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员影评

7611360
  • jude_chen
    2009/3/10 23:56:36
    《24城记》的痛和不足
    当我在柯达影院的过道里等朋友时,不远处传来一阵声音:卫生间就在前面。哦,谢谢。不经意地望去,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是赵涛,我这才想起来今天是来看《24城记》的。静静地站着,等她从面前经过。一身黑色,比我想象的矮一点,淡定。我在想象卫生间里的朋友,想象着她在水龙头面前,看到旁边的人是赵涛时的表情。那一刻,想打电话给朋友:嘿,赵涛也在卫生间。哈哈,算了,自己已经过了这个年纪了。不,应该说自己一直遵循导演
    当我在柯达影院的过道里等朋友时,不远处传来一阵声音:卫生间就在前面。哦,谢谢。不经意地望去,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是赵涛,我这才想起来今天是来看《24城记》的。静静地站着,等她从面前经过。一身黑色,比我想象的矮一点,淡定。我在想象卫生间里的朋友,想象着她在水龙头面前,看到旁边的人是赵涛时的表情。那一刻,想打电话给朋友:嘿,赵涛也在卫生间。哈哈,算了,自己已经过了这个年纪了。不,应该说自己一直遵循导演灵魂制,只是还没到布列松那样把演员当棋子。一直习惯于那些陌生演员,因为陌生,便没有预期,没有固有的印象,也就有更多的可能,这算不算电影上的“政治正确”呢?只是,即使这样,还是会从心底里佩服极少数演员,赵涛便是其中之一吧,《站台》的最后一幕时常涌上心头,王宏伟搭拉着睡在椅子上,手上的烟还没熄,赵涛在旁边抱着孩子,炉子上的水烧开了。将来的某一天,自己也会上演这一幕,有点奇怪的念头啊。想着等一下她出来,是不是该上前打招呼,说一声你好呢?哈哈,还是忍住了,即使让我见到那些最喜欢的导演,还是不知道和他们说什么,或许像认识了很久的朋友一样,在小饭店吃个饭,随便聊聊便够了。作品才是最终的灵魂吧。看着她再一次从眼前走过,又想起了那次看到差事剧团的李秀珣挤地铁的情景,恩,生命本该如此普通,于谁都一样。
      
      每次吃饭同事们聊天聊到电影时,都会说起他们最近看的片子,大部分都是市场上常见的大片,很多次想问他们一个问题:在你们看的这么多电影中,是否和你们的生活发生过关联,或者说曾经被电影刺痛过吗?对于不怎么看文艺片的人来说,这样的问题是突兀的,不合时宜的。有时候会想:同样是下班回家,同样在看电影,但却如此不同。
      
      痛和愤怒并存,这是看这部片子的直接感受。虽然当那些轰轰烈烈的变革发生时,我们还没来到这个世界。这里面有产生一个问题:假如知道即将出生的地方有这么多的不公,过去,现在,将来还会有,你还会选择降临这个世间吗?这明显是个伪命题,因为谁也不能决定在哪个时代哪个地方出生。可是,还是忍不住要追问:凭什么让那么多的个体去承担那些本不应该发生的悲剧,无奈,残酷呢?凭什么让千千万万的个体被毫不留情地抹杀呢?打住,再愤慨下去就要语无伦次了。冷静,冷静。从现在的眼光看,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经历那段历史的人来说,那样的历史,那样的时光简直是不可思议,但是,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就在几十年前,它真实地在这片土地,在我们的父辈身上发生了。在这个历史被随意篡改的年代,这种民间的记忆就显得弥足珍贵,它让那些曾经被尘埃化的人们有了倾诉的机会,关于过去的,集体的记忆,他们的失去,青春,流逝的痛楚。从这一点上,贾樟柯极其同行者的电影是底层的珍珠,从心底里感谢他们。
      
      可是,恩,还是要说可是。前几天看了《圣诞故事》,看的时候想到几年前的《过年》,类似的故事情节,一群孩子过年---圣诞回父母家聚会,其间发生了冲突,争吵,和解。看的时候,我总觉得其中有很大的差异,但就是无法清晰地表诉出来,当然,这里面的差异不是指地域的差异,而是别的什么东西,让我觉得我们的电影很低,这种低不是个别片子的印象,而是整体的,内在的东西。看电影之前有导演和观众的交流,其中有一个朋友问道:我很喜欢你的电影,看之前就知道那是贾樟柯式的电影,贾樟柯式的感动和力量,但是,没有意外的惊喜。我能明白他所说的那种惊喜是什么。不久前看到陈丹青和贾樟柯的谈话录,说到他第一次在美国看到朋友寄给他的《小武》的录像带时,他意识到新的电影时代终于到了,我第一次看《站台》的时候也有这种新浪潮的革新的一个新的时代到来的激动。可是,十年过去了,那种新时代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全面开花,不敢有六七十年代新浪潮的高度,至少像台湾新电影那样的轰轰烈烈,但是,遗憾的是,那些奇葩却是像流星一样划过天际,而后,就只剩下零星的火花了,是的,所谓新的时代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款款到来。
      
