值观或者接近自己价值观的工作。
一个人是很难改变社会,如果不适应社会的现状,必然会活的很悲惨!
昔日看重案,只是剧情迷
今朝重回顾,陷入杨季坑
以前不敢看重二,因为有个815大案,觉得很虐,不想看季洁和杨震虐的,然而因为第三季糖太少了,逼着我回来看第二季了。
从剧情来说重案存在不少仓促的环节,然而作为刑侦剧的头头也是够了,当年拍摄条件差,不容易,演员的演技都好牛掰的。
最后的最后,杨季是真的,好甜。官宣cp【不真人】
昔日看重案,只是剧情迷
今朝重回顾,陷入杨季坑
以前不敢看重二,因为有个815大案,觉得很虐,不想看季洁和杨震虐的,然而因为第三季糖太少了,逼着我回来看第二季了。
从剧情来说重案存在不少仓促的环节,然而作为刑侦剧的头头也是够了,当年拍摄条件差,不容易,演员的演技都好牛掰的。
最后的最后,杨季是真的,好甜。官宣cp【不真人】
我想是年龄的增长让我越来越注重父母亲的感受了吧,就在最近这几个月里,至少有两个细节让我深刻地思考起陪伴父母的职责。
第一个细节发生在年初回家过春节的时候。
我的母亲打小就是一个性格很独立的女性,为人处世很有主见,自己能处理的事务,基本不会让他人帮手。这种独立的个性源于她年少时期的艰苦经历。在她还年幼的时候,我的外公外婆就早早地故去了,留下她和我两个舅舅、一个姨妈相依为
我想是年龄的增长让我越来越注重父母亲的感受了吧,就在最近这几个月里,至少有两个细节让我深刻地思考起陪伴父母的职责。
第一个细节发生在年初回家过春节的时候。
我的母亲打小就是一个性格很独立的女性,为人处世很有主见,自己能处理的事务,基本不会让他人帮手。这种独立的个性源于她年少时期的艰苦经历。在她还年幼的时候,我的外公外婆就早早地故去了,留下她和我两个舅舅、一个姨妈相依为命。因为家境贫寒,四兄妹不得不过早地学会独立生活。为了不让肚子饿着,四兄妹经常分开行动:有人负责上山挖笋、摘野菜,有人负责下河捉鱼、捞河虾,有人负责到田间地头捡拾他人剩下的稻谷或红薯,有人负责到处搜罗鸡鸭羽毛送到收购站换点小钱。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母亲生活的环境里其实也没有多少真正日子过得宽裕的。家家户户都比较贫穷,几乎每个年少的孩子都被迫早早地成熟。我的母亲便是在保障四兄妹不被饿死的生活压力下,早早地养成了独立的性格。在我们的成长记忆里,母亲做事总是雷厉风行,性格坚强独立,似乎很少有脆弱的时候。这让我和我妹妹至今都觉得她是一个了不起的母亲。甚至还一度形成了“不用太担心她,她什么都可以搞定”的印象,以致于我在北京漂泊多年期间,对家里总是很放心。
可这些年回家,已经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她开始在我们面前变得“柔弱”了起来。尤其是今年年初回家过春节,以前从来不会喊着我一块陪着看电视聊天的她,居然会多次要求我多在家待着,陪她看看电视聊聊天。她总喜欢跑到镇上逛逛街买买衣服,以往要么是她自个儿独自去逛个大半天,要么就是由我父亲陪着。而这次春节期间的某一天,她拉着我陪她去买衣服,说是一定要我帮她挑一挑。起初我还不太乐意,想着在家烤烤火看看比赛。但她那眼神里透着一种做儿子的难以抗拒的期望,似乎只有我陪着她去,她才能心满意足。
在陪着母亲逛商场的时候,她会挽着我的手走来走去,脸上洋溢着喜悦。特别是碰到熟人的时候,她会格外的高兴。当别人问及“这是你儿子啊?”的时候,她会非常自豪地回答“是啊!”。
仿佛母子之间有一种奇妙的心灵感应似的,每当母亲非常自豪地回答时,我都能真切地感受到她内心的那种满足感。她还是像以往那样,总觉得我没衣服穿,或者总是买不到料子好的衣裳,走在商场里,她还是会拿几件衣服让我试一下。就在她一排一排地挑适合我穿的衣服的时候,跟在后面陪着她的我,看到了她头上几根扎眼的白头发,看到了她渐渐佝偻起来的身型,看到了她仔细挑选衣服时,那双眯起来的眼睛周围趴着的皱纹。
就在那一刻,母亲在前面兴致勃勃地选衣服,我却在后面不禁鼻子一酸,内心里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母亲似乎一下子就老去了许多。也正是在那一瞬间,我意识到自己应该多陪陪她。我知道,母亲那独立坚强的性格其实一直没变,只是因为我们做子女的长期没能陪伴左右,在她也发觉自己在老去时,便会格外珍视我们回家的时间。那个挽着我手的朴实动作,不仅仅饱含着一份母爱,更饱含着一种珍惜:要紧紧抓住和孩子相处的时间!
这个春节,我在家多待了一个月。
而另一个让我产生触动的细节,则发生在我回北京之后的一次与父亲通话的过程里。
我的父亲脾性相对温和,但作为一家之主,对我们兄妹的教育却很严厉。他总说并不希望我们能成就多大的事业,只希望我们能学到好的东西做一个好的人。父亲对待他的父母极尽孝义,对待他的妻儿充满爱意,这都潜移默化地给我制造了良好的影响。他的人生信条里视勤劳上进为重要品性,打小就督促我凡事都要努力。
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担收割完的谷子,那时候大概十岁上下,身板还很瘦小,父亲就教我如何使用扁担担起两只箩筐装起来的谷子。在炎炎烈日下,父亲先将谷子从打谷机里盛出来放入箩筐里,等到放入三分之二的量了(怕我承受不了太重的重量,所以未放满),用箩筐的挑绳缠好扁担的两头,亲自示范如何蹲下、如何把扁担放在肩上、如何平衡好位置、如何迅速站起以及如何有节奏地挑着走起来。一套动作示范完之后,他便让我半蹲在两个箩筐中间,然后把扁担放上我的肩膀,亲手将我的两只手摆到恰当的抓扁担和挑绳的位置,然后鼓励我挑着走起来。
我那时候虽然心里不太敢挑那么重的谷子,但又生怕父亲批我胆小怕事,更怕他指责我不够勤奋太懒散,只好硬扛着也完成了挑谷子的任务。父亲也许早就不太记得这种小事,但我却记得很清楚,因为那时候我觉得我自己算是长大了,成了家里干农活的一个重要劳力了。等到我参加了工作,逐渐有钱贴补家用,我就渐渐让操劳了大半辈子、已经有高血压的父亲不再去干任何的体力活,就好好地在家养养身体打打牌。
我一直以为父亲会很享受这样修养的生活,从没问过他到底喜不喜欢待在家里看看电视打打牌的日子。直到三月里的一次通话,我出于父亲身体考虑,建议他也不要打太多的牌,坐久了对身体也不好,不如多去干点别的。然后父亲叹了一口气,说自己也不太想老打牌,但是除了偶尔打打牌,还能做些什么呢?
我突然被这一句话给问住了,我好像真的没有仔细考虑过父亲独自在家(母亲在深圳帮妹妹带孩子,父亲独自一人在老家)平时都会做些什么。除了下午出去和老友们打打牌,他其余时间的生活是怎么安排的呢?又能做什么安排呢?他们那一代人本身精神娱乐活动就很少,待在家里没人陪伴的时候,可能真的会很无聊,甚至很孤独吧?
一想到这个,我的心里就一紧,无限的愧疚感便汹涌而来。父亲最近几年的心愿就是希望我能尽早成家生娃,我却迟迟未能遂愿。加上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都在北京漂泊奋斗,缺乏对他的陪伴,大概也让他如母亲一般对我抱有更多诸如陪伴陪伴的朴素期望吧。尽管父亲从未说过类似“你回来陪陪我”这样的话,但每次通电话或通视频的时候,他那种越来越“听我的话”的温和态度,都会让我觉得心怀愧疚。
尤其是最近的通话结束语里,他都会叮嘱我一定要保重身体,并说上一句这样的话:“你现在是我们整个家的全部支撑”。
突然间,我有一种重担上到肩膀的感觉,仿佛又回到了多年以前父亲教我用扁担挑谷子的下午。只是,我的肩膀上担起来的不是两筐谷子,而是父母二位双亲寄予我的期望,更是我应该多陪陪他们的自我反思。
上述两个细节让我有了许多关于陪伴父母的思考:比如对居住城市的选择,比如对将来事业的规划,比如对婚姻生活的期盼,比如多腾出时间去陪伴他们,如此这般,都开始围绕着“多陪陪父母”这个核心想法展开。
有了这些思考,内心也会对父母有了更多的关怀,对外界的一些事物的感知也因此变得更为敏感。前两天去参加电影《欢迎来北方II》的媒体观影,原本是一部意在让观众轻松欢乐的法式喜剧片,却愣是让我看得眼含热泪。
这部电影如果仅仅是以一种放松的心态去体验,那必然能从片中的诸多喜感中收获愉悦。导演丹尼·伯恩本身就是法国著名的演员,同时也是非常受欢迎的脱口秀明星,很擅长制造令人捧腹的喜剧笑点。早在2008年推出《欢迎来北方》的时候,就曾通过讲述一个能够消除人们对北方“寒冷可怕”的偏见的故事而吸引大量观众观看,并获得了很好的口碑。如今这部《欢迎来北方II》,不仅再次利用地方偏见与口音差异制造笑点,还通过一种典型的法式幽默传递了关乎身份认同、关乎亲情和解的动人情感。
很无脑的一部港片,你说电影没剧情其实是有剧情的,但整体就是透着一股随意。两个渣渣警察瞎搞搞破获了一个贩毒集团,很随意;两个原本不认识的警察,因爸妈坐大巴回港遇车祸而结缘成了夫妻,他们成了兄弟,很随意;情人节当天黄宗泽在马路上逛着逛着就捡回了一个对他不离不弃的白富美,很随意;两个警察明明都不是刑警而电影名却叫刑警兄弟,片名也很随意。
影片优点在女生颜值都还可以,中间遇白富美那段还算