      就在不久前看完了《无用》,老实说没有太大的惊喜。在回家的地铁里,我突然间意识到了前面的低的指向,稍微清晰一点。如果说好的电影需要一个强大的触发点,或者说激发点的话,前面提到的《过年》中冲突的聚焦是在金钱或者说物质,《24城记》在于强大的集体/体制对个体的抹杀,而这些东西都都是在现实主义的框框之下,这么多年来很少有所突破,甚至连反思都不深,再看看《圣诞故事》,它的支撑点在哪呢?横在兄妹之间多年的矛盾并不是物质那么简单,或者根本就不是关于物质的矛盾,他们的冲突并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有宗教,性格,信仰,信念,哲学上的种种冲突。那种无法言说的东西恰恰触及了人性底部的东西,而这些底部的东西很可能就是永恒的东西,现在看有深度,几年,几十年后来看,那些冲突仍然存在,仍然被不断地讨论,不断地被思考。但是反观《过年》,剥离金钱--物质这层冲突,再把时代背景拿掉,就剩不下什么了。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厚和薄的区别。还有一个例子是不久前看的《午夜的巴塞罗那》,当我们的文艺作品还在什么小三、婚外恋的矛盾中津津乐道时,伍迪.艾伦早已经跨过了那一层,直接提出了两女一男的新型关系,而这种新型关系的背后关心的是关于理性和感性的对立和冲突。高下之分,不辨自明。
      
      当然,你可以把这些归咎于我们和他们物质条件的差异,套用政治话语说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种冠冕堂皇的理由表面上合理,但实际上是偷懒,疏于思考的搪塞。精神上的思考一定是在物质满足之后产生的吗?看看捷克和波兰的新电影,他们当时的经济政治条件未必比我们好吧,可是还是有那么多优秀的作品涌出来。再者,稍微有点思考能力的人都可以问问自己:当前你面临的最大问题或者困扰你最深的东西难道真的是物质上的吗?在我看来,形而上的思考和形而下的问题总是并存的,即使在物质条件极端简陋的情况下,比如说古代,在那样低的物质条件下,同样有伟大的思想。而华语电影的现实主义的方向在揭示整个时代的面貌时就显得单薄,仅仅停留在物质的层面,就像这部《24 城记》,你看到种种的不幸都是基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在那样的背景之下必然有那样的痛失,一切都在预料当中,这样的逻辑或者模式无疑是简化了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忘记了人的多样性。而同时,从另一个角度上看,它用另外一种方式小写了人字,人在历史的帷幕中又一次被渺小化了。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巫山云雨》,比如《夜车》,《鬼子来了》《颐和园》《赵先生》等等,这些少有的独行者就在某种程度上跳出了这条宅胡同,展现了另外一种别样的风景和更多的可能性,若干年后,它们还会被不断地提起。
      
      这样的批评似乎有点苛刻,有点鸡蛋里挑骨头,有点对小贾同学的不满,哈哈,不,恰恰因为这部作品是贾樟柯的,而他,私底下认为是华语电影中有可能成为大师的少数导演之一,可能寄予了太多的厚望,也可能长久以来,太渴望有当年《小武》式的横空出世,无所顾忌,太渴望被那些牛B的作品震得目瞪口呆的快感了。当然,根据作者论的原则,无论什么时候,导演都不用讨好观众,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拍,作品出来,自然有公论。正所谓站着说话不腰疼,既然是站着说话,就要说大声,说出不足,至于怎么走,那还是导演的事。

        或许,还是创作力的问题,没飞起来就是没飞起来。
      
      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同时,又引发了另外一个问题:前面关于高低的分析是不是从西方的语境或意识形态出发的呢?看了一下自己的片子库存,华语片不到10%,也就是说自己的思考是基于另外90%的外国的片子出发的。这样的思考方式会不会有偏颇呢?即使有问题,可是现实就是现实,这种比例只是一种现实的存在而已,经常看国外的电影,听国外的音乐,看国外的小说,但却在华语的生存环境中,这种关于偏袒的指责又是站不住脚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问题,我们只能接受它,面对它,剖析它,往深里挖,脸上没有笑容。就在去电影院的地铁里,听到旁边两个二十多岁的青年的对话:
      
       ---昨晚和小王他们吃饭了?
       ---是啊,上周还是吃结婚喜酒,昨晚就是散伙饭,证书从红色变成了绿色,这种事情,我们又能说什么呢?
      