很无脑的一部港片,你说电影没剧情其实是有剧情的,但整体就是透着一股随意。两个渣渣警察瞎搞搞破获了一个贩毒集团,很随意;两个原本不认识的警察,因爸妈坐大巴回港遇车祸而结缘成了夫妻,他们成了兄弟,很随意;情人节当天黄宗泽在马路上逛着逛着就捡回了一个对他不离不弃的白富美,很随意;两个警察明明都不是刑警而电影名却叫刑警兄弟,片名也很随意。
影片优点在女生颜值都还可以,中间遇白富美那段还算搞笑,如果对黄宗泽有好感可以加一星。
我个人不太喜欢这一集,虽然采用了许多写意手法,有几处惊悚恐怖的场景也确实惊吓到了我,但放在目前联盟和低语者开战之前这样的关键节点,如此节奏就显得怪异、拖沓,突出的技法并没有起到多少积极作用……
话虽如此,本集的主题倒是诠 我个人不太喜欢这一集,虽然采用了许多写意手法,有几处惊悚恐怖的场景也确实惊吓到了我,但放在目前联盟和低语者开战之前这样的关键节点,如此节奏就显得怪异、拖沓,突出的技法并没有起到多少积极作用…… 话虽如此,本集的主题倒是诠释地挺到位,即萦绕在所有主要角色身边的“ghosts”,它们无处不在,它们阴魂不散。 本集一开场,联盟腹地(镜头放在了亚历山大)开始不断遭受尸群侵袭,行尸一直不停从边界过来,一波接着一波前赴后继。 亚历山大众人从一开始的游刃有余,慢慢到最后的疲惫不堪——连续49个小时,两天两夜没有好好修整,是人都受不了。 谢谢你,陪伴了我们9年的Matthew Casey!在200集的里程碑时刻,他就这样带着他的大肚腩离开了。尽管我们都知道告别终会发生,但我们只希望这一刻能够来得再慢一些。虽然我不喜欢他在剧中的感情戏,但此时此刻我仍然感到非常的不舍和悲伤。期待他日后的客串和回归,为了这份凯西情怀,我先送上满分好评了。 谢谢你,陪伴了我们9年的Matthew Casey!在200集的里程碑时刻,他就这样带着他的大肚腩离开了。尽管我们都知道告别终会发生,但我们只希望这一刻能够来得再慢一些。虽然我不喜欢他在剧中的感情戏,但此时此刻我仍然感到非常的不舍和悲伤。期待他日后的客串和回归,为了这份凯西情怀,我先送上满分好评了。 张渡航这个人设太过圣母了,罔顾队友和战友的生命,为了自己的意愿将整队战友投入危险境地还害死了自己最好的朋友。这种人设在这部剧中到底想表现什么意义? 这种人设的人在纪律严明的军队里真的能存活下去吗? 害死战友,将团队拉入危险境地,关键还不思悔改,几年前害死战友,几年后在疫情船上还要重 张渡航这个人设太过圣母了,罔顾队友和战友的生命,为了自己的意愿将整队战友投入危险境地还害死了自己最好的朋友。这种人设在这部剧中到底想表现什么意义? 这种人设的人在纪律严明的军队里真的能存活下去吗? 害死战友,将团队拉入危险境地,关键还不思悔改,几年前害死战友,几年后在疫情船上还要重新上演,可是主角竟然还恬不知耻的说自己很后悔。难道这后悔仅仅是嘴上说说吗? 编剧,你可长点心吧 上周在手机端看《金斯顿市长》,故事情节不复杂,看了不少影评,编剧谢里丹是一个西部片的高手,《黄石》亦是其代表作!沿着西部片的内核开始想,渐进地有了以下几层感受—— 其一,最令人明确的感受当然是关于种族(黑人与白人之间,尤其是与白人警察之间)、关于小城、关于警察与囚犯之间的故事与讽刺! 上周在手机端看《金斯顿市长》,故事情节不复杂,看了不少影评,编剧谢里丹是一个西部片的高手,《黄石》亦是其代表作!沿着西部片的内核开始想,渐进地有了以下几层感受—— 其一,最令人明确的感受当然是关于种族(黑人与白人之间,尤其是与白人警察之间)、关于小城、关于警察与囚犯之间的故事与讽刺! 但是,大量的细节和闲笔书写主人公的无奈与无助,在森林中的与熊相处等让人觉得似乎并无必要,或者最起码是着墨太多? 其二,接着进入到下一层,这个监狱最后的暴动,以为将是mayor费劲心思,终于摆平的结果,谁知却是一通大杀戮,国民警卫队的介入,直接的开枪……这一结局似乎又有些出乎意外? 偶然间突然想到,如果将整个kingstown放大看作整个美国,似乎很多闲笔就说得通了: 彻底衰败且失效的司法体系,不管是上层官员被一个漂亮女孩的集体拿下,还是基层警察、狱警的肆无忌惮,都还在看似正常地运转着,但仅仅是惯性,而已!体系本身已经失效,且违反着自己本应捍卫和遵循的法律! 四处都是巨大监狱的kingstown,好比美国社会的现状,每个人都不满意,每个人却都无法逃离,不管是大量书写的黑人被社会标签化的定义(只能打冰球的孩子,贩毒的叔叔说,“黑人以为跑得快,就能逃离,孩子他跑得不够快,所以打冰球是他唯一的出路。”勾引警察又将其干掉的女孩,对老师说,“你说真相,我说你们、他们需要什么样的真相,什么就是真相。”),还有警察与囚犯之间的交易和博弈,为什么无法逃离,弟弟可以去州警任职,但却看起来好像又不太能去得了,已经板结的社会现状,没有什么希望; 警方在肆无忌惮地开枪,不管是正义,还是失误,不管是防卫,还是滥杀,只剩下开枪这一种手段手段,但是肉体消灭之后,彼此的问题是否能够得到解决呢; 囚犯在合情合理地暴乱,自建了一套复仇的体系,无法选择如何活着,但我可以选择如何死去; 中间一度发生作用的是“mayor”,是一个懂得各方利益,看起来懂得利用一切法律和社会的规则,进行利益交换和矛盾摆平的关键人物,隐喻着城市、社会的底层逻辑和运行规则,但这样的平衡始终是短暂的,一出场,意外就产生了,兄长被直接快速爆头,也就隐喻着必须靠一个不够成熟的角色来完成接下来的协调任务,后面才知道,其实这样的不够成熟并非生理和心理层面的,而是一个永远的状态,在这样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成熟意味着能够hold住,能够有自己面对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看到后面才知道,这一切,就是mission impossible!!!失控才是常态于是,整个mayor所对应的,其实就是看似还在正常运转,但其实已经彻底失效了的社会机制; 逃逸到山林中的机制——mayor of kingstown,在大自然中,喂养着另一头熊,究竟是如举枪射击一样,自己入局,还是待熊长大了被反噬呢?答案好像都不乐观。 看似有效地失效着,mayor以为这一套方法在没有希望和没有办法中总算有一点点效果,但失效是必然,有效是假像。 女主也说了:灵魂被一片片地蚕食,自己以为可以恢复,其实早就恢复不了了,早已经不完整了! 再见!再次,春天。 一 我想,如果没有片尾彩蛋的话,对于本片想要讲什么样的一个故事,我还摸不着头脑。整个故事里,这个本杰明到底是何方神圣啊?在恩淑上网查询之后就莫名其妙地出现了这么一个人物,还臭屁轰轰地跟着可爱的恩淑到处去惹事生非。 诡异得很! 只到最后,我才明白原来这个所谓的本杰明根本就是一个跟故事情节毫无关联的角色,只是本 再见!再次,春天。 一 我想,如果没有片尾彩蛋的话,对于本片想要讲什么样的一个故事,我还摸不着头脑。整个故事里,这个本杰明到底是何方神圣啊?在恩淑上网查询之后就莫名其妙地出现了这么一个人物,还臭屁轰轰地跟着可爱的恩淑到处去惹事生非。 诡异得很! 只到最后,我才明白原来这个所谓的本杰明根本就是一个跟故事情节毫无关联的角色,只是本片中所有的编导、演职人员在向翻拍电影《返老还童》里的男主角本杰明致敬而已。 实在是不搭啊!为了致敬而致敬,韩国的导演真的是不把市场放在眼里呢! 勇气可嘉,毕竟要从艺术本身来讲,电影真的是一件很私人的作品呢!我想,王家卫的《重庆森林》让我再去看几千遍,我也是会打瞌睡的,因为导演也讲过啊,他拍片的时候也是想到哪里拍到哪,随性而为。 这样的境界自然可以成就好作品,不过作为商业片来讲,就不一 定卖座就是了。 二 再次,春天。 本片是讲一个年轻的母亲因为女儿因意外离世而追导真相,结果最后陷入了时间倒流的迷局的故事。 母亲恩淑的女儿被发现溺死在游泳池里,而在尸体的边上呆呆有一个痴呆的老人。警方判定系该名老人杀害了小女孩,但是由于痴呆老人自身的原因,不能收监判刑,根据法律的规定,只能让医院收治治疗。 恩淑悲痛欲绝,在某一天在网上与另外三个人约定去禅寺一起自杀。可是在那天夜中,突然天降异象,恩淑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开始时光倒流之旅。 她的时间不是往前进,而是向后退,”明天“就是今天的”昨天“。这样,她就回到了女儿死亡的那一天。由于预知女儿会遭遇意外,她赶往学校,并且交代了老师和警察。她的努力改变了意外的结果,同时也明白原来痴呆老人并不是杀人凶手,而是想要救人,只不过在时间倒流的这个时空老人救下了女孩。而在另外那个前进的时空中,老人不仅没有救下女孩,反而被人视为凶手。 这部剧应该是2月的时候在Netflix上线的,当时有人感叹Netflix太会挑时候了。 6集内容稍显散乱,并没有很好地回答标题中“How to Prevent an Outbreak”这个问题,更多的是客观地呈现人们为预防下一个全球流行疾病做出的各种努力:从立法、到疫苗研究、流行病控制、一线公立医院的情况等等。个人几点认识如下: ? 流行病预防是长期、重要但非紧急的事 这部剧应该是2月的时候在Netflix上线的,当时有人感叹Netflix太会挑时候了。 6集内容稍显散乱,并没有很好地回答标题中“How to Prevent an Outbreak”这个问题,更多的是客观地呈现人们为预防下一个全球流行疾病做出的各种努力:从立法、到疫苗研究、流行病控制、一线公立医院的情况等等。个人几点认识如下: ? 流行病预防是长期、重要但非紧急的事务。