       或许,他们不能说的事情,恰恰是我们要去思考的东西。
      
       jude_chen
       2009-3-10 上海
    【详细】
    18483469
  • Aki_Emily
    2016/9/18 1:47:36
    令人印象深刻的幾場戲(截至18集)
    我看劇的關注點與樂趣主要在於以陳深(李易峰飾)為中心,這個角色跟其他人物的互動與關係,說說我個人比較喜歡或印象深刻的幾場戲。

    第一集~第十集

    【陳深 X 徐碧城】

    一、馬爾賽咖啡館

    比起徐碧城明顯得怎麼都藏不住的情緒,面對這次的重逢,陳深在徐碧城面前一直是更為從容的,唯有在誰也看不到的時候,譬如兩人約在馬爾賽咖啡館碰面,陳深在窗邊座,看著走下
    我看劇的關注點與樂趣主要在於以陳深(李易峰飾)為中心,這個角色跟其他人物的互動與關係,說說我個人比較喜歡或印象深刻的幾場戲。

    第一集~第十集

    【陳深 X 徐碧城】

    一、馬爾賽咖啡館

    比起徐碧城明顯得怎麼都藏不住的情緒,面對這次的重逢,陳深在徐碧城面前一直是更為從容的,唯有在誰也看不到的時候,譬如兩人約在馬爾賽咖啡館碰面,陳深在窗邊座,看著走下黃包車的徐碧城,臉上眼裡露出淺淺的眷戀,我格外喜歡這一幕是因為,窗子成了凝視跟凝視對象的阻絕,可玻璃的透明性質又沒有讓窗子裡跟窗子外的人完全分離,所以產生了一種非常微妙的心理距離,很近又很遠的感覺,一如陳深跟徐碧城的關係。
    8090478
  • 剧王
    2020/4/27 10:52:22
    豆瓣8.2,除了短没毛病

    小王最近看了一部英国探案剧。

    很精彩,但特别短。

    我原以为,作为探案剧,《神探夏洛克》、《追凶》这类一季三集的剧已经够短了。直到我看了《探案拍档 第一季》

    小王最近看了一部英国探案剧。

    很精彩,但特别短。

    我原以为,作为探案剧,《神探夏洛克》、《追凶》这类一季三集的剧已经够短了。直到我看了《探案拍档 第一季》

    12545309
  • 都令
    2022/1/11 20:49:50
    岁月如电影院,记录电影中也记录荧幕外的人生

    电影不用都讲,(盲人)他们是可以听到,感觉到的。(盲人的世界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不是全瞎或者全看得到这么简单的)所有的都是冷色调的,只有女主头上有顶红帽子(张老师眼睛还有点感光,是后天意外造成的,他对自己瞎了执念很深),电影这样设置是有用意的,你怎么没讲?可以通过听,通过想象,我的意思吧,画面不一定是要看的。(这里陈语在跟张老师说瞎了也不一定是坏事,放弃视觉放弃执念,通过想象和听,也可以感

    电影不用都讲,(盲人)他们是可以听到,感觉到的。(盲人的世界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不是全瞎或者全看得到这么简单的)所有的都是冷色调的,只有女主头上有顶红帽子(张老师眼睛还有点感光,是后天意外造成的,他对自己瞎了执念很深),电影这样设置是有用意的,你怎么没讲?可以通过听,通过想象,我的意思吧,画面不一定是要看的。(这里陈语在跟张老师说瞎了也不一定是坏事,放弃视觉放弃执念,通过想象和听,也可以感受到另外的不同于导演表达的意思,本来就是千人千面,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嘛)我10岁就失明了,但你看了40多年。张老师,我想知道在你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在我的眼睛里,连黑暗都没有,我什么都看不见。盲人们想通过抚摸脸庞感受美,但其中一个言行粗鄙的却始终都没摸过去,真的因为之前粗野来在这里比较心灵干净与龌龊之分有点不合时宜,而且最终美的那个盲人也困惑了,是困惑自己喜欢的张老师没抚摸没感觉自己的美,还是困惑那个粗野的人不摸自己是因为发现自己不见得光(暗恋张老师)或者丑的一面吗?还是困惑自己有美到盲人们都得通过自己来感受美的程度吗?