片中出镜的流行病疾控预防专家们异口同声地表示pandemic一定会再次出现,我们只是不知道时间、地点和方式。所有专家都对此深信不疑,严阵以待。然而这样严肃的认知恐怕并没有下沉至大众当中,至少之前我并没有这样的意识。至于是否体现在公共管理政策法规及其落实中,我不了解,不作妄评,欢迎专家分享。 ? 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流行病留给我们的反应时间非常短。一战结束后,随着大量士兵返乡,致命的流感从epidemic演变成了pandemic,最终这场由H1N1病毒引起的大流感竟然夺走了5千万人的生命,约为战亡人数的5倍。这还是在一个靠船只游走欧美大陆之间的时代,而现在24小时内,你基本上可以到达世界任何一个角落,这使如何实现快速响应和有效控制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系统问题,没有谁可以独善其身。 ? 片中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纽约流行病专家接受采访时表示,两个儿子同学的家长们并不知道她的职业,她生怕儿子会遭到排挤。这从侧面反映了大家对流行病本能性地恐惧。在这段时间我们也看到了恐慌引发、激化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流行病的爆发对信息传播的各个环节都提出了要求,包括作为信息接收者的我。 无论在哪里,人身攻击和恐慌情绪的表达都是两码事,却常常混淆不清。疲态尽显
长久以来,观众痴迷于国会山和白宫政治潜流的波诡云谲,为那些上下其手、东窗密谋以及你死我活的权力斗争而振奋。这当然无可
长久以来,观众痴迷于国会山和白宫政治潜流的波诡云谲,为那些上下其手、东窗密谋以及你死我活的权力斗争而振奋。这当然无可厚非,但一个好的政治剧应该去更多地讨论人性。《纸牌屋》的第一、二两季蜻蜓点水地涉及到了,但讨论的程度仅仅限于餐后甜点,无涉要害。换句话说,主要人物的人性弱点,其实并没有成为影响剧情及人物宿命的主要因素。
然而在第三季中,走向开始颇有不同。考虑到我身边的许多资深剧迷都对第三季颇为失望,我决定写点什么。
我将从Jackie Sharp谈起。
1. Jackie Sharp:从金丝雀到变色龙
每当关键剧情出现,如被Underwood训斥,乃至她最后被Dunbar拒绝之时,Jackie总是前胸微微挺起,用军人的姿势站得很直。
长久以来,Jackie Sharp是以一只美丽的政治金丝雀形象出现在这场权力争夺战中的。作为Underwood一手提拔的多数党党鞭,她在数次至关重要的国会阵地战中,都帮助Underwood取得了胜利。她当然也会算计、会谈判、会交易,但军队出生的她,始终葆有了那么一丁点的东西——原则。
这个原则事关做人,而非做事。华盛顿做事可以有一万个原则,但做人却不能有。因为人性品质是反工具理性的。Jackie Sharp这只金丝雀也长袖善舞,但几乎不撒谎。她在明明可以利用支持军队反性骚扰法案而加分的情况下,因为坚持此法案与其军队信念不合而反对。当她的这一丁点原则带着真挚的面容出现之时,会鼓动起清新的政治之风,让人难以抗拒。Jackie的所谓会拉票,正是因为她在一些老油条的议员中以别样的面孔出现了。副总统Donald曾经对她明言:我之所以信任你,是希望你永远不会成为Underwood。
然而,Jackie变成了一只比Underwood更low的政治动物。她在本季中背叛和Underwood的契约,尝试两边通吃(play both sides)。当Dunbar拒绝了她的提议后,她感受到了巨大的羞辱,却又在内心深处觉得Dunbar值得尊敬。她在辩论会上往Dunbar身上泼脏水,却又无法回应Dunbar对她子女观的攻讦和质疑。对于一个并未生养过儿女的政治动物,Jackie被婚姻和子女深深困惑着。最后,她尝试同时获得心理的安慰和政治资本,号召自己的选民将票都投给了Dunbar。
这样一位女性最终完全被政治给吞噬了。她的婚姻完全是一桩政治婚姻,是为了在选举中获得加分的权宜之策。她并没有那么地爱自己的丈夫,内心深处隐隐渴望自由,这直接导致了她内心价值观的混乱以及最终与Remy的偷情。这一场Jackie主动的婚外情我下文会继续讨论。
从金丝雀到变色龙,Jackie并不是单个样本。本季中虽然对副总统Donald一笔带过,但嬗变也是显而易见的——镜头中,Donald从第二季中那位冲动的、但坚持左派教育观念的政治代言人,变成一个跟在Underwood的屁股后面索要政治资本的政客。第一季中,Underwood对着镜头和我们说“这是一位有着强烈烈士精神的英雄”。现在呢?
一切都被异化和吞噬了,连肉末都没有剩下。
2. Remy Danton:一只羽化失败的公狗
Remy Danton是本季给我最大的惊喜之一。我既惊喜于他敢于离开华盛顿的觉醒,也惊喜于他终于没有破茧成蝶,而是在茧破到一半之时,带着那满身的黏液退了回去。
剧情的安排当然是有漏洞的,在Remy曾经左右通吃以及他和Seth结过梁子的情况下,很难想象Underwood会让此人去担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幕僚长职位。但在承认此前提的假设下,Remy在此季的表现非常真实。
Remy感受到了强烈的空虚和无聊。这种空虚是整个纸牌屋第三季中绝大多数人都在面对并饱受煎熬的(当然除了那位俄国总统)。当那场图穷匕见的政治角逐收场,Walker黯然离开,Underwood进入白宫西厢后,那些在片刻之前还存在的上下其手、东窗密谋以及真刀真枪的权力斗争刹那间消失了——或者说——用一种异样的方式呈现出来了。因为短时间内,所有胜利的人似乎都获得了自己想要的。
空虚和无聊如大毒蛇一般缠住了Remy。他犯了政治人物的大错,对Jackie在分开后反而愈发动真情,想控制却无法自拔。因此Jackie的结婚对其打击甚大。在Oval Office中,他始终未能给Underwood提供真正有力的帮助,有意无意地备受数落。终于,在一场意外的超速行车中,当他被警察按在车盖上,他意识到了“a black man in a nice suit”的事实,终于看清楚了自己从哪里来。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怎么去。多数人一问三不知。
于是当Jackie在电视中宣布支持Dunbar时,Remy对这一切深深疲倦了。他扔下胸徽,准备离开。
而当越陷越深的Jackie洋洋自得、略带轻佻地邀请他入伙时,他拒绝了,说要离开华盛顿。曾经的金丝雀问他,你要去哪里有什么打算。我们的Remy说,你知道吗,我不知道要去哪里,而且这种感觉很好。此时的他,笑得像个孩子。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拿得起放得下,就在这么一瞬。
然而就在他第二次拒绝Jackie的时候。Jackie黯然走到门口,回过头来,此时的她穿着第一次与Remy发生关系那晚的衬衫,并将衬衫的领扣拉得很低。我不知道Remy那一刻在Jackie的眼中读出了什么,然而他们最终再次拥抱在一起。
这次不再是一时语笑动人情的男欢女爱,而是婚外情。
如同《无间道2》里面的黄秋生一般,Remy终于还是没有能走出无间地狱。
3. Dunbar:自认可以跃过龙门的鲤鱼
论起嬗变,Dunbar比Jackie来得还要引人一叹。
Dunbar的简历可以满足现有的美国法学院教育体制下对一个完美法科精英的所有幻想。她家财万贯,三甲毕业于常春藤法学院,与最高法院的法官们关系良好。当上一季中Walker误中Underwood圈套,草率任命Dunbar为特别检察官而对白宫的腐败案件进行调查之时,Dunbar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那种事必躬亲的严谨精神、令人折服的尽调能力以及高超的询问技巧,充分满足了观众对美国公诉律师的期待。对待这样一位顶级律师,即使是Underwood的团队都表现地如履薄冰,需要连夜加班来调整自己的log。
这时候中国人会说,宪法的权威有人维护,美国毕竟还是法律人治国。
在与Walker一役大获全胜后,Dunbar的虚荣与骄傲在美国人民的掌声中迅速膨胀了。她没有意识到在所谓的扳倒前任美国总统的光环中,她自始至终只是Underwood的杀人之刀而已。然而她的幻觉已经诞生。
当Dunbar要竞选的流言出来,Underwood在自己局势不利的情况下为策万全,给了Dunbar最高法院法官席位的允诺。应该说这是一招高妙的棋,属于Underwood特有权力之一,而且对双方都有利。然而Dunbar拒绝了。她在乍听到自己可以担任最高法院大法官——这一几乎是全美乃至全世界法科系统内最高荣誉——的承诺时表现出来的狂喜十分真诚,然而在公开宣布参选总统之时又表现地义无反顾。当那位老法官语重心长地告诉她,我还是希望你来担任这一终身职位之时,她趾高气扬地说,我生来就是要做总统的料。
生为一个法科毕业生,Dunbar不可能不知道大法官的职位是多么地尊崇和重要;作为一个聪明人,她不可能不知道在任总统参选有多么大的优势,然而她却宣布,我要终结所谓的华盛顿肮脏政治。
然而华盛顿政治的污泥在她还没有擦干净鞋上的斑点之前,就已经整个淹没了她。
在Dunbar幼稚的政治观中,她对总统权位的渴望以及她对Underwood的鄙夷超过了一切。她的拒绝Jackie,绝非是因为拒绝政治交易,乃单单是因为她对政治交易的不熟练、以及没有清晰认识到Jackie的重要价值;她竟然相信Doug并与之暗通款曲,固然是因为Doug瞒天过海伎俩的高超,却更加是因为自己的幼稚;她最终狗急跳墙——原谅我如此鄙夷她——用那本还没有拿到手的journal来威胁Underwood,将其的愚蠢和不堪暴露无遗。
当Dunbar,这只自认为可以跃过龙门的鲤鱼变成了自己自始至终要反对的人之时,她有什么资格去给华盛顿带来政治改革,而我们又应该如何反思呢?