    陈语应聘500强之后的那段梦境,有点不真实,好像陈语发现电影院的老高老人痴呆到忘了自己,自己却一旁哭泣这长镜头,我就觉得不合逻辑,没想梦醒了。其实电影还是可以的,尤其长镜头让情绪凝聚,让更多地思考,去理解表达的意图,但有些节奏确实没必要,拖太长就只是一部纪录片了,记述的是电影院这个四合院里的十几个盲人聚在一起的小天地,在这里他们觉得自己是正常人,可以下棋聊天捶背出老千看电影咋都行,如果生活一直这样就很好,但就好像不知什么时候梦醒,或者什么时候现实与意外哪个来到,身边的人一个个离开,或者能记住自己的人都不记得了,有点像《天堂电影院》但这部电影更杂,什么都想说一点,包括老年痴呆遗忘亲近的人,盲人的世界没啥不同,盲人电影院如同小天地,与其社畜不如在这里奉献价值与盲人一起热爱生活热爱电影,所以就好像岁月的碎片,每当重拾,总会有万千思绪,但真的想起,或许斯人已逝,或许时光流水,已经没有再开口的必要了

    ps:金士杰结尾那段电影院中,看到妻子年轻的录像,却怎么都想不起来,只把斯人当成美丽且年轻的女子般远观,神色真的庄重而且敬爱,却记不起那是自己的妻子,只觉得那是一个很美的女子,演的太棒了。

    【详细】
    14134982
  • 又又
    2006/7/27 23:13:11
    电影也可作噱头——小议《梦想照进现实》
    2006年的夏天,两部电影的名字充斥着整个国内网络,无数虫子在热切议论它们——《疯狂的石头》《梦想照进现实》。我就个人观感对《梦》片小小发表一下意见。

    电影电影是一种视觉媒介,应该是用图象来讲述故事,当然还包括声效、语言和字幕等,但它最基本的特性,还是得用画面来推动情节的发展。《梦想照进现实》单就这一点而言,已经不能将它归之为一部电影。相反地,我认为它更多地是用电影这个称呼来为这场双
    2006年的夏天,两部电影的名字充斥着整个国内网络,无数虫子在热切议论它们——《疯狂的石头》《梦想照进现实》。我就个人观感对《梦》片小小发表一下意见。

    电影电影是一种视觉媒介,应该是用图象来讲述故事,当然还包括声效、语言和字幕等,但它最基本的特性,还是得用画面来推动情节的发展。《梦想照进现实》单就这一点而言,已经不能将它归之为一部电影。相反地,我认为它更多地是用电影这个称呼来为这场双人相声当了一个精致的噱头。

    《梦》片毫无故事情节可言,从头到尾就听老徐和韩导两位小愤青和老愤青喋喋不休没完没了地发表他们的艺术观、人生观、世界观去了,种种观点看似精辟深奥,台词句句珠玑,噼里啪啦冒出来让人想逮一句以供日后生活中当经典对白调侃调侃都来不及。整个一出戏就这么说完了,细想起来却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看完片子最大的感觉好像是在自家墙上凿了个洞,偷听了一场邻居刘二和王四麻子的闲龙门阵。不时地还被里边的台词刺伤了幼小而脆弱的心灵,吃着咱观众的粮食还骂咱是傻B。真受伤。

    老徐估计是把这片子当小白鼠作实验来了。但左看右看它确实是没有什么出彩画面及剪辑技巧可言。不讲故事的电影也多了,像反情节、反戏剧化的电影中,《黄土地》算是一部经典了,89分钟,你愣看不出个什么具体故事来。可是别人用油画一般厚重的画面语言,来表达人的某种潜意识,反映了我国黄土高原上,黄河岸边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中3个成员的命运。

    比画面比不得,就拿同类相声形式的电影来说吧,赖声川的表演工作坊就够令人拍案叫好的。《千禧夜我们说相声》《那一夜我们说相声》等等,不但形式丰富多样,台词也让人忍俊不禁,看着看着,却有种笑到深处是悲凉的心酸和无奈。同样讲道理,别人从不喊口号,就让你在黑色幽默中去静静回味,细细反思。《梦想照进现实》你说明个啥问题了?不就是将王塑老师对待娱乐圈对待人生的个人观点,通过两个人的嘴,搬到大屏幕上试图引起我们的共鸣吗?要引起共鸣,看书就得了,犯不着坐那一个半多小时,到最后蜷在沙发上落了个莫名其妙和后悔不已的表情。

    这个夏天,还是让疯狂的石头,砸得更猛烈些吧:)
    【详细】
    1061916
  • sitemap