你可以骄傲,但必须清醒。
4. Underwood:狮子的双手伤痕累累
Underwood在这一季中所犯的错误,实在是太多了。
他性格中自大和蛮横的一面愈发明显,招术用得太狠,只知道放而不知道收。白宫西厢的屁股还没有坐热,这一非民选总统的民调支持度就已经岌岌可危。他为了争取民意,而苦心孤诣攒出了对内的American Works刺激就业法案和对外的Jordan Valley维和计划。在维和计划上,他曾经的军事训练半点没有派上用场,并几乎被俄国总统玩弄于鼓掌之中;在对内的就业问题上,他面临国会否决的处处掣肘,终于剑走偏锋,宣布紧急状态并从灾难委员会中拨款。当American Works就业法案刚刚在国会山的反对声中于华盛顿市初见成效之时,飓风来了。他必须选择抽出资金,在国会的飓风法案上面签字。此时,依照他一贯在最后一刻施博浪一击的习惯,他本可以赌一把。然而在总统的宝座上,他能够失去的太多了,他没有去赌。
Underwood一觉醒来,飓风向大西洋的方向驶去了。
转型永远是痛苦的,即使是对Underwood这样的绝顶政治高手来说也是一样。他适应宪法、国会和民调的三重压力,花费了相当的代价。他必须去适应Walker日夜都要面对的一切。是的,曾经他拥有国会并可以利用所有渠道左右逢源。但现在,国会成为了他最大的反对者。党内高层直接勒令他退出总统的参选。
在狂躁之中,他竖起“信任”、“联盟”这些有形无实的大旗去强化联盟:他对Remy冷嘲热讽,对Jackie大吼大叫,导致了此二人对他的离心离德;他一直没有真正重视Doug,迫使Doug采取危险的方式重新回到他身边来;更为重要的,Underwood对Claire的问题没有加以足够的重视,最终间接促成了Claire的离开。
这一只让我们的纪委书记都喜欢上的狮子,双手布满了伤痕,曾经的左右逢源变成如今的动辄得咎。当他感觉一切都无法控制之时,终于说出了“总统的权位上你有选择是幻觉”这样无力的台词。在极端的无力感中,他躺在地上哭了。在他哭泣的时候,跑步回来的Claire用毫无美感的方式脱下彼此的裤子,坐在了他身上。
这一段性爱气喘吁吁,毫无美感,但却震人心魄,让人不忍卒视。而即使是这样的机会他也没有抓住,最终失去了对自己最为重要的人。
5.Claire:凤凰还是孔雀的困局
作为本剧最大的变局,Claire的心理变化最难捕捉,却又被Robin Wright饰演地丝丝入扣。
Claire在本剧中的嬗变是一个关于寻找、迷失和断腕的宏大故事。从一开始,Claire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毫无疑问,她同样是一只冷血残忍、权欲心重而又好胜善舞的政治动物,但她又始终比Underwood多了一点特别的东西:一点点的暖色调,一点点的悲天悯人,一点点的心有不忍,一点点的犹疑和不确信。
从这方面说,Claire是一个非常矛盾的人。当其在政治上残忍好杀的一面表现出来的时候,其甚至可以比丈夫走得更远——Underwood的所有黑案,她全部亲身参与了。然而一旦当Claire和那些权力巨轮压榨下的小人物直面的时候,记住是直面,她那残存的不忍之心就会立刻放大——当反性侵法案中的那个女兵最终崩溃之时,她面目惨然;当她打电话给Walker的夫人,软善的后者竟然还安慰她,她在挂断电话之后坐在楼梯上哭了;本剧中,那位同性恋政治异见分子的自杀让她几乎丧失所有的政治理性,当面批评俄国总统。她会给路边的流浪汉钱,并怔怔地凝视流浪汉很久。从这点上说,她与Underwood从来是两种人。
她对自己有没有幻觉?有。对权力欲望的嗜血性渴求以及进一步释放能量的期待,使得她几次三番要求在外交事务上担任实权职务,而不再满足于当First Lady。而当Underwood在俄国总统的强迫下要求其从外交大使的职务上辞职之时,基于其一贯对丈夫的支持和对现实的判断,Claire接受了。被蒙蔽了双眼的Underwood自以为问题已经在抚慰之下解决,却不知道伤痕已经刻得有多深。此后即使Claire在First Lady的职务上获得了多么崇高的认可,也是郁郁寡欢。
Claire已经开始否定自己的能力。
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开始了。Claire开始了一连贯的否定过程,虽然她竭力在用意识控制这一切。她否定了两人一路走来的所有跋涉与上位过程,和丈夫说,我们是杀人犯,Underwood却仍然用“我们是幸存者”(We are survivors)这样已经失效的话语去说服妻子。
晕血之前,Claire对作家说的那些话实在是编剧的神来之笔——在眩晕之中,她终于承认了潜意识中的弃世情节和憎恶之情。她的憎恶(resent),她的仇恨(hatred),并非对丈夫本身,而是对她自己多么需要自己和丈夫这样一个组合的事实。在本季的最后一集,她找来作家,问他自己在昏倒之前到底说过什么,作家告诉了她后,她陷入长久的沉默之中。而当她主动和作家说,你可以提任何问题。她是真地想回答,却发现自己除了官方的回答之外,已经失去了真诚与人聊天的能力。
Claire所有的认为自己与丈夫是“平等的政治原子”的假设,在最后Underwood对她失态的大吼、命令和谩骂之下全部崩溃了。她平静地选择了离开,说,Francis,我要离开你。此时,她彻底明白了平等是幻觉,强悍如他,也只不过是Underwood的帮凶。
或许准确来说,她是伥,是那只为虎作伥的鬼;是狈,是那只站在饿狼身上作恶的寄生动物。而对于她这样一个顶级女人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在我的解读中,Claire不是没有尝试过破罐子破摔——她强迫过自己接受自己只是丈夫的女人的事实。她洗完澡,黑着脸,还没有擦干头发上的水,就走去Underwood的房间命令他“干我”。当Underwood粗暴地把她推到床上后,Claire说,不,我要你看着我的眼睛。
这一场测试失败了。Underwood那一刻一定萎了。而你一定懂得愿不愿意看着眼睛意味着什么。
当政治上的联盟伦理关系在Claire眼中产生怀疑,床笫上的尴尬与无能成为了证明同床异梦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难理解,Claire的结局无非有两个:彻底离开华盛顿的权力场,如此而言,其在大彻大悟后不难成为一只真正高洁的凤凰;而一旦其反水成为Underwood的可怕敌人或者回到丈夫身边重新组建联盟,也是旧弦重弹。
而对Underwood的惨重教训是,当你已经无法在价值观上驾驭自己的女人,you need to fuck her brains out.
结语:
本季的最后一集鬼斧神工:对Rachel的主观跟随镜头和对沙漠孤乡的异域刻画,让人们误认为Rachel会伴随着其获得身份证明文件而新生。但Doug终于在几乎要放走Rachel之时杀死了她。Doug一直知道,只要Rachel还活着,自己就会受制于对她的迷恋(obsession)。
Doug终于知道自己应该在什么地方停下。他赢了,也输了。
此处让人脊背微微发凉的事实是,Doug有勇气杀死Rachel,正是在其与哥哥以及哥哥的子女相伴许久、重新感知亲情温暖之后。此时的Doug似乎戒除了自己的成瘾性体质,似乎变得更有人性了。但却最终杀死了自己心中最舍不得的Rachel。
爱情真的存在吗?你紧紧握在手心不忍放下的,是否只是一个控制的欲望和一个成瘾的对象?是否一旦你恢复正常人,便可弃之如敝履。
如果我没有多想的话,本季对Underwood和Claire的镜头暗示是有特殊含义的:在本季中,Underwood的白发陡然增多而Claire却显得愈发美丽。当其穿着长裙参加欢迎俄国总统晚宴之时,真真有一种惊心动魄的美,如奥斯匹斯山上的众神一般。若其在下季中脱胎换骨获得更强的生命意志,那么其将成为一个更为可怕的政治动物。
因此这一季是一个关于人性的完整故事,是一副政治场域中众生的壁画浮图。所有政治人物的人性在Underwood进入白宫办公室之后,都愈发清晰了。以前我希望他输,或者说,没有那么地希望他掌控权柄、生杀在手,但现在,我前所未有地希望Underwood能赢。我希望他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如耶和华一般抡起复仇的巨锤,弹压国会山和白宫中一切反对势力。
我甚至希望他能对Clarie进行彻底的操控。
当耶稣的塑像已经被Underwood打碎,救赎已经彻底不可能,而华盛顿的新华门内,每个人的双手都一样脏了,那么为什么不让生命意志最强的那个人胜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
考虑到上一季的结尾我已经认为Doug必死,我已经在现有的编剧方式下无法对下一季做出任何合理的预测,制片方也坦言没有想好。但如果我是编剧,我会这样处理:
1.Remy:Remy Danton最终没有能够成功离开华盛顿。他在Jackie的蛊惑之下加入Jackie的幕僚集团,并在婚外情中愈陷愈深,最终成为替罪羊,身败名裂。
2.Jackie Sharp:Jackie没有退出竞选,Dunbar在竞选不利的情况下选择拉Jackie入伙并允诺高官厚爵,一度大占上风。但其和Remy Danton的婚外情被发现,两人成为众矢之的。Jackie为保仕途,说服Remy顶包,Remy最终意识到Jackie从来没有爱过自己。
3.Dunbar:在激烈的攻击Underwood过程中犯下过激的愚蠢错误,Dunbar拉Jackie入伙,却始终无法真正驾驭此人。在Jackie婚外情曝光后竞选团队内乱,Jackie重新向Underwood靠拢,并在Dunbar背后捅刀子。Dunbar黯然失败。
4.Claire:下季最大变数和最大亮点,与Underwood合则两利,分则两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